一、对即将大学毕业的孩子们的一点希望(论文文献综述)
薛忆沩[1](2020)在《“李尔王”与1979(下)》文中认为23跨过里外屋之间门槛的时候,母亲才意识到自己还一直将红包捏在手上。她尴尬地瞥了一眼已经在方桌边坐下的父亲,将红包扔到刚才忙着送表侄儿还没有来得及收拾的桌面上。"从来没有看见过你这样的人!"她说,"人家提醒你明明是出于一番好意,你却要发这么大的脾气。"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炳赫[3](2019)在《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文中提出小原国芳是日本近代最知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他所主张的“全人教育”,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小原国芳是日本新教育运动以及日本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其思想核心——“全人教育”理论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熟和完善于六、七十年代,且发展成为了被全世界所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思潮。小原国芳主张学生身心共同发展,道德、学识、艺术、体育、经济与生活等方面协调发展。他的主要教育学观点收录入《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宗教》、《教育立国论》、《教育救国论》、《自由教育论》、《全人教育论》、《世界教育巡礼》、《母亲的教育学》、《道德教育论》、《修身教育改革论》、《教育改革论》、《玉川塾的教育》、《理想的学校》、《学校剧论》等着作,后人将其整理为《小原国芳全集》共48卷。“全人教育”是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小原国芳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贯穿了小原国芳的理论研究体系、教育学着作及其毕生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成果,与他的个体经历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全人教育”不仅是小原国芳本人教育实践的产物和思想的精华,也融入了他对全世界多种教育思想的重新理解与解读。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该理论奠定了日本从大正时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教育体制,对当今的日本仍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开展日本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务必要提及的就是小原国芳和他的“全人教育”理论。本论文共分为导论、四个大章和结论。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交待选题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笔者主要对“真、善、美、圣、健、富”进行阐述,并将其划分为“心”的内在要求和“身”的外在要求两方面,分别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全人教育”理论中对于“心”的内在要求。第一节“‘善’之德育及其启示”之中主要叙述了小原国芳的德育理论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在小原国芳倡导下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的改革及其成效,以及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意义。第二节“‘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主要交待了该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在本节中笔者着重对小原国芳宗教教育观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批判。第三节“‘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中阐述了小原国芳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第四节“‘真’之智力教育及其体系”,阐述了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并结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尝试讨论了小原国芳所主张的教育与我国秉持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观念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主要分为第一节“‘健’之体育及其评价”和第二节“‘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两大部分。第一节主要阐述了体育的主要目的、体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体育教育在日本的实际开展的过程,以及笔者对该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则具体阐述“富”的概念与要求,包括生活教育、劳作教育和经济教育等几个方面,同时肯定了“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在该章结尾处,笔者着重阐述了“健”、“富”的概念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论述了“全人教育”理念下,对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和母亲提出的要求,即“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论”。第一节“‘全人师道论’的意义与过失”之中,叙述了“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施行方法、价值辨析及其主要意义。第二节“‘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之中,阐述了母亲的基本工作、女性的婚前教育和胎教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分析小原国芳对女性认知中存在的偏颇与局限性。第三节则集中探讨了作为“全人教育”理论衍生出的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教师论”和“母亲教育”。第四章“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的批判性解读”,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之上梳理了“全人教育”的功过得失,论述了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的形成及其战争观。笔者指出了小原国芳其思想形成历程的复杂性,剖析了小原国芳对战争认识的变迁。终章则主要总结了“全人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迪意义,此为全文的最终目标与意义所在,亦是本论文的创作宗旨。本文对“全人教育”思想中的可取之处及其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借鉴意义予以肯定,对其理论的唯心主义部分做出理性的批判。不仅追索了小原国芳的教育家生涯以及他的“全人教育”理论,还基于中日两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讨论了其“全人教育”思想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葛玲倩[4](2019)在《基于“零起点”的幼小衔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幼儿园到小学是每个儿童成长所必需经历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我国也曾出台了一些有关幼小衔接的政策和措施。当下,人们对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及地方政府又相继颁发有关“零起点”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使得“零起点”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由于多方制约,“零起点”幼小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与误区,如一线教师对“零起点”幼小衔接还理解不透,“零起点”幼小衔接政策不能有效贯彻落地等,制约了身处特殊时期的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对比部分西方国家幼小衔接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地调查和分析,探讨“零起点”下幼小衔接问题,建立起“零起点”下幼小衔接的基本原则。最后,针对“零起点”下幼小衔接所存在的问题,分别向幼儿园、小学、家长、教师和政府行政部门提出一系列“零起点”下促进幼小衔接的策略建议。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借助文献资料,挖掘部分西方国家幼小衔接的成功经验,探寻对我国“零起点”下开展幼小衔接的启示和借鉴。第二部分,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零起点”幼小衔接的相关主体包括儿童、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家长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以了解他们对“零起点”幼小衔接的感知程度以及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并剖析产生如此境况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零起点”下幼小衔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全面准备原则、合作互动原则、主体平等原则、儿童为本原则和规范有序原则等;同时,为促进“零起点”下幼小衔接工作,向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小学教师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邓海燕[5](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唐冬妮[6](2018)在《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以“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小学汉语课堂为例》文中认为汉语已经开始走进海外基础教育课堂,而它能否真正受到欢迎还要受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影响。笔者在苏格兰的10个月汉语教学工作中发现:在小学,课堂管理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如何适应教学环境并提高课堂管理效果对汉语老师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和学生特点,也提高了课堂管理的难度。因此,为了提高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效果,该论文选取了“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小学汉语课堂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课堂管理效果的针对性解决方案。笔者首先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摩和访谈,深入了解了汉语教师们的课堂管理和教学情况;然后结合调查结果和访谈案例对影响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论述分析;并结合教学日志从影响因素角度对课堂管理全貌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了宏观呈现和分析;最后,结合案例和已有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了提高课堂管理的针对性策略建议。论文主要从物理环境装饰、心理环境建设、学生行为管理、教师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认为:环境装饰、教师语言沟通能力、学生特点、师生关系、激励措施的使用、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活动设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苏格兰小学课堂管理产生着影响;同时,班主任老师是否支持、第一堂课是否表明期望并约定规则也对课堂管理的难易程度有关键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管理方案。该方案从物理环境、心理环境、行为管理、教学管理、第一堂课计划等方面逐一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赴苏格兰小学教授汉语的老师提供一个更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管理指南;同时也希望能为后续可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
石莹[7](2018)在《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是指幼儿园在每年6月份前后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组织的庆祝活动,庆祝他们即将从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对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教育建议。本研究中,研究者综合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对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价值取向、筹划工作、实施过程以及效果评价四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尽可能揭示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开展的全过程。通过对S市9场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现场观察,以及对幼儿园教师和大班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研究者对S市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开展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随后,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大班幼儿家长和大班幼儿的访谈,以及对相关实物资料的收集与阅读,使得研究者对S市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开展现状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S市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开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如园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价值认同度高,幼儿园善于利用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组织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四大参与主体对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的评价较高。但同时,毕业典礼的开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仪式感的塑造存在走形式的现象,幼儿园漠视大班幼儿在毕业典礼中的主体地位、疏离大班幼儿在毕业典礼中的主体需要,且未能充分考虑到家长的需要。基于对以上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者认为幼儿园应明晰毕业典礼的教育价值、避免毕业典礼的形式主义、树立正确的园所文化观与教育理念、关注家长的想法与需求,从而力求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开展的规整性。
王林哲[8](2018)在《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确立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地位,尝试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的范畴框架,并对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范畴进行系统描写和解释。我们将国外对意外情态范畴的研究成果与汉语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功能话语语法理论为纲、以关联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为辅,对汉语中能够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言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详细解释。本文着力从意外情态的编码、理解和使用三个角度对汉语意外情态不同表现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将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表达手段归入统一的范畴,并按照交际功能和表达手段进行分类;然后针对范畴框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解释;最后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及使用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具体研究两大部分,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2到4章为理论铺垫部分,5到11章为系统分析部分,第12章为理论升华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前人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概述。第2章: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将意外情态范畴与言据范畴切分开来;接下来我们确定了意外情态范畴在情态范畴中的地位,它属于“语用情态”范畴;之后我们讨论了三组与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有关的概念:情态、语气和口气,反预期,以及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第3章:理论基础。主要确定本文研究的心理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将惊讶的种类进行细分,接下来对本文研究采用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以及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进行介绍。第4章: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本章主要目的是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的基本框架。首先分析了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确定我们的研究范围;接下来从功能和形式角度划分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各个下位层级;最后对意外情态的表达和使用策略进行了介绍。第5章: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本章主要着眼于对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发现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通常伴随是非问和独立叹词句存在。具体语调特征因伴随的句法形式不同而各有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受到语境以及心理重音的影响而产生。语调属于信息结构标记,建构时被看作是强调操作成分,通过程序编码被附加在命题内容之上。第6章: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本章以表达意外的原生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叹词表达放置在意外心理图式中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叹词与意外产生原因、后续句在心理图式中的阶段表征,总结出了汉语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第7章: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本章以次生叹词“好家伙”为例,探索“好家伙”的叹词化路径。通过历时和共时研究,并从主观量和交互主观化的角度全面分析次生叹词“好家伙”作为意外情态标记的用法。第8章: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本章主要研究评注性副词作为意外情态标记在话语中的表达特征。我们将评注性副词按照表征意外矛盾心理图式中的不同阶段,分为非弥合类和弥合类两个大类。非弥合类主要表征聚焦和矛盾验证阶段,弥合类主要表征因果分析和图式升级阶段,并分别对两类副词中的典型副词进行了具体分析。第9章: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本章主要通过话语标记“怎么”、“怎么着”和“你猜怎么着”在会话中表现出的意外情态功能来证明在汉语会话中,还存在着一种通过话语标记表达意外的手段。我们尝试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框架内,为其找到合理的位置。第10章: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本章所介绍的是在这些寄生性表达中,已经逐渐具有规约性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表达方式。这些话语由于高频使用,其命题意义在交际中已经不再重要,信息意图逐渐被交际意图所替代。听者结合语境不需要通过复杂推理即可分辨出言者要表达的意外态度。第11章: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本章主要针对话语交际中非标记性的意外情态表达方式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仍旧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的框架内进行。分析了在不同的心理图式阶段我们如何用回声问、是非反问、“怎么”问以及感叹形式表达意外的。第12章: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本章实际上是对全文意外表达方式的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我们将之称为表达策略和使用策略,并且通过对这些策略的总结,发现语言演变汇中一条可能的规律,就是“递弱代偿”原理。第13章: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意外”对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赵倩[9](2018)在《雄安人的日常生活 ——以安新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雄安新区在2017年4月1日的设立,安新镇——这处位于河北省保定市40公里开外的地方,摇身一变,从一个政治、经济、教育等都不足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以农业、制造业为主的小县城,转变为以科技、商业、金融等为主并具有“副首都”功能的“新城”,此后,当地人的生活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本研究通过对雄安新区安新镇的实地调查,从文化研究跨学科的视野和角度出发,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探讨安新镇村民的日常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城市化后,当地人的婚姻与家庭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分房、分家等导致了一些家庭矛盾的产生,曾经维系着人们情感的纽带开始发生断裂,由此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其次,在教育问题上也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比如,出现了从“辍学”到“复学”的现象,当地教育产业兴起,乡村教育逐渐打破有用性、功利性的运行机制,教育成为“生产力”的一项重要要素等。最后,在就业问题上,渔业、羽绒业、房地产业及建筑业等纷纷受到“重创”。与此同时,“央企一条街”建立,这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迅速拉动了周边商铺的生意;“板的”成了雄安人谋生门槛最低的职业,但它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在城市化初始阶段,雄安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已受到了来自于“城市”的巨大冲击,从而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结构都起了相应的变化。不难发现,雄安人正在慢慢地失去自己的“家园”,失去原本的那种“获得感”。在这样的情境下,研究者应该去思考:雄安人新的情感结构该如何重建,新的获得感该如何“落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在这场历史巨变中雄安人的命运与抉择,甚至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满建宇[10](2017)在《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校长领导角色研究 ——以K校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治学理念和办学行为受制于校长能否准确定位其领导角色,取决于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和带头人,在教育内部治理、教育供给侧改革等社会背景下,准确定位校长的领导角色,把握校长领导角色职能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以山东省T市J中学K校长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到J中学为期3个多月的调研、走访和座谈,全面了解K校长在J中学的管学治教行为,既研究K校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治理和文化建设中的角色行为,又深入分析善文化在J中学开展的状况以及对J中学教师、学生等产生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对J中学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及与J中学有着密切关系的教委办主任、J中学所在的社区和部分学生家长的座谈,了解K校长在管学治教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和扮演的角色以及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对K校长的校长角色扮演情况所持的态度。本文对国内外校长角色和校长专业标准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借鉴德鲁克关于人与事的经典管理理论、明茨伯格关于经理工作性质对于经理角色的分类以及巴纳德组织要素及其职责任务等理论,提出了校长角色的“理想类型”模型,由“引领者、促进者和协调者”三大类组成,包括目标引领、教学引领、道德引领,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关系协调、资源协调和自我协调等九种角色。引领角色是校长“领导之心”的体现,以校长的领导之心塑造学校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促进角色是校长的“领导之脑”的体现,以校长的领导之脑,身体力行,促进学校大局发展并经营学校的事务;协调角色是校长的“领导之手”的体现,以校长的“领导之手”,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协调各种内外部关系。引领者、促进者和协调者三大类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可能会出现交叉融合或几种角色集于一身的情况,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校长所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从理想类型的理论角度将校长所承担的角色进行归类分析,有助于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升校长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也为校长的角色定位和校长培训提供策略参考。其次,结合对K校长及其所在学校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J中学的前世今生和K校长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逐渐成长和发展的历程。通过对K校长做校长期间所采取的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成长的措施和行为,对K校长领导角色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其校长领导角色履行情况,找出他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其解决角色扮演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通过对K校长在引领者、促进者和协调者三类九种角色履行情况的系统分析,针对J中学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采取的举措,结合J中学教师、学生对K校长的评价以及学校八年来的发展情况,来论证校长角色的理想类型。在引领角色中,校长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愿景,领航学校发展,而且还要做好教学的引领,承担着高质量办学的主体责任,同时还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发展,促进师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实现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在促进者角色中,校长不仅承担着促进学校发展的主导责任,建立起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而且要促进教师发展,强化教师从教意愿,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校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发展观,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协调则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校长首先要做好关系的协调工作,包括学校内部中校长与领导干部团队之间的关系,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发展创设一个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以及学校外部中包括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等,为学校发展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还要协调好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财物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在办学中的作用,放大办学能量。同时校长要做好自我协调,包括不同人群、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等角色的协调以及自我身心的协调,以健康的身心来管学治教,充分享受到教育所带来的职业幸福感。最后,针对校长角色存在的定位问题,通过改变校长任命方式、完善校长评价体系建设、提高校长工作待遇等建议,解决制约校长领导角色定位的瓶颈。尤其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背景下,科学设计校长专业培训标准,提升校长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提高办学质量。
二、对即将大学毕业的孩子们的一点希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即将大学毕业的孩子们的一点希望(论文提纲范文)
(1)“李尔王”与1979(下)(论文提纲范文)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人物生涯及思想生成 |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日本学界对小原国芳以及“全人教育”的关注视角 |
(二)中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情况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心”的内在要求 |
第一节 “善”之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
一、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背景 |
二、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 |
三、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 |
四、道德教育论 |
五、道德教授革新论 |
六、道德教育的变革、方法与其他问题 |
七、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迪 |
第二节 “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 |
一、宗教教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宗教 |
三、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
四、“宗教教育论”的原理与实际问题 |
五、宗教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论 |
六、宗教教育的缺陷与反思 |
第三节 “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 |
一、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
二、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 |
第四节 “真”之智育及其体系 |
一、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 |
二、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 |
三、幼儿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四、基础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
五、“全人教育”之智育与我国智育主张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 |
第一节 “健”之体育及其评价 |
一、体育的主要目的 |
二、体育的各个方面 |
三、体育的实际开展 |
四、体育的理论评价 |
第二节 “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 |
一、关于“富”的哲学式思考 |
二、“富”之生活教育和劳作教育 |
三、“富”之经济教育的含义 |
四、“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 |
第三节 “健”、“富”的概念与我国“体”、“劳”内涵的区别和联系 |
第三章 “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 |
第一节 “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与启迪 |
一、“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 |
二、“全人师道论”的施行方法 |
三、“理想教师论”、“师道论”与“教师道” |
四、“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 |
五、“全人师道论”的意义 |
第二节 “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与缺落 |
一、母亲的基本工作 |
二、女性的婚前教育 |
三、小原国芳的女性结婚论 |
四、胎教的重要性 |
五、“母亲教育”中的“全人教育”理论 |
六、“母亲教育”的启示与批判 |
第三节 作为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 |
第四章 “全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周边 |
第一节 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小原国芳“幼儿教育” |
一、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小原国芳“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
三、成城、玉川学园时期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实践 |
四、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由“全人教育”理念形成的“全人保育”观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女性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
一、小原国芳“女性教育”观的形成背景 |
二、二战期间形成的特殊“女子教育”观 |
三、小原国芳“女子教育”理论中的战争理解 |
四、二战期间小原国芳的“女子教育”观 |
第三节 教师培养、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全人教育” |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
二、哲学的精神与教育观的确立 |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四、哲学精神与学习热情 |
第四节 关于小原国芳的《学校剧论》的考察 |
第五章 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理论结构及其功过 |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海外访问活动与“全人教育”的推行实践 |
一、小原国芳海外访问的主要活动 |
二、小原国芳主要走访目的地 |
三、小原国芳外访活动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形成与小原国芳的战争观 |
一、教育家的思想观与战争认识 |
二、军国主义体制下的教育家个人体验 |
三、教育对战争的实际参与 |
四、小原国芳论着中的战争认识 |
五、教育思想与矛盾的战争认识 |
第三节 “全人教育”理论给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训与启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基于“零起点”的幼小衔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幼小衔接的内涵 |
1.2.2 幼小衔接的意义 |
1.2.3 幼小衔接的具体措施与实践 |
1.2.4 幼小衔接的政策 |
1.2.5 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建议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零起点”幼小衔接的理论依据 |
2.1 生态系统理论 |
2.2 社会文化理论 |
2.3 认知发展理论 |
3 幼小衔接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与工具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工具 |
3.2 对大班幼儿的观察与交流 |
3.3 对幼儿教师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3.4 对小学教师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3.5 对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 部分西方国家幼小衔接的经验与启示 |
4.1 部分西方国家幼小衔接的经验 |
4.2 对我国幼小衔接的启示与借鉴 |
5“零起点”下促进幼小衔接的策略建议 |
5.1“零起点”下幼小衔接的原则 |
5.2 对幼儿园的建议 |
5.3 对幼儿教师的建议 |
5.4 对幼儿家长的建议 |
5.5 对小学及教师的建议 |
5.6 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期待 |
6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对幼儿的观察方案 |
附录B 幼小衔接访谈提纲(幼儿园教师用) |
附录C 幼小衔接访谈提纲(小学教师用) |
附录D 幼小衔接家长调查问卷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of Thesis |
(5)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
一、炮制伪满洲国 |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
三、推行殖民学制 |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
二、“大众”读者定位 |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以“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小学汉语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理论基础 |
1.2.1 课堂管理概念 |
1.2.2 主要课堂管理理论 |
1.2.3 较有影响的教育理论 |
1.3 海外汉语教学课堂管理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与苏格兰教育环境 |
2.1 汉语发展背景 |
2.2 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 |
2.3 苏格兰教育环境 |
2.3.1 苏格兰相关教育政策 |
3 影响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
3.1 调查过程说明 |
3.2 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物理环境建设因素 |
3.2.2 心理环境建设因素 |
3.2.3 学生行为管理 |
3.2.4 教学管理 |
3.2.5 其他因素 |
3.3 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影响因素角度 |
3.3.1 是否安排座位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
3.3.2 师生关系因素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
3.3.3 标准、规则与程序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
3.3.4 问题行为管理 |
3.3.5 与C和 L的冲突——行为规范与坚定实施 |
3.3.6 教学设计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
3.3.7 活动设计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
3.3.8 小结 |
3.4 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的重点和难点 |
4 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策略建议 |
4.1 物理环境建设 |
4.1.1 汉语语言文化装饰 |
4.1.2 座位安排 |
4.2 心理环境建设 |
4.2.1 为做一个好老师做好准备 |
4.2.2 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
4.2.3 创建积极的师生关系 |
4.2.4 促进积极学生关系的发展 |
4.3 学生行为管理 |
4.3.1 增强学习动机 |
4.3.2 制定课堂行为标准、规则和程序 |
4.3.3 激励积极行为 |
4.3.4 问题行为管理 |
4.4 教学管理 |
4.4.1 充分备课,做好准备 |
4.4.2 用完善的教学设计与管理预防课堂问题 |
4.5 巧用班主任的作用 |
4.6 上好第一堂课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问卷法及运用 |
第二节 访谈法及运用 |
第三节 观察法及运用 |
第四节 实物分析法及其运用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意义 |
第二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特征 |
第三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成功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二):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筹划工作 |
第一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筹备时间 |
第二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组织策划 |
第三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节目选择 |
第四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排练工作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三):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时空安排 |
第二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规模组织 |
第三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举行流程 |
第四节 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影响因素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四):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效果评价 |
第一节 园长的评价 |
第二节 教师的评价 |
第三节 家长的评价 |
第四节 幼儿的评价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育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意外情态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
1.5 本文语料来源 |
第2章 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 |
2.1 剥离——言据(传信)范畴与意外情态范畴 |
2.1.1 言据范畴 |
2.1.2 意外情态范畴 |
2.1.3 共性与区别 |
2.2 区别之一——情态、语气与口气 |
2.2.1 情态和语气 |
2.2.2 口气 |
2.2.3 三者的关系 |
2.3 区别之二——意外情态与反预期 |
2.4 分析之一——语义情态与语用情态 |
2.5 分析之二——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5.1 Jan Nuyts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5.2 Traugott的主观性、客观性和交互主观性 |
2.5.3 Langacker的主观识解与客观识解 |
2.5.4 三组概念之间的联系 |
2.5.5 我们使用的概念 |
2.6 小结 |
第3章 基本理论介绍 |
3.1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心理学基础——惊讶研究 |
3.1.1 惊讶的性质和功能 |
3.1.2 惊讶的形成 |
3.1.3 惊讶的基本分类 |
3.2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研究 |
3.2.1 理论特征 |
3.2.2 理论框架 |
3.2.2.1 整体框架 |
3.2.2.2 语法成分框架 |
3.2.2.3 FDG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2.3 FDG的扩展 |
3.3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 |
4.1 意外情态范畴的存在基础 |
4.1.1 心理学基础 |
4.1.2 语言学基础 |
4.1.3 类型学证据 |
4.2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 |
4.2.1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 |
4.2.2 意外情态的判定标准 |
4.2.3 高阶谓词句不属于意外情态范畴 |
4.3 意外情态范畴的类别系统 |
4.3.1 西方语言学的类别系统 |
4.3.2 汉语的意外情态的类别系统 |
4.3.2.1 言者意外与非言者意外 |
4.3.2.2 表达型意外与交际型意外 |
4.3.2.3 非寄生意外与寄生意外 |
4.4 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化框架 |
4.5 意外情态策略概述 |
4.5.1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
4.5.2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
4.6 小结 |
第5章 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 |
5.1 语调概说 |
5.1.1 定义与功能 |
5.1.2 构成与分类 |
5.1.3 关系与地位 |
5.2 语调表现 |
5.2.1 语调轮廓 |
5.2.1.1 陈述+调型 |
5.2.1.2 叹词+调型 |
5.2.2 重音位置 |
5.2.2.1 语调重音的特点 |
5.2.2.2 重音对语调轮廓的影响 |
5.2.2.3 重音对意外表达的影响 |
5.2.3 无意识停顿 |
5.2.4 调幅和音长 |
5.3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与理解 |
5.3.1 建构 |
5.3.1.1 语调建构在意外表达中的地位 |
5.3.1.2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分析 |
5.3.2 理解 |
5.4 小结 |
第6章 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 |
6.1 叹词概述 |
6.1.1 叹词的本质 |
6.1.2 叹词的分类 |
6.2 意外叹词的心理表征 |
6.2.1 处理意外的心理过程 |
6.2.2 意外叹词心理表征的差异 |
6.2.2.1 叹词与图式矛盾类型的关联 |
6.2.2.2 叹词与抑制成分类型的关联 |
6.3 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 |
6.4 意外叹词话步的建构与理解 |
6.5 小结 |
第7章 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 |
7.1 “家伙”——指称泛化 |
7.1.1 “家伙”的定型过程及动因 |
7.1.2 “家伙”的指称泛化 |
7.1.2.1 指称义的泛化 |
7.1.2.2 指称功能的泛化 |
7.2 “这(那)家伙”——准叹词化 |
7.3 “好家伙”——叹词化 |
7.3.1 “好家伙”的主观超量特征 |
7.3.2 “好家伙”的交互主观化 |
7.4 小结 |
第8章 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 |
8.1 意外情态涉及的预期类型 |
8.2 副词性意外情态标记的分类 |
8.3 非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
8.3.1 “违识”“违愿”与“超量” |
8.3.2 违识类意外情态标记“竟然”“居然” |
8.3.3 违愿类意外情态标记“反而”“偏偏” |
8.3.4 超量类意外情态标记“甚至” |
8.4 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
8.5 评注性副词表示意外的建构与理解 |
8.6 小结 |
第9章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
9.1 意外情态话语标记分类 |
9.1.1 意外体验核心 |
9.1.2 汉语意外情态话语标记的分类 |
9.2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
9.2.1 基于言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怎么”和“怎么着” |
9.2.2 基于听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你猜怎么着”、“谁知道”和“你(还)不知道(呢/吧)” |
9.3 小结 |
第10章 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 |
10.1 习语性表达是半规约的表达 |
10.2 意外心理过程及其半规约化表达 |
10.2.1 信息中断和重新聚焦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3 因果分析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4 图式调整或升级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3 控制感与意外表达手段 |
10.4 小结 |
第11章 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与认知语境 |
1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 |
11.1.2 认知语境 |
11.2 意外矛盾图式各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1 重新聚焦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1.1 重复型回声问 |
11.2.1.2 推测型回声问 |
11.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2.1 “不是......吗”类反问句 |
11.2.2.2 “没”类反问句 |
11.2.3 因果分析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3.1 因果分析开启阶段——溯因问句 |
11.2.3.2 因果分析推论阶段——推论问句 |
11.2.4 图式调整和升级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5 真实语境中的表达示例 |
11.3 意外与否定、疑问、感叹范畴的关系 |
11.4 小结 |
第12章 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 |
12.1 意外情态策略 |
12.2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
12.2.1 语音策略 |
12.2.2 词汇策略 |
12.2.2.1 叹词 |
12.2.2.2 评注性副词 |
12.2.3 话语策略 |
12.2.3.1 话语标记 |
12.2.3.2 习语 |
12.2.3.3 话语行为 |
12.2.4 交际策略 |
13.2.4.1 延时策略 |
12.2.4.2 核心转移策略 |
12.3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
12.4 递弱代偿 |
12.5 小结 |
第13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雄安人的日常生活 ——以安新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婚姻与家庭生活 |
第一节 外来媳妇与本地郎 |
第二节 亲缘关系与家庭结构 |
一 礼物的流动 |
二 分房与“分家” |
三 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 |
第二章 青年人的教育状况 |
第一节 上学 |
一 辍学 |
二 复学 |
三 转变的原因 |
第二节 教育产业 |
一 兴起 |
二 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失业与就业 |
第一节 失去的产业 |
一 渔业及附带产业 |
二 羽绒业 |
三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 |
四 失业之后 |
第二节 新生的行业 |
一 “央企一条街”上的商铺 |
二 在夹缝中生存的“板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记录编码表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校长领导角色研究 ——以K校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置身校长:新角色的迷茫 |
二、冷静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对照 |
三、教育改革:角色冲突与迷茫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第—章 标准之内与标准之外:校长领导角色的理想类型 |
第一节 《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领导角色的规训 |
一、《校长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 |
二、《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的专业要求 |
第二节 校长领导角色的理想类型 |
一、引领者角色,学校精神长相的“设计师” |
二、促进者角色,学校健康成长的“项目经理” |
三、协调者角色,学校和谐发展的“项目主管” |
第三节 校长领导角色之间的关系 |
一、引领者与促进者之间的关系 |
二、协调者与引领者之间的关系 |
三、协调者与促进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K校长及J中学 |
第一节 K校长的成长史 |
一、K校长的成长历程 |
二、K校长的工作经历 |
三、我与K校长 |
第二节 作为K校长工作场域的J中学 |
一、作为礼仪之乡的J镇 |
二、时代变迁中的J中学 |
第三节 K校长的教育领导理念 |
一、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绽放的理由 |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专业发展的诉求 |
三、让学校充满善文化的气息 |
第三章 引领者,用“心”把握学校前行的方向 |
第一节 目标引领,做学校发展的“领航人” |
一、愿景是形象且生动的行动指南 |
二、目标是抽象又实际的理念系统 |
三、规划是具体且可行的实施方案 |
四、文化是稳定且持续的引领力量 |
第二节 教学引领,做办学质量的“担当人” |
一、教与学的引领是校长的首要职责 |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校长的重要任务 |
三、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教学引领的基本保证 |
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学引领的最终目的 |
第三节 道德引领,做立德树人的“促进人” |
一、道德领导是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 |
二、道德引领学生发展,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
三、以道德领导实现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 |
第四章 促进者,用“脑”担当学校发展的使命 |
第一节 促进学校发展,做学校发展的“明白人” |
一、明确发展定位,引领目标方向 |
二、确定改革主题,激活内部活力 |
三、形成共同愿景,建设精神家园 |
第二节 促进教师发展,做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
一、强化从教意愿,提升师德素养 |
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 |
三、巩固专业基础,强化继续教育 |
第三节 促进学生发展,做学生成长的“举旗人” |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奠基学生终生发展基石 |
二、客观对待学习成绩,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
三、搭建多种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
第五章 协调者,创设学校发展的和谐环境 |
第一节 协调关系,做运行机制的“活化人” |
一、协调与主管部门的关系,寻求政府支持 |
二、协调与教师的关系,建立合作竞争机制 |
三、协调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关系,做沟通达人 |
四、协调与家长的关系,彰显家庭的教育功能 |
五、协调与社区的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
六、协调与媒体的关系,放大办学能量 |
第二节 资源协调,做办学能量的“放大人” |
一、政策协调,发挥政策的学校治理改革功能 |
二、人力资源协调,激活学校人力潜能 |
三、“财”“物”协调,发挥财物的功效 |
四、生源协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协调自我,做幸福教育的“享受人” |
一、不同场合的角色调适 |
二、不同人群的角色调适 |
三、自我的心理调适 |
第六章 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的校长领导角色困顿 |
第一节 《校长专业标准》修订完善的建议 |
一、《校长专业标准》要强化校长的道德领导力 |
二、《校长专业标准》要关照校长的自我协调能力 |
三、依据《校长专业标准》,亟待制定校长培训标准 |
四、《校长专业标准》要进一步明晰校长评价体系 |
第二节 K校长的领导角色困顿 |
一、教学领导与校长兼课的困惑 |
二、引领教师发展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 |
三、学生发展与家庭配合、社会影响的困惑 |
四、教师发展与“教育政治”的困惑 |
五、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困惑 |
第三节 厘清并解决影响校长领导角色定位的制约瓶颈 |
一、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
二、提升校长的职业幸福感 |
三、提升校长专业化发展水平 |
第四节 加强校长领导力培训是校长领导角色转化的有效途径 |
一、明确定位校长培训内容和要求 |
二、关注校长道德领导力培训 |
三、活化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贡献 |
(一) 构建校长领导角色的理想类型模型 |
(二) 明确校长领导角色之间的关系 |
(三) 提出了校长专业标准修改的建议 |
(四) 指出校长领导角色定位的路径 |
二、持续的追问 |
(一) 校长究竟是什么 |
(二) 谁控制了校长的工作 |
(三) 校长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
(四) 校长亦需要自己的“瓦尔登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
附录二、校长领导角色调查问卷 |
附录三、校长领导角色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对即将大学毕业的孩子们的一点希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尔王”与1979(下)[J]. 薛忆沩. 作家, 2020(05)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D]. 刘炳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基于“零起点”的幼小衔接策略研究[D]. 葛玲倩. 宁波大学, 2019(06)
- [5]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6]苏格兰小学汉语课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以“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小学汉语课堂为例[D]. 唐冬妮.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05)
- [7]幼儿园大班儿童毕业典礼的研究[D]. 石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D]. 王林哲.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雄安人的日常生活 ——以安新镇为例[D]. 赵倩. 上海大学, 2018(03)
- [10]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校长领导角色研究 ——以K校长为例[D]. 满建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