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针灸PET脑功能显像

足三里针灸PET脑功能显像

一、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1](2019)在《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文中提出现代脑成像技术为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可视化基础。目前基于脑功能和结构测绘影像的工具主要分为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种类型。宏观成像技术与微观成像技术探测到的脑世界信息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光声层析成像技术(PAT)应运而生,这种混合成像方式可以用相同的对比机制轻松地涵盖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多尺度信息。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法之?。论文中我们发展了?种无创动态光声脑功能可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提供在?管尺度的视角下全脑皮层以及深层脉管系统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功能和结构图像。该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基于血流动力学的脑氧合和脑代谢两方面的功能活动,并且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及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既能对特定的伴随神经活动的脑功能区域进行准确、可靠的定位,又能进行长期反复的动态扫描,实时追踪脑内信号的改变。本论文从光声成像基本理论出发,从克服光的穿透深度以及透过头颅检测光声信号这两大光声脑成像的技术难题着手。设计并搭建了两套PAT脑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开辟了光声脑功能成像应用研究的崭新领域。对新型造影剂的开发、造影剂脑部传递效应、药物响应、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与治疗、针灸神经调控效应的监测等多方面应用都开展了深入的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这些应用分别涉及到一些神经科学中需要解决的作用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的难题,填补了光声脑成像在这方面应用的空白。这项PAT技术,将会被?泛应用到?动物大脑生理和病理功能的研究和实践中。这项技术有希望开启光学脑功能成像新纪元,进一步推动脑科学的完善和深化。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汇总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两套光声层析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第二套基于阵列探测器及多通道采集的PAT系统是对第一套的全面升级。2、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统计,对国内外用于光声分子影像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的造影剂做了非常详细的综述,还讨论了目前光声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的发展方向。3、开发了一种基于针灸阳陵泉—金纳米球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基于活体实验验证了该复合造影剂可以提高大脑皮层脉管系统与周围组织间的成像对比度以及成像分辨率。4、开发了基于一种对比剂溶液(PEG-GNRs)和物理辅助方法(小鼠足三里穴(ST36)针灸)相互结合的增强光声脑成像对比度及深度的策略。同时也为针灸改善药物(造影剂)传递分布、提高药物疗效的机理提供新的线索。发现了针灸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声成像的“造影剂”。5、利用PAT技术将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连素对小鼠的脑血流动力学影响进行了活体实验研究。证明了黄连素能够在特定的脑功能区内引起不同程度的HbT浓度增加。验证了PAT可以成为观察药物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的强有力的工具,并且可为药物浓度和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6、利用PAT对胶原酶诱导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疾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PAT可对小鼠的血肿病变的形态变化,包括血肿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进行长时间的可视化监测。它还可以对血肿周围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肿占位效应以及血肿占位导致血肿周围区域的缺血缺氧情况做出测绘。该研究证明了PAT技术有潜力成为监测脑卒中治疗效果的有力工具,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7、基于光声层析成像/激光散斑成像这种双模态成像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应用研究。得到针灸阳陵泉穴位治疗脑缺血时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流速度的相应响应,针灸可对缺血血管扩张以及再灌注这一非常有意义的结论。该项研究证明了PAT有助于监测和评估针灸对脑卒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重要的是,基于两种脑卒中类型的实验研究,为PAT技术可区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8、开展了部分PAT脑成像的临床前可行性验证的离体以及活体研究。利用受到脑部创伤的大鼠大脑活体实验以及恒河猴脑离体实验对光声成像技术临床前的能力进行了评估,证明了光声成像技术在新生儿脑成像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9、首次搭建了针灸脑科学的无创PAT动态可视化技术平台。首次基于>200例的光声脑功能成像实验对针灸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绘制了全面的图谱。对小鼠周身17个穴位,每个穴位引起的对应变化都做了详细的统计。针灸每个穴位引起大脑活动的10个皮层分区都可精准定位。该技术有可能会成为解释针灸密码,书写针灸字典的重要现代望诊技术。在此过程中设计并制作了专门用作PAT成像过程中实施针灸的小鼠支架。

郭秋蕾,刘清国,杨芳媛,王赫,战河,纪智,袁静云,王紫娟,梁靖蓉,孙娇[2](2019)在《PET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为进一步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在针刺研究领域的应用概况,本文以"PET""针刺"作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自1997年至2018年20余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发现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不论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下,PET技术从脑功能活动层面均验证了腧穴的特异性、经穴双向调节性、针刺得气的疗效作用,深入揭示了针刺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整体效应的中枢机制,以期为针刺研究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进而指导临床实践。

郭秋蕾[3](2018)在《基于PET技术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调控的中枢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针刺补泻手法是实现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捻转补泻作为临床最常用的单式针刺补泻手法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针灸学界争议的焦点。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多种疾病具有防治效果,并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外周和中枢蛋白质表达、细胞活性、细胞相关因子、信号转导通路以及交感神经放电等多种方式实现对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调节。由于针刺捻转补泻手法操作方法较为复杂,操作规范尚未统一,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等诸多因素,导致众多学者在国内外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轻视捻转补泻手法或者运用不当,直接影响针刺最佳疗效的发挥。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其脑血管硬化、认知下降、脑卒中等主要并发症,不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可逆性低和治愈率低的特点,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EH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遗传、环境、压力、肥胖以及高盐饮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活动和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在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核心作用。前期课题组以高血压病为平台,研究发现针刺捻转泻法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对其降压的外周机制和心、肾、主动脉等靶器官的保护机制研究取得较多的成果,但是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中枢机制和对高血压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仍显不足。而PET脑功能成像技术可实现在无创状态下,在分子水平上,动态地直观反应中枢脑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情况,为研究捻转补泻手法对高血压脑区的中枢激活效应提供了技术和平台。目的:为进一步阐明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中枢效应机制,本课题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模型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针刺捻转补泻手法作用于“太冲穴”为干预方式,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脑功能成像技术,直观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各脑区的中枢激活效应,筛选出关键靶脑区并分析其与血压调控的生理病理联系,进一步揭示针刺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潜在中枢机制,同时为临床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可靠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实验一: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的调控效应4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等分为捻转补法组(B)、捻转泻法组(X)、针刺不施手法组(Z)和模型组(M)共4组,每组10只;10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K)。B、X和Z组均取SHR大鼠双侧“太冲穴”作为针刺点,并分别施加针刺捻转补法、针刺捻转泻法和单纯针刺操作;K和M组不做针刺处理,只给予相同的抓捉固定刺激;各组共干预28天,每日1次,每隔6天休息1天,于下午14:00-16:00完成。分别于针刺的前1天和第3、8、13、18、23、27天进行血压测量,于上午8:00-12:00完成。观察不同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变化的调控效应。实验二: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对SHR大鼠PET成像的影响在针刺治疗第1、14、28天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PET成像扫描。检测前50只大鼠均需经禁食24小时,并于次日早上8:00之前送达中国科学院PET实验中心进行扫描。按以下顺序开展工作:大鼠尾静脉检测血糖;在暗室内放置20min;经尾静脉注射示踪剂加以相应的针刺干预;PET扫描;预处理和图像分析。结合实验一中针刺手法干预14天的血压变化情况和针刺第1和14天大鼠PET成像数据,主要探讨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对SHR各脑区的中枢激活效应,阐明短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血压调控的潜在中枢机制。实验三:捻转补泻手法干预28天对SHR大鼠PET成像的影响实验操作方法同实验二。结合实验一中针刺手法干预28天的血压变化情况和针刺第1和28天大鼠PET成像数据,主要探讨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28天对SHR各脑区的中枢激活效应,阐明长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血压调控的潜在中枢机制。实验四: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下丘脑RAS影响的中枢机制研究56只雄性SHR大鼠随机等分为捻转补法组(B)、捻转泻法组(X)、针刺不施手法组(Z)和模型组(M)共4组,每组14只;14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K)。B、X和Z组均取SHR大鼠双侧“太冲穴”作为针刺点,并分别施加针刺捻转补法、针刺捻转泻法和单纯针刺操作;K和M组不做针刺处理,只给予相同的抓捉固定刺激;各组共干预14天,每日1次,中间休息1天,于下午14:00-16:00完成。分别于针刺的前1天和第3、8、13天进行血压测量,于上午8:00-12:00完成。实验第14天,取麻醉大鼠下丘脑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和RT-qPCR技术检测下丘脑RAS调控轴各组分的表达,以深入研究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降压效应的中枢机制。研究结果:实验一:针刺前1天,M、Z、B、X各组之间收缩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表明各组大鼠血压基线齐,具有可比性。与K组比较,M、Z、B、X各组收缩压在针刺的前1天和第3、8、13、18、23、27天均显着升高(均P<0.01)。与M组比较,X组收缩压在针刺的第3天已经明显降低(P<0.05);且Z、B、X各组收缩压在针刺的第8、13、18、23、27天均显着降低(均P<0.01)。与Z组比较,B组收缩压在针刺的第8天明显降低(P<0.05),在针刺的第13、18、23、27天显着降低(均P<0.01);X组收缩压针刺的第8、13、18、23、27天均显着降低(均P<0.01)。与B组比较,X组收缩压在针刺的第13、18、23、27天显着降低(均P<0.01)。表明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和28天的降压效果均为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针刺组。实验二:PET结果显示:针刺的第1天,K与M 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有纹状体、扣带皮质、视皮质、胼胝体、小脑和感觉皮质。Z与M 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有纹状体、丘脑、感觉皮质和运动皮质。B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包括小脑、丘脑、顶叶皮质和视觉皮质。X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见于海马、小脑和视觉皮质。针刺的第14天,K与M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集中于丘脑、小脑、纹状体和视觉皮质。Z与M 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有小脑、中脑和海马。B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见于小脑、海马、中脑、丘脑、视觉皮质、感觉皮质和运动皮质。X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集中于下丘脑、延髓、海马、小脑和岛叶皮质。实验三:PET结果显示:针刺的第28天,K与M 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集中于纹状体、扣带皮质、视觉皮质、前边缘皮质、嗅皮质和运动皮质。Z与M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有纹状体、丘脑、感觉皮质、隔核、内囊和胼胝体。B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见于小脑、丘脑、顶叶皮质、视觉皮质、海马和中脑。X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延髓、海马、嗅球和隔核。实验四: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均能明显降低SHR血压(均P<0.01),各针刺组RAS升压轴各组分表达量显着减少(均P<0.01),RAS降压轴各组分表达量显着升高(均P<0.01);捻转泻法组降低血压和良性调控RAS效果较其他组更明显(均P<0.01)。结论:1.针刺捻转补泻手法能明显降低SHR血压,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和28天的降压效果均为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针刺组,且捻转泻法降压起效最快降压幅度最显着,其次为捻转补法和单纯针刺法。2.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可通过提高SHR大鼠下丘脑、延髓、海马、小脑、岛叶皮质、中脑、丘脑和视觉皮质等多个靶脑区中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来实现对血压的中枢调控,其潜在中枢机制可能与存在于各靶脑区中的神经递质有关,尤以下丘脑RAS具有更为核心的调控作用。3.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28天可通过提高SHR大鼠延髓、海马、小脑、顶叶皮质、嗅球、隔核、中脑、丘脑和视觉皮质等多个靶脑区中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来实现对血压的中枢调控,其潜在中枢机制可能与存在于延髓、海马、小脑和顶叶皮质中的神经递质以及其他神经传递物质密切相关。4.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可通过良性调节SHR下丘脑RAS各组分表达,发挥其降压作用以及对下丘脑神经元的保护效应,这可能是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具有降压效应的潜在中枢机制之一。

刘小艳,孙睿睿,邱科,张婷婷,尹涛,曾芳[4](2017)在《针刺足三里神经影像试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针刺足三里神经影像研究备受关注。文章检索近十五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中英文文献40篇。对此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发现: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围绕足三里穴位特异性、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在实验设计方面,普遍存在样本量偏小,实验设计不尽合理,扫描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在研究结果方面,边缘系统和疼痛矩阵是足三里针刺效应的关键脑区。

许明珠[5](2013)在《基于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太溪穴的双向调节效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是通过针刺经穴,使机体或靶器官由异常兴奋状态得到抑制,由异常的抑制状态得到兴奋,或其他层次上的改变,最终目的是使机体由异常的病理状态恢复到或趋向于正常的生理状态或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等同于中医基础理论所强调的“阴平阳秘”状态。针刺经穴双向调节作用是针灸作用重要特点之一,但其规律与机理目前还未得到明确的解释,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也是近年来针灸作用规律研究的重要方向。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与腧穴的穴性、腧穴的配伍、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针刺刺激的方式及治疗时机等密切相关。其中,机体的状态是针刺双向调节作用发挥的基础。人体是一个物质、能量、信息的集合体,针刺腧穴对机体的双向调节效应依赖于腧穴自身的物质基础,通过激发调节这些物质,使我们机体对于自身状态产生反馈效应,达到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传递交流。针刺腧穴作为一个外在刺激可能首先激活了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继而影响靶效应器官。现代医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外周器官与大脑相互联系的证据。导师赖新生教授提出了“经穴效应与脑相关”的假说。他认为人体作为一个生物体,针刺穴位干预的反应和调节作用必须经过脑作为中枢的调节和整合(即信息的传导和转导),再作用于靶效应器官,从而实现治疗效应。在此基础上,针刺经穴位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是经穴治疗效应的体现,在中枢脑层面也应该有所体现,即:经穴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与脑相关。21世纪是“脑的世纪”,脑科学是全世界科学的前沿学科。脑科学相关技术的巨大发展为揭示经穴脑效应的奥妙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和正电子发射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等技术日益发展,针刺腧穴对脑中枢效应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领域。与以往生化及物理技术不同的是,脑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在无创状态下,动态地在活体和从整体水平上来研究针刺经穴对脑功能状态的调节效应,实现功能的可视化。脑功能成像技术中,正激活与负激活的概念反映了机体大脑功能调节状态,从正负激活角度观察针刺经穴的双向调节效应,观察可视化功能调节的研究,对于针刺双向调节效应机制研究具有特殊意义。研究目的:在综合回顾并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观察针刺太溪穴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t’s Disease, AD)大鼠模型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病理状态的脑功能代谢的效应,并且经穴与非经穴进行对照,从动物实验到临床患者,从脑功能葡萄糖及血氧代谢正负激活效应角度,观察针刺太溪穴的双向调节中枢效应规律及机制。研究方法:以痴呆病作为研究载体,选取肾经原穴太溪作为研究穴位,遵循随机对照的研究原则,动物实验,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结合双侧大脑基底核注射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 IBO)的复合AD大鼠模型的造模方法,运用小动物PET技术,观察针刺太溪穴对复合AD大鼠模型脑区葡萄糖代谢的正/负激活效应。采用Y迷宫测试大鼠记忆能力,迷宫数据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临床试验,选取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脑静息状态fMRI的技术,首先观察其与记忆力正常老年人的比较,病理状态下大脑静息状态fMRI的表现,明确病理状态脑区的血氧代谢水平;并与非经穴进行对照,观察针刺MCI患者太溪穴的脑血氧代谢的正/负激活效应。脑功能成像数据采用基于体素分析法的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动物实验,AD模型大鼠同时表现出衰老和胆记忆力下降的病理特点。表现了行动迟缓、毛发稀疏等老化征象,并且Y迷宫测试,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脑功能成像方面,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经SPM统计比较,既存在右侧顶叶感觉皮质、左侧纹状体及伏核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又存在葡萄糖代谢增高的右侧中脑:被盖、终纹床核、脑桥被盖、中脑上丘、背侧丘脑外侧核群、下丘脑视前区、胼胝体及左侧脑桥被盖、顶叶感觉皮层等脑区。针对AD模型大鼠葡萄糖代谢异常的病理状态,针刺太溪穴对于降低的脑区有使葡萄糖代谢增高的正激活效应,对于增高的脑区有使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负激活效应,体现了双向良性调节效应。同时针刺非经非穴也存在一定的靶向双向良性调节,但这种作用,太溪穴较非经穴更明显。临床研究,MCI患者与正常组健康老人fMRI静息状态比较,血氧代谢降低的脑区集中于:左侧大脑额叶额上回(BA6区)、边缘叶扣带回(BA24区)及颞叶颞上回(BA38区)。未发现MCI患者血氧代谢增高的脑区。针刺MCI患者太溪穴对血氧代谢降低的脑区额叶额上回(BA6区)有正激活效应,同时也较为广泛地激活了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如额叶、顶叶、颞叶、岛叶等。针刺非经穴对于左侧顶叶中央后回、顶下小叶(BA40)及左侧颞叶颞上回(BA22)有正激活效应。太溪穴及非经穴均未发现负激活效应。研究结论:针刺太溪穴在脑功能代谢调节方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体现在正负激活效应,即对于代谢高的病变脑区有负激活效应,对于代谢低的病变脑区有正激活效应。相较于临床实验,动物实验体现的双向调节作用更明显,体现了双向调节作用与机体病理状态密切相关;与针刺非经非穴比较,针刺经穴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具有特异性;同时经穴的双向良性调节具有整体性,即对于代谢异常脑区,针刺经穴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是点对面的关系,存在靶向激活与广泛激活的双重效应,靶向效应体现了经穴治疗效应的特异性,广泛效应体现了中医针灸学整体调节的理论特色,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经穴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与脑功能相关假说的合理性。

卢阳佳,崔韶阳,陈俊琦,黄泳,唐纯志,单保慈,聂冰冰,赖新生[6](2011)在《基于PET研究针刺足三里治疗AD模型大鼠的机理》文中认为目的:基于PET,对针刺AD模型大鼠足三里状态下脑功能成像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足三里治疗AD的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先分为假手术组(15只)及造模组(65只);造模组接受腹腔注射D-半乳糖及基底核注射IBO联合方法造模,经Y迷宫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后,符合成模标准的4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3组:模型组(15只);非穴组(15只);足三里组(15只)。以上3组进行PET检测(假手术组不纳入PET检测);所得图像资料应用SPM2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非穴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右侧边缘系统(隔区),右侧额叶(额眶部皮质);左胼胝体,左伏隔核,左侧边缘系统(隔区),左纹状体。与模型组相关,足三里组示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右侧边缘系统(黎状皮质),右颞叶(嗅皮质),右杏仁核,右海马区;左边缘系统(梨状皮质),左颞叶(嗅皮质)。与非穴组相比,足三里组示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右杏仁核,左颞叶(嗅皮质),左杏仁核。结论:针刺非穴及足三里均有脑区的激活;针刺足三里集中在边缘系统及颞叶,其中对颞叶的激活,与治疗AD密切相关。

卢阳佳[7](2011)在《基于PET研究针刺足三里治疗AD模型大鼠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基于PET研究针刺作用机理,已经成为近年针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并且,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既往的研究,肯定了针刺的中枢效应;肯定了穴位具有特异性,表现在针刺某一穴位时,激活某一脑区群;肯定了针刺穴位的特异性,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穴位的定位;二是针刺的刺激方式。同时,也不难看到,既往的研究,大都局限在对针刺即时效应的研究层面。而我们知道,临床上针刺发挥治疗效应,更多的是依据针刺的疗程效应,也就是要经过1个或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才能或更好的发挥治疗效果,尤其是对AD这样的慢性疾病,长期积累的治疗,远比即时的治疗更为重要。本研究分别对针刺足三里状态下的PET效应及经过针刺足三里治疗后的PET效应进行观察,以期提示针刺足三里穴治疗AD模型大鼠的机制。方法:实验动物与分组:全部75SD大鼠,雄性38只,雌性37只,2月龄。75只动物分笼置于室温18-22℃,湿润,12:12可控制照明与黑暗的动物房内分笼喂养。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原则对实验动物分成两组:正常组15只(雄8,雌7);—造模组60只(雄30,雌30)。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造模组的60只大鼠腹腔注射0.96% d-gal(NS配制),按5ml/kg体重给药,每日一次,连续六周。造模组从第七周开始进行脑内双侧nbM核注射IBO。方法:大鼠以3%戊巴比妥钠35mg/kg体重腹腔麻醉,将大鼠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纵向切开头皮,暴露颅骨,参照paxins和wats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nbM核坐标为AP-0.8mm, Lat 2.6mm, DV-8.2mm(前囟后0.8mm,中线旁开2.6mm,颅骨下8.2mm),每侧缓慢注射IBA 1μl(NS配制,浓度5μg/μl),注射时间每侧10min,留针10min。手术后各组大鼠以青霉素钠抗炎3天。两周后,造模组60只大鼠中,有15只(雄7只,雌8只)死于造模过程中。45只AD模型大鼠再按随机数字表原则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15只(雄7只,雌8只);非穴组15只(雄7只,雌8只);足三里组15只(雄8只,雌7只)。以上三组,连同正常对照组,共4组60只动物进入下一步实验。针刺手法:中研太和0.18x9mm毫针针刺,均匀捻转,幅度±180度,频率200次/min,足三里、非穴深度约3mm;持续刺激3分钟,休息2分钟,如此反复,持续10分钟。针刺治疗:针刺用一次性无菌使用针灸针(0.18*9mm),穴位定位,去毛,常规消毒皮肤后,手持针柄垂直进针;足三里、非穴点进针深度均约3mm;进针到3mm深度后,均匀捻转针体,幅度±180度,频率200次/min,持续刺激3分钟,休息10分钟,再刺激3分钟,休息10分钟,如此反复,每次治疗持续30分钟;每天治疗1次,20天为一个疗程。模型组及正常组喂养同足三里组、非穴组,但未接受任何特殊处理。Y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在Y迷宫系统中进行。实验在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由专人负责进行,训练时间固定。学习测试:让大鼠在起步区适应3-5min后,按一定规律或随机变换安全区与电击区,以训练大鼠辨别灯光刺激及安全方位的能力。电刺激参数:延时5s;电压50V—-70V。以大鼠在足底通电后10s内一次性跑向安全区为正确反应,否则为错误反应。具体训练方法:安全区以Ⅰ—Ⅱ-—Ⅲ—Ⅰ臂顺序变换;大鼠逃到安全区后,灯光继续作用10—15s,熄灯后结束一次测试,大鼠所在支臂作为下一次测试的起点,休息30—60s后再予以第2次测试,依次重复,每天固定训练20次,前3天为学习阶段,第4天为短期记忆测试,第31天为长期记忆测试。Y迷宫测试指标:全天总反应时间(total reaction time, TRT)。第一部分PET扫描:以上4组60只大鼠经24小时饥饿后,于早上8点之前送达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PET实验动物中心,后按以下顺序开展工作:(1)在暗室内放置20分钟;(2)经尾静脉注射示踪剂(18F-FDG,由小型示踪剂加速器合成。注射剂量为0.11mci/kg);(3)休息40分钟:注射示踪剂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放置于鼠笼内,任由其自由活动35分钟,35分钟后把老鼠放置到气体麻醉箱内接受5分钟气体麻醉;足三里组及非穴组在注射示踪剂2分钟前接受穴位或非穴位针刺刺激,注射示踪剂过程中,不出针同时刺激,示踪剂注射(1分钟)后,继续进行针刺刺激7分钟,即整个针刺刺激过程约为10分钟,拔出针后,置大鼠于鼠笼内自由活动,约25分钟后放置于气体麻醉箱内接受5分钟气体麻醉。40分钟休息指的是,注射示踪后,所有动物休息约40分钟。(4)PET扫描:尾静脉注射18F-FDG显影剂40分钟后开始采集FDG PET头部显像图像,将大鼠置于micro PET下,扫描视野包括大鼠整个脑部及颈部,于SIEMENSE CAT EXACT HR+PET成像系统内,采用3D模式采集图像,通过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断层图像进行分析,图像矩阵大小为128x128x63,图像存储格式为ANALYZE7.5。第二部分PET扫描:以上4组60只大鼠经24小时饥饿后,于早上8点之前送达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PET实验动物中心,后按以下顺序开展工作:(1)在暗室内放置20分钟;(2)经尾静脉注射示踪剂(18F]FDG,由小型示踪剂加速器合成。注射剂量为0.11mci/kg);(3)休息40分钟:注射示踪剂后,放置于鼠笼内,任由其自由活动35分钟,35分钟后把老鼠放置到气体麻醉箱内接受5分钟气体麻醉;(4)PET扫描:尾静脉注射18F-FDG显影剂40分钟后开始采集FDGPET头部显像图像,将大鼠置于micro PET下,扫描视野包括大鼠整个脑部及颈部,于SIEMENSE CAT EXACT HR+PET成像系统内,采用3D模式采集图像,通过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断层图像进行分析,图像矩阵大小为128×128×63,图像存储格式为ANALYZE7.5。图像后处理及分析:PET扫描图像后处理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负责,采用基于Matlab平台的像素统计分析软件-SPM2,对数据经过标准化、预处理后,剔除了变形图像(非穴组一例头动严重剔除),最后用于统计建模分析的各组大鼠样本数为:正常组15例,模型组15例,非穴组15例,足三里组15例;各组数据对比分析均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uncorrected,置信度水平p<0.001,cluster大小取阈值为大于100个像素,对结果脑区的解剖学定位的方法,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将激活脑区坐标换算到图谱坐标,同时加视觉观察判断。结果:第一次PET扫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示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右顶叶及左纹状体;升高的脑区主要位于边缘系统;与模型组相比,非穴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右侧边缘系统(隔区),右侧额叶(额眶部皮质);左胼胝体,左伏隔核,左侧边缘系统(隔区),左纹状体。与模型组相关,足三里组示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右侧边缘系统(黎状皮质),右颞叶(嗅皮质),右杏仁核,右海马区;左边缘系统(梨状皮质),左颞叶(嗅皮质)。与非穴组相比,足三里组示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右杏仁核,左颞叶(嗅皮质),左杏仁核。第二次PET扫描结果:组间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激活的脑区为:右侧脑桥:被盖,右侧延髓,左前叶,左中脑被盖,左延髓;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激活的为:右侧内囊,右背侧丘脑核团,左侧胼胝体,左侧边缘系统:中隔,第三脑室;与模型组相比,非穴组激活的脑区:左侧枕叶:视觉皮质区;与非穴组相比,模型组激活的脑区:左侧颞叶:嗅觉皮质区,左侧海马;与模型组相比,足三里激活的脑区为:右背侧丘脑:外侧核团,右中脑背盖;与非穴组相比,足三里组激活的脑区为:右腺垂体;与足三里组相比,非穴组激活的脑区为:左侧嗅球区,左枕叶视觉皮质区。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激活的脑区:正常组治疗后-治疗前激活的脑区:右顶叶.感觉皮质;模型组治疗后-治疗前:右额叶:缘前皮质,右额叶:运动皮质,右枕叶:视觉皮质,右边缘系统:压后皮质,右边缘系统:压后皮质,右胼胝体,右连续系统:扣带回,右侧海马,右中脑:被盖,右中脑:顶前区,左额叶:运动皮质,左枕叶:视觉皮质区,左边缘系统:压后部,左胼胝体,左顶叶:感觉皮质区,左边缘系统:扣带回,左纹状体,左侧海马,左海马:齿状回,左腺垂体,左中脑:丘脑上部,左中脑:丘脑下部;非穴组治疗后-治疗前激活的脑区:右嗅球,右额叶:缘前皮质,右额叶:运动皮质,右枕叶:视觉皮质,右边缘系统:压后皮质,右胼胝体,右顶叶:感觉区,右边缘系统:扣带回区,右海马区,右腺垂体,右中脑:上丘脑,右中脑:下丘脑,右中脑:被盖,右中脑:导水管黑质,左枕叶:视觉区,左边缘系统:压部后皮质,左胼胝体,左顶叶:感觉区,左边缘系统:扣回带区,左海马区;足三里组治疗后-治疗前激活的脑区:右额叶:缘前皮质,右额叶:运动皮质,右颞叶:嗅觉皮质,右枕叶:视觉皮质,右边缘系统,右胼胝体,右顶叶:感觉皮质,右边缘系统:扣带回,右海马,右腺垂体,右中脑:丘脑上部,右中脑:丘脑下部,右中脑:被盖,右桥脑:被盖,左额叶:缘前皮质,左额叶运动皮质,左颞叶:听觉皮质,左颞叶:嗅觉皮质,左枕叶:视觉皮质,左边缘系统:压后部,左胼胝体,左顶叶:感觉皮质,左边缘系统:扣带回,左纹状体,左背侧丘脑:背侧核团,左海马,左脑垂体,左中脑:丘脑上部左中脑:丘脑下部,左脑桥:被盖。迷宫数据结果: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知,不同时间点的学习能力和记忆水平存在显着的差异,不同组别与不同时间点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在不同组别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也存在显着的差异。进一步进行单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知每组的不同时间点的学习能力和记忆水平存在显着的差异。正常组中,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值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显着高于第3天、第4天、第31天的值。模型组中,第一天的值显着高于后面几天的值,第31天的值与第2、3、4天的值没有显着的差异。其中非穴组中,第一天的值显着高于后面几天的值,第31天的值显着低于前三天的值。足三里组中,第一天的值显着高于后面几天的值,第31天的值显着低于前面几天的值。同时对每个时间点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不同组别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进一步经过多重比较可知,在第1、2、3、4、31天,正常组的数值均显着低于其他三组;另外在第31天,模型组的数值又显着高于其他组。结论:腹腔注射D-gal联合基底核注射IBC,是一种可行的AD造模方法,PET成像示顶叶葡萄糖代谢降低,此为AD PET特征征象,可用于协助AD的早期诊断;针刺非穴及足三里均有脑区的激活;针刺足三里集中在边缘系统及颞叶,其中对颞叶的激活,与治疗AD密切相关;疗程后,PET显示,经过针刺足三里治疗一段时间后,海马区、隔区、第三脑室等脑区有不同程度的激活,发挥治疗效应;Y迷宫结果提示:针刺足三里,能够有效改善AD模型大鼠记忆水平,而针刺非穴,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推测为非穴点的定位比较接近足三里所致。

苏世君,赵晓峰,王舒[8](2010)在《脑功能成像技术在穴位特异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探讨脑功能成像技术在穴位特异性研究中的作用。检索利用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穴位激活脑区方面的相关文献,对比分析其研究。结果发现:①针刺可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流低灌注状态,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效应机制;②针刺治疗具有选择性调节作用,其效应与人体的状态和脑功能区的状态有关;③脑功能成像技术可以明确区分针刺的治疗作用和安慰作用;④穴位在激活脑区方面有一定的特异性,但不同实验所得结果不完全相同。脑功能成像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经穴特异性,但诸多干扰因素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为了使实验设计更严谨,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今后的实验设计有待完善。

曾芳,唐勇,梁繁荣[9](2010)在《针刺治病机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运用功能磁共振(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针灸治疗机理是国内外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或以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或以疾病患者为载体,围绕针刺治病原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为针刺效应中枢机制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可视化依据。

曾芳[10](2010)在《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中枢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探讨循经取穴治疗FD的中枢神经响应特征,为循经取穴治疗FD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方法:1、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中央随机系统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54例FD患者随机分为A组(循经取穴组)、B组(非循经取穴组)和C组(非经非穴组)。按照不同的取穴方案,各组受试者每天接受1次电针治疗,共治疗20次。以尼平消化不良量表(Nepean Dyspepsia Index, NDI)生活质量评分表和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为疗效评价指标,分别于治疗2周、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和12周随访4个时间点评价不同取穴针刺治疗FD的临床疗效。2、从临床研究各组中各纳入10例符合脑功能成像研究要求的FD患者,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技术为研究手段,通过对比FD患者与健康受试者静息状态下脑葡萄糖代谢的差异,对比病情较轻FD患者与病情较重F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葡萄糖代谢的差异,分析FD患者各个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与病情的相关性,探讨F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的特征,筛选与FD病情相关的重点脑区;再通过对比不同取穴针刺对FD患者脑功能和FD病情相关重点脑区的影响,探讨循经取穴针刺治疗FD的中枢响应特征。结果:1、循经取穴针刺治疗FD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3组受试者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NDI量表评价结果显示:3组FD患者针刺治疗后ND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着降低(p<0.01)。但只有A组在治疗2周、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和12周随访4个时间点的NDI量表评分改善值均具有临床意义(改善值≥10分);A组在4个疗效评价时间点的NDI量表评分改善值与B组、C组相应时间点NDI量表评分改善值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3)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结果显示:A组针刺治疗后4个主症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着降低(p<0.05)。A组在4个时间点的餐后饱胀不适症状积分改善值、在3个时间点(除12周随访)的早饱症状积分改善值、在2个时间点(除2次随访)的上腹痛症状积分改善值与B组、C组相应时间点的改善值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结束时,A组总有效率(FAS集:92.27%,PP集:97.27%)与B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F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特征研究结果(1)健康受试者与F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葡萄糖代谢的差异:与健康受试者相比,FD患者以边缘系统为主的多个脑区葡萄糖代谢显着增高,包括双侧脑岛(Brodmman area 13, BA13),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 (BA24, BA32)、中扣带回(Middle Cingulate Cortex,MCC)(BA23,BA32)、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 (BA30)、海马旁回(BA35)、尾状核、屏状核、豆状核、海马、下丘脑、杏仁核和小脑,双侧额叶(BA47、BA8、BA9、BA10、BA4、BA3、BA1l),双侧枕叶(BA23、BA37、BA19),双侧顶叶(BA43、BA7、BA40、BA39、和双侧颞叶(BA20、BA21、BA38、BA41)(p<0.001);未见葡萄糖代谢降低区域。(2)与FD病情密切相关的重点脑区:FD患者双侧丘脑、ACC、MCC、脑岛和小脑葡萄糖代谢的异常增高与NDI量表评分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病情呈显着正相关;与病情较轻FD患者相比,病情较重FD患者双侧丘脑、ACC、MCC、脑岛和小脑的葡萄糖代谢显着增高(p<0.005)3、循经取穴针刺对FD患者脑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1)各组针刺对FD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A组针刺后FD患者边缘系统-大脑各个脑区异常增高的葡萄糖代谢全面降低,包括:双侧脑岛(BA13)、ACC (BA24、BA32)、MCC (BA31、BA32)、PCC (BA29、BA30)、丘脑、海马旁回(BA35、BA19)、尾状核、屏状核、豆状核、海马、下丘脑、杏仁核和小脑,双侧额叶(BA6、BA8、BA9、BA45、BA47、BA11、BA3),双侧枕叶(BA19),双侧顶叶(BA7、BA40、BA23、BA39),双侧颞叶(BA37、BA19、BA21、BA22) (p <0.005); B组针刺后FD患者左侧ACC (BA24)、PCC (BA31)、豆状核、海马、梭状回(BA 37)和颞下回(BA20),双侧丘脑腹外侧核和小脑扁桃体异常增高的葡萄糖代谢显着降低(p<0.005);C组针刺后FD患者右侧MCC(BA23),左侧额中回(BA6),双侧PCC(BA23)、丘脑腹外侧核、顶叶楔前叶(BA30)、枕叶舌回(BA17)、中央前回(BA6)和小脑山坡异常增高的葡萄糖代谢显着降低(p<0.005)。(2)各组针刺对FD病情相关重点脑区功能活动的影响:A组针刺对FD病情相关的所有重点脑区——双侧脑岛、ACC、丘脑、MCC和小脑的异常激活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B组针刺只对左侧ACC异常激活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C组只对右侧MCC和右侧丘脑的异常激活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1、循经取穴针刺治疗FD疗效优于非循经取穴和非经非穴针刺,循经取穴治疗FD安全、有效。2、FD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存在显着差异。边缘系统-大脑葡萄糖代谢的整体升高可能是F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的主要特征。ACC、脑岛、丘脑、MCC和小脑可能是与FD病情密切相关的重点脑区。3、循经取穴针刺可全面降低FD患者边缘系统-大脑各脑区异常增高的葡萄糖代谢,显着调节与FD病情相关的各个重点脑区的功能活动。与非循经取穴和非经非穴针刺相比,循经取穴针刺治疗FD的中枢响应以边缘系统-大脑的协同整合及对FD病情相关重点脑区的靶向性调节为特征。

二、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1)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脑功能检测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1.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1.2.1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简介
        1.2.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简介
        1.2.3 多尺度光声脑成像简介
        1.2.4 活动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性光声脑成像研究简介
    1.3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在针灸神经调控中研究价值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创新点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光声成像技术理论基础与系统搭建
    2.1 引言
    2.2 光声效应
        2.2.1 经验描述
        2.2.2 严格理论描述
    2.3 光声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2.3.1 一维深度信息和B扫描图像重建算法
        2.3.2 延迟叠加图像重建算法
        2.3.3 非线性迭代重建算法
    2.4 光声层析成像实验系统简介
        2.4.1 基于单元超声换能器的环形扫描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2.4.2 基于阵列超声换能器的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2.4.3 激光源
        2.4.4 半环形阵列超声换能器
        2.4.5 控制电路与数据采集模块
    2.5 光声层析成像性能影响因素
        2.5.1 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2.5.2 成像深度的影响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造影剂的光声分子影像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用于光声与微波热声成像的造影剂综述
        3.2.1 光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3.2.2 多模态影像中的复合材料应用
        3.2.3 光声造影剂在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3.2.4 微波热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3.3 基于金纳米颗粒的仿体和离体实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灸阳陵泉辅助金纳米球对大脑光声对比度的增强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系统
        4.2.3 造影剂:金纳米球型颗粒
        4.2.4 针灸穴位选取
        4.2.5 实验操作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基于针灸辅助造影剂的方法对小鼠大脑进行光声成像的实验研究
        4.3.1 对照组实验结果
        4.3.2 针灸组实验结果
        4.3.3 复合组实验结果
        4.3.4 统计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足三里针灸和金纳米棒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实验系统
        5.2.3 金纳米棒颗粒
        5.2.4 针灸穴位选取
        5.2.5 实验操作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及讨论
        5.3.1 金纳米棒注射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5.3.2 针灸足三里穴位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5.3.3 复合外部刺激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5.3.4 统计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AT监测黄连素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内容简介
    6.3 实验方法
        6.3.1 实验动物以及实验操作方法
        6.3.2 黄连素的制备和给药法
        6.3.3 PAT实验系统简介
        6.3.4 脑功能分区模板以及图像处理
        6.3.5 统计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7.1 引言
    7.2 研究背景
    7.3 实验方法
        7.3.1 实验动物
        7.3.2 脑出血模型造模方法
        7.3.3 实验系统
        7.3.4 多光谱重建算法
        7.3.5 出血面积计算方法
        7.3.6 统计分析方法
    7.4 实验结果
        7.4.1 基于750nm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7.4.2 基于多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7.4.3 基于双波长的定量光声成像实验研究
        7.4.4 统计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PAT及 LSI双模态技术监测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8.1 引言
    8.2 实验方法
        8.2.1 实验动物造模方法以及操作方法
        8.2.2 PAT/LSI双模态实验系统简介
        8.2.3 穴位选取
    8.3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光声脑功能成像技术临床前可行性实验研究
    9.1 引言
    9.2 项目提出的背景
    9.3 实验方法
        9.3.1 实验动物
        9.3.2 实验系统
    9.4 大鼠脑出血PAT成像实验结果
        9.4.1 案例1
        9.4.2 案例2
        9.4.3 案例3
        9.4.4 案例4
    9.5 基于恒河猴头盖骨的PAT离体成像实验
    9.6 PAT在新生儿脑功能成像方面的可行性应用调研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活体大脑皮层针灸光声脑图谱
    10.1 引言
    10.2 实验方法
        10.2.1 实验动物以及操作方法
        10.2.2 实验系统简介
        10.2.3 穴位选取以及模板绘制
    10.3 结果分析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展望
    11.1 本论文研究总结
    11.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PET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ET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2 PET在针刺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2.1 生理状态下的针刺效应
        2.1.1 单穴
        2.1.2 组穴
    2.2 病理状态下的针刺效应
        2.2.1 血管性痴呆
        2.2.2 缺血性脑卒中
        2.2.3 其他脑部相关疾病
3 PET在针刺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3.1 生理状态下的针刺效应
    3.2 病理状态下的针刺效应
        3.2.1 阿尔兹海默病
        3.2.2 其他病证
4 小结与展望

(3)基于PET技术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调控的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源流及其现代研究
        1.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发展源流
        2.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现代研究
        3. 捻转补泻手法降压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PET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 PET脑功能成像的原理及特点
        2. PET在针刺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3. PET在针刺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的调控效应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对SHR大鼠PET成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28天对SHR大鼠PET成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四: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下丘脑RAS调控的中枢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研究创新
    研究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4)针刺足三里神经影像试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筛选
    1.3 数据提取与整理
2 研究结果
    2.1 发表年代
    2.2 试验设计
        2.2.1 受试对象
        2.2.2 样本量
        2.2.3 对照方式
        2.2.4 扫描方式
        2.2.5 伦理审核及试验注册
    2.3 针刺操作
    2.4 研究内容
    2.5 激活的脑区
3 讨论
    3.1 针刺足三里神经影像试验质量控制情况分析
        3.1.1 样本量
        3.1.2 针刺概况
        3.1.3 伦理审核及试验注册
    3.2 针刺足三里起效的中枢机制窥探
        3.2.1 边缘系统的激活可能是针刺足三里胃肠调节效应的中枢机制
        3.2.2 疼痛矩阵脑区的激活是针刺足三里发挥镇痛效应的关键区域
    3.3 针刺足三里神经影像研究展望

(5)基于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太溪穴的双向调节效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针刺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1.1 针刺双向调节作用对机体各系统的表现
        1.2 影响针刺双向调节作用的因素
        1.3 针刺双向调节的机制
    2 太溪穴的研究进展
        2.1 古文献研究
        2.2 现代文献研究
    3 经穴脑功能成像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2 检索结果
        3.3 讨论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主要化学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造模方法
        2.3 Y迷宫测试
        2.4 大鼠PET操作过程
        2.5 针刺方法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Y迷宫结果
        3.2 PET成像SPM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AD模型大鼠的病理状态
        4.2 针刺AD模型大鼠太溪穴的正/负激活效应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材料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设备及场地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临床评估
        2.2 扫描前准备
        2.3 刺激方法
        2.4 FMRI扫描模式
        2.5 FMRI扫描方法
        2.6 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
        2.7 盲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MCI患者病理状态
        3.3 针刺太溪状态
        3.4 针刺非经非穴状态
        3.5 针刺不同取穴对MCI患者血氧代谢异常脑区的影响
    4 讨论
        4.1 MCI患者脑功能成像特点
        4.2 针刺太溪穴对MCI患者脑血氧代谢的影响
        4.3 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结合
结论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致谢

(7)基于PET研究针刺足三里治疗AD模型大鼠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针刺足三里穴即时效应的PET成像特点分析其治疗AD模型大鼠的机制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疗程效应研究针刺足三里治疗AD模型大鼠的机制
    一、方法标题具体
    二、结果
    三、讨论
全文小结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10)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中枢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引言
    1. 选题背景
    2. 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 研究设备及材料
        2.1 仪器设备
        2.2 试验材料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
        3.2 随机方法
        3.3 盲法设计及实施
        3.4 对照设计
        3.5 治疗方案
        3.6 观察指标
        3.7 质量控制
        3.8 伦理委员会审批及临床试验注册
        3.9 统计分析
        3.10 研究流程图
    4. 研究结果
        4.1 各中心病例分布情况
        4.2 病例收集完成情况
        4.3 基线分析
        4.4 治疗结果
        4.5 受试者依从性
        4.6 不良反应情况
第二部分 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枢响应特征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选择
        1.3 健康受试者的选择
    2. 研究设备及材料
        2.1 仪器设备
        2.2 试验材料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
        3.2 随机方法
        3.3 盲法设计及实施
        3.4 对照设计
        3.5 治疗方案
        3.6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基线PET-CT扫描
        3.7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针刺后PET-CT扫描
        3.8 观察指标
        3.9 研究质量控制
        3.10 统计分析
        3.11 研究流程图
    4. 研究结果
        4.1 基线分析
        4.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脑功能活动特征
        4.3 不同取穴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4.4 不同取穴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情相关重点脑区的影响
讨论
    1. 对循经取穴的认识
        1.1 循经取穴是针灸临床重要的选穴方法
        1.2 循经取穴是针灸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研究循经取穴的良好载体
        2.1 以疾病为载体研究循经取穴的科学内涵符合针灸临床实际
        2.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2.3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
        2.4 循经取穴是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最重要的选穴方法
    3. 关于本研究中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方案设计
        3.1 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价防治性措施的金标准
        3.2 本研究多中心临床RCT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3 本研究针刺选穴的依据
        3.4 本研究疗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4. PET-CT技术是探讨循经取穴针刺效应中枢响应的有效手段
        4.1 脑功能成像技术为循经取穴针刺效应中枢机制研究提供了可视化手段
        4.2 针刺研究中常用的脑功能成像技术
        4.3 运用PET-CT技术探讨循经取穴针刺效应中枢响应的优势
        4.4 基于PET-CT技术的针刺试验设计方案比较
    5. 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评价
        5.1 循经取穴与非经非穴的疗效差异
        5.2 循经取穴与非循经取穴的疗效差异
        5.3 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优势分析
    6. 边缘系统-大脑的协同整合是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枢响应的特征
        6.1 边缘系统-大脑是内脏调节的高级整合中枢
        6.2 边缘系统-大脑的异常活跃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脑功能活动的主要特征
        6.3 边缘系统是实现足阳明胃经穴针刺效应的重要区域
        6.4 边缘系统-大脑的协同整合是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枢响应的特征
    7. 靶向性调节是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枢响应的又一特征
        7.1 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枢响应靶点脑区的筛选
        7.2 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枢响应的靶点脑区
        7.3 靶向性调节是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枢响应的又一特征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2. 在读期间参编的着作
        3. 在读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奖励
    附件三:声明

四、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D]. 吴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PET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郭秋蕾,刘清国,杨芳媛,王赫,战河,纪智,袁静云,王紫娟,梁靖蓉,孙娇. 中国针灸, 2019(03)
  • [3]基于PET技术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调控的中枢机制研究[D]. 郭秋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 [4]针刺足三里神经影像试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 刘小艳,孙睿睿,邱科,张婷婷,尹涛,曾芳. 辽宁中医杂志, 2017(12)
  • [5]基于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太溪穴的双向调节效应机制[D]. 许明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6]基于PET研究针刺足三里治疗AD模型大鼠的机理[J]. 卢阳佳,崔韶阳,陈俊琦,黄泳,唐纯志,单保慈,聂冰冰,赖新生.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6)
  • [7]基于PET研究针刺足三里治疗AD模型大鼠的机制[D]. 卢阳佳.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5)
  • [8]脑功能成像技术在穴位特异性研究中的应用[J]. 苏世君,赵晓峰,王舒. 中国针灸, 2010(12)
  • [9]针刺治病机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A]. 曾芳,唐勇,梁繁荣. 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0
  • [10]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中枢响应特征研究[D].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8)

标签:;  ;  

足三里针灸PET脑功能显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