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偿付去年拖欠农民工工资共57.03亿元(论文文献综述)
王琰[1](2020)在《建筑企业欠薪管理研究 ——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文中认为
蒋许芳[2](2019)在《我国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选择及其重构路径》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现象大量涌现。欠薪已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工资对于劳动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欠薪直接冲击劳动者的收入,这使得劳资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同时,由于我国现行欠薪保障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导致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欠薪问题无法得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囿于公力救济的高成本,劳动者面对欠薪时深感无力保障其合法权益,往往迫于无奈选择极端方式维权,由此导致集体讨薪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将企业和政府推至风口浪尖,更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有序。因此,构建起能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预防和解决企业欠薪问题的欠薪保障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急需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笔者从四方面对我国欠薪保障法律制度作深入分析,希望能为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依据。文章第一部分,笔者重点厘清了欠薪保障的内涵及制度构成、作用及其所包含的理论基础。明确提出欠薪保障制度蕴含生存权、公平正义及社会连带三大理论;随后,笔者对我国目前预留工资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欠薪保障基金“三金并存”的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现实选择及实施现状进行了考察与反思。笔者认为,预留工资保证金受限于适用范围狭窄,欠薪应急周转金则会导致财政负担过重,而欠薪保障基金制度发展较为成熟、完整。文章第三部分,对域外代表性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欠薪保障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域外实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总结出了对我们构建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借鉴意义。文章主体第四部分,基于目前欠薪保障制度在立法与实践中存在混乱状态和诸多问题的考虑,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尽快对欠薪保障法律制度进行重构,提出可以将“渐进式单一型”欠薪保障制度作为制度重构整体思路的观点。该思路的具体构建路径是:首先推进政府基金为主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将其作为构建全国性单一型欠薪保障基金制度的衔接与过渡,最终完成向全国性单一型欠薪保障基金制度转变的终极目标。届时,我国亦应当制定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法律,赋予该全国性欠薪保障制度以法律依据和基础。该部分的最后,笔者将从全国性欠薪保障制度设置与运行的各个维度做出具体制度的设计与构想。
王哲[3](2015)在《农民工就业现状与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许多农民离开农村进城务工,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我们在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然而,仍然存在职业培训欠缺、就业待遇歧视以及社会保险参与率低等问题,我们应该在制度上、法律上和思想观念上探讨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对策。
赵凌[4](2013)在《媒介·话语·权力·身份:“农民工”话语考古与身份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农民工已经成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按照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农民工的解读,这个群体被定义为“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在有些省份农村户口已被取消,拥有农民工身份的人却依旧存在,他们的身份通常与一些固定的职业相连,比如建筑工人群体、劳务群体和服务行业等。农民工这个词也与“弱势”、“底层”等意义相关。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在边缘位置,其居住基本在城郊结合处,那里有廉价的出租屋。农民工的权益也容易受到侵害,例如工资被拖欠,医疗无保障,子女入学有困难等,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被不断被这些自然化。因此,农民工既是一个现实中的群体,也成为人们意识中的一种观念。“农民工”话语所建构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它原来的文件意义,关注“农民工”话语的意义变迁,即对农民工这个词进行考古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民工的身份生产,有利于为农民工争取合法权益,在这个群体身上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同时,通过本项研究探讨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建构过程,反思整个社会群体间的互动与相处。此前虽有不少关于农民工的研究,但对“农民工”这概念所指意义的变迁却鲜有关注。本研究在建构主义这个理论视野下,从福柯的“考古学”和“谱系学”的理论出发,以“农民工”话语为研究对象,利用语料库软件对大众媒介(《人民日报》)三十年间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进行话语考古学分析,还原“农民工”话语构建农民工群体身份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农民工”媒介话语构成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论述“农民工”的媒介身份转变成社会身份的过程,并在阐释分析的基础上,引进实证研究,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验证和继续论证权力在身份转变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三十年来农民工的媒介身份总体呈现出一种矛盾,媒介建构的农民工的各类身份彼此并不完全统一。这种矛盾本质上是各种话语在“农民工”媒介话语场域作用的结果,受各种权力争斗作用的影响。正是这些矛盾,不断扩大“农民工”话语的意义外延,生产出“他者”和“弱势”的意义。这种意义在以城市为主导立场的大众媒介传播的作用下,也不断固化其身份和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研究还发现,农民工身份生产是融合的媒介权力的产物,这种融合的媒介权力,是以政府权力为代表的宏观权力与以媒介话语为代表的微观权力融合的结果,权力的融合,使得农民工成为历史语境、政治经济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必然。农民工身份最终成为一个“死结”,无论是城市公众还是农民工群体自身,都在30年的意义建构中对农民工形成了刻板的认识。研究也为后续类似的身份和话语意义研究,尤其是在整合微观权力、话语、意义、身份等相应概念上,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路。本研究的基于语料库的话语考古式方法能把传播,历史和文本进行有机结合,为传播学方法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毛隽[5](2011)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业产业与现代非农产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异,诱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向城镇迁移定居。与此不同,我国劳动力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及其一系列制度,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森严壁垒,改革与变迁相应的体制与制度,才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自主转移。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制度变迁,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成就:2009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45亿人,占城镇从业人数的46.7%,加上就地转移的0.85亿人,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已占我国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9.1%和全国工人总量的2/3以上,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应清楚看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重道远,面临复杂情况。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转移进入“总量过剩、结构短缺”的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尚有近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另一方面,新制度供给不足,农民工应有权益得不到保障、待遇不公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入城定居阻力重重,已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顽症,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如何面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有效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面临的一个极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对此的深入研究,不仅对从制度这个根本上切实保障农民工应有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转移,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将不存在迁移的制度障碍的发达国家或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对象,因而,制度对劳动力转移影响问题没有进入他们的研究视野,成为该理论的“缺项”。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制度障碍这一国情出发,来研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的缺陷。而且,本文从动态的制度变迁视角,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补充了目前国内静态研究为主的不足。本文从制度变迁视角进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旨在探索“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应该进行怎样的制度变迁或制度安排”,围绕这一研究目的,首先,确定了将劳动力转移理论与新制度经济理论融合起来,形成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其次,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三十多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的历程、特征与不足;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与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制度原因;最后,依据目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度缺失,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构想。全文分三篇九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言。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论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对论文可能性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作了自我评估。第一篇,基础理论研究篇,分三章论述:一是劳动力转移理论。第二章在大量的文献检索、整理与评述的基础上,将已有的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成果,作为本文研究可资借鉴的基础理论,与此同时,摸清该理论研究现状、前沿问题及薄弱环节,为本文研究从制度视角进入找到依据。二是制度变迁理论。第三章对旧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有关代表人物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分别作了概述与简评。三是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的理论。第四章主要论证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吸纳”,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制度直接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与能够怎样转移的程度,因而对阻滞转移旧制度进行改革与变迁,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分条件。这两个基本条件理论,为以后各章尤其第九章的研究,从这两个基本条件入手展开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篇,作为实证分析篇,共分四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第五-六章,侧重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的实证研究。主要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轨迹、特征、路径依赖与利益博弈,以及制度变迁存在的缺陷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并阐述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流动政策的变通行为与执行偏差的原因。第七章,对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和主要特征作实证分析。认为“新变化”集中体现在:我国劳动力转移进入了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工的主体,并归纳分析了总量、人口学、流向、流动“周期性”和流动“宿愿”等五个特征。第八章,主要从制度视角,对当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制度缺失,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认为当前农民工面临的困境的根源仍在于制度缺失:包括维护农民工权益仍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某些制度设计有缺陷,使其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某些新制度安排事实上没很好实行,也是一种制度缺失;某些制度安排没有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制度安排,仍停留在政策、规定层次,尚缺乏法律、法规的完整有效保护。第三篇,对策探索篇,即第九章。从“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化,促进转移”,以及“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使非农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促进转移”这两个方面入手,对促进转移的制度安排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转移”的制度安排设计,主要针对目前农村劳动转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从六个方面切入:必须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这是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工享有公平待遇的权利;建立和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服务制度,为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均等化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创造制度条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城镇落户定居问题;增强农民工维权的立法强度,提高执行力度,以确保新制度的落实到位;造就包容的城市人文环境,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制定促进非农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的产业政策应包括:支持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鼓励和扶植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等。
何雪飞[6](2011)在《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垫偿制度构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建筑业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却受到严重侵害,由于工资拖欠数额大、人数多、时间长,形式多样,受损害的不仅是农民工的生存权益和社会秩序,还包括法律尊严、政府威信和社会公平,开展和加强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项重要课题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文采用比较研究、实证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建筑业农民工欠薪成因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保障实体和救济程序制度。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他们职业身份发生了转换,户籍身份却未同步改变,于是在中国出现了影响广泛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群体—农民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建筑业也迅速发展,建筑业生产活动的内在特征和我国农民工的特征共同决定了庞大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的产生,但2500万进入城市建筑业的农民工却无法成为真正的建筑工人。建筑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结果是企业逐渐剥离劳动关系,包工头承担用人单位的角色,负责招工、管理、监督和工资发放,农民工无法成为建筑企业的劳动者。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现阶段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成因复杂。工资支付是用人单位的主义务,但由于建筑业包工现象拉长劳动关系链条,虚幻劳动法上的雇佣关系,造成用人单位缺位是拖欠工资的首要原因。地方政府滥用政府信用,超财力搞建设,建筑企业层层转包和垫资,引发建筑市场信用缺失,导致资金链条上拖欠资金的恶性传导,必然引发农民工工资拖欠。农民工身份模糊、亦工亦农,从事有偿劳动获得工资收入的同时,在农村依然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享有土地承包权益,工资和土地对农民工生存的二元保障竟使拖欠变得“合情合理”。法律设定的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救济程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欠薪问题更多是通过政策渠道解决,而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也没有形成对企业的有效制约。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和工资权利的实现方式对解决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在比较分析香港、台湾地区工资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应完善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保障实体法律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实化建筑业劳动关系与包工形式转换,禁止政府建设工程政府信用的滥用、禁止建筑企业垫资开发,构建建筑业行业内工资垫偿制度及欠薪逃匿入罪。在完善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方面提出了劳动监察应理性处理拖欠工资问题、综合治理政府及其部门的拖欠、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由工会代言和代行及构建简捷有效的劳动争议仲裁、审判机制。
李莉[7](2011)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以来,农民工作为在我国经济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观察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指标。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相当严重,农民工因拿不到工资而上街游行、集体上访,甚至因欠薪问题而引发流血事件、刑事案件的报道不断的充斥于各新闻媒体之上,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因此,如何解决好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不仅仅是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同时对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地“清欠”工作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陷入了运动式执法的困境。“年年清欠年年欠”的事实促使如何建设一套即符合我国国情又确实行之有效的欠薪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恶疾的根本方法。制定于2006年的《昆明市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暂行办法》是否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产生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及其应对方法必将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不得不深入思考的一项工作。工资保障金制度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为避免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或欠薪逃匿,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而建立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国外很早就已对此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已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各自的国家一级的欠薪保障制度,而国内的研究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相关的文献及研究有限,在实际操作中尚处于临时性行政命令或地方性法规的层次。本文把昆明市工资保障金及改进方向作为研究主题,梳理了工资保障金制度相关理论及模式,试图找出一套适合于昆明市及与其类似的中西部欠发达城市的农民工工资保障措施。本文对于建立全国性的工资保障金制度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该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及已有的对农民工欠薪和农民工欠薪保障的综述。第二章对本文用到的相关概念解释和从理论上分析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从昆明市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实际I情况出发,分析建立相关机制的必要性。第四章具体分析已经运行的工资保障金制度的现状、成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五章分析国外工资保障制度和全国其他地区治理拖欠问题的对策,总结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国外类似政策制定实施效果及国内近年来对欠薪问题的研究及防治的横向比较,及实施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前后昆明市农民工欠薪案件的对比,得出建立强制保险的机制及可行性,同时从立法、行政监督等方面提出理想化建议。
唐斌[8](2010)在《《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身份却在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群体,农民工既是我国传统户籍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身份标识,也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然而,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却使得这一特殊群体遭遇到了许多尴尬和麻烦,问题日渐凸现。近年来,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学者们也分别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法律、管理、新闻、大众传媒、教育等各个不同角度对农民工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刘芳,2005;周大鸣、秦红增,2004),尽管有许多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但却极少从语言学角度来对他们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二十年中(1987-2007)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的话语再现及潜在的意识形态。具体地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人民日报》中(1987-2007)有关农民工报道的哪方面主题是最频繁的?报道主题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2)《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是如何通过话语进行构建和再现的?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3)探讨《人民日报》中(1987-2007)这些报道表现的潜在意识形态是什么?本研究方法是基于与话语、社会认知和社会三方面相关的多学科理论框架。由于目前尚未有现成的可用于探讨上述研究问题的系统的和适用的分析框架,本研究目的之一便是尝试建立一个适用于分析中国话语中的社会主体的话语再现和潜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结合了(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具体地说,该研究框架是基于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模式(1988a,1988b,1991,2001a,2001b,2001c,2006a,2006c),Johnson和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1980,1999),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1998,2002)以及van Leeuwen的社会主体和社会行为的话语再现方式的分析工具(1993b,1995,1996)。本研究是基于自建的语料库,通过关键词在《人民日报》网上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中搜索1987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之间历时二十年、与农民工主题相关的报道共2076篇,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语料进行了跨时期(1987-2002;2003-2007)的分析和比较,旨在较全面地描述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中的话语再现,并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新闻报道体裁和主题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尤其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一方面,2003-2007年期间的新闻报道的体裁比1987-2002年期间的更加多样;另一方面,虽然绝大部分报道都是有关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但是前一时期有更多有关农民工犯罪、生产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而后一时期这类报道大大减少,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保险、医疗、子女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报道增多。新闻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折射了中国社会和社会认知在二十年中所经历的历史变革过程。语料中的指称和索引分析结果显示,在二十年中,农民工从“盲流”、“乡下人”、“乡巴佬”、“包袱”变为“朋友”和“兄弟”,从城市的“麻烦”转变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社会的变化为农民工带来了许多变化,对语料进行的历时分析结果表明了新闻工作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从负面态度向积极态度的转变。然而,尽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身份依旧,他们仍然被标记和再现为不同于当地城市居民的“外来人”、“异乡人”,他们仍然属于地位卑微的“他们”而不能完全融入“我们”之中,“欠薪”是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困扰农民工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他们被构建和再现为无名的、无声的、边缘化的、无根的、飘忽不定的、需要帮助、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群体。分析显示了语料库中五组较突出的概念隐喻,即(1)水的隐喻;(2)商业的隐喻;(3)容器的隐喻;(4)房屋的隐喻;(5)战场的隐喻。这些隐喻反映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作者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人们对待农民工的态度和立场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他们眼中,农民工从过去给社会和城市带来许多麻烦的“无序的盲流”转变为现在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水力资源”或“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阻碍,他们只能是手握暂住证的城市“过客”,农民的身份一时还无法改变,还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待遇,还无法在身体和心理上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对新闻标题的抽样对比分析和抽样新闻报道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这二十年中农民工受到很多关注,然而他们通常被再现为归类的群组而非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则大都再现为被动和不对他者产生影响的非及物性行为。由此可见,农民工被再现为没有权力、社会地位较低、急需政府和社会关爱和帮助的社会主体。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政府和社会应该齐心合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遇到的问题,同时媒体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本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尝试建立一个融(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一体的互补型研究方法,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方面需要改进,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今后还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展对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
李丹[9](2009)在《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应对老龄化危机,我国进行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从过去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统帐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由此,政府在现收现付制下对养老金的支付承诺开始显性化,养老金隐性债务(简称“IPD”)开始浮出水面。于是如何偿付这样一笔巨额债务被提上了工作日程。本文则尝试性的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全文可分为四大部分,即理论基础部分、现状分析部分、偿债路径选择分析部分及结论部分。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现状进行分析,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三支柱一保障”IPD偿债机制,最后总结全文得到四点结论。第一章是全文的指导语,起着提纲挈领的指导性作用。该章首先对本文的一些基本性问题进行了交代,如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等,接着对文章的创新点进行点评,指出了本文的三大创新点,最后从IPD规模测算和IPD偿付手段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评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产生来源。本章介绍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经历了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模式的转变。而养老金隐性债务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有着直接关联,我国的养老金隐性债务产生于养老改革前的现收现付制养老模式,而显性化于改革后的部分积累制养老模式。第三章对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存量规模进行了测算。本章在介绍养老精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最新的养老保险政策,把参保职工分为“老人”、“老退休中人”、“新退休中人”、“在职中人”及“新人”五类,利用个体成本精算法分别计算各类职工产生的隐性债务规模,最后加总得到债务总规模数额。第四章对中国现行IPD偿付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IPD偿付机制,大多情况下采取财政托底补贴的方式来填补每年债务显性化所带来的资金缺口。本章认为,对偿付机制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如何支付,而要广泛的考虑到筹集、支付、增值及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的不良运作都会影响到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偿付。因此,本章分别总结分析了目前中国养老金的筹资困境、支出困境及监管投资困境。第五章对国外IPD偿付的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当我国刚刚出现养老金隐性债务之时,国际上已有了很多较成熟的解决方法。放眼四海,应该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提炼吸收,自成一家。本章分别从增收、减支及增值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国外的偿债实践,并得到了对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的四点借鉴。从第六章开始为文本的机制论证部分。本文在第六章的初始部分提出建立“三支柱一保障”IPD偿付机制的思想,该机制由四大路径动态组合而成。其中“拓宽筹资渠道”、“减少养老支出”及“余额投资增值”是IPD偿付的三大支柱路径,“辅助保障措施”则是三大支柱顺利运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必不可少。从第六章到第九章,本文逐一对这四大路径展开分析论证。在第六章中,本文分别论证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发行养老彩票、划拨国有资产、划拨外汇储备、发行养老债券等各种筹资路径的可行性,指出目前在我国,最适宜实施的两种筹资偿债手段是增加养老财政支出及发行养老彩票。第七章是对减支偿债路径的分析。该章首先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我国可以推迟退休的结论,但同时需要避开劳动力的供给高峰期,因此实施时间不在现在,却在十年之后。接着逐一分析了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养老金调整比率等一系列支出变量的变化对IPD造成的影响,指出虽然从理论上可以通过对这些变量的控制来达到削减IPD规模的目的,但由于各种掣肘因素的存在,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很小。第八章是对增值偿债路径的分析。第一节对我国养老基金的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国统筹后建立新型监管模式的思路,并对新型监管模式进行了初步的设计。第二节则指出当前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机制尚不健全,需在两个方面进行改善,即要做到投资范围的多元化及建立最低收益风险补偿制度。第九章是对偿债辅助路径的分析。本章论述了IPD偿付的两大辅助保障路径。健全的社保法律体系为三大支柱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坚持的法律后盾,增强了其执行力。而补充养老保险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减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大大减轻了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这两种保障措施对于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本章正逐一对此进行分析与论述。最后是全文的结论部分。本文形成四点结论。第一,对IPD规模的测算是建立偿付机制的前提;第二,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寻求IPD偿付的思路;第三,对IPD的偿付需要多条路径的共同作用;第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是偿债机制的核心。
何雪峰[10](2008)在《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定性分析影响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微观调查数据和专家问卷调查数据进一步对影响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因素进行实证,以此考察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笔者认为:首先,政府在宏观环境上未能保障经济主体之间合同的有效执行,从而引起工资支付资金链的断裂;其次,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更快增长,过分偏袒投资者或雇主,从而导致劳资双方之间的平等契约得不到有效实施。所以,在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上,政府负有相当大的责任。文章还从政府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的一系列对策性措施。
二、全国偿付去年拖欠农民工工资共57.03亿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偿付去年拖欠农民工工资共57.03亿元(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选择及其重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欠薪保障的内涵、制度构成与确立理念 |
2.1 欠薪保障的概念、制度构成及其理论基础 |
2.1.1 欠薪保障的涵义、制度构成及其主要作用 |
2.1.2 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 确立我国欠薪保障法律制度应遵循的理念和标准 |
3 我国当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现实选择:“三金并存”制的考察与反思 |
3.1 “三金并存”制度的实施现状 |
3.1.1 预留工资保证金制度 |
3.1.2 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 |
3.1.3 欠薪保障基金制度 |
3.2 “三金并存”制度的比较、评析与反思 |
3.2.1 制度性质及规范依据比较 |
3.2.2 资金来源构成与费率 |
3.2.3 启用条件、适用范围、对象与标准 |
3.2.4 运作机制及管理机构设置 |
3.2.5 实施成效影响分析 |
3.2.6 法律责任 |
3.2.7 小结 |
4 域外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具体选择与经验借鉴 |
4.1 域外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实践及其构建 |
4.1.1 代表性国家 |
4.1.2 我国台湾地区 |
4.1.3 我国香港地区 |
4.2 借鉴意义 |
5 我国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应然选择与构建设想 |
5.1 我国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应然选择及其理由 |
5.2 我国“渐进式单一型”欠薪保障制度的构建路径 |
5.2.1 衔接与过渡:推进政府基金为主、适度社会化的应急周转金制度 |
5.2.1.1 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
5.2.1.2 过渡性的制度设想 |
5.2.2 目标与远构:构建全国性单一型欠薪保障基金制度 |
5.2.2.1 构建全国性保障基金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
5.2.2.2 全国性保障基金制度可行性分析 |
5.2.2.3 构建全国性保障基金制度的宗旨与原则 |
5.2.2.4 全国性保障基金制度的运行管理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农民工就业现状与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就业的发展变化 |
二、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取得的进展与仍存在的问题 |
(一)就业机会歧视逐渐消除,但职业培训欠缺 |
(二)治理工资拖欠效果显着,解决就业待遇歧视为期尚远 |
(三)农民工各项社会保险从无到有,但实际参保率偏低 |
三、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对策探讨 |
(一)制度方面 |
(二)法律方面 |
(三)思想观念方面 |
(4)媒介·话语·权力·身份:“农民工”话语考古与身份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1.2 农民工研究综述 |
1.2.1 “农民工”概念界定 |
1.2.2 国外农民工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研究论文综述 |
1.3 话语研究综述 |
1.3.1 话语与媒介话语 |
1.3.2 话语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5 理论框架 |
1.5.1 意义与建构——话语概念,历史化与生产 |
1.5.2 知识考古——问题的框架 |
1.5.3 权力谱系——话语运作的规律 |
1.5.4 传播与社会——媒介话语研究的基础 |
1.6 方法论——实证的话语研究 |
1.6.1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 |
1.6.1.1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的结合 |
1.6.1.2 语料库与话语考古学的结合 |
1.6.1.3 历时的主题词归类和信度分析 |
1.6.2 问卷调查与统计 |
1.7 研究基本内容 |
2 农民工“政治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2.1 农民工的“政治人”身份 |
2.2 1980-1990年农民工“政治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2.2.1 民工潮与城市体制改革 |
2.2.2 劳动力——政府改革的实验田 |
2.2.3 被“清退”——农民工阶层的政治等级 |
2.3 1991-2000年农民工“政治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2.3.1 城市化——农民工在政治战略中的意义 |
2.3.2 体制外的打工者——国有体制下的他者 |
2.3.3 农民工——改革战略中的宝贵资源与主要阵地 |
2.4. 2001-2010年农民工“政治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2.4.1 两会代表——农民工政治主体 |
2.4.2 农民工——政府工作服务对象和解决的问题 |
2.4.3 农民工——地方政府的政绩 |
2.5 小结 |
3 农民工“经济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3.1 农民工的“经济人”身份 |
3.2 1980-1990年农民工“经济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3.2.1 农民工——企业的员工 |
3.2.2 农民工——体制外的“合同工” |
3.3 1991-2000年农民工“经济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3.3.1 农民工——市场经济的召唤 |
3.3.2 农民工——“廉价”的劳动力 |
3.3.3 农民工——弱势的“竞争” |
3.4 2001-2010年农民工“经济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3.4.1 农民工——始终的被欠薪者 |
3.4.2 农民工——金融危机下的返乡创业者 |
3.4.3 养老金——农民工流动身份之殇 |
3.5 小结 |
4 农民工“文化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4.1 农民工的“文化人”身份 |
4.2 1980-1990年农民工“文化人”身份的媒介建构 |
4.2.1 教育的缺乏——农民工的知识身份 |
4.3 1991-2000年农民工“文化人”的媒介建构 |
4.3.1 农民工——受教育的对象 |
4.3.2 农民工——城里人眼中的他者 |
4.3.3 农民工——天然的无知与无能 |
4.4 2001-2010年农民工“文化人”的媒介建构 |
4.4.1 农民工后代——“文化人”身份的继承、延续与改变 |
4.4.2 农民工——技术技能的缺乏者与拥有者 |
4.4.3 农民工兄弟——谁的兄弟? |
4.4.4 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的“文化人” |
4.5 小结 |
5 “农民工”话语构成研究 |
5.1 矛盾的媒介身份——话语争斗的场域 |
5.1.1 农民工身份的历史流变 |
5.1.2 “农民工问题”与“农民工的问题”的矛盾 |
5.1.3 农民工“底层”群体形象与农民工“精英”个体形象的矛盾 |
5.1.4 重要与卑微——政治人、经济人形象与文化人形象的矛盾 |
5.2 互文性——“农民工”媒介话语的生产原则 |
5.3 从“民工”话语到“农民工”话语 |
5.4 政治话语对农民工媒介话语生产的影响 |
5.4.1 政策话语——农民工的户籍政策发展 |
5.4.2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5.4.3 政府官员或政府机构话语 |
5.5 市场话语对“农民工”媒介话语生产的影响 |
5.5.1 市场话语与媒介话语 |
5.5.2 市场“劳动力”需求与农民工 |
5.5.3 市场消费主体与农民工 |
5.6 学术话语与“农民工”媒介话语互动生产 |
5.6.1 作为精英话语的学术话语 |
5.6.2 学术话语与媒介话语的互文性生产 |
5.7 “城市化”话语与“农民工”媒介话语的生产 |
5.8 小结与不足 |
6 话语与权力——从媒介身份到社会身份 |
6.1 媒介权力——生产与规训 |
6.2 “话语权力”——从媒介身份到社会身份的生产 |
6.2.1 话语秩序——农民工身份的定型化 |
6.2.2 权力争斗——二元结构的斗争与妥协 |
6.3 实证研究——从媒介身份到社会身份经验主义验证 |
6.3.1 “农民工”话语的他者化与大众意识形态生产 |
6.3.1.1 针对城市公众的问卷设计及基本情况 |
6.3.1.2 城市公众对于农民工媒介身份认同调查 |
6.3.1.3 大众媒介与城市公众的农民工身份认知调查 |
6.3.1.4 城市公众对待农民工行为调查 |
6.3.2 “农民工”媒介话语与农民工主体认同的实证研究 |
6.3.2.1 针对农民工的问卷设计及基本情况 |
6.3.2.2 农民工受访者对自我身份认同调查 |
6.3.2.3 农民工自我认同行为调查 |
6.4 主体建构——权力的运作与抵抗 |
6.4.1 离开城市——空间的放弃与争夺 |
6.4.2 占有财富——摆脱固化身份的一种途径 |
6.4.3 自我判断与自我定位 |
7 结论 |
7.1 农民工身份的死结——大众媒介、话语与权力的运作及启示 |
7.2 融合的媒介权力——生产性权力与身份建构 |
7.3 方法论的启示——实证的话语研究 |
7.3.1 基于语料库的话语考古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
7.3.2 实证的话语研究 |
7.4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城市公众对农民工形象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农民工主体身份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线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线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相关概念 |
1.3.2 制度和制度变迁的相关概念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性的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 |
2.1.2、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
2.1.3、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 |
2.1.4、托达罗模型 |
2.1.5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
2.1.6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
2.1.7 斯塔克(Stark)的新迁移理论 |
2.1.8 国外研究评述 |
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2.2.1 国内研究进展的特征 |
2.2.2 国内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类 |
2.2.3 对国内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第三章 制度变迁理论概述与简评 |
3.1 旧制度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
3.1.1 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 |
3.1.2 康芒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3.1.3 简要评述 |
3.2 新制度学派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
3.2.1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形成与基本内容 |
3.2.2 简要评述 |
3.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哈耶克的制度变迁理论 |
3.3.1 哈耶克的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 |
3.3.2 简要评述 |
3.4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
3.4.1 马克思创立的经济学体系是个完整的制度分析框架 |
3.4.2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内容 |
3.5 制度变迁理论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启示 |
第四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本质与基本条件 |
4.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
4.1.1 从供给角度看,人口众多农业大国的高出生率,是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膨胀的直接原因 |
4.1.2 从需求视角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降低了对劳动力需求,是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的重要原因 |
4.1.3 从体制因素看,城乡分割的二元化体制阻隔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是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沉积的体制原因 |
4.1.4 从就业政策看,逆向调节的就业政策,加剧了农业劳动力过剩 |
4.1.5 从转移能力看,农村教育落后、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导致转移困难 |
4.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本质: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 |
4.2.1 农业劳动力转移规律 |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动因 |
4.3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约束条件 |
4.3.1 基本约束条件之一: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化状况决定着非农产业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程度 |
4.3.2 基本约束条件之二:制度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转移程度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的制度变迁分析(上) |
5.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轨迹 |
5.1.1, 1979-1983年:"控制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起始阶段 |
5.1.2, 1984-1988年:"允许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阶段 |
5.1.3, 1989-1991年:"控制盲目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整阶段 |
5.1.4, 1992-2000年:"规范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阶段 |
5.1.5, 2000年以后:"公平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稳步加快阶段 |
5.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特征 |
5.2.1 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性 |
5.2.2 制度变迁的诱致性 |
5.2.3 制度变迁的政府主导性 |
5.2.4 制度变迁的效果由"帕累托改进"走向"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
第六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的制度变迁分析(下) |
6.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的利益博弈 |
6.1.1 地方政府:维护本地利益的博弈主体与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偏好 |
6.1.2 地方政府流动政策的变通与执行偏差原因 |
6.1.3 农民工:利益博弈的弱势群体 |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6.2.1 路径依赖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
6.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6.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存在问题 |
6.3.1 制度供给相对不足 |
6.3.2 制度变迁缓慢 |
6.3.3 执行力不强,抓落实缺乏力度 |
6.3.4 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滞 |
6.3.5 制度变迁战略构想尚欠缺 |
第七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与主要特征 |
7.1 从劳动力供给状况看,我国已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 |
7.1.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划分之我见:对刘易斯拐点理论的修正 |
7.1.2 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已进入"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第二个小阶段的判断依据 |
7.2 从劳动力"代际"构成看,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工的主体 |
7.2.1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工的主体 |
7.2.2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差异 |
7.2.3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变化对转移政策和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挑战 |
7.3 我国农劳动力转移呈现的新特征 |
7.3.1 总量特征 |
7.3.2 人口学特征 |
7.3.3 流向特征 |
7.3.4 流动"周期性"特征 |
7.3.5 流动"宿愿"特征 |
第八章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境 |
8.1 当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
8.1.1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
8.1.2 农民工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
8.1.3 农民工参保比例低,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
8.1.4 户籍制度仍是农民工实现完整转移第二步跨跃的制度障碍 |
8.1.5 农民工民主权利缺失 |
8.1.6 家庭分离,情感生活孤独,农村"留守"问题突出 |
8.2 当前农民工面临困境的根源仍在于制度缺失 |
8.2.1 维护农民工权益仍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 |
8.2.2 某些制度设计有缺陷,发挥不了"维权"的应有作用 |
8.2.3 某些新制度安排没很好地实行,也是一种制度缺失 |
8.2.4 某些制度安排没有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维权"问题 |
8.2.5 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制度安排仍停留在政策和行政规定层次,尚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保护 |
第九章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制度安排的构想 |
9.1 促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与构想框架 |
9.1.1 促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基本要求 |
9.1.2 促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
9.1.3 促进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构思框架 |
9.2 加快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 |
9.2.1 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是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 |
9.2.2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工享有同等住房、社会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 |
9.2.3 建立和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与服务制度,为农民工就业机会均等化和就业能力可持续提高创造制度条件 |
9.2.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逐步解决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问题 |
9.2.5 增强农民工维权的立法强度,提高执行力度,健全"维权"机制,以确保新制度的实施落实到位 |
9.2.6 造就包容的城市人文环境,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
9.3 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 |
9.3.1 在产业类型上,要继续实施支持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发展的政策 |
9.3.2 在企业规模上,要实施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 |
9.3.3 在区域分布上,要实施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 |
9.3.4 在劳动力流向上,要制定鼓励和扶植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 |
9.3.5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布局上,要实施促进协调发展的政策 |
第十章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后续研究打算 |
10.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1.1 关于本文研究意义与研究视角的结论 |
10.1.2 关于制度视角下的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主要原因 |
10.1.3 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制度安排的构想 |
10.2 本文研究中提出的较有独到见解的观点 |
10.3 后续研究打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垫偿制度构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本文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及其劳动关系变迁 |
第一节 城市化与建筑业的繁荣—“农民工”的语境 |
一、农民工的界定 |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 |
三、建筑业的农民工 |
第二节 历史上的“民工”与当代“农民工”比较 |
一、历史上的“民工” |
二、历史上的“民工”与当代“农民工”比较 |
第三节 农民工与建筑企业劳动法律关系的深度分析 |
一、农民工与建筑企业劳动法律关系分析的意义 |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 |
三、农民工与建筑企业劳动法律关系的深度分析 |
第四节 建筑企业走向市场与劳动关系剥离—“包工头”的角色 |
一、计划经济时期建筑企业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
二、建筑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与劳动关系变迁 |
三、包工头的历史演变和成因 |
第二章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 |
一、工资的概念和特殊保护 |
二、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现状和特点 |
三、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危害 |
第二节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成因分析 |
一、包工现象拉长劳动关系链条、虚幻劳动法上的雇佣关系—用人单位 的缺位 |
二、建筑企业垫资施工和地方政府滥用政府信用 |
三、农民工身份的模糊性、生存保障的二元性以及各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社会心理 |
四、权利救济程序的软化与农民工工资拖欠之间的联系 |
第三章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和工资权利的实现 |
第一节 香港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和工资权利的实现 |
一、香港劳工立法中关于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 |
二、雇员工资权利的实现方式 |
三、对破产案件中欠薪保障的特殊规定 |
第二节 台湾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和工资权利的实现 |
一、台湾地区劳动立法对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定 |
二、劳工工资权利的实现方式 |
第三节 香港、台湾工资保护法律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
一、工资权利实现方式应该多样 |
二、工资垫偿基金制度是保护工资权利的重要方法 |
第四章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保障的实体法律制度完善 |
第一节 实化建筑业劳动关系与包工形式转换 |
一、明确和实化建筑业劳动关系的不同观点及分析 |
二、建立和完善建筑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
第二节 禁止政府建设工程政府信用的滥用、禁止建筑企业垫资开发 |
一、禁止政府建设工程政府信用的滥用 |
二、依法治理建筑企业垫资施工 |
第三节 建筑业行业内工资垫偿制度—以企业担保与共济为中心 |
一、实践中欠薪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 |
二、建筑业行业内农民工欠薪保障模式的选择 |
第四节 欠薪逃匿入罪的法理学分析与刑罚制度形成 |
一、欠薪逃匿入罪的必要性 |
二、增设欠薪逃匿罪的可行性 |
三、欠薪逃匿罪的构成要件和法条表述 |
第五章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程序制度完善 |
第一节 劳动执法的边界—拖欠时间与情形背景下的执法理性 |
一、劳动监察制度应然性分析 |
二、劳动监察在处理拖欠工资问题上的执法边界 |
第二节 拖欠傲慢的治理—政府及其部门拖欠的应对 |
一、建立政府及其部门拖欠工资的政府负责制度 |
二、落实政府及其部门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的责任 |
三、治理政府及其部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其他手段 |
第三节 拖欠的代价—惩罚性赔偿制度 |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述 |
二、工资拖欠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三、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现实意义和适用 |
第四节 工会的代言与代行—团体行动的力量与效果 |
一、工会代言与代行的理论基础 |
二、工会代言和代行的方式 |
第五节 简捷有效的权利救济机制构建 |
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
二、劳动争议审判制度的修正和创新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7)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1.3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 |
2.1.2 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 |
2.1.3 工资构成 |
2.1.4 工资支付规则 |
2.1.5 最低工资保障 |
2.1.6 欠薪 |
2.1.7 特殊情形下的工资保障 |
2.1.8 欠薪应急周转金 |
2.1.9 工资保障金运行模式 |
2.2 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基本理论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社会公平理论 |
2.2.3 薪酬理论 |
2.2.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构建农民工保障金制度的必要性 |
3.1 现阶段农民工欠薪的困境 |
3.2 欠薪原因分析 |
3.2.1 社会因素 |
3.2.2 用工单位因素 |
3.2.3 立法因素 |
3.2.4 农民工因素 |
3.2.5 劳动力供给因素 |
3.2.6 心理因素 |
3.3 建立欠薪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
3.3.1 社会公平的要求 |
3.3.2 社会转型的要求 |
3.3.3 农民工自身特点决定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昆明市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为例 |
4.1 昆明市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执行现状 |
4.2 昆明市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运行的成效及问题 |
4.2.1 成效 |
4.2.1.1 督促建筑企业规范劳动关系 |
4.2.1.2 缩短了行政处理时间,减少了行政处理成本 |
4.2.1.3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
4.2.2 存在的问题 |
4.2.2.1 政府立法的滞后 |
4.2.2.2 行政运行制度不健全 |
4.2.2.3 政府监管力度不足 |
4.2.2.4 现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社会保障力度不足 |
4.2.2.5 资金的闲置 |
第五章 国内外欠薪保障制度借鉴 |
5.1 外国欠薪保障制度 |
5.1.1 各国欠薪保障的运行模式 |
5.1.1.1 运用基金管理的模式 |
5.1.1.2 运用保险来管理的模式 |
5.1.2 立法方面 |
5.2 国内欠薪保障制度 |
5.2.1 深圳经验 |
5.2.2 上海经验 |
5.2.3 宁波经验 |
5.2.4 嘉兴经验 |
5.2.5 国内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运行模式分析 |
第六章 我国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构建路径 |
6.1 建立强制保险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模式 |
6.1.1 原因及条件 |
6.1.2 社会保险制度可行性分析 |
6.1.2.1 资金运作可行性 |
6.1.2.2 社会承受可行性分析 |
6.1.2.3 建立保险制度的SWOT分析 |
6.1.3 保险制度运行机制 |
6.2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立法 |
6.2.1 将治理欠薪纳入法制化轨道,强化法律责任制止欠薪 |
6.2.2 以法规形式明确非法分、转包劳动者与主承包商的劳动关系 |
6.2.3 立法确立工资保障金或保险的强制征收制度 |
6.2.4 确立工资请求权的"优先权"地位 |
6.3 确立欠薪保障的行政联合执法机制 |
6.4 依法强化工会组织在"追薪"行动中的维权作用 |
6.5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The Migrant Worker |
1.2.1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Migrant Worker |
1.2.2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grant Workers |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Question |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
1.5 Summar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The Studies on Migrant Workers |
2.3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3.1 Discourse,Society,Critical and Ideology |
2.3.2 Analyzing News as Discourse |
2.3.3 The Methodological Profile of(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
2.3.4 (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
2.4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5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5.1 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
2.5.2 Regained Missing Links |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
3.2.1 Van Dijk's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
3.2.2 Lakoffian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
3.2.3 Fauconni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
3.2.4 Van Leeuwen's Analytical Tools: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ors and Social Action in Discourse |
3.3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the Diachronic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 Daily |
3.4 Data |
3.4.1 The People's Daily |
3.4.2 Data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Diachronic Analysis of News about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Daily |
4.1 Introduction |
4.2 Textual Macro Level Analysis |
4.2.1 Genres |
4.2.2 Topics |
4.3 Textual Micro Level Analysis |
4.3.1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Migrant Worker |
4.3.2 US-group and THEM-group |
4.3.3 Concordance Analysis and Collocation Analysis |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Metaphors in the People's Daily(1987-2007) |
5.1 Introduction |
5.2 Metaphor,Thought and Ideology |
5.3 Charteris-Black's Critical Metaphor Approach |
5.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5.5 Summary Chapter Six Actor Description |
6.1 Introduction |
6.2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Headlines(1987-2007) |
6.2.1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
6.2.2 Nomin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
6.2.3 Activation and Passivation |
6.3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Action in the Sample Texts |
6.3.1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
6.3.2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
6.4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Introduction |
7.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7.3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
7.4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7.5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7.6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Notes Bibliography Appendices |
(9)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框架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文章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一) 西方经济理论与我国养老实践的结合 |
(二) 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的结合 |
(三) 多学科知识的结合 |
(四) 比较研究、 历史研究与个案研究的结合 |
第三节 创新点 |
一、 提出了构建"三支柱一保障"偿债机制的思想 |
二、 建立了养老金隐性债务精算模型 |
三、 进一步细化债务受益人的分类 |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一、 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的测算 |
(一) 对IPD规模的匡算 |
(二) 对IPD规模的精算 |
(三) 述评 |
二、 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手段研究 |
(一) 划拨国有资产 |
(二) 发放养老债券 |
(三)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
(四) 征收社会保障税 |
(五) 推迟退休年龄 |
(六) 剩余资金投资增值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隐性债务的产生及显性化 |
一、 隐性债务的产生 |
(一) 政府担保 |
(二) 政府承诺 |
二、 隐性债务的显性化 |
(一) 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是隐性债务显性化的直接原因 |
(二) 人口老龄化是隐性债务显性化的间接影响因素 |
(三) 经济体制转轨是隐性债务显性化的加速器 |
第三节 现阶段养老金隐性债务构成的分析 |
一、 "国发[1997]26号"和"国发[2005]38号"的对比 |
二、 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构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测算 |
第一节 隐性债务测算的精算理论基础 |
一、 利息理论 |
(一) 利息的含义 |
(二) 总额函数及累计函数 |
(三) 单利和复利 |
(四) 现值与终值 |
(五) 实际利率与实际贴现率 |
二、 生命表理论 |
(一) 生命表函数 |
(二) 生命表类型 |
三、 年金及生存年金 |
(一) 年金 |
(二) 生存年金 |
第二节 IPD精算模型的建立 |
一、 测算方法 |
二、 模型假设 |
三、 养老金隐性债务测算模型 |
(一) "老人"养老金隐性债务测算模型 |
(二) "老退休中人"养老金隐性债务测算模型 |
(三) "新退休中人"养老金隐性债务测算模型 |
(四) "在职中人"养老金隐性债务测算模型 |
(五) IPD总测算模型 |
第三节 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测算 |
一、 参数设定 |
二、 "老人"引致债务额测算 |
三、 "老退休中人"引致债务额测算 |
(一) "老退休中人"过渡养老金引致债务额测算 |
(二) "老退休中人"基础养老金引致债务额测算 |
四、 "新退休中人"养老金引致债务额测算 |
(一) "新退休中人"过渡养老金引致债务额测算 |
(二) "新退休中人"基础养老金引致债务额测算 |
五、 "在职中人"养老金引致债务测算模型 |
(一) "在职中人"过渡养老金引致债务额测算 |
(二) "在职中人"基础养老金引致债务额测算 |
六、 我国养老金隐性总债务 |
第四节 测算期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精算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偿付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困境 |
第一节 中国养老金筹资的困境 |
一、 中国现行养老金筹资政策 |
二、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缴费拖欠现象严重 |
(二) 养老保险覆盖面较窄 |
(三) 城镇职工参保率较低 |
(四) 整体统筹层次不高 |
(五) 征收手段落后 |
第二节 中国养老金支付的困境 |
一、 中国现行养老金支付政策 |
二、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地区差异大, 管理不规范 |
(二) 支出增长速度过快, 财政负担沉重 |
第三节 中国养老金监管的困境 |
一、 我国现行养老金管理政策 |
二、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保值增值手段单一, 运作回报率低 |
(二) 养老基金变成"提款机" |
(三) 法律体系不健全, 缺乏震慑力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国外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实践的借鉴 |
第一节 增加养老金收入的实践 |
一、 强制推行储蓄计划 |
二、 征收社会保障税 |
三、 扩大征费范围及提高缴费标准 |
四、 发行养老认可债券 |
第二节 减少养老金支出的实践 |
一、 缩减替代率以直接减少养老金支出 |
二、 提高退休年龄以间接减少养老金支出 |
三、 严格控制支出条件 |
第三节 养老金对外投资的实践 |
一、 成立养老金管理公司负责养老基金的经营 |
二、 建立权责清晰的监督机制 |
三、 投资方向多元化与单一方向投资限制并行 |
第四节 国外偿债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一、 要充分重视养老金的增收 |
二、 减支政策的使用须谨慎小心 |
三、 养老金的监管权与投资权须分离 |
四、 宜采取多元化投资增值策略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IPD偿债支柱一: 筹资路径 |
第一节 中国IPD偿付机制的建立 |
一、 偿债机制: 三支柱一保障 |
二、 机制着眼点: 全国统筹 |
第二节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
一、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二、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分析 |
三、 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横向对比 |
四、 支持养老保险的财政支出政策分析 |
五、 财政支出政策对养老金支持额度的计算 |
(一) 对最优财政支出结构的设定 |
(二) 变量设置及假设 |
(三) 计算过程 |
第三节 发行养老彩票 |
一、 养老彩票可行性分析 |
(一) 彩票的融资优势明显 |
(二) 彩票市场剩余空间很大 |
(三) 体彩福彩的成功运作为养老彩票的发行提供了经验借鉴 |
(四) 发行养老彩票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 |
二、 养老彩票与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协调 |
三、 对养老彩票发行及监管的设计 |
(一) 发行环节设计 |
(二) 资金分配环节设计 |
(三) 监督管理环节 |
四、 发行养老彩票对养老基金支持额度的计算 |
(一) 前提假设 |
(二) 计算过程 |
第四节 其它偿债路径分析 |
一、 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 |
(一) 我国划拨国有资产的实践 |
(二) 划拨国有资产的可行性分析 |
二、 利用外汇储备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
(一) 可行性分析 |
(二) 可行的利用方式 |
三、 发行养老保险债券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中国IPD偿债支柱二: 减支路径 |
第一节 推迟退休年龄 |
一、 推迟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 |
(一) 推迟退休年龄的积极影响 |
(二) 推迟退休面临的挑战 |
(三) 本文的观点 |
二、 推迟退休年龄对IPD规模影响的测算 |
(一) 变量的设定 |
(二) 计算结果及分析 |
三、 对具体推迟方案设计的建议 |
第二节 其它支出变量对IPD的影响 |
一、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变动 |
二、 养老金调整比率的变动 |
三、 利率的变动 |
四、 过渡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变动 |
五、 减支偿债的策略选择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八章 中国IPD偿债支柱三: 增值路径 |
第一节 我国养老基金监管体系的变革 |
一、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现行监管 |
二、 对建立新型监管模式的建议 |
(一) 前提原则 |
(二) 新型监管模式的设想 |
第二节 投资机制的改善 |
一、 投资范围多元化 |
(一) 加大对基础设施等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 |
(二) 逐步拓宽海外投资 |
二、 建立最低收益风险补偿制度 |
(一) 可行性分析 |
(二) 对具体操作措施的建议 |
三、 余量资金投资增值额的计算 |
(一) 前提假设 |
(二) 计算过程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九章 中国IPD偿债保障路径 |
第一节 社保法律体系的健全 |
一、 健全法律体系对偿债的作用 |
二、 对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设想 |
三、 《社会保障法(草案)》亮点评议 |
(一)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异地转移接续是本草案的最大亮点 |
(二) 首次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养老全国统筹 |
(三) 进一步细化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 |
(四) 加强了对违规责任的追究力度 |
四、 对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的建议 |
(一) 尽快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及配套法规、 规章 |
(二)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
(三) 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督促地方政府养老投入的落实 |
(四) 明确运营不当的法律责任,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
(五) 要补充对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法律规定 |
第二节 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补充养老保险 |
一、 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对偿债的意义 |
二、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 |
(一)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
(二) 发展企业年金的对策建议 |
三、 推动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快速发展 |
(一) 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
(二) 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参保职工分年龄分性别分布表 |
附表2 全国市镇从业人口生命表(男性)(1989-1990) |
附表3 全国市镇从业人口生命表(女性)(1989-1990) |
附表4 我国男性职工IPD分年龄构成表 |
附表5 我国女性职工IPD分年龄构成表 |
附录1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
附录2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
附录3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
致谢 |
(10)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若干概念的界定 |
1.2.1 政府 |
1.2.2 政府行为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结构 |
2 文献回顾 |
2.1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 |
2.2 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行为 |
3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3.1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现状概述 |
3.2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研究数据 |
3.2.2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3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3.2.4 小结 |
3.3 基于AHP方法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影响因素分析 |
3.3.1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
3.3.2 运用AHP方法评价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影响主体和因素 |
3.3.3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中的政府责任:行为目标的视角 |
4.1 政府行为的产权分析模型 |
4.2 政府拖欠工程款行为与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动态博弈分析 |
4.2.1 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 |
4.2.2 模型扩展:引入工资拖欠 |
4.3 政府行为目标改变与“清欠运动”的发生 |
4.4 本章小结 |
5 欠薪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 |
5.1 西方国家及香港地区欠薪保障制度分析 |
5.1.1 西方国家欠薪保障制度概述 |
5.1.2 香港欠薪保障制度概述 |
5.1.3 小结 |
5.2 国内关于农民工的欠薪保障制度分析 |
5.2.1 基于行政手段的讨薪模式 |
5.2.2 基于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手段的讨薪模式 |
5.2.3 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四、全国偿付去年拖欠农民工工资共57.03亿元(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企业欠薪管理研究 ——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D]. 王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2]我国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选择及其重构路径[D]. 蒋许芳. 浙江大学, 2019(08)
- [3]农民工就业现状与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探讨[J]. 王哲. 理论与现代化, 2015(01)
- [4]媒介·话语·权力·身份:“农民工”话语考古与身份生产研究[D]. 赵凌. 浙江大学, 2013(08)
- [5]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D]. 毛隽. 复旦大学, 2011(08)
- [6]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垫偿制度构建为中心[D]. 何雪飞.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7]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D]. 李莉. 云南大学, 2011(04)
- [8]《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 唐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7)
- [9]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机制研究[D]. 李丹. 复旦大学, 2009(11)
- [10]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何雪峰. 浙江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