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工科院校艺术专业办学问题的一些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翁厚居,王健[1](2021)在《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路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立足于理工科院校,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的关系,阐述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现存问题,为高校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探索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建设的新途径,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戚晓思[3](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刘梦凡[5](2020)在《普通高等学校美育实践的改革与探索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提出“美育”一词虽然是近代才引入中国,但是美育思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美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方面发挥着其自身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现如今,美育在学校中愈来愈受人们的重视,国家也在相关教育文件中提出高等学校美育工作与当前美育需求、美育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这说明建设形成多样化高质量的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的发展还需要走很长的道路。湖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师范类高校,在美育工作的建设上一直紧随国家教育政策,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在美育课程设置、美育实践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和各学院艺术教育的专业道路探索等方面做出尝试。笔者以相关美育理论和教育政策为依托,选取湖南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从学校美育工作理念、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探索、校园美育活动品牌、公共美育课程等方面对该校美育实践进行详细论述,从对高等学校美育概念及实践存在的问题,到高等学校美育政策的简单回顾,并结合一所高等学校的美育实践案例,总结其美育实践特点,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及阐述实际的实施情况,最后提出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美育实践的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能为高等学校美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李甜甜[6](2017)在《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属于一个新兴专业,它是在顺应媒体行业的趋势下发展起来的。站在全局性的角度对比分析来看,该专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通过对当前三种创新型的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在不断完善,其主要类型有基于“订单式”的教育模式、“整合式”的教育模式以及“三位一体式”的模式。第二,根据文献资料和调查对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市场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保守、落后;专业课程设置单一,专业课教材内容滞后;缺乏既有教学能力又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传统落后,缺乏创新;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简单片面。第三,通过对当前三种创新型的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教育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发现,“通道班”模式、“模块化”模式以及“产学研”模式各具特色和优点,在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中值得引用和借鉴:“通道班”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育形式趋于多元化,同时还制定了激励机制,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模块化”模式可以提升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了授课内容的专业性,避免了各门课之间知识传授的重复性:“产学研”模式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灵活掌握播音主持的技巧与方法,告别单一的效仿与模式化,凸显节目的个人特色。第四,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本文认为高等院校应更新播音主持学科人才教育理念,制定符合实际、符合自身特点、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我国教育部门应完善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选拔体系,保证生源质量。高校还应调整课程设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创新教育模式,实施个性化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方法,引进和培育业界人士,强化师资力量,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刘青,邬红丽,邱建钢,李翔[7](2017)在《论艺术类专业在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如何通过艺术类专业的植入,提升体育院校的品位、精神内涵,发挥其在学校"立德树人"和"全环境育人"中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研究认为,体育院校办好艺术类专业是促进创"双一流"建设,提升学校品牌与影响力的需要;是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环境育人"的需要;是促进体育文化建设,增强体育运动的表现价值与艺术修养的需要;是促进艺术学母学科发展,丰富其学科体系、提升其内涵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办好艺术类专业应当科学定位专业的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应当以体育运动实践为主体平台,深入挖掘"体育艺术"学科内涵,为实现"体艺融合"提供支撑;应当创造更多的、无愧于学校发展的作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应当发挥艺术教育实践功能,优化和提升各学科专业教育质量,积极构建多样性学术生态。
杜静文[8](2017)在《关于理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的若干思考》文中指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是艺术类的专业院校还是综合性的大学或者是一些理工科院校,都有开设艺术类专业教育,而且在招生规模上也有所扩大。艺术教育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工科高等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教育对培养专业深入的综合性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甘霖[9](2015)在《艺术专业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办学模式——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文中指出艺术专业在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在于为校园文化奠定一个持续、稳定的专业化艺术"能量源"。但在"工具理性"过分膨胀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多囿于"工具人"的培养,忽视艺术审美与多样性学术生态对人的深刻影响,从而造成理工类专业与人文艺术类专业之间缺乏应有的融合。为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教学价值,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与精神内涵,理工科高校应通过艺术学科的专业教学、专业创作和艺术活动,构建"多维度的艺术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形成艺术专业教育、艺术素质教育与理工科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文雅,杨婷[10](2015)在《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发展途径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教育体制的逐步转变促使综合类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性学科等新兴学科相继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各类大学相继设置了艺术类学科和专业。目前,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专业课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中又有不少理工类院校在原有强势学科的基础上衍生出相关艺术学科专业。然而,伴随近年来生源的减少以及人才市场的饱和,理工类院校背景下的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整陷入了严重的困境。文章在此背景下,针对理工科类院校背景下的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在定位发展、师资配备、教学管理等多个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途径提供相应的对策。
二、理工科院校艺术专业办学问题的一些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工科院校艺术专业办学问题的一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二、校园文化内涵 |
三、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的关系 |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现存问题 |
(一)艺术教育体系的地位有待提高 |
(二)师资力量不足且教学体系不科学 |
(三)艺术选修课数量有限且流于形式 |
五、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路径 |
(一)转变观念,规范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
(二)拓展校园文化,营造艺术素质教育氛围 |
(三)将艺术教育与校园第二课堂结合 |
(四)多渠道探索艺术教育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高校音乐专业 |
三、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启示 |
二、已有研究局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数据搜集 |
一、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
五、案例小结 |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
五、案例小结 |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
五、案例小结 |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
一、项目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差异性比较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普通高等学校美育实践的改革与探索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综述 |
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个案研究法 |
五、研究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
1.研究内容 |
2.可行性分析 |
六、本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普通高等学校美育的概述及其实践现状 |
第一节 美育的概述 |
一、美育的概念界定 |
二、美育的特征 |
第二节 普通高等学校美育的概述 |
一、普通高等学校美育的概念界定 |
二、普通高等学校美育的形式 |
第三节 普通高等学校美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不高 |
二、普通高等学校美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
三、普通高等学校师资缺乏经费不足 |
第二章 普通高等学校美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美育的梳理(1949-1977)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普通高等学校美育的政策回顾(1978-1999) |
第三节 新世纪普通高等学校美育相关政策的重点阐释(2000-2019) |
第三章 新时代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实践的新路径 |
第一节 学校美育的新生态 |
一、提高美育思想认识 |
二、构建美育课程体系 |
三、建设美育师资队伍 |
四、开展公益艺术实践 |
第二节 学院专业艺术教育的新探索 |
一、音乐学院 |
二、美术学院 |
三、新闻与传播学院 |
第三节 公共美育课程的新尝试 |
一、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建设 |
二、世承班通识教育的审美模块 |
三、艺术公共选修课程《尚美讲堂》 |
第四节 校园美育活动的新品牌 |
一、校园文化美育建设 |
二、“美遇师大”系列 |
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第四章 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实践的特点及反思 |
第一节 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实践的特点 |
一、多样化的美育教学形式 |
二、本土化的美育实践特色 |
三、人性化的美育测评体系 |
四、信息化的美育共享资源 |
第二节 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实践引发的反思 |
一、校园美育建设的重要性 |
二、建设专业美育教师团队 |
三、提升美育课程的系统性 |
四、建设美育考核测评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6)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播音主持专业 |
2.2 人才培养模式 |
2.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要素 |
2.3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教学特点 |
2.3.1 注重因材施教 |
2.3.2 培养实践能力 |
2.4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内容 |
2.4.1 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
2.4.2 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
2.4.3 思想素质相关学科的学习 |
第3章 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现状 |
3.1.1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善 |
3.1.2 播音主持专业院校和招收人数快速增加 |
3.1.3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深化 |
3.1.4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师资队伍 |
3.2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
3.2.1 “订单式”培养模式 |
3.2.2 “整合式”培养模式 |
3.2.3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
3.2.4 三种模式的优劣势 |
3.3 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3.3.1 培养全能型人才 |
3.3.2 注重人才培养的鲜明“个性” |
3.4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 |
3.4.1 调查基本情况 |
3.4.2 实证调查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瓶颈和创新探索 |
4.1 当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瓶颈 |
4.1.1 个性化模式趋于大众化教育现状 |
4.1.2 培养目标同质化 |
4.1.3 课程设置单一 |
4.1.4 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
4.1.5 培养方式方法落后 |
4.2 原因分析 |
4.2.1 媒体行业发展速度与人才需求的相互制约 |
4.2.2 高校内部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 |
4.2.3 社会资源与实践平台的差异化 |
4.3 国内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
4.3.1 “通道班”模式 |
4.3.2 “模块化”模式 |
4.3.3 “产学研”模式 |
4.3.4 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5章 完善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5.1 人才培养理念的构建 |
5.1.1 更新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教育理念 |
5.1.2 充分认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
5.1.3 提升对播音主持的认识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5.2 制度保障 |
5.2.1 完善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选拔制度 |
5.2.2 健全富有特色的教学制度 |
5.2.3 丰富专业的实践教学制度 |
5.3 条件保障 |
5.3.1 调整课程资源的建设,强化课程设置 |
5.3.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
5.3.3 提升内部教师素质,引进业界专业人才 |
5.3.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实践平台 |
5.4 评估机制保障 |
5.4.1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
5.4.2 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 |
5.4.3 高校内部组织和管理的评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局限之处 |
6.3 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的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7)论艺术类专业在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历程 |
2 高等体育院校办好艺术类专业的意义与价值 |
2.1是促进创“双一流”建设, 提升学校品牌与影响力的需要 |
2.2 是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形成“全环境育人”的需要 |
2.3 是促进体育文化建设, 增强体育运动的表现价值与艺术修养的需要 |
2.4 是促进艺术学母学科发展, 丰富其学科体系、提升其内涵的需要 |
3 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办好艺术类专业的基本思路及着力点 |
3.1 应当科学定位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建设目标、发展方向 |
3.2 应当以体育运动实践为主体平台, 挖掘“体育艺术”学科内涵, 为实现“体艺融合”提供支撑 |
3.3 应当创造更多的、无愧于学校发展的作品,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
3.4 应当发挥艺术教育实践功能, 优化和提升各学科专业教育质量, 积极构建多样性学术生态 |
4 结语 |
(8)关于理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艺术教育的特点 |
1.1 艺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培养 |
1.2 艺术教育更加注重创作实践 |
1.3 艺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的培养 |
2 理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2.1 教育观念比较滞后 |
2.2 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倾向 |
3 提升理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水平的途径 |
3.1 提升艺术教育的地位 |
3.2 建立科学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 |
3.3 建立起理工科专业和艺术专业交叉的教学模式 |
4 结语 |
(9)艺术专业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办学模式——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专业在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
二、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艺术专业办学模式 |
( 一) 借力理工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
1. 专业设置 |
2. 课程设置 |
3. 第二专业的设置 |
( 二) 依托艺术学科,构建多维度的艺术素质教育 |
1. 长度———艺术作品展示 |
2. 宽度———艺术实践活动 |
3. 厚度———艺术类通识课程 |
4. 深度———艺术类第二专业 |
5. 高度———高水平艺术团队 |
三、艺术教育与理工科高校文化的共鸣 |
( 一) 完善艺术场馆建设,拓展艺术展示空间 |
( 二) 提供艺术实践场地,满足艺术实践要求 |
( 三) 打造艺术教学团队,提升通识教育水平 |
( 四) 利用艺术专业资源,开展艺术双学位教育 |
( 五) 推动艺术团队的进步,关心艺术教师的发展 |
四、结语 |
(10)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发展途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办学定位模糊不清 |
(二)专业发展受到限制 |
(三)师资配备结构失调 |
(四)教学管理难以进行 |
二、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未来的发展途径 |
(一)明确学科办学定位 |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三)调整教师配备结构 |
(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专业办学问题的一些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路径探究[J]. 翁厚居,王健. 大观(论坛), 2021(12)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普通高等学校美育实践的改革与探索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D]. 刘梦凡.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研究[D]. 李甜甜.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7]论艺术类专业在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 刘青,邬红丽,邱建钢,李翔.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3)
- [8]关于理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的若干思考[J]. 杜静文. 艺术科技, 2017(02)
- [9]艺术专业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办学模式——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 甘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10]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发展途径的探讨[J]. 文雅,杨婷. 职教论坛,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