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茄子多年生产量效益双增收(论文文献综述)
赵秋倩[1](2021)在《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速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质量兴农战略的重要命题。目前,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化学投入品的过量施用,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地板”的抬升,而且容易引发农业污染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推进农药减量施用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但是农药减量行动的开展依然面临重重困境。一方面农户家庭就业非农化现象严重,留守劳动力生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农药减量施用的替代技术较为复杂,农药减量行动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整。因此,有必要从技术推广视角研究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切实破解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中的劳动力困境与技术难题,达到技术要素助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蔬菜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扩散理论、技术推广框架理论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理论,构建了“技术推广类别(推广技术属性)——技术推广组织方式——技术推广渠道”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利用山东省和陕西省957户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分别从技术推广的内容属性、组织方式、推广渠道三个维度,考察其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的影响机理,并分析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的行为效应,旨在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生产中农户农药过量施用问题严重。从农户层面看,菜农过度依赖农药,对农药减量施用存在认知偏差;从村庄层面看,农户行为羊群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从政府层面看,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农药减量支持体系缺乏;从技术层面看,农药减量替代技术较为复杂,替代优势不明显。(2)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在行为意向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在行为决策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3)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在行为意向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则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三者边际效应绝对值为农资经销商>合作社>农技推广站。在行为决策阶段,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农技推广站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农资经销商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负向影响。(4)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不同渠道之间存在替代、互补关系。在技术推广渠道影响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中,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及其下属的人际渠道数量和人际渠道质量、互联网渠道下的互联网浅层使用和互联网深层使用变量均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在行为意向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互联网深层使用均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呈现替代关系。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均对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具有显着的替代作用,互联网深层使用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均呈现互补关系。(5)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食品安全效应。进行农药减量施用对蔬菜种植户的亩均年产出影响不显着,对蔬菜种植户亩均年净收益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可以提高蔬菜种植户亩均年收入1845.49元。蔬菜种植户进行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水平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6)典型案例分析中,合作社的推广示范、替代技术的推广、良好的产销体系,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且农药减量会带来经济、生态、食品安全多方面效益。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吴清林[2](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黎黎[3](2019)在《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不同乡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乡村所传承的农业文化景观资源,反映了村民们世代的农业生活印记。当今,随着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富余,乡村传统农业正向新型农业转型,乡村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已受到国家的重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农业文化景观进行系统化研究。本文以农业文化景观为基础核心,对其相关基本理论,影响因素、传承和发展进行说明分析,对北京延庆区的乡村文化景观进行研究。(1)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对延庆传统农耕文化景观进行挖掘,总结现状保护进行研究。(2)结合延庆区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保护现状,进一步针对性对农业文化景观现状发展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对延庆区境内乡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具体论述如下五个部分内容:(1)以生态与农业为背景,阐述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在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提升两方面的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建构论文的思路框架。(2)解析“农业文化景观”理论,界定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其传承与发展。(3)根据地理环境、村镇级别、土地利用发展情况,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指出特色与问题。(4)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阐述延庆区传统耕作文化景观在耕作、民俗信仰、乡村建筑、生活习俗、农业生产方式的保护现状。(5)以延庆农业文化景观发展历程为线索,对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保护、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景观的建设、未来农业文化景观的展望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分析、总结出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的特点,并将其在延庆区的乡村农业文化传承发展的设计实践中进行验证,为当地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发展与保护研究提供可参考意见。
赵静[4](2018)在《草莓富碳条件下生长和光合特性研究及相关基因的挖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毒(Fragaria ananassa Duch.)为蔷薇科草莓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鲜美多汁,酸甜可口,香气浓郁,是大众最喜爱的水果之一,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近年来,大类的活动加剧了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导致大气中CO2浓度逐渐增加,这势必会影响到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因此研究CO2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并挖掘有关光合基因就尤为重要。本试验以4个草莓品种(‘红颜’、‘甜查理’、‘章姬’和‘隋珠’)为试验材料,将种植区划分为富碳(750~850 μmol/mol)和自然条件(350~500 μmol/mol)两个区域,对比分析不同CO2浓度条件下不同草莓品种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等光合特性的差异;研究富碳对果实、叶片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继而以野生草莓为参考基因,利用RNA-seq技术分析研究‘红颜’草莓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一些与光合和CO2响应有关的基因,为草莓光合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随着CO2浓度的增加,‘甜查理’和‘红颜’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它两品种,‘甜查理’在4个品种中又为最高;同时,‘甜查理’的CO2补偿点、Rubisco最大羧化活性、RuBP最大再生速率及磷酸丙糖利用率的值均最高。对比不同品种在富碳和对照条件下的光响应曲线,在相同光合有效辐射的情况下,各品种在富碳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在富碳条件下,‘甜查理’光饱和点最高、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光补偿点最低;‘红颜’品种的表观量子效率最高。在对照条件下,‘红颜’表现出了最高的光饱和点,最低的光补偿点出现在‘甜查理’,而最高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则分别出现在’隋珠’和’红颜’。2、高CO2浓度下果实、叶片的生长速率、总产量增加,但果实平均单果重降低,体积减小。品质方面,高CO2浓度有助于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蛋白质的累积,降低了有机酸的含量;在总酚、类黄酮及花青素含量方面,不同品种对CO2的反应不同。总体来看,高CO2浓度加快了果实的生长,提高了产量,改善了果实的品质。3、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比较不同CO2浓度条件下草莓叶片的转录组数据,4个文库分别获得 Total reads 数为 60118096、57630836、57679614 和 68370330 条,4 个文库分别有42.23%、42.15%、42.35%和43.00%的Mapped reads能够比对到参考基因组。草莓在高CO2条件下与自然条件相比有1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8个上调基因,52个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具有萜烯合酶活性、亚铁血红素结合和(+)-δ-杜松萜烯合酶活性的分子功能,拢牛儿基二磷酸代谢过程、法呢基二磷酸代谢过程和杜松萜烯生物合成等过程。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类单萜类生物合成通路较为富集。同时与拟南芥同源基因比对,挖掘与光合相关的基因,发现gene19575-v1.0-hybrid和 gene20355-v1.0-hybrid 可能参与光合碳代谢,gene21583-v1.0-hybrid、gene00630-v1.0-hybrid、gene30952-v1.0-hybrid 和 gene17250-v1.0-hybrid 可能参与光合过程中某些组件的调控。4、为了验证RNA-Seq数据的准确性,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草莓不同CO2浓度条件下 4 个草毒基因 gene00630-v1.0-hybrid、gene19575-v1.0-hybrid、gene30952-v1.0-hybrid、gene21583-v1.0-hybrid进行表达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个草莓基因所测得的相对表达量与相应FPKM值的趋势是一致的,说明测序结果是可信的。
穆大伟[5](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杨芳[6](2017)在《我国蔬菜种业产值估算》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蔬菜播种面积逐年上涨,蔬菜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最大的经济作物。国外大型种企对国内种业市场虎视眈眈,我国蔬菜种业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蔬菜种业的发展,蔬菜种业产值亟待明晰。本文基于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各行业产值测算方法,结合蔬菜业内产值的核算方法,以农户端的数据为准,核算了我国蔬菜种业产值的大小,并结合企业端蔬菜种业产值的参考值,对我国蔬菜种业产值测算结果及国内外蔬菜种子的市场份额进行分析。对政府进行蔬菜种业政策的制定和企业战略决策意义重大。由于数据较难获取,采用间接算法估其产值。农户端测算方法为蔬菜播种面积乘积种子亩均成本,企业端核算方法为蔬菜种子的出厂价与销售量的乘积算得蔬菜种业产值。测算结论如下:(1)我国蔬菜种业产值2015年达270.06亿元,其中,山东省的值最大,达40.88亿元,河北、江苏、河南三省的蔬菜种业产值均在20亿元以上,四川省的蔬菜种业产值最小,不足10亿元。按地域分析,我国东部地区的蔬菜种业产值最大,西部地区的蔬菜种业产值最小。蔬菜种业产值全国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和湖北省。全国蔬菜种业产值最小的五省分别为海南省、天津市、北京市、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东北部地区蔬菜种业产值先降后升,2008年下降,2011年上升,主要源于蔬菜种子的价格波动。东部沿海地区的蔬菜种业产值于2011年之后迅速上涨,主要源于蔬菜种子的价格波动及用种量的变化。中东部地区的蔬菜种业产值略有下降态势。鉴于我国各省蔬菜播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各省蔬菜种业产值全国排名的变动主要源于蔬菜种子价格、用种量及各年气候变动的影响,受蔬菜播种面积的影响较小。(2)20家蔬菜种企2016年的蔬菜种业产值为7.84亿元,其中,白菜类的种业产值最大,达2.29亿元,其次是黄瓜的种业产值,达1.20亿元,茄子和油菜的种业产值最小,两值之和不足0.32亿元。茄子种业产值较小的原因在于本文所调研的蔬菜种子企业中生产茄子种子的企业较少,部分种子来源于国外,种子成本较高但销量较少,故而导致种业产值较低。20家调研种企的蔬菜种子销售额总计约为8.2亿元,其中,国外蔬菜品种的种子销售额约为2.5亿元,国内品种占比69.55%,国外品种占比30.45%。农户调研数据涉及的蔬菜品种中,国产品种占比70.99%,国外品种占比29.01%,国产品种比国外品种高出41.98个百分点。这一差距表明目前国内蔬菜种业市场由国产品种主导。经测算,明析了我国蔬菜种业产值,国内外蔬菜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主要蔬菜品种的主产省份以及各省蔬菜种业产值的变动情况。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府出台蔬菜种业地区政策提供了参考,为种子企业制定蔬菜品种战略提供了参考。
纪龙[7](2016)在《中国蔬菜生产集聚: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普遍性的经济现象,这种集聚现象不仅存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而且存在于农业领域。农业产业集聚被认为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中国小农生产与规模经济的结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的蔬菜产业已经从昔日的“家庭菜园”快速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在保供给、增收入、促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着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以及生产比较收益逐年下降等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蔬菜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集聚形成与演进机制及其集聚效应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较为系统、全面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空间统计以及GIS等技术和方法对中国蔬菜总体和不同蔬菜品种的生产集聚特征及动态变化进行考察,然后在对既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蔬菜生产集聚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不同空间尺度,对蔬菜总体和不同蔬菜品种生产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最后,以当前日趋严峻的蔬菜价格问题为切入点,对蔬菜生产集聚的价格效应进行分析和检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中国蔬菜生产集聚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本部分研究运用多个指标从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聚两个角度对中国蔬菜总体以及6种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集聚特征、动态变化以及地区和品种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就蔬菜总体而言,中国的蔬菜生产表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现象,生产的集中度高而且表现出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蔬菜生产的集聚中心位于山东、河北和河南三省区。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蔬菜生产的地理集聚呈增强趋势,生产的集中度有所提高,生产的空间自相关性始终统计上显着;(2)就分类蔬菜而言,中国6种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大白菜、白萝卜、黄瓜、茄子、菠菜、芹菜)同总体一样,具有显着的地理集聚特征,但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差异性。从绝对集中度来看,菠菜和黄瓜的生产集中度较高,而大白菜、茄子和白萝卜的生产集中度较低。就变化趋势而言,6种蔬菜品种的生产集中度均呈下降趋势。从相对集中度来看,白萝卜和黄瓜生产的相对集中程度最高,其次是菠菜、大白菜和芹菜,茄子生产的相对集中程度最低。就变化趋势而言,6种蔬菜品种生产的相对集中程度基本呈不断上升的态势。研究内容二:中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形成机制分析本部分研究基于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从形成基础、内生动力和外源推力三个方面对中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认为,农业虽然在多个方面有别于制造业等产业(如土地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和劳动力要素的有限流动等),但农业生产具备了产业集聚形成的必要条件(如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递增的规模报酬特征以及“冰山”形式的运输成本等),因而包括蔬菜产业在内的农业生产集聚的形成遵循产业集聚形成的一般规律。基于产业集聚形成的一般规律,结合蔬菜生产的产业特征,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蔬菜生产集聚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即比较优势是中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形成基础,源自分工和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是蔬菜生产集聚的内生动力,制度变迁和政府政策是蔬菜生产集聚的外源推力。研究内容三:中国蔬菜生产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本部分研究基于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从省级层面和地市级层面分别对影响蔬菜总体和不同蔬菜品种生产集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中国蔬菜总体的生产集聚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不同空间尺度下影响中国蔬菜生产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下(如省级层面),相较于要素禀赋差异和技术差异,新经济地理因素(如运输成本、市场需求等)对中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形成影响更大。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下(如地市级层面),相较于运输成本等新经济地理因素,技术差异引致的比较优势对蔬菜生产集聚的形成影响更大;(2)同蔬菜总体层面的分析结论一样,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中国不同蔬菜品种的生产集聚均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不同蔬菜品种生产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技术进步、交通运输条件和市场需求是所有考察蔬菜品种生产集聚形成的共同影响因素;(3)在中国的蔬菜生产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着的正的外部性,而生产技术的外溢效应并非普遍存在,仅在个别蔬菜品种(如地市级层面的黄瓜)的生产中有所体现。研究内容四:生产集聚对蔬菜价格的作用机制及影响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蔬菜价格问题,有部分学者认为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蔬菜生产布局变动所致。为检验这一观点,本部分研究以蔬菜价格波动成因为切入点,对生产空间分布影响蔬菜价格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加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蔬菜生产的空间布局及其变动导致蔬菜的流通成本、市场供需以及外部环境等发生了明显变化,进而对蔬菜价格的波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该影响表现出显着的地区差异性,其结果表现为:(1)主产地与主销地的蔬菜价差呈不断扩大趋势;(2)主产地蔬菜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要大于主销地;(3)季节性变动和趋势性变动是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来源,但主产地的蔬菜价格波动主要源于季节性变动,而主销地的蔬菜价格波动主要源于趋势性变动。基于主要结论,本研究的政策建议是:(1)优化蔬菜生产的空间布局,促进蔬菜生产的集聚发展;(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蔬菜市场流通体系;(3)加强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4)加强产地生产风险管理,完善蔬菜市场经营环境。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了农业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2)基于不同空间尺度对中国蔬菜总体和不同品种蔬菜生产集聚的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分析;(3)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中,引入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4)发现了新的研究结论,即不同空间尺度下影响蔬菜生产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存在明显的差异。
代会会[8](2015)在《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人口数量的巨大压力下,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更高的粮食产量而日益投入更多的化肥和农药,这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都产生了一定的污染。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本文在上海市青浦区郊区选择典型蔬菜生产基地,采用豆科作物间作、豆科作物覆盖、豆科绿肥三种方式,探讨在有机农业前提下探索应用豆科作物降低常见果蔬生产投入并提高果蔬产量的相对优良模式。为豆科作物在有机农业发展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减少化肥和农药污染、开拓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番茄豆科间作、青椒/茄子豆科间作及覆盖、冬季小青菜豆科绿肥间作四个试验的试验与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番茄与豆科间作,番茄株高显着增加。番茄与架豆间作使番茄增产15.7%。架豆间作使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16.9%、14.0%、26.6%和23.4%;地豆间作也有显着增肥效应。架豆或地豆间作还可显着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其中架豆间作使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分别提高64.6%、26.8%和25.5%。相比之下,番茄非豆科作物间作,对土壤增氮、增磷效应不明显,反而使番茄减产。(2)与对照(单作)相比,青椒与地豆、毛豆间作,分别使青椒果实的直径增大了37.8%和32.4%,使单个青椒重量增加36.5%和30.8%。毛豆间作使青椒增产19.6%。青椒与地豆、毛豆间作,分别使碱解氮含量增加了28.4%和20.3%,使有效磷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4.6%和20.0%。草头覆盖使碱解氮含量增加了35.9%,使有效磷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4.2%,使速效钾含量增加44.1%。在青椒成熟中期,青椒与地豆、毛豆间作分别使脲酶活性提高加了29.3%和30.9%,蔗糖酶活性提高了39.4%和28.6%,磷酸酶活性提高34.7%和43.5%。草头覆盖使蔗糖酶活性提高了38.8%,磷酸酶活性提高了21.7%。在青椒成熟后期,地豆、毛豆间作分别使脲酶活性提高了24.5%和21.1%,使磷酸酶活性提高了25.0%和28.1%。(3)茄子与地豆、毛豆间作,分别使单株茄子结果数增加了30%和20%,地豆间作使茄果直径增大了17.8%,地豆、毛豆间作分别使茄子产量增加了21.1%和18.2%,茄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了24.3%和18.7%,茄子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了66.2%和35.2%。茄子与地豆间作使茄子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27.9%,蔗糖酶活性提高了30.9%,磷酸酶的活性提高了13.1%。草头覆盖使蔗糖酶活性提高了36.5%,但是没有增产效应,对茄子品质也没有显着影响。(4)小青菜单作的株高显着高于间作的小青菜株高,小青菜与紫云英间作,使小青菜总产量比对照(单作)增产28.4%,使小青菜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3.6%和73.6%;小青菜与箭舌豌豆间作,使小青菜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了62.5%。间作对小青菜有机酸和叶绿素含量无显着影响。小青菜与箭舌豌豆、紫云英间作,均可以显着提高小青菜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小青菜的整个成熟期,间作的脲酶、蔗糖酶活性始终高于单作;磷酸酶的活性在小青菜成熟的中后期得到显着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没有受到豆科绿肥间作的影响。通过对冬季小青菜豆科绿肥间作的经济效益分析,认为小青菜与紫云英间作可获得最高的净收入1282元,可见在有机农业条件下种植冬季小青菜,考虑选择紫云英或箭舌豌豆作为间作绿肥,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5)以上四个试验均显示: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态氮、磷、钾的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性。(6)豆科间作在上海郊区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乔立娟[9](2014)在《蔬菜产业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蔬菜已经超过粮食总产值,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蔬菜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蔬菜的小规模家庭种植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迅速发展,成为蔬菜经营主体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蔬菜产品本身特性使得蔬菜产业存在更高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消费者对蔬菜安全性、优质性与多样性关注度的提高使蔬菜生产中的技术风险与质量风险日益突出;蔬菜生产成本上升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加了蔬菜滞销、积压的风险;生产过程中化肥与农药的过量使用所导致的环境风险、生鲜蔬菜运输过程中的物流风险以及蔬菜经营过程中契约风险的存在使蔬菜经营主体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因此,系统地分析不同类型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科学设计蔬菜经营主体风险管理机制,对于保障蔬菜生产经营主体持续增收,促进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深入的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各种计量与数理统计模型方法,系统分析了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在风险识别、认知、评估与风险管理策略选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在综合分析基础之上,构建蔬菜生产经营风险预警机制与风险管理框架,并提出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首先利用经济学厂商概念对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界定,指出经营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在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情况下,各类风险因素的存在影响经营目标的实现。并通过风险评价与决策行为理论、风险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提炼形成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2)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将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划分为家庭种植户、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企业等类型,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规模、不同蔬菜种植品种的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对风险的识别与认知能力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对质量风险的认知为被解释变量构建Probit二元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经营主体的受教育水平、种植规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宣传等因素均对经营主体风险认知能力具有明显影响。(3)将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划分为生产风险与经营风险两大类,而风险因素最终表现为经营主体收益风险。利用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1998-2012)所获得农产品产量、市场价格、收益水平的统计资料,采用三年时滞移动变异系统对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的蔬菜产品的生产风险、市场风险与收益风险水平进行衡量。通过蔬菜与其他农作物以及常见14种蔬菜之间的风险水平比较,可以得出蔬菜市场价格风险水平较高,但总体收益风险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设施蔬菜的风险水平明显低于露地蔬菜。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产品风险水平的衡量为蔬菜经营主体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4)在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衡量基础上,进行不同类型主体对蔬菜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整体风险、各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经营主体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蔬菜家庭种植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社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HP—FCE方法构建二级三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生产经营中的自然风险、质量风险、销售风险、经营风险、社会风险水平进行估计。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大户风险水平最高,而蔬菜专业合作社风险水平最低。(5)分析蔬菜家庭种植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与蔬菜种植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策略的应用以及策略的有效性,为政府支持蔬菜生产经营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现实依据。研究指出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缺乏风险管理能力,风险规避与风险抑制策略是经营主体最常用的风险管理方式。由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经营主体很难以通过蔬菜保险进行风险转移,也无法通过期货市场进行蔬菜生产的套期保值。(6)在对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体系现状研究基础上,构建包括蔬菜综合信息监测系统、风险预报预测系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及预警信息应急响应系统的蔬菜生产经营风险预警体系。并以马铃薯市场价格预测为例,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对经营主体的市场风险进行预测。(7)设计蔬菜经营主体风险管理机制,将风险管理机制划分为正规机制与非正规机制,并将决策主体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不同类型风险管理决策主体的作用机制。通过设计以蔬菜保险为主,订单农业、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生态资源保护、蔬菜期货以及农业救济等风险管理策略为辅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有效风险管理目标。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一是选题创新。论文以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类型蔬菜经营主体作为生产计划制订者与市场行为决策者,如何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风险管理决策,丰富了农业风险管理理论。二是应用方法创新。采用国际学术界近年来采用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预警体系,并通过主观测度法、加权移动平均系数法对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损失程度和损失频率进行度量。三是概念界定创新。引入蔬菜质量风险的概念,将蔬菜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农药、化肥的过量不当使用导致蔬菜产品的产量、品质受到影响的风险定义为质量风险,并对质量风险的认知与管理进行实证分析。
司立英[10](2012)在《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聊城市是位于山东省西部的农业种植大市,借改革开放、通关入世、“菜篮子”工程的大力实施,聊城市委市政府将蔬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着力推进蔬菜产业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蔬菜种植面积连年扩展,产量产值大幅增加,产品质量逐渐提高,外贸经济崭露头角,被誉为“鲁西大菜园”。本文把聊城市蔬菜产业定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不同群体,制作了两种蔬菜种植结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走访、调查,对聊城市蔬菜生产栽培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流通市场、基地建设、加工出口等情况进行调查,详细了解蔬菜产业在聊城市的发展历史、现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其次,通过查阅聊城市内市外蔬菜产业相关资料,了解前人对蔬菜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比山东省寿光市、泰安市等外地市在蔬菜产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先进经验,找出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差距,认清聊城市蔬菜产业提升再发展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明晰聊城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最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综合各种利弊因素,结合蔬菜产业的各类优秀典型,参考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取得的相关先进经验,采取针对性、实质性措施,解决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提供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再次优先发展、展现聊城市蔬菜产业新面貌的建议和对策。因此,通过系统性对比和综合性分析,本文认为:聊城市蔬菜产业提升再发展应该建设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应该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环境;应该多方位多层面开发国内外市场;应该多渠道宣传蔬菜产业发展优越性。
二、大棚茄子多年生产量效益双增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茄子多年生产量效益双增收(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药施用相关研究 |
1.3.2 蔬菜种植户农药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3.3 技术推广相关研究 |
1.3.4 技术推广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的研究 |
1.3.5 农户农药减量施用效果研究 |
1.3.6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蔬菜种植户 |
2.1.2 技术推广 |
2.1.3 推广技术属性 |
2.1.4 技术推广渠道 |
2.1.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 |
2.1.6 蔬菜生产中的农药减量施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技术扩散理论 |
2.2.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5 技术推广框架理论 |
2.3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分析 |
2.3.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阶段划分 |
2.3.2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蔬菜生产特征与产业发展趋势 |
3.1.1 蔬菜生产特征 |
3.1.2 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
3.2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与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
3.2.1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 |
3.2.2 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
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 |
3.3.1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 |
3.3.2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 |
3.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 |
3.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果 |
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问题 |
3.4.1 农户层面:生产习惯使然,农户农药施用存在认知偏差 |
3.4.2 村庄层面:羊群行为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
3.4.3 政府层面: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减量支持政策乏力 |
3.4.4 技术层面: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农药减量替代技术推广任重道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2.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3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
4.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4.3.2 研究方法 |
4.4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
4.4.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
4.5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5.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
4.5.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
4.5.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
4.6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4.6.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
4.6.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
4.6.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
4.7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分析 |
4.7.1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分析 |
4.7.2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2.2 农资经销商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2.3 农技推广站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3 变量说明与研究方法 |
5.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3.2 研究方法 |
5.4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5.7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进一步讨论 |
5.7.1 内在传导机制:安全生产认知的中介作用 |
5.7.2 农户感知差异:制度信任的调节作用 |
5.8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进一步讨论 |
5.8.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空间自相关判断 |
5.8.2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施行为实施影响的空间效应 |
5.8.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示范效应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2.2 互联网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2.3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 |
6.3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6.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6.3.2 研究方法 |
6.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6.5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6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6.7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分析 |
6.8 老龄化背景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与行为实施讨论 |
6.9 稳健性检验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分析 |
7.1 问题提出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7.3.1 .变量选取 |
7.3.2 模型选择 |
7.4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t检验结果 |
7.4.2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决策方程估计 |
7.4.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蔬菜产出和收入影响估计 |
7.4.4 双重检验 |
7.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生态效应的实证分析 |
7.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食品安全效应的实证分析 |
7.7 稳健性检验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的案例分析 |
8.1 调研方法选择与案例选取 |
8.2 访谈设计与过程介绍 |
8.3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3.1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3.2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3.3 典型经验总结 |
8.4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4.1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4.2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4.3 典型经验总结 |
8.5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5.1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5.2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5.3 典型经验总结 |
8.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潜力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蔬菜生产中农户过量施药问题严重 |
9.1.2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 |
9.1.3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 |
9.1.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不可忽视 |
9.1.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多维效应 |
9.2 政策建议 |
9.2.1 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 |
9.2.2 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 |
9.2.3 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
9.2.4 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 |
9.2.5 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3)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创新点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概述及类型特点 |
2.1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基本理论 |
2.1.1 农业 |
2.1.2 农业文化 |
2.1.3 农业文化景观 |
2.2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的分类影响因素 |
2.2.1 自然条件 |
2.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3 农业生产技术条件 |
2.3 农业文化景观保护 |
2.3.1 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技术 |
2.3.2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
2.3.3 传统农业民俗信仰 |
2.3.4 地域特色农作物景观保护 |
2.4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发展 |
2.4.1 现代农业特点 |
2.4.2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类型 |
2.4.3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未来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景观调查及案例概况 |
3.1 调研范围 |
3.1.1 调研范围确定 |
3.1.2 乡村案例选择 |
3.2 调研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实地走访法 |
3.2.3 分析归纳法 |
3.3 调研案例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农耕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
4.1 耕作保护 |
4.1.1 耕作制度 |
4.1.2 耕作方式 |
4.1.3 耕作物种 |
4.1.4 林业种植 |
4.2 民俗信仰保护 |
4.2.1 宗教信仰 |
4.2.2 岁时活动习俗 |
4.2.3 民间礼仪习俗 |
4.2.4 民间忌讳 |
4.3 乡村建筑保护 |
4.3.1 城池建筑 |
4.3.2 宗教建筑 |
4.3.3 传统村庄住宅 |
4.4 生活习俗保护 |
4.4.1 服饰文化 |
4.4.2 饮食习俗 |
4.4.3 住行文化 |
4.5 农业生产方式保护 |
4.5.1 人畜力 |
4.5.2 农机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发展 |
5.1 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保护 |
5.1.1 石洞穴居——部落生活景观 |
5.1.2 农业品牌——豆腐文化创意景观 |
5.1.3 传统农法——林下间作景观 |
5.1.4 农业民俗——节庆表演景观 |
5.1.5 水利灌溉——田边水渠景观 |
5.2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发展 |
5.2.1 互联网+农业——新式网页景观 |
5.2.2 菜蓝子产品——大棚蔬菜景观 |
5.2.3 绿色农业——天然有机景观 |
5.2.4 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景观 |
5.3 特色生态农业文化景观建设发展 |
5.3.1 山水画廊——自然山地生态景观 |
5.3.2 一村一品——葡萄种植景观 |
5.3.3 四季花海——沟域花卉景观 |
5.3.4 中药种植——北五味子景观 |
5.3.5 平原盆地——大田种植景观 |
5.4 未来农业文化景观发展展望 |
5.4.1 规划展望——生态化、专业化、国际化农业文化景观 |
5.4.2 未来农场——养殖、种植、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景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草莓富碳条件下生长和光合特性研究及相关基因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温室草莓栽培现状及相关问题 |
2 设施条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3 植物光合特性研究现状 |
4 转录组测序在高等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富碳对草莓叶片光合相关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及地点 |
1.2 栽培管理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4.1 二氧化碳的施用 |
1.4.2 有关草莓光合特性的测定 |
1.4.3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草莓品种CO_2响应曲线比较 |
2.2 富碳和对照条件下不同草莓品种光响应曲线比较 |
3 讨论 |
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富碳对草莓生长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地点及栽培管理 |
1.4 二氧化碳的施用 |
1.5 叶片和果实相对生长速率及结果量测定 |
1.6 果实品质的测定 |
1.7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富碳和对照条件下各草莓品种叶片和果实生长状况对比 |
2.2 富碳和对照条件下各草莓品种成熟果形态对比 |
2.3 富碳和对照条件下各草莓果实特性比较 |
2.4 富碳和对照条件下各草莓品种果实品质的比较 |
3 讨论 |
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富碳处理草莓叶片转录组分析及CO_2响应基因挖掘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1.3 基因表达谱测序 |
1.2 试验地点及材料的处理 |
1.3 二氧化碳的施用 |
1.4 草莓叶片转录组测序方法 |
1.5 草莓叶片转录组数据生物分析流程 |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结果质量评估 |
2.2 不同CO_2条件草莓叶片差异表达基因识别 |
2.3 不同CO_2条件草莓叶片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 |
2.4 富碳处理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途径分析 |
2.5 与光合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2.6 RT-qPCR验证 |
3 讨论 |
4 本章结论 |
研究创新点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我国蔬菜种业产值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蔬菜种业研究综述 |
1.3.1 国内蔬菜种业发展历程 |
1.3.2 国内蔬菜种业发展特点 |
1.3.3 国外蔬菜种业发展历程 |
1.3.4 发达国家蔬菜种业发展特点 |
1.3.5 国内外蔬菜种子企业 |
1.3.6 国内外品种、种质资源 |
1.3.7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波特“五力模型”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总产值的概念 |
2.2.2 增加值的概念 |
2.2.3 蔬菜种业的概念 |
2.2.4 蔬菜种业产值的概念 |
2.3 产值计算方法 |
2.3.1 现有产值核算体系 |
2.3.2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2.3.3 各产业产值的核算方法 |
2.3.4 种业产值的核算方法 |
2.3.5 蔬菜种业产值的核算方法 |
第三章 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蔬菜重点区域分布情况 |
3.2 我国蔬菜播种面积情况 |
3.2.1 我国各省蔬菜播种面积情况 |
3.2.2 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前十省变动情况 |
3.3 我国蔬菜种业育种情况 |
3.3.1 蔬菜种质资源 |
3.3.2 蔬菜种业研发情况 |
3.4 我国蔬菜种业市场流通情况 |
3.5 我国蔬菜种业进出口贸易分析 |
3.5.1 我国蔬菜种子进口情况 |
3.5.2 我国蔬菜种子出口情况 |
第四章 我国蔬菜种业产值测算 |
4.1 农户端蔬菜种业产值的测算依据 |
4.2 农户端蔬菜种业产值测算的数据来源 |
4.3 农户端蔬菜种业产值的测算方法 |
4.4 农户端蔬菜种业产值测算 |
4.4.1 全国蔬菜种业产值的变化趋势 |
4.4.2 各省蔬菜种业产值区域内比较及原因分析 |
4.4.3 我国蔬菜种业产值前十省份变动 |
4.4.4 2014年农户端分品种蔬菜种业产值测算 |
4.5 企业端蔬菜种业产值测算 |
4.5.1 调研企业基本信息 |
4.5.2 调研企业销售的蔬菜种子品种及效益分析 |
4.5.3 调研企业销售蔬菜种子的国内外占比分析 |
4.5.4 蔬菜国产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分析 |
4.5.5 企业端蔬菜种业产值测算方法 |
4.5.6 企业端蔬菜种业产值测算及品种间比较分析 |
4.5.7 企业端蔬菜种业产值推算 |
4.6 农户端大棚蔬菜种子的国内外占比分析 |
4.6.1 调研地区基本信息 |
4.6.2 调研地区大棚蔬菜种植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5.1 农户端蔬菜种业产值测算结果 |
5.1.1 各省农户端蔬菜种业产值的测算结果 |
5.1.2 各省农户端蔬菜种业产值变动情况 |
5.1.3 农户端蔬菜种业产值全国前十省排名变动情况 |
5.1.4 蔬菜种子品种的区域布局 |
5.2 企业端蔬菜种业产值测算结果 |
5.2.1 企业端已知品种的蔬菜种业产值测算结果 |
5.2.2 企业端蔬菜种业产值的推算结果 |
5.2.3 企业端蔬菜种子销售收入的国内外占比 |
5.2.4 蔬菜种企的集聚情况 |
5.2.5 蔬菜种子品种的生产分布 |
5.3 农户端与企业端蔬菜种业产值对比分析 |
5.3.1 蔬菜种业产值测算涉及的品种对比 |
5.3.2 蔬菜种业产值的测算值对比 |
5.3.3 蔬菜品种的国内外占有率对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国蔬菜生产集聚: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重要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
1.3.1 产业集群 |
1.3.2 产业集聚 |
1.3.3 产业集中 |
1.3.4 农业产业集群 |
1.3.5 蔬菜生产集聚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新古典经济学 |
2.1.2 古典区位理论 |
2.1.3 新古典贸易理论 |
2.1.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1.5 其他经济理论 |
2.2 农业产业集聚研究述评 |
2.2.1 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及特点 |
2.2.2 农业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变机制 |
2.2.3 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 |
2.2.4 农业生产空间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 |
2.2.5 农业生产集聚的集聚效应 |
2.3 相关文献述评 |
2.3.1 现有研究成果及特点 |
2.3.2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3章 中国蔬菜生产的集聚发展与特征分析 |
3.1 中国蔬菜生产的集聚发展 |
3.1.1 蔬菜生产基本情况 |
3.1.2 蔬菜生产集聚发展历程 |
3.2 中国蔬菜总体生产的集聚特征 |
3.2.1 生产集聚的测度指标 |
3.2.2 蔬菜生产的地区专业化 |
3.2.3 蔬菜生产的地理集聚 |
3.2.4 蔬菜生产集聚的动态变化 |
3.3 中国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集聚 |
3.3.1 蔬菜生产的品种结构 |
3.3.2 主要蔬菜品种生产的地区专业化 |
3.3.3 主要蔬菜品种生产的地理集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形成机制 |
4.1 蔬菜生产集聚的形成基础: 比较优势 |
4.1.1 自然资源 |
4.1.2 农村劳动力 |
4.1.3 耕地资源 |
4.1.4 生产技术 |
4.2 蔬菜生产集聚形成的内生动力:规模报酬递增 |
4.2.1 规模报酬递增与集聚:一般规律 |
4.2.2 规模报酬递增与集聚:农业的适用性 |
4.2.3 规模报酬递增与蔬菜生产集聚 |
4.3 蔬菜生产集聚形成的外源推力:制度与政策 |
4.3.1 制度变迁与蔬菜生产集聚 |
4.3.2 政府政策与蔬菜生产集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影响因素:总体层面的考察 |
5.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5.1.1 中国蔬菜生产集聚相关研究 |
5.1.2 研究假设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5.2.1 空间面板模型 |
5.2.2 变量设定 |
5.3 蔬菜总体生产集聚的实证检验:省级层面的考察 |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2 实证检验与结果讨论 |
5.4 蔬菜总体生产集聚的实证检验:地市级层面的考察 |
5.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2 实证检验与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影响因素:分类蔬菜的考察 |
6.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6.2 分类蔬菜生产集聚的实证检验:省级层面的考察 |
6.2.1 变量与数据说明 |
6.2.2 实证检验与结果讨论 |
6.3 分类蔬菜生产集聚的实证检验:地市级层面的考察 |
6.3.1 变量与数据说明 |
6.3.2 实证检验与结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蔬菜生产集聚与蔬菜价格 |
7.1 中国蔬菜的市场供需分析 |
7.1.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7.1.2 蔬菜市场供给 |
7.1.3 蔬菜市场需求 |
7.1.4 蔬菜市场供需及空间分异 |
7.2 中国蔬菜生产的空间布局与价格波动 |
7.2.1 生产布局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机制 |
7.2.2 生产布局影响价格波动的实证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学肥料的使用及危害 |
1.2.1 我国化肥使用及污染现状 |
1.2.2 化肥污染的危害 |
1.3 农药的使用及危害 |
1.3.1 我国农药使用及污染现状 |
1.3.2 农药污染的危害 |
1.4 豆科间作方案的提出 |
1.4.1 豆科间作的原理 |
1.4.2 豆科间作的特点 |
1.4.3 豆科作物在间作体系中的作用 |
1.4.4 豆科间作体系中氮素促进的机理 |
1.4.5 间作增产率的计算方法 |
1.5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 |
2.2 试验基地简介 |
2.2.1 朱家角镇世鑫蔬菜园艺场 |
2.2.1.1 园艺场蔬菜生产施肥及农药情况调查 |
2.2.1.2 园艺场蔬菜生产经营与销售情况调查 |
2.2.2 金泽有机农业试验农场 |
2.3 田间试验布置 |
2.3.1 番茄豆科间作田间布置 |
2.3.2 青椒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田间布置 |
2.3.3 茄子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田间布置 |
2.3.4 小青菜豆科绿肥间作田间布置 |
2.4 苗情考察与样品采集 |
2.5 样品制备与分析 |
2.5.1 土壤样品制备及分析方法 |
2.5.2 果实样品制备与分析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上海郊区农业与环境现状 |
3.1 上海农业环境概述 |
3.1.1 土壤污染评价 |
3.1.2 农田用水污染现状 |
3.1.3 大气污染现状 |
3.2 上海农业投入情况分析 |
3.2.1 耕地面积的变化 |
3.2.2 化肥的使用情况及分析 |
3.2.3 农药的使用情况及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豆科间作对番茄生长和土壤养分影响 |
4.1 豆科间作对番茄株高与产量的影响 |
4.2 豆科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 豆科间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 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关系 |
4.5 番茄豆科间作对减肥增产的积极意义 |
4.6 小结 |
第五章 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青椒/茄子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
5.2 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3 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茄子品质的影响 |
5.4 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5 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关系 |
5.6 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作物生长、土壤养分的意义 |
5.7 小结 |
第六章 豆科绿肥间作对小青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1 豆科绿肥间作对小青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
6.2 间作对小青菜品质的影响 |
6.3 间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4 土壤养分与小青菜品质、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关系 |
6.5 豆科绿肥间作对小青菜生长、土壤酶活性的意义 |
6.6 小结 |
第七章 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模式对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评估 |
7.1 豆科间作的环境效应评估 |
7.2 豆科地表覆盖的水分保持效果分析 |
7.3 豆科绿肥间作的经济效益评估 |
7.4 豆科作物在上海郊区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9)蔬菜产业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5.1 统计资料与年鉴数据 |
1.5.2 调研数据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
2.1.2 蔬菜产业 |
2.1.3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 |
2.1.4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 |
2.2 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理论 |
2.2.1 农业风险衡量与评价理论 |
2.2.2 风险控制理论 |
2.2.3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
2.3 发达国家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经验 |
2.3.1 美国蔬菜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经验 |
2.3.2 加拿大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经验 |
2.3.3 日本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经验 |
2.3.4 经验借鉴 |
3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现状与面临的风险类型 |
3.1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我国蔬菜产业现状 |
3.1.2 我国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
3.1.3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
3.2 蔬菜生产经营风险类型 |
3.2.1 自然风险 |
3.2.2 销售风险 |
3.2.3 质量风险 |
3.2.4 运营风险 |
3.2.5 社会风险 |
3.3 蔬菜产业生产经营风险的特点 |
3.3.1 蔬菜生产经营风险的多样性 |
3.3.2 蔬菜生产经营风险的分散性 |
3.3.3 蔬菜价格风险对生产经营主体收益水平影响显着 |
3.3.4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质量风险日益严峻 |
3.4 小结 |
4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识别与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4.1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的识别 |
4.1.1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来源 |
4.1.2 不同类型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识别差异 |
4.2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风险的认知 |
4.2.1 蔬菜经营主体对各类农业风险认知分析 |
4.2.2 不同规模蔬菜经营主体风险认知差异 |
4.2.3 不同教育水平蔬菜经营主体风险认知差异 |
4.2.4 不同家庭特征蔬菜经营主体风险认知差异 |
4.3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识别与认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理论假设与变量确定 |
4.3.2 Probit 二元选择模型构建 |
4.3.3 Probit 模型估计结果 |
4.4 蔬菜质量风险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经营主体自身特征对风险认知能力的影响 |
4.4.2 农业生产要素对经营主体风险认知能力的影响 |
4.4.3 地区经济水平对经营主体风险认知能力的影响 |
4.4.4 政府宣传与培训对经营主体风险认知能力的影响 |
4.5 小结 |
5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农业风险水平的实证量化 |
5.1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估计与衡量 |
5.1.1 蔬菜经营主体风险估计的流程 |
5.1.2 蔬菜产品风险水平的估计方法 |
5.1.3 风险水平实证量化结果分析 |
5.1.4 蔬菜风险水平实证量化结果的验证 |
5.2 不同类型蔬菜经营主体风险综合评价 |
5.2.1 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风险评价(AHP-FCE)模型的构建 |
5.2.2 层次分析法确定蔬菜生产经营风险指标权重 |
5.2.3 FCE 模糊综合风险评价 |
5.3 蔬菜经营主体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5.3.1 蔬菜生产经营风险衡量结果分析 |
5.3.2 蔬菜经营主体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策略选择与机制构建 |
6.1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策略调查 |
6.1.1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策略选择 |
6.1.2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策略选择 |
6.1.3 蔬菜经营主体风险管理能力培训 |
6.1.4 蔬菜经营主体农业保险投保现状 |
6.1.5 蔬菜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评价 |
6.2 蔬菜经营主体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6.2.1 缺乏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
6.2.2 蔬菜经营主体缺乏抗风险的能力 |
6.2.3 蔬菜经营主体市场风险管理措施滞后 |
6.2.4 蔬菜产业扶持政策不完善,政策风险难以规避 |
6.2.5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滞后,损失预防能力差 |
6.3 蔬菜经营主体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
6.3.1 蔬菜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目标 |
6.3.2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框架构建 |
6.3.3 不同类型风险管理主体的作用机制 |
6.4 小结 |
7 蔬菜生产经营风险预警体系与保障机制 |
7.1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
7.1.1 蔬菜生产经营风险预警体系构建思路 |
7.1.2 灾害综合信息监测预警系统 |
7.1.3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预警信息接收系统 |
7.2 蔬菜经营主体市场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
7.2.1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市场风险预警体系的结构 |
7.2.2 BP 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
7.2.3 蔬菜价格风险预警模型实证分析 |
7.3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生产风险管理保障机制 |
7.3.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蔬菜产业生态环境 |
7.3.2 建立蔬菜基地科技示范制度,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7.3.3 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控制 |
7.3.4 推出露地与设施蔬菜政策性农业保险 |
7.4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市场风险管理保障机制 |
7.4.1 完善蔬菜价格支持政策体系 |
7.4.2 引导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建立蔬菜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 |
7.4.3 构建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市场信息服务系统 |
7.4.4 扶持新型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发展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蔬菜及其蔬菜产业背景 |
1.1.2 世界蔬菜产业研究现状 |
1.1.3 我国蔬菜产业研究现状 |
1.1.4 聊城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2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
2.1 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历史 |
2.2 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2.2.1 政府政策引路,效益连年频增 |
2.2.2 科技品种趋新,种植结构优化 |
2.2.3 区域布局合理,基地优势显现 |
2.2.4 生产标准完善,产品认证增加 |
2.2.5 企业龙头昂首,一企引领八方 |
2.2.6 专业市场建立,营销网络畅通 |
2.2.7 农民组织多种,专业合作社优 |
2.3 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特点 |
2.3.1 蔬菜产业的布局:由分散到集中 |
2.3.2 蔬菜产业的趋势:由低端到高端 |
2.3.3 蔬菜产业的竞争:由劣势到优势 |
2.3.4 蔬菜产业的方向:由单元到多元 |
第三章 聊城市深化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3.1 聊城市深化蔬菜产业发展的自然优势 |
3.1.1 聊城市行政区划及基本概况 |
3.1.2 聊城市气候条件 |
3.1.3 聊城市水利情况 |
3.1.4 聊城市土壤情况 |
3.2 聊城市深化蔬菜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
3.2.1 聊城市交通情况 |
3.2.2 聊城市信息网络 |
3.3 聊城市深化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 |
3.4 聊城市深化蔬菜产业发展的产品优势 |
3.5 聊城市蔬菜产业新发展的必要性 |
3.5.1 聊城市蔬菜产业新发展是国内国外基本现实要求 |
3.5.2 蔬菜产业是聊城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必然选择 |
3.5.3 蔬菜产业是聊城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必然选择 |
第四章 聊城市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
4.1 土地紧张,菜农经营分散 |
4.2 温室大棚更新减少,产业基础夯实缓慢 |
4.3 菜农思想观念难以更新 |
4.3.1 菜农小农意识依然存在 |
4.3.2 科学管理任重道远 |
4.4 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 |
4.5 蔬菜产业纵深发展受资金与科技短缺制约 |
4.6 诸多信息滞后,产品流通不畅 |
4.6.1 生产信息不畅 |
4.6.2 销售信息不畅 |
4.6.3 物流信息不畅 |
4.7 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标准实施不力 |
4.8 出口创汇能力差,向外发展意识不强 |
第五章 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
5.1 政府领头,全面协调共发展 |
5.1.1 明确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思路 |
5.1.2 规划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
5.1.3 协调解决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
5.2 科技带路,求实创新促发展 |
5.2.1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 |
5.2.2 加强科技应用体系建设 |
5.3 高标准生产,提升品牌优先发展 |
5.3.1 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及质量的标准制定与宣传 |
5.3.2 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加工高规范严要求的实施 |
5.3.3 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及产品的监测 |
5.3.4 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的多方向多种类发展 |
5.4 高要求建设现代物流综合市场 |
5.5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延长,效益增加 |
5.5.1 新型龙头企业初建设 |
5.5.2 现有龙头企业再发展 |
5.5.3 重点支持的龙头企业 |
5.6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 |
第六章 结论 |
6.1 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是必须和必然的 |
6.2 聊城市蔬菜产业新发展的途径 |
6.2.1 建设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6.2.2 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环境 |
6.2.3 多方位多层面开发国内外市场 |
6.2.4 多渠道宣传蔬菜产业发展优越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大棚茄子多年生产量效益双增收(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D]. 赵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D]. 黎黎. 天津大学, 2019(08)
- [4]草莓富碳条件下生长和光合特性研究及相关基因的挖掘[D]. 赵静.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1)
- [5]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6]我国蔬菜种业产值估算[D]. 杨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4)
- [7]中国蔬菜生产集聚: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D]. 纪龙.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
- [8]豆科间作和地表覆盖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D]. 代会会. 上海大学, 2015(02)
- [9]蔬菜产业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研究[D]. 乔立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10]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司立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