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永基:非公经济扮演重要角色(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勤[1](2019)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引领》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时代生命力,加强对企业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企业家将自身成长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脉搏相结合,有助于引导企业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石晓飞[2](2014)在《民营上市公司创始人与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政策相关管制的逐步放开,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市场考验,并取得了快速成长。到现在,在实体经济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重要的中坚力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营企业一直是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随着各类相关研究的深入,在这一领域不断衍生出新的研究课题。在民营企业中存在一类特殊的人物,即创始人,他们在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国有企业的国家控股性质,民营企业主要是被个人或家族创立并控制的,他们的创立者也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本文所指创始人就是这些创立者。本文以2004-2011年期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创始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创始人但任公司董事时对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创始人的存在显着的提升了公司价值,当创始人以董事角色存在于董事会中时,能够有效提升董事会治理有效性。本文分为八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全文结构安排和主要贡献;第二章是文献述评,将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文献如创始人、创始人与企业的关系以及董事会治理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行详尽的述评;第三章对创始人与民营企业成长制度背景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推演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五章实证检验了创始人、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第六章深入到董事会结构内实证检验了创始人董事对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的价值贡献;第七章从代表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的代理成本、薪酬业绩敏感性、CEO更替业绩敏感性和董事会行为上,检验了创始人董事对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第八章对全文结论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展望。总体而言,本文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背景下,细致的研究了民营上市公司中创始人如何影响公司价值,考察了创始人董事及其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创始人董事对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明晰了创始人影响公司价值的路径,突破了以往单纯研究管理者影响公司价值的范式,将创始人对企业的影响推进到了具体的治理层面,从创始人的结果性层面深入到创始人董事对董事会治理有效性影响,在董事会结构内研究了创始人董事与董事会治理之间关系。这一研究在理论上不仅拓展了现有的研究视角,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理解创始人影响董事会治理和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在实践中为民营企业创始人这一特殊管理角色对企业的影响提供了直接证据,对创始人与企业的相生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和更加本质的认识。
王秀梅[3](2010)在《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入WTO以后,国际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知识资本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现。特别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由于自身底子弱和特有的民营机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为进一步挖掘民营科技企业的潜力,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资本经营。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在国内外已有的知识资本经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现状,建立综合的知识资本经营体系,促进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发挥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经营的定义及相关理论,为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基于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现状,将知识资本经营体系解为各个具体的经营要素,并在理论与实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为具体的经营模式;再次,针对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基于经营要素分析,建立适合民营科技企业的知识资本经营目标体系、要素体系、运作体系、环境体系和评价体系。尤其是评价体系具有结构明朗、涉及关键内容全面,操作简单,适应时间强等优点。加强知识资本经营,发挥经营要素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将拥有的知识资本转变为最重要的竞争资源,这是民营科技企业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
柯志雄[4](2007)在《工商联刷新》文中研究指明48名博士,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数94.58%。这不是某家研究机构的简介,而是对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选出的第十届执委会的一个量化的描述。11月23日中午,全国工商联网站刷新了现任会领导的页面。广受民营企业主们关注的全国工商联十届执行委员会一次会议?
石晓飞[5](2007)在《民营企业转型期企业家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一方面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迅速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领域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政策夹缝中创业,在社会歧视、政策不平等、融资渠道不通畅、市场秩序不规范的环境中成长,其活力着实令人钦佩;而且面临发展环境的巨变,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威胁。况且中国民营企业目前仍是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弱势群体,处于成长期,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民营企业自身也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与不足。对于这些问题,许多人归结为战略的失误,实际是管理的失误——没有注重于管理方式、经营方式转变,没有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没有注意企业成长不同时期的特点和要求是不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家们正在从井底之蛙式的狭隘的短期获利,走向思考如何保持企业组织本身的基业长青;正从传统依赖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走向如何塑造强大而持续的“组织能力”,企业家们正在觉醒。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的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民营企业各方面的研究也面面俱到,所以本文主要以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民营企业的成长为基础,研究民营企业成长过程当中,重点是在企业转型期企业家的意识和行为;在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影响下,以及企业自身成长性的要求下,民营企业如何转型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家如何应对企业转型?民营企业如何顺利实现转型等问题。
赵炎,周文,席芙蓉[6](2006)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性及策略》文中提出
何茂涛[7](2005)在《民营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企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民营企业的创新可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技术、制度、管理。要进行技术创新须有制度及其相应的组织创新作保障。制度及相应的组织创新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和技术进步的前提和动力,而技术创新又为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企业发展的提供了持久动力。制度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不仅有利于拓展管理创新的空间,同时又给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管理创新则是制度创新的表现形式,是制度创新在实践上的实现。在制度创新中,文化的创新(包括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 本文意在通过以下六部分对民营企业的制度变迁与创新作些必要探讨。在第一部分的序言里,强调了制度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第二部分,结合民营企业及其发展历程对事关民营企业制度变迁和发展的深层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论述了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作为企业创新前提和动力的产权制度创新,作为保证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以及作为企业产权制度和法人制度实现过程的管理创新。第四部分介绍了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第五部分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背景进行了分析,指明了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在结束语里,再次强调了在新形式下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附录部分列举了相关案例以便进一步印证有关制度变迁和创新的上述观点。 本文在论述中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来保障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我国民营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和获得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其它创新活动就不会是有效的,也不会是持久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功能表现为在成本与收益、激励和约束、稳定与发展、公平与效率、整体和局部等二维关系上达成均衡,从而使企业作为一个富有效率的组织得以稳定和持续发展。本文在进行民营企业制度变迁和创新分析时采取了历史分析法并注重借鉴国外模式。本文高度重视文化创新对于制度创新的意义。
吕竺笙[8](2005)在《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购是兼并与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的简称,自19世纪末开始在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兴起并购以来,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生了5次并购浪潮,每次并购浪潮都表现出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并购方式。对并购的理论研究也比较丰富,如有管理协同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投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自1998年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以来,并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亟待理论上的创新来解释这些新特点。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并购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已经加入WTO的背景下,企业并购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的选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除导论之外,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回顾了中外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以及理论界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综述:第二章从经济利益理论入手来解释企业并购这一经济行为,认为不同的并购理论从不同的侧面解释了企业并购产生的原因,而从本质上来看,并购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达成均衡的结果;第三章分析了企业做出并购决策过程中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包括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博弈分析,以及纵向与横向情况下的一次博弈分析与重复博弈分析;第四章就并购决策过程中投资者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展开了分析,指出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结合状况会影响到企业的并购决策;第五章分析了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在并购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第六章就企业并购中债权人的利益博弈问题展开了分析;第七章分析了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利益动机。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突破了经济学对于并购问题的一般性分析与描述,从经济利益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并购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其次,论文在从经济利益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了实现并购并提高并购的效率,关键还在于要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也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三,本文就协调企业并购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经济的对策、法律的对策等;最后,文章运用了较多的博弈论方法对并购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 由于对并购利益关系研究的尝试以及作者研究能力和占有资料方面的局限,文章仍有较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改进、充实。
严宇芳[9](2004)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anagement Buyout(MBO)直译为“管理者收购”,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行为。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MBO引起了很大的争议,MBO作为一种有效的金融工具,进行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重构。 本文对我国特殊环境下上市公司MBO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宇通客车、深方大、四通集团管理层收购(MBO)案例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MBO中具有管理层对公司贡献大,具有较明晰的产权;公司总股本规模不大,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属于传统产业,MBO前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利用壳公司收购,价格以净资产为基准;融资方式单一,主要来自股权质押贷款和自筹;MBO改善了公司的经营业绩等特点。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定价问题、资金来源问题、信息披露问题、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等。提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MBO应改革金融法律制度、改善MBO融资限制;加强信息披露,防止新的内部人控制;引入竞争机制,解决MBO定价问题;加强信托业对MBO的参与政策性建议。 MBO对我国上市公司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市场环境的局限,短期内还面临不少障碍,但随着国内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将取得长期发展。
韩福国[10](2004)在《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文中认为面对中国在 1978 年后的制度变迁的革命性和平稳性,理论界提出了成功的理论解释:渐进的制度转型路径。但是这一渐进路径如何得以实现?是什么内在的逻辑因素支撑着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转型中采取渐进而不是苏东制度转型的激进?中国制度变迁最为激烈和明显的领域就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及其产生的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制度变迁,因此上述问题在这一领域就转化为非公有制经济及其社会结构所涉及的制度变迁的渐进路径何以进行?在对这一制度领域的具体考察过程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基本架设:非公有制经济的代理组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及民间商会 (All-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y & Commerce ,简称 ACFIC)提供了国家与社会在制度博弈中载体,从而使二者在制度变迁中的合作博弈得以实现,减少了制度成本。ACFIC 通过对国家和社会的双重代理功能而承担了这一博弈载体的功能。本文应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博弈分析的方法,采取实证研究路径,基于 ACFIC 成立后的历史发展,以及 1979 年后的具体功能发挥来论证这一假设。
二、段永基:非公经济扮演重要角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段永基:非公经济扮演重要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引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
二、企业家精神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 |
(一) 企业家精神引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二)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企业家精神引领 |
1. 引导企业家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自强刚健”精髓, 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2. 引领企业家从中华文化中学习继承“大义”精神, 敢于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
3. 引领企业家在秉承中华文化“思源”精神基础上增强社会道德风尚。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企业家精神的路径 |
(一) 积极构建企业家理想健康的人格 |
(二) 加强企业家社会责任培养的制度化建设 |
(三) 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
(2)民营上市公司创始人与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创始人的界定与特质 |
一、创始人界定 |
二、企业创始人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创始人对企业的影响 |
一、企业创始人的治理效应 |
二、企业创始人的价值效应 |
第三节 董事会有效性 |
一、董事会职能 |
二、董事会有效性的界定 |
三、董事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一、创始人影响的两面性 |
二、创始人与董事会治理 |
第三章 创始人与民营企业成长制度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民营企业的历史背景分析 |
一、民营企业成长过程 |
二、民营企业角色定位 |
第二节 民营企业创始人与企业成长 |
一、民营企业创始人现状分析 |
二、民营企业创始人与企业传承发展 |
三、民营企业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创始人、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 |
一、创始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二、创始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二节 创始人董事对董事会治理的价值效应 |
一、创始人董事的价值效应分析 |
二、创始人董事年龄特征的价值效应 |
三、创始人董事教育背景的价值效应 |
四、创始人董事专业水平的价值效应 |
五、创始人董事政治关联的价值效应 |
第三节 创始人董事与董事会治理有效性 |
一、创始人董事与代理成本 |
二、创始人董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
三、创始人董事与CEO更替业绩敏感性 |
四、创始人董事与董事会行为 |
第五章 创始人、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关系检验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计量结果及分析 |
一、公司治理指数的拟合 |
二、创始人、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创始人角色对公司治理和公司价值的影响 |
一、创始人不同管理角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二、创始人不同管理角色对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 |
三、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始人董事对董事会治理的价值效应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数据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一、创始人董事的价值效应分析 |
二、创始人董事特征的价值效应分析 |
三、进一步分析:创始人董事年龄价值效应的非线性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创始人董事对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数据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一、创始人董事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二、创始人董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 |
三、创始人董事对CEO更替业绩敏感性的影响 |
四、创始人董事对董事会行为的影响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3)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背景 |
研究目的 |
文献综述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经营的概念及理论 |
1.1 知识资本 |
1.1.1 知识的一般定义和分类 |
1.1.2 知识向资本的转化 |
1.1.3 知识资本 |
1.2 知识资本经营 |
1.2.1 知识资本经营的定义 |
1.2.2 关于知识资本经营的几点认识 |
2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实践分析 |
2.1 民营科技企业界定 |
2.2 民营科技企业的特征 |
2.3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现状分析 |
2.3.1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现状 |
2.3.2 民营科技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
2.3.3 建立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必要性 |
3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 |
3.1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建设 |
3.2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目标体系 |
3.3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要素体系 |
3.3.1 人力资本要素 |
3.3.2 结构性资本要素 |
3.3.3 顾客资本要素 |
3.3.4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要素体系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运作体系 |
4.1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经营运作 |
4.1.1 人力资本的引进 |
4.1.2 人力资本的培训开发 |
4.1.3 人力资本的使用 |
4.1.4 人力资本的流动 |
4.2 民营科技企业结构性资本的经营运作 |
4.2.1 组织结构的经营运作 |
4.2.2 知识产权的经营运作 |
4.2.3 企业文化的经营运作 |
4.2.4 制度规范的经营运作 |
4.3 民营科技企业顾客资本的经营运作 |
4.3.1 品牌的经营运作 |
4.3.2 顾客忠诚的经营运作 |
4.3.3 营销渠道的经营运作 |
4.4 本章小结 |
5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环境体系 |
5.1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外部环境体系的涵义 |
5.2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外部环境体系的建设 |
5.2.1 法律环境 |
5.2.2 政策环境 |
5.2.3 社会文化服务环境 |
5.2.4 制度环境 |
5.2.5 市场环境 |
5.2.6 技术环境 |
5.3 本章小结 |
6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 |
6.1 建立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目的 |
6.2 建立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原则 |
6.3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建设 |
6.3.1 建立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模型 |
6.3.2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评价体系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创 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注释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民营企业转型期企业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企业成长与企业转型理论综述 |
1.1.1 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 |
1.1.2 国内外企业转型理论 |
1.2 企业家理论综述 |
1.2.1 国外企业家理论 |
1.2.2 国内企业家理论 |
1.3 民营企业转型的定义 |
1.3.1 民营企业 |
1.3.2 民营企业家 |
1.3.3 民营企业转型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与现状分析 |
2.1 民营企业成长过程 |
2.1.1 民营企业初创期 |
2.1.2 民营企业发展期 |
2.1.3 民营企业完善期 |
2.2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
2.2.1 民营企业角色定位 |
2.2.2 民营企业管理现状 |
2.2.3 民营企业家现状 |
第3章 民营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3.1 企业转型的动因分析 |
3.1.1 企业转型的外部动因 |
3.1.2 企业转型的内部动因 |
3.2 企业转型的必要性 |
3.2.1 科学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3.2.2 企业自身成长的要求 |
3.2.3 在新机遇中进行"二次创业"的突破点 |
3.2.4 民营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基础 |
第4章 企业家的意识—民营企业转型的关键 |
4.1 民营企业家的认识误区 |
4.1.1 居功自傲,自我认识不够 |
4.1.2 对生存和发展环境的认知不足 |
4.1.3 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但并不重视管理 |
4.1.4 角色意识淡薄 |
4.1.5 目标暗淡,盲目发展 |
4.2 民营企业家应如何面对企业转型 |
4.2.1 企业家在民营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
4.2.2 企业转型期企业家角色转变 |
4.2.3 企业家转型与企业转型 |
4.2.4 企业家如何适应企业转型 |
第5章 企业家如何引导民营企业转型 |
5.1 民营企业转型的条件 |
5.1.1 适宜的内外部环境 |
5.1.2 正确的用人观念 |
5.1.3 专业团队的重要性 |
5.1.4 严密的实施计划 |
5.1.5 合适的转型时机 |
5.2 民营企业转型过程 |
5.2.1 企业转型战略模式 |
5.2.2 成功转型的原则 |
5.2.3 转型的步骤 |
5.2.4 转型的目标 |
5.2.5 转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
5.3 民营企业转型中企业家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问题 |
5.3.1 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 |
5.3.2 他人建议的重要性 |
5.3.3 形成企业文化体系 |
5.3.4 正确认识企业战略 |
5.3.5 谨慎对待风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民营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民营企业的成长及其深层制度因素分析 |
(一) 民营企业概念分析 |
(二)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的独特性 |
(三)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
1、第一次创业阶段(1978-1992年) |
2、第二次创业阶段(1992-1997年) |
3、第三次创业阶段:(1997年-现在) |
(四) 关注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背后的制度因素 |
1、制度、制度变迁与创新 |
2、企业制度与民营企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
3、民营企业制度性投资必不可少 |
二、民营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基本框架分析 |
(一) 民营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分析的三个方面 |
1、产权制度 |
2、公司治理结构 |
3、企业管理制度 |
(二) 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分析 |
1、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 |
2、我国民营企业产权问题现状分析 |
3、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三)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变迁与创新分析 |
1、我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历史回顾 |
2、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
3、公司治理的类型及变迁倾向分析 |
(四) 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分析 |
1、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 |
2、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现状分析 |
3、管理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
三、国外企业制度创新模式比较与借鉴 |
(一) 美国的自由私人企业制度 |
1. 以个人为基础的产权制度 |
2. 以间接控制为主的所有权约束机制 |
3. 集权的管理体制向分权管理体制的转变 |
(二) 劳资一体化经营的日本企业制度 |
1、东方文化与西方经验的结合 |
2、法人持股为主体的产权制度 |
3、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
(三) 国外企业制度创新的启示 |
1、企业制度的可选择性 |
2、企业制度的非单一性 |
3、企业制度的共同性 |
四、新形式下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一) 我国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背景及其制度需求 |
1、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背景分析 |
2、我国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制度需求 |
(二) 作为企业制度创新前提的企业文化创新思路 |
(三) 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1、产权制度的创新 |
2、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
3、管理制度的创新 |
4、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
结束语 |
附录1 红桃K集团的“知识”产权界定 |
附录2 从家族管理企业到现代企业—回望杜邦百年 |
附录3 沈阳“飞龙”: 《总裁的二十大失误》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1、选题的理论背景及现实意义 |
2、论文的框架结构 |
3、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企业并购理论与实践的动态分析 |
第一节 中外企业并购演进的历程 |
1.1 全球企业并购五次浪潮及其特点 |
1.2 中国企业并购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与类型 |
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并购问题的研究 |
2.3 西方经济学对企业并购的理论分析 |
2.4 西方经济学关于并购理论的发展 |
2.5 管理学者对企业并购问题的研究 |
第二章 企业并购的经济利益理论诠释 |
第一节 并购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的均衡 |
1.1 并购动机理论创新的方向 |
1.2 并购中的利益相关者及主要利益博弈关系 |
1.3 并购中的利益关系协调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
第二节 利益均衡并购动机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利益理论 |
2.2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谈判模型与博弈均衡 |
第三章 并购中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协调 |
第一节 企业兼并的博弈分析 |
1.1 企业并购决策的数理模型分析 |
1.2 斯塔博格讨价还价模型与企业之间的并购博弈 |
1.3 纵向企业兼并的动态博弈模型 |
1.4 横向并购的企业博弈分析 |
1.5 目标公司反收购战略的博弈分析 |
1.6 并购企业与潜在并购企业之间的博弈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博弈分析 |
2.1 国内企业并购的非效率特征 |
2.2 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博弈分析 |
2.3 非国有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博弈分析 |
第三节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并购中的作用 |
3.1 居高不下的并购失败率及其原因分析 |
3.2 国外中介机构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
3.3 并购过程中中介机构的功能与作用 |
3.4 强化中介机构在国内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
第四章 并购中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并购中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博弈 |
1.1 并购与反并购过程中管理层的利益 |
1.2 抓钱博弈与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博弈 |
1.3 一次博弈与重复博弈情况下的利益博弈均衡分析 |
1.4 MBO中管理层与股东利益关系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析 |
2.1 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管理层的利益目标及行为选择 |
2.2 中国MBO中的管理层与股东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并购中管理层与投资者利益关系的协调 |
3.1 深化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改革 |
3.2 培育控制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 |
第五章 并购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并购中大小股东的利益博弈 |
1.1 并购中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
1.2 并购与反并购中小股东的利益分析 |
1.3 并购与反并购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时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
2.1 我国企业并购中小股东的弱势地位 |
2.2 中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对小股东利益侵害严重 |
2.3 大小股东利益博弈非均衡导致并购失败 |
第三节 协调大小股东利益关系的制度创新 |
3.1 充分信息披露原则与目标公司股东平等待遇原则是立法指导思想 |
3.2 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企业股权结构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关键 |
3.3 投票权制度创新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途径 |
3.4 提高独立董事比重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力手段 |
第六章 并购中企业与债权人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并购中的债权人利益及其决策 |
1.1 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
1.2 并购中企业债权人处于弱势地位 |
1.3 并购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债权人利益状况分析 |
2.1 我国并购中公司债权人保护的法律现状分析 |
2.2 我国企业并购中债权人的弱势地位分析 |
2.3 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债权人利益严重受损 |
2.4 国内企业并购存在严重的逃废银行债权现象 |
第三节 中国并购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制度创新 |
3.1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比较分析 |
3.2 构建债权人利益优先的理念 |
3.3 借鉴主银行制强化银行债权人利益保护 |
第七章 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并购中政府行为的利益目标选择 |
1.1 “诺斯悖论”与政府干预并购 |
1.2 政府利益及其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
1.3 并购中政府行为的利益目标选择与寻租模式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2.1 中国企业并购的“政府主导型”特点 |
2.2 “政府主导型”并购的形成原因 |
2.3 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
第三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3.1 有限政府制度与并购中政府行为的变化 |
3.2 中国政府应在寡头利益与大众利益之间进行抉择 |
3.3 并购中政府功能的制度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9)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逻辑思路 |
1.3 管理层收购(MBO)主要理论分析 |
1.3.1 伯利-米恩斯模型 |
1.3.2 交易费用理论 |
1.3.3 产权理论 |
1.3.4 代理理论 |
1.3.5 共享经济理论 |
1.4 MBO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2章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发展 |
2.1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 |
2.2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特点 |
2.2.1 收购主体以壳公司为主 |
2.2.2 直接改造与母公司改造相结合 |
2.2.3 MBO后管理层取得对公司的控股权 |
2.2.4 转让价格基本上参考净资产指标 |
2.2.5 大多数具有特殊的股权结构 |
2.3 国内外管理层收购(MBO)差异分析 |
2.3.1 美国上市公司MBO的目的 |
2.3.2 国外实行管理层收购企业的基本特点 |
2.3.3 国内外管理层收购特点比较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管理层收购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
3.1.1 公司治理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
3.1.2 公司重组交易的股权收购的几种形式 |
3.1.3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的理论解释 |
3.1.4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 |
3.1.5 管理层收购(MBO)后的所有权与控制权 |
3.1.6 管理层收购(MBO)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3.2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解决问题的对策 |
第4章 上市公司MBO案例研究 |
4.1 宇通客车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
4.1.1 宇通客车公司股本结构情况 |
4.1.2 宇通客车公司MBO收购过程 |
4.1.3 宇通客车公司MBO收购动因猜测 |
4.1.4 收购资金从何而来 |
4.1.5 宇通客车公司MBO前后经营业绩 |
4.2 深方大管理层收购(MBO)案例分析 |
4.2.1 深方大历史沿革 |
4.2.2 深方大MBO动因分析 |
4.2.3 深方大MBO融资分析 |
4.2.4 深方大MBO前后经营业绩分析 |
4.3 四通集团的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
4.3.1 管理层收购的动因分析 |
4.3.2 管理层收购的过程 |
4.4 宇通客车、深方大、四通公司管理层收购(MBO)案例分析总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10)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理论与假设的缘起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的问题:工商联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二) 研究的假设:ACFIC 组织功能发挥与制度变迁 |
二 解释变迁的分析框架:制度博弈中的组织双重代理功能 |
(一) 理论综述:中国制度变迁的研究视角 |
(二) 方法论:新政治经济经学 |
(三) 分析框架:制度博弈中的组织代理 |
第二章 ACFIC 双重代理人的形成和历史作用 |
一 民营经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
二 全国工商联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双重代理角色 |
(一) 中华全国工商联的建立的基础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正面评价 |
(二) 中华全国工商联建立是国家与社会的共同行为 |
(三) 全国工商联的双重代理功能的发挥 |
(四) 对历史上全国工商联代理绩效的评价 |
三 ACFIC双重代理在1978年后的定位 |
(一) 工商联的制度规定 |
(二) ACFIC 组织与政党、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和联系 |
(三) ACFIC 双重代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 |
(四) ACFIC 背后的经济和社会 |
第三章 ACFIC 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 |
一 ACFIC 的代理功能 |
(一) ACFIC 对私营经济的制度启动 |
(二) ACFIC 代表阶层的制度需求和制度阻力 |
(三) ACFIC 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信息沟通 |
(四) ACFIC 的政治表达:政党中的民营企业家 |
(五) ACFIC 的组织安排:政协和人大中的民营企业家 |
(六) ACFIC 对自己代表阶层的规制和引导 |
二 ACFIC 双重代理下的制度博弈 |
(一) 参与人的博弈函数与组织缺失下的博弈模型 |
(二) 组织代理下的博弈模型 |
三ACFIC双重代理的结果:博弈均衡与制度发展 |
(一) 修改宪法将促使国家价值观发生改变 |
(二) 政治结构的开放性 |
(三) 多元社会结构的合作 |
(四) 经济竞争与政治平等间的共同进展 |
第四章 、组织的双重代理与非均衡状态的渐进转型 |
一、 非均衡社会制度转型结构与渐进转型路径 |
(一) 非均衡制度转型结构的中国现实 |
(二) 延续的组织为非均衡制度转型结构的渐进提供了载体和空间 |
二、 以组织为支点实现渐进制度转型的理论意义 |
三、 结论及其延展:ACFIC 类中间领域组织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与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四、段永基:非公经济扮演重要角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引领[J]. 王东勤.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
- [2]民营上市公司创始人与董事会治理有效性研究[D]. 石晓飞. 南开大学, 2014(04)
- [3]民营科技企业知识资本经营体系的研究[D]. 王秀梅. 西华大学, 2010(04)
- [4]工商联刷新[N]. 柯志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
- [5]民营企业转型期企业家行为研究[D]. 石晓飞. 河北大学, 2007(S1)
- [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性及策略[J]. 赵炎,周文,席芙蓉. 经济论坛, 2006(05)
- [7]民营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 何茂涛. 山东大学, 2005(02)
- [8]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D]. 吕竺笙. 复旦大学, 2005(07)
- [9]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严宇芳. 中南大学, 2004(04)
- [10]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D]. 韩福国. 复旦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