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潮[1](2014)在《邯郸某规模化养猪场子宫内膜炎的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取规模化养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为研究对象,通过疾病调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预防和治疗试验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本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邯郸某规模化养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调查: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1.3%。分别与胎次,季节、品种、分娩状况均有关系,第1胎次和7及以上胎次发病率最高,分别24.0%和23.1%,第2-6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温差最大的5月份和10月份发病率最高分别为23.9%和23.4%。纯种母猪发病率显着高于杂种母猪。发病率与母猪分娩状况的关系为难产组100%,死胎、木乃伊组58.6%,正常产仔组8.9%。不同分娩状况各组断奶7d内的发情率、第一情期妊娠率的关系为分娩正常无子宫内膜炎组分别为88.1%、80.3%,分娩正常的子宫内膜炎组分别为84.0%、76.4%。死胎、木乃伊胎子宫内膜炎组分别为54.8%、25.8%,难产组分别为0、0。第二部分:对3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病猪的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分离出5种细菌分别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耐青霉素葡萄球菌。试验母猪的63.3%为单一感染,感染率最高的是大肠杆菌,其余为混合感染,感染率最高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中、高浓度的头孢曲松钠为极度敏感;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为高度敏感。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低浓度头孢曲松钠为中敏。青链霉素和其他药物只对某种细菌有敏感性。第三部分:对产房162头母猪分别使用高敏、中敏、对部分菌敏感药物采用子宫灌注、产后输液和肌肉注射三种方法进行预防试验。三种预防方法子宫炎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断奶7d内的发情率、第一情期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为有效预防。产后子宫内膜炎预防试验结果显示:产后子宫灌注组子宫内膜炎预防效果最好为5.6%,高于耳静脉输液组的13.0%和注射组的20.4%,差异显着。但耳静脉输液组断奶后的发情率、妊娠率最高分别为85.2%和83.3%,与灌注组的68.5%、61.1%和注射组的79.6%、70.4%,差异均显着。综合评定耳静脉输液组效果最好。与药物的敏感性关系不大。三种预防方法子宫炎的发病率、断奶7d内的发情率、第一情期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为有效预防。用两种敏感的药物头孢曲松钠和恩诺沙星对75头患子宫炎的母猪分别采用子宫灌注法和肌肉注射法进行治疗试验。肌肉注射方法的在治愈率高于子宫灌注方法差异显着。证明肌肉注射方法优于子宫灌注方法。对照组治愈率40%,说明子宫内膜炎有40%是可以自愈的。
张振国[2](2009)在《山西省阳高县猪瘟血清学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遍布于世界各国,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国内外生猪及其产品流通日益加大,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本论文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山西省阳高县12个乡镇65个养猪场和散养户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并比较分析了当地近几年来的相关调查数据,较系统全面地探讨了CSFV在阳高县区的感染情况,并分析了相关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阳高县各地均有猪瘟抗体阳性检出,猪场抗体阳性群检出率达100%,其中未免母猪的抗体阳性率为12.65%,未免仔猪的抗体阳性率为12.76%,说明阳高县猪瘟感染情况比较严重,经产母猪带毒现象普遍,应采取有效防疫措施进行防控。免疫母猪和育肥猪猪瘟抗体阳性率为61.90%~81.82%之间,说明免疫失败率较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应该从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养殖户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培植龙头企业,走出庭院养殖,大规模鼓励建立养殖小区;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场的饲养技术水平;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步伐,建设完善县级动物防疫检测控制中心,配套先进的检验化验设施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猪瘟防控工作。
贾俊元,韩庆彦[3](2007)在《甘肃省断奶仔猪圆环病毒病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猪圆环病毒病是新近传入我国的猪病,由圆环病毒2型(Post-weaning mlu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CV2)引起,郎洪武等(2000年)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PCV2的检测,
陈学灿,韩庆彦,康逢仁,徐峥嵘,赵春玲[4](2007)在《甘肃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在甘肃省的112个规模化养猪场开展了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调查,结果表明,61.60%(69/112)规模猪场的仔猪有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率为47.06%(1304/2771),PCV-2与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混合感染率最高,疑似PMWS疫情的PCV-2检出率为84.15%(154/183),其中PCV-2的两个毒株分属于两个起源不同的群。
曹洪志[5](2007)在《多重PCR诊断猪5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5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病原体的多重PCR方法。采用Primer Premier 5.0和Oligo 6.0引物设计软件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PPV的NS1基因、PCV2的ORF2、JEV的NS1基因、PRRSV的M基因以及PRV的gE基因序列设计了5对引物;分别扩增长度为750bp、494bp、475bp、363bp、178bp的特异性片段。通过对影响PCR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反应Buffer、反应的退火温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等)进行优化,建立了灵敏检测这5种疾病的单项PCR方法;同时,还以PCV2为例就不同DNA抽提方法对扩增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确定了最佳的模板DNA抽提方法;对多联PCR反应中的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和Mg2+浓度等进行优化后,建立了在相同反应程序下通过二联和三联两个反应体系(PPV-JEV,PCV2-PRRSV-PRV)对这5个核酸片段进行有效扩增的多重PCR方法。敏感性实验表明二联PCR最低检测限为:40.7TCID50PPV,15.5TCID50JEV;三联PCR最低检测限为:389TCID50PRRSV、245TCID50PRV,最低也能检测到经10-4稀释的PCV2抽提的DNA。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对PRV的野毒株和gE基因缺失疫苗株进行鉴别,同时能够区别PCV1和PCV2的感染;对PRV-SA215株、PCV1的核酸和健康猪淋巴结核酸抽提物均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利用该方法对采自四川、重庆、广西、广东、福建等发病猪场的30个病料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再与单项PCR方法检测结果相比较,两者平均阳性符合率为93.3%。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高度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可以运用于临床诊断。
樊福好,荆继忠,闫之春,宋长绪[6](2007)在《中国猪业面临的难点及发展前景(三)——关于猪的健康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金猪拱门,万物更新!在过去的2006年,中国的养猪产业历经了市场从极度低迷到大幅回升的起落,更承受了从猪链球菌病到所谓的猪“高热病”的困扰。面对如此现状,猪产业的从业者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对策思考、实践总结,专家、学者等则对此进行了调研、分析研究与反思,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及对未来猪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本刊编辑部通过专访的形式将这些文稿汇集起来,归纳成若干主题陆续发表,以飨读者!本期刊发的为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樊福好博士、中国畜牧业协会养猪分会荆继忠副秘书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宋长绪博士及美国谷物协会闫之春博士的关于中国猪业生产中健康管理方面的热点问题的专访稿。
韩庆彦,潘永红[7](2004)在《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文中研究表明
韩庆彦,潘永红[8](2004)在《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文中研究说明
二、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邯郸某规模化养猪场子宫内膜炎的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引言 |
1.1 子宫内膜炎概述 |
1.2 母猪生殖道解剖特点 |
1.2.1 子宫角 |
1.2.2 子宫体 |
1.2.3 子宫颈 |
1.2.4 猪的阴道 |
1.3 子宫炎的分类 |
1.3.1 急性子宫内膜炎 |
1.3.2 慢性子宫内膜炎 |
1.3.3 隐性子宫内膜炎 |
1.4 子宫炎的危害 |
1.4.1 非生产天数的增加 |
1.4.2 母猪淘汰率增加,造成猪场母猪胎龄不合理 |
1.4.3 使配种有效率降低,返情率升高 |
1.4.4 子宫内膜炎易导致母猪流产 |
1.4.5 子宫内膜炎出生仔猪体弱多病 |
1.5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
1.5.1 原发性病因 |
1.5.1.1 细菌引起的子宫炎 |
1.5.1.2 病毒性病因 |
1.5.1.3 真菌感染 |
1.5.1.4 寄生虫感染 |
1.5.2 诱发感染子宫内膜炎的因素 |
1.5.2.1 生理状态原因 |
1.5.2.2 内分泌因素 |
1.5.2.3 霉菌毒素感染因素 |
1.5.2.4 产程过长 |
1.5.2.5 泌尿系统感染(UTI) |
1.5.2.6 持久的天气应激 |
1.5.2.7 母猪便秘 |
1.5.3 其它诱因 |
1.5.3.1 药物使用不当因素 |
1.5.3.2 公猪因素 |
1.5.3.3 不遵守操作的因素 |
1.6 猪子宫炎易发生的几个时段 |
1.7 子宫内膜炎诊断鉴定方法 |
1.7.1 据临床症状鉴定 |
1.7.2 B超检查 |
1.7.3 实验室诊断 |
1.7.3.1 精液生物学诊断 |
1.7.3.2 子宫分泌物的镜检检查 |
1.7.3.3 硝酸银试验法 |
1.8 子宫炎的治疗原则和手段 |
1.8.1 原则 |
1.8.2 治疗手段 |
1.8.2.1 注射治疗 |
1.8.2.2 中药疗法 |
1.8.2.3 子宫灌注及宫内投药 |
1.8.2.4 子宫内投药 |
1.8.2.5 中西医结合疗法 |
1.8.2.6 激素疗法 |
1.8.2.7 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 |
1.8.2.8 抗菌药物加勃膜保护剂或辅料等治疗 |
1.9 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措施 |
1.9.1 科学饲养 |
1.9.1.1 采食 |
1.9.1.2 饮水 |
1.9.1.3 青饲料 |
1.9.2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
1.9.3 生物安全 |
1.9.4 严格生产管理 |
1.9.4.1 对公猪和母猪进行严格选育,保证公猪和母猪品质优良 |
1.9.4.2 每次采精后对公猪精液进行有效的检验,以保证安全可靠 |
1.9.4.3 加强人工输精员兽医卫生规范的培训和监督,确立无菌操作观念 |
1.9.4.4 把好配种消毒关 |
1.9.5 建立产后检查制度 |
1.9.6 预防性用药 |
1.9.6.1 产后保健制度 |
1.9.6.2 产前给药 |
1.9.6.3 对生产过程中非正常的母猪的产后保健 |
1.9.7 淘汰繁殖率低的公母猪 |
1.9.8 建立有效可行的消毒制度 |
1.9.9 展望 |
1.10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0.1 研究内容:本论文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
1.10.2 研究方法 |
2 邯郸地区某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1.3 子宫内膜炎的临床判定标准 |
2.1.4 调查内容 |
2.2 调查结果 |
2.2.1 母猪子宫炎内膜炎发病率及与胎次的关系 |
2.2.2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 |
2.2.3 母猪子宫内膜炎与品种的关系 |
2.2.4 母猪的分娩状况对子宫内膜炎发病率的影响 |
2.2.5 不同分娩状况的母猪子宫内膜炎对情期受胎情况的影响 |
2.2.6 讨论 |
2.2.6.1 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及与胎次的关系 |
2.2.6.2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 |
2.2.6.3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与品种的关系 |
2.2.6.4 母猪子宫内膜炎与分娩状况关系 |
2.2.6.5 不同分娩状况的母猪子宫内膜炎对情期受胎情况的影响 |
2.2.7 小结 |
3 母猪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选择 |
3.1.2 培养基 |
3.1.3 仪器设备 |
3.1.4 药敏试验药品 |
3.1.5 药品及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培养基制作 |
3.2.1.1 准备工作 |
3.2.1.2 按培养基制作说明配置培养基, |
3.2.2 病料采集 |
3.2.3 细菌的分离培养 |
3.2.4 革兰氏染色 |
3.2.5 生化鉴定 |
3.2.6 30头母猪的感染情况 |
3.3 病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1.1 治疗药物的选择 |
3.3.1.2 培养基 |
3.3.1.3 仪器设备 |
3.3.2 致病菌的药敏试验 |
3.3.2.1 药敏片的制备 |
3.3.2.2 药敏试验 |
3.3.3 结果判定 |
3.3.4 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纸片法)结果 |
3.4 讨论 |
3.4.1 分离出病原菌种类 |
3.4.2 30 份病料的细菌学检查结果 |
3.4.3 药敏试验结果 |
3.5 结论 |
4 母猪子宫内膜的预防治疗效果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母猪的选择与分组 |
4.1.1.1 子宫内膜炎预防试验母猪的选择与分组 |
4.1.1.2 子宫内膜炎治疗试验母猪的选择与分组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药品 |
4.1.4 母猪子宫内膜的预防试验方法 |
4.1.4.1 子宫灌注组 |
4.1.4.2 耳静脉输液组 |
4.1.4.3 颈部肌肉注射组 |
4.1.5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实验 |
4.1.6 子宫内膜炎预防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
4.1.7 配种方法与饲养管理 |
4.2 预防与治疗试验结果 |
4.2.1 子宫内膜炎预防试验验结果 |
4.2.1.1 不同药物子宫灌注预防子宫内膜炎试验结果 |
4.2.1.2 不同药物耳静脉输液预防子宫内膜炎试验结果 |
4.2.1.3 不同药物注射预防子宫内膜炎试验结果 |
4.2.2 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3.1 母猪产后预防实验讨论 |
4.3.2 子宫内膜炎治疗讨论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山西省阳高县猪瘟血清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 |
1.1 猪瘟的历史和现状 |
1.1.1 猪瘟的历史 |
1.1.2 猪瘟的现状 |
1.2 猪瘟的临床症状 |
1.2.1 急性猪瘟的临床症状 |
1.2.2 慢性猪瘟的临床症状 |
1.2.3 非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 |
1.2.4 繁殖障碍型猪瘟的临床症状 |
1.3 猪瘟的病理剖捡 |
1.3.1 急性猪瘟的病理剖捡 |
1.3.2 慢性猪瘟的病理剖捡 |
1.3.3 繁殖障碍型猪瘟的病理剖捡 |
1.4 猪瘟的致病机理 |
1.5 猪瘟的流行病学 |
1.5.1 易感动物 |
1.5.2 传染源 |
1.5.3 传播途径 |
1.5.4 流行特点 |
1.5.5 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
1.6 猪瘟的诊断方法 |
1.6.1 临床诊断 |
1.6.2 实验室诊断 |
1.6.3 与其他疫病的鉴别诊断 |
1.7 猪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7.1 CSFV的基本结构 |
1.7.2 CSFV的理化特性 |
1.7.3 CSFV基因组结构 |
1.7.4 CSFV基因的结构蛋白及其特性 |
1.7.5 CSFV基因的非结构蛋白及其特性 |
1.8 猪瘟分子流行学的研究 |
1.8.1 CSFV病原特性的研究进展 |
1.8.2 CSFV基因组的分型 |
1.9 猪瘟防控措施和技术研究 |
1.9.1 猪瘟防控措施 |
1.9.2 猪瘟疫苗研究 |
1.10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阳高县养猪业概况 |
2.1 阳高县基本情况 |
2.2 养猪业发展现状 |
2.3 当前阳高县猪疫病情况 |
第三章 阳高县猪瘟的血清学调查 |
3.1 材料 |
3.1.1 猪血清样品 |
3.1.2 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待检血清灭活 |
3.2.2 加稀释液 |
3.2.3 稀释待检血清 |
3.2.4 稀释阴性和阳性对照血清 |
3.2.5 加血凝抗原 |
3.2.6 血凝反应 |
3.2.7 结果判定 |
3.3 调查结果 |
3.3.1 未免母猪猪瘟抗体阳性检测情况 |
3.3.2 未免仔猪不同乡镇猪瘟抗体阳性检测情况 |
3.3.3 不同乡镇免疫后母猪猪瘟抗体阳性检测情况 |
3.3.4 不同乡镇免疫后育肥猪猪瘟抗体阳性检测情况 |
3.3.5 不同年度猪群猪瘟抗体阳性情况 |
3.4 讨论 |
3.4.1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3.4.2 阳高县猪瘟抗体阳性率较高的原因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与展望 |
4.2.1 建议 |
4.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多重PCR诊断猪5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猪伪狂犬病 |
1.1 疾病概述 |
1.2 伪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
1.3 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
2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 |
2.1 疾病概述 |
2.2 PRRS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
2.3 PRRSV M基因概述 |
3 猪流行性日本乙型脑炎 |
3.1 疾病概述及国内外流行情况 |
3.2 JEVNS1基因概述 |
4 猪圆环病毒病 |
4.1 疾病概述 |
4.2 PCV2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
4.3 PCV2 ORF2概述 |
5 猪细小病毒病 |
5.1 猪细小病毒病及其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
5.2 NS1基因作为引物设计基因的选择 |
6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诊断方法 |
6.1 病原分离鉴定 |
6.2 血清学诊断方法 |
6.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1 材料 |
1.1 病毒及病料 |
1.2 细胞、菌株和质粒 |
1.3 病毒核酸抽提试剂 |
1.4 PCR及相关试剂 |
1.5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病毒增殖 |
2.2 病毒核酸抽提(RNA和DNA病毒分别抽提核酸) |
2.2.1 病毒DNA的抽提 |
2.2.2 病毒RNA的抽提 |
2.3 引物设计 |
2.3.1 PPV不同分离株间NS1基因同源性分析 |
2.3.2 JEV不同分离株间NS1基因同源性分析 |
2.3.3 PRRSV不同分离株间M基因同源性分析 |
2.3.4 PRV不同分离株间gE基因同源性分析 |
2.3.5 PCV2不同分离株间ORF2同源性分析 |
2.3.6 多联PCR引物设计 |
2.4 单项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4.1 单项PCR检测JEV和PRRSV |
2.4.2 单项PCR检测PPV,PCV2,PRV |
2.4.3 单项PCR条件优化 |
2.4.4 PCR产物的鉴定 |
2.5 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5.1 PPV-JEV检测 |
2.5.2 PCV2-PRRSV-PRV的检测 |
2.6 敏感性检测 |
2.6.1 单项PCR敏感性实验 |
2.6.2 多联PCR敏感性实验 |
2.7 特异性实验 |
2.7.1 PPV-JEV二联PCR对单一模板的检测 |
2.7.2 PCV2-PRRSV-PRV对单一模板和二联模版的检测 |
2.8 可重复性实验 |
2.9 对临床猪组织病料的检测 |
3 结果 |
3.1 单项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3.1.1 应用不同缓冲溶液扩增效果 |
3.1.2 单项PCR共同退火温度的确定 |
3.1.3 酶浓度的确定 |
3.1.4 引物浓度的确定 |
3.1.5 Mg~(2+)浓度的确定 |
3.1.6 不同核酸抽提方法对PCV2的扩增效果比较 |
3.2 PCR产物鉴定结果 |
3.2.1 阳性质粒的PCR鉴定 |
3.2.2 测序结果(见附录1) |
3.3 多重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3.3.1 PPV-JEV二联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3.3.2 PCV2-PRRSV-PRV三联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3.4 敏感性实验 |
3.4.1 单项PCR敏感性实验 |
3.4.2 多联PCR敏感性实验 |
3.5 特异性实验 |
3.5.1 PPV-JEV二联PCR对单一模板的检测结果 |
3.5.2 PCV2-PRRSV-PRV对单一模板和二联模板的检测结果 |
3.6 可重复性实验结果 |
3.7 对临床猪组织病料的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多重PCR的引物设计 |
4.2 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 临床送检病料的选择 |
4.4 DNA抽提方法的选择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扩增片段测序结果 |
附录2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7)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
2. 主要症状 |
3. 解剖变化 |
4. 实验室检验 |
4.1 血清学检测 |
4.1.1 试剂与方法: |
4.1.2 经对82份未经免疫的猪血清抗 |
4.2 病原检验 |
4.2.1 采用PCR对7头仔猪的脾脏、淋巴结进行PCV-2检验, 阳性7份。 |
4.2.2 采用RR-PCR对7头仔猪的脾脏、淋巴结进行PRHS检验, 阳性4份。 |
4.2.3 采用猪瘟荧光抗体试验对7头仔猪肾脏进行检测, 阳性2份。 |
4.2.4 采集有化脓灶的2头仔猪肺脏, 均分离出绿脓杆菌。 |
4.2.5 选择有贫血、黄疸症状的33头仔猪进行耳尖血抹片, 姬姆萨染色镜检, 未发现附红细胞体。 |
5. 主要防治措施 |
5.1 采病仔猪肺脏、脾脏制作自家组织灭活苗, 预防以进行性呼吸障碍为主的, 症状复杂的继发感染。 |
5.2 制作自家多价高免血清, 防治仔猪以进行性呼吸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继发感染。 |
(8)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
2 主要症状 |
3 解剖变化 |
4 实验室检验 |
4.1 血清学检测 |
4.2 病原检验 |
5 主要防治措施 |
6 小结与讨论 |
四、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邯郸某规模化养猪场子宫内膜炎的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D]. 刘明潮.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2]山西省阳高县猪瘟血清学调查研究[D]. 张振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1)
- [3]甘肃省断奶仔猪圆环病毒病的调查[J]. 贾俊元,韩庆彦. 中国动物检疫, 2007(12)
- [4]甘肃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调查研究[J]. 陈学灿,韩庆彦,康逢仁,徐峥嵘,赵春玲. 动物医学进展, 2007(10)
- [5]多重PCR诊断猪5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方法研究[D]. 曹洪志.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4)
- [6]中国猪业面临的难点及发展前景(三)——关于猪的健康管理[J]. 樊福好,荆继忠,闫之春,宋长绪. 中国猪业, 2007(02)
- [7]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J]. 韩庆彦,潘永红. 肉品卫生, 2004(09)
- [8]西北某工厂化养猪厂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控制[J]. 韩庆彦,潘永红. 中国动物检疫,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