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槌形状与击鼓过程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新[1](2021)在《噪音作品的构思和节奏、音色与织体的组织——瓦列兹打击乐合奏《电离》的结构手段解析》文中研究指明西方专业音乐创作中首次脱离乐音、直接使用噪音的打击乐合奏《电离》,是美籍法裔作曲家瓦列兹探索以音响本身反映科学中的物象,丰富音乐表现手段的实验性作品。文章通过对理解作品题目和作品中结构手段之间的联系,打击乐器的功能分类和演奏员乐器分配与营造空间感的关联,核心节奏的类型和组合方式,节奏与音色结合组成的基本织体形态,整体曲式结构划分及各部分内的织体布局这五方面的详细解析,说明该作品的构思、结构手段和历史性贡献。
李岳[2](2021)在《塑料制品材质对敲打乐发声的影响——评《塑料品种与选用》》文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塑料工业得到迅猛发展。由于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塑料制品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制作敲打乐器,如架子鼓、定音鼓的鼓面等。塑料的材质多种多样,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PET、HDPE、PVC、LDPE等。PET无色透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的材质就是PET材料,同时当前大部分乐器中的塑料部分也是由PET材料制成;
李唯昕[3](2021)在《基于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可穿戴手指鼓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人机交互作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桥梁,承担着信息传输的功能,是计算机理解人类指令、感知人类意图的唯一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够进行人机交互的设备不仅仅局限于鼠标、键盘,还有各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为人机交互提供了新的使用场景与体验,但刚性可穿戴设备在穿戴舒适性方面有着一定的缺陷,进而限制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场景。为此,本文提出了使用柔性应变传感器制作出可穿戴手指鼓的软硬件设计并加以实现,利用柔性传感器模拟了现实世界中鼓的工作效果,可以对手指敲击力度的轻重进行响应,探索了柔性应变传感器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有:第一、使用低成本的纱线型柔性应变传感材料制作传感器,对传感结构提出多种设计,再根据不同设计制作出传感器后进行对比实验,根据实验探究了不同结构的传感性能差异,验证了本文设计的传感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实时性、灵敏度。第二、硬件设计层面上,在比较了市场上各种芯片综合性能后选用ESP32作为系统核心芯片,围绕ESP32芯片设计了对应的外围电路,并根据信号采集方式设计了相应的信号采集电路。第三、移植Free RTOS对硬件模块进行调度,为模数转换器、蓝牙模块设计了驱动程序,能够实现高速、实时的信号采集与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提出了利用柔性应变传感器受到手指敲击时受到的冲击力不同导致传感器信号强度增长幅度不同的敲击力度判定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延迟。为了解决信号采集过程中由于噪声干扰产生的误判现象,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采样信号进行滤波,提升了判定准确率。设计了利用手机App对手指敲击进行发声响应的功能,并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对敲击状态进行展示。第四、编写了一套测试程序用于解决不同测试仪器之间数据传输时间不统一的问题,利用多种测试仪器从力学、电学、声波等多方面对系统进行了验证。最终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可以在84ms内完成对手指敲击的响应,判定准确率为94%。
王海霞[4](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米岚[5](2019)在《舞蹈图像阐释·前图像志研究 ——兼论刘恩伯《中国舞蹈文物图典》的前图像志价值》文中提出舞蹈图像具有历史相貌遗存的本质属性。图像中的舞姿造型成为舞蹈历史研究中有形的文献资料,中国历代舞姿造型一般以图像的形式存在,舞姿的形态变化反映着舞蹈文化的流播状况。论文将中国舞姿造型作为研究对象,以汇集了中国考古中关于舞蹈文物图像的《中国舞蹈文物图典》为依据,运用图像学理论探寻中国舞姿造型的传承与发展脉络,同时为舞蹈史学研究提供图像阐释理论借鉴和应用的方法。“前图像志”是图像学研究中关于图像阐释方法的最前置概念,学理源自美国德裔犹太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的《图像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图像阐释“三层次”理论,即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和图像阐释,前图像志描述是第一个层次,说明审视图像前人脑中已占有的图像概念,它是图像阐释的基础。《中国舞蹈文物图典》汇集了中国考古中关于舞蹈的文物图像,书籍从器物和历史的二个维度对图像进行排序,先以器物类型分列舞蹈图像,再以历史顺序安排图像位置,有形而有序地完整体现中国舞蹈的图像群。从不同器物上的舞蹈图像和历代舞姿的造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舞蹈的肢体形塑过程,再从典型舞姿所具有的相似性或共性形态中抽象为“S形”、“C半月式”和“/斜塔式”三种中国舞姿的肢体符号。“S形”是这三种符号的完型,而“/斜塔式”是舞姿动态的开端,“C半月式”是二者的中间段,从舞姿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到“/斜塔式”-“C半月式”-“S形”中国舞蹈舞姿形态的演绎过程,由此而构成了有图像形态的完整中国舞姿造型发展脉络,《中国舞蹈文物图典》成为我们审视中国舞蹈不仅在舞蹈图的静态上,还在舞蹈动态上前图像志描述的蓝本。
陈筱娇[6](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袁理脉[7](2018)在《贵州松桃苗族花鼓舞传承现状与体育推广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但在社会变迁背景下,一些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遭遇多种困境。因此,加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研究,助推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花鼓舞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花鼓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体育学等交叉学科理论视角,重点对松桃花鼓舞的传承现状与问题、花鼓舞的体育属性与体育功能,以及将花鼓舞作为体育运动在家庭、学校、社区和商业领域的推广路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松桃花鼓舞的起源、分类与艺术属性进行了阐述。首先,收集并整理了花鼓舞起源的神话传说和文献史料;其次,按照鼓的形态、舞的功能和击鼓人数对花鼓舞进行了分类,为认识和理解花鼓舞表演提供指导,并分析了四面鼓作为“鼓中之王”的由来;最后,基于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象征理论,分析了花鼓舞的文化象征和艺术属性。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花鼓舞传承现状与传承问题。主要从家庭师徒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社区活动传承和旅游商演传承四个维度,分析了花鼓舞的传承现状及传承问题,认为造成现有传承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将花鼓舞单一地视为文化艺术活动在进行传承,忽视了花鼓舞体育功能的开发,从而限制了花鼓舞多种传承路径的实现及传承问题的解决。第三章主要对花鼓舞的舞蹈内容和舞蹈动作进行了解析。从击鼓动作、舞蹈动作、舞步动作、鼓点节奏和舞蹈队形五个方面,对花鼓舞舞蹈动作的动作要素构成及舞蹈动作的体育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花鼓舞表现出了现代体育运动的训练学和生理学特征,是否具有体育属性和体育功能还需进一步分析论证。第四章主要论证了花鼓舞的体育本质和体育属性,进而探讨了花鼓舞的体育功能。根据体育的质的规定性宏观理论和体育人类学关于判断身体运动的体育属性的微观实证方法,论证了花鼓舞的体育属性,建立了花鼓舞与体育运动的本质联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花鼓舞的体育教育、体育健身、体育娱乐和体育经济之功能。第五章主要基于花鼓舞的体育属性和体育功能,论述了花鼓舞的体育推广路径。从花鼓舞的体育功能出发,论述了现代化改造后的花鼓舞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家庭体育、学校教育、社区体育、体育产业领域中的推广路径。最后,结语部分对上述各章节内容进行了高度提炼和总结。
杨莹[8](2016)在《《铜鼓联吟集》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芷邻,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道光十六年(1836)四月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闰三月任广西巡抚。到任后的次年,他修复巡抚衙铜鼓楼并组织一场铜鼓联吟活动。这次联吟活动是迄今为止最多的一次文人参与以铜鼓为题材的诗歌联吟活动。当时参与铜鼓联吟活动者多达四十余人。梁章钜将这些诗收集起来,加上金鉷《铜鼓记》,袁枚的《铜鼓赋》,谢、钱的《铜鼓歌》,汇编成集,由吕璜作序,自撰一篇《后铜鼓记》。他将集子名为《铜鼓联吟集》(1)。《铜鼓联吟集》也成了最大的铜鼓诗集。《铜鼓联吟集》中的诗文有对铜鼓历史渊源的追寻,对铜鼓外形、声音的描述,对铜鼓价值的感慨,对铜鼓神威的敬畏,对铜鼓作用的宣传。所以对《铜鼓联吟集》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广西特有的铜鼓文化,为广西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价值。作为一本唱和诗集,《铜鼓联吟集》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首先,它是最大的铜鼓诗歌集。《铜鼓联吟集》以韵文的方式记录了铜鼓联吟活动的缘起、盛况和影响。诗集的流传也是将铜鼓联吟活动的盛况流传下去,传为美谈。其次,《铜鼓联吟集》以诗文浓缩历史文献,诗文虽短,内容丰富。《铜鼓联吟集》引用或涉及了很多文学文献,如《诗经》《周礼》《礼记》《后汉书》等。诗文多引用或借鉴这些经典的文献资料来赋诗,一方面体现了联吟诗人较高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铜鼓联吟集》的文学价值。由于梁章钜突出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政绩,《铜鼓联吟集》中的诗文不乏对梁章钜的赞美之语。从这些赞美梁章钜的诗文中,我们也大致了解了梁章钜的其人、其事。《铜鼓联吟集》自刊刻以来,常常被有关研究者引用,但是,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其诗文的校注工作更是空白。正是因为缺少对其深入的研究与校注,很多文献在引用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本文主要围绕梁章钜其人、其事,《铜鼓联吟集》的史料、文学价值,《铜鼓联吟集》校注这几个方面来展开阐述。对梁章钜其人、其事的探讨,了解梁章钜不平凡的一生。对《铜鼓联吟集》价值的挖掘,突出其在铜鼓文学史上特殊的地位。对《铜鼓联吟集》的校注,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对其每一字句进行仔细的辨析、考证与解释疏通,力求让《铜鼓联吟集》以最易读、最精准的面貌供人研究引用。铜鼓作为广西的文化代表,它连接着自古至今壮乡儿女不可割舍的情怀,梁章钜不但政绩卓越、文学造诣也极为突出。所以研究梁章钜及其编纂的《铜鼓联吟集》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张雁勇[9](2016)在《《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礼》天子宗庙祭祀是指天子以主祭者的身份在宗庙中参加的祭祖仪式,它包括祭祀的对象及类型、祭前准备事宜、祭祀之日的仪式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文旨在梳理和考辨《周礼》以上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天子宗庙祭祀的文化结构、寓意、社会功能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索。现就各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即介绍选题缘起及意义、对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和分析、确定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总体思路上,按照描述事实——分析寓意——探索功能的范式逐渐层层深入。既着力于《周礼》所载天子宗庙祭祀内容的梳理和考辨,又注重对其寓意的阐发和社会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的探索,试图挖掘出那些在信仰和仪式背后起着支撑作用的文化要素。在研究方法上,不仅会采用传统的历史文献考证和分析方法,而且还将谨慎地择取和借鉴考古学、宗教社会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材料、理论和方法。第一章梳理了《周礼》中天子宗庙祭祀的对象及类型。祭祀对象以祭祀先王与先公为主,此外还有祭祀先妣和功臣配祭的制度。祭祀类型可分为常祀与因祭两大部分,其中常祀包括四时祭和间祀,因祭包括因灾祸祈祷、因丧而祭、大师告祭、大田告祭和大会同告祭。第二章和第三章探索了祭祀前的准备事宜。具体包括器服与祭品的准备、卜筮、准备乐舞、发布与执行誓戒禁令、立尸与为期。人们的祭祀意识随着祭祀之日的临近,有一个不断渐进强化的过程。各项祭前准备事宜就是不断强调祭祀的旨趣以及为正式祭祀仪式铺平道路的过程,可以视为一种过渡仪式。它将器服、祭品和祭祀者同凡俗世界完全隔离,并带入到了神圣的时间(祭祀时间)和神圣的空间(宗庙)之中,实现了从凡俗状态到神圣状态的一系列过渡。第四章考察了祭祀之日的仪式。正式仪式开始之前还有一些临祭的程序,即鸡人和巾车呼旦,警起百官以及小宗伯告时于王,世妇等陈列祭器与祭品以及肆师告洁告备,大史安排助祭诸臣行礼的位置。正式仪式包括迎神,祼礼,迎牲、杀牲与割牲,进献笾豆之实、牺牲、酒与粢盛,赐酒于助祭者和执事者,仪式的退出六大步骤。第五章分析了《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的社会功能及其运行机制。天子宗庙祭祀的预设功能主要为:追念、祈福于祖先及增强宗族内聚力,巩固君臣关系,以孝道垂范教化臣民,将礼义嵌入人心,确认与展示祭祀者的身份及地位,此外还有与政治相关的娱乐和审美功能。这些功能既是天子宗庙祭祀系统正常运行的逻辑结果,又是支撑它得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文章还就《周礼》所载天子宗庙祭祀内容的材料性质给出了判断,对学界运用西方理论进行研究的方法作出反思。在材料的性质上,由于祭祀制度一般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所以我们虽然不能推出《周礼》关于天子宗庙祭祀的记载与周代礼乐社会完全吻合的结论,但也有理由相信,这些记载反映的总体文化结构、寓意以及社会功能都与周代礼乐社会的实际情况相去不远,亦即周代天子宗庙祭祀是《周礼》所载天子宗庙祭祀的结构性来源。在研究的方法上,毫无疑问,西方理论的传入,为我们理解周代礼乐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周代礼乐文化毕竟有其自身的文化体系,若想作出合理的解释,还须继续深入到它的文化体系中去努力挖掘。
傅聪[10](2015)在《探寻音乐心理剧中的萨满治疗基因 ——以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选择音乐心理剧与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作为具体的研究事象,从找寻现代音乐治疗中的萨满治疗基因开始,经过多次的临床实践与田野考察、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是循迹音乐心理剧创始人约瑟夫·莫雷诺所提出的思想与方法技术,从治疗的角色构成、治疗过程、治疗的表现形式、治疗的音乐等多个角度以找寻音乐心理剧与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中的共通性,使得萨满治疗仪式这一古老的治疗智慧和恒久的艺术魅力得以呈现,并循迹此脉络进一步提炼出现代音乐治疗的萨满治疗基因,深入挖掘这一古老萨满治疗智慧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其一,借鉴曹本冶的“音声”理论、荣格有关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科恩有关“音声环境与音乐—精神带动”、“音乐与祈祷的动态模型”的理论等,以揭示音乐在治疗中所承担的不可替代的任务及由此蕴积的人文意义,其二,作为萨满治疗智慧的另一个启示——艺术综合观在治疗中的深刻内涵,笔者认为萨满所达致的身心合一的整体观,及运用艺术综合形式的表达方式,对于现代音乐治疗的发展有积极的可借鉴作用与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从探讨音乐治疗中音乐与治疗关系的实践层面上升至学科层面,在立足于跨学科与本土化的语境之下,进一步梳理了有关音乐与治疗关系研究的诸学科以及它们与音乐治疗之间的联系,以清晰音乐治疗在未来的发展定位与方向。笔者通过循迹传统治疗仪式与现代音乐治疗之间的联系与脉络,结合当前活跃的学术大背景,包括医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对治疗、音乐与文化的关注日益加深,并催生出医学民族音乐学产生、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兴起,以反思国内音乐治疗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文中认为音乐文化观的缺失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对中国音乐治疗未来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相关的思考与建议,一方面是对音乐治疗的界定、培养模式及与跨学科的合作交流提出了新的思考,以丰富与补充国内音乐治疗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另一方面则对音乐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即走向综合与回归传统。其一,从走向综合的趋势来看,笔者重新思考了音乐心理剧在国内的发展潜力,尽管它早已作为音乐治疗的一项方法技术应用至今,但其真正的价值并未充分挖掘。当今音乐心理剧所蕴含的综合艺术观的治疗思维顺应了当今学术语境的发展所趋,对于它在国内的发展也提出了可行性的分析,旨在阐释音乐心理剧需要放置于本土化语境中才能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与价值。其二,从回归传统的发展趋势来看,笔者分析了民族音乐治疗在国内的发展潜力,尽管中国民族医学研究成果颇丰,但除了中医之外其他民族的优秀医学遗产却很少被学术界关注,随着近年来随着医学民族音乐学的异军突起,势必会对音乐治疗的发展产生影响,这将使音乐治疗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各民族传统的治疗形式,文中对民族音乐治疗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展望,提出应建立“民族音乐治疗工作室”的设想,旨在从音乐治疗的角度以整理与挖掘国内各民间仪式中尚存的“音乐治疗形式”,特别是对于即将消失殆尽的民间治疗仪式的记录与整理,这也有待于音乐治疗同行们的关注与重视,以期能够从这些珍贵的遗产中汲取治疗的精华并运用于音乐治疗的实践之中。
二、鼓槌形状与击鼓过程力学特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鼓槌形状与击鼓过程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可穿戴手指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机交互 |
1.2.2 柔性应变传感器 |
1.3 系统设计方案 |
1.3.1 功能设定 |
1.3.2 系统运行流程 |
1.4 论文结构 |
2 柔性应变传感器选型与结构设计 |
2.1 柔性应变传感器选型 |
2.2 传感单元结构设计 |
2.3 传感器性能测试与分析 |
2.3.1 测试方式 |
2.3.2 灵敏度 |
2.3.3 响应时间 |
2.3.4 循环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芯片选型 |
3.1.1 无线数据传输 |
3.1.2 微控制单元 |
3.2 系统电路设计 |
3.2.1 电源电路设计 |
3.2.2 晶振电路设计 |
3.2.3 Flash电路设计 |
3.2.4 UART与 USB电路设计 |
3.2.5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1.1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 |
4.1.2 手机 App 软件开发环境 |
4.2 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软件设计架构 |
4.2.2 操作系统 |
4.2.3 判定方法 |
4.3 外设驱动开发 |
4.3.1 模数转换器驱动开发 |
4.3.2 蓝牙驱动开发 |
4.4 滤波算法设计与实现 |
4.4.1 常见滤波算法概述 |
4.4.2 滤波效果对比 |
4.4.3 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 |
4.5 手机App开发 |
4.5.1 声音的播放 |
4.5.2 图形界面 |
4.5.3 蓝牙数据接收 |
4.6 本章小结 |
5 效果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与方式 |
5.1.1 测试工具 |
5.1.2 测试方式 |
5.2 实验效果与分析 |
5.2.1 系统响应时间 |
5.2.2 轻重判定 |
5.2.3 滤波效果 |
5.2.4 长按只响一次 |
5.2.5 连续敲击 |
5.2.6 不同通道互不干扰 |
5.2.7 多通道同时工作 |
5.2.8 外部干扰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4)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5)舞蹈图像阐释·前图像志研究 ——兼论刘恩伯《中国舞蹈文物图典》的前图像志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图像阐释之前图像志 |
第一节 前图像志的缘由 |
一、审视图像前的图像概念 |
二、图像阐释前的图像蓝本 |
第二节 《图典》之中国舞蹈图像 |
一、《图典》图像的信息 |
二、《图典》图像的价值 |
第二章 《图典》之舞姿造型 |
第一节 舞姿造型分类 |
一、彩陶中的舞蹈图像 |
二、岩画中的舞蹈图像 |
三、玉雕舞人图像 |
四、青铜器上的舞蹈图像 |
五、肖形印中的舞蹈图像 |
六、漆器上的舞蹈图像 |
七、舞俑图像 |
八、陶瓷器上的舞蹈图像 |
九、墓室壁画、雕饰中的舞蹈图像 |
十、石窟壁画雕饰中的舞蹈图像 |
十一、寺观舞蹈图像 |
十二、绘画中的舞蹈图像 |
第二节 历代舞姿造型 |
一、先秦时期舞姿造型 |
二、秦汉时期舞姿造型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舞姿造型 |
四、唐代舞姿造型 |
五、宋代舞姿造型 |
六、明清时期舞姿造型 |
第三章 《图典》图像之母题鉴定 |
第一节 斜塔式舞姿形塑 |
第二节 半月式舞姿形塑 |
第三节 S形舞姿形塑 |
第四章 中国舞蹈之前图像志符号 |
第一节 前图像志肢体符号 |
第二节 《图典》的肢体符号 |
一、斜塔形肢体符号 |
二、半月形肢体符号 |
三、S形肢体符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
(一)研究对象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1、“中国” |
2、“夷夏之辨” |
3、“胡”、“夷”与“汉” |
4、“胡文化”与“汉文化” |
5、“胡化”、“汉化”与“同化” |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
2、服饰 |
3、兵戈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
1、胡汉分治 |
2、重胡抑汉 |
3、胡族掌握武力 |
4、以汉治汉 |
5、对待其他胡族 |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 |
2、装饰用品 |
3、佛教与石窟 |
4、佛教与瓷器 |
5、墓葬考古 |
5、胡床 |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的胡化 |
2、家具的胡化 |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
4、建筑的胡化 |
5、陶俑 |
6、唐代金银器 |
7、伊斯兰玻璃器 |
8、乐舞的胡化 |
9、胡姬与胡店 |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1、治边政策 |
2、治国之策 |
3、治民之策 |
4、驿站制度 |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
3、开阔的文化视野 |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
2、元大都 |
3、元代服装胡化 |
4、织金技艺 |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
1、婚嫁礼俗 |
2、胡汉通婚 |
3、婚嫁方式 |
二、唐代风俗文化 |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
1、胡乐舞 |
2、胡妆 |
3、胡服——马尾裙 |
4、胡用品 |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
三、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7)贵州松桃苗族花鼓舞传承现状与体育推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
(二)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是认知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和感知少数民族民族个性的重要途径 |
(三)社会变迁下的贵州松桃苗族花鼓舞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国内其他地区鼓舞文化研究现状 |
(二)贵州苗族鼓舞文化研究现状 |
(三)贵州松桃苗族花鼓舞体育本质与体育属性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松桃苗族花鼓舞起源、分类与艺术属性 |
一、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起源 |
(一)民间神话传说 |
(二)历史文献记载 |
二、松桃苗族花鼓舞的分类 |
(一)按照鼓的形态分类 |
(二)按照舞的功能分类 |
(三)按照击鼓人数分类 |
(四)“鼓中之王”——四面鼓 |
三、松桃苗族花鼓舞的文化象征与艺术属性 |
(一)象征与象征理论 |
(二)松桃苗族花鼓舞的文化象征 |
(三)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艺术属性 |
第二章 松桃苗族花鼓舞传承现状与问题 |
一、家庭师徒传承 |
(一)家庭师徒传承现状 |
(二)家庭师徒传承问题 |
二、学校教育传承 |
(一)学校教育传承现状 |
(二)学校教育传承问题 |
三、社区活动传承 |
(一)社区活动传承现状 |
(二)社区活动传承问题 |
四、旅游商演传承 |
(一)旅游商演传承现状 |
(二)旅游商演传承问题 |
第三章 体育学视角下松桃苗族花鼓舞舞蹈内容构成与解析 |
一、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舞蹈内容构成 |
二、体育学视角下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舞蹈内容解析 |
(一)击鼓动作 |
(二)舞蹈动作 |
(三)舞步动作 |
(四)鼓点节奏 |
(五)舞蹈队形 |
第四章 松桃苗族花鼓舞的体育属性与体育功能 |
一、松桃苗族花鼓舞的体育属性 |
(一)体育的本质与体育属性的判断 |
(二)从体育本质看花鼓舞的体育属性 |
(三)从体育人类学视角看花鼓舞的体育属性 |
二、松桃苗族花鼓舞的体育功能 |
(一)体育教育功能 |
(二)体育健身功能 |
(三)体育娱乐功能 |
(四)体育经济功能 |
第五章 松桃苗族花鼓舞的体育推广路径 |
一、家庭体育推广 |
二、学校体育推广 |
三、社区体育推广 |
四、体育产业推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8)《铜鼓联吟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编:梁章钜与《铜鼓联吟集》 |
第一章 梁章钜在广西的活动以及文化贡献 |
第一节 梁章钜生平概述 |
一、众家研究,影响深远 |
二、出生世家,刻苦求学 |
三、书院讲习,着述丰富 |
四、入职军机,官运亨通 |
第二节 梁章钜在广西的活动及对广西的文化贡献 |
一、查禁鸦片,力抵英夷 |
二、肃清科场,公平选材 |
三、大建贞节牌坊,弘扬传统妇德 |
四、重建文化遗迹,弘扬民族精粹 |
五、诗友交游,广留文迹 |
六、着述丰富,荫泽广西 |
第二章 《铜鼓联吟集》研究 |
第一节 版本流传情况 |
第二节 对广西地域文化研究的史料价值 |
一、来源 |
二、外形 |
三、声音 |
四、神威 |
五、价值 |
六、用途 |
第三节 文学价值 |
第四节 相关问题研究 |
一、共同典故问题 |
二、民族称谓问题 |
第三章《铜鼓联吟集》题名人物小传 |
下编 |
凡例 |
《铜鼓联吟集》卷首 |
01 吕璜:《铜鼓联吟集》序 |
02 金鉷:铜鼓记 |
03 袁枚:《铜鼓赋》并序 |
04 谢启昆:铜鼓歌简钱裴山学使 |
05 钱楷:次谢蕴山中丞韵 |
06 梁章钜:后铜鼓记 |
07 邓廷桢:道光戊戌仲春巡阅至桂林茝林中丞见惠铜鼓一枚并示《铜鼓联吟集》依韵志谢 |
《铜鼓联吟集》卷一 |
08 梁章钜:铜鼓歌 |
09 丁善庆:和梁中丞《铜鼓歌》 |
10 刘浔:和梁中丞《铜鼓歌》 |
11 史佩玱:和梁中丞《铜鼓歌》 |
12-1 花杰:和梁中丞《铜鼓歌》之一 |
12-2 花杰:和梁中丞《铜鼓歌》之二 |
13 宋其源:和梁中丞《铜鼓歌》 |
14 尹佩棻:和梁中丞《铜鼓歌》 |
15 卞斌:和梁中丞《铜鼓歌》 |
16 卞士云:梁茝林中丞属和《铜鼓诗》即步元韵 |
17 喻元准:和梁中丞《铜鼓歌》 |
18 许惇书:和梁中丞《铜鼓歌》 |
《铜鼓联吟集》卷二 |
19 黄文瑄:和梁中丞《铜鼓歌》 |
20 吴楷:和梁中丞《铜鼓歌》 |
21 孙蒙:和梁中丞《铜鼓歌》 |
22 徐方同:和梁中丞《铜鼓歌》 |
23 嵩霖:和梁中丞《铜鼓歌》 |
24 慈士衡:和梁中丞《铜鼓歌》 |
25 阮正惠:和梁中丞《铜鼓歌》 |
26 谢本嵩:和梁中丞《铜鼓歌》 |
27 孔昭任:和梁中丞《铜鼓歌》 |
28 王基浩:和梁中丞《铜鼓歌》 |
29 陈肇波:和梁中丞《铜鼓歌》 |
30 游长龄:和梁中丞《铜鼓歌》 |
31 张鼎:和梁中丞《铜鼓歌》 |
32 汪淳:和梁中丞《铜鼓歌》 |
《铜鼓联吟集》卷三 |
33 余应松:和梁中丞《铜鼓歌》 |
34 汪应澄:和梁中丞《铜鼓歌》 |
35 方遹修:和梁中丞《铜鼓歌》 |
36 徐澜:和梁中丞《铜鼓歌》 |
37 陈标:和梁中丞《铜鼓歌》 |
38 李宗瀛:和梁中丞《铜鼓歌》 |
39 黄煊:和梁中丞《铜鼓歌》 |
40 薄承砚:和梁中丞《铜鼓歌》 |
41 何寿昌:和梁中丞《铜鼓歌》 |
42 李鸿仪:和梁中丞《铜鼓歌》 |
43 林庆佑:和梁中丞《铜鼓歌》 |
44 梁映辰:和梁中丞《铜鼓歌》 |
45 黄文卣:和梁中丞《铜鼓歌》 |
46 黄文中:和梁中丞《铜鼓歌》 |
《铜鼓联吟集》卷四 |
47 吕璜:和梁中丞《铜鼓歌》 |
48 顾涛:和梁中丞《铜鼓歌》 |
49 朱琦:和梁中丞《铜鼓歌》 |
50 李光瀛:和梁中丞《铜鼓歌》 |
51 陈鑅:和梁中丞《铜鼓歌》 |
52 陈应元:和梁中丞《铜鼓歌》 |
53 石耀庭:和梁中丞《铜鼓歌》 |
54 邓开运:和梁中丞《铜鼓歌》 |
55 唐作砺:和梁中丞《铜鼓歌》 |
56 梁士超:和梁中丞《铜鼓歌》 |
57 王锡振:和梁中丞《铜鼓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的对象及类型 |
第一节 祭祀对象 |
一、先王与先公 |
二、先妣 |
三、功臣 |
第二节 祭祀类型 |
一、常祀 |
(一)四时祭 |
(二)间祀 |
二、因祭 |
(一)因灾祸祈祷 |
(二)因丧而祭 |
(三)大师告祭 |
(四)大田告祭 |
(五)大会同告祭 |
第二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前的准备事宜(上) |
第一节 器服与祭品 |
一、器物 |
(一)匰主 |
(二)笾豆 |
(三)簠簋 |
(四)鼎俎 |
(五)尊彝及相关酒器 |
(六)礼神的玉币帛 |
(七)宝物 |
(八)镇圭与大圭 |
(九)布巾 |
(十)玉几 |
(十一)筵席 |
(十二)大常 |
(十三)明火明水及相关器具 |
(十四)萧茅 |
(十五)冰监 |
(十六)弓矢 |
(十七)薪蒸 |
(十八)烛 |
二、祭服 |
(一)各种等级的祭服 |
(二)服贡制度与祭服的制作 |
三、祭品 |
(一)笾豆之实——果实、肉酱、泡菜等 |
(二)簠簋之实——粢盛 |
(三)鼎俎之实——牺牲与铏羹 |
(四)尊彝之实——酒鬯 |
(五)其他——鸟卵与盐 |
第二节 祭器与祭品的清洗与检查 |
一、祭器与粢盛的清洗、检查以及郁鬯的检查 |
(一)祭器与粢盛的清洗 |
(二)祭器与郁鬯的检查 |
二、牺牲的清洗与检查 |
(一)饲养时的检查 |
(二)牺牲的清洗 |
(三)祭祀前夕的检查 |
第三节 器服与祭品神圣性的象征方式 |
一、以多、大、下、文、素为贵 |
二、以洁美之状体现德行善美 |
三、以祭器象征国家政权 |
四、法天地则阴阳 |
五、以物象和仪节寄寓教化和训诫 |
六、以巫术营造神圣氛围 |
七、以异为敬 |
第三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前的准备事宜(下) |
第一节 卜筮 |
一、大宰和大宗伯莅临占卜 |
二、龟卜程序 |
第二节 发布与执行誓戒禁令 |
一、大宰总掌誓戒 |
二、誓戒的进一步传达与执行 |
第三节 准备乐舞 |
一、悬挂乐器 |
二、鼓征学士 |
第四节 立尸与为期 |
一、立尸 |
二、为期 |
第四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之日的仪式 |
第一节 呼旦告时、陈列祭器祭品及告洁告备、次位 |
一、呼旦告时 |
二、陈列祭器祭品及告洁告备 |
三、次位 |
第二节 迎神 |
一、《大司乐》所载迎神乐歌 |
二、金奏和升歌 |
第三节 祼礼 |
一、祼礼前的清洁 |
二、祼礼的仪节 |
三、祼礼的奏乐 |
四、祼礼的功能 |
第四节 迎牲、杀牲与割牲 |
一、迎牲 |
二、杀牲 |
三、割牲 |
第五节 进献笾豆之实、牺牲、酒与粢盛 |
一、朝践之礼 |
二、奠爵 |
三、烹煮牲体、进献馈食笾豆、荐爓、献酒、献燔 |
四、迎接与进献粢盛 |
五、食祭 |
六、荐熟、侑尸、献酒、献燔、进献笾豆 |
七、乐舞 |
第六节 赐酒于助祭者和执事者 |
一、赐酒于助祭者——士 |
二、赐酒于执事者——郁人和量人 |
第七节 仪式的退出 |
一、祭爟 |
二、送尸 |
三、撤除俎和豆笾 |
四、藏隋与尸服 |
第五章 《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追念、祈福于祖先及增强宗族内聚力 |
一、表达思亲之情 |
二、感恩祖先政治遗产并谨守其法度 |
三、祈求祖先赐福 |
四、增强王室宗族内聚力 |
第二节 巩固君臣关系 |
一、天子施惠于助祭者 |
二、天子施惠于诸侯 |
第三节 以孝道垂范教化臣民 |
一、天子宗庙祭祀的教化是典范政治 |
二、天子宗庙祭祀孝道教化的强迫性 |
第四节 将礼义嵌入人心 |
一、礼义的展现形式 |
二、礼义的传播模式 |
三、礼义传播的强迫性 |
第五节 确认与展示祭祀者的身份及地位 |
一、确认与展示天子的身份及地位 |
二、确认与展示王后的身份及地位 |
三、确认与展示众臣的身份及地位 |
第六节 娱乐与审美 |
一、娱乐与审美融于一体 |
二、娱乐与审美的政治属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探寻音乐心理剧中的萨满治疗基因 ——以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现代生物医学的困境与替代医学的兴起 |
二、现代心理治疗的发展需求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兴起 |
三、中国音乐治疗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心理剧与音乐心理剧的研究现状 |
二、中国蒙古族萨满教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 |
三、萨满医疗与音乐治疗之间的联系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资料来源 |
第一章 音乐心理剧的理论概述和治疗实录 |
第一节 音乐心理剧之父约瑟夫·莫雷诺 |
一、早期的学习与实践阶段 |
二、职业生涯阶段 |
三、与中国的结缘 |
第二节 音乐心理剧的发展演变 |
一、心理剧引入音乐的萌芽阶段 |
二、音乐心理剧的形成阶段 |
三、音乐心理剧的成熟阶段 |
第三节 音乐心理剧的基础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基础理论 |
三、基本要素 |
第四节 音乐心理剧的治疗流程 |
一、暖身阶段 |
二、演出阶段 |
三、分享阶段 |
第五节 音乐心理剧的场景与技术 |
一、音乐心理剧的场景 |
二、音乐心理剧的主要技术 |
第六节 音乐心理剧的治疗实录 |
一、治疗目的 |
二、治疗成员 |
三、治疗个案 |
四、治疗的审视 |
第二章 蒙古族萨满教的音乐文化与治疗仪式 |
第一节 蒙古族萨满教的信仰与萨满的分类 |
一、蒙古族萨满教的信仰 |
二、蒙古族萨满的分类——以科尔沁博为例 |
第二节 蒙古族萨满教的音乐文化 |
一、蒙古族萨满音乐文化的历史变迁 |
二、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法器 |
三、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科尔沁蒙古族博的治疗仪式 |
一、萨满的疾病观及分类 |
二、科尔沁博的治疗仪式 |
第四节 科尔沁博的治疗仪式实录 |
一、请”旭特恩”仪式的治疗实录 |
二、“古力木”的治疗实录 |
第三章 追寻音乐心理剧的萨满治疗基因 |
第一节 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与音乐心理剧的相似基因 |
一、萨满治疗师与音乐心理剧治疗师 |
二、帮博与辅角 |
三、意识转换状态与角色扮演 |
四、萨满仪式的空间与音乐心理剧的场景 |
五、萨满治疗仪式的音乐与音乐心理剧的音乐 |
第二节 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与音乐心理剧的不同之处 |
一、参与意识转换状态的不同 |
二、治疗中音乐的程式性与即兴性的不同 |
三、对病因观的解读不同 |
四、治疗本质的不同 |
第四章 整合——重拾现代音乐治疗的传统萨满治疗基因 |
第一节 实践中的共通性——传统萨满治疗与现代音乐治疗的关系 |
一、音乐与治疗的关系 |
二、艺术整体观与健康观 |
第二节 学科中的共通性——音乐与治疗关系的学科分野与整合 |
一、医学人类学 |
二、民族音乐学的拓展 |
三、医学民族音乐学与民族音乐治疗学的形成 |
四、表达性艺术治疗学的兴起 |
第五章 反思——中国音乐治疗学科的建设 |
第一节 音乐治疗在中国的音乐文化观缺失 |
一、音乐治疗中“音乐”的作用发挥不够 |
二、传统音乐治疗对音乐理解的偏差 |
三、专业音乐治疗师缺乏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 |
第二节 音乐治疗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 |
一、音乐治疗的学科建设 |
二、未来发展的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萨满治疗中部分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 |
附录二 音乐心理剧的学员分享 |
附录三 索引 |
致谢 |
后记 |
四、鼓槌形状与击鼓过程力学特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噪音作品的构思和节奏、音色与织体的组织——瓦列兹打击乐合奏《电离》的结构手段解析[J]. 郭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1(03)
- [2]塑料制品材质对敲打乐发声的影响——评《塑料品种与选用》[J]. 李岳. 塑料科技, 2021(04)
- [3]基于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可穿戴手指鼓的设计与实现[D]. 李唯昕.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8)
- [4]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舞蹈图像阐释·前图像志研究 ——兼论刘恩伯《中国舞蹈文物图典》的前图像志价值[D]. 米岚.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7]贵州松桃苗族花鼓舞传承现状与体育推广路径研究[D]. 袁理脉. 贵州民族大学, 2018(12)
- [8]《铜鼓联吟集》校注[D]. 杨莹. 广西师范学院, 2016(03)
- [9]《周礼》天子宗庙祭祀研究[D]. 张雁勇. 吉林大学, 2016(08)
- [10]探寻音乐心理剧中的萨满治疗基因 ——以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为例[D]. 傅聪. 中国音乐学院,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