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现时地壳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1](2021)在《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文中指出回顾了GPS技术应用于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历程,重点从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和地震研究等方面,介绍了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从地震预测研究、基础研究、GPS台网监测布局和GPS解算精度与时效4个方面,对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陈维[2](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王银龙[3](2019)在《滇西北德钦—中甸断裂带活动特征及断错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滇西北等高海拔区域也开始规划修建铁路,成为连接滇西北走廊的重要交通组成部分。但是滇西北区域地形和地质条件都极为恶劣,高山峡谷地貌使得大部分地区铁路线都是以深埋隧道形式通过,而活动断裂的发育成为制约铁路线建设施工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滇西北区域活动断裂的工程断错效应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对工程建设防治也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滇西北香格里拉-德钦段区域拟定铁路沿线活动断裂为详细勘察、厘定对象,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勘察资料,对香格里拉-德钦段拟定铁路线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取得如下几点的主要成果和认识:(1)香格里拉-德钦段铁路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部,地形地貌复杂,高山、峡谷交错分布,属构造侵蚀高中山区。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总体呈南北向展布。从野外岩层劈理化和“S”型片理可以看出该区域属于强烈挤压带,紧束式挤压构造。由于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挤压带东南缘,故地壳活动强烈、中强地震多发。自第三纪来大多数断裂都有时间上的继承性活动表现。(2)研究区域内德钦-中甸断裂带是一条断续分布的右旋走滑断裂,近地表范围内不存在统一连续的断裂面,连接性较差;断裂多以挤压片理化剪切带的形式出现,小型挤压断裂带形式较少。结合铁路线位可以划分为三种空间分布关系:铁路线与断裂平行、铁路线与断裂大角度相交和铁路线穿越断裂不连续处。(3)从拟定铁路线和断裂三种空间位置关系的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1)空间位置关系对隧道的影响程度:隧道穿越断裂不连续处>隧道与断裂大角度相交>隧道与断裂平行。(2)隧道与断裂平行空间关系由于隧道距离断裂较远,故影响不大,而在隧道与断裂大角度相交关系中,需要注意隧道近断裂端位移的变化。(3)铁路穿越断裂不连续处空间关系中,由于岩体运动形成扭曲区域,易产生较大位移量和应力集中区。隧道周边岩体对隧道产生挤压变形,百年位移量0.14m左右,在此种情况下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李萌[4](2019)在《藏东邦达断裂活动性研究及工程意义》文中指出邦达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邻近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分界,隶属于超岩石圈断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东边界断裂之东段,得天独厚的大地构造位置和错综复杂的区域地质背景,造就了该区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不良地质现象频发,区域地壳稳定性差的构造格局。因此对邦达断裂活动特征的调查研究并对其活动性的厘定显得至关重要,且对于如何择取适宜周缘工程规划建址区的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际地质调查,结合地震地质解译、遥感地质解译、粒内显微构造研究、活断层测年、地球物理分析、模糊数学计算等综合技术方法和手段,对邦达断裂控制范围内的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活动,并对新拟建工程区的建设适应性作出初步评价。邦达断裂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界断裂向北东凸起的转折部位,板块挤压碰撞导致深部物质地侧向逃逸,在地表不仅体现在江河流向、山脉走向的改变,也实现了构造转换,致使邦达断裂的运动性质在时间尺度和空间位置上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中生代末期,随着怒江特提斯洋盆逐渐闭合消亡,区域上转入陆内会聚,高原隆升阶段,断裂运动方式主要为南西侧结合带中的混杂岩建造逆冲推覆于北东侧的碎屑岩建造之上,而在挽近阶段,断裂则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右行走滑的运动特性。研究区属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区域上广泛发育大规模的活动断裂和强烈的地震活动,郭庆-谢坝断裂和色木雄断裂在斜向上的错断,一方面造成了邦达断裂在走向上的分段性,另一面方面吸收和传递了断裂释放的动能,限制了邦达断裂中段的活动性,通过对这些不同断层,同一断层的不同段落,在地形地貌、第四系构造地质、年代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邦达断裂中段自晚第四纪至今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同时,经过对邦达断裂活动特征的深入研究,对断裂附近新拟建工程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初步分析。结合工区地形地貌、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结构、硐室岩体质量以及构造稳定性的多方面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新拟建工程区适宜建造。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5](2017)在《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高震级地震是指能沿发震活动断层产生地震地表破裂且震级M≥7.0的地震。高震级地震发生地点的识别是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和古地震研究的科学目标之一,也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问题。地震地质学标志研究及其应用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的进步,对地震灾害预防和有效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政府、社会和科学界十分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地震科学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M8.0)、2010年玉树地震(M7.1)、2013年芦山地震(M7.0)、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Gorkha)地震(MW7.8)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学专家的关注,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高震级地震地质标志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文中首先解剖、分析了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发震断层的地震破裂习性、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环境和中小地震活动性等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出高震级地震其发震断层或发生地点的5种共性特征,即5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地质学标志,讨论了地震地质标志的可靠性问题;最后结合1:5万活动断层填图成果,参考已有区域地震层析成像和断层闭锁相关成果,对华北构造区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未来高震级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试验性识别,这些地震地质标志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与时间的检验。
梁诗明[6](2014)在《基于GPS观测的青藏高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始新世(~55Ma)以来,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持续推挤和俯冲楔入作用所导致的青藏地区隆升变形,在地球表面塑造了最为显着的地形地貌体—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演化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地质事件之一,它不仅以巨大的构造变形造就了平均海拔达4500m、区域面积超过250万km2的“世界屋脊”,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亚洲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环境、生态格局和自然灾害。由于青藏高原从地壳变形、地形地貌和构造演化等诸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陆-陆板块碰撞所引起的边界造山作用和内陆形变特征,因而一向被誉为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和最佳窗口。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扩展机理,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数十种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其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支持证据;但具体的高原隆升历史和演化过程,许多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一些较早期的结论,往往是出自局部地区或几个考察点的隆升记录,并未充分考虑隆升历史的区域差异,难免有“以点代面”的偏颇,此外,对高原隆升的时间、期次、快慢和高度等参数的确定,还主要是基于间接推测。因此,不同模式相互间仍存在较大的分歧,目前仍需大量的观测证据对高原隆升扩展的基本时-空轮廓进行约束和分辨。自90年代以来,GPS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青藏高原三维地壳运动的高精度、大范围和低成本观测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不仅能够为我们直观而定量地展示青藏高原现今地壳形变地总体态势和区域性差异,而且也为研究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地球物理特征和高原隆升机制提供了现今约束和边界条件。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在过去十多年累积地GPS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尤其是垂向地壳运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青藏高原现今隆升状况与长期地形的相关性及其所反映地地球动力学含义。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及周边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加州理工学院尼泊尔观测网络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藏南观测网络等多渠道的858个GPS观测站资料,采用国际上着名的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GIPSY及其先进的精密单点定位(PPP)处理策略和高效的整周模糊度“固定点法则”整网解算方法,获取了各观测站高精度的单日松弛约束解。具体研究工作包括:全球跟踪站的合理取舍、GPS数据的自动化/半自动化处理、整周模糊度的高效解算、非构造干扰的模型剔除等。(2)GPS观测得到的站点坐标变化通常包含有构造形变与非构造形变两类信息,去除其中的非构造形变干扰对于研究地壳形变尤其是微地壳形变至关重要。对连续GPS观测站而言,经过长时间跨度的观测,非构造形变成分的存在对提取平均构造运动并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当其参与参考框架的构建时,会导致考框架的周期性变化。对于流动式GPS观测站而言,非构造形变干扰信息是难以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地壳运动信息中直接分离和消除。有关非构造形变的修正与剔除,常用的方法有二类:一类是通过研究各种非构造形变的产生根源和物理机制,采用物理模型进行剔除,如基于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间接计算得到这些负荷引起的“理论地表形变”,进行雨雪等陆地水载荷对地壳垂向形变的改正;另一种是通过纯数学的方法进行滤波处理,将一些认为是周期性的影响项利用多项式、三角函数、球谐函数等方法进行拟合剔除。为了更加有效地剔除非构造形变的干扰,以获得青藏高原较为微弱的垂向形变,本文创新性地尝试了上述两类剔除方法的结合:首先进行了物理模型的剔除,然后,以经过物理模型初步改正的连续观测站时间序列为基础,通过Delnunay三角形的反距离加权内插算法,对非连续GPS观测站时间序列中的“残余”非构造干扰成分进行改正。结果表明,在现有连续GPS观测站分布的条件下,经过此方法处理后,能进一步改善GPS垂向坐标变化时间序列的噪声水平。(3)在完成所有站点的非构造形变干扰改正后,我们利用国际上着名的QOCA软件对青藏高原及周边858个GPS观测站和全球124个IGS参考站的单日松弛约束解进行联合平差。其中,特别考虑了可可西里地震、汶川地震的影响,采用已发表的同震位移结果对GPS观测站生成QOCA offset文件,最后平差改正。最后,在假定各站点三维坐标随时间呈线性变化的约束下,确定出ITRF2008参考框架下各站点坐标及三维运动速度的最佳估值和中误差,获得了青藏高原及周边的三维运动速度场。其中,将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转化到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下,我们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一致,仅在部分区域增加了新的观测站点和数据。青藏高原的GPS水平速度场定量而直观地所反映了NE向地壳纵向缩短和横向挤出逃逸特征;在ITRF2008参考框架下,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的垂向速度场均表现出整体的隆升态势,这一现象反映出参考框架的系统误差。为了突出青藏高原相对其北部稳定地块的现今隆升速率,我们选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稳定地块上的三个连续GPS观测站作为垂向速率的参考点,分别是阿拉善块体的DXIN,鄂尔多斯块体的YANC和中蒙块体的ULAB,扣除这三个观测站的加权平均垂向速度获得了相对于青藏高原外围稳定地块的垂向速度场,结果表明,高原整体上仍处于持续隆升过程中,但并非所有的区域均处于隆升状态,局部区域不再隆升甚至表现为下降的状态:①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普遍表现强烈的隆升,与南坡地区差异隆升最高达6mm/a以上,与北坡地区的最大差异隆升也在3mm/a以上。②高原东部主要特征是龙门山地区大于2.5mm/a的强烈隆升,高原一侧的相对隆升和高原外围的相对下降;贡噶山一带具有突出的垂向运动;高原东南缘则是较大范围内相对隆升速率均在0mm/a左右,局部区域呈下降态势。③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高原外侧垂向相对运动速率在0mm/a左右,而青藏高原一侧则普遍表现为1~2mm/a,局部地区存在更高的隆升速度。(3)关于青藏高原的地壳形变方式,目前主流的弹性块体模型和连续变形模型均能较好地解释一部分现象,但又都不能完全解释。因此,实际的大陆内部地壳变形方式,可能是多种形变模式的混合,只是在不同区域的主导模式有所不同。假定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地壳形变主要由一系列活动断裂在闭锁层之下的长期运动所引起,我们采用非连续形变的半无限弹性空间断裂位错模型来解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GPS三维地壳运动速度场的特征:首先对该区域的17条主要活动断裂进行了模型化,具体包括断裂的分段和各段闭锁深度、走向、倾向、倾角及运动速率先验值的赋定等;然后以该区域557个GPS水平速度矢量和337个GPS垂直速度矢量为约束,以最佳的拟合反演获得了所有断裂段在闭锁层之下的现今运动速率。结果表明,采用断裂位错模型和合理范围内的断裂运动速率,能够令人满意地解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GPS水平速度场,但此模型对垂向速度场的解释似乎差强人意。(4)采用剖面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与地形的相关性,取得进一步的认识:高原现今整体上仍处于持续隆升过程中,但并非所有的区域均处于隆升状态,现今的沉降或隆升区域与高原及周边的新构造地貌盆山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凡下降的区域普遍对应着新构造运动的盆地区;其中,高原中南部的弱隆升甚至下降与高海拔地形对比尤为显着。基于青藏高原4~8Ma以来最新一期的强烈的隆升运动周期,推测现今高原隆升差异与地形长期演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认为“地幔岩石圈对流剥离”地球动力学模型从时-空演化的角度较合理的解释现今GPS三维运动速度场结果。
张勇[7](2011)在《不同数值内插方法建立我国速度场模型》文中指出随着空间测量技术的兴起,使得高精度地心坐标系的建立成为可能,世界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建立了地心坐标系统。我国也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启用了我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CGCS2000主要由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网(国家CORS网)和国家高精度大地控制网这两部分组成。本论文在分析研究了地心坐标系及其参考框架的基础上,以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解算的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结果为依托,提出了我国大陆块体划分的简化模型,并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全球地心坐标系及其参考框架的建立方法,分析了地心参考框架的维持途径。提出了通过建立我国长、短期坐标参考框架来形成我国统一时空基准的思想。2、详细分析了我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建立及实现方法,并介绍了在得到我国速度场模型的基础上,将现框架、现历元的观测成果转换到CGCS2000下的转换方法,为今后的测量成果纳入我国统一的地心坐标系下提供参考方法。3、对国家CORS网站近10年的连续观测成果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9年至2009年多期重复观测数据进行了精细处理,获取了中国大陆精度高(坐标精度优于5mm,速度场精度优于2mm/a),范围广(覆盖了中国大陆),观测点数多的实测坐标和速度场值。4、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对我国大陆块体划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站点的分布,提出我国大陆块体划分的简化模型。5、基于GPS站点的实测速度场值,采用反距离加权法、多面函数拟合法、普通克里金法、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等建立我国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分析了各个模型的优劣,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邱瑞照,严光生,谭永杰,李文渊,祁世军,高鹏,周肃,陈秀法,王靓靓,陈正,元春华,韩九曦,冯艳芳,孙凯[8](2010)在《中国大陆及邻区新生代以来的一种构造形式:右旋运动及效应》文中指出根据地貌、地震、压应力分布、地壳运动的GPS速度矢量、新生代沉积、新生代火山岩、古地磁、深部地幔结构等特征,论证中国大陆及邻区自新生代以来呈现整体右旋运动特征,动力可能源于全球旋转背景下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随着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岩石圈加厚,以及周缘走滑断裂释放应力,导致在40Ma左右中国大陆具有明显整体右旋运动特征;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25Ma之后中国大陆整体进入较明显的向右旋转时期,并延续至今;简要讨论了中国大陆自新生代以来呈现的右旋运动效应。
刘峡[9](2007)在《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阴山、燕山以南,秦岭、大别山以北、鄂尔多斯高原以东延伸至沿海一带的广袤区域,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2°~124°,北纬31°~42°,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该区域囿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活跃,为我国大陆强地震频发区域之一。因此,研究该区域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构造应力场特征,继而探讨其动力学机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在大型有限元软件平台ANSYS基础上,综合现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构建华北地区岩石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框架。以区域GPS观测、地形变观测以及震源机制解结果作为约束条件及检验标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该区域现今地壳运动和形变、构造应力场特征,并将表层运动与深部运动相联系,以区域动力学环境和驱动力为中心,探讨其动力学机制。根据华北地区新生代构造发育特征和深部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本文选取了108°E~127°E,32°N~42°N矩形区域构建有限单元数值模拟的几何框架。与此同时,还将现今活动断层及断裂带分布、地形起伏以及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等纳入模型中。本文构建和测试了三个基本模型:即三维模型3DCMⅠ,3DCMⅡ利二维模型2DDMⅠ。模型3DCMⅠ不考虑地壳—上地幔的实际分层,将模型沿纵向分为七个厚度均匀的水平层,分别代表上、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四层)。模型3DCMⅡ则依据该区域深反射地震研究结果进行水平分层。在模型3DCMⅠ、3DCMⅡ中,区域内主要活动断裂带处理为宽度5—6Km,深度不等(10~15km)的软弱带,模型含14736个节点,24829个三维实体单元。在模型2DDMⅠ中断层及断裂带则处理为非连续接触边界,模型含1843个节点,3547个二维实体单元。论文采用有限元弹性静力分析方法,以模型区周边GPS观测作为边界约束,计算华北岩石层形变的水平速度场和应力、应变增量场。并以模型区内部GPS观测作为标准,通过调整模型中断层的物理参数方式,寻求与GPS观测的最佳吻合的有限元解。计算显示,水平运动场的最佳数值解和GPS观测值的平均离散度为10171mm2/year(三维模型)、1.176mm2/year(二维模型)。与此同时,数值模拟预测的区内主要活动断层的错动方式、水平错动速率(三维模型结果为~0.1mm/year,二维模型结果为~0.3mm/year)与地质及跨断层形变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三维模型还显示,在10~15Km深度上,最大、最小主应力轴接近水平,主张应力为主压应力的2~8倍,主张应力方向为NNW,主压应力方向为NEE。这一结果与震源机制解、地应力观测结果比较吻合。三维模型得到的全区应变率较低约10-9/year。并且,大致沿汾渭地堑断裂系、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和郯庐断裂带存在三个北东走向的剪应变梯度带。不过二维模型预测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水平运动速度为1.35~1.45mm/year,远高于其他断层以及三维模型结果。数值模拟结果可以推论:华北地区岩石层水平形变运动主要受控于周边大型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其次才是岩石横向、纵向非均匀性的影响。同时,在周边块体运动的控制下,区内主要断裂带现今的错动方式基本是继承性的,且错动速率较低。只有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错动速度较高,值得关注。论文考虑岩石应力—应变遵从幂指数本构关系,基于三维模型3DCMⅠ,3DCMⅡ的基本框架,采用弹性—蠕变静力学有限元方法对华北地区晚近时期(~4Ma)构造运动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演化的动力学环境和驱动力因素。模拟时以模型周边GPS观测数据作为表层的边界约束,计算时顾及岩石的流变性、重力作用以及大变形导致的位移—应变非线性。本文通过选择侧面、底面边界约束方式,调整岩石的物性参以及分析板块运动、周边块体运动、断层活动、岩石层流变分层等因素的影响,寻求与区内GPS观测、构造应力场观测数据最佳符合的预测模型。论文计算了22个模型。结果表明,当侧面以深部稍快、浅部稍慢的方式运动,并考虑岩石层下部的拖曳运动时,则模拟预测果更接近实际观测。在该约束方式下,相应于模型3DCMⅠ、3DCMⅡ框架的预测与GPS观测的最低平均离散度分别为1.1529mm2/year、1.1451mm2/year,低于弹性模型,而且断层错动与地质研究结果相一致。在相同边界条件下,3DCMⅡ结果优于3DCMⅠ结果,考虑断层运动结果优于不考虑断层运动结果。模型预测应力场显示,深度10Km处的最小主压应力轴均接近水平,方向为NNW向,最大主压应力轴在南部区域接近水平,在北部区域则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以NEE为主。这与其它研究显示的最大、最小应力主轴的方向基本吻合,但与现有的最大、最小主应力轴均接近水平的基本认识存在一定差别。预测应力场随深度的变化明显受控于边界加载方式(应力环境),而断层的影响仅局限于断层内部以及断层附近较小区域内。为研究局部特别是隐伏构造对地表形变的影响,提取形变异常信息,论文发展了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华北地区和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进行了GPS差异形变分析。华北地区GPS差异形变分析显示,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为该地区现今构造活动较强烈区域,在未来若干年内需密切关注及防范强震发生。对中国大陆而言,论文分别使用三种有限元模型(均一、分块和多驱动力模型)而进行了GPS差异形变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是多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印度板块向北的强烈推挤以及地幔对流对岩石层底部的拖曳作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前者主导了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大陆西部地区构造变形运动,而后者则对华北、华南地区的影响重大。同时,现今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大型断裂系(如阿尔金、张家口—渤海等)对大陆岩石层构造变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综合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得到如下认识:华北地区岩石层形变的区域动力学环境和驱动力十分复杂。总体而言,一方面在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华南活动地块以及东北亚活动地块的运动状态决定了华北地区表层运动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地幔对流对岩石层底部的拖曳作用将直接影响该区域岩石层形变运动。与此同时,以张家口—渤海断裂为代表的现今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大型断裂系以及岩石层内流变性非均匀分布(特别是中地壳软弱层的存在),对区域构造变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唐文清[10](2006)在《基于GPS监测的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地壳运动形变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为典型的大陆地壳变形区。长期的构造活动形成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活动断裂,这些不同性质的断裂又将高原地壳切割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活动地块。活动地块和断裂构成了该区主要的构造框架。该区具有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形变以及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关键地区。 本文根据GPS多年监测数据,采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得出了多个参考框架的运动速度场。通过对不同参考框架及不同剖面的测站速度变化趋势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地壳运动特征。以欧亚参考框架下速度场为基础,采用刚性假设下最小二乘法对研究区地块、断裂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各地块的平移、旋转速度矢量以及主要活动断裂的性质、大小。以此为据,对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运动学、动力学机制进行探讨。 GPS研究表明:自西向东,研究区测站运动速率总体上逐渐变小。鲜水河断裂北部地区运动速率最大,向两侧逐渐变小。运动方向则自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由北东向转为南东向,呈现出顺时针旋转特征。 地块活动特征研究表明:柴达木地块、甘青地块、华南地块、川滇地块、印支地块的现今运动速率分别为11.95±2.89、11.86±2.32、7.83±2.08、13.18±2.43、6.45±1.95 mm/a;地块运动方向为61.1°、93.8°、113.1°、134.8°、141.6°;地块旋转速率为2.91、6.91、0.38、2.15、1.45(×10-9rad/a)。各块体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作顺时针旋转。 断裂运动速率及性质的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以右行挤压走滑为主,运动速率为1.67±2.07 mm/a,断裂南段活动性比北段要强;鲜水河断裂为左行走滑断裂,活动性较大,运动速率为8~10mm/a;小江断裂为左行走滑断裂,运动速率为6~8mm/a左右;红河断裂为右行走滑断裂,中段断裂速率为3.65±1.95mm/a,南段断裂速率为1.59±1.94mm/a。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地壳运动和变形与其动力学机制密不可分。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推挤是其动力根源。青藏高原物质的挤出、下地壳的黏性流动和外界水平推力作用导致块体的平动、旋转及断裂的活动。地块、断裂表现
二、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现时地壳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现时地壳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PS观测台网 |
1.1 早期观测 |
1.2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
1.3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
1.4 GPS数据资源共享与发展 |
2 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
2.1 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 |
2.1.1 GPS数据处理软件 |
2.1.2 GPS坐标时间序列 |
2.1.3 GPS基线时间序列 |
2.2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 |
2.2.1 水平速度场 |
2.2.2 垂向速度场 |
2.2.3 应变率场 |
2.3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 |
2.4 地震研究 |
2.4.1 同震形变场 |
2.4.2 高频GPS应用 |
2.4.3 GPS震后形变监测 |
2.5 广泛的影响 |
3 面临的问题 |
3.1 地震监测预报难题尚未解决 |
3.2 基础研究缺乏突破 |
3.3 站点密度有待提高 |
3.4 GPS解算精度和时效有待提高 |
4 发展方向 |
4.1 强化地震预测研究目标导向 |
(1)强化中长期地震预测,完善GPS在发震地点和震级预测的方法和应用。 |
(2)加强GPS用于短临预测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
(3)强化断层滑动行为的精细化研究,分析地震危险性。 |
(4)提高断层滑动瞬态变化过程的监测能力。 |
(5)GPS分析研究要从地表到地下,从运动学到动力学转换。 |
(6)加强GPS与InSAR、地震波等多元数据、多学科融合应用。 |
4.2 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 |
4.3 统筹数据资源,优化GPS监测布局 |
(1)充分利用连续站资源,适当减少东部地区的流动观测。 |
(2)加强西部地区观测密度。 |
(3)构建活动块体边界带的综合观测体系。 |
(4)加强地震重点危险区细部观测,获取精细变形特征。 |
(5)在“十四五”期间,推进GPS台站加密建设。 |
4.4 重视基础工作,加强GPS解算精度和时效 |
5 结语 |
(2)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
3.2 断裂构造 |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
3.3 节理构造 |
3.4 褶皱构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滇西北德钦—中甸断裂带活动特征及断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活动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工作区研究现状 |
1.2.3 活动断裂工程错段效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4.1 地壳隆升与河流阶地 |
2.4.2 活动断裂的继承性发展 |
2.4.3 地震活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香格里拉-德钦段铁路线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3.1 沿线地层岩性 |
3.2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3.2.1 断裂活动特征 |
3.2.2 断裂活动方式与速率 |
3.2.3 断裂活动时期 |
3.3 活动断裂和线路空间关系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位于断裂外侧的工程断错效应研究 |
4.1 不同地质模型涉及内容及各参数的确定 |
4.1.1 模型建立所含内容 |
4.1.2 主要参数的确定 |
4.2 隧道与断裂平行状态下地质模型数值模拟 |
4.2.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4.2.2 地质模型约束条件及荷载施加 |
4.2.3 地质模型监测点和路径设置 |
4.2.4 断裂与隧道平行模型数值模拟 |
4.3 断裂隧道大角度相交地质模型数值模拟 |
4.3.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4.3.2 地质模型约束条件及荷载施加 |
4.3.3 地质模型监测点和路径设置 |
4.3.4 断裂与隧道大角度相交模型数值模拟 |
4.4 断裂断错效应引起的地质灾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隧道穿越断裂不连续处的工程断错效应研究 |
5.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2 地质模型约束条件及荷载施加 |
5.3 地质模型监测点和路径设置 |
5.4 隧道穿越断裂不连续处模型数值模拟 |
5.5 断裂断错效应引起的地质灾害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藏东邦达断裂活动性研究及工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交通位置 |
1.2.2 自然地理经济 |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活动断裂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地震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单元划分 |
2.1.3 构造单元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及地壳结构 |
2.2.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2.2.2 航磁异常特征 |
2.2.3 地壳结构特征 |
2.3 区域地形地貌 |
2.3.1 区域地貌位置 |
2.3.2 地貌基本形态结构 |
2.3.3 河谷地貌特征 |
2.3.4 夷平面特征 |
2.3.5 第四系发育特征 |
2.4 区域新构造分区 |
2.4.1 区域新构造区划 |
2.4.2 区域新构造特征 |
2.5 区域地震环境 |
2.5.1 区域强震发生的构造条件 |
2.5.2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评价 |
第3章 邦达断裂带基本地质特征 |
3.1 概述 |
3.2 邦达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
3.2.1 邦达断裂几何学特征 |
3.2.2 山前断裂几何学特征 |
3.2.3 其他断裂几何学特征 |
3.3 邦达断裂带变形学特征 |
3.3.1 断裂破碎带变形特征 |
3.3.2 断裂东盘(波里拉组)物质组成及变形特征 |
3.3.3 断裂西盘(邦达岩组)物质组成及变形特征 |
3.4 邦达断裂带运动学特征 |
3.4.1 邦达断裂运动学特征 |
3.4.2 次级断裂运动学特征 |
3.5 邦达断裂带动力学特征 |
3.5.1 邦达断裂带演化过程 |
3.5.2 韧性剪切的动力学特征 |
3.5.3 逆冲推覆的动力学特征 |
3.5.4 动力来源及方向 |
3.6 邦达断裂带地球物理特征 |
3.6.1 地球物理方法 |
3.6.2 AMT测线布置 |
3.6.3 反演结果与地质解释 |
第4章 邦达断裂活动性特征 |
4.1 邦达断裂的分段性 |
4.2 分段断裂活动性 |
4.2.1 郭庆-谢坝断裂活动性特征 |
4.2.2 色木雄断裂活动性特征 |
4.3 邦达断裂活动性 |
4.3.1 邦达断裂北段活动性特征 |
4.3.2 邦达断裂中段活动性特征 |
4.3.3 邦达断裂南段活动性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邦达断裂活动性的工程效应分析 |
5.1 概述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2.1 地形地貌 |
5.2.2 地质灾害 |
5.2.3 水文地质 |
5.2.4 岩体质量 |
5.3 构造稳定性分析 |
5.3.1 定性分析 |
5.3.2 定量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资料来源与局限性 2高震级地震震例剖析 |
2.1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 |
2.1.1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
2.1.2芦山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
2.1.3地震破裂填空行为与地震活动性 |
2.1.4地壳介质特性 |
2.1.5应力-应变环境 |
2.2玉树地震 |
2.2.1发震构造模型 |
2.2.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行为 |
2.2.3地壳介质特性 |
2.2.4应力-应变环境 |
2.3尼泊尔廓尔喀地震 |
2.3.1发震构造模型 |
2.3.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习性 |
2.3.3地壳介质特性 |
2.3.4应力-应变环境 3地震地质学标志与可靠性分析 |
3.1Ⅰ、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
3.2地震破裂空段 |
3.3活动断层闭锁段 |
3.4地壳地震波高速或偏高速区段 |
3.5活动断层现今中小地震活动稀少段 4华北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区划分 |
4.1六盘山南-渭河盆地西段危险区(D1) |
4.2色尔腾山危险区(D2-1)和大青山危险区(D2-2) |
4.3晋冀蒙交界危险区(D3) |
4.4晋南危险区(D4) |
4.5静海-武邑危险区(D5-1)和邢台-新乡危险区(D5-2) |
4.6昌邑-安丘危险区(D6-1)和宿迁-泗洪危险区(D6-2) 5青藏高原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性区划分 |
5.1帕米尔东缘-西昆仑危险区(A1) |
5.2 且末危险区(A2-1)和阿克塞—肃北—石堡城危险区(A2-2) |
5.3 祁连山中段危险区(A3) |
5.4 西秦岭北缘中西段危险区(A4) |
5.5 玛沁-玛曲危险区(A5) |
5.6 龙日坝危险区(A6) |
5.7 石棉-东川危险区(A7) |
5.8 宁蒗-木里-冕宁危险区(A8) |
5.9 川滇藏交界危险区(A9) |
5.1 0 嘉黎危险区(A10-1)和察隅危险区(A10-2) |
5.1 1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A11) |
5.1 2 普兰东-吉隆西危险区(A12-1)和亚东-错那危险区(A12-2) 6讨论与结论 |
(6)基于GPS观测的青藏高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隆升扩展历史的研究现状 |
1.1.1 青藏高原隆升扩展机理与模型 |
1.1.2 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时空约束 |
1.2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形变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的 GPS 观测 |
2.1 GPS 与 GNSS |
2.1.1 GPS 与 GPS 大地测量综述 |
2.1.2 GNSS 发展现状 |
2.2 GPS 大地测量的客观精度与主要误差来源 |
2.3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 GPS 观测 |
2.3.1 非连续型 GPS 观测网 |
2.3.2 连续型 GPS 观测网 第三章 青藏高原 GPS 数据的高精度处理 |
3.1 GPS 数据的高精度处理 |
3.1.1 GPS 数据处理策略 |
3.1.2 GPS 数据的处理流程 |
3.1.3 GPS 高精度处理的新近重大进展 |
3.2 基于 GIPSY 的 GPS 数据前处理——精密单点定位 |
3.2.1 精密单点定位原理 |
3.2.2 GIPSY 数据处理策略 |
3.2.3 GIPSY 数据处理流程 |
3.3 基于 QOCA 软件的 GPS 数据后处理‐‐‐多期观测的联合平差 |
3.3.1 QOCA基本原理 |
3.3.2 QOC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3.4 GPS 数据自动/半自动化处理的设计与实现 |
3.4.1 GPS数据处理流程瓶颈分析 |
3.4.2 数据自动/半自动化处理子模块设计与实现 |
3.5 青藏高原 GPS 观测的高精度处理结果 |
3.5.1 连续观测站坐标变化时间序列 |
3.5.2 非连续观测站坐标变化时间序列 第四章 青藏高原 GPS 垂向坐标变化时间序列分析及非构造地壳形变改正 |
4.1 非构造地壳形变概述 |
4.1.1 模型残差 |
4.1.2 周围环境 |
4.1.3 地表负荷形变 |
4.2 非构造负荷地壳形变的物理模型改正 |
4.2.1 地壳负荷弹性形变的计算 |
4.2.2 大气非潮汐负荷形变与陆地水迁徙负荷形变改正 |
4.2.3 局部质量负荷形变 |
4.3 非构造负荷形变的数学方法改正 |
4.3.1 区域负荷形变的空间相关性 |
4.3.2 基于 Delaunay 三角网的非构造负荷形变改正 |
4.3.3 青藏高原 GPS 坐标变化时间序列的改正结果 第五章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三维速度场 |
5.1 青藏高原现今水平速度场 |
5.1.1 水平运动速度场的参考框架问题 |
5.1.2 水平运动速度场与水平形变特征 |
5.2 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速度场 |
5.2.1 垂向运动速度场与参考框架问题 |
5.2.2 垂向运动特征 |
5.2.3 垂向运动与水准观测的比较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三维地壳形变约束下的构造运动反演—以东北部区域为例 |
6.1 地壳形变约束反演断裂运动基本方法和原理 |
6.2 主要活动断裂及其模型化 |
6.3 主要活动断裂现今运动速率的反演结果 第七章 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与新构造地形地貌的相关性 |
7.1 青藏高原 GPS 垂向速度和新构造地形地貌的相关性分析 |
7.1.1 垂向速度和地形剖面分析 |
7.1.2 垂向速度和地形聚类分析 |
7.2 青藏高原现今地壳垂向差异运动与新构造地形地貌格局相关性 |
7.2.1 高原内部垂向差异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
7.2.2 高原周缘垂向差异运动与新构造地貌的关系 |
7.3 现今垂向差异运动与新构造地形地貌相关性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简介、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致谢 |
(7)不同数值内插方法建立我国速度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国际地球参考系及其框架的维持 |
2.1 国际地球参考系定义及ITRF 系列参考框架 |
2.1.1 国际地球参考系定义及实现 |
2.1.2 ITRF 系列参考框架 |
2.2 地心参考框架的维持 |
2.2.1 板块运动的影响和改正 |
2.2.2 局部地壳形变的影响和改正 |
2.2.3 冰期后地壳回弹的影响和改正 |
2.2.4 地球质心运动的影响和改正 |
2.3 地心坐标系的长期框架、短期框架 第三章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及其框架 |
3.1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定义及实现 |
3.2 维持我国地心坐标系的基准站数据处理 |
3.2.1 基准站数据概况 |
3.2.2 高精度数据处理 |
3.3 建立现框架与我国CGCS2000 框架的转换关系 第四章 板块运动及划分 |
4.1 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
4.1.1 地质与地球物理方法建立板块运动模型 |
4.1.2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建立板块运动模型 |
4.1.3 PB2002 模型 |
4.2 我国大陆板内块体划分 |
4.3 CGCS2000 块体划分简化模型 第五章 我国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建立 |
5.1 空间插值方法简介 |
5.2 基于普通Kriging 插值的速度场模型建立 |
5.2.1 克里金法的理论基础 |
5.2.2 基于普通Kriging 法的速度场数据插值法 |
5.3 反距离加权法(IDW)建立速度场模型 |
5.4 多面函数拟合法建立速度场模型 |
5.5 基于Delaunay 三角网的反距离加加权法速度场模型建立 |
5.6 我国速度场模型建立及精度评定 |
5.7 美国大陆速度场模型建立 |
5.8 结论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
(8)中国大陆及邻区新生代以来的一种构造形式:右旋运动及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代以来中国大陆右旋运动依据 |
1.1 现今中国大陆右旋运动特征联系。从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出发去考察, 可以发现现今中国大陆整体呈现右旋运动特征, 并表现在许多方面。 |
1.2 新生代以来中国大陆右旋运动依据 |
2 新生代以来中国大陆右旋运动动力与模式 |
3 中国大陆新生代以来右旋运动效应 |
(9)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壳运动观测及其动力学研究 |
1.1.1 地壳运动观测 |
1.1.2 基于地壳运动观测结果的动力学研究 |
1.2 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 |
1.3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的研究意义。 |
1.3.1 华北地台构造演化概述 |
1.3.2 板块构造及华北地区动力学环境 |
1.3.3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动力学研究意义 |
1.4 华北地区动力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华北地区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限单元方法基本理论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
2.1 有限元方法的起源、基本思想、特点及发展现状 |
2.2 有限元求解问题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2.3 有限元非线性结构分析 |
2.3.1 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几种常见材料的本构关系 |
2.3.2 接触问题分析 |
2.3.3 Ansys有限元软件中接触单元CONTAC48原理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北地区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3.1 构建华北地区有限元模型的基本要素 |
3.2 华北地区新生代构造的主要特征 |
3.3 华北地区现今构造活动分区及重要活动断裂带 |
3.3.1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划分及其现今构造活动特征 |
3.3.2 华北地区重要活动断裂带 |
3.4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 |
3.4.1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
3.4.2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基本特征 |
3.5 华北地区3维有限元模型(3DCM_Ⅰ,3DCM_Ⅱ) |
3.5.1 华北地区3D有限元模型的几何构架 |
3.5.2 三维均匀分层模型—3DCM_Ⅰ |
3.5.3 三维实际分层模型—3DCM_Ⅱ |
3.5.4 二维非连续模型—2DDM_Ⅰ |
3.6 模型框架构建小结 |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PS约束下华北地区形变及构造应力场特征 |
4.1 研究思路和计算流程 |
4.2 华北地区最新GPS观测结果 |
4.3 基于华北地区3D有限元分析 |
4.3.1 基于GPS观测结果的3D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 |
4.3.2 模型中非断层单元的材料参数 |
4.3.3 模拟结果评价标准以及模形计算 |
4.3.4 3DCM_Ⅱ模拟显示的华北地区表面水平运动及变形特征 |
4.4 基于华北地区有限元模型2DDM_Ⅰ的计算分析 |
4.4.1 2DDM_Ⅰ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 |
4.4.2 2DDM_Ⅰ模型的单元材料参数及模拟计算 |
4.4.3 2DDM_Ⅰ模型显示的华北地区表面水平运动及变形特征 |
4.5 华北地区2D、3D模型计算总结 |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地区形变及构造应力场的动力学机理——基于GPS观测结果的有限元分析 |
5.1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以及构造应力场的稳定性问题 |
5.2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 |
5.3 华北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流变参数 |
5.4 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地壳运动及形变特征分析 |
5.5 基于华北地区模型3DCM_Ⅰ(均匀分层模型)几何框架的模拟结果 |
5.5.1 基于3DCM_Ⅰ的松弛时间剖面 |
5.5.2 3DCM_Ⅰ(均匀分层模型)的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
5.5.3 基于华北地区3DCM_Ⅰ(均匀分层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 |
5.5.4 华北地区3DCM_Ⅰ(均匀分层模型)模拟计算的总体认识 |
5.6 基于华北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3DCM_Ⅱ(实际分层模型)的模拟结果 |
5.6.1 基于3DCM_Ⅱ的松弛时间剖面 |
5.6.2 基于3DCM_Ⅱ的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6.3 对华北地区有限元3DCM_Ⅱ模拟计算结果的总体认识 |
5.7 对华北地区形变及构造应力场动力学机理的初步认识 |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及应用 |
6.1 隐伏断层活动对区域表面形变、构造应力场影响及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 |
6.1.1 含有隐伏断层的三维地块模型及其构造运动有限元数值模拟 |
6.1.2 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的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 |
6.2 华北地区GPS观测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差异场分析 |
6.2.1 华北地区GPS观测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差异速度场 |
6.2.2 华北地区差异速度场分析 |
6.3 利用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的动力学含义 |
6.3.1 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及相关研究 |
6.3.2 中国大陆构造运动三维有限元模型 |
6.3.3 中国大陆构造运动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 |
6.3.4 中国大陆构造运动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 |
6.3.5 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差速度场分析 |
6.3.6 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差异场分析小结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本人读博期间发表文章: |
(10)基于GPS监测的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地壳运动形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GPS技术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
1.2.1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 |
1.2.2 GPS地壳形变监测应用状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 |
第2章 地壳形变研究基础 |
2.1 GPS测站建立及监测 |
2.1.1 监测网技术要求 |
2.1.2 监测网布设 |
2.1.3 测站监测 |
2.2 地质块体划分 |
2.2.1 亚板块的划分 |
2.2.3 地块划分 |
2.3 刚性假设下最小二乘法 |
第3章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1 GAMIT/GLOBK简介 |
3.1.1 GAMIT简介 |
3.1.2 GLOBK简介 |
3.2 数据处理步骤 |
3.2.1 GAMIT数据处理步骤 |
3.2.2 GLOBK数据处理步骤 |
3.2.3 全自动批处理 |
3.3 数据处理及结果 |
3.3.1 监测网速度场融合 |
3.3.2 参考框架选取 |
3.3.3 GPS数据处理 |
第4章 测站速度场变化特征 |
4.1 不同参考框架测站速度场特征 |
4.1.1 ITRF2000-NNR参考框架运动速度场特征 |
4.1.2 欧亚参考框架运动速度场特征 |
4.1.3 华南参考框架运动速度场特征 |
4.2 不同剖面测站速度场变化特征 |
第5章 地块运动特征 |
5.1 地块平移特征 |
5.1.1 地块整体平移特征 |
5.1.2 地块内不同区域运动特征 |
5.1.3 小结 |
5.2 地块的旋转 |
5.2.1 刚性地块计算模型 |
5.2.2 地块旋转计算及结果 |
第6章 活动断裂GPS监测 |
6.1 鲜水河断裂GPS监测 |
6.1.1 地质特征 |
6.1.2 数据处理 |
6.1.3 结果分析 |
6.2 龙门山断裂GPS监测 |
6.2.1 地质特征 |
6.2.2 数据处理 |
6.2.3 结果分析 |
6.3 小江断裂GPS监测 |
6.3.1 地质特征 |
6.3.2 数据处理 |
6.3.3 结果分析 |
6.4 红河断裂GPS监测 |
6.4.1 地质特征 |
6.4.2 数据处理 |
6.4.3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动力学特征 |
7.1 区域动力学特征 |
7.2 深部岩石圈动力学特征 |
7.3 地块及断裂动力学特征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四、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现时地壳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 地震研究, 2021(02)
- [2]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滇西北德钦—中甸断裂带活动特征及断错效应研究[D]. 王银龙.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藏东邦达断裂活动性研究及工程意义[D]. 李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 地震地质, 2017
- [6]基于GPS观测的青藏高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研究[D]. 梁诗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4(06)
- [7]不同数值内插方法建立我国速度场模型[D]. 张勇.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2011(09)
- [8]中国大陆及邻区新生代以来的一种构造形式:右旋运动及效应[J]. 邱瑞照,严光生,谭永杰,李文渊,祁世军,高鹏,周肃,陈秀法,王靓靓,陈正,元春华,韩九曦,冯艳芳,孙凯.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9]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D]. 刘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10]基于GPS监测的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地壳运动形变特征研究[D]. 唐文清.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