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打造青年“军团”(论文文献综述)
刘飘[1](2021)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无线电通讯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楚楚[2](2021)在《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日益重要。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作为桂林红色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探索其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符合新课程改革趋势,也符合语文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成长需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被誉为“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而湘江战役则是这伟大史诗中的重要一篇。桂林红色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湘江战役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体现了较大的教育价值。本文以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为研究对象,深挖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探索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及策略,以此为指导开展实践课例研究,借此传播优秀地方红色文化,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内容和特征。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分为四类:红色名人、红色历史、红色文化遗址遗存和纪念设施、红色文学艺术。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特征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区域性、丰富性、实践性、时代性。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实需求和现状分析。从必要性、可行性和现状分析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必要性指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且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理念。可行性指湘江战役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且语文教学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现状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发现师生存在对红色文化认识不足和对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走进语文课程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传承红色文化,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树立大语文观;丰富教材内容,提供课堂实践资源保障;充实课程教学,打造多元化的语文课堂。第四部分,主要阐述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原则、途径和策略。在实施中遵循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的基本原则,探索出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途径,实施途径满足学科、学生的需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策略。第五部分,主要陈述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案例,运用策略中所提及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实践课例进行反思。
肖瑾[3](2021)在《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提出红二方面军在长征期间,粉碎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并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坚决斗争,在保存了有生力量基础上最终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可谓战绩赫赫。究其原因,其在主动性、战略性、精气神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思想政治工作功不可没。本论文紧紧围绕“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主题从以下部分进行謭论: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方法创新等几个方面具体展开。第二部分,分析研究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背景及目标要求。红二方面军作为“长征后卫队”,经历了主动攻击强大的敌人、逆境中与敌人周旋、与主力会合计划形成、黎明前的“革命斗争”四个长征阶段,并分析出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与目标要求。第三部分,论述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含理想信念教育、军内民主生活教育、群众纪律教育与群众路线教育、瓦解敌军的思想政治教育、争取少数民族支持、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第四部分,整体分析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及主要方法。红二方面军在长征时期通过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强执行力的提升、强化人本策略、做好文化建设、打造优秀领导团队的工作途径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上,红二方面军在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榜样教育以及自我教育、形象教育方面都非常有特色。第五部分,总结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特色经验及启示。红二方面军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完成了党中央交予的工作任务,锻炼了干部队伍,团结了群众,保障了红二方面军长征的胜利。其鲜明的经验在于走一路,宣传一路、时刻不忘搞统一战线、善待俘虏、两军团统一行动,这些经验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当前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度解析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可以丰富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过程,对于学党史、明党理有重要意义。
田雨薇[4](2021)在《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文中认为随着当下乡村建设的愈演愈烈,建筑师逐渐介入到乡村建设活动之中,这是建筑师群体在21世纪的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深受西方建筑学教育体系影响的当代中国建筑师们,在面对中国乡村建设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先例可循的。文章通过文献归纳、典型案例比较分析、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历程同时进行作品解析,总结些许贵州乡村建设的在地经验,为今后建筑师的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文章第一部分对21世纪建筑师的乡村工作进行阐述,分析了21世纪以来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的两个主要推动因素,通过对2010-2019年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进行梳理,将建筑师在贵州乡建的设计实践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建筑师乡村建设的深入设计时期;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时期。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活动进行分析与作品解析,归纳总结出不同时段建筑师介入贵州乡村建设活动中的趋势、工作模式以及空间策略,从而探索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文章第三部分进行总结与反思,归纳出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作品共性以及以上三个时段中趋势-模式-策略的转变,同时总结建筑师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从“建筑师”向“建筑师+”职业转变,最后反思当下城市-乡村关系的转型。
彭东明[5](2021)在《一生的长征》文中认为人物小传喻杰(1902-1989):1902年3月出生于平江县嘉义乡一贫农家庭。1926年夏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19日随红六团军团从桑植出发长征。1936年7月初,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七七事变"后,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供给部长、西北贸易公司经理兼西北农民银行行长、陕甘宁边区工商厅厅长等,为陕甘宁边区发展、保证军队供给、支援抗日战争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曾作为中共和边区工商界代表随周恩来同志参加国共重庆谈判。
时佳希[6](2020)在《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文中指出巴基斯坦应该被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该国国家构建进程中的核心命题,也是长期困扰其国民乃至每个海外观察者的价值叩问。作为在殖民帝国退却之后重新构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曾被其建立者们规划为一个世俗、民主、统一的联邦政治体,以追赶上全球范围内高歌猛进的现代化发展,早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但在随后的国家构建进程中,巴基斯坦在宗教、军队和离心势力的影响下偏离了最初的建国蓝图,并日益陷入对国家自身定位的怀疑心态。本文选取从1947年建国到1988年齐亚军政府结束的41年间为主要考察时段,试图从巴基斯坦的早期历史中发掘出政教矛盾、军政矛盾、认同矛盾三条并行交织的发展脉络,以发掘蕴含在其国家构建进程中的长期特征和未来趋势,并为该进程的诠释搭建起由国体、政体、认同三种维度构成的立体图景。本文的导论,主要提出该研究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于巴基斯坦国家构建各领域、国家构建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一章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本章旨在为巴基斯坦建国提供一个纵深的历史定位,以解释英属印度的穆斯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于何种目的而寻求独立,新建立的巴基斯坦国家又承载了何种先天条件与历史使命。第一部分通过梳理穆斯林对南亚次大陆的征服史,着重解释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尖锐矛盾的历史根源,但同时也指出某种近乎可被称为“印度-伊斯兰文明”的文明复合体也在冲突与融合中得以塑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包括“后期莫卧尔”(1707-1857)和英属印度(1857-1947)两段时期的历史,剖析南亚穆斯林在此时期遭遇的殖民危机,重点探讨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理论主张“伊斯兰复兴主义”与“伊斯兰现代主义”。第三部分发掘伊斯兰现代主义在20世纪政治领域的成果,即南亚穆斯林政治意识的觉醒,并以穆斯林联盟成立、“两个民族”理论成型、“巴基斯坦”概念提出、《拉合尔决议》签署的时间线索,梳理出穆斯林政治理念从自治到独立的转变过程。第二章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本章旨在探索世俗国家与宗教国家两种道路选择,围绕对巴基斯坦国家性质定义权的争夺进程,重点论述了宗教路线优势地位的逐步确立。第一部分追溯英属印度时代的印穆宗教矛盾,指出印度教意识形态的上升和英印政府的“分而治之”政策加重了穆斯林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其内部因而分别在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两条路径上开始了各自的理论重建、社会动员,并论述了“伊斯兰大会党”(JI)和“伊斯兰圣哲会”(JUI)作为该时期动员成果的建立过程。第二部分以1947年至1977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从真纳提出的世俗主义特点及其衰落原因入手,进而通过分析《目标决议》(1949)与前后三部宪法(1956、1962、1973)中关于伊斯兰国家性质的文本,阐明宗教势力在此时期的政治诉求。第三部分以1977年至1988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指出齐亚·哈克政府主导的伊斯兰化是一场超出宪法层面的全面宗教运动,理清其在国家公共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着重探讨这十一年在教派政治和原教旨主义领域的深远影响。第三章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本章主要探讨巴基斯坦政治体制的构建过程,特别是军队对其宪法和政体造成的长期破坏,并梳理在此期间的军政府建设。第一部分重点剖析军队如何在建国初期逐渐具备干预政治的能力和意志,以及军队在1958年军政府建立之前对政治的介入行为。第二部分以两段长期的军政府时期(1958-1971、1977-1988)和中间短暂的文官政府复辟时期(1971-1977)为脉络,探究军方发动政变的多种原因与巩固军政府的行为模式,并且将关键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选择也纳入考察范畴。第三部分通过梳理宪法文本的更替,试图揭示紧张的军政关系为政体构建带来哪些影响,特别是军方与政党之间在宪法层面拉锯的重点,以及宪法被频繁地修订、中止、废除和重颁为宪政建设留下的长期影响。第四章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本章旨在揭示一个关键命题:巴基斯坦国家虽已建立,国家认同的构建却任重道远。阻挡在国家认同工程面前的,是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教派、部落、城乡等在内的非国家认同。第一部分论述1971年以前巴基斯坦东西两翼之间的矛盾,指出这种矛盾既是先天存在于其地理、文化层面的隔绝,也是西巴基斯坦的政治精英不愿意将权力放与东巴分享,导致双方在1971年的内战和分裂。第二部分则着眼于西巴内部各民族的主张,分别讨论了信德、普什图、俾路支民族认同的历史源头,以及它们在现代巴基斯坦的政治诉求。基于西巴各民族的诉求演变,该部分还试图表明1971年东巴脱离在西巴引起了广泛的“链式反应”,并将70年代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作为第四个考察对象。第三部分立足于土邦、部落、城乡等多种认同,并指出它们分别与文化民族认同存在的具体关联,从而进一步证明巴基斯坦非国家认同的复杂特性,以及国家认同构建的艰巨性。本文的结论部分,分四个步骤对主题“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了总结归纳和进一步的提炼升华。第一,总结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指出其对南亚穆斯林群体的意义所在,以及该意义在现实政治层面带来的影响。第二,归纳国体、政体、认同这三种国家构建的维度,并论述三种维度在巴基斯坦分别表现为三组结构性矛盾(世俗主义与伊斯兰化、军人干政与民主诉求、国家认同与非国家认同)。第三,试图发现三种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将这些交互作用归纳为“逻辑关联型”和“现实策略型”两个模式,从而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立体图景。第四,基于巴基斯坦与印度共同的历史背景,通过比较同时期两国的构建成果,来对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出评价。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7](2020)在《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文中认为贵州文化形象是基于贵州自然生态基础和历史人文基础、体现贵州精神和核心文化特色、反映贵州整体面貌并逐步凝练、传播、广为人知而出现的区域文化形象,它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局部呈现和重要支撑。贵州文化形象由于先天因素曾有过长期的负面形象传播,但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需求下,贵州文化形象又发生过不同视角的转变,曾在历史上放射过奇异的光芒。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正在进行新的建构,从顶层设计到跨媒介传播,新的贵州文化形象逐渐明亮清晰,尤其是贵州主流新闻媒体与文化娱乐、赛事会展平台,发挥跨媒介传播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强和扩大了贵州文化形象的传播效应,促进了贵州文化形象得以迅速重构与提升。
陈杰[8](2020)在《论法国革命战争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陆军军事优势形成的原因》文中研究说明1792-1815年欧洲爆发了一场长达二十三年的战争,这场战争始于法国为保卫革命果实而被迫进行的的军事反击,止于欧洲各国为抵抗拿破仑的强权而联合起来将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它的皇帝彻底打垮。这场战争以拿破仑上台掌权的1799年为界,前半段因其起点被称作“法国革命战争”,后半段因其最夺目的主角被称作“拿破仑战争”。在1792年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法军在各个方面均处不利,这种不利既与当时法国的社会动荡和军队的缺乏训练有关,又可以追溯到近代以来主导欧洲作战形式的有限战争已经发展到了尽头的层面上。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法国陆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尝试,无论是对当时的军事制度,还是作战方法,法军都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实验。这些改革的效果深刻而显着,不仅使法国成为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全民武装动员能力的国家,从而把法国的军事机器率先升级到可以进行总体战争的级别,同时也让法国陆军取得了丰硕的军事成果,幅员辽阔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这些军事成果为基础建立的。至拿破仑战争前期,法国陆军无论是在战绩上,还是军事制度的先进完善上,都是欧洲首屈一指的王牌军队,法国陆军的优势为各国所公认,欧洲各国也先后以法国陆军为模板,纷纷发起了旨在赶超法军的军事改革,借此机会,法军的建军思想与军事制度得以迅速传播,成为19世纪前半期各国新军建设的规范。
谭斐[9](2020)在《《首尔六千年》(16-26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依据2018年出版的历史纪行类书籍《首尔六千年》一书的翻译为基础,对整个翻译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后形成的翻译实践报告。目前国内尚无该书译本。《首尔六千年》介绍了首尔内留存至今的文化遗迹和文化遗产,娓娓道来了蕴藏在其中的历史事实,谱写了一曲长达六千年的首尔大叙事诗。全书共26章,笔者负责翻译本书的第16章至第26章。韩文原文字数约为92,000字,中文译文字数约63,000字。《首尔六千年》为历史类纪行类文本书籍,语言风格客观严谨又不乏生动活泼,其中包括大量专有名词及惯用语。此外,源语文本中包括大量长定语和长状语,若不加处理直接翻译显然不符合汉语简洁清晰的语言习惯。翻译时如何对这部分词汇、句子进行处理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是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针对翻译实践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撰写了本报告,希望能为今后类似文本的翻译提供微薄借鉴。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大章。第一章为引言,笔者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为翻译项目介绍,介绍了所翻译的文本、翻译中的难点以及所选择的翻译策略和指导本次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第三章为翻译过程,分为译前准备工作和实际翻译过程两部分;第四章为翻译案例分析,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大方面出发,词汇方面以专有名词和惯用语为例,列举了较为典型且具体的翻译案例,总结了翻译这些词汇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句子方面针对韩国语中常见的长定语从句、长状语从句进行举例分析,探讨了在各种长难句翻译过程中应如何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第五章是结语,是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总结了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感悟、收获和教训。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深刻认识到了翻译历史类文本时,一方面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站在中立角度还原历史;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考虑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实现翻译的价值。
王太军[10](2020)在《欧阳黔森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贵州第四代作家代表的欧阳黔森,着作等身、涉猎广泛,举凡诗歌、散文、小说、影视剧本、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均是其笔耕不辍的文学对象,但其中艺术水平最高、最为作家自己所看重的,却是小说创作。相较于其他贵州作家对乡土文学的执着书写,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呈现出多面性、丰富性和差异性,兼具黔地乡土的自然清新、喧嚣都市的现代风韵以及厚重历史的激越高亢,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立足于对欧阳黔森小说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从创作、主题、叙事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充分发掘和阐释出其小说的创作发生、题旨内涵和叙事特质。论文由以下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论,从创作发生学入手,探讨地理环境、人生体验、作家心理机制对欧阳黔森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基于这些影响之下作家所作出的创作取向。首先,黔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是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题材,影响着作家的写作倾向,而且基于地理环境所形成的黔地现代乡土文学传统,以及经过古代文学积淀而成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于欧阳黔森创作而言,亦是意义重大。其次,欧阳黔森所经历过的知青生活、地质人生活、商人生活以及文人生活的四种生活经历,既成为了其创作小说的重要题材,又构成了作家的生命体验,生成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并奠定了小说不同的情感基调。再次,从创作论出发,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取向,凸显出作家的现实关怀与牧歌情调。第二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主题论,探讨小说的生命主题、英雄主题与生态主题。就生命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小说内书写了三种粗犷质朴的黔地生命形态,为现实人生建立起理想的生命范式,并且着眼于复杂的人性,作出对人性善的直接铺陈和对人性恶的无情揭示,流露出一种向善去恶的创作理念,体现了欧阳黔森崇高的生命追求。就英雄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文本中塑造了两种不同身份的英雄形象:具有丰功伟绩、受人瞩目的“卡里斯玛”式英雄与生活平凡庸常却具有优秀品质的“小人物”式英雄,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创作倾向,彰显出作家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就生态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作品里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流露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隐性批判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追求。第三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论,依据叙事学理论,探讨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叙事时间、叙事空间、故事结构等叙事特质。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其视角主要有非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两种,在非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叙述声音与视角重合;而在内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叙述声音与视角呈分离状态。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作家运用了逆时序和非时序手法造成叙事时序的错综复杂、迷离多变,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营构了乡村和城市两类故事空间,作为小说人物活动、故事发展的场所。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故事结构,其由情节、人物、环境构成,作家多喜欢以线型情节和转换型情节来建构故事,通过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来刻画人物形象,并呈现了支配式与从属式、静态与动态的环境形态和象征型、反讽型的环境类型。论文以欧阳黔森小说为研究对象,三个章节之间自有其内在逻辑:第一章从发生学角度介入对小说创作的研究;第二章聚焦小说主题,探讨其题旨内涵;第三章着眼于小说的文本叙事。这三章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基本遵循着由外而内的学理顺序,从外部研究延伸到内部研究,两者并重,从而完成了对欧阳黔森小说深入而严谨的意义阐释和价值发掘。
二、全力打造青年“军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力打造青年“军团”(论文提纲范文)
(2)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1.继承革命传统文化 |
2.助力桂林经济发展 |
3.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
(二)文献综述 |
1.红色文化 |
2.红色文化与教育的研究 |
3.红色文化与语文教育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红色文化 |
2.湘江战役 |
3.语文课程资源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査法、访谈法 |
3.案例分析法 |
一、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内容和特征 |
(一)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内容 |
1.红色名人 |
2.红色历史 |
3.红色文化遗址、纪念设施 |
4.红色文学艺术 |
(二)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特征 |
1.区域性 |
2.丰富性 |
3.实践性 |
4.时代性 |
二、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实需求和现状分析 |
(一)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
1.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
2.课标要求和部编版语文教材理念要求 |
(二)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
1.湘江战役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
2.语文教学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 |
3.红色文化资源是优质的语文教育资源 |
(三)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
1.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
2.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况的分析 |
三、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 |
(一)传承红色文化,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
(二)激发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树立大语文观 |
(三)丰富教材内容,提供课堂实践资源保障 |
(四)充实课程教学,打造多元化的语文课堂 |
四、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原则及策略 |
(一)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原则 |
1.科学性原则,突出学科特点 |
2.区域性原则,突出地域特点 |
3.多元化原则,促个性化发展 |
4.时代性原则,符合时代发展 |
5.适度性原则,找准定位 |
(二)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的途径 |
1.在口语交际中融合 |
2.在阅读教学中拓展 |
3.在写作教学中渗透 |
4.在综合性学习中延伸 |
(三)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
1.朗读会 |
2.红色读书会 |
3.结合家乡红色旅游景点设计导游词 |
4.语文研学活动 |
五、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与反思 |
(一)阅读教学课例——《李天佑:誓与阵地共存亡》 |
1.《李天佑:誓与阵地共存亡》教学设计分析 |
2.教学总结 |
(二)写作教学课例——“学习描写景物” |
1.教学设计 |
2.教学总结 |
(三)综合性学习教学课例—“参观湘江战役酒海井纪念馆”红色语文研学活动 |
1.“参观湘江战役酒海井纪念馆”红色语文研学活动设计 |
2.活动总结 |
(四)实践反思 |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2.引用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应妥当取材 |
3.教学实践应符合“语文核心素养”要求 |
4.“课程思政”融入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况问卷调查(学生) |
附录二: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况问卷调查(教师) |
附录三: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访谈记录表(教师) |
附录四:阅读教学课例——《李天佑:誓与阵地共存亡》教学设计 |
附录五:湘江战役红色文化遗址遗存、纪念设施 |
致谢 |
(3)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背景 |
2.1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过程 |
2.1.1 第一阶段:主动进攻强大的敌人 |
2.1.2 第二阶段:逆境中与敌人周旋 |
2.1.3 第三阶段:与主力会合计划形成 |
2.1.4 第四阶段:黎明前的“革命斗争” |
2.2 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必要性 |
2.2.1 残酷历史需要思想政治工作 |
2.2.2 政治斗争需要思想政治工作 |
2.2.3 复杂局势需要思想政治工作 |
2.3 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目标 |
2.3.1 政治目标要求 |
2.3.2 军事目标要求 |
2.3.3 文化目标要求 |
第3章 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
3.1 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
3.1.1 加强思想觉悟教育 |
3.1.2 扭转失败情绪教育 |
3.1.3 清除错误思想教育 |
3.2 军内民主生活教育 |
3.2.1 政治民主教育 |
3.2.2 军事民主教育 |
3.2.3 经济民主教育 |
3.3 群众纪律教育与群众路线教育 |
3.3.1 红军是代表穷人的队伍 |
3.3.2 争取群众的有效支持 |
3.3.3 发动群众组织群众 |
3.4 瓦解敌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
3.4.1 强化对敌军的标语宣传 |
3.4.2 专门设置“白兵工作委员会” |
3.4.3 政治话语宣传与斗争相衔接 |
3.5 争取少数民族 |
3.5.1 红二方面军的少数民族政策 |
3.5.2 尊重藏族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 |
3.6 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 |
3.6.1 抵制张国焘的分裂行为 |
3.6.2 打碎张国焘的另立中央梦想 |
第4章 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及主要方法 |
4.1 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
4.1.1 完善思政工作机制 |
4.1.2 加强执行力的提升 |
4.1.3 强化人本策略 |
4.1.4 做好文化建设 |
4.1.5 打造优秀领导团队 |
4.2 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 |
4.2.1 理论教育法 |
4.2.2 实践锻炼法 |
4.2.3 示范教育法 |
4.2.4 自我教育法 |
4.2.5 形象教育法 |
第5章 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经验及启示 |
5.1 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
5.1.1 完成了党中央交予的任务 |
5.1.2 锻炼了干部队伍 |
5.1.3 团结了群众 |
5.1.4 保障了红二方面军长征的胜利 |
5.2 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
5.2.1 走一路,宣传一路 |
5.2.2 时刻不忘搞统一战线 |
5.2.3 善待俘虏 |
5.2.4 两军团统一行动 |
5.3 红二方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启示 |
5.3.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结合 |
5.3.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
5.3.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过程性与目的性的结合 |
5.3.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乡建 |
1.2.2 建筑师设计实践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
1.4 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归纳及量化分析 |
1.5.2 典型案例比较解析 |
1.5.3 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6.3 现状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21 世纪的建筑师乡村工作概述 |
2.1 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现象解析 |
2.1.1 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 |
2.1.2 建筑学层面的设计思考 |
2.1.3 建筑师大规模下乡运动的起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计划 |
2.2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时间节点梳理 |
第三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2010-2014 年) |
3.1 2010-2014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
3.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
3.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
3.2 西线工作室:建筑师感知下的地域性表达 |
3.2.1 由地缘秩序引发的空间生产 |
3.2.2 空间氛围营造与公共生活模型 |
3.2.3 表现地域特色的复合建造模式 |
3.2.4 建筑师思想观念的单向输出 |
3.3 前人建筑文化工作室:建筑师意识中的从传统到创新 |
3.3.1 从修复传习的乡村实践到创新发展的乡土实践 |
3.3.2 贵州乡建中建筑师身份多元转型的萌芽 |
3.4 袁咨桐故居组团改造:对“新”传统的尊重 |
3.4.1 “新”传统与“旧”传统的回应 |
3.4.2 设计与施工的偏差带来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深入设计时期(2015-2017 年) |
4.1 2015-2017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
4.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
4.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
4.2 两种主流的整体村落建设模式:雨补鲁村与中关村 |
4.2.1 整体村落空间规划设计 |
4.2.2 建筑改造更新模式 |
4.2.3 公共空间主题导向的挖掘及设计策略 |
4.2.4 乡建五年后的凋敝与衰败:中关村乡村建设启示 |
4.3 茅贡计划:从乡村建设到乡镇建设 |
4.3.1 茅贡计划:寻找乡建的另一种可能 |
4.3.2 “廊”——作为建筑整合的空间语言 |
4.3.3 乡建工作:不仅仅是盖房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师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时期(2018-2019 年) |
5.1 2018-2019 年乡村建设背景及建筑师乡建设计实践 |
5.1.1 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乡村建设 |
5.1.2 典型案例与建筑师下乡路径 |
5.2 黄岗实践:重塑乡村的循环共生 |
5.2.1 厕所的改良:传统农耕体系的重建与更新 |
5.2.2 事件与物件介入乡村建设 |
5.2.3 黄岗后记:为村民而设计 |
5.3 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未来乡村的探索 |
5.3.1 起点:露营装置设计活动 |
5.3.2 未来乡村的诗意重建 |
5.3.3 多产业集群带动乡村转型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作品共性归纳 |
6.1.1 对传统建造方式的持续关注 |
6.1.2 日常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并置设计 |
6.1.3 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工作方法要点总结 |
6.2 趋势-模式-策略的转变 |
6.2.1 贵州乡建的当代示范价值 |
6.2.2 贵州乡建的不足之处与反思 |
6.3 从“建筑师”到“建筑师+” |
6.4 城市-乡村关系的转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访谈笔录——无名营造社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陈国栋 |
(5)一生的长征(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小传 |
回乡 |
到横圳去 |
走过的路蹲过的山 |
丽江电站 |
乡村顾问 |
太平洋警察 |
调羹 |
靠山吃山 |
白胡子黑胡子 |
没有落后的群众 |
一河水一把伞 |
娘啊,娘 |
我欠你的债最多 |
猪事 |
家事国事 |
前门后门 |
偷瓜贼 |
1985年的秋天 |
国家没有粮食 |
长征长征 |
补记 |
(6)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
(一)问题意识 |
(二)现实考量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
(二)国外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
(三)国家构建的概念、内涵与理论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论文结构 |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 |
一 前现代时期:南亚穆斯林政权的出现 |
二 西方殖民时代:穆斯林的危机与应对 |
1.殖民主义对穆斯林社会的冲击 |
2.伊斯兰复兴主义者的探索 |
3.伊斯兰现代主义者的探索 |
三 20世纪前叶:穆斯林独立建国的观念和实践 |
1.穆斯林联盟的成立和发展 |
2.“巴基斯坦”概念的形成 |
3.“两个民族”理论的形成 |
4.《拉合尔决议》的通过 |
5.《拉合尔决议》之后的建国过程 |
小结 |
第二章 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 |
一 构建伊斯兰国家的社会条件 |
1.殖民体制下的伊斯兰教危机 |
2.原教旨主义的社会动员 |
3.泛伊斯兰主义的社会动员 |
二 国体伊斯兰化时期(1947-1977) |
1.国家的世俗主义起点 |
2.《目标决议》的伊斯兰化转向 |
3.三版宪法对伊斯兰化的确认 |
4.政策领域的伊斯兰化倾向 |
三 全面伊斯兰化时期(1977-1988) |
1.全面伊斯兰化政策 |
2.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一——教派政治 |
3.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二——原教旨主义 |
小结 |
第三章 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 |
一 军队干预政治的历史基础 |
1.新生国家对军队的依赖 |
2.军队的建设与扩张 |
3.军队介入政治的开端 |
二 军队对政治的直接领导 |
1.第一次军政府时期(1958-1971) |
2.人民党政府时期(1971-1977) |
3.第二次军政府时期(1977-1988) |
三 宪政建设的坎坷及其成因 |
小结 |
第四章 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 |
一 东巴基斯坦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71) |
1.东巴-西巴的并立格局 |
2.东巴-西巴的长期矛盾 |
3.东巴基斯坦的分离 |
二 西巴基斯坦内部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88) |
1.信德民族主义 |
2.普什图民族主义 |
3.俾路支民族主义 |
4.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 |
三 多元认同:其他次国家行为体问题 |
1.土邦 |
2.部落 |
3.城乡 |
小结 |
结论 |
(一)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 |
(二)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的三种维度 |
(三)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维度间的关系网络 |
(四)印巴比较视野下的国家构建成果评价 |
附录一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重要事件 |
附录二 巴基斯坦史常用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7)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及相关理论阐释 |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 |
1.自然生态基础 |
2. 历史人文基础 |
(二)理论背景及核心概念阐释 |
1. 文化形象 |
2. 跨媒介传播 |
二、贵州文化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跨媒介传播 |
(一)“三言”“两语”的传统贵州文化形象 |
(二)不同时代背景下贵州文化形象的视角转变 |
1. 明朝“移民实边”时期的“屯边贵州”形象 |
2. 红军长征时期的“红色贵州”形象 |
3. 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大后方”形象。 |
4. 三线建设时期的贵州“大三线”形象 |
三、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的跨媒介重构 |
(一)重构的目标指向与形象定位 |
1. 贵州发展目标与顶层设计回顾 |
2.“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多彩贵州文化形象 |
3.“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贵州文化形象 |
(二)贵州文化形象重构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
1.“多彩贵州”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
2. 贵州“生态美”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
3. 贵州文化形象在文化娱乐与赛事会展领域的传播效应 |
四、结语 |
(8)论法国革命战争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陆军军事优势形成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战争初期法国的军事困境及渊源 |
第一节 战争初期法军在战场上的接连失利 |
第二节 战争初期法国军队的混乱 |
第三节 法军困境的历史根源 |
第四节 法国大革命前军事改革的成败 |
第二章 法国陆军军事优势的形成 |
第一节 革命战争时期法国陆军军事优势的酝酿 |
第二节 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陆军军事优势的形成及全盛 |
第三章 大革命创造的新型的军队和战争形态 |
第一节 大革命创造的新精神和新军队 |
第二节 大革命创造的总体战争及相应的政治调整 |
第四章 法军新型进攻决战战略 |
第一节 革命以前的战略概况 |
第二节 卡尔诺的决战战略 |
第三节 拿破仑的进攻决战战略 |
第四节 与新型战略相适应的新式战术 |
第五章 法军的新型军事制度 |
第一节 编制革新 |
第二节 军官职业化 |
第三节 单一司令制 |
第四节 各兵种改革 |
第五节 后勤补给制度的转变 |
第六章 和平外交和反法同盟国状况 |
第一节 革命外交向和平外交的转变 |
第二节 反法同盟的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首尔六千年》(16-26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项目介绍 |
2.1 作品介绍 |
2.2 翻译难点介绍 |
2.3 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的选择 |
第三章 翻译过程 |
3.1 译前准备 |
3.2 翻译流程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词汇翻译 |
4.1.1 专有名词 |
4.1.2 惯用语 |
4.2 句子翻译 |
4.2.1 长定语从句 |
4.2.2 长状语从句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首尔六千年》(16-26章)韩语原文 |
附录2: 《首尔六千年》(16-26章)汉语译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欧阳黔森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二、 欧阳黔森小说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一) 欧阳黔森小说的单篇评论 |
(二) 欧阳黔森小说的整体研究 |
(三) 再出发:从不足到新的期待 |
(四) 结论 |
三、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作论: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研究 |
第一节 黔地地理环境及文学传统 |
一、 黔地地理环境与小说创作 |
(一) 黔地自然地理环境 |
(二) 黔地人文地理环境 |
二、 黔地文学传统与古典文学传统 |
第二节 作家生命体验与创作心理的生成 |
一、 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 |
二、 作家创作心理的生成 |
第三节 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取向 |
一、 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 |
二、 浪漫主义的创作取向 |
第二章 主题论:欧阳黔森小说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生命主题——崇高的生命追求 |
一、 粗犷质朴的生命书写 |
二、 人性善恶的追寻拷问 |
三、 生命价值的终极思考 |
第二节 英雄主题——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 |
一、 “卡里斯玛”式的英雄塑造 |
二、 “小人物”式的英雄行为 |
三、 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 |
第三节 生态主题——生态文本中的批判反思 |
一、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隐性批判 |
二、 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 |
三、 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
第三章 叙事论: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 |
一、 非聚焦型视角与叙述声音重合的叙事 |
二、 内聚焦型视角与叙述声音分离的叙事 |
第二节 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 |
一、 叙事时序的巧妙运用 |
二、 故事空间的精心建构 |
第三节 故事结构的构成形态 |
一、 情节类型:线型与转换型 |
二、 人物刻画:直接形容与间接表现 |
三、 故事环境:表现形态和环境类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全力打造青年“军团”(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无线电通讯工作研究[D]. 刘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陈楚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红二方面军长征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肖瑾.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建筑师在贵州乡建中的设计实践及作品解析研究(2010-2019年)[D]. 田雨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一生的长征[J]. 彭东明. 当代, 2021(03)
- [6]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D]. 时佳希. 吉林大学, 2020(01)
- [7]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J].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8]论法国革命战争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陆军军事优势形成的原因[D]. 陈杰. 山东大学, 2020(09)
- [9]《首尔六千年》(16-26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谭斐. 山东大学, 2020(11)
- [10]欧阳黔森小说研究[D]. 王太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