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研究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研究

一、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闫骁龙[2](2020)在《樊学油区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优选研究》文中认为樊学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与天环坳陷边缘相接,构造条件相对复杂,含油储层在空间和平面上非均质性较强,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在能源问题日益显着的情况下,关于如何提高采收率成为石油开采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导进行的三次采油技术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实验对樊学油区油样和地层采出水进行分析,对27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张力值、油水界面张力值、耐温耐盐性能以及乳化性能进行实验测定,优选出FY-4902等13种适合樊学油区的表面活性剂并以FY-4902、EAO、N/A作为主剂进行复配,测定复配体系的表界面张力、抗温抗盐以及乳化性能,通过岩心驱替实验测定不同复配体系的驱油效率。通过实验数据,最终得到适合樊学油区且驱油效果最好的是EAO与OP-10的在3:1比例下的复配配方,FY-4902与OP-10在1:1比例下的复配效果次之。

刘金花[3](2020)在《用于低渗透油藏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由于岩层渗透率低而使得许多已开发油藏在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之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难以采出。基于此问题,三次采油中的表面活性剂驱是在水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有效技术手段。本论文针对油藏温度为50°C、二价阳离子浓度高的低渗透油藏,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共8种表面活性剂。包括一系列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1~LJH-4,以及一系列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6~LJH-9。并通过FT-IR光谱和ESI源高分辨质谱表征了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对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润湿性以及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蒸馏水条件下,合成的两个系列表面活性剂中LJH-3和LJH-8表现出了最佳的表/界面活性和改变润湿性的作用。在与地层注入水(Ca Cl2浓度为3.772 g/L,总矿化度约80 g/L)配伍时,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表现出较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更优的配伍性。在注入水条件下,LJH-6~LJH-8的界面张力较蒸馏水条件下的界面张力下降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10-1 m N/m数量级,其中0.1%的LJH-8界面张力达到了10-2 m N/m数量级,为0.0163 m N/m。在Na Cl浓度为35 g/L和Ca Cl2浓度为3.772 g/L的混合溶液条件下,LJH-1~LJH-4的界面张力显着降低。并且LJH-1~LJH-3都显示出优越的界面活性,它们的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3 m N/m数量级的超低水平。其中,浓度为0.1%的LJH-3的界面张力最低,为2×10-4 m N/m。对蒸馏水条件下浓度为0.1%的LJH-3的耐盐性和耐二价阳离子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50°C的油藏温度条件下,浓度为0.1%的LJH-3溶液的降低界面能力最强的二价阳离子浓度和矿化度分别为11 g/L和35 g/L。使用Na Cl浓度为35 g/L和Ca Cl2浓度为9 g/L的混合溶液作为模拟水。在50°C条件下,用模拟水配制浓度为0.1%的LJH-3溶液和用注入水配制浓度为0.1%的LJH-8溶液分别作为驱替液进行岩心驱替实验。LJH-3和LJH-8两种表面活性剂驱替液分别可以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7.59%和7.41%,在低渗透油藏提高石油采收率应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田静怡[4](2020)在《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制备与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化学驱在我国三次采油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ASP三元复合驱已在各大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新疆油田等被广泛应用,提高采收率效果显着。但含碱的ASP三元复合驱技术对储层和驱油设备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为了改善这一缺点,SP二元复合驱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应用最多的石油磺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都难以在无碱条件下使界面张力达到所需的超低值(小于10-2mN/m),这意味着无碱二元驱需要更高效的表面活性剂。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独特的内盐结构,同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更好的耐温、耐盐和配伍性能,可以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作为无碱二元驱用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3-氯-2-羟基丙磺酸钠和不同烷基数的叔胺为原料合成了烷基数分别为14、16、18的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结合外购的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考察了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的基础理化性质、不同条件下的界面活性以及改变固体表面润湿性的能力。结果表明:(1)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两亲性,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的亲水亲油性达到平衡,表现出良好的界面活性。(2)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烷基链长、浓度、矿化度对油水界面张力具有不同的影响。碳链越长,表面活剂的界面性能越好,越可以在低浓度条件下达到良好的界面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盐性。其中,十八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在0.025 wt%~0.4 wt%浓度范围内均可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并在高矿化度条件下保持稳定。既满足了无碱二元驱用表面活性剂对超低界面张力的要求,又表现出了对油田注入水的矿化度良好的适应能力。同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之间配伍性良好,其聚/表二元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可达到1.6×10-3mN/m,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二元驱用表面活性剂。(3)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改变固体表面润湿性的能力,其反转润湿性的能力与CMC值有关。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分析其机理,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可能是通过疏水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力吸附在固体表面使其润湿性发生改变。

谢萍浩[5](2020)在《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驱油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石油是非常重要的化石能源,提高采油效率是当今油田要解决的的首要问题。本文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十六酯为原料(HA),合成了 SPS-HA-n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并优化了合成工艺。通过FITR和1HNMR表征其结构,并通过“一点法”测量了其分子量,在1 05数量级的范围。表面张力结果表明,随着长碳链HA含量的增加,CMC逐渐降低,SPS-HA-11的γ cmc可低至33.019 mN/m,粒径结果表明,单体HA的添加量越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越容易形成胶束。在四氟乙烯板上SPS-HA-7的水溶液(浓度为101.03g/L)的接触角为70.4°,可改变PTFE表面的润湿性。乳化测试结果证实,SPS-HA-n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SPS-HA-9的乳化性最好。SPS-HA-7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0.0035 mN/m。本文分别研究了 SAS-60/SPS-HA-n、Tween80/SPS-HA-n、SAS-60/Tween80/SPS-HA-n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乳化性和润湿性。研究结果表明:SPS-HA-n与SAS-60复配之后,当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所占比例的增加,界面张力先增加后减小,乳化性能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PS-HA-n与Tween 80复配之后,随着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所占比例的增加,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减小,乳化性能同样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PS-HA-n与SAS-60、Tween 80三者复配之后,随着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所占比例的增加,界面张力先增加后减小,且表现出良好的乳化性能,此外三种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要优于单个表面活性剂和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和乳化性能。当复配比例一定时,随着复配体系中SPS-HA-n中HA添加量的增加,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加,SAS-60/Tween80/SPS-HA-n的复配体系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接触角更小,润湿性能更好。本文主要通过人造岩心的驱替实验模拟现场采油实际情况,研究了同一复配体系(SPS-HA-7/SAS60/Tween80)不同浓度以及相同浓度(3g/L)不同复配体系(SPS-HA-7/SAS60/Tween80)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同一复配体系(SPS-HA-7/SAS60/Tween80)不同浓度驱油时,在水驱阶段,水驱效率相差不大,但是当系统加入了不同浓度的SPS-HA-7/SAS60/Tween80复配体系后,驱油效率显着提高,在后续水驱阶段,驱油效率相差不太明显。当SPS-HA-7/SAS60/Tween80复配体系的浓度为3g/L时,表活剂驱阶段提高了 12.2%的采收率,最后的采收率为51.5%;相同浓度(3g/L)不同复配体系(SPS-HA-7/SAS60/Tween80)驱油时,复配体系SPS-HA-7/SAS60/Tween80可以在表活剂驱阶段提高12.2%的采收率,在五个复配体系中性能最优越。SPS-HA-n/SAS60/Tween80复配体系的最终采收率分别为 44.4%、48.9%、51.5%、50.6%和 50.1%。综上所述,SPS-HA-n 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SAS-60和Tween80的复配体系在驱油方面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武[6](2019)在《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驱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作为一种化石燃料已得到普遍开采。经常规开采后,仍有50%70%的原油以剩余油的形式残留于地层中无法得到开发,因此,有效地开发油藏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在提高采收率方面,表面活性剂驱具有适用面广、增幅大的特点而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表面活性剂对提高采收率已呈“疲态”,且在机理解释方面尚有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陕西原油为研究油样,某油田的岩样作为模拟岩心,进行了表/界面张力测试、润湿性能测试和岩心驱替实验,通过气质联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采收的油样以及采后岩样,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首先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两性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作为驱油剂开展研究。考察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界面张力和润湿性能;随后,进行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00 mg/L时,采收率可分别提高5.77%、7.69%、9.80%、9.62%和7.69%;当浓度为2000 mg/L时,采收率可分别提高7.69%、9.80%、11.76%、11.32%和9.61%。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文选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两两复配研究,发现各体系均有协同作用,可提高采收率。当SDBS/OP10、SDBS/CAB和OP10/CAB体系质量比分别为1:9、1:1和1:1时,采收率最高,分别提高了12.73%、10.96%和10.00%。随后,根据经济技术评价,即考虑其与价格、浓度和采收率的关系,质量比为5:1、浓度为1000 mg/L的SDBS/OP10复配体系最优。最后,通过驱出油组分分析和岩心扫描电镜研究进一步探讨了驱油机理。在驱出油组分研究中,发现相比于单一体系,复配体系可与原油中更高碳数的烃类物质发生作用;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岩心断面,发现表面活性剂能将原油从岩层表面“剥离”下来,且复配体系强于单一体系;驱油过程后,会有少量的驱油剂残留在岩层表面,会造成相应的损失。

薛莉娜[7](2019)在《基于有机硅氧骨架双子型驱油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动力燃料,更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其作为一种资源因廉价、高效的特性,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依据国家规定的中长期规划,到2022年对石油需求量将达6.0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70%,因此,能源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地挑战。目前,就油藏类型来说,不是低渗油藏、特低渗油藏,就是“高温高盐”油藏,经过一、二次采油后大部分油田进入“三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阶段,提高采收率问题显得异常紧迫。在众多的三次采油技术中,化学驱以其“性价比高”日益成为石油开发的主力技术,因此,研究性能高效、界面友好、价格适中的新型驱油剂成为石油领域科研工作者重中之重的问题。课题针对上述情况,设计合成了一类基于有机硅氧骨架双子型驱油剂并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和3-(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KH563)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封端剂在浓硫酸催化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明确分子量的不同链长度的含氢环氧聚硅氧烷骨架。在此硅氧骨架的基础上与马来酸酐单酯、氨基乙磺酸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硅氧骨架的双子型驱油剂。并通过国标的化学滴定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H谱表征确定了合成产物的正确性。同时对涉及合成双子型驱油剂的开环聚合、硅氢加成等反应方法以及反应条件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探索出产物较优合成工艺线路。在合成产品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三种驱油剂物理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驱油剂的最低表面张力为29.02 mN/m,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416 mmol/L,且随着聚硅氧烷骨架中硅氧链从n=0增加到n=8,临界胶束浓度对应的表面张力呈下降趋势,远低于常规烃类表面活性剂。同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基于有机硅氧骨架的双子型驱油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性,抗盐性,抗二价离子(Ca2+,Mg2+)性能和低粘附性,以上性能满足驱油应用的需求。

朱洲[8](2018)在《盐增黏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合成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采油期,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已经成为各大油田增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广泛研究和应用的驱油用两亲聚合物大多是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基础上进行的疏水改性,由于聚电解质的盐溶液性质,使其在经济成本控制范围内难以应用于高矿化度油藏。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作为两亲聚合物类型中的重要分支,是一类适用于高矿化度油藏有潜力的驱油剂。本文的研究工作将对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作用机理及其在高矿化度油藏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制备了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16DMAAC)、双十二烷基甲基烯丙基氯化铵(Di C12MAAC)以及N-甲基-N-烯丙基月桂酰基丙磺酸内盐(MALPS)三种不同结构的可聚合水溶性缔合单体。以上述缔合单体为基础,通过无皂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系列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及激光光散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研究了疏水基团结构及含量对其溶液性质及性能的影响机制。利用旋转黏度计及流变仪研究了盐对其溶液表观黏度和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并借助动态光散射、环糊精包合、扫描电镜等手段揭示出其盐增黏机理。采用稳定性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及流变仪等研究了高盐条件下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乳化性能。最后,采用等黏度法对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在特定油藏中的驱油性能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微观驱油机理。优化合成了不同结构、不同疏水基含量并具有盐增黏特性的丙烯酰胺类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分别为单尾型三元两亲聚合物PADC、孪尾型三元两亲聚合物PADD以及三种不同疏水基含量的二元两亲聚合物PAMA-3、PAMA-2.5和PAMA-2。相对于两亲聚合物PADC来说,孪尾疏水基团的引入使两亲聚合物PADD在盐水中具有更大的聚集体尺寸和更大的疏水缔合强度,从而提升了其增黏、抗温、抗剪切性能。疏水基含量的增大有效降低了两亲聚合物PAMA的临界缔合浓度,疏水基团间通过缔合作用形成的网络空间结构强度越大,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越强,具有更为显着的盐增黏特性和粘弹性。盐的离子强度越大,屏蔽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分子链中内盐键的能力越强,使得聚合物分子的流体力学半径增大,同时,盐浓度的增大有利于其在水溶液中疏水缔合作用的增强。两方面协同作用使得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具有盐增黏的特性。在高盐条件下,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O/W型乳状液体系,盐浓度的增大有利于该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提高。在特定油藏及等黏度条件下,PAMA-3、PAMA-2.5、PAMA-2、PADD、PADC和HPAM在水驱后提高采收率幅度分别为20.73%、17.38%、16.46%、16.15%、15.22%和13.54%。微观驱替实验表明水驱后孔隙交汇处和孔隙“盲端”处的残余油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动用,体现了乳化对聚驱提高采收率的重要作用。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在高盐油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言亮[9](2018)在《M油田B区聚表二元复合驱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聚合物驱在高渗透储层中通常能提高采收率10%左右,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三元复合驱在高渗透储层中能提高采收率20%左右,但碱带来了结垢、破乳困难、聚合物用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随着聚合物黏弹性驱油机理研究的深入、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研制,聚表二元复合驱成为了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研究的重点。中低渗透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率阶段,研究聚表二元复合驱体系在中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M油田B区延101-2储层特征,通过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的复配,筛选出在一定矿化度条件下既能有效提高溶液黏度,又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并且稳定性较强的聚表二元复合驱体系。本文调研了国内外中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征、开发特征、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情况,总结了中低渗透油藏聚表二元复合驱室内研究和矿藏应用现状。针对M油田B区延101-2储层面临大量剩余油未被采出、稳产难度大、采油速度慢、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在总结储层特征(岩性特征、物性特征、流体特征)、开发历程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剩余油分布特点,对照油田提高采收率筛选标准,结合矿藏实验特征、电测解释渗透率、孔喉尺寸统计、压汞实验等,论证M油田B区延101-2储层适合于开展聚表二元驱。针对M油田B区延101-2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本文选择了含特殊基团的抗盐聚合物3640C,并测定聚合物基本性能(分子量与喉道半径匹配、增黏性、抗剪切能力),以确定适合的聚合物分子量和质量分数。对比了 5种表面活性剂(SDBS、ABS、APEO、HDS、BS)的油水界面张力以及聚合物(3640C)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的界面张力,初步筛选出聚表二元体系为SDBS/3640C、APEO/3640C和HDS/3640C。进一步通过聚表二元体系老化实验(1-90天),测定体系黏度和界面张力,优选出协同性、稳定较好的两种复合驱体系(HDS/3640C与APEO/3640C)。从乳化速率、析水率、乳化液稳定性等方面比较HDS/3640C与APEO/3640C的乳化性能,最终确定聚表二元体系为HDS/3640C。使用M油田B区的岩心,开展复合驱体系渗流特征实验,研究HDS/3640C的注入性、流度控制能力和传播性;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HDS/3640C提高采收率能力,并确定表面活性剂的合适浓度。最后在微观条件下对比了 HDS/3640C、APEO/3640C两种体系提高采收率能力,分析了乳化作用对驱油效果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适合M油田B区延101-2储层的最佳体系为0.24%HDS+0.12%3640C,室内试验可提高采收率23.53%。

冯海顺[10](2018)在《低渗油藏基于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驱油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渗油藏是我国目前提高石油产量最重要的开发方向。由于存在储层物性差、毛管力影响大、贾敏效应强等问题,导致水驱采收率只有10%15%。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是启动残余油的主要方式,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更好的水溶性和更强的复配协同效应,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构筑了CTAB/GAES-1209超低界面张力复配驱油体系,利用混合体系的协同作用参数和电荷吸引理论揭示了复配体系的超低界面张力机理;研制了AP-P4/GAES-1209乳化复配驱油体系,借助稳定性分析仪、流变仪等装置阐明了乳状液稳定性与液滴动态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并发展了模拟地层剪切的乳化评价方法;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评价了各复配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通过微观可视化进一步研究了驱油机理和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TAB/GAES-1209超低界面张力复配体系,在200mg/L时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84×10-3 mN/m,在矿化度为1×105mg/L时仍能保持超低界面张力。主要是由于静电吸引作用和长的柔性EO链易变形压缩,使阴离子和阳离子更紧密的吸附到油水界面上而达到超低界面张力。AP-P4/GAES-1209乳化复配驱油体系,形成的乳状液滴粒径平均值为1.61μm,且乳状液稳定时间大于20min。乳状液稳定性和液滴迁移速率主要受温度和聚合物的浓度影响。乳状液稳定性和液滴动力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经过模拟岩心剪切实验能够形成乳状液滴粒径均匀且稳定性强的乳状液体系。岩心驱替实验表明不同驱油体系可在水驱后分别提高采收率6.3%17.2%。其中,CTAB/GAES-1209超低界面张力复配体系,具有强界面活性和中等的改变润湿性能力,同时还有一定的降压增注性能,在12.2×10-3μm2渗透率时可以提高采收率14.7%;AP-P4/GAES-1209乳化复配驱油体系具有强乳化性能和中等的界面张力,在43.5×10-3μm2渗透率时可以提高采收率17.2%。

二、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樊学油区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表面活性剂概述
    1.3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4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概况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樊学油区概况
    2.1 樊学油区油藏概况
    2.2 樊学油区注水开发概况
第三章 采出油品与水样分析
    3.1 采出原油油样分析
        3.1.1 实验方法
        3.1.2 实验数据与分析
    3.2 采出水水样分析
        3.2.1 实验原理及方法
        3.2.2 实验数据与分析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
    4.1 实验试剂及器材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主要器材
    4.2表面活性剂性能实验
        4.2.1 表、界面张力测定
        4.2.2 耐盐性能评价
        4.2.3 乳化性能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配体系研究及驱油效果分析
    5.1 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复配体系及其性能评价
        5.1.1 复配体系的确定
        5.1.2 FY-4902 为主剂复配体系性能评价
        5.1.3 N/A为主剂复配体系性能评价
        5.1.4 EAO为主剂复配体系性能评价
    5.2 模拟驱油评价
        5.2.1 实验准备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3 驱油效果分析评价
        5.3.1 表面活性剂单剂驱油效果
        5.3.2 复配体系驱油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用于低渗透油藏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表面活性剂提高石油采收率概述
    1.3 影响石油采收率的因素
        1.3.1 温度
        1.3.2 界面张力
        1.3.3 最佳盐度
        1.3.4 表面活性剂浓度
        1.3.5 二价阳离子
        1.3.6 pH
        1.3.7 磺酸盐/羧酸盐
    1.4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1.4.1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4.2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4.3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4.4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4.5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1~LJH-4 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试剂
        2.2.2 仪器
    2.3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1~LJH-4 的合成与表征
        2.3.1 己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与表征
        2.3.2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1的合成与表征
        2.3.3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2的合成与表征
        2.3.4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3的合成与表征
        2.3.5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4的合成与表征
    2.4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1~LJH-4 的性质测试
        2.4.1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1~LJH-4 的表面张力测试
        2.4.2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1~LJH-4 的润湿性测试
        2.4.3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1~LJH-4 的界面张力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6~LJH-9 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试剂
        3.2.2 仪器
    3.3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6~LJH-9 的合成与表征
        3.3.1 长链烷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与表征
        3.3.2 二醇中间体JH-6~JH-9的合成与表征
        3.3.3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6 的合成与表征
        3.3.4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7 的合成与表征
        3.3.5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8 的合成与表征
        3.3.6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9 的合成与表征
    3.4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6~LJH-9 的性质测试
        3.4.1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6~LJH-9 的表面张力测试
        3.4.2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6~LJH-9 的润湿性测试
        3.4.3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6~LJH-9 的界面张力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性能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1 试剂
        4.2.2 仪器
    4.3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性质评价
        4.3.1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1~LJH-4 与注入水配伍性测试
        4.3.2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3的耐盐性测试
        4.3.3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3的耐二价阳离子性测试
    4.4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性质评价
        4.4.1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6~LJH-9 与注入水配伍性测试
        4.4.2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8 的耐盐性测试
        4.4.3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8 的耐二价阳离子性测试
    4.5 室内模拟驱油实验
        4.5.1 岩心参数的测定
        4.5.2 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JH-3的室内模拟驱油实验
        4.5.3 双磺酸酯钠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LJH-8 的室内模拟驱油实验
        4.5.4 驱油机理讨论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制备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化学驱研究概述
        1.1.1 聚合物驱
        1.1.2 表面活性剂驱
        1.1.3 碱驱
        1.1.4 化学复合驱
    1.2 二元复合驱概述
        1.2.1 二元复合驱原理
        1.2.2 二元复合驱研究现状
    1.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概述
    1.4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概述
        1.4.1 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4.2 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2章 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
        2.2.1 实验方案
        2.2.2 实验步骤
        2.2.3 产物提纯
    2.3 产物表征
        2.3.1 FT-IR分析
        2.3.2 FT-ICR MS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基础性能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Krafft点的测定
        3.2.1 测试原理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3.3.1 测试原理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最小烷烃数的测定
        3.4.1 测试原理与方法
        3.4.2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的研究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测试原理与方法
    4.3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变化的影响
    4.4 NaCl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4.5 复配性能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润湿作用的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 测试原理与方法
        5.2.1 石英片预处理
        5.2.2 接触角测定
    5.3 羟丙基磺基甜菜碱改变油湿性固体表面润湿性的性能
    5.4 表面活性剂对石英表面吸附基团的影响
    5.5 表面活性剂对石英表面形貌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驱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采油技术的发展和分类
    1.2 三次采油的方法
        1.2.1 化学剂驱油分类
        1.2.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1.2.3 表面活性剂驱油的两种主要方法
        1.2.4 驱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
    1.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1.3.1 石油磺酸盐
        1.3.2 烷基苯磺酸盐
        1.3.3 石油羧酸盐
        1.3.4 木质素磺酸盐
        1.3.5 生物表面活性剂
        1.3.6 高分子驱油表面活性剂
        1.3.7 双子表面活性剂
    1.4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4.1 化学机理
        1.4.2 改变分流量机理
        1.4.3 改变相态特性机理
        1.4.4 碱驱机理
    1.5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2 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药品和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合成路线
    2.4 测试与表征
        2.4.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2.4.2 核磁共振光谱(NMR)测试
        2.4.3 相对分子量测试
        2.4.4 表面张力测定
        2.4.5 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
        2.4.6 粒径测试
        2.4.7 稳态剪切实验研究
        2.4.8 润湿性能测定
        2.4.9 乳化性测定
        2.4.10 界面张力测定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合成工艺优化
        2.5.2 红外光谱分析
        2.5.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5.4 相对分子量分析
        2.5.5 表面性能分析
        2.5.6 荧光光谱分析
        2.5.7 粒径分析
        2.5.8 稳态剪切分析
        2.5.9 润湿性分析
        2.5.10 乳化性能分析
        2.5.11 界面张力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性能测试
    3.1 引言
    3.2 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3 复配体系界面张力测试
        3.3.1 SAS-60/SPS-HA-n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
        3.3.2 Tween80/SPS-HA-n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
        3.3.3 SAS-60/Tween80/ SPS-HA-n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
    3.4 复配体系乳化性能测试
        3.4.1 SAS-60/SPS-HA-n复配体系的乳化测试
        3.4.2 Tween80/SPS-HA-n复配体系的乳化测试
        3.4.3 SAS-60/Tween80/SPS-HA-n复配体系的乳化测试
    3.5 复配体系润湿性能测试
    3.6 本章小结
4 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条件及方法
        4.2.1 实验条件
        4.2.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浓度复配体系驱油效率
        4.3.2 相同浓度不同复配体系驱油效率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驱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化学驱
        1.2.1 碱驱
        1.2.2 聚合物驱
        1.2.3 表面活性剂驱
    1.3 表面活性剂驱油原理
        1.3.1 界面张力
        1.3.2 润湿性能
    1.4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类型
        1.4.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4.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4.3 两性表面活性剂
        1.4.4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4.5 其他表面活性剂
    1.5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1.5.1 阴/阳离子复配体系
        1.5.2 阴/两性离子复配体系
        1.5.3 阴/非离子复配体系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原油分析及岩样处理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红外光谱表征
        2.2.2 气质联用表征
        2.2.3 四组分测定
        2.2.4 粘温曲线
        2.2.5 岩样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一体系驱油性能评价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表/界面张力测试
        3.2.2 润湿性能测试
        3.2.3 岩心驱替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配体系驱油性能评价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SDBS/OP10 复配体系研究
        4.2.2 SDBS/CAB复配体系研究
        4.2.3 OP10/CAB复配体系研究
        4.2.4 经济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初探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驱出油组分
        5.2.2 岩心表面分析
        5.2.3 驱油机理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有机硅氧骨架双子型驱油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三次采油
        1.1.1 国内外油田现状
        1.1.2 三次采油
    1.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1.2.1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2.2 驱油剂的驱油机理
    1.3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3.1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1.3.2 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
        1.3.3 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氢环氧聚硅氧烷骨架的设计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原理
    2.5 合成步骤
    2.6 目标产物的分析及表征
        2.6.1 含氢环氧硅氧烷氢含量的测定
        2.6.2 含氢环氧硅氧烷环氧含量的测定
        2.6.3 产物红外表征
        2.6.4 产物核磁氢谱表征
    2.7 结果与讨论
        2.7.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2.7.2 不同温度的影响
        2.7.3 不同时间的影响
    2.8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有机硅氧骨架的双子型驱油剂的设计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原理
        3.4.1 硅氢加成反应
        3.4.2 环氧基开环反应
    3.5 合成步骤
    3.6 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
        3.6.1 产物红外表征
        3.6.2 产物核磁氢谱表征
    3.7 结果与讨论
        3.7.1 马来酸酐单酯环氧硅氧烷的合成工艺研究
        3.7.2 基于有机硅氧骨架的双子型驱油剂ZSS的合成工艺研究
    3.8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有机硅氧骨架的双子型驱油剂的基础应用研究
    4.1 基于有机硅氧骨架的双子型驱油剂ZSS的物化性能研究方法
        4.1.1 表面张力
        4.1.2 临界胶束浓度(cmc)
        4.1.3 耐温性能
        4.1.4 抗盐性能
        4.1.5 抗二价离子(Ca~(2+),Mg~(2+))性能
        4.1.6 粘附性
    4.2 物化性能研究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浓度的(ZSS)在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
        4.2.2. 临界胶束浓度(cmc)
        4.2.3 耐温性能
        4.2.4 抗盐性能
        4.2.5 抗二价离子(Ca~(2+),Mg~(2+))性能
        4.2.6 粘附性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盐增黏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合成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研究现状
        1.3.1 耐温抗盐两亲聚合物的分子设计
        1.3.2 两亲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3.3 可聚合水溶性缔合单体的合成方法
        1.3.4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3.5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乳化及驱油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缔合单体及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设计合成与优化
    2.1 实验部分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方法
    2.2 甜菜碱型三元两亲聚合物的优化
        2.2.1 缔合单体含量的影响
        2.2.2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2.2.3 聚合温度的影响
        2.2.4 单体总浓度的影响
        2.2.5 反应时间的影响
    2.3 甜菜碱型二元两亲聚合物的优化
        2.3.1 缔合单体含量的影响
        2.3.2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2.3.3 聚合温度的影响
        2.3.4 单体总浓度的影响
        2.3.5 反应时间的影响
    2.4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产物的中试简介
        2.4.1 中试原料
        2.4.2 中试主要设备
        2.4.3 中试工艺流程
    2.5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产物的表征
        2.5.1 红外谱图分析
        2.5.2 核磁氢谱特征
        2.5.3 元素组成分析
        2.5.4 特性粘数及分子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结构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对溶液性能的影响规律
    3.1 实验部分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方法
    3.2 疏水基团结构对甜菜碱型三元两亲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3.2.1 增黏性能
        3.2.2 耐温性能
        3.2.3 抗剪切性能
        3.2.4 动态粘弹性
        3.2.5 盐增黏性能
    3.3 疏水基团含量对甜菜碱型二元两亲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3.3.1 增黏性能
        3.3.2 溶解性能
        3.3.3 热稳定性能
        3.3.4 盐增黏性能
        3.3.5 动态粘弹性
        3.3.6 表面活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盐增黏机理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方法
    4.2 盐对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表观黏度的影响机制
    4.3 盐对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流变性的影响机制
        4.3.1 盐对零剪切黏度的影响
        4.3.2 盐对动态粘弹性的影响
    4.4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盐增黏机理
        4.4.1 盐对流体力学半径的影响
        4.4.2 基于主客体包合的缔合行为
        4.4.3 不同盐溶液中的微观形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乳化性能及驱油效果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方法
    5.2 高盐条件下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乳化性能研究
        5.2.1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乳状液体系的稳定性
        5.2.2 不同盐浓度下乳状液体系的粒径分布与形貌
        5.2.3 不同盐浓度下乳状液体系的流变性特征
    5.3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驱油性能评价
    5.4 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微观驱油机理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M油田B区聚表二元复合驱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中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现状
        1.2.1 中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1.2.2 中低渗透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1.3 中低渗透油藏二元复合驱研究现状
        1.3.1 二元复合驱机理
        1.3.2 驱油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
        1.3.3 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油藏筛选方法
        1.3.4 中低渗油藏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
    1.4 问题提出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M油田B区延10~(1-2)储层特征及开发现状
    2.1 M油田B区延10~(1-2)储层特征
        2.1.1 岩性特征
        2.1.2 物性特征
        2.1.3 流体特征
    2.2 开发特征
        2.2.1 开发历程
        2.2.2 开发现状
        2.2.3 剩余油分布
    2.3 聚表二元复合驱与油藏的适应性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适合延10~(1-2)储层的二元复合驱体系研究
    3.1 聚合物与储层配伍性研究
        3.1.1 聚合物类型筛选
        3.1.2 聚合物分子量与喉道半径匹配
        3.1.3 聚合物增黏抗剪性能
    3.2 表面活性剂与储层配伍性研究
    3.3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配伍性研究
        3.3.1 界面张力
        3.3.2 界面张力稳定性
        3.3.3 黏度稳定性
    3.4 适合延10~(1-2)储层的聚表二元体系优化及性能研究
        3.4.1 乳化速率和析水量
        3.4.2 乳化液稳定性测试
        3.4.3 HDS/3640C乳化液微观结构观察
    3.5 小结
第4章 二元复合驱体系渗流特征及驱替特征研究
    4.1 二元复合驱体系渗流特征研究
        4.1.1 二元复合驱体系的注入性与流度控制
        4.1.2 二元复合驱体系的传播特征
    4.2 二元复合驱体系驱替特征研究
        4.2.1 不同体系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2.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2.3 乳化性能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低渗油藏基于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低渗油藏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1.2.1 低渗油藏开发特点
        1.2.2 低渗油藏化学剂驱油体系研究现状
    1.3 表面活性剂驱研究现状
        1.3.1 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研究
        1.3.2 表面活性剂驱存在问题
    1.4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4.1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4.2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4.3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4.4 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驱油领域的应用
    1.5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优选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2.1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设计
        2.2.2 合成方法
        2.2.3 合成条件优化
    2.3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表征
        2.3.1 红外光谱分析
        2.3.2 核磁分析
    2.4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优选
        2.4.1 表面活性评价
        2.4.2 胶束化热力学
        2.4.3 界面活性评价
    2.5 小结
第3章 超低界面张力复配体系构筑及形成机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构筑
        3.2.1 复配体系界面性能评价
        3.2.2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3.3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协同作用机制
        3.3.1 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和平衡值的关系
        3.3.2 CTAB/GAES-1209 协同作用研究
        3.3.3 CTAB/GAES-1209 超低界面张力形成机理
    3.4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在地层中的吸附性能
    3.5 小结
第4章 乳化复配驱油体系构筑及作用机制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乳化复配驱油体系构筑
        4.2.1 乳化复配体系优选
        4.2.2 乳化复配体系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4.3 乳化复配体系的稳定机理研究
        4.3.1 乳状液液滴动态变化规律
        4.3.2 乳化复配体系液滴迁移规律
        4.3.3 乳液稳定性与液滴动态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
        4.3.4 乳状液稳定性与液滴动态变化规律机理
    4.4 乳化复配体系界面性质及流变学特性
        4.4.1 乳化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质
        4.4.2 乳化复配体系粘度特性
        4.4.3 稳态流变学特性
        4.4.4 动态流变学特性
    4.5 乳化复配驱油体系在地层中的剪切作用机制
    4.6 小结
第5章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驱油性能及机理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驱油性能评价
    5.3 驱油机理研究
        5.3.1 超低界面张力机理
        5.3.2 乳化驱油机理
        5.3.3 改变润湿性机理
    5.4 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5.4.1 微观驱油效果评价
        5.4.2 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5.4.3 残余油的运移机理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樊学油区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优选研究[D]. 闫骁龙.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3]用于低渗透油藏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刘金花. 西北大学, 2020(02)
  • [4]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制备与性能的研究[D]. 田静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驱油性能研究[D]. 谢萍浩.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4)
  • [6]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驱油性能研究[D]. 陈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基于有机硅氧骨架双子型驱油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D]. 薛莉娜.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8]盐增黏甜菜碱型两亲聚合物的合成及作用机理研究[D]. 朱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9]M油田B区聚表二元复合驱体系研究[D]. 张言亮.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10]低渗油藏基于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驱油体系研究[D]. 冯海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标签:;  ;  ;  ;  ;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