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
2023-04-18阅读(550)
问: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中国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
- 答:1840----1919:1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1)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标。(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主,目标是“师夷长技以自强”。2 农民阶级的探索:以太平天国的洪仁玕为主,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3 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1)19世纪末的康梁变法为代表,提出改革的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主共和的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以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的新文化运动,以反封建抨击传统文化,学习西方碰带的民主和科学为主。到了新文化运动后期,败陵随着五四运动(1919)的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了。
1919----1949:1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开展,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历了1921-----1923建党后,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失败,开始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开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2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中国革命察吵戚的正确道路。3 抗日战争后实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 抗战胜利后又取得新民主义的基本胜利,建立新中国。
以上探索的过程也证明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问: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论述题 1、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问题,结合无私新文化运动史实来谈。
- 答: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胡粗镇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凳袭,支持白话文运动裤粗,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问: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论述题 答案 1、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答: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孝滚橡,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备差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巧旁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消极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在深受封建压迫的同时,又加上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负担加重,政治压迫更深。
积极影响: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 答:弊: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第一、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第二、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和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燃困统治的双重革命橡洞任务。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利
中国被迫开放,促使中国接触世界,加入全球体系皮如念,走向现代化。 -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