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禽流感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一、禽流感及其防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亓秀晔,宋翔,王业华,徐海燕,程福亮,谷巍[1](2017)在《卵黄抗体在疾病防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of yolk,IgY)是指从免疫禽蛋中提取出的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是存在于卵黄中的最主要免疫球蛋白,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产量高、成本低、特异性强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特点;且由于动物种系发生距离远,不会发生交叉血清学反应。IgY在动物及人的疾病防制中具有显着优势。作者对IgY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其在各类动物疾病防制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在动物疾病的治疗方面,如治疗畜禽腹泻及烈性、急性、危害性大的病毒疫病;治疗人类疾病特别是严重危害人类财产安全的人畜共患病;其他方面如水产、皮毛动物等重大疾病。IgY在有效治疗动物疫病的同时,也减少了人畜共患病的可能,从人身安全方面考虑,也必将具有重大发展前景。

陈慧婧[2](2017)在《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LaSota株+HP株)制备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LaSota株+HP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病毒繁殖、抗原浓缩、灭活、乳化等为研究对象,探讨上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为完善该二联苗生产提供数据借鉴和科学依据。1、病毒繁殖: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及禽流感病毒(H9亚型HP株)分别接毒鸡胚后,检测不同培养时间段病毒的的效价。结果表明新城疫的最佳培养时间为96h,-15℃保存不宜超过3个月,流感的最佳培养时间为96h,-15℃保存不宜超过2个月。2、超滤浓缩:新城疫、禽流感两种抗原浓缩不同倍数后,对比病毒含量、血凝价以及免疫效果,根据试验数据并结合生产实际,筛选出了新城疫、禽流感最适的浓缩倍数均为2倍3、灭活剂浓度与灭活时间:对比了不同浓度甲醛、不同灭活时间对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抗原用甲醛溶液最适灭活浓度均为0.1%,最佳灭活时间分别为16h和18h。4、乳化试验:通过乳化时间、乳化速度进行对比,筛选出稳定性最好的条件是3000r/min乳化45~75min。对新城疫抗原、禽流感抗原以及油相不同比例乳化的样品进行免疫效果对比试验,筛选出水相油相最佳比例为1:3。

张敏[3](2016)在《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演化逻辑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认为人感染禽流感是我国高发的人兽共患病,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给家禽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及着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为有效应对人感染禽流感疫情而积极出台防控政策。本文以广东省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分析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危害性,梳理归纳出广东省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经历了“扑杀”、“休市”、“生鲜”三个政策演化阶段,运用林德布洛布姆的渐进决策模式和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的综合分析框架分别对整体政策演化过程和关键阶段政策过程进行演化逻辑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过程在防控对象、防控内容和防控效果三方面凸显渐进决策模式的特色;当“问题之窗”开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的推动下实现问题、政治、政策、经济、技术五源流的有序耦合,促进防控政策的演化。

王薇[4](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滋睿[5](2010)在《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畜牧业大国,肉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畜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我国肉类出口量仅占世界肉类出口总量的3.6%,动物疫病是影响着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动物疫病管理模式,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OIE认可为无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畜产品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实惠。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提出我国要实行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因此,从我国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入手,研究动物疫病区划,对于确定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指导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动物疫病区划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动物疫病区划的方法体系。重点探讨了动物重大疫病区域划分和各区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在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方面,研究了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发展战略。首先,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动物疫病流行特点、防疫体系建设情况和防疫技术措施发展情况。目前我国动物疫情还不断发生,重大动物疫病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提出我国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动物疫情应急反应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地区防疫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贫困地区基层防疫队伍人员素质不高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其次,较系统地研究了动物疫病区划的目标、原则、分类体系、区划方法及区划程序。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呈现区域性特点,遵循自然分离规律。通过计算动物疫病流行指数对我国重大动物疫病进行了区划。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区域分成五个等级,分别是洁净区、散发区、中度流行区、较重流行区和严重流行区。分析了各个区的地理分布和疫病流行特点。第三,研究提出了不同流行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策略。洁净区是消灭重大动物疫病和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首选区域,要严格采取扑杀措施防控和净化重大动物疫病;散发区动物疫病的防控策略是建立动物重大疫病隔离带,保证周边的动物疫情不传播到本区域内。同时,通过免疫等技术手段使散发区逐步转化为洁净区;中度流行区要适度发展畜牧业,严禁动物和畜禽产品外调和出口,控制疫病的发展和扩散;动物疫病较重区和严重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边界地区,国外疫病影响、经济落后、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大都市的国际交流和人员往来是动物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地区的防疫工作要依靠国家来完成。第四,研究了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和猪蓝耳病等五种重大动物疫病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区域分布,总结了国外防制经验和消灭净化方法,提出了我国消灭这五种动物疫病的思路和措施。最后,研究了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发展战略。主要战略措施是调整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域,鼓励大型养殖企业建设“生物安全小区”;转变无疫区畜禽饲养管理模式,提高畜禽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程度;强无疫区动物疫病的监测能力,摸清疫病流行情况;建立和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区内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工作;积极推进我国无疫区的国际认证和认可工作。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有尽快制定和实施重大动物疫病扑灭计划、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国家兽医官制度、进一步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工作、制定和完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等。

刘国华[6](2005)在《宁夏中卫县鸡低致病性禽流感防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禽流感于1999-2000 年首次出现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了有效控制此次疫情,本研究运用兽医流行病学、临床学和血清学理论与技术,对本区中卫县鸡群发生的低致病性禽流感进行了定性和防制研究与实践,最终产生了本地区禽流感的防制方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应用。研究表明,1999-2000 年本县鸡群中流行的以呼吸道症状、腹泻、产蛋率下降和死亡为特征的疫病为低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毒株属于H9 亚型。自此至今,连续5 年疫情未曾中断,但未见扩大蔓延,流行具有一定的地区性特点。五年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5年血清总阳性率为12.51%,各年度均有新感染;鸡群呈现的流行抗体均属于H9 亚型。防疫实践证明,在未发生过禽流感的地区,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低致病性禽流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这一决策为禽流感新发地区防制禽流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李冬野,余丽芸[7](2004)在《禽流感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给全世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的公共卫生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本文综述了禽流感在病原、致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黄汉成,周荣琼[8](2002)在《禽流感及其防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禽流感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养禽业 ,由于禽流感病毒抗原及其致病的易变性 ,这就要求未来的防制策略要采取早日检测 ,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病毒鉴定、检疫及免疫保护等措施 ,建立全国性禽流感检测网络 ,从而使禽流感得到有效的控制。

张文慧[9](2016)在《山西省阳泉市几种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生产、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的增加,以及社会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动物疫病防控的作用也就更显重要,而动物疫情监测则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基层的疫病防控。本次调查是在山西阳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参与某市春、秋两季的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监测工作完成的。监测范围覆盖全市3个农业县(区)26个乡镇100余个养殖户,对所采集到的血清样品分别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O型及亚洲Ⅰ型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等的免疫抗体检测。获得以下结果:1.禽类疫病的抗体检测。春季共检测鸡血清样品1354份,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N1免疫抗体合格1252份,合格率为92.47%;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1293份,合格率为95.49%。在秋季共检测鸡血清样品1160份,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N1免疫抗体合格1157份,合格率为99.74%;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1106份,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5.34%。2.牛、羊口蹄疫抗体检测。在春季监测中,O型口蹄疫共检测牛血清样品180份,羊血清样品360份,检测结果显示,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140份,合格率为77.8%,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73份,合格率为20.28%;亚洲Ⅰ型口蹄疫共检测牛血清样品130份,羊血清样品360份,检测结果显示,牛亚洲Ⅰ型抗体合格122份,抗体合格率为93.85%,羊亚洲Ⅰ型抗体合格266份,抗体合格率为73.89%。在秋季监测中,共检测牛血清样品130份,羊血清样品320份,检测结果显示,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99份,牛亚洲Ⅰ型抗体合格122份,合格率分别为76.15%和93.85%;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196份,亚洲Ⅰ型抗体合格259份,合格率分别为61.25%和80.94%。3.猪疫病的抗体检测。在春季监测中,共检测猪血清样品345份,猪O型口蹄疫、猪瘟以及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合格样品数分别为97份、222份以及226份,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28.12%、64.35%、65.51%;在秋季监测中,共检测猪血清样品300份,猪O型口蹄疫、猪瘟以及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合格样品数分别为255份、222份和188份,合格率分别为为85%、74%以及62.67%。结果表明,春、秋两季的禽流感、鸡新城疫、牛O型口蹄疫以及牛、羊亚洲Ⅰ型的抗体合格率均符合国家农业部监测计划规定。春季监测中,猪的三类主要疫病免疫抗体的合格率均不符合国家农业部监测计划规定;秋季监测中猪O型口蹄疫、猪瘟的抗体合格率勉强达到农业部规定标准,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依然不符合农业部规定标准,提示临床免疫时要找准原因,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以免暴发疫病而造成严重损失。

窦新红,陈连颐,张建华,吴荣富,戴有理[10](2008)在《禽病研究重在求真务实——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文化、艺术的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学术民主。我们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这是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先生时对我国知识界的寄语。求真务实也是每个科技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在2008年9月25~29日举行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充分体现了这一主题。以下略记会议盛况,以飧读者。

二、禽流感及其防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禽流感及其防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卵黄抗体在疾病防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卵黄抗体的基本特点
    1.1 卵黄抗体的理化性质
    1.2 IgY的作用机理
2 IgY在疾病防制中的应用
    2.1 IgY用于畜禽疾病的防制
    2.2 IgY用于人类疾病的防制
    2.3 IgY用于人畜共患病的防制
        2.3.1 IgY在防制禽流感方面的应用
        2.3.2 IgY在防制寄生虫病方面的应用
        2.3.3 IgY在防制病原菌方面的应用
    2.4 IgY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3 展望

(2)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LaSota株+HP株)制备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鸡新城疫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病原学概况
        1.1 鸡新城疫病毒病原学概况
        1.2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病原学概况
    2 鸡新城疫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病学概况
        2.1 鸡新城疫的流行病学
        2.2 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病学
    3 国内外鸡新城疫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研究现状
        3.1 鸡新城疫疫苗的研究现状
        3.2 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现状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病毒繁殖及保存期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毒繁殖
        2.2 保存期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超滤浓缩效果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毒含量的测定
        2.2 红细胞凝集价的测定
        2.3 浓缩免疫效果评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灭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灭活检验
        2.2 不同浓度甲醛对血凝活性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乳化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选择佐剂
        2.2 剪切速度和乳化时间对疫苗稳定性和黏度的影响
        2.3 水相油相不同比例的乳化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佐剂的选择
        3.2 剪切速度和时间对疫苗稳定性和黏度的影响
        3.3 不同比例的乳化试验效果评定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演化逻辑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2 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演变及其防控政策历程
    2.1 禽流感疫情演变及其防控政策
    2.2 人感染H5N1禽流感疫情演变及其防控政策升级
    2.3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演变及其防控政策再升级
3 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的整体演化过程分析
    3.1 渐进决策模式与多源流理论综合分析框架
    3.2 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的渐进调整分析
    3.3 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4 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的关键阶段政策过程分析
    4.1“休市”政策阶段过程分析
    4.2“生鲜”政策阶段过程分析
5 结论: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的演化逻辑
    5.1 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演化过程凸显渐进决策的特色
    5.2 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是中国特色多源流耦合过程
    5.3 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演化趋势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着
    二、中文期刊文献
    三、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说明
致谢

(4)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危机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2.1.3 危机防控能力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2.2.4 系统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区域管理理论发展
1.2 农业区划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1.2.1 农业区划的主要理论
    1.2.2 农业区划的一般分区方法
1.3 国内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现状
    1.3.1 国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现状
    1.3.2 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实践
    1.3.3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和防制现状分析
2.1 我国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2.1.1 我国动物疫病分类
    2.1.2 我国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2.1.3 我国动物疫病流行原因分析
2.2 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现状
    2.2.1 动物防疫法律体系建设情况
    2.2.2 国家动物防疫管理体系
2.3 我国动物防疫主要技术手段
    2.3.1 动物防疫的基本内容
    2.3.2 动物防疫主要技术手段
2.4 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物疫病区划方法体系研究
3.1 动物疫病的分区依据和原则
    3.1.1 动物疫病的分区依据
    3.1.2 动物疫病分区的原则
3.2 动物疫病分区方法和指标体系
    3.2.1 动物疫病区划方法
    3.2.2 动物疫病区划指标体系
    3.2.3 动物疫病流行指数
    3.2.4 动物疫病区划步骤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综合区划
4.1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指标的确定
4.2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
4.3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综合区划区域特征分析
    4.3.1 动物疫病洁净区
    4.3.2 动物疫病散发区
    4.3.3 动物疫病中度流行区
    4.3.4 动物疫病较重流行区和严重流行区
4.4 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主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区划
5.1 口蹄疫防控区划
    5.1.1 口蹄疫概况
    5.1.2 国外口蹄疫流行及防制情况
    5.1.3 我国口蹄疫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5.1.4 我国口蹄疫区域化防控措施
    5.1.5 口蹄疫区域化扑灭计划
5.2 禽流感防控区划
    5.2.1 疫病基本情况
    5.2.2 国外流行及防制情况
    5.2.3 国内禽流感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5.2.4 我国禽流感区域化防控措施
    5.2.5 禽流感区域化扑灭计划
5.3 新城疫防控区划
    5.3.1 流行特点
    5.3.2 国外流行及防制情况
    5.3.3 我国新城疫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5.3.4 我国新城疫区域化防控措施
    5.3.5 新城疫区域化扑灭计划
5.4 猪瘟防控区划
    5.4.1 疫病基本情况
    5.4.2 国外流行及防治情况
    5.4.3 我国国猪瘟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5.4.4 我国猪瘟病区域化防控措施
    5.4.5 猪瘟病区域化扑灭计划
5.5 猪蓝耳病防控区划
    5.5.1 疫病基本情况
    5.5.2 国外流行及防制情况
    5.5.3 我国猪蓝耳病流行规律与防控区划
    5.5.4 我国猪蓝耳病区域化防控措施
    5.5.5 猪蓝耳病区域化扑灭计划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
6.1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1.1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
    6.1.2 疫病区域化管理是促进动物性产品国际贸易的必然选择
    6.1.3 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已取得明显成效
    6.1.4 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6.2.1 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6.2.2 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6.2.3 辽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6.2.4 山东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6.2.5 四川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6.2.6 重庆市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6.3 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政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宁夏中卫县鸡低致病性禽流感防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引言
第二篇 文献综述禽流感研究进展
第三篇 研究内容宁夏中卫县鸡低致病性禽流感防制研究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材料
        1. 被检鸡群
        2. 被检血清
        3. 诊断试剂
        4 营养琼脂
        5 实验鸡雏
        第二节 方法
        1. 流行病学调查
        2. 实验室检验
        3. 防制措施
    第二章 结果
        第一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第二节临床症状
        第三节病理变化
        第四节实验室检测结果
        第五节防制效果
    第三章 讨论
        1. 中卫县鸡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地区性特点
        2. 传染源的处理措施与结果
        3. 发病季节特点分析
        4. 禽流感与继发病以及控制疾病的原则
        5. 禽流感血清学监测与发病关系探讨
        6. 禽流感流行毒株与发病特点
        7. 免疫程序的制定与应用效果
        8. 疫苗免疫及特点
        9. LPAI防治措施的探讨以及与HPAI的区别鉴定
        10. 充分认识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危害性
        11.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7)禽流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禽流感病毒概述
    1.1 分类
        1.1.1 型的分类
        1.1.2 亚型的分类
        1.1.3 依据致病性分类
    1.2 分子结构
    1.3 抗原性变化
2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
3 临床症状
    3.1 禽类感染后的表现
        3.1.1 高致病性禽流感:
        3.1.2 低致病性禽流感:
    3.2 人类感染后表现
4 诊断
    4.1 血清学诊断
    4.2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15]
        4.2.1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4.2.2 核酸探针技术
        4.2.3 荧光PCR法
        4.2.4 分型单抗进行ELISA检测
5 防治
    5.1 常规疫苗
        5.1.1 灭活疫苗
        5.1.2 重组活载体疫苗
        5.1.3 基因DNA疫苗
        5.1.4 基因亚单位苗
    5.2 新型疫苗[26]
        5.2.1 冷适应流感弱毒疫苗
        5.2.2 基因工程活流感病毒疫苗
        5.2.3 复制缺陷型流感病毒疫苗
        5.2.4 RNA复制子疫苗
6 结语

(9)山西省阳泉市几种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几种主要动物疫病的研究概况
        1.1 禽流感研究概况
        1.1.1 禽流感及其流行特点
        1.1.2 禽流感危害
        1.1.3 临床症状
        1.1.4 禽流感的综合防制措施
        1.2 新城疫研究概况
        1.2.1 新城疫及其流行特点
        1.2.2 新城疫的危害
        1.2.3 临床症状
        1.2.4 新城疫的综合防制措施
        1.3 口蹄疫研究概况
        1.3.1 口蹄疫及其流行特点
        1.3.2 口蹄疫的危害
        1.3.3 临床症状
        1.3.4 口蹄疫的综合防制措施
        1.4 猪瘟研究概况
        1.4.1 猪瘟及其流行特点
        1.4.2 猪瘟的危害
        1.4.3 临床症状
        1.4.4 猪瘟的综合防制措施
        1.5 蓝耳病研究概况
        1.5.1 蓝耳病及其流行特点
        1.5.2 蓝耳病的危害
        1.5.3 临床症状
        1.5.4 蓝耳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试验研究
    第二章 阳泉市几种主要动物疫病监测结果与评估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禽流感抗体或感染情况检测结果与分析
        2.2.2 新城疫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2.2.3 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2.2.4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2.2.5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3.1 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讨论
        2.3.2 免疫现状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禽病研究重在求真务实——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大会印象:务实、创新
    一特约报告深入浅出、切中要害
    二摆开来谈, 铆上劲辩
    三从治重于防, 到防治并重, 再到防字当头
    四科研理念有了转变
    五协同合作正在进一步加强
    六产学研的结合
    七传声筒
禽病研究:更宽、更强、更深
    一报道禽病种类多、涉及广
        1禽流感
        2新城疫
        3新病的报道篇幅增加
    二参与国际交流, 提升信息共享水平
    三创新禽病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科学在实践中深入, 经验在争鸣中升华
    一 药物———在用与不用之间
    二禽类的免疫抑制病———早期感染很严重
    三动物保健品———有用还是无用
    四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种鸡开产前做不做免疫
    五支原体病———坚持免疫
    六呼肠孤病毒病———越来越严重
    七鸽瘟的免疫———半“拿来主义”
    八鸽———禽流感传播帮凶的身份有待证实
    九传染性支气管炎———做好免疫防早期感染
    十鸡白痢———淘汰加药物
    十一禽流感———如何免疫
    十二水禽疫病———疫苗难求与毒株变异
    十三新城疫———老问题
    十四现场问诊

四、禽流感及其防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卵黄抗体在疾病防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亓秀晔,宋翔,王业华,徐海燕,程福亮,谷巍. 中国畜牧兽医, 2017(09)
  • [2]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LaSota株+HP株)制备技术的研究[D]. 陈慧婧.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3]政府应对人感染禽流感防控政策演化逻辑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张敏. 暨南大学, 2016(12)
  • [4]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5]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区划研究[D]. 李滋睿.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6]宁夏中卫县鸡低致病性禽流感防制研究[D]. 刘国华. 吉林大学, 2005(03)
  • [7]禽流感的研究进展[J]. 李冬野,余丽芸.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04)
  • [8]禽流感及其防制研究进展[J]. 黄汉成,周荣琼.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2002(04)
  • [9]山西省阳泉市几种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D]. 张文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10]禽病研究重在求真务实——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J]. 窦新红,陈连颐,张建华,吴荣富,戴有理. 中国禽业导刊, 2008(20)

标签:;  ;  ;  ;  ;  

禽流感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