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大学与中学教育对接(论文文献综述)
邓业鑫[1](2021)在《欠发达地区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H省Y市为例》文中提出
匡曼玉[2](2021)在《中美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景晨[3](2021)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地理师范生成长路径研究》文中认为
张涛[4](2021)在《新高考影响下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串串[5](2021)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胡伟伟[6](2021)在《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中学职前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自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来,对于教师专业素养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参照标准。不少中学教师尤其是职前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与《标准》的要求并不相适应,这将导致这些教师新入职后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难以较好适应中学教学要求。基于此,目前已经展开对于职前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研究。笔者通过知网查询资料发现,以往对于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评测几乎都以自编问卷为主。自编问卷由于个人研究的局限性,在信度、效度方面不可能比得上国内专家组的集体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以《标准》为基础,对江苏省中学职前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笔者在研一实习期的末期,对小组其他三名同学访谈,从他们身上找出职前物理教师存在着的一些共性问题。之后通过校内导师指点,在63条专业标准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8条设计成问卷的量表。并在江苏省内开设物理师范的10多所高校中,选择6所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发放问卷。在此过程中,首先采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分析,之后使用Excel软件进行图表分析,最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对于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分析,获得省内职前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如下:(1)“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自我评价明显高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2)在“专业知识”中,只有物理学科知识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相关项自我评价最高,其余指标较低;(3)在“专业能力”中,涉及教育实践的观念认知自我评价较高,但涉及教学实践的具体基本功自我评价较低;(4)不同性别的物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不存在明显差异;(5)不同区域高校的物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存在明显差异性,且苏南地区明显高于苏北地区;(6)不同类型高校的物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不存在明显差异;(7)不同层次高校的物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不存在明显差异。针对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如下:1.理论物理专业的课程,在物理师范专业设置过多,这些课程偏重学术研究,相对于师范生“难、繁、偏”,导致师范生本该实践练习的时间被占用。建议采用具有物理师范专业特色的新教材,既可以拔高物理师范生对物理学的认知,又可以兼顾物理师范生的中学物理教学就业需求;2.物理师范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并没有对中学物理教材所有实验详尽分析,很多师范生在实习期间甚至转正以后,无法保证就业后能在当地能学到正确的物理实验知识。建议省内开设物理师范专业的高校,能够将中学物理教材全部实验加入到课程设置中;3.不少高校对于物理师范生实习期的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这两个时间点却分别和很多师范生的升学(考研)和就业(校招)冲突,进而导致很多师范生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建议高校适当修改实习时间,逐步提前到大三上学期;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校园招聘时,时间尽量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
石桐歌[7](2021)在《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赋予教育新使命,人工智能时代要求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兴国。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做出了新的规划部署,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载体,机器人教育已经步入了我国中小学课堂。机器人教育强调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塑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调研和文献梳理发现,我国机器人教育研究发展迅速,理论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如学科教学多以竞赛促学的形式呈现、缺少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器人教学设计等困难。因此选择符合机器人教育特性的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满足教学中师生具体需求的灵活高效的教学活动模型,来解决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是机器人教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STEAM教育和机器人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厘清STEAM教育理念和机器人教育特性中的契合点,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大连市小学机器人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出当前大连市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师生的具体需求,然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论等为理论支撑,构建了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模型。该模型分为前期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五个部分,其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与三维教学目标融合,重视学科交叉性,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的设计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最后,将该教学活动模型应用于大连市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具体展示并分析三个不同阶段的教学案例,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前后的创造力倾向和学科知识学习态度变化,进而验证该教学活动设计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设计的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契合了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机器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为基础教育阶段机器人教育教学创新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丁敬夫[8](2021)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在2019年提出。《意见》中明确指出在2022年之前,通过完善全面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为响应国家号召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阐述BOPPPS教学模式相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为BOPPPS教学模式在中学阶段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研究数据,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发现BOPPPS教学模式在引进国内的过程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应用较为广泛,在中学教育阶段则缺少足够的研究数据。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阶段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法,分别对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后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通过教学实践后发现BOPPPS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实践的后测数据后发现BOPPPS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简化了教师教学设计的过程,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本文的研究充实了BOPPPS教学模式在中学教育阶段的研究数据,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为教师进行科学性与创新性结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
章洁[9](2021)在《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以柳州市中职学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市场经济建设脚步的不断加速,物流行业也随之进行了现代化的转型,对于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柳州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借着“一带一路”、“东盟经济”的东风,为本地的物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在物流操作层面上提供了很多的岗位。传统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岗位需求的问题,为了合理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提高物流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用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于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脱颖而出。现代学徒制是学校职业教育制度的革命性变革,从各项规则到条件、内容、甚至目标,以及实施教育过程的机制都发生了改变,是建立起一种新的、异于原来的新制度。它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开展招生、制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等结合的崭新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柳州市成为全国首批、广西唯一入选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物流专业作为柳州市的首批试点专业之一。近年来,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柳州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先试先行,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但通过调查发现柳州市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开展以各校为政,并未真正形成由柳州市统一布局、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笔者提出构建由柳州市相关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整合学校和企业教学资源,实现“工学交替、校企共建”的现代学徒制“442”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解决目前柳州市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困境,为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路。所谓现代学徒制“442”人才培养模式,即为实现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培养目标,通过行业认识、基础学习、技能强化、融入岗位四个阶段,完成基本素质模块课程、职业基本能力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四类课程的学习,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的指导和培养下,完成“学生→准学徒→学徒→准员工”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此模式将学生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校企工学交替学习,前三个阶段学生主要在校内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到企业进行观摩学习,最后一个阶段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此模式通过政府统筹,成立现代学徒制工作委员会,对物流现代学徒制开展进行统筹规划,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通过校企通力合作,共同招工招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共同培养物流人才,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通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按照物流岗位流程进行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整合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组建现代学徒制物流专业团队,以实现现代学徒制课程的顺利开展;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以解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家长对现代学徒制的误解,同时敦促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现代学徒制“442”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学生自身特点,结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及课程的特殊性,实行分阶段育人。其次,此模式认为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不能简单的以学习成绩定论,而应采用多元化的分类评价量化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还应对导师教学实施质量进行评价。最后,此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具备动手操作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持续进步,不断提升自我适应不同工作岗位。
张菡[10](2021)在《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困境与出路 ——以昆明S、Y县两所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名校集团化办学作为近年来多数地方政府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而推崇和鼓励的公共政策,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伴随着名校集团化办学在全国各地的不断探索和实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区域教育水平的短、平、快发展,但是受制于该区域内学校面对客观存在的办学条件缺失、落后或不健全因素影响,特别是名校教育集团在战略管控能力方面以及合作成员学校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致使不少名校基础教育集团在县域办学的过程中无法真正实现合作成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使之与名校主体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名不符实,不仅违背了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初衷与目标,而且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与期盼。本论文通过选取昆明市S县的D中学和Y县H的中学为个案,对名校集团化办学中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办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其在学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与选题内容相关的文献研究综述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概述”:主要是对本论文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名校集团化办学、合作成员学校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依据进行归纳与诠释。第三部分“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实证调查”:对本论文研究个案即昆明市S县D中学和Y县H中学的基本状况及选择依据进行说明,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所得到的数据和记录进行统计和整理,列出相应结果并进行分析,描述两所中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困境反思”:分别从名校教育集团针对县域合作成员学校的外部战略管控以及县域合作成员学校个体的内部自我管理两个层面的困境进行分析与反思。第五部分“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出路构想”:结合第四部分内容以及国内名校教育集团办学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从名校教育集团外部战略管控能力、县域合作成员学校校长执业活力和教师教学活力,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第六部分“结论与研究展望”:根据以上论述对名校教育集团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如何凭借集团外部战略管控优化学校内部自我管理,提高学校活力,建立学校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等方面做出总结和前瞻性预测。
二、注重大学与中学教育对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重大学与中学教育对接(论文提纲范文)
(6)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中学职前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 |
2.1.2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
2.1.3 教师成长三阶段论 |
2.1.4 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 |
2.2 本研究的概念界定 |
2.2.1 中学职前物理教师 |
2.2.2 专业素养 |
2.3 国内外对于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对于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对于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综述 |
2.4 有关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形状 |
第3章 关于物理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调查 |
3.1 访谈研究过程 |
3.1.1 访谈的提纲设计 |
3.1.2 内容的整理 |
3.1.3 访谈结果的启示 |
3.2 问卷调查过程 |
3.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2.2 数据的整理 |
3.2.3 差异性分析 |
3.2.4 问卷调查的总结 |
第4章 调查现状的原因分析 |
4.1 理论物理课程偏多,其他课程不够重视 |
4.2 基础实验器材陈旧,中学实验课程偏少 |
4.3 微格教学频率不高,展示实践机会有限 |
4.4 实习时间安排太晚,能上讲台机会不多 |
第5章 措施改进与对策建议 |
5.1 合理调整课程结构,选用师范特色教材 |
5.2 提高微格教学频率,加强课后小组练习 |
5.3 师范生基本功多练,物理实验技能加强 |
5.3.1 提升“三字一画”基本功 |
5.3.2 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
5.3.3 提升物理实验技能 |
5.4 实习时间安排提前,适时参与顶岗实习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江苏省中学职前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调查 |
致谢 |
(7)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TEAM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机器人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机器人教育与教育机器人 |
2.1.2 STEAM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论 |
2.2.3 活动理论 |
2.2.4 协作学习理论 |
3 辽宁省大连市小学机器人教学现状调研 |
3.1 问卷发放及数据分析 |
3.1.1 开展机器人教学的基本信息方面 |
3.1.2 教学培养目标方面 |
3.1.3 机器人教学方式方面 |
3.1.4 机器人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
3.2 大连市小学机器人教学现状分析 |
3.2.1 校内小学阶段机器人教学开展情况 |
3.2.2 校外小学阶段机器人教学开展情况 |
3.2.3 机器人竞赛开展情况 |
3.2.4 小结 |
4 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模型设计与实践 |
4.1 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模型设计 |
4.1.1 前期分析 |
4.1.2 教学目标设计 |
4.1.3 教学内容设计 |
4.1.4 教学过程设计 |
4.1.5 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
4.2 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实践案例 |
4.2.1 基础实验课《太空漫游器》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践 |
4.2.2 综合实验课《坚固的建筑结构》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践 |
4.2.3 创新实验课《海洋垃圾清理》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践 |
4.3 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实践效果分析 |
4.3.1 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态度变化分析 |
4.3.2 学生创造力倾向分析 |
4.3.3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学生日常表现评估表 |
附录 B:活动成果展示交流评价表 |
附录 C:学生自我评估表 |
附录 D:威廉斯创造力倾向表 |
附录 E: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二、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一、BOPPPS理论 |
二、教学设计理论 |
(一)教学设计理论内容 |
(二)BOPPPS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
三、研究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学习动机理论 |
第三章 BOPPPS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设计中应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和目的 |
二、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内容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 |
(一)教师访谈内容 |
(二)访谈结果及分析 |
四、总结 |
(一)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
(二)高中物理课堂现状 |
第四章 BOPPPS教学模式实施策略与案例分析 |
一、实施策略 |
(一)B(Bridge-in)引入策略 |
(二)O(Objective)目标策略 |
(三)P(Pre-assessment)前测策略 |
(四)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策略 |
(五)P(Post-assessment)后测策略 |
(六)S(Summary)总结策略 |
二、案例分析 |
(一)“曲线运动”教学设计案例 |
(二)“摩擦力”教学设计案例 |
三、教学实践的后测分析 |
(一)后测的主要内容 |
(二)后测的结果分析 |
(三)后测结果的总结 |
四、教学实践的问题分析 |
(一)环节时间 |
(二)环节合理 |
(三)环节监控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以柳州市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现代学徒制研究 |
2.国内现代学徒制研究 |
3.综合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中职物流专业 |
2.现代学徒制 |
3.人才培养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1.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论 |
2.情境学习理论 |
三、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
(一)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方式 |
(二)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三)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1.政府相关政策需完善 |
2.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
3.中职学校物流教学设施软硬件不足 |
4.导师队伍建设无法适应现代学徒制的运行要求 |
5.家长对现代学徒制认识不足 |
四、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44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一)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44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
(二)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44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物流行业发展需要 |
2.遵循中职学生认知规律和物流课程的特性 |
3.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协调融合 |
4.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相辅相成 |
(三)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442”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
1.培养目标 |
2.课程与教学 |
3.考核评价 |
4.质量监控 |
(四)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442”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
1.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
2.加深校企合作深度 |
3.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 |
4.组建现代学徒制物流专业教学团队 |
5.成立家长委员会 |
五、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 谢 |
(10)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困境与出路 ——以昆明S、Y县两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关于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涵义的研究 |
二、关于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形态模式的研究 |
三、关于名校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名校教育集团所属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二章 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名校集团化办学概述 |
一、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概念 |
二、名校集团化办学的特征 |
三、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模式 |
第二节 合作成员学校概述 |
一、合作学校的概念与属性 |
二、成员学校的概念与属性 |
三、合作学校与成员学校的区别与联系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概述 |
一、活力的概念与内涵 |
二、激发学校活力的三个层级:生命力、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 |
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
第四节 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依据 |
一、动力机制理论 |
二、冲突分析理论 |
三、需要层次理论 |
四、组织边界理论 |
第三章 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实证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及选择依据 |
一、昆明市S县D中学的基本状况 |
二、昆明市Y县H中学的基本状况 |
三、调查对象的选择依据 |
第二节 面向教师的学校可持续发展问卷调查法实证 |
一、问卷调查的总体实施情况 |
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显示 |
第三节 面向校长的学校可持续发展访谈法实证 |
第四章 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困境反思 |
第一节 名校教育集团外部战略管控的困境反思 |
一、战略指向统一与民主协商机制缺位 |
二、优质教师资源协调与落实困难重重 |
三、组织边界形成的被边缘化现象突出 |
四、办学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建设不明显 |
第二节 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内部自我管理的困境反思 |
一、名校集团化办学参与程度差异明显 |
二、身份意识和心理认知隔阂无法消释 |
三、职业生涯导致的优秀教师二度匮乏 |
四、内部治理的探索与作为主动性不足 |
第五章 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出路构想 |
第一节 名校教育集团对县域合作成员学校战略管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
一、以合作共享为要求,双向互动和民主协商为愿景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沟通与决策机制 |
二、以强化执行力为手段、提高办学评估效能为目标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激励与约束机制 |
三、以立足校本、发展特色为改进办学薄弱水平基点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共生与竞争机制 |
第二节 县域合作成员学校校长执业活力的可持续发展 |
一、呼之欲出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
二、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软着陆” |
三、校长专业素养之道:情怀耐力、变革动力和持续定力 |
第三节 县域合作成员学校教师教学活力的可持续发展 |
一、与领衔名校教师“互惠互利”的保障需求 |
二、同兄弟学校教师“分步分类”的横向融通 |
三、为县域学校教师“量身定制”的管理目标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注重大学与中学教育对接(论文参考文献)
- [1]欠发达地区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H省Y市为例[D]. 邓业鑫.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中美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研究[D]. 匡曼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专业认证背景下地理师范生成长路径研究[D]. 王景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新高考影响下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研究[D]. 张涛.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5]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 张串串. 三峡大学, 2021
- [6]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中学职前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与对策[D]. 胡伟伟. 扬州大学, 2021(09)
- [7]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 石桐歌.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D]. 丁敬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9]中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以柳州市中职学校为例[D]. 章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10]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县域合作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困境与出路 ——以昆明S、Y县两所中学为例[D]. 张菡.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