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定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活性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周颐,刘笑言,向柄彦[1](2022)在《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浓缩生长因子的应用优势》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浓缩生长因子作为最新一代自体血小板浓缩生物制剂,因其具有天然的纤维蛋白支架和丰富的内源性生长因子,近年来已成为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总结浓缩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探讨目前研究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浓缩生长因子的后续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思路。方法:文章以"浓缩生长因子、干细胞、组织修复、组织再生"为中文检索词,以"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Stem cells,Tissue repair,Tissue regeneration"为英文检索词,在Pub Med、EMbase、Medlin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收集归纳近10年来浓缩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证据,根据严格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终纳入96篇。结果与结论:(1)文章从浓缩生长因子制备和应用的具体方法,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原理,体外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以及体内对组织修复和重建4个方面详细总结了浓缩生长因子目前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2)浓缩生长因子是一个在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具有潜力的自体生物活性因子,制备方法简便,应用方式灵活多变,完全取自自体血液,无免疫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良好。(3)浓缩生长因子的核心结构包括天然的纤维蛋白支架和多种内源性生长因子,在体外能促进多种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浓缩生长因子与干细胞的复合体是干细胞治疗领域一种新的策略。(4)浓缩生长因子在体内能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其与组织工程材料联合所构建的局部生长因子缓释系统是延长生长因子缓释时间的有效方法。(5)浓缩生长因子在促进软组织修复、抗皮肤光老化、减少术后并发症等领域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其已成为目前自体生物活性制剂个性化治疗的优先选择之一。
刘磊,狄海萍,郭海娜,曹大勇,牛希华,夏成德[2](2021)在《低温冷冻干燥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生物学性状的变化》文中认为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临床上已被用于骨及软组织修复,但是由于其具有生物活性,仅限于短期临床应用。如何稳定保存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延长临床应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低温冷冻干燥技术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形态学以及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中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活力及释放规律的影响。方法:制备新鲜及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将其浸泡于无血清的DMEM基础培养基,收集1,7,14,21 d各个时间点冻干及新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含量测定,比较冻干前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形态结构、生长因子活力及释放规律;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评价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时点两组析出液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含量。结果与结论:(1)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结构呈疏松呈海绵状,孔隙直径较大,蓝染有核细胞数目明显减少;(2)与无血清基础培养基相比,第1天和第7天收集的新鲜及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P <0.05),其中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效果更显着(P <0.05);(3)与无血清培养基相比,新鲜、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及含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在12 h及24 h两个时间点均能有效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4)与新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相比,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在12 h及24 h两个时间点促进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作用更明显(P <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5)新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第7天释放量最大,随着时间推移,生长因子释放量逐渐减少;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第1天释放量最大,随着时间推移生长因子释放量逐渐减少,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两组生长因子释放总量进行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6)结果表明,冻干技术保存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具有可行性,可以为组织修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赵晓亮[3](2021)在《热激活PRP水凝胶促ADSCs成骨及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高能量损伤、骨感染及骨肿瘤患者中常存在大面积的骨缺损,而修复材料的匮乏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传统骨修复材料因其各自的不同缺点导致其临床使用受限。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以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材料为主要要素的组织工程骨为临床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思路。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性质及功能的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治疗领域。不同于传统单一生长因子,近年来血小板源性生物制剂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因其来源安全、富集多种生长因子的优势被广泛用于临床以改善骨愈合,但其传统激活及应用方法存在生长因子爆释、结构不稳定、外源添加剂等诸多问题。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GelMA)是生物合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网状结构水凝胶,其易于交联和改性的特点让生长因子易于负载,是种理想的生物支架,已被广泛用于心肌、骨骼肌组织等的修复中。目的制备一种复合PRP的新型水凝胶,该材料作为生物支架为具备一定强度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能够通过温度感应的方式热激活PRP并缓释其中生长因子,以适应成骨过程各阶段对生长因子和骨长入支架的需求,体外促进ADSCs长期成骨,在体内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方法1.利用枝接反应合成超弹性冷冻水凝胶的前体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GelMA);Landerberg法制备大鼠富血小板血浆(PRP)并测定血小板浓度;PRP与GelMA冷冻聚合,形成不同浓度梯度的PRP-Cryogel;检测各组PRP-Cryogel生物学特性及表征,筛选出最佳浓度;PRP-Cryogel激活后生长因子释放曲线测量并与传统凝血酶激活的PRP凝胶做对比;2.提取SD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并传代扩增,并鉴定其干细胞特征;ADSC在生物水凝胶支架中的三维培养,各复合组织工程支架中ADSCs增殖、成骨分化能力的检测;PRP-Cryogel在体内和体外的生物相容性检测。3.动物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ryogel组、Cryogel+ADSCs组、PRP-Cryogel组和PRP-Cryogel+ADSCs组,制作大鼠颅骨骨缺损模型并植入组织工程骨材料,8周后取出标本并进行各组骨影像学分析及组织学检测。结果1.基于明胶复合PRP制备成的冷冻PRP水凝胶(PRP-Cryogel),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实其聚合成功,扫描电镜对5种不同浓度冷凝胶的微观结构观察后发现Cryogel、PRP-1-Cryogel、PRP-2-Cryogel形成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复合PRP使水凝胶的溶胀率和力学强度得到提高,PRP-2-Cryogel尤为明显,且在PBS中浸泡30天后质量仍保持在20%以上.2.ELISA法测定传统PRP凝胶在前3天释放出大量高浓度生长因子,8天后浓度明显降低,释放减少。37℃温度活化的新型生物水凝胶中TGF-β和PDGF在一月内得到稳定缓慢的释放,PRP-2-Cryogel释放效果更好。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制备的PRP、未活化的PRP-2-cryogel和37℃活化的PRP-2-cryogel中cd63阳性血小板的激活百分率分别为9.5%、33.0%和73.1%,表明制作过程影响较小,大部分血小板是通过温度激活的。3.分离纯化的ADSCs经鉴定为干细胞,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培养后茜素红S染色阳性,具有成骨分化潜能。在新型水凝胶三维支架上培养的ADSCs,通过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呈良好的生长扩增趋势,活/死细胞染显示PRP-2-cryogel胶培养的ADSCs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他组,CCK-8法测定和体内实验证明PRP-2-cryogel对细胞和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最好。4.在成骨诱导下体外培养时,ADSCs成骨分化早期指标碱性磷酸酶(ALP)表达水平PRP-2-cryogel组最高;成骨分化后期指标骨桥蛋白(OPN)通过qPCR检测及免疫荧光分析观察各组表达均增加,而PRP-2-cryogel组表达量最高。茜素红S染色研究结果也显示PRP-2-cryogel的促成骨能力更明显。油红O染色显示,在三种生物支架上培养ADSCs时,没有产生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对骨修复过程是有害的。5.制作大鼠颅骨缺损模型并植入新型复合水凝胶材料后8周,根据影像学和组织切片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面PRP-2-cryogel的骨修复效果优于cryogel+ADSCs,而 PRP-2-cryogel+ADSCs 组修复效果最好。结论温度激活的复合水凝胶(PRP-Cryogel)具有理想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生物相容性良好,可在37℃通过温度激活PRP缓释生长因子,从而促进ADSCs的体外增殖及成骨分化,体内实验表明该材料可以促进大鼠颅骨临界骨缺损的快速修复,体内外的实验结果证明PRP-Cryogel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备作为理想的组织工程骨的条件。
魏琴,张雪,马磊,李志强,寿玺,段明军,吴硕,贾麒钰,马创[4](2021)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文中提出背景:研究表明,小鼠前破骨细胞分泌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和成血管细胞形成,尚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是否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①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3代细胞经流式鉴定其表面标记物CD45、CD29和CD34的表达,选用纯度较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干预实验;②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25μg/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3 d,进行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然后采用碱性磷酸酶改良钙钴法和偶氮偶联法、茜素红法对细胞进行染色,鉴定成骨细胞的表面特征,最后采用RT-PCR检测Runx-2和Gli-2的mRNA水平。结果与结论:①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诱导后细胞的Ⅰ型胶原绿色荧光表达率>90%;②经碱性磷酸酶改良钙钴法染色,可见细胞胞质中有黑色条索状附着,说明这些细胞均表达有活性的碱性磷酸酶;经碱性磷酸酶偶氮偶联法染色,可见细胞胞浆中含有蓝色的有活性的碱性磷酸酶;经茜素红染色,可见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小的红色的钙结节;③经RT-PCR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后Gli-2和Runx-2的mRNA表达均高于未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 <0.05);④结果表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后可以分化为具有功能的成骨细胞。
张舒曼[5](2020)在《PRP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传统的清创、换药、负压吸引术等方法对慢性创面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于患者基础情况差、病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常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是血液离心后制备的血小板浓缩物,PRP激活后可以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如PDGF,VEGF,EGF,FGF等),刺激细胞生长分化、血管生成,促使创面愈合。慢性难愈性创面需多次应用PRP治疗,而新鲜PRP制备既增加患者痛苦,又消耗医务人员精力和时间,因此探讨PRP不使用任何冻存剂情况下的适宜贮存温度及贮存时间,分析贮存PRP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作用,为PRP临床应用提供更便捷的应用方式。目的:(1)制备有效浓度的PRP,通过分析不同贮存条件下PRP中生长因子变化,及PRP对细胞增殖及迁移作用的影响,以探寻PRP贮存的最适宜条件;(2)分析PRP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治疗效果;(3)比较贮存PRP与新鲜PRP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抽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二次离心法制备PRP,计算血小板富集倍数及血小板回收率;(2)ELISA方法检测贮存于4℃,-20℃和-80℃条件下0天、7天、14天和28天的PRP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3)MTS法分析0.5%、1%、5%浓度新鲜PRP及4℃、-20℃和-80℃条件下贮存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4)选择病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个体化序贯综合治疗,筛选出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进一步给予每周一次的新鲜或贮存PRP治疗。(5)分析PRP治疗7天、14天、21天及28天,慢性难愈合性创面面积、创面面积缩小率变化;治疗前后创面床改善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及PRP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6)分析比较应用新鲜自或贮存PRP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28天,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创面面积缩小率、创面床改善率的变化。结果:(1)应用二次离心法制备的PRP平均血小板富集倍数为4.85±0.22倍,血小板回收率为72.06±10.21%。(2)贮存7天,各温度贮存PRP中生长因子均无明显下降;贮存14天,4℃贮存PRP中PDGF及VEGF含量较新鲜PRP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4℃贮存PRP中VEGF含量较-20℃、-80℃贮存PRP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贮存28天,4℃贮存PRP中四种生长因子含量较新鲜PRP、-20℃及-80℃贮存PRP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贮存14天、28天,-20℃贮存PRP较-80℃贮存PRP相比,四种生长因子均无明显下降(p>0.05)。(3)1%、5%新鲜(0天)PRP的细胞增殖作用显着高于10%FBS(p<0.05)。PRP贮存于-20℃和-80℃7天、14天及28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均明显优于对应时间的4℃贮存PRP及10%FBS(p<0.05),但-20℃贮存和-80℃贮存PRP对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4)-20℃贮存或-80℃贮存14天及28天的PRP培养细胞12h,细胞迁移率均较4℃贮存PRP及10%FBS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增大(均p<0.01),但-20℃贮存和-80℃贮存PRP细胞迁移率无明显差异(p>0.05)。(5)临床研究纳入67例患者,共74处慢性创面。经过个体化序贯综合治疗,筛选出19例患者,共22处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难愈性创面,给予PRP治疗,其中13处创面应用新鲜PRP治疗,9处创面应用-20℃贮存PRP治疗。(6)PRP治疗28天,创面面积缩小率≥50%的慢性难愈性创面为81.82%,创面床改善率≥50%的慢性难愈性创面为90.91%;PRP治疗后28天,慢性难愈性创面面积较PRP治疗前显着缩小(p<0.01);VAS评分由治疗前6.68±1.32减小至1.86±1.67(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与PRP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7)应用-20℃贮存PRP治疗28天与新鲜PRP治疗28天比较,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创面缩小率及创面床改善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PRP在-20℃及-80℃条件下贮存4周,仍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20℃及-80℃贮存效果无差异;(2)PRP对经个体化序贯综合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良好治疗作用;(3)新鲜或贮存PRP均可有效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PRP的有效贮存应用,拓展了PRP的应用方式,为治疗难治性创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手段。
王宗江[6](2020)在《PDGF-BB联合TGF-β1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骨骼是人体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拥有着自己的发育过程、新陈代谢、修复和改建。随着骨折患者的增多,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其主要由创伤、先天性畸形、恶性肿瘤、手术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骨折部位、类型、血液供应以及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骨折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具有极大的不利影响。骨折不愈合的有限治疗方法以及其他骨重建技术所具有的局限性是我们增加对骨折愈合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虽然骨骼具有相当大的修复能力,但在当再生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例如感染、周围组织血供不足、全身性疾病等时,就需要临床干预来促进骨再生。骨折的修复仍然是骨科临床的一大挑战。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修复骨损伤的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和人工材料的植入等。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包括不能与宿主周围组织融合,可用的供体组织有限,医源性损伤以及术后疼痛等。骨是一种动态且高度血管化的组织,其中血管和骨细胞之间存在紧密的空间和时间关系以确保骨骼完整性。骨折修复涉及多个事件的协调,例如成骨和血管生成。干细胞生物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干细胞治疗在组织再生和器官修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干细胞是指能够高度增殖和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且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其中成体干细胞能够跨胚层多系统分化。在胚胎形成过程中,中胚层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肌腱、髓基质、脂肪等多种间充质组织,而这些前体细胞因具有干细胞的特性而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间充质干细胞在骨折患者中具有缩短愈合时间和治疗骨不连的潜能,因为这些细胞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因此,骨组织再生成功的关键是制备足够的MSCs。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主要特征,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它最初存在于许多出生后的组织中,例如骨髓、脂肪组织、皮肤、脐带和胎盘。从理论上讲,不同来源的MSCs都有可能分化为成骨和软骨细胞谱系。成骨对于骨质的稳态更新和骨折再生愈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塑造骨骼结构,确保骨骼的完整性,是一个贯穿一生的动态骨重塑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涉及了多种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钙化。骨重建依赖于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精确协调,在这个过程当中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功能性成骨细胞,这些成骨细胞组织细胞外基质骨化形成新骨。基因检测已经发现了一些分子,它们在骨重塑过程中调控这些细胞的谱系,揭示了它们抵消骨骼损失和修复受损骨组织方面的潜力。没有血管系统就没有骨骼。血管生成在骨骼发育和骨折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成骨相结合的血管生成主要发生在血管形成和介导营养物质、氧气、矿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中,这对于维持适当的骨基质合成和矿化至关重要。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内皮细胞被募集并增殖,参与毛细血管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新形成的血管需要MSCs稳定,MSCs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泌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进一步调控血管生成。基于近些年对于体内和体外的研究进展,我们利用骨形成和骨修复模型,为更好的了解血管系统在骨骼发育和骨折修复过程中的补充性质提供了依据。一个活跃的血管网络是组织工程骨存活和与现有宿主组织整合的必要前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各种激素,生长因子和机械应激的影响下,细胞因子通过引导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促进受损骨组织周围的骨生长和愈合。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1,TGF-β 1)是骨基质中含量丰富的细胞因子,可以被释放以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迁移和分化以产生骨骼。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B(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也因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而闻名,它被作为间充质来源细胞的一种强有力的促有丝分裂原,PDGF-βB被认为可以激活这些细胞,稳定新形成的血管,协调细胞成分,促进成骨细胞分化。PDGF-BB在血管周细胞-MSC-成骨细胞的多组分级联动力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表明PDGF-BB偶联TGF-β 1可以作为成骨因子之间的中心信号。本研究主要是探讨:(1)骨组织损伤后PDGF-BB与TGF-β 1表达变化及其功能;(2)PDGF-BB联合TGF-β 1在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增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3)PDGF-BB联合TGF-β 1在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过程中的表达变化;(4)PDGF-BB 与 MSCs 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变化影响。通过研究PDGF-BB和TGF-β 1两者在联合作用对MSCs迁移、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PDGF-BB联合TGF-β 1在骨折修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6周龄小鼠骨髓,制作骨折模型,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PDGF-BB与TGF-β 1的干预,来检测这两个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迁移增殖和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相关因子表达变化,从而研究PDGF-BB和TGF-β 1在骨修复中的机制。PDGF-BB联合TGF-β 1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骨折的修复目前仍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组织工程学提供了用于产生新骨的有希望的疗法。骨形成是一种细胞过程,对于整个生命中的骨骼发育非常重要,涉及骨生成与血管生成的耦合。在这里,我们研究了 PDGF-BB和TGF-β 1在骨折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并检测这两个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迁移、增殖和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相关因子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二者在骨折修复机制的分子通路提供线索。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骨折修复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因子的作用,为骨折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1.通过在动物组织标本中,将第1周、3周、6周、9周时留取的骨折修复组织处理后,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Western Blot检测PDGF-BB、TGF-β 1及VEGF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量,采用Pearson检验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建立种植体移植物模型,在第2周、4周、6周、8周、10周时留取骨组织及种植物标本,测定种植物作用时间,通过AP及Von Kossa染色法检测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及钙盐含量。2.通过体外培养MSCs细胞及EPCs细胞,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条件下,MSCs细胞的迁移能力及增殖;采用ARS染色观察对不同条件下的MSCs细胞的钙质含量;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成骨相关蛋白Runx2、Alkaline phosphase(AP)、Collagen type I alpha 1(Coll α 1)及 Osteocalcin(Ocn)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来检测内皮祖细胞表面标志物;运用ELISA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的EPCs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量,并从分子水平上探讨骨折修复反应发生的机制。结果:1.与正常小鼠骨组织相比,小鼠骨折修复中的PDGF-BB、TGF-β 1及VEGF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在基因表达水平上TGF-β 1分别与PDGF-BB、VEGF呈正相关;通过测定种植体移植物,发现其作用时间大于4周,且碱性磷酸酶含量及钙盐含量高于对照组。2.通过Transwell实验分别发现PDGF-BB、TGF-β 1可显着促进MSCs迁移及增殖,而且我们还发现TGF-β 1比PDGF-BB显示出更大的潜力;ARS染色观察到PDGF-BB处理后的MSCs细胞细胞内钙质丰富,而TGF-β 1处理后的MSCs细胞细胞内钙质减少;通过检测成骨相关蛋白我们发现其在PDGF-BB组表达升高,而在TGF-β 1表达减少,当二者共同作用时,相关蛋白基因表达含量Runx2、AP、Coll a 1表达增加,而Ocn表达减低;PDGF-BB能够诱导EPCs毛细管形成,加入MSCs后,进一步增强EPCs管形成;通过ELISA检测到VEGF在经PDGF-BB和MSCs处理的EPCs中高表达。结论:1.PDGF-BB和TGF-β 1都能够招募MSCs并促进其迁移、增殖,但TGF-β1更为显着;相反,PDGF-BB促进成骨作用,但TGF-β 1抑制成骨作用。2.PDGF-BB和TGF-β1的联合应用可显着诱导体内新骨形成。3.PDGF-BB与MSCs共培养可增强诱导EPCs的血管生成。4.PDGF-BB和TGF-β 1联合应用在骨折愈合修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适当调控MSCs中二者的表达量可能是调节骨折损伤后修复的一条新途径,也成为研究促进骨折后骨修复的一个新靶点。
潘书光[7](2020)在《血小板和S100A8对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胆管癌是一种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侵袭性肝肿瘤,早期在临床上通常无症状,或症状呈现非特异性。由于诊断一般较晚,且多存在多发疾病或年龄较高,近一半的胆管癌患者只能采用姑息疗法。放射治疗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案,胆管癌仍易发生血管及远处淋巴结侵袭转移,引起癌症相关性死亡。有报道指出,放射治疗可能存在促进肿瘤转移的风险。因此,与放射处理相关的肿瘤转移机制可能参与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其中血小板和粒细胞相关蛋白8(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8,S100A8)在胆管癌转移中的潜在作用开始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与血小板在血流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是肿瘤早期发生远处转移的必然因素。对肺癌、胰腺癌及乳腺癌等疾病的研究已经证实,血小板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血小板活化,促使其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能够对肿瘤细胞的粘附、新生血管生成与重塑等环节产生影响。在血流中,血小板参与了肿瘤细胞周围血栓的形成,从而使肿瘤细胞免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清除。血小板在肿瘤细胞周围形成一层包膜,使肿瘤细胞粘附于血管壁,增强了肿瘤细胞从血管壁的外渗。血小板和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可使血小板上的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附着于肿瘤细胞,防止NK细胞的识别和上皮到间质的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Like Transition,EMT),以此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上述研究均证实血小板在促进肿瘤转移方面发挥及其重要作用,辐射损伤相关研究同时指出,射线对局部微血管内皮细胞存在显着的破坏作用,进而引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在胆管癌的放射治疗中,这一过程可能加剧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其转移的风险。因此,既往研究提示血小板可能是促进胆管癌细胞侵袭转移的重要微环境因素,其具体效应和相关分子机制值得探索。另一方面,对多种肿瘤细胞自身的研究显示,射线照射可诱导粒细胞相关蛋白8(S100A8)表达水平的升高。研究发现,S100A8在肺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及原发性肝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近期研究报道过表达S100A8可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及远处转移且与不良的临床预后明显相关。S100A8是一种已被公认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内源性配体,已知TLR4通路广泛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转移。然而,S100A8在胆管癌转移中所扮演的角色依旧未知,基于临床放疗在胆管癌转移治疗中效果的不确定性以及辐照可诱导部分肿瘤细胞S100A8表达升高的发现,推测S100A8可能参与介导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需要研究予以明确。因此,本课题以胆管癌细胞株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裸鼠的胆管癌细胞肝转移模型以及临床病理标本的相关分子指标检测,研究血小板和S100A8基因对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调控的p38MAPK-MMP2/MMP9通路以及S100A8调控的TLR4/NF-κB-VEGF通路两个方向,研究血小板和S100A8诱导胆管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建立胆管癌细胞株RBE、HCCC-9810与人外周血血小板的共培养体系,分别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荧光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胆管癌细胞与血小板的粘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MMP2/MMP9信号通路分子和EMT相关分子的表达。进一步在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分别加入PDGF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抑制剂CP-673451和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以检测胆管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信号通路分子以及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此外,收集临床胆管癌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组织标本的MMP2/MMP9蛋白表达,同时分析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最后,建立BALB/c-nu小鼠胆管癌细胞的肝转移模型,检测肝转移灶并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另一方面,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射线对胆管癌细胞S100A8表达的影响,通过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分别构建S100A8过表达的RBE细胞及S100A8敲低的HCCC-9810细胞,分别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改变,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分泌水平,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微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进一步在转染细胞模型中分别加入TLR4的阻断剂TAK242,NF-κB的阻断剂PDTC以检测胆管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培养液中VEGF分泌水平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VEGF、P65等蛋白表达改变。此外,收集临床胆管癌组织标本,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化以及ELISA检测组织标本的S100A8和VEGF蛋白表达和定位,同时分析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最后,在建立的小鼠胆管癌细胞肝转移模型中,分别检测S100A8过表达或敲低的肿瘤细胞在肝内形成的转移灶,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荧光标记结合肝脏切片观察胆管癌细胞的转移情况。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表明胆管癌细胞株RBE、HCCC-9810分别与血小板共孵育后可明显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此外,细胞粘附实验表明血小板与肿瘤细胞存在明显粘附现象。结果证实血小板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2、胆管癌细胞与血小板共培养体系中发现,PDGFR抑制剂可显着抑制血小板诱导的胆管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血小板引起的肿瘤细胞形态学改变,同时消除血小板引起的肿瘤细胞EMT相关分子表达改变。临床胆管癌病理组织标本中观察到MMP2/MMP9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统计分析发现MMP2/MMP9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术后预后不良显着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MP2/MMP9高表达与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着降低相关。研究也发现血小板共培养可提高胆管癌细胞的MMP2/MMP9表达水平,而PDGFR抑制剂则可显着下调血小板诱导的MMP2/MMP9表达,提示血小板PDGF参与介导胆管癌细胞的MMP2/MMP9表达。3、胆管癌细胞与血小板共培养体系中发现,p38MAPK通路抑制剂处理可以阻断血小板诱导的胆管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同时,选择性抑制p38MAPK通路可以显着下调血小板诱导的MMP2/MMP9表达,并消除血小板引起的肿瘤细胞EMT相关分子表达改变。实验也发现血小板诱导p38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提示血小板PDGF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MMP2/MMP9,参与诱导胆管癌细胞的EMT改变和侵袭转移。4、在裸鼠的肝转移模型中发现,对照组胆管癌细胞RBE、血小板预处理的RBE细胞、以及PDGFR抑制剂和血小板联合处理的RBE细胞均能在小鼠肝内形成转移灶,但血小板预处理细胞的转化灶数目显着高于对照细胞,而抑制PDGF可以降低血小板诱导形成的RBE细胞肝转移灶数目。结果证实PDGF可促进胆管癌细胞在体内的侵袭转移能力。5、电离辐射可以显着提高胆管癌细胞的S100A8蛋白表达水平。在构建的S100A8高表达RBE细胞和S100A8干扰HCCC-9810细胞中发现,S100A8高表达细胞的侵袭能力提高,而干扰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临床胆管癌病理组织标本中观察到S100A8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检测发现S100A8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和胞膜,统计分析发现S100A8蛋白表达水平与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远处转移显着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100A8高表达与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降低显着相关。最后,在裸鼠的肝转移模型中发现,S100A8在体内可明显诱导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抑制S100A8可明显降低其侵袭转移能力。上述结果证实S100A8参与促进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6、临床胆管癌病理组织标本中观察到VEGF蛋白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检测发现VEGF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浆和胞膜,统计分析发现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远处转移显着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VEGF高表达与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降低显着相关,此外,S100A8和VEGF联合高表达水平与胆管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有显着相关性。在构建的S100A8高表达RBE细胞和S100A8干扰HCCC-9810细胞中发现,S100A8可以调控胆管癌细胞的VEGF分泌,过表达S100A8的胆管癌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可以促进HUVEC细胞微血管管腔的形成,VEGF中和抗体可抑制S100A8诱导的胆管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进一步采用TAK242、PDTC分别阻断TLR4和NF-κB后,观察发现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同时S100A8诱导的VEGF分泌、VEGF蛋白和磷酸化P65的表达均显着降低。上述结果证实S100A8通过调控TLR4/NF-κB-VEGF通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从血小板微环境因素及肿瘤细胞两个方面阐释了放射治疗对胆管癌侵袭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血小板PDGF调控的p38MAPK-MMP2/MMP9通路及S100A8调控的TLR4/NF-κB-VEGF两条通路分析了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这些结果加深了对胆管癌侵袭转移机制的认识,为寻找胆管癌治疗的潜在靶标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治疗策略。
李朝萍[8](2020)在《PDGFRB在单中心Castleman病中的突变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 研究背景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又称为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炎症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病因及发病率仍不明确。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活检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和排外恶性肿瘤、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而作出判断。但是目前国内国际尚无公认的统一的诊断标准,其诊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完善。C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已经发现细胞因子异常增高如IL-6、IL-1、TKF-a、NF-kB、VEGF及IL-10与本病相关,其中IL-6被认为是导致CD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细胞因子,血清IL-6水平与全身系统炎症症状及脏器损害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会下降,与全身症状好转相对应。细胞因子增高的原因仍有待阐明,可能致病因素有病毒感染、副肿瘤综合征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通常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由多基因参与、多因素影响的,但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分析这些突变的主要挑战是,要把对癌症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少数功能性驱动突变,与大量对于疾病无关的随机乘客突变区分开。同样,癌症也是一种通路疾病(相互作用的基因组),并且据推测,驱动体突变针对的是数量相对较少(6-10个)的信号通路和调节通路中的基因,每个通路都包含大量的基因,重大突变基因的鉴定对于发现驱动程序突变及对癌症的靶向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NGS)的广泛应用对各种复杂疾病研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通量高、成本相对较低,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二代测序方法中全基因组测序(WGS)、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靶向基因测序是最为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外显子约占人全基因组的1-2%,却包含了 85%的致病突变。全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是利用序列捕获技术将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DNA捕捉并富集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分析方法,该技术已经应用到多种疾病的基因诊疗中。WES相比WGS而言,主要关注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外显子区域,因此测序量降低,而测序深度提高,使得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发现突变,且结果更加可靠。而靶向深度测序则对测序深度更进一层,在捕获突变率及明确突变类型上有较强的优势。目前有报道的通过NGS在CD中的测序结果显示,在UCD中发现了 ETS1,PTPN6和TGFBR2的共同扩增。iMCD病例有DNMT3AL295Q体细胞突变。有1例UCD透明血管型变异的病例中发现了 6p号染色体上组蛋白基因簇的扩增,另外在肿瘤抑制因子和染色质结构重塑蛋白中显示出突变和拷贝数变化。这些研究对CD的研究带来了一些帮助,但是对于CD的发生发展等仍需大量的实验去证实,尤其是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发现,CD患者血清标本和淋巴结标本中IL-6表达上调。IL-6的功能有诱导B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从而可导致CD患者淋巴结生发区血管过度增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TK)受体,位于细胞膜表面,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蛋白质家族的受体,在细胞外信号转导到细胞中至关重要,并介导许多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存活和迁移,在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和再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DGF与PDGFR结合触发受体的二聚复合物形成,从而激活下游信号分子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可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或转移,是肿瘤血管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在乳腺癌、胃癌、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肿瘤中发现了 PDGFR的表达异常。由于CD的发病率较低,缺乏大样本的临床、实验室检测、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的比较,使CD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面临挑战,须要深入了解其临床特点、免疫表型、病理机制及治疗方向,才能更准确的对其诊断及治疗。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及验证相关问题。本研究对75例CD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了 PDGFRB基因在UCD中有较高的突变率,分析了其突变的相关信息,并构建了 PDGFRB的野生型及突变型质粒对其相关致病机制做了初步的探究,希望对CD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2 目的探索PDGFRB在单中心Castleman病中的突变情况,并对PDGFRB的相关致病机制做初步的探究。3 方法3.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收集了在199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的75名CD患者(41例UCD和34例iMCD)。在诊断时,所有病例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独立检查和解释,并根据2015年NCCN Castleman病诊疗指南进行诊断,并排除了伴有恶性肿瘤、HIV感染、多发性神经病、器质性肿大、内分泌病、M蛋白和皮肤色素沉着综合症的患者,以及没有足够临床数据的患者。该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进行。所有患者均获得书面知情同意书。3.2 研究方法3.2.1 对发现队列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验证队列进行靶向深度测序,从而确定突变基因及其突变位点3.2.1.1.将75例病人分为发现队列及对照组,发现队列共有40例(8例UCD,22例iMCD),验证队列共有35例(23例UCD,12例iMCD)。首先对发现队列的40例患者石蜡肿瘤组织DNA提取,获得DNA后,进行电泳、DNA浓度的测量以及标化,使其符合靶向深度测序的标准。进行测序后对结果进行分析。3.2.1.2.根据发现队列40例患者的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对35例验证队列的患者进行石蜡组织DNA提取,获得DNA后,进行电泳、DNA浓度的测量以及标化,使其符合靶向深度测序的标准。进行测序后对结果进行分析。3.2.1.3.对PDGFRB突变与UCD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年龄、性别、UCD/iMCD分类、组织病理学特征、病灶定位、B症状、发热、水肿/腹水、乏力、低血红蛋白、LDH、低白蛋白血症、肝脾肿大。3.2.2 PDGFRB突变对细胞的影响3.2.2.1.通过对PDGFRβ胞质域的构象的建模,去探究PDGFRB的突变对受体活性的潜在影响。3.2.2.2.通过免疫共沉淀、蛋白印迹方法去分析测试了是否持续激活了受体酶活性,并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焦点形成实验来检测PDGFRB Asn666Ser突变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3.2.2.3.通过Ba/F3细胞中非依赖细胞因子生长测定实验,来观察PDGFRB Asn666Ser突变体对细胞功能影响。3.2.2对PDGFRB p.Asn666Ser突变的体细胞起源的推测为了推测PDGFRB p.Asn666Ser突变的体细胞起源,我们运用了 BaseScope技术——一种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UCD组织样品中进行的新型突变特异性RNA原位杂交。4研究结果4.1.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b(PDGFRB)在UCD中突变率最高4.1.1对75名CD患者(41例UCD和34例iMCD)的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有17%的UCD(7/41)患者有PDGFRB p.Asn666Ser突变,并且全部都是透明血管变异。4.1.2.比较不同癌症中PDGFRB突变的频率,发现UCD在所有癌症中PDGFRB突变的发生率最高,而且在其他血液肿瘤中未发现编码p.Asn666Ser的PDGFRB突变。4.1.3.PDGFRB突变与UCD患者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UCD/iMCD分类、组织病理学特征、病灶定位、B症状、发热、水肿/腹水、乏力、低血红蛋白、LDH、低白蛋白血症、肝脾肿大,无明显的关联。4.2.PDGFRB Asn666Ser 突变持续活化 PDGFRB 受体。4.2.1.通过对PDGFR β胞质域的构象建模,我们发现在PDGFRβ模型中,Asn666的侧链参与与His661主链的氢键相互作用,在自抑制形式的KIT激酶结构中,Asn655和His650之间观察到类似的相互作用。但是,在活性形式的KIT激酶中,Asn655的侧链指向不同的方向,并且不再与残基His650相互作用。因此,PDGFR β中p.Asn666ser将消除Asn666与His661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改变该蛋白区域中的相互作用。4.2.2.PDGFRB Asn666Ser突变体较野生型拥有较强的自磷酸化作用,可持续性活化PDGFRβ。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法显示,与未刺激的野生型PDGFRβ相比,Asn666Ser突变体持续性激活SRE依赖性转录。4.2.3.与野生型PDGFR β转染的NIH3T3成纤维细胞细胞相比,用Asn666Ser突变体转染的细胞形成灶的能力明显增强了。在小鼠Ba/F3细胞的实验中,Asn666Ser突变体使小鼠Ba/F3细胞产生了不依赖IL-3的生长的特性。这些数据表明,Asn666Ser突变体具有转化细胞的潜力。4.3.PDGFRB p.Asn666Ser突变可能来源于UCD中的非造血基质细胞通过BaseScope RNA原位杂交测定,仅在CD45-细胞中可以检测到BaseScope信号,而CD45-细胞中富含非造血基质细胞。从而推断,PDGFRB p.Asn666Ser突变可能来源于UCD中的一群非造血基质细胞。5结论(1)PDGFRB基因在UCD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并通过持续活化PDGFR β来促进细胞增殖与转化。(2)PDGFRB p.Asn666Ser突变可能来源于UCD中的非造血基质细胞,这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姚霁航[9](2020)在《SF/PLGA载药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多孔磷酸钙基复合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骨组织是人体分布最广泛、最普遍的器官之一,其功能的丧失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体或异体骨移植是目前骨缺损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其供体的缺乏、手术的创伤性较大和高成本等都是困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难题。国际上每年大约有200万例脊柱、骨盆骨和其他躯干骨的骨移植手术,然而,无论是自体骨还是异体骨移植,约有50%的植入物很快就会失效。骨与关节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关节炎、肥胖、糖尿病、癌症等的高发,会对骨组织造成损伤,影响人体骨骼的健康和功能。为了获得适当的骨再生,骨组织工程受到了广泛关注。磷酸钙骨水泥(CPC)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特性,以及其可注射性,在牙科、骨科和重建手术中具有用于微创手术的潜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骨替代材料。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骨缺损替代产品,但是,单纯的CPC缺乏骨诱导能力的特点限制了其在骨再生重塑中的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侧重于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磷酸钙进行改性,从而得到载有生物活性因子的磷酸钙。有几种类型的骨生长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生长因子(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在所有这些生长因子中,BMP被认为是在胚胎发育、生长、愈合和整个成年期形成骨组织最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报道检测了BMP用于骨缺损的体内应用和生物学基础。地塞米松(DXM)是一种有效的类固醇糖皮质激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医学和生物学应用。已有研究报道,过量的应用DXM可诱导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而适当剂量的DXM在体外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骨矿化,将地塞米松和rh BMP2同时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中,二者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组织工程支架骨诱导的能力。同轴电纺是制备纳米纤维支架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组织工程和药物输送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轴电纺支架具有高表面体积比,可促进细胞附着,实现药物装载,并证明其具有持续和可控的药物缓释能力。以往的研究表明,一些生物分子可以成功地封装在纳米纤维中,同时生物分子的生物活性被保留,如rh BMP-2作为生长因子可以成功地包含在同轴电纺纳米纤维膜中,实现了持续的药物释放和保存生物活性。丝纤维素(SF)是一种天然结构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特性,如细胞附着力好、可控制降解、机械强度、渗透性和抗酶降解性。在组织工程和控制药物输送系统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PLGA因为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控制的降解速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被FDA批准人类临床使用。然而,尽管具有生物相容性,纯PLGA在骨再生的临床应用中受到骨传导性能差的阻碍,并且在承重部位应用时的机械性能不理想。因此,在本研究中,将SF/PLGA同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一部分。利用同轴纤维良好的药物装载能力分别将rh BMP2和DXM装载到芯层和壳层。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接收装置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该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于制孔的磷酸钙上,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复合支架,在骨缺损的治疗中发挥作用。目的:本课题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有rh BMP2和DXM的SF/PLGA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接收装置将SF/PLGA纳米纤维膜直接紧密包覆于制孔的磷酸钙上,得到了一种基于磷酸钙人工骨的新型复合材料SF-DXM/PLGA-rh BMP2/CPC。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证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的能力,为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方法:1.采用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载有不同浓度rh BMP2的SF-DXM/PLGA-rh BMP2纤维膜,芯层为搭载rh BMP2的PLGA,壳层为搭载DXM的SF。通过对纳米纤维膜形貌结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等表征以及药物缓释特性进行评估。2.结合体外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进一步探讨双重载药纳米纤维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成骨诱导能力。3.通过课题组发明的新型接收装置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将前期实验得到的同轴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于制孔的磷酸钙骨水泥表面,控制纺丝时间(20min、40min、60min)得到不同厚度的三维包覆纤维膜,对其力学性能,亲水性能等进行评价。通过对BMSCs与复合材料的共培养,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活死细胞染色、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染色及PCR等实验对复合磷酸钙支架的体外生物性能进行评价。4.建立大鼠颅骨缺损模型,将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中,于4周,8周对大鼠进行Micro CT及HE染色,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评价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及促进成骨能力。结果:1.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壳芯结构的纳米纤维丝。药缓释放实验表明同轴纤维芯层和壳层可以分别持续稳定的释放rh BMP2和DXM。体外细胞实验说明SF/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中双重载药的纳米纤维膜在诱导成骨及细胞增殖活性上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复合磷酸钙支架在纺丝时间40min时得到了比单纯磷酸钙及其他纺丝时间的复合磷酸钙更优良的亲水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通过CCK8及活死细胞染色等实验验证了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及PCR实验等多角度证明了载药的三维包覆的磷酸钙复合材料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诱导成骨分化的作用。其中SF-DXM/PLGA-rh BMP2/CPC具有更好的诱导成骨能力。通过将复合磷酸钙植入大鼠颅骨缺损模型,micro CT、HE染色等多个角度证实了双重载药纳米纤维膜包覆的磷酸钙(SF-DXM/PLGA-rh BMP2/CPC)具有更好的促进成骨能力。结论:本课题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载有rh BMP2和DXM的同轴纳米纤维,该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能力及生物相容性。虽然单纯的纤维膜具有一定的抗拉伸能力,但其力学性能较弱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磷酸钙人工骨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成骨矿化能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其本身的物理结构影响了自身载药的能力,不能进一步的诱导BMSCs成骨,限制了其发展潜力。本实验采用课题组新研发的静电纺丝接收装置将该纤维膜三维包覆于制孔磷酸钙表面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磷酸钙支架,该复合磷酸钙支架由于纳米纤维膜的紧密包裹,增强了其力学折弯和压缩能力,同时还具有同轴纤维膜的药物缓释能力。通过体内体外的实验证实了这种载药的复合磷酸钙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以及诱导成骨的能力,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雪[10](2020)在《纸芯片在微囊藻毒素-LR及其效应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水体中低浓度的植物毒素难以降解,进入食物链后经生物积累和放大作用后造成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有机体细胞癌变,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这个过程中,效应标志物是揭示发生恶性肿瘤的关键细胞因子,而植物毒素则是最直接因素。因此,对于植物毒素与其效应标志物的快速、简便、低廉检测方法的创立十分重要,对于毒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纸芯片器件以其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快速即时的特点,在多个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主要设计两种不同的检测器件,分别满足对植物毒素以及效应标志物的高灵敏快速检测要求,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设计一种可折叠的纸芯片器件将检测反应孔与信号显色孔分开,实现对微囊藻毒素-LR的定量检测。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原理,样品中的抗原与酶标记抗原竞争固定在纸芯片反应孔上的抗体,抗原优先被抗体捕获,多余的抗体捕获酶标记抗原。对反应孔洗涤后,将显色孔折叠上来,使流动通道对齐,保证游离的酶标记抗原随洗涤液可以流入显色孔,加入酶底物溶液后,显色孔的信号与抗原浓度呈正比关系。该方法实现了对微囊藻毒素-LR的检测,10 min检出限为0.1μg/L,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饮用水标准(1μg/L)。(2)制备一种基于纸芯片和适配体的分析器件,实现对PDGF的定量检测。选择更稳定的环状适配体对目标蛋白分子-PDGF进行识别,可以抵抗血清中外切酶的水解作用。当不含有PDGF时,环状适配体吸附到氧化石墨烯表面,离心后上清液中不存在游离的适配体,因此纸芯片上的核酸扩增反应无法进行。当有PDGF时,环状适配体与靶分子结合后从氧化石墨烯表面释放出来,进而可以引发纸芯片上的核酸扩增反应,通过颜色变化实现对PDGF的高灵敏定量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00 pM。
二、测定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活性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活性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3)热激活PRP水凝胶促ADSCs成骨及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PRP-cryogel的制备及表征 |
1. 实验准备 |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主要试剂耗材 |
1.3 基本用液配制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1 DOPA-MBA交联剂的合成 |
2.2 甲基丙烯酸酯双键明胶的合成(Gel-MA) |
2.3 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制备 |
2.3.1 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制备 |
2.3.2 富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凝胶(PRG)的制备 |
2.3.2 血小板及血细胞计数 |
2.3.2 PRP血小板回收率及富集系数计算 |
2.4 PRP-cryogel的制备 |
2.5 PRP-cryogel的表征 |
2.6 温度激活血小板活性检测 |
2.7 ELISA法测定生长因子释放 |
2.8 数据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1 PRP和PRG的制备 |
3.2 PRP和全血血细胞计数及回收率测定 |
3.3 PRP-cryogel的表面形貌及表征分析 |
3.4 PRP-cryogel通过温度激活的验证 |
3.5 体外PRP-cryogel生长因子的释放规律 |
4 结论 |
第二章 PRP-cryogel促ADSCs成骨及生物相容性评价 |
1 实验准备 |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主要试剂耗材 |
1.3 基本用液配制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1 原代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的提取和培养 |
2.2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脂肪源性干细胞CD29、CD45和CD90的表达 |
2.3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
2.4 PRP-Cryogel支架上细胞形态SEM观察 |
2.5 PRP-Cryogel的细胞相容性评估 |
2.6 PRP-Cryogel体内组织相容性评估 |
2.7 促脂肪组织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骨能力的鉴定 |
2.8 数据处理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大鼠ADSCs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 |
3.2 PRP-cryogel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3.3 PRP-cryogel促ADSCs的成骨作用 |
4 结论 |
第三章 PRP-cryogel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准备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1.2 主要试剂耗材 |
1.3 基本用液的配制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1 移植材料准备 |
2.2 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构建 |
2.3 大鼠颅骨缺损修复影像学评估 |
2.4 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组织学评价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大鼠颅骨缺损实验 |
3.2 影像学评估 |
3.3 组织学评估 |
4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成果 |
致谢 |
(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材料 |
1.3.1 实验动物 |
1.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4.1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1.4.2流式细胞术鉴定 |
1.4.3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 |
1.4.4 Ⅰ型胶原免疫荧光鉴定 |
1.4.5 碱性磷酸酶(改良钙钴法)鉴定 |
1.4.6碱性磷酸酶(偶氮偶联法)鉴定 |
1.4.7 茜素红染色鉴定 |
1.4.8 RT-PCR检测成骨Runx-2和Gli-2 m RNA表达 |
1.5 主要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细胞形态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后的形态改变 |
2.2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鉴定结果 |
2.3 Ⅰ型胶原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
2.4 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细胞 |
2.5 Runx-2和Gli-2的m RNA水平 |
3 讨论Discussion |
(5)PRP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贮存温度与时间对PRP生长因子含量及其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全血与PRP血小板计数 |
2.2 贮存温度、时间对PRP中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新鲜PRP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 |
2.4 不同贮存温度、时间的PRP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
2.5 不同贮存温度、时间的PRP对人成纤维细胞迁移作用影响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PRP在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研究对象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临床资料 |
1.6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个体化治疗结果 |
2.2 PRP治疗后创面面积变化及创面面积缩小率 |
2.3 新鲜PRP与贮存PRP治疗28 天后创面面积缩小率 |
2.4 新鲜PRP与贮存PRP治疗28 天创面改善率比较 |
2.5 PRP治疗前及治疗28天VAS评分 |
2.6 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
2.7 不良事件 |
2.8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PDGF-BB联合TGF-β1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PDGF-BB及TGF-β1表达变化及其功能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PDGF-BB及TGF-β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及作用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PDGF-BB和TGF-β1诱导体外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PDGF-BB与间充质干细胞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 |
(7)血小板和S100A8对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通过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MMP2/MMP9 和诱导EMT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 |
2.1 血小板对胆管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
2.2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上调MMP2/MMP9 及诱导EMT |
2.3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通过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MMP2/MMP9 和诱导EMT |
2.4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促进小鼠体内胆管癌侵袭转移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100A8 通过激活TLR4/NF-κB通路调控VEGF的表达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 |
3.1 S100A8对胆管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
3.2 S100A8 通过激活TLR4/NF-κB通路调控VEGF的表达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PDGFRB在单中心Castleman病中的突变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索引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S)及其受体(PDGFRS)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SF/PLGA载药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多孔磷酸钙基复合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骨组织与修复 |
1.1.1 骨组织与骨修复背景 |
1.1.2 骨的形成过程 |
1.1.3 骨修复的干预措施 |
1.2 骨组织工程材料 |
1.2.1 金属材料 |
1.2.2 聚合物材料 |
1.2.3 生物陶瓷 |
1.2.4 复合材料 |
1.3 骨组织修复中常用的药物 |
1.3.1 骨修复药物的种类 |
1.3.2 小分子药物类 |
1.3.3 生长因子类 |
1.3.4 其他类 |
1.4 静电纺丝 |
1.4.1 静电纺丝原理 |
1.4.2 静电纺丝的分类 |
1.4.3 静电纺丝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2章 双重载药纳米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3 同轴载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支架形貌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支架内部结构 |
2.2.6 亲水性研究 |
2.2.7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测试(FTIR)和XPS测试 |
2.2.8 力学性能测试 |
2.2.9 药物体外释放的研究 |
2.2.10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及结构观察 |
2.3.2 亲水性能比较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PS分析 |
2.3.4 力学性能表征 |
2.3.5 药物体外释放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载药同轴纳米纤维支架体外细胞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3.2.0 主要实验仪器 |
3.2.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动物 |
3.2.3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提取和培养 |
3.2.4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传代 |
3.2.5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冻存 |
3.2.6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复苏 |
3.2.7 纳米纤维膜接种BMSCs培养 |
3.2.8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s在纳米纤维膜上的生长情况 |
3.2.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SCs在纳米纤维膜生长情况 |
3.2.10 CCK-8 检测BMSCs增殖能力 |
3.2.11 ALP染色定性分析纳米纤维膜诱导BMSCs的碱性磷酸酶表达 |
3.2.12 ARS染色定性分析纳米纤维膜诱导BMSCs的钙沉积表达 |
3.2.1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MSCs在纳米纤维膜的生长情况 |
3.3.2 BMSCs在各组纤维膜的增殖活性比较 |
3.3.3 ALP及ARS染色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SF/PLGA同轴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制CPC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4.2.1 主要实验仪器 |
4.2.2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3 SF/PLGA同轴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CPC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形貌及微观结构的观察 |
4.2.5 亲水性研究 |
4.2.6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测试(FTIR) |
4.2.7 力学强度测试 |
4.2.8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及结构观察 |
4.3.2 亲水性能比较 |
4.3.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3.4 力学性能表征 |
4.4 小结 |
第5章 SF/PLGA同轴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制孔CPC复合材料的体内体外成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5.2.1 主要实验仪器 |
5.2.2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5.2.3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提取和培养 |
5.2.4 复合材料接种BMSCs培养 |
5.2.5 CCK-8 检测BMSCs增殖能力 |
5.2.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s在复合材料上的生长情况 |
5.2.7 活/死细胞染色观察BMSCs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 |
5.2.8 ALP染色定性分析复合材料诱导BMSCs的碱性磷酸酶表达 |
5.2.9 ARS染色和定量分析复合材料诱导BMSCs的钙沉积表达 |
5.2.10 RT-PCR检测在复合材料上BMSCs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
5.2.11 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建立及动物分组 |
5.2.12 Micro-CT三维重建及分析 |
5.2.13 组织切片染色 |
5.2.14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BMSCs在各组复合材料的增殖活性比较 |
5.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活/死细胞染色观察BMSCs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 |
5.3.3 ARS及ALP染色结果分析 |
5.3.4 RT-PCR检测在复合材料上BMSCs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
5.3.5 Micro-CT三维重建及分析 |
5.3.6 组织切片染色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纸芯片在微囊藻毒素-LR及其效应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植物毒素与效应标志物的检测器件研究概述 |
1.1 植物毒素与效应标志物概述 |
1.1.1 植物毒素定义 |
1.1.2 效应标志物简介 |
1.1.3 植物毒素与效应标志物 |
1.2 微囊藻毒素概况 |
1.2.1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藻毒素的产生 |
1.2.2 微囊藻毒素的生态毒理效应 |
1.2.3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 |
1.3 效应标志物-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概述 |
1.3.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概述 |
1.3.2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与肝脏疾病 |
1.4 传统检测方法概述 |
1.4.1 仪器分析法 |
1.4.2 生物传感器法 |
1.5 纸芯片技术 |
1.5.1 纸芯片技术概述 |
1.5.2 纸芯片器件的制作方法 |
1.5.3 纸芯片检测方法原理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2 纸芯片器件在微囊藻毒素-LR检测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1.1 微囊藻毒素-LR的常用检测方法 |
2.1.2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设备 |
2.2.2 纸芯片的设计 |
2.2.3 纸基的选型 |
2.2.4 固定抗体浓度的优化 |
2.2.5 酶标抗原的优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纸芯片检测器件的使用 |
2.3.3 纸基型号的确定 |
2.3.4 固定抗体浓度的确定 |
2.3.5 酶标抗原稀释倍数的确定 |
2.3.6 纸芯片的可行性分析 |
2.3.7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析 |
2.3.8 抗体的特异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纸芯片器件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检测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1.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常用检测方法 |
3.1.2 核酸适配体简介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寡核苷酸和其他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3.2.4 环状适配体的制备 |
3.2.5 纸芯片的制备 |
3.2.6 PDGF-适配体结合反应 |
3.2.7 滚环扩增反应 |
3.2.8 适配体的稳定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可行性分析 |
3.3.3 氧化石墨烯对环状适配体的吸附与解吸 |
3.3.4 溶液中的滚环扩增反应 |
3.3.5 纸芯片上的滚环扩增反应 |
3.3.6 灵敏度分析 |
3.3.7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测定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活性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浓缩生长因子的应用优势[J]. 周颐,刘笑言,向柄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10)
- [2]低温冷冻干燥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生物学性状的变化[J]. 刘磊,狄海萍,郭海娜,曹大勇,牛希华,夏成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31)
- [3]热激活PRP水凝胶促ADSCs成骨及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D]. 赵晓亮.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J]. 魏琴,张雪,马磊,李志强,寿玺,段明军,吴硕,贾麒钰,马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19)
- [5]PRP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舒曼. 河南大学, 2020(02)
- [6]PDGF-BB联合TGF-β1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王宗江. 山东大学, 2020(08)
- [7]血小板和S100A8对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潘书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8]PDGFRB在单中心Castleman病中的突变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朝萍. 郑州大学, 2020(02)
- [9]SF/PLGA载药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多孔磷酸钙基复合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研究[D]. 姚霁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纸芯片在微囊藻毒素-LR及其效应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李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转化生长因子-β论文; 细胞生长因子论文; 细胞分化论文; 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