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在边缘

流亡在边缘

一、站在边缘的流亡者(论文文献综述)

张姗惠[1](2021)在《诺曼·马内阿小说的边缘人物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马尼亚犹太作家诺曼·马内阿的作品立足于罗马尼亚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将沦为社会边缘的群体的焦虑和悲怆现实溢于纸上。本文以诺曼·马内阿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作者独特的边缘生命体验从而赋予作品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以及灵魂存在的价值。以边缘人物形象研究作为切入口,总结概括其边缘处境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分析造就这一切的时代背景因素,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作品背后所呈现的关于时代、文明及现代人生存危机的哲思。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的社会背景,选题存在的意义和研究的可行性,作者的边缘境遇、当前国内外关于诺曼·马内阿小说的边缘人研究现状,边缘人概念的起源、发展和流变概况等综合性的研究。本文的主体为四部分,论文第一部分立足于罗马尼亚夹缝中求生存的时代背景,围绕作者边缘性的集中营生活、极权统治梦魇、美国自由巢穴中的虚无生命体验,分析其对作者边缘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作品中的边缘人物形象,从国内压抑环境下导致精神和心理变形得像甲壳虫一样存在的人,到异乡虚无、迷茫处境中的自由人,不管是哪一种环境中的边缘人,一直以来存在于他们思想和骨子中的负罪与受难意识,使得他们面对这些遭遇之时,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承受苦难即是接受考验的安慰,从而使得绝望和无奈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缓解。第三部分在总结前两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马内阿小说中所塑造的边缘人物身上体现的时代思考价值,在寻找边缘出路的过程中,孤独和死亡成为人生的常态。马内阿对于边缘人群的探索,更多的是暗含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现状的一种思考,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警醒,是每一个找寻灵魂归处的他们所面临的抉择和一生所追求的东西。第四部分立足马内阿一贯以来的神秘晦涩,摸不着头脑,宛如咿语者的表达风格,在看似杂乱无章的故事结构中,精心设计若隐若现的串联线索,从自身出发来思考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探讨对于边缘境遇的突围以及边缘如何不再边缘的人生归宿的哲学问题的审美意义。

李敏[2](2021)在《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文中认为当下,全球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全球资本网络的建设,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性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使跨国国界的社会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发展出了超越国家边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动员。在这种跨国力量的簇拥之下,民族主义的情绪表达和政治实践,也不必然限定在特定的国家及其领土边界之内。在某种程度上,民族主义者也可以在想象的跨国空间中进行发挥。在历史学家看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跨国民族主义自有其历史先例。1858年,爱尔兰政治流亡者为了实现爱尔兰民族独立,而在美国国土上建立的芬尼亚兄弟会,便是这一民族主义的典型例证。在19世纪中叶大西洋世界出现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之下,1848年起义流亡者承袭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跨国民族主义传统,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爱尔兰民族主义共和派组织,旨在寻求爱尔兰民族独立。这一组织的跨国民族主义属性,不仅体现在组织目标的跨国性上,而且体现在组织的影响力方面。该组织的建立标志着1848年爱尔兰起义失败之后,爱尔兰裔美国人先于爱尔兰本土,第一个爱尔兰民族主义组织。并且,该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影响力跨越了大西洋。这一在美国境内建立的民族主义组织推动了爱尔兰本土类似组织的建立。两个组织建立之初,即设定芬尼亚兄弟会定期向爱尔兰本土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援。相比在此之前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组织,建立之初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属性非常突出。芬尼亚兄弟会建立之后的最初两年,该组织并没有得到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广泛支持,整体呈现缓慢发展态势。1857年经济危机使得经济能力有限的爱尔兰裔美国人对该组织爱莫能助;19世纪40-50年代美国天主教会的扩张和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宣传,使其成为芬尼亚兄弟会最主要的竞争敌手;美国天主教会上层人士对芬尼亚兄弟会的批评,如反教权、秘密结社、暴力倾向等,都不利于该组织在爱尔兰裔美国人族裔社区内部进行宣传和征募会员。而1848年起义失败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心理冲击非常大,深居美国的部分政治流亡者并不认为当时是建立民族主义、再次发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恰当时机,所以对该组织的兴趣不大。芬尼亚兄弟会建立的最初几年,并未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这能够从该组织领导人的民族主义话语和当时美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契合性与非契合性之中得到解释。在公民民族主义层面,二者在人权、民族主权和批判旧政权等共和话语,如出一辙。但是在反对英国暴政问题上,两者存在微妙的差异。在文化民族主义层面,从殖民地时代到美国内战之前,美国民族主义的文化排他性是以排外主义思想和实践展开的。无论是基于对新教以外其他宗教信仰的排斥,还是基于外来激进分子的恐惧,都对信仰天主教和崇尚暴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的芬尼亚兄弟会而言都是莫大的阻碍。在族裔民族主义层面,美国内战之前,社会达尔文主义尚未成型,种族话语限定在民族性格的含义范围之内,美国民族主义中对“生产者共和国”的强调使得以英裔美国人为代表的本土美国人更加强化了自己心中爱尔兰移民懒惰、堕落等族裔偏见。鉴于本组织发展迟缓,芬尼亚兄弟会在1861年组织了一场跨越大西洋的政治葬礼。这一葬礼有效地激发了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但是从短期效果来看,对该组织的招募工作影响并不明显。对该组织后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美国内战中芬尼亚兄弟会成员的勇猛作战。正是他们的鲜血和对联邦事业的贡献,促使美国主流社会开始承认和认可该组织的存在。在相对宽松和受欢迎的社会舆论中,芬尼亚兄弟会组织在1863年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发展成果不仅得益于该组织的机构规范化和章程美国化,也得益于与其领导层的双重忠诚价值取向与内战时期美国民族主义发展特点的契合性。在保持对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的目标追求上,更多地运用美国公民话语,构建对美利坚民族的认同。内战时期这种双重忠诚的民族认同模式,与组织初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内战结束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民族主义正式从意识形态的构建转向跨国政治的军事作战实践,同时也开始从巅峰状态迅速跌入低谷模式。一方面,该组织秘密谋划攻击加拿大,意在威胁英国政府用加拿大的领土交换爱尔兰的民族独立。1866年和1870年,芬尼亚兄弟会两次攻入加拿大境内,将于当时英美两国关系交恶,美国政府并没有公开阻止他们的偷袭行为。1871年该组织再次发动攻击时,格兰特政府对其进行了军事干预。该组织的一系列攻击加拿大的行为,并没有有效地推进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却激发了当地人民摆脱殖民地状态、建立加拿大联邦的政治兴趣。另一方面,芬尼亚兄弟会参与和组织了爱尔兰1867年起义,大批美国内战老兵回到爱尔兰本土,实践跨国政治。这一时期,芬尼亚兄弟会领导层一改内战时期的双重忠诚取向,将民族认同问题集中在爱尔兰民族独立问题上,一种激进的共和民族主义占据该组织思想意识上风,较少兼顾美国国内事务和美利坚民族认同。在美国民族主义的视野之下,美国内战其实暗流涌动的反芬尼亚情绪,终于在重建时代迸发出来。遭遇内战重创的美国人,再也无法接受该组织的暴力倾向。在大西洋世界范围内,该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悉数被塑造成血腥与暴力事件。这也是这一组织留给20世纪初爱尔兰独立事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遗产。

顾盼[3](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冯子琪[4](2021)在《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文中指出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是纪实摄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于1938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曾于1968年拍摄“布拉格之春”事件,此后便离开故国,踏上流亡之路,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并在期间创作出《吉普赛人》(Gypsies)、《流亡》(Exiles)、《混沌》(Chaos)等享誉国际的经典摄影作品。他曾言,“天地中的行走是我的创作,而流亡就是我的美学”,这样的摄影家摄影史上极为罕见。然而,在现有研究中,还未曾把寇德卡的流亡摄影放到西方文化中、特别是20世纪流亡美学的系统中去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将寇德卡放置在这样的背景下做深度考察,总结寇德卡流亡摄影的美学风格以及对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本文第一章从流亡美学这一概念出发,探索流亡意识的缘起和发展,将流亡意识归结为精英意识、抗争意识、创伤意识和文化反思意识。通过阐释流亡美学的内涵以及在文学、绘画、电影中的艺术表现,更好地理解20世纪这一独特的美学现象;第二节将纪实摄影中的“流亡”概念加以界定,区分寇德卡与20世纪初移民到巴黎的摄影师以及全球化时代以萨尔加多为代表的新时代国际移民摄影的差别,进而准确把握寇德卡流亡摄影的时代背景和风格特征。第二章聚焦于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轨迹以及他和马格南摄影图片社的关系,将寇德卡的摄影发展路径概括为三个阶段:探索和奠基(1961-1967)、冒险与流亡(1968-1987)、积淀与救赎(1988-至今),并结合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风格的演变,着重介绍寇德卡流亡前后的经历以及该时期的作品呈现。提出寇德卡在马格南群体中的特殊性——艺术性和纪实性的共融,分析马格南图片社为寇德卡的摄影创作带来的影响。第三章结合对寇德卡的主要作品《吉普赛人》(Gypsies)、《流亡》(Exiles)以及《混沌》(Chaos)摄影语言的分析,从碎片之美、哀伤之美、自由之美的角度展开理解其美学特点。其中,寇德卡通过碎片化、偶然化的生活切片,建构起了反镜像、反都市的视觉世界;他对死亡主题和虚无荒诞的现代人生活的关注共同构成了哀伤美的内核;他对种族和身份问题的反思、抵抗媚俗的人生态度以及不拘一格的创作表达共同构成了其摄影的自由之美。第四章提炼了寇德卡的流亡美学风格,并聚焦于他对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一是助推了“记者——艺术家时代”的来临,促进了纪实摄影由纪实性向艺术性的转变。二是他的工业风景摄影区别于同时代如火如荼的新地形摄影,开启了纪实摄影中的另一种风景摄影。本章分别选取阿莱克·索斯(Alec Soth)和吕楠作为国内外摄影师案例,结合各自代表作品探究寇德卡对二者的影响,进而反观当代纪实摄影语境的新趋势。

任慈[5](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指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董海伦[6](2020)在《萨义德后殖民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话语研究》文中提出后殖民理论家爱德华·W·萨义德着作等身,其《东方学》被看作后殖民主义批评的滥觞,具有极高的国际影响力。自台湾学者单德兴将萨义德引介中国以来,其后殖民理论在中国学界引起热议,学者亦较多集中于东方主义的研究;此外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也在国内受到一致好评,萨义德知识分子观同样是学界探究较多的课题。本文则从身份认同角度入手对萨义德的后殖民知识分子话语进行研究和梳理。身份认同不仅是当代欧美文化政治的风向标,也是席卷全球的一种认知风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起,全球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呈现多极化趋势,所谓的世界霸主已经不复存在,经济上亦走向全球化,各国家、地区和民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世界范围的普遍进步与发展,文化同样也开始了全面转向,身份认同作为一种与政治文化联系紧密的话语在学界引起了热议和研究,性别、地方、种族等元素都是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后殖民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萨义德本人以积极介入政治而在国际上声名鹊起。通过研究他的理论文本,可以厘清以萨义德本人为代表的后殖民知识份子在当今社会中是如何构建身份认同的。因为曾经有过难民的身份,萨义德在其论着中涉及到了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后殖民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话语。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文本细读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细致梳理萨义德着作以及相关研究文献,摘取其后殖民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话语相关表述。后殖民知识分子是指从第三世界前殖民地流散移民到第一世界前宗主国、操持后殖民批评的知识分子。这部分知识分子身处后殖民语境的核心冲突地带,他们出生在前殖民地,接受的却是殖民体系教育,最终定居于西方原殖民国家。这样的艰难历程不仅仅给后殖民知识分子带来身份上的困惑,同时也使其获得了一种边缘性视野、混杂身份及其文化权力,从而发挥着虽边缘但重要的批判性建构功能。后殖民知识分子至今的文化身份依然在受到质疑,其混杂性受到了来自母国与宗主国两边的否认和排斥,甚至被指控具有特权精英和买办知识分子的嫌疑,面临着阶级政治的分化。在这样的处境下,后殖民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多元张力与建构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首先着眼于萨义德后殖民知识分子话语的形成的原因,任何文学批评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环境的推动和限制,萨义德本人特殊的经历也是构建出独特身份认同感的重要原因,其所处的特定社会情境中发生的一系列社会事件亦有着推动作用;而后结合萨义德着作以及前人的研究梳理萨义德后殖民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话语的意义和内涵,提炼出“他者”、“流亡”、“再现”、“业余”四种话语进行系统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到话语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作用;最后对萨义德后殖民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话语进行整体的评析,从中析出启示与反思。作为以流亡知识分子自居的批评家,萨义德提出了对知识分子的种种界定,为其身份认同划定依据并表明了现世批评与消解强制性知识的反抗式道路,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做出巨大贡献,对当代知识分子文化身份问题也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也应看到,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观当中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尽管对于当今知识分子重新树立使命感有重要的警醒作用,但其中也存在明显的理想主义和乌托邦色彩。

蔡娅雯[7](2020)在《阿成作品中的哈尔滨意象》文中认为在阿成建构的哈尔滨城市意象里,人物意象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阿成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验,或想象,或记忆,构建出乐观知足的小市民、漂泊思乡的流浪者和需关爱与尊重的知识分子等丰富的人物意象群,记录他们在哈尔滨的生存状态,并将其放置在城市文学中,呈现出每一类人物意象特有的哈尔滨地域属性的精神世界。哈尔滨的久居生活经历,促成了阿成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融入与关切。作家聚焦于哈尔滨的建筑、商业、宗教和休闲等多元的文化意象,阐释了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哈尔滨城市意象形态以及显现出的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阿成作品中的哈尔滨意象具有独特的言说策略,他运用俚俗粗鄙化的语言塑造出具有哈尔滨文化品格的豪放粗犷的人物意象;诗化的语言讲述出具有哈尔滨文化特色的诗性故事,而诙谐幽默的语言渗入也消解了历史生活的沉重感;亦实亦虚的“阿成”叙述者与“无我之境”的叙述者的转换,强化了哈尔滨人物意象与文化意象的意象能指。

唐洁[8](2020)在《乌尔苏拉·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中的创伤记忆研究》文中指出二战之后,反思清算历史,克服历史积弊成为德国当代文学的关键词,回忆文学作为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回溯和重现战争造成的创伤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幸存一代逐渐老去,亲历战争和纳粹大屠杀的见证者越来越少。战后新一代作家在阅读和研究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采取虚实结合的叙事方式,再现出那段充满灾难和痛苦的历史踪迹。德国当代女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作为战后新一代作家的代表,2008年发表的小说处女作《上海,远在何方?》展现出二战期间犹太人流亡上海的众生相;2012年发表姊妹篇《地方法院》在德语文坛再次引起轰动和广泛关注,荣膺德国图书奖;2018年克莱谢尔推出回忆小说三部曲的完结篇《幽灵列车》。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对犹太民族、吉普赛民族、政治流亡者、德国民众在纳粹大屠杀中所遭遇的苦难与创伤进行深入剖析,从多重维度展现战争与杀戮带给受害者的创伤记忆,并揭示出德国战后重建背后掩盖的纳粹受害者赔偿问题与身份危机,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饱含着对现实的尖锐警示。二十世纪人类空前绝后的历史浩劫催生了创伤研究的新维度,在对战争与屠戮等暴行进行反思时,集体创伤引起不同学科的普遍关注,创伤记忆逐渐成为创伤研究的焦点。本研究试图在创伤理论和文化记忆的理论框架下,从个体心理创伤和集体创伤两个层面出发,结合德国在纳粹时期及战后初期的历史语境对克莱谢尔小说三部曲中的创伤记忆主题和创伤叙事策略展开细致解读,探究战争和纳粹大屠杀造成的种族创伤记忆、儿童创伤记忆、家庭创伤记忆与社会创伤记忆,并从小说与自传的互文关系、创伤与空间、创伤与意象三个方面阐析克莱谢尔的叙事策略,从而凸显克莱谢尔回忆小说的独特性。本论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对研究对象、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内容、研究意义等进行详细综述;正文包括五章,第二章综论创伤记忆理论,主要阐明创伤的心理机制、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理论、集体创伤的概念化和理论化以及创伤记忆的文学表征;第三章结合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探究战争和纳粹大屠杀带来的种族创伤记忆和身份认同危机,揭示犹太民族和吉普赛民族的集体创伤记忆;第四章聚焦作家笔下的家庭创伤记忆,重点阐释家庭缺失造成的儿童心理创伤记忆、吉普赛儿童承受的身体创伤记忆以及创伤代际传递所形成的家庭创伤记忆;第五章围绕克莱谢尔小说中的政治暴力与宗教禁锢,探析法西斯专制统治造成的社会创伤记忆;第六章围绕克莱谢尔三部曲的创伤叙事策略展开,重点探讨小说与自传的互文关系、创伤记忆空间叙事和创伤意象;结语部分对本论文各章节的分析进行概要总结,凸显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中创伤叙事的独特性及其研究意义。

石永谦[9](2020)在《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研究》文中认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苏格兰迈向近代社会、构建民族国家的关键一步。由于受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时期信义宗和改革宗教义的沐浴,苏格兰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面对天主教会的腐化堕落和教士道德沦丧的社会环境,苏格兰新教神学家们掀起了一场改革运动,其宗旨是要在推翻天主教会统治的前提下,建立一个以长老会体制为主、政教分离的新教国家。从中不难看出,苏格兰改革实质上是一场由新教贵族主导、新教徒广泛参与的宗教革命。系统而全面地梳理苏格兰宗教改革的脉络、走向与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处于欧洲边缘地带的苏格兰与文明中心区的互动关系,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因为透过这个个案,既可以丰富我们对苏格兰现代转型过程及其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地位的深刻认识,又可以结合现实,寻求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历史根源与现代回响。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围绕政治生态、宗教状况和思想渊源论述苏格兰宗教改革的背景。第二章主要将苏格兰宗教改革的进程分为开端、曲折发展和基本完成三个阶段,力图阐明苏格兰宗教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第三章主要从苏格兰宗教改革的特点、对国内的影响和对英格兰的影响三方面论述宗教改革的评价。认识到苏格兰的宗教改革,虽然加深了高地与低地的矛盾,但也为国家重建提供契机。重建后的苏格兰更加重视教育,逐渐成为了欧洲文化重镇。它也改善了英苏长达三世纪的对峙,为实现英苏联合提供契机。本文的结论是,苏格兰延续半世纪之久的宗教改革,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环境,却是以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所提供的基础为转移的,因而它的进程与走向及终局,均鲜明的突显了民族特色。而最为重要的在于,宗教改革后,苏格兰基本上摆脱了法兰西与英格兰两个相邻大国的控制,初步实现了民族国家的愿望。

李朝艳[10](2019)在《芭拉蒂·慕克吉流散三部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芭拉蒂·慕克吉是当代着名的印度裔美国作家,在世界流散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小说作品《老虎的女儿》(1971)、《妻子》(1975)和《詹思敏》(1989)关注了女性流散者的文化困境,形成了明显的连续性和发展性特征,因而常常被评论家称为“流散三部曲”。三部曲见证了慕克吉内在精神世界的流动和文化转变,反映了慕克吉对流散者、尤其是女性流散者遭遇的文化问题的主要见解以及她文学创作的独特之处。本文旨在研究这样三个问题:首先,以流散文化理论为立场来看流散者、尤其是女性流散者遭遇的文化问题;其次,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后殖民理论视角来看待女性权力问题,探讨女性流散者在面临“双重属下”阶层地位和“他者化”困境时,如何发挥女性力量来获得自我实现;再次,以精神分析学来探索常常被忽略的女性流散者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难题,并探讨“家园”重建问题。本文将流散文化三部曲《老虎的女儿》、《妻子》和《詹思敏》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细读小说作品,结合流散文化理论,探讨三部曲与作家本人所经历的“流亡者”—“放逐者”—“移民”三种文化状态的对应关系,其文化观念经历的从“文化无根”、“文化茧缚”到“文化融入”的三阶段转变。慕克吉的流散写作,反映了流散者精神世界的潜在流动和心理发展,挑战了主流民族主义文化叙事中稳定的、同质的身份概念,移民在自我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移居地,这是一种双向的文化转化。女性身份和权力是慕克吉写作的核心话题,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批评理论,探讨女性身份和女性力量问题,研究“流散三部曲”中女性流散者面临“属下”地位和“他者化”困境时,能否发声以及如何发声的问题。本文认为,女性流散者将英语语言、姓名、性和暴力等作为女性施行力量的方式,与“他者性”和父权—男权进行了持续而有效的斗争。三部作品中的女性主角——塔拉、迪波、詹思敏,在流散生活中各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到她们独特的声音,作家同时以此表达了自己的流散女性观。女性流散者在跨界过程中,在多重边缘化、他者化的处境下所遭遇的心理问题、所受到的精神创伤,是慕克吉流散写作中最为关注、也运笔最多之处。本文从精神分析理论视角切入,探讨后殖民流散文化背景下慕克吉三部曲中伴随女性流散者的“暗恐”和“非家幻觉”等心理问题。分析表明,流散者无论是在家、离家还是安家,都难以摆脱暗恐和非家幻觉。接着本文回归文化视角,探讨流散者的身份和家园重建问题。针对慕克吉的流散女性写作,本文提出:作家其实具有一种“双重内向”视角,即作为女性对女性的观察,作为流散者对流散者的观察,且这一双重内向的视角是交叉的,也因此她的流散小说创作表现出不同于一般男性流散作家的独特性质。本文认为,慕克吉的“流散三部曲”其实展开了一个流动的内在精神世界,也展开了一个活跃的心理世界,而这是流散作家要面对和认识的基本问题。这一内在流动,使流散者的世界因其不确定性,而具有挑战一般僵死的确定性世界的活力,也必将影响移居地的社会文化,在文学中反映出比一般其他文学更具有生命活力的创造,从而为世界文学园地带来可喜的贡献,而这也是本文选择慕克吉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

二、站在边缘的流亡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站在边缘的流亡者(论文提纲范文)

(1)诺曼·马内阿小说的边缘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边缘的生命体验与写作
    (一)作者边缘性的生命体验
    (二)罗马尼亚夹缝中的生存境遇
    (三)“双重异乡”引发的边缘
二、小说中的边缘人物形象
    (一)边缘人的负罪与受难意识
    (二)流亡异乡的边缘人的困境
    (三)被“囚禁”的边缘人的精神桎梏
三、边缘突围:人物形象的思想价值
    (一)边缘人为何逃离
    (二)边缘与找寻归属的孤独
    (三)无可逃遁的死亡与重生
四、边缘书写的审美价值
    (一)梦魇式的表达风格
    (二)碎片化的叙事手法
    (三)边缘书写的深层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学术理路
        一、移民跨国民族主义与双重忠诚
        二、从政治史研究范式到移民同化研究范式
        三、族裔性研究范式为主导的时代
    第二节 跨国主义与同化取向
        一、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引入
        二、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实践
        三、同化模式的回归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
        一、政治精英人物的复归
        二、远距离民族主义的理论价值
        三、作为方法的跨国比较研究
第一章 芬尼亚兄弟会跨国民族主义的根基与起源
    第一节 民族的春天
        一、19 世纪中叶欧洲的民族主义
        二、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三、美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19 世纪中叶美国国土上的爱尔兰人
        一、爱尔兰大饥荒移民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白人种族认同
    第三节 美国爱尔兰裔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一、从托恩到米切尔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的建构性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双重忠诚传统
第二章 美国内战之前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一、1848 年起义的政治流亡者
        二、建立初期的缓慢发展
        三、进展缓慢的多重原因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视野中的爱尔兰民族和美利坚民族
        一、共和与自由
        二、历史与宗教
        三、暴力与奴隶制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
        一、共和主义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二、美国排外主义的双重面相
        三、作为“族裔民族”的美利坚合众国
第三章 美国内战期间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与双重忠诚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一、麦克马努斯的政治葬礼
        二、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三、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双重忠诚
        一、公民、忠诚与反英话语
        二、双重忠诚的历时性
        三、松散的种族与暴力话语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一、作为征兵宣传工具
        二、作为英美外交工具
        三、美国排外主义的弱化与回升
第四章 内战结束之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与艰难存续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
        一、屡攻加拿大边境
        二、踏上爱尔兰之地
        三、跨国民族主义的艰难存续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公民话语与恐怖行动
        一、双重忠诚话语的式微
        二、作为谈判工具的美国公民身份
        三、恐怖行动与暴力形象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艰难存续
        一、海外美国人的公民权
        二、中立主义外交原则
        三、爱国话语的双重面相
结语
    一、结局:持续衰落与最终解散
    二、尾声:外交障碍与恐怖形象
    三、同化:忠诚话语与政治分野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流亡美学的主题阐释
    第一节 流亡意识和流亡美学
        一、流亡意识的缘起和发展
        二、流亡美学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第二节 纪实摄影中的“流亡”概念界定
        一、关于“流亡”的界定
        二、20 世纪纪实摄影中的三种“流亡”类型
第二章 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历程
    第一节 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轨迹
        一、探索和奠基(1961-1967):剧院系列作品和《吉普赛人》
        二、冒险与流亡(1968-1987):《入侵布拉格1968》和《流亡》
        三、积淀与救赎(1988-至今):《混沌》和《黑三角》
    第二节 寇德卡和马格南图片社
        一、马格南对寇德卡摄影风格的影响
        二、寇德卡在马格南中的独特性
第三章 寇德卡摄影艺术中的流亡美学特征
    第一节 细碎之间,另类真实——碎片之美
        一、碎片化、偶然化的生活切片
        二、反镜像、反都市的视觉构建
    第二节 忧郁之外,明朗之光——哀伤之美
        一、“生”与“死”的合奏
        二、虚无和荒诞:现代人的无根感
    第三节 诗意坚守,自由奔走——自由之美
        一、去中心:拥抱身份和种族差异
        二、超越性:抵抗媚俗的自由精神
第四章 寇德卡美学风格影响下的当代纪实摄影
    第一节 寇德卡对当代纪实摄影的美学影响
        一、推动“记者——艺术家时代”的来临
        二、另一种风景:探索风景摄影的全新语境
    第二节 寇德卡美学风格影响下的案例分析
        一、阿莱克·索斯:《眠于密西西比河》
        二、吕楠:《被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旨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一、“华人问题”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小结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小结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二、争夺人才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小结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二、选择留学生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小结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萨义德后殖民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1.选题缘起
        2.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萨义德后殖民知识分子话语形成的原因
    (一)历史与时代背景
    (二)个人成长经历
    (三)战争与社会因素
二、萨义德后殖民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话语探究
    (一)他者(Others)
    (二)流亡(Exilie)
    (三)再现(Representation)
    (四)业余(Amateur)
三、萨义德后殖民知识分子认同话语的启示
    (一)坚持人文精神与世俗批判
    (二)反思知识分子精英主义
    (三)反对狭隘的民族论与本土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阿成作品中的哈尔滨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丰富的哈尔滨人物意象
    第一节 小市民的精神世界
        一、乐观小市民在困境中的挣扎
        二、知足小市民在顺境中的安逸
    第二节 流浪者的生存境遇
        一、异国者无乡的疼痛
        二、关内流入居民的窘迫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
        一、儒雅掩饰丑陋
        二、体面难掩辛酸
第二章 多元的哈尔滨文化意象
    第一节 哈尔滨建筑和商业文化意象形态
        一、中西碰撞下的建筑文化
        (一)哈尔滨“小渔村”的历史遗风
        (二)中东铁路和异域教堂的情调
        二、古色古香的商业文化
        (一)流动商贩凝结的地摊文化
        (二)古老酒馆的历史风云
    第二节 哈尔滨宗教和休闲文化意象形态
        一、民俗母源的萨满宗教文化
        二、感悟人生的二人转休闲文化
第三章 哈尔滨意象的言说策略
    第一节 语言在城市意象营造中的运用
        一、俚俗粗鄙化语言塑造哈尔滨人
        二、散文诗化词句想象哈尔滨的故事
        三、幽默诙谐语言解脱哈尔滨生活沉重感
    第二节 叙述者在城市意象中的转换
        一、亦实亦虚的“阿成”叙述者
        二、“无我之境”的叙述者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乌尔苏拉·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中的创伤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对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创伤记忆研究现状
        1.2.2 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2.创伤记忆理论
    2.1 创伤的心理机制
    2.2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2.3 集体创伤的概念化和理论化
    2.4 创伤记忆的文学表征
3.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中的民族之殇与种族创伤记忆
    3.1 犹太民族的迫害与流亡
    3.2 吉普赛民族的漂泊与梦魇
    3.3 二次创伤与身份认同危机
4.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中的创伤传递与家庭创伤记忆
    4.1 家庭缺失与儿童创伤
    4.2 无法愈合的“身体印记”
    4.3 代际幽灵与创伤传递
5.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中的危机时代与社会创伤记忆
    5.1 政治暴力与社会创伤
    5.2 宗教禁锢与信仰迷失
6.创伤叙事策略
    6.1 小说与自传的互文性
        6.1.1 《上海,远在何方?》和《上海船票·流亡隔都》中的创伤记忆与创伤修复
        6.1.2 《地方法院》与《国籍·无国籍》中的儿童创伤记忆
    6.2 创伤记忆空间叙事
        6.2.1 创伤之地——上海虹口隔离区
        6.2.2 废墟之城——美因茨
    6.3 创伤意象
        6.3.1 船——多重意象
        6.3.2 钟——信仰迷失
        6.3.3 旋转木马——创伤传递
7.结语
参考文献

(9)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的背景
    第一节 苏格兰宗教改革的政治生态
        一、羸弱的苏格兰王权
        二、强势的苏格兰贵族
        三、错综复杂的英苏关系
        四、苏法之间的结盟关系
    第二节 改革前夕的苏格兰宗教状况
        一、苏格兰教俗关系的消长
        二、苏格兰教会的腐化衰败
        三、神职人员道德风气败坏
    第三节 苏格兰宗教改革的思想渊源
        一、威克里夫民族宗教思想启蒙
        二、伊拉斯谟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三、欧洲大陆新教思想的推动
第二章 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进程
    第一节 信义宗发起宗教改革(1523-1543)
        一、汉密尔顿殉道与改革启动
        二、教会大规模的宗教迫害
        三、摄政之争与改革起伏
    第二节 宗教改革的曲折发展(1544-1558)
        一、改革宗牧师威沙特殉道
        二、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
        三、“圣会领主”的奋力反抗
    第三节 宗教改革的基本完成(1559-1578)
        一、“圣会战争”的爆发
        二、天主教复辟的失败
        三、《第二教规书》的采用
第三章 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评价
    第一节 苏格兰改革的新教属性
        一、加尔文主义的成功实践
        二、上下呼应的宗教改革运动
    第二节 苏格兰宗教改革的意义
        一、苏格兰的分裂与国家重建
        二、苏格兰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
        三、苏格兰近代早期议会改革的完成
    第三节 苏格兰宗教改革对英格兰的影响
        一、英苏的传统外交政策的转变
        二、约翰·诺克斯与英国清教思想的启蒙
        三、英国革命中的苏格兰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芭拉蒂·慕克吉流散三部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芭拉蒂?慕克吉其人其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流散、南亚流散文学与芭拉蒂·慕克吉的流散写作
    四、学术目标及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构设
第一章 流散三部曲的文化演变
    第一节 文化无根:《老虎的女儿》(1971)
        一、在“旧世界的边缘”
        二、“是,也不是”
        三、“再进入是被禁止的”
    第二节 文化“茧缚”:《妻子》(1975)
        一、“成为悉多”
        二、破“茧”之挣
        三、“茧缚”之殇
    第三节 文化融入:《詹思敏》(1989)
        一、在路上
        二、迦梨女神:转世与再生
        三、配方的给予者
第二章 性别与权力
    第一节 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女性
        一、“印度教想象”:传统规约下的女性
        二、“我是一个囚犯”:流散状态的新挑战
        三、性别话语:女性身份的反抗与意义
    第二节 四种女性力量
        一、语言跨界:从“他的”语言到“我的”语言
        二、被命名表象下的自我命名:“我将是这个人”
        三、自我主导的性:“新生活的希望”
        四、以暴制暴:女性转化的契机
第三章 非家幻觉与家园重建
    第一节 非家幻觉
        一、在“家”非家:《老虎的女儿》
        二、离“家”非家:《妻子》
        三、安“家”非家:《詹思敏》
    第二节 “家园”重建
        一、身份与家园
        二、何处为家?
        三、时空位移与家园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站在边缘的流亡者(论文参考文献)

  • [1]诺曼·马内阿小说的边缘人物形象研究[D]. 张姗惠.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D]. 李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D]. 冯子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5]“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萨义德后殖民知识分子身份认同话语研究[D]. 董海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阿成作品中的哈尔滨意象[D]. 蔡娅雯.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8]乌尔苏拉·克莱谢尔回忆小说三部曲中的创伤记忆研究[D]. 唐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9]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研究[D]. 石永谦.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芭拉蒂·慕克吉流散三部曲研究[D]. 李朝艳. 西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流亡在边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