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能建筑冬季采暖临界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齐静妍[1](2021)在《基于供需比的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与设计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太阳能利用是建筑实现零能耗目标的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常规能源,保护环境资源,而且可以解决资源匮乏地区冬季采暖等问题。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形式,从而达到节约建筑耗能的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节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我国的建筑能耗量占比依然巨大,其中城镇居住建筑运行耗能占绝大部分。面对当下建筑形式和节能要求地不断变化,本文提出从各气候区整体的采暖需求与采暖潜力的角度来重新认知太阳能利用在全国的适宜性,并探究了各项被动式策略在各气候区的最优设计策略组合。研究主要从区划原则、区划指标选取、区划方法、区划结果分析以及设计策略最优组合的计算五个方面展开。本文首先通过对建筑气候分区方法的讨论,确立本文基于综合指标的分级分区方法,提出了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研究应遵循综合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空间分布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通过研究直、散射辐射对城镇居住建筑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影响规律,发现直射辐射更适宜对城镇居住建筑利用太阳能潜力进行判断;提出了新的综合适用性指标-辐射度时比,此指标不仅包含了以往研究普遍使用的潜力指标-辐射温差比,同时新加入了采暖需求指标-采暖度日数因素的影响,综合这两个因素并进行同维度处理后得到的辐射度时比值可以表达一个地区太阳能采暖的供需情况,并基于该指标通过GIS10.4获得了全国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的综合适用性分区图。针对既有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多从气候潜力角度出发,未充分考虑采暖需求的问题,本研究提出采暖度日数作为各气候区采暖需求的判断指标,并针对现行典型建筑热工性能修正了计算采暖期求取的临界温度,将原临界温度5℃修正为12℃。在太阳能采暖潜力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全国采暖需求在空间上的等级分布规律,发现我国北部地区是全国采暖需求最高区域,依次随纬度向南递减。综合考虑潜力指标与采暖需求指标的影响,并对这两个指标单位进行同维度换算,得到采暖期日总辐射总和与采暖期度时数的比值,即辐射度时比,经过计算与插值获得了全国范围内太阳能利用的综合适用性等级分布特征。通过对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重新定义了最适宜进行太阳能采暖的区域意识:全国最佳适用区为青藏高原南部与温和地区大部,最不适用区主要为东北地区。当不考虑建造成本性价比收益时,可参考采暖潜力分区,潜力越大可利用性就越高;当考虑收益时,应参考综合适用性分区,综合适用性越高,建造利用太阳能采暖的居住建筑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针对现有研究多从农村建筑太阳能采暖利用潜力出发的片面性问题,本研究从城镇居住建筑在采暖能耗上的占比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人口指标的原则选取了240个符合要求的气象台站,并从城镇居住建筑在全国的基于供需比的太阳能采暖适用性角度进行研究。针对我国缺乏最优被动式设计措施组合设计策略的量化计算方法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具有不同取值的被动式设计措施模型进行热负荷模拟试验得到标准值,再对该值进行进一步的模拟,最后得到优化后的设计值,即相应的被动式设计措施的最优设计值。建立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被动式设计方法,可对不同设计区的居住建筑进行模拟并得到最优设计值。在得到最优值的同时,还可得到一定热负荷范围内的所有组合措施类型的取值情况。当该地区的综合适用性较低时,选取最优值可能会导致较高的成本。因此当需要考虑收益性价比时,可根据此方法选取能耗适中情况下对应的设计措施组合与取值。
程定硕[2](2021)在《连接件及拼接形式对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采用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的装配式建筑正在大量推广。然而,夹芯保温墙体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量连接件以及在拼接过程中产生的拼接缝隙易产生热桥效应,会对墙体的热工性能造成影响,进而造成墙体传热量计算出现偏差。目前,针对夹芯保温墙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连接件的抗剪性能、墙体自身的热工性能和拼接缝部位的防水性能等。因此,研究连接件和拼接缝产生的热桥效应,获得连接件和拼接缝对夹芯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对其传热系数进行修正,是准确计算墙体传热量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带有不同类型连接件和不同拼接形式的夹芯保温墙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 Mutiphysics软件对墙体进行传热数值计算,研究了连接件和拼接缝产生的热桥效应对墙体的影响,进而对墙体传热系数进行了修正,得到以下结论:不同类型连接件对预制夹芯保温墙体传热系数的影响:(1)采用FRP连接件的夹芯保温墙体不用考虑热桥效应,采用桁架式连接件、板型和针型连接件的墙体传热系数修正率分别约为4%、3%~16%。水平缝对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1)与楼板拼接的预制夹芯保温墙体产生的缝隙采用无填充、填充聚氨酯和岩棉时,热桥效应对墙体传热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当填充水泥砂浆时,热桥效应引起的墙体传热系数修正率约为10%。(2)与阳台板拼接的预制夹芯保温墙体产生的缝隙无论填充何种材料,热桥效应引起的墙体传热系数修正率约为35%~90%。墙体在严寒A区会有结露风险,需对其进行保温处理,其余地区墙体不会结露。(3)拼缝部位推荐首选填充聚氨酯、然后是无填充和岩棉、最后是水泥砂浆。垂直缝对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1)对于一字型结构预制夹芯保温墙体,对拼接缝进行无填充、填充聚氨酯和岩棉时,不用考虑其热桥效应。当拼接缝填充混凝土时,热桥效应引起的墙体传热系数修正率约为17%~37%。(2)对于T型结构预制夹芯保温墙体,对拼接缝进行无填充、填充聚氨酯和岩棉时,热桥效应对墙体传热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当填充混凝土时,热桥效应引起的墙体传热系数修正率约为24%~49%。(3)对于L型预制夹芯保温墙体,保温层材料分别为XPS、EPS、PU时,热桥效应引起的墙体传热系数修正率约为9%。(4)为防止墙体产生结露的现象,推荐拼接缝部位首选聚氨酯,然后是无填充和岩棉,不能直接填充混凝土。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获得了连接件及拼接形式对夹芯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并对夹芯保温墙体传热系数进行修正,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于加[3](2021)在《间歇供暖建筑停暖期通风行为对能耗和热环境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冬季供暖政策和相关设计标准的规定,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迄今为止未布置类似中国北方地区的集中连续供暖系统。这一气候区冬季的典型气候特征为潮湿寒冷,故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质量较差。为改善较差的室内热环境,近10年来,家庭独立供暖在夏热冬冷地区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并具有“人在供暖、人离停暖”的按需间歇供暖模式特征。另一方面,由于这一地区夏季炎热并存在梅雨季,故环境空气通常表现为高温高湿的特征,为尽可能地改善室内热环境,居住者亦有开窗通风的生活习惯。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居住者仍习惯于在停暖期间开窗通风。显然,居住者停暖时段的通风行为会造成室外冷风的大量侵(渗)入,从而增大热量损失,进而使得再次供暖时,由建筑内围护结构和室内家具等内部蓄热体吸热产生的能耗增大。同时,内部蓄热体的降温幅度越大,会造成再次供暖开始时的内部蓄热体温度降低,使得室内平均辐射温度降低,从而导致室内热舒适性较差。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地面空间资源紧缺问题逐渐加剧。由于地下建筑能够提供多种功能的额外空间,因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居住建筑的半地下层也逐渐被开发利用。对于地下空间,由于墙体与周围土壤直接接触,故传热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三维非稳态过程,并且墙体温度与周围土壤温度之间还存在耦合换热关系,这与地上建筑的传热过程又存在显着的不同。本文针对多层居住建筑的地上间歇供暖房间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在整个供暖季,通过量化性分析来研究停暖期居住者通风行为对供暖期间的能耗和热环境的影响,以便为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和室内热舒适性的改善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依据。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停暖期通风行为对地上间歇供暖房间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在整个供暖季供暖期间能耗和热环境的量化影响,首先需要针对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分别确定合适的分析方法。对于地上建筑,本文基于Laplace变换法和常数变易法,给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计算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空气瞬态温度的解析模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一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较小,计算结果相对准确,可用于地上间歇供暖建筑的传热分析。对于地下建筑,本文采用对比验证的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四个典型的地下建筑土壤耦合传热计算模型。结果显示,对于地下建筑土壤耦合传热的计算,Energy Plus中的Ground Domain Xing模型是最适合的模型,其计算速度较快并且计算准确性较高。另外,地表的蒸发蒸腾作用是影响地下建筑土壤耦合传热计算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对地下建筑传热模型的计算准确性亦有显着的影响。对于间歇供暖建筑,供暖期间由内部蓄热体吸热造成的能耗是其区别于连续供暖建筑的主要原因,居住者停暖时段的通风行为会增大这部分能耗。本文在不同内围护结构热容量和停暖时长的情况下,针对整个供暖季,研究了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间通风行为对供暖能耗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居住者在停暖时段的通风行为均会显着增大供暖能耗,通风行为对半地下房间供暖能耗的影响相比地上房间较小。停暖期室外气温越低,停暖时长越长,停暖期换气次数和内围护结构热容量越大,则停暖期间通风行为对供暖能耗的增大作用越显着。另外,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的能耗构成特征与地上间歇供暖房间不同。在地上间歇供暖房间的各部分供暖能耗中,内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空气换热所产生的能耗最大,其次为冷风渗透所产生的能耗,外窗的传热能耗和外墙的换热能耗均较小。对于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亦为内围护结构换热能耗最高,但地下墙体的换热能耗显着高于冷风渗透能耗、外窗传热能耗和外墙换热能耗。为兼顾居住者的通风习惯和降低供暖能耗的需求,本文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的预测模型,给出了供暖能耗与停暖期换气次数、停暖时长、室外气温和内围护结构热容量间的数学关系。在供暖能耗增加率为50%的情况下,停暖期间换气次数允许值对室外气温的敏感度与内围护结构热容量和停暖时长有关。当内围护结构热容量较小或停暖时长较短时,允许值随着停暖期间室外气温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在内围护结构热容量较大或停暖时长较长的情况下,允许值几乎不受室外气温的影响。在间歇供暖模式下,居住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由于建筑墙体的热惰性大,使得墙体温度在供暖开始后难以快速升高至舒适温度,故室内热舒适性差,这种供暖初始段内的室内环境热不舒适性是间歇供暖建筑与连续供暖建筑之间的主要区别。针对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建筑,本文研究了停暖期通风行为对整个供暖季供暖期间的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居住者在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时段内的通风行为均会显着降低供暖期间的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热舒适水平,通风行为对半地下房间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相比地上房间较显着。停暖期换气次数越大,停暖时长越长,停暖期室外气温和内围护结构热容量越低,则通风行为对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热舒适水平的降低作用越显着。为改善间歇供暖房间供暖初始段内较差的室内热环境状况,本文针对不同的需求提出了两种改善措施。一种是基于本文建立的间歇供暖房间供暖期间最低PMV预测模型,来平衡通风行为和室内热舒适性,为了保证舒适性,需要适当限制通风行为。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供暖期间最低PMV为-0.5时所对应的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停暖期室外气温的敏感性与内围护结构热容量和停暖时长有关。另一种是采取预供暖措施,使其能同时满足居住者的通风需求和室内热舒适要求,利用预供暖措施影响下的最低PMV预测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优化预供暖措施,但同时也会增加供暖能耗。
马福生[4](2021)在《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处理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原则。中小学教学楼是人员密集、在固定空间停留时间长、因通风不足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佳的典型代表场所。我国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普遍采用自然通风,缺乏有效的、经济适用的通风技术与措施应对采暖时期室外低温气候条件时期的通风问题,教室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尤为严重。基于上述问题,为解决严寒地区采暖时期教室上课时期不适宜开窗通风的现实情况,本文通过中小学教学楼的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的63所中小学120栋教学楼进行整理,分析严寒地区中小学建筑和使用特点,并选择样本教学楼进行教室空气环境的主客观评价,分析教学楼现状通风性能与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了中小学生冬季舒适温度区间;提出适用于中小学教学楼封闭时期的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构想,构建教学楼空间通风模型;通过模拟测试的方法,研究通风通道模式、空间形式和换气界面开口方式等对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构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流程;提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策略。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大量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的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归纳分析教学楼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通风方式与措施、使用特点,分析严寒地区气候影响下的中小学教学楼自然通风潜力。根据调研与分析结果建立中小学教学楼通风性能的评价方法,包括确定评价通风性能的主客观评价指标,制定现场测量方案和设计主观调查问卷。(2)根据沈阳地区典型年气候特点,分析不同室外温度条件下的室内CO2浓度变化情况,当室外温度低于16℃时教室空气质量水平开始显着下降。通过进一步对样本教室的空气质量和热环境现场连续测量,评价教学楼现状通风性能。研究分析教室CO2浓度在上学时期的时间分布状况和相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正交实验分析各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3)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教室空气质量和热环境的感受和满意度,发现学生对空气新鲜度的主观感受和实际测量状况差异较大。通过对比教室温度、相对湿度与学生热舒感觉投票结果可知,学生更喜欢偏冷环境。实际和预测的学生热中性温度分别为18.56℃和19.34℃。80%学生可接受的温度区间为16.93~21.80℃,90%学生可接受的温度区间为17.91~20.81℃,这一结果为保障通风时期的教室舒适温度提供了理论依据。(4)根据对教学楼通风状况调研和评价研究的结果,提出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构想,利用教学楼空间特点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通道,提出了教学楼空间通风方式。通过现场实验,分析教学楼空间通风条件下不同使用模式、通风模式和空间模式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旨在揭示教室内CO2浓度在空间上的模态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模拟提供验证数据依据。基于CO2浓度的教室最小通风量计算和换气界面开口大小预测,为制定教室开口方案和模拟工况设计提供指导。(5)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进行模拟研究。模拟分析通风通道模式、空间形式、换气界面开口等条件对教学楼空间的气流组织、教室的通风量和CO2浓度分布的影响,全面、整体的分析了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研究归纳了有利于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进排风路径模式、水平开敞空间与进风口距离、进风温度大小、竖向空间数量、换气界面开口位置和大小等工况条件。(6)根据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的通风现状和空间通风性能评价结果,构建教学楼空间与通风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流程;建立教学楼空间通风有效性和适用性的设计原则;提出有利于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的空间通风路径、空间形式、换气界面开口的设计策略。
杨小民,王旋,汤骏驰[5](2020)在《基于气象条件分析的长沙地区采暖周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对长沙地区1990年至2020年30年间的逐日地面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段时期的天气气候情况,逐日平均气象温度的变化,再综合当地的建筑条件以及人文习惯,找出适宜长沙本地实际情况的供热采暖起止周期,从而能够在满足人们生活舒适度需求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控制能耗,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王旋,黎泽勋,杨小民[6](2020)在《基于气象条件分析的气象预警中心制暖设备使用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暖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以气温为主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找出适合某地气象预警中心锅炉设备供暖的温度及周期等,从而指导具体工作,减少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保护环境。
张晓月[7](2020)在《北京农村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建筑能耗作为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约占我国能源总消耗量的30%以上。为转变我国不合理能源结构,降低建筑能耗,近年来北方地区开始推行“煤改电”工程。在“煤改电”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空气源热泵采暖不受地域的限制,没有复杂的水系统并且效率比较高,目前北京农村地区“煤改电”后冬季采暖以空气源热泵采暖为主。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冬季气温低的条件下性能衰减严重,无法保证室内采暖热舒适性,且产生高额采暖费用;另外,北方大部分农村地区无法为煤改电工程提供绝财政补贴,给农村居民带来较大经济压力。所以“煤改电”项目的推广不具有普适性。针对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存在的采暖能耗过高,热泵机组制热性能随环境温度衰减严重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北京农村地区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同时提出一种分时段控制策略,用于探究太阳能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系统两种热源更为合理的供热时段匹配方式。搭建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TRNSYS仿真模型,通过对三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形式进行了性能模拟分析,得到了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方式为适宜于北京农村地区冬季采暖的最佳供热形式。另外,通过分析了系统供热水温度、蓄热水箱体积以及太阳能负荷率三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具有较好的供热性能。在本实验工况下,系统最高能效比可达7.22,此时系统太阳能贡献率最高为63.69%,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为2.91。当双水箱供热系统太阳能负荷率为40%时,系统节能性与环保性最佳,此时节能率为69.2%,CO2减排率可达69.22%;双水箱供热系统太阳能负荷率为20%时,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投资回收期最短,为5.86年。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对经济性或节能性的不同需求选取相应的设计方案。
马岚[8](2020)在《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在建筑中的行为具有自适应性,具有复杂规律性的特点,用人的作息描述人的行为规律显然不符合人的行为特点。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需求既不同于自然通风和空调工况,也不同于间歇工况,表现出来对墙体热特性需求存在差异。针对单一工况热工设计方法是否适合多工况交错运行的问题,要回答该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如何进行多工况下围护结构热性能评价的问题,只有提出兼顾两种工况下的评价指标,才能判断围护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本文研究将致力于解决不同地区建筑行为模式下的热工设计问题,建立一套适用不同地区居住建筑行为方式,并能反映其行为模式的规律分析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建立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设计评价指标,为不同地区建筑热工设计优化提供支撑。本文首先对居住建筑行为节能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测试分析。通过700多份问卷分析,将行为节能方式分为设备行为和非设备行为,对于设备行为,主要是空调行为的研究,对于非设备行为,涉及到开窗行为、人体移动行为、加减衣物行为等。由上述研究可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行为方式的行为特点不同,对于热工设计的需求不同,人体热舒适感受不同,因此针对相应的行为方式所采取的热工设计策略也会不同,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空调行为。通过广州五户住宅和台州三户住宅的入户实测,获取两类数据,一类为室内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壁面温度。二类为行为参数,包括:空调能耗、空调运行时间、人员移动作息、开关窗时间。通过对两类地区的参数进行统计,得出了两类地区的行为模式,其中夏热冬暖地区空调开启临界为29.8℃,夏热冬冷地区空调开启临界温度为28.8℃。其次,分别研究自然通风工况和空调工况的传热过程与热环境的不同。通过模拟18种围护结构建立WTCI指标,包括壁面温度衰减倍数、内壁面温度、围护结构热惰性以及传热阻。并且利用内壁面最高温度以及能耗对WTCI指标进行了验证,相关性达到0.9,结果证明WTCI指标是可行的。最后,介绍了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设计原则,明确了研究目的在于可以先确定行为节能影响下的热工需求,再利用围护结构动态热响应的原理去确定具体的围护结构热工参数构造。其次提出了围护结构防热量指标G值的概念,该指标弥补了热惰性指标无法表示材料序列对围护结构动态热响应的影响,通过防热量可以与当地的行为方式匹配,去更好地指导当地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从居住者的热舒适和行为节能出发,从反向思考问题,研究使居住者尽可能少地开空调及使建筑能耗最低的优化后的围护结构热物性,提出了[D 0]min和[R 0]min作为表征围护结构满足夏天室内空调行为要求的围护结构的隔热控制特性参数。对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优化可以在满足围护结构控制值的同时,当确定一种行为节能需求后,可以将需求转化成热工设计的需求,利用防热指标可以去确定具体的围护结构构造。夏热冬冷地区优化结构空调开启时间缩减了10.9%,可以比实际结构节能18.7%,夏热冬暖地区优化结构空调开启时间缩减了12.2%,可以比实际结构节能19.3%。
霍旭杰,杨柳[9](2019)在《中国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气候资源潜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中国93个城市相同年份的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为统计依据,采用计算模型和统计方法获得南向垂直面总辐射和采暖度日数,分析近50 a内中国的南向垂直面总辐射资源和空气温度变化规律,计算并呈现全国范围的辐射温差比。结果表明,近50 a内中国的南向垂直面总辐射资源显着下降,而年均温度和冬季温度则出现上升,相比于1971~1980年,1983~2012年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气候资源潜能降幅明显。
焦婷婷[10](2019)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基准温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建筑耗能在我国能源消费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建筑节能成为建筑行业重要发展趋势。建筑设计初期方案的选取对建筑能耗影响较大,因此,在建筑设计初期快速估算不同方案的能耗十分必要,度日数法便是其中的一种简便估算方法。度日数本质上是基准温度和室外空气温度之间温差随时间变化的总和,可用于描述建筑物能耗,基准温度的确定是计算和使用度日数的关键。CIBSE 2006(英国)和ASHRAE(美国)标准中对度日数及基准温度进行了介绍。在我国现有的规范及标准中,关于度日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相关介绍较简单,尚未形成体系,而基准温度也并没有相关的解释说明。因此,运用度日法估算建筑供暖能耗需要获得基于我国目前建筑现状的基准温度值。本文梳理了欧美采暖度日数及供暖基准温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我国现有规范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确定,并与国内现有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得出ASHRAE中的计算方法具有计算结果较准确、计算简单快速等优势。通过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进行统计,得到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的基准建筑模型。分别对严寒和寒冷地区211个城镇的长方形板式多层住宅和凸字形点式高层住宅进行计算,得到各气候区供暖基准温度范围;此外,基准温度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一定规律:寒冷区与夏热冬冷区交接区域周围的城镇供暖基准温度较高,青海及西藏地区供暖基准温度较低。比较各因素对基准温度的影响,发现长方形板式多层住宅和凸字形点式高层住宅增加南向窗墙面积比、减小北向窗墙面积比、减小外窗传热系数及减小外墙传热系数都有利于降低建筑供暖基准温度,且南向窗墙面积比、北向窗墙面积比、外墙传热系数对长方形板式多层住宅的影响比凸字形点式高层住宅大,而外窗传热系数对凸字形点式高层住宅的影响较大;各因素对长方形板式多层住宅和凸字形点式高层住宅基准温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南向窗墙面积比、外窗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北向窗墙面积比。基于供暖基准温度对采暖度日数和供暖参考时间展开研究。采暖度日数DD(t)的中位数从严寒A区到寒冷B区逐渐减小,波动范围也在逐渐减小,随着气候的变暖,居住建筑的采暖度日数DD(t)逐渐减小;采暖度日数DD(t)和采暖度日数HDD(18)的值在东北、内蒙古东部及青藏高原等地区较大,而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较小,且在青藏高原等地两种度日数的差值较大。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计算出各城镇供暖参考时间,可作为确定实际供暖时间的理论依据。
二、节能建筑冬季采暖临界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能建筑冬季采暖临界温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供需比的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与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建筑能耗现状 |
1.1.2 太阳能资源分布 |
1.1.3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
1.1.4 居住建筑设计策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发展历史研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3 研究纲要 |
2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方法 |
2.1 建筑气候分区方法 |
2.1.1 建筑气候分区与建筑设计 |
2.1.2 使用聚类算法的分区方法 |
2.1.3 基于综合指标的分级分区方法 |
2.2 分区指标选取 |
2.2.1 太阳辐射采暖潜力指标 |
2.2.2 采暖需求指标 |
2.2.3 综合适用性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3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结果 |
3.1 数据处理与分区过程 |
3.1.1 基于人口数据的气候台站选取 |
3.1.2 最冷月各向垂直面直射辐射温差比 |
3.1.3 采暖度日数 |
3.1.4 综合适用性 |
3.2 本章小结 |
4 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 |
4.1 居住建筑城市设计与单体设计 |
4.1.1 从城市形态到建筑单体 |
4.1.2 围护结构与平面布局 |
4.2 典型城镇居住建筑的设计模型 |
4.2.1 居住建筑热负荷影响因素 |
4.2.2 典型居住建筑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被动式设计方法的量化处理 |
5.1 被动式设计方法 |
5.1.1 模拟参数设置 |
5.1.2 正交试验分析 |
5.1.3 最优取值组合 |
5.2 不同地区的设计取值 |
5.2.1 变量贡献度 |
5.2.2 设计标准值 |
5.2.3 设计措施组合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
附录 文中所选台站相关数据 |
(2)连接件及拼接形式对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研究现状 |
1.2.2 热桥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论文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2 连接件对预制夹芯保温墙体传热系数的影响研究 |
2.1 数学模型建立 |
2.1.1 墙体传热过程分析 |
2.1.2 基本假设 |
2.1.3 有限元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4 边界条件 |
2.1.5 数学模型验证 |
2.2 不同类型连接件热桥效应分析 |
2.2.1 墙体连接件布置形式 |
2.2.2 连接件热桥影响范围 |
2.3 带有不同连接件的预制夹芯保温墙体传热系数及修正率 |
2.3.1 不带连接件的预制夹芯保温墙体传热系数 |
2.3.2 不锈钢板型和针型连接件墙体传热系数及修正率 |
2.3.3 不锈钢桁架式连接件墙体传热系数及修正率 |
2.3.4 FRP连接件墙体传热系数及修正率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平缝对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不同气候区夹芯保温墙体保温层最小厚度 |
3.2 水平缝的类型 |
3.2.1 水平拼接构造形式 |
3.2.2 基本假设及边界条件 |
3.2.3 物理模型的网格划分 |
3.3 与楼板拼接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
3.3.1 与楼板拼接墙体传热系数及修正率 |
3.3.2 不同地区墙体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特性 |
3.3.3 不同地区墙体结露影响分析 |
3.4 与阳台板拼接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
3.4.1 与阳台板拼接墙体传热系数及修正率 |
3.4.2 不同地区墙体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特性 |
3.4.3 不同地区墙体结露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垂直缝对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垂直缝类型 |
4.1.1 垂直缝的构造形式 |
4.1.2 基本假设及边界条件 |
4.1.3 物理模型的网格划分 |
4.2 一字型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
4.2.1 一字型墙体传热系数及修正率 |
4.2.2 不同地区墙体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特性 |
4.2.3 不同地区墙体结露影响分析 |
4.3 T型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1 T型墙体传热系数及修正率 |
4.3.2 不同地区墙体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特性 |
4.3.3 不同地区墙体结露影响分析 |
4.4 L型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1 L型墙体传热系数及修正率 |
4.4.2 不同地区墙体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特性 |
4.4.3 不同地区墙体结露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图表附录 |
附录 |
致谢 |
(3)间歇供暖建筑停暖期通风行为对能耗和热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间歇供暖建筑的供暖能耗 |
1.2.2 间歇供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 |
1.2.3 地下建筑的能耗与热环境 |
1.2.4 建筑内部蓄热体对建筑能耗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验证 |
2.1 地上建筑的传热分析 |
2.1.1 传热控制方程 |
2.1.2 解析解 |
2.1.3 模型验证 |
2.2 地下建筑的传热分析 |
2.2.1 传热控制方程 |
2.2.2 求解方法 |
2.2.3 模型的确定与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地上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对供暖能耗的影响 |
3.1 物理模型和计算工况 |
3.2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间歇供暖房间室内温度的影响 |
3.2.1 间歇供暖房间室内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
3.2.2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室内气温的影响 |
3.2.3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墙体内表面温度的影响 |
3.3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的影响 |
3.3.1 间歇供暖房间的供暖负荷变化特征 |
3.3.2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外墙热负荷和内围护结构热负荷的影响 |
3.3.3 不同停暖期换气次数下日供暖能耗在整个供暖季的变化规律 |
3.4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供暖能耗影响效果的预测模型 |
3.4.1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2 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分析 |
3.5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供暖能耗预测模型的应用 |
3.5.1 不同停暖期室外气温下供暖能耗与停暖期换气次数的关系 |
3.5.2 满足节能要求下停暖期换气次数的允许值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地上间歇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4.1 物理模型和计算工况 |
4.2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供暖期间室内环境热舒适性的影响 |
4.2.1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平均辐射温度的影响 |
4.2.2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供暖期间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 |
4.2.3 不同停暖期换气次数下室内热舒适水平在整个供暖季的变化规律 |
4.3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的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 |
4.3.1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分析 |
4.4 基于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
4.4.1 不同停暖期室外气温下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 |
4.4.2 满足室内热舒适要求所允许的停暖期换气次数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地上间歇供暖房间预供暖措施的优化研究 |
5.1 物理模型和计算工况 |
5.2 预供暖措施对间歇供暖房间室内温度的影响 |
5.2.1 预供暖措施对室内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影响 |
5.2.2 不同预供暖设定温度下室内平均辐射温度的变化特征 |
5.2.3 不同预供暖时长下室内平均辐射温度的变化特征 |
5.3 预供暖措施对供暖期间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5.3.1 不同预供暖设定温度下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变化规律 |
5.3.2 不同预供暖时长下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变化规律 |
5.4 预供暖措施影响下室内热舒适和预供暖能耗的预测模型 |
5.4.1 预测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2 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分析 |
5.5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预供暖措施的优化分析 |
5.5.1 不同停暖期换气次数下预供暖措施对热舒适水平和供暖能耗的影响 |
5.5.2 满足室内热舒适要求时的预供暖措施和相应的供暖能耗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对能耗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6.1 物理模型和计算工况 |
6.2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供暖能耗研究 |
6.2.1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负荷和能耗的影响 |
6.2.2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影响效果的预测模型 |
6.2.3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供暖能耗预测模型的应用 |
6.3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室内热环境研究 |
6.3.1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 |
6.3.2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的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 |
6.3.3 基于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附录A 地上建筑外墙传热的理论求解过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4)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室环境的健康与舒适性需求 |
1.1.2 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
1.1.3 经济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小学教室通风现状调查研究 |
1.3.2 通风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
1.3.3 通风网络模型及模拟技术研究 |
1.3.4 建筑通风的换气界面开口研究 |
1.3.5 自然通风及辅助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
1.3.6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通风调查与评价方法 |
2.1 教学楼建筑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
2.1.1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
2.1.2 中小学教学楼自然通风潜力 |
2.2 教学楼建筑特征与通风方式 |
2.2.1 中小学教学楼建筑概况 |
2.2.2 教学楼建筑功能和空间特点 |
2.2.3 教学楼通风方式与通风管理 |
2.2.4 教学楼使用特点与管理模式 |
2.3 教学楼通风性能评价方法 |
2.3.1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客观评价指标 |
2.3.2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主观评价指标 |
2.3.3 教学楼室内空气环境现场测量方案 |
2.3.4 室内空气环境的主观调查问卷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通风性能评价与分析 |
3.1 教室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分析 |
3.1.1 气候条件影响下的建筑通风性能分析 |
3.1.2 教室空气质量现场测量结果与分析 |
3.1.3 教室空气质量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3.2 教室热环境调查与评价分析 |
3.2.1 教室热环境现场测量结果与分析 |
3.2.2 教室热环境主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3.2.3 热中性温度及舒适温度范围分析 |
3.3 基于正交试验的教室楼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正交试验基本原理 |
3.3.2 影响因子极差分析 |
3.3.3 影响因子方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模式构建 |
4.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相关理论基础 |
4.1.1 热压驱动通风 |
4.1.2 风压驱动通风 |
4.1.3 热压和风压联合驱动 |
4.1.4 辅助式自然通风 |
4.2 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 |
4.2.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可利用条件分析 |
4.2.2 教学楼空间通风构想 |
4.2.3 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建立 |
4.3 教学楼空间通风实验测试与计算 |
4.3.1 教室CO_2浓度的空间模态分布特征 |
4.3.2 基于CO_2浓度的教室最小通风量计算 |
4.3.3 教室换气界面开口大小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模拟研究 |
5.1 教学楼空间通风CFD建模与验证 |
5.1.1 物理模型 |
5.1.2 数学模型 |
5.1.3 模型验证 |
5.2 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模拟工况设计 |
5.2.1 通风通道模式的模拟工况A组 |
5.2.2 空间形式的模拟工况B组 |
5.2.3 换气界面开口方式的模拟工况C组 |
5.3 教学楼空间通风性能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通风通道模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2 空间形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3 换气界面开口方式对空间通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
5.4 教室通风量与室内空气环境关联关系分析 |
5.4.1 教室通风量与CO_2浓度回归分析 |
5.4.2 教室通风量与室内温度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策略 |
6.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
6.1.1 教学楼空间通风的设计原则 |
6.1.2 教学楼空间与通风一体化设计流程 |
6.2 教学楼空间通风路径设计策略 |
6.2.1 教学楼空间通风网络设计 |
6.2.2 进排风口及辅助设计 |
6.3 教学楼空间形式设计策略 |
6.3.1 教学楼水平通风空间设计 |
6.3.2 教学楼竖向通风空间设计 |
6.4 教学楼换气界面开口设计策略 |
6.4.1 换气界面开口位置设计 |
6.4.2 换气界面开口尺寸和高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气象条件分析的长沙地区采暖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状况 |
2 当地气候及建筑特点 |
3 采暖周期的计算 |
4 总结 |
(6)基于气象条件分析的气象预警中心制暖设备使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状况 |
2 该地区气候特点及供暖温度 |
3 气象因素与供暖能耗相关性分析 |
4 供暖能耗及设备运行优化分析 |
(7)北京农村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光热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空气源热泵采暖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设计 |
2.1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原理设计 |
2.2 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选型 |
2.2.1 太阳能集热器概况 |
2.2.2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计算 |
2.2.3 太阳能蓄热水箱的选择 |
2.3 空气源热泵系统选型 |
2.3.1 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 |
2.3.2 缓冲水箱的选择 |
2.4 复合供热系统控制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热特性模拟及TRNSYS仿真平台各设备数学模型介绍.. |
3.1 TRNSYS模拟平台介绍 |
3.2 北京农村地区住宅负荷特性模拟 |
3.2.1 北京地区室外气象特性分析 |
3.2.2 北京地区农村住宅建筑模型建立 |
3.2.3 建筑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
3.3 系统要部件数学模型 |
3.3.1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
3.3.2 太阳能蓄热水箱模型 |
3.3.3 空气源热泵模型 |
3.3.4 地板辐射模型 |
3.3.5 系统控制模块 |
3.4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仿真模型 |
3.5 复合供热系统运行能效评价方法 |
3.5.1 太阳能系统性能评价模型 |
3.5.2 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评价模型 |
3.5.3 复合供热系统性能评价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模拟分析 |
4.1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系统形式及运行策略对比分析 |
4.1.1 太阳能系统性能分析 |
4.1.2 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
4.1.3 复合供热系统性能分析 |
4.2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2.1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供热量的影响 |
4.2.2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耗的影响 |
4.2.3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效率的影响 |
4.2.4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效的影响 |
4.2.5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建筑室温的影响 |
4.2.6 系统供热水温度工况优化 |
4.3 太阳能蓄热水箱体积匹配优化 |
4.3.1 蓄热水箱体积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供热量的影响 |
4.3.2 蓄热水箱体积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耗的影响 |
4.3.3 蓄热水箱体积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效率的影响 |
4.3.4 蓄热水箱体积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效的影响 |
4.4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1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供热量的影响 |
4.4.2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耗的影响 |
4.4.3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效率的影响 |
4.4.4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效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 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指标 |
5.1.1 节能性评价指标 |
5.1.2 环保性评价指标 |
5.1.3 经济性评价指标 |
5.2 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节能性分析 |
5.3 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环保性分析 |
5.4 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行为节能的研究 |
1.2.2 行为节能与建筑热工设计的关系 |
1.2.3 建筑热工设计评价方法 |
1.2.4 总结与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居住建筑行为节能调研与测试分析 |
2.1 居住建筑行为节能研究意义 |
2.2 居住建筑行为节能与热工设计的关系 |
2.3 居住建筑行为节能问卷统计分析 |
2.3.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 |
2.3.2 不同热工分区建筑行为节能特点 |
2.3.3 行为方式对应的热工设计及气候条件 |
2.4 居住建筑行为节能测试分析 |
2.4.1 室内环境及设备测试方法 |
2.4.2 行为节能主导因素与行为参数 |
2.4.3 夏热冬暖地区行为节能模式规律 |
2.4.4 夏热冬冷地区行为节能模式规律 |
2.5 居住建筑行为节能模式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3 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性能分析 |
3.1 行为节能与围护结构动态热响应关系 |
3.2 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响应 |
3.2.1 室外热环境 |
3.2.2 建筑热过程 |
3.2.3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方法 |
3.3 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设计评价方法 |
3.3.1 单一工况的评价方法 |
3.3.2 WTCI指标公式参数的选取 |
3.3.3 WTCI指标公式的建立 |
3.4 WTCI指标的验证 |
3.4.1 模拟数值的验证 |
3.4.2 实测数值的验证 |
3.5 WTCI指标的特点及适用性 |
3.6 本章小结 |
4 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设计优化 |
4.1 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设计原则 |
4.2 动态热响应下围护结构防热量定义 |
4.3 气候与行为响应下围护结构控制参数 |
4.4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热工设计优化 |
4.4.1 夏热冬冷地区空调行为下围护结构控制参数 |
4.4.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热工设计优化 |
4.5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热工设计优化 |
4.5.1 夏热冬暖地区空调行为下围护结构控制参数 |
4.5.2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热工设计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A 调研问卷 |
(9)中国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气候资源潜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础气象数据与质量控制 |
2 南向垂直面总辐射与采暖度日数计算方法 |
2.1 Manuel Collares-Pereira逐时太阳辐射计算 |
2.2 Gompertz函数[18]模型计算法向面直接辐射 |
2.3 南向垂直面总辐射简化计算[19] |
3 太阳辐射与空气温度的长期变化规律 |
4 辐射温差比计算与分布 |
5 结论 |
(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基准温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暖度日数 |
1.2.2 供暖基准温度 |
1.2.3 采暖期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供暖基准温度计算方法梳理及建筑基准模型确定 |
2.1 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
2.1.1 建筑总热损失系数 |
2.1.2 建筑总得热量平均值 |
2.2 气象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
2.3 基准建筑模型及其确定方法 |
2.3.1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定义及地理范围 |
2.3.2 居住建筑基本形式 |
2.3.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
2.3.4 基准建筑模型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严寒和寒冷地区基准温度值确定及方法适用性研究 |
3.1 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
3.1.1 计算方法及评价指标 |
3.1.2 典型城市的选择 |
3.1.3 结果比较 |
3.2 供暖基准温度值的确定 |
3.2.1 需要外热源时间段的确定 |
3.2.2 建筑总得热量平均值计算 |
3.2.3 各气候分区供暖基准温度值 |
3.2.4 各城镇供暖基准温度值 |
3.3 本章小结 |
4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基准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
4.1 窗墙面积比 |
4.1.1 南向窗墙面积比 |
4.1.2 北向窗墙面积比 |
4.2 外窗传热系数 |
4.2.1 外窗传热系数工况设置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4.3 外墙传热系数 |
4.3.1 外墙传热系数工况设置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供暖基准温度的应用 |
5.1 采暖度日数 |
5.1.1 采暖度日数HDD(18) |
5.1.2 采暖度日数DDh(tbal) |
5.1.3 两种采暖度日数的比较 |
5.2 供暖参考时间的确定 |
5.2.1 各气候分区供暖参考时间 |
5.2.2 各城镇供暖参考时间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期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节能建筑冬季采暖临界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供需比的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分区与设计策略[D]. 齐静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连接件及拼接形式对预制夹芯保温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D]. 程定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间歇供暖建筑停暖期通风行为对能耗和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 于加. 东华大学, 2021
- [4]严寒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空间通风设计研究[D]. 马福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基于气象条件分析的长沙地区采暖周期研究[J]. 杨小民,王旋,汤骏驰. 南方农机, 2020(21)
- [6]基于气象条件分析的气象预警中心制暖设备使用优化研究[J]. 王旋,黎泽勋,杨小民. 南方农机, 2020(19)
- [7]北京农村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模拟研究[D]. 张晓月.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8]适应行为节能的建筑热工设计研究[D]. 马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中国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气候资源潜能[J]. 霍旭杰,杨柳. 太阳能学报, 2019(11)
- [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基准温度研究[D]. 焦婷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建筑论文; 太阳能采暖论文;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论文; 围护结构论文; 建筑能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