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新成功变脸 平稳走过2003(论文文献综述)
李虹仪[1](2018)在《IPO发行对二级市场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O作为联系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桥梁,涉及到政府部门、金融中介、上市公司以及各类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融资和发展壮大的重要渠道,是二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IPO上市新政的实施与发行审核向注册制的过渡,2017年来,企业IPO进度大大加快,每天2只、每周10只左右的新股发行已成常态。数据显示,2017全年A股市场共有438家IPO,共筹资2301亿元人民币,分别较2016年同比增长92%和54%,扩容速度惊人且预计会持续下去。而让A股投资者感受最深的却是市场疲弱不堪,每当这时控制新股发行节奏的声音就会出现,这似乎成为了A股市场上的定律,只要市场一发生波动,必拿新股发行出来说事。中国证监会在1994年至2015年期间,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或长期下跌之时,共九次暂停过IPO,而效果却不甚理想。目前我国A股市场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一旦遭遇大规模下跌就缓发或停发新股,这样的措施不但扰乱了证券市场正常的融资功能,还阻碍市场化的发展。研究新股发行是否对市场价格波动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在中国具有非常实际的政策意义。我国新股市场自身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处于起步阶段,保留明显的计划经济制度痕迹;二是聚集大量噪声投资者,非理性情绪极易影响股票价格;三是存在卖空限制,使股价偏于高估。因此,我国IPO市场异象的产生应有区别于国外市场的内在机理,且异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情绪理论的出现,能够更好的将市场上的异象统一起来进行解释。文章首先从IPO三大异象着手得出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是影响IPO市场表现的重要原因,结合新股对二级市场影响的供求理论,诸如新股造成的“抽血效应”和IPO扩容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得出IPO会对股票二级市场造成短时间的冲击。随后以股权分置改革后IPO重启为起点,对2006年6月至2017年底的IPO市场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IPO发行和市场行情之间的规律,提出投资者情绪作为IPO融资对二级市场影响的传导中介的假设,即IPO上市信号引发投资者狂热的打新行为进而对股票市场造成影响,包括投资者对新股“打压”市场这一预期的反应以及目前一级市场低风险高收益对投资者的吸引加剧二级市场资金分流这两个渠道。本文选取了上证2917个交易日为样本,并将全部样本分为新股发行公告日、发行日、解冻日、上市公告日、上市日、上市次日以及与新股发行无关的普通交易日,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比较发行公告日、发行日与普通交易日,解冻日和冻结期,上市公告日、上市日和普通交易日,上市次日与上市日的市场指标的差异来研究新股发行的相关时点是否对市场造成冲击及其原因。结果发现发行公告日、发行日、上市日有负的超额收益率,而解冻日和上市次日的市场收益率较前一日反转。市场换手率在IPO发行日和上市日显着降低,在解冻日显着回升。在发行公告日有显着的卖方发起成交额,在解冻日则有显着买方发起成交额。在2016年IPO扩容后,新股对二级市场的波动冲击减弱。本文得出的结论是,IPO申购冻结资金中大部分来自场外,然而小部分的场内资金分流仍对股指波动造成一定影响;新股的高抑价率会通过投资者的打新热情进而影响二级市场行情。最后从坚持市场化改革;对IPO重质量检查大于数量把控;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对投资者理性投资教育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李蓓蓓[2](2013)在《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会计盈余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一直是投资者、管理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会计盈余代表了投资者投入资金获取收益的多少,影响管理者的薪酬水平,是资本市场各种证券的估价基础,政府征税也与企业的收益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会计盈余信息如此重要,企业才会想方设法操纵盈余,致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13年1月,商务部研究院发布了《201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在1689家样本公司中48.73%的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报表粉饰嫌疑。可见,由于面临股价、监管和退市等压力,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粉饰报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纵观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作者发现,大多数研究停留在盈余管理“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动机)和“怎么做”(方法和手段)等问题上,关于盈余管理的治理和防范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新动向,将研究视角转向盈余管理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逻辑分析框架,层层递进的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为什么存在?盈余管理是好是坏(本质),要不要控制?如何识别、评估和控制?本文站在监管者角度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和控制问题,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本文站在监管者的立场,从广义的角度去界定盈余管理的概念。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以及会计披露的管理,或通过规划交易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告,从而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实现管理层的特定目的。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前提条件,经济人的利己性、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的弹性和滞后性、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以及外部审计的非独立性是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主要原因。第二,学界对于盈余管理的本质存在不同的看法,“好盈余坏盈余”的争论不断。持“好盈余”观点的学者从信息传递观、有效契约观的角度论证了盈余管理的“合法性”和“有益性”,本文对此观点进行批判,认为盈余管理是符合法的形式不符合法的精神的财务行为,对企业管理层有益而对利益相关者有害。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故意地不去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本文从哲学“真善美”角度(真的起点、善的过程、美的结果)探讨了盈余管理的本质,分析了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真实性、职业道德以及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盈余管理本质上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违背了职业道德,严重降低了财务报告的质量,是内含欺骗或欺诈性质的财务行为,为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当予以遏制。第三,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主要有经验识别法和模型识别法两大类。模型识别法主要是验证大样本范围内是否存在盈余管理,验证过程复杂,精确性较高。经验识别法则试图找出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可以弥补统计分析的不足,对于监管机构更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案例提出了盈余管理的经验识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中立性原则为识别出发点,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识别单个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并通过财务分析法以及非财务分析法,发现财务报告的异常项目,进而判断企业管理层对经济交易的处理、各类信息的披露是否客观、公允,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作者也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盈余管理都是能够被识别的,真实盈余管理往往很难被识别和控制。第四,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案例,从道德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可控性三个方面对盈余管理进行评估。并依据败德/违法,可控性的程度和大小两个维度将盈余管理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盈余管理严重违背职业道德或法律,危害性较大,具有可控性,主要表现为过度的应计盈余管理。第二层次的盈余管理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或法律,很难识别和控制,主要表现为以构造交易为手段的真实盈余管理。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的盈余管理轻微违背道德,后果不严重。只有分清不同层次的盈余管理,我们才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真正取得遏制盈余管理的成效。第五,利用博弈论和法律不完备理论论证了盈余管理的控制思路:政府主动监管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相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其独特的制度背景,对盈余管理的控制不可能一蹴而就,作者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应当是渐进式的。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较为严重,多数处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现阶段首要任务是加强政府主动式监管,严厉打击第一层次的盈余管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内部和外部一起抓,才能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政府主动式监管、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外部审计独立性、内部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控制建议。
卢永艳[3](2012)在《基于面板数据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充满着风险。激烈的市场竞争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机遇,还有挑战。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事态发展的结果对企业不利,又得不到及时挽救,企业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而企业一旦陷入困境,就会给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乃至国家等各利益主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其财务状况出现的异常,采取措施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对于投资者、债权人、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研究了国内外关于财务困境预测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财务预警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原因,总结了我国财务困境公司的分布特征,论证了行业因素对财务困境风险的具体影响,构建了财务困境预警的指标体系,并分别在财务状况二分类和多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财务困境预测模型,检验了各自的预测效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的财务困境预测体系。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论文选题的背景,阐述了财务困境预测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在对国内外关于财务困境预测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构建了财务困境预测的理论框架。首先提出了本文对财务困境概念的理论和实证界定,进而分析了导致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内、外部原因,剖析了财务预警的理论依据,最后讨论了财务困境预测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对每一种方法的基本思想进行了介绍,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3.分别从行业、区域、资产规模和生存时间四个角度统计了困境公司的分布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在这四个方面困境公司的分布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从行业分布来看,风险较高的是综合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业和农林牧渔业,风险处于中等水平的是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社会服务业,风险较低的是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从区域分布来看,海南、山西、广西、青海、陕西属于高风险区域,甘肃、重庆、黑龙江、宁夏、河北、湖北、辽宁、天津、吉林、新疆、西藏、湖南属于中风险区域,深圳、四川、山东、云南、广东、上海、河南、北京、内蒙古、贵州、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安徽属于低风险区域;从资产规模分布来看,2亿以下属于极高风险资产规模,2亿-10亿属于高风险规模,10亿-20亿属于中等风险规模,20亿以上属于低风险资产规模;从生存时间分布来看,上市1-2年属于初步稳定期,3-6年属于风险加剧期,7-10年属于高危期,11-15年属于风险降低期,15年以上属于稳定期。4.分析了不同行业财务指标存在差异的理论依据,然后对2005-2009年10个行业的10个财务指标进行了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除了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在部分年份接受零假设以外,其余指标均拒绝零假设,即存在显着的行业差异;接着采用Kendall W协同系数进一步检验行业差异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除了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在有些时间跨度上接受原假设外,其余的财务比率均在5%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即这些比率的行业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从不同的时间跨度来检验均得到了一致的结果。最后,选择制造业中样本量最大的两个次级行业机械、设备、仪表行业和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Cox模型对行业是否是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代表行业的虚拟变量纳入Cox模型的解释变量中,结果显示虚拟变量系数显着,说明处于不同行业的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困境风险是不同的,本文中的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的总体财务困境风险是机械、设备、仪表行业的1.857倍。5.选择制造业中样本量较大的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子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31个初选指标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剔除了均值差异不显着的6个变量,用剩余的25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然后将得到的9个因子作为解释变量来建立Panel Logi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盈利因子、偿债因子、成长因子是减缓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因素,审计意见的类型也是影响财务困境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利用Panel Logit模型可以反映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与各因子的数量关系,因为企业的财务状况由正常发展到困境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导致这种演变的各种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用横截面数据建立的静态模型不能反映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弥补这一不足。6.将正常公司细分为健康公司和亚健康公司,总体样本划分为三类(健康样本、亚健康样本和困境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建立了SVM多分类模型。在变量的筛选方面,选择了基于平均影响值的M1V方法。实证结果表明,经过变量筛选以后建立的模型预测能力较好,能够以较少的特征变量实现较高的分类精度。一方面说明基于平均影响值的变量筛选方法是切实有效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即对于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都能得到较高的分类准确率。本文运用统计学和人工智能的相关方法,采用面板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文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多局限和有待深入的地方,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不断克服和改进。
杨燕[4](2010)在《品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标志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反思传统发展模式而做出的明智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研究范围也逐渐从传统的环保视角引申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创新地提出企业也需要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发展不难,但难的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同质化的微利时代,企业间竞争的重点早已从产量、质量、广告等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上来。企业要想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具备差异化的品牌,具备个性化的标志。近年来,企业更换标志早已演变成时尚潮流。从纷繁众多的企业标志再设计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标志设计就意味着一笔好的生意。打价格战并非企业生存的长久之计,只有不断与时俱进,适时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才能为企业赢得更丰厚的利润和更多的竞争优势。论文以可持续发展及企业品牌战略为研究背景,结合经济学、营销学、管理学及设计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企业“换标热”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近十年国内外纷乱庞杂的企业标志再设计表象中,理清标志再设计的原则、程序、类型,并着重分析了企业更换标志的内在原因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论文着重从企业标志的名称、图形、色彩、文字四方面入手对新、旧标志的构成方式、表现特征作了细致的对比分析,且进一步归纳出标志再设计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以及标志再设计在形式、内涵、技术、情感四方面的发展趋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又提出没有一劳永逸的标志设计,企业应审时度势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但标志再设计也并不是万能的,只是企业品牌升级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企业在更换标志之前应三思而后行,避免盲目跟从。从无到有是创造,从有到“有”更是一种创造。如果我们能够把眼光放的足够长远,在我们的身后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源泉。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再设计”比“设计”更为重要,企业标志再设计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最大限度地规避品牌老化,保持品牌的新鲜与活力,促使企业不断与时俱进,实现持续发展。
王伟玮[5](2009)在《中国自主品牌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企业网站英文版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日益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同时,占据着网站总数六成多的企业网站作为力量强大的一支,拥有着许多优势。同时,中国民族企业及自主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由于自主品牌的对外传播之路还处于初期,我国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及推广明显落后于世界着名品牌。因此符合国情的自主品牌对外传播十分重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决定了网络成为自主品牌对外传播不可或缺的利器。这既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中国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基于此,研究现有中国自主品牌的外文版企业网站建设是适时且重要的。笔者选择了中国自主品牌对外传播问题作为研究方向,综合传播学、市场营销、广告学等方面理论,对中国现有知名自主品牌的外文版企业网站的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由于外文版众多且条件所限,本文仅就最为普遍和基础的自主品牌企业网站英文版进行研究。力图在研究中发现如今企业网站英文版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品牌建设的现状和未来。本文的基本架构如下:绪论部分对全篇内容进行综述,梳理全文脉络,厘清研究进程。第二章和第三章是理论部分。介绍了企业网站的相关概念,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相关定义,自主品牌发展现状及对外传播的战略背景。第四章是分析研究。选取了中国外向型知名自主品牌50个,分别对它们的企业网站英文版首页进行研究,构建英文版拥有率、内容指标、互动指标、在线推广和网站特色等5项类目,10个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归纳讨论。第五章进行国内外知名品牌外文版建设现状的对比分析。分别选取了三个中国知名品牌(联想、吉利、七匹狼)和两个国外知名品牌(可口可乐和戴尔),分析了他们的网络推广和网站特色。以资中国品牌借鉴。第六章总结中国自主品牌英文网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宗兆昌[6](2005)在《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90年沪、深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开始,中国证券市场正规化制度建设的历史仅仅短短的15年,这15年中我们由政府主导用“试错法”的渐进改革方式来建设一个顶层的市场结构——产权交易市场,试图推进中国经济的总体改革。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市场规模的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证券市场上已有1400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达到3万多亿元,中国经济的证券化比率达到了30%,金融结构得到了迅速改善,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得到了体现。但是中国证券市场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夹缝中诞生和成长的,从它诞生之时体制扭曲和错位就伴随着它,这使它的机制、功能和效率都受到了强大的制度背景的抑制,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被扭曲成承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成本和转移风险的工具。今天证券市场上由制度引起的种种问题集中暴发,使市场的发行、交易都陷入了极度的困难,证券市场的发展已举步维艰。 本文主要以狭义的资本市场及证券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来检讨中国证券市场这15年的发展历程,主要是分析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特点和机制缺陷及其自身的经济效率。全文的理论框架是一项两个向量的矩阵运算:一个向量是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也有地方政府)、企业(上市和拟上市企业)、投资者(机构和居民投资者)、从业经营机构和逐步加入的外国投资者、外国从业机构等等,另一个向量是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发行市场、并购市场、二级交易市场、以及逐步互相融入的境外市场。这个矩阵运算的结果应该有子市场的分段收敛点,也应该有市场总体的系统收敛点,这就是我们的结论——在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总体经济效率是低下的,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实践是不成功的,市场化、自由化的政策、法规取向才能拯救这个市场,而市场化和自由化措施的实施前提是政府摆正其在市场中的裁判员位置,取消对任何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偏袒。 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的文献检索开始进入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历程的分析,指出其由诱致性变迁到强制性变迁的演变,重点剖析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的特征和缺陷,并提出证券市场经济效率低下的理论假设;接着分别对发行、并购、交易市场和从业机构的经营效率进行实证检测以论证这一假设,并借鉴新兴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目前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最后用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实证分析论证其市场化、自由化的必然趋势和可能性。 本文的创新点一方面在于内容上对证券市场经济效率进行分析的中观金融经济学研究,另一方面在于分析方法上对制度分析、计量检测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创新点还在于强调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背景,对政府的证券市场自由化、国际化政策安排进行逻辑推演,也就是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证券市场发展政策建议。对宏观经济的制度分析和对证券市场的微观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很流行,但对证券市场经济效率的中观论证文献很少,而且不系统,本文可以说填补了一项经济学研究的空白,它也是对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困境的及时研究和理论指导。
二、夏新成功变脸 平稳走过200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新成功变脸 平稳走过2003(论文提纲范文)
(1)IPO发行对二级市场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文章结构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IPO三大异象文献综述 |
2.1.1 IPO抑价文献综述 |
2.1.2 IPO热销市场文献综述 |
2.1.3 IPO长期弱势文献综述 |
2.2 IPO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
2.3 IPO发行节奏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
3 IPO对二级市场影响的传导机制及模型假设 |
3.1 新股供求理论 |
3.2 投资者情绪传导机制 |
3.3 模型假设 |
4 实证分析 |
4.1 GARCH模型分析 |
4.1.1 股市波动性特点 |
4.1.2 GARCH模型简介 |
4.1.3 GARCH模型在股市中的应用 |
4.2 数据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
4.3 模型估计与检验 |
4.3.1 市场收益率模型分析 |
4.3.2 市值换手率模型分析 |
4.3.3 指令不均衡模型分析 |
4.3.4 2016 年前后比较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对市场监管者 |
5.2.2 对投资者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盈余管理的动机 |
1.2.2 盈余管理的本质 |
1.2.3 盈余管理的识别 |
1.2.4 盈余管理的控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贡献与局限 |
1.4.1 本文研究贡献 |
1.4.2 本文研究局限 |
1.5 本章小结 |
2 盈余管理的基本问题 |
2.1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2.1.1 盈余管理的概念 |
2.1.2 重要概念辨析 |
2.1.3 盈余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
2.2 盈余管理的存在原因 |
2.2.1 经济主体的利己性 |
2.2.2 信息不对称 |
2.2.3 会计准则的弹性和滞后性 |
2.2.4 市场的非强式有效 |
2.2.5 审计机构的非完全独立性 |
2.3 盈余管理的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 盈余管理的本质 |
3.1 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
3.1.1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界定 |
3.1.2 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 |
3.2 盈余管理和职业道德 |
3.2.1 盈余管理和伦理道德 |
3.2.2 盈余管理和职业道德 |
3.3 盈余管理和财务报告质量 |
3.3.1 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 |
3.3.2 盈余管理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
3.4 盈余管理的本质 |
3.4.1 盈余管理的“合法性”批判 |
3.4.2 盈余管理的“有益性”批判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 |
4.1 盈余管理识别的基本原则 |
4.1.1 实质重于形式 |
4.1.2 重要性原则 |
4.1.3 中立性原则 |
4.2 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 |
4.2.1 财务分析法 |
4.2.2 非财务分析法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评估 |
5.1 盈余管理的评估 |
5.1.1 盈余管理的道德风险评估 |
5.1.2 盈余管理的法律风险评估 |
5.1.3 盈余管理的可控性评估 |
5.2 盈余管理的层次 |
5.3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评估 |
5.3.1 环境分析 |
5.3.2 监管体制 |
5.3.3 法律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6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国际经验 |
6.1 盈余管理的内部控制 |
6.1.1 盈余管理和会计职业道德 |
6.1.2 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 |
6.2 盈余管理的外部控制 |
6.2.1 盈余管理和外部审计 |
6.2.2 盈余管理和监管体制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策略和建议 |
7.1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策略 |
7.1.1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目标 |
7.1.2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策略 |
7.2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建议 |
7.2.1 加强政府主动式监管 |
7.2.2 完善法律制度 |
7.2.3 完善外部审计制度 |
7.2.4 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建设 |
7.2.5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3)基于面板数据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财务困境概念界定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财务困境预测指标选取的文献综述 |
1.2.3 关于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文献综述 |
1.2.4 关于财务困境预测样本选取的文献综述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2 财务困境预测的理论基础 |
2.1 财务困境的界定 |
2.1.1 财务困境的理论界定 |
2.1.2 财务困境的实证界定 |
2.2 企业财务困境形成的原因 |
2.2.1 外部因素 |
2.2.2 内部因素 |
2.3 企业财务预警的理论依据 |
2.3.1 企业财务预警的基础理论 |
2.3.2 企业财务预警的相关理论 |
2.3.3 企业财务预警的创新理论 |
2.4 财务困境预测方法 |
2.4.1 财务困境预测的定性研究方法 |
2.4.2 财务困境预测的定量研究方法 |
3 财务困境公司的分布特征 |
3.1 困境公司的行业分布特征 |
3.1.1 中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标准 |
3.1.2 困境公司的行业分布现状 |
3.1.3 上市公司的行业风险预警 |
3.2 困境公司的区域分布特征 |
3.2.1 困境公司的区域分布现状 |
3.2.2 上市公司的区域风险预警 |
3.3 困境公司的资产规模分布特征 |
3.3.1 困境公司的资产规模分布现状 |
3.3.2 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风险预警 |
3.4 困境公司的时间分布特征 |
3.4.1 困境公司被特别处理的时间分布特征 |
3.4.2 困境公司的生存时间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财务困境风险的行业差异性研究 |
4.1 财务指标行业差异性的理论分析 |
4.1.1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行业差异 |
4.1.2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行业差异 |
4.1.3 行业标准值的建立 |
4.2 财务指标行业差异性的实证检验 |
4.2.1 文献回顾 |
4.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3 财务指标的选取 |
4.2.4 研究方法 |
4.2.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 财务困境风险行业差异性的实证研究 |
4.3.1 文献回顾 |
4.3.2 研究设计 |
4.3.3 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PANEL LOGIT模型的财务状况二分类预测 |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5.1.1 样本选取的原则 |
5.1.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数据预处理 |
5.3.1 均值差异检验 |
5.3.2 因子分析 |
5.4 模型的选择 |
5.5 模型的估计与预测 |
5.5.1 模型估计 |
5.5.2 模型解释 |
5.5.3 模型预测效果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SVM模型的财务状况多分类预测 |
6.1 数据和样本的选取 |
6.1.1 分类标准 |
6.1.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6.2 初始指标的选取 |
6.3 均值差异检验 |
6.4 模型的选择 |
6.4.1 选择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原因 |
6.4.2 支持向量机模型简介 |
6.5 变量筛选 |
6.5.1 基于平均影响值MIV的SVM变量筛选方法 |
6.5.2 变量筛选的matlab实现 |
6.6 模型建立 |
6.6.1 SVM多分类器的实现原理 |
6.6.2 SVM多分类模型的建立 |
6.7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与建议 |
7.3 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7.3.1 本文的创新点 |
7.3.2 研究的局限性 |
7.3.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品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标志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1.5.1 课题研究的难点 |
1.5.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品牌可持续发展与标志设计 |
2.1 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2.1.2 经济可持续发展 |
2.1.3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2.2 品牌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2.2.1 品牌概述 |
2.2.2 品牌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2.2.3 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
2.3 标志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
2.3.1 标志概述 |
2.3.2 标志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标志再设计 |
3.1 再设计 |
3.1.1 再设计的内涵 |
3.1.2 再设计的应用 |
3.2 标志再设计 |
3.2.1 标志再设计的概念 |
3.2.2 国内外标志再设计的现状分析 |
3.3 标志再设计的原则 |
3.3.1 匹配性原则 |
3.3.2 延续性原则 |
3.3.3 兼容性原则 |
3.4 标志再设计的程序 |
3.4.1 调研 |
3.4.2 定位 |
3.4.3 设计 |
3.4.4 发布 |
3.4.5 沟通 |
3.5 标志再设计的类型 |
3.5.1 标志的改良 |
3.5.2 标志的变革 |
第四章 标志再设计的原因分析 |
4.1 经济因素与标志再设计 |
4.1.1 市场疲软,以变争胜 |
4.1.2 企业跨国经营,以换拓需 |
4.1.3 危机公关,以换求稳 |
4.1.4 品牌老化,以变换颜 |
4.1.5 企业整合,以换求变 |
4.2 科技因素与标志再设计 |
4.2.1 数字传媒变革,以革促变 |
4.2.2 技术进步,以新求新 |
4.3 文化因素与标志再设计 |
4.3.1 多元文化融合,以换促聚 |
4.3.2 民族情结高涨,以变促承 |
4.3.3 时尚思潮涌现,以变随流 |
4.4 情感因素与标志再设计 |
4.4.1 迎合受众,以换随主 |
4.4.2 人文关怀,以变求忠 |
第五章 标志再设计表现手法研究 |
5.1 非凡之名——名称再设计分析 |
5.1.1 品牌命名原则 |
5.1.2 标志名称再设计的方法 |
5.2 心动之形——图形再设计分析 |
5.2.1 标志设计中图形的特征 |
5.2.2 标志图形再设计分析 |
5.3 炫彩之色——色彩再设计分析 |
5.3.1 色彩属性与标志设计 |
5.3.2 标志再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规律 |
5.3.3 标志色彩再设计分析 |
5.4 雅致之字——标志的字体再设计分析 |
5.4.1 以拉丁文字为主的标志再设计 |
5.4.2 以汉字为主的标志再设计 |
5.4.3 以阿拉伯数字为主的标志再设计 |
第六章 标志再设计的利弊及发展趋势 |
6.1 标志再设计的SWOT分析 |
6.1.1 SWOT分析法 |
6.1.2 SWOT分析法与标志再设计 |
6.1.3 标志再设计的优势分析 |
6.1.4 标志再设计的劣势分析 |
6.1.5 标志再设计的机会分析 |
6.1.6 标志再设计的威胁分析 |
6.2 标志再设计的发展趋势 |
6.2.1 形式上的发展趋势 |
6.2.2 内容上的发展趋势 |
6.2.3 技术上的发展趋势 |
6.2.4 情感上的发展趋势 |
第七章 结语 |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7.2 论文研究结论 |
7.3 论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论文图片目录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中国自主品牌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企业网站英文版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2 互联网时代的对外传播 |
2.1 企业网站定义 |
2.2 建设企业网站的目的 |
2.3 企业网站英文版建设现状 |
3 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研究 |
3.1 品牌与品牌价值 |
3.2 自主品牌定义 |
3.3 自主品牌对外传播的战略意义 |
3.4 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现状 |
4 全球范围跨文化传播影响下的中国自主品牌英文版网站现状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发现 |
5 国内外知名品牌网站英文版建设现状对比 |
5.1 国内知名自主品牌网站英文版建设现状 |
5.2 知名外国品牌中国市场推广分析 |
6 自主品牌英文版网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6.1 自主品牌英文版网站存在的问题 |
6.2 英文版发展的对策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 2 |
(6)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目标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中国证券市场建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2.1 中国证券市场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
2.2 中国证券市场从诱致性到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历程 |
2.3 中国证券市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 |
2.4 中国证券市场强制性制度变迁造成的机制缺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行市场的融资功能和投资贡献 |
3.1 证券发行市场的基本状况 |
3.2 证券市场股票发行新增投资的总体绩效 |
3.3 证券发行新增投资的绩效与宏观经济增长悖行 |
3.4 发行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资金沼泽的渊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购市场的规模与绩效 |
4.1 并购重组是证券市场的自我修复机制 |
4.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规模和绩效 |
4.3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其股价的影响 |
4.4 并购重组市场成为中国证券市场资金沼泽的发酵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证券市场中二级市场的效率损失 |
5.1 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净损失 |
5.2 二级市场投资行为的制度环境驱动 |
5.3 价值投资在目前证券市场的可能性 |
5.4 证券交易制度环境与监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证券市场证券从业机构的经营绩效 |
6.1 中国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 |
6.2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超速成长与经营绩效 |
6.3 中国证券市场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经营绩效 |
6.4 中国证券市场经营主体效率低下的制度背景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次序和制度模仿 |
7.1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
7.2 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实现的对外开放 |
7.3 入世条件下对外开放也是证券市场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
7.4 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证券市场开放要有明确的次序 |
7.5 立即开放我国证券市场将要面临的风险 |
7.6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合理次序和合适进程 |
7.7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与证券市场开放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自由化方向 |
8.1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向自由化方向变迁的努力 |
8.2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向市场化方向变迁的困境 |
8.3 用法律、法规力量排斥行政计划控制的可能性 |
8.4 自由化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四、夏新成功变脸 平稳走过2003(论文参考文献)
- [1]IPO发行对二级市场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 李虹仪. 重庆大学, 2018(04)
- [2]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D]. 李蓓蓓.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3]基于面板数据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D]. 卢永艳.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4]品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标志再设计研究[D]. 杨燕.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5]中国自主品牌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企业网站英文版的分析研究[D]. 王伟玮.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 [6]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D]. 宗兆昌. 河海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