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虚拟企业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何明[1](2015)在《基于自适应工作流的公安在线培训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公安部门主要负责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维护社会的主要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通过使用计算机建立在线学习系统实现高效安全地培训和教学管理已成为现在各个公司和政府部门的主流手段。在公安部门的建设和发展中,公安警员的技能培训是很重要的一个流程。一个健全完善的公安干警培训体系,是提升警员个人素质和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基础。传统的培训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而且由于培训的方式过于死板,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不能根据每个公安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培训调整,使得培训的效率低下。此外,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以及完善的考核制度,不能充分地了解学员的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整个培训课程的效果。因此,研究和开发一个高效的在线培训系统对公安警员培训系统的体系建设以及整个公安培训工作的信息化推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传统的公安培训模式以及整个公安部门对培训工作的具体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获取了当前培训系统的不足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系统的开发经验,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自适应工作流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公安在线培训系统。公安在线培训系统的数据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数据类型多样化,为了提高数据的存取速度,采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和Hadoop分布式存储文件系统互相配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存储。系统使用自适应工作流技术,实现了培训工作的流程化管理,增强了复杂的公安培训业务流程的自适应性和智能性,同时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反馈及时地调整培训工作的流程,学员的培训效果会大幅度的提高。对公安在线培训系统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并进一步确定要实现的功能和方式。本文研究和开发的公安在线培训系统基于MVC设计思想,化分为模型层、控制层和视图层。又基于确定的功能需求,划分为课程管理模块、学习管理模块、考核管理模块和信息管理模块。每个模块进一步划分出各自的主要功能,课程管理模块包括课程安排功能、资料管理功能和辅助教学功能;学习管理模块包括课程选择功能和学习安排功能;考核管理模块包括考试准备功能、考试管理功能和考试统计功能;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发布功能和站内通讯功能。本文研究和设计的新型的操作简单的公安在线培训系统基本满足了公安警员的日常培训要求,简化了培训的过程,节省了培训支出,并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安系统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提升了公安警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公安部门的工作实力。
李义华[2](2012)在《基于多智能体的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是物流运输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不同环境下车辆调度模型构建和车辆调度问题优化算法两个方面,相应成果丰富。动态、随机车辆调度问题也得到理论上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智能决策问题。变约束、多扰动和强时变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方法及其智能决策系统方面存在着大量值得研究的问题。多智能体(Multi-Agent System, MAS)作为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支持智能决策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具备的特点而被公认为是研究各类复杂系统的重要理论模型。物流配送系统作为多目标复杂大系统,引入多智能体技术对实时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进行研究是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法,可以满足物流配送系统中车辆地理上分布、信息动态变化、顾客订单随时变化等众多要求,因此具备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对基于多智能体的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地对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有关理论和多智能体及其规划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2)将多智能体技术应用于配送企业建模和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提出了宏观企业建模—中观业务流程建模—微观Agent模型设计的集成综合建模方法,并且利用该方法对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进行研究。(3)对涉及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的任务匹配方法以及多智能体自动协商两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引进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对物流配送车辆调度任务进行分解并提出任务分解策略,提出了一种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合作伙伴选择匹配方法;基于一种开放式异构多智能体协商框架,讨论了基于合同网的交互出价协商策略,对智能体自动协商进行研究,并构建算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模拟。(4)采用双层规划的建模方法构造了基于业务外包的集装箱港口车辆调度问题数学模型,设计一种有效的禁忌邻域搜索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指导性意义的车辆调度业务外包规则。(5)采用面向智能体的系统开发方法,构建了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原型系统。阐述了多智能体原型系统的开发过程,对多智能体自动协商过程进行展示。结果表明,利用多智能体技术进行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是可行和有效的。
侯堃[3](2012)在《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企业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不断增多、合作范围不断扩展,企业的业务流程日趋复杂,呈现出流程规模大、易变动、涉及部门多、业务参与者跨企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等特点,这就要求工作流管理系统需要支持异构环境、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且能满足高并发的业务需求。传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耦合程度高、灵活性差、智能性弱,已不能满足当今企业业务流程的需求。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和智能性,将Agent技术应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中,利用Agent自治性、交互性、反应性和主动性等特征,实现一个支持异构环境、稳定性高、具有较灵活流程配置能力和较强流程处理能力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目前,将Agent技术应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研究虽较为广泛,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也存在诸如工作流模型描述不够充分、映射机制不够完善、系统结构划分不够合理、实际应用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Agent-WfMS)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具体工作内容如下:第一,对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具有五个层次的系统结构,包括流程建模层、流程解析层、业务执行层、组织结构管理层和基础信息管理层,给出了每个层次的功能,描述了组成系统的流程定义Agent、流程解析Agent、过程执行Agent、组织结构Agent、基础信息Agent、数据Agent和资源Agent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第二,提出了一个基于AOV网和ECA规则的工作流模型(WfM-AOV&ECA),给出了模型中相关元素的定义,包括WfM-AOV&ECA的三元组定义、活动的十元组定义等,并将模型应用于Agent-WfMS系统中,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第三,设计实现了Agent-WfMS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ECA规则解析机制、WfM-AOV&ECA模型映射机制、任务分配机制等;第四,基于JADE平台和Agent开发技术,实现了一个具有业务流程可视化建模、流程执行与监控等功能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某企业的项目管理中。本文提出的WfM-AOV&ECA模型提高了对工作流图、工作流图中活动、活动间时序关系及迁移规则等的描述能力;设计的系统层次结构和体系结构以及关键技术可作为同类系统设计的参考;开发的Agent-WfMS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灵活性和一定的智能性,应用于某企业的项目管理中,达到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各部门协同工作等目的;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开发技术可用于同类系统的开发,系统本身也具有较高复用性,可在做小范围的调整后,应用到其它领域的业务流程管理中。
柯青[4](2011)在《技术—社会双视角下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知识要素成为拉动企业成长的主引擎,越来越多的企业早已开始了以企业知识资源为基础和核心的管理活动,也即企业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一直发展到现在,正呈现出一种协同化的趋势。将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协同化思想方法相结合,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兴趣所在,由此产生了一个新领域,也即企业协同知识管理。企业协同知识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创新,也应具有复杂的“技术-社会”特性,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现有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并没有充分强调这一点,因此,应当从技术-社会双视角对企业协同知识管理进行研究,以全面实现企业知识资源的协同效应目标,这是目前学术界和实践业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展开技术-社会双视角下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研究。首先对企业协同知识管理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技术-社会双视角研究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必要性在于企业知识管理同时兼有对协同软件及协同环境的需求,而其可行性在于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方法论所能提供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其次论述了技术-社会双视角下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研究切入点的选取,最终明确了技术视角下的研究切入点是协同技术,而社会视角下的研究切入点是知识协同社区;最后分别论述了协同技术和知识协同社区在企业协同知识管理中的应用,针对于前者,论述了工作流管理技术与多Agent技术在协同技术框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论述了企业协同知识管理中的过程应用及模型构建,以及企业协同知识管理中的多Agent应用及模型构建;针对于后者,论述了企业知识协同社区所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SNA的研究方法,并实证研究了企业知识协同社区成员在协同问题求解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是否会影响到社区的知识创造,以及协同氛围在两者关系中是否起着完全或部分的中介作用,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论文一共包括13个图,29张表。
徐娜娜[5](2011)在《基于信息流的虚拟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企业是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多个企业为了赢得市场机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信息共享和互操作,重组合作伙伴的现有资源和技术而联系起来的企业动态联盟。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提供虚拟企业资源与知识合理配置和利用的基础,加之市场环境的动态和多样化,要求其信息管理系统必须采用适应于Internet环境的各种技术。研究虚拟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现代生产方式及组织管理方式变革的融合。这一目标不仅取决于如何构建适应于虚拟企业外部环境和组织结构的信息管理模型,还取决于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集成管理方法应用于虚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中。国内外研究者多是从方法选择与平台架构的角度来研究,而没有提出管理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又由于结构分析方法是解决复杂开放式系统的一种有效的建模工具,虚拟企业信息管理的多层次性和异构性正适合应用此方法来解决。因为虚拟企业的内部运作模式和多智能体相吻合,所以采用Multi-Agent来建模。论文首先对虚拟企业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接着从信息管理的横向角度出发对信息处理过程进行研究,从信息管理的纵向角度出发分析并设计出盟主企业和伙伴企业间的信息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对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整体结构和功能设计上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探。
赵静[6](2011)在《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协同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目前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已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因此,分布异构环境下企业间业务流程协同就成为企业的研究重点。然而,在企业间进行合作时,不仅要保护企业内部的私有信息,同时也要对外部企业保持一定程度的可见性。文章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在增强对外交互能力的同时,保护企业内部的敏感信息,从而把企业工作流的可见性降到合作所需的最小水平,以确保跨组织工作流协同更加高效和有序。本文以跨组织工作流理论和Petri网建模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视图的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协同方法。本方法通过对各参与企业的内部工作流进行抽象并生成相应的过程视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组织内工作流的可见性,并在合作之前根据合作伙伴的不同创建不同的基于用户的视图,进一步降低了组织内工作流的可见性。同时,提出了实现此方法的跨组织工作流集成算法,包括构建基于用户视图的工作流抽象算法和组织间协同的匹配算法,从而保证跨组织工作流协作更加高效。最后提出了基于Agent的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集成框架,本框架包括通用Agent结构和虚拟市场Multi-Agents框架,通用Agent框架能够更好地解决各参与企业之间的异构性问题,同时虚拟市场Multi-Agents框架结构通过协调和控制各参与企业Agent,以更好的实现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协同。通过对跨组织工作流协同问题的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1)提出了基于用户视图的跨组织工作流动态协同方法;(2)提出了实现此方法的跨组织工作流集成算法;(3)提出了基于Agent的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集成框架。
徐光志[7](2009)在《基于Agent的工作流设计》文中指出工作流技术是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度和分配有关的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来协调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促使业务目标的高效实现。然而,现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大多存在着缺乏柔性、互操作性不高、对动态情况的处理能力不足以及不支持分布式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大大限制了工作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Agent技术成为当前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它为解决复杂、动态、分布式,智能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手段。Agent具有的自主性、交互性、主动性、学习性和移动性等特点,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Agent能以类似工作流的方式在动态的跨领域范围内管理和执行复杂的业务过程,可以用来构造结构复杂、灵活、柔性、便于扩展、具有动态处理能力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首先介绍了工作流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其功能和实施过程。然后介绍了Agent的基本特性,讨论了基于Agent的软件设计,描述了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体系结构及其业务过程体系进而提出了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模型。在讨论虚拟企业业务域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gent的虚拟企业工作流运行机制。具有智能和移动特点的Agent作为业务过程管理的基本单元,设计了物流虚拟企业系统中购买业务过程管理Agent。用响应序列图描述了不同业域间的协作过程,刻画了响应客户需求的基于Agent的虚拟企业工作流的运行机制。分析了Agent的平台JADE的基本特性,基于JADE设计了商品的购买业务过程,即通过设计各个子工作流Agent完成整个购买业务过程的实现。引入了本体并详述了本体的设计方法,方便了业务过程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Agent的服务注册与使用机制,以子工作流即商品的购买和运送为重点,以协商模型为基础,描述了Agent的服务的使用机制。通过启动相应的Agent进行代理平台上的消息交互来完成业务过程子任务的方式描述了基于Agent的业务过程的实现机制。
陈志圣[8](2008)在《基于网格理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竞争的网络经济时代。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Internet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平台,传统的供应链也已经向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发展,供应链的协同已经成为新的供应链管理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Internet上主机大量增加但利用率不高的状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将其四个超级计算中心构筑成一个元计算机,由此诞生了网格的思想。网格被誉为“下一代的Internet”,它不是Internet和Web的替代者,而是它们的发展。网格是把整个Internet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目前,网格的建设已经成为IT领域的热点,欧美以及中国每年在其上的投资都数以亿计。Internet对于供应链的协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其发展产物的网格也将在供应链的协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Gartner的预测,在2006年底之前网格运算对盈利企业的主要用途会是用来处理计算密集的工作负荷,例如复杂的商业和财务分析。之后,网格将会跨越企业边界支持企业之间的协作,并最终将全面支持公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服务。网格环境下供应链的IT环境将会得到怎样发展,如何利用网格来促进供应链中的信息协调,如何在网格环境中构建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当前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理论前沿课题。现有的研究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理论分析体系和可以指导供应链成员在网格环境中构建信息系统来实现协同管理的机制方法,本文将从网格的商业应用趋势、应用策略、系统模型、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的角度对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供应链成员在网格环境中实施信息系统建设并利用其进行协同管理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网格理论以及网格在供应链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分析了网格对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协调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研究了网格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策略以及具体系统模型;第四部分研究了在网格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交互;第五部分分析了网格技术对于供应链管理以及信息协调所产生的影响。在第一部分中指出了信息技术在提高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网格作为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产物将会对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信息协调产生的促进作用。接着对供应链管理、网格理论、网格在商业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在第二部分中,首先分析了供应链中各种活动的协调机制,然后着重分析了供应链中的信息协调的发展和作用,最后分析了网格将会如何影响供应链的商务环境,并且描绘了网格在商业应用中的整个发展蓝图以及当前所处的位置。第三部分首先研究了当前网格技术最新的标准——OGSA、WSRF,这些标准是网格得以在商业环境中进行应用的关键所在,它也是本文的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构建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三层虚拟化策略(第4章),并依据该策略设计了基于网格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模型。然后,分析了该模型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层的设计、安全性、QoS、可行性等问题(第5章)。第四部分研究了在网格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供应链成员之间如何通过工作流管理对应用层的Web服务进行组合与控制,实现供应链中的业务流程,并且针对网格的特点设计了一个两层的工作流控制系统。同时,还分析了如何利用网格信息系统模型中应用层的Web服务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B2B的数据交换,并提出了基于时间Petri网的分析方法(第6章)。第五部分分析了网格信息系统对于供应链管理中,在信息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孤岛的整合,通过对VMI、CPFR的支持来弱化牛鞭效应,对于供应链管理以及信息系统柔性的支持等(第7章)。最后,总结了研究工作,并且就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綦永砫[9](2007)在《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建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和讨论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研究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围绕支持敏捷供应链虚拟企业的几项重要支撑技术进行研究,研究了敏捷供应链与虚拟企业的相结合的理论、支持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协同决策模型和多Agent在敏捷供应链虚拟企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为顺利实施敏捷供应链虚拟企业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与敏捷供应链结合的虚拟企业是在先进制造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企业,它被认为是21世纪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本文首先介绍了敏捷供应链与虚拟企业结合的必要性,分析了供应链式虚拟企业的体系结构,特征,分类,本质内涵以及阐述了影响创建虚拟企业的影响因素。采用多Agent技术是满足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动态特性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Agent依照企业不同领域所需不同功能的智能模型来设计,在预先建立的条件满足时,Agent能够执行动态的环境下设计者定义的任务,连续不断地对环境变化进行快速响应。利用Agent技术,可以很方便的将系统的集成范围扩展到协同制造网络中的上下游伙伴企业,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客户。本文介绍了Agent技术,研究了虚拟企业在协同制造网络环境下多Agent系统(MAS)的组织结构,建立了协同制造网络中多Agent系统模型,规划了多个上层Agent联邦以执行系统功能,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MAS的协同制造网络体系结构;并且介绍该体系结构在协同制造网络原型系统中的应用。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网络化制造系统协调运营是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之间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基础上,有效的网络化制造系统离不开信息系统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本文分析了相关决策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技术,然后探讨了网络化制造系统中的决策问题及其活动特点,给出了网络化制造系统中决策信息的层次概念模型;结合网络化制造系统中决策问题的特点,给出了用于网络化制造过程的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多Agent系统(MAS)与数据仓库技术相结合的网络化制造决策支持系统(NMS-DSS)的体系框架。分布环境下虚拟企业协同制造的过程可以通过工作流技术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动态生产资源的分配是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一个主要是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工作流管理系统概念和模型,对虚拟企业协同制造中基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过程管理进行了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银行家算法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资源分配策略,并建立了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算法模型。
魏从刚[10](2006)在《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全球化和制造网络化改变了传统制造业集中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以项目为驱动,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分散化网络协同制造将是未来制造项目的主要生产组织模式。为了实现对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以下简称协作项目)的进度进行有效地管理,本文以某型号产品关键部件网络化协同制造为应用对象,深入研究了协作项目进度管理涉及的工期预测、进度计划、进度跟踪以及进度控制与调度等关键问题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的特点,并对协作项目进行了定义,将其组织形式界定为体现敏捷化理念的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VE);通过分析协作项目的生命周期和各阶段的业务过程,强调了进度管理在项目实施阶段的重要性,结合工程实际,讨论了协作项目进度管理过程及进度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借鉴分布式人工智能(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AI)领域中的“域”思想,对协作项目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域划分,即将虚拟企业在逻辑上划分为一个全局域和多个企业域,并根据域划分的结果将其业务过程分为全局业务过程、共享业务过程和私有业务过程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结合多代理及工作流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多代理机制的协作项目工作流模型,为协作项目的进度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2)为了解决协作项目环境下任务工期样本数据较少以及易受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预测问题,本文对现有的工期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它们在处理小样本数据预测方面的不足,以及灰色系统理论在小样本数据预测上的优势,并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工期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预测前利用灰色过滤器选择样本数据以及预测后考虑风险因素后的工期修正等措施,拓展了传统的灰色工期预测方法,使之能适应协作项目的特点,从而提高了预测工期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使预测的工期能更好地符合协作项目的生产实际。(3)在分析协作项目进度计划的特点与难点基础上,结合虚拟企业的域划分,提出一个基于两个域内的多层次、多阶段的进度计划模型。研究了工期不确定条件下任务最大可执行时间窗的确定方法、全局域内的项目进度全局规划算法、盟主企业与协作企业基于Bayes决策的自学习协商算法以及企业域内基于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TOC)的生产计划与优化算法,并用实例对上述各步算法进行了验证。(4)在分析进度跟踪对于协作项目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现有项目管理系统对协作项目进度跟踪支持的严重不足,以及工作流技术在过程监控中的优势,提出了将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管理进行信息集成,充分发挥两者在进度跟踪过程中的优势的思想。讨论了二者信息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研究了工作流过程模型与项目管理计划模型的信息结构及过程模型与计划模型的信息映射机制,并基于XML(eXtendable Markup Language)实现了两种模型的信息映射。在此基础上,结合Web服务在跨组织信息集成中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基于Web服务与协作项目工作流的任务进度数据采集模型,并对数据采集过程进行了阐述。(5)为了实现对协作项目进度的有效控制,通过分析协作项目进度控制特点,提出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进度控制模型;利用进度前锋线实现了协作项目进度偏差的识别,并给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评判项目进度一致性程度的算法;讨论了协作项目任务进度状态及其调度方法,重点研究了关键任务工期的动态调度算法,包括不改变任务间逻辑关系和组织关系情况下,缩短关键任务工期的灰色嵌套规划算法,以及任务工期和任务间逻辑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使具有紧前约束关系的任务间工期重叠的协商算法。(6)依托相关项目,开发了一个轻型的基于多代理和Web服务的协作项目进度管理支持系统,并以某型号产品关键部件异地协同制造为例,将论文所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二、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虚拟企业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虚拟企业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适应工作流的公安在线培训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4 主要工作和贡献 |
2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需求概述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2.1 课程管理模块 |
2.2.2 学习管理模块 |
2.2.3 考核管理模块 |
2.2.4 信息管理模块 |
2.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4 工作流需求分析 |
2.5 数据存储需求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设计 |
3.1 总体设计目标 |
3.2 系统总体架构 |
3.3 系统的网络结构 |
3.4 系统功能结构 |
3.5 主要业务流程设计 |
3.6 工作流自适应性设计 |
3.6.1 课程安排的自适应性 |
3.6.2 执行失败的自适应性 |
3.7 数据库存储设计 |
3.7.1 数据库表设计 |
3.7.2 分布式存储 |
3.8 本章小结 |
4 系统实现 |
4.1 功能模块实现 |
4.1.1 课程管理模块 |
4.1.2 学习管理模块 |
4.1.3 考核管理模块 |
4.1.4 信息管理模块 |
4.2 自适应工作流技术实现 |
4.3 数据存储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用例 |
5.2.1 功能测试 |
5.2.2 性能测试 |
5.3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多智能体的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 |
1.2.2 多智能体应用 |
1.2.3 智能决策与IDSS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结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概述 |
2.1.1 物流配送及其模式 |
2.1.2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 |
2.2 智能体及多智能体理论 |
2.2.1 智能体的概念及结构 |
2.2.2 多智能体的概念及结构 |
2.2.3 多智能体通信 |
2.3 多智能体规划实现技术 |
2.3.1 智能体规划系统结构 |
2.3.2 协调引擎的分布式问题求解 |
2.3.3 智能体规划器的规划技术 |
2.4 小结 |
第三章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多智能体建模 |
3.1 物流配送企业模型 |
3.1.1 虚拟企业 |
3.1.2 建模部件 |
3.1.3 物流配送企业建模 |
3.2 Agent强化的物流配送虚拟企业工作流过程模型 |
3.2.1 物流配送虚拟企业工作流管理 |
3.2.2 工作流技术业务过程建模 |
3.2.3 Agent强化的虚拟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工作流模型 |
3.3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智能体模型 |
3.3.1 智能体模型框架 |
3.3.2 智能体结构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多智能体物流配送车辆调度任务匹配及方法 |
4.1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任务分析 |
4.2 任务分解 |
4.2.1 工作分解结构(WBS) |
4.2.2 项目任务分解过程 |
4.2.3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的任务分解策略 |
4.3 基于多智能体的物流配送资源规划 |
4.3.1 物流配送企业资源规划过程 |
4.3.2 资源规划的问题描述与采用的技术 |
4.3.3 实例分析 |
4.4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任务匹配方法 |
4.4.1 车辆调度任务匹配分析 |
4.4.2 任务匹配评价选择方法 |
4.4.3 应用实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多智能体物流配送车辆调度自动协商 |
5.1 多智能体协作 |
5.1.1 多智能体协作系统结构框架 |
5.1.2 基于CNP的多智能体协作机制 |
5.2 多智能体多阶段协商 |
5.2.1 多智能体协商 |
5.2.2 多智能体多阶段协商描述 |
5.3 多智能体自动协商模型 |
5.3.1 自动协商过程 |
5.3.2 协商出价策略模型分析 |
5.3.3 价格协商算例验证 |
5.3.4 自动协商算例启示 |
5.4 基于多智能体的自动协商模拟 |
5.4.1 模拟系统体系 |
5.4.2 多智能体系统设计 |
5.4.3 模拟验证结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集装箱港口车辆调度 |
6.1 概述 |
6.2 集装箱港口车辆调度问题描述 |
6.2.1 港口集装箱作业 |
6.2.2 作业订单信息分解 |
6.3 集装箱港口车辆调度智能体建模 |
6.3.1 集装箱港口业务过程智能体框架 |
6.3.2 集装箱港口车辆调度智能体设计 |
6.4 集装箱港口车辆调度数学建模 |
6.5 基于业务外包的集装箱港口车辆调度数学建模 |
6.5.1 业务外包 |
6.5.2 改进的基于业务外包的集装箱港口车辆调度数学建模 |
6.6 禁忌搜索算法及λ-交换邻域搜索算法 |
6.6.1 初始解的产生和λ-交换邻域搜索策略 |
6.6.2 禁忌结构表及禁忌容量设定 |
6.6.3 终止准则 |
6.6.4 算法 |
6.6.5 算例分析 |
6.7 小结 |
第七章 多智能体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原型系统 |
7.1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系统分析 |
7.2 MAS-VSP多智能体的实现 |
7.2.1 系统实现的总体框架 |
7.2.2 系统问题域模型 |
7.2.3 MAS-VSP的角色模型 |
7.2.4 MAS-VSP的知识模型 |
7.2.5 MAS-VSP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
7.2.6 MAS-VSP的开发流程 |
7.3 MAS-VSP系统运行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3)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 Agent 的工作流管理相关技术研究 |
2.1 Agent 技术 |
2.1.1 Agent 定义和特征 |
2.1.2 Agent 基本体系结构 |
2.1.3 Agent 通信 |
2.1.4 多 Agent 系统 |
2.2 工作流技术 |
2.2.1 工作流定义 |
2.2.2 相关术语 |
2.2.3 工作流参考模型 |
2.2.4 工作流管理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 Agent 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设计目标 |
3.1.2 功能分析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相关理论 |
3.2.2 层次结构设计 |
3.2.3 体系结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 AOV 网和 ECA 规则的工作流模型设计 |
4.1 AOV 网和 ECA 规则 |
4.1.1 AOV 网 |
4.1.2 ECA 规则 |
4.2 WfM-AOV&ECA 模型定义与应用 |
4.2.1 模型定义 |
4.2.2 模型在 Agent-WfMS 系统中的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Agnet-WfMS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
5.1 ECA 规则解析机制 |
5.2 WfM-AOV&ECA 模型映射机制 |
5.3 任务分配机制 |
5.4 活动状态转换机制 |
5.5 预警提醒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Agent-WfMS 系统开发与实现 |
6.1 系统开发 |
6.1.1 开发环境 |
6.1.2 JADE 平台 |
6.1.3 Agent 与 JSP/Servlet 的集成 |
6.1.4 开发思路 |
6.2 系统实现 |
6.2.1 工作流可视化建模 |
6.2.2 活动及子任务定义 |
6.2.3 活动迁移规则定义 |
6.2.4 任务分配规则定义 |
6.2.5 预警提醒定义 |
6.2.6 工作流的执行与监控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技术—社会双视角下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2 研究综述 |
2.1 知识管理 |
2.2 协同管理 |
2.3 协同知识管理 |
2.4 三者关系 |
3 技术-社会双视角研究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技术一社会双视角下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概述 |
3.1.1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概念 |
3.1.2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内涵 |
3.2 技术-社会双视角研究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3.2.1 企业知识管理对协同软件的需求 |
3.2.2 企业知识管理对协同环境的需求 |
3.3 技术-社会双视角研究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可行性 |
3.3.1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系统科学观点 |
3.3.2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指导 |
4 技术-社会双视角下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研究切入点 |
4.1 技术-社会双视角下的研究切入点选取的依据 |
4.2 技术-社会双视角下的研究切入点的选取 |
4.3 技术-社会双视角下的两个研究切入点 |
4.3.1 技术视角下的研究切入点——协同技术 |
4.3.2 社会视角下的研究切入点——知识协同社区 |
5 技术视角下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研究——协同技术的应用 |
5.1 工作流管理技术与多Agent技术在协同技术框架体系中的作用 |
5.2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中的过程应用及模型构建 |
5.2.1 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对企业协同知识管理过程的启示 |
5.2.2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过程描述 |
5.2.3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工作流模型 |
5.3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中的多Agent应用及模型构建 |
5.3.1 智能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定义 |
5.3.2 多Agent技术应用于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可行性 |
5.3.3 基于多Agent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模型 |
6 社会视角下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研究——知识协同社区的应用 |
6.1 企业知识协同社区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SNA |
6.1.1 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 |
6.1.2 SNA方法应用于企业知识协同社区研究的可行性 |
6.2 企业知识协同社区社会网络对社区知识创造的影响——以协同氛围为中介变量 |
6.2.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6.2.2 研究基础与研究综述 |
6.2.3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6.2.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6.2.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6.2.6 研究结果讨论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工作小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5)基于信息流的虚拟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虚拟企业模型及其信息流 |
2.1.1 由CAS的基本元素构造虚拟企业模型 |
2.1.2 虚拟企业信息流概念 |
2.1.3 虚拟企业信息流管理的环境分析 |
2.1.4 企业信息处理过程分析 |
2.1.5 信息挖掘和归类方法研究 |
2.2 MAS理论 |
2.2.1 MAS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
2.2.2 MAS在VE中的应用 |
2.3 CORBA技术 |
2.4 信息管理模型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信息流分析 |
3.1 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动态管理过程模型 |
3.2 虚拟企业动态管理中的信息流重组 |
3.2.1 虚拟企业特点分析 |
3.2.2 基于核心能力的信息流重组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企业模型体系结构 |
4.1 应用性质维 |
4.2 视图模型维 |
4.3 通用层次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5.1 虚拟企业业务流程图 |
5.2 基于CORBA的Multi-Agent虚拟企业信息系统 |
5.2.1 运作控制层设计 |
5.2.2 决策支持层设计 |
5.2.3 界面MAS层 |
5.2.4 技术支撑层设计 |
5.3 系统功能设计 |
5.4 系统实现思路 |
5.4.1 系统实现环境与要求 |
5.4.2 系统实现采用的关键技术 |
5.4.3 系统实施的具体方案 |
5.4.4 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协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章节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Petri网的基本原理 |
2.1.1 Petri网的基本概念 |
2.1.2 Petri网的基本性质 |
2.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2.2 工作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1 工作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2 跨组织工作流管理 |
2.3 Agent技术理论 |
2.3.1 Agent的特性 |
2.3.2 Agent的基本结构 |
2.3.3 Agent的体系结构 |
第3章 基于用户视图的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协同方法 |
3.1 基于用户视图的相关定义 |
3.2 通过虚状态实现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协同 |
3.2.1 工作流的抽象与广播 |
3.2.2 工作流匹配与互连 |
3.2.3 工作流合作与监控 |
3.2.4 实例分析 |
第4章 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集成算法 |
4.1 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集成算法描述 |
4.1.1 工作流抽象算法描述 |
4.1.2 跨组织工作流的匹配算法 |
4.2 通过实例对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
第5章 基于Agent的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协同框架 |
5.1 跨组织工作流的业务过程模型 |
5.2 Agent的通用结构 |
5.3 虚拟市场动态协同框架结构设计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回顾 |
6.2 成果及意义 |
6.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Agent的工作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工作流技术研究现状 |
1.2.2 Agent 在工作流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工作流技术 |
2.1 工作流的起源与基本概念 |
2.1.1 工作流的起源 |
2.1.2 工作流的相关概念 |
2.2 工作流参考模型 |
2.3 工作流管理系统 |
2.3.1 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
2.3.2 工作流管理功能 |
2.3.3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实施 |
2.4 工作流技术发展方向 |
2.4.1 工作流技术中的不足 |
2.4.2 Agent 技术在工作流中的应用 |
3 基于Agent 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3.1 Agent 技术介绍 |
3.1.1 Agent 概述 |
3.1.2 Agent 的基本特性 |
3.1.3 多Agent 技术特点 |
3.2 基于Agent的软件设计 |
3.2.1 基于Agent 设计方法的必要性 |
3.2.2 基于Agent 软件设计特点 |
3.2.3 Agent 与Object 的区别 |
3.3 工作建模 |
3.3.1 工作流建模相关方法 |
3.3.2 基于Agent 的建模技术 |
3.4 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
3.4.1 角色和职责划分 |
3.4.2 基于Agent 的业务过程体系 |
3.5 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3.5.1 模型设计与工作机制分析 |
3.5.2 基于Agent 的业务过程执行 |
4 基于Agent 的虚拟企业工作流 |
4.1 虚拟企业 |
4.2 业务过程管理Agent设计 |
4.3 基于Agent的虚拟企业工作流响应序列图 |
4.4 Agent协商 |
5 基于JADE 平台的物流工作流实例 |
5.1 多Agent支撑平台JADE |
5.1.1 JADE 平台介绍 |
5.1.2 平台和容器 |
5.2 JADE 平台内Agent间的通讯 |
5.2.1 FIPA 通信规范 |
5.2.2 基于FIPA 的通信过程 |
5.3 Agent任务的实现 |
5.4 JADE 类库 |
5.5 基于Agent的物流虚拟企业工作流 |
5.6 购买业务过程Agent设计 |
5.6.1 业务过程管理Agent |
5.6.2 Agent 设计 |
5.7 本体设计 |
5.7.1 业务过程本体 |
5.7.2 设计方法 |
5.8 服务注册与Agent协商 |
5.8.1 服务注册 |
5.8.2 Agent 协商 |
5.9 基于JADE 平台的系统测试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8)基于网格理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1.1.2 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武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供应链中信息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
1.2.2 供应链信息系统在网格环境下的新阶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
2.1.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
2.1.2 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综述 |
2.2 网格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网格理论概述 |
2.2.2 网格的基本架构 |
2.2.3 网格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网格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
2.3.1 网格计算的基础架构——Oracle 10g |
2.3.2 IBM网格计算策略 |
2.3.3 网格在信息系统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格对于供应链跨组织协调的影响及其前景分析 |
3.1 引言 |
3.2 供应链活动的协调机制 |
3.2.1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模式 |
3.2.2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决定因素 |
3.2.3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成本因素 |
3.2.4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环境因素 |
3.3 供应链中的信息协调 |
3.3.1 供应链中信息协调的发展过程 |
3.3.2 供应链信息系统在组织间协调的作用 |
3.3.3 供应链信息协调的价值分析 |
3.4 网格技术对于供应链信息协调的影响 |
3.4.1 网格环境中的商务协同 |
3.4.2 网格技术对企业内部的影响 |
3.4.3 网格技术对供应链信息协调的支持 |
3.4.4 网格技术在信息协调中的应用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格技术及其在供应链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pen Grid Service Architecture,OGSA) |
4.2.1 OGSA的基本思想 |
4.2.2 OGSA的框架结构 |
4.3 开放网格服务基础设施(Open Grid Service Instrument,OGSI) |
4.3.1 OGSI的层次结构 |
4.3.2 OGSI中网格服务的交互模型 |
4.3.3 OGSI存在的缺陷 |
4.4 Web服务资源框架与Web服务通知 |
4.4.1 Web Services |
4.4.2 WS-Resource与隐式模式 |
4.4.3 WSRF的概念和结构 |
4.4.4 WS-Resource的生命周期 |
4.4.5 WS-Notification |
4.4.6 OGSI与WSRF以及WS-Notification比较 |
4.4.7 WSRF与OGSA的关系 |
4.5 网格与SOA |
4.5.1 网格对SOA的影响 |
4.5.2 SOA对网格的影响 |
4.6 网格在供应链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4.6.1 设计网格应用程序时考虑的因素 |
4.6.2 基于网格的信息系统的构建策略 |
4.6.3 网格对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框架 |
5.1 引言 |
5.2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
5.3 网格信息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 |
5.3.1 构建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因素 |
5.3.2 信息基础设施的虚拟化结构 |
5.3.3 基于OCSA-DAI的数据虚拟化实现 |
5.4 Web服务资源的交互模式 |
5.4.1 Web服务资源的创建以及操作 |
5.4.2 Web服务资源通知机制的实现 |
5.5 应用层的基本结构设计 |
5.5.1 利用ESB实现Web Service的封装 |
5.5.2 利用ESB与BSC的结合来实现业务流程 |
5.6 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 |
5.7 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QoS)保证 |
5.7.1 网格QoS的基本要求 |
5.7.2 网格QoS控制模型 |
5.7.3 网格QoS关键技术 |
5.8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5.8.1 实现技术可行性 |
5.8.2 功能适用性 |
5.8.3 遗留系统(Legacy System)处理可行性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间的交互 |
6.1 引言 |
6.2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平台的结构 |
6.2.1 网格技术在信息系统集成中的优势 |
6.2.2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平台的基本结构 |
6.2.3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平台的特性 |
6.2.4 网格供应链信息平台的层次结构 |
6.3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系统的工作流管理 |
6.3.1 工作流概述 |
6.3.2 供应链中的跨组织工作流 |
6.3.3 基于网格的跨组织工作流管理特性 |
6.3.4 应用层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6.3.5 网格中间件层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6.4 网格信息系统对于B2B合作的数据支持 |
6.4.1 B2B合作的信息基础——EDI |
6.4.2 网格环境中EDI的替代者——RosettaNet |
6.4.3 基于RosettaNet的Web Service实现 |
6.5 网格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水平分析 |
6.5.1 时间Petri网及其对于供应链的建模 |
6.5.2 业务流程中的信息传递速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网格信息系统对于供应链协调的支持 |
7.1 引言 |
7.2 基于网格的企业应用集成的实现 |
7.2.1 信息孤岛与应用系统整合 |
7.2.2 基于网格与SOA的EAI实现 |
7.3 基于网格的信息系统对于牛鞭效应的弱化 |
7.3.1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概述 |
7.3.2 网格信息系统对于VMI的支持 |
7.3.3 网格信息系统对于CPFR的支持 |
7.4 基于网格信息系统的供应链柔性分析 |
7.4.1 SCM的柔性及信息系统的柔性 |
7.4.2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柔性 |
7.4.3 基于网格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对于SCM柔性的支持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的发展 |
1.1.1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产生的背景 |
1.1.2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
1.1.3 敏捷虚拟企业的产生 |
1.2 研究现况 |
1.3 我国虚拟企业现况分析 |
1.4 本课题研究的的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敏捷供应链与虚拟企业 |
2.1 虚拟企业的分类 |
2.2 供应链与虚拟企业的结合 |
2.3 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 |
2.3.1 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的体系结构 |
2.3.2 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运作机制 |
2.3.4 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特征 |
2.3.5 敏捷供应链式虚拟企业的本质内涵 |
2.3.6 供应链式虚拟企业建立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企业协同制造网络AGENT体系结构研究 |
3.1 Agent技术 |
3.1.1 Agent的定义 |
3.1.2 Agent模型结构 |
3.1.3 软件Agent能力配置 |
3.2 虚拟企业协同制造网络中多Agent系统体系结构 |
3.2.1 协同制造网络中的Agent联邦 |
3.2.1.1 Agent联邦 |
3.2.1.2 虚拟Agent联邦和中介Agent |
3.3 协同制造网络中多Agent系统模型 |
3.3.1 协同制造网络中多Agent系统功能组成 |
3.3.2 协同制造网络中多Agent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
3.4 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企业网络化制造系统运营决策体系 |
4.1 决策支持系统与数据仓库技术 |
4.1.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
4.1.2 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 |
4.1.3 决策支持技术 |
4.1.3.1 数据仓库技术 |
4.1.3.2 数据挖掘技术 |
4.1.3.3 OLAP技术 |
4.1.4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 |
4.2 虚拟企业网络化制造协同决策 |
4.2.1 虚拟企业网络制造系统中决策活动及其特点 |
4.2.2 网络化制造系统中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虚拟企业工作流管理 |
5.1 工作流管理系统基本概念 |
5.2 工作流管理系统 |
5.2.1 工作流管理 |
5.2.2 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的的功能 |
5.3 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
5.3.1 工作流流程建模方法 |
5.3.2 工作流参考模型 |
5.4 虚拟企业协同制造中基于WfMS的过程管理 |
5.5 基于银行家算法的动态资源分配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企业面临的新环境 |
1.1.2 企业战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 |
1.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任务工期预测研究 |
1.2.2 协作项目进度计划模型及方法研究 |
1.2.3 协作项目进度跟踪技术研究 |
1.2.4 协作项目进度控制与调度研究 |
1.3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各章安排 |
第二章 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业务过程分析与建模 |
2.1 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概念及其特征 |
2.1.1 项目的概念及特征 |
2.1.2 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的概念及特征 |
2.2 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的组织模式 |
2.2.1 企业间合作的几种模式 |
2.2.2 协作项目组织模式的界定 |
2.3 协作项目进度管理过程分析 |
2.3.1 协作项目全生命周期分析 |
2.3.2 协作项目组织的逻辑域划分 |
2.3.3 协作项目业务过程层次划分 |
2.3.4 协作项目进度管理过程分析 |
2.4 协作项目业务过程建模 |
2.4.1 协作项目中的工作流管理 |
2.4.2 协作项目业务过程模型 |
2.4.3 基于多代理的协作项目工作流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任务工时预测研究 |
3.1 任务工时预测研究现状分析 |
3.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特点 |
3.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工期预测 |
3.3.1 灰色过滤器模型 |
3.3.2 任务工期的灰色预测模型 |
3.4 考虑风险因素的工时预测模型 |
3.4.1 任务工期风险分析 |
3.4.2 考虑风险因素的工期预测模型 |
3.5 实例分析 |
3.5.1 灰色系统理论对传统工期预测的改进 |
3.5.2 考虑风险因素的任务工期 |
3.6 总项目的预测工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协商的协作项目进度计划研究 |
4.1 协作项目进度计划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
4.1.1 协作项目进度计划的特点 |
4.1.2 协作项目进度计划面临的问题 |
4.2 协作项目进度计划模型 |
4.3 基于协商的协作项目进度计划过程 |
4.3.1 全局域内的项目进度全局规划 |
4.3.2 全局域内的任务工期协商规划 |
4.3.3 企业域内的详细生产计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工作流的协作项目进度跟踪研究 |
5.1 协作项目进度跟踪问题分析 |
5.1.1 项目进度跟踪的必要性 |
5.1.2 协作项目进度跟踪的困难 |
5.2 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管理的信息集成 |
5.2.1 工作流管理与项目管理信息集成的必要性 |
5.2.2 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5.2.3 工作流管理与项目管理信息集成的基础 |
5.2.4 PML与PERTML的映射机制 |
5.2.5 基于XML的PML与PERTML映射实现 |
5.3 基于工作流的协作项目进度跟踪与数据采集 |
5.3.1 协作项目进度跟踪的内容 |
5.3.2 协作项目工作流模型中多代理的功能 |
5.3.3 基于协作项目工作流的任务进度信息采集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协作项目的进度控制与动态调度 |
6.1 协作项目进度控制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
6.1.1 项目进度控制的概念 |
6.1.2 项目进度控制原理 |
6.1.3 协作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与过程 |
6.2 协作项目进度偏差的识别与分析 |
6.2.1 进度偏差识别工具的比较与分析 |
6.2.2 基于进度前锋线的协作项目进度偏差识别 |
6.2.3 协作项目进度偏差分析 |
6.3 协作项目动态调度理论及方法 |
6.3.1 协作项目任务状态及其调度方法分析 |
6.3.2 面向协作项目的关键任务工期动态调度算法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协作项目进度管理原型系统实现 |
7.1 系统概述 |
7.2 系统角色及其功能模型 |
7.3 本体论及网络化协同制造本体 |
7.3.1 本体论定义 |
7.3.2 网络化协同制造本体及其建立 |
7.4 系统运行实例 |
7.4.1 用户注册与登录 |
7.4.2 编制协作项目进度计划 |
7.4.3 进度跟踪 |
7.4.4 进度控制与调度 |
7.5 系统原型的特点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虚拟企业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适应工作流的公安在线培训系统设计与实现[D]. 何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1)
- [2]基于多智能体的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决策方法研究[D]. 李义华. 中南大学, 2012(12)
- [3]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D]. 侯堃. 北京工商大学, 2012(05)
- [4]技术—社会双视角下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研究[D]. 柯青. 武汉大学, 2011(04)
- [5]基于信息流的虚拟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研究[D]. 徐娜娜. 天津财经大学, 2011(10)
- [6]跨组织工作流的动态协同技术研究[D]. 赵静. 青岛大学, 2011(06)
- [7]基于Agent的工作流设计[D]. 徐光志. 烟台大学, 2009(07)
- [8]基于网格理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研究[D]. 陈志圣. 同济大学, 2008(10)
- [9]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虚拟企业建模研究[D]. 綦永砫. 兰州理工大学, 2007(02)
- [10]网络化协同制造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研究[D]. 魏从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