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座高楼从地面开始

数万座高楼从地面开始

一、万丈高厦起于平地(论文文献综述)

龙晓露[1](2020)在《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时期,湘中地区掀起了建筑兴建潮。深入剖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可知与晚清湘军密切相关。湘军兴起于湘中地区,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广泛地影响了这一地区,民居建筑的兴盛便是这一影响下的产物,这些建筑也带有明显的湘军影响下的地域特征。本文将湘军的兴起这一历史事件与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的兴盛这一建筑现象关联起来。将晚清时期这一地区分散的民居建筑纳入统一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深入挖掘这些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思考适宜的保护方法。在对现存晚清时期湘中民居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十八处湘军将领府第、湘军将领祖居地、祠堂、书院建筑进行详细的测绘,获得了详实的一手基础资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湘军将领府第建筑。通过对建筑的形制特征、构造做法、装饰艺术进行归纳,总结出这些府第建筑的一般性特点:(一)湘军团体特有的品格贯穿于湘军将领府第的始终,铸就了这些建筑方正、规整、雄壮、具有“崇高感”的气质与灵魂;(二)湘军集团渗透着深厚的儒家文化理念。“礼制”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湘军将领府第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高差、功能分布,甚至在建筑的装饰上,都印刻着礼制思想的烙印;(三)超出常理的规模尺度透露着长期征战的湘军将领为弥补内心缺失而采取的“报复式挥霍”的宣泄途径;(四)这些建筑在构造做法和材料运用上大多遵循当地传统,体现出湘军尊崇的“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品格;(五)通过与清中期士绅民居进行对比,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装饰艺术也在晚清发生转变,并具有浓厚的湘军文化色彩。为了解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变迁,本文以涟源市杨市镇杨家滩务本堂刘氏家族的建筑为例,通过对比清中期刘氏家族的祖居地以及湘军兴起后家族主要湘军人物的府第建筑,可以看出湘军兴起改变了刘氏家族的发展脉络,进而带来了家族建筑的“突变”,并着重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湘军将领府第建筑具有类型化的一般性特征,但具体到每一座建筑,又有其特殊性。《园冶》有云“三分匠,七分主人”,为了解“七分主人”对建筑面貌产生的作用,本文选取曾国藩的富厚堂与其弟曾国荃修建的大夫第为例,对两处建筑的建造背景、建筑的差异等进行比较,并结合曾国藩与其兄弟子侄的往来书信了解二者对于住宅建造及居住环境营建的不同看法。可以看出,除去使用需求、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外,个人修为对建筑面貌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本文还对这一时期的祠堂和书院建筑进行了研究。湘军的兴起带来湘中地区宗族的发展,也带来了湘中地区祠堂建筑的兴盛。对当地多个家族的族谱进行研究,得出军功家族祠堂数量激增是造成这一时期湘中地区祠堂兴盛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湘中祠堂自清朝以来的演变规律。对书院的论述以晚清湘中书院的建造背景切入,这一时期书院的兴建与湘军的兴起关系密切,并以现存的东山书院为例,分析书院的形制特点。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遗产保护状况令人堪忧,本文尝试提出了两种针对性保护的方式方法。这些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完整型、破损型和遗址型。针对完整型建筑遗产,由于建筑年代久远,现状保存完好的建筑也不可避免需要进行构件的修复。在实际工程中,对修复方法的选择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相关研究很少使用定量方法来评估古建筑修复的决策过程。因此,提出一种针对古建筑木构件修复方法选择的模型,即一种以单值中智集(SNNS)形式提供决策信息的多准则群体决策(MCGDM)方法对建筑构件修复方法进行确定。针对破损型建筑,提出一种基于现状和口述史的建筑复原方法。在主体建筑尚有部分存留,且还有见证者可以提供口述信息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复原,记录和保存尽可能多的建筑信息,不失为一种可能的“抢救性保护”的途径。

余聪[2](2019)在《观音题材宝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观音题材宝卷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文学与宗教宝卷,本生与应身故事宝卷等。观音题材宝卷在命名、形制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宝卷序言及俗曲则提供了了解宝卷版本、明清俗曲发展新的视角。宝卷叙事上遵循一定的程式结构,总体分为三大叙事类型:地狱叙事构建奇幻诡谲的异质空间,通过地狱恐怖劝人向善;家庭叙事关注家庭内部关系,描写了家庭内部修道与伦理的矛盾及其消解;时事叙事关注时事,提出解决措施,注重社会稳定。本生故事中妙善公主坚心修行,应身故事中观音随类化现,承担着启悟者、指引者、救度者的角色。宝卷中的观音信仰复杂,南海观音保留了大慈大悲广大灵感拔苦与乐的核心义理,同时融合了其他观音信仰成为主流。民众信仰活动则围绕“家庭-庙宇-普陀山”三重信仰空间展开,仪式丰富,信仰的内容更注重实用。宝卷的功能丰富,观音题材宝卷是民众社会道德的教科书,通过“法戒并陈”的方式指引人们构建符合传统社会规范的社会。同时,以《香山宝卷》为代表的众多女性修行宝卷为女性提供了解脱的“新”出路。宝卷中的禅宗语句、方言语词、熟语歇后语、民俗事项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是一座重要的宝库。

孙晓琳[3](2019)在《明代作家张邦奇研究》文中指出张邦奇,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是明中期较为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身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在甬上文坛颇有声望。他与明代享誉盛名的张时彻并称为“叔侄两尚书”,留存下来的诗文集有七十八卷,其理学思想与儒学讲授对甬上以及四川等地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后世学者主要注重对其政治任职及编修、刊刻史书等领域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地位。本篇论文以明代作家张邦奇的诗文作品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生平和交友情况,按照题材对其作品分类并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与赏鉴,最终在文学史上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评价。本文由绪论、四个章节部分及附录构成。绪论中对目前学界对张邦奇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与归纳,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进行一定阐述。第一章主要分为四节,对槎湖张氏作谱系考略,从中探寻张氏家族的家传风貌;张邦奇自幼灵慧善解,天资聪颖,在政治生涯中,一生任职辗转多地,履进履辍,在“仕”与“隐”中徘徊不定,笔者从幼承家学、仕宦生涯两个方面对张邦奇的生平进行考述,并且对张邦奇的交友与着述进行探究,勾画张邦奇整体形象。第二章主要研究张邦奇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掌握其诗歌创作情况。张邦奇所存诗歌十分丰富,达1600余首,其内容分为八大部分,主要包括思亲怀乡、写景纪游、题画诗、咏物诗、应制奉和、送别友人、悼怀诗及田园农耕诗。张邦奇作为茶陵派的成员,其诗歌多有可观之处,艺术特色包括用韵巧妙精当、组诗的运用、叠词的使用、语虽淡情至深四个方面。第三章是对张邦奇的散文创作情况的分析,采用文体分类的方式,对张邦奇序文、散传、公牍文、书信等文体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从而探究每种文体不同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主要对张邦奇在君子人格、文学方面与政治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进行评价,以古代典籍为依据,从着录与收录的情况来分析张邦奇对于后世的影响,尽可能客观地为作家张邦奇在文学上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在正文后,附上为张邦奇传记资料以及对《张文定公四友全集》中诗歌部分的整理,不仅能丰富他的个人形象,对正文作以补充,而且对明代作家资料整理也有一定的丰富。张邦奇一生着作繁多,并保存较为完善,其诗歌方面受到茶陵派研究领域的关注与认可;在文章方面,被世宗认可为“学行和文章当为世人第一”。其穷经皓首,一生治学,对张时彻等文坛大家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文作品与理论,均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学价值,值得我们去关注。

高引荫[4](2016)在《民族地区乡村内源发展研究 ——以宣恩县高罗乡板寮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内源发展模式是发展人类学视野下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它与外源发展的模式不同,外源发展的思路是由外来力量例如外来企业或政府部门来主导地区发展,而内源发展强调发展应以本地的资源为基础,以发展主体的能动性和创新性为动力,以提高发展主体的个人技能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在研究乡村发展的具体可行的发展模式中,内源发展模式与外源发展模式相比更注重当地人的发展和乡村自身的利益。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高罗乡板寮村为田野调查地点,详细阐述了板寮村自然环境、人口构成、生计方式的基本情况。从其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环境治理三个方面阐述板寮村的发展实践与对策,总结板寮村现阶段经济建设、乡村文化、社区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成效,分析板寮村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一是发展观念存在偏差、二是发展能力建设不足、三是发展模式依赖外源力量。基于前文的基础上,文中最后一章分析了民族地区乡村实行内源发展的可行性和对策,即现有政策对内源发展的支持机制,以及民族地区乡村实行内源发展的对策: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发展主体的参与性、鼓励合作发展方式、处理好内源和外源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内源发展模式能够在乡村发展过程中达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平衡,同时整合乡村的现有资源、建立良好的发展秩序、追求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现阶段的板寮村享有政策优惠,项目发展前景良好,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正逐步完善,阻碍板寮村的村民实行内源发展的根源在于人的发展没有跟上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步伐。正因为人的发展没有跟上,板寮村才会出现众多可持续发展困境。笔者无意于将板寮村树立为民族地区乡村内源发展的典范,抑或作为批判民族地区乡村外源式发展的靶子,只是希望通过板寮村发展实践的考察,分析其中显现的内源发展的因素或特点,以及困境。通过这样一个个案来对民族地区乡村内源发展模式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板寮村是众多民族地区乡村的一个缩影,对板寮村的发展的研究与思考能给民族地区乡村发展提供思路,在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过程中,在整合当地资源的情况下应高度重视当地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增强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只有人的发展成功,才能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孟鑫[5](2018)在《明代安福周氏家集《存存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集是文学文献当中较有特点的一类文献,主要是指汇编的家族性文学总集,可以是一个家族中一代人的作品,也可以是两代甚至数代家族成员的作品。所收录的内容一般以诗词文为主,偶尔收有集部以外的着述,在目录着作中一般被收入集部总集类。家集萌芽于唐,在明清两代走向兴盛。作为家族文献,家集承载着家族的共同意识和文学及文化观念,保存着很多偏为冷僻的资料,无论是对于家族本身的研究,亦或对于文学史、文化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存存稿》是江西安福周氏的家集,周泰所编,周寀续编。本文通过对安福周氏家集《存存稿》的研究,以期对家集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安福周氏家族述介。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追溯周世家族源流,对周氏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周氏家风形成原因,并介绍其家集《存存稿》的编纂成书。第二章,《存存稿》内容研究。通过对《存存稿》中各部诗集的认真阅读分析,将其中的作品进行分类论述。第三章,从《存存稿》看家集的价值。从关于诗歌内容的研究中,分析家集的价值。在反映家集编纂的特点、反映动荡与变革之际的文人心理、反映家族文化的世代传承三方面进行论述。

邹虎[6](2018)在《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碑刻文献的断代整理,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从涉及的具体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代以前,而以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最爲注目。五代以後,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基本无人问津,是碑刻文献整理的阙环。本文以元代碑刻爲主题,力图补充碑刻文献整理的缺失,并带动近代碑刻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元朝之於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由於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元史的研究。元代碑刻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堪称元史研究最爲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以碑刻拓本或原石爲依据,对元代传世碑刻文献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订正;无传世释文文本的,则另行释读,力求爲学界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元代碑刻文献参考材料,爲元代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元代碑刻文字和词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尤具研究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即简化。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字形空缺,爲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於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爲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张帅[7](2017)在《老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的历史记忆》文中提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自然村八陡庄地处鲁中山区,属孝妇河流域,民间传说为颜文姜娘家村所在地,是颜文姜传说与信仰的核心地带之一。八陡庄所在的博山地区因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工场手工业的早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特色,并在德日等列强的侵略和开发中较早开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八陡庄的民众因此而拥有了独特的人生历程。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八陡庄也在政治、区划、经济方面迎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开始由一个与工业化相结合的历史阶段转入到一个与新兴城市更加紧密结合的现实阶段,这也就意味着八陡庄原有的生活和文化空间存在着被城市文化所逐渐溶解的极大可能性,村落的传统文化传承也面临着断裂的危机。正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八陡庄经历过工业化时代的老人们开始积极地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作用。本文所关注的正是从乡土社会中走入现代的老人群体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的具体作为和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关注的老人群体具有独特性的一面,成长于传统乡土社会的他们普遍都在区域社会的发展中受到了工业化的影响,从而具有了亦工亦农的身份属性。到了社会急剧变迁的新时期,他们又进入了以城乡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阶段,他们既拥有了历史变迁见证者的身份,又成为诞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主导者和权威解释者。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记忆中,既有着个人参与工业化进程的生活历史,也包含着地域社会的古老的社会发展历史。短时段的个人生活史与长时段的历史经验相互交织,共同存在是老人群体的历史记忆的重要特征。两种不同的历史记忆在老人们的实践中分别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前者深刻的影响了记忆主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选择;而后者则通常会成为乡村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知识而左右民众的生活,能给予社会共同体一个更具有核心价值和传统规范的神圣化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之中,不同社会经历的人可以拥有不同的短时段历史记忆,但是大家所遵循的生活知识是基本相同的,往往与长久的历史记忆连在一起,所以说长时段的历史记忆反而更加具有影响现实生活的功用。为了更好地说明老人群体如何以长时段的历史记忆作用于当下社会现实,本文特意选取了八陡庄的颜文姜传说与信仰仪式为个案。颜文姜传说是在博山地区非常被突出强调的地方性传说,虽然与梁祝化蝶、白蛇传等传说相比,流布的地域范围非常有限,但是它对特定地方社会的建构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是全国性的传说所无法比拟的。八陡庄以传说中颜文姜娘家村的身份而进入博山颜文姜信仰的核心圈,使得村落在整个博山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始终占据了重要地位,八陡庄内的两个行政村青石关村与阁子前村围绕"谁是颜文姜的正娘家"而产生的博弈性叙事不断丰富了传说的内容,也体现了传说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八陡庄的老人群体所参与的"接颜奶奶回家歇伏"的仪式也是在颜文姜传说的基础之上诞生和被改造的,老人们年复一年的组织和参与仪式强化了自身的身体对于有关地方社会由来的神异历史的认同和体验,所以说仪式也是一种记忆历史的方式,而且仪式能够形成一个记忆之场,包容了各种各样的记忆。总之,在老人群体的历史记忆中至少包含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与个人人生经历相关的短时段历史记忆,一种是在地域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长时段的历史记忆。对于八陡庄的老人群体来说,短时段的历史记忆就是他们参与工业化进程的个人生活史,长时段历史记忆就是八陡庄农耕文明时期延续至今的农耕民俗文化与知识,这两种历史记忆统一为老人群体的生活记忆存在于他们的身体之中,呈现于日常生活,实际上民众所追求的并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一种"历史感",以赋予当前社会发展以历史的意义,从而在满足个人情感,维护村落共同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农村即将被溶解的社会现实,乡村的历史记忆必然会成为当代人最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村落中的老人群体非常自觉承担起了传承与维护一个地方社会历史记忆的重大责任,这种在社会巨变时代的抗争性文化实践所展现出来的伟大力量和崇高情怀在当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别具一番悲壮的意味,直击人心。对这种行为的关注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今天群众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社会实践所具有的时代与现实意义的理解。本文的文章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正文,含五个章节;第三部分为结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相关学术史梳理以及对本文研究方法的有关说明。首先描述了对田野点的主观印象以及进入田野点的过程,并从学理上讲述了选择历史记忆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进而对以村落政治和历史记忆为主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最后对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做出一定说明。正文部分第一章为"博山地区工业化历史的民间记忆",分别从地理区位、城镇化开端、劳作模式变化、日常生活转变等方面描述了博山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历史,本章既将博山的工业化进程当成一种历史现实,又将其作为民众内心中的历史记忆来看待,因此在行文中尤其注意呈现来自不同民众的鲜明的历史叙事。第二章为"长时段历史记忆与民俗文化",分别从待客与节日、修庙与拜庙、老人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来描述包含在农耕民俗文化传统之中的长时段历史记忆,并指出老人群体是长时段历史记忆的主导者和权威解释者。第三章为"亦工亦农的老人群体",本章将更多地笔触用于描述村落中具体的、小写的"人"的行为与话语,通过对不同身份的个人生活史的客观呈现来反映地方社会来自最底层的也是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根据对老人不同类别、老人群体的组织与活动的分析,指出"亦工亦农"既是对老人群体特殊身份属性的概括,又说明了作为文化主体的老人群体所具有的双重历史记忆身份。第四章为"老人群体与颜文姜传说在当下的演绎",首先对颜文姜信仰的仪式活动和场所做出说明;其次以青石关村和阁子前村围绕"谁是娘家村"所产生的话语重构与博弈,一方面呈现出颜文姜传说在村落中的文本演变,另一方面分析了不同群体围绕神圣资本的不同运作方式;最后通过对仪式过程的介绍和对参与仪式的人的具体行为的描述来展现老人群体在"接颜奶奶回家歇伏"这个记忆之场中的身体实践。第五章为"老人群体的历史观与历史记忆",提出并从学理上说明了老人群体中存在的短时段历史记忆与长时段历史记忆的两种历史观。重点分析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民众如何选择、经营和再造历史记忆,又如何赋予现实以历史感,或者赋予历史以现实意义,从而使历史记忆在村落集体认同的构建中发挥作用。第三部分为论文结论,将老人群体关于历史记忆的实践行为定义为社会巨变时代的抗争性文化实践,强调了老人群体关于长时短、神异性历史记忆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当代价值,最后指出面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课题,学者和其他精英群体应该充分理解并尊重民间记忆主体的文化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民间的历史记忆,也才能更好地得知民众如何通过历史记忆赋予农村一种村落共同体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加科学的认识农村的文化建设。

祁剑青[8](2017)在《陕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民居指按照传统方式、利用传统建筑材料兴建的、供百姓家庭或家族居住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或文化事象,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颇为密切。陕西省无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区域差异都极为明显,传统民居有窑洞、合院、土木瓦房、木庵土房、石板(片)房、竹木房、茅草房、吊脚楼等类型。本文以陕西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资料与地方史志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分析陕西传统民居文化景观的地域分异及形成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陕北长城沿线为风沙滩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传统民居主要是砖土木结构瓦房和砖石锢窑。陕北高原其余地方的聚落多选址在向阳的湾、沟、渠、峁、畔、川等处地势较开阔之处,主流传统民居为窑洞,以靠崖窑居多;塬面地区有少量瓦房以及土坯锢窑等的分布;石质山区、河谷阶地地貌区盛产青石,石锢窑流行关中平原传统民居以窄院为主,渭北台塬地坑院与窄院参半分布,如在千阳、岐山、扶风、乾县、礼泉、泾阳、三原等县,县北多地坑院,县南多窄院,另有锢窑、靠崖窑的分布。2.太白、凤县两县,周至、户县、蓝田等县的秦岭山区部分,合院式民居院落狭长,房屋进深长而出檐深远,屋顶以硬山顶为主流,墙体多粉刷为白色。秦岭山地盛产石材,有石板房分布。土木瓦房是陕南农宅的主流类型,在平地与山地、丘陵地带广泛分布。汉中盆地、安康盆地、商丹盆地等地势平坦区域,合院式民居为主流。依山傍水之处还分布有吊脚楼、望江楼;大巴山地的宁强、南郑、西乡、镇巴、岚皋、镇坪等县,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石板房居多,且数量明显多于秦岭山地。3.自然地理环境在陕西传统民居的形成机制中起基础性作用。平面布局主要受制于地形:平地区多合院式民居;山地、丘陵地带的民居平面布局多呈一字形、L形、U形。气候(日照、风雨、温度、干燥度等)对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立面形态、屋顶、墙体、建筑材料等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秦岭以北以硬山顶为主流,秦岭以南以悬山顶为主流且屋顶苫背轻薄、出檐深远。陕北合院的院落宽敞,东西厢房与正房之间的间距以不遮挡正房的正常采光为宜;关中盛行窄院,院落形成大片阴影区域以防夏季太阳暴晒;陕南合院则采用天井,利用了天井的“烟囱效应”;陕北传统民居的窗户大于关中与陕南地区,以利采光。生工作为天然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利用,靠崖窑、地坑院、土坯锢窑、土木瓦房皆为生土建筑。石质山区、河谷阶地地貌区石材丰优且开采方便,秦岭以北多石锢窑,有少量石板(片)房;秦岭以南流行石板(片)房。同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会伴以不同的传统民居类型,不同地域也会出现相同的传统民居类型。4.经济环境首先制约着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质量与细部装修的精美程度,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也体现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上。5.传统民居的选址、营造存有一定的信仰与禁忌;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反映了传统社会的礼制思想,遵循主尊仆卑、长幼有序。移民运动加强了区域间民居文化的交流,一地的民居在迁移到另一地时,在形制上往往会加以改变以适应新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6.陕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区可以划分为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文化区与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文化区。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文化区又可分为长城内外锢窑与四合院民居文化亚区、陕北高原靠崖窑民居文化亚区、关中平原窄院与地坑院民居文化亚区。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文化区又可分为秦岭山地窄长形土木瓦房与石板房民居文化亚区、汉水谷地四合院民居文化亚区、大巴山地口字形土木瓦房与石板房民居文化亚区。区划受自然地理界线的限制要强于受政区界线的限制。

祁剑青[9](2016)在《论新方志中传统民居地理的记述及其价值——以陕西省地方志为例》文中指出传统民居地理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传统民居的空间差异、组织,以及民居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新编地方志中城乡建设志和民俗志中的民居材料翔实而又系统,可以补民居调查报告等资料之不足,而且有些传统民居材料只存在于新方志中,利用新方志资料可以使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更为客观、具体、细致。

祁剑青[10](2016)在《陕西传统民居景观的地域分异及形成机制》文中指出陕西传统民居景观多样,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多靠崖窑,平川地区有锢窑与瓦房分布;关中平原窄四合院与地坑院并存;陕南山地复杂的地形地貌伴以合院、夯土房、石片房、吊脚楼等多样的民居类型。地形地貌制约着陕西传统民居的分布,风雨、温度等气候要素的影响在民居院落朝向、屋顶型制、山墙厚度、门窗大小等方面皆有反映。传统社会的礼制思想、风水文化在陕西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处理等方面均有体现。文化扩散与整合、经济发展水平在民居细部装饰上表现突出。

二、万丈高厦起于平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丈高厦起于平地(论文提纲范文)

(1)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时间范畴界定
        1.1.2 地域范围界定
        1.1.3 湘军
    1.2 选题意义与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价值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湘军的研究
        2.1.1 湘军史料汇编
        2.1.2 对湘军史实和制度的记载
        2.1.3 湘军兴起的社会背景研究
        2.1.4 对湘军人物的研究
        2.1.5 湘军兴起的影响研究
    2.2 关于民居的研究
        2.2.1 区域划分下的民居研究
        2.2.2 基于建筑样式的民居研究
        2.2.3 基于营建方式的民居研究
        2.2.4 微观视角下的民居研究
        2.2.5 对湖南传统民居的研究
        2.2.6 其他关于民居的研究
    2.3 湘军与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关联的必要性论证
    2.4 小结
第三章 晚清湘中建筑兴建潮及其动力机制
    3.1 晚清湘中地区的建筑兴建潮
    3.2 晚清湘中地区建筑兴建潮的动力机制
        3.2.1 根本动力: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双重压迫
        3.2.2 主要动力:清政府内忧外患,湘军承担历史重任
        3.2.3 直接动力:湘军兴起为湘中地区建筑兴建创造了条件
    3.3 小结
第四章 研究样本选取与测绘成果
    4.1 样本选取依据
    4.2 测绘成果
        4.2.1 居住建筑
        4.2.2 祠堂建筑
        4.2.3 书院建筑
第五章 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基本特征
    5.1 建筑的形制特征
        5.1.1 基本住宅单元
        5.1.2 功能分区及建筑组合
        5.1.3 建筑规模与尺度
    5.2 构造做法
        5.2.1 结构型式
        5.2.2 其他部分构造做法
    5.3 建筑装饰
        5.3.1 形式与风格
        5.3.2 装饰艺术的演变——与清中期士绅民居的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变迁——以务本堂刘氏家族建筑为例
    6.1 湘军兴起与刘氏家族的演变
    6.2 刘氏家族祖居地
    6.3 晚清时期的刘氏家族宅第
        6.3.1 从团块状到散点式的布局形式
        6.3.2 建筑规模确定依据
        6.3.3 空间尺寸与功能的演变
    6.4 后续思考
    6.5 小结
第七章 个人修为对湘军将领府第建筑的影响——以曾氏兄弟府第的比较为例
    7.1 建造背景及过程
    7.2 两处建筑之差异
    7.3 “适度”与“失度”的博弈
    7.4 建筑反映个人修为
    7.5 小结
第八章 湘军对湘中地区祠堂与书院营造的影响
    8.1 晚清湘中地区祠堂
        8.1.1 宗族与祠堂
        8.1.2 军功家族祠堂数量激增
        8.1.3 晚清湘中地区祠堂的形式特征
        8.1.4 湘军与湘中地区祠堂形制的演变
    8.2 湘军与湘中地区书院
        8.2.1 建造背景及基本情况
        8.2.2 东山书院的兴建与发展
    8.3 小结
第九章 湘中地区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遗产的保护
    9.1 湘军将领府第及相关建筑现状分析
    9.2 基于单值中智集的TODIM在古建筑构件修复决策中的运用
        9.2.1 相关决策算法的研究
        9.2.2 相关定义
        9.2.3 建立修复方法选择模型
        9.2.4 实证研究
    9.3 基于现状与口述史的古建筑复原探析
        9.3.1 历史演变与现状描述
        9.3.2 初步还原
        9.3.3 现状推导
        9.3.4 口述补充与验证
    9.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观音题材宝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观音题材宝卷概述
    第一节 观音题材宝卷分类
    第二节 观音题材宝卷的体制
第二章 观音题材宝卷的叙事特色
    第一节 观音题材宝卷的叙述结构及手法
    第二节 观音题材宝卷的叙事类型
第三章 神圣与世俗——宝卷中的观音形象
    第一节 本生故事中的观音形象
    第二节 应身故事中的观音形象
    第三节 宝卷图像中的观音
第四章 宝卷中的观音信仰与信仰活动
    第一节 宝卷中的观音信仰
    第二节 宝卷中民众观音信仰空间及信仰活动
第五章 观音题材宝卷的功能
    第一节 提供道德规劝
    第二节 指引女性修行
    第三节 保存文化民俗资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经眼观音题材宝卷
    附录二 数本观音题材宝卷地狱图景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3)明代作家张邦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一)专着
        (二)硕博士论文
        (三)期刊文章
    二、研究思路及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张邦奇的家世与生平
    第一节 槎湖张氏谱系考略与家学风貌
    第二节 张邦奇生平考述
        一、幼承家学
        二、仕宦生涯
    第三节 交友考
        一、茶陵之友
        (一)李东阳
        (二)孙承恩
        二、同僚之交
        (一)严嵩
        (二)陆深
        (三)夏言
        三、受学之师
        (一)罗钦顺
        (二)戴圭
        (三)章懋
        四、同乡之友
        (一)余本
        (二)汪玉
        (三)闻渊
        (四)王应鹏
        五、其他友人
        (一)李濂
        (二)王守仁
        (三)孟洋
    第四节 着述叙录
第二章 张邦奇诗歌研究
    第一节 诗歌内容分析
        一、思亲怀乡
        二、写景纪游
        三、题画诗
        四、咏物诗
        (一)咏兰
        (二)咏菊
        (三)咏梅
        五、应制奉和
        六、送别友人
        (一)乐观豁达
        (二)离愁别思
        七、悼怀诗
        八、田园农耕诗
    第二节 诗歌艺术特色
        一、用韵巧妙精当
        二、组诗的运用
        三、叠词的使用
        四、语虽淡情至深
第三章 张邦奇散文研究
    第一节 序文
        一、书序
        二、诗序
    第二节 散传
        一、祭文
        (一)祝祭文
        (二)悼祭文
        二、墓志墓表
        三、传行状
        (一)传
        (二)行状
    第三节 书信
        一、文哲之思
        二、为政之道
        三、生活之谈
    第四节 公牍文
第四章 张邦奇评价与影响
    第一节 君子人格
        一、忠君爱民
        (一)忠君爱国
        (二)爱民如子
        二、孝悌友善
        三、刚毅正直
        四、淡泊名利
    第二节 文学评价与影响
        一、着录与收录情况统计
        (一)着录情况统计
        (二)收录情况统计
        二、文学影响
    第三节 政治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张邦奇传记资料
附录二 《张文定公四友亭集》诗歌部分整理
    一、四言古体
    二、五言诗
        (一)五言古体
        (二)五言绝句
        (三)五言律诗
        (四)五言排律
    三、六言绝句
    四、七言诗
        (一)七言古体
        (二)七言绝句
        (三)七言律诗
        (四)七言排律
    五、杂体诗
致谢

(4)民族地区乡村内源发展研究 ——以宣恩县高罗乡板寮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何为内源发展模式
        (二)内源发展模式的研究历程
        (三)内源发展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问题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问题
        (二)创新之处
    五、选点缘由
    六、板寮村概况
        (一)地理环境
        (二)人口情况
        (三)生计方式
第一章 板寮村发展的实践与策略
    一、乡村产业发展
        (一)白柚种植
        (二)生态养殖
        (三)旅游业开发
    二、乡村社会建设和治理
        (一)创建文明新村
        (二)创建十星级文明户
        (三)网格化管理
    三、乡村环境卫生建设
        (一)宣传环境保护知识
        (二)建立村级保洁队伍
        (三)开展环境整治活动
第二章 板寮村发展成效
    一、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一)农村产业多样化
        (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三)村民收入上升
    二、乡村文化发展特色化
        (一)乡村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
        (二)乡村文艺活动内容时代化
    三、社区发展能力提升
        (一)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二)社区组织建设健全
    四、乡村卫生环境改善
        (一)完善垃圾处理设施
        (二)形成垃圾处理制度
        (三)改善村里整体环境
第三章 板寮村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一、发展观念存在偏差
        (一)未正确选择发展项目
        (二)发展主体的权益未得到保障
        (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足
    二、发展能力建设不足
        (一)劳动力流失
        (二)受教育程度不高
        (三)教育资源欠缺
    三、发展模式依赖外源力量
        (一)依靠外界帮扶
        (二)自主能动性不高
        (三)依靠外来企业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村内源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一、现有政策对内源发展的支持
        (一)各类政策的鼓励
        (二)地方政府的帮扶
    二、挖掘民族地区本土资源
        (一)挖掘自然资源
        (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三、提高发展主体的参与性
        (一)注重组织动员
        (二)注重全民参与
        (三)注重人的发展
    四、鼓励合作发展方式
        (一)合作发展农业、养殖业
        (二)合作发展度假旅游区
    五、处理好内源和外源发展的关系
结语
    一、板寮村发展现状的总结
    二、对民族地区乡村内源发展的困惑
    三、对民族地区乡村内源发展模式的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与所获奖励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录C 田野图片

(5)明代安福周氏家集《存存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安福周氏家族述介
    (一)安福周氏家族源流追溯
    (二)《存存稿》中周氏家族成员梳理
    (三)元明两代周氏家风形成原因分析
    (四)周氏对家集《存存稿》的编纂
二、《存存稿》内容研究
    (一)对元明战争的记叙
    (二)周氏家族的隐逸之风
    (三)周氏家族忠君爱国的儒者情怀
    (四)周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孝悌家风
    (五)反映周氏家族主于性情的创作倾向
三、从《存存稿》看家集的价值
    (一)反映家集编纂的特点
    (二)反映动荡与变革之际文人心理
    (三)反映家族文化的世代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存存稿序》
    《石初周先生文集》
    《达止集》
    《提举集》
    《蹄涔集》
    附《坦斋存稿》
    《愚直存稿》
    《佩韦子存稿》
    附《榖似堂诗》
后记

(6)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元代社会及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一、元代社会背景简述
        二、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上编 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
    第一章 元代碑刻文字研究
        第一节 元代碑刻文字概况
        一、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现状
        二、元代碑刻文字研究材料
        三、元代碑刻文字简述
        第二节 元代碑刻俗字研究
        一、元代碑刻俗字及概念界定
        二、元代碑刻俗字例释
        第三节 元代碑刻俗字来源
        一、文字书写传承
        二、前代字书贮存
        三、草书的强烈干预
        四、借字
        五、新造俗字
        第四节 元代碑刻俗字的研究价值
        一、填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材料空缺,补充碑刻文字字例
        二、爲历史汉字时间层次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三、爲探求简化字源流及其变异轨迹提供关键线索
        四、爲现行文字改革、推广和文字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发
    第二章 元代碑刻词汇研究
        第一节 元代碑刻词汇概况
        一、碑刻文献的词汇研究
        二、元代碑刻词汇简述
        第二节 元代法律碑刻词汇研究
        第三节 元代宗教碑刻词汇研究
        第四节 元代碑刻普通词汇研究
        一、元代碑刻普通词汇释例
        二、元代碑刻中的职官词语
    参考文献
下编 元代碑刻1校
    凡例
    正文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7)老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的历史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对当下家乡民俗文化的关注
        二、民俗学对地方历史记忆方式的关注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梳理
        一、乡土社会的变迁研究
        二、历史记忆的建构与乡土社会的变迁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的有关说明
        一、集体与个人:村落中的不同叙事
        二、注重感受的民俗志书写
        三、民众记忆与生活实践
第一章 博山地区工业化历史的民间记忆
    第一节 地理区位:孝妇河与八陡庄
        一、多山少田的博山
        二、博山的母亲河——孝妇河
        三、处在孝妇河上源的八陡庄
    第二节 城镇化的开端
        一、从颜神镇到博山县
        二、从八陡庄到八陡镇
    第三节 劳作模式的变化
        一、"八陡镰刀硬又快,割草砍柴都不赖"
        二、"八陡的醋瓶——好嘴儿"
        三、"黑山煤矿老了"
    第四节 工业化环境与日常生活变化
        一、"八陡大街五里长,打尖住店的排成行"
        二、四通八达的道路
        三、不再都是青砖黛瓦
        四、"一个家庭,两种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长时段历史记忆与民俗文化
    第一节 待客与节日:礼仪制度的日常表现
        一、"四四席"的讲究
        二、婚礼中的"油客"与"陪客"
        三、"过节烧包"
    第二节 修庙与拜庙:制度的神圣化
        一、王老太太的传奇
        二、乐此不疲的修庙
        三、"拜庙走四方"
    第三节 主导者与解释者:老人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
        一、传统礼仪的展示与解释
        二、老人的礼仪运用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亦工亦农的老人群体
    第一节 是工人还是农民?
        一、退休与老了
        二、在工人和农民之间的不同身份感
    第二节 老人群体的组织与活动
        一、老人聚会的场所
        二、青石关村的老人会
        三、老人会内部的矛盾冲突
        四、老人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担当
        五、老人与农村文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人群体与颜文姜传说在当下的演绎
    第一节 八陡庄颜文姜信仰概述
        一、颜文姜信仰的主要仪式活动
        二、颜文姜信仰的主要活动场所
    第二节 "谁是娘家村?":话语重构与博弈
        一、孝妇颜文姜:身世传说与地方社会
        二、青石关村老人会的运作
        三、申遗:阁子前的文化书写
    第三节 "接颜奶奶回家歇伏":记忆之场中的身体实践
        一、"接颜奶奶回家歇伏"仪式白描
        二、老人群体的身体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人群体的历史观与历史记忆
    第一节 老人群体的历史观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描述、再造与运用
        一、记忆历史的理由
        二、历史记忆的选择与再造
        三、历史记忆的运用
        四、乡土社会变迁中的历史记忆与村落集体认同
    本章小结
结论
    一、老人群体:乡土文化生活传承的担当者
    二、长时段、神异性历史记忆的当代价值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附录
    一、颜文姜传说的历史演变
    二、颜文姜信仰的兴起与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陕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一)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二) 陕西传统民居研究现状
    三、相关理论基础
        (一) 决定论
        (二) 可能论
        (三) 文化生态论
    四、资料与方法
        (一) 资料
        (二) 方法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陕西民居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至明
        一、新石器时代
        二、夏商周
        三、秦汉至隋唐
        四、宋至明
    第二节 清代以降
        一、秦岭以北地区
        二、秦岭以南地区
    小结
第二章 秦岭以北地区传统民居及其地域分异
    第一节 窑洞
        一、形制特点
        二、靠崖窑的分布情况
        三、地坑院的分布情况
        四、锢窑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 合院
        一、陕北合院
        二、关中窄院
    第三节 其他
        一、土木瓦房
        二、石板房
        三、木庵土房
        四、平顶房
    小结
第三章 秦岭以南地区传统民居及其地域分异
    第一节 土木瓦房
        一、形制特点
        二、分布情况
    第二节 石片房
        一、形制特点
        二、分布情况
    第三节 合院
        一、形制特点
        二、分布情况
    第四节 其他
        一、竹木房
        二、茅草房
        三、吊脚楼
    小结
第四章 陕西传统民居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
        一、顺应地形
        二、就地取材
        三、气候环境
    第二节 经济环境的制约
        一、经济发展水平
        二、生产生活方式
    第三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一、传统民居的营建习俗
        二、礼制思想的体现
        三、异地建筑风格的引进
        四、军事防御
    小结
第五章 陕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区划
    第一节 区划主导指标的确定
        一、基本原则
        二、区划指标的确定
    第二节 陕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区划
        一、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文化区
        二、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文化区
    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论新方志中传统民居地理的记述及其价值——以陕西省地方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方志蕴含传统民居的选址信息
二新方志载有传统民居的景观要素
三由新方志可总结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
四新方志包含有丰富的居住风俗资料
五新方志收录有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测绘资料

(10)陕西传统民居景观的地域分异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
    1. 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陕西传统民居景观的地域分异
        2. 1. 1 窑洞民居的分布
        2. 1. 2 合院式民居的分布
        2. 1. 3 山地民居的分布
    2. 2 陕西传统民居景观的形成机制
        2. 2. 1 自然地理环境
        2. 2. 2 文化传统的影响
        2. 2. 3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四、万丈高厦起于平地(论文参考文献)

  • [1]湘军影响下的晚清湘中地区民居建筑研究[D]. 龙晓露. 湖南大学, 2020
  • [2]观音题材宝卷研究[D]. 余聪. 暨南大学, 2019(02)
  • [3]明代作家张邦奇研究[D]. 孙晓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民族地区乡村内源发展研究 ——以宣恩县高罗乡板寮村为例[D]. 高引荫.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6)
  • [5]明代安福周氏家集《存存稿》研究[D]. 孟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6]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D]. 邹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老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的历史记忆[D]. 张帅. 山东大学, 2017(08)
  • [8]陕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祁剑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论新方志中传统民居地理的记述及其价值——以陕西省地方志为例[J]. 祁剑青. 中国地方志, 2016(06)
  • [10]陕西传统民居景观的地域分异及形成机制[J]. 祁剑青.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4)

标签:;  ;  ;  

数万座高楼从地面开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