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HN-3静电水处理器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花,闫美芳,张利辉,李晓辉,刘振法[1](2014)在《衣康酸共聚物与静电场的协同阻垢效应》文中指出以衣康酸(IA)、丙烯磺酸钠(SAS)和次亚磷酸钠(SHP)为单体,合成兼具阻垢、缓蚀和分散性能的衣康酸共聚物(IA/SHP/SAS);考察了IA/SHP/SAS与静电场的协同阻垢性能。静态阻垢实验结果表明,当静电电压为5 k V、水浴温度为60℃、IA/SHP/SAS加入量为8 mg/L时,阻垢率提高了20.7%;动态阻垢实验结果表明,地下水经静电场(温度40℃)处理后,阻垢率提高了12.6%。经静电场处理后,水垢中的文石型Ca CO3含量明显增多;静电场与IA/SHP/SAS协同作用,加强了IA/SHP/SAS对Ca CO3晶体的扭曲和分散作用,提高了Ca CO3的溶解度。IA/SHP/SAS对A3碳钢的缓蚀率最高可达93.1%,分散Fe2O3时(IA/SHP/SAS加入量为30 mg/L)溶液的透光率为65.7%,28 d时的生物降解率为69.5%,说明IA/SHP/SAS是可生物降解的阻垢缓蚀剂。
付浩林[2](2014)在《环境友好型衣康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衣康酸(IA)、丙烯磺酸钠(SAS)和次亚磷酸钠(SHP)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类引发体系,合成了集羧酸基、磺酸基和膦基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阻垢缓蚀剂。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H2PO2用量、单体配比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本文考察了IA/SAS/SHP共聚物的阻垢性能、分散性能、缓蚀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IA/SAS/SHP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分散性能、缓蚀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当加药量为20mg·L-1时,其静态阻垢率高达92.6%。当加药量为1.5mg·L-1时,其动态阻垢率可达到90%以上。IA/SAS/SHP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磷酸钙性能,当加药量为28mg·L-1时,其阻垢率可达到100%。IA/SAS/SHP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在加药量为30mg·L-1时,透光率仅为65.7%。IA/SAS/SHP共聚物对A3碳钢具有明显的缓蚀效果,旋转挂片腐蚀实验表明:当共聚物浓度为60mg·L-1时,腐蚀率为0.02823mm·a-1,缓蚀率为90%以上;极化曲线法测试表明:IA/SAS/SHP共聚物为阳极型缓蚀剂。此外,IA/SAS/SHP共聚物在28天时,生物降解性可达69.5%,属于环境友好型产品。利用小型动态污垢监测仪,研究了IA/SAS/SHP共聚物与电场、磁场的协同阻垢作用。结果表明:静电场与IA/SAS/SHP共聚物共同作用时,阻垢率比单独使用IA/SAS/SHP共聚物时提高16.65%。磁场与IA/SAS/SHP共聚物共同作用时,阻垢率比单独使用IA/SAS/SHP共聚物时提高9.76%。静电场、磁场与IA/SAS/SHP共聚物三者共同作用时,阻垢率高达100%。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实验形成的CaCO3垢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探讨了IA/SAS/SHP共聚物、静电场、磁场协同阻垢作用机理,为开发化学-物理协同水处理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刘展[3](2013)在《环保型阻垢分散剂在磁场与静电场存在下的阻垢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环氧琥珀酸(PESA)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它具有缓蚀、阻垢双重功能,并且具有生物降解性良好和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因而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人们对PESA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SA是一种多功能的水处理剂,但阻磷酸钙垢的效果和分散性能却有待提高。若将PESA进行改性,将其与含有磺酸基团的物质共聚,进而在其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就可大大增强PESA的阻磷酸钙性能和分散性能。本文首先合成环氧琥珀酸(ESA),然后将其与带有磺酸基团的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进行共聚得到ESA/AMPS共聚物。用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对ESA/AMPS共聚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共聚物的阻垢分散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所形成的垢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ESA/AMPS共聚物的阻CaCO3性能是随着加药量的增加而提高的,在加药量为5mg/L时,其阻CaCO3性能可达到95%以上;在加药量为17mg/L时,其阻Ca3(PO4)2性能可达到90%以上;ESA/AMPS共聚物有很好的分散性能,在加药量为25mg/L时,透光率仅为45%。从垢样的SEM和XRD分析可以看出:共聚物的加入,会使CaCO3的晶形扭曲,使得垢样中的方解石和文石转变为球霰石,而且晶体颗粒变小。采用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法,将ESA/AMPS共聚物与静电、磁场分别协同作用,研究不同条件下二者的协同阻垢性能,分别得到磁场、静电与加入药剂的最优条件。最后将该共聚物与磁化、静电水处理技术共同作用,研究三者之间的协同阻垢性能及对垢样晶形的影响,探讨药剂-磁场-静电水处理技术的协同作用机理,为开发化学-物理协同水处理技术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磁场、静电场和药剂三者共同作用时,当加药量为2mg/L时,静电场电压7000V、静电处理时间为2h、流量为400L/h时,磁化水的流量为120L/h、磁场强度为0.7T、磁化时间为40min时,对CaCO3协同阻垢作用最佳,比药剂单独作用时提高了19%;当加药量为14mg/L时,高压静电场电压7000V、时间0.5h、流量为600L/h时,磁化水的流量为120L/h、磁化时间为40min、磁场强度为0.7T时,阻Ca3(PO4)2垢效果最佳,阻垢率可提高76%。从垢样的SEM和XRD分析可以看出,药剂和磁场、静电场的共同作用的垢样和单独使用药剂时的垢样无论在形貌和各晶形含量上都很相似。
李海花,刘振法,高玉华,李晓辉,张利辉[4](2013)在《高压静电场对绿色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和水垢晶型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在经过高压静电场处理后的水样中,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阻垢性能及水样中生成的碳酸钙形貌和晶型组成的变化。静态阻垢试验结果表明,PESA和高压静电场存在明显的协同阻垢作用,当静电压为5 000 V,药剂用量为6 mg/L时,阻垢率可达95.4%,比单独使用PESA时提高了22.3%。SEM和XRD的测试结果表明,水样经过静电场处理后,水垢中文石型碳酸钙的含量提高,说明静电场的存在有利于文石型碳酸钙的生成。
张凌[5](2013)在《静电水处理器中的智能化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静电水处理器在"最佳电压"下除垢效果显着,但"最佳电压"是一个随着水质、流量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的随机量。以往市场上应用的静电水处理器的配套电源均为单一固定电源,以智能化电源代替固定电源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开发应用智能化电源必要性、工作原理作一简单介绍。
刘展,刘振法,闫美芳,王昕[6](2012)在《ESA/AMPS共聚物与静电场的协同阻垢作用》文中提出采用静态阻垢实验考察了静电场与ESA/AMPS共聚物共同作用时的阻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静电场与ESA/AMPS共聚物对碳酸钙和磷酸钙有协同阻垢作用,静电与ESA/AMPS共聚物对CaCO3的协同阻垢率比药剂单独作用时最大可提高19%;静电与ESA/AMPS共聚物对Ca3(PO4)2的协同阻垢率比药剂单独作用时最大提高量可达73.3%。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CaCO3垢样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ESA/AMPS共聚物对垢样晶形有扭曲作用,而静电与ESA/AMPS共聚物协同作用时,与共聚物单独使用时的垢样没有太大改变。
徐易[7](2012)在《静电水处理器在电厂冷却循环水阻垢、防垢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一种静电水处理器在某大型电厂企业冷却循环系统的应用,着重是介绍比较使用静电水处理器后水质变化,展示了静电水处理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武秀丽[8](2010)在《静电水处理与环保型阻垢分散剂协同阻垢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环保意识日益提高,水处理研究和开发的热点趋向于绿色水处理剂和清洁无污染的水处理工艺。本文将静电水处理技术与环保型阻垢分散剂集成,旨在降低阻垢分散剂用量,节约成本,为开发一种静电-水处理药剂协同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静态阻垢法,研究了水经过静电水处理器的时间、流量对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静电水处理与衣康酸均聚物(PLA)、聚环氧琥珀酸(PESA)、聚天冬氨酸(PASP)在不同硬度、不同温度和不同碱度下的协同阻垢性能。结果表明:静电时间和流量对协同阻垢效果影响不大;在高硬度或高碱度水质条件下,静电水处理与三种药剂协同阻垢效果较佳。当Ca2+为600 mg·L-1,药剂量为6 mg·L-1,温度为70℃时,静电水处理与PLA协同阻垢率为77.3%,比单独使用PLA提高20.3%;静电水处理与PESA协同阻垢率为74.4%,比单独使用PESA提高13.3%;静电水处理与PASP协同阻垢率为71.1%,比单独使用PASP提高20.8%。当达到相同的阻垢率时,三种药剂与静电水处理协同所需药剂量比单独使用药剂时至少节约1 mg·L-1。通过小型动态污垢监测仪,研究了在不同流量和不同药剂浓度下的环保型阻垢分散剂与静电水处理的协同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下,静电水处理与三种药剂协同阻垢率均比单独使用时提高10%以上;在不同药剂浓度下,静电水处理与三种药剂协同阻垢率提高幅度随药剂量增加而减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和X-衍射仪(XRD)对制备的碳酸钙垢样进行分析,探讨了环保型阻垢分散剂及其与静电水处理协同作用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SEM结果表明:静电水处理与药剂协同作用时,碳酸钙晶体颗粒变小,垢趋于疏松,较易随水排走。XRD结果表明:未经静电处理碳酸钙晶型含有64.6%的方解石、20.7%球霰石和14.7%文石;静电处理碳酸钙晶型含有17.2%方解石和82.8%的文石。单独使用PLA及其与静电水处理协同作用,碳酸钙晶型均为方解石;单独使用PESA碳酸钙晶型为方解石,而PESA与静电水处理协同碳酸钙晶型含有69.2%的方解石和30.8%的球霰石;单独使用PASP及其与静电水处理协同作用,碳酸钙晶型均为球霰石。经过静电水处理后,尖峰衍射特征减弱,说明晶粒减小,晶体化程度低。FT-IR结果与XRD基本一致。
李楠[9](2009)在《旋转电磁场对NaCl溶液活度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地球上维持生态平衡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淡水资源短缺形势的日趋严峻,海水淡化成为解决淡水紧缺的重要战略途径。旋转电磁场会影响离子的活度,而离子的活度又影响离子的电迁移率,所以将旋转电磁场和电场协同作用于海水可能会对电吸附脱盐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主要以NaCl溶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旋转电磁场对NaCl溶液活度影响及其机理。首先,对磁场影响水及水溶液理化性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介了传统的电磁场水处理设备;与传统的设备不同,旋转电磁热机将旋转电磁场和热耦合,并带动水媒质一起旋转,而且还可以进行循环水处理。然后介绍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综述了与本文相关的活度系数计算模型。其次,介绍了旋转电磁发生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了旋转电磁发生装置的磁路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作用于水媒质处磁场的因素,为该装置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立了旋转电磁发生装置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水隙、槽部以及铜管内的磁场;对旋转电磁发生装置的热功率进行了计算,为今后的电磁热耦合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做了铺垫。再次,分析了影响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因素,进而利用电导率和活度的联系建立了适用于NaCl溶液活度系数的模型;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变化宏观上反映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微观上表明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所以分析了磁场对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运动状态和能量的影响。最后从微观和宏观上分析了旋转电磁场对NaCl溶液活度的影响机理。最后,研究旋转电磁场对NaCl溶液电导率的影响时,采用三种磁处理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电导率计算了磁处理前后NaCl溶液的活度系数,并结合影响机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磁处理时间相同时,恒定磁场循环流动磁处理比静置磁处理效果明显,旋转电磁场循环流动磁处理比恒定磁场循环流动磁处理效果明显。
张鹏[10](2008)在《基于旋转电磁效应的循环水系统抑垢缓蚀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从电机损耗与温升的反问题出发,利用电磁理论将输入的能量充分、有效地转换为热能,即将“损耗”转化为有效热能输出的动态电磁感应加热方法,构成高热效率的环保型旋转电磁热机,通过调节励磁绕组的电磁参数可以对旋转电磁场进行控制。利用可控电磁场对水媒质产生磁化效应,可以实现抑垢缓蚀。在充分分析电机运行过程损耗的基础上,介绍了旋转电磁效应的技术实施以及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转速和铁心长度等因素对致热效率以及磁场分布等的影响。利用旋转电磁热机进行了致热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热机致热效果明显,并且使水媒质产生了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水质变化机理主要是旋转电磁效应导致水中氢键断裂。当水的温升速度较快时,水质变化主要是温度引起;而在升温缓慢或无温度变化时,则以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的协同作用为主。热循环系统的工程应用表明,旋转电磁效应的抑垢效果良好,并且长时间运行后具有明显的降浊降硬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XRD等方法研究了水垢样的形貌及成分,分析了旋转电磁效应的抑垢机理,主要是旋转电磁效应一方面改变了水媒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另一方面影响了碳酸钙结晶过程,水垢样主要为霰石碳酸钙晶型,而蒸汽锅炉水垢样表面则主要为方解石碳酸钙晶型。采用失重法对热循环系统用45钢和紫铜进行热流动腐蚀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腐蚀过程的持续进行,45钢的腐蚀速度先下降后上升,紫铜的腐蚀速度下降,随后趋于平缓。成分分析表明,45钢和紫铜试样主要为基体及其氧化物。开始阶段试样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减缓了腐蚀,随着氧化膜的脱落与溶解,腐蚀继续进行。通过试样表面腐蚀二维和三维形貌可以看出,45钢流过腐蚀过程为剥层腐蚀,紫铜流动腐蚀过程为孔蚀。采用电化学腐蚀实验研究了45钢和紫铜在旋转电磁处理海水中的腐蚀电化学机理。极化曲线测试表明,旋转电磁效应对45钢和紫铜的缓蚀效率分别为16.66%和89.14%。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在旋转电磁处理海水中电化学腐蚀后试样表面比在3.5%NaCl溶液和人工海水中的试样要致密。成分分析表明,45钢试样表面腐蚀产物主要有Fe2O3、Fe3O4和FeCl2·6H2O,紫铜试样表面腐蚀产物主要有Cu2O和CuCl2。旋转电磁处理使溶液的溶解氧能力增强,使金属更容易地发生氧腐蚀,形成表面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的继续腐蚀。基于电化学腐蚀实验结果,分析了腐蚀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液相传质过程。对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双电层电容量进行了理论计算以及实验分析。根据腐蚀过程表面状态变化,基于高斯滤波建立了电极表面双电层基准面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计算出流动腐蚀过程中金属表面真实的双电层吸附面积变化。
二、SHN-3静电水处理器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HN-3静电水处理器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衣康酸共聚物与静电场的协同阻垢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 |
1.2 IA/SHP/SAS的合成和表征 |
1.3实验水样 |
1.4 静态阻垢实验 |
1.5 动态阻垢实验 |
1.6 水垢的表征 |
1.7 缓蚀性能的测试 |
1.8 分散Fe2O3性能的测试 |
1.9 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IA/SHP/SAS的表征结果 |
2.2 静态阻垢实验结果 |
2.2.1 静电电压对阻垢率的影响 |
2.2.2 水浴温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2.3 动态阻垢实验结果 |
2.4 水垢的表征结果 |
2.5 缓蚀性能 |
2.6 分散Fe2O3性能 |
2.7生物降解性能 |
3结论 |
(2)环境友好型衣康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处理剂研究现状 |
1.2.1 天然阻垢分散剂 |
1.2.2 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分散剂 |
1.2.3 磺酸类聚合物阻垢分散剂 |
1.2.4 含膦羧酸聚合物阻垢剂 |
1.2.5 新型绿色阻垢剂 |
1.3 衣康酸类阻垢剂研究现状 |
1.4 静电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4.1 静电水处理技术机理研究 |
1.4.2 静电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
1.4.3 静电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
1.5 磁化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5.1 磁化水处理技术机理研究 |
1.5.2 磁化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
1.5.3 磁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衣康酸均聚物及 IA/SAS/SHP 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2.3.1 衣康酸均聚物的合成 |
2.3.2 IA/SAS/SHP 共聚物的合成 |
2.4 实验水样 |
2.5 实验装置 |
2.5.1 静电水处理装置 |
2.5.2 磁水器处理装置 |
2.5.3 动态模拟静电水处理装置 |
2.5.4 动态模拟磁化水处理装置 |
2.5.5 动态模拟静电、磁化水处理装置 |
2.6 实验方法 |
2.6.1 静态阻碳酸钙性能评定 |
2.6.2 动态阻碳酸钙性能评定 |
2.6.3 静态阻磷酸钙性能测定 |
2.6.4 分散 Fe_2O_3性能的测定 |
2.6.5 缓蚀性能测定 |
2.6.6 聚合物生物降解性能的测定-生物摇床法 |
2.7 聚合物表征 |
2.7.1 聚合物红外光谱表征 |
2.7.2 元素分析 |
2.7.3 共聚物分子量的测定 |
2.8 垢样的晶型分析 |
2.8.1 垢样的制备 |
2.8.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8.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三章 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
3.1 共聚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
3.1.1 共聚物合成单因素实验 |
3.1.2 共聚物合成正交试验 |
3.1.3 共聚物合成最佳条件 |
3.2 IA/SAS/SHP 共聚物的表征 |
3.2.1 IA/SAS/SHP 共聚物的红外测试 |
3.2.2 IA/SAS/SHP 共聚物的元素分析 |
3.2.3 IA/SAS/SHP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3.3 IA/SAS/SHP 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
3.3.1 IA/SAS/SHP 共聚物的阻碳酸钙垢性能 |
3.3.2 IA/SAS/SHP 共聚物的静态阻磷酸钙垢性能 |
3.3.3 IA/SAS/SHP 共聚物的分散性能 |
3.3.4 IA/SAS/SHP 共聚物的缓蚀性能 |
3.3.5 IA/SAS/SHP 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 |
3.4 IA/SAS/SHP 共聚物与衣康酸均聚物性能对比 |
3.4.1 IA/SAS/SHP 共聚物与 PIA 的阻 CaCO_3性能 |
3.4.2 IA/SAS/SHP 共聚物与 PIA 的阻 Ca_3(PO_4)_2性能 |
3.4.3 IA/SAS/SHP 共聚物与 PIA 的分散 Fe_2O_3的性能 |
3.4.4 IA/SAS/SHP 共聚物与 PIA 的缓蚀性能 |
3.4.5 IA/SAS/SHP 共聚物与 PIA 的生物降解性能 |
3.4.6 IA/SAS/SHP 共聚物与衣康酸均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电场、磁场与 IA/SAS/SHP 共聚物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
4.1 静电场与 IA/SAS/SHP 共聚物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
4.2 磁场与 IA/SAS/SHP 共聚物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
4.3 静电场、磁场与 IA/SAS/SHP 共聚物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理研究 |
5.1 静态阻垢实验机理研究 |
5.1.1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 SEM 分析 |
5.1.2 静态阻垢实验 CaCO3垢样的 XRD 分析 |
5.2 动态阻垢实验机理研究 |
5.2.1 动态阻垢实验垢样的 SEM 分析 |
5.2.2 动态阻垢实验垢样的 XRD 分析 |
5.3 动态腐蚀实验挂片的表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技成果 |
(3)环保型阻垢分散剂在磁场与静电场存在下的阻垢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 |
§1-3 聚环氧琥珀酸的研究进展 |
1-3-1 PESA 的合成研究 |
1-3-2 PESA 的性能研究 |
1-3-3 PESA 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
§1-4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5 静电水处理防垢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静电水处理技术阻垢的机理研究 |
1-5-2 静电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
1-5-3 静电水处理阻垢技术的前景 |
§1-6 磁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6-1 磁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
1-6-2 磁化水阻垢机理的研究进展 |
1-6-3 磁化水处理技术的前景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聚合物 PESA 和 ESA/AMPS 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2-2-1 ESA 的合成 |
2-2-2 聚合物 PESA 的合成 |
2-2-3 ESA/AMPS 共聚物的合成 |
§2-3 实验水样 |
§2-4 实验装置 |
2-4-1 静电水处理装置 |
2-4-2 磁水器处理装置 |
§2-5 实验方法 |
2-5-1 中间产物环氧琥珀酸(盐)(ESA)含量的测定 |
2-5-2 静态阻垢实验-非蒸发浓缩实验法 |
§2-6 产物表征 |
2-6-1 产物结构分析 |
2-6-2 垢样的晶型分析 |
第三章 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中间产物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
3-1-1 50%NaOH 溶液的加入量对中间产物 ESA 收率的影响 |
3-1-2 环氧化体系 pH 值的变化对中间产物 ESA 的收率的影响 |
3-1-3 环氧化时间对中间产物 ESA 的收率的影响 |
§3-2 ESA/AMPS 共聚物和 PESA 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2-1 不同实验条件对 ESA/AMPS 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
3-2-2 ESA/AMPS 共聚物和 PESA 的结构鉴定 |
3-2-3 ESA/AMPS 共聚物与 PESA 的阻垢分散性能及生物降解性研究测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电与 ESA/AMPS 共聚物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
§4-1 静电水处理与 ESA/AMPS 共聚物的协同阻 CaCO_3垢作用 |
4-1-1 静电水流量对 CaCO_3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4-1-2 静电电压对 CaCO_3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4-1-3 静电时间对 CaCO_3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4-2 静电场和 ESA/AMPS 共聚物对 Ca_3(PO_4)_2的协同阻垢效果 |
4-2-1 静电水流量对 Ca_3(PO_4)_2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4-2-2 静电电压对 Ca_3(PO_4)_2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4-2-3 静电时间对 Ca_3(PO_4)_2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场与 ESA/AMPS 共聚物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
§5-1 磁场和 ESA/AMPS 共聚物对 CaCO_3的协同阻垢效果 |
5-1-1 磁化水流量对 CaCO_3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5-1-2 磁化时间对 CaCO_3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5-1-3 磁场强度对 CaCO_3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5-2 磁场和 ESA/AMPS 共聚物对 Ca_3(PO_4)_2的协同阻垢效果 |
5-2-1 磁化水流量对 Ca_3(PO_4)_2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5-2-2 磁化时间对 Ca_3(PO_4)_2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5-2-3 磁场强度对 Ca_3(PO_4)_2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静电场、磁场与 ESA/AMPS 共聚物三者协同阻垢性能及机理研究 |
§6-1 静电场、磁场同时存在时,ESA/AMPS 共聚物的阻 CaCO_3垢作用研究 |
§6-2 静电场、磁场同时存在时,ESA/AMPS 共聚物的阻 Ca_3(PO_4)_2垢作用研究 |
§6-3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 SEM 分析 |
§6-4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 XRD 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技成果 |
(4)高压静电场对绿色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和水垢晶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试验水样 |
1.3 静态阻垢试验 |
1.4 垢样表征 |
1.4.1 SEM |
1.4.2 XRD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高压静电场与PESA的协同阻垢性能 |
2.1.1 加药量与阻垢率的关系 |
2.1.2 温度与阻垢率的关系 |
2.1.3 静电电压与阻垢率的关系 |
2.2 静电场对垢样形貌及晶体结构的影响 |
2.2.1 垢样的SEM分析 |
2.2.2 垢样晶体结构的XRD表征 |
3 结论 |
(6)ESA/AMPS共聚物与静电场的协同阻垢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及仪器 |
1.2 ESA/AMPS共聚物的合成[8] |
1.3 阻垢分散性能测定方法 |
1.3.1 对阻CaCO3垢性能的测定[9] |
1.3.2 对阻Ca3 (PO4) 2垢性能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静电场和ESA/AMPS共聚物对CaCO3的协同阻垢效果 |
2.1.1 静电水流量对CaCO3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2.1.2 静电电压对CaCO3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2.1.3 静电时间对CaCO3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2.2 静电场和ESA/AMPS共聚物对Ca3 (PO4) 2的协同阻垢效果 |
2.2.1 静电水流量对Ca3 (PO4) 2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2.2.2 静电电压对Ca3 (PO4) 2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2.2.3 静电时间对Ca3 (PO4) 2协同阻垢作用的影响 |
2.3 垢样的表征结果 |
2.3.1 CaCO3垢样的SEM表征 |
2.3.2 CaCO3垢样的XRD表征 |
2.4 机理分析 |
3 结 语 |
(7)静电水处理器在电厂冷却循环水阻垢、防垢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主要情况说明 |
2 静电水处理器的原理说明 |
2.1 静电水处理器的结构 |
2.2 静电水处理器的原理 |
2.3 静电水处理器的功能 |
3 项目效果验证 |
(8)静电水处理与环保型阻垢分散剂协同阻垢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环保型阻垢分散剂的研究现状 |
1-2-1 天然阻垢分散剂 |
1-2-2 聚丙烯酸型阻垢分散剂 |
1-2-3 含膦羧酸聚合物阻垢分散剂 |
1-2-4 烷基环氧羧酸盐 |
1-2-5 多亚乙基多胺甲撑磺酸盐 |
1-2-6 可生物降解的阻垢分散剂 |
§1-3 聚合物阻垢分散剂的阻垢机理 |
§1-4 静电水处理防垢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静电水处理防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2 静电水处理防垢技术的应用 |
1-4-3 静电水处理防垢技术的进展 |
1-4-4 静电水处理防垢技术的前景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试验仪器 |
§2-3 水的静电效果评定 |
2-3-1 静电水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水样 |
2-3-3 试验方法 |
§2-4 静态阻垢实验 |
2-4-1 静态阻垢法的原理 |
2-4-2 实验步骤 |
2-4-3 实验水样 |
2-4-4 实验数据处理 |
§2-5 动态阻垢实验 |
2-5-1 测量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
2-5-2 试验方法 |
2-5-3 实验水质 |
2-5-4 动态污垢监测仪参数 |
2-5-5 动态阻垢实验装置 |
§2-6 垢样的制备与分析方法 |
2-6-1 垢样的制备方法 |
2-6-2 垢样的晶型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静电水处理与环保型阻垢分散剂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
§3-1 静电水处理与衣康酸均聚物协同阻垢作用 |
3-1-1 水的静电效果评定 |
3-1-2 静电水处理与衣康酸均聚物协同阻垢静态试验 |
3-1-3 静电水处理与衣康酸均聚物协同阻垢动态试验 |
§3-2 静电水处理与聚环氧琥珀酸协同阻垢作用 |
3-2-1 水的静电效果评定 |
3-2-2 静电水处理与聚环氧琥珀酸协同阻垢静态试验 |
3-2-3 静电水处理与聚环氧琥珀酸协同阻垢动态试验 |
§3-3 静电水处理与聚天冬氨酸协同阻垢作用 |
3-3-1 水的静电效果评定 |
3-3-2 静电水处理与聚天冬氨酸协同阻垢静态试验 |
3-3-3 静电水处理与聚天冬氨酸协同阻垢动态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电水处理与环保型阻垢分散剂协同阻垢作用机理研究 |
§4-1 高压静电水处理阻垢原理的探讨 |
4-1-1 高压静电场作用于水中的带电粒子 |
4-1-2 活性氧自由基的化学作用 |
4-1-3 高压静电场改变了水的物理性质 |
4-1-4 水中的铁离子起关键作用 |
§4-2 静电水处理与衣康酸均聚物协同阻垢机理研究 |
4-2-1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SEM 分析 |
4-2-2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FT-IR 分析 |
4-2-3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XRD 分析 |
4-2-4 动态阻垢试验垢样的SEM 分析 |
§4-3 静电水处理与聚环氧琥珀酸协同阻垢机理 |
4-3-1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SEM 分析 |
4-3-2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FT-IR 分析 |
4-3-3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XRD 分析 |
4-3-4 动态阻垢实验垢样的SEM 分析 |
§4-4 静电水处理与聚天冬氨酸协同阻垢机理研究 |
4-4-1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SEM 分析 |
4-4-2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FT-IR 分析 |
4-4-3 静态阻垢实验垢样的XRD 分析 |
4-4-4 动态阻垢实验垢样的SEM 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9)旋转电磁场对NaCl溶液活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磁场对水及水溶液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场对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2 磁场对水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3 磁场对物质理化性质影响的机理 |
1.3 传统的电磁场水处理设备 |
1.4 旋转电磁热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1.5 基于Debye-Hückel 理论的活度系数理论计算模型的进展 |
1.6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旋转电磁发生装置磁系统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旋转电磁发生装置的结构及原理 |
2.3 旋转电磁发生装置的磁路模型 |
2.3.1 旋转电磁发生装置的等效磁路 |
2.3.2 等效磁路各参数的标幺值 |
2.3.3 等效磁路的解析解及其分析 |
2.4 旋转电磁发生装置的磁场分析 |
2.4.1 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2 旋转磁场分布 |
2.4.3 水隙磁密分布 |
2.4.4 槽部磁密分布 |
2.4.5 铜管磁密分布 |
2.5 致热功率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旋转电磁场对NaCl溶液活度影响的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活度系数模型的建立 |
3.3 磁场对离子运动的影响 |
3.4 旋转电磁场对NaCl 溶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
3.5 旋转电磁场对NaCl 溶液宏观能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旋转电磁场对NaCl溶液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4.3.1 恒定磁场静置磁处理法 |
4.3.2 恒定磁场循环流动磁处理法 |
4.3.3 旋转电磁场循环流动处理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旋转电磁效应的循环水系统抑垢缓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循环设备结垢与腐蚀分析 |
1.2.1 结垢分析 |
1.2.2 腐蚀分析 |
1.3 电磁场抑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电磁场对体系的影响 |
1.3.2 电磁场水处理设备 |
1.3.3 电磁场抑垢机理 |
1.4 电磁场对金属腐蚀行为的影响 |
1.4.1 电磁场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1.4.2 电磁场对腐蚀过程的影响 |
1.4.3 电磁场对腐蚀电位的影响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旋转电磁效应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机损耗的正问题 |
2.2.1 铁损耗 |
2.2.2 铜损耗 |
2.3 旋转电磁效应的原理 |
2.4 旋转电磁效应的仿真分析 |
2.4.1 旋转磁场 |
2.4.2 短路电流 |
2.4.3 致热功率 |
2.5 旋转电磁效应的实验研究 |
2.5.1 实验方案 |
2.5.2 实验结果 |
2.5.3 水质变化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旋转电磁效应的抑垢实验与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条件 |
3.2.1 水质评价 |
3.2.2 运行问题 |
3.3 实验方案 |
3.3.1 实验流程 |
3.3.2 形貌观察 |
3.3.3 成分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水质变化 |
3.4.2 水垢样厚度比较 |
3.4.3 水垢样表面形貌 |
3.4.4 水垢样成分分析 |
3.5 旋转电磁效应的抑垢机理研究 |
3.5.1 电磁力场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 |
3.5.2 磁化作用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 |
3.5.3 温度作用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旋转电磁热循环系统材料的流动腐蚀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腐蚀试样 |
4.2.1 试样材料 |
4.2.2 试样处理 |
4.3 腐蚀介质 |
4.4 实验方法 |
4.4.1 失重法 |
4.4.2 实验流程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流动腐蚀速率 |
4.5.2 腐蚀形貌观察 |
4.5.3 腐蚀产物成分 |
4.5.4 腐蚀过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旋转电磁效应对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腐蚀试样 |
5.3 实验介质 |
5.4 实验方法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极化曲线测试 |
5.5.2 表面形貌观察 |
5.5.3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
5.6 电化学腐蚀机理分析 |
5.6.1 电化学腐蚀机理 |
5.6.2 45 钢的电化学腐蚀过程 |
5.6.3 紫铜的电化学腐蚀过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腐蚀过程中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变化规律研究 |
6.1 引言 |
6.2 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 |
6.2.1 双电层理论 |
6.2.2 双电层电容量的计算 |
6.2.3 电极/溶液界面传质过程 |
6.2.4 电极特性吸附实验 |
6.3 电极表面腐蚀状态对双电层的影响 |
6.4 基于高斯滤波的双电层基准面模型 |
6.4.1 流体流动特征 |
6.4.2 高斯滤波理论 |
6.4.3 腐蚀过程中双电层基准面变化 |
6.4.4 腐蚀过程中双电层基准面的表面积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SHN-3静电水处理器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衣康酸共聚物与静电场的协同阻垢效应[J]. 李海花,闫美芳,张利辉,李晓辉,刘振法. 石油化工, 2014(12)
- [2]环境友好型衣康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付浩林.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7)
- [3]环保型阻垢分散剂在磁场与静电场存在下的阻垢性能及机理研究[D]. 刘展.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4]高压静电场对绿色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和水垢晶型的影响[J]. 李海花,刘振法,高玉华,李晓辉,张利辉. 水处理技术, 2013(04)
- [5]静电水处理器中的智能化开发与应用[J]. 张凌. 电子世界, 2013(02)
- [6]ESA/AMPS共聚物与静电场的协同阻垢作用[J]. 刘展,刘振法,闫美芳,王昕.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2(06)
- [7]静电水处理器在电厂冷却循环水阻垢、防垢领域的应用[J]. 徐易. 科技资讯, 2012(03)
- [8]静电水处理与环保型阻垢分散剂协同阻垢作用研究[D]. 武秀丽.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3)
- [9]旋转电磁场对NaCl溶液活度影响的研究[D]. 李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S2)
- [10]基于旋转电磁效应的循环水系统抑垢缓蚀机制研究[D]. 张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