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给水工程常用管材的对比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相宜,赵蓓,游晓旭,张永坡,李玉仙,韩雪娇[1](2021)在《供水管道管材的特性及应用综述》文中指出供水管网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规模巨大,其材质、使用年限、施工等因素对自来水输配过程和最终用户端水质有直接影响,因此,合理选择供水输配管材对供水水质保障有实际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输水管材的种类逐渐增多。对于目前在用的金属、非金属和复合管材3类供水管材,对比了管材特性和适用条件,着重汇总分析了金属管材腐蚀及铁释放、非金属管材有机物和添加剂溶出等安全问题的研究结果,并关注了复合管材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对多种管道材料的比较,为供水输配管网管材选择和管网水质管理提供参考。
刘佳琦[2](2021)在《中日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文件提出要对现行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全文强文强条的标准。2016年,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请抓紧研编和编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通知》(建标标函[2016]155号),组织开展《城乡给水工程项目规范》研编工作。这不仅需要我们对国内近年来的工程实例进行总结,还需要对先进国家的标准进行借鉴。而日本的给水标准体系建设比较早,发展程度也较为成熟,而且同为亚洲国家,对我国规范的研编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对中日两国的给水规范进行了对比,通过比较研究提出现行标准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我国的工程实际情况为我国给水规范的编制提出建议。本文从中日两国的水法体系和工程标准的背景的入手,对中日两国水法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构成进行了介绍,在一定程度上为两国给水规范的比较研究奠定基础。其中,日本的《水道设施设计指南》(2012)(以下简称日本“指南”)共设9章,包括总论(Introduction)、取水设施(Water Intake Facilities)、贮水设施(Water Storage Facilities)、导水设施(Raw Water Transmission Facilities)、净水设施(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送水设施(Treated Water Transmission Facilities)、配水设施(Distribution Facilities)、机械电气仪器设备(Mechanical,Electrical and Instrumentation Equipment)、供水装置(Water Service Fittings)。我国《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以下简称“标准”)我国《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包括总则、术语、给水系统、设计水量、取水、泵房、输配水、水厂总体设计、水处理、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应急供水、检测与控制12个部分。文中除了对中日两国的水法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大方向进行了对比研究,还对日本“指南”与我国“标准”有关取水储水设施、输配水设施、水处理设施等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给水规范存在的差异,提出加快给水设计规范更新频率、完善应急供水措施、纳入新工艺、实现“智慧水务”等建议。为我国全文强制性规范的编制提供了技术参考,有利于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发展。
张金婷[3](2021)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给水管网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给水管网是城市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对保证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由于给水管网的规模较大,设计复杂,传统设计方法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进行设计,经常出现管段流速较低、节点水压较大、设计方案不经济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寻求既能满足给水管网性能化目标,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优化设计方案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给水管网年费用、节点富余水头均值及节点富余水头均方差、节点水龄均值、节点水龄均方差最小为目标建立管网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非线性、离散性和多属性难题,将最短路线法与蒙特卡洛模拟法相结合,首先利用最短路线法并结合事故供水要求进行管网布置和流量初步分配。在分时电价机制下,利用经济流速计算公式并结合管段位置及类型初定各管段经济流速,由经济流速确定各管段管径取值范围;再应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各管段管径,由此生成若干备选方案。通过MATLAB调用Epanet动态链接库对备选方案进行平差计算及工况校核,对不满足约束条件或校核要求的方案直接剔除,对剩余方案进行水质模拟,由此可获得各管段流量、水头损失、节点水压和水龄,从而求出各目标函数值。在此基础上,应用理想点法选取最佳方案。以安徽省某县城给水管网为例,证明了该方法优于单目标优化方法,较好的解决了给水管网优化设计非线性、离散性和多属性的难题。同时将实施分时电价与未实施分时电价机制下所得的多目标近似优化解进行对比,综合判断出基于分时电价优化可以获得更好的优化结果。
尤鹏程[4](2021)在《皖南山区某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皖南山区我国着名的自然文化旅游聚集地,是新安江﹑青弋江等众多河流源头,其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山区内整体人口密度较小,群山中分布着大量文化底蕴深厚的城镇,由于地形条件限制人口多以小城镇为聚集单位。目前皖南山区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滞后,整体的污水处理能力较薄弱。国内针对皖南山区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相关设计研究较少,适合山区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也并不完善。本文以皖南山区某典型综合性小城镇为例,研究分析了该山区小城镇的污水水量和水质特点,污水收集管网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特点,最后综合研究确定了适合该小城镇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的工程设计。此次研究小城镇位于山间河谷中,地形和地质情况较差,镇区有河流和国道穿过,现状地貌较为复杂。因地形和经济条件限制,镇区现状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处于较低水平。污水收集系统设计依据地形地势等因素,将镇区划分为三个污水分区,分别收集各区域污水,最后集中于镇区东北处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过河方式采用六跨单独管桥过河方式,设计位置靠近现状过河大桥,不破坏原有旅游景观环境。西侧及南侧分区因地势高差较大,设计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进行污水提升。污水管道管材选用适应山区施工条件,且具有可抵抗地质灾害﹑抗冲刷﹑防渗漏的轻质挠性管材。此次研究小城镇城镇规模较小,整体污水水量小。目前该镇工贸业﹑旅游业发展较迅速,旅游﹑学生﹑外出务工等季节性流动人口占比较大,污水量随季节性波动。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另外含有部分工业废水,整体的污水水质情况复杂。针对该镇污水特点,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按照季节性流动人口产生的最大污水量设计,预处理工艺设置较大的调节池。通过对污水厂进水水质特征分析,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具有抗冲击能力强,可调节的改良型A2/O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初期设计规模800 m3,远期设计规模1500m3。通过实际调研及参考周边污水厂进水水质,确定设计进水水质BOD5:150mg/L,CODcr:300mg/L,SS:200mg/L,NH3-H:30mg/L,TN:40mg/L,TP:5mg/L。设计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要求,总体设计研究对于山区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图[23]表[24]
龙立[5](2021)在《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文中提出供水管网系统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行的命脉,地震发生后,更是承担着保障灾区医疗用水、消防用水及灾民生活用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随着城市抗震韧性评估进程的不断推进,针对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风险预测与可靠性评估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供水管网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及软件平台。本文从管道“单元”层面及管网“系统”层面对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发了抗震可靠性分析插件系统,为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奠定理论及技术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土体弹性应变阈值理论,建立了考虑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运用本文方法对各类场地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比了与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差异,解决了传统方法在高频段频响放大倍率比实际偏低的问题;进而研发了集成本文方法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系统,实现了场地地震反应的高效、准确分析;运用研发的系统对西安地区开展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建立了该地区综合考虑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的场地效应预测模型;最后,进行了考虑场地效应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震害吻合。(2)提出了综合考虑管道属性、场地条件、腐蚀环境、退化性能、埋深的管道分类方法;基于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建立典型球墨铸铁管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概率抗震能力模型,分析得到不同埋深下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而结合管道震害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不同管径与不同埋深下典型管道的地震易损性曲线。采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管理系统,实现了地震易损性曲线的高效录入、存储、对比及可视化展示,最终建立了管道单元地震易损性曲线数据库。(3)基于管道单元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了管线三态破坏概率计算方法;针对管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中蒙特卡罗方法误差收敛较慢的特点,提出了以Sobol低偏差序列抽样的连通可靠性评估的拟蒙特卡洛方法;进而结合GPU技术,提出了基于CUDA的连通可靠性并行算法,显着提高了分析效率及精度。(4)建立了综合考虑管线渗漏、爆管及节点低压供水状态的震损管网水力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拟蒙特卡洛方法的震损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及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方法,准确模拟与评估了震损管网水力状态;建立了供水管网水力服务满意度指标和震损管线水力重要度指标,提出了震损管网两阶段修复策略;进而建立了渗漏管网抢修队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实现模型最优解搜索,合理地给出管线最优修复顺序及抢修队伍最优调度方案。(5)基于软件分层架构思想及插件开发思想,搭建了插件框架平台,进而采用多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插件式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并对系统开发关键技术、概要设计、框架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采用插件系统对西安市主城区供水管网开展了初步应用研究,评估结果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管网加固优化设计、抗震性能化设计、管网韧性评估及抢修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张昕喆[6](2020)在《基于建模的供水管网漏损评价指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控制供水管网漏损不仅能缓解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巨大压力,还可以提升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准,对城市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成为国内外供水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采取准确、合适的漏损评价指标则是供水管网漏损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管网漏损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发现我国供水管网常用的漏损评价指标,太过简单、片面,难以对管网漏损程度进行科学评价,而国际水协会(IWA)推荐的漏损评价指标不可避免漏失水量(UARL)可以科学的评价管网的漏损程度,为制定漏损控制策略提供依据。因此,本文针对UARL的经验公式难以在我国应用的难题,建立了一种稳定、准确计算我国供水管网不可避免漏失水量的方法。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由于供水管网不可避免漏失水量与管网漏损的影响因素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结合供水管网的特点,首先从供水管网自身属性、外界环境以及运行管理三个方向开展对影响供水管网漏损因素的定性研究,最终确定了影响管网漏损的因素包括:管网管径、管材种类、管网铺设时间、接口方式、腐蚀、埋设深度及荷载、温度、土壤性质、供水压力、水锤以及其他工程影响等。基于实际管网的漏损统计数据,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优点,建立了基于FAHP-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供水管网漏损影响因素评价模型。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以及可获得性,对管材、管龄、管径、埋深、温度、土壤性质等6个因素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对管网漏损影响的主次。评价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关联度排序为:管材(0.797)>管龄(0.770)>管径(0.726)>埋深(0.702)>温度(0.665)>土壤性质(0.659),管材和管龄的关联度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较大,属于影响管网漏损的重要因素;在管材分类中,铸铁管的关联系数最高,说明对管网漏损的影响最大,属于影响管网漏损的重要子因素。针对供水管网不可避免漏失水量与管网的漏损影响因素之间紧密、复杂且模糊的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本文将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结合,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GA-BP神经网络,使其兼具遗传算法全局搜索的优点和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的优点,非常适用于解决系统内部影响因素多、关系模糊复杂的问题。为GA-BP神经网络应用于不可避免漏失水量建模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前文的研究成果,选取铸铁管管长、非铸铁管管长、管网平均管龄、管网平均压力以及用户数作为不可避免漏失水量模型的输入变量,分别利用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建立了供水管网不可避免漏失水量模型,基于36组实际管网DMA的统计数据,选取31组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用于对输入、输出数据间所蕴含规律的训练学习;5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用于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实验结果显示:利用GA-BP神经网络建立的不可避免漏失水量模型,12次就完成了模型的训练,远小于BP神经网络的41次;测试样本数据模拟值与真实值具有较高吻合度,最大的相对误差为6.53%,最小的相对误差为1.26%,平均的相对误差为3.944%,在BP神经网络的误差基础上,分别降低了5.16%、1.07%、3.02%;测试样本数据的回归直线的决定系数为0.9934,与目标曲线基本重合。研究表明:利用GA-BP神经网络建立的不可避免漏失水量模型更为准确的描述了管网漏损影响因素与不可避免漏失水量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泛化能力以及训练速度进一步提高。因此,将管网平均管龄、铸铁管管长、非铸铁管管长、管网平均压力以及用户数等数据代入该模型来对供水管网不可避免漏失水量进行计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最后利用建立的不可避免漏失水量模型,对3个DMA的漏损现状实现了科学评价,并针对其漏损现状,制定了相应的漏损控制策略,预计节水总量可达60794.4m3/年。本研究弥补了我国管网漏损评价指标研究的不足,为管网漏损评价指标不可避免漏失水量应用于我国管网的漏损评价中提供借鉴。
蔺世平[7](2020)在《污水入廊工程工艺设计及BIM应用研究 ——以青岛某立交及新机场管廊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下管廊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一步,是新型市政基础实施建设的重要单元,提倡综合管廊建设可以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有效提高城市防灾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随着综合管廊建设日趋规模化,对综合管廊设计人员素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综合管廊涵盖专业众多,目前常规专业包括:工艺、结构、电气、通风、消防、标识、自控等专业,工艺专业作为综合管廊设计的总体专业,在综合管廊前期方案及后期施工图设计中,具有引领及决定作用,工艺专业的方案设计合理及成熟与否是下游专业顺利开展工作的先决条件;根据住建部要求,管廊建设中条件具备情况下污水管道应纳入综合管廊,污水管道作为重力流管道,其入廊要点不同于常规压力管道。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工艺专业在综合管廊设计中的思路及细节进行梳理,从管廊断面选择、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及出线设计分别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力流污水入廊,通过结合污水入廊典型工程对污水入廊要点进行总结,分别对污水入廊先决条件、管材选择、接驳设计、同舱分析、通风监控、检修防水等附属设计进行研究,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目前设计人员应对综合管廊常规平、纵、横设计中已较为成熟,但作为综合管廊复杂节点的出线井设计因其占据工作时长较多且细节考虑因素较多,目前一般采用BIM解决,本文对BIM技术在工艺专业用的应用提出设计思路,可较好的解决复杂节点设计。本文结合青岛部分综合管廊工程对污水入廊及工艺专业设计要点及细节展开分析,并提出BIM设计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加以论证,为污水入廊、工艺专业设计及BIM应用提供设计原则及思路。
朱战魁[8](2020)在《不均匀沉降和腐蚀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供水事故的频繁发生对城市安全、平稳运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供水管道往往敷设在地下,其安全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然而,目前埋地供水管道力学性能的研究偏重于单一因素的影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力学性能的研究较少。管道不均匀沉降和腐蚀是导致供水管道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不均匀沉降和腐蚀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的力学性能有助于提高埋地供水管道安全事故的主动防控能力,保障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首先,从管材、管径、水压和埋深四个方面调查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同时选定城市隧道施工和冲蚀空洞作为引起埋地供水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因素。其次,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综合考虑城市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范围和双线隧道施工时地层移动的规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求解地下管线在单、双线隧道施工条件下转角、弯矩和剪力等力学响应的新方法,并且基于管道应力状态,提出了一种邻近城市隧道施工的埋地管道安全状态评价方法。接着,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以埋地钢管和球墨铸铁管两种供水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可以同时考虑周围地层对管道约束作用和管道周围冲蚀空洞的埋地供水管道全周地基弹簧模型,分析了冲蚀空洞尺寸、管径、壁厚、内压、埋深、地表荷载和土质类型等因素对管道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蚀空洞是影响埋地供水管道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冲蚀空洞长度的增大,由冲蚀空洞引起的管道纵向应力会大于环向应力,纵向应力成为管道的主控应力。管壁厚度对埋地供水管道安全性能的影响显着,在设计时适当增加管道壁厚能够有效提高管道安全性能。然后,以埋地钢质供水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含腐蚀缺陷的埋地供水管道数值分析模型,对冲蚀空洞和腐蚀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DN300、DN600和DN1000三种管道在不同内压、温度作用和腐蚀程度下的失效空洞长度。研究表明:在冲蚀空洞和腐蚀耦合作用下,低内压管道的位移和应力增长速率较快,管道表现出与冲蚀空洞单一作用时不同的力学响应。低内压高腐蚀管道和高内压高腐蚀管道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对某园区城市市政供水管网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评价了邻近隧道施工的埋地供水管道以及冲蚀空洞和腐蚀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的安全状态,对隧道施工和园区城市供水管网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张露[9](2020)在《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全流程综合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生活、生产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城市供水系统很容易遭到系统事故、蓄意破坏及自然灾害等多方面风险的威胁,这是由于城市供水系统具有系统、复杂、开放性等特点。城市供水系统一旦遭受这些风险威胁,将对居民生活、身体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分析及进一步的风险评价,根据得出的风险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给出风险防范措施以此来降低其风险带来的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对提高其供水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指导城市风险管理、优化运行以及安全用水保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三角模糊数、模糊综合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的“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城市供水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在对南方某市某区全流程供水系统水资源构成、水质状况、基础设施、供用水量、生产运营管理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供水系统的现状及潜在风险因素,共筛选出23个风险因素指标,并建立了风险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对该区全流程供水系统进行风险评价研究。在进一步对供水系统风险因素指标评价结果进行排序分析,发现共有7个风险因素指标超过平均风险权重。在得出各层次风险权重的基础上,进行隶属度调查,得出南方某市某区城市供水系统发生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的概率分别为:7.64%、32.32%、37.65%、18.06%、4.33%。依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可知南方某市某区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隶属于t3级别,其风险评定为Ⅲ级,中等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接受准则,中等风险为可接受风险范围,但需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处理措施,有针对性地降低供水系统对应的指标因素风险以达到降低整个供水系统综合风险来减少损失的目的。根据此风险评价结果,本文结合其自来水直饮改造项目的推进,针对性的给出了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各个环节降低其风险权重的风险防范措施及自来水直饮改造后的水质分析验证内容。
徐雨豪[10](2020)在《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丘陵及山区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对于给水工程水量、水质、水压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管网优化布置及管网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发展历程,基于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的设计特点,对给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在分析现行给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工程按给水规模进行分类,并分别通过计算卫生器具使用概率及数量和进户管流量及概率分布,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其次在分析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布置类型及特点、布置原则和现行优化布置方法的基础上,以管网总长度最短为目标建立给水管网优化布置模型,并采用最短路线法中的标号法进行优化布置。接着以管网年费用折算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优化设计模型,对于给水管网的主干管,依据管段位置的不同采用经济流速法求解,对于主干管之外的各支管,采用动态规划法进行求解。最后以歙县溪头镇给水管网为计算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管网优化布置方法和管网优化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二、城市给水工程常用管材的对比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给水工程常用管材的对比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供水管道管材的特性及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属管材 |
1.1 灰口铸铁管 |
1.2 球墨铸铁管 |
1.3 镀锌钢管 |
1.4 不锈钢管 |
1.5 铜管 |
2 非金属管材 |
2.1 PVC管 |
2.2 PE管 |
2.3 PPR管 |
2.4 UPVC管 |
3 复合管材 |
4 问题与展望 |
(2)中日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日水法体系的发展历程 |
1.2.1 我国水法体系的发展历程 |
1.2.2 日本水法体系的发展历程 |
1.3 中日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
1.3.1 日本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
1.3.2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意义 |
2 中日给水规范结构及主要内容对比分析 |
2.1 中日给水规范的结构对比 |
2.2 中日给水规范主要内容对比 |
2.2.1 日本《水道设施设计指南》主要内容 |
2.2.2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主要内容 |
3 中日取水设施和储水设施的对比研究 |
3.1 取水设施 |
3.1.1 水源选择 |
3.1.2 地表水取水设施 |
3.1.3 地下水取水设施 |
3.2 储水设施 |
3.2.1 储水设施的种类 |
3.2.2 储水设施的设计容量 |
3.3 小结 |
4 中日输配水设施的对比研究 |
4.1 引水设施 |
4.1.1 原水输送的形式及方法 |
4.1.2 管(渠)线路的选择及敷设 |
4.1.3 管(渠)材料等相关附属设施 |
4.1.4 原水调节池 |
4.2 送水设施 |
4.2.1 处理水输送的形式及方法 |
4.2.2 管道的敷设及管材的选择 |
4.2.3 调节水池 |
4.3 配水设施 |
4.3.1 日本服务区域的分块划分 |
4.3.2 配水管网的布局 |
4.3.3 服务水库及高架水箱 |
4.4 给水装置 |
4.5 小结 |
5 中日水处理设施的对比研究 |
5.1 水厂的总体设计 |
5.1.1 水厂处理水量及处理能力 |
5.1.2 水质标准及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
5.1.3 水处理设施的改良和更新 |
5.2 混凝 |
5.2.1 混凝剂的种类 |
5.2.2 混凝剂投加量及投加方法 |
5.2.3 混凝设施 |
5.3 沉淀 |
5.3.1 沉淀设施 |
5.3.2 整流设施 |
5.3.3 排泥设施 |
5.4 过滤 |
5.4.1 快滤池 |
5.4.2 慢砂过滤 |
5.4.3 膜过滤 |
5.5 消毒 |
5.5.1 消毒剂的种类 |
5.5.2 消毒剂的贮存 |
5.5.3 消毒剂的制备与投加 |
5.6 深度处理设施及其他处理 |
5.6.1 深度处理设施 |
5.6.2 其他处理 |
5.7 应急供水 |
5.7.1 中日两国应急供水管理体系 |
5.7.2 应急供水相关措施 |
5.8 自来水厂设备 |
5.8.1 泵设备 |
5.8.2 检测与控制设备 |
5.9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议性条文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给水管网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给水管网优化模型研究 |
1.2.2 给水管网优化算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基础理论 |
2.1 管网优化设计目的 |
2.2 管网优化设计的思路 |
2.3 管网优化设计的内容 |
2.3.1 管网布置与定线 |
2.3.2 管段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计算 |
2.3.3 管网水力计算 |
2.3.4 管网设计校核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给水管网多目标优化模型 |
3.1 给水管网经济性目标函数 |
3.2 给水管网可靠性目标函数 |
3.2.1 给水管网可靠性 |
3.2.2 可靠性目标函数的确定 |
3.3 给水管网水质目标函数 |
3.3.1 给水管网水质影响因素 |
3.3.2 水质目标函数的确定 |
3.4 给水管网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
3.4.1 目标函数 |
3.4.2 约束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给水管网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
4.1 给水管网流量初分配 |
4.1.1 常用给水管网流量分配方法 |
4.1.2 最短路线法 |
4.2 优化设计中相关参数的确定 |
4.2.1 供水能量变化系数的确定 |
4.2.2 经济流速的确定 |
4.2.3 管段虚流量及管径取值范围的确定 |
4.3 随机生成管网设计方案 |
4.4 近似最优解的确定 |
4.4.1 目标函数值的计算 |
4.4.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解法 |
4.4.3 权重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技术经济参数设定 |
5.3 优化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皖南山区某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发展状况 |
1.1.2 山区小城镇 |
1.1.3 山区小城镇水环境现状 |
1.2 国内研究进展和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1 课题的提出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项目设计研究背景 |
2.1 城镇概况 |
2.1.1 地理区域 |
2.1.2 自然条件 |
2.2 城镇规模及类型 |
2.2.1 城镇规模 |
2.2.2 职能类型 |
2.3 给水排水现状及规划 |
2.3.1 镇区给水现状及规划 |
2.3.2 镇区排水现状及规划 |
第三章 污水量预测及建设规模 |
3.1 小城镇污水量预测现状 |
3.1.1 污水量预测现状及问题 |
3.1.2 污水量预测影响因素 |
3.1.3 应对措施和建议 |
3.2 污水量分析预测 |
3.2.1 污水量预测方法 |
3.2.2 相关预测参数选取 |
3.2.3 污水量预测 |
3.3 建设规模的确定 |
第四章 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方案设计 |
4.1 排水体制 |
4.1.1 皖南山区城镇排水体制概述 |
4.1.2 排水体制选择 |
4.2 污水管网分区和定线 |
4.2.1 地形地质情况概述 |
4.2.2 污水分区 |
4.2.3 污水管网布置 |
4.3 污水提升泵站 |
4.3.1 污水提升泵站选型 |
4.3.2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
4.3.3 泵站设计规模与位置 |
4.4 管道穿越河流设计及附属设施 |
4.4.1 管道穿越河流,沟渠设计 |
4.4.2 管网附属设施 |
4.5 排水管材选择 |
4.5.1 待选管材简介 |
4.5.2 管材比较选择 |
4.6 污水管网设计方案总结 |
4.6.1 方案设计研究特点 |
4.6.2 方案设计总结 |
第五章 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
5.1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
5.1.1 厂址的选址原则 |
5.1.2 厂址的选址 |
5.1.3 厂址合理性分析 |
5.2 进、出水水质预测及分析 |
5.2.1 进水水质分析预测 |
5.2.2 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 |
5.2.3 进水水质特征分析 |
5.3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论证 |
5.3.1 皖南山区污水处理工艺概述 |
5.3.2 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
5.3.3 选择依据 |
5.3.4 预处理工艺选择 |
5.3.5 生物处理工艺选择 |
5.3.6 深度处理工艺方案 |
5.4 处理后污水与污泥的处置 |
5.4.1 尾水处置方案 |
5.4.2 污泥处置方案 |
5.5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总结 |
第六章 污水厂工艺设计 |
6.1 污水厂总体布置 |
6.1.1 平面布置 |
6.1.2 水力高程布置 |
6.2 污水厂工艺布置 |
6.2.1 格栅及调节池 |
6.2.2 生化处理设备 |
6.2.3 深度处理设备 |
6.2.4 紫外消毒设备 |
6.2.5 污泥浓缩脱水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与致谢 |
附图 |
(5)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供水管网震害风险评估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 |
1.2.2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
1.3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及修复决策分析 |
1.3.1 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研究 |
1.3.2 供水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研究 |
1.3.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决策分析研究 |
1.4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研究 |
2.1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
2.2 考虑频率相关性的等效线性法 |
2.2.1 一维土层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方法 |
2.2.2 考虑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 |
2.2.3 基于竖向台站地震动记录的可靠性分析 |
2.2.4 考虑频率相关性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系统研发 |
2.3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
2.3.1 工程场地 |
2.3.2 场地模型地震反应分析 |
2.3.3 考虑多因素的场地效应模型 |
2.3.4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
3.1 地下管道震害分析及管道分类 |
3.1.1 地下管道破坏的主要类型 |
3.1.2 影响管道破坏的主要因素 |
3.1.3 地下供水管道分类 |
3.2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
3.2.1 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3.2.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3.2.3 概率抗震能力分析 |
3.2.4 地震易损线曲线 |
3.3 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管理系统研发 |
3.3.1 需求分析 |
3.3.2 功能架构设计 |
3.3.3 系统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UDA的供水管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 |
4.1 供水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基础 |
4.1.1 供水管网简化模型 |
4.1.2 管线破坏概率的确定 |
4.1.3 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方法 |
4.2 图论模型 |
4.2.1 图论基本定义 |
4.2.2 图的存储形式 |
4.2.3 图的连通性判别算法 |
4.3 QMC方法在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中的应用 |
4.3.1 QMC方法原理及误差 |
4.3.2 低偏差Sobol序列 |
4.3.3 QMC方法用于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 |
4.4 基于CUDA的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并行算法 |
4.4.1 CUDA编程原理 |
4.4.2 并行方案设计 |
4.4.3 算法的CUDA实现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及修复决策分析 |
5.1 常态下供水管网水力分析 |
5.1.1 供水管网基本水力方程 |
5.1.2 供水管网水力分析方法 |
5.2 震后供水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 |
5.2.1 供水管线渗漏模型 |
5.2.2 供水管线爆管模型 |
5.2.3 用户节点出流模型 |
5.2.4 基于QMC法的震损管网水力分析方法 |
5.2.5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性计算模型及程序 |
5.2.6 算例分析 |
5.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决策分析 |
5.3.1 供水管网水力满意度指标的建立 |
5.3.2 震损管线水力重要度指标的建立 |
5.3.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策略 |
5.3.4 抢修队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5.3.5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算法实现 |
5.3.6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评估系统开发与初步示范应用 |
6.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6.1.1 系统设计目标 |
6.1.2 系统设计原则 |
6.2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6.2.1 插件技术 |
6.2.2 Sharp Develop插件系统 |
6.2.3 .NET Framework |
6.2.4 Arc GIS Engine |
6.2.5 多语言混合编程技术 |
6.3 系统概要设计 |
6.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6.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6.3.3 数据库设计 |
6.3.4 系统开发环境 |
6.4 框架平台设计 |
6.4.1 插件契约 |
6.4.2 插件引擎 |
6.4.3 插件管理器 |
6.4.4 框架基础 |
6.5 管网可靠性评估系统实现 |
6.5.1 插件实现过程 |
6.5.2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实现 |
6.6 系统初步应用 |
6.6.1 西安市供水管网系统概况 |
6.6.2 西安市供水管网可靠性分析 |
6.7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二:出版专着情况 |
附录三:授权发明专利 |
附录四:登记软件着作权 |
附录五: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六:获奖情况 |
(6)基于建模的供水管网漏损评价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现状 |
1.1.2 供水管网漏损现状 |
1.2 国内外漏损控制研究现状 |
1.2.1 漏损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
1.2.2 数据挖掘在管网漏损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影响供水管网漏损因素的定性研究 |
2.1 管网自身属性 |
2.1.1 管材 |
2.1.2 管径 |
2.1.3 管龄 |
2.1.4 接口方式 |
2.1.5 管网腐蚀 |
2.2 管网外界环境 |
2.2.1 埋设深度及荷载 |
2.2.2 温度 |
2.2.3 土壤性质 |
2.3 管网运行管理 |
2.3.1 供水压力 |
2.3.2 水锤 |
2.3.3 其他工程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FAHP-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管网漏损影响因素评价 |
3.1 FAHP-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3.2 构建供水管网漏损影响因素评价模型 |
3.2.1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关联系数 |
3.2.2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3.2.3 关联度求解 |
3.2.4 关联排序 |
3.3 数据分析 |
3.3.1 确定分析序列 |
3.3.2 关联系数计算 |
3.3.3 权重计算 |
3.3.4 关联度计算 |
3.3.5 关联度排序 |
3.3.6 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不可避免漏失水量建模方法的研究 |
4.1 BP神经网络 |
4.1.1 BP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 |
4.1.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4.1.3 BP神经网络的特点 |
4.2 遗传算法 |
4.2.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4.2.2 遗传算法的基本要素 |
4.2.3 遗传算法的特点 |
4.3 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4.4 GA-BP神经网络与不可避免漏失水量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可避免漏失水量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5.1 确定模型输入、输出变量 |
5.2 数据获取 |
5.2.1 不可避免漏失水量的原始数据获取 |
5.2.2 数据来源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不可避免漏失水量建模 |
5.3.1 确定BP神经网络层次结构 |
5.3.2 确定BP神经网络节点数 |
5.3.3 设置BP神经网络其他参数 |
5.3.4 实验结果 |
5.4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不可避免漏失水量建模 |
5.4.1 设置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控制参数 |
5.4.2 实验结果 |
5.5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6 模型应用 |
5.6.1 漏损控制策略方案 |
5.6.2 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污水入廊工程工艺设计及BIM应用研究 ——以青岛某立交及新机场管廊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可行性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国内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 |
2.1 燃气入廊 |
2.2 污水入廊 |
2.3 与地铁等结合 |
2.4 兼顾人防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管廊工艺设计研究 |
3.1 项目概况 |
3.2 横断面设计 |
3.3 平面设计 |
3.4 纵断面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力流污水入廊研究 |
4.1 污水管线入廊的先决条件 |
4.2 污水管线入廊要点 |
4.3 入廊污水管道管材选择 |
4.4 重力流(污水)管线入廊接驳设计 |
4.5 重力流(污水)管线入廊检修设施 |
4.6 重力流(污水)管线入廊防水问题 |
4.7 重力流(污水)管线入廊管线通风设施 |
4.8 重力流(污水)管线入廊管线监控设施 |
4.9 污水管线入廊同舱管线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市污水入廊工程实例分析 |
5.1 中德生态园纵七路综合管廊工程 |
5.2 青岛新机场工作区、航站区综合管廊工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BIM在综合管廊出线井中的应用 |
6.1 出线井分类 |
6.2 直埋出线 |
6.3 十字出线 |
6.4 T形出线 |
6.5 端墙出线 |
6.6 节点结合 |
6.7 设计修改 |
6.8 BIM应用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8)不均匀沉降和腐蚀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埋地供水管道事故原因 |
1.3.2 隧道施工对邻近地下管线的影响研究 |
1.3.3 管线渗漏水的影响研究 |
1.3.4 管线腐蚀的影响研究 |
1.3.5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研究 |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供水系统现状调查及管道计算参数的选定 |
2.1 引言 |
2.2 城市供水系统现状调查 |
2.2.1 管材 |
2.2.2 管径 |
2.2.3 水压 |
2.2.4 埋深 |
2.3 埋地供水管道计算参数的选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隧道施工对邻近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线隧道影响的修正方法 |
3.2.1 管-土-隧道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
3.2.2 现有单线隧道施工影响范围的计算方法 |
3.2.3 单线隧道影响的修正方法 |
3.2.4 方法验证 |
3.3 双线隧道影响的计算方法 |
3.4 埋地管道安全状态评价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蚀空洞对埋地供水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型 |
4.2.1 管道特性 |
4.2.2 管土相互作用 |
4.2.3 单元类型与边界条件 |
4.2.4 荷载条件 |
4.2.5 冲蚀空洞的模拟 |
4.2.6 网格划分与模型收敛性 |
4.2.7 模型验证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冲蚀空洞的影响 |
4.3.2 管径的影响 |
4.3.3 壁厚的影响 |
4.3.4 内压的影响 |
4.3.5 埋深的影响 |
4.3.6 土质类型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冲蚀空洞和腐蚀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力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值模型 |
5.2.1 管道特性 |
5.2.2 管土相互作用 |
5.2.3 缺陷几何形状 |
5.2.4 荷载条件与边界条件 |
5.2.5 单元划分 |
5.2.6 失效准则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腐蚀的影响 |
5.3.2 内压的影响 |
5.3.3 温度的影响 |
5.3.4 失效空洞长度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际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隧道施工对邻近埋地供水管道的影响研究 |
6.2.1 计算参数 |
6.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2.3 埋地供水管道安全状态评价 |
6.3 冲蚀空洞和腐蚀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安全状态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全流程综合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供水系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国内供水系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3 供水系统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展示 |
第二章 风险评价理论及其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
2.1 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 |
2.1.1 风险及风险评价的含义 |
2.1.2 风险评价的流程 |
2.1.3 风险评价的方法 |
2.2 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风险理论 |
2.2.1 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分类 |
2.2.2 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特征 |
2.3 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评价 |
2.3.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2.3.2 基于F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三章 供水系统现状潜在风险特征识别 |
3.1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 |
3.1.1 原水系统 |
3.1.2 制水系统 |
3.1.3 市政配水系统 |
3.1.4 小区及室内给水系统 |
3.1.5 安全管理环节 |
3.2 供水系统诊断分析 |
3.2.1 水质风险 |
3.2.2 基础设施 |
3.2.3 生产运营管理 |
3.3 小结 |
第四章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评价 |
4.1 风险评价的标准 |
4.1.1 风险评价等级 |
4.1.2 风险接受准则 |
4.2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识别 |
4.2.1 原水系统风险识别 |
4.2.2 制水系统风险识别 |
4.2.3 市政配水系统风险识别 |
4.2.4 小区及室内给水系统风险识别 |
4.2.5 安全管理环节风险识别 |
4.3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层次结构指标体系 |
4.3.1 指标体系筛选构建原则 |
4.3.2 确立层次结构指标评价体系 |
4.4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评价 |
4.4.1 评价集的确定 |
4.4.2 因素集的建立 |
4.4.3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4 确定风险隶属度向量 |
4.4.5 综合评价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
5.1 原水系统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
5.1.1 风险防范措施 |
5.1.2 验证内容 |
5.1.3 小结 |
5.2 制水系统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
5.2.1 风险防范措施 |
5.2.2 验证内容 |
5.2.3 小结 |
5.3 市政配水系统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
5.3.1 风险防范措施 |
5.3.2 验证内容 |
5.3.3 小结 |
5.4 小区及室内给水系统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
5.4.1 风险防范措施 |
5.4.2 验证内容 |
5.4.3 小结 |
5.5 安全管理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
5.5.1 风险防范措施 |
5.5.2 验证内容 |
5.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10)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工程概述 |
1.1.1 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现状 |
1.1.2 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设计特点 |
1.2 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来源 |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村镇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1.3.1 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
1.3.2 管网优化布置 |
1.3.3 管网优化设计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工程简介 |
2.1 给水工程组成 |
2.2 给水工程类型 |
2.2.1 给水工程分类及特点 |
2.2.2 给水工程类型选择 |
2.3 水源选择 |
2.3.1 水源分类及特点 |
2.3.2 水源选择及合理利用 |
2.3.3 水源保护 |
2.4 取水工程 |
2.4.1 地表水取水工程 |
2.4.2 地下水取水工程 |
2.4.3 取水泵站 |
2.5 净水工程 |
2.5.1 净水工艺选择 |
2.5.2 净水厂设计布置 |
2.5.3 送水泵站 |
2.6 输配水工程 |
2.6.1 输水管渠 |
2.6.2 配水管网 |
2.6.3 加压泵站 |
第三章 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工程设计 |
3.1 供水规模确定 |
3.1.1 确定原则 |
3.1.2 用水定额 |
3.1.3 用水量变化 |
3.1.4 计算方法 |
3.2 取水工程设计 |
3.2.1 取水构筑物设计 |
3.2.2 取水泵站设计 |
3.3 净水工程设计 |
3.3.1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
3.3.2 送水泵站设计 |
3.4 输配水工程设计 |
3.4.1 管网布置与定线 |
3.4.2 水力计算 |
3.4.3 管材选择 |
3.4.4 加压泵站设计 |
3.5 调蓄构筑物设计 |
3.5.1 清水池设计 |
3.5.2 水塔设计 |
第四章 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
4.1 现行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及存在不足 |
4.1.1 比流量法 |
4.1.2 人均当量法 |
4.1.3 节点流量法 |
4.2 村镇给水工程规模与配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方法选择 |
4.3 村镇给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
4.3.1 Ⅴ型村镇配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
4.3.2 Ⅲ、Ⅳ型村镇配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
第五章 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优化布置 |
5.1 管网布置类型及特点 |
5.2 优化布置原则 |
5.3 现行优化布置算法 |
5.3.1 经典数学优化算法 |
5.3.2 现代智能优化算法 |
5.4 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优化布置 |
5.4.1 优化布置模型 |
5.4.2 求解方法 |
第六章 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
6.1 优化设计模型建立 |
6.1.1 目标函数 |
6.1.2 约束条件 |
6.2 优化设计模型求解 |
6.2.1 求解方法 |
6.2.2 计算步骤 |
第七章 实例分析 |
7.1 溪头镇简介 |
7.2 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
7.3 优化布置 |
7.4 优化设计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城市给水工程常用管材的对比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供水管道管材的特性及应用综述[J]. 李相宜,赵蓓,游晓旭,张永坡,李玉仙,韩雪娇. 净水技术, 2021(07)
- [2]中日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对比研究[D]. 刘佳琦.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3]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给水管网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D]. 张金婷.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皖南山区某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计研究[D]. 尤鹏程.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D]. 龙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基于建模的供水管网漏损评价指标的研究[D]. 张昕喆.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污水入廊工程工艺设计及BIM应用研究 ——以青岛某立交及新机场管廊项目为例[D]. 蔺世平.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8]不均匀沉降和腐蚀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力学性能研究[D]. 朱战魁. 天津大学, 2020(02)
- [9]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全流程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 张露. 广州大学, 2020(02)
- [10]丘陵及山区村镇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研究[D]. 徐雨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