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浅析

孙莉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浅析

一、浅析孙犁作品中的典型妇女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祁彩虹[1](2021)在《《风云初记》与《三里湾》中的问句对比研究 ——兼析孙犁和赵树理的言语风格》文中指出

樊智华[2](2021)在《论孙犁小说中的风景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孙犁小说情景交融的诗意风格使其步入文坛伊始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风景描写在其小说创作实践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可以说是其文本的核心构成要素。同时期其他解放区作家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对风景作如此细致的描写:赵树理将创作重点放在人物言行与农村风俗的刻画;康濯作品偶有涉及自然风景,一般也只作粗线条整体勾勒;王林《腹地》同样描写冀中地区生活,其风景书写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背景;孙犁作品中的风景却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和意蕴。孙犁早期小说以抗日题材为主,文本中前景却并非硝烟战火,而是碧波荷塘,菱藕芦荡。这类风景书写决定了孙犁作品的整体格调。不同历史时期风景中的各种形象元素特别是那些自然元素,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阐释系统中意义截然不同。对于孙犁作品风景书写的意义阐释,在于揭示长久以来被研究者经验阈限或既成观念遮蔽的审美元素,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并产生新的认识。综合对风景的认知,本文所要论述的孙犁小说中的风景,其所辖范围不仅包括作为审美意义的自然风景,还包含着人文风景,是一个集人文、地域、自然于一体的概念。风景的诗意书写与政治话语形态在孙犁的文本中是和谐共生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孙犁在把风景作为其小说重要组成要素这一过程中,在寻求意识形态和文学性的平衡时所作的努力调试。自然风景与主观意识的交融,形成孙犁小说风景书写极具张力的审美空间。柄谷行人提出,风景只有在对周围外部的东西没有关心的“内面的人”那里才得以被发现。孙犁的风景书写是中国文学开始向现代趋近的巨大转变的表征,将人的主体性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小说中的风景是融入了人的意识之后的文学产物,蕴含了人的思想,文本中风景的缔造是为了重塑人的现代主体性,记录抗战历程和历史发展中人的意识觉醒,借由“风景的主体化”和“主体的风景化”映现时代、文化和社会。孙犁小说中地形学意义上的风景形成一种文化、地域连结,打造出人民群体集体认同的文化民族主义,形塑其民族意识。本质上是对于抗战背景下的革命、文化、政治等更广范畴的隐喻意义表征,在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孙犁小说中的风景承载了文学宣传、动员和信念建立的热望,在这一机制中风景与革命话语同质,被用来置换宏大的民族国家意识,显示出作者对于家国命运的忧思。“进入权”成为形塑民族风景和建构身份认同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道路交通权和区域建筑权的控制隐喻着孙犁“破除”和“立新”的想象;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不断变化的、“非固定”风景的进入成为一种集体心理学下的革命意识写照。在民族矛盾空前严重的社会现实境况中,文化、权力和政治要素必然附着风景之上,在孙犁精心打造的隐喻机制中,革命话语巧妙地糅合与中风景中,建立起天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渗透其中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被探寻和领悟,最终实现读者体验与孙犁创作意识和小说意蕴的合谋。现代国家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生产机制将风景形塑为民族认同,在这一层面上“风景”不仅是一个名词,更具有动词意味,在逐步被发现的这一过程中,风景在现代化进程中显现出了极高的参与度,通过“书写”这一动词性的方式进入到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文化建构层面,呈现出其历史复杂性。20世纪孙犁文学创作的实践是迎合时代使命的救世之作,从来都不是观瞻鉴赏,更多的是承载着历史担当与时代诉求,将文学实践转化为现实实践,赋予读者极高的参与性,以具有不确定性的开放地域空间给予人民以光明的憧憬和无限美好的想象,重新打造了一个属于人民大众的理想国。因此孙犁小说中的风景书写有其独特性、必然性,复杂性及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意义指向,在文学创作的文本建构和文学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王珊珊[3](2020)在《坚守与发展 ——论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文中研究说明拥有坚定的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孙犁因多数作品的“诗意”风格而屡次遭遇被浪漫化、被边缘化,这一现象值得思考。孙犁自20世纪30年代执笔从事文学创作以来,便始终信守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本文通过对孙犁步入文坛以来现实主义文学观发展变化的历史的考察,关照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尝试论证孙犁的文学创作不是“边缘化”的个性抒情,而是作家顺应时代潮流,用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指导和规范文学创作实践的自觉选择和反复适配的产物。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包括文学本质论、文学真实论、文学典型观、文学风格论、文学形式论、文学批判精神六部分,其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形成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鲁迅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自孙犁加入抗战至进入天津(1938-1949),是其现实主义文学观积累形成时期,此时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带有理想色彩。孙犁身负抗日宣传和现实主义文学阐释的双重任务,乐观、优美、从容的写作风格是作家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清醒认识和思考的结果,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本时期现实主义文学观理想色彩的主要依托方式。孙犁进入天津后至“文革”爆发(1949-1966),是其现实主义文学观成熟发展时期,强烈的现实性取代理想色彩。孙犁放弃“轻骑”式文学形式,开始书写“问题”式小说,视角从抗战队伍转向广阔社会,典型形象的塑造成为孙犁现实主义文学观走向成熟的艺术呈现。“文革”爆发以来直至孙犁封笔(1966-1995),是其现实主义文学观深化坚守时期,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逐渐凸显。“文革”期间孙犁以“书衣文录”表达对现实和本心的求实与守真;新时期以来,孙犁以犀利冷峻的杂文对现实予以暴露和批判,坚定地为现实主义文学振臂高呼。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经历了从积累形成时期的理想性过渡到发展成熟期的现实性,最终实现深化时期批判性这一历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孙犁现实主义文学观与文学创作相辅相成、互相提高,无论是前期作品中的诗意书写或晚年文字的冷峻风格,都并不是作家个性、自由的彰显,而是孙犁结合不同时代背景、在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规范实践与训练的结晶,孙犁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身份不容忽视。

盖丽会[4](2020)在《论孙犁与晋察冀边区文艺》文中研究指明孙犁的作品充满诗意抒情、体现独特的个性特征,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有意疏离政治,且缺乏革命文学的特征。相对于一般将孙犁定位于革命文学的“多余人”的观点,本文主要通过搜集相关史料,关注抗战文艺运动,从作家孙犁的长成、文学活动实践、文学创作与晋察冀文艺政策的互动对话等方面来论证孙犁创作与政治紧密相连、是中国革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风景。另外,以往研究对于孙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44年成名之后,而对晋察冀边区时期的孙犁研究关注不够。实际上,孙犁的《荷花淀》、《芦花荡》等名篇都从晋察冀时期的文字修改而来,这一时期可以视为作家创作重要的“前时期”。所以本论文将目光聚焦于晋察冀边区时期,探究孙犁创作与时代的结合。抗日战争给了孙犁选择新生活的机会,使孙犁走向抗战革命的道路并且能够从事自己所热衷的事业。晋察冀边区的抗战环境刺激孙犁从一般的文职人员、从记者编辑成长为一名作家。在配合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活动中孙犁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形成自己的文学特色。孙犁与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政策紧密结合,深入群众开展文学实践活动。在《冀中一日》的编选中突出边区文化界所强调的“真实性”。在《文艺学习》中将文艺介绍给大众,使文艺创作活动更能深入群众。孙犁还在边区积极地宣传鲁迅,使鲁迅简化为一个爱国战士走进青少年的生活,增强群众抗战的决心。晋察冀时期,孙犁强调时代对于个人的影响,也在个性化叙述中完成了对于时代地书写。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意识到保家卫国的重要性,视文学为抗战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形成与区别于“个性主义”的另一种文学认识。孙犁的创作及文艺理论阐述成为晋察冀文艺运动的重要代表。

张子璇[5](2020)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孙犁作品的选编和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犁是现当代着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作品清新质朴,展现了壮丽的战争文学图画,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作品语言同样意蕴无穷,体现出作者对美的追求。孙犁的许多作品收录进不同的语文教材,其作品魅力可见一斑。因此,孙犁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及选编和教学问题应当获得重视。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意义,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研究,并简述研究方法。正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孙犁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从审美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以及写作教学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释。第二章是以第一章的内容为基础,介绍孙犁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概况,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教材的课文编排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单元设置、单元导语以及课后习题的角度展开,了解编者意图,寻找选编的异同点,并提出相应的选编建议,旨在更好地发挥孙犁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第三章是对孙犁作品的教学个案进行探讨,选取代表性作品《荷花淀》《芦花荡》,在对作品进行充分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了解教学价值,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一线教师的课堂实录,寻找利弊,提出教学策略,以此指导课堂教学,使孙犁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黄莉莎[6](2020)在《孙犁抗战小说的“日常化书写”及教学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孙犁被认为是现当代文学史上“荷花淀派”的开创者,他的抗战小说凭借着清新柔婉、朴素细腻的独特风格而享誉文坛。自建国以来,孙犁的《荷花淀》《芦花荡》《山地回忆》等抗战小说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挖掘选文有效的教学价值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探究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及教学价值,显得十分必要。在小说中,孙犁巧妙地调和了文学政治性和文艺性的关系,他没有着力描写阶级冲突和社会政治,而是将政治作为背景,执着于描写战争背景下的日常化生活,倾心描绘政治冲突之外的生活之美和人性温情。这使得他的抗战小说,既能处于主流话语的规范之中,又能够通过人情和人性来观照时代,从而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一棵“常青树”。论文主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孙犁抗战小说的创作选择与艺术特色,从小说“日常化”的内容选材、明净隽永的“生活化”语言以及孙犁独特的审美追求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第二部分探讨孙犁抗战小说的叙事策略,从叙事角度的现代性与包容性、逆时序的自然渗透、直抒胸臆的叙述者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对孙犁抗战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进行挖掘,为小说的文本解读和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第三部分探讨孙犁抗战小说独特风格的成因,从时代和作者两大方面展开分析。通过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及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动机、艺术师承爱好等,加深对作家及作品的理解。第四部分探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孙犁抗战小说的教学价值。首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孙犁抗战小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概况进行梳理。其次,根据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孙犁抗战小说所蕴含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方面的教学价值。最后,以《荷花淀》《山地回忆》这两篇小说为例,撰写基于孙犁抗战小说教学价值的教学设计,希望以此给孙犁抗战小说的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张宇菊[7](2018)在《论孙犁散文中的日常生活书写》文中认为孙犁的作品数量庞大,横跨半个多世纪。从幼年开始,孙犁就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最日常的生活孕育了他的写作,成就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无人能够替代。散文是最能够体现一位作家思想与人格的文体,孙犁的散文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也有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与传承。孙犁的散文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注重日常生活的传统,并将日常生活与不同时期的现实情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融进自己的思想意志,在中国散文史上散发独特的光芒。本文聚焦于孙犁的所有散文作品,结合孙犁自己的文学思想,将他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从主题、思想溯源、表现方式与美学价值四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孙犁散文中的日常生活主题。本部分主要分为乡村生活、闲情和回忆三个方面。孙犁是热爱生活之人,他的写作源于生活,忠于生活。不论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孙犁一直注重表现生活中最真善美的部分,不逃避现实,既发掘抗战中人性美的光辉,也用“文革”的黑暗来呼吁光明与爱,以此呈现最琐碎、但最真实的生活。第二,孙犁散文创作的思想溯源。一方面是他生活与战斗的地方,他视作故乡的地方造就了作家孙犁;另一方面,孙犁从小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孔子“修辞立其诚”的精神,与道家的“无为”的精神本质,使其一直秉持着“文学要真诚”的信念,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生活;最后一方面是鲁迅对他的影响,鲁迅的思想、感情与文字,让他能够正确处理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第三,孙犁散文创作的表现方式。这部分可从语言、内容与形式三方面来分析。孙犁对“文字要简”的坚持与方言词语的运用,使其语言简练质朴;天人合一的景物描写与比喻修辞使其描写深刻动人;白描手法的炉火纯青和其包含的真情真象,是他求真的写法;人物的细节描写与传神,篇幅的浅言留白是其表现的含蓄。第四,孙犁散文中日常生活描写的美学价值。孙犁散文中对日常生活描写的注重,既带来了中国散文传统的回归,又在作品中呈现了“中和”之美,还实现了散文文体的丰富与创新。

卢美丹[8](2017)在《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术史视野下,以前期即1937-1977年延安文学研究为考察对象,以各时期相关的报刊、文集、文学史着述及回忆录等为主要文献史料,具体分四个阶段,历时性回顾延安前期文学研究的情境、论题、方法、特征与主要成果。论文认为,前期延安文学研究,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文艺研究的历史继承,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研究的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自民主革命时期到人民共和国建立,逐步确立了革命现实主义文艺和新中国文艺合法性地位,同时致力于改造作家思想观念、重塑创作风气、引导艺术批评和接受取向,以确立新文艺观念与范式,并完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因此,前期延安文学研究的论题、标准、方法、特征,无不体现特定的历史情境性。第一章,论文将1937-1949年的延安文学研究,视为革命现实主义文艺的论证与确立阶段,同时又以1942年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分界,分前后两个阶段,通过十余年间对作家、作品、观念、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建国前夕第一次文代会上,达成以延安根据地为主的革命文艺,向新中国文艺转型的理论共识。第二章,1949-1957年,延安文学研究是新中国文艺建设的重要部分,此前已经确立的方向和方法,是新中国文艺的基础,现实主义的观念、方法和与之相应的新经典,文艺的大众化和群众路线,旧文艺、旧艺人、旧形式的改造等论题,进一步巩固并上升为国家文艺理念,其核心成果是一批文学史着述的形成。这一时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最核心的理论原典。第三章,随着“双百”方针的推进,围绕《讲话》而出现了文艺与政治、现实主义等论题的争鸣,从而引发1958年的反右斗争和再批判活动,以至1966年,一些前期确立的作家楷模和作品典范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工农兵参与文学研究并集体着史、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为原则的样板化文艺,成为“新文艺”创作与研究的主要取向与核心成果,而文学研究日益偏离文学本体,曲解、违背毛泽东文艺批评政治标准与文艺标准兼顾原则的情况也日益突出。第四章,上述倾向在1966-197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中得到强化,围绕政治斗争和批判活动,《讲话》所述批评标准、群众路线、“普及与提高”等问题,被极度曲解,文艺批“旧”风潮、样板化方法、业余化导向、集体化模式,被推向极致,而作家作品不仅处于悬置处境,且专业性研究也步入停滞,一定程度上,文革时期的延安文学研究,破坏性大于建设性。1937-197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因用而顾本,破旧以立新,是时代赋予文学研究的历史使命,因此,尽管各时期有着种种缺憾,甚至经常出现执着于政治而偏离文学研究道路的情况,但整体上它也部分地完成了历史任务,并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验教训对后世文学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或警示作用。

王妮[9](2017)在《孙犁1940年代短篇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小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抒情化小说一直占据着一定的位置,抒情化小说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与译介西方小说有关,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抒情传统的潜在影响。鲁迅之后,相关作家包括废名、沈从文、师陀、孙犁、汪曾祺等,他们的短篇小说打破和诗歌、散文的界限,呈现出结构散文化、语言诗意化、人物单纯化、象征性意境渲染等特征。孙犁作为解放区作家,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以及解放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背景下,把政治只是作为创作背景,不主动去迎合政治,而是表现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人、事、景物,他的清新自然的短篇小说给当时的文学领域带来别样的色彩。解读孙犁1940年代的短篇小说,笔者在借鉴先前研究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叙事学和文化研究理论的知识,具体将涉及叙事情节和结构、日常生活、风景叙述、性别、年龄等,对孙犁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同时结合作者的人生轨迹,力求在分析日常生活和女性人物方面更加深入,并尝试从风景角度对孙犁的作品进行解读。本文总体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部分分析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相较于情节性强的小说而言,描写平淡重复的日常经验无疑会造成小说情节的淡化,而这却是战争年代人们强烈渴望的生活状态;第二部分分析作品中的风景,同鲁迅等乡土抒情小说家类似,孙犁也描写了故乡的地方风俗,有着深刻的故乡情结,在浓浓的思乡之情之外,作者还象征性地表达了自己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第三部分分析作者极力描写的女性形象,她们是善良的、单纯的、可爱的,通过赞美她们来赞扬美好的人性。通过分析作品深入把握作家的精神世界,将作者和其他抒情化小说家进行比较,立足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综合了解作者的抒情性创作。

戴利[10](2016)在《《荷花淀》教学内容及核心教育价值探究》文中提出孙犁是着名的中国现当代小说家,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使之成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荷花淀》名声斐然,成为中国解放区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之星。长久以来,《荷花淀》始终是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情的转变,《荷花淀》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出现了新的变化。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选文有效教学价值的挖掘素来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以1998年、2001年和2003年人教版、2002年辽海版、2005年冀教版、2010年粤教版和现行沪教版等七套初、高中语文教材和26个《荷花淀》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点拨等)为基础,结合研究者们对《荷花淀》的文学解读和相关探索,对《荷花淀》的教学价值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文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梳理、评述,确定《荷花淀》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和它的教学功用,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们提供多种教学途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笔者所做的研究工作。第二部分从小说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综述前人对《荷花淀》的文学解读,发现研究者们对小说的主题辨析、人物形象解读、描写手法鉴赏、行文语言赏析都做了详细解读,但对《荷花淀》的独特结构却了解甚少,可再行探讨。第三部分比对了不同版次的人教版、辽海版、冀教版、粤教版和沪教版等中学语文教材有关《荷花淀》的编撰情况,发现除沪教版以外的语文教材都将教学指向小说的主题思想及人物形象,并要求学生了解小说主要的描写手法,而沪教版则将《荷花淀》编入“意境”主题单元,强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第四部分梳理了26个教学案例,根据一线教师公开发表的授课实录和教学设计,整理出四类颇受教师青睐的教学内容,发现教师的教学解读往往立足于研究者们对小说的文学解读,并根据学情稍作调整。当教学内容出现重合时,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最终使得课堂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五部分是笔者针对前文中文学解读稍有忽视的《荷花淀》结构特征和一线教师未曾关注的《荷花淀》独特教学点,提出了个人的教学内容建议。《荷花淀》反映出的中国国民性可作为主题内容的一个教学点,而其非情节化的结构特点和“诗体小说”的特征也可作为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诗体小说”的四大特点与孙犁采用的女性视角是《荷花淀》的核心教育价值。教师的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类文学作品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现今小说教学的有效性,改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第六部分总结笔者的研究发现,并提出关于《荷花淀》教学预设及其在语文教学中不明定位的困惑。笔者提出《荷花淀》呈现国民性的主题解读、非情节化的结构、“诗体小说”四大特点和小说的女性视角是个人对小说教学内容的补充,希望能为《荷花淀》的日后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二、浅析孙犁作品中的典型妇女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孙犁作品中的典型妇女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2)论孙犁小说中的风景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4、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孙犁小说风景书写溯源
    1.1 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现代继承
    1.2 现代性风景观书写方式的意识自觉
    1.3 外国小说风景创作的深刻影响
    1.4 革命战争与文学实践的理想寄托
第二章 风景的发现:孙犁小说风景书写的文本呈现
    2.1 风景的聚焦
        2.1.1 风景的主体化
        2.1.2 主体的风景化
    2.2 对峙的风景:象征风景与事实风景
        2.2.1 意象性的空间想象
        2.2.2 剧场:写实主义场所
    2.3 风景中的“进入权”问题
        2.3.1 道路权与交通权
        2.3.2 风景进入地方:乌托邦空间的现代建构
第三章 风景赋值:孙犁小说风景书写的内蕴指向
    3.1 从“无人风景”到风景中“人的发现”
        3.1.1 男性主体:集体意志和革命力量的强调
        3.1.2 女性主体:“美的极致”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3.2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3.2.1 晋察冀:地缘记忆
        3.2.2 革命圣地延安:民族想象共同体
    3.3 风景民族主义:民族认同与身份建构
第四章 风景书写之于孙犁小说的意义
    4.1 风景书写的文本建构意义
        4.1.1 风景书写使风景发声
        4.1.2 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并存
        4.1.3 象征隐喻的独特表征
    4.2 风景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4.2.1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协调
        4.2.2 人与自然的双重显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坚守与发展 ——论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1 选题缘由
    2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第一章 文艺为人生:孙犁文学观的内涵与渊源
    1.1 孙犁论现实主义
        1.1.1 现实主义文学本质论
        1.1.2 现实主义文学真实论
        1.1.3 现实主义文学典型观
        1.1.4 现实主义文学风格论
        1.1.5 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精神
        1.1.6 现实主义文学形式论
    1.2 文学观形成的思想及理论渊源
        1.2.1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1.2.2 鲁迅现实主义文学精神
        1.2.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第二章 积累形成:为现实主义披上理想的外衣
    2.1 双重身份:抗日宣传者与现实主义阐释者
    2.2 乐观其表,清醒其中
    2.3 理想的“极致”:女性形象塑造
第三章 成熟发展:理想褪去,现实性增强
    3.1 放弃“轻骑”式颂歌,着力“问题”式小说
    3.2 从抗战队伍走向广阔社会
    3.3 走向巅峰的艺术呈现:塑造典型形象
第四章 深化坚守:闪耀着的现实主义批判光芒
    4.1 求实与守真:“遭逢”时期的“潜在写作”
    4.2 “归来”的杂文家:以批判对抗焦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论孙犁与晋察冀边区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作家孙犁”生成的历史语境
    1.1 抗战与文学创作的契机
        1.1.1 人生的重要转折
        1.1.2 “作家”孙犁的诞生
    1.2 “战时文艺观”的形成
        1.2.1 晋察冀文艺运动概述
        1.2.2 晋察冀文艺运动的特点
        1.2.3 “时代”、“战争”与孙犁文学的特点
第二章 深入群众的文学实践活动
    2.1 坚持“真实性”:参与《冀中一日》的编选
    2.2 强调文艺大众化:《文艺学习》的书写
    2.3 抗战宣传:塑造“新”鲁迅形象
        2.3.1 宣传鲁迅的构想
        2.3.2 一次不成熟的尝试
        2.3.3 删繁就简的鲁迅形象
第三章 互动对话:文本创作与晋察冀文艺政策
    3.1 服务民众、赞美民众
        3.1.1 强调对群众的普及教育
        3.1.2 对于人民大众的赞美
    3.2 强调国家民族观念
        3.2.1 国家民族观念的获得
        3.2.2 国家民族主义的宣扬
    3.3 提倡现实主义文艺论
        3.3.1 促进“现实主义”的发展
        3.3.2 描绘一幅幅“战争风俗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孙犁作品列表(1930-1943 年)
附录二 :孙犁年表(1913-1943 年)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中学语文教材中孙犁作品的选编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孙犁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
    第一节 审美教育价值
    第二节 文化传承价值
    第三节 写作教学价值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孙犁作品的选编研究
    第一节 孙犁作品的选编情况概述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孙犁作品的选编特色
    第三节 孙犁作品在不同教材的选编比较与评析
    第四节 孙犁作品的选编建议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孙犁作品的教学个案探讨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学个案探讨——以《荷花淀》为例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学个案探讨——以《芦花荡》为例
结语
附录:各主要版本语文教材对孙犁作品的选编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孙犁抗战小说的“日常化书写”及教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孙犁抗战小说的创作选择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抗战背景下的“日常化”选材
        一、平淡真实的日常生活
        二、诗画相生的景物描写
        三、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
        四、质朴自然的人性温情
    第二节 明净隽永的“生活化”语言
        一、通俗雅致的语言形象
        二、含蓄明快的语言形式
        三、言简义丰的语言审美
    第三节 “去战争化”的别样风格
        一、以日常生活为中心
        二、侧面描写战争和磨难
第二章 孙犁抗战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叙事角度的现代性与包容性
        一、第一人称限制视角
        二、“有选择的”全知视角
    第二节 逆时序的自然渗透
        一、整体闪回
        二、局部闪回
        三、交错
    第三节 直抒胸臆的叙述者
        一、寄深情于人物
        二、直接评说人物
第三章 孙犁抗战小说独特风格的成因探究
    第一节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氛围
    第二节 孙犁的人格与文格
        一、孙犁的生活经历
        二、孙犁的个性气质
        三、孙犁的艺术师承爱好和审美情趣
第四章 孙犁抗战小说的教学价值探析
    第一节 孙犁抗战小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概况
        一、建国以来孙犁抗战小说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概况
        二、新课改以来孙犁抗战小说入选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概况
    第二节 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孙犁抗战小说的教学价值
        一、语言教学价值
        二、思维教学价值
        三、审美教学价值
        四、文化教学价值
    第三节 基于孙犁抗战小说教学价值的教学实践
        一、《荷花淀》教学设计
        二、《山地回忆》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论孙犁散文中的日常生活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背景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本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孙犁散文中的日常生活题材
    第一节 乡村生活世界
        一、战争与田园
        二、乡里旧闻
    第二节 都市闲情乐趣
        一、草木虫鱼之闲
        二、青灯黄卷之味
    第三节 晚年回忆反思
        一、童年之忆
        二、故人之念
        三、“文革”之思
第二章 孙犁散文关注日常的思想溯源
    第一节 故乡造就了孙犁
    第二节 “文学要真诚”的信念
        一、对“修辞立其诚”的思考
        二、对道家思想的吸收
    第三节 文学是反映现实的
        一、对鲁迅的崇仰
        二、孙犁的文学思想
第三章 孙犁散文创作的日常生活表现
    第一节 精炼的语言
        一、语言的简练质朴
        二、描写的深刻动人
    第二节 求真的写法
        一、白描手法的运用
        二、有真情有真象
    第三节 含蓄的表现
        一、细节传神的人物描写
        二、浅言留白的余意深长
第四章 孙犁散文注重日常的美学价值
    第一节 散文传统的回归
        一、中国散文传统的承续
        二、孙犁的贡献
    第二节 “中和”之美的呈现
        一、人格与文格的统一
        二、偏离于时代的独立创作品格
    第三节 文体的丰富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学批评的理论导向:1937-1949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第一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的文学研究
        一、对文艺工作的回顾和反思
        二、对“另类作品”的批评
    第二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与文艺批评理论导向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与文艺方向的确认
        二、《讲话》确立的文学创作观和批评观
        三、《讲话》的刊印、传播与理论共识
    第三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的文学研究
        一、赵树理小说研究和经典的确立
        二、另类作品批评与思想、形式问题的讨论
        三、《讲话》及文艺路线的理论研究
        四、戏剧研究与文艺大众化讨论
        五、文化下乡与文艺改造的理论认同
        六、诗歌研究与民族语言形式讨论
    第四节 建国前夜的文艺之声:“第一次文代会”的继往开来
        一、国家意志与文艺路线的确定
        二、群体认同与文艺发展共识的达成
        三、延安文学学术范式的确立:以研究文集和作品选本为例
第二章 文艺发展与评论中的破和立:1949-195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第一节 毛泽东着作的学习与文艺家思想的改造
        一、文艺家思想改造与《讲话》研究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再阐释
    第二节 文学史着作的学术体认
        一、“延安文艺”的文学史命名
        二、对象甄选逻辑与历史叙述变迁
        三、文学史阐释的个性差异
    第三节 主要时评的新经典阐述
        一、丁玲与周立波及其作品的研究
        二、袁静、孔厥与《新儿女英雄传》
        三、《王贵与李香香》和《白毛女》
        四、赵树理与人民的文学
    第四节 另类批判与旧象革除
        一、另类作品批判与工农兵文学批评标准
        二、新歌剧与旧文艺改造问题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特征的强化:1957-1966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第一节 围绕《讲话》研究看理论争鸣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政治关系之争议
        二、新文艺的群众路线问题
        三、重温《讲话》与思想规训
    第二节 集体写作与成果简编
        一、“文学史”的形状与作者
        二、集体声音中的“延安文艺”诸题
        三、文学史的学术考量
    第三节 “再批判”活动:质疑作家与取证作品
        一、丁玲:“爱羽毛的人”及其“名作”的浮沉
        二、萧军:“才子加流氓”及其思想的批判
        三、艾青:1958年再批判中的反转
        四、《再批判》专辑
    第四节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经典阐释
        一、赵树理研究的推进
        二、围绕农村题材和群众路线的小说、诗歌研究
        三、革命浪漫主义与《白毛女》的修订与研究
第四章 文学研究的停滞与反思:1966-197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第一节 纲领的置换:从《讲话》到《纪要》
        一、《纪要》的文艺政治斗争论调
        二、对《讲话》的新的解读
    第二节 《讲话》文艺观的政治曲解与推演
        一、《讲话》的工具化与文艺批“旧”风潮
        二、文艺标准的片面化与创作的样板化
        三、“普及与提高”的曲解及文艺的业余化导向
        四、群众路线的推演与集体创作模式
    第三节 对延安作家文艺思想的批判:以周扬和赵树理为例
        一、对周扬及其作品的批判
        二、对赵树理及其作品的批判
    第四节 旧题新论:延安文学研究的历史与当代取向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源流观与评判标准观的传承与再释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与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孙犁1940年代短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让日常生活变成一件艺术作品”
    1.1 平凡生活复现
        1.1.1 情节的淡化
        1.1.2 结构的散文化
    1.2 日常生活是抒情的载体
        1.2.1 “人”的发现
        1.2.2 美的追求
2 风景描写与特征
    2.1 风景描写
        2.1.1 白洋淀
        2.1.2 冀中平原和阜平山地
        2.1.3 山川
    2.2 风景描写的特征
        2.2.1 情、景、理的统一
        2.2.2 情感因素在风景叙述中的体现
3 “美好的极致”——女性
    3.1 “她在丛中笑”
        3.1.1 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
        3.1.2 女性的乐观精神
    3.2 “小家”和“大家”的兼顾
        3.2.1 女性与传统美德
        3.2.2 女性与现代民族国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荷花淀》教学内容及核心教育价值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荷花淀》文本解读的研究综述
    1.1 关于《荷花淀》主题内容的解读
        1.1.1 《荷花淀》的主题思想
        1.1.2 《荷花淀》的人物形象
    1.2 关于《荷花淀》艺术特色的研究
        1.2.1 《荷花淀》的独特结构
        1.2.2 《荷花淀》的表现手法
        1.2.3 《荷花淀》的行文语言
第2章 《荷花淀》在教材中的编撰情况分析
    2.1 《荷花淀》在六套教材中的编撰情况分析
        2.1.1 从单元设计及课前提示看《荷花淀》教学价值的导向
        2.1.2 从课后练习看《荷花淀》教学内容的选择
    2.2 《荷花淀》在沪教版教材中的编撰情况分析
        2.2.1 从《荷花淀》课文看教材编写者的处理意图
        2.2.2 从单元设计看《荷花淀》的教学目标
        2.2.3 从课后练习看《荷花淀》的教学内容
    2.3 《荷花淀》在七套教材中的教学价值比较与分析
第3章 《荷花淀》教学案例的教学情况分析
    3.1 《荷花淀》教学案例中教学内容的确定及其教学环节的设计
        3.1.1 对《荷花淀》描写手法的鉴赏
        3.1.2 对《荷花淀》人物形象的理解
        3.1.3 对《荷花淀》“诗体小说”特点的认知
        3.1.4 对《荷花淀》背后中国文化的发掘
    3.2 《荷花淀》教学案例中教学策略的应用
        3.2.1 范例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3.2.2 讨论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3.2.3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4章 《荷花淀》教学内容及其核心教育价值的确定
    4.1 关于《荷花淀》教学内容的建议
        4.1.1 《荷花淀》的主题
        4.1.2 《荷花淀》的结构及其“诗体小说”的特点
    4.2 关于《荷花淀》核心教育价值确定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浅析孙犁作品中的典型妇女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风云初记》与《三里湾》中的问句对比研究 ——兼析孙犁和赵树理的言语风格[D]. 祁彩虹. 西南大学, 2021
  • [2]论孙犁小说中的风景书写[D]. 樊智华. 河北大学, 2021
  • [3]坚守与发展 ——论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D]. 王珊珊. 河北大学, 2020(08)
  • [4]论孙犁与晋察冀边区文艺[D]. 盖丽会. 河北大学, 2020(08)
  • [5]中学语文教材中孙犁作品的选编和教学研究[D]. 张子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孙犁抗战小说的“日常化书写”及教学价值研究[D]. 黄莉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论孙犁散文中的日常生活书写[D]. 张宇菊.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D]. 卢美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孙犁1940年代短篇小说研究[D]. 王妮.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10]《荷花淀》教学内容及核心教育价值探究[D]. 戴利.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孙莉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