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路沥青软化点和针入度的快速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聂鑫垚[1](2020)在《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相容体系和流变学的研究》文中认为高性能改性沥青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以及流变性质,可用于高抗车辙性能的场景或特种路面,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考虑,高浓度SBS改性沥青是实现沥青材料高性化的可行方案之一。SBS与沥青之间在分子量、极性、密度上的差异较大,高浓度的SBS难以分散在沥青中,需要改善SBS与沥青之间的相容性,以解决加工困难、产品性质较差的问题。此外,基质沥青质量变差,也加剧了相容性的矛盾。因此,为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开发绿色环保的增容体系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 SBS在沥青中的分散过程,研究了 SBS的分子结构、分子量、S/B 比对其在沥青中分散过程的影响,讨论了 SBS的浓度、性质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质和流变性质的影响,并根据SBS在沥青中的溶胀机理和聚合物共混理论,提出了在高沥青质含量、高浓度SBS条件下的增容机理,即补充芳香分提高SBS的溶胀程度或加入第三组分降低沥青相和SBS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为探索增容机理,开展了芳烃油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酯的废生物油作为第一种相容剂的研究。结果表明,芳烃油可以有效提高SBS在沥青中溶胀程度;废生物油可以明显缩小SBS在沥青中的分散粒径,这可能是由于其极性、表面性质刚好满足作为SBS相和沥青相之间相界面的条件。此外,废生物油作为相容剂制备出的改性沥青具有优异的低温延度、弹性恢复以及抗老化性,均显着高于传统的芳烃油相容剂。针对第一种相容剂加入导致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下降,开展了采用C9石油树脂作为第二种相容剂的研究。研究了 C9石油树脂浓度对改性沥青微观形貌、物理性质以及流变性质的影响规律;采用溶解度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荧光显微镜(FM)等手段,研究了 C9石油树脂与沥青、SBS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现其可以在沥青相中的软沥青质(Maltene)组分与SBS中的PS相畴之间充当相界面,从而达到缩小分散粒径、强化网状结构的目的。采用废生物油/C9石油树脂制备出的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60℃零剪切黏度、5℃延度分别达到了93.5℃、67391 Pa·s、54.7cm,远高于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基于聚合物共混理论,研究了废生物油/C9石油树脂复合增容体系对制备工艺参数的影响。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该复合增容体系可将SBS在沥青中的分散时间从3h缩短到1h以内,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改性沥青的物理、流变性质。提出了一种硫磺与沥青预反应、后分散SBS的预硫化工艺,解决了采用传统工艺中由于局部硫磺(交联剂)浓度过高导致生成不熔不溶物的问题。该工艺制备出的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在热储存后几乎不发生离析,且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流变性质。
孙禧亭[2](2020)在《红外光谱多元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红外光谱能从分子水平反映物质化学组成与性质的信息,与多元分析方法结合形成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于它具备即时测定物质种类和多种物化性质的能力,已成为石油化工、农业、制药、食品、医疗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内在信息感知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发展潜力。但是,目前在方法学上还存在着如下若干难题,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1)建模与维护问题:需要收集大量定标样品,进而参考数据测定工作量大、建模技术难度高也很费时,因此,建模成本高和周期长,严重阻碍了红外光谱快速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2)目前,红外光谱仅能对好透光性、组成分布均匀,以及被测组分浓度不低于5 wt‰的样品进行分析。但是,难以对组成高度相近且形态复杂、组成分布不均匀、易受环境变化影响的不同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在水光谱组学研究中,不同水组分(团簇)对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以及溶质的近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之间存在着高度重叠,其对温度变化也很敏感,导致不同水组分的光谱解析非常困难,现有的多元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本论文旨在解决上述红外光谱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多种组分重叠光谱分辨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难题。具体研究目标包括:研究一种光谱数据库信息挖掘方法,以期解决红外光谱分定量析建模与维护的难题;研究使用“动态”光谱与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以期实现化学组成高度相近且形态复杂不同种类样品的分类与识别;提出一种自适应加权光谱拟合的模式识别方法,以其解决环境湿度变化对易吸水样品分类与识别的影响;研究一种高斯分峰结合遗传优化的多种(3种以上)组分重叠光谱成分分辨方法,以期解决易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复杂水体系研究中信号分辨的技术难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果与创新点如下:第二章光谱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的即时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本章旨在提出一种光谱数据库信息挖掘方法,以期解决传统多元分析建模方法的工作量大、难度高、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使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更容易地实现物质多性质的即时测定。实验选择了红外光谱分析沥青(复杂物质)为研究对象,从炼厂收集了 431个沥青样品,使用标准测试方法测定了其蜡含量、针入度和软化点数据,同时使用衰减全反射方式采集其红外光谱。将样品划分为建库样品集和验证样品集。使用建库样品集的光谱和性质数据,构建了沥青光谱数据库。使用验证样品集对新方法性能进行了验证,获得的蜡含量、软化点和针入度的预测均方根标准误差(RMSEP)分别为0.14%、0.55℃和4.71(0.1mm),均小于标准测试方法再现性误差,表明新方法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是一致的。与两种常用多元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局部密化建模(LMD))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避免了 PLS方法建模与维护复杂过程,其准确度达到PLS同等水平,有效地解决了阻碍红外光谱分析实际应用的技术难题;与LMD方法相比,新方法在重复性、计算速度以及预测鲁棒性有明显改善,对处于数据库中样本密度低且分布不合理区域的样品,其预测结果更准确。第三章“动态”红外光谱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基于红外光谱差异,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实现物质快速分类与识别。但是,对于形态变化大、分布不均匀,且化学组成高度接近的不同类样品,其赖以分类的光谱差异信息很弱,采用常用的模式识别方法难以将其进行有效分类与识别,是红外光谱分类与识别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为此,本章提出一种使用“动态”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分析构造化学图像,扩大样品差异信息,使用GoogLeNet深度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模型结合迁移学习,建立了一种光谱分类与识别方法。论文选择山羊绒纺织品与山羊绒/羊毛混纺纺织品,以及纯棉与丝光棉纺织品为研究对象。对烘干样品施加水分扰动,制备了不同含水量的样本,并采集其随水含量变化的“动态”近红外光谱。对于烘干样品与不同含水量的样品,分别使用它们的原始光谱、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和多元散射校正光谱,依次建立了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SIMCA)分类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共16个。使用新方法和动态光谱建立了分类模型。两种研究对象的结果表明,传统光谱模式识别方法预测正确率均低于80%,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使用新方法,山羊绒与山羊绒/羊毛混纺的整体预测正确率为92.59%,棉与丝光棉的为94.62%,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该研究将图像(二维数据)分类方法用于光谱(一维数据)分类与识别,为光谱分析研究开辟了一种新途径。新方法使用迁移学习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红外光谱分析使用的小样本不能训练深度学习(大数据)网络结构的问题,为将先进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用于解决化学分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示范。第四章自适应加权拟合光谱分类与识别方法的研究。对于成分高度接近且易吸水的不同种类天然样品,环境湿度变化对其红外光谱影响较大,使用常用光谱模式识别方法,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分类与识别。虽然通过烘干或平衡水分方法可以改善预测准确率,但是,会使光谱分析失去即时检测的优势。为此,本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拟合光谱分类与即时识别方法,以期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实验选择了山羊绒纺织品与山羊绒-羊毛混纺纺织品分类与识别为研究对象。从市场上收集了不同颜色和质地的山羊绒、羊毛、山羊绒/羊毛混纺织物,共120个样品,使用标准方法测定其种类,制备了烘干样品和自然吸潮样品,采用便携式光谱仪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对于烘干样品和吸潮样品,分别使用SIMCA、SVM和新方法,建立了分类与识别模型,并详细研究了常用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水分变化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烘干样品,3种方法的预测性能处于同一水平;对于吸潮样品,新方法的性能远远优于其他方法,其山羊绒纺织品的预测准确率为93.33%,羊绒/羊毛混纺纺织品为96.60%,无须进行烘干处理,满足了实际应用要求。该研究解决了化学成分高度接近且易吸水的不同种类天然样品的即时分类与识别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第五章一种高斯分峰结合遗传优化的多组分重叠光谱成分分辨方法研究。高斯分峰是一种拟合分离重叠谱带成分的典型算法,但对多组分重叠谱带的分离结果尚不理想,是光谱成分多元分辨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为此,本章建立了一种高斯分峰结合遗传优化的多组分重叠光谱分辨方法,以期解决多组分(大于3)重叠光谱分辨的难题。双亲性温敏水凝胶在生物领域极具发展前景,其相转变机理成为研究该领域的热点。该水凝胶分子同时包含亲水和疏水基团,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共存。另外,根据水组学理论,水中包含多种(6种以上)“组分”,对氢键变化敏感,因此,其温敏机理十分复杂。近红外光谱能反映含氢基团信息,适于研究温敏性水凝,但水的近红外谱带宽,不同水组分的谱带高度重叠。使用常用多元分辨方法仅能分辨2-3种水组分,难以解析更多种水组分光谱,阻碍了对相转变机理的深入研究。本章以ABA型三嵌段水凝胶溶液为研究对象,原位在线采集了其溶胶-凝胶相转变过程的温度扰动近红外光谱;应用新方法,成功地解析出6种不同水组分的近红外谱带;定量研究了相转变过程中各水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S1和S2型水组分为相转变提供驱动力的机理。该研究不仅建立了一种多组分重叠谱带多元分辨的新方法,而且也为水凝胶相转变机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对于调控水凝胶分子设计、指导水凝胶产品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鲍金奇[3](2020)在《光催化材料对道路沥青烟气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道路沥青在拌合、摊铺和服役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随着沥青服役时间的延长,烟气的释放也会使沥青发生老化,出现离析、开裂等现象,缩短沥青的使用周期。目前,减少沥青烟气排放的方法之一,向沥青中添加抑烟除味剂,该方法工艺简单,效果持久。随着光催化材料在污染物治理方面的广泛应用,二氧化钛因具有无腐蚀性、无毒,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化学性质稳定受到青睐;石墨型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不含金属的新型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因其独特可控的半导体能带结构多变的形貌,简单的合成工艺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脱颖而出。论文选择了TiO2,SBS和H2O2为沥青抑烟除味剂的组分,分别考察了TiO2和SBS对沥青烟气的影响,Ti O2与SBS协同作用以及氧化剂加入量对臭味等级的影响,利用四组分分析,烟气成分的色谱分析以及热重分析对抑烟除味剂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最后对沥青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Ti O2加入量为0.2%时,沥青烟气的排放减少百分之五十,SBS的加入量为1%时,即减少烟气排放又克服外掺剂对沥青性能损害的缺点,H2O2加入量0.2%时,烟气臭味等级降到零级;四组分分析发现,抑烟除味剂的加入使基质沥青的饱和分减少,胶质和沥青质增加,色谱分析发现稠环芳烃的含量较少,沥青的失重温度升高,抑烟除味剂能吸附沥青的轻组分,并在沥青中行成三维网络结构,Ti O2提高了90#沥青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和抗短期热氧老化性能。论文将g-C3N4添加在沥青中,考察了g-C3N4对沥青烟气排放量的影响,g-C3N4对沥青烟气组成的影响,并利用色谱对烟气的组成变化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对芳香烃的结构进行测定,XRD对g-C3N4的晶格进行表征,热重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对g-C3N4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最后对沥青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5%的g-C3N4即对沥青烟气的释放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添加g-C3N4可以降低沥青烟气中PAHs含量,g-C3N4可以通过氢键和晶格能吸附沥青中的多环芳烃和长链烷烃;XRD分析表明,沥青中的g-C3N4结晶度略有降低,可能是沥青中的轻组分插入了g-C3N4的层状结构中;电镜及显微镜观察g-C3N4在沥青中加入量大于1%时发生团聚;通过与SBS改性道路沥青性能比较,加入g-C3N4后,沥青的路用性能符合道路沥青的标准要求。
张曼[4](2020)在《欧洲岩沥青与废食用油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全面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复合改性沥青技术产生并得到推广。欧洲岩沥青(European Rock Asphalt,ERA),产自欧洲巴尔干半岛,因性质稳定、储量丰富及与沥青相容性好的特点,常被作为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掺入石油沥青中,不仅可以改善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还能提高其抗水损害的能力。然而ERA掺入后会显着降低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这极大地限制了ERA的推广应用。废食用油(Waste Cooking Oil,WCO)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等轻质组分,将其加入石油沥青中可以有效提升沥青低温性能的同时,还能实现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基于ERA和WCO在改性沥青中表现出的不同特性,本文提出将ERA和WCO复合掺配以发挥两者的优势,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复合改性沥青。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ERA/WCO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流变性能、老化性能及储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CO可有效弥补ERA在沥青低温性能方面的不足,显着改善沥青材料的低温抗裂性,并且能提升其中温区疲劳性能。ERA和WCO进行复合改性后,沥青的感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有了显着增强。ERA/WCO复合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良好。综合考虑ERA、WCO的改性效果和经济效益,建议ERA和WCO的掺量分别不宜高于18%、4%。其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ERA、WCO和基质沥青改性前后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以研究ERA和WCO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ERA的化学组成与基质沥青十分相似。WCO主要由多种不饱和长链烷烃、羧酸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构成。ERA、WCO与基质沥青进行物理混合的同时,发生了化学反应。最后,选取4组性能较优的ERA/WCO复合改性沥青作为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试验组,以70#基质沥青混合料为参照,对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性能及抗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适宜的ERA和WCO掺量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综合使用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从高低温性能、水稳性能、耐老化性能和经济效益方面综合考虑,4%WCO+18%ERA是本研究中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掺配方案。
王勤芳[5](2020)在《基质沥青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用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等四个沥青生产企业的90#沥青作为原料,考察了基质沥青四组分含量和SBS剂量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此规律对辽河低凝稠油生产的90#沥青用脱油沥青进行调配,提高90#沥青的SBS改性效果,为辽河石化公司提高SBS改性沥青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技术支持。本论文分为四部分:(1)四个厂家90#沥青的SBS改性试验,主要考察基质沥青SARA组成与SBS剂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微观改性历程。(2)用DOA调和辽河低凝稠油生产的90#沥青,考察DOA添加比例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3)用SBS改性(2)中符合90#A级标准的沥青,对比DOA-SBS复合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并判断添加DOA提高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可行性。(4)考察将丁烷溶剂脱沥青重脱油用作防水卷材沥青的可行性。试验结果发现:改性沥青各方面性能均随着SBS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基质沥青的芳香分含量相近时,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与基质沥青中沥青质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油分含量多的基质沥青,改性后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能增加幅度相对较大;DOA的加入使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能和高温性能提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降低。大混合油减压渣油丁烷脱油沥青添加比例为3.5%时,能调配出符合JTC F40—2004标准对七天平均气温大于30℃的90#A级道路沥青,比例为6.0%时,能调配符合70#A标准的道路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相比,DOA-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有所提高,但低温性能和温度敏感性能有所下降;大混合油减压渣油丁烷脱沥青重脱油符合防水材料用沥青指标(SH/T0981-2019)中F300的要求,将其用作防水材料用沥青是可行的。
冉凌[6](2020)在《乙烯-辛烯接枝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SBS改性沥青是目前国内外高等级公路用沥青及混合料的主要解决方案,但SBS改性沥青的生产设备较为昂贵,成品沥青在储运过程中仍存在离析问题有待解决。面对当前国内每年高达数百万吨的改性沥青市场需求,寻找设备投资小、工艺过程简单、路用性能可靠、环保节能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方案一直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受国内外有关反应型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研究思路启发,将乙烯-辛烯接枝聚合物POE-g-GMA做为沥青改性剂,选用适合华南地区地理气候特点的三种进口70号基质沥青,按照1.5%、3.0%、5.0%的添加量制备改性沥青样品,参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相关试验要求,通过常规沥青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储存稳定性试验等测试方法,全面评估POE-g-GMA接枝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性能特点,并与SBS改性沥青样品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可知,POE-g-GMA接枝物对基质沥青高温性能改善显着,主要表现为:5.0%添加量的POE-g-GMA接枝物的针入度相比基质沥青的针入度下降超过30%,比添加量4.8%的SBS改性沥青针入度降低20%;三种沥青5.0%添加量的配方比1.5%添加量的配方的车辙因子分别提升了2.1倍、3.8倍和2.7倍。试验结果表明,POE-g-GMA改性剂对沥青低温延度会有消减作用。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观察到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的变化判断POE-g-GMA接枝聚合物与基质沥青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同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Matlab,计算出POE-g-GMA接枝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分散面积比,以此为依据,揭示了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变化与其宏观性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阐述了POE-g-GMA接枝聚合物的改性机理。鉴于POE-g-GMA接枝聚合物改性沥青在低温延度性能上的不足,本研究还初步分析了POE-g-GMA接枝聚合物与SBS复配改性沥青的性能特点以丰富和拓展POE-g-GMA接枝物在道路行业的应用前景。最后结合当前的原材料市场行情,综合分析了POE-g-GMA接枝物作为沥青改性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比SBS添加量4.8%的改性沥青,添加量5.0%的POE-g-GMA接枝物改性沥青每吨约节省65元,成本下降1.7%左右,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高宾[7](2020)在《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沥青粘结剂品质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与使用寿命。目前,对基质沥青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是从宏观物理指标上进行;试验周期长、效率低,且难以解决目前沥青供应市场存在的鱼目混珠的掺假现象:如以国内沥青充当进口沥青使用,或用混兑调和沥青代替某品牌的基质沥青使用,将弱改性沥青假冒基质沥青使用等诸多问题。这给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和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严重影响沥青路面耐久性;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同时也增加了后期养护费用,因此开发基于微观化学组成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2种不同国产AH-70基质沥青,通过不同时间的短期老化试验(TFOT)和长期老化试验(PAV)得到28个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样本。通过分析传统指标和流变性能指标,探讨基质沥青在老化过程中的性能衰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软化点增大,针入度、延度、相位角减小;各试验温度的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疲劳因子随着PAV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变大,但随着TFOT老化时间的延长有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研究老化过程中的基质沥青微观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沥青微观形貌发生显着变化,沥青“峰状结构”尺寸由小变大,大峰数量增多;从官能团结构上看,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羰基与亚砜基特征峰强度增加,羰基指数、亚砜基指数增大。红外光谱结合应用统计学技术,通过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熵关联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沥青老化过程中组成-结构关系,提取了基质沥青的老化基因特性。研究表明:老化仅改变了羰基、亚砜基等含氧官能团的含量。特定老化程度的同品牌沥青样本间的化学组成共性高于不同品牌沥青样本间的化学组成共性;基于OMNIC软件,以夹角余弦法计算了特定老化程度沥青的红外光谱图之间的相似度,当第一相似度大于99.85%时,可判定沥青的品质。以主成分分析揭示了沥青老化基因为3310cm-1、1700cm-1、1030cm-1特征峰。以灰熵关联方法分析了老化基因对沥青宏观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沥青品牌与老化方式不同,对相应宏观性质起主导作用的老化基因不同。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以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疲劳因子的预测模型,并使用F检查对预测模型进行了显着性检查。基于基质沥青宏观性质与老化基因特性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对于待检测的基质沥青,首先通过第一相似度对基质沥青的品质进行鉴定,然后调取相应的宏观性能指标预测模型对沥青的老化程度、高低温性能、疲劳性能等进行判定以及对“未来”指标的精准预测,进而达到控制基质沥青质量的目的。
雷勇[8](2019)在《生物油改性沥青特性及粘附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作为传统能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劲动力保障,但是,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生物质裂解油是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快速热裂解或高压液化等技术手段转化生物质所制得的液态产物,生物油的燃烧特性使其具备了替代石油能源可能性。当前,生物质重油主要作为船舶轮机燃料使用,生物油作为改性剂在道路沥青中的应用也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为实现生物油在道路沥青中的应用,针对生物油的特性和道路沥青的要求,采用不同工艺实现生物油对沥青的改性。以植物质快速热裂解油为研究对象,将其直接与基质沥青混合制备生物油改性沥青,分析生物油沥青及其胶浆的流变性能和改性机理;利用乳化工艺制备乳化生物沥青,研究蒸发残留物的获取方法,评价乳化生物沥青的安全性能;将生物油与胶粉联合使用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旋转黏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评价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基于“微波处理”和“长期浸泡”方法,使用生物油对胶粉进行预处理,研究制备方法对复合改性沥青高温特性、疲劳特性和存储稳定性的影响;对传统鼓泡试验进行改进,使用UTM协助加载,借助非接触测量系统DIC监测泡体中心高度变化,改进鼓泡装置,使用生物改性沥青检验了鼓泡试验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生物沥青及沥青胶浆性能研究生物油的掺入增加了原样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降低了软化点。短期老化处理后,生物油对短期老化沥青的上述指标的影响发生反转。基于不同转速下的旋转粘度试验结果分析,生物油的掺入影响了沥青的力学敏感性。在25oC下,15%含量的生物油可增强沥青胶浆剪切强度,当粉胶比为0.81.4,沥青胶浆剪切强度的增强幅度在7398%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沥青胶浆剪切强度随着粉胶比的增长而增大。在64o C下,沥青胶浆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随着粉胶比的增长而降低。生物影响沥青胶浆在64oC时的应力敏感性。在-10oC下,生物油提高了沥青胶浆的强度。(2)乳化生物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先乳后改”的制备方法相对更适合在实验室制备乳化生物沥青。“间歇升温法”适用于获取乳化生物沥青残留物。适量生物油对改善SBR乳化沥青残留物的力学敏感性有积极影响。6%生物油掺量的乳化沥青残液对金属的腐蚀性最强。从燃烧试验分析,生物油的掺入,延长了乳化沥青混合料在无水乙醇助燃下的燃烧时长,使得沥青膜的外观形态呈现大量的微小空隙结构,提升了极限火苗的高度,对火势的控制具有不利影响。生物油掺量与燃烧引起的质量损失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从安全性的角度考量,若生物油在实际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涉及金属构件腐蚀风险和多孔路面结构的情形,应在工程项目实施前对其安全性进行科学论证。(3)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20目橡胶改性沥青的黏度高于80目橡胶改性沥青。随着秸秆裂解生物油的添加,橡胶改性沥青的黏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趋势。生物油可增加橡胶沥青粘性特性,增益效果与胶粉尺寸有关。生物油与大目数胶粉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潜能。(4)微波处理对生物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影响制备方法影响生物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基于MSCR试验结果分析,生物油掺量控制在615%时,对复合改性沥青在3.2 kPa应力水平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无明显影响,满足AASHTO规范的重交通设计要求。制备方法对生物-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有影响。“长期浸泡”方法确保了生物油对胶粉的改性作用更温和,避免了生物油的挥发损失,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的离析指数为最低值。“微波处理”方法能短时间完成生物油对胶粉的预处理,相对橡胶沥青的离析指数可以降低一半,可有效改善橡胶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基于金相显微镜对橡胶粉末的观察,生物油在“微波处理”作用下改变了橡胶颗粒的外观形态,使其球形特征更为明显,提高了沥青的存储稳定性。(5)粘附性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在压力仓边缘设计排出孔,可保证压力介质的均匀性,避免了混入空气对试验的干扰。排出孔与压力介质收集器连接,实现了压力介质的循环利用。利用电磁阀控制压力介质的流向,提高了试验效率。采用DIC非接触测量系统监测鼓泡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而言,其精度更高。提出了“溶解挥发”工艺控制沥青膜的厚度范围。覆膜设计确保了沥青在石料表面的脱层开裂为粘附性失效类型。生物油的掺入对沥青在花岗岩表面的粘附性具有不利影响,分析认为生物油的掺入增加了沥青中酸性物质成分比例,生物沥青在花岗岩表面的化学反应程度降低。以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作为基板,鼓泡试验的结果与传统水煮法的试验结果趋势一致,但是鼓泡试验提供的是定量数据,较水煮法的主观评价更具参考价值。
李朝利[9](2019)在《HDPE-脱硫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及其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对废橡胶改性沥青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众多技术成果,在河北、湖南、广西等地修筑了一些实体工程,应用效果良好。但在早期的应用实践中,传统橡胶沥青技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胶粉活性不足,掺量无法继续提高。利用橡胶粉脱硫技术可以获得高表面活性的改性胶粉,降低硫化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黏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改性沥青的施工气味。此外,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一定掺量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能大幅度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基于这两种改性材料各自的特点和广西等南方地区的湿热气候,本文选用自制脱硫橡胶粉和HDPE作为改性剂,加入基质沥青中利用高速剪切分散乳化机加工得到HDPE-脱硫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然后从高温、低温、感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方面综合评价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传统硫化橡胶粉采用480活化剂和双螺杆挤出机加工技术进行脱硫,然后以沥青的三大指标,弹性恢复和黏度等常规指标为评价依据,比较了改性剂掺量为20%的情况下,脱硫后的橡胶粉改性沥青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然后参考硫化橡胶沥青的加工方式,通过实验初步确定了HDPE-脱硫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和两种改性剂的合理掺量范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在高速剪切机制备复合改性沥青的过程中胶粉目数、加工温度、制备时间、剪切速率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了HDPE-脱硫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加工过程。其次,根据最优制备工艺对合理掺量范围内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了旋转黏度试验、DSR试验及BBR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HDPE-脱硫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感温性能都非常优越,但HDPE改性剂的加入对脱硫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有不利影响。脱硫橡胶粉和HDPE的掺量分别为28%+2%时制备的橡塑复合改性沥青高温、低温性能、感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最优。最后,根据沥青的老化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HDPE-脱硫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老化性能,初步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抗老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基质沥青中掺加脱硫橡胶粉能改善基质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加入HDPE复配后能制得到抗老化性能更为优越的HDPE-脱硫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
周赛赛[10](2019)在《长庆油浆改性调和制备道路沥青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催化油浆贫蜡富芳的组成特性,为实现催化油浆与沥青生产相结合,本文针对长庆石化公司副产的催化裂化外甩油浆开展改性调和制备道路沥青的工艺研究,旨在提高催化油浆利用率的同时,开发出不同类型的长庆油浆生产道路沥青工艺。长庆油浆中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高达32.78%和55.35%,不能与脱油沥青(DOA)直接调和制备优质道路沥青。因此,对长庆油浆进行强缩合改性处理,提高其缩合度后再与不同比例的脱油沥青调和制备优质道路沥青,考察了230℃改性温度、10 h改性时间、1%改性剂A101添加量下单组分、两组分、三组分改性调和工艺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组分强缩合改性调和工艺中改性油浆与脱油沥青比例为6:4时易于调和出70#的道路沥青;两组分强缩合改性调和工艺的改性强度较大,样品的抗老化能力提升明显,但是调和沥青延度损害更严重;三组分强缩合改性调和工艺对沥青延度损害最严重,适宜更低牌号的道路沥青的生产。三种强缩合改性调和工艺因其改性强度较大,对沥青延度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均不适宜生产70#A等级道路沥青。为制备出合格的优质道路沥青,对长庆油浆的缩合强度进行调整,通过对改性温度、改性时间、改性剂A101添加量以及丁苯橡胶(SBR)添加量的弱缩合改性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改性温度为200℃、改性时间为2~3 h、改性剂A101添加量为0.5%,SBR添加量为1.5%时,调和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均得到较大改善,并且沥青的抗老化性能也得到明显提升。对于2 h改性时长的单组分改性调和工艺,在改性油浆和DOA的质量比为57:43~55:45时可制备出满足指标要求的70#A等级道路沥青;对于3 h改性时长的单组分改性调和工艺,在改性油浆和DOA的质量比为58:42时可制备出满足指标要求的70#A等级道路沥青;对于两组分弱缩合改性调和工艺,在长庆油浆、DOA、抽出油、SBR和改性剂A101的质量配比为35:53:10:1.5:0.5时,可制备出满足指标要求的70#A等级道路沥青。
二、道路沥青软化点和针入度的快速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路沥青软化点和针入度的快速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相容体系和流变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沥青改性技术的发展 |
1.2.1 沥青改性的意义 |
1.2.2 沥青改性技术 |
1.3 SBS改性沥青技术 |
1.3.1 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
1.3.2 相容性和热力学相容性 |
1.3.3 基质沥青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1.3.4 SBS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1.3.5 加工工艺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1.4 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添加剂 |
1.4.1 相容剂 |
1.4.2 增塑剂 |
1.4.3 稳定剂 |
1.4.4 抗氧化剂 |
1.5 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流变学 |
1.5.1 流变性质的评价 |
1.5.2 流变性质与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的关系 |
1.6 聚合物共混理论 |
1.6.1 共混物的基本形态 |
1.6.2 共混物的相界面 |
1.6.3 影响共混物形态的因素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内容和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原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基质沥青 |
2.2.3 SBS改性剂 |
2.2.4 相容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质沥青及油品的四组分分析 |
2.3.2 SBS在沥青中的溶解实验 |
2.3.3 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
2.3.4 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评价 |
2.3.5 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表征 |
2.3.6 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的表征 |
2.3.7 其他分析方法 |
第3章 基于高浓度SBS对改性沥青影响的相容机理研究 |
3.1 SBS的表征 |
3.1.1 核磁共振氢谱 |
3.1.2 凝胶渗透色谱 |
3.2 SBS在沥青中的溶解分散过程 |
3.2.1 SBS的分子结构对分散过程的影响 |
3.2.2 SBS的分子量、S/B比对分散过程的影响 |
3.3 SBS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1 SBS浓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3.2 SBS性质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4 SBS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3.4.1 SBS的浓度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3.4.2 SBS的性质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3.5 高浓度SBS在沥青中的增容机理 |
3.6 小结 |
第4章 油品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研究 |
4.1 油品的基本性质 |
4.1.1 物理化学性质 |
4.1.2 红外光谱 |
4.2 油品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 |
4.3 油品对SBS在沥青中溶解分散过程的影响 |
4.4 油品对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 |
4.5 油品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4.5.1 温度扫描 |
4.5.2 频率扫描 |
4.6 小结 |
第5章 热塑性树脂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研究 |
5.1 热塑性树脂的种类对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的影响 |
5.1.1 热塑性树脂的表征 |
5.1.2 热塑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 |
5.1.3 树脂类型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 |
5.1.4 热塑性树脂对SBS在沥青中溶解分散过程的影响 |
5.2 C_9石油树脂的浓度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
5.2.1 微观结构 |
5.2.2 物理性质 |
5.2.3 流变性质 |
5.3 C_9石油树脂在SBS改性沥青中的作用机理 |
5.3.1 频率扫描曲线 |
5.3.2 热流曲线 |
5.3.3 改性机理 |
5.4 废生物油/C_9石油树脂制备高黏度改性沥青 |
5.4.1 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 |
5.4.2 C_9石油树脂的表征 |
5.4.3 C_9石油树脂、废生物油浓度对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5.4.4 C_9石油树脂的性质对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5.4.5 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的综合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废生物油/C_9石油树脂复合增容体系的研究 |
6.1 反应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6.1.1 熔体黏度 |
6.1.2 物理性质 |
6.2 相容剂对剪切时间的影响 |
6.2.1 物理性质 |
6.2.2 流变性质 |
6.3 复合相容体系对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 |
6.4 复合相容体系对高浓度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6.4.1 零剪切黏度 |
6.4.2 抗车辙性能 |
6.4.3 流变学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预硫化工艺制备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研究 |
7.1 沥青的硫化机理 |
7.2 传统硫化工艺的局限性 |
7.3 预硫化工艺的工艺参数的研究 |
7.3.1 预硫化温度 |
7.3.2 预硫化时间 |
7.4 相容剂对预硫化工艺的影响 |
7.4.1 不同油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
7.4.2 油/C_9石油树脂体系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
7.5 硫化前后流变性质的对比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成果与创新 |
8.3 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
(2)红外光谱多元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红外光谱技术 |
1.2.1 红外光谱技术发展历程 |
1.2.2 红外光谱技术原理与特点 |
1.3 红外光谱技术的多元分析方法 |
1.3.1 红外光谱多元分析方法概述 |
1.3.2 预处理方法 |
1.3.3 主成分分析 |
1.3.4 偏最小二乘回归 |
1.3.5 独立簇类软模式识别 |
1.3.6 支持向量机 |
1.3.7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 |
1.3.8 人工神经网络 |
1.4 红外光谱多元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
1.4.1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
1.4.2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
1.4.3 红外光谱多元分辨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概述 |
第二章 红外光谱沥青多种性质即时分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理论部分 |
2.3 实验部分 |
2.3.1 样品收集 |
2.3.2 红外光谱采集 |
2.3.3 沥青光谱数据库 |
2.3.4 评价指标 |
2.3.5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光谱分析 |
2.4.2 PLS模型 |
2.4.3 LMD方法 |
2.4.4 光谱数据库信息挖掘即时定量分析方法 |
2.4.5 方法性能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红外光谱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部分 |
3.2.1 构造化学图像 |
3.2.2 迁移学习 |
3.2.3 评价指标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材料及制备方法 |
3.3.2 光谱采集 |
3.3.3 数据处理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光谱分析 |
3.4.2 常用模式识别方法比较 |
3.4.3 水分扰动红外光谱 |
3.4.4 红外光谱化学图像 |
3.4.5 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光谱化学图像判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外光谱鉴别山羊绒纺织品真伪的新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与算法部分 |
4.2.1 理论 |
4.2.2 算法 |
4.3 实验部分 |
4.3.1 样品收集 |
4.3.2 样品制备 |
4.3.3 光谱采集 |
4.3.4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光谱分析 |
4.4.2 SIMCA模型 |
4.4.3 SVM模型 |
4.4.4 新方法鉴别 |
4.4.5 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扰动近红外光谱研究双亲性温敏水凝胶相转变机理 |
5.1 引言 |
5.2 理论部分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光谱采集 |
5.3.3 光谱处理 |
5.3.4 软件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光谱分析 |
5.4.2 相转变中水的结构变化 |
5.4.3 高斯分峰 |
5.4.4 相转变中水组分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3)光催化材料对道路沥青烟气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道路沥青的发烟机理 |
1.2 道路沥青烟气的危害 |
1.3 沥青烟气治理方法 |
1.3.1 国外道路沥青烟气治理方法 |
1.3.2 国内道路沥青烟气治理方法 |
1.4 道路沥青抑烟剂的种类 |
1.4.1 阻燃型抑烟剂 |
1.4.2 吸附型抑烟剂 |
1.4.3 聚合物抑烟剂 |
1.4.4 复合型抑烟剂 |
1.5 光催化材料及其在沥青中应用 |
1.5.1 光催化材料概述 |
1.5.2 光催化材料在道路沥青中的应用 |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6.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和实验药品 |
2.1.1 基质沥青 |
2.1.2 改性剂及试剂 |
2.1.3 实验药品和生产厂家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TiO_2沥青的制备 |
2.3.2 SBS沥青 |
2.3.3 石墨型氮化碳/复合沥青 |
2.4 沥青烟气的发生装置 |
2.5 分析与表征 |
2.5.1 沥青针入度测试方法 |
2.5.2 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 |
2.5.3 沥青延度测试方法 |
2.5.4 沥青旋转粘度测试方法 |
2.5.5 沥青储存稳定性测试方法 |
2.5.6 沥青薄膜烘箱老化方法 |
2.5.7 沥青四组分测试方法 |
2.5.8 硫醇含量的测定 |
2.5.9 恶臭强度分级法 |
2.5.10 其他性质表征 |
3 二氧化钛对沥青烟的抑制作用 |
3.1 沥青烟气抑烟剂组分的筛选 |
3.1.1 TiO_2用量对沥青烟气的影响 |
3.1.2 SBS对沥青烟气的影响 |
3.1.3 SBS与 Ti O_2的比例考察 |
3.2 除味剂对沥青烟气的影响 |
3.3 抑烟除味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3.3.1 对沥青四组分的影响 |
3.3.2 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3.3.3 对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3.4 抑烟除味剂的作用机理 |
3.4.1 沥青烟气色谱分析 |
3.4.2 热重分析 |
3.5 道路沥青的性能 |
4 石墨型氮化碳对沥青烟的抑制作用 |
4.1 g-C_3N_4加入量对沥青烟气释放量的影响 |
4.2 g-C_3N_4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4.2.1 g-C_3N_4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
4.2.2 g-C_3N_4对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 |
4.3 g-C_3N_4抑烟机理研究 |
4.3.1 g-C_3N_4对沥青烟气组成的影响 |
4.3.2 g-C_3N_4对沥青失重情况的影响 |
4.3.3 X射线衍射分析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加入g-C_3N_4沥青结构观察 |
4.3.6 偏光显微镜对沥青样品的观察 |
4.4 道路沥青路用性能 |
5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欧洲岩沥青与废食用油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沥青在沥青路面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废食用油在沥青路面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性能参数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集料 |
2.1.3 改性剂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表征方法简介 |
2.4 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 |
第3章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 |
3.1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常规性能分析 |
3.1.1 针入度 |
3.1.2 软化点 |
3.1.3 延度 |
3.1.4 旋转黏度 |
3.2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分析 |
3.2.1 中温及高温流变性能 |
3.2.2 低温流变性能 |
3.2.3 高低温PG分级及PG连续分级 |
3.3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老化性能分析 |
3.3.1 短期老化性能 |
3.3.2 长期老化性能 |
3.4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分析 |
3.5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配合比设计 |
4.1.1 矿料级配的确定 |
4.1.2 拌和与压实温度的确定 |
4.1.3 最佳油石比及体积参数的确定 |
4.2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分析 |
4.2.1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4.2.2 车辙试验 |
4.3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分析 |
4.4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分析 |
4.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4.2 冻融劈裂试验 |
4.5 ERA/WC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长期老化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质沥青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道路沥青简介 |
1.2 改性沥青 |
1.2.1 聚合物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2.2 SBS的结构 |
1.2.3 SBS的改性机理 |
1.3 SBS改性沥青的影响因素 |
1.3.1 SBS剂量 |
1.3.2 工艺参数 |
1.3.3 稳定剂 |
1.4 SBS改性沥青的性能技术指标 |
1.4.1 国内评价标准 |
1.4.2 美国SHRP评价标准 |
1.5 脱油沥青的应用现状 |
1.6 防水材料沥青的研究现状和技术要求 |
1.6.1 研究现状 |
1.6.2 防水材料沥青标准 |
1.7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研究路线与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试验装置及仪器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及分析仪器 |
2.3 试验与分析方法 |
2.3.1 试验方法 |
2.3.2 分析方法 |
第3章 基质沥青的SBS改性试验 |
3.1 试验原料及改性剂和稳定剂 |
3.2 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 |
3.2.1 软化点分析结果 |
3.2.2 动态剪切流变分析结果 |
3.3 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
3.3.1 改性沥青的5℃延度 |
3.3.2 BBR分析及结果 |
3.4 SBS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能 |
3.4.1 针入度指数PI |
3.4.2 SBS剂量对SBS改性沥青针入度指数的影响 |
3.5 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
3.6 荧光显微镜分析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DOA调和沥青的研究 |
4.1 试验原料 |
4.2 DOA调和沥青试验结果 |
4.2.1 大混合油减压渣油丁烷脱油沥青调和试验结果 |
4.2.2 超稠油减黏减压渣油丁烷脱油沥青调和试验结果 |
4.2.3 调和沥青参数分析 |
4.2.4 调和沥青的四组分 |
4.2.5 脱油沥青调和道路沥青的经济性分析 |
4.3 DOA-SBS复合改性沥青常规分析结果 |
4.3.1 基本项分析结果 |
4.3.2 离析分析结果 |
4.4 DOA-SBS复合改性沥青流变分析结果 |
4.4.1 DSR分析结果 |
4.4.2 BBR分析结果 |
4.5 DOA-SBS复合改性沥青微观分析结果 |
4.6 丁烷溶剂脱沥青重脱油用作防水材料沥青的考察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道路石油沥青标准 |
附录B 标准SH/T0981—2019 中酸碱性的测试方法 |
附录C 标准JC/T2218—2014 中柔性的测定方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乙烯-辛烯接枝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改性沥青评价标准 |
1.3 SBS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 |
1.3.1 SBS的性能特点 |
1.3.2 SBS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 |
1.3.3 GMA对沥青改性效果 |
1.4 POE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试验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POE接枝物改性剂及催化剂 |
2.1.3 SBS改性剂 |
2.2 主要设备 |
2.3 样品的制备 |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针入度测试 |
2.4.2 软化点测试 |
2.4.3 延度测试 |
2.4.4 135oC运动粘度 |
2.4.5 感温性能 |
2.4.6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2.4.7 老化性能测试 |
2.4.8 存储稳定性测试 |
2.4.9 荧光显微分析 |
2.4.10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第三章 POE-g-GMA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3.1 沥青常规试验结果分析 |
3.1.1 POE-g-GMA对改性沥青针入度性能影响 |
3.1.2 POE-g-GMA对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3.1.3 POE-g-GMA对改性沥青延度的影响 |
3.1.4 POE-g-GMA对改性沥青135oC运动粘度的影响 |
3.2 POE-g-GMA对改性沥青感温性能的影响 |
3.3 POE-g-GMA对改性沥青动态剪切流变行为的影响 |
3.4 POE-g-GMA对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 |
3.5 POE-g-GMA对改性沥青PG分级的影响 |
3.6 POE-g-GMA对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OE-g-GMA接枝物体系改性机理分析 |
4.1 改性沥青荧光显微镜分析 |
4.1.1 普通荧光显微图像分析 |
4.1.2 荧光显微二值图像分析 |
4.2 改性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
4.3 改性沥青改性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OE-g-GMA复配SBS改性沥青的初步研究 |
5.1 复配方案设计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OE-g-GMA复配SBS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5.2.2 经济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质量评价方法 |
1.2.2 沥青微观特性研究方法 |
1.2.3 沥青老化特性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基质沥青样本的选取 |
2.2 基质沥青老化及评价方法 |
2.3 动态剪切流变仪试验(DSR) |
2.4 红外光谱试验 |
2.5 原子力显微镜试验 |
2.6 主成分分析 |
2.7 相似度分析 |
2.8 灰熵关联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老化对基质沥青宏观性质的影响研究 |
3.1 老化对基质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3.1.1 PAV老化对针入度的影响 |
3.1.2 TFOT老化对针入度的影响 |
3.2 老化对基质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
3.2.1 老化对基质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3.2.2 老化对基质沥青车辙因子的影响 |
3.3 老化对基质沥青疲劳性能的影响 |
3.3.1 PAV老化对基质沥青疲劳性能的影响 |
3.3.2 TFOT老化对基质沥青的疲劳性能的影响 |
3.4 老化对基质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老化对基质沥青微观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原子力显微镜(AFM)试验分析 |
4.1.2 TFOT老化对基质沥青形貌特征的影响 |
4.1.3 PAV老化对基质沥青形貌特征的影响 |
4.2 红外光谱分析 |
4.2.1 红外试验的试验参数的选取 |
4.2.2 老化对基质沥青红外特征峰的影响 |
4.3 基于红外光谱的老化基因识别 |
4.3.1 相似度分析 |
4.3.2 主成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控制方法的建立 |
5.1 沥青宏微观相关性分析 |
5.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1 多元线性回归法 |
5.2.2 回归最佳自变量的选取与回归模型的建立 |
5.2.3 回归模型的评价 |
5.3 沥青的质量控制方法 |
5.3.1 红外试验方法 |
5.3.2 老化基质沥青的品质鉴定 |
5.3.3 老化沥青的宏观性能指标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生物油改性沥青特性及粘附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物油应用研究现状 |
1.3.2 生物沥青研究现状 |
1.3.3 沥青粘附性评价方法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及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生物油改性沥青及胶浆性能研究 |
2.1 试验材料性质与分析 |
2.1.1 生物油 |
2.1.2 石油沥青 |
2.2 生物油改性沥青三大指标 |
2.2.1 针入度 |
2.2.2 软化点 |
2.2.3 延度 |
2.2.4 沥青三大指标统计描述与分析 |
2.3 生物沥青旋转黏度分析 |
2.4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分析 |
2.4.1 红外光谱实验分析 |
2.4.2 荧光显微镜分析 |
2.5 生物沥青胶浆性能研究 |
2.5.1 研究背景 |
2.5.2 研究目的和范围 |
2.5.3 试验材料制备方法 |
2.5.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5.5 生物沥青胶浆改性机理与统计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乳化生物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乳化生物沥青的制备方法 |
3.3 乳化生物沥青蒸发残留物获取方法 |
3.4 乳化生物沥青蒸发残留物流变性 |
3.4.1 生物油对基质乳化沥青高温流变性的影响 |
3.4.2 生物油对SBR乳化沥青高温流变性的影响 |
3.5 乳化生物沥青安全性评价 |
3.5.1 试验设计 |
3.5.2 乳化生物沥青残液腐蚀特性 |
3.5.3 乳化生物沥青残留物燃烧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目的和范围 |
4.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1 试验材料 |
4.3.2 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
4.3.3 旋转黏度试验 |
4.3.4 温度扫描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
4.4 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 |
4.5 生物油对橡胶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
4.5.1 温度扫描试验结果分析 |
4.5.2 MSCR试验结果分析 |
4.5.3 综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处理对生物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试验方案与方法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4.1 制备方法对生物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
5.4.2 生物油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
5.4.3 复合改性沥青的疲劳特性 |
5.4.4 存储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沥青粘附性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 |
6.1 鼓泡现象简介 |
6.2 鼓泡试验研究发展 |
6.3 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简介 |
6.4 改性鼓泡试验设计 |
6.4.1 设计理念 |
6.4.2 设计方案 |
6.5 鼓泡试样制作 |
6.5.1 石料试样制作 |
6.5.2 沥青粘结层厚度控制 |
6.5.3 覆膜设计 |
6.6 基于鼓泡试验的沥青粘附性评价指标 |
6.6.1 理论分析 |
6.6.2 鼓泡试验参数获取与处理 |
6.7 基于Abaqus有限元验证改性鼓泡试验 |
6.7.1 Abaqus有限元简介 |
6.7.2 鼓泡模型的建立和参数选择 |
6.7.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6.8 生物改性沥青粘附性研究 |
6.8.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8.3 高加载速率下的鼓泡试验结果分析 |
6.8.4 基于泡体形态的粘附性评价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HDPE-脱硫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及其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前期试验探究 |
2.1 设备和原材料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方法表征介绍 |
2.3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配方探究 |
2.3.1 改性沥青的加工流程 |
2.3.2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配方研究 |
2.3.3 硫化橡胶粉和脱硫橡胶粉实验结果分析 |
2.3.4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研究 |
3.1 最优加工工艺 |
3.1.1 确定脱硫橡胶粉和HDPE的添加顺序 |
3.1.2 正交试验方法 |
3.1.3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3.1.4 正交试验结果 |
3.2 正交试验分析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 |
4.1 黏度试验及结果 |
4.1.1 试验原理与方法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4.2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 |
4.2.1 试验原理以及参数意义 |
4.2.2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温度扫描试验以及数据分析 |
4.2.3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分析 |
4.3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弯曲梁流变性能研究 |
4.3.1 试验原理与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PG分级 |
4.4.1 PG连续分级方法 |
4.4.2 PG高温连续分级 |
4.4.3 PG低温连续分级 |
4.4.4 PG中温连续分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研究 |
5.1 沥青老化性能评价方法 |
5.2 RTFO和 PAV老化对常规物理指标的影响分析 |
5.2.1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质量损失△m |
5.2.2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残留针入度比 |
5.2.3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增量 |
5.2.4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黏度老化指数 |
5.3 RTFO和 PAV老化对流变指标的影响分析 |
5.3.1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老化指数 |
5.3.2 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相位角老化指数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长庆油浆改性调和制备道路沥青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催化裂化外甩油浆的组成与特点 |
1.3 催化裂化外甩油浆的研究现状 |
1.3.1 掺炼为延迟焦化原料 |
1.3.2 掺炼为溶剂脱沥青原料 |
1.3.3 掺炼入常减压装置 |
1.3.4 与煤掺炼提高附加值 |
1.3.5 生产橡胶填充油 |
1.3.6 生产活性炭纤维材料 |
1.3.7 沥青改性组分 |
1.4 国内道路沥青的生产技术 |
1.5 催化裂化油浆改性生产道路沥青的研究现状 |
1.5.1 传统物理改质工艺 |
1.5.2 油浆缩合改质工艺 |
1.6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理 |
2.1.1 改性缩合法原理 |
2.1.2 调和法原理 |
2.2 实验材料、仪器及分析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装置和仪器 |
2.2.3 实验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长庆油浆强缩合改性调和制备道路沥青研究 |
3.1 原料基本性质分析 |
3.1.1 长庆催化油浆基本性质 |
3.1.2 长庆脱油沥青基本性质 |
3.1.3 长庆抽出油基本性质 |
3.1.4 丁苯橡胶基本性质 |
3.2 未改性油浆空白对照实验研究 |
3.3 强缩合改性调和制备道路沥青研究 |
3.3.1 单组分强缩合改性调和实验 |
3.3.2 两组分强缩合改性调和实验 |
3.3.3 三组分强缩合改性调和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庆油浆弱缩合改性调和制备道路沥青研究 |
4.1 弱缩合改性实验条件探究 |
4.1.1 单组分弱缩合改性工艺改性条件的探究 |
4.1.2 两组分弱缩合改性工艺改性条件的探究 |
4.2 丁苯橡胶添加实验 |
4.2.1 单组分弱缩合改性—SBR添加实验研究 |
4.2.2 两组分弱缩合改性—SBR添加实验研究 |
4.3 合格样品未加改性剂空白对照实验 |
4.3.1 单组分改性方案未加改性剂空白对照实验 |
4.3.2 两组分改性方案未加改性剂空白对照实验 |
4.4 其它性质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道路沥青软化点和针入度的快速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相容体系和流变学的研究[D]. 聂鑫垚.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红外光谱多元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孙禧亭.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光催化材料对道路沥青烟气抑制作用的研究[D]. 鲍金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4]欧洲岩沥青与废食用油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 张曼. 湖南大学, 2020(07)
- [5]基质沥青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D]. 王勤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乙烯-辛烯接枝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D]. 冉凌.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老化特性的基质沥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D]. 高宾.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8]生物油改性沥青特性及粘附性评价方法研究[D]. 雷勇. 长安大学, 2019(07)
- [9]HDPE-脱硫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及其路用性能研究[D]. 李朝利. 湖南大学, 2019(01)
- [10]长庆油浆改性调和制备道路沥青的工艺研究[D]. 周赛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