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古地理研究专辑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张重洲[1](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指出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郑丽颖[2](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任君宇[3](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申震[4](2020)在《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文中提出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7条剖面、300余件孢粉样品进行处理,识别出西准噶尔和华南法门期疑源类30属55种、孢子35属54种,并对西准噶尔地区1个联合种进行修订和多个属种在该地区进行首次报道;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部孢子组合可与东欧Cyrtospora cristifer–Diaphanospora zadonica(CZ)孢子组合带和西欧Knoxisporites dedaleus–Diducites versabilis(DV)孢子组合带进行对比,这两个孢子组合带分别对应早法门期地层。基于孢粉带,对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孢粉学证据表明洪古勒楞组下段底部可能缺失法门期最早期沉积;弗拉期末期-法门期最早期的全球大海退事件可能造成了该区域部分地区下伏朱鲁木特组顶部弗拉阶最顶部和洪古勒楞组最底部的地层缺失,因此,F-F事件在该区域某些地区可能没有沉积记录的保存;孢粉相分析认为洪古勒楞组下段经历了滨海-浅海-深浅海-浅海的沉积环境演变;本文建立了中国泥盆纪孢粉和疑源类数据库,据此重建了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变化模式。分析认为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与全球同期孢子与植物大化石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可代表全球植物孢子多样性演替过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孢子多样性的增加与全球大氧化事件的协同性,并分析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基于数据库,本文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生物古地理分区(分别为西冈瓦纳大区、东冈瓦纳大区、北方大区),论证了纬度和洋流控制下的表层古海水温度和洋流循环模式可能是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的主控因素。
周赫[5](2020)在《《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又名《浙江图书馆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我国清末民初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丁谦所编着的一套丛书。《丛书》卷帙浩繁,在北京图书馆2008年本中有787709字,分为4册,2集,31卷。《丛书》考证我国古代边疆区域的同时,还考证了域外地理,即向西延伸至大高加索山附近,向北延伸至贝加尔湖西北地区,向南延伸至南洋群岛及印度洋附近。《丛书》对我国古代多民族王朝边疆史地及域外地理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性考证,厘清了历代边疆史地上的诸多疏漏。本文针对《丛书》中的内容,从文献学的角度,运用综合研究法、归纳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丛书》中我国古代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证与研究,并将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丛书》中东北史地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史料、研究内容与价值。第二部分为正文,在第一章中先梳理丁谦生平事迹及着述。将《地学杂志》与《丛书》中丁谦的着述进行对比,纠正了丁谦着述多存于《地学杂志》中的误区。再对《丛书》修撰过程中屡次更名的现象进行辨析。其次,探讨清末民初视阈下考据学、蒙古史、元史、边疆史、地学对《丛书》的影响,并介绍《丛书》流传中出现的5种版本,将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进而对不同版本中的印刷及脱倒进行指误,对《丛书》成书之后学者们为其作叙和点校的情况加以概述,分析其复杂的编着方式,再对编着时出现的制图问题加以说明。再次,由于《丛书》中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分散在各卷之中,因此在这一部分中,对《丛书》中丁谦考证的东北史地范围进行划分,将《丛书》中丁谦摘出的史料,以及考证时参考和引用的文献情况进行说明,同时制定考证凡例,以便对《丛书》中东北史地考证进行再考证。最后,总结丁谦东北史地考证的价值与不足。第二、三、四章,即对《丛书》中丁谦所考证的东北史地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与再考证。在这一部分中,将丁谦考证的内容分为民族、建置、地名三类进行再考证,并按照朝代更迭的顺序排列。在考证民族时以族系分类,在考证建置时以各卷所考府、郡、县、城进行分类,在考证地名时以各卷中的山、水、地名分类。对分类后的内容再进行细致而客观的辨析,同时结合学界其他学者的观点和考古挖掘的成果,对丁谦的考证结论进行再考证,若有丁谦考证正确的问题则予以肯定,存在争议的观点则进行分析与探讨,存疑的问题则尽量解答。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丁谦考证东北史地的偏重点,对《丛书》中东北史地的研究进行概括。
祝融融[6](2020)在《视觉传播语境下的文本景观叙事研究 ——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2001-2019)》文中研究表明进入视觉传播时代以来,人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图像所包围,也在依赖着图像认识与感知世界。一方面,在高度视觉化的社会之中,图像不仅提供视觉上的享受,也能作为视觉符号传达内涵。另一方面,与文字表达相比,图像能够跨域语言与文化背景的隔阂,更为直观地传递信息。本文以2001-2019年间共228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内容分析、问卷调查和比较研究四种方法进行研究,探寻杂志中视觉文本景观的符号再现过程以及景观符号背后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自2000年10月改版后,《中国国家地理》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身的视觉效果和视觉风格,直观性、典藏性与颠覆性是其主要的视觉传播特征。其次,该杂志借助大量图像再现了自然与人文两大类视觉文本景观,并通过符号编码、视觉转喻与文化价值共谋三种方式,实现了客观的地理景观向视觉文本景观的转向。在景观符号化的过程之中,符号背后的深层含义也随之产生。《中国国家地理》将文化基因融入视觉文本景观之中,在宏大的主题之下进行微观叙事,使视觉符号与人们的经验世界相连,在引导受众回溯往日生活的同时,也强化了受众的地域和身份认同感。最后,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下,《中国国家地理》不仅建构起了“红框”里看中国的独特观看方式,更通过本土化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自塑国家形象,让世界感知美丽中国。
邓晓强[7](2019)在《贵州省德江地区寒武系白云岩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白云岩成因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沉积学领域经久不衰的话题,关于白云岩化流体性质以及成岩作用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理清白云岩成因问题,对于认识以白云岩及其相关的碳酸盐岩为储层油气勘探工作尤为主要。前人在贵州德江地区进行研究时,认为白云岩整体性比较好,属于埋藏成岩环境作用下的产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贵州德江地区寒武系白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岩石学特征等研究,运用C、O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的方法。对寒武系白云岩的岩石类型、沉积相、成岩作用、成岩环境进行探讨。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通过野外观察以及薄片分析,采取了结构-成因分类的方案,对寒武系白云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鉴别出了微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微亮晶砂砾屑白云岩、亮晶残余砂屑白云岩、粉屑白云岩。岩石的结构主要为微晶结构、中-粗晶结构、雾心亮边结构、残余砂屑结构、泥微晶结构。沉积构造主要有叠层构造、水平层理、递变层理、窗格构造、帐篷构造。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以及沉积岩石组合等相标志,将研究区寒武系沉积相划分为潮坪相。运用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研究区白云岩进行成岩环境分析,白云岩成因机制为渗透回流模式白云岩化。白云岩成岩流体主要是来自海水或者和海水有关的海源流体,δ13C和δ18O的数值整体偏负。综合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成岩环境的分析认为,贵州德江地区分区的白云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李发明[8](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贠浩[9](2019)在《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分类与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华北寒武系第三阶辛集组、南澳大利亚寒武系第二阶至第三阶Mt Terrible组、Wirrapowie灰岩、Wilkawillina灰岩、Ajax灰岩和Mernmerna组小壳化石群中的约7100枚开腔骨骨片化石以及华南寒武系第三阶澄江生物群和南澳寒武系第四阶鸸鹋湾页岩生物群中的819块开腔骨个体(骨片系)化石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全面探讨了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形态结构、系统分类、生物矿化、古地理分布、生物地层学、埋藏学、古生态和谱系演化等方面的特征。首先,本文对澄江生物群、鸸鹋湾页岩和辛集组中的开腔骨进行了系统分类,共识别出了4属9种,包括Chancelloria cf.eros、C.australilonga、Allonnia tripodophora、Al.phrixothrix、Al.erjiensis、Al.nuda、Archiasterella pentactina、Ar.tetraspina及Dimidia sp.。其中,C.Australilonga保存于鸸鹋湾页岩,是东冈瓦纳地区唯一的特异埋藏开腔骨属种;Dimidia sp.是仅发现于澄江生物群中的开腔骨骨片系。通过对辛集组开腔骨骨片的归类,本文对开腔骨零散骨片的系统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骨片分类的依据为:源自于同一个属种的不同类型的开腔骨骨片在其岩样中的相对百分比应当与其在原本的骨片系中的百分比是接近的。分类时,需将骨片按照结构组成归为不同的形态类型,再统计骨片的数量,比较不同类型骨片在同一产地和层位的不同岩样中的比例关系,最后参考在骨片系研究中得出的骨片类型在不同骨片系中的分布特征来确定零散骨片的来源和属种。其次,本文对开腔骨骨片的微结构体系进行梳理和还原,识别出了骨片的文石纤维层与外层有机质层的双层结构和具有属种选择性的表面瘤状和颗粒纹饰。文石纤维在骨片射管中的排布有轴向、切向和不规则三种方式,其建造层序可分为纤维束、纤维薄层和矿化层三级。根据骨片微结构,本文建立了开腔骨类的三层式(表皮细胞、内角质层加外角质层)表皮系统。开腔骨骨片的生物矿化作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步:(1)从外角质层中分化出有机质层,并分隔围限出矿化的空间和模板;(2)表皮细胞前体释放出钙离子,这些钙离子随即被吸附在有机质层模板内表面,在此与环境中的碳酸氢根阴离子结合并沉淀,形成文石晶体;(3)文石晶体沿c轴生长并排列成纤维束,纤维束再以不同的方式排布成纤维薄层;(4)纤维薄层向内层层加积,构成骨片射管的主体矿化部分。本文梳理了世界范围内的开腔骨化石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开腔骨类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古陆的64个产地。其中,10个产地为特异埋藏化石群,54个为小壳化石群。各个古陆的开腔骨总体类群组合均以Chancelloria、Archiasterella和Allonnia三个属为主;其余的特殊开腔骨类群中,Dimidia仅分布于华南、冈瓦纳与劳伦,单射管骨片Eremactis仅分布于东冈瓦纳与劳伦地区,Nidelric和Cambrothyra则只在华南有发现。开腔骨类的生物地层学特征表明,这类动物始现于寒武纪纽芬兰世早中期,繁盛于纽芬兰世晚期至苗岭世中晚期,衰落于苗岭世晚期至芙蓉世早期,芙蓉世排碧期以后完全绝灭。对开腔骨类的埋藏环境研究表明,这类生物可保存于以含砂或粉砂灰岩、白云质灰岩为特征的浅水潮缘带、以生物碎屑灰岩为特征的礁滩及其周缘、以层状灰岩和泥质灰岩为特征的局限海、以粉砂岩和泥页岩为主的离岸带及陆棚边缘等多种沉积区域。据此可推断,开腔骨动物能够生存于多样的海底环境中。虽然生存环境多样,但简单的躯体构型证明开腔骨类只能采取以滤食为主的单一生活方式。其躯体内腔很可能会发生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从而通过顶口吸入混有营养物质的水流,并将体内的陈废物质从同一通道排出。最后,通过对开腔骨类各个方面性状特征的识别,本文利用最大简约法建立了谱系分支树,确定了开腔骨类在动物演化树上处于最接近刺胞动物的基础真后生动物类群的位置。在开腔骨单系群中,既具有单射管骨片又具有多种类型多射管骨片的Cambrothyra很可能属于祖先类群,Chancelloriidae科(包含Chancelloria、Archiasterella和Allonnia)占据了一个演化分支,特殊类群Dimidia和Nidelric则占据了另一个分支。因此,本文将Dimidia与Nidelric两个属归入新科Nidelricidae。
王蕾[10](2018)在《中古丝路交通视野下的河陇关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古时期的河陇地区,东面拱卫中原政权,西面直达西域,南面沟通羌、蜀等地,北面毗邻匈奴、突厥等政权,是丝绸之路经过的核心地域。河陇关津,是河陇丝路交通网的枢纽所在,不仅可以保障交通路线的畅通,还可促进河陇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与沟通。河西地区,西汉时期敦煌西面的玉门关、阳关南北相对而置,成为中原与西域的分界线与往来门户;沿着弱水河畔同样南北而置的金关、悬索关,扼守汉朝北部边防,是防御匈奴的要隘。陇右地区,黄河上游的临津关、白土津是十六国时期诸政权的争夺要地;丝路南线的凤林关津与左南津是河州的交通枢纽;丝路中线置于金城河上的金城关津与石城津、清石津是兰州连接凉州的通道;丝路北线位于黄河大湾处的会宁关和乌兰关津是从长安西北方向连接凉州交通中最便捷的渡口。河陇关津是贯通河陇丝路东西交通网的主要“关节点”,在防范外敌、扼守边关、控制人口与物资流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河陇关津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传世历史文献与汉简、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墓志等相结合,分析河陇关津的设置时间与地理位置,进而探究各个关津的变迁过程与原因,及其在丝路交通中的战略地位与历史意义。本文河西关津部分对玉门关的“东汉迁移说”提出质疑,认为其东迁时间应在北周时期;探索东汉阳关在失去西域门户地位后阳关道的交通状况,及隋唐时期与玉门关道的结合;依据金关出土汉简分析金关的机构与职能,以及肩水候官、东部候长、骍北亭长、关啬夫之间的统属关系与内部职能的运转情况;通过A21遗址出土关于出入关的记录,判定悬索关的驻地为A21遗址,同时也是累虏候长与累虏隧长的治所,其南2公里的A22遗址不仅是降虏隧长的治所,还是诚南候长的治所,对悬索关起着拱卫的作用。本文陇右关津部分探索白土津与临津关、清石津与广武梁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兰州、河州、鄯州之间的交通路线;揭示炳灵寺的命名来自于凤林关津藏语音译的深刻原因与相互影响,展现其在河州交通网中的战略价值;论述北周时期金城郡治的东迁与金城津、关设置之间的影响与相互作用,考证隋唐时期金城关不仅是防御外敌的战略要地,还是兰州连接凉、河、鄯州之间的交通枢纽;根据传统史料、出土墓志与实地距离测量及考察,认为乌兰关址与会宁关址并不是夹河而置,应位于黄河同一侧,即北城滩古城与其西北角的古城址。本文将关津融入丝路交通中,从使者往来路线、吐鲁番出土通关过所文书的运转以及胡商偷渡贸易等三个方面进行考证,可展现河陇关津与丝路交通的密切联系。通过两《唐书·吐蕃传》中刘元鼎入蕃路线的记载,勾勒河陇地区沟通中原与吐蕃之间的路线图,再现刘元鼎在小川渡(今甘肃省靖远县刘家峡镇小川黄河大桥)渡过黄河,以及在小晋兴城(今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与白水军、绥戎城(今青海省湟源县)两次渡过湟水的路线,明确河陇地区广武梁在唐蕃交通中的连接作用;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带有“玉门关之印”的文书,判断为唐代尚书省过所文书的残卷,命名为《奴典信、奴归命尚书省过所文书残卷》,展现河陇关津在唐代交通中的职能;揭露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中粟特胡商偷渡关津的现象,考证中古时期河陇地区的走私情况以及关津律令对违法者的制约职能。笔者意图通过这三部分,将各个关津贯穿于整个河陇交通路线中,深化丝路交通视野下河陇关津在军事、外交、贸易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二、新疆古地理研究专辑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古地理研究专辑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
小结 |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
小结 |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
小结 |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旨趣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
一、时代背景 |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
小结 |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
小结 |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
一、探险目的 |
二、探险经费来源 |
三、非法入境 |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
五、结语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
五、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
小结 |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
五、结语 |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
五、未完待续工作 |
小结 |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
五、影响 |
六、小结 |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四、结论 |
小结 |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
2.1.2.2 研究机构 |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
3.1.2 中俄贸易 |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
3.2.2 官马大道 |
3.2.3 张库商道 |
3.2.4 张库公路 |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
4.1.1 地形与水文 |
4.1.2 气候 |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
4.2.1 文献资料 |
4.2.1.1 官马大道 |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
4.2.2 地图资料 |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
6.2.1 伊林驿站 |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
6.3.2.1 水资源分析 |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国泥盆纪孢粉学研究现状 |
1.1.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研究现状 |
1.1.2 中国泥盆纪疑源类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2.1 西准噶尔和华南广西上泥盆统孢粉学研究薄弱 |
1.2.2 泥盆纪植物、孢粉多样性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鲜有关注 |
1.2.3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不尽人意 |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与工作量 |
1.3.1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孢子和疑源类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西准噶尔 |
2.1.2 华南 |
2.2 地层剖面 |
2.2.1 布龙果尔剖面 |
2.2.2 根那仁剖面 |
2.2.3 乌兰柯顺剖面 |
2.2.4 查王陶盖勒剖面 |
2.2.5 广西宜州拉利剖面 |
2.2.6 广西桂林杨堤剖面 |
2.2.7 广西武宣南峒剖面 |
2.3 微体植物化石的实验处理流程 |
2.4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孢粉生物地层和地质时代 |
2.4.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孢子组合特征 |
2.4.2 洪古勒楞组的地质时代 |
2.5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和华南上泥盆统微体植物及意义 |
2.5.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古环境 |
2.5.2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疑源类与同期全球其他古地理单元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环境事件的关系 |
3.1 泥盆纪环境背景 |
3.2 方法和数据 |
3.2.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新数据库 |
3.2.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中国泥盆纪陆生微体植物演替与多样性模式 |
3.4 讨论 |
3.4.1 基于多指标下的泥盆纪孢粉植物多样性模式 |
3.4.2 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分异度与F-F事件的关系 |
3.4.3 泥盆纪植物多样性与海洋氧化事件的关系 |
3.4.4 泥盆纪陆生植物多样性与海洋动物多样性和古气候的关系 |
3.4.5 植物孢子多样性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泥盆世疑源类组成与生物古地理 |
4.1 疑源类的概念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聚类分析 |
4.3.2 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 |
4.4 讨论 |
4.4.1 劳伦大陆和冈瓦纳大陆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 |
4.4.2 葡萄牙和比利时 |
4.4.3 玻利维亚和加纳 |
4.4.4 东冈瓦纳大区 |
4.4.5 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成果与认识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史料 |
五、研究内容与价值 |
第一章 丁谦与《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
第一节 丁谦及其着述 |
一、丁谦的生平 |
二、丁谦的着述 |
第二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相关问题 |
一、清末民初考据学视阈下的《丛书》 |
二、版本流传 |
三、叙校情况 |
四、编着方式 |
第三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史地问题 |
一、考证的范围 |
二、考证史料的筛选 |
三、参引的文献情况 |
四、考证凡例 |
五、《丛书》的文献学价值——以对东北史地的考据为中心 |
六、东北史地考证的不足 |
第二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民族的考证 |
第一节 两汉东北诸族考证 |
一、秽貊系诸族 |
二、肃慎系诸族 |
三、东胡系诸族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东北诸族考证 |
一、秽貊系诸族 |
二、肃慎系诸族 |
三、东胡系诸族 |
第三节 隋唐五代东北诸族考证 |
一、秽貊系诸族 |
二、肃慎系诸族 |
三、东胡系诸族 |
第四节 宋辽金东北诸族考证 |
一、肃慎系诸族 |
二、东胡系诸族 |
第五节 明代东北诸族考证 |
第三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建置的考证 |
第一节 两汉时期 |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
第二节 魏晋时期 |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郡城县考证 |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府郡县考证 |
三、《宋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考证 |
四、《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
五、《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城县考证 |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
二、《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府城考证 |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州城考证 |
第四节 金朝时期 |
第四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地名的考证 |
第一节 两汉时期 |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
第二节 魏晋时期 |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的地名考证 |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
三、《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地名考证 |
二、《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地名考证 |
第四节 《丛书》第二集中的东北水名考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表格索引 |
丁谦着述集补 |
一、高句丽国有二考 |
二、辽上京临潢府考 |
三、曹廷杰金上京会宁府考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视觉传播语境下的文本景观叙事研究 ——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2001-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视觉传播的研究 |
1.2.2 关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国国家地理》的研究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1.3.1 视觉文本景观的概念 |
1.3.2 叙事的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本分析法 |
1.4.2 内容分析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2 视觉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国家地理》 |
2.1 《中国国家地理》的视觉传播发展历程 |
2.1.1 对视觉效果的探索 |
2.1.2 对视觉风格的探索 |
2.2 《中国国家地理》的视觉传播特征 |
2.2.1 直观性 |
2.2.2 典藏性 |
2.2.3 颠覆性 |
3 视觉文本景观的符号再现 |
3.1 视觉文本景观符号再现的内容 |
3.1.1 自然景观的符号再现 |
3.1.2 人文景观的符号再现 |
3.2 视觉文本景观符号再现的方式 |
3.2.1 符号编码:寻找“偏爱的现实” |
3.2.2 视觉转喻:部分指代整体 |
3.2.3 价值共谋:注入文化价值 |
4 视觉文本景观的意义建构 |
4.1 自然风光象征差异之美 |
4.2 怀旧叙事回溯生活世界 |
4.3 地域文化建构受众认同 |
4.3.1 风俗民情建构地域认同 |
4.3.2 区域专辑建构身份认同 |
4.4 本土话语自塑国家形象 |
5 与同类杂志《华夏地理》的比较 |
5.1 《华夏地理》杂志概述 |
5.2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差异 |
5.2.1 视觉效果的差异 |
5.2.2 叙事视角的差异 |
5.2.3 意识形态的差异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贵州省德江地区寒武系白云岩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课题来源 |
1.2 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白云岩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地质演化史 |
第3章 沉积特征 |
3.1 典型剖面分析 |
3.1.1 德江县宽坪镇五一村实测地层剖面 |
3.1.2 德江县钱家土家族乡瓦里台实测地层剖面 |
3.2 沉积相识别标志 |
3.3 沉积相划分方案 |
3.4 演化模式 |
3.4.1 沉积相模式 |
第4章 白云岩成因探讨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4.2.3 流体判断和古盐度 |
4.2.4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白云岩化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
1.4.1 地质遗迹景观 |
1.4.2 价值解释变量 |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
2.1.1 景观美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9)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分类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早期基础动物研究 |
1.2 开腔骨动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开腔骨类简介 |
1.2.2 小壳化石中的开腔骨 |
1.2.3 特异埋藏化石群中的开腔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
2.1 华北辛集组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
2.1.1 研究区地层序列 |
2.1.2 研究剖面概况 |
2.1.3 微相分析 |
2.1.4 沉积环境分析 |
2.2 华南澄江生物群的开腔骨化石产地及层位 |
2.2.1 澄江生物群的生物类群和主要剖面 |
2.2.2 澄江生物群的相关地层及埋藏特征 |
2.3 南澳埃迪卡拉系-寒武系及开腔骨化石产地和层位 |
2.3.1 岩石地层系统 |
2.3.2 生物地层系统 |
2.3.3 重要化石群及开腔骨层位 |
第三章 方法、术语和材料 |
3.1 研究方法和术语 |
3.1.1 小壳化石中开腔骨骨片的研究方法 |
3.1.2 泥页岩中开腔骨的研究方法 |
3.1.3 术语 |
3.2 辛集组的开腔骨骨片 |
3.2.1 陇县辛集组小壳化石的分类统计 |
3.2.2 开腔骨骨片的数量统计 |
3.3 南澳寒武系的开腔骨骨片 |
3.4 澄江生物群中的开腔骨 |
3.5 鸸鹋湾页岩中的开腔骨 |
第四章 形态结构与分类体系 |
4.1 开腔骨的躯体结构 |
4.1.1 个体形状和大小 |
4.1.2 顶端 |
4.1.3 底端 |
4.1.4 表皮及其纹饰 |
4.1.5 骨片及其构成 |
4.2 开腔骨骨片在个体中的排布特征 |
4.3 开腔骨骨片的分类方法 |
4.3.1 辛集组开腔骨骨片的系统分类 |
4.3.2 离散开腔骨骨片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
第五章 生物矿化 |
5.1 开腔骨骨片微结构 |
5.1.1 文石纤维矿化层 |
5.1.2 外部有机质层 |
5.1.3 瘤状结构 |
5.1.4 基孔周缘纹饰 |
5.2 微结构特征在骨片中的分布 |
5.3 生物矿化模型及其意义 |
5.3.1 矿化层的建造层序 |
5.3.2 生物矿化模型 |
5.3.3 开腔骨矿化模式的意义 |
5.4 生物矿化方式对比 |
5.4.1 赫尔克壳 |
5.4.2 海绵骨针 |
5.4.3 刺胞动物骨骼 |
第六章 古地理分布和生物地层学 |
6.1 华北的开腔骨 |
6.1.1 辛集组生物地层对比 |
6.1.2 华北开腔骨的类型 |
6.2 华南和塔里木的开腔骨 |
6.2.1 华南 |
6.2.2 塔里木 |
6.3 世界其他古陆的开腔骨 |
6.3.1 西伯利亚 |
6.3.2 冈瓦纳大陆 |
6.3.3 劳伦及其他古陆或地区 |
6.4 开腔骨类的古地理分布特征 |
6.5 开腔骨类生物地层学 |
第七章 埋藏与古生态 |
7.1 页岩相埋藏 |
7.1.1 澄江开腔骨的埋藏与保存 |
7.1.2 鸸鹋湾页岩开腔骨的埋藏与保存 |
7.2 碳酸盐岩相埋藏 |
7.3 开腔骨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
7.4 开腔骨的生活方式 |
第八章 个体发育与谱系演化 |
8.1 开腔骨的个体发育 |
8.2 骨片类型的演化 |
8.3 谱系分析 |
8.3.1 性状特征的识别 |
8.3.2 开腔骨类在系统演化树上的位置 |
8.3.3 开腔骨各属间的谱系演化关系 |
第九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10)中古丝路交通视野下的河陇关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范围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史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古时期河陇关津的分布 |
第一节 丝路交通与关津分布 |
第二节 河西防御与关关联合 |
第三节 陇右统治与关津照应 |
第二章 河西地区的关津 |
第一节 玉门关的交通与东迁 |
一、西汉至曹魏时期玉门关道的拓展 |
二、西晋至北魏时期诸政权更替中的玉门关 |
三、北周、隋代“伊吾路”的兴盛与玉门关的东迁 |
四、唐代新、故玉门关交通的并用 |
五、小结 |
第二节 阳关的盛衰及与玉门道的联合 |
一、西汉阳关的设置与兴盛 |
二、东汉至魏晋北朝时期的阳关、阳关县 |
三、隋唐时期阳关道与玉门道的联合 |
四、小结 |
第三节 西北边防中肩水金关的职能 |
一、肩水金关遗址与职能 |
二、肩水金关的统属机构 |
三、肩水金关的内部运转 |
四、小结 |
第四节 居延悬索关的机构与职能 |
一、居延悬索关的发掘与位置 |
二、A21悬索关、A22的所属机构 |
三、悬索关的外部防御与内部沟通 |
四、小结 |
第三章 陇右地区的关津 |
第一节 积石山下黄河两岸的白土津与临津关 |
一、白土城、白土津与河关城、临津城、临津关的战略位置 |
二、十六国时期白土津的战略地位与交通路线 |
三、隋代临津关的设置与交通 |
四、小结 |
第二节 河州水陆的交通枢纽凤林关、津 |
一、冶城峡口渡与凤林关、津、县 |
二、凤林关与炳灵寺的交通与命名影响 |
三、唐蕃古道中的凤林关、桥的交通 |
四、小结 |
第三节 从清石津到广武梁:金城河段津梁考 |
一、金城河上清石津、石城津的位置 |
二、清石津、石城津的军事交通 |
三、广武梁、广武县的战略位置与交通 |
四、小结 |
第四节 金城津、关的设置及其交通 |
一、金城津、关的设置与周隋之际的河陇形势 |
二、金城关的地理位置 |
三、金城关的交通路线 |
四、小结 |
第五节 丝路北线黄河一侧的会宁关与乌兰关津 |
一、乌兰关、县的地望诸说及其评判 |
二、史籍记载:乌兰关、县是丝路北道与黄河交叉的要冲 |
三、墓志确证:乌兰县治在黄河东岸的北城滩 |
四、古城自证:北城滩古城就是乌兰县、关遗址 |
五、文书证实:会宁关位于黄河南岸,不可能在北城滩古城 |
六、从扯木峡看乌兰桥架设在北城滩古城及其对岸 |
七、小结 |
第四章 河陇关津与丝路交通三考 |
第一节 刘元鼎使蕃路线河陇段考 |
一、从史料记载看刘元鼎的入蕃路线 |
二、刘元鼎在河州过黄河的路线 |
三、刘元鼎在鄯州过湟水的路线 |
四、小结 |
第二节 吐鲁番出土钤“玉门关之印”的过所文书考 |
一、钤“玉门关之印”过所文书的基本信息 |
二、钤“玉门关之印”过所文书的命名与功能 |
三、唐代过所文书的书式 |
四、小结 |
第三节 河陇粟特胡商通关考 |
一、丝路上往来的西域胡商与关津过所 |
二、偷渡关津——利益驱使下的粟特胡商 |
三、粟特胡商的偷渡与关津律令 |
四、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新疆古地理研究专辑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D]. 申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5]《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D]. 周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视觉传播语境下的文本景观叙事研究 ——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2001-2019)[D]. 祝融融.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7]贵州省德江地区寒武系白云岩成因探讨[D]. 邓晓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9]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分类与演化[D]. 贠浩. 西北大学, 2019(01)
- [10]中古丝路交通视野下的河陇关津研究[D]. 王蕾. 兰州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