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VP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孔燕妮,李妍,徐至理,郭勇[1](2021)在《6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6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基于临床实践,选取6种肺癌患者常用口服中成药,即康莱特胶囊、复方红豆杉胶囊、紫龙金片、西黄丸(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片(胶囊),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该6种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对比单纯铂类化疗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7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3.0、Revman 5.3和Ge MTC 0.14.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后纳入55个RCT共计4221例NSCLC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铂类化疗为共同干预措施,紫龙金片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生活质量较单纯铂类治疗明显改善;复方斑蝥胶囊、紫龙金片、复方红豆杉胶囊、华蟾素片(胶囊)、康莱特胶囊、西黄丸(胶囊)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单纯铂类治疗,其中复方斑蝥胶囊优于西黄丸(胶囊);紫龙金片、复方红豆杉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片(胶囊)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铂类治疗;复方斑蝥胶囊、紫龙金片、华蟾素片(胶囊)、复方红豆杉胶囊、西黄丸(胶囊)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铂类治疗,其中紫龙金片优于康莱特胶囊,复方斑蝥胶囊优于康莱特胶囊、西黄丸(胶囊);复方斑蝥胶囊、紫龙金片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铂类治疗;复方斑蝥胶囊、复方红豆杉胶囊、华蟾素片(胶囊)、紫龙金片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铂类治疗,其中复方斑蝥胶囊优于西黄丸(胶囊)。结论紫龙金片较其他中成药改善NSCLC患者生活质量更明显,复方斑蝥胶囊、紫龙金片、复方红豆杉胶囊的疾病控制率较好,紫龙金片降低消化道反应发生率疗效更佳,复方斑蝥胶囊降低血液毒性效果更好。
宁灿[2](2020)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查阅收集相关文献数据,比较不同治疗模式对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为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研究方法:通过互联网在各大数据库进行检索,例如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搜集所有国内外公开发表的2020年4月前关于ⅢA-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文献,根据提前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并通过阅读标题及摘要进行初步筛选,随后对初筛出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最终确定入选文献,并提取文献中相关数据资料。统计学分析运用RevMan(V5.3)软件对所纳入的资料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研究结果:1.本文关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化疗和化疗疗效对比研究中共纳入10篇相关文献,其中2篇随机对照试验及8篇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共纳入9720名患者,其中4097名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放化疗,5623名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所有纳入文献质量评估普遍较高。荟萃分析结果提示:术后辅助放化疗组与术后辅助化疗组相比可以提高1年总生存率(OR=3.38,95%CI:1.51-7.60,P=0.003)、3年总生存率(OR=2.16,95%CI:1.41-3.32,P=0.0004)、5 年总生存率(OR=1.21,95%CI:1.11-1.32,P<0.00001),且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O R=3.64,95%CI:2.48-5.33,P<0.00001)和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OR=2.24,95%CI:1.38-3.64,P=0.001)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OR=1.35,95%CI:0.93-1.97,P=0.11)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提示多站N2相较于单站N2行术后辅助放化疗无论是在5年总生存率(OR=6.01,95%CI:2.59-13.94,P<0.0001;OR=1.30,95%(CI:0.76-2.22,P=0.34)还是 5 年无病生存率方面(OR=6.06,95%CI:2.75-13.36,P<0.00001;OR=1.13,95%CI:0.64-1.99,P=0.67)都比单纯化疗获得更大受益。2.关于基因驱动阳性的ⅢA-N2期肺腺癌靶向治疗和化疗疗效对比研究中共纳入7篇相关文献,其中3篇随机对照试验及4篇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共纳入591名患者,其中303名患者接受靶向治疗,281名患者接受化疗。荟萃分析结果提示:靶向治疗与化疗相比可以提高基因驱动阳性的ⅢA-N2期肺腺癌患者1年总生存率(OR=1.98,95%CI:1.02-3.82,P=0.04)、1年无病生存率(OR=3.51,95%C(I:2.09-5.87,P<0.00001)、2年无病生存率(OR=3.15,95%CI:2.09-4.75,P<0.00001)、3年无病生存率(OR=2.53,95%CI:1.41-4.53,P=0.002),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 年总生存率(OR=1.75,95%CI:0.82-3.70,P=0.15)、3 年总生存率(OR=1.93,95%CI:0.36-10.29,P=0.44)无统计学意义,并且靶向治疗较化疗可以减少所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OR=0.48,95%CI:0.31-0.74,P=0.0008)及 3-4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OR=0.20,95%CI:0.12-0.32,P<0.00001)。研究结论:1.对于ⅢA-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与术后单纯化疗相比,可提高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及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而对于5年无病生存率尚未发现明显获益。同时,相较于单站淋巴结转移的N2患者,多站N2术后放化疗对5年总生存率及5年无病生存率的改善较单纯化疗更加显着。2.靶向治疗较化疗能够提高驱动基因阳性的ⅢA-N2期肺腺癌患者1年总生存率和1年、2年及3年的无病生存率,并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但2年、3年总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远期总生存率是否获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付源峰[3](201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疗效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提出背景: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而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发病的85%。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虽然含铂双药化疗仍是晚期(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时代,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较以往出现了很大变化。预测模型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通过数学方程构建相关模型,以诺模图的形式为使用者快速找到结果,其能够同时参考多个变量进行计算,在临床中有重要价值。预测模型已经在西医临床诊疗过程中使用,用于预测患者远期预后、淋巴结转移、脑转移风险等,其在中医药领域尚属起步阶段,而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预测模型无人建立。通过队列研究数据,建立预测模型的诺模图指导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初步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双向队列。通过回顾性队列的数据建立疗效预测模型(诺模图),利用前瞻性队列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组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从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9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中心住院治疗的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至少接受过1次(含)以上疗效评估的患者。回顾性队列为-至日及以后明确诊断为NSCLC,前瞻性队列为日及以后明确诊断为NSCLC。将患者的基线信息、既往中西医诊疗过程、肿瘤指标、影像学结果、随访资料、结局等数据录入统计软件,从中筛选变量,制作预测模型并利用前瞻性队列数据验证模型的稳定性。结果:1)我中心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样本量构成虽然性别差异较大,但是中位OS在12个月,生存情况符合现有临床治疗水平。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1岁,Ⅳ期患者占85%,因此我中心患者为老年晚期患者为主。2)病理类型分布中,非小细胞肺癌在总人数的89.14%,与临床一般发病情况基本相符。3)由初步单因素分析可知手术对于晚期患者尽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统计学没有意义P>0.05,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中可知,在调整了化疗、靶向治疗、放疗之后,接受中医药治疗依然能降低26%的死亡风险,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7)。4)在单因素分析的中医证型中,痰热阻肺型对比肺脾气虚型增加了 23%的死亡风险,但在调整后没有统计学意义。5)具有EGFR突变的患者经过回归分析后,HR值0.69,能够降低31%的死亡风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ALK突变的患者中,死亡风险降低11%,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73)。6)腺癌的患者中,中位的OS为14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7)上表所得调整后(Stepwise)的AUC曲线虽然可以预测17.27个月的生存期,但曲线下面积仅0.654,预测的准确性较低。8)通过数据结果可知女性的死亡风险低于男性,中医症状评分越高,死亡风险越高,中医症状评分每增加1分,死亡风险增加2.8%,而对于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可以降低20%的死亡风险(P=0.07),有机会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31%(P<0.05)。结论:通过本数据的基本资料分析可知我中心肺癌患者队列建设己具雏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在我中心中显示一定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在经过分析后,能起到保护作用,具有统计学差异,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药的有效性,说明中医药协同西医治疗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虽然数据分析制作的诺模图预测效能较低,暂不具备临床应用价值,仅可供临床医生参考,但通过数据的不断扩充与完善,预测模型通过特定算法可以逐渐完善。
石鹏飞,张晓明[4](2016)在《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前采用MVP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各40例。对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1、3、5年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生存率方面,2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VP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夏凡[5](2016)在《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疗药治疗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基于本科临床数据库的挖掘,回顾性分析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生活质量、经济学以及生存预后影响,并通过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近期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2方法通过查阅我科2004年到2016年1月1日病例资料,观察口服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对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为近期疗效(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住院费用,分析计算费用效果比,并通过分层分析影响临床获益率的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3结果近期疗效:临床获益率和临床客观有效率分别是71.7%、13.3%。临床获益率分层分析:KPS评分(P=0.002)、组织分化程度(P=0.009)为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改善率为26.7%,生活质量(改善+稳定)率为91.7%;临床获益率的费用效果比为256.05;PFS:中位PFS为4.6±0.481个月;OS:中位OS为10.900±2.524个月,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为KPS评分(P=0.002)、组织分化程度(P=0.002)、内脏转移情况(P=0.001)。4结论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疗较单纯西医化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获益率,但没有明显提高客观有效率,也没有明显延长患者总生存期;该方案可以较好的稳定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每周期临床获益率的费用效果比较西医相关临床报道低,具有经济学优势,因此我们认为我科中西医结合手段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KPS评分高且组织分化为中高分化的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较好;KPS评分高、组织分化为中高分化以及无内脏转移的病人生存预后相对较好。
邹泽,刘恩强,岳建农[6](2014)在《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组(HTP组),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静脉化疗组(MVP组),HTP联合MVP组(联合组)和5-氟尿嘧啶静脉化疗组(对照组)。HTP组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5 mg/kg+α-糜蛋白酶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20 ml混合溶液,装入雾化器中雾化吸入0.5 h,bid,d1-3/周,治疗12周;MVP组患者给予丝裂霉素8 mg/m2,d1、d8静脉滴注,qd+长春地辛2.5 mg/m2,d1、d8静脉滴注,qd+顺铂30 mg/m2,d1-3静脉滴注,qd,28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联合组患者给予HTP组+MVP组方案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α-糜蛋白酶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20 ml混合溶液雾化吸入+5-氟尿嘧啶5 mg/kg,静脉滴注,bid,d1-3/周,治疗12周。所有患者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4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毒性反应及随访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MVP组>HTP组>对照组,联合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MVP组>HTP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毒性反应总发生例次<联合组<MVP组<HTP组,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NSCLC较单用MVP或HTP方案疗效和安全性更好,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显着提高生存率。
姜敏[7](2014)在《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126例经过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的晚期(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规律,分析肺癌局部微观辨证的特点及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中医机理,为氩氦刀联合中药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指导,评估“氩氦刀+中药”这一绿色治疗模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对其治疗时机进行优化,努力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更加成熟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总结2003年9月至2013年5月在东方医院肿瘤科住院行氩氦刀冷冻联合中药治疗的Ⅲb期~Ⅳ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分析其肺部肿瘤特点及氩氦刀冷冻治疗影像资料,研究肺癌局部微观辨证的特点及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中医机理,并对患者生存期进行分析;另设健康对照30例,对其外周血免疫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以对这一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患者耐受情况126例Ⅲb期~Ⅳ期NSCLC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了较长时间的中医药治疗,无术中死亡病例,术中术后并发症轻微、恢复快。[2]生存期、生存率分析:①总体情况:126例患者治疗后中位生存期12个月,总中位生存期18个月。②生存率情况:126例患者冷冻治疗后随访6月、12月、18月、24月、36月生存率依次是69.8%(88/126)、42.9%(51/119)、26.8%(30/112)、12.7%(14/110)、5.6%(6/108);自确诊起6月、12月、18月、24月、36月总生存率依次是91.3%、71.3%、48.3%、31.6%、13.5%。③从年龄角度来看:年龄<65岁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9个月、总中位生存期15个月;年龄≥65岁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4个月、总中位生存期22个月,术后中位生存两者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3)。老龄患者更倾向于首选微创、低毒的治疗方案,看似保守的选择反而使其生存期获益。④从病理角度来看:80例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1个月,总中位生存期17个月;30例鳞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8个月,总中位生存期19个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p=0.213,总p=0.838)。⑤从TNM分期角度来看:40例Ⅲb期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4个月,总中位生存期25个月;86例Ⅳ期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8个月,总中位生存期17个月。Ⅲb期患者确实较Ⅳ期患者有更好的生存期,两者存在显着性差异(术后p=0.029;总p=0.045)。⑥从原发肺癌病灶位置来看:5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9个月,总体中位生存期17个月;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2个月,总体中位生存期20个月。虽然两者差异并不显着(术后p=0.238;总p=0.367),但从数据上来讲,晚期周围型肺癌生存期表现较中央型要好一些。⑦从冷冻靶病灶大小角度来看:13例≤3cm者术后生存期23个月,总生存期29个月;53例3-5cm者术后生存期14个月,总生存期22个月;42例5-8cm者术后生存期7个月,总生存期15个月;18例≥8cm者术后生存期7个月,总生存期14个月。对于负荷小于5cm的肺癌患者来讲,其治疗后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明显优于大于5cm肿瘤负荷患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⑨从治疗时机的角度来看:46例患者确诊后确诊后1个月内入住我院行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3个月,18例2-3个月治疗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2个月,9例4-6个月者治疗后中位生存期10个月,53例>6个月者术后中位生存期9个月(P>0.05)。[3]冷冻比率分析94例患者可以对术中瘤灶的冷冻比率评价。8例瘤灶≤3cm的患者平均冷冻比率98.5%,37例瘤灶3-5cm的患者平均冷冻比率85.0%,33例瘤灶5-8cm的患者平均冷冻比率73.7%,16例瘤灶≥8cm的患者平均冷冻比率49.6%。病灶越小,冷冻比率越高,冰球完全覆盖肿瘤达到局部病灶根治性冷冻的可能性越大。94例患者中,中央型肺癌55例,平均冷冻比率73.2%;周围型肺癌39例,平均冷冻比率84.8%。11例心脏大血管受侵患者平均冷冻比率64.8%:13例患者大面积肺不张,平均冷冻比率69.1%。周围型肺癌较中央型肺癌冷冻比率更高。20例冷冻比率≤50%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8个月;23例冷冻比率在50%-80%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6个月;28例冷冻比率80%-100%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4个月;23例冷冻比率≥100%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8个月。冷冻比率越高患者生存获益越明显。[4]氩氦刀时机的选择无论是初治时还是疾病进展以后选择氩氦刀冷冻治疗,都能使患者治疗后生存期获益,但患者术后生存曲线提示,晚期肺癌患者越是早期采用氨氦刀联合中药治疗,其术后生存获益可能越明显。[5]晚期肺癌患者免疫状态126例患者中38例在冷冻联合中药治疗前检测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与30例健康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NK细胞水平比较显示: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CD4+比例降低(p=0.003),而CD8+水平升高(p=0.010),统计学存在显着差异。表明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差,或者处于免疫抑制的状态。提示临床可能需要增强免疫治疗。而21例患者冷冻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提示氩氦刀冷冻治疗短期内并未改变患者的免疫功能。[6]肺癌的局部微观辨证综合文献及借助于现代影像技术,肺癌局部病变“红”“肿”“热”特征明显,加之其无限增生、侵袭性、转移性无不揭示着其异常的阳动之性,其局部肿瘤处于明显的阳热证状态,热毒亢盛。[7]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的中医机理氩氦刀治疗肺癌法以“热者寒之”,使阴寒之法直达热邪之所,从而使有形之热邪最终得以消散于无形。氩氦刀冷冻的治疗肺癌是辨证治疗。结论:[1]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NSCLC安全有效,可以使IIIb-IV期患者生存获益。[2]“氩氦刀+中药”模式是基于短期快速减轻肿瘤负荷、长期绿色低毒体质调理的可持续的治疗思路,可以作为IIIb期~IV期肺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案。[3]肺癌局部微观辨证是阳热毒邪,氩氦刀形成的冰球性“寒”;法以“热者寒之”,采用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是对“证”治疗,是辨证治疗,切实可行。[4]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临床治疗应当增强免疫治疗。[5]本课题提出了冷冻比率的计算方法,研究显示提高冷冻比率有利于使患者临床生存获益。
余均达(YUKwan Tat)[8](2014)在《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既往,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的双药方案是其标准治疗方案。不同药物之间的疗效相似,总体疗效显示中位生存时间在6.9-11.3个月之间,且毒副反应大。近年,分子靶向药物为晚期NSCLC的治疗另辟蹊径,代表药物为吉非替尼。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NSCLC疗效较佳,而基因状态未明的患者多主张首选化疗。但当前问题是标准化疗疗效已达瓶颈,而且EGFR基因突变率不高,加上临床上不少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确诊后拒绝化疗,中医药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于是成为部分患者的重要选择。前期研究显示,中药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及总体生存期稍优于目前报道的化疗疗效;且扶正抗癌方对吉非替尼具有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的作用。目的:评价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标准化疗一线治疗EGFR基因状态未明或基因非突变的晚期NSCLC是否具有非劣性作用,以期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中医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高效、低毒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连续纳入66例工IIB/IV期NSCLC,EGFR基因突变阴性或状态未明,且未曾接受过任何肺癌相关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及对照组(标准化疗方案),每组33例。治疗组予扶正抗癌方(汤剂250ml,bid,po)联合吉非替尼(250mg,qd,po)。每个治疗周期为30天,持续治疗至病情进展、副作用不能耐受或患者死亡。对照组行含铂双药化疗方案(GP或NP或TP或DP或AP方案),每21天重复;若患者不能耐受顺铂,用奈达铂或卡铂代替顺铂;治疗6周期,或至病情进展、副作用不能耐受或患者死亡。治疗前2周、治疗后第6周、第3月、第6月复查评估肿瘤情况,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首要观察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疾病控制率(DCR);次要观察客观反应率(ORR)、总体生存期(OS)、中位生存期(MST)、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毒副反应。结果:截至研究终止时间,治疗组及对照组各脱落2例,共62例(每组31例)可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31例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14例,病情进展(PD)13例。ORR为12.90%,DCR为58.06%。对照组31例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11例,病情进展(PD)14例。ORR为19.35%,DCR为54.84%。两组间在ORR和DCR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位PFS是5.10个月;对照组的中位PFS是4.17个月,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MST是9.90个月;对照组的MST是8.90个月,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虽然两组治疗后的评分在不同维度中各有高低,但对比两组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可发现治疗组的整体生活质量经过治疗后有改善的趋势;而对照组的整体生活质量经过治疗后却倾向转差。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中整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75%,主要是Ⅰ-Ⅱ度腹泻(21.88%)和皮疹(34.38%)。对照组中整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1.82%,最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36.36%)、脱发(27.27%)、白细胞减少(24.24%)、感染(21.21%)、肝功能异常(18.18%)等。两组均未发现间质性肺炎、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事件,无病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对比标准化疗,在一线治疗EGFR基因状态未明或基因非突变的晚期NSCLC中,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能延长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较轻微、耐受。提示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标准化疗一线治疗EGFR基因状态未明或基因非突变的晚期NSCLC,具有非劣性作用和潜在优势,可考虑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吴伟,杨晓坤[9](2012)在《GP与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GP与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拟采用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的方法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45例,观察组术前采用G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采用MVP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新辅助化疗后的手术切除率。结果:GP方案组的有效率为51.11%(23/45),手术切除率为86.67%;MVP方案组的有效率为26.67%(12/45),手术切除率为55.56%;GP方案组近期临床疗效和手术切除率均优于MVP方案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疗效好,手术切除率高,对进一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叶志桥[10](2010)在《中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获益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评价中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获益情况;2)探讨中药联合化疗治疗NSCLC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为规范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电子及网络交叉检索CMCC、CNKI、VIP、PubMed等数据库及Cochrane协作网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获得公开发表于1999-2009年的中药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前瞻性研究文献及Cochrane协作网尚未公开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研究文献;参照Jadad量表、随机方案的隐藏评级对入选文献进行评价;并发现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应用RevMan v4.2统计软件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Meta分析和文献发表性偏倚的检验,用Stata v10.0对发表性偏倚进行二次检验。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研究,涉及病例数3524例。其中高质量研究8篇(19.05%),低质量研究31篇(73.81%),3篇(7.14%)文献应用错误的随机方法。2)中药联合化疗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上较单纯化疗有较大的优势(Z=8.11,P<0.00001)。各纳入研究文献敏感性好;具有同质性(P=0.64),发表偏倚得到较好的控制(P=0.083);亚组分析上,在随机方法正确亚组上,相对危险度差异较大,(RR 1.80,95%CI 1.52-2.13,P<0.000)VS(RR 1.68,95% CI 1.48-1.91,P<0.000),说明全部研究随机方法的正确应用对研究结果的敏感性有较大影响;在中成药亚组中,相对危险度明显小于全部研究,(RR 1.53,95% CI 1.18-1.99,P=0.001)VS(RR 1.68,95% CI 1.48-1.91,P<0.000),说明中成药组对研究结果的敏感性有较大影响。其余亚组间敏感性好,对最终分析结果客观真实性影响不大。3)中药联合化疗在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方面上较单纯化疗可能有更好疗效(Z=6.37,P<0.00001)。因纳入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其结果的可靠性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各纳入研究文献敏感性好;因包含阴性结果的文献,故存在异质性(P=0.03),存在发表偏倚(P=0.013);亚组分析上,各亚组间敏感性好,对最终分析结果客观真实性影响不大。4)中药联合化疗在客观疗效有效率方面上较单纯化疗可能有较大的优势(Z=5.85,P<0.00001)。因纳入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其结果的可靠性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各纳入研究文献敏感性好;具有同质性(P=1.00),但存在发表偏倚(P=0.007);亚组分析上,中成药组差异较大(RR 1.68,95% CI 1.10,2.56,P=0.02)VS(RR 1.40,95%CI 1.25-1.56,P<0.000),对结果影响较大。其余亚组间敏感性好,对最终分析结果客观真实性影响不大。5)中药联合化疗在提高体能状态评分方面上较单纯化疗有较大的优势(Z=8.82,P<0.00001),各纳入研究文献敏感性好;具有同质性(P=0.62),发表偏倚得到较好的控制(P=0.347);亚组分析上,中成药组差异较大(RR 1.98,95% CI 1.34-2.92,P<0.000)VS(RR2.25,95%CI 1.88-2.69,P<0.000),与纳入该亚组的研究文献较少,对结果影响较大。其余亚组间敏感性好,对最终分析结果客观真实性影响不大。6)42篇纳入研究文献中,仅4篇采用盲法,其中1篇采用双盲法,其余3篇文献应用单盲法。隐藏方法应用恰当8篇,1篇隐藏方法不详,其余33篇文献隐藏方法应用不恰当或未采用随机隐藏。提到退出失访病例的文献9篇(21.43%),均未对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128篇随机对照研究中,仅有1篇文献数据采用意向性分析与按方案分析。6篇文献(14.3%)根据伦理学要求,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1篇文献进行证型分类研究,但证型分类参考标准不统一。6篇文献(14.3%)未说明对照组与治疗组间基线情况。仅1篇文献记录了中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结论:1)中药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体能状态评分有效率等方面同单纯化疗相比有更大的优势。因纳入研究的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在1年生存率、客观疗效有效率方面较单纯化疗可能有优势,结果的可靠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2)近10年来中药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在随机分组方法、盲法等的应用还比较少;研究参考的证候分类及疗效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临床研究过程中伦理学要求、病人的依从性、随访情况等科研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MVP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VP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6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2 干预措施 |
1.3 结局指标 |
1.4 排除标准 |
1.5 检索策略 |
1.6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4 Meta分析 |
2.4.1 生活质量(KPS评分) |
2.4.2 DCR |
2.4.3消化道反应 |
2.4.4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
2.4.5 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 |
2.4.6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
2.5 网状Meta分析比较结果 |
2.5.1 生活质量(KPS评分) |
2.5.2 DCR |
2.5.3 消化道反应 |
2.5.4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
2.5.5 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 |
2.5.6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
2.6 干预措施疗效排序 |
2.6.1 生活质量(KPS评分) |
2.6.2 DCR |
2.6.3 消化道反应 |
2.6.4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
2.6.5 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 |
2.6.6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
3 讨论 |
(2)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
2.3.1 文献筛选 |
2.3.2 文献质量评价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资料分析 |
第一部分 术后辅助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对比 |
3.1.1 纳入文献资料 |
3.1.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3.1.3 研究质量评价 |
3.1.4 Meta分析结果 |
第二部分 靶向治疗和化疗疗效对比 |
3.2.1 纳入文献资料 |
3.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3.2.3 研究质量评价 |
3.2.4 Meta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术后辅助放化疗和化疗 |
4.2 靶向治疗和化疗 |
4.3 优势与不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表 |
致谢 |
(3)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疗效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1.1 流行病学 |
1.1.2 化疗 |
1.1.3 靶向治疗 |
1.1.4 免疫治疗 |
1.1.5 放疗 |
1.2 中医文献研究 |
1.2.1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
1.2.2 中医对肺癌的治疗现状 |
1.3 预测模型 |
1.3.1 队列研究 |
1.3.2 预测模型 |
1.3.3 诺模图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设计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方案 |
2.1.3 疗效评定标准 |
2.1.4 研究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2.1.5 数据安全监查 |
2.1.6 统计学处理 |
2.1.7 技术路线图 |
2.2 研究结果 |
2.2.1 研究人群描述 |
2.2.2 单因素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
2.2.2.1 病理分层回归分析 |
2.2.2.2 IV期患者分层回归分析 |
2.2.3 预测模型 |
2.3 结论 |
2.4 讨论 |
2.5 不足 |
2.6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近期疗效比较 |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2.3 术后1、3、5年生存情况比较 |
3 讨论 |
(5)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疗药治疗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T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中药汤剂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Meta分析 |
1 资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讨论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随访 |
2. 结果 |
2.1 收集资料结果 |
2.2 研究分析结果 |
2.3 生存的单因素分析 |
2.4 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
3. 生存期>12 个月的综合因素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毒性反应[9-10] |
1.4 疗效判定标准[9-12] |
1.5 随访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4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4组患者生存率比较 |
2.3 毒性反应 |
3 讨论 |
(7)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及氩氦刀冷冻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免疫研究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肺癌的诊断及分期标准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病例排除标准 |
2.4 脱失病例 |
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内容 |
3.3 统计方法 |
4 疗效评价内容 |
4.1 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 |
4.2 术中CT影像评价标准 |
4.3 生存期及生存率评价 |
5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
5.1 临床资料 |
5.2 治疗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生存期及生存率 |
6.2 CT影像学评价结果 |
6.3 氩氦刀并发症统计 |
6.4 氩氦刀时机的选择 |
6.5 氩氦刀冷冻比率分析 |
6.6 长期生存患者冷冻资料分析 |
6.7 术后中药使用情况 |
6.8 外周血免疫指标情况 |
7 讨论 |
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7.2 本研究的特点 |
7.3 研究结果分析 |
7.4 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疗效评价标准 |
7.5 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肺癌的前景 |
8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8)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非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致病因素及治疗现况 |
第二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化疗方案及其研究进展 |
一、第三代化疗药物 |
二、铂类化疗药物 |
三、含铂双药标准化疗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一、吉非替尼的基本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
二、EGFR生物学特性及其信号通路简介 |
三、吉非替尼优势人群研究 |
四、吉非替尼临床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
五、吉非替尼毒副反应及其耐药现象 |
六、吉非替尼的优势与不足 |
第四节 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一、中医学对肺癌的古文献及理论研究 |
二、现代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
第五节 扶正抗癌方的制订及其前期研究 |
一、扶正抗癌方的组成及方解 |
二、扶正抗癌方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三、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的前期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病例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方案设计依据 |
二、试验场所 |
三、病例选择 |
四、研究方法 |
五、受试者权益保障及知情同意书 |
六、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
七、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
八、资料总结及保存 |
九、研究路线及试验进度安排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近期疗效 |
三、生存时间 |
四、治疗前后体力状况(PS)评分比较 |
五、生活质量评价 |
六、毒副反应 |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纳入人群特点分析 |
二、近期疗效分析 |
三、生存时间分析 |
四、生活质量分析 |
五、毒副反应分析 |
六、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
(9)GP与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近期疗效比较 |
2.2 手术切除情况比较 |
3 讨论 |
(10)中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获益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正文 |
文献分析研究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文献综述 |
作者简历 |
四、MVP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6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状Meta分析[J]. 孔燕妮,李妍,徐至理,郭勇. 中草药, 2021(02)
- [2]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Meta分析[D]. 宁灿. 苏州大学, 2020(02)
- [3]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疗效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D]. 付源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 石鹏飞,张晓明. 实用癌症杂志, 2016(05)
- [5]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化疗药治疗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D]. 夏凡.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6]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邹泽,刘恩强,岳建农. 中国药房, 2014(32)
- [7]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 姜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D]. 余均达(YUKwan Tat).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GP与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 吴伟,杨晓坤.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12)
- [10]中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获益的Meta分析[D]. 叶志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