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豆不同生育期锌含量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月[1](2021)在《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运用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对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临床医治本病提供新的论治思路、理论依据、治法方药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次试验通过辨证分型后,共收集符合临床证型为脾肾两虚型的小儿厌食症90例患儿。对选取的观察病例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三组: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称为治疗组1)30例、培土固元进食汤治疗(称为治疗组2)28例和健脾养胃颗粒治疗(称为对照组)29例。本次试验共观察4个疗程,其中7d/疗程。通过治疗前后三组间的主症、兼症积分及疗效情况的对比情况,得出结论。结果:1.此次试验过程中,脱落病例总共3例,其中治疗组2中2例(2.22%),对照组为1例(1.11%)。脱落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患感其他疾病。治疗前,运用统计学分析后,对三组间的病程、性别、年龄进行比较,P值均大于0.05,说明三组具有可比性。2.经治疗后(4个疗程),对比三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三组对主症均有改善,两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兼症积分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1对头发、汗出、腹胀、大便等症状改善明显,并优于治疗组2及对照组(P<0.05)。三组在治疗面色、精神状态等症状均有改善,但无明显差异(P>0.05)。3.对三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1为96.67%,治疗组2为89.29%对照组为68.96%,经数据检验后P<0.05,具有可比性。经随访后,三组的复发率分别是:治疗组1:16.67%,治疗组2:45.45%,对照组68.0%,说明治疗组1对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疗效显着,更适用于临床,可减少小儿厌食症的复发率。结论: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对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在食欲、食量及中医其他证候有明显的改善,安全性及显效性高,复发率低,可被广大患儿家属接纳。突出中医特色,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新方案、新思路,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钱晓莉[2](2018)在《典型汞矿区耐性植物及汞富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汞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是我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控制的五类(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污染物之一。中国西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汞矿化带,汞矿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贵州省万山汞矿是国内最大的汞工业基地,长期大规模的汞开采和冶炼活动形成大量堆积废石和冶炼矿渣的废弃地,已成为汞矿闭坑后重要的汞释放源之一,导致周围环境中汞污染问题突出,种植在汞矿区污染土壤上的水稻、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遭受严重的汞污染,对矿区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和经济等特点倍受关注,而汞富集或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和确定是植物修复技术的首要步骤。受生长环境高浓度汞的长期影响,汞矿区废弃地上不同种类植物对汞污染的吸收、累积及耐性产生较强的适应性,为高汞耐性植物的发现提供了可能,是寻找汞富集植物或超累积植物的有效靶区和有利场所。故研究汞矿区自然定居植物对汞的吸收和累积特征,筛选和发掘富集或超富集汞的新型植物,对汞污染场地的植物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目前,贵州汞矿区植物中汞的研究多集中在可食用农作物(蔬菜、玉米和水稻等),针对高汞废弃地上耐性植物优势种、汞富集或超富集植物的研究工作尚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对自然生长的植物体内甲基汞的研究更鲜有报道,汞富集植物研究的突出问题在于“机制”不清。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典型汞矿区贵州万山汞矿为重点研究区域,系统调查了垢溪(GX)、四坑(SK)、五坑(WK)和十八坑(SBK)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的种类,测定废弃地耐性植物根部和地上部总汞、甲基汞以及对应根际土壤汞的含量,评价了不同植物对汞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筛选鉴定出汞耐性植物优势种和潜在汞超富集植物;与此同时,在其它典型汞矿区(包括铜仁汞矿、松桃汞矿、务川汞矿、开阳汞矿、湖南茶田汞矿、新晃汞矿和重庆秀山汞矿等)进行潜在汞超富集植物的富汞能力验证研究;基于以上野外调查数据结果,开展氯化汞胁迫模拟实验,分别从生理生化指标、株形、细胞、亚细胞水平和超微结构变化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不同汞浓度胁迫下潜在汞超富集植物对汞的耐性及生理生化响应;结合同步辐射(XANES)技术,探索“潜在汞超富集植物”体内汞的化学结合形态与分布比例,深入剖析其对汞的累积特征及解毒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万山汞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种类多,各物种间优势度变化范围较大,蜈蚣草、节节草、酸模和白茅为汞耐性植物优势种。系统调查筛选了贵州万山汞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在所调查的57种(29科52属)优势野生植物中,主要包括蕨类植物、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的菊科种类最多,占调查总数的32%;物种间优势度变化范围较大,介于1.0-25%之间;优势度排列前10位的植物分别为蜈蚣草、节节草、酸模、白茅、凹叶景天、油菜、黄花月见草、南艾蒿、类芦和三脉紫菀,变化范围为2.6-22;排列后10位的分别是马桑、钟花报春、假奓包叶、夜来香、火棘、蒲公英、乳浆大戟、荩草、马兰和博落回,变化范围为1.0-6.0。其中,蜈蚣草、节节草、酸模和白茅呈现较高的优势度,均值分别为16%、12%、11%和9.6%,被确定为本次研究的汞耐性植物优势种。2.不同植物对总汞的富集和转移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甄别出“潜在汞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总汞数据表明,所调查的57种优势野生植物根部和地上部总汞含量分别介于0.08-163 mg/kg和0.15-106 mg/kg范围,其中,荩草和蜈蚣草表现出较强的总汞富集能力,根部总汞平均含量分别达130±9.4 mg/kg和24±44mg/kg,地上部达70±39 mg/kg和38±39 mg/kg,高出其它植物达1-2个数量级。植物根部和地上部总汞与根际土壤总汞分别呈现显着正相关(R=0.32,p<0.0001;R=0.29,p<0.0001),表明废弃地土壤汞是植物中汞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同植物对总汞的富集和转移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蜈蚣草总汞富集系数(BCFs、BAFs)和转移系数(TFs),均值分别为0.30±0.53、1.8±5.8和2.6±3.0,单株蜈蚣草对总汞的BCF、BAF和TF达到1.9、21和11,呈现了极强的总汞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蜈蚣草在其它汞矿区也呈现较高的总汞含量,根部和地上部分别高达69 mg/kg和73 mg/kg,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最高达到2.9和6.0,在其它汞矿区进一步验证了蜈蚣草同样具有较强的汞累积能力,综合野外调查结果,本研究中笔者定义蜈蚣草为“潜在汞超富集植物”。3.优势耐性野生植物的根部和地上部甲基汞含量变化大,蜈蚣草对甲基汞也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甲基汞数据显示,上述57种优势野生植物的根部和地上部含量变化较大,分别为0.19-876μg/kg和0.06-275μg/kg,其中,荩草、蜈蚣草和何首乌体内甲基汞的含量显着高于同一研究区的其他植物,根部平均值分别达853±32μg/kg、127±239μg/kg和130±145μg/kg,地上部平均值分别达247±8.1μg/kg、64±95μg/kg和98±119μg/kg。其中,潜在汞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也显示出了极强的甲基汞富集能力,BCFs、BAFs和TFs均值分别为14±28、10±18和1.3±1.8。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荩草根部甲基汞含量接近1000μg/kg,已经超出背景区植物总汞含量(一般低于10μg/kg)达1-2个数量级,显示出比蜈蚣草更强的甲基汞累积能力。4.蜈蚣草对汞具有极强的吸收-转运-富集能力,根部细胞壁和地上部胞液是汞结合的主要部位。室内汞胁迫实验结果显示,潜在汞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在1000mg/kg浓度HgCl2胁迫下,其根部和地上部总汞含量均超过了100 mg/kg,分别在640-1001 mg/kg范围和179-326 mg/kg范围,并且两者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0.89,p<0.0001),表明蜈蚣草对汞具有极强的吸收-转运-富集能力。胁迫后蜈蚣草体内亚细胞组分总汞分布特征显示,根系中细胞壁比例最高,介于19%-78%范围,平均值达52±19%;地上部胞液比例最高,介于93%-99%范围,平均值高达98±1.6%。细胞壁和胞液的高累积汞特征,可能是蜈蚣草富集和解毒汞的重要机制。汞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显示,当HgCl2浓度低于100 mg/kg时,蜈蚣草体内POD上升,表现为主动适应以清除大量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当浓度增加至1000 mg/kg时,蜈蚣草体内MDA升高,细胞膜出现了损伤,对比透射电镜(TEM)结果,1000 mg/kg汞胁迫后根部细胞壁明显增厚,胞间间距增宽,内皮层细胞变小或消失,出现塌陷,髓细胞基本破坏,叶片叶绿体结构紊乱,出现空泡化,线粒体和细胞核消失,内膜结构疏松,暗示当HgCl2浓度超过1000 mg/kg胁迫时,蜈蚣草的细胞抗性出现了降低特征。5.蜈蚣草体内汞以黑辰砂、谷胱甘肽结合态和红辰砂三种化合形态存在。对汞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生长的蜈蚣草(非室内汞胁迫;根部总汞含量为69-163mg/kg,地上部总汞含量为73-83 mg/kg),其体内汞化学形态的同步辐射(XANES)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根部还是地上部,蜈蚣草体内的汞化合形态以黑辰砂(β-HgS)、谷胱甘肽结合态(Hg-(SG)2)和红辰砂(α-HgS)三种形态存在,其中根部主要以β-HgS化合物存在,含量介于51.9±4.9%-63.4±6.5%范围,其次为Hg-(SG)2,含量介于31.2±9.8%-33.9±4.9%范围;地上部亦表现出同样的含量变化规律,以β-HgS最高,含量介于52.0±4.2%-60.5±4.9%范围,其次为Hg-(SG)2,含量介于37.7±9.4%-45.9±4.2%范围。在上述三种形态中,红辰砂(α-HgS)含量最低,其在根部和地上部中的含量,分别介于5.3±12.6%-14.2±6.4%和1.8±12.2%-2.2±5.5%范围。
司勇[3](2018)在《水稻中植硅体对外源镧固定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稀土元素(REEs)的广泛应用触发其在环境中持续积累已是不争事实。环境中REEs通过植物根进入植物各种器官组织内,而植物植硅体却可以将其固定(封存)。硅(Si)、水分和pH是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它们在现实中能够与REEs同时存在于环境中,并与REEs共同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本文以高硅积累作物水稻(Oryza sativa L.)为研究对象,以镧[La(III)]为REEs代表,通过设置不同浓度La(III)和不同浓度Si、不同浓度La(III)和不同浓度PEG6000、不同浓度La(III)和不同pH正交实验,模拟复合污染环境,利用微波消解等方法提取水稻不同部分组织的植硅体,以ICP-AES和QRT-PCR等实验手段,采用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模拟环境对水稻各部分组织植硅体镧固定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从环境生态角度、生理学角度、细胞生物学角度和分子水平揭示水稻植硅体束缚镧机制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La(III)、pH、水分和Si是影响水稻植硅体镧固定的重要外因。环境La(III)能够提升萌发水稻种子的植硅体镧固定数量(PLCS)和植硅体镧含量,能够提升水稻植株各部分的植硅体镧含量。低浓度La(III)能提升水稻各部分PLCO(PLCO=PLCS),而高浓度La(III)对水稻叶、茎的PLCO有抑制作用,而对根、米粒(碾米)有促进作用。酸雨、水分缺失(干旱)加重和硅应用均能提升水稻(种子和叶部)的植硅体镧含量和PLCS/PLCO。La(III)与酸雨复合处理、La(III)与干旱复合处理均会抑制萌发水稻种子植硅体镧含量和PLCS。La(III)与环境pH 5.5复合处理,以及La(III)与环境PEG 0 g/L复合处理,均能使萌发水稻种子植硅体镧含量和PLCS获得显着提升。La(III)和Si复合作用能提升各部分PLCO,且增加Si浓度或使用低浓度La(III)(20 mg/L)能够提升水稻各部分植硅体固镧能力(PLSA),反之亦然。提升水稻各部分PLSA有利于降低体内La(III)的积累。水稻叶PLSA最高,米粒最低。水稻叶植硅体固镧作用(PLCO和PLSA)对镧积累影响最显着,而米粒最差。与地下部分(根)相比,水稻地上部分(叶和茎)的植硅体镧含量更低,但植硅体含量、PLCO和PLSA更高,叶最明显。成熟期水稻叶植硅体镧含量、PLCO和PLSA都会高于幼苗期,而根部则相反。与灌浆期相比,成熟期米粒的镧含量较少,而成熟期米粒植硅体镧含量和PLSA都在增加(PLCO变化不显着)。因此,在实际环境中,保持较低浓度La(III)将能够提升水稻各部分植硅体固镧效果,而维持环境长期Si和La(III)胁迫不仅会提升水稻各部分的植硅体固镧潜力,而且还会使米粒中镧积累降低,从而能够减轻La(III)对环境风险与食品安全的威胁。在REEs污染物存在的环境中,避免环境遭受酸性液体(例如酸雨)污染,并保持环境充足水分,将有助于提升水稻植硅体镧固定作用。(2)水稻植硅体对La(III)的固定作用显着,硅转运蛋白是影响水稻植硅体镧固定的重要内因。水稻植硅体有稳定的固镧机制。外源La(III)应用能够提升水稻各部分(叶、茎、根)植硅体与La(III)复合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植硅体对La(III)的束缚能力,减少植硅体Si/La比值和增加植硅体Si含量。低浓度La(III)可以使叶哑铃型植硅体大小和根Os Lsi1表达水平增加,促进叶和根PLSA。而过高浓度La(III)则会使叶哑铃型植硅体大小、根OsLsi1、OsLsi2和叶、茎、根PLSA受到抑制。低浓度La(III)和Si复合作用能提升叶和茎PLSA,根OsLsi1是影响叶植硅体固镧能力的重要因素。外源Si能够缓解高浓度La(III)对叶、茎和根PLSA的抑制作用,根OsLsi2是影响根植硅体固镧能力的重要因素。(3)植硅体形态是影响水稻植硅体镧固定的重要内因。哑铃型植硅体和导管型植硅体在水稻种子和水稻叶中都占据绝对数量优势。在水稻萌发种子中,仅在高浓度La(III)(100 mg/L和300 mg/L)影响下导管型植硅体对植硅体镧固定有显着影响;在水稻叶中,各种浓度La(III)(20 mg/L、100 mg/L或300 mg/L)都使导管型植硅体显示出对植硅体镧固定的显着影响力;而叶哑铃型植硅体则只在高浓度La(III)(300 mg/L)影响下对植硅体镧固定有较显着的影响力。在La(III)与环境pH以及La(III)与环境PEG复合处理中,水稻萌发种子导管型植硅体均对植硅体镧固定影响显着,但哑铃型植硅体则均没有影响。在La(III)浓度20 mg/L与Si浓度90 mg/L复合处理中,水稻叶导管型和哑铃型植硅体共同影响着植硅体镧固定。在La(III)浓度20 mg/L(或300 mg/L)与Si浓度15 mg/L复合处理中,叶哑铃型植硅体对植硅体镧固定均有显着影响,而叶导管型植硅体对植硅体镧固定的影响均不显着;在La(III)浓度100 mg/L(或300 mg/L)与Si浓度90 mg/L复合处理中,结果却相反。在其余复合处理条件下,叶导管型植硅体和叶哑铃型植硅体均没有显示出对植硅体镧固定的显着影响。因此,在不同模拟环境中,不同水稻植硅体形态对植硅体镧固定起到的作用不同,应当重点关注不同形态类型植硅体与植硅体镧固定的成因差异。(4)植硅体镧固定对水稻光合和水分生理有重要影响。La(III)和Si是影响水稻植株光合作用、水分代谢和植硅体镧固定行为的重要因素;La(III)和Si的阈值分别为20 mg/L和90 mg/L;在模拟环境中,La(III)和Si低于阈值能够提升水稻植株光合作用、水分代谢、植硅体形态尺寸、植硅体含量和植硅体固镧能力,帮助水稻进一步降低La(III)对环境的潜在威胁;而高于阈值则相反,会产生抑制作用,加重La(III)对水稻的毒性作用。适当浓度Si应用能够通过提高水稻植株植硅体固镧能力帮助水稻克服高浓度La(III)对水稻的毒性作用,提升水稻的光合作用和水分代谢;而过量浓度Si会带来相反的影响,从而威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相关性分析显示,水稻叶的光合作用和水分代谢相关性显着,它们共同决定水稻地上部分(叶和茎)植硅体镧固定,因此,植硅体镧固定对水稻植株光合和水分代谢生理变化有重要影响。(5)植硅体镧固定对水稻种子萌发生理有重要影响。La(III)能够通过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生理而影响植硅体形成,却不能影响植硅体镧固定效率,但可以通过改变植硅体数量而影响植硅体镧固定总量。酸性环境(pH 4.5和pH 3.5)能够通过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生理而改变植硅体镧固定,而环境水分则不能。两种模拟环境[La(III)与酸性环境复合作用、La(III)与水分缺失环境复合作用]对水稻种子萌发和植硅体镧固定均有抑制作用,复合环境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一La(III)环境;复合环境较难通过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生理而改变植硅体镧固定,但是复合环境能够通过影响水稻萌发种子植硅体镧固定效率(植硅体镧含量)而改变植硅体镧固定数量(PLCS)。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两种模拟环境[La(III)与酸性环境复合作用、La(III)与水分缺失环境复合作用]中,水稻种子萌发(指标)均与其植硅体镧固定(植硅体镧含量)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在水分供给充足环境(不受干旱影响,PEG浓度为0 g/L)中,水稻种子萌发与植硅体镧固定关系最紧密。植硅体对镧的固定是水稻种子萌发受到模拟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的重要结果。在有REEs污染物存在的环境中,保持充足的水分供给和避免酸性液体污染(如酸雨)是提升水稻种子萌发生理的有效方法。(6)上述结果显示,水稻植硅体与La(III)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典型植物La(III)固定模式,环境pH、环境水分、外源Si和外源La(III)都是植物植硅体镧固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植硅体有助于降低La(III)对环境构成的潜在威胁。在REEs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时,既要考虑单一环境因素对植物植硅体因素的影响,也要考虑复合环境因素对植物植硅体因素的影响。在REEs污染物存在地区,应当重点关注这种植硅体生物复合结构与幼苗期植物植株REEs毒性伤害的关系。
李海洋,李若存,陈丹,李柯,李顺祥[4](2018)在《白扁豆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阐述了白扁豆的资源现状,总结了目前白扁豆在化学成分研究、药理活性研究及临床研究的进展,认为白扁豆虽然应用历史悠久,至今为止功能主治的药效物质尚不清楚,药材的质量标准远远不能很好控制其质量。临床用药剂量还只是一种经验性的指标来控制用量,对其成分的药理研究仅仅限于淀粉、多糖等,其它成分研究很少,今后可以对白扁豆化学成分进行更深入研究。
李海洋[5](2018)在《白扁豆止泻成分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白扁豆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质量评价,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以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筛选白扁豆的止泻有效部位,对有效部位进行分离与化学结构鉴定。对不同产地的12批白扁豆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进行考察;以白扁豆止泻有效成分为化学对照品对照建立TLC方法与HPLC测定含量的方法。【结果】(1)732型强酸性阳树脂交换部位为白扁豆止泻有效部位;从有效部位分离了三种化合物,经测定化合物的熔点、化学对照品薄层分析及质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派可林酸、丙氨酸及甘氨酸,其中派可林酸为白扁豆的止泻有效成分。(2)制定了白扁豆显微鉴别方法以及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限量标准。建立了白扁豆中派可林酸薄层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3)制定了白扁豆质量标准(草案)。【结论】通过对不同产地12个批次白扁豆药材的系统研究,完善和提高了2015年《中国药典》白扁豆药材质量标准,为其临床用药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柏连阳,张玉烛,方宝华,纪雄辉,刘洋,谢运河,廖育林,王立峰,彭迪[6](2017)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文中指出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和重金属污染对粮食质量与环境生态安全的影响已成为政府关心的痛点、民众关注的焦点、农民种田的难点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针对南方水稻生产中化学农药和肥料用量持续增加、稻米镉超标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围绕农药控量、化肥减施、镉污染消减等绿色生产和品质提升的技术需求,攻克水稻病虫草害生态防控、稻田培肥节肥协同、组合降镉等关键技术,创建了水稻"控药节肥降镉"绿色生产技术体系,进行了多年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王永吉[7](2017)在《寒地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速效氮及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米饭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主食之一,水稻的种植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随着水稻推广面积的增多,大量稻草秸秆如何处理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秸秆焚烧不仅会污染空气,而且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中蕴含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元素,可以作为环境友好型有机肥。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是农业生产先进技术之一,通过秸秆还田的方式达到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壤、抗旱增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氮肥的投入为水稻粮食高产稳产提供了保障,合理施肥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秸秆还田后水稻的施肥方式将随之发生变化。本试验以盆栽的方式,设置STM(稻草不还田)、0.5STR(40g/盆)、1.0STR(80g/盆)、1.5STR(120g/盆)、2STR(160g/盆)五个稻草还田量和N0(不施尿素),N1(1.05g/盆),N2(2.10g/盆)三个施氮肥量处理。通过连续两年的试验研究寒地稻草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速效氮、水稻氮素吸收、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为科学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指导方向。结果表明:稻草还田配施氮肥后,分蘖期水稻土壤溶液铵态氮含量在STM和0.5STR时达到较高水平,伴随稻草还田量的提升,土壤溶液铵态氮含量又开始降低,2STR稻草还田量会在水稻分蘖期降低土壤溶液铵态氮含量。N0中土壤溶液铵态氮含量要低于N1和N2,氮肥的补充使得水稻分蘖期土壤溶液铵态氮含量再次提升。总体来看孕穗期水稻土壤溶液铵态氮含量在各个处理中趋于稳定,差异不显着,N0土壤溶液铵态氮含量在该时期受稻草还田量影响不大,N1和N2土壤溶液铵态氮含量在1.5STR和2STR下要低于其他处理。分蘖期水稻土壤溶液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随稻草还田量增加而增加,氮肥施用量对土壤溶液硝态氮含量影响不明显,氮肥的增加使土壤溶液无机氮含量小幅增加。孕穗期的土壤溶液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要高于前一个生育时期,不施氮肥和高量施氮肥处理整体上土壤溶液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差异不大,N1施氮量,STM和0.5STR还田处理土壤溶液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要高于其他处理。高量的秸秆还田和高量的氮肥施入,不利于土壤溶液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的提升。稻草还田配施氮肥处理中,分蘖期在STM和0.5STR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较低,1STR、1.5STR和2STR土壤铵态氮含量较高,稻草还田量的提升有助于分蘖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提高,在N2施氮量下土壤铵态氮含量随稻草还田量变化不大,都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孕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随施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着。总的来看,氮肥的增加在分蘖期会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成熟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相比前两个生育时期开始大幅度降低,土壤铵态氮含量随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0.5STR、1STR、1.5STR和2STR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远低于STM处理。分蘖期和孕穗期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现出显着的差异,稻草还田导致该时期土壤硝态氮含量下降。在成熟期不同稻草还田配施氮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差异显着,N0施氮量2STR处理,N1施氮量1STR处理,N2施氮量1.5STR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达到了同处理中的最大值,适量的稻草还田配施氮肥促使土壤硝态氮含量增长。分蘖期土壤无机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稻草还田量的增加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孕穗期不同施氮肥量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差异不显着,高量施氮肥并不能在该时期提升无机氮含量,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即使是N2施氮量的土壤无机氮含量依然不高。在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都表现出显着差异,N0施氮量0.5STR处理会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在N1和N2施氮量下STM处理的土壤无机氮含量显着降低,增加稻草还田量有助于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提升。从水稻植株来看,在分蘖期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对水稻植株氮素吸收能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都会下降。孕穗期配施氮肥情况下,稻草还田量增加,水稻地下部分氮素分配率相应提高,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在1.5STR处达到最高,该时期稻草还田施氮肥会促进水稻地下部分氮素吸收能力,提高植株氮素积累量。成熟期氮肥的增加对水稻的株高、分蘖、有效分蘖千粒重和产量都会产生显着差异,成熟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氮素积累量分配率都开始降低,氮素转移向籽粒。稻草还田配施氮肥有利于水稻籽粒的氮素累积,但是过高的氮肥或是过高的稻草还田量,都会导致氮素被分配到地上秸秆部分和地下根茎部分,不利于氮素向籽粒的转移。两年产量规律一致,N0施氮量产量在0.5STR处理达到最大值(2014年43.75g/盆,2015年32.61g/盆);N1施氮量产量在1STR处理达到最大值(2014年82.85g/盆,2015年69.92g/盆);N2施氮量两年产量分别在0.5STR和1STR处理达到最大值(2014年110.44g/盆,2015年103.26g/盆),氮肥的投入会显着提升水稻的产量,适量的稻草还田配合氮肥投入,有助于提升水稻的产量,高量的稻草还田反而会引起水稻减产。
王明芳[8](2017)在《土炒白扁豆质量控制与补脾止泻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在对白扁豆土炒前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及土炒炮制辅料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土炒白扁豆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白扁豆土炒前后药效学及不同辅料炮制对其补脾止泻作用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为土炒白扁豆质量标准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以确保土炒白扁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方法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扁豆中总磷脂、粗品凝集素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及氨基酸分析仪法分别测定白扁豆中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并对白扁豆土炒前后总磷脂、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粗品凝集素含量及凝集素活力变化进行比较研究。2.以昆明种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不同规格炮制品提取浓缩液,选取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以及胃排空和肠推进功能为指标,对比研究白扁豆土炒前后药效学差异以及不同辅料炮制对其补脾止泻作用的影响。3.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饮片质量要求,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土炒白扁豆进行质量控制研究。4.采用热分析技术与红外光谱技术(FTIR)分析灶心土、赤石脂与禹余粮的热解特性,初步探讨赤石脂和禹余粮替代灶心土的可行性。结果1.分别测定了白扁豆及土炒白扁豆中总磷脂、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及粗品凝集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白扁豆经过炮制后,总磷脂的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且出现一种新氨基酸:脯氨酸,含量较高,达63.33 mg/100g;并测定了白扁豆中凝集素活力及含量,经过土炒后,总凝集素含量大幅减少,接近于零,说明凝集素经过加热后,遭到破坏,其含量大幅降低。2.药效学方面,白扁豆经炮制后,对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恢复脾虚泄泻小鼠胃肠激素水平,使其趋于正常值,土炒后健脾止泻作用增强,通过白扁豆各炮制品间比较,其治疗作用具有差异性,灶心土组和禹余粮组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抑制作用及调节小鼠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作用强于清炒组、赤石脂组和麸炒组。3.建立了土炒白扁豆薄层鉴别条件,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对土炒白扁豆中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等方面做了规定。4.对比热解特性得出,灶心土、赤石脂和禹余粮的热解特性均在400-600℃处出现一段失重台阶,整体而言,赤石脂与禹余粮热解特性没有体现出灶心土热解特性的复杂性;作为炮制辅料而言,灶心土、禹余粮在室温至600℃之间更为稳定,为土炒中药品质提供保障。通过红外光谱相似度数值得出,以灶心土做对照,赤石脂与灶心土相似度数值较偏低,禹余粮与灶心土相似度数值处于中等水平。结论本实验测定并比较了白扁豆及土炒白扁豆中常规物质的含量,通过药理实验得出白扁豆炮制后补脾止泻作用增强;并通过热分析技术、红外光谱技术(FTIR)及药效学试验初步探讨得出禹余粮比赤石脂更适用于替代灶心土;优选出了土炒白扁豆薄层鉴别条件,并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土炒白扁豆进行了质量控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将为土炒白扁豆的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初步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卢欣欣[9](2016)在《扁豆-水稻轮作对土壤环境影响及扁豆种质品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扁豆-水稻轮作和扁豆连作引起的土壤环境条件变化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扁豆资源的主要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中花青素、黄酮积累方面的规律。土壤盐渍化是近年来扁豆连作引起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发现,扁豆-水稻轮作和扁豆连作(CK1)相比较电导率(EC)下降了44.7%;主要阴离子、阳离子都呈极显着下降,幅度分别在19.9%59.1%和20.9%51.7%,通过扁豆-水稻轮作后土壤盐渍化程度显着缓解。对影响土壤养分的主要因子测定分析,扁豆-水稻轮作和扁豆连作相比较各因子都有所下降,幅度在9.1%27.1%,在扁豆连作地种植水稻有助于后茬水稻的生长。总孔隙度扁豆-水稻轮作比水稻连作(CK2)增加11%、土壤通气孔隙度增加9.7%;土壤耕作层>0.25 mm的团聚体增加17.4%。试验表明扁豆-水稻轮作有利于土壤环境改良。对扁豆蛋白质和脂肪分析发现,黑扁豆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较白扁豆低;白扁豆的蛋白质含量较黑扁豆高,脂肪较黑扁豆低。扁豆蛋白质和脂肪二者表现为不显着的正相关,其中也有表现双高的资源。在以菜用为目标的扁豆育种中,应该重视扁豆高含量资源利用。分三个时期测定花青素、黄酮含量:结荚鼓粒初期即(1);结荚鼓粒中期即(2);结荚鼓粒末期(3);测定豆粒(A)、荚皮(B)、豆荚(AB)三个部位含量。结果表明,扁豆花青素含量在各时期积累差异显着,其中在豆粒平均表现为1A〈2A〈3A,以成熟豆粒中花青素含量最高;荚皮表现1B〉2B〉3B,以幼嫩豆荚皮中花青素含量最高;豆荚表现1AB〉2AB〉3AB,以幼嫩豆荚中花青素含量最高,和荚皮积累表现一致。各部位的花青素含量高低极差都在60%以上。扁豆黄酮积累在豆粒平均表现为1A〉2A〉3A,差异显着。荚皮表现1B〉2B〉3B差异显着。豆荚表现1AB〉2AB〉3AB差异显着。各期都以幼嫩豆荚中黄酮含量最高;各组织的黄酮含量高低极差都在30%以上。扁豆花青素和黄酮含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荚皮紫色、花紫色、豆粒黑色的资源花青素含量高;豆粒白色、荚紫色或草绿色的扁豆资源黄酮含量高。扁豆花青素、黄酮资源间差异很大,鲜食扁豆需要及时采收才能保证扁豆的功能成分和营养价值。
刘俭青[10](2016)在《调肝理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在理论上,通过对文献的查阅了解小儿厌食证最新的诊疗进展,在临床上,观察调肝理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的临床疗效,明确辨证汤药治疗该病的临床优势,为临床治疗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本研究的60例小儿厌食证患儿均来自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并且符合小儿厌食症和脾虚肝旺证型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调肝理脾合剂)和对照组30例(启脾口服液),1周为1个疗程,2个及4个疗程后,记录患儿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积分,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21例,有效为8例,无效0例,痊显率为73.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为5例,有效为16例,无效9例,痊显率为16.7%;而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共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为7例,无效0例,痊显率为76.7%;而对照组共痊愈0例,显效为5例,有效为19例,无效1例,痊显率为20.0%。两组患儿治疗2周及4周后在改善厌食患儿面色、烦急、大便等次症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精神状态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两组患儿腹胀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能得到改善,治疗4周后在改善腹胀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治疗2周后在改善腹胀方面不能证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体重积分方面,治疗组在治疗2周及4周后体重较治疗前增加,而对照组则不明显,但不能说明在治疗2周及4周后治疗组患儿体重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随访1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调肝理脾合剂能够改善小儿厌食证患者的主症和次症,是治疗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证型的有效方剂,其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启脾口服液。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该病的优势,同时亦证实了肝与小儿厌食证的发生关系密切,导师在运脾的基础之上强调调肝为治疗该病能够取效的关键因素。
二、扁豆不同生育期锌含量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扁豆不同生育期锌含量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的认识与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与研究 |
3 中西医结合 |
4 小结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3 服药注意事项 |
第二章 研究结果及结论 |
1 研究结果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 脱落及剔除病例分析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典型汞矿区耐性植物及汞富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汞的基本理化性质与毒性 |
一、汞的理化性质 |
二、汞的毒性 |
三、汞的人体暴露安全剂量 |
第二节 环境中汞的研究现状 |
一、自然环境中汞的含量 |
二、环境中汞的污染 |
第三节 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
一、植物修复技术 |
二、植物对汞的吸收迁移与转运 |
三、汞的超积累植物 |
第四节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万山汞矿区简介 |
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
二、矿区地质概况 |
第二节 其它典型汞矿区简介 |
一、铜仁汞矿 |
二、务川汞矿 |
三、白马洞汞矿 |
四、羊石坑汞矿 |
五、茶田汞矿区 |
六、新晃酒店塘汞矿区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第一节 野外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一、样品的采集 |
二、样品的预处理 |
第二节 室内汞胁迫实验设计 |
一、汞胁迫实验设计 |
二、氯化汞添加实验 |
第三节 实验方法与质量控制 |
一、实验方法 |
二、质量控制 |
第四章 汞矿区废弃地耐性植物富汞特征研究 |
第一节 废弃地植被组成与群落优势度 |
一、废弃地植被群落调查与组成特征 |
二、废弃地植物优势度的变化特征 |
三、废弃地耐性植物优势种的筛选 |
第二节 汞矿区废弃地野生植物中总汞与甲基汞的分布特征 |
一、废弃地植物根际土壤中汞的含量分布 |
二、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中汞的含量分布 |
第三节 汞矿区植物汞富集能力评价 |
一、植物中汞的富集能力评价指标 |
二、废弃地植物对总汞的富集能力评价 |
三、废弃地植物对甲基汞的富集能力评价 |
第四节 汞矿区废弃地汞超富集植物的筛选 |
一、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 |
二、汞超富集植物的条件设定 |
三、汞超富集植物的筛选 |
第五章 潜在汞超富集植物的富汞特征与机制探讨 |
第一节 典型汞矿区蜈蚣草中汞的富集特征 |
一、蜈蚣草根际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特征 |
二、蜈蚣草根际土壤中总汞的含量分布 |
三、蜈蚣草中总汞的分布特征 |
四、蜈蚣草对总汞的富集与转移 |
第二节 氯化汞胁迫下蜈蚣草体内汞的分布与累积特征 |
一、氯化汞胁迫下蜈蚣草的生理生化响应 |
二、氯化汞胁迫下蜈蚣草对汞的富集特征 |
三、氯化汞处理下蜈蚣草亚细胞水平汞的分布特征 |
四、蜈蚣草的显微微区分布特征 |
第三节 蜈蚣草体内汞的形态研究 |
一、同步辐射(xanes)的蜈蚣草中总汞含量 |
二、蜈蚣草不同部位汞的结合形态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水稻中植硅体对外源镧固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硅体环境研究现状概述 |
1.1.1 植硅体Si的化学性质 |
1.1.2 植硅体检测方法 |
1.1.3 植硅体形态学研究 |
1.1.4 植硅体在植物中的积累和分布 |
1.1.5 影响植硅体形成的因素 |
1.2 稀土环境生物学研究概述 |
1.2.1 稀土元素物理化学特性 |
1.2.2 稀土元素的测试方法 |
1.2.3 稀土元素环境生态安全 |
1.2.4 稀土元素与环境植物学效应 |
1.2.5 稀土元素在植物中的固定形式 |
1.3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概述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镧、pH、水分和硅对水稻植硅体镧固定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材培养与处理 |
2.2.2 植物材料准备 |
2.2.3 水稻样品的植硅体含量测定 |
2.2.4 偏硼酸锂熔样提取镧方法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模拟环境条件对水稻植硅体积累的影响 |
2.3.2 模拟环境对水稻植硅体镧固定的影响 |
2.3.3 水稻各器官的镧积累 |
2.3.4 水稻的植硅体镧固定能力 |
2.4 讨论 |
2.4.1 镧和pH对植硅体镧固定的复合影响 |
2.4.2 镧和水分胁迫(干旱)对植硅体镧固定的复合影响 |
2.4.3 水稻植硅体积累对植硅体镧固定的影响 |
2.4.4 水稻不同器官植硅体镧固定差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植硅体镧固定的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材培养与处理 |
3.2.2 植硅体分析 |
3.2.3 基因表达研究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镧和pH模拟环境植硅体相关性分析 |
3.3.2 镧和水分(干旱)模拟环境植硅体相关性分析 |
3.3.3 镧对水稻幼苗各器官植硅体Si/La和植硅体Si含量的影响 |
3.3.4 镧和硅对水稻各器官PLSA的影响 |
3.3.5 镧和硅对水稻根Lsi1和Lsi2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水稻植硅体镧的固定机制 |
3.4.2 根硅转运蛋白对水稻各器官植硅体固镧能力的影响 |
3.4.3 植硅体镧固定的环境生态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硅体形态对水稻植硅体镧固定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材培养与处理 |
4.2.2 植硅体形态分析方法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本文植硅体形态类型定义 |
4.3.2 模拟环境对水稻植硅体形态的影响 |
4.3.3 模拟环境对哑铃型植硅体含量的影响 |
4.3.4 模拟环境对导管型植硅体含量的影响 |
4.3.5 模拟环境对其它形状植硅体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镧和pH对植硅体形态与镧固定的影响 |
4.4.2 镧和水分对植硅体形态与镧固定的影响 |
4.4.3 镧和硅对导管型植硅体和植硅体镧固定的影响 |
4.4.4 镧和硅对哑铃型植硅体和植硅体镧固定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硅体镧固定对水稻光合和水分生理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材培养与处理 |
5.2.2 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参数测定 |
5.2.3 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5.2.4 水稻叶片含水量参数测定 |
5.2.5 水稻茎水势与渗透势测定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镧与硅对水稻叶片光合强度的影响 |
5.3.2 镧与硅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3 镧与硅对水稻水分代谢的影响 |
5.3.4 光合作用与水分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水稻光合水分生理与植硅体形成的成因探讨 |
5.4.2 植硅体镧固定与水稻叶光合水分生理的相关性探讨 |
5.4.3 基于光合水分生理的植硅体镧固定对镧毒性影响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稻种子萌发生理与植硅体镧固定的成因探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材培养与处理 |
6.2.2 水稻种子萌发测定指标与方法 |
6.2.3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模拟环境对水稻种子萌发成功概率的影响 |
6.3.2 模拟环境对水稻萌发种子胚芽和胚根的影响 |
6.3.3 模拟环境对水稻萌发种子储藏物质转换的影响 |
6.3.4 模拟环境对水稻种子萌发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4.1 模拟环境对种子植硅体镧固定单一影响探讨 |
6.4.2 模拟环境对种子植硅体镧固定复合影响探讨 |
6.4.3 水稻种子萌发与植硅体镧固定的相关性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一)西文缩写与中文名称对照 |
附录(二)水稻幼苗植硅体形态数量统计 |
(4)白扁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现状 |
2 化学成分研究 |
2.1糖类 |
2.2 蛋白质类 |
2.3 脂类 |
2.4 维生素及矿物质 |
3 药理活性 |
3.1 抗菌、抗病毒作用 |
3.2 抗氧化活性 |
3.3 对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坏死的保护 |
3.4对酒精性肝病 (ALD) |
4 临床研究 |
4.1 脾胃及肠道疾病 |
4.2 肿瘤治疗 |
4.3 皮肤疾病 |
4.4 其它疾病 |
5 质量标准研究 |
6 总结 |
(5)白扁豆止泻成分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白扁豆止泻有效部位与有效成分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
1 白扁豆止泻有效部位的分离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提取与分离 |
2 白扁豆止泻有效成分的筛选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实验结论 |
3 止泻有效成分的分离 |
3.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2 实验小结 |
3.3 止泻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二章 白扁豆质量标准研究 |
1 白扁豆样品的收集 |
2 白扁豆性状鉴别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实验结果 |
3 白扁豆粉末显微鉴别 |
3.1 仪器与试药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3 实验小结 |
4 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3 实验小结 |
5 白扁豆检查项目的制定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3 实验小结 |
6 HPLC法测定白扁豆中派可林酸含量研究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6.3 试验小结 |
第三章 白扁豆质量标准(草案)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2 白扁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思路 |
2 主要创新技术 |
2.1 土壤调理剂钝技术 |
2.1.1 筛选原材料 |
2.1.2 研制土壤调理剂 |
2.1.3 土壤调理剂效果检测 |
2.2 绿肥稻草碳氮协同培肥地力 |
2.3 景观生态调控保护繁育天敌技术 |
2.3.1 稻田景观生态优化配置 |
2.3.2 保护利用蛙类天敌控制害虫 |
2.3.3 扇吸式诱虫灯益害虫高效分离装置控害保益效果 |
2.4 利用赤眼蜂控制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
2.4.1 赤眼蜂高寄生率蜂种的筛选 |
2.4.2 赤眼蜂节本繁殖技术 |
2.4.3 赤眼蜂“繁控保”田间释放技术 |
2.5 生物控草肥控草技术 |
2.5.1 化感植物活性成分与杂草控制效果 |
2.5.2生物控草有机肥化感活性组分薄层层析 |
2.5.3 硅胶柱分离组分对稗草和菵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2.5.4生物控草有机肥除草活性成分鉴定 |
2.5.5 生物控草有机肥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
2.6 生物肥控病技术 |
2.6.1 抗稻瘟前胡制剂主要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理 |
2.6.2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 |
2.7 节肥丰产栽培技术 |
2.7.1 水稻增苗节氮均衡增产效果 |
2.7.2 网捕多元长效控失肥的研发和示范效果 |
2.7.3 可降解膜控释肥料的研发和示范效果 |
2.8 镉低积累品种+水分管理+土壤调理剂组合降镉技术 |
2.8.1 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与应用 |
2.8.2石灰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2.8.3 镉污染稻田水分管理技术研究与效果分析 |
2.8.4 土壤钝化技术 (土壤调理剂) 研究与应用 |
3 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及应用效果 |
3.1 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操作细则 |
3.1.1 基地选择 |
3.1.2 品种选择 |
3.1.3播种 |
3.1.4 移栽 |
3.1.5 施肥 |
3.1.6 水分管理 |
3.1.7 病虫害生态调控 |
3.2 水稻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实例 |
3.2.1 示范基地概况 |
3.2.2 肥料施用情况 |
3.2.3 病虫害绿色防控 |
3.2.4 2015~2016年示范效果 |
3.3 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
4 讨论与展望 |
4.1 稻田培肥与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 |
4.2 生物控草技术 |
4.3 生物控制病虫害技术 |
4.4 镉污染耕地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 |
(7)寒地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速效氮及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2 秸秆还田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3 施肥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4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处理 |
2.2 取样方法 |
2.3 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溶液速效氮浓度的影响 |
3.1.1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溶液铵态氮浓度的影响 |
3.1.2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溶液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
3.1.3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溶液无机氮浓度的影响 |
3.2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 |
3.2.1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2.2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2.3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
3.3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3.3.1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水稻氮素含量的影响 |
3.3.2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水稻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4 稻草还田与施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稻草还田与配施氮肥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
4.2 稻草还田与配施氮肥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4.3 稻草还田与配施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土炒白扁豆质量控制与补脾止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词英汉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白扁豆土炒前后主要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
1.1 仪器与材料 |
1.1.1 仪器 |
1.1.2 试剂与对照品 |
1.1.3 白扁豆样品收集 |
1.1.4 炮制方法 |
1.2 不同产地白扁豆土炒前后总磷脂含量测定 |
1.2.1 方法 |
1.2.2 供试品含量测定 |
1.2.3 实验结果 |
1.3 白扁豆土炒前后蛋白质含量测定 |
1.3.1 方法 |
1.3.2 供试品含量测定 |
1.3.3 实验结果 |
1.4 白扁豆土炒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1.4.1 方法 |
1.4.2 供试品含量测定 |
1.4.3 实验结果 |
1.5 白扁豆土炒前后凝集素活力及含量测定 |
1.5.1 方法 |
1.5.2 凝集素活力及粗品含量测定 |
1.5.3 实验结果 |
1.6 结论 |
第二章 白扁豆土炒前后药效学比较研究及不同辅料炮制对其补脾止泻作用的影响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动物 |
2.1.4 数据处理 |
2.2 白扁豆土炒前后补脾止泻作用研究 |
2.2.1 方法 |
2.2.2 结果 |
2.3 不同辅料炮制对白扁豆补脾止泻作用的影响 |
2.3.1 方法 |
2.3.2 结果 |
2.4 结论 |
第三章 土炒白扁豆质量评价研究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剂对照品 |
3.1.3 药材 |
3.2 性状 |
3.3 显微鉴别 |
3.3.1 显微鉴别 |
3.3.2 粉末鉴别 |
3.3.3 薄层鉴别 |
3.4 常规物质检查 |
3.4.1 杂质 |
3.4.2 水分 |
3.4.3 总灰分 |
3.4.4 酸不溶性灰分 |
3.4.5 浸出物 |
3.5 含量测定 |
3.5.1 成分选择依据 |
3.5.2 方法原理 |
3.5.3 测定方法的验证 |
3.5.4 样品含量测定及结果 |
3.6 结论 |
3.7 土炒白扁豆质量标准草案 |
第四章 白扁豆土炒炮制辅料研究—赤石脂和禹余粮作为灶心土替代品的探讨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仪器 |
4.1.2 样品收集 |
4.2 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热重实验 |
4.2.3 红外光谱实验 |
4.2.4 数据处理及图表绘制 |
4.3 结果 |
4.3.1 灶心土、赤石脂和禹余粮的热解特性研究 |
4.3.2 灶心土、赤石脂和禹余粮的红外光谱研究 |
4.4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扁豆-水稻轮作对土壤环境影响及扁豆种质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扁豆的概况 |
1.2 扁豆-水稻轮作研究进展 |
1.2.1 轮作对土壤盐渍化影响 |
1.2.2 轮作土壤养分的变化 |
1.2.3 轮作土壤结构的变化 |
1.3 扁豆种质品质研究进展 |
1.3.1 扁豆营养物质的积累 |
1.3.2 扁豆花青素的积累 |
1.3.3 扁豆黄酮的积累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扁豆-水稻轮作效应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和采样 |
2.2.2 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扁豆-水稻轮作土壤盐渍化主要指标变化 |
2.3.2 扁豆-水稻轮作土壤养分的变化 |
2.3.3 扁豆-水稻轮作土壤结构的变化 |
2.4 讨论 |
第三章 扁豆种质品质积累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扁豆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
3.2.2 扁豆花青素含量测定 |
3.2.2.1 试验仪器和采样 |
3.2.2.2 测定方法 |
3.2.3 扁豆黄酮含量测定 |
3.2.3.1 试验仪器和采样 |
3.2.3.2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扁豆营养物质含量的分析 |
3.3.1.1 黑白扁豆不同资源的蛋白质含量 |
3.3.1.2 黑白扁豆不同资源的脂肪含量 |
3.3.1.3 黑白扁豆不同资源的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 |
3.3.2 扁豆花青素含量积累规律 |
3.3.2.1 扁豆豆粒花青素含量积累规律 |
3.3.2.2 扁豆荚皮花青素含量积累规律 |
3.3.2.3 扁豆豆荚花青素含量积累规律 |
3.3.3 扁豆黄酮含量积累规律 |
3.3.3.1 扁豆豆粒黄酮含量积累规律 |
3.3.3.2 扁豆荚皮黄酮含量积累规律 |
3.3.3.3 扁豆豆荚黄酮含量积累规律 |
3.3.4 扁豆花青素、黄酮含量与农艺性状表现关系 |
3.3.4.1 扁豆花青素含量与农艺性状表现关系 |
3.3.4.2 扁豆黄酮含量与农艺性状表现关系 |
3.4 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调肝理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古代中医对小儿厌食证的记载 |
1 小儿厌食证病名溯源及沿革 |
2 小儿厌食证病因论述 |
3 小儿厌食证病机论述 |
4 小儿厌食证的治法论述 |
综述二 现代中医对小儿厌食证的认识和发展 |
1 现代中医对小儿厌食证病因病机的论述 |
2 现代中医对小儿厌食证辨证分型的论述 |
3 中医药对小儿厌食证的临床治疗的论述 |
综述三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和发展 |
1 病因研究 |
2 发病机制研究 |
3 治疗方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脱落和终止试验标准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用药疗程 |
2.3 症状分级标准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病因分析 |
3.3 两组患儿治疗前主症、病情、病程积分比较 |
3.4 两组患儿在治疗2周、4周后主症积分及次症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
3.5 疾病疗效比较 |
3.6 复发率比较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调肝理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的理论探索 |
5.2 调肝理脾合剂的组方特点及方药分析 |
5.3 调肝理脾合剂可能的疗效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病例观察表 |
附表二 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症状分级量化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扁豆不同生育期锌含量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培土固元进食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D]. 胡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典型汞矿区耐性植物及汞富集机制研究[D]. 钱晓莉. 贵州大学, 2018(05)
- [3]水稻中植硅体对外源镧固定效应研究[D]. 司勇. 江南大学, 2018(12)
- [4]白扁豆研究进展[J]. 李海洋,李若存,陈丹,李柯,李顺祥. 中医药导报, 2018(10)
- [5]白扁豆止泻成分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D]. 李海洋.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J]. 柏连阳,张玉烛,方宝华,纪雄辉,刘洋,谢运河,廖育林,王立峰,彭迪. 湖南农业科学, 2017(12)
- [7]寒地稻草还田与施氮对土壤速效氮及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D]. 王永吉.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4)
- [8]土炒白扁豆质量控制与补脾止泻作用研究[D]. 王明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7(01)
- [9]扁豆-水稻轮作对土壤环境影响及扁豆种质品质的研究[D]. 卢欣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6(10)
- [10]调肝理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证脾虚肝旺型临床观察[D]. 刘俭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