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际传播与社区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雨[1](2021)在《我国涉藏地区乡村意见领袖在健康传播中的行为研究 ——以色达县大则乡为例》文中指出
王泽旭[2](2020)在《新时代警察形象塑造中的人际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警察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综合认识后形成的印象的总和,本质上是一种公众评价,良好的组织形象是公安机关的无形资产,是公安机关权力运行的社会心理环境。警察形象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立足传播学视角分析,警察形象塑造体现为通过持续有效的传播,对警察形象形成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加以控制、引导,从而不断改善社会公众的主观认知,系统地影响社会公众对警察组织形象整体判断的过程。在警察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公安民警是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警察形象的具像化载体。公安职权多以民警在社会面的执法执勤方式实现,公安民警是与社会公众日常接触最为频繁的公职人员,这一特点决定以公安民警为媒介的个体化、日常化的人际传播是警察形象塑造的基础方式。进入新时代,面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信息传播格局、人际传播形态发生颠覆性变革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如何通过有效的人际传播来塑造、优化警察形象,是一个具有突出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以符号互动论、约哈瑞窗口理论、社会交换论等作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展开研究。文章对警察形象塑造中的人际传播基本问题作出了理论阐释,包括内涵界定、传播方式、主要特征和基本功能,并系统审视了充分发挥公安民警的人际传播在警察形象塑造中的积极功能及可能的负面影响。分别以公安民警和社会公众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数据和资料收集,并结合文献研究成果,总结出当前警察人际传播中存在人际传播意识薄弱、人际传播方式单一、人际传播能力欠缺、人际传播成效不足等问题,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在主观方面有管理者思维定势、职业变动影响心理、认知局限,客观方面有工作压力大导致自身形象塑造不足、缺乏绩效考评指标、学习应用能力不足等。据此,文章从人际传播意识、传播能力、传播方式和传播成效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白如金[3](2020)在《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的敌意媒体效应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敌意媒体效应指观点对立的双方都主观认为客观、均衡的新闻报道偏袒对方,而于己不利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实质是个体的主观认知偏见。该理论自1985年问世以来,经过35年发展、完善,目前已是西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近年来国内学界也开始关注,但多为引进介绍性质,缺乏量化实证研究。因此,在中国大陆开展敌意媒体效应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敌意媒体效应为出发点,结合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基本理论,以转基因食品议题为例,通过对全国6省(直辖市)6所高校843名高校学生关于转基因食品信息认知的实证研究,以及对55位采访对象的两次深度访谈,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社会参与、媒介素养三个方面探讨了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发现:1.敌意媒体效应是一种中等偏强的传播效果。2.总体来看,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社会参与、媒介素养是影响受众敌意媒体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为阐明三者与敌意媒体效应的关系,本研究借鉴火箭运行原理,形成敌意媒体效应的运行机制——火箭模型。模型认为,受众对媒介信息倾向性的感知是敌意媒体效应的火箭模型启动机制;受众的社会参与是敌意媒体效应的火箭模型的外部反馈机制;受众的媒介素养是敌意媒体效应的火箭模型的内部调整机制。三者与敌意媒体效应的关系具体表现为:3.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的关系。(1)从媒介形态角度看,不同媒介形态下信息倾向性感知对敌意媒体效应感知存在显着差异。大众传播形态与人际传播形态存在显着差异、与混合传播形态的差异性不显着;人际传播形态与其他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不同媒介形态下信息倾向性感知均能正向预测敌意媒体效应。从影响力大小上看依次为混合传播媒介形态、人际传播媒介形态、大众传播媒介形态。媒介公信力在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之间存在中介关系。(2)从传播渠道角度看,主流媒介和非主流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均能显着预测敌意媒体效应,但两者在影响方向上存在差异。非主流媒介的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呈显着正相关,而主流媒介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呈显着负相关。媒介公信力在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效应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社会信任感、社会公正感能通过媒介公信力调节信息倾向性感知与敌意媒体之间的关系。4.提高社会参与能显着降低敌意媒体效应。从社会参与类型上看,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不仅存在大小差异,在影响方向上也存在不同。具体来说,奉献型社会参与、倾向型社会参与能负向影响敌意媒体效应,但活跃型社会参与正向影响敌意媒体效应。卷入在社会参与和敌意媒体效应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价值相关卷入、结果相关卷入与敌意媒体效应之间的不存在显着相关。印象相关卷入与敌意媒体效应存在显着相关关系。5.提升媒介素养能显着降低敌意媒体效应。人际沟通误解感知在媒介素养与敌意媒体效应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媒介依赖和群体压力能够通过人际沟通误解感知调节媒介素养与敌意媒体效应的关系。本研究对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报道组织与生产、受众舆论引导及政府社会治理等也有一定实践意义。
代颖[4](2020)在《“知识付费”中的知识生产与消费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付费的出现,存在着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变化。知识付费为互联网娱乐至上的时代带来了一些新意,带领更多的人走进知识的殿堂,而贩卖焦虑成为当前社会的反思现象。以“知识付费”现象为主要研究目标,本文立足于传播学相关理论,通过文本分析、案例详解、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生产、消费、传播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在绪论部分对知识付费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知识付费、知识生产、知识消费和知识传播。在第一章对知识付费的发展沿革、现状和社会文化语境进行了分析,移动互联网加速社会变化,而知识付费在3-4年期间经历了崛起、发展、火爆、下沉四个阶段,截止到2019年,知识付费已然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同时也与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消费社会紧密相连。之后依次对知识付费的生产、消费、传播进行了研究。知识付费的生产以平台入驻生产和自媒体独立生产为主,知识演变成为资本赋能的商品;生产方通过内容呈现等方式,突出“学完这门课程可以转变思维”的学习效果,传递着“知识焦虑”,塑造着观点胜于知识全貌、引导循环消费、输出意识形态的知识景观,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争议。知识付费中的消费,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现有研究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消费者及其背景、消费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消费者以中产阶级为主,数字鸿沟和潜在的“知识拜物教”为背景,逐步向长尾人群扩散;以麦当劳式和场景化消费行为为主要特征,课程的专业性和趣味性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背后则是消费者试图满足自身需求,构建理想自我和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机制。在知识付费的生产与消费中,传播承载着连接作用,该部分以典型案例分析作为主要论证。知识付费经互联网而生,以网络作为主要传播渠道,呈现出平台把关、意见领袖影响、社交分享扩散、虚拟社区交流的四大传播特征,传播特征紧密相连,在不同平台又各有侧重,而平台与关系成为传播力的主要来源之一。“知识付费”在生产、消费和传播之中,成为了当前社会不容忽略的现象,付费中的“知识”被过度赋能,观点式、经验式知识横出;个体在获取知识的内容和渠道被大幅度拓宽,也依旧受到大众和人际传播的影响;消费行为之下促进了个人学习行为的提升,但学习效果却难以避免表面化。同时知识付费也向着更深层次的教育化和更广泛的娱乐化方向演变。
韩婷[5](2020)在《我国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研究 ——以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河南省秋渠南村、甘肃省北川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健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研究女性健康问题具有特别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已婚女性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程度。健康信息能改善生存质量,但健康传播水平在不同农村已婚女性群体中存在着差距。本文基于数字鸿沟理论和健康传播理论,选取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河南省秋渠南村和甘肃省北川村作为调研点,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探究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的现状,分析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和产生缘由。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调研地点的自然文化环境、媒介发展状况,以及当地已婚女性的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农村已婚女性媒介接触的总体状况,详细分析其健康信息获取频率、渠道、内容的差异,以及使用行为和使用效果两个方面的差异;最后,在前几章节的基础上探讨导致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的缘由,并思考相应的对策。本研究发现:农村已婚女性接触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频率较低,很少从中获取健康信息。医患之间的沟通是农村已婚女性极为信任的传播途径,传播效果最好。网络健康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存在一条“数字代沟”,农村年轻已婚女性更频繁、更多渠道地获取,并且更愿意信任和采纳网络健康信息,这与其受教育程度高、社会交往范围广、网络自我效能感强有关。因此,积极发挥子代对亲代健康传播的文化反哺作用有着重要意义。组织传播形式的社区健康传播在农村已婚女性中存在“信息拥有”的“一级地域鸿沟”,“信息使用效果”的“二级地域鸿沟”则不明显。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健康资源丰富,组织健康活动的内生自发性强。中西部农村由于物质基础薄弱,缺少配套政策,社区提供健康资源的能力欠缺。这导致不同地域农村已婚女性社区健康信息的获得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总得来说,社区健康信息在农村已婚女性中的使用效果普遍不太理想,大多停留在认知层面,改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效用欠佳。缩小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信息拥有的地域鸿沟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除了为落后地区农村建立支持性环境,提供经费、政策支持之外,更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传播策略,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入手提高已婚女性参与的主动性,使农村已婚女性能够获得有关健康方面的信息,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
张华美[6](2020)在《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济南市老年人的调查》文中指出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更加凸显。城镇化加速了老年人口流动,城市老年人口增多,对于健康信息需求量巨大。健康信息的认知、态度、行为成为衡量城市老年人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拥有良好的健康信息素养显得格外重要。研究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有利于提升个体对健康信息的寻求力、辨识力、理解力和应用水平。同时,对于减轻家庭负担、缓解社会压力,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60岁以上的城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综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多学科内容,对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现状、影响因素、提升策略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展开分析。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中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对于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对于健康信息素养的研究方向和问题。在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背景下,对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用SPSS.2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第一章是对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具体描述。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内容的划分和调查问卷的质量分析;第二章是对调查问卷内容的结果分析。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内容的分析、健康信息搜寻情况的分析、健康信息素养三个维度的分析和健康信息素养内容三维度的分析。第三章是对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因素分析、提高城市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必要性分析;第四章是对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分析,从多方面为提升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提供可借鉴的依据和经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有待提高。首先,在城市老年人媒介接触渠道多样化的背景之下,老年人健康信息接触更倾向于人际互动的传播方式,通过大众媒介渠道获取健康信息有限。而固有的健康知识储备与健康信息认知之间存在冲突,导致城市老年人在健康信息的使用中存在应用场景和鉴别力缺失的现象。其次,影响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因素是多样的。城市老年群体的差异性,媒介的“刻板化”印象,社会支持的缺失和老年人自身角色转化失常是影响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而提高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有利于改善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建立更加科学的健康观,同时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后,面对在这一现状,需要我们寻找更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城市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政府的顶层设计和社会的有效支持,社区提供的健康保障和媒介的健康教育,家庭和谐的代际关系和老年人自身的努力是提高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刘超[7](2020)在《四川藏区包虫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及传播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虫病是一种重点寄生虫病,主要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从而引发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中,泡型包虫病俗称为“虫癌”,如未经有效治疗,10年病死率高达90%以上。四川省是全国包虫病流行程度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与其他传染病、地方病相比,包虫病的疫情较为特殊。不仅严重危害了包虫病流行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制约了疫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包虫病的防治知识,改变陋习。本文结合文献梳理,依据有关健康传播的理论、包虫病信息传播现状、报告、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研究等,为本次研究设计、策略提出寻找理论支撑。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健康传播的主流理论和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做法通过三年分阶段地观察与调查,结合传播学专家意见、包虫病行业领域专家意见和四川藏区包虫病流行县所在的卫生所意见,村支书、驻村干部等人意见最终制定了健康信息的传播策略。研究问题是以四川藏区包虫病易感人群为着眼点,探求包虫病健康信息的传播策略。具体涉及四川藏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是怎样;如何转变被动获取为主动寻求让包虫病的健康信息做到认知、信任、态度改变,达到“知行合一”,从而让信息“入耳入心”;如何让易感人群提高健康信息获取能力、提升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行为;包虫病健康信息的传播策略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围绕这些研究问题,研究通过SPSS软件的分析厘清了媒介接触、信息寻求、媒介使用、信息支持、社会资本支持等对防治态度、认知、行为的关系。结合研究结论和实际调查梳理了健康信息传播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制定了最终的包虫病健康信息传播策略,分别是:(1)分阶段加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健康信息管理。(2)建立健康信息基层推广小组,动员群众主动寻求信息。(3)利用移动互联社交平台,分别建立健康信息传播社群。(4)利用“重要他者”,与专业社交媒体建立合作。(5)团结宗教类意见领袖,用好人际传播;(6)讲好藏区防控故事,做好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7)讲求防控信息的传播原则,构建包虫病健康传播伦理共识。如通俗易懂原则、可及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风险评估原则。笔者通过此次研究,以期进一步控制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流行,巩固政府和社会前期的防控工作效果,同时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增进群众之间的信息畅达,促进四川藏区畜牧业经济发展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余子媛[8](2019)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媒介母乳喂养信息特性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影响下,我国母婴家庭数量及人群总量稳步增长。对初生婴儿来说,母乳是天然的最佳食品,母乳喂养对母亲及宝宝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据调查显示,我国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提升母乳喂养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健康信念模式,以广州地区孕产妇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分析不同媒介的母乳喂养信息对孕产妇母乳喂养信念及行为的影响,以期优化母乳喂养信息的传播方式,提高孕产妇对母乳喂养信息的信任度,提升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经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研究表明,受访孕产妇普遍对母乳喂养持支持态度,而对不同媒介渠道提供的母乳喂养信息的信任度和充分度感知不同,会影响其母乳喂养信念和行为。其中,受访者的职业和收入对母乳喂信念的影响较大。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信息的感知有用性、自我效能、行动线索会对母乳喂养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信息的感知严重性、感知障碍性会对母乳喂养行为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信息充分度、信任度均会对母乳喂养行为改变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健康信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孕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并对其母乳喂养行为进行预测。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孕产妇对母乳喂养信息获取、健康信念的形成是促进孕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关键。要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需要提高传统媒体及医疗机构的母乳喂养信息传播力度,可与新媒体渠道相结合,规范和提高社交媒体母乳喂养信息的科学性,发挥各自优势。同时,应结合80、90后孕产妇的喜好,形成个性化的母乳喂养信息传播渠道,以保证孕产妇获得足够、充分的母乳喂养信息,提升母乳喂养信心,科学进行母乳喂养。
胡婳溦[9](2019)在《城市老年人微信使用的“灰色数字鸿沟”和家庭代际交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老龄人口在信息社会中的位置、采纳的行为以及产生的影响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30位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老年人在接入沟上有着迎头赶上时代发展的趋势,但在微信的使用和媒介素养方面仍旧与年轻群体有着较大的差距,其微信使用功能范围较为局限,涉入深度也相对有限。研究还发现在老年人的学习过程中,来自子女的器物反哺现象普遍存在,文化反哺则相对较弱,来自子女的反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媒体语境下家庭权力与角色的流动与再分配。微信的使用改变了老年人和子女之间的部分代际交流行为,微信越来越成为代际传播与交往的主要工具,起到了提高联系频率、增加话题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进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亲密度。但是,老年人在微信使用与代际传播中仍面临着一些挫折与阻碍,例如对自身“老龄”身份的标签化和身份强化,对微信使用和学习采取消极或回避的态度;以及在交流中注重“量”而忽略“质”,较为忽视传播的效果和子女的反馈。总体而言,单纯作为工具的微信可以改变代际交流的发生地点、时间和频率,但是并没有在本质上创造新的代际交流模式。老年人通过微信进行的家庭代际交流,仍然是传统代际交流模式在线上的延续。
钟晓玲[10](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15-24岁青年学生报告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呈增长趋势,年度新增感染者在相应年度青年感染总人群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7年的23.58%。同时,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疫情也不断上升,2010-2016年以来广西新发现报告15-24岁的青少年感染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广西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结合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理论,开展以广西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相关信息获取情况调查,考察其防治健康信息获取情况与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防治态度之间的关系,期望能探索高校学生群体的新媒体接触习惯和健康信息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优化策略,提高防治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广西高校学生防治艾滋病知识掌握和态度水平总体偏低,知识会显着影响其态度;学生获取相关防治信息的主动性不高,相比传统大众媒体更倾向从新媒体途径获取信息;此外,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缺乏互动性、延续性、针对性,不够深入等,是现阶段主要的不足。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利用高校学生的新媒体接触习惯传播防治信息,发布健康提醒;加强新媒体与传统传播渠道的融合,增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加强新媒体渠道艾滋病健康传播内容建设,提高吸引力;利用新媒体提高针对性,实现健康信息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传播建议。
二、人际传播与社区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际传播与社区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警察形象塑造中的人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文献检索收集情况 |
1.2.2 警察形象塑造研究 |
1.2.3 人际传播研究 |
1.2.4 政府形象塑造中的人际传播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3.1 符号互动理论 |
1.3.2 约哈瑞窗口理论 |
1.3.3 社会交换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 |
2 新时代警察形象塑造中人际传播的理论阐述 |
2.1 警察形象塑造中人际传播的基本问题 |
2.1.1 内涵界定 |
2.1.2 传播方式 |
2.1.3 主要特征 |
2.1.4 基本功能 |
2.2 警察形象塑造中人际传播的时代要求 |
2.2.1 时代挑战 |
2.2.2 时代机遇 |
3 新时代警察形象塑造中的人际传播现状分析 |
3.1 警察形象塑造的现状 |
3.1.1 问卷分析 |
3.1.2 问题分析 |
3.2 警察人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人际传播意识薄弱 |
3.2.2 人际传播方式单一 |
3.2.3 人际传播能力欠缺 |
3.2.4 人际传播成效不足 |
3.3 制约人际传播形象塑造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 |
3.3.1 客观因素 |
3.3.2 主观因素 |
4 完善人际传播以塑造警察良好形象的对策建议 |
4.1 转变传统人际传播意识 |
4.1.1 强化服务理念实现警民关系平等化 |
4.1.2 双向传播思维构建互动型警民关系 |
4.1.3 把握传播规律构建合作型警民关系 |
4.2 提高警察人际传播能力 |
4.2.1 学习说话和倾听的沟通技巧 |
4.2.2 理性分析传播信息确保矫形传播成效 |
4.2.3 提升媒介素养以制作高质量信息 |
4.3 打造多元化人际传播形式 |
4.3.1 通过媒介性人际传播扩大传播范围 |
4.3.2 融合多种人际传播形式 |
4.4 分析和处理公众反馈信息 |
4.4.1 根据反馈信息调整人际传播策略 |
4.4.2 探索建立人际传播信息反馈长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警察形象塑造的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 警察人际传播现状访谈提纲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的敌意媒体效应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文献发表时间 |
2.1.2 文献被引频次 |
2.1.3 文献学科背景 |
2.1.4 文献来源 |
2.1.5 文献关键词分析 |
2.1.6 文献研究主题分析 |
2.2 国外研究述评 |
2.2.1 两个阶段 |
2.2.2 四个特征 |
2.2.3 敌意媒体效应量的商榷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台湾学界研究状况 |
2.3.2 港澳学界研究状况 |
2.3.3 大陆学界研究状况 |
2.4 国内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敌意媒体效应影响因素模型探究 |
3.1 访谈对象 |
3.2 资料分析与编码 |
3.3 访谈内容分析 |
3.3.1 信息倾向性感知的相关因素 |
3.3.2 社会参与的相关因素 |
3.3.3 媒介素养的相关因素 |
3.4 访谈结论 |
3.5 研究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数据采集与变量设置与测量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对象选择 |
4.1.2 研究议题选择 |
4.1.3 研究实验设计 |
4.2 数据采集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数据筛选 |
4.2.3 数据录入 |
4.3 变量设置与测量 |
4.3.1 敌意媒体效应 |
4.3.2 信息倾向性感知 |
4.3.3 社会参与 |
4.3.4 媒介素养 |
4.3.5 卷入 |
4.3.6 媒介公信力 |
4.3.7 社会信任感 |
4.3.8 社会公正感 |
4.3.9 沟通误解感 |
4.3.10 媒介依赖 |
4.3.11 群体压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倾向性感知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 |
5.1 媒介形态视域下信息倾向性感知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 |
5.1.1 研究问题与假设 |
5.1.2 理论依据 |
5.1.3 研究模型 |
5.1.4 数据分析 |
5.2 传播渠道视域下的信息倾向性感知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 |
5.2.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5.2.2 理论依据 |
5.2.3 研究模型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参与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分析 |
6.1 引言 |
6.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6.3 理论依据 |
6.3.1 社会参与理论 |
6.3.2 卷入理论 |
6.4 研究模型 |
6.5 数据分析 |
6.5.1 描述性分析 |
6.5.2 验证性分析 |
6.6 结论与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介素养对敌意媒体效应的影响分析 |
7.1 引言 |
7.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7.3 理论依据 |
7.3.1 媒介素养理论 |
7.3.2 认知失调理论 |
7.4 研究模型 |
7.5 数据分析 |
7.5.1 描述性分析 |
7.5.2 验证性分析 |
7.6 结论与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敌意媒体效应影响机制分析 |
8.1 引言 |
8.2 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 |
8.2.1 研究理论 |
8.2.2 研究假设 |
8.2.3 研究模型 |
8.3 数据分析 |
8.3.1 描述性分析 |
8.3.2 验证性分析 |
8.4 访谈分析 |
8.5 结论与讨论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9.1.1 关于敌意媒体效应量的商榷:敌意媒体效应是中等偏强的传播效果 |
9.1.2 媒介信息的倾向性感知是敌意媒体效应火箭模型启动机制 |
9.1.3 社会参与是敌意媒体效应火箭模型的外部反馈机制 |
9.1.4 媒介素养是敌意媒体效应火箭模型的内部调整机制 |
9.2 研究意义、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意义 |
9.2.2 研究局限 |
9.2.3 研究展望 |
9.2.4 应对措施 |
附录 |
1 访谈提纲 |
1.1 开放式访谈提纲 |
1.2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2 调研问卷 |
3 实验流程手册 |
3.1 第一组实验流程 |
3.2 第二组实验流程 |
3.3 第三组实验流程 |
4 实验材料 |
4.1 文字材料 |
4.2 视频材料(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或在投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4)“知识付费”中的知识生产与消费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知识”、“内容付费”和“知识付费” |
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消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知识付费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知识生产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知识消费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付费”的流行及其社会文化语境 |
第一节 “知识付费”的发展及现状 |
一、“知识付费”的兴起及发展 |
二、“知识付费”的现状 |
第二节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知识付费” |
一、“知识付费”与“信息社会” |
二、“知识付费”与“知识社会” |
三、“知识付费”与“消费社会” |
第二章 “知识付费”中的生产与景观 |
第一节 “知识付费”中的知识生产 |
一、生产者类型:自媒体独立生产和平台入驻生产 |
二、生产方式:资本赋权的知识拼装 |
第二节 “知识付费”中的景观制造——以“得到APP”和“十点读书”为例 |
一、“知识付费”生产中的内容呈现 |
二、知识付费中“知识”成为景观 |
第三章 “知识付费”中的消费者与消费行为 |
第一节 “知识付费”中的消费者 |
一、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群体 |
二、消费者的文化背景 |
三、被规训和抵抗中的消费者 |
第二节 “知识付费”中的消费者行为 |
一、麦当劳式和场景化消费 |
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三、构建理想自我和社会认同 |
第四章 “知识付费”中生产与消费的连接:传播 |
第一节 媒介平台的把关作用 |
第二节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传播 |
第三节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扩散 |
第四节 虚拟社区中的分享传播 |
结语 |
一、“知识付费”的社会影响 |
二、“知识付费”的发展趋势 |
附录:知识付费的消费者消费情况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研究 ——以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河南省秋渠南村、甘肃省北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五、研究内容、进程及田野点说明 |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多元与复杂:田野点基本情况 |
第一节 田野点生态环境和媒介发展现状 |
一、自然、经济、文化环境和人口特征 |
二、大众媒介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田野点已婚女性健康状况 |
一、自我评价和患病状况 |
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 |
三、心理健康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三地已婚女性媒介接触情况 |
第一节 媒介接触频率分析 |
第二节 媒介接触内容分析 |
一、三地已婚女性媒介接触内容的比较 |
二、三地已婚女性媒介接触内容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三地已婚女性健康信息获取情况 |
第一节 三地已婚女性利用传统媒体获取健康信息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三地已婚女性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比较分析 |
一、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频率差异 |
二、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差异 |
三、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的内容差异 |
四、网络健康信息获取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三地已婚女性社区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的比较分析 |
一、三地社区健康环境现状 |
二、三地已婚女性社区健康信息获取情况 |
三、三地已婚女性社区健康信息获取差异及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三地已婚女性健康信息使用情况 |
第一节 三地已婚女性健康信息使用行为 |
一、健康信息使用动机 |
二、对各渠道健康信息信任的程度 |
三、健康信息采纳意愿 |
四、健康信息使用行为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三地已婚女性健康信息使用效果 |
一、健康信息的认知、行为效果 |
二、健康信息使用效果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的根源探析和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导致我国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关于缩小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差距的对策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济南市老年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调查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抽取 |
一、研究对象和城市的确定 |
二、抽样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调查内容 |
二、分析指标与评分标准 |
三、健康信息素养具备评分标准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质量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三、调查问卷的难易程度 |
四、调查对象合作情况及真实性 |
五、数据处理 |
第二章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城市老年人口统计学分析 |
第二节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来源分析 |
一、媒介接触的类型 |
二、健康、医疗信息的搜索情况 |
三、搜索信息类别 |
四、健康信息接触途径与信任度 |
五、小结 |
第三节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三维度分析 |
一、健康信息素养三维度得分分析 |
二、健康信息素养三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三、健康信息素养三维度的单因素分析 |
四、健康信息素养三维度具备率分析 |
五、小结 |
第四节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内容三维度分析 |
一、健康信息素养内容三维度得分分析 |
二、健康信息素养内容三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三、健康信息素养内容三维度的单因素分析 |
四、健康信息素养内容三维度具备率分析 |
五、小结 |
第三章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
一、信息渠道:人际互动与大众媒介的失衡 |
二、信息转化:知识储备与信息认知的冲突 |
三、信息效果;内容鉴别与应用场景的缺失 |
第二节 影响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因素 |
一、群体偏差:城市老年人个体信息素养的差异性 |
二、媒介呈现:老年群体的“刻板化印象” |
三、情感交流:有效社会支持不足 |
四、角色认知:“社会人”和“家庭人”的互换 |
第三节 提高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意义 |
一、重塑心理健康,增强机体状态 |
二、缓解家庭危机,促进人际和谐 |
三、化解社会风险,实现积极老龄化 |
第四章 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宏观层面 |
一、“老有所养”的政策支持 |
二、“老有所乐”的社会参与 |
第二节 中观层面 |
一、“老有所学”的媒介教育 |
二、“老有所安”的社区支持 |
第三节 微观层面 |
一、“老有所依”的代际反哺 |
二、“老有所为”的个人努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四川藏区包虫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及传播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疫情紧迫性:四川藏区的包虫病患病率较高 |
1.1.2 疾病可控性:健康传播成为包虫病防治的重要一环 |
1.1.3 传播可及性:新媒介为包虫病防治带来新契机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健康传播文献综述 |
1.3.2 包虫病信息传播相关的文献综述 |
1.3.3 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文献综述 |
1.3.4 综述小结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健康服务使用行为模型(BMHSU) |
1.4.2 “知信行”行为理论(KAP Theory) |
1.4.3 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
1.4.4 计划行为理论(Planned Behavior Theory) |
1.5 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1.5.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四川藏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防控现状 |
2.1 四川省包虫病的流行概况与特征 |
2.1.1 性别特征: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 |
2.1.2 生命周期特征:各年龄段均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
2.1.3 民族及宗教信仰特征:藏族特别是佛教信仰人群检出率最高 |
2.1.4 职业特征:寺院僧侣检出率明显较高 |
2.2 四川藏区包虫病流行的几大问题 |
2.2.1 社会经济水平欠发达,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
2.2.2 高海拔牧区条件限制,人畜共患包虫病 |
2.2.3 传统观念的束缚,科学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
2.2.4 医疗卫生条件有待改善,生冷饮食习惯有待转变 |
2.3 四川藏区包虫病健康信息的传播现状 |
2.3.1 信息提供:依靠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 |
2.3.2 信息渠道:主要依托人际渠道被动获取 |
2.3.3 信息传播:存在一种无形地“知识沟” |
2.4 四川藏区包虫病的主要防控措施 |
2.4.1 包虫病预防的方式 |
2.4.2 包虫病防控的形式 |
2.4.3 包虫病防控的模式 |
2.4.4 包虫病防治的政策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地点与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地点选取 |
3.1.2 大则乡的区位与健康概况 |
3.1.3 研究对象 |
3.2 研究的基础模型构建 |
3.2.1 测量因素描述 |
3.2.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工具 |
3.3.1 问卷设计 |
3.3.2 样本选取与抽样方法 |
3.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 深度访谈设计 |
3.4.1 访谈提纲设计 |
3.4.2 访谈人员的确定 |
3.4.3 访谈开展情况 |
第四章 “知信行”概况与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人口统计学概况 |
4.1.1 样本性别比例 |
4.1.2 样本年龄结构 |
4.1.3 样本民族比例 |
4.1.4 样本家庭的主要经济情况 |
4.1.5 样本婚姻状况 |
4.1.6 样本受教育程度情况 |
4.2 健康生活环境概况 |
4.2.1 生活习惯与行为:生冷饮食习惯有所转变 |
4.2.2 当地医疗保健状况:基本医疗保障条件得到改善 |
4.2.3 医患互动情况:医护人员的态度影响患者主动寻求信息 |
4.3 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健康认知 |
4.3.1 个人健康情况的自我评价:部分人群过于乐观与自信 |
4.3.2 个人健康情况的风险感知:风险感知影响行动判断 |
4.3.3 个人健康情况的自我效能:“知识沟”造就感知度较高 |
4.3.4 包虫病的认知程度:认知面较窄,信息需求程度较高 |
4.4 包虫病防控的态度与行为 |
4.4.1 包虫病防控的行为认知:健康扶持政策认知度相对较低 |
4.4.2 包虫病防控的行为意愿:行为缺乏持续性,仍有提升空间 |
4.4.3 包虫病防控的健康信念:总体较好,少部分人群有待转变 |
4.5 包虫病健康信息的媒介接触与使用 |
4.5.1 媒介使用行为:最常接触手机,电视大多为“摆设” |
4.5.2 包虫病信息接触频率:手机渠道最为频繁,特别是微信语音 |
4.5.3 网络健康信息的使用行为:网络成为健康信息寻求的“主阵地” |
4.5.4 健康信息源的信任度:人际渠道和微信群信息最被信任 |
4.6 包虫病健康信息的寻求行为 |
4.6.1 寻求目的:基于人际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寻求 |
4.6.2 寻求途径:选择动机为人际关系亲密度和宗教文化等因素 |
4.6.3 寻求内容:以包虫病的预防治疗信息为主,政策信息较少 |
4.6.4 寻求行为的把握程度:信息源单一,普遍较为自信 |
4.6.5 网络寻求频率:大部分通过网络寻求,总体占比较少 |
4.7 社会资本与包虫病信息支持 |
4.7.1 异质社会资本:信息支持覆盖较广,以地缘关系组织为主 |
4.7.2 同质社会资本:信息获取路径自上而下 |
4.7.3 人际紧密程度:紧密度较高,出现“文化反哺”现象 |
4.8 包虫病易感人群健康信息寻求的差异性检验 |
4.8.1 人口统计学变量:职业、性别、婚姻、性别等诱发因素显着 |
4.8.2 个人健康状况:自我效能、自我感知等多个需求因素显着 |
4.8.3 社会资本的支持:个人获得家人健康支持的状况影响主动寻求 |
4.8.4 媒介接触与使用:接触信息愈多,更倾向于主动寻求健康信息 |
4.8.5 信源渠道的信任度:信源的信任度愈高,健康信息更易被使用 |
4.9 包虫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与防控认知、行为、态度的相关分析 |
4.9.1 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易感人群,防治行为认知和态度较好 |
4.9.2 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易感人群,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较高 |
4.9.3 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易感人群,医患沟通满意程度较高 |
4.10 假设验证 |
第五章 四川藏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健康信息传播策略 |
5.1 包虫病易感人群在主动寻求健康信息中所伴随的问题 |
5.1.1 信息与接触:信息的选择和回避形成信息屏障 |
5.1.2 信息与差距:持续理解信息的偏差,带来信息焦虑 |
5.1.3 信息与娱乐:信息的使用动机主要是满足娱乐需求 |
5.1.4 信息与协作:社会团体的参与,产生信息的交换 |
5.2 包虫病易感人群在主动寻求健康信息中的劝服传播 |
5.2.1 消散与弥合:劝服传播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边界 |
5.2.2 交流与共享:新媒体传播健康信息作为劝服传播的有效路径 |
5.2.3 复合与联动:组织传播作为劝服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
5.3 包虫病易感人群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健康传播策略 |
5.3.1 分阶段加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健康信息管理 |
5.3.2 建立健康信息基层推广小组,动员群众主动寻求信息 |
5.3.3 利用移动互联社交平台,建立健康信息传播社群 |
5.3.4 利用“重要他者”,与专业社交媒体建立合作 |
5.3.5 团结宗教意见领袖,用好人际传播 |
5.3.6 讲好藏区防控故事,做好多种形式的健康传播 |
5.3.7 讲求防控信息的传播原则,构建包虫病健康传播伦理共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媒介母乳喂养信息特性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概念、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2 健康信念模式 |
2.3 研究设计 |
3 调查结果分析 |
3.1 受访孕产妇一般资料分析 |
3.2 受访孕产妇一般信息与母乳喂养态度交叉分析 |
3.3 受访孕产妇一般信息对母乳喂养行为影响交叉分析 |
3.4 受访孕产妇母乳喂养态度和信息需求情况分析 |
4 受访孕产妇对不同媒介的母乳喂养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
4.1 受访孕产妇获取母乳喂养信息的渠道分析 |
4.2 受访孕产妇获取母乳喂养信息的信任度和充分度分析 |
4.3 受访孕产妇获取母乳喂养信息的来源和形式情况分析 |
5 验证研究假设 |
5.1 健康信念模式媒介母乳喂养信息各特性相关性分析 |
5.2 健康信念模式下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5.3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与建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城市老年人微信使用的“灰色数字鸿沟”和家庭代际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4 数字鸿沟研究的质化依据 |
1.5 研究问题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对象 |
2.3 访谈计划和内容 |
3 老年人的微信使用行为与数字鸿沟 |
3.1 趋近:接入沟 |
3.2 分歧:使用沟 |
3.3 差异:媒介素养沟 |
4 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化反哺 |
4.1 积极的器物反哺 |
4.2 滞后的文化反哺 |
4.3 家庭旧秩序与新秩序 |
5 家庭结构下的微信代际交流 |
5.1 变化中的微信代际交流模式 |
5.2 消极与受挫:代际交流中的障碍 |
6 结论 |
6.1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西艾滋病流行现状 |
1.1.2 高校学生艾滋病流行现状 |
1.1.3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艾滋病传播 |
1.1.4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知识、态度、行为理论模式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5.3 文献述评 |
2 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进展 |
2.1 传播者提高重视,强化组织协调,明确工作职责 |
2.2 高校积极发挥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主要阵地的作用 |
2.2.1 加强组织传播,促进校园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建设 |
2.2.2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传播质量与效果 |
2.2.3 部分高校已形成独具特色、创新发展的健康教育传播经验 |
2.3 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 |
2.3.1 机遇 |
2.3.2 挑战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实施步骤 |
3.4.1 问卷设计 |
3.4.2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3.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信息获取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4.1.1 样本基本情况 |
4.1.2 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基本情况 |
4.1.3 广西高校学生防治艾滋病健康信息获取情况 |
4.1.4 广西高校学生对目前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看法 |
4.1.5 艾滋病健康信息获取情况与防治知识、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
4.1.6 人口学统计因素与防治知识、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
4.2 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建议 |
5.2.1 利用高校学生的新媒体接触习惯传播防治信息,发布健康提醒 |
5.2.2 加强新媒体与传统传播渠道的融合,增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 |
5.2.3 加强新媒体渠道艾滋病健康传播内容建设,提高吸引力 |
5.2.4 利用新媒体提高针对性,实现健康信息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人际传播与社区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涉藏地区乡村意见领袖在健康传播中的行为研究 ——以色达县大则乡为例[D]. 王思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新时代警察形象塑造中的人际传播研究[D]. 王泽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3]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的敌意媒体效应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D]. 白如金.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知识付费”中的知识生产与消费现象研究[D]. 代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我国农村已婚女性健康传播数字鸿沟研究 ——以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河南省秋渠南村、甘肃省北川村为例[D]. 韩婷. 兰州大学, 2020(01)
- [6]城市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济南市老年人的调查[D]. 张华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四川藏区包虫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及传播策略[D]. 刘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媒介母乳喂养信息特性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D]. 余子媛. 暨南大学, 2019(04)
- [9]城市老年人微信使用的“灰色数字鸿沟”和家庭代际交流研究[D]. 胡婳溦. 暨南大学, 2019(02)
- [10]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D]. 钟晓玲.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