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南阳盆地)土地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进入人类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加速的趋势,对于全球水循环势必产生重要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水资源科学调配、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危机的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由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调水,当前多年平均调水量60亿m3,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调水361亿m3。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机理以及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需要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大尺度分布式VIC水文模型和Dinamica EGO模型,结合情景反推法设计的不同模拟情景,实现水源地历史径流变化的归因工作。此外,通过利用降尺度后的IPCC5的气候模式的2个气候情景(RCP4.5、RCP8.5)以及不同情境下的未来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研究区未来径流变化的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异范围法探究未来极端径流趋势。主要结果如下:(1)在1979-2018年间研究区“暖干化”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区径流每年下降4.39 m3/s,主要体现在雨季径流的下降。交叉小波分析表明降水、温度和潜在蒸散发对研究区径流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降水是径流变化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研究区径流对城镇和建设用地变化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灌丛、旱地、水田和草地,对林地变化敏感性最低。(2)基于耦合模型框架的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分别影响99.7%、108.2%和102.1%的径流变化。此外,气候变化可以加强或减弱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3)经济优先发展情景下,未来(2025-2070年)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与历史时期(1979-2018年)相比增加25%-33%。生态优先发展情景下,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降低0.38%-6.01%,其中在RCP4.5情景下,2050年之后降低趋势有所缓解。尽管生态优先发展情景增加了区域的植被用地面积,能够滞存更多的水量,但是在未来降雨和温度较大波动的影响下,未来研究区将会面临更大的洪涝灾害威胁。本研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历史气候和径流规律做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径流变化机理进行了科学的探究,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其他类似环境区域的径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研究区旱涝灾害存在增加的趋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情景配置将能够有效的缓解极端径流风险。
马方正[2](2021)在《基于InVEST模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所有惠益。定量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生态环境建设、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严重,从而产生生态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缓解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优化水资源配置意义重大,丹江口库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是国家级重要水源保护地,其生态环境状况和水质水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输水安全和工程效益。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气象、土壤、土地利用/覆被、DEM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资料,运用In VES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对水源区2005-2015年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质净化和生境质量四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评估;运用Geo Da相关分析法,解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并对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进行重要性分级。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水源区水源涵养功能: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趋势主要表现为“西部、北部高,中部次之、东部低”。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看,灌木林地水源涵养功能最强,建设用地水源涵养功能最弱。(2)水源区水土保持功能:十年间水源区土壤侵蚀量总计减少53.96×106t,土壤侵蚀量呈现“中西高-东部低”的分布趋势。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看,建设用地水土保持功能最强,未利用地水土保持功能最弱。(3)水源区水质净化功能:十年间水源区氮磷输出总量分别减少270.66 t和29.02t,耕地、农村居民点转化为水体和农林用地是当地氮磷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氮、磷输出量空间分布趋势保持一致,高值分布于东部平原区,低值分布于西部、北部和中部山区,耕地是氮磷输出的主要来源。(4)水源区生境质量: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水源区北部秦岭山脉东段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值区集中连片分布于东南部平原地带的农业生产区。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看,有林地平均生境质量指数最高,农村居民点平均生境质量指数最低。(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四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聚集特征均以协同关系为主,部分地区存在权衡关系或表现为不显着。生境质量与水源涵养功能,在淅川县南部和丹江口市北部表现为不显着,其余地区协同关系均比较突出。生境质量与水土保持功能,权衡关系主要分布在灌河谷地、丹江口库区及丹江口市北部地区。水质净化功能和生境质量,权衡关系则主要分布于郧阳区东南部及丹江河谷向秦岭余脉东段过渡的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权衡关系主要集中在汉江河谷及丹江河谷地区。水源涵养功能同水土保持功能及水质净化功能均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关系主要分布于丹江口库区、灌河谷地、汉江谷地及汉水向北部大横山过渡的低山丘陵区。(6)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般重要性、中等重要性、重要性和极重要性面积占比分别为16.40%、36.29%、27.54%和19.77%。极重要性主要分布于水源区北部伏牛山地区和西部、南部中低山区;重要性在丹江谷地两侧的中低山丘陵区集中分布,在水源区西部和北部同极重要性混合分布。
李明蔚[3](2021)在《基于“三生空间”的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人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转变及生态环境响应是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丹江口库区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其土地利用转变对丹江口水库水环境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从功能视角,运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功能用地转变的生态环境贡献率等研究方法对丹江口库区“三生”用地空间结构变化及生态环境响应进行了定量分析。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丹江口库区“三生”用地结构变化明显。丹江口库区生态用地面积最大,其次是生产用地,生活用地面积最小,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71%、19.68%、2.61%。研究时段内,从数量变化来看,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不断增加,分别增加279.04km2、201.30km2,生产用地大幅减少,减少480.34km2,其中农业生产用地和草地生态用地面积持续减少,水域生态用地和建设生活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水域生态用地增加面积高达546.52km2。从变化速度来看,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变化速度较小,生活用地的增长速度明显增大,表现为建设生活用地增长速度增大,且2010-2020年增长速度明显大于2000-2010年,达8.26%。从转移方向来看,主要是生产用地转变为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生产用地转出面积分别占总转出面积的59.43%、63.60%,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转变为水域、林地生态用地和建设生活用地,此外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存在相互转变现象,表现为农地和林地相互转变。(2)丹江口库区“三生”用地空间变化差异明显。生活用地扩张对应的主要轨迹代码占12条轨迹代码25.06%,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各县市城区周边;生态用地扩张对应的主要轨迹代码占12条轨迹代码49.21%,分布在研究区全域,丹江口水库周边分布较集中;生产用地流失对应的主要轨迹代码占12条轨迹代码65.74%,在张湾区、茅箭区城区周边呈片状分布,其余零散分布在库区全域。2000-2020年丹江口库区“三生”用地面积变化呈现出空间正相关关系,地类面积变化出现聚集区,相邻镇街集中分布。生态用地面积变化、生活用地面积变化和生产用地面积减少表现出HH(高高)集聚状态,生产用地面积增加表现出LL(低低)和HH(高高)集聚状态。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重心均向西偏移,生态用地重心向东部偏移。(3)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64149、0.64490和0.6465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增加;县域尺度上,2000-2020年,丹江口市、淅川县和郧阳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4.58%。(4)不同土地利用功能用地转变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不同。生产用地转变为生态用地对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改善影响最大,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转变为林地、草地和水域生态用地,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分别占生态环境总贡献率的51.23%、44.90%。生态用地转变为生产用地对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林地生态用地转变为农业生产用地,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分别占生态环境总贡献的26.93%、20.78%。未来丹江口库区应加强林地的保护和利用,严禁毁林开荒,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扩大林地生态用地面积;处理好建设用地扩张与农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对山水林田湖的统一保护。
李楠鑫[4](2020)在《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其水质安全保障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库湾作为水库的水质敏感区,受到水库水文节律,以及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环境背景的双重影响。理解库湾水质对复杂景观背景与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厘清水环境特征和景观背景与库湾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评估库湾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对于库湾水质预测建模,揭示库湾水质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能够为水库富营养化防控、水环境质量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本文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66个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作为研究对象,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的2015~2018年,对其水质进行了监测,采用时空交互分析、K均值聚类、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围绕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和水环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机制,系统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定量评估了水文节律与汇水区景观对库湾水体氮磷的影响,阐明了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叶绿素a浓度对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背景的响应规律,评估了库湾营养状态,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库湾水质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变异。水库大坝加高蓄水后,库湾水质整体随时间逐步好转,氨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浊度、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的平均值在蓄水期高于泄洪期,蓄水期和泄洪期的总氮和总磷浓度均高于0.2 mg·L-1和0.02mg·L-1的富营养化阈值,部分库湾中叶绿素a浓度明显高于5μg·L-1的生态可接受限值。具有更高富营养化与水华风险的库湾在研究期间逐年减少,在空间上越来越多地向城镇附近集中。(2)蓄水期和泄洪期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对汇水区景观背景响应规律不同。汇水区土壤可蚀性对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都有显着的影响。汇水区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湿度指数,林地面积占比和农田面积占比是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草地面积占比则是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主要控制因子,此外总磷浓度在蓄水期还受到斑块密度和蔓延度指数的影响,在泄洪期还受到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的影响。(3)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着的正效应,二者的总效应占两个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的40%以上,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土地利用潜变量从源头和运输过程中影响输入库湾的污染负荷,在蓄水期对叶绿素a浓度的正效应更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30%。复杂的景观斑块形状有助于减少养分向库湾水体的运输,破碎景观对叶绿素a浓度有显着的负效应,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19%。(4)丹江口水库典型库湾水体总体处于中营养状态。部分支流库湾、封闭库湾和具有城镇、农田分布的库湾呈轻度、中度、甚至重度富营养状态,面临着较大的富营养化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的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对策。本文针对库湾是水库水质污染的敏感区这一关键问题,从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水质监测着手,结合水库水文节律性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探讨了不同景观背景要素对库湾水质动态变化的贡献,揭示了水质时空变异对库湾景观背景和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结果对于水库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杨珺[5](2020)在《农业生产活动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环境的影响及安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的安全是国泰民安的基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生态安全状态面临极大的挑战。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然而,近二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人口快速增长,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促进了各项产业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现象也愈加严重,给水源地水质带来很大的压力。掌握水源地生态安全状态对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肥力特征和水源地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水源地当前的水土环境进行评价与风险评估,再结合水源地的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综合对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并且根据模型对生态安全预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水源地各典型流域的水质综合评价在四季均为良好的状态,流域整体达到了饮用水水质的目标要求。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季节性变化特征为:水质p H值与溶解氧变化趋势一致,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数值在夏季显着低于其他季节。水体总氮、氨氮、电导率、硝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规律相近,受夏初雨水冲刷的面源污染的影响,均呈现夏季略高于其他季节的规律。水源地水体在各个季节的溶解氧均保持在三类水以上的水平,溶解氧四季的达标率为100%。夏季氨氮和总氮分别有有5.37%和15.81%没有达标,而不达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十堰流域、濂水河流域和丹江口库区,这些地区的部分河流的有受到面源污染引起的氮超量风险。水源地夏初磷含量有15.81%未达到三类水的标准,而不达标地区集中在汉中市濂水河流域和南阳流域这些地区的部分河流的有受到面源污染引起的磷超量风险。(2)农业生产活动对于水环境影响较小。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氮、磷的总入河量分别在5900-7000 t和690-880 t之间。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活源污染总量均呈现增长的状态。三种不同类型污染中种植业来源的氮磷入河量最大,养殖业次之,生活源最小,三者的平均产污占比分别为40.33%、15.11%和44.56%。农业生产污染灰水足迹近18年来呈现增长的趋势,农业产生的污染需要119-140亿立方米水进行稀释才能达到水质三类标准。农业生产活动总的灰水荷载指数为0.24-0.29,即农业生产活动进入河流的污染物需要水源地整体水量的24%-29%进行稀释,水源地的水资源足以对其稀释。(3)水源地土壤肥力水平整体处于一般中等水平,水田和农田的肥力指数最佳,均处于较好的二级水平,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均处于中等肥力的三级水平。水源地内土壤养分特征为:土壤p H总体来说中性偏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p H值范围在4.47-8.37之间,p H值大小排序为农田>林地>水田>菜地>茶园。水源地土壤有机质值,整体处于一个中等略偏低的水平。水源地土壤总氮值在0.65-2.62 g/kg范围内,农田水田含量偏高于其他三类土地,总氮总体处于三级中等水平。水源地土壤全磷值在在0.13-1.85 g/kg范围内,菜地、农田和茶园的全磷含量较林地与水田高,总体处于中等片上水平。水源地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在88.14-182.84 mg/kg范围内,水田、菜地和茶园的碱解氮含量较农田和林地偏高,总体来说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水源地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含量在3.41-37.76 mg/kg范围内,处于三级中等水平。(4)氮肥磷肥的施用对水源地造成了较大风险,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对农田的施肥均有较大的潜力。水源地种植业化肥对于耕地的氮磷密度在195.59-710.49 kg/ha和63-229.54 kg/ha范围内。氮磷负荷整体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氮肥磷肥的施用对水源地造成了较大风险,风险水平由2000年的低风险状态变为中等风险状态。商洛市商洛地区化肥施用较少,且全市范围内山地多,作物的复种指数较低,对于单位耕地面积的负荷均值较大。而南阳处于南阳盆地,地势平坦,作物种植面积大且复种指数较高,从而单位耕地面积的氮磷负荷值较大,风险指数逐渐接近严重风险状态。水源地畜禽粪便的氮磷耕地负荷分别在84.66-117.67 kg/ha和13.45-18.92 kg/ha范围内,畜禽氮磷负荷从2000年到2017年分别增长了40.64%和38.99%。畜禽粪便对于环境的风险评估在0.48-0.61范围内,为稍有风险状态。水源地生活污水产生的氮磷对耕地负荷在29.82-33.96 kg/ha和5.56-6.39 kg/ha范围内,污水产氮磷量占环境容纳量的9.05-11.22%和20.5-2.33%之间。(5)水源地总体的安全处于比较安全的三级状态,状态比较稳定,生态安全状态在逐年好转。市域角度来说,生态安全状态排序为商洛>安康>十堰>汉中>南阳。其中商洛市的生态安全状态较高始终保持三级状态,而南阳市的生态安全状况受种植业发达、畜禽养殖兴旺和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等原因,生态安全状态较多处于四级敏感级的状态,容易受到破坏。根据GM(1,1)模型进行预测模拟发现,水源地各个地区的未来十年内的安全等级均可达到三级。
韩曦[6](2019)在《河流碳含量及其同位素特征的动态格局 ——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在陆地碳库向海洋及大气碳库的运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河流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动态对全面了解全球碳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变化被视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同季节和地理特征下及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下河流碳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各形态碳来源、运输和转化及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为了探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河流碳输入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汉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河流水文理化指标,对汉江上游流域河流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总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TSS)和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碳来源解析展开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汉江上游各支流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差异性显着季节变化对汉江上游各支流的河流水环境因子的影响显着。丰水期的pH显着低于枯水期,丰水期的NO3--N、NH4+-N和TSS含量显着高于枯水期。河流温度和浊度与NO3--N、NH4+-N和TSS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河流营养盐及总悬浮物浓度与外部人为活动干扰程度的关系密切。空间尺度上,81%的河流水质健康状况良好,但月河、坝河和洵河的营养盐浓度偏高,严重受到人为活动干扰。(2)汉江上游河流碳含量及稳定同位素分布的时空差异性显着季节变化对汉江上游河流碳含量和稳定同位素值的影响显着。夏季和丰水期的河流DIC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季节。夏季和冬季的河流POC含量也显着高于其他季节。冬季和枯水期的河流δ13C-DIC值显着高于其他季节。冬季的河流δ13C-POC值显着低于其他季节,但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变化特征不明显.。河流DIC和POC与其他水环境指标的相关性表明,夏季高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河流DIC和POC的含量,丰水期的强降雨也增加了外源性DIC和POC含量;冬季的低温和低TSS含量可能增加了内源有机碳的贡献率,提高δ13C-DIC值并贡献了大量的内源性POC,导致δ13C-POC的降低。河流干流和支流的POC含量和δ13C-POC值的差异性显着,但对DIC含量和δ13C-DIC值的影响不显着。干流在丰水期的POC含量显着高于支流,干流在枯水期的δ13C-POC值显着低于支流。干流在丰水期河流流量增高可能是导致POC含量显着增高的主要原因。干流在枯水期与支流相比,稳定的河流水环境有利于提高内源性POC的贡献率,造成δ13C-POC值降低。TSS是汉江上游河流DIC同位素特征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DIC是POC同位素特征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3)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对河流碳含量及稳定同位素时空特征分布的影响显着土地利用类型差异显着影响河流DIC含量和POC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值。农业用地和城镇用地显着增加了河流DIC的输入,农业、城镇用地和裸地显着增加了河流POC的输入。裸地河流的δ13C-DIC值显着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DIC和POC的相关性及来源分析表明,农业施肥可能是造成农业用地河流DIC和POC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裸地因陆地风化过程以硅酸钙盐风化为主,导致河流δ13C-DIC值显着降低,同时因缺乏植被覆盖水土有机质流失严重,造成河流POC含量升高;城镇人为活动排放增加了河流DIC和POC的输入,有机污染物可能导致了河流δ13C-POC值的升高,改变了城镇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δ13C-POC的差异性。此外,河流内源碳的生产过程可能是影响河流碳输入的关键机制,在这一机制影响下河流内生物活动和人为活动与河流碳含量以及河流碳稳定同位素特征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比于夏季和丰水期,冬季和枯水期显着增加了河流水生生物光合作用和内源有机碳贡献率。人类活动影响导致农田、城镇和裸地样点对河流的额外碳输入,裸地与城镇两种土地变化分别显着改变了河流δ13C-DIC和δ13C-POC组成。河流DIC的增加为河流水生植物和藻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碳源,提高了内源有机碳的贡献,将河流无机碳循环和有机碳循环紧密联系起来。
王彦东[7](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农户环境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当前世界范围内河流、湖泊和近海水体的赤潮、水华等水体富营养化事件频发,水体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全球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线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年调水量为9.5 km3。目前,全部的天津主城区市民和北京73%的主城区市民的自来水供给来自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接受益人口5300余万人。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有效的缓解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引起的生态和经济建设问题。确保“一江清水入库、一库清水北送”,良好的水质是工程顺利运行的前提。水污染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近年来,由于法律体系的健全,高质量、高标准工程措施的实施,点源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但农业面源污染因污染发生的随机性、范围的广泛性、方式的不确定性以及机理过程的复杂性等特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简称水源地)位于秦巴山区,多数县为集中连片贫困区,并且农业生产和生活区域多集中于河流穿过区的河谷地带,因此,研究其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覆盖状态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对于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户环境行为在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水源地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也是我国的植被、土壤、农作制度、生产生活方式等的过渡带,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具有强的代表性,因此研究其农户环境行为对水源地及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协调好经济、产业、土地利用/覆盖等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一定的方法干预农户行为,使其向环境友好型发展,对水源地及我国农业面源污的管控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建模、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首先分析了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安全阈值,接着从宏观层面上把握了农民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并且从土地利用/覆盖角度研究了景观格局与流域水质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农户环境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户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上述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环境清单法,本文分析了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以及时空变化特征。2003年农业面源污染总氮(TN)和全磷(TP)负荷分别为6.1万t和1.6万t,2016年分别为7.2万t和2.3万t,分别增长了19.1%和43.0%。就污染负荷组成而言,化肥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约占到TN/TP负荷的60%以上,农村生活源和禽养殖污染次之,农业废弃物和水产养殖所占比重最低,但水产养殖近年来比重有所增高;从污染强度来看,高污染密度区主要集中于库区的西峡、淅川和十堰。化肥和畜禽养殖污染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的来源,本文基于化肥施用量环境安全测量模型和畜禽养殖环境安全预警分析,评价了水源地各县域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水源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为443 kg/ha,略低于全国化肥施用量。但水源地平均化肥安全阈值为196 kg/ha,其大多数县域的化肥施用量高于该安全阈值,并且化肥超过量和过量施肥区主要集中于河流通过区域和库区;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来自于猪和牛,羊的污染量比重较低,家禽除丹江口市较高之外,其余县域均较低。畜禽养殖污染变化大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南阳辖区,并且2003-2009年期间,畜禽养殖污染在加重,但2009年之后,其污染量在逐渐减少,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区和较严重区,也集中于河流穿过区域和库区,这些区域的养分更容易进入水库,对水质安全的威胁相对更大。(2)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民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发现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和畜禽养殖污染量与农民经济收入之间存在着“倒N”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 Curve,EKC)关系,但化肥施用量和农业面源污TP负荷与农民经济收入之间不存在EKC关系,其中,化肥施用量与农民经济收入之间表现为“N”型曲线关系,农业面源污TP负荷为线性关系。此外,以2003年不变价格计算,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的拐点分别为1941.8元和7299.2元,化肥施用量为2372.1元和3810.0元,畜禽养殖污染为1651.8元和5112.0元,并且通过与各县(市、区)2016年不变价格比较,所有县域的农民经济收入均超过了化肥施用量和畜禽养殖污染的第二个拐点,但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的第二个拐点仅有邓州、西峡和内乡超过。(3)通过分析产业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脱钩”关系,可以发现,除十堰和邓州市部分年份外,其余市、县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与第一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弱脱钩、甚至强脱钩状态;化肥与农业产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内乡、安康和邓州为增长连接和扩张性负脱钩状态,其余市、县呈现为弱脱钩状态;畜禽养殖污染与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除十堰市外,其余市、县均表现为强脱钩状态。此外,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的进行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分解,结果显示,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其中经济发展效应对TN负荷的加剧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影响强度在加大,而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具有负向影响,产业结构效应对TN负荷降低作用在逐渐加大,而技术效应仅在初期具有明显的作用;化肥施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农业收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整体上农业收入效应导致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具有降低化肥施用量的作用;畜禽养殖污染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牧业收入和技术效应,牧业收入效应对畜禽养殖污染的加重具有正向影响,而技术效应具有负向影响,并且技术效应的作用相对更大。(4)基于“源汇系统理论”,研究了土地利用/覆盖景观格局与流域水质之间的关系。在丰水期,作为“源”景观的农业景观的发展对水质TN等无机污染物具有加剧的作用,但作为“汇”的林地景观的发展对无机污染物具有减缓的作用,并且景观的空间聚集具有减缓无机污染的作用,但与此不同的是,对于COD等有机污染物,林地和城镇景观作为“源”,其景观的发展会加剧水质的有机污染。尽管城镇面积所占比重较小,但城镇景观对有机污染的影响最大,并且景观的聚集会负向干扰城镇景观对有机污染的影响,即聚集度低的城镇景观对有机污染物的影响更大。与丰水期不同的是,枯水期水质污染主要由城镇景观的发展造成的点源污染影响。(5)研究农户行为对探究面源污染成因及制定科学的管控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调查了水源地农户环境行为。结果表明TPB对农户环境行为和意图具有好的解释能力,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环境意图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农户的环境意图进一步影响环境行为。主观规范对农户环境行为具有最大的间接影响。此外,本研究将环境知识作为干扰变量,性别和年龄作为控制变量研究了环境知识对TPB架构的中介干扰作用。结果表明性别对环境行为具有显着的控制作用,即男性更具有亲环境行为。然而,年龄对环境意图具有负向控制作用,而对亲环境行为具有正向控制作用。除此之外,环境知识能够负向的干扰感知行为控制对环境意图的影响。与具有高环境知识的农户相比,具有低环境知识的农户,感知行为控制对环境意图的影响更大。并且本文将在各行为领域广泛应用的TPB和常被用作健康行为领域的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融合为综合模型,研究了农户环境行为和意图。结果表明,综合模型较单独的TPB和PMT对农户亲环境意图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并且提供了更为有意义的结果。与TPB和PMT相同的是,在综合模型中,主观规范、态度、自我效能(即感知行为控制)、应答效能对环境行为意图均具有显着正向的影响,而应答成本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对农户行为意图的影响最大。但与PMT架构不同的是,感知严重和易感性对亲环境意图的影响是通过态度和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现实的。关于农户实际环境行为,环境意图仍然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除此之外,自我效能也对其具有显着正向的影响。本研究综合TPB和PMT呈现了一个对农户环境行为和意图更为深刻理解的研究,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总之,本研究基于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以及农业面源污与经济、产业、土地利用/覆盖等的关系,并且分析了农户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了一个新的农户环境行为模型。研究结果旨在为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科学管控以及农户环境行为的合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贾策[8](2018)在《丹江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是世界舆论的重点关注热点之一。丹江流域(河南段)作为河南省重要流域生态涵养和传承文明的主要载体,当前面临着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开发的矛盾,怎样处理好研究区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怎样保护其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亟需空间数据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对丹江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RS与GIS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2005-2015年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进行深度辨析,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对研究区2005、2010和2015年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到该区域3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其中,2005-2010年间研究区草地和林地面积相比前一年分别减少了26.5%和18.9%,耕地面积减少了24.6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1.34%,水域面积增加了7.02%,裸地增加了12.7%;2010-2015年间林地面积减少了30.8%、耕地面积减少了3.8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33.82%、水域面积增加了13.85%、裸地面积增加了71.2%。(2)构建了丹江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了研究区“压力-状态-响应”的指标体系,其中压力是指社会经济与自然压力,状态指土地利用状态,响应指生态环境响应。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客观条件筛选出符合“压力-状态-响应”的12个具体指标。(3)建立了基于改进PCA法和AHP法的组合权重法的生态环境响应综合评价模型。利用AHP法和PCA法的组合权重法确定研究区各个指标权重,以乡镇级划分评价单元,并划分研究区评价标准为差、一般、良好和很好四个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状况在时空分布上差异性大,时间上表现出渐进性,空间上表现出差异性,结构上表现出规律性,整体上处于良性发展趋势。其中,三年的综合评价值依次为0.50、0.74和0.97。(4)借助OpenGeoda软件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中的Moran’s I系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中的Moran’s Ii指数来分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三个时段内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响应空间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在中部、东北部以及西部沿库区地带,空间负相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山区等生态脆弱区。其中,2005年和2010年东北部地区生态环境响应空间正相关,2015年东北部地区生态环境响应发展不显着。(5)指出了研究区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率和生态效益提高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并提出提高研究区土地利用率、制定合理完善的国土规划和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本研究采用RS和GIS等技术手段,分析了研究区再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和景观格局等方面的变化,构建了生态环境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对赋权方法进行改进的综合评价模型,制定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的政策方针。
杨倩[9](2017)在《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生态安全研究,提升生态安全水平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流域内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是湖北省重要的社会经济区域和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作为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域,汉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其相邻地区广大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上游流量减少,中下游流域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活动的加剧,对流域内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大,人类活动不断改变流域土地利用模式,进而影响着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全面准确地了解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和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科学评估汉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是维护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流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为切入点,利用研究区1980~2010年间的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强度、马尔科夫(Markov)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运用生态价值当量法,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服务经济价值效应进行评估,进而通过重心模型、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其变化的时空演变规律;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土壤碳库平衡原理和区域食物总热量,从物质量角度,分别对流域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固碳功能和产品供给四项重要功能的时空变化趋势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改进的流域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角度,构建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基于可拓学和熵权理论,对过去二十年流域的生态安全限制因子、生态安全水平和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测度分析。综合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和规律,提出流域生态安全管理对策。主要研究如下:(1)揭示了 1980~2010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规律。流域内土地利用强度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向人为干扰程度高的建设用地类型发展趋势仍在增强。研究期内,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用地类型,耕地面积减少最大,转移方向为建设用地和水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活跃区域主要集中于流域两侧、平原腹地和低山丘陵区,应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重点监控区。耕地斑块连通性最高,为整个研究区内部的优势类型。流域内优势斑块类型连接度变低,景观破碎度越来越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2)分析了 1980~2010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趋势。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价值总量整体上呈先增长、后降低的动态性增长模式,生态效应价值30年增加105.25亿元,但气体调节和气候调节功能的生态价值呈明显下降趋势。流域内中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所占的比例最大。生态效应价值质心总体由南向西北移动9.89 km。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单元在空间上主要呈高—高自相关和低—低自相关的集聚分布,其中,高—高自相关类型主要分布于流域鄂西北和林区、大洪山林区,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趋势;低一低自相关类型主要沿汉江干流分布,随时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并在南漳县、天门市、武汉市境内显现出连片化趋势。鄂西和鄂西北是未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点维护区和保护区,沿江两岸是重点提升区。(3)分析了 1980~2010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规律。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下的水源供给、土壤保持、固碳和产品供给四项生态功能的等级和空间差异巨大。其中,水源供给功能以较低和低等级为主,土壤保持功能、固碳功能和产品供给功能以较高和高等级占主导优势。水源供给功能较低和低等级区位于鄂北岗地和鄂西低山丘陵区、山区,土壤保持量较低和低等级区分布在鄂西低山、中低山丘陵区和山区裸露的农耕区域,固碳能力较低等级区位于鄂北、沿江两岸和流域下游,产品供给能力低和较低等级区分别位于武汉市和神农架林区。鄂北岗地和鄂西低山丘陵区、山区和沿江两岸是需重点保护的生态服务功能脆弱区;同时,鄂西低山、中低山丘陵区是流域土壤流失治理工作的重点区域。(4)完善了流域生态安全评价PSR概念模型,并生态系统服务角度,构建了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揭示流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流域60%县市生态安全水平处于临界安全水平下,生态安全总体状态经历了逐渐提升又逐渐下降的“∧”型发展过程。评价体系中影响最主要的因子为原材料生产、气体调节和水利水电投资;大多数县市的生态安全限制因子主要为原材料生产、气候调节和造林面积。老河口市、沙洋县、汉川市、天门市、潜江市、武汉市主城区和蔡甸区生态安全等级较低,属于急需改善和提高区域。(5)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变化趋势,从土地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人口政策五个方面,提出流域生态管理策略。
李柏山[10](2013)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江流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分布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占长江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7.2%。开发汉江流域水资源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汉江流域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但当前过快的水资源开发速度,导致汉江水资源开发面临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流域内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同时影响到汉江流域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从流域层面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本论文以汉江为对象,研究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汉江水华发生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基于距离指数法的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状态为:从流域来看,汉江全流域为“中等”,上游流域为“较高”,中游流域为“中等”,下游流域为“中等”;从地区来看,汉中市、安康市、十堰市、商洛市、神农架林区为“较高”,应城市、汉川市、南阳市、武汉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中等”,荆门市为“较低”,襄阳市为“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资源产生巨大影响,对中下游流域影响更为强烈,汉江中下游水资源承载力较上游下降明显。采用GIS技术,结合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图。此外,建立了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变化率,提出了包括开源、节水、治污等措施的的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高的最优方案。(2)构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较低”,上游流域为“中等”,中游流域为“较低”,下游流域为“较低”。从地区来看,神农架林区为“较高”,汉中市、十堰市、商洛市、安康市为“中等”,汉川市、荆门市、南阳市、应城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为“较低”,襄阳市、武汉市为“低”。采用GIS技术,结合水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图。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环境各承载指数均有影响,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承载指数呈显着下降。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变化值,提出了新建引水工程、供水管网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相结合的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整方案。(3)在分析汉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框架的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汉江干流梯级大坝的逐步开放,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水电梯级开发将会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较为明显,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在王甫洲和黄金峡运营时期呈现下降趋势,在崔家营电站运营后,由于防洪功能和水资源调节功能的增大而使得生态系统综合功能有所改善,但随着大坝的增大使得生态系统综合功能又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将标准化后的各个水电开发阶段的压力指数和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利用SPSS进行拟合分析,建立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定量预测汉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程度。(4)对汉江流域水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汉江水华的发生主要受到气象、水文、水质和社会经济系统因素影响的结论。根据汉江水华发生的限制条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影响汉江水华发生的显着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汉江仙桃段和武汉段多个影响因子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进一步确定影响水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响应面分析建立汉江仙桃段和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年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汉江仙桃段和武汉段水华可能发生的限制条件。此外,构建汉江流域水华发生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气温、流量、流速、总氮、氮磷比和COD排放量这6个指标作为决策变量。通过改变决策变量的值来得到不同方案下相关指标的模拟结果。再将模拟结果进行量化即可得到不同方案下藻类细胞数量的大小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实施引江济(补)汉工程、丹江口水库与引江济汉工程联合调度、加大治污力度、实施生态补偿与湿地保护相结合,可使得全流域的水华发生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对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5)构建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中等”,上游流域为“中等”,下游流域为“较低”,中游流域为“较低”;从地区来看,安康市为“较高”,十堰市、汉中市、神农架林区、商洛市、潜江市为“中等”,武汉市、荆门市、仙桃市、南阳市、汉川市、应城市、襄阳市、天门市均为“较低”。采用GIS技术,结合水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图。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水生态各承载指数均有影响,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生态承载指数呈显着下降。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6)构建基于综合健康指数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不健康”,上游流域为“亚健康”,中游流域为“不健康”,下游流域为“不健康”;从地区来看,汉中市、神农架林区、安康市、十堰市为“健康”,商洛市、荆门市为“亚健康”,南阳市、汉川市、应城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襄阳市、武汉市均为“不健康,,。说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均有影响,并造成汉江流域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下降明显。采用GIS技术,结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分布图。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变化值,提出了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整方案。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南阳盆地)土地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南阳盆地)土地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2.2 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1.2.3 分离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的方法 |
1.2.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资源动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
2.1.2 水源地概况 |
2.2 气象要素和径流趋势分析方法 |
2.3 基于Dinamica EGO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
2.3.1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发展 |
2.3.2 Dinamica EGO模型原理及应用 |
2.3.3 研究数据与模型校准 |
2.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2.4 基于VIC模型的分布式水文模拟 |
2.4.1 VIC模型原理及应用 |
2.4.2 研究数据与模型校准 |
2.5 基于VIC-Dinamica EGO模型的径流归因分析方法 |
2.5.1 径流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
2.5.2 归因分析情景设计 |
第3章 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1 气候要素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3.2 径流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第4章 基于VIC-Dinamica EGO耦合模型的研究区径流变化分析 |
4.1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 |
4.1.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4.1.2 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 |
4.1.3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综合影响 |
4.1.4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分离影响 |
第5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未来水资源评估 |
5.1 未来气候情景 |
5.2 未来土地利用情景 |
5.3 未来径流动态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InVEST模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念及分类 |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
1.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 |
1.3.4 InVEST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情况 |
第3章 InVEST模型原理与数据处理 |
3.1 模型原理 |
3.1.1 水源涵养模块 |
3.1.2 水土保持模块 |
3.1.3 水质净化模块 |
3.1.4 生境质量模块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 |
3.2.2 水源涵养 |
3.2.3 水土保持 |
3.2.4 水质净化 |
3.2.5 生境质量 |
第4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
4.1 水源涵养功能 |
4.1.1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分析 |
4.1.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背景下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差异性 |
4.2 水土保持功能 |
4.2.1 土壤侵蚀量时空变化分析 |
4.2.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背景下水土保持功能空间差异性 |
4.3 水质净化功能 |
4.3.1 水质净化功能时空变化分析 |
4.3.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背景下水质净化功能空间差异性 |
4.4 生境质量 |
4.4.1 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
4.4.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背景下生境质量空间差异性 |
第5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重要性分级 |
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分析 |
5.2 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
5.3 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三生空间”的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三生空间”分类体系研究 |
1.3.2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
1.3.3 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植被土壤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 |
2.2.2 数字高程数据(DEM) |
2.2.3 矢量数据 |
2.2.4 社会经济数据 |
第3章 土地利用功能结构变化 |
3.1 “三生”用地现状及分布特征分析 |
3.1.1 “三生”用地现状分析 |
3.1.2 坡度分析 |
3.1.3 水域分析 |
3.1.4 道路缓冲区分析 |
3.1.5 建设用地缓冲区分析 |
3.2 “三生”用地变化速度分析 |
3.3 “三生”用地转移方向分析 |
第4章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变化 |
4.1 “三生”用地变化轨迹分析 |
4.2 “三生”用地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1 “三生”用地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三生”用地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三生”用地重心转移分析 |
第5章 土地利用功能转变的生态环境响应 |
5.1 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分析 |
5.1.1 生态环境质量时间演变分析 |
5.1.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演变分析 |
5.2 土地利用功能转变生态贡献率分析 |
5.3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库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2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 |
1.2.3 富营养化评价 |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2.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1.5 社会经济 |
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2.2.1 基础数据收集 |
2.2.2 库湾汇水区划分 |
2.2.3 典型库湾选取 |
2.2.4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数据提取 |
2.3 野外监测与室内试验 |
2.3.1 库湾样点布设 |
2.3.2 原位监测与采样方法 |
2.3.3 室内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时空交互分析 |
2.4.2 K均值聚类 |
2.4.3 偏最小二乘回归 |
2.4.4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
2.4.5 富营养化评价 |
3.蓄水初期典型库湾水质时空变异规律 |
3.1 典型库湾水质指标时空变化 |
3.2 典型库湾水质聚类与其时空动态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典型库湾氮磷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 |
4.2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周期性变化 |
4.3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与汇水区景观背景之间的联系 |
4.3.1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影响 |
4.3.2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典型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1 典型库湾水体水质参数与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 |
5.2 库湾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对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
5.2.1 蓄水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
5.2.2 泄洪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防治对策 |
6.1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
6.1.1 蓄水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
6.1.2 泄洪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
6.2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
6.2.1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
6.2.2 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 |
6.2.3 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 |
6.2.4 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 |
6.2.5 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
致谢 |
(5)农业生产活动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环境的影响及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安全评价现状 |
1.3.2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
1.3.3 灰水足迹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
1.4.2 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
1.4.3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评价 |
1.4.4 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农田土壤的影响 |
1.4.5 水源地生态安全及预测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水源地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情况 |
2.2.2 土壤和植被特征 |
2.2.3 水资源状况 |
2.2.4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水源地产业概况 |
2.3.2 水源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 |
2.3.3 人口变化特征 |
2.3.4 水源地城镇化率变化动态 |
2.4 研究区农业生产情况 |
2.4.1 种植业概况 |
2.4.2 养殖业概况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3.1 水源地水样、土样的调查方法 |
3.1.1 水体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1.2 水质评价方法 |
3.1.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
3.1.4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
3.2 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影响估算 |
3.2.1 面源污染估算模型 |
3.2.2 灰水足迹的计算 |
3.2.3 农业活动对农田环境安全风险预警 |
3.3 生态安全评估方法 |
3.4 生态安全预测方法 |
3.5 数据来源 |
3.6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
4.1 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变化特征 |
4.1.1 河流水温变化特征 |
4.1.2 河流pH变化特征 |
4.1.3 河流溶解氧变化特征 |
4.1.4 河流电导率变化特征 |
4.1.5 河流氨氮变化特征 |
4.1.6 河流硝氮变化特征 |
4.1.7 河流总氮变化特征 |
4.1.8 河流总磷变化特征 |
4.1.9 河流化学需氧量变化特征 |
4.2 水源地流域水质评价 |
4.2.1 水源地水体的主要污染物 |
4.2.2 水源地流域季节性水质评价 |
第五章 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
5.1 水源地种植业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
5.1.1 种植业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
5.1.2 种植业污染的灰水足迹评价 |
5.2 水源地养殖业对水环境的影响 |
5.2.1 畜禽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
5.2.2 畜禽污染的灰水足迹评价 |
5.3 水源地生活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
5.3.1 生活源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生活源污染灰水足迹评价 |
5.4 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
5.4.1 农业生产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
5.4.2 农业生产污染灰水足迹评价 |
第六章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评价 |
6.1 水源地土壤pH状况 |
6.1.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pH值特征 |
6.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pH值评级特征 |
6.2 水源地土壤有机质特征 |
6.2.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质特征 |
6.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质评级特征 |
6.3 水源地土壤全氮特征 |
6.3.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氮特征 |
6.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氮评级特征 |
6.4 水源地土壤全磷特征 |
6.4.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磷特征 |
6.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磷评级特征 |
6.5 水源地土壤碱解氮特征 |
6.5.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碱解氮特征 |
6.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碱解氮评级特征 |
6.6 水源地土壤速效磷特征 |
6.6.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速效氮特征 |
6.6.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速效磷评级特征 |
6.7 水源地土壤肥力评价 |
第七章 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农田土壤的影响 |
7.1 农业化肥的环境风险评价 |
7.1.1 化肥施用对耕地氮磷负荷特征 |
7.1.2 化肥施用的环境风险评价 |
7.2 畜禽粪便对农田的影响评估 |
7.2.1 畜禽粪便耕地氮磷负荷特征 |
7.2.2 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评价 |
7.3 生活污水产污对农田的影响评估 |
7.3.1 生活污水产生的氮磷耕地负荷特征 |
7.3.2 生活污水氮磷的耕地负荷评价 |
第八章 生态环境安全评价及预测 |
8.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2 各层权重的确定 |
8.3 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 |
8.3.1 安康市生态安全评价 |
8.3.2 汉中市生态安全评价 |
8.3.3 商洛市生态安全评价 |
8.3.4 十堰市生态安全评价 |
8.3.5 南阳市生态安全评价 |
8.3.6 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 |
8.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生态安全预测 |
第九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9.1 讨论 |
9.2 结论 |
9.3 建议 |
9.4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9.4.1 主要创新点 |
9.4.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河流碳含量及其同位素特征的动态格局 ——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全球碳循环 |
1.1.2 河流碳运输 |
1.1.3 全球变化下的河流碳输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碳动态的影响因素 |
1.2.2 碳稳定同位素在河流碳循环中的应用 |
1.2.3 汉江研究现状 |
1.3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汉江上游流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1 地理水文 |
2.1.2 气候降雨 |
2.1.3 地质地貌 |
2.1.4 土壤植被 |
2.1.5 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 |
2.2 研究区域主要环境问题 |
2.2.1 水环境污染 |
2.2.2 土地利用过度开发 |
2.2.3 水土流失严重 |
第3章 河流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差异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点设置 |
3.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河流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差异 |
3.3.2 河流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3.3.3 河流水环境因子的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河流碳含量和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点设置 |
4.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河流水环境指标和TSS的时空变化 |
4.3.2 河流碳含量的时空变化 |
4.3.3 河流碳稳定同位素值的时空变化 |
4.3.4 河流水环境指标与碳含量及稳定同位素值之间的关系 |
4.3.5 河流环境因子对河流δ~(13)C-DIC、δ~(13)C-POC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
4.4 讨论 |
4.4.1 河流溶解无机碳DIC的影响因子与来源 |
4.4.2 河流有机碳的影响因子与来源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对河流碳含量及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点设置 |
5.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下河流水环境指标和TSS的时空变化 |
5.3.2 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下河流碳含量的时空变化 |
5.3.3 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下河流碳稳定同位素值的时空变化 |
5.3.4 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下河流水环境指标与碳含量及稳定同位素值之间的关系 |
5.3.5 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下环境、气候和空间因子对河流碳含量及同位素值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差异对河流无机碳的影响 |
5.4.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差异对河流有机碳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农户环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
1.2.2 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关系研究 |
1.2.3 产业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关系研究 |
1.2.4 土地利用/覆盖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关系研究 |
1.2.5 农户环境行为研究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水源地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特征 |
2.2.2 植被土壤特征 |
2.2.3 气候特征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3.1 产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 |
2.3.2 人口及经济收入 |
2.4 水文水质特征 |
2.4.1 水文特征 |
2.4.2 水质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基于“清单法”对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 |
3.1.2 化肥环境安全阈值与施用量合理性评价 |
3.1.3 畜禽养殖量环境安全预警分析 |
3.1.4 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农民经济收入与面源污染关系的实证 |
3.1.5 农业面源污染与产业发展的脱钩分析 |
3.1.6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的LMDI分解 |
3.1.7 水样的采集及水质的测定 |
3.1.8 土地利用/覆盖与水质之间关系研究 |
3.1.9 基于社会调查方法研究农户环境行为 |
3.2 数据来源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3.1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变化分析 |
3.3.2 结构方程模型 |
3.3.3 数据处理软件 |
第四章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
4.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4.2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时空分析 |
4.2.1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时间特征 |
4.2.2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结构特征 |
4.2.3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强度特征 |
4.3 水源地化肥使用量与环境安全阈值分析 |
4.3.1 水源地化肥使用量特征 |
4.3.2 水源地化肥使用量时空变化特征 |
4.3.3 水源地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 |
4.3.4 水源地化肥施用量合理性评价 |
4.4 水源地畜禽养殖量时空变化特征及环境安全预警分析 |
4.4.1 水源地各畜禽养殖量空间特征 |
4.4.2 水源地各畜禽养殖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4.3 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空间分布与组成结构特征 |
4.4.4 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4.5 水源地畜禽养殖污染预警分析 |
4.5 小结 |
4.5.1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特征 |
4.5.2 化肥施用特征 |
4.5.3 畜禽养殖污染特征 |
第五章 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民经济收入的关系 |
5.1 理论模型的建立 |
5.1.1 基础模型 |
5.1.2 面板STIRPAT模型 |
5.2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与农民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 |
5.2.1 变量的描述 |
5.2.2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
5.2.3 农民经济收入与TN负荷 |
5.3 化肥施用量与农民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 |
5.3.1 变量的描述 |
5.3.2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
5.3.3 农民经济收入与化肥施用量 |
5.4 畜禽养殖污染与农民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 |
5.4.1 变量的描述 |
5.4.2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
5.4.3 农民经济收入与畜禽养殖污染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面源污染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6.1 农业面源污染与第一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6.1.1 TN负荷与第一产业发展的脱钩分析 |
6.1.2 TN负荷变化的影响因素LMDI分解 |
6.2 化肥使用量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6.2.1 化肥使用量与农业发展的脱钩分析 |
6.2.2 化肥使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LMDI分解 |
6.3 畜禽养殖污染与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6.3.1 畜禽养殖污染与牧业发展的脱钩分析 |
6.3.2 畜禽养殖污染的影响因素LMDI分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地利用/覆盖对水质的影响 |
7.1 水源地土地利用/覆盖 |
7.2 土地利用/覆盖对水质的影响 |
7.2.1 库区土地利用/覆盖状况 |
7.2.2 选择子流域概况 |
7.2.3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效应与水质之间的关系 |
7.3 景观空间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
7.3.1 尺度效应分析 |
7.3.2 景观空间配置与水质之间的关系 |
7.4 景观格局与水质之间的关系 |
7.4.1 丰水期景观格局与水质之间的关系 |
7.4.2 枯水期景观格局与水质之间的关系 |
7.5 小结 |
第八章 农户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8.1 理论背景与假设 |
8.2 问卷的编制 |
8.3 样本基本信息 |
8.4 结构方程模型 |
8.4.1 测量模型 |
8.4.2 结构模型 |
8.4.3 环境知识的干扰效应 |
8.5 小结 |
第九章 农户环境行为模型的优化 |
9.1 理论背景 |
9.1.1 计划行为理论(TPB) |
9.1.2 保护动机理论(PMT) |
9.2 综合模型及假设 |
9.3 问卷的编制 |
9.4 样本信息的描述 |
9.5 结构方程模型 |
9.5.1 测量模型 |
9.5.2 结构模型 |
9.6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10.2.1 讨论 |
10.2.2 研究结果在管理中的应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丹江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相关研究进展 |
1.2.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区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的获取 |
2.3.1 土地利用类型的确定 |
2.3.2 分类方法与过程 |
2.3.3 精度检验和分类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景观格局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方法 |
3.1.2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方法 |
3.1.3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特征 |
3.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3.2.2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
3.2.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3.2.4 景观格局分析 |
3.3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3.3.1 自然因素 |
3.3.2 人为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原理 |
4.1.2 评价指标 |
4.1.3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4.2 基于改进赋权方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4.2.1 评价模型构建 |
4.2.2 评价单元划分 |
4.2.3 评价标准 |
4.3 权重的确定 |
4.3.1 PCA和 AHP的组合方法的思想 |
4.3.2 PCA方法确定权重 |
4.3.3 AHP方法确定权重 |
4.3.4 PCA和 AHP的组合方法确定权重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2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响应时空分异 |
4.5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问题与对策 |
5.1 土地利用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可持续发展受阻 |
5.1.2 土地利用率偏低 |
5.1.3 生态环境效益的提高存在隐患 |
5.2 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对策与建议 |
5.2.1 提高土地利用率 |
5.2.2 制定完善的研究区国土规划政策 |
5.2.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5.2.4 创新发展理念,优化生态环境建设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的确定 |
2.1.1 汉江流域 |
2.1.2 研究区界定 |
2.2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
2.2.1 地质地貌特征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文特征 |
2.2.4 土壤特征 |
2.2.5 植被特征 |
2.2.6 自然资源 |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3.1 研究区行政区划 |
2.3.2 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 |
3 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
3.2.2 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特征 |
3.2.3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特征 |
3.2.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3.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3.1 景观指数筛选 |
3.3.2 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度 |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
4.1.4 重心模型 |
4.1.5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 |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数量变化 |
4.2.2 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 |
4.3.1 评价单元的划分 |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的动态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
5.1 研究方法 |
5.1.1 水资源供给功能计算 |
5.1.2 土壤保持功能计算 |
5.1.3 固碳功能计算 |
5.1.4 产品供给功能计算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异 |
5.3.1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资源供给功能分析 |
5.3.2 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功能分析 |
5.3.3 土地利用变化的固碳功能分析 |
5.3.4 土地利用变化的产品供给功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湖北汉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变化研究 |
6.1 基于可拓理论的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
6.1.1 可拓学与可拓集理论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评价信息提取 |
6.1.4 评价模型构建 |
6.1.5 生态安全标准厘定 |
6.2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
6.2.1 流域生态安全指标关联度等级分析 |
6.2.2 流域生态安全综合安全等级分析 |
6.2.3 流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 |
6.3 本章小结 |
7 湖北汉江流域生态安全管理政策建议 |
7.1 土地政策 |
7.1.1 集约节约建设用地,推进绿网绿块生态工程 |
7.1.2 严守耕地红线,建立稳产高产农田 |
7.1.3 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林相工程改造 |
7.2 财政政策 |
7.2.1 推进绿色税收等绿色金融体系实施 |
7.2.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公平发展 |
7.3 投资政策 |
7.3.1 加强基础环保设施和环保治理投入 |
7.3.2 鼓励清洁能源和节水产业投资 |
7.3.3 拓宽区域绿色产业投融资渠道 |
7.4 产业政策 |
7.4.1 推进产业升级与发展转型 |
7.4.2 推动特色产业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 |
7.4.3 推进生态产业,严防工农业污染 |
7.5 人口政策 |
7.5.1 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生态道德意识 |
7.5.2 引导人口平稳有序转移和集聚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会议 |
致谢 |
(10)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1.2 汉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1.2.1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3 水电梯级开发对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1.2.4 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研究进展 |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
1.3.1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1.3.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设计思路 |
2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2.1 汉江流域概况 |
2.1.1 汉江流域自然概况 |
2.1.2 汉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2.2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2.2.1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2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
2.2.3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变化的作用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影响 |
3.1 汉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 |
3.1.1 汉江流域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
3.1.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2 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3.2.1 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3.3 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
3.3.1 水资源承载力预测模型 |
3.3.2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影响 |
4.1 汉江流域城区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
4.1.1 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模型 |
4.1.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4.2 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预测 |
4.2.1 水环境承载力预测模型 |
4.2.2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5 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5.1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构建 |
5.1.2 单项指标计算方法 |
5.1.3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5.2 汉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 |
5.2.1 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压力量化 |
5.2.2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5.2.3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6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
6.1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情况及分析 |
6.1.1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概况 |
6.1.2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规律分析 |
6.1.3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原因分析 |
6.2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
6.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择 |
6.2.2 汉江仙桃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
6.2.3 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
6.3 汉江水华发生多因子响应面分析 |
6.3.1 汉江仙桃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响应面分析 |
6.3.2 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响应面分析 |
6.4 汉江水华发生预测 |
6.4.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4.2 流域水华发生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7.1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7.1.1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
7.1.2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定量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分析 |
7.1.4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预测 |
7.2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7.2.1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及指标量化 |
7.2.2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7.3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预测 |
7.3.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7.3.2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与发表及待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南阳盆地)土地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 刘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2]基于InVEST模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 马方正. 湖北大学, 2021(02)
- [3]基于“三生空间”的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D]. 李明蔚. 湖北大学, 2021(02)
- [4]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D]. 李楠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农业生产活动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环境的影响及安全评价[D]. 杨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6]河流碳含量及其同位素特征的动态格局 ——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D]. 韩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19(02)
- [7]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农户环境行为研究[D]. 王彦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8]丹江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D]. 贾策.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研究[D]. 杨倩. 武汉大学, 2017(06)
- [10]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李柏山. 武汉大学, 2013(03)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河流污染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农用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