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钢厚板坯连铸热装直轧工程设计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东,李建新,刘宏强,钟金红[1](2019)在《深度融合的全球研发平台的构建与成效》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钢铁产业进入了产能增长与规模扩张的后发展时期,钢铁需求下滑,实现结构转型与质量导向成为行业共识。在钢铁行业竞争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的现实竞争中,河钢汇聚全球技术创新要素,打造了全球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开放的创新平台,共同参与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和前瞻性问题研究。探索了一条适应国内钢铁行业需求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新模式,促进了一批优秀技术成果落地,有力地推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助推河钢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李爱臣[2](2017)在《板坯铸机直形结晶器锥度偏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续铸钢技术是钢铁业中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近年来,连铸装备技术人员通过自主开发、跟踪转化、联合设计等手段对先进连铸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连铸机设计水平取得很大进步。然而,在连铸设备的先进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等方面还需加强、提高。北海诚德镍业180/200×1600mm不锈钢板坯连铸机,是完全设计制造,为机、电、液和浇铸工艺总承包的交钥匙工程。该连铸机为直弧形连铸机,冷态铸坯厚度规格为180mm和200mm;冷态铸坯宽度规格为10301536mm;200mm厚度铸坯的最高拉速1.15m/min。铸机生产钢种为300系奥氏体不锈钢,设计年产量为70万吨。结晶器作为连铸机的“机头”,也被称为连铸机的“心脏”。本文结晶器为组合式直形结晶器,结晶器长度为900mm,新铜板厚度为45mm。结晶器的内腔采用倒锥度,以适应钢液的收缩,锥度是为消除铜板与凝固坯壳间的气隙而设。合适的倒锥度有利于提高铸坯的表面质量。组合式直形结晶器普遍存在的锥度偏移问题,锥度偏移问题一直是设备设计、运行过程中重点防范的对象。本课题所做的工作主要有:(1)根据304不锈钢的浇铸工艺,并结合用户的试生产经验,对结晶器内钢液的凝固坯壳厚度进行计算,完成结晶器锥度的设计。(2)分别从结晶器铜板、夹紧装置、窄边调宽机构等方面入手,对引起锥度偏移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3)设计合适的铜板和镀层以降低铜板磨损对结晶器锥度的影响,并提高结晶器的寿命。(4)对宽边夹紧装置进行设计,确保宽边锥度的可靠性,并保证对窄边铜板有效夹紧。(5)对窄边液压手动调宽方式进行改造设计,运用有限元对改造后的调宽机构的螺纹副零件进行力学分析,提高窄边锥度的调整精度,有效控制窄边铜板在连铸过程中“锥度偏移”的量。以上的成果已在北海诚德镍业的二期连铸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反映。
韩珍堂[3](2014)在《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完善国民经济产业支撑,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大而不强”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明显特征,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供给制约;产业服务化意识薄弱”等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钢铁工业如何适应国家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方法,培育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优势、分析竞争力提升战略,推动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对钢铁工业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并针对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第二部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以及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本文研究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切入点。第三部分首先从整个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与演进角度进行阐述,对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几个钢铁工业强国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及内在演变规律,为后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从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阐述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部分从企业角度对国内外竞争优势明显的钢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细分到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继而通过企业竞争力提升拓展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探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第六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提出在现阶段以“产业服务化转型、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产能压缩和产业集中、资源控制、质量控制、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为着力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八种战略选择。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刘云峰[4](2013)在《VAI结晶器振动反向控制模型及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晶器是连铸设备上的关键部件,研究人员称之为连铸设备的“心脏”,而结晶器振动技术是连铸工艺上的核心技术,结晶器振动波形及振动参数的合理选择对铸坯质量有重要影响。由于热装轧制和直接轧制不仅节约能源,还缩短加工周期,因此以高质量为基础、以高拉速为核心的高效连铸技术日益受到重视。结晶器液压非正弦振动技术是高效连铸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可在浇注的过程中灵活调整振幅、频率、波形偏斜率,以取得最佳的负滑动时间及保护渣流动效果。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结晶器振动波形及参数的研究减小振痕深度、提高保护渣消耗量,使得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改善,以减少由于振痕导致的铸坯表面修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波形的构造、反向控制模型的研究和振动参数的优化等。非正弦波形是在正弦波形的基础上构造的,通过合理、正确的推导,给出了负滑动时间、正滑动时间、负滑动率、负滑动超前量等各工艺参数的函数表达式,并建立了振动参数之间的同步控制模型;结合反向控制模型及奥钢联提供的20组振动参数,对振动参数的确定过程成功进行了解析,为连铸工艺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进行了反向控制模型图形化用户界面的设计;开发了振痕深度、保护渣消耗量预测模型,并就振动参数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实际生产中振动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红乾[5](2012)在《特厚板的开发与探伤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超高层、大跨度钢结构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机械和建筑用厚钢板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钢板厚度规格要求不断增加,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我国100mm以上的特厚板主要采用模铸钢锭生产,这种方法存在制造周期长、能耗高,生产成本高、工作环境条件差等问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采用用厚连铸坯生产特厚板具有成材率高,生产效率高、工作环境好,能耗相对较低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所采用,采用厚连铸坯生产特厚板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首秦、南阳汉冶特钢和新余钢铁等企业也新建了一批400mmm以上的特厚板连铸机,这些为我国采用连铸坯生产特厚板创造了硬件条件。本文结合东北大学与某宽厚厂合作开发优质特厚板课题,开展利用厚连铸坯开发100mm以上的特厚板的工业试验研究。针对特厚板开发过程中出现探伤合格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探伤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从机理上揭示影响探伤合格率的因素和产生探伤缺陷的内在原因。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开展了热轧105-160mm Q345级特厚板的工业试制。采用普通的C-Mn‘钢,通过加大铸坯加热时间,合理的道次压下量分配,轧后缓冷等工艺措施,成功使用300mm的连铸坯生产出105mm Q345E-Z35的特厚板,-40℃条件下钢板中心部位的平均冲击功达到98J,z向断面平均收缩率达到42%;采用400mmm的连铸坯成功试制出符合Q345D-Z25要求的130mm特厚板和符合Q345C-Z25要求的150、160mm特厚板,探伤检验均满足探伤要求。(2)进行了100mm以上Q345q桥梁钢的工业试制。采用400mm厚的普通C-Mn连铸坯,轧制过程采用两阶段控轧,合理道次压下量分配等措施,进行110mmQ345q桥梁钢的工业试制。试制钢板热轧状态性能达到Q345qD-Z35的要求,钢板中心部位-20℃条件下的冲击功都大于50J,z向断面收缩率都大于38.5%,最高达到45.8%。(3)分析了中厚板生产中的常见探伤缺陷的特点,对比分析白点和氢脆缺陷的特征,提出氢和内应力是造成探伤缺陷的主要原因,明确了探伤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方向。(4)分析氢在钢中的扩散特点,建立钢板内部氢扩散逸出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各工艺条件对氢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厚度越大,氢扩散越困难;钢板心部的氢扩散逸出的所需时间与钢板厚度的平方成正比;在空冷过程中,20mm以下的钢板内部绝大部分氢可自然逸出,氢的影响效果非常有限;20mm以上的钢板空冷过程内部氢扩散逸出量有限,需要采取缓冷工艺进行排氢。(5)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依据热弹塑性数学模型,对特厚板轧后加速冷却相变过程及随后冷却过程中的瞬时温度场、应力应变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相变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应变场的变化规律。特厚板轧后水冷过程会在钢板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温度梯度,引起相变的不均匀性,造成钢板内部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当钢板冷速较快时,钢板内部残余应力呈现表层受压,心部受拉的特点,当冷速相对较慢时,钢板内部残余应力呈现表层和中心受压,1/4厚度处受拉应力的作用的特点。
张勇福[6](2012)在《CSP生产高强钢再结晶及强化机理》文中提出CSP薄板的强度略高于传统热连轧同类产品,显示了其生产高强钢的优势。因此,本课题研究了CSP工艺的再结晶及组织演变规律,旨在为设计700Mpa级高强钢的成分和轧制工艺提供参考,最后分析了各强化机制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贡献,重点研究了析出强化的作用。本论文引入热模拟研究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试验钢的软化机制。 σ ε曲线显示,高变形温度或低应变速率更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而θ σ曲线的拐点特征可用于确定试验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利用数学方法得试验钢的Zenner-Hollomon参数为Z=ε&exp(329.074/RT)=3.82×10-3σp7.015,进一步可得ε&=0.1s-1时试验钢的σc/σp,εc/εp分别为0.83,0.37,与C-Mn钢的报道值相符。强化机制分析表明:只有同时保证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效果,才能使屈服强度高于700Mpa。其中,铁素体晶粒尺寸受累计变形量影响,压下率为97%时,成品板铁素体晶粒尺寸为5.6μm,接近CSP技术的极限能力;而TiC析出量与碳含量相关,低碳试验钢(0.065%C, wt)轧后TiC体积分数为0.0527%,高于高碳试验钢(0.195%C, wt)的0.0137%。
赵兴宇[7](2012)在《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宽厚板产能严重过剩,再加上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低迷,钢铁行业一直处在亏损状态。加热炉是轧钢生产线的重要设备之一,加热炉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提高成品钢板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提高首钢中厚板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加热炉的生产能力,提高加热炉温度控制精度,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就必须对现有控制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进和创新。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蓄热式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对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加热炉电控系统和仪控系统的具体设备、工艺参数和控制要求。分析了加热炉电控的详细工艺流程以及工作原理。论文对加热炉L1(一级)、L2(二级)和L3(三级)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以首秦4300生产线加热炉为背景,对首秦加热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包括一级自动化系统、二级自动化系统和三级自动化系统。其中一级自动化系统主要负责现场机械、液压、气动等设备的控制和信号连锁及逻辑判断;二级自动化系统主要负责一级设定值的生成、过程值系统优化、生产数据传递及记录等;三级自动化系统主要负责PDI数据的下达、生产计划的生成、生产结果的处理评估等。本文最后结合工程应用实际对PDI输入系统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和优化方案,达到了简化操作、减缓劳动强度、降低数据出错率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论文概括了加热炉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系统的设想,并展望了该系统在今后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辛学武[8](2011)在《低合金高强度钢板柔性制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钢铁这一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其典型特点是大型化、连续化、集约化,一个浇次生产几千吨。但是,用户对钢铁产品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和优质化,如实际供货仅为几张钢板十几吨量。市场需求与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之间产生了较大矛盾。这个矛盾由于供需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而变得更为突出,且解决这一矛盾的责任越加转移到钢材生产者自身,使得研究和开发柔性制造技术势在必行。柔性制造技术是指轧制过程具有较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轧制技术,是在现代金属生产流程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按照用户的需求组织生产,解决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结合济钢三炼钢中厚板生产线,以345MPa和460MPa级低合金高强度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工业生产中化学成分、冶炼、TMCP轧制工艺前提下,采用不同的轧制和冷却工艺生产出不同性能要求的钢板,系统开发了345MPa-460MPa级几十个牌号柔性制造技术,将冶炼钢种压缩到几个,明确了相应钢种柔性轧制的成分设计、冶炼和轧制方案,为批量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345MPa级试验板而言,屈服强度随着冷速加快而显着增加;冲击韧性基本上随着终轧温度升高和冷却速度加快而降低,冷速减慢有益于韧性保证。晶界和强化相的存在及其综合影响是导致该板性能变化的基本原因。(2)对于460MPa级试验板而言,随着终轧温度升高,强度增加而韧性降低;随着冷速加快和终冷温度降低,强度增加而韧性变化不大。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强化作用和韧性削弱作用以及多边形铁素体的细晶韧化作用决定了该板性能的变化。(3)用不同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条件相组合的柔性制造工艺,可以获得不同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对应的强韧性配合,满足同一成分下不同质量等级的345MPa~460MPa级钢板的性能要求。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减轻了排产和炼钢工序的生产难度,较好地解决了用户个性化(如10多吨钢板)需求与钢铁生产大型化(120吨转炉)、连续化(连铸18炉次2500-2700吨)、集约化之间的矛盾。由此开发了成熟的柔性制造技术,成为济钢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陈永民[9](2009)在《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研究》文中提出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项目是根据首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宝业公司的自身发展情况,组建的合资公司,项目将建设成为技术装备先进、消耗低、经济效益高,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钢铁高端产品生产基地。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建成后,可以解决项目所在地乃至国内外特种钢材产能远小于需求的现况,可以使项目所在地工业布局和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促进项目所在地经济的协调发展,并起到辐射毗邻地区,带动其发展的作用。经计算,本项目投产后,平均每年将增加销售收入约1531263万元,增值税86878万元,所得税约57005万元。项目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本论文从技术与经济两方面入手,对项目的建设进行了立项研究:首先,指出了建设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项目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介绍了项目拟规划的生产规模和目标。第二,分析了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项目的竞争力。通过项目钢铁市场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识别项目的竞争力,总结出企业可选择的市场空间,进而明确项目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市场定位。第三,对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项目的设备选型和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依次进行了高炉、转炉、连铸机、轧钢设备选型及配置,工艺方案的选择,重点提出了循环经济工艺在项目中的应用。第四,从投资角度对项目进行了财务评价。对项目投资的财务指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项目投资回收期短,内部收益率高的结论;进一步通过对敏感性进行分析,指出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最后,总结了该项目工艺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项目的竞争力强,经济效益良好,具有较好的立项条件,应该抓住机会加快建设发展。
殷瑞钰[10](2008)在《我国炼钢-连铸技术发展和2010年展望》文中认为系统总结了2000年以来国内炼钢-连铸技术的发展和主要的技术成果,分析了目前炼钢-连铸生产技术的主要问题,并对2010年我国炼钢-连铸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阐述。为进一步提高国内炼钢-连铸的生产技术水平,必须确立21世纪新一代钢铁厂的新理念和新目标,通过对炼钢-连铸生产过程的系统优化、解析与集成,建立起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的生产平台。讨论了洁净钢生产平台建设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解决方法和具体措施。
二、济钢厚板坯连铸热装直轧工程设计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钢厚板坯连铸热装直轧工程设计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深度融合的全球研发平台的构建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河钢集团简介 |
2 全球研发平台的构建与创新做法 |
2.1 河钢全球研发平台的构建 |
(1)构建双架构协同研发平台 |
(2)打造全球技术创新平台 |
(3)建立EVI服务平台 |
(4)组建高新技术互联平台 |
(5)开放式国际交流平台 |
2.2 全球研发平台的创新做法 |
(1)顶层设计,确定研究方向 |
(2)走出去,注重国际战略 |
(3)市场导向,实现循环创新 |
(4)起底调研,注重精准对接 |
(5)联合组队,突出协同创新 |
(6)实体管理,职能到点到位 |
3 全球研发平台助推河钢技术进步 |
3.1 工艺-装备-产品-服务一体化创新机制,形成创新合力 |
3.2 精准靶向攻关,解决产线瓶颈难题 |
(1)微合金钢连铸坯角部裂纹控制技术提升品种钢质量 |
(2)智能化平面形状控制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
(3)氧化铁皮控制技术显着改善热轧带钢表面质量 |
3.3 强强联合,担当国家角色,承担国家重大专项 |
(1)研发高效清洁提钒技术,实现钒铬资源高效清洁利用 |
(2)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超低排放 |
(3)基于高炉炉料结构优化的污染物源头减排技术实现多项技术引领 |
(4)建设直轧示范线实现负能制造 |
3.4 系统创新,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引领 |
(1)烟气粉尘物综合治理实现行业领先 |
(2)能源循环再利用 |
3.5 致力前沿,厚植钢铁引领创新动力 |
(1)尾矿预富集悬浮焙烧技术实现复杂难选铁矿石高效利用 |
(2)氧化物冶金技术提升产品性能 |
(3)热压铁焦高炉炼铁技术研究助推高炉炼铁低碳化 |
3.6 引入高新技术,赋予钢铁产业新动能 |
(1)融入“5G+智能制造技术” |
(2)发展增材制造技术 |
(3)开发氢能及其利用技术 |
3.7 打造高水平产学研人才培养平台 |
(1)河钢产线为创新平台提供实训基地 |
(2)创新平台为河钢提供人才培养支持 |
(3)培养企业高学历高层次人才 |
4 全球研发平台实施效果 |
(1)促进了河钢的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 |
(2)解决了产线瓶颈技术难题,提升产品质量 |
(3)产线装备水平提升,多项技术实现首创 |
(4)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绿色引领 |
(5)提升了河钢技术进步和引领实力 |
(6)提升河钢的全球影响力 |
5 结论 |
(2)板坯铸机直形结晶器锥度偏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连铸技术概述 |
1.1.1 连铸在钢铁技术中的地位 |
1.1.2 连铸技术的发展 |
1.2 直弧形板坯连铸机概述论 |
1.3 板坯连铸机直形结晶器概述 |
1.3.1 结晶器锥度的作用 |
1.3.2 结晶器锥度研究现状 |
1.4 锥度偏移问题概述及研究现状 |
1.4.1 锥度偏移问题概述 |
1.4.2 关于控制锥度偏移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5.1 课题的来源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2 直形结晶器的参数 |
2.1 拉坯速度 |
2.2 结晶器的长度 |
2.3 铸坯凝固坯壳厚度计算 |
2.3.1 结晶器出口凝固坯壳厚度计算 |
2.3.2 二次冷却区凝固坯壳厚度计算 |
2.3.3 凝固坯壳厚度计算手段 |
2.4 钢水条件 |
2.4.1 液相线、固相线温度 |
2.4.2 浇注温度和过热度 |
2.5 结晶器的锥度 |
2.5.1 宽边锥度 |
2.5.2 窄边锥度 |
2.6 本章小结 |
3 结晶器锥度偏移问题分析 |
3.1 铜板过度磨损 |
3.2 铜板位置“漂移” |
3.3 窄边锥度偏移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晶器锥度偏移问题对策 |
4.1 铜板 |
4.1.1 铜板材料 |
4.1.2 铜板热面镀层 |
4.1.3 铜板水缝 |
4.2 夹紧装置 |
4.2.1 预夹紧力确定 |
4.2.2 碟簧组合形式确定 |
4.2.3 液压打开装置 |
4.2.4 保险值“X”确定 |
4.3 窄边调整装置 |
4.3.1 窄边调整装置行程确定 |
4.3.2 手动螺旋调整装置机构 |
4.3.3 机械间隙对窄边锥度的影响 |
4.3.4 降低梯形螺纹副轴向侧隙的措施 |
4.3.5 窄边锥度调整规范 |
4.3.6 梯形螺纹副强度和刚度分析 |
4.3.7 梯形螺纹副自锁性 |
4.3.8 窄边调整装置 |
4.3.9 连铸过程中锥度偏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 |
一、 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二、 钢铁工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三、 钢铁工业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中的难点 |
二、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钢铁工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 动态能力理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 生产力、市场力学说 |
二、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学说 |
三、 综合生产能力学说 |
四、 产业集群学说 |
五、 其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钢铁工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一、 规模经济 |
二、 运营效率 |
三、 成本控制 |
四、 质量管理 |
五、 技术创新 |
六、 外部性约束 |
第三章 世界钢铁工业不同时期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演进及现状 |
一、 粗钢产量 |
二、 粗钢表观消费量 |
第二节 欧洲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二战前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期 |
二、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恢复期 |
三、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改扩建期 |
四、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调整期 |
五、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稳定发展期 |
第三节 美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1864 年~1880 年产业革命时期 |
二、 1881 年~1920 年工业化初期 |
三、 1920 年~1955 年工业化中期 |
四、 1956 年~1975 年工业化完成后期 |
五、 1975 年后“衰退期” |
第四节 日本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战后恢复时期(1946 年~1950 年) |
二、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1951 年~1955 年) |
三、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1956 年~1960 年) |
四、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1961 年~1970 年) |
五、 1970 年后 |
第五节 韩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起步阶段(1962 年~1972 年) |
二、 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阶段(1973 年~1981 年) |
三、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技术立国和稳定增长阶段(1982 年~1991 年) |
四、 工业腾飞阶段(1992 年后) |
第六节 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 |
一、 生产和消费 |
二、 产业布局及产业集中度 |
三、 技术装备水平 |
四、 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 |
五、 进入/退出壁垒 |
第二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 |
二、 产品结构失衡,高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
三、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广而散、多而小的结构态势 |
四、 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
五、 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 |
六、 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
七、 产业服务化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低 |
第五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企业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概述 |
一、 国外企业概述 |
二、 国内企业概述 |
第二节 钢铁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 生产经营分析 |
二、 财务分析 |
三、 启示 |
第六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服务化转型升级战略 |
一、 服务化转型升级 |
二、 建议 |
第二节 绿色发展战略 |
一、 环境保护能力 |
二、 建议 |
第三节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 |
一、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四节 产能压缩与产业集中战略 |
一、 产能过剩 |
二、 产业集中度 |
三、 建议 |
第五节 资源控制战略 |
一、 资源控制能力 |
二、 建议 |
第六节 质量先行战略 |
一、 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七节 效率提升战略 |
一、 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 |
二、 影响生产运营效率的因素 |
三、 建议 |
第八节 供应链成本领先战略 |
一、 供应链成本 |
二、 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VAI结晶器振动反向控制模型及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结晶器振动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状态 |
1.2.1 结晶器振动技术的起源 |
1.2.2 结晶器振动驱动装置 |
1.2.3 结晶器振动波形 |
1.3 结晶器振动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非正弦振动波形及参数的研究 |
2.1 非正弦振动波形函数推导 |
2.2 波形特征分析 |
2.3 动力学特性分析 |
2.4 非正弦振动参数 |
2.4.1 基本参数 |
2.4.2 工艺参数 |
2.5 同步控制模型 |
2.5.1 基于负滑动时间曲线的 vc-h 控制模型 |
2.5.2 基于负滑动时间等值曲线的 vc-f 控制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VAI 反向控制模型及参数研究 |
3.1 Dynaflex 简介 |
3.1.1 Dynaflex 振动设备 |
3.1.2 Dynaflex 液压振动系统 |
3.1.3 Dynaflex 振动特点 |
3.2 VAI 反向控制模型 |
3.3 VAI 非正弦反向控制模型及参数研究 |
3.3.1 第 5 组振动参数研究 |
3.3.2 第 12 组振动参数研究 |
3.3.3 第 13 组振动参数研究 |
3.3.4 其它组振动参数研究 |
3.4 VAI 正弦反向控制模型及参数研究 |
3.4.1 第 1 组振动参数研究 |
3.4.2 第 2 组振动参数研究 |
3.4.3 第 3 组振动参数研究 |
3.4.4 其他组振动参数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VAI 反向控制模型图形化用户界面的设计 |
4.1 VAI 反向控制模型振动参数确定过程 |
4.2 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简介 |
4.3 VAI 反向控制模型的 GUI 设计 |
4.4 VAI 反向控制模型 GUI 的功能及使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连铸坯表面质量的研究 |
5.1 连铸坯表面质量 |
5.2 振痕及保护渣消耗研究 |
5.2.1 振痕的形成 |
5.2.2 振痕间距与振痕深度 |
5.2.3 保护渣消耗 |
5.3 振痕深度及保护渣消耗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
5.4 振痕深度与振动参数的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特厚板的开发与探伤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特厚板概述 |
1.2.1 特厚板的应用领域及研究状况 |
1.2.2 特厚板的特点 |
1.2.3 国内外特厚板技术研究状况 |
1.3 特厚板的制造方法 |
1.3.1 用模铸大型钢锭生产特厚板 |
1.3.2 采用厚连铸板坯生产特厚板 |
1.3.3 焊接复合制造特厚板 |
1.3.4 锻造轧制复合法 |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特厚板轧制主要工艺要点确定 |
2.1 特厚板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1 连铸坯质量变差 |
2.1.2 钢板内部温度、相变和应力的不均匀性 |
2.1.3 特厚板轧制变形的不均匀性 |
2.2 特厚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要点 |
2.2.1 冶炼阶段要求 |
2.2.2 连铸过程铸坯质量控制 |
2.2.3 铸坯缓冷工艺 |
2.2.4 连铸坯加热 |
2.2.5 轧制规程设计 |
2.2.6 轧后缓冷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厚板现场工业试验 |
3.1 热轧105-160mm Q345级特厚板的工业试制 |
3.1.1 基本思路 |
3.1.2 选坯情况 |
3.1.3 轧制工艺 |
3.1.4 力学性能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5 试制总结 |
3.2 热轧100mm Q345q桥梁钢第一次工业试制 |
3.2.1 工艺思路 |
3.2.2 坯料选择 |
3.2.3 轧制工艺 |
3.2.4 热轧后钢板性能检验 |
3.2.5 Z向断口扫描电镜检验及分析 |
3.2.6 第一次试制小结 |
3.3 热轧110mmQ345q桥梁钢第二次工业试制 |
3.3.1 坯料选择 |
3.3.2 轧制工艺 |
3.3.3 钢板轧后性能检验与分析 |
3.3.4 试制钢板的微观组织及形成机制 |
3.3.5 第二次试制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探伤不合钢板的特征与探伤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 |
4.1 探伤不合钢板的共性特征 |
4.1.1 探伤不合钢板的钢种和厚度特点 |
4.1.2 探伤不合的钢板缺陷位置与类型 |
4.1.3 探伤不合钢板的低倍酸浸宏观形貌 |
4.1.4 探伤不合钢板的显微组织特征 |
4.1.5 探伤不合钢板的Z向断口形貌特征 |
4.2 引起钢板探伤不合的几种理论 |
4.2.1 夹杂物学说 |
4.2.2 中心偏析学说 |
4.2.3 疏松气孔未压合学说 |
4.2.4 白点与内应力学说 |
4.3 白点和氢脆特征与探伤不合钢板特征的相似性 |
4.3.1 白点和氢脆现象 |
4.3.2 白点缺陷与探伤缺陷的共性特征 |
4.3.3 白点和氢脆缺陷是引起钢板探伤不合的重要原因 |
4.4 白点缺陷的形成机制 |
4.5 探伤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方向 |
第5章 氢在钢中扩散过程与排氢工艺 |
5.1 钢中氢的基本知识 |
5.1.1 钢板中氢的来源及含量 |
5.1.2 氢在钢中的溶解度特点 |
5.1.3 氢的扩散系数特点 |
5.1.4 氢在钢板中的扩散过程 |
5.2 钢的排氢工艺 |
5.2.1 去氢退火 |
5.2.2 缓冷排氢 |
5.3 钢板中氢扩散排出模型 |
5.4 钢板中氢扩散过程的模拟 |
5.4.1 钢板厚度对氢扩散效果的影响 |
5.4.2 不同厚度的钢板对缓冷时间的要求 |
5.4.3 钢板空冷过程中氢扩散效果分析 |
5.5 各工艺因素对钢中氢扩散排出的影响 |
5.5.1 低温大压下轧制对氢扩散的影响 |
5.5.2 轧后快速冷却对氢扩散的影响 |
5.5.3 中心偏析对氢扩散的不利影响 |
5.6 特厚板的排氢工艺措施要点 |
第6章 特厚板轧后快速冷却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
6.1 钢板水冷过程模拟的基本原理与模型 |
6.1.1 钢板水冷过程中的瞬时温度场模型 |
6.1.2 钢板水冷相变过程的热弹塑性力学基本原理 |
6.1.3 求解热弹塑性问题所需的参数 |
6.2 特厚板水冷相变过程有限元模型 |
6.2.1 特厚板水冷相变过程的几何模型 |
6.2.2 模拟边界条件与参数取值 |
6.2.3 材料的热物性参数的取值 |
6.3 120mm钢板水冷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
6.3.1 温度场分布特点 |
6.3.2 钢板水冷过程应力场分布特点 |
6.3.4 120mm残余应力场分布的形成机制 |
6.4 80mm 钢板轧后水冷过程的模拟结果 |
6.4.1 温度场分布特点 |
6.4.2 应力场分布特点 |
6.4.3 钢板发生翘曲的原因 |
6.5 特厚钢板轧后快速冷却过程残余应力分布情况 |
6.6 钢板内部的残余应力对钢板探伤缺陷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CSP生产高强钢再结晶及强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简介 |
1.2 CSP 工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再结晶研究现状 |
1.3.2 强化机理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章 CSP 生产高强钢的再结晶规律研究 |
2.1 实验方案 |
2.2 流变应力曲线分析 |
2.2.1 σ-ε曲线分析 |
2.2.2 动态再结晶临界状态的确定 |
2.3 相关数学模型 |
2.3.1 再结晶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2 临界参数和峰值参数的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钢成分设计及轧制工艺制定 |
3.1 试验钢成分设计及其冶炼 |
3.2 700MPA 级高强钢轧制工艺设计 |
3.2.1 道次变形量设计 |
3.2.2 变形参数的设计 |
3.2.3 轧制温度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品板组织及强化机制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验钢成品板的组织分析 |
4.2.1 轧制工艺及其性能 |
4.2.2 组织分析 |
4.3 强化机制分析 |
4.3.1 固溶和位错强化 |
4.3.2 细晶强化 |
4.3.3 析出强化 |
4.3.4 试验钢强度来源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加热炉区工艺流程 |
1.3 加热炉L1、L2和L3系统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加热炉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
2.1 加热炉电气基础自动化概述 |
2.2 钢坯装炉的自动控制与设备连锁 |
2.3 液压站控制 |
2.4 汽化冷却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热炉仪表自动控制系统 |
3.1 概述 |
3.2 加热炉仪表自动化控制分析 |
3.2.1 炉温控制 |
3.2.2 排烟温度控制 |
3.2.3 加热炉残氧量控制 |
3.2.4 炉压控制 |
3.2.5 换向控制 |
3.2.6 报警功能 |
3.2.7 安全联锁控制 |
3.3 汽化冷却检测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热炉二级自动控制系统 |
4.1 二级系统介绍 |
4.1.1 系统描述 |
4.1.2 总体设计 |
4.2 加热炉二级系统结构 |
4.3 加热炉二级系统分析 |
4.4 加热炉燃烧控制数学模型 |
4.5 加热炉二级系统功能设计 |
4.5.1 物料跟踪模块设计 |
4.5.2 温度跟踪模块设计 |
4.5.3 优化设定模块设计 |
4.5.4 反馈控制模块设计 |
4.5.5 通讯管理模块设计 |
4.5.6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4.6 接口设计 |
4.6.1 内部接口设计 |
4.6.2 外部接口设计 |
4.7 数据库设计 |
4.7.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7.2 关键表设计 |
4.7.3 存储过程设计 |
4.8 二级HMI画面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热炉二级系统优化设计 |
5.1 概述 |
5.1.1 首秦加热炉二级的功能及界面 |
5.1.2 首秦加热炉二级系统的优缺点 |
5.2 加热炉2级系统的模块设计 |
5.2.1 在线模块和离线模块 |
5.2.2 在线模块的操作模式 |
5.2.3 模块间的关系 |
5.3 加热炉二级报文 |
5.4 加热炉二级PDI系统优化 |
5.4.1 原始数据输入(PDI) |
5.4.2 PDI输入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
5.4.3 系统优化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低合金高强度钢板柔性制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
2.1 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 |
2.1.1 柔性制造技术的概念 |
2.1.2 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
2.2 柔性制造技术在国内外钢铁行业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
2.2.1 国内研究和开发现状 |
2.2.2 国外研究和开发现状 |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案 |
3.3 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检测方法 |
3.3.1 常规力学性能检测 |
3.3.2 金相组织观察 |
3.4 试验用仪器 |
3.5 主要试验装置简介 |
3.5.1 真空熔炼及轧制实验装置 |
3.5.2 热/力模拟试验机 |
第四章 345MPA~460MPA级钢板柔性制造技术的实验室研究 |
4.1 成分设计原则 |
4.1.1 345MPa级(JG345系列钢种)钢板的成分设计原则 |
4.1.2 460MPa级(JG460系列钢种)钢板的成分设计原则 |
4.2 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规律的实验室研究 |
4.3 轧制试验研究 |
4.3.1 345MPa级钢板的柔性轧制试验 |
4.3.2 460MPa级钢板的柔性轧制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柔性制造的345MPA~460MPA级钢板生产实践 |
5.1 345MPA~460MPA级低合金高强度钢板生产工艺设备 |
5.1.1 345MPa~460MPa级钢板生产工艺设备 |
5.1.2 345MPa~460MPa级钢板生产工艺流程 |
5.2 冶炼生产工艺控制 |
5.3 微合金化的冶炼工艺控制 |
5.3.1 严格冶炼工艺控制 |
5.3.2 微合金元素Ti的添加 |
5.4 轧制生产工艺控制 |
5.4.1 铸坯加热控制 |
5.4.2 轧制工艺控制 |
5.4.3 冷却工艺控制 |
5.5 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柔性制造钢板的实物质量及应用 |
6.1 345MPA~460MPA级钢板的化学成分 |
6.2 345MPA~460MPA级钢板的实物质量 |
6.2.1 345MPa级钢板的实物质量 |
6.2.2 460MPa级钢板的实物质量 |
6.3 345MPA~460MPA级钢板的应用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项目依据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项目立项研究文献综述 |
1.4.1 立项研究的概念 |
1.4.2 项目立项研究的内容 |
1.4.3 宝业钢铁厂立项研究必要性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项目概况 |
2.1 项目中请单位情况 |
2.1.1 首钢公司的基本情况 |
2.1.2 宝业公司的基本情况 |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2.3 项目建设的优势 |
2.3.1 首钢总公司的优势 |
2.3.2 项目建设的环境优势 |
2.4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
第三章 项目竞争力分析和市场定位 |
3.1 项目竞争力分析 |
3.1.1 项目竞争力优势分析 |
3.1.2 竞争力分析结论 |
3.2 钢材市场分析 |
3.2.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3.2.2 精品线材市场分析 |
3.2.3 精品棒材市场分析 |
3.2.4 中厚板材市场分析 |
3.3 产品市场定位 |
第四章 项目工艺方案和设备选择分析 |
4.1 项目工艺方案选择的原则 |
4.2 项目工艺方案和设备选择分析 |
4.2.1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选择 |
4.2.2 项目工艺方案选择 |
4.3 项目节能、循环利用工艺方案分析 |
4.3.1 项目节约能源工艺方案分析 |
4.3.2 项目循环利用工艺方案分析 |
第五章 项目经济性分析 |
5.1 项目投资与筹资分析 |
5.1.1 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
5.1.2 项目投资竞争力分析 |
5.1.3 项目投资控制 |
5.2 项目投资与筹资计划 |
5.3 项目的财务评价 |
5.3.1 前提条件说明 |
5.3.2 项目利润估算 |
5.3.3 项目偿债能力分析 |
5.3.4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5.3.5 项目敏感性分析 |
5.4 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 |
5.4.1 项目对GDP及国家财政的贡献 |
5.4.2 项目对所在地社会影响分析 |
5.4.3 项目社会适应性分析 |
第六章 项目建设经营主要风险及对策分析 |
6.1 项目潜在主要风险分析 |
6.1.1 政策风险 |
6.1.2 市场风险 |
6.1.3 资源供应及运力风险 |
6.1.4 环保压力风险 |
6.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作者简历 |
(10)我国炼钢-连铸技术发展和2010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炼钢-连铸生产技术的发展 |
1.1 钢产量高速增长 |
1.2 技术经济指标不断优化 |
1.3 建立现代化炼钢生产流程 |
1.4 钢材洁净度与品种质量的进步 |
1.5 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 |
1.6 装备大型化与设备国产化率 |
1.7 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取得好成绩 |
(1) 转炉溅渣护炉与长寿复吹技术。 |
(2) 转炉高效吹炼工艺。 |
(3) 高效连铸技术。 |
(4) 连铸恒速浇铸技术。 |
(5)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6) 专线化生产技术。 |
(7) 转炉负能炼钢技术。 |
(8) 全自动转炉炼钢与终点控制技术。 |
1.8 目前国内炼钢-连铸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2010年炼钢-连铸技术发展展望 |
2.1 21世纪新一代钢铁厂的新理念、新目标 |
2.2 炼钢厂的解析与集成 |
2.3 建立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生产平台 |
2.4 界面技术与共性技术 |
2.4.1 界面技术 |
2.4.2 共性技术 |
(1) 炉机匹配技术。 |
(2) 钢水精炼的优化匹配技术。 |
(3) 连铸高效化技术。 |
(4) 精料技术。 |
(5) 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 |
(6) 生产信息化与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 |
四、济钢厚板坯连铸热装直轧工程设计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度融合的全球研发平台的构建与成效[J]. 王新东,李建新,刘宏强,钟金红. 河北冶金, 2019(10)
- [2]板坯铸机直形结晶器锥度偏移问题研究[D]. 李爱臣.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
- [3]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韩珍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4]VAI结晶器振动反向控制模型及参数研究[D]. 刘云峰. 燕山大学, 2013(02)
- [5]特厚板的开发与探伤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D]. 黄红乾. 东北大学, 2012(06)
- [6]CSP生产高强钢再结晶及强化机理[D]. 张勇福. 武汉科技大学, 2012(02)
- [7]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研究[D]. 赵兴宇. 东北大学, 2012(05)
- [8]低合金高强度钢板柔性制造工艺研究[D]. 辛学武. 山东大学, 2011(06)
- [9]唐山首钢宝业钢铁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研究[D]. 陈永民. 东北大学, 2009(06)
- [10]我国炼钢-连铸技术发展和2010年展望[J]. 殷瑞钰. 炼钢,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