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新生自强之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刁晶阁[1](2021)在《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宋婧[2](2021)在《人际交往能力、院校支持对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梦龙[3](2021)在《高校社区新生心理疾病态度现状及教育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林思勤[4](2020)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分析 ——基于心理网络结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重点关注,而心理健康测评则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自2016年教育部指导研制并推广使用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以来,各高校积累了大量线上测评数据,但测评结果多用于筛查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或描述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态。受限于传统研究方法和数据孤岛现象,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未被深入挖掘研究,能够深入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的研究更为鲜见。本研究采用的心理网络分析方法,该方法是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结构分析法。研究者们借助图论模型思想,将心理变量作为节点,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具象为节点之间的连线,连线一般以变量之间偏相关系数为依据,相关越高的心理变量之间的连线越粗、颜色越深。通过这种可视化的方式,心理网络分析能够清晰地呈现出研究者所希望探究的心理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网络图。将该方法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可以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构建出清晰直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结构,为深入探究各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还能进一步挖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核心变量。这对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具有实践指导的意义,同时也为未来高校心理测评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使用西南某综合211大学近三年新生心理测评平行面板数据共22000余条数据,以及2018年入学学生中的721名学生其在一学年后的再测数据。通过两个研究,探究其中对网络结构影响最大的核心心理症状,以及心理健康网络结构的变化趋势特征。研究一:分别构建近三年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网络结构,验证心理网络结构有效性,并比较分析各年度心理健康网络结构的差异,找出在心理健康网络中与其他心理症状联系最多、联系最强的核心症状;研究二:构建2018级大学生入学时与一学年后的心理健康网络,检验网络结构构建的有效性以及抽样有效性,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核心症状以及心理健康网络一学年的纵向结构变化差异。本研究采用R语言使用RStudio软件进行心理网络分析,得出下述结论:(1)从心理健康测评得分来看,近三年入学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大,一学年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后测各维度得分均增加且增加趋势类似;从大学生心理网络结构构建结果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整体稳定可靠,仅部分心理变量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所差异。(2)入学时,对心理健康网络影响最大的五个核心症状是:自卑、抑郁、焦虑、偏执、敏感。其中自卑与抑郁的关联最强,其次是敏感;焦虑则与躯体化、强迫症状关联较大与抑郁关联较小;偏执症状较强的同学,可能出现高敌对攻击和人际困扰,还可能还伴有自杀意图;敏感与多种心理症状都有较强的关联。(3)入学一学年后,自卑、抑郁、焦虑、偏执仍是对整体心理网络结构影响较大的核心变量,但自伤和冲动对其他心理症状的影响超过敏感,与自杀意图关联增加,需着重关注。这些研究结果,给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变量之间的关联强度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但整体心理网络结构较为稳定。这一稳定的心理结构特点,有利于高校构建常态化心理育人的方针政策。针对整体大学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多针对其五个核心心理变量进行预防教育。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多关注学生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容易忽视自卑、偏执、敏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学年后,外化心理问题——自伤、冲动行为对整体心理健康网络结构的影响增大,未来需要注重对这些心理症状的预防教育。此外,新生入学心理测评已经成为常态工作,但较少有高校会进行连续的心理普查,根据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入学时间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部分心理变量之间的关联强度也会变化。针对这一特点,未来高校应进一步开展全面连续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探究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不同年级提供更加精确、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张瑞宁[5](2020)在《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一流人才培养是国家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途径。面对新的历史使命,除了继续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要素,还必须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心理资本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心理要素,拥有高水平心理资本才能拥有未来最无法替代和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兰州大学162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3.0和AMOS22.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进而得出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及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中值以上,其中希望维度得分最高,韧性维度得分最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状况良好。2.大学生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心理资本与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均呈显着正相关。3.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及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中值以上,其中学习态度维度得分最高,环境因素维度得分最低,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良好。4.大学生学习适应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学习适应与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均呈显着正相关。5.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呈显着正相关,心理资本能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在未来人才培养中,学校应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深度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应重视学生心理潜能的培养与激发,提高学生面对学业发展等困难时的应对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奠定基础。同时高校还应引导和发挥家庭在子女心理资本培育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转变教养方式,改善亲子关系,为子女心理资本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
刘皓[6](2019)在《农村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性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文中认为来自农村的大一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相关角色的转变,是他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地域、生活背景、文化与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农村籍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容易在人际交往、环境认同等方面出现诸多适应性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西省F高校人文学院2018级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得出的数据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农村籍大学新生和城市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交往适应性状况,探究了农村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因素,进而采用小组工作方法进行介入,探究提升农村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工作模式。通过对量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城市籍大学新生。另外,通过对人际交往这一维度进一步分析可知,农村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状况弱于城市籍大学新生。社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六次小组活动,并对小组工作介入的效果进行了过程评估、结果评估、满意度评估。研究表明,针对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小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在建议部分提出,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加强对农村籍新生的个案辅导和小组工作,提升农村籍新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对农村籍新生的社会支持,促进农村籍大学新生的社会融入和健康成长。
海庆玲[7](2019)在《精神扶贫视角下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干预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针对贫困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举措,是对以往救济式扶贫思路的改革,强调了精神扶贫的战略地位。可见,彻底摆脱贫困需要帮助贫困群体提高自己的反贫困意识和能力;从根源上摆脱贫困就要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而初中阶段是个体承受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的关键发展期,是人生的关键转折点。因此,在精神扶贫视角下构建适应的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极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内容:(1)《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的编制。严格按照心理测量的方法和标准,对342份初始问卷资料进行探索性分析,确定调查问卷的结构和条目;对406份初始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问卷的信、效度。(2)用所编的问卷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区4所中学的406名贫困初中生分析其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情况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3)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与后测的实验设计,对实验组的贫困初中生开展为期10周,每周1次的团体辅导干预,并对干预活动进行效果评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包含积极的价值观、开放的自我觉察、联结与沟通、目标与专注、适应力五个维度,共22个题,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9,具有较理想的构想效度,能有效支持后续研究。(2)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总体均分为3.38分),按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由高到低各项内容排列依次是:积极的价值观(4.10)>开放的自我觉察(3.41)>适应力(3.41)>目标与专注(3.26)>联结与沟通(2.86);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年级、成绩、参加各类活动情况及教养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3)具有针对性的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训练的团体辅导有助于改善和提高贫困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
邵伊雯[8](2019)在《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研究 ——基于高中和大学衔接的视角》文中指出从高中到大学是结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开始,也是学生从高中生角色向大学生角色转换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常出现比较明显的适应问题,可能影响其后很长时间的个人发展、学习与生活。因此,有必要对大学新生就学适应进行研究,在把握就学适应状况的基础上探究适应问题成因。根据社会角色理论,本研究将就学适应分为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两个阶段,分别对应高中生就学准备和大学生就学适应,并通过分析高中和大学的差异设计调研工具。本研究运用实证方法,其中就学准备数据来源于“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数据库,就学适应数据来源于对大一新生和辅导员进行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主要发现(1)学生就学准备不足,即角色领悟有误,包括角色观念模糊、角色环境认知不当;(2)学生就学适应不良,即角色实践不佳,包括角色行为偏差、角色情感不强、角色心理紧张;(3)不同个体之间的就学适应水平存在显着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以及高考文理科。研究分析认为,大学新生出现上述就学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中和大学信息交流不畅、高中素质教育开展不足、高中生涯教育欠佳、大学教师提供的支持有限、家长教育责任承担不足、家庭教养方式偏于专制、大众传播不规范、社会变革剧烈等。为此,本研究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公共信息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的对策建议。
任玲艳[9](2018)在《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展开研究,选取了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6级和2017级共679名大一新生参与调查、访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在认知、道德感、网络依赖和行为失控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在本专科层次、性别、学科以及群体环境中存在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新媒体背景下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刘席文[10](2019)在《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程构建研究 ——以J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此研究完成了一次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程的构建,设计了一个具体可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用于提升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管理工作效率,具体而言,首先选取适用于J学院新生的心理调查工作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量表,分析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J学院对新生的管理提供了针对性的了解,明确管理的方向。然后设计出最适合J学院新生管理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然后对J学院新生实施相应的团体心理辅导。接下来对此方案进行效果评估。最后修正此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标准化,完成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程的构建。此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量表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实验干预法。采用了统计学软件SPSS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此研究首先用量表调查选定了信效度较高的几种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J学院的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量,然后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了大学新生中年龄越大心理韧性也会越高;心理韧性越高,生活满意度也越高;心理韧性较高的人的积极情绪也较高;生活满意度越高,积极情绪也越高。生活满意度高,消极情绪、孤独感越低;男生比女生有更低的心理韧性、更高的心理病理症状以及孤独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各个心理健康相关变量上都不存在组间差异;单身与恋爱中的大学新生在各个心理健康相关变量上都不存在组间差异;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的大学新生在各个心理健康相关变量上都不存在组间差异。认为有必要对大学新生进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管理,此时完成了PDCA管理循环的计划(Plan)阶段,然后制定出贴合实际的J学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依据此方案对J学院大学新生针对使用,即为PDCA管理循环的具体执行(Do)阶段,而后验证方案有效性,检查方案中的可改进的方向,并对此方案进行改进,即为PDCA管理循环的原因分析结果评估(Check)阶段。最后对完善后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估与检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将完善后的方案作为以后日常管理工作的常备工具,即完成了PDCA管理循环的处理纠正并形成新的有效可靠的方案(Action)阶段。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是一次完整的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程的构建过程,为以后J学院的新生管理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方案,也为其他有关院校的学生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图16幅;表11个;参56篇。
二、大学新生自强之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新生自强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分析 ——基于心理网络结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研究现状 |
2.1.1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现状 |
2.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 |
2.1.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2.2 心理网络分析研究现状 |
2.2.1 心理网络分析指标及检验 |
2.2.2 心理网络分析国内外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对象 |
3.2 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分析方法 |
第4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 |
4.1 研究一:近三年心理健康网络分析 |
4.1.1 近三年心理健康描述分析 |
4.1.2 近三年心理健康网络结构构建 |
4.1.3 近三年心理健康网络结构有效性检验 |
4.1.4 近三年心理健康网络结构比较分析 |
4.1.5 分析结果小结 |
4.2 研究二:纵向一年心理健康网络分析 |
4.2.1 纵向心理测评结果描述分析 |
4.2.2 构建纵向心理健康网络结构 |
4.2.3 纵向心理健康网络结构有效性检验 |
4.2.4 心理健康网络结构纵向比较分析 |
4.2.5 分析结果小结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 |
5.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症状 |
5.2 不足与展望 |
5.3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部分) |
(5)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
1.1.2 心理资本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综述 |
2.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 |
2.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及测量 |
2.1.3 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研究 |
2.1.4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策略 |
2.1.5 国内外已有研究评价 |
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文献综述 |
2.2.1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概念 |
2.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维度 |
2.2.3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研究现状 |
2.3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积极心理学理论 |
3.1.2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 |
3.1.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3.1.4 文化适应的过程理论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和工具 |
3.2.2 样本基本情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和差异分析 |
4.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分析 |
4.1.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差异分析 |
4.2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
4.2.1 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
4.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
4.2.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
4.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
4.3.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心理资本、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
4.3.2 心理资本总分对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
4.3.3 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分析 |
5.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
5.2 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分析 |
5.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
5.3 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
5.3.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之间呈显着相关 |
5.3.2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能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及各维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良好,各维度发展不平衡 |
6.1.2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水平存在群体间差异 |
6.1.3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及各维度 |
6.2 建议 |
6.2.1 转变教育理念,将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6.2.2 调整教育管理策略,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6.2.3 优化家庭教育功能,奠定子女心理资本培育的良好基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农村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性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量表法 |
1.4.3 访谈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籍大学生 |
2.1.2 适应 |
2.1.3 人际交往适应性问题 |
2.2 理论回顾 |
2.2.1 青春期人际交往理论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文献评述 |
3 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F高校为例 |
3.1 农村籍大学新生成长背景分析 |
3.2 农村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性问题的数据分析 |
3.2.1 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总体检出情况 |
3.2.2 农村籍和城市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性的比较 |
3.2.3 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维度与人际交往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
3.2.4 小结 |
4 农村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性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 |
4.1 小组目标 |
4.1.1 总目标 |
4.1.2 具体目标 |
4.2 小组筹备 |
4.2.1 小组背景资料 |
4.2.2 小组对象及其选取 |
4.2.3 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应变计划 |
4.3 小组工作过程 |
4.3.1 第一次小组活动 |
4.3.2 第二次小组活动 |
4.3.3 第三次小组活动 |
4.3.4 第四次小组活动 |
4.3.5 第五次小组活动 |
4.3.6 第六次小组活动 |
4.4 小组工作介入的效果评估 |
4.4.1 小组过程评估 |
4.4.2 结果评估 |
4.4.3 小组工作者自身评估 |
5 总结、反思与建议 |
5.1 总结 |
5.2 反思 |
5.3 建议 |
5.3.1 加强对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
5.3.2 引入个案和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
5.3.3 提升对农村籍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记录编码表 |
附录3 小组单元反馈自评表 |
附录4 小组活动效果自评量表 |
致谢 |
(7)精神扶贫视角下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精神扶贫 |
1.2.2 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 |
1.2.3 贫困初中生 |
1.3 文献综述 |
1.3.1 精神扶贫概述 |
1.3.2 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概述 |
1.4 理论依据 |
1.4.1 积极心理学理论 |
1.4.2 世代贫困家庭的心理机制理论 |
1.4.3 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1.5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及研究之创新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假设 |
1.5.3 研究之创新 |
第2章 问卷编制 |
2.1 研究目的 |
2.2 初始问卷编制的方法及程序 |
2.2.1 初始问卷条目的形成 |
2.2.2 研究程序 |
2.2.3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2.3 初测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2.3.1 研究方法与程序 |
2.3.2 项目分析 |
2.3.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2.4 问卷的验证分析与信效度检验 |
2.4.1 研究方法与程序 |
2.4.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2.4.3 信度检验 |
2.4.4 效度检验 |
2.5 小结 |
第3章 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被试 |
3.2.2 研究工具 |
3.2.3 施测 |
3.2.4 数据的录入与处理 |
3.3 结果分析 |
3.3.1 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情况 |
3.3.2 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在人口学上差异比较 |
第4章 通过团体辅导提升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实验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设计 |
4.3 研究工具 |
4.3.1 具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 |
4.3.2 评估工具 |
4.4 研究过程 |
4.4.1 准备阶段 |
4.4.2 实验阶段 |
4.4.3 实验后阶段 |
4.4.4 数据分析 |
4.5 研究结果 |
4.5.1 干预前后组间的差异比较 |
4.5.2 干预前后组内的差异比较 |
4.5.3 实验组干预后与追踪测量的差异比较 |
4.5.4 实验组成员对团辅活动的反馈情况 |
4.5.5 领导者对团辅活动的总结反思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影响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讨论 |
5.2 当前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的分析 |
5.2.1 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情况分析 |
5.2.2 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3 影响团体辅导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
5.3.1 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 |
5.3.2 团体动力 |
5.3.3 领导者的素质和伦理 |
第6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问卷 |
附件C 团体单元反馈表(第单元)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 |
致谢 |
(8)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研究 ——基于高中和大学衔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高中和大学衔接的研究 |
三、关于高中生角色和大学生角色的研究 |
四、关于大学生就学适应的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高中和大学衔接 |
二、适应及就学适应 |
三、就学准备 |
四、高中生和大学生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角色理论 |
二、高中和大学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整体研究设计 |
二、就学准备研究设计 |
三、就学适应研究设计 |
第三章 就学准备状况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就学准备的问卷调查分析 |
一、样本描述 |
二、就学准备水平分析 |
第二节 就学准备的访谈分析 |
一、访谈对象 |
二、就学准备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角色领悟有误 |
第四章 就学适应状况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就学适应的问卷调查分析 |
一、问卷调研进程 |
二、样本描述与检验 |
三、就学适应水平分析 |
四、就学适应差异检验 |
第二节 就学适应的访谈分析 |
一、访谈进程 |
二、访谈对象描述与效度分析 |
三、就学适应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角色实践不佳 |
第五章 大学新生就学适应问题的成因探究 |
第一节 学校教育有所失当 |
一、高中和大学信息交流不畅,割裂角色期望 |
二、高中素质教育开展不足,不利于角色扮演 |
三、高中生涯教育欠佳,缺乏角色规划 |
四、大学教师提供的支持有限,加重角色压力 |
第二节 家庭教育出现偏差 |
一、家长教育责任承担不足,缺乏角色引导 |
二、家庭教养方式偏于专制,阻碍角色学习 |
第三节 社会公共信息质量有待提升 |
一、大众传播不规范,异化角色形象 |
二、社会变革剧烈,角色规范多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状况:角色转换不顺利 |
二、大学新生就学适应问题成因:社会教化不足 |
三、大学新生就学适应与高中和大学的衔接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建立高中与大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 |
二、高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生涯教育 |
三、大学创建支持性的校园环境 |
四、优化家庭教育,加强亲子沟通 |
五、加强大众传播的管理 |
第三节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查概况 |
(一)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基本情况 |
(三) 调查过程及资料的收集整理 |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 |
(一)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
1. 认知偏差和价值观错位。 |
2. 心理危机和道德感缺失。 |
3. 网络依赖和行为力失控。 |
(二)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差异分析 |
1.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存在的本、专科层次差异。 |
2.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存在的性别差异。 |
3.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存在的学科类型差异。 |
4.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存在的群体环境差异。 |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健康心理培育建议 |
(10)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程构建研究 ——以J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大学生心理状况研究现状 |
1.3.4 团体心理辅导工程构建的研究现状 |
1.3.5 我国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关键问题与预期创新点 |
2.3.1 关键问题 |
2.3.2 创新点 |
2.4 工程管理学理论基础 |
2.4.1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2.4.2 PDCA管理循环理论 |
2.5 实验设计与实施方案 |
2.5.1 实验设计方案 |
2.5.2 实验实施方案 |
第3章 PDCA管理循环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阶段 |
3.1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思路 |
3.2 J学院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对象以及测量工具 |
3.3 J学院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发放回收流程以及数据分析方案 |
3.4 J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 |
3.4.1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3.4.2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心理健康相关变量的关系 |
3.4.3 心理健康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3.5 J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讨论 |
3.6 J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结论 |
3.7 针对J学院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论选取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第4章 PDCA管理循环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施阶段 |
4.1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测量工具以及数据分析方案 |
4.2 两组被试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施前的组间差异 |
4.2.1 性别在心理健康相关变量上的组间差异 |
4.2.2 干预组和等待组的基线水平差异 |
4.3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施流程 |
第5章 PDCA管理循环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评估阶段 |
5.1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施后的结果 |
5.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施后的结果评估 |
5.3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探讨改进 |
5.4 团体心理辅导改进方案 |
第6章 PDCA管理循环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标准化阶段 |
6.1 改进后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测量工具以及数据分析方案 |
6.2 改进后两组被试实测前的组间差异 |
6.2.1 性别在心理健康相关变量上的组间差异 |
6.2.2 干预组和等待组的基线水平差异 |
6.3 改进后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施流程 |
6.4 改进后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施后的结果 |
6.5 改进后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结论 |
6.6 改进后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推广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大学新生自强之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的对策研究[D]. 刁晶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2]人际交往能力、院校支持对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研究[D]. 宋婧.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高校社区新生心理疾病态度现状及教育干预效果研究[D]. 王梦龙.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分析 ——基于心理网络结构视角[D]. 林思勤.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D]. 张瑞宁. 兰州大学, 2020(01)
- [6]农村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性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D]. 刘皓.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7]精神扶贫视角下贫困初中生脱贫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海庆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研究 ——基于高中和大学衔接的视角[D]. 邵伊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为例[J]. 任玲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12)
- [10]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程构建研究 ——以J学院为例[D]. 刘席文.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