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辈高见,后生深思(论文文献综述)
东方明,魏迟婴[1](2021)在《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文中提出第一章 "悬办"这是萧顺德有生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桩蹊跷事:明明昨天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谭处长跟他谈话时说得很清楚的,让他去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充实干部处领导班子,待到他今天拿着市委组织部的介绍信前往市局报到时,扬帆副局长跟他见了面,说了几句话,这事儿就不见影子了!要说扬帆,跟萧顺德也算得上半个熟人,皖南事变后扬帆担任新四军军法处长时,萧顺德就是军部警卫团的连指导员。尽管没有直接的工作关系,可是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汪颖奇[2](2021)在《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上世纪交替之际,时论常常将中国比作一叶放于中流的扁舟,处于两头不到岸的处境里,这种“两头不到岸”用于形容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过渡时代的功名士人——也极为贴切。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又成长于西学东渐的时空背景下,或多或少都受到新学的影响。他们亲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既不同于以往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士人,又区别于孕育于新式教育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士人群体新陈代谢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的经历与变迁,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缩影。徐兆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阶段与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互相重合,出生于1867年的他青年时期经历戊戌维新,壮年时期恰逢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晚年时期又体会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在社会的急剧变迁里,徐兆玮一生都在不断调适、转型,是时代变迁下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戊戌前后是徐兆玮的思想转型期,原本家族并不显赫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在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游网络。他由何市镇走向常熟县域,参与城区事务,并提升家族影响力。在戊戌维新的思潮中,三十而立的他开始接触新书,其阅读结构和思想发生变化。他心怀经世期许,同时秉持着传统士人教化乡里的责任感,在地方办理慈善事业、发展教育农商,开展经世实践。清末新政是徐兆玮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型期。清末新政一方面为士人提供了“立功”实践的良机;另一方面,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又令他们失去了维系自身文化权力的制度基础。心怀“立功”理想的徐兆玮,在常熟地方事务中虽已小有成就,但不愿株守地方,因此去京城拓展交游网络、寻求仕进之捷径。然而受限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政治环境,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他未能成功谋取理想实缺。面对旧学不足以救亡图存,传统功名难谋个人发展的状况,徐兆玮奋然赴日游学。遗憾的是,即便游学回来,其入仕目标依然未能实现,在地方自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浪潮中,他选择暂时返回家乡常熟,参与地方新政事务。辛亥鼎革是徐兆玮迎来的第二次转型期。对清政府的失望、通过地方自治实践积累的资本,成为他易代之际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在稳定地方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民国建立后,他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从翰林院编修到成为民国“代议士”的他怀着对民国的美好期待,数次北上参加国会,但在混乱的民初议会实践里,其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民国的观感都渐趋失望。此后,他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地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时人开始意识到器物、制度不足以救国,而唯有文化才能救国的觉醒,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提倡白话文等主张走上历史舞台。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与文化受到无情打击,徐兆玮这一代功名士人则已经逐渐步入花甲之年,从年龄到思想都已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老新党”。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与不合潮流的心态,推动徐兆玮的重心进一步由国到乡、由政转文。通过搜集乡邦文献、藏书编书、修撰地方志等文化活动,徐兆玮等人由“立功”到“立言”,以维持传统文化于不衰,维系自身文化权力于不坠。并在与志同道合友人的诗文唱和之中,展现着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怀旧心态。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代士人身上亦有所体现,作为微观的个体,徐兆玮的“生命史”展现出开放的思想心态,理性、务实的处事作风,刚柔并济的行为面相,体现出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士人群体的一员,徐兆玮又反映出上承传统,下接现代的过渡一代功名士人的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面对着时代变局,应时而起、心忧天下,践行传统士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了应付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他们追求新知、自我调适,但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传统儒家文化、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坚守。士人因应时势,时代亦随人事而变迁,随着近代以来求新求变走向激进化,士人内在安身立命的儒家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士人之“道”被动摇所致的失范、脱序与危机,造成了他们心灵的“两头不到岸”之感。徐兆玮的“心灵史”体现了近代士人在政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与个人交织,“趋新”与“怀旧”杂糅、憧憬与迷茫共存的矛盾、困惑与焦虑心态。
徐艳兰[3](2020)在《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从“中原文献之传”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吕祖谦如何重建儒学学统。宋学的问题意识是重建内圣外王之道,而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正是对这一时代问题意识的回应。吕祖谦将传统思想之继承与时代思想之变革结合起来,走了一条以儒学学统为骨骼、以义理、辞章、考据、经济为血脉的儒学复兴之路。这条路既有别于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建构,又迥异于陆王挺立心本体所构建的意义世界。他以“中道”作为贯穿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方法论,又以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打通内圣与外王的关隘,使得儒学重归内圣外王的格局。此种儒学学统建构方式,对宋元明清儒学尤其是清代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透过吕祖谦学术地位的演变,发现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学统到道统再复归注重学统的演变历程。虽然朱子以道统论为核心,以《四书》学为经典体系构建的理学得到官方认可,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核心,回归五经,统合孔孟,包举汉唐的学统论建构亦是儒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暗流。学统与道统相角逐且学统传衍至清代而复兴。其次,吕祖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儒学学统而展开的,其所得“中原文献之传”的确切含义是“儒学学统之正”。这既是与金朝争正统的产物,也是吕祖谦对儒学发展的整体性思考的结果。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总纲;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关键;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基石;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是中原文献之学的归宿,它们共同构成了吕祖谦学问之整体。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四个面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义理之学代表道统,辞章考据代表文统,经济之学代表治统。吕祖谦以学统去统合道统、文统与治统,既不割裂儒学发展的连续性又注重时代创新性,使得其中原文献之学呈现出与同时代人迥异的面貌。最后,透过吕祖谦以儒学学统为理据重建宋学,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吕祖谦在思想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强调内圣与外王是儒学重要的特质,也是儒学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显着特征。修己治人、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的中原文献之学是吕祖谦学术的核心。在理学家转向内在心性修养,忽略外王事功的时代背景下,重建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吕祖谦在儒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既是宋学建构的参与者,又是婺学开拓者,更是儒学学统建构的完成者。宋代浙东事功学派、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浙东史学皆深受其影响。总之,中原文献之学展现了吕祖谦博杂思想背后的系统性及其为宋元明清儒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张冠仁[4](2020)在《万能先生谭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认识几个朋友的谭坦叶瞳瞳叶瞳瞳不记得还有比2014年2月12日更倒霉的日子了,早上7点开始打工:斯塔拉菲尔德火车站对面那家60平方米小店:庄仔牛肉面大王,老板额头上明明都是抬头纹,还让别人管自己叫庄仔。中午,叶瞳瞳错单了,一个波兰胖子点了五香牛肉面,她通知后厨说成了霸王牛肉面,难道一个波兰胖子真能吃得出泡椒和辣椒的区别吗?
张承志[5](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认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马佳雯[6](2020)在《吴炳《情邮记》传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炳是晚明优秀的文学家,一生忠君爱国,大义凛然。晚年追随永历帝;武冈之变中,护送世子走城步,为清兵所执送衡州,不屈而死。吴炳现有《粲花斋五种曲》传世。剧作文辞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广受赞誉。《情邮记》最早完成,也是唯一有单行本传世的作品,传播上具有独特性。《情邮记》曲体规范,曲牌、套数选择上总体熨帖,使用时严谨又不失灵活。全剧所用曲牌大多遵循晚明标准曲谱,部分曲牌的使用反映出当日舞台实际使用状况;音律和谐,特别是用韵十分规范。全剧所用套数众多,南套、北套、南北合套均有涉及,构套形态多样,联套灵活;注重排场派角、剧情配套,可见吴炳精通联套技法,熟悉场上实际。曲体艺术层面,《情邮记》为后四种传奇奠定了良好基础。《情邮记》的结构艺术颇具特色。其“一生二旦”的双线结构,体现了传统“一生一旦”双线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男主人公主动态动作贯穿始终,较之以往才子佳人戏曲中的男性形象有所突破。女主人公则随势而进,稍显被动,戏剧感染力较弱。剧中穿插性剧情与次要人物承担了重要的结构功能;情节安排运用巧合、延宕、误会诸法,足显技巧。《情邮记》重视净丑脚色调度,净丑场面往往具备结构与思想的双重作用,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后四种传奇中,吴炳创作净丑脚色越发娴熟,他的净丑艺术对后世影响深广。“情邮”思想首见于《情邮记》,是吴炳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情邮记》序言《情邮说》歌颂真情,强调情为客观存在,肯定真情的力量,继承了汤显祖的“至情观”。《情邮说》是“情邮”思想的理论总结,指导了《粲花斋五种曲》的创作。《情邮记》对“情”进行了深入探讨。剧作强化了真情的力量,强调“才”为“情”产生的基础与动力,体现出对女性爱情选择的基本尊重,是吴炳“情邮”思想的具体演绎与进一步完善。《情邮记》是《粲花斋五种曲》中最为纯粹的一部,唱响了一曲歌颂至情的赞歌,其纯粹性在晚明剧坛颇显特殊。以《情邮记》为代表,当时剧坛涌现了一大批至情主题传奇作品。这些创作回应了汤显祖的“至情观”,推动了《牡丹亭》的经典化。《情邮记》还给予了社会现实一定的关注。剧作揭露了权贵的丑陋面目,展现了吏治的混乱,传达出吴炳的家国忧思之情。《情邮记》“一夫双美”的设置,是对晚明社会爱情婚姻状况的呈现,体现出封建士大夫的爱情理想。剧作表现才子追求双美,是文人理想的直接表达,也是作家理想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的表现,在当时剧坛较为别样。但从今人角度视之,此为作品思想与文人审美的调和,具有历史局限性。囿于文人审美意趣是《粲花斋五种曲》的通病,也是当时晚明风情喜剧的通病。《情邮记》曲体、结构、思想各具特色,最难得之处在于三者有机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因此,综合看来,《情邮记》是一部优秀的传奇作品,在晚明剧坛有一席之地。创作上,《情邮记》为吴炳之后的四部传奇奠定了基础,也为晚明传奇艺术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苗江磊[7](2020)在《战国拟托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概念的界定与厘清。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题目的内涵、意义;其次,针对前代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门别类地梳理与概述。“拟托”是依托于真实历史人物而虚构其相关事迹或言辞的一种创作现象,运用拟托手法创造出的相关故事作品便是拟托文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题为:《“拟托文本”概说及总述》。该章主要介绍拟托此名的基本概念内涵,以及促使拟托作品产生的时代因素。“拟托”一词,就其字义而言,应有“揣度而托言”之内涵,即假托于所寄寓之人,并揣摩其特点,模拟其人,替其说话、代其发声。题中所指的“拟托文本”,并非文体之含义,而是就其内容而言的文本作品。由此观之,论文所研究的“拟托文本”,便是托名真实历史人物而虚构其言辞、编造相关故事的文本作品。战国之世,社会变革,诸侯纷争,学派并起,众说纷纭,诸子骋词辩难,士人竞逐游说。带来了此时期作品创作目的多样,以及创作手法的繁复。拟托作品正是紧紧伴随着战国的变革与纷争潮流而孕育生长起来的,具有其产生的时代性。而且拟托文本有其产生的普遍性,无论从此时期作品的数量还是内容方面,都呈现出繁荣、丰蔚之貌。时局的改变、经济的改变以及士人地位的改变,带来了利益的相争、列国的相争以及学派的相争。这一时期作品创作中的虚构化倾向,是紧扣战国“变”与“争”主题的必然产物。由于拟托文本主要是假托于历史实有人物进行创作,这就有一个作品是属于拟托虚构还是历史实录的判定问题。用来判断拟托作品的迹象大致可以概括为错置年时、抵牾思想、脱离环境、乖悖史录、文辞荒诞、情理难通、重复叙事等七种。此外,就作品本身的内涵分析,因为拟托作品具有拟虚而托实的基本特征,致使它们与史籍、小说等许多作品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存有区别,既有颇多的共通性,又存在着一定的相异性。论文第二章题为:《<战国策>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该章先以国别为类,分节考证《战国策》一书中某些文章所含的拟托性质,继而就相关篇目的创作动机、文本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战国尚辩,游说论辩既已成为当时士人晋阶的必要途径。士人为欲驰骋其说,取合诸侯,游士便须研习揣摩之术,以工于游说论辩。于是,一批关于纵横与权变的故事便随之产生了。《战国策》中为数众多的拟托故事,是于战国揣摩风气的推进下产生的。而细究这些作品的具体创作目的,则动因不外乎两者:一方面乃是出于士人的遵效与模仿,另一方面,则是缘于士人的研习与演练。虽然《战国策》之中诸篇拟托纵横家游说的策文,当时只是为士人游说提供学习底本,但此书中拟托作品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们不仅为战国这一历史时期下特殊的士人游说现象,提供了文字资料的参考;更因其自身所呈现出的虚构与模拟性质,与后世戏剧作品的剧本创作具有了极为相通的契合因素。论文第三章题为:《<晏子春秋>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该章首先以人物为类别,分节考辨书中某些故事所含的拟托性质。《晏子春秋》一书记的多是晏子设言进谏的故事。此书中为数不菲的拟托作品,大都与稷下学士议政论政的创作训练密切相关;尤其是“同题拟作”一类作品,据同题、据类事而拟作,强化了文中的议论部分,令“说”的创作特征在文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彰显。这些拟作更能于作品的情节、主旨中体现出鲜明的模拟演练意味。有基于此,该章又针对《晏子春秋》一书的思想内涵,以及文本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析。关于《晏子春秋》体现的思想问题,前贤多所论争,有儒家、墨家、非儒非墨、亦儒亦墨等四种说法。而此书中那些拟托晏子而演绎的故事,多有切合儒家、墨家抑或纵横家思想的内容。这些故事,不论是阐发儒家重礼乐及疑鬼神的观念,或是论述墨家节用、爱民的思想,抑或是借鉴纵横家的论辩与游说技巧,它们都没有远离维护政局、安抚民众等现实施政方面。可以说,《晏子春秋》中的拟托文本正是利用不同学说而塑造出的贴合现实的议政作品,相关作者已经将抽象思想观念应用于模拟政治生活的创作之中。论文第四章题为:《<庄子>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该章首先以人物为类别,分三节对《庄子》一书多篇故事进行拟托性质考辨。《庄子》书中确实有数量斐然的拟托作品,它们大抵产生于创作者的托名附会过程中。《庄子》中的拟托作品,借重了大量的古圣先贤等人物,概括古今、超逸流俗。这其中既有德行昭彰的远古帝王,也有声名远播的诸子学者,还有闻名遐迩的狂狷隐士等,所在多有。《庄子》之中拟托文本的创作目的自然是为了恰如其分地阐释道家理论与思想。故事的创作者依托于闻名人物进行编造,能够更加强化庄子及其后学的说理立论效果。从拟托文本的内涵而论,《庄子》一书的行文多以荒诞不羁、不拘一格的想象而为人所知。因为拟托作品本来就是基于真实人物而虚构创作产生的,所以想象性、夸张性的创作技巧都可谓是相关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论文第五章题为:《<穆天子传>的拟托性质考释与研究》。这一章第一节首先探寻《穆天子传》的非纪实内容,以考察此书所含的拟托创作属性。从《穆天子传》书中诸多异于传载、脱离年代、背离环境、古奥深隽、行文语言等许多因素中,可以发现此书具有并非实录作品的文本特征。不独于此,此书行文中又带有相当明显的战国时期社会风貌、地理形态以及创作文法等方面的特征。就此情况进一步推断,《穆传》极有可能是战国时人附会周穆王之名而扩展演绎的。《穆传》以周穆王作为核心主人公,而且其书所涉一些事件确实是存有先秦时期流传的历史史事痕迹的,可以说,此书正应当属于典型的托名虚构之作。次节,结合战国士人兴起的时代背景,探究《穆天子传》的创作动机。从《穆传》内容的非纪实性,以及战国时期理性精神的发扬等方面而论,此书应当既非史官着史之着,也并非巫觋术士之作。而结合当时活跃兴盛的士人群体进行审视,就会发现《穆传》假借西周穆王之名的作品形式,以及书中体现出的种种切合战国创作的文本特征,都透露出,此书的形成很可能与士人的创作息息相关。《穆传》极有可能是战国士人在参与政事活动之时,附会周穆王西行的传说而虚构演绎的。而此书作者的具体国别,从它于晋时才发掘且传世未得多见等情况考虑,《穆传》在当时流传不会太广,故而其作者尤以魏国士人的可能性最大。该章最后一节,针对《穆天子传》的文本内涵进行了论析,考察了一直以来许多学者将《穆传》归为“小说”作品这一观点,并论证了相关论说的未安之处。应当说,从文学小说作品的叙事性、虚构性、故事性等方面而言,《穆天子传》与小说作品的确存在相通之处。但《穆传》却并不能完全视为小说类着作。首先,《穆传》从创作之初就不是为了供人欣赏的,并没有达到小说作品审美愉众的创作要素。其次,就文本内容而论,《穆传》的具体内容中也有许多与小说作品不能相合的因素。论文第六章题为:《近年出土战国文献中拟托文本的考索与补遗》。该章是基于近年发现的简帛古书材料,譬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等,对出土文献中拟托作品的存在情况进行考释、辨析与论述。譬如《上博简·子羔》一篇是对于孔子与子羔言谈的记述,因文中所涉的三王感生之说存在争议,而且简文中孔子对传说的阐释方式与传世文献的记载有所抵牾,故而该文存在着并非实录孔子言论的可能性。又如《清华简·邦家之政》一则,因简文载有悖于孔子时代的言论,且其文所含思想甚为多元,并非单属儒家,故此推断该简文是托名虚构而作的“拟造孔子言论”作品。类似之例还有《上博简》中《鲁邦大旱》《相邦之道》《季庚子问于孔子》《孔子见季桓子》等诸则简文,它们或是假托于孔子之名而进行的模拟创作产物,或是在行文中带有添衍附会成分的作品。彰显出战国士人在增益传闻、阐释理论抑或是传播学说之时所进行的大胆虚构性创作尝试。《上博简》与《清华简》之中亦不乏拟托殷周先王、拟托战国诸侯等历史人物所创作的故事。如《清华简·耆夜》一篇,因简文所载饮至礼悖于礼制记载,文中又多有违背周人礼法及思想的内容,因此,该文很有可能是托名周武王、周公等人而附会做诗的叙事作品,带有追慕先贤、模拟创作的内涵意蕴。又如《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应属于后人假名于彭祖的一篇议论性质的作品;《清华简·管仲》是以齐桓公与管仲对话为基本形式而成篇的拟托作品;《上博简·君人者何必安哉》是拟托楚王与范乘二人所作的一番对话;《上博简·志书乃言》是拟托楚王与无愄而作的对话故事,是类多有。此外,《清华简》中还有些许拟托商汤之臣属伊尹而作的故事。如《赤鹄之集汤之屋》一则,简文后段有巫乌救小臣,及小臣本巫乌之言帮助夏君驱病之事,此于传世文献中并无俦匹,是时人虚构的新增情节。所以此文当是基于伊尹来往于商与夏之间的历史事件而展开的虚构创造。再如《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两则简文,都是关于商汤、伊尹间的问对故事,其文的词句也带有着意编排与增饰的痕迹,整体呈现出类似战国散文作品的语言风格,很可能是依托伊尹而附会的问对作品。最后,论文的第七章题为:《拟托文本的文学性与意义析论》。该章是根据前章诸多文献材料,对战国时期拟托创作这一现象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分析,包括拟托文本的文学性特征考察,拟托作品“入史”情况论析,以及拟托创作现象的文学意义总结等。就拟托作品自身的定义内涵而言,人物的依托性应当属于相关作品所蕴含的首要特征。而“拟虚托实”的拟托作品,借助历史人物及背景只是作者的手段,文中所呈现出的虚构内容,才是创作者的核心着力之处。因此,拟托作品亦具有创作性特征。拟托创作以其自身意味深长的承前集成性、创造致新性与开拓启示性意义,已然成为了战国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壮大的一种不可忽视、举足轻重的重要文学现象。结语部分是对战国拟托文本的整体特征进行概括与论析。概而言之,从传世着作及出土文献两方面而论,在战国时代的各类叙事散文着作中,拟托作品确然已经是粲然可观、卓具韵致。
周康[8](2020)在《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文中指出元佑近十年时间,不仅是苏轼政治生涯的“得志之秋”,更是其书法生涯的变法和集大成时期。在此期间,他的书写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元佑之前“华丽工妙(姿媚)”的主要作字面貌,开始变得“老劲雄放(掣笔极有力)”。这种劲健的笔力,加上黄州末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丰腴之态,最终导致苏轼“肌骨相称”(纯绵裹铁)典型书风的成熟。苏轼在书法上的名声,也从元佑之前的于时未称而大兴于时,成为了元佑书坛的主盟人。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亦被推崇到和颜真卿、杨凝式这样的一朝书法之宗并驾齐驱的高度。这一时期,也是苏轼书法的创作高峰。在苏轼传世近五百五十件的书迹中(不详作年的约五十余件),元佑近两百件作品几乎就占到了五分之二。最能体现苏轼书法风格和成就的行书,在这一时期更是佳作倍出。其中既有《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诗帖》《马券帖》《颍州祷雨帖》《兴龙节诗帖》《次辩才韵诗帖》这类备受书家推崇的巨迹名书,也有常被学者拿来跟《寒食帖》相提并论的《武昌西山诗帖》和《李太白仙诗卷》。苏轼书法在元佑中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第一,元佑中安师文等颜帖收藏大家集聚京师,大量杨凝式(及李建中)的题壁书见存于洛寺,为苏轼元佑中力学颜、杨而笔力大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第二,元佑中黄庭坚、米芾、钱勰、秦观、王巩等为数众多的工书善鉴之人围绕在苏轼周围,在与这些人的书法交游中,苏轼的书写能力和创作水平都曾大受影响。第三,元佑时期,得益于高太后在政治上的护持,使他不论在京还是外任大都能够情闲意淡,而保持着一种心手双畅的书写状态。过去学界在苏轼书法的分期研究上,大都集中在黄州时期,并认为该时期乃苏轼的变法或者集大成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偏差,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所致:一是受了苏轼黄州时期文学成就的影响,二是过于武断地将苏轼书写成就极高的《寒食帖》系在了黄州时期。其实文学和书法虽皆有表情功用,然文学多在“发愤”,书法多在“遣兴”,二者存在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而对于抄写性质的《寒食帖》,单就《寒食雨二首》的作年,无法进行进一步系年。该帖所表现出的书风特征及卷后黄庭坚的跋语等,都指向此作当出元佑(如明代顾复、清代裴景福所判断的那样),而非黄州时期书作(更不宜断在黄州加以研究)。
张健旺[9](2019)在《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文中研究指明“读书种子”就是士之典范,志于道,据于仁,依于德,立于礼。要在行己有耻、立身见道、通经致用,是真男子,大丈夫,是没有文王也兴的豪杰之士。简约说“读书种子”就是相续圣贤血脉的思想家。我取样的我国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有:宋濂、方孝孺、王阳明、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宋濂是从“文章种子”转到有道君子的典型。他守道之笃,独立不迁;不“枉道以徇人”,不“诎道以徇物”;用“敬”立心;安于道;尊崇气节,激扬豪杰。他的《龙门凝道记》是见志入道的着作。方孝孺是“雄才劲节”的典范。他善学六艺、自立其志、尊圣亲贤、勇于自治、自性庄严、刚健中正,是礼乐君子,是经典的意志人。王阳明是“狂圣”的典范。其人遭遇患难而刊落习气,道明德立,创立“良知”学说,自由担当,成为“刚狷振砺”、“独行违俗”的圣贤豪杰。可谓具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精神哲学的大师。方以智是“宏览博物”的典范。他是经典的世家子弟,有豪华的才性,遭遇世变而心性大明,随缘放旷,至诚至性,外和内刚,是博通深邃的大思想家,特立独行,自创体系,成一家之言。可谓“穷理而博学,闻道而为善”的博学君子。顾炎武是有明一代标举“行己有耻”最惹人注目的大思想家。他贬斥“无耻之士”,激扬“有耻之士”。无“耻心”即不“进德修业”,亦不“尊圣亲贤”。他遭遇世变,恪守“行己有耻”的圣训,不改形换骨,独来独往地治学,可谓磊落奇伟君子。王夫之是“醇儒”的典范。他是晚明遗老中最惹人注目的贬斥“狂流”的思想家。他“不随众狂”而标举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立誓为“六经开生面”。他可谓经典的圣贤豪杰儒。他遭遇世变隐居着书,为往圣继绝学。我国文化是我国人民立人立国的“元气”,而“读书种子”是文化的“元气”和立国的“元气”。我国传统社会的“读书种子”的性情与人格、谈吐与风致、精神与风骨,具有绝对性的重要性。他们皆是我们民族出类拔萃的楷模,是我国传统社会读书人的“人师”。他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人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我们为人为学的典范。
范稳[10](2018)在《重庆之眼》文中认为第一幕:国破山河在1.狼烟邓子儒一生也搞不明白,莱特兄弟为什么要发明飞机。天空本来是属于鸟儿的,人一旦飞上了天,就应了中国的那句成语——无法无天。直到他皓首白头了,每当他仰望重庆的天空时,他都不确定灾难会不会倏然而至。但在一九三九年五月三日这天,山城灰蒙蒙的天空将给他的家族降下一个财神来,同时也是他第二天的婚礼上最为尊贵的客人——上海裕隆纱厂的董事经理罗佑华先生。全面抗战已经打了
二、前辈高见,后生深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辈高见,后生深思(论文提纲范文)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悬办” |
第二章 失踪的“特费” |
第三章 寻找“青痣瘢” |
第四章 烈士遗物 |
第五章 醉春楼遇险 |
第六章 外国神父 |
第七章 黑衣人之谜 |
第八章 国药号老板 |
第九章 油锅捞秤砣 |
第十章 蹊跷的爆炸案 |
第十一章 三官镇惊变 |
第十二章 三友观夜谈 |
第十三章 曹家渡劫案 |
第十四章 镇长之死 |
第十五章 车行老板的隐秘 |
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 |
第十七章 “叛徒”的女儿 |
(2)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
四 研究对象分析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戊戌前后徐兆玮的经世期许与思想变动 |
第一节 “从何市到常熟”:地方社会中的家族与权势网络 |
一 何市镇状况 |
二 徐氏家族及姻亲网络 |
第二节 “乡谊”与实践:徐兆玮的社会交往与经世期许 |
一 社交网络与交游活动 |
二 守望乡邦与道德教化 |
第三节 “青萍之末”:从阅读世界看维新思潮与士人思想变动 |
一 维新思潮的出现 |
二 旧学与新知:徐兆玮的阅读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的“立功”实践与转型 |
第一节 徐兆玮的“立功”期望与翰林公务生活 |
一 共预新政的地方士人 |
二 入京动机与翰林公务生活 |
第二节 徐兆玮居京的社会活动与谋官生态 |
一 在京社会交往 |
二 日常活动空间 |
三 京师政治生态与个人状态 |
第三节 应变:游学日本的动机、体验与心理感受 |
一 游学动机与对异邦的想象 |
二 观光游历的感官体验 |
三 对都市文明的理性思考 |
四 阅读选择与关注焦点 |
小结 |
第三章 权变与调适:辛亥鼎革前后的政治抉择 |
第一节 从翰林编修到国会议员:辛亥前后徐兆玮的身份转型 |
一 由国到乡:归国谋职失利后转向地方自治 |
二 1911年再次入京失望到离京返乡 |
三 民政副长到国会议员:鼎革之际的身份转化 |
第二节 1913至1923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与民国印象 |
一 1913年的国会议政实践与心态变化 |
二 国会恢复与徐兆玮的无心留恋 |
第三节 国会议员与地方资源争夺——以争夺农村师范分校为中心 |
一 事件缘起与常熟士绅因应 |
二 事件转机与士绅分歧 |
三 士绅裂化与纷争结束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之后由“立功”到“立言”的新取向 |
第一节 五四“潮流”之外的士人:徐兆玮对国事日渐疏离 |
一 渐趋排斥:徐兆玮对五四新文化的态度 |
二 小镇隐居:1920年代江南士绅隐逸的一种方式 |
三 由政转文:隐逸期间的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士绅文化权力的延续:以《重修常昭合志》为中心 |
一 从参与到总纂——徐兆玮接任《重修常昭合志》的编修工作 |
二 《重修常昭合志》的体例与书写 |
三 地方志中士人文化权力的实践 |
第三节 结社与文化认同——以虞社诗文唱和为中心 |
一 虞社创办与发展 |
二 文化认同:徐兆玮与虞社同人的诗文唱和 |
三 科举功名士人的其他文化活动 |
小结 |
余论 士人因应的区域比较——以徐兆玮、刘大鹏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徐氏家族世系图 |
2-1 徐兆玮在京日常活动统计表 |
2-2 徐兆玮在北京出行去处统计表 |
4-1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与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对照表 |
4-2 1931年虞社社员名单 |
4-3 1928至1937年《虞社》各期刊载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吕祖谦思想总体研究 |
1.2.2 吕祖谦义理之学的研究 |
1.2.3 吕祖谦辞章之学的研究 |
1.2.4 吕祖谦考据之学的研究 |
1.2.5 吕祖谦经济之学的研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原文献之传”与吕祖谦儒学学统建构 |
2.1 “中原文献之传”的内涵考辨 |
2.1.1 南宋时人之认同:“中原文献之传”乃儒学之正统 |
2.1.2 宋元朱熹后学之新诠:“中原文献之传”为伊洛渊源之道学 |
2.1.3 明清学者之复归:“中原文献之传”即图书资料之学 |
2.1.4 现当代学者的多维视域:“中原文献之传”古今内涵之融合 |
2.2 儒学学统及其四个面向的学理依据 |
2.3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 |
2.3.1 “升—降—升”:吕祖谦学术地位之演变 |
2.3.2 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探析 |
2.4 中原文献之传的传承脉络考 |
2.4.1 高平、庐陵、鄞江、西湖五传 |
2.4.2 安定、泰山、濂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
2.4.3 涑水、二程、荥阳、了翁、廌山、和靖三传 |
2.4.4 二传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之学 |
2.4.5 一传白水、玉山、三山、芮氏之学 |
2.4.6 兼传三苏、王苹、胡宏之学 |
2.5 从“中原文献之传”到中原文献之学 |
2.5.1 义理之学的传承 |
2.5.2 辞章之学的承传 |
2.5.3 考据之学的的承袭 |
2.5.4 经济之学的承继 |
2.6 中道:吕祖谦构建儒学学统的方法论 |
2.6.1 中庸之道的常道特征 |
2.6.2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意义 |
第3章 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 |
3.1 义理之学的来源 |
3.2 义理之学的总体架构 |
3.2.1 无极而太极:道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
3.2.2 相倚又相成:整全之道的展开方式 |
3.2.3 分立而不分离:道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3 理气论:理气合一 |
3.4 心性论:心与天一、心与理一、心性合一 |
3.5 工夫论:工夫须从心上做 |
3.6 道器不离:理——心——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 |
3.6.1 理事一致 |
3.6.2 理礼合一 |
3.6.3 心史合一 |
第4章 斯文重建的辞章之学 |
4.1 求道于经,以经为文:吕祖谦文道合一的思想 |
4.1.1 重道轻文的时代背景 |
4.1.2 以学统统合文道 |
4.2 “巧”在文道并进的文章工夫——吕祖谦斯文重建的旨趣 |
4.2.1 “东莱之弊尽在于巧” |
4.2.2 巧之所指:文章工夫 |
4.2.3 “巧”之旨归:重建斯文 |
第5章 求实考信的考据之学 |
5.1 语言文字学 |
5.1.1 承汉儒之旧的音韵学 |
5.1.2 守旧与创新并举的训诂学 |
5.2 古籍编纂与史学考订 |
5.2.1 吕祖谦对《古周易》的复原及其意义 |
5.2.2 吕祖谦对《程氏易传》的整理与刊刻 |
5.2.3 史学考订 |
第6章 经世致用的经济之学 |
6.1 吕祖谦之政治思想与实践 |
6.1.1 政治伦理思想 |
6.1.2 政治生态思想 |
6.1.3 德法并行:政治制度思想 |
6.1.4 政治实践 |
6.2 经济思想与实践 |
6.2.1 寓兵于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
6.2.2 取民有制,宽省民力 |
6.2.3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
6.2.4 农商并重、工商各有其分 |
6.2.5 经济实践 |
6.3 教育理念与实践 |
6.3.1 学以成圣的人格教育目标 |
6.3.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
6.3.3 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方针 |
6.3.4 教育实践 |
6.4 推势阐理之经世史学 |
6.4.1 吕祖谦的史学渊源 |
6.4.2 经史一体的史学观 |
6.4.3 读史之法 |
6.4.4 推势阐理,以史经世 |
6.4.5 以“礼”为核心的史学特色 |
第7章 中原文献之学的旨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7.1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的学术旨趣 |
7.1.1 通世务、实践履的经学主旨 |
7.1.2 文贵有用、文以宣言文学功用观 |
7.1.3 通古今之变,用于当世的治史目的 |
7.2 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
7.2.1 对浙东事功学派的影响 |
7.2.2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
7.2.3 对清代朴学的影响 |
7.2.4 对浙东史学的影响 |
7.3 博杂抑或博洽?——吕祖谦学术的再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万能先生谭坦(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认识几个朋友的谭坦 |
叶瞳瞳 |
七号助理 |
Shirley Huang(雪梨黄) |
Joey周怡 |
Mr.Tan(谭坦) |
第二章中医协会会长的烦恼 |
杨仲英 |
钱博思 |
第三章漂洋过海的李茜大夫 |
李茜 |
杨仲英 |
七号助理 |
第四章卧虎藏龙唐人街 |
老唐 |
阿迪王 |
第五章首次见面 |
Joey |
谭坦 |
第六章杨仲英的秘密回忆 |
第七章从万能到万万不能 |
李茜 |
钱博思 |
第八章黑猴子剧团的燃眉之急 |
马修斯皮德 |
第九章如果红灯能再漫长一些 |
谭坦 |
李茜 |
第十章一无所有的人 |
七号助理 |
谭坦 |
第十一章一场入籍仪式 |
李茜 |
谭坦 |
李茜 |
第十二章最后的游行 |
杨仲英 |
李茜 |
杨仲英 |
谭坦 |
最后的游行 |
(5)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吴炳《情邮记》传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与目的 |
三、研究理念与方法 |
第一章 吴炳及《情邮记》传播研究 |
第一节 吴炳死节考辨 |
一、降清说 |
二、死节说 |
三、其他 |
第二节 《情邮记》的传播 |
一、《情邮记》版本概况 |
二、《情邮记》版本考述 |
三、《情邮记》与其他四种传奇 |
第二章 《情邮记》曲体研究 |
第一节 《情邮记》曲牌研究 |
一、《情邮记》曲牌来源 |
二、《情邮记》曲牌用韵 |
三、《情邮记》曲牌功能 |
第二节 《情邮记》套数研究 |
一、《情邮记》套数构套形态 |
二、《情邮记》剧情配套 |
三、《情邮记》排场派角考察 |
第三章 《情邮记》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剧情结构的简单扫描 |
第二节 “一生二旦”的双线结构 |
第三节 男主人公的主动而为与女主人公的随势而进 |
第四节 穿插性剧情与次要人物的结构功能突出 |
第五节 净丑艺术的重视与强化 |
第四章 《情邮记》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揭露黑暗现实与传达家国忧思 |
第二节 “拥双艳”的封建文人爱情理想 |
第三节 “至情”主题呈现特色与对“情”的深入探讨 |
第四节 “情邮”思想与晚明风情喜剧“至情”思想嬗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情邮记》校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战国拟托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内涵与意义 |
一、本文研究内涵 |
二、本题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先行成果综述 |
一、《战国策》拟托创作研究综述 |
二、《晏子春秋》拟托创作研究综述 |
三、《庄子》拟托创作研究综述 |
四、《穆天子传》拟托创作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本文研究方法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拟托文本”概说及总述 |
第一节 托名与拟创:“拟托”之概念总说 |
一、“拟托”概念释义 |
二、前人所用“拟托”之说举隅及相关辨析 |
第二节 拟托文本的产生 |
一、战国拟托文本产生的时代 |
二、战国拟托文本产生的普遍 |
三、战国拟托文本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拟托文本的判断依据 |
一、错置年时 |
二、抵牾思想 |
三、脱离环境 |
四、乖悖史录 |
五、文辞荒诞 |
六、情理难通 |
七、重复叙事 |
第四节 拟托作品与先秦诸作品的共通性与特异性 |
一、拟托创作与史籍编纂的共通性与相异性 |
二、拟托创作与小说作品虚构的共通性与相异性 |
三、拟托创作与先秦“说体”故事变异的共通性与相异性 |
第二章 《战国策》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揣摩之术与《战国策》中拟托作品的产生 |
一、揣摩之术的盛行 |
二、《战国策》中拟托作品的生成 |
第二节 《战国策》拟托秦王与相关人物故事考释 |
一、错置年时之故事 |
二、乖悖史录之故事 |
三、情理难通之故事 |
四、重复叙事之故事 |
五、《战国策》拟托秦王与相关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三节 《战国策》拟托齐王与相关人物故事考释 |
一、错置年时之故事 |
二、乖悖史录之故事 |
三、情理难通之故事 |
四、重复叙事之故事 |
五、《战国策》拟托齐王与相关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四节 《战国策》拟托楚王与相关人物故事考释 |
一、错置年时之故事 |
二、乖悖史录之故事 |
三、情理难通之故事 |
四、重复叙事之故事 |
五、《战国策》拟托楚王与相关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五节 《战国策》拟托三晋、燕、宋、卫、中山国人物故事考释 |
一、错置年时之故事 |
二、乖悖史录之故事 |
三、情理难通之故事 |
四、重复叙事之故事 |
五、《战国策》拟托三晋等国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六节 《战国策》拟托张仪、苏秦故事考释与分析 |
一、《战国策》拟托张仪、苏秦故事考释 |
二、《战国策》拟托张仪、苏秦故事的内涵 |
第七节 《战国策》拟托文本的创作目的及作品内涵析论 |
一、《战国策》拟托作品的创作目的 |
二、《战国策》拟托作品的创作类别 |
三、《战国策》中模式化拟托故事的意义 |
四、《战国策》拟托作品的内涵分析 |
五、《战国策》拟托作品的虚饰手法 |
第八节 《战国策》拟托作品的“准剧本”创作析论 |
一、先秦文学中的“剧本创作”因素 |
二、《战国策》拟托作品的演练说辞与编撰“剧本” |
三、《战国策》拟托作品的人物设置与“剧本”角色 |
四、《战国策》拟托作品的戏剧冲突与“剧本”情节 |
五、《战国策》中的“准剧本”创作 |
第三章 《晏子春秋》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晏子春秋》托名晏子释义 |
一、晏子其人及其行迹考述 |
二、《晏子春秋》与他书对校 |
三、《晏子春秋》的托名性质 |
第二节 《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齐侯故事考释 |
一、悖于史事、年时之故事 |
二、情理难通之故事 |
三、重复叙事之故事 |
四、《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齐侯故事的内涵 |
第三节 《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孔子故事考释 |
一、拟托孔子评说晏子行事 |
二、拟托孔子与晏子相交之事迹 |
三、《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孔子故事的内涵 |
第四节 《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其他人物故事考释 |
一、拟托晏子与他国诸侯故事考辨 |
二、拟托晏子与其交游人物故事考辨 |
三、《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其他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五节 《晏子春秋》拟托作品的创作目的:稷下学士模拟议政 |
一、《晏子春秋》的创作与稷下学士之关系 |
二、稷下议政的模拟训练与晏子的示范性 |
三、《晏子春秋》中“同题拟作”篇目梳理 |
四、《晏子春秋》“同题拟作”的模拟创作内涵 |
五、《晏子春秋》“悖实拟作”的模拟创作内涵 |
六、《晏子春秋》拟托作品与稷下学士模拟议政 |
第六节 《晏子春秋》拟托作品对“晏子”思想的三重阐释 |
一、晏子思想本相 |
二、“晏子”思想的儒家面目 |
三、“晏子”思想的墨家面目 |
四、“晏子”思想的纵横家面目 |
五、《晏子春秋》拟托作品中“晏子”三重思想的内涵 |
第七节 《晏子春秋》拟托作品中所见晏子形象及作品内涵析论 |
一、深谋远虑的智者形象 |
二、刚毅果敢的谋者形象 |
三、机敏通达的圆融形象 |
四、《晏子春秋》拟托作品的虚饰手法 |
第四章 《庄子》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庄子》拟托孔子及其弟子故事考释 |
一、以孔子作为宣扬道论的主要人物 |
二、以孔子作为体悟得道的辅助人物 |
三、以孔子作为禁锢封闭的反面人物 |
四、《庄子》中拟托孔子故事的类型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庄子》拟托道家人物故事考释 |
一、《庄子》拟托老子故事的考释与内涵 |
二、《庄子》拟托庄周故事的考释与内涵 |
第三节 《庄子》拟托古圣先贤人物故事考释 |
一、《庄子》拟托黄帝故事考释 |
二、《庄子》拟托尧、舜、禹故事考释 |
三、《庄子》拟托许由故事考释 |
四、《庄子》拟托其他先秦人物故事考释 |
五、《庄子》拟托古圣先贤人物故事的类型及其内涵 |
第四节 《庄子》拟托作品的创作目的及作品内涵析论 |
一、《庄子》拟托作品的创作目的 |
二、《庄子》拟托作品中所见人物形象 |
三、《庄子》拟托作品的相关虚饰手法 |
第五章 《穆天子传》的拟托性质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穆天子传》拟托创作考释 |
一、周穆王其人及事迹考辨 |
二、《穆天子传》非实录性质考辨 |
三、《穆天子传》的拟托创作性质 |
第二节 《穆天子传》拟托创作目的与战国士人之参政风尚 |
一、《穆天子传》非史书题材辨 |
二、《穆天子传》非巫、神题材辨 |
三、战国士人政治活动与《穆天子传》的拟托创作属性 |
第三节 《穆天子传》的文本内涵析论 |
一、《穆天子传》拟托创作中所用虚饰手法 |
二、《穆天子传》与“小说”文体的辨析 |
三、《穆天子传》拟托创作的意义 |
第六章 近年出土战国文献中拟托文本的考索与补遗 |
第一节 简帛古书中拟托孔子故事考辨 |
一、上博简《子羔》拟托释义 |
二、上博简《鲁邦大旱》与《相邦之道》拟托释义 |
三、上博简《季庚子问于孔子》拟托释义 |
四、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拟托释义 |
五、清华简《邦家之政》拟托释义 |
六、从简帛古书看战国散文中拟托孔子故事的创作内涵 |
第二节 简帛古书中拟托诸王故事考辨 |
一、清华简中拟托殷周先王及战国诸侯故事考释 |
二、上博简中拟托战国诸侯故事考释 |
第三节 简帛古书中拟托伊尹故事考辨 |
一、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拟托释义 |
二、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拟托释义 |
三、清华简《汤在啻门》拟托释义 |
四、清华简中拟托伊尹故事的创作内涵 |
第七章 拟托文本的文学性与意义析论 |
第一节 拟托作品的文本特征 |
一、拟托作品的人物依托性 |
二、拟托作品的内容创作性 |
三、拟托作品的“托言问对”形式与士人“言辩”创作倾向的分析 |
第二节 拟托作品的创作类型 |
一、无中生有型 |
二、同中有异型 |
三、踵事增华型 |
第三节 拟托作品“入史”论析及拟托创作与后世伪作辨析 |
一、拟托作品“入史”情况论析 |
二、战国拟托创作与后世伪作情况之辨析 |
第四节 拟托作品的文学意义 |
一、承前集成性 |
二、创造致新性 |
三、开拓启示性 |
结语 |
附录 战国拟托作品之条目总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8)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原则 |
第一章 苏轼元佑时期书迹考略 |
第一节 尺牍诗简 |
第二节 碑版铭刻 |
第三节 日常创作 |
第四节 其他书迹 |
第二章 苏轼元佑中的书艺成就 |
第一节 书艺大进 |
第二节 书名大兴 |
第三节 方驾颜杨 |
第四节 佳作频出 |
第三章 苏轼元佑书法成就探因 |
第一节 颜杨为主的大力取法 |
第二节 如虎添翼的书法交游 |
第三节 得心应手的书写状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寒食帖》书写时间刍议 |
附录二 苏轼元佑时期书法年表 |
附录三 苏轼元佑时期书迹选录 |
致谢 |
读研期间科研及获奖 |
(9)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推证“读书种子”名义 |
第一节 “廉耻之道”与“有耻之士” |
第二节 “躬行君子”与“读书君子” |
第三节 “六艺之学”与“读书种子” |
第四节 “士之典范”与“读书种子” |
第五节 “古今仁圣”与“读书种子” |
第六节 “习气种子”与“读书种子” |
第七节 “知识种子”与“读书种子” |
第一章 “劲节不同群”的“读书种子”方孝孺 |
第一节 “优美门风”与“自立其志” |
第二节 “善学君子”与“六艺之学” |
第三节 “不寻俗好”与“独契前贤” |
第四节 “勇于自治”与“修身为本” |
第五节 “纷纭野鸟”与“圣学真凤” |
第二章 “狷介独行”的“读书种子”宋濂 |
第一节 “文章知己”与“文章种子” |
第二节 “逢缘遇境”与“一变至道” |
第三节 “素狷之士”与“狷者一狂” |
第三章 “独行违俗”的“读书种子”王阳明 |
第一节 “遭遇患难”与“返之六经” |
第二节 “媚世乡愿”与“乡愿意思” |
第三节 “素狂之士”与“素刚之士” |
第四节 “有道学问”与“圣贤血脉” |
第五节 “忠信之道”与“良知之学” |
第四章 “宏览博物”的“读书种子”方以智 |
第一节 “世家子弟”与“故家旧味” |
第二节 “读书之士”与“博学君子” |
第三节 “娟而狂者”与“旷达之士” |
第四节 “破家之子”与“异类中行” |
第五节 “孝悌之道”与“天地孝子” |
第五章 “行己有耻”的“读书种子”顾炎武 |
第一节 “读书世家”与“奇质嘉种” |
第二节 “诗文种子”与“学问种子” |
第三节 “立人大节”与“行己有耻” |
第四节 “博学于文”与“临文主敬” |
第五节 “典型未往”与“树式后辈” |
第六章 “不随众狂”的“读书种子”王夫之 |
第一节 “弘道之人”与“豪杰之士” |
第二节 “正学醇儒”与“读书种子” |
第三节 “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 |
第四节 “观其所恒”与“依然故旧” |
第五节 “天地元气”与“圣贤学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重庆之眼(论文提纲范文)
1. 狼烟 |
2. 星光照耀下的小草 |
3. 一九三七之夏 |
4. 玄都观里桃千树 |
5. 世界主义者 |
6. 岂曰无衣 |
7. 与子同仇 |
8. 前度刘郎今又来 |
9. 打向老师的耳光 |
1 0. 空军坟 |
1 1. 咫尺天涯 |
1 2. 我本将心向明月 |
1 3. 落在剧院里的炸弹 |
1 4. 洗罪 |
1 5. 私奔 |
四、前辈高见,后生深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J]. 东方明,魏迟婴. 啄木鸟, 2021(07)
- [2]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D]. 汪颖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建构儒学学统:吕祖谦中原文献之学研究[D]. 徐艳兰. 湖南大学, 2020(02)
- [4]万能先生谭坦[J]. 张冠仁.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5)
- [5]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6]吴炳《情邮记》传奇研究[D]. 马佳雯. 扬州大学, 2020(02)
- [7]战国拟托文本研究[D]. 苗江磊. 山东大学, 2020(09)
- [8]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D]. 周康. 西南大学, 2020(01)
- [9]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D]. 张健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10]重庆之眼[J]. 范稳.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