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中的人文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潘苏楠[1](2021)在《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总和,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呈现出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持续上升的整体态势。而由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逐步向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进,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一个典型表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实现初级人力资本向中级人力资本过渡,并逐步向高级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化,在演化进程中,要保障各类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与协调发展,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面对劳动力人口数量连续下降的人口红利瓶颈以及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双重挑战,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问题已备受关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构建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要素,通过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和高附加值产业进行转移,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固基石。那么,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通过什么机理、哪些路径作用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协调效应?以及协调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规范分析、模型构建、实证检验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深入探讨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围绕主要研究内容,具体的行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明确本文具体的结构安排;之后,介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研究方法,并规划出本文详尽的技术路线图;最后,概述几点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理论贡献。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搜集、梳理与归纳,深入了解人力资本、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思想内涵和发展脉络,以期能够明晰已有文献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而识别出相关领域有待深入挖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首先,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追本溯源,界定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然后,参考借鉴已有研究并结合发展实际,选取各个变量的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变量进行具体的测算,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好最基础的铺垫。第4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纳,部分文献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桥梁效应,但是,目前鲜有文献对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章节在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并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继而进一步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第5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在前文验证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重要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以期能够进一步打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黑箱”。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梳理,从而提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自主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并对其实证结论进行总结探析。第6章,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在上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冲击轨迹,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此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第7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在全球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下,人力资本作为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机理,构建协调度测度模型,得出二者协调效应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和ARIMA模型,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也相当于对这两种预测方法进行互证检验。第8章,结论与展望。本章节首先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启示,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局限,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观察-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检验-结论探讨”的科学研究逻辑和解决问题思路指导下,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并探究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效应,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和理论贡献。一是基于整体刻画和动态演化的视角探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拓展和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本是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源动力,因此,人力资本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但目前,鲜有文献从整体角度去刻画和描述,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整体数量、质量状况及其结构演进的全貌。本文尝试拓展和深化已有研究,界定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模型,从整体角度去考察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程度。二是深入剖析并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路径。探究解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机理和“作用黑箱”,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从理论分析上建立起变量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方法应用上丰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经验研究。三是研究分析变量之间的冲击效应和作用路径,构建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可持续生态圈。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纳入到同一个系统分析框架中,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作用轨迹和冲击效应,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同时建立起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激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
赵羿安[2](2020)在《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持续4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强调数量增长的赶超型、粗放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变为追求经济平衡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如今,在中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并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的对策与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以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问题主导,进行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论证分析。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十分突出。非正式制度产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对经济发展既有正向调节也有负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若在符合实际发展需求与经济规律时,可实现促进经济绩效提高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会阻碍经济绩效的提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制度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有着不可否认的正向调节作用,中国渐进式改革印证了这一积极促进作用。在渐进式改革外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人们自身认知能力、文化水平与习俗习惯及社会大环境下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行进情况均可被视为影响改革方向和进程的重要非正式制度因素。因此,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论证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介绍了主题的背景、意义、创新点和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从分析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入手,首先,通过分析选取了四个方面内容作为说明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传导媒介,并通过这四方面的传导媒介分析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习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四个维度内容分别论证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理和传导途径。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层面维度的测度标准、指标选取和指标趋势走向对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分别进行了探讨。本文在论证分析过程中严格依照非正式制度性质、内容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每个维度进行测度定义,并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标准、测度定义和鱼骨图问题追溯的思想选取符合非正式制度内容且具有经济特性的可测指标,实现构建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筛选和优化过程最终确定非正式制度选取的16项测度指标和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测度指标,分别构成初始时序面板数据集,且依次绘制16项指标和22项指标的平滑曲线图和趋势走势图,借助数据的分布规律寻到异常临界点,并结合历史进程和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给出较为基础的成因解释说明。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函数并进行关联,通过函数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指标建立中国四个大区域的数据面板,分别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函数,论证非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影响关系,进一步说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构建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传导媒介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分别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中国经济与传导媒介之间的函数关系,验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最后,本文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运用实证数据结果,分别从“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以及“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与非正式制度内容相关的七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叶善青[3](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王晓慧[4](2019)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发展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利益,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经济建设,把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九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维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事业取得明显成效。经过40余年的高速发展,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维凝聚了发展的真谛。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有效、有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口,跨越这个关口必须要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只有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全面增强国家实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雄厚基础,并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生活需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离不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在系列政策实施影响下,开始发生深刻性变化,同时依靠大量投资拉动、传统动能为主的要素粗放投入再也不能适应当前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新时代对于中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也赋予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契机,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阐释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什么,厘清党和国家为什么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怎么样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意识进行深入研究,文中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分析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国内外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国内学者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简评,并对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这部分内容为论文之后的具体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本章主要厘定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明晰研究对象和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框架,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知识支撑。第三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确立。首先是从历史逻辑回答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确立的必要性,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视域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理论溯源,最后从实践逻辑展开论述了中国必须要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本章形成了系统清晰的经济发展思想,有利于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第四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本章从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得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包括产业体系的完备、需求结构的升级、扩大的内需市场等。第五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本章坚持问题导向思维,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立足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累积性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从整体勾勒出我国经济发展未来变迁的基本框架,与世界进行比较,总结概括出不利于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包括经济增长效率滞后、经济结构不平衡、体制机制约束等。第六章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按照基本理念、关键抓手、重大突破点的破解思路,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体系、体制机制完善等维度入手,提出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事业的现实路径。
郑洪霞[5](2019)在《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文中指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多次提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党和政府对其的重视与支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四川省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中,必然要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因此,本文在分析既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以期弥补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的不足,为四川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基础。首先,基于既有研究成果,界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其次,提炼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地位理论、舒尔茨改造农业理论、新增长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开展研究提供指导。最后,梳理熵值法的发展历程和原理,为实证研究提供方法。第二部分对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进行实证研究。在全面理解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07-2017年四川省农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衡量四川省农业的质效提升水平、动力转换水平、结构优化水平、绿色发展水平以及协调和共享水平,并将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来看,2007-2017年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年均6.35%增速稳步上升,其综合评价值先后经历了2007-2008年的突然下降期、2008-2015年的稳步提高期和2015-2017年的飞速上升期;(2)四川省和全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全国的评价值从0.2416上涨到0.7773,以年均增长12.99%的速度于2014年超越四川并将领先保持至今。第三部分对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障碍因素诊断。基于四川省农业发展状况,本文认为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七大阻力,即农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农产品竞争力较低;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二元经济结构更加突出;农业经济发展成果惠民力度较小。随后,通过计算各具体指标的障碍度,本文发现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协调和共享,进一步确认四川省农业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七大阻力。第四部分提出建议。根据上文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四川省要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必须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投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贯彻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加强农业风险防范。
周芳静[6](2019)在《广西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文中指出广西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随着其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土地供应的压力也在加大。但同时在城市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的低效闲置的现象又普遍存在,如何对建设用地投入的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缓解土地的供需之间的矛盾及提高建设用地之间的配置效率,备受有关部门和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在阅读和参考已有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广西区1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先是对广西总体以及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用地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再将土地要素引入拓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估算主要城市在2008-2017年间的劳动(L)、资本(K)、土地(S)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城市各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再分析各城市之间建设用地的贡献率差异,最后在建设用地的贡献率的基础上划分区内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类型,以便后期采取针对性的土地管理政策来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用地投入对广西各地级城市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分析发现:广西区内大部分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减阶段,各城市的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总体而言城市建设用地对城市二三产业经济增长有着较大的贡献,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投入对城市经济增长也有较大的贡献,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相对比建设用地贡献要大。因此,根据建设用地的投入来进行城市用地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各城市贡献程度之间的差异性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用地管理措施,在建设用地对经济贡献不同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土地管理对策,从总量上控制好城市建设用地投入的分配,协调好城市各要素之间的投入,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投入的配置效率,进而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
匡丽花[7](2018)在《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态遭到破坏,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系统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耕地系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方面,其中数量是基础,足够数量的耕地才能满足我国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质量是根本,有质量的耕地才能提供各类安全的农产品;生态是保障,处于良好生态环境中的耕地才能维持耕地质量。只有当三者同时达到安全状态,耕地才是安全状态。从系统角度综合考虑耕地保护,比单一的耕地数量或质量保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思想,开展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和格局优化研究,以鹰潭市为研究区域,应用空间分析、空间回归、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对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演化趋势、驱动机理、耕地系统安全空间格局预测和优化等进行系列研究,达到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提高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目的,对制定耕地保护对策,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中,考虑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的离散情况,运用改进TOPSIS方法进行安全评价表明:耕地数量和生态安全均先经历急速降低后缓慢变化的过程,耕地质量安全因基础设施的改善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综合后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先急速下降后缓慢上升。其中:1995年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临界状态占耕地面积的91.32%,到2005年降到48.96%,但危险耕地增加到37.55%,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主要中心城镇建设区域,2015年高、低等级耕地面积均减少,趋向中间水平,临界状态耕地增加至60.72%。从县域看,贵溪市呈小幅变化,月湖区和余江县较不稳定,先急速下降后小幅下降。空间变化上,热点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耕地系统安全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低值区域从中部不断向西部扩大范围延伸,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人为影响较小的南北部山地区域。稳定性高的耕地由零散分布在东、西部,成多个核状中心布局到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和西北部,多中心镶嵌分布。(2)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研究中,利用空间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和政策4方面的26个因子中研究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对比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两个时期,不变耕地中,自然因子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子中耕地投入环境负荷影响趋势加大,其他社会经济因子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区位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但整体影响程度偏弱;政策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且影响程度较大。要提升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要提倡科学耕种,合理施肥打药,提升产能的同时不能破坏耕地生态系统安全,控制工业污染,同时政策上要加大农业投入和环境治理的投入。增加耕地中,自然因素的限制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区位因素影响下降。要提升增加耕地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更多地要从耕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基础设施条件上进行改善,同时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减少耕地系统安全的变化主要指空间位置上耕地变为非耕地,主要因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用地需要,及耕地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耕地的减少。要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应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提升建设用地的集约度,杜绝粗放、闲置利用行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措施。(3)利用ANN-CA模型预测鹰潭市2025年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结果中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稳定性增强,原有高等级部分降低,而较低等级总体呈上升趋势,最终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升高趋势,较2015年有所改善。鹰潭市未来建设占用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南北部林地是维持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来源。在空间布局上,耕地破碎度降低,集中连片性更强。但在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的同时,挤占了其他生态空间,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易引发土地退化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农业投入,通过土地整治等技术措施增加耕地,严格审理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在不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提升发展。(4)通过ArcGIS和MATLAB平台,建立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Cultivated Land System Security Pattern Optimitation Model,简称 CLSSPOM),以土地利用适宜性、土地利用空间兼容性、土地利用优先性和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构成的优化规则,并以用地变化率进行数量控制,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不参与优化的前提下优化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后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南北山地丘陵区域耕种条件相对恶劣的坡耕地优化为林地;位于中心城镇建设用地群周边、耕作环境遭人为负面影响较大、耕地系统安全水平低下,能更好地发挥用地经济效益的耕地优化为建设用地;位于樟坪乡和塘湾镇耕地集中连片区域周边的低效林地优化为耕地。优化后的耕地系统安全等级中,中上等耕地面积增加,低等耕地面积降低,整体耕地系统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在鹰潭市土地利用中,要处理好南北丘陵山地区域耕作区域和生态林地的边界划分,保护中心城镇建设用地周边耕地的耕作环境,防止耕地系统安全降低和流失耕地。(5)根据耕地系统安全及其稳定性划分耕地系统安全核心保护区、适度保护区、适度改良区、综合改良区,不同保护区施加不同保护模式,并应加大经济投入,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政策法规,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协调耕地与建设、生态空间,改善耕地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提升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的创新有:(1)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角度进行耕地系统安全研究,从重耕地数量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均重要;(2)通过MATLAB编程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融入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的约束条件,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优化,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
王鑫[8](2018)在《基于碳足迹的新疆产业、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已经得到科学界和政治界的一致认同。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紧迫形势的推动下,碳减排已成为世界主流。本文通过构建模型,测度能源消费碳足迹,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性,对不同产业碳足迹进行空间区域和产业部门间差异比较,进行了碳足迹多情景预测,提出产业结构碳减排调整方案及优化模式,为碳足迹的多尺度、多目标深入研究建立初步基础的同时,也为跨越式发展目标下的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一)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1978年至2015年新疆的生产总值呈指数增长,从2015年产业结构来看,新疆仍是农业大省,工业发展落后于发达省区,第三产业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从1978年到1991年,新疆一、二、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会令GDP分别增长0.34%、0.38%和0.28%,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主导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导,处在工业化初期;从1992年到2015年,新疆一、二、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导致GDP增长0.23%、0.41%和0.36%。产业结构由“二一三”结构向“二三一”结构转变,并在期间内后期呈现出“三二一”格局,产业结构已出现高级化迹象。GDP每增加1%,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会增加(0.70-0.16LnY)%、(0.08+0.02LnY)%和(1.47+0.06LnY)%,随着经济的增长,一产增速减缓,二产保持增速,三产增速加快。从区域来看,塔城地区对第一产业依赖较大,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哈密市等地区对第二产业较为依赖,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区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二)能源消费与碳平衡。1978-2015年,新疆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总能源消费总量中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石油消费量持续降低,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长,水电、风电、太阳能及其它能源发电比重不断增加,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从碳平衡角度来看,2015年,新疆10种植被类型地上生物量有机碳储量为13124.6万t,在0100 cm的土壤层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640000万t,碳排放量为9864.7万t,碳吸收量大于排放量,存在生态盈余,到2020年,新疆碳排放量达到13852.8万t,首次超过碳吸收量。但碳排放增速较快,需加快植树造林速度。(三)碳足迹测度分析。新疆人均碳足迹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其增速小于人均GDP增速,煤炭碳足迹占主总碳足迹的60%以上,三次产业碳足迹产值均呈现升高趋势,碳足迹强度呈现降低趋势。克拉玛依的人均碳足迹在全疆最高,昌吉、石河子人均碳足迹增长较快,但经济增速明显低于人均碳足迹增速,说明经济增长靠大量能源消费来推动。各因素中,能源消费总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影响最大,说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仍然需要靠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来推动;随着经济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第三产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第一产业作用降低。生态压力呈逐年增加趋势,但远远要小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内陆地区,更具有发展碳交易和碳金融的优势。STIRPAT模型显示经济增长与碳足迹暂未呈现出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人均GDP和人口增长是影响碳足迹增长的关键要素,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呈负相关的指标,经济增长仍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费来推动,但新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四)低碳发展下的情景预测。2015-2050年,在基准、节能、低碳三种情景下,基准情景下的能源需求总量、碳足迹强度和碳足迹明显高于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2050年基准情景、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碳足迹分别为9691.28万hm2、4328.72万hm2和2013.35万hm2,在三种情景下,能源消费总量分别在2045年、2040年2035年达到峰值,碳足迹分别在2045年、2045年、2040达到峰值;碳足迹强度均呈现下降态势,但低碳情景下,碳足迹强度下降幅度是基准情景的3倍。随着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碳足迹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也在改变,相关程度降低。若要实现低碳情景下的碳足迹,要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为代价,在西部大开发、中央新疆座谈会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预计低碳情景较难实现,但新疆有较大的碳排放空间,实现节能情景还是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五)新疆产业结构优化与碳减排对策。根据新疆三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计算结果,第一、二产业所在比重逐步下调,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优化后第一产业下降了6.05%,第二产业下降了2.055%,第三产业增加了8.108%。从工业内部的细分行业来看,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原材料加工和化工行业作为优化调整的重点行业,而低能耗、低排放、相对较高就业带动力的行业需要提升在产业中的比重。采取培育低碳产业,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应用强化建筑节能,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发展绿色交通,引导鼓励低碳出行,设计碳金融机制与开展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利用新疆在碳排放方面的空间发展碳金融等措施才能有效促进新疆低碳发展。
阿荣[9](2017)在《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空间差异揭示了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实际应用服务领域发挥自身价值的核心理念。通常情况下,区域发展追求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空间配置模式,这往往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存在忽略区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问题。空间均衡状态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空间配置及其空间组合,即区域空间开发与空间保护供给能力匹配状态。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状态,是区域发展追求的最终期望。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根据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评价空间承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适宜程度。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区域空间差异基本规律及空间差异形成的基本机理是什么?区域空间开发不平衡状态如何及驱动机制有哪些?甚至如何缩小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以上问题已经成为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重点关注的学术问题。随着区域空间开发失控与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实践命题,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是研究解决命题的重要基础。锡林郭勒盟位于蒙古高原南段,是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草原生态生态环境系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干扰,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同时,锡林郭勒盟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煤炭资源大部分适合以露天形式开采。锡林郭勒盟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并存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与大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均具有必要。忽略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进行不合理开发甚至过度开发,导致工业低效―农牧业停滞―生态环境更差的恶性循环,影响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研究,实现了在空间均衡视角下,探讨了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及工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空间配置组合,试图回答锡林郭勒盟地区在哪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哪里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匹配?等问题。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主要研究靶区,分析区域发展空间差异和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空间匹配和协调状态,通过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状态的空间匹配与关联分析,判断区域空间匹配程度,并探索空间不匹配的原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下的锡林郭勒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及其路径选择。全文共6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交代了文章主要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人地关系理论、空间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内外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空间开发适宜性、空间开发强度及资源城市发展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模式及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交代了锡林郭勒区域开发理论框架的构建,对空间均衡、区域开发强度及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等相关概念的辨析,并说明了主要内容结构和基本逻辑框架。第三章:锡林郭勒区域发展基本概况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包括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第四章: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匹配度分析与评价。首先构建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全盘评价研究区生态敏感水平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其次,通过确定研究区生态敏感性与空间开发强度、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组合特征来分析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最后,从狭窄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政府绩效考核及开发和保护职权分离不够明确等三个方面探讨区域发展空间失衡的根本原因。第五章: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及其路径选择,首先,总结国内外典型地区开发模式实践借鉴,得出区域空间开发模式的重要启示,为锡林郭勒盟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其次,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对区域空间适宜性进行分区,并探讨如何实现不同类型地区的空间均衡发展问题。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从主要结论、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以及文章不足之处与展望等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汇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锡林郭勒盟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出现资源诅咒现象,但缺乏产业支撑,未能有效带动城镇化的质量提升。(二)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草原植被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三)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整体水平较低,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特征。(四)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分布规律为从东向西由轻到高过渡排列的特征。(五)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失匹配现象明显,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而制度安排是空间失匹配的根源因素之一。(六)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较低,需要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七)要实现区域空间均衡状态下的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则需要区域促进以工业化开发为主导的政策制度向以注重可持续发展主导特征的发展制度安排转移。
任崇强[10](2017)在《中国区域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文中指出最近几十年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经济社会突发事件等问题与经济问题叠加,“黑天鹅事件”频发,使得全球经济面临复杂局面和不确定性的形势,经济脆弱性问题突显。经济脆弱性是经济增长中可持续性科学的核心问题。克劳斯·施瓦布(2002)在首届世界论坛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减少发展中的脆弱性”。2015年9月25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一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加强全球宏观经济稳定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2015年,中国经济脆弱性成为世界经济重点关注的两个主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区域经济脆弱性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经济地理和经济增长的学科理论;在方法上,可以科学量化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大小;在实践上,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规划,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提出经济脆弱性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梳理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经济脆弱性的特征;采用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对全国和省域经济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经济脆弱性的系统内部产生机制,衡量经济脆弱性造成经济增长损失的大小。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分析经济脆弱性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关联特征,空间溢出效应。第四部分(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提出降低经济脆弱性的调控方向和调控措施;梳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研究中的不足,论文的创新点和未来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经济脆弱性在逐渐下降,省域经济脆弱性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点,经济脆弱性类型在增加。(2)经济脆弱性对于经济增长造成较大的潜在损失,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释放空间。(3)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成为目前中国经济脆弱性产生的主要根源,经济适应性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和衰退的发展方向。(4)中国经济脆弱性的区域差异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区域内部差异呈现逐渐扩大趋势,区域内部差异是导致经济脆弱性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5)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经济脆弱性对邻近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负溢出效应,但在西部地区却具有轻微的正溢出效应。(6)实现降低经济脆弱性的目的,采取的主要措施落实在产业安全、金融、扶贫、卫生健康、环境治理、城镇化、科技创新、要素价格等方面,并提出将经济脆弱性应用到区域经济规划之中。
二、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中的人文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中的人文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
2.1.2 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
2.1.3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4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2.2 自主创新理论 |
2.2.1 自主创新思想的理论溯源 |
2.2.2 自主创新思想的演进 |
2.2.3 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理论逻辑 |
2.2.4 自主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2.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3.1 产业结构的内涵 |
2.3.2 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 |
2.3.3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 |
2.4 经济发展理论 |
2.4.1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3 经济发展理论的渊源与形成 |
2.4.4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2.4.5 经济发展的新认识和新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
3.1.2 自主创新 |
3.1.3 产业结构升级 |
3.1.4 经济发展 |
3.2 评价指标选取及测度模型构建 |
3.2.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HC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2 自主创新(INN)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3 产业结构升级(IU)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4 经济发展(ED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3 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 |
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4.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4.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4.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4.3.2 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 |
5.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5.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5.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5.3.2 自主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 |
6.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6.2 模型构建及检验 |
6.2.1 VAR模型构建 |
6.2.2 脉冲响应函数 |
6.2.3 方差分解分析 |
6.3 基于Bootstrap的传导路径检验 |
6.3.1 链式中介理论模型构建 |
6.3.2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路径理论模型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 |
7.1 协调机理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 |
7.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机理分析 |
7.1.2 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7.2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效应测度 |
7.3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预测 |
7.3.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3.2 基于ARIMA模型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4 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7.4.1 障碍度模型构建 |
7.4.2 障碍因素挖掘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和启示 |
8.1.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8.1.2 相应的对策启示 |
8.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2)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结构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1.1 马克思与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2.1.2 非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
2.1.3 非正式制度变迁 |
2.2 社会学相关理论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2.1 微观社会交换和非正式规范的产生与维持 |
2.2.2 宏观社会交换与社会制度化结构的维持和变迁 |
2.2.3 非正式规范与正式组织规则的相互作用 |
2.3 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3.1 文化传统 |
2.3.2 习俗习惯 |
2.3.3 伦理道德 |
2.3.4 意识形态 |
2.4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非正式制度的界定和功能 |
2.4.2 制度决定经济发展 |
2.4.3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 |
第3章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概况 |
3.1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
3.1.1 在意识形态方面 |
3.1.2 在文化传统方面 |
3.1.3 在习俗习惯方面 |
3.1.4 在伦理道德方面 |
3.2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特性 |
3.2.1 具有路径依赖性 |
3.2.2 具有嵌入性 |
3.2.3 具有集体规范性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非正式制度建设历程 |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意识形态的建设历程 |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文化制度的改革历程 |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关于伦理道德问题的探索历程 |
第4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1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1.1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产力结构配置效率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2 非正式制度通过金融稳定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3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态可持续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4 非正式制度通过社会供需关系平衡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2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2.1 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2.2 意识形态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2.3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3 文化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3.1 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3.2 文化传统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3.3 文化传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4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4.1 习俗习惯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4.2 习俗习惯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4.3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5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5.1 伦理道德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5.2 伦理道德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5.3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6 小结 |
第5章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与趋势分析 |
5.1 非正式制度的测度 |
5.1.1 非正式制度测度的概念 |
5.1.2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选取 |
5.1.3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选取 |
5.1.4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选取 |
5.1.5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选取 |
5.2 非正式制度及其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1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2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3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4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5 非正式制度趋势分析 |
5.3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及趋势分析 |
5.3.1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的概念 |
5.3.2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与选取 |
5.3.3 中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
5.3.4 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趋势分析 |
第6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1 时序面板数据的建立 |
6.1.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
6.1.3 逻辑回归拟合 |
6.1.4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
6.2 非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分析 |
6.2.1 区域面板数据的建立 |
6.2.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
6.2.3 多元回归拟合 |
6.2.4 结果分析 |
6.3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传导途径的实证分析 |
6.3.1 传导媒介指标的选取与来源 |
6.3.2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3 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间的函数关系 |
6.3.4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
6.3.5 结果分析 |
第7章 非正式制度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 |
7.2 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 |
7.3 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 |
7.4 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 |
7.5 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 |
7.6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 |
7.7 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内背景 |
1.1.2 国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点 |
第2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 |
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 |
2.1.1 发展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
2.2.1 稳定性 |
2.2.2 高效性 |
2.2.3 低耗性 |
2.2.4 协调性 |
2.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
2.3.1 经济增长效率 |
2.3.2 经济增长结构 |
2.3.3 创新驱动发展 |
2.3.4 绿色经济发展 |
第3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确立 |
3.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 |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客观必然 |
3.1.2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需要 |
3.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发展理论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
3.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
3.3.1 依靠要素粗放投入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
3.3.2 消费促使“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 |
第4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
4.1 新中国70年所积累的物质条件 |
4.1.1 强大物质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能性 |
4.1.2 完备产业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必要条件 |
4.2 具备良好的要素条件 |
4.2.1 劳动力素质稳步提升 |
4.2.2 新生产要素与日俱增 |
4.3 需求结构变化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
4.3.1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
4.3.2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 |
4.4 需求市场释放有利的增长活力 |
4.4.1 内需市场不断扩大 |
4.4.2 外需市场不断拓宽 |
第5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 |
5.1 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缓慢 |
5.1.1 实体经济成本上升 |
5.1.2 高级技术人才缺少 |
5.2 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
5.2.1 经济内部结构不平衡 |
5.2.2 结构性矛盾导致发展不充分 |
5.3 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不足 |
5.3.1 自主创新动力缺乏 |
5.3.2 企业研发能力欠缺 |
5.4 经济体制机制约束 |
5.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 |
5.4.2 政府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
第6章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6.1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6.1.1 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
6.1.2 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
6.1.3 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
6.1.4 开放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6.1.5 共享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 |
6.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1 加快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 |
6.2.2 破除无效供给与扩大优质供给 |
6.2.3 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6.3 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为导向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6.3.1 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 |
6.3.2 加快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
6.3.3 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 |
6.4 以制度完善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6.4.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4.2 继续深入推行金融体制改革 |
6.4.3 强化完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
6.4.4 加强深化教育科技创新体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5)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3.1 关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原因的研究 |
1.3.2 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研究 |
1.3.3 关于测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1.3.4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延伸 |
2.1.1 农业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农业高质量发展 |
2.1.4 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异同 |
2.2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地位理论 |
2.2.2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3 新增长理论 |
2.2.4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理论启示 |
2.3 熵值法 |
2.3.1 不同学科中的熵 |
2.3.2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熵值法 |
3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 |
3.1 设计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1.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3.1.2 指标选取的方法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4 指标的选取依据 |
3.1.5 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 |
3.2 选取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
3.2.1 常见赋权方法的对比分析 |
3.2.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
4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4.1 四川省农业发展概况 |
4.1.1 农业经济增长情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
4.1.3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情况 |
4.2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 |
4.2.1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4.2.2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4.3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1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价 |
4.3.2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 |
4.4 四川省与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
4.4.1 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 |
4.4.2 四川省与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结果 |
5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
5.1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阻力分析 |
5.1.1 农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
5.1.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推进 |
5.1.3 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
5.1.4 农产品竞争力较弱 |
5.1.5 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 |
5.1.6 二元经济结构更加突出 |
5.1.7 农业经济发展成果难以惠及农民 |
5.2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 |
5.2.1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的因子障碍度测算 |
5.2.2 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
5.3 推进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5.3.1 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投入 |
5.3.2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3.3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
5.3.4 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 |
5.3.5 贯彻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
5.3.6 提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 |
5.3.7 加强农业风险防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广西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建设用地投入 |
2.1.2 经济增长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产要素理论 |
2.2.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2.3 资源稀缺理论 |
2.2.4 土地节约集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研究区域现状分析 |
3.1 广西城市人口概况 |
3.2 广西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
3.2.1 城市用地结构概况 |
3.2.2 建设用地利用概况 |
3.3 广西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
3.3.1 地区生产总值概况 |
3.3.2 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概况 |
4 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的构建和指标选取 |
4.1.1 C-D生产函数模型 |
4.1.2 指标选取 |
4.1.3 数据来源 |
4.2 数据处理与检验 |
4.2.1 Pearson系数检验 |
4.2.2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要素的弹性系数和增长率分析 |
4.3.2 要素的贡献率分析 |
4.3.3 建设用地贡献率差异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优化投入要素结构及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
5.2.2 盘活建设用地存量及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
5.2.3 制定好土地保障计划及完善土地市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2.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原理 |
1.2.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分析框架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进展 |
2.1.1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方面 |
2.1.2 耕地系统安全方面研究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耕地系统 |
3.1.2 耕地系统安全 |
3.1.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 |
3.1.4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及驱动力 |
3.1.5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
3.1.6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
3.2 基础理论 |
3.2.1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
3.2.2 系统科学理论 |
3.2.3 人地关系理论 |
3.2.4 元胞自动机理论 |
第4章 耕地时空变化 |
4.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地理环境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研究区耕地保护与利用现状 |
4.1.5 研究数据收集 |
4.2 遥感影像解译 |
4.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2.2 遥感影像解译 |
4.3 耕地时空变化分析 |
4.3.1 耕地数量变化 |
4.3.2 耕地空间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 |
5.1 评价方法介绍 |
5.2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 |
5.2.1 评价单元划分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结果 |
5.3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分析 |
5.3.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数量分析 |
5.3.2 耕地系统安全空间分布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分析 |
6.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与影响因子选择 |
6.1.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 |
6.1.2 驱动因子选择 |
6.2 耕地系统安全驱动分析方法 |
6.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2 空间回归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空间回归分析 |
6.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研究 |
7.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与预测方法 |
7.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
7.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方法 |
7.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 |
7.2.1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入层 |
7.2.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隐含层 |
7.2.3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出层 |
7.2.4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结果 |
7.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 |
7.3.1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输入层 |
7.3.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隐含层、输出层 |
7.3.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结果 |
7.4 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7.4.1 耕地系统安全数量变化 |
7.4.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空间变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研究 |
8.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方法 |
8.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
8.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方法 |
8.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 |
8.2.1 CLSSPOM的建立 |
8.2.2 CLSSPOM模块介绍 |
8.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
8.3.1 数据处理 |
8.3.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结果分析 |
8.3.3 优化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与对策研究 |
9.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 |
9.1.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区划分 |
9.1.2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模式 |
9.2 可持续利用对策 |
9.2.1 协调耕地数量与建设、生态空间 |
9.2.2 加大经济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 |
9.2.3 加强土地管理,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
9.2.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基于碳足迹的新疆产业、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主要内容 |
1.2.3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碳足迹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 |
2.1 碳足迹相关研究 |
2.1.1 碳足迹的内涵与理论 |
2.1.2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
2.1.3 碳足迹的不同尺度研究 |
2.1.4 碳足迹的不同内容研究 |
2.2 产业结构相关研究 |
2.2.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2.2.2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 |
2.3 产业发展与碳足迹的关系研究 |
2.3.1 能源消费与碳足迹的关系 |
2.3.2 产业结构与碳足迹的关系 |
2.4 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新疆产业结构时空变化及与经济增长关系 |
3.1 新疆产业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
3.1.1 产业结构发展时间变化 |
3.1.2 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
3.2 新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3.2.1 三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
3.2.2 经济增长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
3.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空间差异分析 |
3.3.1 数学模型的构建 |
3.3.2 新疆产业结构空间差异 |
3.4 新疆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
3.4.1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 |
3.4.2 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能源消费的碳平衡分析 |
4.1 新疆能源消费分析 |
4.1.1 能源消费量与消费结构分析 |
4.1.2 能源消费经济效益分析 |
4.1.3 主要产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 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碳固定 |
4.2.1 系统边界与数据来源 |
4.2.2 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 |
4.2.3 新疆10种植被类型碳固定分析 |
4.3 新疆碳平衡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碳足迹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空间差异评价 |
5.1 能源碳足迹计算模型 |
5.1.1 碳汇法模型 |
5.1.2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改进模型 |
5.1.3 基于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改进模型 |
5.2 碳足迹测度分析 |
5.2.1 能源消费碳足迹测度 |
5.2.2 主要产业碳足迹测度 |
5.2.3 碳足迹空间差异 |
5.3 碳足迹影响要素评价 |
5.3.1 生产总值与碳足迹关联度分析 |
5.3.2 碳足迹生态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3 经济增长与碳足迹变化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碳足迹多情景预测 |
6.1 情景设计与分析 |
6.2 情景描述 |
6.2.1 人口发展情景分析 |
6.2.2 经济水平情景分析 |
6.2.3 能耗强度情景分析 |
6.2.4 能源结构情景分析 |
6.3 能源消费和碳足迹情景模型模拟分析结果 |
6.3.1 能源消费情景分析 |
6.3.2 碳足迹强度情景分析 |
6.3.3 碳足迹情景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及碳减排对策 |
7.1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7.1.1 产业结构线性规划模型 |
7.1.2 产业结构优化结果 |
7.1.3 产业结构优化顺序 |
7.2 基于低碳模式的区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2.1 培育低碳产业,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 |
7.2.2 优化能源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应用 |
7.2.3 强化建筑节能,提升绿色建筑发展 |
7.2.4 发展绿色交通,引导鼓励低碳出行 |
7.2.5 碳金融机制设计与法律保障体系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新疆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各地州产业发展不均衡 |
8.1.2 新疆能源消费增快,但仍存在生态盈余 |
8.1.3 碳足迹呈现上升趋势,但生态压力远小于沿海地区 |
8.1.4 能源消费总量2035-2045年达峰值,碳足迹2040-2045年达峰值 |
8.1.5 产业结构优化与碳减排对策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发表文章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9)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三、区域均衡理论 |
四、地域分工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相关研究 |
二、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 |
三、关于资源开发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
四、关于空间开发强度的研究 |
五、相关文献的述评 |
第三节 区域开发理论分析框架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二、区域开发适宜性理论分析 |
第三章 锡林郭勒盟区域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本底特征 |
一、研究区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差异 |
三、气象气候条件差异 |
四、水文条件差异 |
四、土壤类型空间分布 |
五、植被类型空间分布 |
第二节 资源禀赋条件 |
一、畜牧业资源 |
二、煤炭资源分布 |
三、旅游资源 |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地区差异 |
一、区域经济总量 |
二、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 |
三、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 |
四、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现状特征分析 |
一、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历史溯源 |
二、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地关系演变 |
三、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
四、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特征分析 |
第四章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格局 |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指数及其分区评价 |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流程 |
三、评价方法及模型 |
四、区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 |
一、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
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内涵 |
三、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
四、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分级分区分析 |
第三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 |
一、空间匹配度模型介绍 |
二、生态敏感度与煤炭开发强度的空间关联性 |
三、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分析 |
第四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机理 |
一、缺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认识的科学性 |
二、开发与保护的职权不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
三、政府制度安排与政绩考核的不合理 |
第五章 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国内外经典区域适宜性开发模式经验与借鉴 |
一、国外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
二、国内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
三、对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启示 |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中存在问题剖析 |
一、生态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二、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三、城镇空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锡林郭勒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
一、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
二、锡林郭勒盟区域空间开发与保护需求分析 |
三、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 |
四、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发展路径选择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10)中国区域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脆弱性研究 |
2.1.1 脆弱性概念及其内涵 |
2.1.2 脆弱性的研究类型 |
2.1.3 脆弱性的研究框架 |
2.1.4 脆弱性的研究方法 |
2.1.5 脆弱性的形成机制 |
2.2 经济脆弱性研究 |
2.2.1 经济脆弱性概念及其内涵 |
2.2.2 经济脆弱性中的一些概念解析 |
2.2.3 经济脆弱性评价指标研究 |
2.3 相关理论综述 |
2.3.1 经济增长理论 |
2.3.2 复杂系统理论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经济脆弱性特征分析 |
3.1 经济增长分析 |
3.1.1 经济增长的测度标准 |
3.1.2 中国经济增长与世界的比较分析 |
3.1.3 省域经济增长分析 |
3.2 经济脆弱性特征 |
3.2.1 经济增长波动中的脆弱性 |
3.2.2 经济效率中的脆弱性 |
3.2.3 经济制度变革中的脆弱性 |
3.2.4 产业结构中的脆弱性 |
3.2.5 金融系统脆弱性 |
3.2.6 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中的脆弱性 |
3.2.7 城镇化进程中的脆弱性 |
3.2.8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脆弱性 |
3.2.9 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脆弱性 |
3.2.10 系统多维度与时空多尺度的地方化脆弱性特征 |
第四章 经济脆弱性的综合评价 |
4.1 综合评价方法 |
4.1.1 评价流程 |
4.1.2 评价目标 |
4.1.3 评价对象 |
4.1.4 评价原则 |
4.1.5 评价步骤 |
4.1.6 评价方法 |
4.1.7 评价模型 |
4.1.8 评价指标 |
4.1.9 数据来源 |
4.1.10 经济脆弱性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构建的解释 |
4.2 评价结果 |
4.2.1 经济脆弱性指标权重结果 |
4.2.2 全国综合评价结果 |
4.2.3 省域综合评价结果 |
第五章 经济脆弱性系统内部产生机制及损失衡量 |
5.1 经济脆弱性系统内部产生机制 |
5.1.1 脉冲响应函数方法 |
5.1.2 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 |
5.1.3 各子系统经济敏感性的扰动分析 |
5.1.4 各子系统经济适应性的协调分析 |
5.2 经济脆弱性对经济增长造成的损失分析 |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2.2 数据选取 |
5.3 计量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5.3.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3.3 模型协整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4 损失衡量的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经济脆弱性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
6.1 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
6.1.1 区域差异的时序分析方法 |
6.1.2 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6.2 经济脆弱性区域差异时序特征分析 |
6.3 经济脆弱性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分析 |
6.3.1 不同阶段经济脆弱性空间格局比较分析 |
6.3.2 区域内外差异分析 |
6.3.3 区域差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6.3.4 区域差异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分析 |
第七章 经济脆弱性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7.1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
7.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7.1.2 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
7.2 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分析 |
7.2.1 GDP总量全局空间关联分析 |
7.2.2 GDP总量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
7.3 经济脆弱性空间关联分析 |
7.3.1 经济脆弱性全局空间关联分析 |
7.3.2 经济脆弱性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
7.4 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空间关联分析 |
7.4.1 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全局空间关联分析 |
7.4.2 经济增长与经济脆弱性局部空间关联分析 |
第八章 经济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
8.1 空间计量模型 |
8.1.1 空间滞后模型(SLM) |
8.1.2 空间误差模型(SEM) |
8.1.3 空间杜宾模型(SDM) |
8.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8.3 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
第九章 经济脆弱性的调控方向与措施 |
9.1 经济脆弱性的调控目标 |
9.1.1 障碍度模型 |
9.1.2 效率模型 |
9.2 基于经济敏感性的调控方向与措施 |
9.2.1 调控方向 |
9.2.2 调控措施 |
9.3 基于经济适应性效率的调控方向与措施 |
9.3.1 调控方向 |
9.3.2 调控措施 |
9.4 基于经济脆弱性的区域经济规划 |
9.4.1 规划目标—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
9.4.2 规划依据—经济脆弱性的科学评价 |
9.4.3 规划实施—降低经济脆弱性 |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3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1 中国经济子系统敏感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2 中国社会子系统敏感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3 中国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敏感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4 中国经济子系统的适应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5 中国社会子系统的适应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6 中国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的适应性数据(1993-2014) |
附录7 多级可拓评价方法的源代码 |
附录8 中国31个省域空间权重矩阵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中的人文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D]. 潘苏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赵羿安. 吉林大学, 2020(08)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王晓慧. 吉林大学, 2019(02)
- [5]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D]. 郑洪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6]广西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 周芳静.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D]. 匡丽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8]基于碳足迹的新疆产业、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鑫. 新疆大学, 2018(12)
- [9]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D]. 阿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10]中国区域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D]. 任崇强. 南京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