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状腺炎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杨,黄菲[1](2021)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西医诊治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肉芽肿性炎症,可伴随甲状腺肿大、颈部疼痛等。目前,西医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公认主要与病毒感染有关;中医认为热、毒、痰、瘀、虚为本病病机五端。治疗方面,西医通过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疾病进展,但药物存在副作用,且用药范围有局限性;中医从辨证论治入手,在取得疗效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疾病复发率,缩短病程。阐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西医认识及诊疗方法。
张夏[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减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近20年(2000年-2020年)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信息,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用Excel对文献基本情况进行计量学分析,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中药的功效、四气、五味、归经进行频数统计,并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文献基本情况:最终纳入文献90篇,病例数共计6285例,其中男性1198例,女性4935例,男女比例约为1:4.12,在随机对照类文献中,治疗组3 069例,对照组3 045例。本研究中,纳入的文献共涉及20个地区,排名前3的地区为:山东省22篇(22.22%),江苏省13篇(14.44%),河南省 7 篇(7.77%)。2.治疗疗程情况:文献中患者治疗疗程分别为3周、4周、8周、1 2周、16周、24周,其中以12周(67.78%)为主。3.中药剂型使用情况:90篇文献中,中药剂型为汤剂的有81篇,中药剂型为颗粒剂的有4篇,中药剂型为口服液、胶囊的各有2篇,中药剂型为膏剂的有1篇。4.中药使用情况:9 0篇文献共涉及1 3 3味中药,总使用频次为1039次,频次前10位的药物为夏枯草、黄芪、甘草、茯苓、柴胡、白术、当归、浙贝母、白芍、熟地黄、淫羊藿。5.中药功效及使用情况:133味中药共涉及药物种类15类,其中使用频次在前5的分别是:补虚类(409次),清热类(1 27次),活血化瘀类(8 8次),化痰止咳平喘类(76次),利水渗湿类(5 9次)。6.中药四气、五味、归经使用情况:四气使用频次依次为温性(368次),寒性(2 5 8次),平性(23 1次),热性(4 8次),凉性(1 1次);五味使用频次依次为甘味药(5 2 5次),苦味药(46 8次),辛味药(3 8 0次),酸味药(1 3 7次),咸味药(8 5次);归经使用频次依次为,肝经(525次),脾经(495次),肺经(448次),肾经(372次),心经(295次),胃经(195次),胆经(162次),膀胱经(29次),大肠经(25次),三焦经(24次),小肠经(10次)。7.常用药物组合前5位为茯苓—白术,甘草—柴胡,茯苓—当归,甘草—白术,夏枯草—甘草。经聚类分析得到5个新方组合。结论:1.本研究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存在女性高于男性的特点。治疗疗程以12周居多。2.针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中药汤剂内服的方法。3.常用药物排名前10位的为夏枯草、黄芪、甘草、茯苓、柴胡、白术、当归、浙贝母、白芍、熟地黄、淫羊藿。4.所用中药以补虚类为主。中药的四气以温、寒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归经以肝、脾、肺、肾经为主。5.经聚类分析,得出5个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新方组合,对其组方原则进行分析,发现均符合本病病机。
吕志杨[3](2021)在《瘿消解毒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热毒壅盛型)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AT(热毒壅盛型)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中药内服外敷)30例与对照组(中药内服)30例。研究组予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对照组予单纯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治疗周期为2个疗程,共4周,随访2月。观察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明显缓解时间、甲状腺功能、甲减发生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等疗效评价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26.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评估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治疗SA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证候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基本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证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两个疗程后:1.两组比较研究组治疗综合性疗效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3.33%,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ESR、CRP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积分、ESR、CRP、退热和甲状腺疼痛明显缓解时间方面均有显着差异(P<0.05)。3.随访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研究组有2例(6.67%)发生甲减,低于对照组的5例(16.67%)。4.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有2例在敷药过程中出现轻微的局部皮肤红痒,有3例出现便溏、胃反酸等胃肠道不适;对照组有4例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胃胀、便溏等胃肠道不适,两组经调整用药及用药方式后不适症状消失。结论:中药瘿消解毒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可以显着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能促进ESR、CRP、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有降低甲减发生率的趋势,尤其是在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退热及缓解甲状腺疼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较之单纯中药口服疗效更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临床推广运用。
李心爱[4](2021)在《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探索》文中指出1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临床研究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技术,探索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经验。2 研究方法2.1 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临床病案信息,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甲状腺体积及甲状腺上动脉流速为观察指标,初步探索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2.2 数据挖掘研究:以临床研究所收集病案为主,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处方规律、用药频次、性味归经、潜在处方挖掘,深入探索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用药经验。3 研究结果3.1 临床研究(1)人口学资料:本研究共纳入76例。男性4例,女性72例:最大者年龄68岁,最小者18岁。(2)甲状腺抗体:TPOAb治疗前311.70±324.46 IU/ml,治疗后 253.09±265.31 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GAb治疗前373.83±550.31 IU/ml,治疗后267.87 ±486.16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甲状腺功能:TT3、TT4、FT3、FT4、TSH治疗前后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甲状腺体积:治疗前 15.11(12.20 17.47)cm3,治疗后 14.59(11.02 14.59)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甲状腺上动脉流速:治疗前52.16(48.80 52.16)cm/s,治疗后41.07(29.0041.07)cm/s,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 数据挖掘研究(1)用药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夏枯草、黄芩、牡丹皮、煅牡蛎、知母、合欢花、赤芍、香附、射干、桔梗、柴胡、黄芪、泽泻、猫爪草、白芍、蒲公英、浙贝母、珍珠母、煅龙骨、酸枣仁。(2)演化出5个核心新处方,分别为:①桔梗、地骨皮、猫爪草、防风。②桂枝、麦冬、鸡血藤、党参、茯神、炙黄芪。③茯苓、玉竹、山楂、白术。④石菖蒲、刺五加、远志、郁金、党参、茯神、炙黄芪。⑤浙贝母、法半夏、木蝴蝶、紫苏子、鸡血藤。4 研究结论(1)临床回顾性研究:丁治国教授以“靥本相应论”为指导,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除常规的减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减低上动脉流速之外,中医药治疗可有效减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滴度,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2)核心思路: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靥本相应论”为核心理论,“肝郁化火、气阴两虚”为核心病机,“清肝健脾、益气养阴”为核心治法。(3)核心处方: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核心处方为:夏枯草、浙贝母、黄芩、牡丹皮、牡蛎、知母、合欢花、赤芍、香附、射干、栀子、车前草、泽泻、茯苓、柴胡、黄芪、郁金、蒲公英、猫爪草。夏枯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黄芩、栀子苦寒,入肝、胆、三焦经,泻火解毒;泽泻、车前草清热利湿,导湿热从水道排出;茯苓利水渗湿,又有健脾之功效;柴胡、香附、合欢花、郁金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以去致病之因;蒲公英、猫爪草消肿散结、化痰软坚。全方以清肝健脾为主,又佐以益气养阴,兼顾化痰活血消瘿,气血水同调,风火共治。
巩志红[5](2021)在《郭俊杰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应临床病历,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郭俊杰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方药进行数据挖掘,并与临床辨证相结合,从而分析、总结郭俊杰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为临床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依据。方法:1.通过临床跟师学习,熟悉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分型表现,收集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住院病历及门诊病历,并对相关病历进行梳理、分析,结合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郭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120例有效处方;2.将筛选出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郭教授治疗亚甲炎的120例有效处方,逐条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中,得出处方的证型分布,本病常用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潜在药物组合等。结果:本次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有效处方共120例,根据结果显示:1.本病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外感热毒证(54.17%)、肝郁化火证(22.5%)、脾肾阳虚证(12.5%)、痰瘀互结证(10.83%);2.郭教授在此期间治疗亚甲炎使用中药共78味,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药物共15味,按总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位于前十位的中药是:连翘、金荞麦、赤芍、牡丹皮、蒲公英、玄参、浙贝母、郁金、柴胡、夏枯草;3.药物在四气方面所占比重由高到低排序为:寒(53.99%)、温(24.6%)、凉(10.91%)、平(10.18%)、热(0.31%)。五味各占比重由高到低为:苦(44.32%)、辛(26.87%)、甘(19.55%)、酸(3.66%)、涩(2.88%)、咸(2.72%);4.药物归经占比前六位的依次为:肺、肝、胃、心、脾、肾;5.通过运用聚类分析,共得出7组药物的核心组合,并由此演变为7首新处方。结论:1.郭俊杰教授已有三十余年临床诊疗经验,熟谙经典,对本病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郭教授坚持“祛邪扶正,清补兼施”的八字方针,主张从气血津液理论对本病进行辨证,认为“毒邪、气滞、血瘀、痰凝”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本病的病机主要为内外合邪,虚实夹杂。主张对本病进行分期论治,常分为急性期(外感热毒证、肝郁化火证)和恢复期(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在用药方面,“辛、苦”并用,并以寒性药物为主,常归肺、肝、胃经,并由此开发出7首治疗亚甲炎的新处方,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2.学生平时主观感悟与客观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出入,但中医讲求临床诊疗中应做到对“证”用药,切忌套用客观分析所得结果。
DAMRONGSAK CHEN(陈伟忠)[6](2020)在《温补脾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运用温补脾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在临床症状、甲状腺肿大程度、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机理。对其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为本方的临床运用及推广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桥本甲状腺炎脾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所纳入患者,均给予饮食及生活方式引导,如提高低碘食物的比重和选择科学运动方式。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补脾肾方,3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症状、甲状腺激素水平、中医临床证候疗效等变化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实验室各项指标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疾病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70.00%,组间差异显着(P<0.05)。治疗组有更好的疗效。(3)中医证候疗效:在证候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着(P<0.05)。这意味着治疗组有更好的证候疗效。(4)中医症状:经过组内比较,治疗组显着改善了中医症状(P<0.05),尤其是颈前瘿肿、面浮肢肿、食少纳呆等症状方面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在颈前瘿肿、面浮肢肿、食少纳呆、性欲减退及排便无力症状改善较显着(P<0.05),其它症状善不显着(P>0.05)。(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证候总积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相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着(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6)甲状腺肿大程度、质地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肿大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差异显着(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更显着(P<0.05)。(7)甲状腺激素水平、自身抗体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比,TSH、TGAb、TPOAb水平显着下降,FT3、FT4水平均显着升高,均有显着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FT3、FT4水平升高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SH、TGAb、TPOAb水平有更大降幅(P<0.01)。(8)甲状腺彩超提示:两组均有相对缩小的甲状腺体积大小以及峡部厚度(P<0.01),改善了血流信号(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好(P<0.05)。(9)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服药期间未出现皮肤过敏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均未见异常。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温补脾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脾肾阳虚证疗效显着,不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降低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而且治疗后甲状腺体积和峡部厚度较前可进一步缩小,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得到有效改善,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奇敏[7](2020)在《痛瘿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导师高靖主任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具体临床病例,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运用痛瘿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属热毒壅盛证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的治疗用药评价中药对该疾病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中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人,在患者治疗期间嘱其在舒适的环境、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情。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片饭后服用,初始剂量10mg口服,3次/d,后可根据患者症状变化情况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口服痛瘿方汤药,每次150ml,每日2次,连续观察8周。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着重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血红细胞沉降率(ESR)、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安全性指标等数据情况,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痛瘿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基线基本一致,治疗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2甲状腺激素情况治疗前两组的血清FT3、FT4、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8周后,将两组的血清FT3、FT4、TSH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有改善。治疗8周后,将两组的血清FT3、FT4、TSH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清FT3、FT4、TSH方面均优于对照组。3血红细胞沉降率情况治疗前两组的血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8周后,将两组的血沉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沉均有改善。治疗8周后,将两组的血沉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沉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情况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总积分情况治疗8周后,将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证候均较前有改善。治疗8周后,将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颈前肿大、疼痛、发热、心悸、烦躁、乏力方面优于对照组。6中医证候疗效情况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率(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临床总疗效情况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54%)优于对照组的总效率(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方面本研究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压等安全性指标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研究结论痛瘿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热毒壅盛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疼痛等方面)、改善甲状腺疼痛时间及退热时间、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甲状腺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在指导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上,有临床使用价值的。
邓秀敏[8](2020)在《柴胡旋覆花汤干预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免疫损伤进程有关,中药常用于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但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本研究通过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盲法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评价中药柴胡旋覆花汤干预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损伤进程及改善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前瞻性对照试验。将50名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受试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左旋甲状腺素加中药)或对照组(左旋甲状腺素加安慰剂),分配比例为1:1。受试者将接受为期8周的治疗,并对其进行24周的随访,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24周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thyroid peroxidase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功、甲状腺彩超、中医症状积分、抑郁焦虑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左旋甲状腺素服用剂量变化。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和各观察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和随访24周,两组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均有所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治疗8周,两组TSH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试验组下降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4周发现,试验组TSH均值降至正常水平,且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和随访24周,两组FT3、FT4水平均有所提高(P<0.05),两组提高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8周和随访24周,两组甲状腺左、右叶的长轴短轴直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直径下降程度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峡部厚度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虽较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两组下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8周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试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8周和随访24周,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试验组下降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6)治疗8周和随访24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两组均有所提高(P<0.05),试验组生理和心理方面评分提高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社会和环境方面评分,试验组提高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治疗8周,两组左旋甲状腺素服用剂量均有所降低(P<0.05),两组服用剂量下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4周发现,试验组较对照组服用剂量显着降低(P<0.05),且有两名受试者可停服左旋甲状腺素而甲功正常且无身体不适症状;(8)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5%(18/24),对照组有效率为46%(11/24),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旋覆花汤可通过降低甲状腺抗体滴度有效干预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损伤进程,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和情绪障碍,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白尹豪[9](2020)在《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基于现阶段临床证据,探索采用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可行性;2.观察隔药灸脐法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甲状腺功能、形态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1.Meta分析: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全面检索所有关于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人工筛选的方法收集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证据,使用Cochrane Handbook推荐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tool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图。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单盲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分为隔药灸脐组30例、隔淀粉灸脐组30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甲状腺激素滴度(TPOAb、TGAb)、甲状腺形态、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SF-36)的变化。结果:1.Meta分析结果:(1)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灸法在升高FT3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GAb值、MCA值、TSH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4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2)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灸法联合西药在降低桥本中状腺炎患者TGAb值、MCA值、TPOAb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3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效果优于西药;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SH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4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2.临床研究结果:(1)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患者颈前肿大、畏寒怕冷、胃脘或胁肋痛、情绪抑郁、便溏不爽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1),隔淀粉灸脐组患者情绪抑郁、便溏不爽的临床改善明显(P<0.01);隔药灸脐组总有效率为80.95%,隔淀粉灸脐组总有效率为42.11%,比较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在治疗后FT3、FT4、TSH较治疗前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隔淀粉灸脐组在治疗后仅FT3水平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程度上,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甲状腺抗体滴度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后TPOAb、TGAb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隔淀粉灸脐组患者治疗前后TPOAb、TGAb组内比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POAb、TG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甲状腺形态方面: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甲状腺峡部厚度、左叶厚度、右叶厚度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隔淀粉灸脐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健康状况评分方面:隔药灸脐组患者治疗后在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均有改善(P<0.05);隔淀粉灸脐组患者仅在在一般健康状况方面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在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方面两组差值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生理机能方面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现阶段临床证据表明,与常规西药相比,灸法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可能存在优势。2.隔药灸脐法可以明显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以及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TPOAb、TGAb),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改善甲状腺肿大程度,且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法。
牛璐[10](2020)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临床上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病例数为3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予以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本试验中,设置1个疗程时间为4个周,并连续跟进3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TSH,FT3,FT4)及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水平、甲状腺左、右叶及峡部厚度等,最后分别统计各指标,运用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①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7%,对照组总有效率47.06%,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②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都明显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相较对照组更优(P<0.05);③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的FT3、FT4水平均有所上升,TSH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相较对照组更优(P<0.05);④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Ab、TPOAb抗体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相较对照组更优(P<0.05);⑤甲状腺形态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甲状腺左、右叶及峡部的厚度未见明显减少(P>0.05),组间比较,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⑥安全性指标:在本次课题观察周期内,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优甲乐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患者,在改善甲状腺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确切,具有一定临床安全性,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甲状腺炎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状腺炎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西医诊治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西医诊断 |
1.1 亚急性甲状腺炎西医诊断 |
1.1.1 病史及临床表现 |
1.1.2 实验室检查 |
1.2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断 |
2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西医认识 |
2.1 西医认识 |
2.1.1 西医发病机制 |
2.1.2 西医分型 |
2.2 中医认识 |
2.2.1 中医病因病机 |
2.2.2 中医分型 |
3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西医治疗现状 |
3.1 西医治疗 |
3.2 中医治疗 |
3.2.1 中药汤剂 |
3.2.2中成药 |
3.2.3 贴敷治疗 |
3.2.4 耳穴疗法 |
3.2.5 其他 |
4 结语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减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2.1 病名由来及病理生理 |
2.2 流行病学调查 |
2.3 发病因素 |
2.4 诊断标准 |
2.5 西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
3 现代医学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认识 |
3.1 流行病学 |
3.2 分类 |
3.3 诊断标准 |
3.4 危害 |
3.5 治疗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文献来源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纳入标准 |
1.4 文献排除标准 |
1.5 文献筛选与整理 |
1.6 建立数据库 |
1.7 数据规范化处理 |
2 统计分析 |
2.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
2.2 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
结果 |
1 文献基本情况 |
1.1 文献纳入数量 |
1.2 文献病例数 |
1.3 研究地区 |
1.4 治疗疗程 |
2 中药使用情况 |
2.1 中药剂型统计 |
2.2 中药使用频次统计 |
2.3 中药功效统计 |
2.4 中药四气统计 |
2.5 中药五味统计 |
2.6 中药归经统计 |
2.7 药物组合 |
2.8 新方组合 |
讨论 |
1 用药规律分析 |
1.1 药物功效分析 |
1.2 单味药物分析 |
1.3 药物组合分析 |
1.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
2 新方分析 |
3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3)瘿消解毒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及辩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观察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试验药物与治疗 |
2.2.1 试验药物 |
2.2.2 分组治疗 |
2.3 观测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不良反应 |
2.6 统计学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3.1.1 性别比较 |
3.1.2 年龄比较 |
3.1.3 病程分布比较 |
3.1.4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1.5 治疗前ESR与 CRP比较 |
3.1.6 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比较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2.1 治疗前后两组病患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2 两组病患发热消退、甲状腺疼痛明显缓解时间的比较 |
3.2.3 治疗前后两组病患ESR与 CRP的比较 |
3.2.4 治疗前后两组病患甲状腺功能的比较 |
3.2.5 两组疾病综合性疗效比较 |
3.2.6 两组疾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甲减发生率及复发率 |
3.4 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 |
1 选方分析 |
2 组方分析 |
2.1 瘿消解毒汤组方分析 |
2.2 如意金黄散组方分析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3.2 退热、甲状腺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分析 |
3.3 对ESR、CRP和甲功的影响分析 |
3.4 临床疗效分析 |
3.5 甲减与复发率分析 |
3.6 不良反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西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4)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临床诊断 |
3 桥本氏病甲亢期 |
4 治疗方案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概况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桥本氏病甲亢期的中医认识 |
4 现代进展 |
5 中医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探索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3 受试人群 |
4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价 |
7 统计方法 |
8 研究结果 |
9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郭俊杰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诊疗资料及方药采集 |
2.2 数据处理 |
2.3 数据录入 |
2.4 数据提取 |
2.5 数据分析 |
3.统计结果 |
3.1 处方纳入结果 |
3.2 数据统计结果 |
讨论 |
1.郭俊杰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 |
2 验案举隅 |
3.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温补脾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桥本甲状腺炎的西医研究 |
1.1 流行病学 |
1.2 西医病名 |
1.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4 临床表现与诊断 |
1.5 西医治疗 |
2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 |
2.1 病名溯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试验病例的终止 |
2.6 脱落病例处理 |
3 治疗方法 |
3.1 对照组 |
3.2 治疗组 |
3.3 药品来源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指标 |
4.2 疗效指标 |
4.3 安全性观察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基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5.2 基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方法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情况 |
7.2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
7.3 疗效指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立论依据 |
3.1.2 导师治疗经验 |
3.2 组方分析 |
3.3 研究结果分析 |
3.4 机理探讨 |
3.4.1 调节甲状腺激素 |
3.4.2 调节免疫 |
3.4.3 抗炎作用 |
3.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症状评分量化表 |
附表2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7)痛瘿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案 |
2.1 病例分组 |
2.2 一般医嘱 |
2.3 对照组治疗方案 |
2.4 治疗组治疗方案 |
2.5 观察时间 |
3 临床观察指标 |
3.1 一般项目 |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3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 |
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完成情况 |
2 临床资料分析 |
2.1 一般情况 |
2.2 治疗前两组甲状腺激素(TSH、FT3、FT4)情况 |
2.3 治疗前两组血红细胞沉降率(ESR)情况 |
3 疗效比较 |
3.1 临床疗效比较 |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4 治疗后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情况 |
3.5 血沉指标变化比较 |
3.6 甲状腺激素(FT3、FT4、TSH)变化比较 |
3.7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研究目的与背景 |
2 从毒邪学说论亚急性甲状腺炎 |
2.1 毒邪的含义 |
2.2 毒邪的分类 |
3 导师高靖主任立足毒邪以行辨治 |
3.1 毒邪致亚甲炎的病机特点 |
3.2 毒邪致亚甲炎的分期特点及治疗 |
3.3 痛瘿方的立方依据 |
3.4 方药分析及药物现代药理作用 |
3.5 临床疗效分析 |
4 本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中医学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认识 |
1 病名的探讨 |
2 病因理论的探讨 |
2.1 饮食水土 |
2.2 情志内伤 |
2.3 个人体质 |
2.4 外感六淫 |
3 病机理论的探讨 |
4 中医治疗进展 |
4.1 辨证论治 |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甲炎 |
4.3 中医外治 |
文献综述二 西医学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认识 |
1 概念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病毒感染因素 |
2.2 自身免疫因素 |
2.3 遗传因素 |
3 临床表现 |
3.1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3.2 甲状腺疼痛 |
3.3 甲状腺肿 |
4 诊断标准 |
5 检验学特点 |
6 西医治疗进展 |
6.1 一般治疗 |
6.2 对症治疗 |
6.3 其他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柴胡旋覆花汤干预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桥本甲状腺炎中医研究现状 |
1. 病名探讨 |
2. 发病病因 |
3. 病机 |
4. 中医治疗 |
综述二 桥本甲状腺炎西医研究现状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3. 西医治疗 |
4.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生存质量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 |
研究方法 |
1. 观察方法 |
2. 统计分析 |
3.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
3.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柴胡旋覆花汤方药分析 |
3. 方药药理研究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灸法为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软件与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安全性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4.1 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立法依据 |
4.2 研究的局限性 |
4.3 对临床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及样本量 |
2.2 盲法实施 |
2.3 治疗方法 |
2.4 试验过程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2.7 评价标准 |
3 结果 |
3.1 病例剔除及脱落情况 |
3.2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
3.3 试验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证型分析 |
1.3 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
1.4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机制研究 |
1.5 小结 |
2 西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2.1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 |
2.2 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 |
2.3 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
2.4 小结 |
3 结果分析 |
3.1 试验结果分析 |
3.2 隔药灸脐法与隔淀粉灸脐法疗效差异分析 |
4 疗效机理分析 |
4.1 隔药灸脐法应用概述 |
4.2 灸法作用 |
4.3 药物作用 |
4.4 穴位作用 |
4.5 综合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临床疗效分析 |
2. 现代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发病机制的认识 |
2.1 环境因素 |
2.2 遗传因素 |
2.3 免疫因素 |
3. 祖国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病因病机的认识 |
3.1 病因的认识 |
3.2 病机的认识 |
4. 导师对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的认识 |
5. 组方分析 |
6. 药物分析 |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四、甲状腺炎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西医诊治研究现状[J]. 杨杨,黄菲. 亚太传统医药, 2021(10)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减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D]. 张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瘿消解毒汤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临床研究[D]. 吕志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探索[D]. 李心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郭俊杰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D]. 巩志红.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1(09)
- [6]温补脾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D]. DAMRONGSAK CHEN(陈伟忠).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痛瘿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壅盛型)临床研究[D]. 奇敏.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柴胡旋覆花汤干预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D]. 邓秀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D]. 白尹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牛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桥本甲状腺炎论文;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论文; 甲状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