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我国森林防火体制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赵兴明,高翔[1](2021)在《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森林资源不仅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森林火灾具有巨大危害性,因此作为森林防火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森林火灾的危害性作为切入点,剖析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最后提出解决森林防火工作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此提升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水平。
薛刚[2](2021)在《成都市森林防火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苦育[3](2021)在《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应急管理部门需要对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尽最大可能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为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在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在森林防灭火的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新时代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论文将基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提升基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能力的新视角。论文在参考现有工作小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为了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分析和总结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等问题展开了调研;与此同时还对L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管理人员和一线指挥人员进行了访谈,从而进一步了解了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困难。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深入基层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精准地剖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发现,自成立以来,L市应急管理局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但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例如部门间的防灭火职责划分不清晰妨碍了应急处置效率的提高,不够健全的森林防灭火规章制度为后续管理埋下了隐患,森林防灭火救援队伍建设不到位和指挥决策机制的失效使目前L市的大应急管理体系无法起到“1+1>2”的积极效果。为此,论文在最后针对现有问题,从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出发,以科技力量为依托,提出了优化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提高L市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做出贡献。
张恒[4](2021)在《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攸关公共利益,对生态资源保护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威胁,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快速应对。河北省地处京畿重地,区位特殊,近年来森林火灾频发,其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安全责任重大,有必要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重新审视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实践,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这对更加有效预防和处置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2001-2018年森林火灾呈现出空间分布上南少北多、时间分布上集中于3、4月份、人为火源为主的基本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工作逐步发展,2011年后有了较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森林火灾防治新体制运行不畅、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森林火灾防治新体制磨合期各种矛盾集中凸显、森林火灾风险管理基础仍然不牢、专业队伍发展多方受限、森林防火规划落地落实不力。基于对河北省森林火灾特点及防治工作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理论,认为做好新体制下的森林火灾防治工作,就必须加强森林火灾防治一体化建设,完善森林火灾风险识别与预警-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灾后恢复的工作链条,更加注重森林火灾风险管理,抓好火灾源头治理,开展好火灾预防,大力加强森林火灾专业队伍建设,落实森林防火规划,加强火灾防治基础建设,全方位提升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能力,更加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王胜坤[5](2019)在《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法前评估不同于立法中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它与立法中评估、立法后评估一样对立法质量的改进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价值。学界对立法中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但立法前评估研究却相当薄弱。本研究以党的十九大会议为契机,探析党的十八大期间和十八大以前立法前评估制度实践运行概况。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法治建设的重心已由“数量型”立法转变为“质量型”立法,立法质量问题已变为法治建设的核心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尚需完善,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但现实的立法情况则表明:为数众多的法规草案经过表决通过,实施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呈现出立法成本较大、实施成本过高或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形。而立法评估作为了解法规实施效果、提高立法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其制度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几年,国内立法后评估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与相对成熟的立法后评估制度相比,立法前评估制度理论研究还相当滞后。因此,立法前评估制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试图从七个方面对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基础。从立法前评估的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基本原则等内容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核心要素。对立法前评估的主体、对象、内容等进行评析。第三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核心是对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设计。第四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运作程序。具体论述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成要件、价值、启动、运行、回应等问题。第五章对域外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主要是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欧盟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并对其进行评价,阐述其优点和缺点。第六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为研究对象,并对立法前评估与基层治理的互动进行分析与探索。本研究落脚点在于尝试构建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的立法前评估制度,弥补立法前评估制度在理论研究领域的不足。在制度价值层面,可为《立法法》第三十九条评估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国家层面制定全国性的立法前评估法规体系,以及地方的立法前评估细则的出台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张健强[6](2019)在《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最新森林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达到31.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相对改革开放初期的12%有所提升。但我国森林资源无时无刻都在受到各种灾害的威胁,尤其是森林火灾对我国森林资源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带来的破坏最为严重。森林火灾扑救困难,是世界性难题。森林航空消防在扑救森林火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防火与灭火手段,是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保护森林资源免受森林火灾摧毁的重要保障手段。本文在收集森林防火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攀西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特点,并通过对安哈、雅江两个具有代表性火场的典型案例分析,思考了影响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的相关因素。然后结合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型,构建符合攀西地区实际情况的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重新规划了西昌站的组织机构、运行阶段、资源配置,同时对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流程、保障措施、效果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论文重构的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可为西昌站现有工作提供指导,并有利于解决当前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高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效率。
徐泽南[7](2019)在《黑龙江省基层林业站职能定位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林业发展关系到森林生态的有序发展和林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国家的整体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林业工作站作为乡镇的基层林业工作机构,承担着“政策宣传、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基层林业工作站处在林业生态建设的前沿,是林区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联系辖区内林农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各项林业工作开展的落脚点,在整个林业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黑龙江林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力量。基层林区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更好地为当地林农提供服务,必须全面明确自身职能,完善职能建设,从而正确履行其职能,更好地为林区发展做出长足且有利的贡献。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稳步运行,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职能定位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基层林业工作站更好地为推动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的研究,为基层林业工作站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集体林权改革的背景影响下提供新的思路和调整策略,通过对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的确立,帮助基层林业工作站提高服务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工作站服务林农的基本职能,在做好林区各项服务的同时,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目前已有研究的了解以及文献研究法,明确了基层林业工作站这一概念以及基层林业工作站的职能界定,并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为依据对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研究应用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根据对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的实际调查情况,阐明了目前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在职能定位上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指出了基层林业工作站存在“缺位”“越位”等问题。再次,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的几项关键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从而确立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应当遵循的原则。最后从保护森林资源、林业科技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三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进行职能定位,并针对定位内容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张巍,颜廷强[8](2018)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森林防火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当前我国森林防火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新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完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进一步健全法治、体制、机制等相关建议。通过诠释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创新性指出《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是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集中体现。
马俊杰[9](2018)在《本溪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益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设什么样的护林员队伍来管护好公益林资源也成为重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以及本溪市的实地调研情况,通过文献研究法以及实地调查法发现了本溪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相关人力资本理论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对策。研究发现本溪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公益林管护人员数量少工作任务重、管护人员素质较低、管护人员工资待遇水平低以及管护人员管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林业部门应该通过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完善公益林管护人员招聘培训管理制度,提高公益林管理经费投入增加管护人员工资待遇水平,强化监管机制做好管护人员绩效考核工作等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推进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益林管护人员工作效率。
贾子昂[10](2017)在《北京市海淀区森林火灾情景构建与应急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森林防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也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性质严重的重大森林火灾,传统应急管理模式中“预测—应对”的方式,己经不能满足当今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处置的需要,“情景—响应”的方式正逐渐成为现今国内外应急管理学界研究的新方向。“情景—响应”管理模式下的“情景构建方法研究”更是当前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方法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研究基于情景构建的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研究,既是理论研究的大势所趋,更是重大森林火灾频繁发生背景下所提出的现实需求。本研究以重大森林火灾事件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市海淀区为研究地,针对森林火灾波及范围广、演化不规律等特点,引入情景构架的方法,探讨了基于情景构建的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研究模式。研究的结论主要如下:(1)情景构建结果。分析了影响海淀区重大森林火灾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海淀区森林火灾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北京及周边地区历史火灾信息进行了分析,在两者的基础上为重大森林火灾情景构建的情景筛选提供了理论支持。(2)任务梳理结果。将海淀区森林火灾应对阶段划分为5个阶段9个情景,并按照能力评估的评估流程,分析了能力需求。(3)能力差距评估结果。在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大森林火灾情景”时海淀区在以下7个方面存在不足: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体系不完善、林火阻隔网建设不足,扑火力量通行不便、林火监测网不完备、森林消防专业队伍火场控制能力薄弱、林火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新闻发布舆论引导策略有待完善、联动机制有待检验。(4)对策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海淀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的途径,在火源管理、监测预警、阻隔技术、扑救指挥等环节提出了建议。
二、浅谈我国森林防火体制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我国森林防火体制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火灾的危害性 |
2 森林防火现状 |
2.1 森林防火设施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不高 |
2.2 森林防火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奖罚激励 |
2.3 森林防火队伍匮乏,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
2.4 森林防火宣传不到位,公众防火意识淡薄 |
3 解决森林防火问题的对策 |
3.1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森林防火设施设备 |
3.2 建立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奖罚激励 |
3.3 抓好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
3.4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提升公众防火意识 |
(3)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核心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案例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现状 |
2.1 L市概况 |
2.1.1 森林资源丰富 |
2.1.2 碳汇造林建设面积大 |
2.2 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步入正轨 |
2.2.1 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完成 |
2.2.2 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初具规模 |
第3章 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各镇(乡)部门森林防灭火职责不清晰 |
3.1.2 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队伍作战能力不强 |
3.1.3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与救援紊乱 |
3.1.4 森林火灾责任追究难度大 |
3.1.5 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技术力量薄弱 |
3.2 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不科学 |
3.2.2 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大 |
3.2.3 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不健全 |
3.2.4 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
3.2.5 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科技投入不足 |
第4章 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
4.1 优化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 |
4.1.1 推进镇(乡)一级应急管理机构改革 |
4.1.2 厘清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各部门职能配置 |
4.2 强化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
4.2.1 加强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队伍精神和物质保障 |
4.2.2 加强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队伍干部管理 |
4.3 制定并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
4.4 完善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规章制度 |
4.4.1 完善《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 |
4.4.2 完善农户野外用火政策 |
4.5 加大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科技投入 |
4.5.1 改进森林火险监测预警技术 |
4.5.2 构建三维实景模型和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数据共享平台 |
4.5.3 优化森林火灾救援应急通讯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附件一 L 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工作调查问卷 |
附件二 L 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访谈提纲 |
(4)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1.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存在的不足之处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森林火灾防治管理的研究进展 |
2.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森林火灾 |
2.火源 |
3.森林火灾防治 |
4.公共危机 |
(二)理论基础 |
1.危机管理4R理论 |
2.风险社会理论 |
二、河北省森林火灾特点及防治现状 |
(一)河北省森林火险状况 |
1.研究区概况 |
2.河北省防火区划 |
(二)河北省2001-2018 年森林火灾特点分析 |
1.森林火灾基本情况及火源特征 |
2.森林火灾的年际变化特征 |
3.森林火灾的月际变化特征 |
4.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特征 |
(三)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
1.实行森林防火责任制 |
2.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 |
3.推进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 |
4.重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
5.加强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建设 |
三、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存在问题 |
(一)森林火灾防治效率不高 |
(二)森林火灾风险管理缺乏科学性 |
(三)火源种类复杂人为火源问题突出 |
(四)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水平低 |
(五)森林火灾防治基础设施差距较大 |
四、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森林火灾防治体制不完善 |
(二)森林火灾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森林火灾火源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
(四)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发展受限 |
(五)森林防火规划落实层层弱化 |
五、加强河北省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工作对策 |
(一)实行森林火灾防治一体化建设 |
1.推动森林防火办公室实体化运行 |
2.加快政府部门森林火灾防治绩效改革 |
(二)完善森林火灾防治体系 |
1.森林火灾防治增加风险识别与预警环节 |
2.构建新的森林火灾防治工作体系 |
(三)注重森林火灾风险管理 |
1.加强风险调查评估 |
2.完善森林火灾监测体系 |
3.加强森林火灾风险预警 |
(四)加强森林火灾源头治理 |
1.强化对公众森林火灾安全的宣传教育 |
2.从严管控森林火灾源头 |
(五)提升森林火灾应急救援专业能力 |
1.实行专业队伍分级管理 |
2.提升扑大火能力 |
3.提高火灾扑救指挥水平 |
(六)提高森林火灾防治基础建设水平 |
1.落实森林防火专项规划 |
2.升级专业扑火装备设施 |
3.大力发展航空消防事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立法前评估制度概述 |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一般理论 |
一、立法前评估的内涵 |
二、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
三、立法前评估的价值 |
四、立法前评估的原则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相关概念辨析 |
一、立法前评估与立法中评估 |
二、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 |
三、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论证 |
四、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听证 |
五、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调研 |
六、立法前评估与执法检查 |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基础与限度 |
一、立法前评估的科学基础 |
二、立法前评估的理性基础 |
三、立法前评估的哲学基础 |
四、立法前评估的合理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立法前评估的要素 |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的主体 |
一、立法前评估主体概况 |
二、立法前评估主体类型 |
三、立法前评估主体的特性 |
四、立法前评估主体的实践 |
五、复合型评估主体的构建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对象 |
一、立法前评估的对象概况 |
二、立法前评估的一般对象 |
三、立法前评估的特殊对象 |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内容 |
一、合宪性---法规草案基本遵循 |
二、民主性---法规草案过程评价 |
三、科学性---法规草案技术评价 |
四、操作性---法规草案实施预测 |
第四节 立法前评估的方法 |
一、评估方法的内涵 |
二、评估方法的构成 |
三、评估方法的类型 |
四、评估方法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 |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基本标准概述 |
一、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概念 |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的分类 |
三、立法前评估标准的作用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构建 |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法的内涵 |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体系的建构 |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 |
一、立法前评估指标的设立因素 |
二、立法前评估指标的分类 |
三、评估指标的应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立法前评估的程序 |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概述 |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概念 |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价值 |
三、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要件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建 |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启动 |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运行 |
三、立法前评估结果的回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立法前评估的域外考察 |
第一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概况 |
一、美国立法前评估 |
二、英国立法前评估 |
三、德国立法前评估 |
四、日本立法前评估 |
五、欧盟立法前评估 |
第二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
一、评估体系完整 |
二、评估主体权威 |
三、评估依据明确 |
四、评估方法科学 |
五、评估对象精准 |
六、公众参与广泛 |
第三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制度评价 |
一、国外立法前评估的优点 |
二、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缺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概况 |
一、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发展概况 |
二、我国《监察法》制定中的评估实践 |
三、我国《监察法》修改中的评估反思 |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贵州实践 |
一、贵州立法前评估的现状分析 |
二、贵州立法前评估的问题成因 |
三、完善贵州立法前评估制度的对策 |
四、贵州立法前评估的制度完善 |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广东模式 |
一、评估立法目的性与合法性 |
二、评估立法适用范围 |
三、评估立法技术 |
四、评估法律责任设定 |
第四节 乡村治理中的立法前评估制度 |
一、评估村规民约的作用与价值 |
二、评估村规民约与基层政权的互动 |
三、村规民约的科学设计---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一 |
四、村规民约的制定原则---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二 |
五、村规民约的瑕疵分析---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三 |
六、村规民约的预期目标---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功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6)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相关理论 |
2.1 森林火灾与森林防火 |
2.1.1 森林火灾 |
2.1.2 森林防火 |
2.2 森林航空消防 |
2.2.1 森林航空消防的发展现状 |
2.2.2 森林航空消防作业方式 |
2.3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 |
2.3.1 应急管理内涵 |
2.3.2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 |
2.4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 |
2.4.1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内涵 |
2.4.2 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 |
2.4.3 国外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 |
2.5 系统工程理论 |
2.5.1 系统思想 |
2.5.2 系统工程特征 |
2.5.3 系统分析过程 |
2.5.4 霍尔三维模型 |
第3章 攀西地区开展森林航空消防的必要性 |
3.1 攀西地区森林概况 |
3.2 攀西地区森林火灾等级及分布 |
3.2.1 攀西地区森林火险等级 |
3.2.2 攀西地区森林火灾历史统计 |
3.2.3 攀西地区森林火灾季节分布 |
3.3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的作用 |
3.3.1 森林火灾的发现 |
3.3.2 森林航空灭火 |
3.3.3 森林火灾后的再监测 |
第4章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现状 |
4.1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的资源配置 |
4.2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现有制度 |
4.3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基本过程 |
4.4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的基本保障 |
4.5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典型案例 |
4.5.1 西昌安哈火场 |
4.5.2 雅江木绒火场 |
4.5.3 相关思考 |
第5章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设计 |
5.1 影响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的因素 |
5.2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1 目标性 |
5.2.2 针对性 |
5.2.3 层次性 |
5.2.4 科学性 |
5.2.5 可操作性 |
5.3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三维结构模型 |
5.3.1 资源维度 |
5.3.2 过程维度 |
5.3.3 职能维度 |
5.4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 |
5.4.1 职能维—资源维的组合 |
5.4.2 过程维—职能维的组合 |
5.4.3 资源维—过程维的组合 |
5.5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6章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 |
6.1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流程 |
6.1.1 森林火灾的预防 |
6.1.2 森林火灾的发现 |
6.1.3 森林火灾扑救的响应 |
6.1.4 森林火灾扑救的组织实施 |
6.1.5 森林火灾扑救的结束与善后处置 |
6.2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 |
6.2.1 加强员工培训 |
6.2.2 做好机场运营 |
6.2.3 强化机源管理 |
6.2.4 完善应急预案 |
6.2.5 强化安全措施 |
6.2.6 加强应急演练 |
6.2.7 严格值班制度 |
6.3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系统的运行评价 |
6.4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特色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黑龙江省基层林业站职能定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基层林业工作站 |
2.1.2 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系统管理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基本情况 |
3.2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现状 |
3.2.1 森林管理方面 |
3.2.2 林农服务方面 |
3.3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存在问题分析 |
3.3.1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和政府职能划分不清 |
3.3.2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自身职责完善不到位 |
3.3.3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站整体建设情况不到位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自然因素 |
4.2 经济因素 |
4.3 政治因素 |
4.4 社会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科学定位优化设计 |
5.1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优化指导思想 |
5.2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定位优化原则 |
5.2.1 政事分开原则 |
5.2.2 以服务为本原则 |
5.2.3 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原则 |
5.2.4 以人为本原则 |
5.2.5 可行性原则 |
5.3 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职能科学定位优化 |
5.3.1 保护森林资源 |
5.3.2 做好林业科技服务 |
5.3.3 完善社会化服务 |
5.4 本章小结 |
6 完善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工作站定位保障措施 |
6.1 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 |
6.1.1 确立县级部门垂直管理模式 |
6.1.2 确立事业单位分类模式 |
6.2 提高基层林业工作站资金收入 |
6.2.1 增加国家财政投入 |
6.2.2 提高基层林业工作站收入 |
6.3 提高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整体素质 |
6.3.1 开展全方位人员培训 |
6.3.2 促进工作队伍年轻化 |
6.4 牢固树立精准定位意识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森林防火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
1.1 生态文明内涵 |
1.2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及现实指导意义 |
2《全国森林防火规划》在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方面的主要体现 |
2.1 规划指导思想 |
2.2 规划建设分区与布局 |
2.3 规划重点建设任务 |
2.4 规划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
3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观为指引深刻分析我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 |
3.1 森林防火面临的新形势 |
3.2 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 |
4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下完善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 |
4.1 健全森林防火法治保障 |
4.2 健全森林防火协调管理体制 |
4.3 完善森林防火防控机制 |
(9)本溪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简要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实地调查法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研究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公益林 |
(二) 公益林管护人员 |
(三) 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 |
二、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人力资本理论 |
(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三章 本溪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一、本溪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机构及运行情况 |
(一) 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机构 |
(二) 公益林管护人员现状 |
(三) 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现状 |
二、本溪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公益林管护人员数量不足任务重 |
(二) 公益林管护人员素质较低 |
(三) 公益林管护人员待遇低积极性差 |
(四) 公益林管护人员管护不到位 |
三、本溪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 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
(二) 公益林管护人员准入门槛低 |
(三) 公益林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
(四) 对公益林管护人员缺乏监督和考核 |
第四章 改善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问题的对策 |
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
(一) 确定公益林和管护人员的实际情况 |
(二) 确立合理的岗位数量和岗位职责 |
二、完善人员招聘培训管理制度 |
(一) 做好人员招聘标准,严把入关口 |
(二) 加强对公益林管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
三、提高公益林管理经费投入 |
(一) 提高公益林管护人员工资水平 |
(二) 提高公益林管护人员福利水平 |
(三) 加强宣传增强管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
四、强化监管机制,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
(一) 加强监管,打击工作懈怠现象 |
(二)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第五章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北京市海淀区森林火灾情景构建与应急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林火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森林消防现状 |
1.2.3 国内外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
1.3 情景构建研究现状 |
1.3.1 情景构建的含义 |
1.3.2 情景构建的方法 |
1.3.3 国内外情景构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环境特征 |
2.2.1 气候特征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植被分布 |
2.3 森林资源 |
2.4 景观文化资源 |
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1.1 层次分析法 |
3.1.2 评价指标的量化 |
3.1.3 模糊综合评价 |
3.1.4 应急能力评估方法 |
3.1.5 数据获取 |
3.2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火灾情景构建 |
4.1.1 风险评价 |
4.1.2 历史案例分析 |
4.1.3 森林火灾情景集成与描述 |
4.2 情景任务分析 |
4.2.1 应急阶段划分 |
4.2.2 应急主体分析 |
4.2.3 应急任务分析 |
4.3 重大森林火灾情景应急能力需求分析 |
4.4 应急能力差距评估 |
4.4.1 海淀区森林火灾防控现状 |
4.4.2 海淀区森林火灾防控缺失能力分析 |
4.5 提升应急准备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
4.5.1 建立针对重大森林火灾的应急体系框架 |
4.5.2 建立完善的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 |
4.5.3 完善森林防火阻隔系统 |
4.5.4 加强森林防火通信系统建设 |
4.5.5 建立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 |
4.5.6 森林防火队伍及装备能力系统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浅谈我国森林防火体制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J]. 赵兴明,高翔. 河北农机, 2021(11)
- [2]成都市森林防火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薛刚.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3]L市森林防灭火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苦育.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4]河北省森林火灾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恒.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D]. 王胜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构建[D]. 张健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7]黑龙江省基层林业站职能定位问题研究[D]. 徐泽南.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2)
- [8]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森林防火工作[J]. 张巍,颜廷强. 森林防火, 2018(03)
- [9]本溪市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问题研究[D]. 马俊杰. 东北大学, 2018(02)
- [10]北京市海淀区森林火灾情景构建与应急能力研究[D]. 贾子昂. 北京林业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