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

江西德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

一、江西德兴大力推进乡村城市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静[1](2021)在《熊式辉督赣时期江西市政建设研究(1931-1941)》文中提出

黄鑫权[2](2020)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面系统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既是一项开启乡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创世之举,也是百年乡村建设运动中最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时代回答。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尝试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所关涉的主要理论问题作出考察、分析和探索,力争为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问题缘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析并阐述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就核心概念、可能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理论切入点。本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进行梳理,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其重要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发展的本质是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乡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三是乡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发力的过程,也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四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即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本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乡村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具体历史时段的生动体现。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乡村现代化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历经70余年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基础,而推进乡村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从中观层面论述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继承既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两种性质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状态,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既表现为现代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又表现为现代从传统中生发、传统映射出现代的不足,还表现为现代以渐进方式将传统融入现代。其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也需要输入外源动力。这两种动力是推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矛盾体中,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其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过程。推动乡村振兴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其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目标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好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将这一原则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根本尺度。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为视域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为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阐清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其二,系统阐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三大关系;其三,深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提升对乡村振兴的反作用。

李皓[3](2019)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之维》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历经40多年的伟大实践,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日益艰巨的改革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针对“三农”工作作出了系统的论述与总体部署,昭示着我国乡村建设的新图景、新境界。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并且深深植根于乡村道德文化,蕴含着乡村道德文化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具有内涵深厚的伦理意蕴。对此,我们称之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之维。充分发掘和阐扬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学维度,不但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且有利于建构新时代乡村道德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构建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相衔接、反映时代精神要求的乡村道德文明,是我国乡村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分别就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伦理动因、需要解决的主要伦理问题,以及该战略的伦理价值目标、任务和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我国乡村衰落问题的正面回应,也是着力解决城乡发展正义问题和唤起新的道德文明复兴的需要。破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难题,关键在于乡村道德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道德文化根源,加强乡村道德文化建设,才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道德浸润和精神支撑。当前,我国乡村道德文化建设面临重视及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基层乡村组织发展建设滞后、村民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淡化等问题。乡村道德文化建设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乡村道德文化价值认识不够。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要在尊重乡村传统道德文化价值基础上使乡村道德文明得到提升。重新发现和科学认识乡村道德文化的价值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只有在遵循乡村道德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一个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过程,更是一个全社会齐心协力推进乡村道德文明提升的过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下简称“总要求”)蕴含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任务,具体而言,乡村道德文化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从乡村产业伦理、乡村居住伦理、文明乡村建设、乡村德治和培育农民财富观五个方面着手推进乡村道德文化建设。“总要求”意味着人情的“在场”和伦理作用的不可或缺。重视乡村道德记忆的保护和构建、增强乡村道德文化意识的支撑和强化乡村道德治理的力度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伦理途径。

LE VAN PHUNG[4](2019)在《中越城市化进程对比分析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东南亚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努力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前进。现代化总是和城市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化既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如何保障城市化顺利进行,是越南政府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中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越南和中国不仅在地理上接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也非常相似,因此合理借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验是保障越南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越南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分析越南和中国的城市化历史进程、现有的水平和遇到的问题等,并对越南城市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越南城市化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但每个阶段重点不突出;(2)越南存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供应不足、住房困难、区域发展不均衡与贫富差距大等城市化典型问题,其中越南的农村耕地流失问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尤为突出;(3)以城市人口比例衡量城市化水平时,发现在过去20年越南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差距在逐渐扩大,同时越南的城市化成长速度波动性更大;(4)以综合指标体系衡量城市化水平时,发现越南农村人口过多导致越南综合城市化水平被低估。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杨振生[5](2017)在《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文中提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城镇化历程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地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不能回避城镇化。目前,全世界73亿人口中已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人类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的时代。但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人口总数仅有10亿人左右。除了在"冷战"背景下亚洲"四小龙"成功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以外,还没有其他国家成功的例证。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有些国家甚至因过度城镇化陷入动乱而造成政权的更迭。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2亿人左右,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将超过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宏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之严峻,在世界城镇化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利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大而极具挑战性的历史课题。因此,对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汲取教训,探求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丰富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并提出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历程背后的思想和政策根源,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如何决定国家的城镇化政策,进而如何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其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问题教训。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主体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五章,从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视角,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为切入点,选取地级德州市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重点对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指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本文将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划分为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阶段。从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城镇化实践三个方面,对各阶段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论证。本文认为,只有对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中国城镇化实践效果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刻分析,才能厘清中国城镇化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准确研判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从而提出中国城镇化的可行路径。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世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探索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失误,才能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对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政治型城镇阶段,德州地区城镇化在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行。城市乡村在强大的政治控制力之下,基层政权得到巩固,社会高度稳定,呈现出低水平稳固的城乡关系。尽管这一时期德州地区工业化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农业生产低位徘徊,缺乏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能力,导致政治型城镇化战略下的"贫困"城镇化。"生产性"功能优先的城市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是最直接的原因,"大跃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运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既要肯定这一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更要深刻反思其中的惨痛教训。在经济型城镇化阶段,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1992年开始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潮,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拉动德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禁锢和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GDP增长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繁荣和人民的富裕。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经济型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粗放式城镇化.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倒逼经济型城镇化模式向新型城镇转型发展。2004年以来,德州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德州创造了一种"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两个视角对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路径,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并将新型社区纳入全市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社区城镇化协同发展。"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是在国家新型城镇战略指引下,基于"自下而上"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为如何引导李克强总理提出的"1亿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成功范例。本文对"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将德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上升到城镇化理论高度。总结出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所遵循的党的领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等基本原则,归纳出这一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机遇、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和教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强化产业支撑、重视文化城镇化、侧重就近城镇化等对策和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六个基本结论:一是执政党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政策与城镇化实践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发现中国共产党关于城镇化思想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城镇化的顺利或曲折发展。二是世界各国国情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因此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既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三是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统筹解决城镇化和"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地方实践范例。四是城镇化是中国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所承载的意义远非经济领域本身,不能夸大城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治理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因此要有风险和忧患意识,走稳健的城镇化的中国道路,避免"激进"城镇化。五是在符合国家城镇化战略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尊重地方城镇化的创新做法,实践中即使存在失误,也要持包容的态度。六是要构建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对城镇化的研究,要从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构建中国学术界自己的城镇化理论体系,然后提升到国家层面上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增强中国城镇化的理论自信,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城镇化的"中国式"模式,为世界城镇化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典范。

哈尼克孜·吐拉克(hankiz·turahun)[6](2015)在《社会互构论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西部农民普遍贫困、且脆弱,而引发失地农民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频频出现。在西部失地农民中,少数民族失地农民是自身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集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主要居住在边疆、山区、沙漠中的绿洲等地理环境,具有生活闭塞、生产方式封闭,文化水平低,抗风险水平低下等特征。失去土地搬进城市强迫上楼,导致了少数民族失地农民传统的居住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职业地位等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他们还面临重新定居、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权益、子女教育、城市生存、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与经济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比较落后。大力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当地的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敏感的民族、宗教问题、征收土地很容易变为冲突的导火线。失地农民征地补偿费很低、征地款被拖欠、挪用、克扣问题较严重,同时激化了失地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据调查,近年来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因征地而集体上访人次比2000年以前增长了数倍。这些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这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且事关我国民族和睦、民族地区稳定、预防和减少民族问题的大局。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首先应要正视日趋严重的少数民族失地农民问题。这是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关系到西部少数民族民生、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当前我国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战略措施。本研究是从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出发,立足于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深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维吾尔族较集中的喀什地区,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进行系统的探讨,了解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当前的生存状况,考察他们在城市不同领域的适应,综合分析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问题的特殊性,从而总结出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有效路径。

陈英瑾[7](2012)在《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文中提出2003年,我国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08年起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标志着城乡统筹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先导,我国乡村迎来空间和功能的巨变。城乡统筹发展的举措——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乡村的城市化和休闲化,导致了景观风貌的同质化和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我国乡村文化景观具有高度异质性、自然性和人工调控性。乡村景观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乡村发展的结果,而应被看作一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资源,在传统景观风貌的传承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应建立一种共赢的发展模式。乡村发展应该做到综合发展,即在促进乡村经济优化、宜居宜游、生态保护的同时,维护和创造具备地域和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用景观概念引导乡村建设,综合在城乡统筹过程中所出现的现代农业、第三产业、农民聚居方式的发展,共同谋划地区未来的景观愿景。论文在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和景观特点后,提出我国乡村宜构建基于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的多功能乡村景观,使乡村成为区域的绿肺、传统文明的教室和生活休闲的乐土。论文建议使用新兴的景观特征评估工具,建立“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乡村景观政策分类——乡村景观要素分类——乡村景观规划内容”的结构框架。然后,以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的乡村功能分类为基础,提出三类乡村景观政策——适用于乡村文化景观的景观保护、适用于功能性乡村景观的景观优化和适用于城市边缘区的景观创新政策。而乡村景观的异质性、自然性和人工调控性可根据具体乡村地域的功能要求来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最后,利用论文所提出的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框架,对不同的景观政策分类提出未来农业景观与绿道景观的愿景,并综合与景观相关的领域,如农业的土地产权、土地整理、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技术、旅游业的特色与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指导。论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使用新兴的景观特征评估工具,建立景观规划框架;二,结合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我国乡村景观分类发展的策略;三是提出乡村景观规划的规划内容——分别对乡村的景观要素和行为体系进行规划设计,必须对这两项措施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改善乡村景观。

邵士官[8](2012)在《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认为小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结晶,是县级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中心。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城市在以扩大内需拉动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来看,大中城市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而小城市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期。诚然,我国小城市发展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却仍面临诸多阻滞因素,其中的矛盾与症结亟待破解。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小城市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定位于城市理论体系中较为薄弱的小城市研究,通过系统阐述,廓清小城市的内涵,破解小城市发展的桎梏,提高对小城市的科学认识,对于推进我国小城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城市发展的研究需要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本文一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小城市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小城市与城镇体系各个方面的关系和联系入手,提出了从小城市的确定内涵、清晰标准、完整形态等方面认识小城市的新观念。第二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小城市发展的现状,已经形成的特点,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成因,把握小城发展的总体情况。第三个方面,深入总结梳理、借鉴国外小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并以山东省小城市发展为重点案例分析,同时搜集运用全国小城市发展的有关数据、信息、案例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夯实了小城市发展的研究基础。我国小城市的发展普遍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的小城市大多在秦汉以降的县城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经过了建国以后六十多年的发展,为何至今还处于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首先运用理论做指导,深入剖析小城市的发展、走势、机理,同时在大量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和制约我国小城市发展的内生性主要阻滞因素,即城市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人口的相对封闭和停滞,影响城市的发展;对城市选择的历史性因素仍在发挥作用;产业这个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小城市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发展途径。同时,本文又深入探讨了影响制约小城市发展的外部阻滞性主要因素,即国家对小城市发展的支持政策始终滞后;小城市发展的规划指导普遍缺乏;小城市的规范和高质量建设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缺乏法律的约束;小城市的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有的小城市管理甚至还处于尚未起步阶段。这八大内生外生性阻滞因素的相互交织,形成了阻碍小城市发展的道道樊篱,导致小城市发展的动力不足,甚至畸形发展。研究应当在分析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正确途径。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城市发展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知识,着眼于当前制约我国小城市发展的内生外生八大主要阻滞性因素,构建了消解当前制约小城市发展的主要阻滞因素的路径和机制,即以优化特色产业、推进城市治理、形成市民社会,三者有机结合来消解八.大阻滞因素。小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约小城市的阻滞性因素消除以后,小城市如何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是我们下一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关系着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社会能否尽快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和振兴。因此,本文着眼于今后三十年发展的历史阶段,围绕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尽快完成我国城市化进程,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小城市的发展,创造性的在小城市的空间功能布局、特色产业发展和户籍、土地、创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合理的实践性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小城市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参考。

王曙光[9](2011)在《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标志与必然结果,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及方式,承载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对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说,城市化绝不仅仅是一个人口转移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问题,几乎涉及到一国发展的所有问题。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特征,不完全是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的产物,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因素驱动的;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也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国家城市化发展路径存在差异,业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积累了一些棘手的体制性障碍和社会矛盾,包括:城市化发展重数量轻质量,城市化发展模式偏重于粗放;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差距较大,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享有城市居民的待遇,难以融入城市主流;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不足等。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走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从经济来看,促进城市化发展,有利于缓解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协调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辐射效应,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供应能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拉动内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实现;从社会来看,由于身份而非能力、技能的方面差异,农民工往往遭到城市群体的排挤和歧视,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户籍制度、土地补偿标准、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来消除城市主流社会对农民工在就业、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歧视,降低失地农民的被剥夺感,让其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因此从这一点说,城市化的内涵不仅仅在于人口在地域、工作上的转变,同时也是身份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以城市化的经典理论为依据,以“城市化动力机制决定城市化模式”为主线,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为借鉴,以中国的特殊国情为现实土壤,来研究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及模式的演进机制及阶段性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完善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在户籍制度方面,完善迁移政策、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来消除“身份上的歧视”,降低农民融入城市的诸多壁垒,最终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在土地政策方面,以产权为细节、以流转市场建设为依托,以制度创新为重点,进行多元化改革,通过公开拍卖所有权、废除地价“双轨制”、改善土地经营承包制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来提高农民的补偿费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区域城市发展方面,加快城市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区域城市联合、协调、合作机制;在公共服务发展方面,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公共事业、公共卫生服务及供给能力,提升行政办公效率。在社会保障方面,要继续完善城镇社保体系,按照社会统筹及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政策、机构,逐步扩大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等。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逐一进行阐述,从而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打下基础及做出铺垫。第二部分是城市化及其相关理论和主要发展模式。首先回顾城市产生的背景,并对城市化的概念、界定方法、内涵、功能、特征等逐一作出深刻的阐述;然后对城市化的理论体系进行分类及归纳,主要从城市化的空间发展理论、人口城市化理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理论进行分析,为实证分析提出一个分析框架及理论依据;最后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概括性分析,对其特征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指出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历史回顾。将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分解为:曲折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发展时期,对各个时期的城市化发展进行历史分析,并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第四部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Ⅰ—典型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从区域城市化模式着手,通过考察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性差异、动力机制、城市群及城市带发展模式,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Ⅱ—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分析。通过对我国几个典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考察,将如何解决城乡分隔作为根本出发点,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六部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路径选择,在之前有关中国城市化现状、历史进程、阶段特征、区域性分析、城乡一体化分析等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

谢璇[10](2011)在《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古代的区域军事与政治堡垒,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山城,发展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城市发展历程独一无二。这座内陆山城曾因军事防御优势,在南宋晚期长达四十余年的抗蒙战争和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两度闻名于世,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担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两次战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重庆。南宋晚期,重庆不仅成为全国的抗敌中心,也开发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当时修筑的城池,初步奠定了重庆古城的大致范围;抗日战争更使得重庆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焦点和世界反抗法西斯的中心。因为战争,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战略的第一个受害城市。但同样源于抵抗战争的城市防御优势,在抗战的八年间,在内迁而来的外部动力作用下,城市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今天的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直辖到西部大开发,城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追根溯源,今天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战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本论文是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框架中,力求从宏观走向微观精细化方向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期间,非占领地城市中发展最为重要和特殊的城市。论文以“中国古代城池选址和防御体系”、城市发展机制的“底波率”原理、近代西方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引。通过对现有的“陪都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对实地进行调研和访谈,应用类比、归纳、推理、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战争和城市防御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势变化为线索,研究对象范畴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战时重庆城市防御建设(包括火巷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兵工厂建筑、城市空间拓展等);文化层面的战时建筑思潮、建筑理论、建筑教育等;制度层面上对《陪都十年计划草案》的编制、战时城市管理和法规的制定等;以及建设者层面(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者等)等四个层面,全面构建出1937-1949年期间重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发展轨迹以及运行规律等多方面特征。论文的创新点有四点,第一,首次以战争与城市防御角度,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特殊的防御型城市建设;第二,通过分析战时出于城市安全以及生产建设的需要,城市向乡村疏散这一必然的“自救”过程,探寻战时重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雏形的动力机制。第三,通过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与战前《首都计划》;战时重庆的分散式功能分区意向与战时西南其他城市计划等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近代由国人“自主”完成的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策略。第四,通过分析抗战大后方的建筑思潮和理论特征,以及特殊时期的建筑教育的特殊发展特点,最终力图使本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范畴。

二、江西德兴大力推进乡村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德兴大力推进乡村城市化(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实践依据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价值
    四、研究综述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五、问题评析与研究启示
        (一)研究问题评析
        (二)问题研究启示
    六、核心概念
        (一)农村与乡村的辨析
        (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
        (三)核心话语转变的内涵
    七、创新之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一章 作为研究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
        一、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思想的确立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苏俄化”改造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一、乡村发展的本质: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三、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的共同发力
        四、城乡关系的新趋向:城乡发展由对立走向融合
        五、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课题
        二、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的新突破和新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振兴乡村提出新要求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振兴乡村提出新任务
        三、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对振兴乡村作出新部署
第三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
        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三、乡村现代化进程总趋势:由传统性主导向现代性主导转变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路: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现代型乡村
        一、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质是“三农”的现代化之路
        二、消除阻滞乡村振兴进程的传统性因素
        三、合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四、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完成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一、继承乡村传统人文精神与形塑乡村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乡村现代文化体系的统一
        三、利用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建设现代美丽乡村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
    第一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
        一、经验借鉴:推进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
        二、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力量
        三、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四、科技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五、人才引进: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源泉
        二、发掘资源:发挥参与乡村振兴的本土优势
        三、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四、深化改革: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第三节 乡村振兴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
        一、实现乡村振兴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的辩证统一
        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第一节 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
        一、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脉络
        二、新时代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关口”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提供历史契机
    第二节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一、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能力和辐射作用
        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事关乡村振兴事业全局
        三、构建城乡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推进城乡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五、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
        一、实现人的解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
        三、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
    第二节 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二、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评价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关于乡村复兴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中国乡村发展的研究综述
        三、关于中国乡土伦理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总体思路
        二、主要观点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跨学科研究法
        三、道德语言分析法
        四、理论研究与现实关照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章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伦理动因
    第一节 乡村衰落问题与政府的道义担当
        一、当前我国乡村衰落的表现
        二、我国乡村衰落的伦理原因分析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府的道义担当
    第二节 城乡差距问题与城乡发展正义的弘扬
        一、城市发展对乡村空间的侵占与挤压
        二、城市发展对乡村发展权利的剥夺
        三、城市发展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三节 乡村振兴问题与乡村道德文化重建
        一、重建乡村伦理体系
        二、重树乡村道德文化自信
        三、重塑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
第二章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的主要伦理问题
    第一节 乡村道德文化传统的转化与发展
        一、遵循乡村道德文化发展规律
        二、提升乡村道德文化内涵
        三、实现乡村道德文化现代化
    第二节 乡村生态文明的构建
        一、构建乡村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二、构建乡村生态文明的伦理困境
        三、构建乡村生态文明的伦理路径
    第三节 乡村道德文化建设模式的创新
        一、尊重农民的道德文化需求与创造
        二、实现城乡道德文化建设良性互动
        三、发挥乡村生态伦理优势
第三章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价值目标
    第一节 乡村伦理共同体的相关概念
        一、共同体的内涵
        二、伦理共同体的内涵
        三、乡村伦理共同体的内涵
    第二节 我国乡村伦理共同体的现状与特征
        一、我国乡村伦理共同体的现状
        二、我国乡村伦理共同体的特征
    第三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重构乡村伦理共同体
        一、乡村伦理共同体重构的必要性
        二、乡村伦理共同体重构的可能性
        三、乡村伦理共同体重构的路径
第四章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任务
    第一节 “产业兴旺”与乡村产业伦理
        一、乡村产业伦理:乡村产业发展的伦理规则
        二、建立乡村产业伦理规范
        三、培育乡村产业伦理精神
    第二节 “生态宜居”与乡村居住伦理
        一、乡村生态宜居的伦理诉求
        二、乡村生态宜居的伦理内涵
        三、乡村生态宜居的伦理标准
    第三节 “乡风文明”与乡村文明建设
        一、培育乡村公共意识
        二、弘扬乡村优良家风
        三、树立乡村新风尚
    第四节 “治理有效”与乡村德治
        一、以德治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二、以德治弥补法治的不足
        三、以德治支撑乡村公平与正义
    第五节 “生活富裕”与农民财富伦理观
        一、生活富裕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二、生活富裕需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三、生活富裕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第五章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路径
    第一节 重视乡村道德记忆的保护和构建
        一、“乡村道德记忆”的涵义
        二、乡村道德记忆与乡村振兴战略
        三、乡村道德记忆的分化
        四、乡村道德记忆的保护和构建
    第二节 加强乡村道德文化意识的培育
        一、“乡村道德文化意识”的涵义
        二、乡村道德文化意识与乡村振兴战略
        三、培育公民道德文化意识
    第三节 加大乡村道德治理的力度
        一、“乡村道德治理”的涵义
        二、乡村道德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
        三、我国乡村道德治理的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中越城市化进程对比分析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5 主要内容
    1.6 研究目标
第2章 城市化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城市化内涵
    2.2 世界城市化模式的一般规律
    2.3 城市化水平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2.4 城市化代表性理论
    2.5 中越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
        2.5.1 关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综述
        2.5.2 关于越南城市化的研究综述
        2.5.3 关于中国和越南城市化对比研究的综述
第3章 中越城市化进程回顾及对比分析
    3.1 中越的城市化进程回顾
        3.1.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回顾
        3.1.2 越南的城市化进程回顾
        3.1.3 中越城市化进程和模式对比
    3.2 中越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比分析
        3.2.1 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3.2.2 越南城市化发展现状
        3.2.3 中越城市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异同点
第4章 越南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越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比较
        4.1.1 城市化发展水平简单测度
        4.1.2 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4.2 越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现阶段推动越南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5.1 促进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5.2 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5.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4 加强制度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 "城市"和"城镇"的概念界定
        (二) 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三) 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城镇化政策梳理与评价
        (二) 国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三) 中国城镇化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主体结构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方法
        (二) 实地调查方法
        (三) 比较分析方法
        (四)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49—1977)
        一、均衡回复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49—1957)
        二、剧烈波动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58—1965)
        三、低迷徘徊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66—197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78—2004)
        一、松绑加速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78—1984)
        二、稳步发展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84—1991)
        三、快速推进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92—200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2005年至今)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针
        三、新型城镇化政策导向促进了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第二章 政治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第一节 政治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政治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政治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德州地区概况及建国前城市建设情况
        一、德州地区概况
        二、解放前德州城市建设情况
    第三节 、政治型城镇化视域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一、建国初头七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49年10月—1956年9月)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56年9月—1966年5月)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66年5月—1978年12月)
    第四节 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一、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
        二、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启示
第三章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第一节 经济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经济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经济型城镇化的特征
    第二节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一、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84年10月—1992年1月)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92年1月—2003年10月)
    第三节 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一、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评价
        二、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启示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一、农村城镇化的探索:2004—2008年新农村建设
        二、2004—2008年德州市新型城镇化探索
    第三节 关于德州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一、德州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二、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三、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的启示
第五章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实践
    第一节 "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概述
        一、"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概念
        二、"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原则
        三、"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历程
    第二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经验总结
        一、创建了一种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夯实了城镇化体系中的底层支撑
        三、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战略机遇、困难和问题
        一、战略机遇
        二、困难和问题
    第四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一、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
        二、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三、重视文化城镇化
        四、侧重就近城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社会互构论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三) 文献述评
    四、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一) 失地农民
        (二) 市民化
        (三) 角色
        (四) 理论视角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三)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第二章 喀什地区失地农民概况
    一、喀什地区的基本概况
    二、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
        (一) 喀什经济特区设立缘由
        (二) 喀什经济特区设立目标
        (三) 喀什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三、喀什地区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 农业生产落后
        (二) 工业基础薄弱
        (三) 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 城镇化水平低
    四、喀什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特殊性
        (一) 单一民族聚居地
        (二) 社会环境严峻复杂
        (三) 收入低,贫困严重
        (四) 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落后
    五、解决喀什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必要性
        (一) 喀什地区社会稳定的需要
        (二) 促进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第三章 喀什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融入状况
    一、经济层面的融入
        (一) 就业情况
        (二) 城里求职途径
        (三) 职业类型
        (四) 月收入低,对其市民化贡献不多
        (五) 失地农民的职业适应水平
        (六) 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二、社会生活层面的融入
        (一) 社会认同
        (二) 社会交往同质性强
        (三) 社会参与情况
        (四) 闲暇与消费
        (五) 生活“孤岛化”
    三、心理层面的融入
        (一) 交往感觉
        (二) 生活满意度
        (三) 身份认同
        (四) 社会认同
        (五) 朋友关系
        (六) 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
第四章 喀什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宏观因素
        (一) 制度环境
        (二) 政策环境
        (三) 城市接纳能力
    二、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微观因素
        (一) 市民化意愿
        (二) 市民化能力
第五章 喀什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障碍
    一、社会力:外部环境的挤压
        (一) 社会交往
        (二) 社会认同“内卷化”
        (三) 空间区隔
        (四) 社会排斥
    二、经济力:客观结构下的经济收入差距
        (一) 征地补偿费不高
        (二) 楼房居住高消费
        (三) 工资收入
        (四) 生活资料货币化
    三、制度力:转变市民身份的困境因素
        (一) 长期城乡隔绝使得失地农民缺乏城市生活能力
        (二) 户籍没转居
        (三) “赋权”力度不足
        (四) 地方政府角色缺位
        (五) 集中安置
    四、文化力:主观能动性因素
        (一) 邻里关系
        (二) 城市经历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一)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互构机制
        (二) 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独特性
    二、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建议
        (一) 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遵守的原则
        (二) 更加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三) 改革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市民化
        (四)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
        (五)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失地农民整体素质
        (六) 用教育、包容和关怀促进市民化进程
        (七) 失地农民应主动接纳市民化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乡村发展历程
        1.2.2 城乡统筹规划下的乡村景观改善契机
    1.3 城乡统筹规划中出现的景观风貌问题
        1.3.1 城乡统筹规划下的土地整理思路
        1.3.2 农业现代化、乡村社区化、乡村休闲化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1.3.3 乡村景观风貌的现状问题
    1.4 乡村环境建设与景观风貌规划的缺失
    1.5 研究内容
    1.6 名词界定
    1.7 研究方法
    1.8 论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进展
        2.1.1 景观特征评估
        2.1.2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2.1.3 小结
    2.2 国内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进展
        2.2.1 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2.2.2 国内普通乡村地区景观规划研究
        2.2.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2.2.4 国内对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介绍
        2.2.5 国内乡村景观评价与乡村景观特征评估研究
        2.2.6 国内乡村景观规划未来研究方向
第3章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发展与景观规划战略
    3.1 乡村景观与乡村的多种发展模式
        3.1.1 欧美城乡关系与乡村景观
        3.1.2 英国乡村景观
        3.1.3 荷兰乡村景观
    3.2 我国城乡关系与乡村景观战略定位
        3.2.1 多功能乡村
        3.2.2 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
    3.3 我国乡村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4章 乡村景观规划结构与内容
    4.1 景观特征评估特征描述阶段
        4.1.1 景观特征评估在我国的应用
        4.1.2 特征描述阶段的作业流程
    4.2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4.2.1 乡村景观功能评估
        4.2.2 乡村景观功能目标
        4.2.3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4.3 乡村景观要素分类
        4.3.1 农业斑块
        4.3.2 绿地景观
        4.3.3 建筑风貌
    4.4 乡村景观规划内容
        4.4.1 农业斑块景观规划
        4.4.2 绿地景观规划
        4.4.3 建筑风貌景观规划
第5章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5.1 主体功能区基础上的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5.1.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乡村功能分类
        5.1.2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类
        5.1.3 乡村功能性景观优化类
        5.1.4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创新类
    5.2 我国乡村景观的分类发展展望
第6章 优秀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
    6.1 设立优秀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区
        6.1.1 定义与地域分布
        6.1.2 利用风景名胜区平台保护乡村文化景观
        6.1.3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原则
        6.1.4 乡村社会经济体系调控与景观保护
    6.2 农田斑块景观规划策略
        6.2.1 传统农业文明与乡村景观特征
        6.2.2 我国传统农耕体系特点
        6.2.3 发展基于传统农业的劳动集约型农业
    6.3 绿道景观规划策略
        6.3.1 设置自然保护区
        6.3.2 保护自然绿化用地
        6.3.3 保护聚落内部绿地景观
        6.3.4 保护传统生态农业绿地景观
    6.4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第7章 功能性乡村景观的优化
    7.1 功能性乡村景观区的定义与地域分布
    7.2 功能性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目标
        7.2.1 简明合理的景观结构
        7.2.2 维持一定的景观异质性
        7.2.3 保护重要的地域乡村景观特征
    7.3 农田斑块景观规划策略
        7.3.1 适度扩大农田地块面积
        7.3.2 保持一定数量的作物种类
        7.3.3 保持一定数量的中小型农场
    7.4 绿道景观规划策略
        7.4.1 营建广大乡村地域绿道景观框架
        7.4.2 自然绿道
        7.4.3 聚落内部绿道
        7.4.4 农业绿道
    7.5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第8章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创新
    8.1 城市边缘区的定义与地域分布
    8.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目标
        8.2.1 乡村景观的功能
        8.2.2 乡村景观的特征要求
        8.2.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目标
    8.3 农业斑块景观规划
        8.3.1 增强农用地生态功能
        8.3.2 改变作物种植结构
        8.3.3 建设农业休闲园区
    8.4 绿道景观规划
    8.5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第9章 双流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乡村景观规划
    9.1 项目介绍
        9.1.1 项目背景
        9.1.2 规划工具与方法
    9.2 景观形成原因
        9.2.1 历史回顾
        9.2.2 物理因素
        9.2.3 人文因素
    9.3 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景观政策分区
    9.4 文化景观保护区景观特征与景观规划策略
        9.4.1 区域介绍
        9.4.2 景观特征
        9.4.3 景观规划策略
        9.4.4 行动计划
    9.5 功能景观优化区景观特征与景观规划策略
        9.5.1 区域介绍
        9.5.2 景观特征
        9.5.3 景观规划策略
        9.5.4 行动计划
    9.6 异化景观创新区景观特征与规划策略
        9.6.1 区域介绍
        9.6.2 景观特征
        9.6.3 景观规划策略
        9.6.4 行动计划
    9.7 乡村旅游规划
        9.7.1 基于乡村景观的旅游分类发展策略
        9.7.2 “乡村公园”休闲度假区
        9.7.3 “锦绣东山”花果基地
        9.7.4 “锦江天堂”传统田园旅游区
    9.8 规划述评
        9.8.1 规划的心得体会
        9.8.2 规划的不足之处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乡村景观规划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10.2 乡村景观规划的结构与内容
    10.3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10.3.1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类
        10.3.2 功能性乡村景观优化类
        10.3.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创新
    10.4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的景观规划措施
        10.4.1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类
        10.4.2 功能性乡村景观优化类
        10.4.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创新类
    10.5 讨论
        10.5.1 乡村景观与农业发展模式的关系
        10.5.2 乡村景观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关系
        10.5.3 乡村景观规划的实施途径
    10.6 论文创新点
        10.6.1 以景观特征评估为方法的乡村文化景观保护
        10.6.2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研究
        10.6.3 结合相关领域利益的空间规划理念与具体规划举措
    10.7 研究限制
        10.7.1 限于乡村景观风貌的研究内容
        10.7.2 限于从主体功能区理论出发的乡村景观政策分类体系
        10.7.3 建筑风貌设计的剔除
        10.7.4 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主体核心概念的操作
    10.8 乡村景观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
        10.8.1 国家层面的乡村景观特征评估
        10.8.2 区域性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
        10.8.3 将乡村景观规划内容纳入各级主体功能区规划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英国国家公园与法国区域公园的保护与管理
附录 B《景观特征评估——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指导》部分编译
附录 C 论文中所用到的关键概念辨析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城市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学术价值
        1.1.3 研究基础
    1.2 概念分析与界定
        1.2.1 小城市
        1.2.2 小城镇
        1.2.3 城市化
    1.3 本研究相关的理论依据
        1.3.1 城市发展的一般理论
        1.3.2 城市发展模式理论
        1.3.3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1.5 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5.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5.3 对小城市研究文献的评述
第二章 小城市的形态、发展趋势及其与城镇体系的关系分析
    2.1 小城市的形态
        2.1.1 小城市的规模
        2.1.2 小城市的类型
        2.1.3 小城市的人口和腹地
    2.2 小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关系
        2.2.1 城镇体系概念与启示
        2.2.2 小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关系
        2.2.3 小城市与小城市的关系
    2.3 小城市的发展趋势
        2.3.1 小城市将成为乡村城市化人口的主要接纳者
        2.3.2 小城市将成为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承载体
        2.3.3 小城市的发展政策、实践面临挑战
第三章 我国小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3.1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沿革
        3.1.1 我国古代小城市的发展
        3.1.2 我国近代小城市的发展
        3.1.3 我国当代小城市的发展
    3.2 中国小城市发展的现状
        3.2.1 中国小城市的人口
        3.2.2 中国小城市的经济总量
        3.2.3 中国小城市的区域面积
        3.2.4 中国小城市的分布
    3.3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特点
        3.3.1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特点
        3.3.2 中国小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国外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3.4.1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3.4.2 国外小城市发展路径选择的类型以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小城市发展的内生性阻滞因素分析
    4.1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城市起源学说的综述
        4.1.2 城市发展因子理论
        4.1.3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2 区位的制约
        4.2.1 影响小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4.2.2 山东省小城市的区位分析
        4.2.3 区位如何制约了小城市的发展
    4.3 人口的影响
        4.3.1 小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4.3.2 人口的就业容量小
        4.3.3 人口的流动性较差
        4.3.4 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4.4 历史的因素
        4.4.1 峄城区地方行政建制的主要变迁及变迁时的社会背景
        4.4.2 当前峄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水平及原因分析
        4.4.3 历史的启示:行政建制变迁的发现
    4.5 产业的限制
        4.5.1 山东省工业发展阶段分析与判断
        4.5.2 小城市工业发展分析
        4.5.3 小城市支柱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小城市发展的外生性阻滞因素分析
    5.1 政策与体制的约束
        5.1.1 人口政策方面
        5.1.2 城市化政策方面
        5.1.3 行政区划政策方面
    5.2 城市规划的制约
        5.2.1 城市规划对小城市发展的作用
        5.2.2 小城市规划方面的不足
        5.2.3 小城市规划缺乏以及执行不到位的危害
    5.3 小城市建设理念和若干行为的影响
        5.3.1 小城市建设忽视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
        5.3.2 城市交通规划、布局和投入滞后.
        5.3.3 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关系处理不到位
        5.3.4 城市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差
    5.4 城市管理失范
        5.4.1 城市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意义
        5.4.2 小城市管理缺乏规范
        5.4.3 小城市管理的缺失
        5.4.4 小城市市民社会没有形成
第六章 小城市发展的阻滞性因素的消解机制构建与分析
    6.1 小城市发展阻滞因素消解机制构建的基础分析及作用分析
    6.2 优化小城市产业发展
        6.2.1 要努力推进产业规划更新
        6.2.2 要努力挖掘整合城市资源,培育新兴产业
        6.2.3 要努力改革户籍制度,不断满足产业创新的人才需求
        6.2.4 要努力推进文化革新,打造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6.2.5 努力推进区域性产业合作
        6.2.6 努力打造区域城市产业的地理标识
    6.3 全面推进城市治理
        6.3.1 要树立科学的城市治理理念
        6.3.2 推进公共性、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城市治理
        6.3.3 努力围绕满足城市发展的有效需求提供全方位城市服务
        6.3.4 着力构建城市治理的有效保障机制
    6.4 努力构建和培育市民社会
        6.4.1 市民社会的产生、形成对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6.4.2 市民社会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分析
        6.4.3 培育成熟市民社会的机制构建
        6.4.4 加大政策投入,优化政府主导职能
第七章 小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中国小城市的布局
        7.1.1 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小城市的规模标准
        7.1.2 小城市的区域空间布局
        7.1.3 小城市的功能布局
    7.2 中国小城市的产业选择
        7.2.1 主导产业的选择
        7.2.2 特色产业的选择
        7.2.3 “检视窗”产业理念
        7.2.4 构建企业家成长的激励型城市
    7.3 小城市发展的政策创新
        7.3.1 制定实施差异化户籍管理政策
        7.3.2 创新承包使用权不变基础上的集约化经营土地政策
        7.3.3 建设鼓励创业城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化研究综述
        1.3.2 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第2章 城市化相关理论和发展模式
    2.1 城市化的内涵
        2.1.1 城市发展及其功能
        2.1.2 城市化的内涵
    2.2 城市化相关理论
        2.2.1 城市化的空间发展理论
        2.2.2 人口城市化理论—二元经济结构论
        2.2.3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2.3 城市化典型发展模式
        2.3.1 发达国家城市化典型发展模式
        2.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典型发展模式
        2.3.3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第3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历史回顾
    3.1 建国以来城市化发展历程
        3.1.1 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
        3.1.2 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1979-2002)
        3.1.3 城市化科学发展时期(2003 至今)
    3.2 城市化发展模式主要特点
    3.3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计量分析
第4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Ⅰ—典型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
    4.1 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
        4.1.1 城市化演进机制
        4.1.2 区域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分析
        4.1.3 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4.1.4 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2 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
        4.2.1 城市化演进机制
        4.2.2 区域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分析
        4.2.3 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
        4.2.4 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3 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
        4.3.1 历史发展特征
        4.3.2 当前发展特征
        4.3.3 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模式案例分析—成渝经济区
        4.3.4 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5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Ⅱ—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5.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5.2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5.2.1 江浙模式
        5.2.2 成都模式
        5.2.3 北京模式
        5.2.4 上海模式
        5.2.5 重庆模式
    5.3 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5.3.1 城乡资源配置失衡
        5.3.2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5.3.3 公共服务均等化失衡
        5.3.4 城乡二元分割严重
第6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6.1 城市化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6.1.1 土地问题
        6.1.2 公共服务问题
        6.1.3 社会保障问题
        6.1.4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6.1.5 城乡二元化问题
    6.2 城市化发展模式主要因素路径选择
        6.2.1 土地政策路径选择
        6.2.2 公共服务发展路径选择
        6.2.3 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路径选择
        6.2.4 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6.2.5 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1.1 缘起
        1.1.2 意义
    1.2 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2.2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1.2.3 近代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2.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3 研究范畴与理论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
        1.3.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战时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
    2.1 战争与城市防御
        2.1.1 战争与城市的关系
        2.1.2 中国古代的城池防御
    2.2 南宋晚期的山地城市防御体系
        2.2.1 山地城池防御体系的构筑
        2.2.2 作为防御中心的重庆城
        2.2.3 具有山地特色的要塞式城池
        2.2.4 要塞式山地城池的典例──合川钓鱼城
    2.3 抗日战争与国府迁都
        2.3.1 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
        2.3.2 抗战初期的迁都预演
        2.3.3 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
    2.4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
        2.4.1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
        2.4.2 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
    3.1 战时首都重庆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
        3.1.1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
        3.1.2 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问题
        3.1.3 空袭轰炸对重庆城市的破坏
    3.2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
        3.2.1 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
        3.2.2 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
        3.2.3 战时城市的其他御灾形式
    3.3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
        3.3.1 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3.3.2 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3.3.3 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
    3.4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
        3.4.1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改造和拓展
        3.4.2 战时重庆市区的道路系统改造
        3.4.3 战时防空下的房屋布局特点
        3.4.4 体现战时象征意义的空间改造
        3.4.5 旧市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防空疏散与乡村建设
    4.1 战争空袭与城市向乡村疏散
        4.1.1 城市成为空袭轰炸的主要目标
        4.1.2 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
    4.2 战时首都重庆城市向乡村疏散
        4.2.1 战时安全疏散的组织
        4.2.2 市民疏散原则与地点的确定
        4.2.3 疏散促进重庆近远郊乡村的发展
        4.2.4 国民政府中枢和主要机构的疏散
    4.3 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
        4.3.1 山洞疏散区
        4.3.2 歌乐山战时医疗卫生中心
        4.3.3 战时歌乐山区的开发
        4.3.4 歌乐山风景区的建设
    4.4 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
        4.4.1 战前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试验
        4.4.2 战时防空要求下北碚市区改造
    4.5 市民疏散与郊外市场的营建
        4.5.1 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的成立及任务
        4.5.2 郊外市场的选址与建设
    4.6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建设
        4.6.1 战前全国的平民住宅试验
        4.6.2 战时重庆的居住危机
        4.6.3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
    5.1 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
        5.1.1 兵工厂的内迁
        5.1.2 民营厂的内迁
    5.2 迁渝工厂的选址与布局
        5.2.1 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普遍形式
        5.2.2 防空要求和现实条件下的战时工厂选址
        5.2.3 内迁工矿厂区建设
    5.3 作为内迁工厂建设典例的第50 兵工厂
        5.3.1 从广东潖江炮厂到广东第二兵器厂
        5.3.2 内迁后第50 兵工厂的建设
    5.4 战时重庆工业区与城市近代化
        5.4.1 战时分散式工业区(点)的形成
        5.4.2 战时工厂建设促进的乡村城市化
        5.4.3 战时工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化
        5.4.4 战时工业区的发展及现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的形成
    6.1 抗日战争与学府西迁
        6.1.1 战前重庆的教育建筑
        6.1.2 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
    6.2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中心的形成
        6.2.1 战时重庆的教育
        6.2.2 结合疏散的内迁学校分布
        6.2.3 内迁学校的校舍建设
        6.2.4 校中之校的中央大学
        6.2.5 内迁北碚的复旦大学
    6.3 内迁先驱南开中学
        6.3.1 建校经过
        6.3.2 校园建设概况
        6.3.3 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
        6.3.4 现代主义风格的校园建筑
    6.4 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重庆大学
        6.4.1 战前的重庆大学
        6.4.2 战时重庆大学的发展
    6.5 “沙磁文化区”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6.5.1 战前沙坪坝的初步城市化
        6.5.2 战时的“沙磁文化区”
        6.5.3 战时教育促进了重庆城市发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教育
    7.1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
        7.1.1 战时在渝的营造厂
        7.1.2 馥记与嘉陵新村的建设
        7.1.3 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
    7.2 战时的建筑学术研究
        7.2.1 战时防空的重视
        7.2.2 新建筑运动的继续
        7.2.3 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
    7.3 战时重庆的新建筑
        7.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
        7.3.2 现代山地建筑的探索
        7.3.3 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剖析
    7.4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
        7.4.1 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
        7.4.2 战时的中大建筑系
    7.5 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7.5.1 成立与发展
        7.5.2 教学体系的形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抗战背景下重庆的城市管理与计划实施
    8.1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8.1.1 战前重庆城市管理
        8.1.2 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
        8.1.3 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
    8.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导入与传播
        8.2.1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
        8.2.2 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
    8.3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功能分区计划
        8.3.1 “重庆市建设方案”内容
        8.3.2 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
        8.3.3 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
        8.3.4 嘉陵江三峡实验区战时计划纲要
    8.4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8.4.1 编制背景
        8.4.2 组成与框架
        8.4.3 主要内容
        8.4.4 实施情况
        8.4.5 评价与总结
    8.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歌乐山陪都主要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住宅建设概况一览表
    附录2 抗战时期山洞建筑一览表
    附录3 重庆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4 重庆市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5 重庆市城区部分厂区工业遗产调查表(以解放前建设为主)
    附录6 重庆市工务局1941 年登记甲等营造厂一览表
插图总目录
表格总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江西德兴大力推进乡村城市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熊式辉督赣时期江西市政建设研究(1931-1941)[D]. 李亚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D]. 黄鑫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之维[D]. 李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越城市化进程对比分析及评价研究[D]. LE VAN PHUNG.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5]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D].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6]社会互构论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D]. 哈尼克孜·吐拉克(hankiz·turahun).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7]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D]. 陈英瑾. 清华大学, 2012(07)
  • [8]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邵士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4)
  • [9]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 王曙光. 吉林大学, 2011(05)
  • [10]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D]. 谢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江西德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