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佛教和新罗僧侣(论文文献综述)
拜根兴,阳运驰[1](2021)在《论唐与新罗的相互认识及其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自7世纪初唐与新罗缔结新型宗藩关系之后,双方经历了从携手并进到摩擦动荡,最终迎来关系正常发展的漫长历程,新罗成为唐与周边政权宗藩友好关系的典范。唐人眼中的新罗与新罗对唐人的认知在双方频繁的人文交流中呈现不同的特征,并对双方进一步交流产生影响。与此同时,新罗的神秘与唐朝的发达,先进文化的向心力与探索神秘的驱动力,在宗藩关系框架下交相辉映,烘托出相互认知的流光溢彩。唐朝的开放包容国策在与新罗交往过程中亦得到很好的体现。
黄文镐(Hawong Moon Ho)[2](2020)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关注佛教初传到十世纪之间,中国对朝鲜半岛佛教与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的素材包括寺院遗址、宗教文物和历史典籍,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考据、计量、比较等历史研究方法,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详细的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韩国佛教史和佛教建筑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使用的历史观念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坟墓壁画及考古遗址介绍了初传时期朝鲜半岛本土的建筑风貌及形式特征,并阐明了佛教初传与当时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系统盘点了朝鲜古三国在用佛教强化王权的前提下所营建的寺院和佛塔。第四章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梳理了朝鲜半岛对中国佛教建筑文化的学习和挪用。第五章讨论了统一新罗时期典型三层塔和双塔伽蓝模式的起源。第六章顺着宗派和宗谱的线索,探明了留学僧的求学轨迹,并纠正了韩国佛教界对八角塔起源的固有认识。论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佛教最初传播到朝鲜半岛并非文化的自发流动,而是出于国际政治局势的结盟需要。2、佛教传播到朝鲜半岛的路径除了经由中国大陆外,也经由中亚和蒙古高原。3、古三国时期营建的所有佛教寺院和佛教理论都是王室和贵族强化统治的手段。4、芬皇寺模砖石塔及慈恩寺塔源自天竺佛陀伽耶精舍大塔。5、古三国时期的“三堂一塔”源自北朝盛行的三尊立佛上设塔的青州形制。6、新罗曾模拟长安城+终南山的“长安模式”改造自己的王京和南山。7、华严学的兴盛催生出新罗独特的三层石塔和双塔伽蓝布局。8、新罗留学僧求禅轨迹依次为湘赣西堂·马祖和福建雪峰。9、韩国八角僧塔不是朝鲜半岛的特有形制,它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南宗,江西杨岐寺的乘广禅师塔为实证。
王杨[3](2020)在《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罗末丽初是韩国历史上向中国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韩国汉诗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进入到真正发展的历史转折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以崔致远、崔承佑、崔匡裕、朴仁范为首的留唐新生代诗人为中心,开放性文化意识为主导,积极汲取中国文学的精华,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罗末丽初的诗人们饱受中国文化滋养和熏陶的同时,以异国留学的宝贵经历极大丰富了他们汉诗创作题材,拓宽了汉诗创作空间和视野,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斐然的艺术成就。直到1170年武臣政变为止,都是由他们或他们的后裔来主宰诗坛。罗末丽初汉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诗体、格式、格律、形态、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非常相近或相似的特点,呈现出新的社会趋向和审美追求。罗末丽初汉诗成了韩国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梳理,可以发现与新罗末期以前的汉诗相比,罗末丽初汉诗整体上,无论是诗歌体裁、艺术水平还是创作手法都有了质的飞跃,韩国汉诗方能算得上进入了真正的发展轨道。曾经以贵族为中心零星的汉诗创作,也被以崔致远、崔承佑等新生代作家为代表的汉诗作家层所代替。而且不难发现他们几乎具有共同的诗风,从新罗末期的汉诗鼻祖崔致远到高丽初期的郑知常都久沐唐风,诗风虽都以晚唐风为主,又不乏带有六朝锦色的初唐风、清丽豪逸的盛唐风,这种文风一直持续到了金富轼,他的汉诗逐渐背离美在情辞以韵取胜的唐诗风,而是走向美在气骨以意胜的宋诗风,这种唐宋融合的诗风也预示着韩国汉诗结束了一个“亲唐”时代,又开启了一个“慕苏黄”时代。因此,笔者将罗末丽初汉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具体阐述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联,进而阐明其价值和意义。基于整体观,本文将焦点锁定在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上,从具有代表性的崔致远、崔匡裕等十余位诗人的汉诗作品文本出发,综合运用社会文化学、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源泉学研究、传播学研究以及接受美学等研究方法,采用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微观角度切入,在作品中寻求作家心知、理性与风格的发展趋势,去寻找思想的、感情的和艺术等种种不同的丝缕,进而阐明罗末丽初汉诗是如何接受并汲取中国文学精华,以自己的新感情和新经验,赋予新的汉诗文学形式和艺术生命,藉以发现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各时期的文学的各种关联,确定其在韩国汉诗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为此,本文从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汉诗的思想意识与儒佛道的关系、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梳理与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写作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主要对罗末丽初社会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流入以及罗末丽初汉诗的发展概况与动因进行了分析。罗末丽初时期中韩关系在古代东北亚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经历了冷淡、缓和之后,又逐渐恢复了频繁的交流。随着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罗末丽初时期的统治者们不断地效仿唐朝,并实行科举制度和汉文教育等外在原因和罗末丽初社会出现的强化王权、骨品制等内在因素皆推动和刺激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们崛起,为韩国汉诗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推动了汉诗的发展。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罗末丽初的诗人们既有儒家积极入仕的执着,又有道家退则独善其身的洒脱,更有佛家逃世的圆融。在儒家“忠孝”、“信”、“勇”的思想熏陶下,在开放性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的驱赶下,诗人们汲取儒家积极入仕、济世安民的精神,汉诗作品中流露出忠君爱国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愿与残酷的现实激烈的碰撞过程中,激发了诗人们的人格独立意识,在汉诗作品中表现出高蹈遗世的人文情怀和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在渐悟佛道之后,诗人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朝着生命意识高度升华的方向发展,汉诗作品中又呈现出回归清净无染的禅心和空灵幽静的超然心境。第四章以罗末丽初汉诗中所出现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为切入点,从微观领域考察汉诗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各种关联。具体考证汉诗中出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等中国历史人物,还有各种典故以及诗歌中引用的中国作家的诗句、辞藻等,甚至具体到从某一个作品的某一个句子、某个词汇的来源中来寻找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和中国文化因子,从而解读它在整体汉诗中的作用和意义,从多个侧面揭示罗末丽初汉诗和中国文学之间的多层次关系。第五章聚焦在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的关联上,以审美意象、意境美学、艺术特征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罗末丽初汉诗对唐代诗学的接受与借鉴。探讨其汉诗与初唐诗风、盛唐之音、晚唐诗风间的相关因素;从意境之美、意象之美、辞藻之美出发,揭示罗末丽初汉诗脱胎于唐诗的关系;从统摄和综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了解罗末丽初的诗人们受唐代诗学、社会氛围熏陶后的思想理念与创作风格,从而挖掘他们新的审美需求,使汉诗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貌。本文作为罗末丽初汉诗的首次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性的研究,在对罗末丽初时期整体性的研究非常稀少的情况下具有开拓性意义。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整体研究,为确定其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做一些基础性的贡献,同时为今后更好的整理韩国汉文学发展史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中韩两国文学交流提供历史养料。
阳运驰[4](2019)在《新罗人在唐朝的活动》文中研究表明在古代东北亚国家关系之中,唐与新罗建立了和睦友好的宗藩关系,堪称当时与周边民族国家交往的典范。近三百年间,新罗人不断地来到唐朝,他们在唐游历、求学、经商等,在唐朝的国土上留下了不少他们活动足迹。从唐初至唐末,来唐的新罗人其目的、活动区域、活动主体特点各异。具体来说,在唐中宗之前,新罗人来到唐朝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关内道、河南道地区,并且多是新罗官方派遣的使者、留学生。为了对抗百济和高句丽的挤压,新罗需要得到唐朝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和唐建立友好关系势在必行;百济、高句丽两政权相继灭亡之后,学习中原王朝先进文化则成为其来唐的主要目的。从中宗到宣宗时期,双方之间关系更加密切,尤其是八世纪末到九世纪初,更是达到在唐活动的顶峰,他们大规模来到唐朝,这不仅表现在官方交往增多,还体现在民间人员频繁的活动;在这一时期,许多新罗百姓来到唐朝,他们在唐朝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地区,在一些重要港口活动,还形成新罗坊、新罗村、新罗院等聚居区。然而到九世纪后半叶,由于唐罗的统治都开始走向衰微,新罗人在唐朝的活动开始减少,诸如来唐官方使者、商人、奴婢等的减少,但留学生仍旧维持此前之状况,这与新罗国内特殊的形势有关;而随着唐朝经济中心的南移,南方地区的开发,以及南方禅宗的兴盛,新罗人亦活跃于江南地区。新罗与唐的交往伴随唐朝始终。一方面,因唐罗双方之间密切的交往,新罗人来到唐朝,使得唐朝对新罗的认知逐渐加深,唐人眼中的新罗“慕华风”、“知礼仪”,新罗人给唐朝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唐朝十分重视与新罗之间的往来,厚待来唐的新罗使者;同时在唐人的观念里,新罗人自海东来,大海的神秘为他们赋予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因此在唐人的笔记小说中,新罗人尤其是新罗僧人都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对于新罗来讲,唐人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与唐交往中自觉承认是其藩属国,崇尚唐文化,重用从唐朝归来的使臣、留学生,新罗国内对唐朝文化的尊崇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这篇论文,主要有两个核心,第一是论述新罗人在唐的活动,笔者将围绕三个时间段进行论述,分别是:从高祖到武则天时期、中宗到宣宗大中年间和九世纪后半叶之后的新罗人活动,分别探讨不同时间段新罗人在唐活动的背景、主要分布地区和主要群体;而本文的第二个论述重心是唐罗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即唐人如何看待新罗政权、新罗僧人等阶层的认识,新罗王室及百姓对唐朝的看法。由于现存史料有限,文中的相关探讨或许仍有难能自圆其说之处,敬请老师师友多加指正!期待有更多的新资料的发掘公布笔者进一步潜心论证,促进唐罗关系关联问题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王霞[5](2018)在《新罗僧侣与洪州禅》文中指出八世纪中叶,由马祖道一创立的洪州禅盛极一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为求得真禅,众多新罗僧侣渡海入唐,进入江西习法、参禅,朝鲜半岛后来形成的九山禅门中有七山禅门的传承法系属于洪州宗。包括朝鲜半岛禅宗初祖道义、实相山禅门创建者洪陟、圣住山禅门创建者无染、凤林山禅门创建者玄昱与弟子审希、迦智山禅门创建者体澄、阇崛山禅门创建者梵日、师子山禅门创建者道允、桐里山禅门创建者慧彻。他们学成后,佩江西印返回新罗弘法,为新罗停滞、颓废的佛教教团输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洪州禅的海外传播和交流。
杨简硕[6](2018)在《金乔觉入唐求法及其对中韩佛教交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拟以唐玄宗时期的入唐新罗僧人法号地藏的金乔觉为研究对象,以中韩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本人所能查阅到的论文与着作等为主要依据,在结合学界前辈们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力争做到全面、系统地对金乔觉入唐求法的相关历史背景进行阐述,梳理金乔觉的入唐求法历程,对金乔觉与地藏菩萨、地藏信仰的形成等相关性进行分析,对金乔觉对九华山道场的形成及在不同方面的中韩佛教交流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关结论。本论文共分为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本论分为三章,包括第二到四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意义,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内外学界研究动态,本选题的研究内容、范围、研究方法,相关概念解析。第二章主要论述金乔觉入唐求法的背景及在唐求法活动。本章主要由三节构成:第一节主要阐述金乔觉入唐求法的背景,该部分主要论述了金乔觉入唐求法前的罗唐关系和入唐求法期间的罗唐关系。第二节主要主要论述了便利的交通促进罗唐民间交流的增多,这也为新罗僧人东渡入唐求法提供了便利,同时,唐朝佛教的兴盛和向新罗的传播也成为金乔觉入唐求法的主要因素,这也促进了新罗的礼佛重僧倾向与金乔觉等新罗僧侣来华求法第三章主要论述金乔觉在唐求法与九华山佛教道场的形成。本章主要由三节构成。第一节主要论述了金乔觉入唐前的活动,包括对金乔觉的个人生平的辨析,分析金乔觉的入唐前的经历、入唐求法动机的形成等。第二节主要论述金乔觉在唐求法活动,包括金乔觉与化城寺的建立、金乔觉在九华山的佛法实践等。第三节主要阐述了金乔觉与地藏道场的形成,金地藏的特殊法号和地藏菩萨名字的巧合,当地僧俗就把金地藏视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加以供奉地藏道场由此形成。金乔觉禅宗思想、佛学实践与佛教地藏信仰、九华山民俗文化的结合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形成与金乔觉对中韩佛教交流的影响。本章由两节构成,第一节主要阐述了明清帝王对九华山地藏佛教的扶持和九华山禅僧的宣传和践行与禅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九华山佛教道场的最终发展。第二节阐述了金乔觉对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影响,金乔觉对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关于九华山的士人作品的涌现也从侧面反映了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巨大影响力。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加深,九华山、金乔觉也成为中韩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积极贡献的历史文化因缘和纽带。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对于第二至四章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应结论即金乔觉不仅对中韩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现代中韩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由此可见,佛教交流能超越政治与意识形态的隔阂,而金乔觉正是中韩佛教友谊的象征。
陈霖[7](2017)在《新罗与唐代福建地区的海上交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罗完成统一后在海外贸易方面不断锐意进取,在东亚地区海上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张保皋时期新罗的海外贸易达到顶峰。安史之乱后,唐各地方势力割据。福建地区在地方当权者的鼓励政策支持下,不但未切断与中央王朝的联系,反而借助海上进贡路线与朝鲜半岛的新罗发展了广泛的海上交往,从而在东北亚的海上贸易中日渐活跃起来。泉州更是在宋代成为唐宋四大港口之一,与高丽海上贸易更加繁荣。事实上,福建地区早就与新罗有过海上往来,但直到唐、宋时期,才出现频繁的交往。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经历过唐丽战争后短暂的针锋相对,进入八世纪新罗与唐关系日益恢复往日亲密。和平友好的政治大环境下,新罗与福建地区的经济都步入全面发展。在农业手工业的带动了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这其中包含来自航海技术和造船业的支持。第二部分九世纪新罗与唐代福建地区海上商贸往来。首先,主要阐述连接新罗与福建地区的以福州、泉州为起点,中转登州、明州的海上交通线路和沿线重要港口的兴衰。其次,论述以张保皋为代表新罗商人团体及其海上贸易机构——清海镇;福建地区海商的亚洲贸易网及其独特闽商文化。值得深入发掘的是张保皋所建立起来的黄海海上贸易网与福建商人的亚洲贸易网相连接和重合,将两地贸易有效联合在一起。再次,新罗与福建海上贸易中的物产交流。第三部分九世纪新罗与福建的文化往来。首先,主要阐述以着名留学僧为主的两地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其次,两地在建筑方面交流,并对两地佛教典籍交流和遗存的双方僧侣传教、修行的寺庙做详细介绍。
任禾[8](2016)在《唐五代时期江西与日本、朝鲜半岛的禅宗交流》文中提出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支派最多、创造性最强的佛教宗派。肇始于印度、植根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代,是佛教中国化深入的表现。特别是在唐末和五代时期形成的禅门五宗,广泛传播到各地,并且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流传至今的禅宗流派皆出于此。这一时期,门人中人才辈出,不仅创立出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将禅宗传向湖南、湖北、福建、浙江、四川等地,而其中与日本及朝鲜半岛的禅宗交流尤其引人关注。本论文以唐、五代时期的江西地区为背景,以禅宗为依托,想要一探江西与日本及朝鲜半岛的禅宗交流情况。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唐、五代时期江西地区的禅宗情况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第二部分以入唐僧瓦屋能光为中心描摹出江西与日本禅宗交流的情况。第三部分对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入赣僧情况做了整理和考证,并将这一时期江西与日本及朝鲜半岛的禅宗交流情况做对比,发现两者的差异,并简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基于以上研究内容,能够由此一窥江西地区与异文化间的历史交流轨迹。同时,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常莹[9](2016)在《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汉唐时期,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新罗往来频繁。新罗借助唐朝的力量,打败了高句丽与百济,建立了统一新罗时期。由于唐朝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开明的对外开放理念,吸引了许多新罗人来到唐朝经商、学习、生活等。新罗僧人来到唐朝学习佛法,学成之后归国,将佛教文化传播到新罗。同时,他们将唐朝的佛教建筑样式与技术带回了新罗,并且在新罗建造了传播佛教文化的场所。这一时期新罗留学僧的足迹遍布中华大地,并且在此建造了许多新罗佛教建筑。在华新罗佛教建筑有的是新罗人建造的,有的是唐朝政府为了方便新罗僧人在此学习,由唐朝政府主持建造的。本文从宏观的视野对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将其与中国汉唐时期佛教建筑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通过对中华大地的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进行调研,这些地区包括山东、江浙、福建、广东、陕西、湖北、江西等地区,发现这些地区的新罗佛教建筑有些已经被毁,有些只剩残垣断壁,有些是经过扩建或者重修的。调研期间主要对这些遗存中的寺刹、佛塔、造园、木构建筑技术进行考察,分析这些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总平面布局、建筑装饰与材料以及景观设计,发现新罗佛教建筑艺术与汉唐佛教建筑艺术之间的师承关系。这种师承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新罗佛教建筑艺术的诸要素在基本结构上与汉唐佛教建筑艺术相同;第二,新罗佛教建筑艺术的发展过程缺乏连贯的脉络,它是在不同时段吸收中国大陆某一时段、某一地域的佛教建筑风格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佛教建筑艺术;第三,新罗佛教建筑艺术由于受到自然条件、政治因素、物力资源、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制约而产生了一些与中国大陆佛教建筑艺术有所差异的地域性特征。研究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旅游价值、国际交流价值。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这些新罗佛教建筑语言,使其对现代佛教建筑产生启发作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将这些新罗佛教建筑语言与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对其进行革新之后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
敖英[10](2015)在《中韩建交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韩国佛教研究及今后的研究主题——以期刊论文和硕博士学位论文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期刊论文和硕、博士学位论文为中心,考察了中韩建交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韩国佛教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多集中于韩国的新罗时期和高丽时期,较关注新罗的入华求法僧这一群体和金乔觉、义天与知讷等个别僧人。同时,这些研究成果的作者分布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虽然经过这二十几年的研究,大陆地区的韩国佛教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有不足之处,尤其是对相关研究主题的海外研究成果关注不够。再有,大陆的韩国佛教研究也有很大的延伸空间,有很多主题值得研究。
二、江西佛教和新罗僧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佛教和新罗僧侣(论文提纲范文)
(1)论唐与新罗的相互认识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人眼中的新罗 |
(一)藩属国新罗 |
(二)充满神秘的海东新罗 |
(三)奇异的入唐新罗僧 |
二新罗认知中的唐朝 |
(一)唐朝的强大与发达 |
1.“宗主国”唐朝 |
2. 京师长安的魅力 |
3. 唐朝政局变化 |
(二)先进的制度文化 |
三结语 |
(2)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佛教艺术之建筑 |
1.1.1 “艺术”、“美”之考 |
1.1.2 样式、tectonic、以及物质文化 |
1.2 再考韩国佛教史文献 |
1.2.1 《三国史记》考 |
1.2.2 《三国遗史》考 |
1.3 韩国佛教史学与佛教建筑史学的历程、以及时代区分 |
1.3.1 韩国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
1.3.2 韩国佛教建筑史 |
1.4 关于宗派以及来华求法僧的先行研究小考 |
1.4.1 宗派 |
1.4.2 求法僧人的研究 |
1.5 佛教复兴时期的历史观-从Benjamin的《Theses 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中学习 |
1.6 金堂考 |
1.6.1 现代韩国建筑史界的常用词 |
1.6.2 韩日古文献中金堂以及起源 |
1.6.3 关于金堂之初步结论: |
1.7 着手前言 |
1.7.1 佛教建筑史研究的难点 |
1.7.2 Bilingualism |
第2章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2.1 原始建筑至乐浪建筑 |
2.1.1 原始建筑 |
2.1.2 乐浪文化及建筑的影响 |
2.2 高句丽坟墓壁画与考古遗址 |
2.2.1 高句丽古坟及壁画中的建筑 |
2.2.2 内外层双槽平面 |
2.3 初传与各国公认( 4、5 世纪) |
2.3.1 高句丽 |
2.3.2 百济 |
2.3.3 新罗 |
第3章 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3.1 转轮王小考 |
3.1.1 韩国古三国“全轮圣王”之概念的流通与实现 |
3.2 高句丽七宝行事图与八角佛塔 |
3.2.1 5 世纪高句丽古坟壁画与七宝行事图 |
3.2.2 高句丽八角塔与北凉石塔 |
3.3 百济大通寺、王兴寺及弥勒寺 |
3.3.1 早期百济佛教思想及建筑 |
3.3.2 大通寺考 |
3.3.3 王兴寺 |
3.3.4 弥勒寺 |
3.4 新罗芬皇寺和皇龙寺 |
3.4.1 古新罗中期出现的佛教式王名 |
3.4.2 善德女王和慈藏 |
3.4.3 芬皇寺及皇龙寺塔 |
第4章 法水东流—大乘佛教物质文化的东渐 |
4.1 关于佛教信仰空间的诞生 |
4.1.1 大月氏·贵霜起立的佛教造型 |
4.1.2 寺与伽蓝 |
4.1.3 塔与窣堵波 |
4.2 伽蓝配置 |
4.2.1 东亚佛寺遗址中所见的伽蓝布局的变化 |
4.2.2 品字形塔堂配置的背景考 |
4.3 立刹及九层佛塔 |
4.3.1 舍利信仰与造塔 |
4.3.2 方形塔 |
4.3.3 7 世纪在海东流行的九层木塔 |
4.3.4 高层砖塔的出现-芬皇寺石塔 |
4.4 以瓦解释 |
4.4.1 在朝鲜半岛屋瓦的出现与普及 |
4.4.2 中国南朝“瓦作”的受容及传播-大通寺式瓦 |
4.4.3 南朝梁之影响 |
4.5 佛国时期的理想城市“长安” |
4.5.1 新罗人的“长安” |
4.5.2 室罗伐-佛教传入及王京的变化 |
4.5.3 6-8 世纪“长安模式”的东亚都城 |
第5章 莲花满开—统一新罗时期的佛教艺术 |
5.1 留学僧与教学发展 |
5.1.1 7、8 世纪“华严Avata?saka”的流行及影响 |
5.1.2 元晓和新罗华严学的成熟 |
5.1.3 法华在新罗 |
5.1.4 华严十刹考以及初期华严寺院 |
5.2 石塔之国 |
5.2.1 木塔转变石塔 |
5.2.2 百济定林寺石塔 |
5.2.3 统一新罗石塔的典型化 |
5.2.4 三层塔的造塔依所经考 |
5.3 双塔形制 |
5.3.1 对于双塔式伽蓝的先行研究 |
5.3.2 新罗双塔式伽蓝遗址的现况与分布 |
5.3.3 7、8 世纪在东亚流行的双塔形制及新罗的特点 |
5.3.4 统一新罗双塔形制起源说考 |
5.4 佛国寺与石佛寺 |
5.4.1 关于佛国寺与石窟寺的先学研究成就 |
5.4.2 统一新罗时期的佛国寺 |
5.4.3 由朝鲜时期至今的佛国寺 |
5.4.4 解读佛国寺设计概念 |
5.4.5 石窟寺石室设计 |
5.5 释迦塔及多宝塔 |
5.5.1 韩国庆州多宝塔形象起源小考 |
5.5.2 西石塔及无垢净光塔 |
第6章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6.1 宗派化的禅宗历史与其物质文化 |
6.1.1 派别 |
6.1.2 宗谱与“立塔树碑”僧塔的出现 |
6.2 在唐僧塔形制的演变 |
6.2.1 长安地区的早期僧塔 |
6.2.2 中国式葬礼传统与单层禅宗墓塔 |
6.2.3 神会以后-湘赣地区的僧塔 |
6.3 .罗末丽初八角亭形僧塔史的再考 |
6.3.1 来华求禅灯的新罗僧侣 |
6.3.2 迦智山宝林寺-正统禅灯在朝鲜半岛 |
6.3.3 八角亭式僧塔的形制与分布 |
6.3.4 乘广禅师塔及塔碑 |
6.3.5 考辨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
6.4 新教理的新式佛寺 |
6.4.1 古佛与露柱 |
6.4.2 新罗末禅寺与湘赣禅寺 |
6.5 五代传灯中心雪峰山 |
6.5.1 唐末五代时期东亚佛教中心—雪峰山门 |
6.5.2 《祖堂集》和南宗禅雪峰系 |
6.5.3 高丽国初期法眼宗的兴起及其寺址 |
6.5.4 雪峰寺之古貌 |
6.6 中国南方建筑文化对韩国古建筑的影响 |
6.6.1 韩国古建筑中可见的中国南方建筑因素 |
6.6.2 航海时代的中韩文化交流线 |
6.7 小结:传灯的物质证据 |
第7章 结论 |
7.1 韩国佛教史及金堂 |
7.2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建筑 |
7.3 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7.4 法水东流 |
7.5 莲花满开 |
7.6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7.7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1.绪论 |
2.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3.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4.法水东流 |
5.莲花满开 |
6.“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图片目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罗末丽初社会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流入 |
一、罗末丽初时期的韩国社会现状 |
二、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 |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 |
一、新罗前韩国汉诗的发展 |
二、新罗新生代作家的汉诗创作 |
三、高丽初期汉诗作家的创作 |
第三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的动因 |
一、文化交流和汉诗创作 |
二、教育制度和汉文教育 |
第三章 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 |
第一节 积极入世与儒家思想 |
一、人格风范和忠君爱国 |
二、民本思想与忧国忧民 |
第二节 独立意识与道家思想 |
一、高蹈遗世与人文情怀 |
二、超凡豁达与理想境界 |
第三节 生命意识与佛教思想 |
一、清净无染与禅心 |
二、空灵幽静与超然心境 |
第四章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 |
第一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 |
一、千古帝王和将相 |
二、万世文人与逸士 |
三、其他中国人物 |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典故 |
一、点石成金事典的妙用 |
二、以故为新语典的活用 |
第五章 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 |
第一节 审美意象与唐诗意象的接受 |
一、自然意象和审美情感 |
二、人文意象和审美情感 |
第二节 意境美学与唐诗意境的构建 |
一、春色与唐风 |
二、秋思与唐韵 |
三、冬雪与唐音 |
第三节 艺术特征对唐代诗学的借鉴 |
一、艺术风格与唐诗风格的模仿 |
二、艺术手法与唐诗艺术手法的化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罗人在唐朝的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主要成绩与存在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对论文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一章 唐高祖到武则天时期的新罗人在唐活动 |
第一节 唐以前新罗人与中原地区人口活动的记载 |
第二节 唐朝建国到武则天时期新罗人在唐活动 |
一、新罗人流入唐朝背景 |
二、新罗人在唐活动主要分布区域 |
三、流入唐朝新罗人的主要群体 |
小结 |
第二章 中宗到宣宗时期新罗人在唐朝的活动 |
第一节 新罗人来唐活动的背景 |
一、八至九世纪中叶的新罗社会 |
二、八至九世纪的唐朝 |
三、九世纪初期东北亚海域的局势 |
第二节 新罗人在唐主要分布区域 |
一、关内道 |
二、淮南道 |
三、河南道 |
四、江南道 |
第三节 新罗人活动的主要群体 |
一、关于在民间的新罗百姓 |
二、在唐的使者、僧人 |
小结 |
第三章 九世纪后半叶新罗人在唐活动 |
第一节 九世纪后半叶的唐罗局势 |
第二节 新罗人在唐朝主要活动区域 |
一、福建地区 |
二、江浙地区 |
三、关内道 |
第三节 新罗人来唐主要群体 |
小结 |
第四章 唐人眼中的新罗形象 |
第一节 唐人对新罗政权的认识 |
第二节 唐人眼中的“异境” |
第三节 唐人眼中的“异僧” |
第四节 从唐人对新罗国的认识看唐代海洋观念 |
第五章 新罗人眼中的唐朝形象 |
第一节 新罗人对唐朝的认识 |
第二节 新罗对唐朝政局的了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5)新罗僧侣与洪州禅(论文提纲范文)
一、朝鲜半岛禅宗初祖———道义 |
二、实相山禅门创建者———洪陟 |
三、圣住山禅门创建者———无染 |
四、凤林山禅门创建者———玄昱与弟子审希 |
五、迦智山禅门创建者———体澄 |
六、阇崛山禅门创建者———梵日 |
七、师子山禅门创建者———道允 |
八、桐里山禅门创建者———慧彻 |
九、总结 |
(6)金乔觉入唐求法及其对中韩佛教交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金乔觉入唐求法的背景及在唐求法活动 |
2.1 唐朝佛教兴盛及罗唐的密切往来 |
2.1.1 唐朝佛事兴盛与对新罗僧侣的开放政策 |
2.1.2 罗唐间便利交通与密切的民间往来 |
2.2 佛教东传与新罗对佛教的接受 |
2.2.1 佛教在新罗的传播 |
2.2.2 新罗的礼佛重僧与唐罗两国的佛教交流 |
第三章 金乔觉在唐求法与九华山地藏道场的形成 |
3.1 金乔觉入唐前的活动经历 |
3.1.1 金乔觉及其入唐时间考 |
3.1.2 金乔觉入唐前的经历与入唐求法动机的形成 |
3.2 金乔觉的九华山求法活动 |
3.2.1 金乔觉与化城寺的建立 |
3.2.2 金乔觉修持佛法的实践 |
3.3 金乔觉与九华山地区地藏道场的形成 |
3.3.1 金乔觉与地藏菩萨 |
3.3.2 金乔觉地藏信仰与九华山民俗文化的结合 |
第四章 金乔觉对九华山佛教圣地形成及现代中韩佛教交流的影响 |
4.1 金乔觉对九华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影响 |
4.1.1 金乔觉与九华山地藏道场的确立 |
4.1.2 明清帝王的扶持与九华山地藏信仰的发展 |
4.1.3 九华山禅僧的宣传和践行 |
4.2 金乔觉对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影响 |
4.2.1 关于地藏文化的士人作品的涌现 |
4.2.2 金乔觉对当代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7)新罗与唐代福建地区的海上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2.1 新罗与福建地区海上贸易往来 |
1.2.2 新罗与福建地区文化交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罗与唐代福建地区海上交往的背景 |
2.1 九世纪新罗、福建地区的社会概况 |
2.1.1 九世纪前新罗社会状况及与海上实力 |
2.1.2 九世纪前福建地区的社会概况 |
2.2 九世纪前新罗和福建地区的商业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
2.2.1 九世纪前新罗经济状况、造船业及航海技术 |
2.2.2 九世纪前福建地区造船业、商品经济 |
第三章 九、十世纪新罗与福建地区的海上往来 |
3.1 新罗与福建地区的海上交通线路 |
3.1.1 福州到新罗的航线 |
3.1.2 泉州到新罗的航线 |
3.2 新罗与福建地区海上贸易网 |
3.2.1 张保皋与清海镇及其黄海民间贸易 |
3.2.2 福建地区海商的亚洲贸易网络及其闽商文化 |
3.2.3 两地贸易网络联结 |
3.3 新罗与福建地区贸易交流 |
3.3.1 福建传入新罗的物产 |
3.3.2 新罗传入福建的物产 |
第四章 九、十世纪新罗与福建地区文化交流 |
4.1 新罗与福建地区的人员往来 |
4.1.1 移居新罗的福建侨民 |
4.1.2 旅唐新罗僧侣 |
4.2 新罗与福建地区文化交流 |
4.2.1 建筑方面的交流 |
4.2.2 佛教文化交流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唐五代时期江西与日本、朝鲜半岛的禅宗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摘要 |
Abstract |
はじめに |
第1章 唐?五代における江西地方の禅宗状况の概観 |
1.1 开拓期の江西禅宗 |
1.1.1 洪州 |
1.1.2 筠州 |
1.1.3 袁州 |
1.1.4 吉州 |
1.1.5 信州 |
1.2 唐代の禅宗を代表する伸张期 |
1.2.1 洪州 |
1.2.2 筠州 |
1.2.3 袁州 |
1.2.4 抚州 |
1.3 江西地方における禅宗隆盛の原因 |
1.3.1 経済の原因 |
1.3.2 交通と环境 |
1.3.3 南部朝廷の支持 |
1.3.4 士大夫の助力 |
1.3.5 民衆の信仰 |
第2章 唐?五代における江西と日本の禅宗交流 |
2.1 江西最初の日本曹洞僧――瓦屋能光 |
2.2 唐?五代における江西と日本の禅宗交流の特徴 |
2.2.1 学习状况 |
2.2.2 影响 |
2.3 唐五代における江西と日本の禅宗交流は中日文化史上の地位 |
第3章 唐?五代における江西と朝鲜半岛の禅宗交流 |
3.1 唐?五代における江西と朝鲜半岛の禅宗交流の概説 |
3.1.1 朝鲜半岛からの留学僧 |
3.1.1.1 马祖の门弟 |
3.1.1.2 洞山の门弟 |
3.1.1.3 仰山の门弟 |
3.1.1.4 九峰道虔の门弟 |
3.1.2 朝鲜僧が江西禅に与えた影响 |
3.2 江西と朝鲜半岛の禅宗交流の特徴及び原因 |
3.2.1 特徴 |
3.2.2 原因 |
3.2.2.1 政治と文化の要望 |
3.2.2.2 外交関系 |
3.2.2.3 交通状况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汉唐与新罗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
2.1 汉唐与新罗的交往原因 |
2.1.1 地理原因 |
2.1.2 政治原因 |
2.1.3 经济原因 |
2.1.4 军事原因 |
2.1.5 文化原因 |
2.2 汉唐与新罗关系的历史演变 |
2.2.1 两汉时期 |
2.2.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2.2.3 隋唐时期 |
2.3 中华佛教文化在新罗的传播 |
2.3.1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进程 |
2.3.2 中华佛教文化在新罗的发展 |
2.4 小结 |
第3章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现状调研及其成因研究 |
3.1 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现状调研及其成因研究 |
3.1.1 山东地区 |
3.1.2 江浙地区 |
3.1.3 福建地区 |
3.1.4 广东地区 |
3.2 中国内陆地区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现状调研及其成因研究 |
3.2.1 陕西地区 |
3.2.2 湖北地区 |
3.2.3 安徽地区 |
3.2.4 四川地区 |
3.2.5 江西地区 |
3.2.6 北京地区 |
3.2.7 其他地区 |
3.3 小结 |
第4章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特征分析 |
4.1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总平面布局 |
4.1.1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不同时期平面布局的演变 |
4.1.2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室内外平面布局 |
4.2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装饰与材料 |
4.2.1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装饰 |
4.2.2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材料 |
4.3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景观设计 |
4.3.1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园林绿化 |
4.3.2 新罗佛教建筑的山林佛寺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新罗佛教建筑语言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继承与革新 |
5.1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价值分析 |
5.1.1 历史价值 |
5.1.2 文化价值 |
5.1.3 艺术价值 |
5.1.4 旅游价值 |
5.1.5 国际交流价值 |
5.2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修复保护 |
5.2.1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生存现状 |
5.2.2 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修复设计及保护利用 |
5.3 现代佛教建筑特征及其表现 |
5.3.1 现代佛教活动模式的特征 |
5.3.2 现代佛教建筑多元功能的主要表现 |
5.4 汉唐与新罗交融风格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使用 |
5.4.1 结构空间 |
5.4.2 外在形态 |
5.4.3 潜在性格 |
5.4.4 生态可持续发展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图 |
(10)中韩建交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韩国佛教研究及今后的研究主题——以期刊论文和硕博士学位论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二十几年来大陆的韩国佛教研究的特点 二今后可以进行研究的主题 三结语 |
四、江西佛教和新罗僧侣(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唐与新罗的相互认识及其特征[J]. 拜根兴,阳运驰. 韩国研究论丛, 2021(01)
- [2]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D]. 黄文镐(Hawong Moon Ho). 清华大学, 2020(01)
- [3]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D]. 王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4]新罗人在唐朝的活动[D]. 阳运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新罗僧侣与洪州禅[J]. 王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9)
- [6]金乔觉入唐求法及其对中韩佛教交流的影响研究[D]. 杨简硕. 延边大学, 2018(01)
- [7]新罗与唐代福建地区的海上交往[D]. 陈霖. 延边大学, 2017(11)
- [8]唐五代时期江西与日本、朝鲜半岛的禅宗交流[D]. 任禾.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9]在华新罗佛教建筑艺术遗存的调查与研究[D]. 常莹.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10]中韩建交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韩国佛教研究及今后的研究主题——以期刊论文和硕博士学位论文为中心[J]. 敖英. 当代韩国,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