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孔鲍苗“脱板症”病原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旺,姜敬哲,王江勇,陈韬,刘广锋,王瑞旋,杨蕊[1](2013)在《杂色鲍幼体附着基藻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文中指出附着基是苗期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生活的主要场所,其表面藻际细菌对幼体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对附着基藻际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在杂色鲍育苗期间定期采集附着基样品,再利用PCR-DGGE技术对藻际细菌群落进行多样性及变化规律分析。相似性和UPGMA聚类结果表明,藻际细菌群落结构随时间变迁呈现出连续性变化,相邻两天细菌群落的戴斯相似性系数Cs高达80.9%96.1%,但育苗前期与育苗后期的藻际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育苗前期藻际细菌多样性随时间变化趋于丰富,之后多样性稍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受附着基上藻类生长状况及鲍摄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细菌多样性指数出现一定波动。本研究旨为鲍的科学育苗与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参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变化与鲍苗期细菌性病害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赵旺[2](2013)在《杂色鲍育苗生态系统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是中国南方鲍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年来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种质退化、养殖生态环境的恶化及鲍病害研究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鲍苗期病害频繁发生,相关研究证实细菌是主要病原之一。文章采用QPCR技术和PCR-DGGE技术对杂色鲍育苗生态系统中的水体浮游细菌、附着基藻际细菌及体内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鲍苗期病害的发生原因提供科学依据,为鲍的科学育苗与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文章首先对鲍体内细菌总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优化的提取方法获得了较全面的体内细菌总DNA。再利用QPCR和PCR-DGGE技术研究了杂色鲍苗期生态系统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鲍幼体附着基上的藻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但人为添加藻类生长素以及剥离前期鲍幼体大量摄食藻类会对藻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育苗期间水体中的浮游细菌变化呈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变化,这与浮游细菌易受水体理化因子影响及幼体培育采用流水模式有关。鲍体内的菌群主要由鳃及消化道细菌组成,受宿主生长发育、饵料及细菌自身的影响体内菌群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浮游期细菌数量较少,细菌多样性较低;进入匍匐期后,细菌数量及多样性均有增加,多样性达到一定程度后维持稳定;育苗后期,细菌数量继续增加,但多样性降低;剥离后细菌多样性开始增加。
房沙沙[3](2013)在《中国南海养殖区分离的两株弧菌对皱纹盘鲍致病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自然分布于中国北部辽东和胶东半岛近岸,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目前,我国皱纹盘鲍人工养殖区域已向南扩展至福建和广东等省。皱纹盘鲍人工养殖区域广、密度高,近年来,虽然种质和养殖技术均已有较大提升,但养殖管理和疾病预防仍相对落后,还缺乏有效措施防止在养殖过程中暴发病害。2011和2012年,福建和广东两省近海养殖的皱纹盘鲍发生病害,面积大、持续时间长。于2011年12月初从广东汕头市南弘海珍养殖有限公司取皱纹盘鲍2月龄患病幼鲍,从中分离到两株致病弧菌,分别命名为bb3和bb4。为明确这两株弧菌与中国南海养殖区皱纹盘鲍病害的关系,进行如下实验:两株弧菌的形态观察和分类鉴定;两株弧菌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和药敏试验;弧菌对1龄皱纹盘鲍的致死效应分析及环境因子对弧菌致死效应的影响;菌株bb4胁迫对皱纹盘鲍相关免疫物质表达的影响,现将阶段性结果总结如下:1菌株bb3和bb4的形态观察和分类鉴定两株弧菌在LB培养基上均呈淡黄色,菌落圆形、表面光滑、中央隆起、边缘整齐,相同培养条件下,菌株bb3的菌落体积略大于bb4。通过革兰氏染色观察,菌株bb3和bb4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经透射电镜负染观察知两者均为杆状,菌株bb3无鞭毛而bb4则含一根鞭毛。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知菌株bb3和bb4均为弧菌,且初步确定bb3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其最大序列相似度为99%;bb4为哈氏弧菌(Vibrioharveyi),最大序列相似度为100%。进一步测定菌株bb3和bb4的5个管家基因(topA, ftsZ, gapA, mreB, gyrB)序列,经这五个管家基因的MLSA综合分析法确定bb3和bb4分别是溶藻弧菌和哈氏弧菌。2菌株bb3和bb4的适宜生长温度及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对菌悬液进行计数,测得1OD bb3:12.4×108cfu/ml,bb4:10×108cfu/ml;菌株bb3和bb4在不同培养温度下的生长速度呈单峰曲线,最适生长温度为32℃,在2032℃范围内,生长速度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加快,在3236℃之间则随培养温度进一步升高而下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b3对20种抗生素中的12种药物敏感,菌株bb4则对其中10种敏感,2株弧菌均敏感的抗生素仅有头孢曲松和丁胺卡那霉素,说明菌株bb3和bb4对抗生素已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性。3菌株bb3和bb4对1龄皱纹盘鲍的致死效应分析用倍比稀释法将bb3和bb4分别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取1龄皱纹盘鲍(壳长:3.12±0.14cm,全湿重:4.01±0.54g)作为受试动物,采取肌肉注射方式,每一个体注射100μl弧菌悬浮液,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弧菌注射感染皱纹盘鲍后,将受试鲍放在24℃条件下流水培养2周,期间每天统计各处理组鲍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1)18h皱纹盘鲍开始出现死亡,死亡高峰发生在第3天;(2)注射处理后2周,对照组皱纹盘鲍平均累积死亡率仅为2.22%;(3)浓度5×104,5×105,5×106,5×107,5×108cfu/ml的bb3菌液注射处理后,各处理组鲍平均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5.56,31.33,58.00,85.56和100.00%,bb3注射处理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1.94×106cfu/ml;(4)浓度5×104,5×105,5×106,5×107cfu/ml的bb4菌液注射处理后,各处理组鲍平均累积死亡率分别达到38.67,70.00,95.56和98.89%,菌株bb4的LD50是1.11×105cfu/ml。上述结果表明,受试皱纹盘鲍死亡率与注射的菌液浓度成正比,且菌株bb4的致死效应强于bb3。4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对菌株bb3和bb4致死效应的影响为研究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弧菌bb3和bb4致死效应的影响,用菌株bb3(2.5×107cfu/ml)、bb4(2×107cfu/ml)和PBS(对照组)悬浮液肌肉注射皱纹盘鲍后,将受试皱纹盘鲍分别置于不同温度(12,16,18,20,24,28℃)或不同盐度(24,26,28,30‰)海水中培育2周,每日观察统计各处理组鲍的死亡情况,计算2周内的累积死亡率。实验结果显示,供试弧菌对宿主皱纹盘鲍的致死毒性受温度影响很大,随培育温度提高,受试皱纹盘鲍的累积死亡率迅速增加;同时,海水盐度对供试弧菌的致死毒性也有一定影响,在实验设置的盐度范围内,当培育海水的盐度降低至24‰时,受试鲍的累积死亡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3.33%(bb3,A组)和73.33%(bb4,B组),而在盐度30‰的海水养殖时鲍的累积死亡率分别是8.89%(bb3,C组)和62.22%(bb4,D组),其中A组和C组差异显着。5菌株bb4胁迫对皱纹盘鲍免疫相关物质表达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b4注射处理皱纹盘鲍后,皱纹盘鲍外套膜组织的C型溶菌酶(Lys)基因和血液中血蓝蛋白含量均发生显着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菌株bb4感染后受试鲍外套膜组织的Lys相对表达含量迅速升高,注射后6h达到最高值,为对照组的6.24倍。通过测定346nm下的光吸收值初步评估受试皱纹盘鲍血液组织中的血蓝蛋白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菌株bb4侵染后的48h内,受试鲍血蓝蛋白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注射后48h时血蓝蛋白相对含量较0h的对照组降低约28.4%,然后逐渐回升。
李国,闫茂仓,常维山,刘连生,马爱敏,林志华[4](2008)在《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弧菌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弧菌的致病机理,对我国主要养殖贝类的危害以及对其检测方法的进展,提出了养殖贝类弧菌病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另外对贝类弧菌病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王江勇,刘广锋,徐力文,王瑞旋,陈毕生[5](2008)在《杂色鲍鲍苗“掉板症”病因的探讨》文中提出针对目前杂色鲍育苗过程中出现的大规模死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育苗周期内,病害均可发生,死亡率达100%,监测了水质理化因子、原生动物、寄生虫及病原微生物,水质理化因子、原生动物等与鲍苗死亡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在鲍苗体内分离到的细菌及感染试验结果验证细菌是引起杂色鲍幼苗死亡的主要原因。
祝玲,吴忠业,林阿乞,周晶[6](2008)在《引发杂色鲍苗掉板死亡的溶藻弧菌分离鉴定及毒力分析》文中指出跟踪观察了广东汕尾鲍鱼养殖场的培苗过程,并从变白病鲍苗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1号菌株)。2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回归感染实验均证明其可引发鲍苗死亡掉板,API条带分析表明其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胞外毒力因子分析揭示该菌株可分泌蛋白酶、脂肪酶、明胶酶以及拥有明显的溶血能力。结果证明了溶藻弧菌可引发我国南方杂色鲍苗掉板死亡。
李振华[7](2008)在《鲍鱼幼体优质饵料的筛选、培育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了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福建省东山县和漳浦县沿海鲍鱼育苗场的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以及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育苗池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组成及其育苗早期底栖硅藻群落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近年来鲍鱼早期育苗过程中发生的“脱板病”与底栖硅藻群落之间的关系。对鲍鱼早期幼体附着基上常见的五种底栖硅藻进行分离和培养。并分别利用五种底栖硅藻进行了现场的育苗试验,比较了五种底栖硅藻各自的优劣点。最后找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提高鲍鱼幼体的成活率。结果如下:(1)鲍鱼育苗池聚乙烯薄膜附着基上共鉴定出硅藻30属61种。主要来自5个属,分别为菱形藻属(Nitzschia)8种,舟形藻属(Navicula)8种,曲壳藻属(Achnanthes)4种,双眉藻属(Amphora)5种,卵形藻属(Cocconeis)3种,卵形藻属的种类数虽然比其它5个属少,但细胞数所占的百分比却明显高于其它属:(2)鲍鱼育苗池聚乙烯薄膜附着基上底栖硅藻以小型和微型的种类为主。生长类型以附着为主,附着形式则以壳面附着(俯卧)和壳缝附着形式为主,运动能力较弱的硅藻占多数。比较分析不同育苗效果的鲍鱼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的组成发现,脱板严重的底栖硅藻群落的种类组成中,运动能力较强的藻类细胞密度百分比普遍高于同期同批次育苗未发生脱板的藻类细胞密度百分比,变化范围一般在14.28%-23.04%。(3)2006年8月至2006年12月,完整的一次(四个育苗池)鲍鱼育苗试验结果表明:①鲍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的连续变化较为明显。底栖硅藻群落的多样性表现在育苗中期高于育苗前、后两期。优势种虽然在不同的培养时间有一些差异,但盾卵形藻微小变种是鲍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中,大部分育苗时间内的优势种,特别在育苗后期,其藻类细胞密度百分比普遍达到90%以上,而咖啡双眉藻、柠檬曲壳藻、多枝舟形藻及新月筒柱藻则主要出现在育苗的前中期。②虽然在不同的采样期间,鲍鱼幼体的生长速率不相同,但实验结束时。不同育苗池内的鲍鱼幼体壳长平均都达到3.38cm左右,统计分析差异性不显着(P>0.05)。③实验结束时,不同鲍鱼育苗池鲍鱼幼体的成活率差异很大;且以底栖硅藻较稳定的群落培养的鲍鱼幼体成活率较高,统计分析表明差异性非常显着(p<0.05)。(4)从同期育苗成功和育苗失败的样品分析比较初步得出,育苗成败与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发生脱板的样品中底栖硅藻群落的多样性变异系数都较未发生脱板的大,前期,育苗成功的样品中,底栖硅藻群落中优势种细胞密度百分比较育苗失败的样品高;后期,两份样品都具有相同的优势种类即盾卵形藻微小变种。(5)不同育苗期间,鲍早期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特征的比较,初步得出:①同批次育苗后期多样性指数普遍低于育苗前期,且皱纹盘鲍幼体附着基上硅藻群落多样性指数较九孔鲍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高。②丰富度则是育苗中期普遍高于育苗前、后期,且皱纹盘鲍仍是高于同期九孔鲍的。③优势度与均匀度的变化趋势则与丰富度的变化趋势相反,育苗前、后期较高,且同期九孔鲍幼体附着基上硅藻优势度高于皱纹盘鲍,均匀度则是皱纹盘鲍高于九孔鲍。(6)鲍幼体肠道分析表明,不同壳长鲍幼体的摄食特性与底栖硅藻形成的生物膜的立体结构组成息息相关。即鲍幼体优先摄食生物膜表面的种类,而后才摄食生物膜表面下的部分种类,鲍幼体肠道内底栖硅藻的主要种类与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的优势种类基本一致,说明鲍幼体的摄食没有选择性。(7)正交实验分别检验了N(NaNO3)、P(NaH2PO4·H2O)、Si(Na2SiO3·9H2O)、Fe(FeC6H5O7·5H2O)四种营养元素对五种底栖硅藻(盾卵形藻微小变种;咖啡双眉藻;柠檬曲壳藻;多枝舟形藻:新月筒柱藻)生长速率及胞外多糖(胶体多糖和附着多糖)含量的影响,找出了五种底栖硅藻各自最佳的营养盐组合。结果显示,氮元素在四种营养元素组合中起主要作用。考虑到鲍鱼幼体的生活习性,选取正交实验结果中,每种底栖硅藻产生附着多糖(胞外多糖的一种)最多的营养盐组合,作为各自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后期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培养的底栖硅藻能明显提高鲍鱼幼体的附着率和成活率。(8)2006年10月至2006年12月,分别以五种硅藻(盾卵形微小变种、咖啡双眉藻、多枝舟形藻、新月筒柱藻、柠檬曲壳藻)作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的优势种条件下进行育苗实验,结果表明:五种单一底栖硅藻培养的鲍幼体壳长在实验结束时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差异性不显着(P<0.05),但在存活率方面,五种单一底栖硅藻培养的鲍幼体经显着性检验,差异性显着(P>0.05),尤其是新月筒柱藻更明显,普遍低于其余四组。从藻类密度变化方面来看,育苗前期,各个藻种的密度变化不大:中、后期各个藻种的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新月简柱藻>多枝舟形藻>咖啡双眉藻>柠檬曲壳藻>盾卵形藻微小变种。(9)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以天然混合种作对照组,分别用优化培养的五种底栖硅藻对九孔鲍和皱纹盘鲍作实际育苗应用性研究。结果显示:①育苗前期各个实验组鲍鱼幼体的附着密度有所不同;但育苗后期,筛选的五种底栖硅藻的育苗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天然混合种)。②育苗期间,各个实验组鲍鱼幼体的平均生长速率略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10)鲍鱼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绝大多数鲍鱼育苗场以聚乙烯塑料薄膜作为鲍鱼幼体附着基的情况下,育苗初期培育盾卵形藻微小变种作为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中的优势种,是一个提高鲍鱼幼体成活率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董茂礼[8](2008)在《九孔鲍健康鲍苗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是我国南方海域贝类养殖的重要种类,但是,近几年来在东南沿海陆续发生了九孔鲍早期人工苗种大量死亡现象,造成九孔鲍鲍苗极度短缺,严重地影响了九孔鲍工厂化养殖的发展。针对大量死亡现象虽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但均未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因此,本研究从性腺成熟、适口饵料和病害防治三方面入手,希望从技术手段上解决鲍苗大量死亡的问题。亲鲍性腺方面的研究包括性腺促熟、不同成熟度性腺的组织学观察和催产结果比较。把光合细菌和维生素E作为性腺促熟的添加剂,江蓠添加光合细菌浓度为150×10-6 (V/V)、VE 5×10-6然后投喂亲鲍,与只投喂江蓠的组做对比。从性腺外观和组织学观察比较得出:添加光合细菌和VE能更快的促进亲鲍性腺成熟。通过外观观察和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不同时期的性腺发育情况,确定性腺成熟的外观特征。同时发现九孔鲍的性腺发育明显存在不同步成熟现象,性腺由角状部先发育,然后持续向内侧发育;并且在同一个滤泡腔中其卵细胞发育也不同步,发现既有卵原细胞,也有正在发育的卵细胞和发育成熟的卵细胞。这一现象对生产上人工催产亲鲍有重要意义,催产强度大,会使不成熟细胞排出,这样既浪费了亲鲍性腺,育苗的成活率也会降低。应采用适度阴干、流水等温和的方式催产,使成熟精卵排放,亲鲍可经蓄养后再催产。催产性腺生长期末期和成熟期的雌鲍,对比卵子的受精率、受精卵孵化率和幼体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性腺充分成熟的雌鲍所产卵子的受精率、受精卵孵化率都比性腺处在生长期末期的要高。通过筛网过滤获得小型底栖硅藻藻种,在水温22-26℃的条件下扩大培养小型底栖硅藻,进行施肥、换水和杀灭桡足类等日常管理,为鲍苗提前培育出充足适口的饵料。养殖结果表明提前培养硅藻有利于鲍苗的附着,同时饵料充足,鲍苗能摄食大型藻类时再进行饵料转换能提高出苗量。这说明充足适口的饵料可以保证鲍苗的生长、提高出苗量。建议几个池专门培养硅藻,在鲍苗池硅藻短缺时予以补充,避免鲍苗因食物短缺而出现死亡。在育苗用水的进水管道上安装紫外线消毒装置,利用紫外线消毒海水育苗,同时两个育苗池添加聚维酮碘辅助消毒,并与天然沙滤海水育苗做比较。结果表明照射剂量为300mW·h/L时,紫外线在杀灭海水中的细菌方面有明显作用。在提高出苗量方面与沙滤海水育苗相比有显着差异。已有研究认为九孔鲍苗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直接引起的,同时也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控制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应该是防治病害的重点。紫外线既能杀死水体中存在的细菌又能杀死病毒,应该是病害防治的首选。紫外线消毒装置在国内九孔鲍育苗方面的应用非常少见,其效果是明显的,值得推广。影响九孔鲍健康鲍苗生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鉴于本研究的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谨提出上述三方面的结论。在整个育苗生产环节中并未出现苗种大量死亡“脱板症”的现象。说明试验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效的。
王瑞旋,刘广锋,徐力文,王江勇,黎伟坚,陈毕生[9](2007)在《杂色鲍苗大规模脱落死亡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了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Reeve)鲍苗脱落死亡周期中水质、硅藻和细菌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鲍苗脱落前各水质指标无明显变化,脱落前硅藻数量大幅度增加,以卵形藻(Cocconeisspp.)和舟形藻(Naviculaspp.)为主要种类。同时发现一株可疑致病菌,初步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实验表明水质等相关因子与鲍苗脱落无直接关系,而硅藻很可能是致病菌的“载体”,整个附着膜微环境与鲍苗存亡息息相关。
徐力文,王江勇,陈毕生[10](2006)在《我国南方鲍养殖业的困境与发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九孔鲍苗“脱板症”病原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孔鲍苗“脱板症”病原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杂色鲍育苗生态系统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杂色鲍的简介及苗期主要病害 |
1.1 鲍的简介 |
1.2 杂色鲍苗期的主要病害 |
2 海产贝类养殖生态系统中细菌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细菌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3.1 PCR-DGGE技术 |
3.2 QPCR技术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用品 |
1.1 主要试验试剂及试剂盒 |
1.2 主要试验仪器 |
2 鲍育苗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 |
3 样品的采集 |
3.1 浮游期样品的采集 |
3.2 附着期样品的采集 |
4 各样品中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4.1 养殖水样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 附着基样品中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4.3 鲍幼体样品中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探索 |
5 QPCR检测 |
5.1 QPCR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
5.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5.3 样品中细菌16S rDNA-V3基因拷贝数的QPCR检测 |
6 PCR-DGGE |
6.1 主要试剂的准备 |
6.2 细菌16S rDNA-V3片段的PCR扩增 |
6.3 DGGE操作步骤 |
6.4 DGGE图谱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1 杂色鲍育苗过程 |
2 杂色鲍体内细菌DNA的不同方法提取结果比较 |
2.1 不同提取方法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2.2 不同提取方法的DGGE分离 |
3 QPCR的结果与分析 |
3.1 重组子的PCR筛选 |
3.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 鲍养殖系统中幼体、水和附着基细菌的QPCR检测 |
4 DGGE结果 |
4.1 DGGE样品的制备 |
4.2 DGGE分离 |
4.3 相似性分析与聚类分析 |
4.4 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杂色鲍体内细菌DNA的不同方法提取效果分析 |
2 附着基上藻际细菌的变化分析 |
3 育苗水体中细菌的变化分析 |
4 鲍幼体体内中细菌的变化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南海养殖区分离的两株弧菌对皱纹盘鲍致病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鲍微生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
1.1.1 病毒性疾病 |
1.1.2 细菌性疾病 |
1.1.3 寄生类原核生物疾病 |
1.2 环境因子对贝类病害发生的影响 |
1.2.1 温度对贝类病害发生的影响 |
1.2.2 盐度对贝类病害发生的影响 |
1.2.3 溶解氧对贝类病害发生的影响 |
1.2.4 氨氮对贝类病害发生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菌株 bb3 和 bb4 的病原学特征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菌株 bb3 和 bb4 的分离纯化 |
2.3.2 菌株 bb3 和 bb4 的 OD 定量 |
2.3.3 菌株 bb3 和 bb4 的形态观察 |
2.3.4 温度对菌株 bb3 和 bb4 生长速度的影响 |
2.3.5 药敏实验 |
2.4 讨论 |
第三章 菌株 bb3 和 bb4 的分子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16S rRNA 序列分析法鉴定菌株 bb3 和 bb4 |
3.3.2 MLSA 鉴定菌株 bb3 和 bb4 |
3.4 讨论 |
第四章 菌株 bb3 和 bb4 的致死效应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菌株 bb3 和 bb4 的致死效应分析 |
4.3.2 不同规格皱纹盘鲍对菌株 bb3 和 bb4 的敏感性差异 |
4.3.3 菌株 bb3 和 bb4 混合作用的致死效应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菌株 bb3 和 bb4 致死效应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温度对菌株 bb3 和 bb4 致死效应的影响 |
5.2.2 盐度对菌株 bb3 和 bb4 致死效应的影响 |
5.2.3 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3.1 温度对菌株 bb3 和 bb4 致死效应的影响 |
5.3.2 盐度对菌株 bb3 和 bb4 致死效应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菌株 bb4 胁迫对皱纹盘鲍免疫相关物质表达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菌株 bb4 胁迫对皱纹盘鲍 C 型溶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2 菌株 bb4 胁迫对皱纹盘鲍血蓝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及完成文章 |
(4)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弧菌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弧菌的致病机理 |
2 对主要养殖贝类的危害 |
2.1 鲍 |
2.2 蛤类 |
2.3 扇贝 |
2.4 牡蛎 |
3 检测的方法 |
4 贝类弧菌病害防治 |
4.1 药物防治 |
4.2 免疫学和生态学防治 |
4.3 良种培育提高抗病力 |
4.4 改善养殖环境, 优化养殖模式 |
5 结束语 |
(5)杂色鲍鲍苗“掉板症”病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点的选择 |
1.2 水质监测 |
1.3 细菌学监测 |
1.4 原生动物监测 |
1.5 重金属含量分析 |
1.6 杂色鲍幼苗流行病病原的检查 |
2 结 果 |
2.1 杂色鲍幼苗大规模死亡特征 |
2.2 杂色鲍死亡与非生物因子的关系 |
2.2.1 水质因子 |
2.2.2 重金属 |
2.3 杂色鲍幼苗死亡与环境生物因子的关系 |
2.3.1 原生动物 |
2.3.2 细菌 |
2.3.3 病毒 |
2.3.4 寄生虫 |
3 讨 论 |
(6)引发杂色鲍苗掉板死亡的溶藻弧菌分离鉴定及毒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患病杂色鲍苗 |
1.2 培养基 |
1.2.1 TCBS培养基 |
1.2.2 2216E培养基 |
1.3 变白病鲍苗中菌株的分离 |
1.4 菌株的产酶能力检测及溶血实验 |
1.4.1 菌株产明胶酶的检测[6] |
1.4.2 菌株产酪蛋白酶的检测 |
1.4.3 菌株产脂肪酶的检测 |
1.4.4 溶血现象的检测 |
1.5 回归感染实验 |
1.6 菌株的API系统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的分离 |
2.2 菌株的产酶能力检测及溶血实验 |
2.3 回归感染实验 |
3 小结 |
(7)鲍鱼幼体优质饵料的筛选、培育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鲍鱼养殖现状 |
1.1.1 鲍鱼的分类及其主要养殖种类的形态 |
1.1.2 鲍鱼养殖种类的分布 |
1.1.3 鲍鱼养殖方式 |
1.1.4 鲍鱼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1.2 鲍鱼饵料的研究进展 |
1.2.1 天然饵料 |
1.2.2 人工配合饲料 |
1.3 立题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鲍鱼优质饵料的筛选、鉴定及其群落特征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的调查与采集 |
2.1.2 用于形态学鉴定的底栖硅藻样品处理 |
2.1.3 底栖硅藻的分离纯化 |
2.1.4 底栖硅藻的鉴定 |
2.1.5 鲍鱼幼体相关信息 |
2.1.6 调查研究方法 |
2.1.7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鲍鱼早期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组成及其时空分布 |
2.2.2 鲍鱼早期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的连续变化特征 |
2.2.3 不同育苗效果的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的比较 |
2.2.4 不同期育苗期间鲍早期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特征的比较 |
2.2.5 不同壳长的鲍鱼幼体与底栖硅藻群落的相关性研究 |
2.3 讨论 |
第三章 鲍优质饵料培育的相关性研究及其育苗效果分析 |
3.1 N、P、Fe、Si对鲍优质饵料生长和胞外产物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1.2 生长速率以及胞外产物含量的测定 |
3.1.1.3 正交实验的设计 |
3.1.1.4 数据分析 |
3.1.2 结果 |
3.1.2.1 N、P、Fe、Si对五种底栖硅藻生长速率影响的顺序和最佳水平组合 |
3.1.2.2 N、P、Fe、Si对五种底栖硅藻胞外多糖影响的顺序和最佳水平组合 |
3.1.3 讨论 |
3.2 五种底栖硅藻对皱纹盘鲍幼体育苗效果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藻种的培养 |
3.2.1.2 浮游幼虫的筛选及计数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鲍鱼优质饵料的应用研究 |
4.1 优质饵料在九孔鲍育苗中的效果研究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底栖硅藻的培养 |
4.1.1.2 混合底栖硅藻生物膜的培养 |
4.1.1.3 鲍鱼幼体的培育 |
4.1.1.4 鲍鱼幼体壳长和成活率的比较 |
4.1.1.5 底栖硅藻群落的结构组成变化 |
4.1.1.6 数据分析 |
4.1.2 结果 |
4.1.2.1 九孔鲍幼体的生长情况 |
4.1.2.2 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组成变化 |
4.1.2.3 讨论 |
4.1.2.4 结论 |
4.2 优质饵料在皱纹盘鲍实际育苗中的效果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 |
4.2.2.1 皱纹盘鲍幼体的生长情况 |
4.2.2.2 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组成变化 |
4.2.3 讨论 |
4.2.3.1 皱纹盘鲍幼体的初始附着对底栖硅藻的响应 |
4.2.3.2 育苗过程中皱纹盘鲍幼体生长状况分析 |
4.2.3.3 小结 |
4.3 结论 |
第五章 总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附录一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本人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8)九孔鲍健康鲍苗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鲍鱼概述 |
1.1.1 鲍鱼简介 |
1.1.2 九孔鲍的分类地位和特征 |
1.2 九孔鲍育苗一般流程 |
1.2.1 育苗基础条件 |
1.2.2 育苗一般流程 |
1.2.2.1 种鲍选择 |
1.2.2.2 人工诱导采卵 |
1.2.2.3 人工授精 |
1.2.2.4 受精卵的孵化 |
1.2.2.5 幼虫选优 |
1.2.2.6 采苗和稚鲍的前期培育 |
1.2.2.7 稚鲍的剥离与后期培育 |
1.2.2.8 幼鲍的中间育成 |
1.3 鲍的研究现状 |
1.3.1 鲍育苗方面的研究 |
1.3.2 鲍病害方面的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2.1 亲鲍性腺的促熟技术、组织学观察和催产结果比较 |
1.4.2.2 幼鲍适口饵料培养与养殖效果比较 |
1.4.2.3 紫外线在育苗中的作用研究 |
第二章 亲鲍性腺的促熟、组织学观察和催产结果比较 |
2.1 亲鲍性腺的促熟技术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1.1 材料 |
2.1.1.2 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2 亲鲍性腺的组织学观察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1.1 材料 |
2.2.1.2 性腺的采集与固定 |
2.2.1.3 性腺的组织切片 |
2.2.2 结果 |
2.2.2.1 性腺成熟期外形及其发育趋势 |
2.2.2.2 雌鲍性腺的组织学观察 |
2.2.2.3 雄鲍性腺的组织学观察 |
2.2.3 讨论 |
2.2.3.1 鲍性腺发育的不同步性对人工种苗生产的影响 |
2.2.3.2 性腺成熟度的确认与亲鲍的选择 |
2.2.3.3 性腺发育分期与生产上的运用 |
2.3 不同成熟度性腺催产后幼体发育比较 |
2.3.1 材料和方法 |
2.3.1.1 材料 |
2.3.1.2 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第三章 幼鲍适口饵料培养与养殖效果比较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基础条件 |
3.1.1.2 藻种 |
3.1.2 方法 |
3.1.2.1 准备工作 |
3.1.2.2 接种 |
3.1.2.3 施肥与扩大培养 |
3.1.2.4 管理方法 |
3.1.2.5 鲍苗的投放与剥离 |
3.2 结果 |
3.2.1 底栖硅藻 |
3.2.2 薄膜上附苗量 |
3.2.3 剥离后鲍苗数量 |
3.3 讨论 |
3.3.1 N 元素对硅藻生长的影响 |
3.3.2 提前培养硅藻对附苗量的影响 |
3.3.3 充足适口饵料对鲍苗生长的影响 |
第四章 紫外线在育苗中的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不同培育水体中细菌的总量 |
4.2.2 剥离薄膜时鲍苗的数量比较 |
4.2.3 达到商品苗时鲍苗量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培育水体细菌含量的比较 |
4.3.2 紫外线消毒海水育苗效果比较 |
4.3.3 紫外线消毒海水与病害防治 |
第五章 结论 |
5.1 选择性腺充分成熟的亲鲍是人工育苗关键之一 |
5.2 保证适宜饵料是培育健康鲍苗的关键之二 |
5.3 环境水体的消毒处理是培育健康鲍苗的关键之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杂色鲍苗大规模脱落死亡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生物 |
1.1.1 受精卵的获得 |
1.1.2 鲍苗培育 |
1.2 采样 |
1.3 水质理化因子监测 |
1.4 藻相监测 |
1.5 细菌监测 |
1.6 攻毒试验 |
2 结果 |
2.1 水体理化因子 |
2.2 藻相监测结果 |
2.3 细菌监测结果 |
3 讨论 |
3.1 水质及相关因子与鲍苗脱落的关系 |
3.2 藻相对鲍苗的影响 |
3.3 细菌与鲍苗脱落的关系 |
3.4 鲍苗死亡脱落的预防 |
(10)我国南方鲍养殖业的困境与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害流行与养殖现状 |
2 流行症状与病原学研究 |
2.1 鲍低温病毒病 |
2.2 幼苗不明原因大规模脱落死亡症 |
2.2.1 与养殖环境的关系 |
2.2.2 与病原微生物的关系 |
2.2.3 对病原的推测 |
3 发展策略 |
四、九孔鲍苗“脱板症”病原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杂色鲍幼体附着基藻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J]. 赵旺,姜敬哲,王江勇,陈韬,刘广锋,王瑞旋,杨蕊. 中国水产科学, 2013(06)
- [2]杂色鲍育苗生态系统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变化规律研究[D]. 赵旺.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3]中国南海养殖区分离的两株弧菌对皱纹盘鲍致病性的研究[D]. 房沙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2)
- [4]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弧菌病研究进展[J]. 李国,闫茂仓,常维山,刘连生,马爱敏,林志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5]杂色鲍鲍苗“掉板症”病因的探讨[J]. 王江勇,刘广锋,徐力文,王瑞旋,陈毕生. 海洋湖沼通报, 2008(03)
- [6]引发杂色鲍苗掉板死亡的溶藻弧菌分离鉴定及毒力分析[J]. 祝玲,吴忠业,林阿乞,周晶. 水利渔业, 2008(03)
- [7]鲍鱼幼体优质饵料的筛选、培育及其应用研究[D]. 李振华. 厦门大学, 2008(09)
- [8]九孔鲍健康鲍苗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D]. 董茂礼. 集美大学, 2008(04)
- [9]杂色鲍苗大规模脱落死亡的初步研究[J]. 王瑞旋,刘广锋,徐力文,王江勇,黎伟坚,陈毕生. 海洋科学, 2007(04)
- [10]我国南方鲍养殖业的困境与发展探讨[J]. 徐力文,王江勇,陈毕生.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