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切尔诺贝利“石棺”的工作开始

加强切尔诺贝利“石棺”的工作开始

一、加固切尔诺贝利“石棺”的工作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伍浩松,张焰[1](2021)在《切尔诺贝利事故机组退役即将步入最后阶段》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8月20日,乌克兰核监管局批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机组钢棺正式投运,并准许启动石棺拆解。这意味着切尔诺贝利核电厂退役即将进入长达百年的最后阶段。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共有四台100万千瓦RBMK-1000机组,1977—1984年陆续投运,4号机组1986年发生核事故,1至3号机组此后仍持续运行了十多年。目前该电厂正在开展四项工作:一是4号机组退役,二是1至3号机组退役,三是放射性废物管理,四是乏燃料管理。

高文锐[2](2021)在《面向核环境的移动机器人多放射源搜索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核防护移动机器人兼具机械臂操作灵活及平台移动迅速的优势,是核工业领域需求最广泛的机器人技术之一,不仅在异常巡航监测、核废料处置方面取得突破进展,还在应对突发放射源丢失及核泄漏事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在核环境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保证机器人在复杂耦合环境中准确感知并理解周围几何场及辐射场信息,并根据多模感知信息同步规划放射源搜索路径,是核环境移动机器人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本文针对移动机器人辐射加固设计、未知辐射场状态估计、自主决策规划与控制等问题开展研究,对提高核环境移动机器人的多物理场感知性能和自主寻源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针对具有高速越障平台及7DOF机械臂的一体化作业机器人,确立高速移动平台及作业臂结构的关节配置方案,分析并建立整体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模型,为移动平台定位导航及机械臂处置操作提供了理论解算依据。针对高剂量辐射严重损毁功能组件的问题,通过辐照实验对组件极限剂量进行测试,结合系统实际空间需求,从而实现薄弱组件的重新部署与集中屏蔽防护。基于ROS松耦合通讯架构,搭建具有驱动、感知、决策多层次通用软件控制框架,改善了硬件系统的耐辐射能力,以及软件控制框架的实时性和功能扩展能力。针对未知辐射环境中放射源数目、状态均无先验信息以及机器人采样数据稀疏的问题,采用多层序贯粒子群预测结构,结合泊松观测模型及峰值权重抑制的方式,以迭代估计的形式实现局部多峰辐射场的在线非参预测,实验验证了多热点预测算法的有效性、维度扩展性及在线预测性能。针对稀疏测量带来的极端情况,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逼近强度残差信息,实现粒子群在位置与强度两维度的动态校正。通过开展局部多热点耦合场的对比实验,进一步证明动态残差校正方法在位置纠错能力、预测准确度、迭代优化效率等方面性能,实现了未知辐射环境中的在线参数辨识和多源数目估计。针对多模感知信息难以统一评价的问题,分析并建立障碍信息与辐射信息的探索效益模型,实现在探索价值层面的数据融合及量化评估。对于几何效益模型,基于Octo Map栅格地图与状态遍历查询方式,对候选目标在预设范围内的未探索体积进行了量化估计。对于辐射效益模型,结合机器人环绕采样需求,设计非单调的单源效益函数,并采用源间最大距离比例修正多源叠加造成的影响。为实现多目标探索行为规划,采用可行搜索空间中的扩展树规划节点作为候选目标状态,结合多源效益函数与探索导航代价等因素,筛选拓扑效益地图中最优探索轨迹与目标位置,进而以局部规划算法实时驱动机器人运动。为验证机器人系统在复杂核环境实施多点放射源自主搜索与行为规划的能力,以本文研制的移动机器人系统为基础实验平台,通过搭载辐射、视觉、激光等多类型传感器构建实验样机。通过采集螺旋轨迹与推草轨迹下的双源叠加辐射强度,分别结合本文提出的峰值抑制粒子滤波与高斯残差校正方法,开展多峰耦合辐射场的状态预测实验,实验验证了两种非参预测方法的在线性能与有效性。为验证多目标寻源策略的有效性,开展面向三类典型障碍场景(大范围障碍、杂乱障碍、走廊障碍)的自主寻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多目标任务平衡、规划路径效率、场景适应性等方面的高效性能,进一步证明了多热点预测算法的在线预测能力,以及放射源自主搜索算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伍浩松,张焰,王政,赵宏[3](2020)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森林大火 未造成辐射相关风险》文中指出2020年4月,乌克兰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发生森林大火,总计烧毁了超过1. 1万公顷森林,并一度蔓延到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和放射性废物贮存设施约2千米的位置,引发人们对大火将导致放射性污染的担忧。最终在消防人员的努力以及大雨的帮助下,大火未造成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未给周边环境造成辐射相关风险。拥有4台核电机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1986年发生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向外界释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质。事故发

戴天晨[4](2019)在《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文中认为空间叙事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成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关注点是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包括意义如何建构在空间中以及如何传达给体验者。空间叙事研究能够帮助建筑从业者理解空间之于人产生意义的机制,并总结出空间叙事视角下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信息的忽视导致了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物质空间与文化意义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结合现有的空间叙事和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探索城市的非物质性要素如何通过建成环境的物质性转译向人们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本文强调了非物质性要素在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解析了空间叙事物质基础,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以及城市意象的营造、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三个城市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野方面:从非物质要素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形成、结构与意义,拓展了以空间叙事赋予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与文脉联结的研究视野,阐述了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意义。2)理论架构方面:空间叙事是体验者在建成环境中通过参与一系列事件,获得与建成环境相关联的体验、感知和情绪,建立关于此空间意义的认知,建立场所独特性的过程。本文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的重要性。3)方法探索方面:非物质性要素通过转译,能够成为物质空间的构成部分,为体验者所感知。本文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拼贴”、“再现”、“图符”、“隐喻”等经典叙事结构和方法延伸到了建筑领域,提出了空间叙事视角下非物质性要素的设计转译策略,并根据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特性,提出了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论文正文约17.1万字,365幅插图。

裴世东[5](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伍浩松,张焰[6](2019)在《乌签署切尔诺贝利石棺拆解合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核新闻网站2019年8月5日报道】2019年7月29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公司(ChNPP)与Ukrbudmontazh工程公司签署一份总价值超过7800万美元的合同,将建设拆除切尔诺贝利4号机组石棺所需的基础设施。切尔诺贝利4号机组1986年4月发生世界核电发展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造成了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在事故发生后的几个月,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的进一步释放,匆忙建设了一座石棺,用于封闭4号机组。该机组目前仍有约200吨高放物质。在包括辐射在内的多

黄帆[7](2018)在《裂隙岩体地下洞室开挖损伤演化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洞室开挖问题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不论是高铁隧道工程、地铁项目,还是大型水电站的引水隧道的建设,甚至核废料处置库和石油开采都涉及地下洞室的开挖建设,因此,研究地下洞室开挖损伤演化机理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地下洞室损伤演化过程受到围压大小、岩体的各向异性、裂隙几何分布、地下水渗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地下岩体内部次生裂隙不断生成,原生裂隙和次生裂隙并不断向岩桥以及洞室边墙扩展贯通,引起地下洞室边墙发生坍塌破坏和涌水现象。本文采用改进的RBSM模型,模拟了不同围岩条件下的洞室围岩损伤演化过程,分析了强度各向异性、弹性各向异性以及裂隙几何分布对洞室围岩损伤演化过程的宏细观影响机制,并考虑了地下水渗流的影响,建立了水力耦合RBSM模型,分析了在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地下洞室损伤演化规律,主要有以下研究内容:(1)通过采用改进的RBSM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裂隙岩体的宏细观损伤模型,同时采取渐变式网格大大减少了模型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与传统的离散型裂隙网络不同,本文方法能够很好的计算出裂隙岩体内部的应力不均匀分布,因此其结果较为全面和真实。(2)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引入裂隙迹线长度和开度的相关性函数,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随机裂隙网络生成算法。与布尔模拟生成的真实裂隙场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地下岩体内部裂隙分布。可为岩体工程渗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数值计算工具。(3)通过模拟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的洞室开挖损伤演化,得到了洞室围岩卸载应力与变形的关系,并推导了洞室围岩位移的解析解,通过与Comsol软件模拟对比,验证了本文解析解的推导过程和数值计算程序是正确的。(4)基于默兹河高泥灰岩地下实验室工程,研究了两个开挖方向不同的洞室(GEX和GCR)围岩的变形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通过不同算例的比较,研究了洞室开挖方向、抗剪强度、弹性各向异性和强度各向异性对洞室围岩的变形行为和损伤断裂过程的影响。(5)首次在RBSM洞室模型中考虑了水力耦合作用,论证了孔隙水压力对地下洞室围岩开挖损伤过程的影响。通过在RBSM模型网络中预置单裂隙、不同方向裂隙组和随机裂隙组,研究了裂隙几何分布对地下洞室演化的影响,得到的模型数值结果更加近真实的地下洞室裂隙场,尽管随机裂隙布置方式导致洞室演化模式更加复杂,但其预置裂隙起裂扩展规律与单裂隙洞室破坏得出的规律一致。

李乃思[8](2017)在《核安全法草案中责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完整核产业链体系的国家,核工业也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中国政府发展核能的决心和信心一直没有动摇,到2020年中国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将居全球第二。但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给全球核能敲响警钟,也严重影响了民众对核能安全的信心。如何真正控制核安全风险、保证核能安全、协调国家发展战略和公众安全需求是核能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完善核安全的法律规范体系,建立更加权威、有效、透明的制度是我们必然的选择。2016年,核安全法(草案)应运而生。作为核安全领域的首部法律,首次在法律的层面明确了“核安全”的概念,规定了各类主题的核安全责任,确立了各项核安全制度和措施,强调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原则。此次核安全法(草案)的制定是核能领域立法的巨大突破,完全契合以法治为核心的现代核安全治理思想。核安全是核能利用的根基,安全责任又是核安全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核安全法草案虽然对12类主体的核安全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没有对核电站所属核电集团的责任做出规定,也没有强调营运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有可能导致营运单位核安全责任的虚化。因此本文建议制定核安全实施细则中要体现核电站和核电集团的关系,明确核电集团的相关责任;同时对营运单位和持有单位负责人的责任进行明确。其次,核安全法草案只是简单规定了核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条款简单,无法指导重大核事故损害赔偿;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核立法的成熟经验,制定专门核损害赔偿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核损害赔偿制度。还有,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已成为核能发展的瓶颈因素,核安全法草案只是规定了核设施退役的许可制度和放射性废物处置基本原则。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发展核设施退役关键技术,培养专门人才,出台核设施退役的管理条例,并对放射性废物管理进行专门立法。最后,核安全法草案存在个别行政法律责任处罚太轻,刑事法律责任规定过于简单的问题,建议根据核技术的特殊性,在法律责任一章中修正。

郑钧正[9](2016)在《世界核电史三次严重事故的反思》文中认为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是世界核电发展史上三次严重核事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核事故中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核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利用核能为民造福。

韩仲武[10](2014)在《核电救灾机器人辐射屏蔽材料性能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核救灾机器人对维护核电站安全运行和处理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而核救灾机器人的电子器件极易受到核辐射而失效。通过局部屏蔽或封装的方法可提高电子器件的耐辐射能力。论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MCNP软件模拟研究了多种重金属及合金对γ射线的屏蔽性能。对比了镍前钨后、钨前镍后及钨-镍合金三种材料组合方式之间的屏蔽性能差异。研究了钨颗粒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形式对钨-聚乙烯复合材料屏蔽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结论:1、针对几种典型的γ射线屏蔽材料铅、钨、钽、铁、钡的计算结果表明,钨的单位厚度屏蔽性能最好;铅的单位质量屏蔽性能最好,钨、钽次之。2、对镍前钨后、钨前镍后和钨-镍合金三种屏蔽模型的比较研究发现,镍前钨后组合对γ射线的屏蔽性能最好,钨-镍合金其次,钨前镍后组合最差。钨前镍后的透射能谱明显高于其余两种模型,高出能量范围集中在0-0.6MeV。随着材料中钨含量的增加,钨前镍后组合的屏蔽效果趋近于镍前钨后组合。两种金属薄片层数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层数增加对屏蔽性能影响不大。3、以钨-聚乙烯复合材料为代表研究了重金属-有机材料的屏蔽性能,对于重复排列模型,γ射线能量在0-0.05MeV时,小粒径的重金属复合材料性能优于大粒径材料;Y射线能量在0.05-1MeV范围内,不同粒径材料的屏蔽性能相同。对于间隔排列模型,在0-1MeV范围内,小粒径的重金属颗粒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屏蔽性能。4、重金属-有机材料中,当入射Y射线能量、材料厚度及粒径都保持不变时,重复排列模型的屏蔽性能优于间隔排列模型。γ射线能量增大,两种模型屏蔽性能差距减小。射线能量达到0.5MeV时,重复、间隔排列和不设置粒径模型的透射能谱变化趋势相同。

二、加固切尔诺贝利“石棺”的工作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固切尔诺贝利“石棺”的工作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切尔诺贝利事故机组退役即将步入最后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 4号机组退役
2 1至3号机组退役进展
3 放射性废物管理
4 乏燃料管理
5 小结

(2)面向核环境的移动机器人多放射源搜索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核环境移动作业机器人研究现状
    1.3 复杂环境机器人感知技术研究现状
        1.3.1 几何障碍场建模研究现状
        1.3.2 核辐射场建模研究现状
    1.4 机器人自主环境探索技术研究现状
        1.4.1 机器人自主探索策略研究现状
        1.4.2 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1.5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面向寻源任务的机器人设计与防辐射研究
    2.1 引言
    2.2 移动机器人结构组成及运动学建模
        2.2.1 移动机器人本体机构组成
        2.2.2 移动平台的运动学模型
        2.2.3 移动机械臂的正运动学模型
        2.2.4 基于微动操作的逆运动学模型
    2.3 移动机器人软件控制框架研究
        2.3.1 基于ROS的遥操作软件控制框架
        2.3.2 自主行为决策软件控制框架
    2.4 移动机器人核防护加固技术
        2.4.1 机器人组件辐照损伤测试
        2.4.2 辐射屏蔽材料的选择
        2.4.3 机器人核辐射加固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稀疏测量下多点放射源预测研究
    3.1 引言
    3.2 机器人寻源问题描述及经典粒子滤波缺陷
        3.2.1 面向多峰辐射环境的寻源问题描述
        3.2.2 经典粒子滤波算法及其应用局限
    3.3 基于PSPF的多点放射源状态预测算法
        3.3.1 PSPF算法的整体预测结构
        3.3.2 多层序贯粒子群结构及峰值抑制预测
        3.3.3 重要性重采样及状态估计模块
        3.3.4 仿真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3.4 基于GAUSSIAN过程的残差在线修正算法
        3.4.1 基于高斯过程的强度残差回归方法
        3.4.2 基于残差回归的强度及位置校正策略
        3.4.3 预测尺度自适应调节策略
        3.4.4 仿真实验及结果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未知环境的放射源搜索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混合地图构建及多模探索效益研究
        4.2.1 多层次混合效益地图构建
        4.2.2 基于八叉树的几何环境构建及障碍检测
        4.2.3 几何环境的效益评价模型
        4.2.4 辐射环境的效益评价模型
    4.3 基于RRT*的多目标寻源策略及规划方法
        4.3.1 基于改进RRT*的寻源轨迹规划研究
        4.3.2 基于多源信息效益的轨迹累积评价模型
        4.3.3 耦合场多目标搜索整体算法设计及分析
    4.4 基于GAZEBO与 ROS的联合仿真及算例
        4.4.1 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
        4.4.2 未知辐射环境下的寻源算法仿真
        4.4.3 对比仿真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防辐射机器人的多源搜索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防辐射机器人寻源实验系统搭建
        5.2.1 多类型感知-决策模块的搭建
        5.2.2 基于G-M传感器的强度采集及处理
        5.2.3 基于无线网卡的强度采集及处理
    5.3 多峰耦合辐射场状态预测的实验验证
        5.3.1 实验设置
        5.3.2 PSPF算法的验证实验
        5.3.3 GP-PSPF算法对比实验
    5.4 机器人自主寻源-探索策略验证实验
        5.4.1 实验设置
        5.4.2 大范围障碍场景下的自主寻源实验
        5.4.3 杂乱障碍场景下的自主寻源实验
        5.4.4 走廊障碍场景下的自主寻源实验
        5.4.5 自主寻源实验小结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森林大火 未造成辐射相关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大火
2 未造成辐射相关风险
3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现状
    3.1 1至3号机组退役进展及安排
    3.2 4号机组退役
    3.3 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管理
        3.3.1 放射性废物管理
        3.3.2 乏燃料管理
4 隔离区现状和产业发展
    4.1 野生动物生存情况
    4.2 可再生能源发展
    4.3 旅游业发展

(4)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0.1.1 问题背景
        0.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0.2 研究现状及评述
        0.2.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0.2.2 以场所营造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0.2.3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0.2.4 该领域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1 研究目的
        0.3.2 研究意义
    0.4 研究方法
        0.4.1 文献研究
        0.4.2 多学科交叉研究
        0.4.3 实证调研
    0.5 研究框架
上篇:城市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1.城市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1.1 非物质性要素构成
        1.1.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2 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2 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呈现形式
        1.2.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1.2.2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式呈现
        1.2.3 非物质性要素的“图符”式呈现
        1.2.4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图符”式综合呈现
        1.3 本章小结
    2.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2.1.1 日常性事件
        2.1.2 周期性事件
        2.1.3 偶发性事件
        2.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动因
        2.2.1 参与事件的内部动因
        2.2.2 参与事件的外部动因
        2.2.3 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之关联
        2.3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2.4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之于空间建构的意义
        2.4.1 事件的社交意义
        2.4.2 事件的美学意义
        2.4.3 事件的规训意义
        2.4.4 事件的传承意义
        2.5 本章小结
    3.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3.1 城市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3.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3.2.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2 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3.3.1 城市意象的营造
        3.3.2 城市意象的传播
        3.4 本章小结
下篇:城市空间叙事的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
    4.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
        4.1 案例调研对象
        4.2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4.2.1 对海洋的敬畏和利用
        4.2.2 对形式和表象的重视
        4.2.3 对节庆的热爱
        4.2.4 宗教与世俗的融合
        4.2.5 展示的传统
        4.2.6 分隔与融合
        4.2.7 商人的城市
        4.3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4.3.1 日常性事件
        4.3.2 周期性事件
        4.3.3 偶发性事件
        4.4 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4.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4.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4.4.3 威尼斯本岛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4.5 本章小结
    5.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
        5.1 案例调研对象
        5.2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5.2.1 水上的生活方式
        5.2.2 黄金时代的商业辉煌
        5.2.3 地位群体的非正式界定
        5.2.4 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5.2.5 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繁荣
        5.2.6 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5.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5.3.1 日常性事件
        5.3.2 周期性事件
        5.3.3 偶发性事件
        5.4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5.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5.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5.4.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5.5 本章小结
    6.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
        6.1 案例调研对象
        6.2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6.2.1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窗口
        6.2.2 多功能经济中心
        6.2.3 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
        6.2.4 多元复合的身份认同
        6.2.5 自下而上的商业发展模式
        6.3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6.3.1 日常性事件
        6.3.2 周期性事件
        6.3.3 偶发性事件
        6.4 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6.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6.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6.4.3 上海外滩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6.5 本章小结
    7.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
        7.1 非物质性要素的提取
        7.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7.2.1 异质拼贴
        7.2.2 系统层叠
        7.2.3 图符再现
        7.2.4 意象隐喻
        7.2.5 虚拟呈现
        7.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7.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1 )日常性功能与标志性建筑设计
        2 )针对性场景设计
        3 )事件再现
        7.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1 )大众传媒介入下的城市意象“预设”
        2 )标志性图符的选取
        3 )交互式的城市意象传播
        7.4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学术成果
致谢

(5)《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裂隙岩体地下洞室开挖损伤演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裂隙岩体特性研究现状
        1.2.2 裂隙岩体地下洞室开挖损伤数值模型的研究现状
        1.2.3 裂隙岩体地下洞室应力-渗流耦合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RBSM模型的基本原理
    2.1 计算原理
    2.2 本构方程及边界条件
        2.2.1 本构方程
        2.2.2 边界条件
    2.3 界面破坏准则
    2.4 均匀分布Voronoi图的随机生成
    2.5 渐变式Voronoi网格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裂隙岩体的渗流分析
    3.1 引言
    3.2 岩体裂隙的几何参数和假设
        3.2.1 裂隙位置
        3.2.2 裂隙迹长
        3.2.3 裂隙走向
        3.2.4 裂隙开度
        3.2.5 裂隙开度与迹长的关系
    3.3 随机裂隙网络数值模拟
    3.4 与真实裂隙场结果对比
    3.5 裂隙网络稳定渗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洞室开挖卸载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4.1 地下洞室围岩特性
    4.2 洞室围岩开挖效应分析
        4.2.1 初始应力状态
        4.2.2 应力的重分布
        4.2.3 围岩变形解析解计算
    4.3 地下洞室开挖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4.3.1 洞室开挖后的位移解析解与数值模拟对比
        4.3.2 不同围压条件下的洞室开挖损伤演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各向异性对裂隙岩体洞室破坏的影响
    5.1 裂隙岩体的各向异性
        5.1.1 强度各向异性
        5.1.2 弹性各向异性
    5.2 细观参数标定
    5.3 裂隙岩体洞室数值模型构建
    5.4 裂隙岩体洞室开挖演化的模拟
        5.4.1 峰值强度条件下各向同性洞室开挖演化过程(算例1)
        5.4.2 残余强度条件下各向同性洞室开挖演化过程(算例2)
        5.4.3 强度各向异性条件下洞室开挖演化过程(算例3)
        5.4.4 强度和弹性各向异性条件下洞室开挖演化过程(算例4)
    5.5 网格依赖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洞室开挖损伤的研究
    6.1 裂隙岩体洞室水力耦合模型的构建
    6.2 无裂隙水力耦合洞室开挖破坏过程模拟
    6.3 单裂隙洞室开挖破坏过程模拟
        6.3.1 裂隙布置方式
        6.3.2 单裂隙洞室开挖演化过程
    6.4 多裂隙洞室开挖破坏过程模拟
        6.4.1 裂隙布置方式
        6.4.2 多裂隙洞室开挖演化过程
    6.5 随机裂隙洞室开挖破坏过程模拟
        6.5.1 裂隙布置方式
        6.5.2 随机裂隙洞室开挖演化过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8)核安全法草案中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核安全法(草案)中责任定义辨析与梳理
    (一)核安全和安全责任的定义辨析
    (二)《核安全法》中的安全责任梳理
二、《核安全法》中安全责任规定存在的问题
    (一)营运单位和持有单位的安全责任
    (二)核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赔偿能力及赔偿方式
    (三)核设施退役的核安全责任落实
    (四)法律责任
三、思考与建议
    (一)修改营运单位、持有单位核安全责任描述
    (二)明确核电集团和营运单位负责人的核安全责任
    (三)核损害的赔偿责任解决思路
    (四)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理立法建议
    (五)法律责任的修正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世界核电史三次严重事故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三次严重核电站事故概要回顾
    1.1 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
    1.2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3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2 吸取教训,防范事故,必须确立核安全是发展核电的生命线
    2.1 核反应堆设计建造与运营管理中的缺陷是核事故隐患
    2.2 重视人为因素,强化全员安全文化素养是防范核事故的关键
    2.3 严防核事故就务必警钟长鸣
3 进一步加强核安全以更好发展核电

(10)核电救灾机器人辐射屏蔽材料性能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核事故分类及典型核事故
    1.3 核电机器人发展状况
    1.4 核辐射射线种类及危害
    1.5 核救灾机器人辐射敏感部件
    1.6 核电救灾机器人防辐射方法
    1.7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蒙特卡罗方法与金属、合金屏蔽性能模拟研究
    2.1 前言
    2.2 模拟方法与模拟软件
    2.3 材料屏蔽性能的表征参数
    2.4 建模及计算过程
    2.5 金属材料屏蔽性能模拟研究
    2.6 钨基、钽基合金屏蔽性能研究
    2.7 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
    2.8 铅、钨弱吸收区的模拟研究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钨、镍组合及钨-镍合金的屏蔽性能模拟研究
    3.1 前言
    3.2 模型建立
    3.3 透射率计算结果
    3.4 透射能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金属粒子对复合材料屏蔽效果影响分析
    4.1 前言
    4.2 模型建立
    4.3 钨粒径大小对钨-聚乙烯屏蔽性能的影响
    4.4 钨粒子分布形式对钨-聚乙烯屏蔽性能的影响
    4.5 重复、间隔排列模型与模型C透射能谱对比研究
        4.5.1 重复排列模型与模型C透射能谱对比
        4.5.2 间隔排列模型与模型C透射能谱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奖励

四、加固切尔诺贝利“石棺”的工作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切尔诺贝利事故机组退役即将步入最后阶段[J]. 伍浩松,张焰. 国外核新闻, 2021(10)
  • [2]面向核环境的移动机器人多放射源搜索策略研究[D]. 高文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森林大火 未造成辐射相关风险[J]. 伍浩松,张焰,王政,赵宏. 国外核新闻, 2020(05)
  • [4]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D]. 戴天晨. 东南大学, 2019(01)
  • [5]《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6]乌签署切尔诺贝利石棺拆解合同[J]. 伍浩松,张焰. 国外核新闻, 2019(08)
  • [7]裂隙岩体地下洞室开挖损伤演化机理[D]. 黄帆. 南昌大学, 2018(12)
  • [8]核安全法草案中责任问题研究[D]. 李乃思. 吉林大学, 2017(08)
  • [9]世界核电史三次严重事故的反思[J]. 郑钧正. 辐射防护通讯, 2016(03)
  • [10]核电救灾机器人辐射屏蔽材料性能模拟研究[D]. 韩仲武.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加强切尔诺贝利“石棺”的工作开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