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普鲁斯特的文学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英华[1](2021)在《差异与联结:《星形广场》的互文策略》文中研究指明莫迪亚诺在其成名作《星形广场》中广泛运用互文性策略,以交错的文本为基石、以相关的作家作品为装饰建构起一座座"建筑"(小说文本)。他通过超文性戏仿使小说表现出戏谑的张力,通过与着名作家及其作品的互文实现了与犹太传统文化的对话,把抽象的文化精神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将小说文本置于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与文学语境中阅读和理解,从而实现形式创新与意义深度的高度统一。
宋敏生[2](2021)在《时间之外的隐遁者——纪德论普鲁斯特》文中研究指明纪德和普鲁斯特是法国文学天空的双子星。认识到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文学价值,纪德为法兰西评论社早前的草率拒绝而愧疚。他评论普鲁斯特的文字,展示了他对文学本质的思考。他认为普鲁斯特的文学成就源于其作品的无动机性。普鲁斯特躲进疾患的"方舟",以艺术为救赎,成为时间之外的隐遁者。
李瑞[3](2021)在《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法语文学翻译家。她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极强的个人风格,被美国文学界称为“作家的作家”。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戴维斯的短篇小说创作进行整体研究,分析其短篇小说文本在叙事层面的探索性,尤其是极简风格、反身性、实验性等特征;探讨其翻译活动与小说创作的互文性;挖掘其小说文本中的女性书写特质。论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针对戴维斯短篇小说的主要文本叙事表征:极简风格、反身性和文本实验性进行一次直入内里的分析。进一步厘清戴维斯的闪小说与美国极简主义小说之间的关系,运用罗兰·巴特的“相册”理论对戴维斯的小说创作进行重新锚定;探究戴维斯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反身性(元性质)与自我向内探寻的特征;以及对戴维斯进行的诸种文本实验及其意义进行分析。第二章着眼于戴维斯的翻译活动与其小说写作之间的互文性,指认翻译工作对戴维斯的小说语言和写作风格的影响,并具体分析莫里斯·布朗肖、马塞尔·普鲁斯特和居斯塔夫·福楼拜等翻译对象及其作品在戴维斯小说创作中的“复现”,以及他们之间的互文性“对话”。第三章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立足于埃莱娜·西苏和露丝·伊里加蕾等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探究戴维斯在短篇小说文本中选择的独特的女性写作方式。戴维斯在小说文本之间构建了一个在形象上大致统一的女性叙述者,通过碎片化的、自语的书写方式铺展开一个充斥着女性个体经验细密表达的文本集合体。戴维斯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多样性,而全方位进入这样一位作家的作品是有一定难度但却极有必要的。文章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戴维斯短篇小说创作的肌理,以期对其创作进行一次较为全面、公允的价值评判。
何晴[4](2021)在《德勒兹文学机器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德勒兹是一位“创造概念的大师”,他不仅在哲学领域开辟出自己独具一格的领地,同时影响了人文学科的诸多领域。在文学批评方面,德勒兹引入“机器”的概念,创造出独特的文学批评理论——“文学机器”。首先,德勒兹在哲学着作《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反俄狄浦斯》与《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千高原》中逐渐搭建起理论基础,随后通过对卡夫卡和普鲁斯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其次,文学机器的本质是欲望机器,欲望之流在文学作品中不断涌动,使这部文学机器得以生产与流动。文学机器思想不同于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它只指向具体的实践与操作。因此,本文从德勒兹的文学批评作品《卡夫卡——走向少数族文学》和《普鲁斯特与符号》入手,通过分析卡夫卡的书信中所体现的欲望生产与《追忆似水年华》所展现的符号生产,论述文学机器的生产性特点;通过分析卡夫卡所提出的少数文学的语言解域,以及以“生成动物”为主题的卡夫卡短篇小说中为人类指示出的逃逸线,论述文学机器的流动性特点,在结合具体文学机器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展示不同文学机器的组成成分和运作方式。最后,从对传统文学的革命和对未来文学的引领两方面论述文学机器的具体意义。文学机器思想结合了德勒兹的政治欲望理论、块茎、逃逸线、生成等诸多哲学概念,是德勒兹从哲学转向文学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为文学批评领域带来了新的范式。
季婧[5](2021)在《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文中提出理查德·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已经广为人熟知,但是对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观点,在学界未形成一致共识。罗蒂文学文化观与他的后哲学文化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的实践精神与探索,因此它也是罗蒂思想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罗蒂思想新的维度和视角,对于中国学界对文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以罗蒂文学文化观概念的释义为起点描摹出文学文化观的整体面貌,进而将文学文化观置于后哲学文化思想和新实用主义的维度进行探究。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主张摒弃哲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转向感性叙事,在历史主义的语境中,在隐喻和反讽的作用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让所有被看作一成不变的事物都具有呈现出新面目的可能性。罗蒂的文学文化观是对文学意义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审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乌托邦,也是罗蒂对在哲学之后的世界只能由文学来拯救的希望的寄托。罗蒂看重文学的人文主义功能,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主张人们能够通过想象力提升个体的敏感性以增进对他人的同情,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公平正义。绪论部分概述了罗蒂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流变情况,对罗蒂思想整体研究及对文学文化观思想的现状做出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以罗蒂文学文化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罗蒂秉持后现代的立场,这种对传统形而上学不妥协,时刻保持反思、批判和颠覆的态度让他的思想繁杂而深厚。从这些复杂的思想中抽丝剥茧,笔者分析了罗蒂的学术立场、学术方法以及学术目的,将文学文化观作为罗蒂思想的杠杆,同时指出近来文学作为一门兼具审美功能与社会意义的学科学术地位一直处于跌宕起伏之中,罗蒂能够回归传统,将救赎的道路指向文学的方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对“文学文化”概念的出现进行了追溯,首先概括了文学文化建立的三个阶段,进而分析了罗蒂“文学文化”的内涵,提出在罗蒂营造的“人文主义乌托邦”当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文化”,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种类,而相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它并不更加高级,这就明确了罗蒂对于文学的看法:既将哲学之后的希望寄托在文学身上,又并不赋予文学以超乎其他学科的特权。罗蒂所试图构建的是一个以政治代替科学,以文学代替哲学,以心理代替伦理,以生活代替理论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阐释了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罗蒂用彻底的偶然性立论,解构了传统哲学当中人心、自我、本质、普遍和必然等概念,并将其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乌托邦的依据。进而揭示了罗蒂眼中文学的价值,文学通过展现人生当中偶然的事件来描述一个偶然的世界,从而发现生活的多种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在抛弃了确定的世界本质和永恒的人性基础之后,人生仍然是有趣、可爱、值得过的,因此文学文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人生的激励。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文化,他对“想象力”做出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道德想象力”。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形式,比哲学和理论更能够直接展现出个体和种族所遭受的“残酷”,因此奥威尔和狄更斯在罗蒂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文学家擅长运用反讽的手段,不断对自己的“终极语汇”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不断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经过反讽主义者的改造,文学文化的功能得以体现,通过文学特别是小说的阅读使人们获得“自律的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和私人完美。第四章着重梳理了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的思想渊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思想并非直接脱胎于古典实用主义,而是在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和詹姆斯“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注入了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基因。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尼采和海德格尔反本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等等,都对罗蒂产生了深刻影响。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放弃了对“经验”的强调,转而投向“语言”,主张在“后哲学”的语境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最后点明了后哲学文化观的实质,它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偶然的自我认知观以及“真理即隐喻”的语言观。第五章主要对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对中国学界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行了总结。罗蒂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学界“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有效消解,但他并不提倡“亦此亦彼”彼此兼容,而是主张将对立项的区分进行消解,让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融合为一。罗蒂在文学的社会功能方面关注有余,而对文学文本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则研究不足,尽管罗蒂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文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从文学自身的领域来讲,作为与哲学、科学和宗教相平行的学科,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运作规律,罗蒂不应当对这些原有的在他看来是所谓“本质”的规律视而不见,而只是单单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抹煞了文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价值。
郑琼洁[6](2020)在《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文中认为传统概念上的插图往往作为书中的插页出现,兼具再现和解释的功能,依附于文本的插图皆具有很强的叙事目的。在插图发展的黄金时代,插图作家能够借助精彩的故事创造出极其优秀的作品,叙事性与插图创作曾经不可分离。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图像的繁荣,现当代的插图在经历了再现性、表现性、意向性、功能性等不同阶段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倾向。在这个过程中,插图的功能开始被很多其他的图像媒介所消解,叙事性在现当代的插图中逐渐缺失,插图表现也显得愈发单一。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在插图中运用不同的叙事方式能够创作出超出想象的艺术作品,通过插图的叙事能够展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刻本质,使图像能够在提供视觉满足之外,更多的作用于人们的感受与思考。本文以“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可视为多种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之间的演绎改写,首先论述了“叙事与叙事学”和“插图与叙事”的相关内容,再分别从“文学叙事”、“电影叙事”和“戏剧叙事”等不同的叙事类型中提取了大量的叙事方式,凭借改编的理念,分析了将多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转化为插图表现手法的可能,由此衍生出全新的图像叙事模式,丰富插图在视觉上的叙事表现。
袁姣[7](2020)在《《追忆似水年华》的轻逸之维》文中指出《追忆似水年华》由20世纪法国文学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创作,为世界文学增添了绚烂的光彩。本文以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七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并对其进行整体的观照,以“轻逸”作为切入口,以叙事学、美学、哲学为基础对小说进行阐释,拟从小说轻逸的文本体现、轻逸的艺术形式、轻逸的价值意义三个层次来探究,分析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一章:轻逸的文本质感。本章讨论轻逸在文本中的体现,探究小说在形象、感觉和情绪、持续变更的幻象三方面的描写所给人的轻逸的感觉,以此体现小说在美感创造方面的独特之处。第二章:轻逸的叙事建构。本章从叙事层面分析小说,回忆性的叙事建构和比喻、幽默、心理描写是《追忆似水年华》主要的写作手法,是在艺术形式层面构筑了轻逸之维的“功臣”。第三章:轻逸的价值意义。小说的轻逸具有深度的语言学、美学价值意义,它引领人们脱离繁杂的世俗生活、回归生命的本真,它脱胎于重,但有着深厚的现实根基,不致于陷入虚无,是对人生的重负和虚无之感的双重抵抗。
黄金[8](2020)在《“无言”和“言无” ——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作者之死”研究》文中指出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Molloy)、《马龙之死》(Malone Dies)和《无法称呼的人》(The Unnamable)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美学思想,代表了他小说的最高成就。三部曲的主人公莫洛伊、莫朗、马龙和无名者都是以“作者”的形象出现的,小说主要探讨了他们在后现代语境下面临的主体认同、身体遭遇和语言表达的问题,他们既失去了言说的主体性,又无言说的具体所指,贝克特从主体、身体和语言三个层面解构了四个主人公的“作者”形象,展现了一幅“无言”和“言无”的“作者之死”图景。首先是身体,身体作为主体和语言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基本要素。但是三部曲主人公的身体都是残缺或变形的,莫洛伊和莫朗腿部残疾,感官也出现问题;马龙则是年迈濒死;无法称呼的人没有一个具体的身体形象。对身体的解构使得小说在现实层面实现了“作者之死”的预言。同时,在《莫洛伊》和《马龙之死》中,莫洛伊和莫朗,马龙的身体都是被权力控制的身体,他们的身体被监督和规训着,因而也丧失了他们作为“作者”的独立自主性。其次是作为“无言”的主体,尽管他们以一个“写作者”的身份呈现在小说中,但同时他们的身份是不确定的,主要体现在名字的随意变更,主体与客体、叙述者与被叙述者界限的混淆。身份的迷失促使他们在现实和写作中寻找确定的自我,但追寻的过程也以失败告终,最后,四个主人公的主体以一个混沌的意识状态呈现在文本中,无可捉摸。最后是作为“言无”的表达,小说主人公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他们又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表达困境,这一表达困境基于语言与现实的断裂。他们意识到语言对表达自我和反映现实的无能为力,因此,只能以充满重复、悖论的语言进行叙事游戏,言语无所指而又不得不言语,最后叙述者在不断的怀疑和否定中消解了自身的存在,语言也就变成了一个飘忽不定的能指声音。贝克特的这一写法在哲学上深受笛卡尔和毛特纳的影响,在文学上则传承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的衣钵,同时,他的“作者之死”的书写也影响了许多后现代关于主体解构的理论。虽然在对形而上的人的解构以及后现代理论的预设上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了“无言”和“言无”,使他走向了一个极端,因而难免带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如何重建“作者”作为人的生命主体,解决“无言”和“言无”的困境,主体间性思想和诗性的语言表达或许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郁莹[9](2020)在《中西叙事理论中的作者观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作者是文学活动的起点,在文学研究中占据着不言自明的重要地位。身处中西文化互相渗透与激荡的时代,对中西叙事理论中的作者观念进行比较研究,不但有利于把握概念内涵的差异,明辨中西叙事传统各自的特质所在,更能深化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知了解。本文以“关键词”为研究方式,考察了中西叙事理论中的作者观念,主要从地位、功能及与文本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探究。首先,从作者身处的地位来看,西方作者的地位呈现出游移的状态,并随着不同时期文学的发展状况而变化;中国作者的地位则相对恒定,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功能始终被强调突出。其次,从作者承担的功能来看,西方的作者往往扮演叙事形态的探索者角色,在叙事思维、策略等方面始终保持着创新意识;中国的作者则大多为伦理道德的教化者,他们运用不同叙事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对伦理和情理的导引功能,发挥文学对读者的教化作用。最后,在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方面,西方作者与中国作者分别呈现出了“隔”与“不隔”两种状态。西方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是伴随着读者的认知程度而变化,作者意识与文本意图从同一走向了分化,两者的关系在对“隐含作者”的探讨中得到最为具体的体现;中国作者自古以来便强调“文如其人”,文本不仅是作者思想的体现,也是其才性与品质的映照,将作“人”与“文”割裂开来加以看待,并未成为中国叙事理论观念中的主流。
张明[10](2020)在《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空间的角度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进行诠释和解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三个原因:(1)空间既是文学叙事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构成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要素。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基本要素,它在很长的时期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早期的叙事学理论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空间理论,有关空间问题的讨论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分散在其他相关课题之中。传统的研究,不论是文学理论还是批评,都将时间视为比空间更重要的因素,极少有关于文学空间的专门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文学的空间形式被单独提出,现代文学叙事空间的研究出现日趋高涨的热潮。因此,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值得重视且大有可为的课题。(2)现代主义小说内部发生了空间转向。传统的文学更加注重叙事的逻辑关系,注重表现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场景、环境等空间因素处于从属的位置。而现代主义小说则不仅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线索,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逻辑,拥有一种新的时空形式。空间问题在现代主义小说中不是一个边缘问题,而是叙事的核心问题。当前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空间的研究丰富但散乱,局部的研究较充分,而总体的研究则略显不足。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是必要且缺乏的。(3)后现代地理学开拓了空间理论的视域和边界,同时激发了文学空间问题研究的热潮。20世纪60年代之后,以列斐伏尔的生产空间理论、索雅的地理空间理论、福柯的权力空间理论等为代表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对人文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丰富了空间理论的内涵,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内部形成了大局面的空间转向。空间问题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学术话题。因此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研究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是现代主义小说内部空间问题的凸显,另一方面是理论的繁杂。如何从文学现象本身出发来解读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形式、特征和关系是一个重要且值得回应的问题。现代主义小说是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通过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能够透视现代文学的发展特点。空间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要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长期未受重视,却在最近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热点话题。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凸显的原因是什么?现代主义小说空间的形式其内在的逻辑是什么?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并不十分充分。当前学界对文学的空间问题研究受到了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激发,文学的空间问题研究呈现为多种样态,但由于一部分研究过于注重理论对于现象的阐发,使得文学空间本身的文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文学的空间现象本身出发,来探讨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同时将现代主义小说置于西方文学史的坐标系中,从空间的角度审视现代主义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分野以及文学形式变革在空间问题上的体现,阐明现代主义小说空间形式及诸要素空间关系的内在逻辑。绪论部分从价值定位、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三个部分介绍了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指出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对传统小说在美学、技巧、风格、思想等诸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颠覆。现代主义小说在情节、场景、人物、语言、叙事等各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先锋性和实验特征,这些先锋与实验特征进而催生了新的文艺批评模式和话语。空间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得以凸显。正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空间概念的整理”:通过对欧洲历史上的空间概念演变的梳理和评价,辨析当前的几种主要空间理论并对空间问题进行引申和评述,进而提出西方历史上空间理论的三个阶段:“局域性”“非几何化”的空间观;“背景化”“几何化”“无限化”的空间观;“主-客”相融合和统一空间观。并指出后者对于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空间现象有着更为深刻、更为本质的理解。这一类理论认为空间既不是一种纯粹和抽象的形式,也不是一种自足、孤立的客观对象,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主体在通过自身的活动组建并生产着空间,而空间也在这种活动中对主体产生影响。第二章“文学的空间”:探讨更为具体的文学的空间,意图对文学的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而指出文学空间形成的基础和文学空间的特点。提出意象是文学空间最基本的要素,文学空间的形成建立在现实空间体验的基础之上。文学作为一种承续性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产生一种空间式的审美效果,乃是一种视域融合的结果,因此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具有同质性,文学的空间也和现实空间一样,具有身体性,其与人物及叙述主体的意识与行动具有密切的关联。第三章“现代主义文学与‘空间转向’”:分别从理论和现象角度审视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空间转向,进而提出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形式有其自身的演进逻辑,现代小说空间转向与空间观念的转变有着深层的联系。就现代主义小说内部而言,空间问题的提出与讨论既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局面的“空间转向”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疏离,又与其形成了某种对话和联动:它一方面受到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第四章“从荷马到乔伊斯——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流变”:对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问题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将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类型区分为三个阶段,并指出文学的空间问题与空间概念的发展的呼应关系。提出空间问题的凸显与20世纪初反理性思潮有密切的联系,其背后反映了一种价值观的革新。第五、六、七、八章是对几部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小说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小说的空间问题做出具体的解答,对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卡夫卡等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分析小说作品中的空间问题和空间现象。第九章“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及人物的关系”:根据个案的分析,总结现代主义小说中空间与时间、空间与人物的关系特点。指出现代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文学原有的时空特点在人物、时间、空间三者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现代主义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破了原有的均衡与统一,呈现出多元形态;人物与空间处于一种更为紧密的主客交融之中,人物思想和意识弥散在空间之中,空间反应着主体的情感和思维,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组建着空间,空间处于一种不断生成的状态中。结语部分从“生成”与“隐喻”两个方面总结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逻辑,在本体论层面评价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特点,并指出这些特征背后所隐藏的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
二、试论普鲁斯特的文学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普鲁斯特的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差异与联结:《星形广场》的互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 语 |
一、差异与派生:超文性戏仿 |
(一)对普鲁斯特玩味式戏仿 |
(二)对塞利纳的反讽式戏仿 |
二、对话与联结:与犹太传统文化的互文 |
(一)通过对萨特的回应实现与犹太文化的对话 |
(二)通过老鼠意象实现与犹太民族生存焦虑的互文 |
三、生存与解困:与永世流浪的犹太人形象互文 |
结 语 |
(2)时间之外的隐遁者——纪德论普鲁斯特(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青年普鲁斯特:“公子哥”或“荣耀流芳”的作家 |
二《追忆》:“魔幻森林”与“极乐湖” |
三写作中的普鲁斯特:疾病“方舟”里的隐遁者 |
四结语 |
(3)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莉迪亚·戴维斯文本短篇小说叙事的探索性 |
第一节 闪小说与片段缝合 |
第二节 反身性与内在探寻 |
第三节 实验性与逻辑游戏 |
第二章 莉迪亚·戴维斯翻译活动与小说创作的互文性 |
第一节 作为译者和作者:互文与转换 |
第二节 作为作者的译者:翻译与对话 |
第三节 作为译者的作者:挪用与改写 |
第三章 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文本的女性书写特质 |
第一节 文本叙述者的身份建构 |
第二节 女性个体经验的细密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创作年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德勒兹文学机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难点、重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从德勒兹“机器”到“文学机器” |
第一节 “机器”概念的发展流变 |
一、“机器”滥觞 |
二、德勒兹“文学机器”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第二节 德勒兹“机器”的本质:欲望机器 |
一、传统精神分析中的欲望 |
二、欲望的生产与解域 |
三、反机械论与反有机论 |
四、欲望机器的运作方式:切割 |
第三节 机器的分支:文学机器 |
一、从欲望机器到文学机器 |
二、文学机器的特点 |
第二章 欲望与符号:文学机器的生产性 |
第一节 卡夫卡作品中的欲望生产 |
一、欲望的两种状态 |
二、卡夫卡作品中的反俄狄浦斯 |
三、书信与双重主体 |
第二节 普鲁斯特作品中的符号生产 |
一、四种符号世界与时间 |
二、普鲁斯特文学机器的构成 |
第三章 少数文学与逃逸线:文学机器的流动性 |
第一节 少数文学:卡夫卡的语言解域 |
一、卡夫卡与少数文学 |
二、少数文学的特点 |
三、生成少数语言的途径 |
第二节 生成动物:卡夫卡短篇小说中的逃逸线 |
一、何为“生成动物” |
二、卡夫卡短篇小说与生成动物 |
三、动物之变与逃逸线 |
第四章 文学机器的诗学意义 |
第一节 颠覆传统:文学机器的革命性 |
一、批判现实主义 |
二、树立文学功能观 |
第二节 迎接未来:文学机器的创新性 |
一、迎接文学数字化嬗变 |
二、后现代空间到赛博空间的转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生平经历 |
二、思想流变 |
三、研究综述 |
(一)罗蒂思想研究现状 |
(二)罗蒂文学文化观研究现状 |
四、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罗蒂的文学文化观释义 |
一、文学文化的演进——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
二、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与救赎真理相呼应 |
三、文学文化的双重含义——以人文主义乌托邦为视角 |
四、文学文化中的文学批评——从黑格尔到反讽主义者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 |
一、以偶然性为基础 |
(一)语言的偶然性 |
(二)自我的偶然性 |
(三)自由社会的偶然性 |
二、以想象力为立足点 |
(一)何谓想象力 |
(二)想象力的三维界定 |
三、以反讽为重要手段 |
(一)反讽主义者与形而上学家 |
(二)反讽主义的两种典型 |
四、在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 |
(一)以文学阅读巩固自律的自我 |
(二)以小说阅读代替宗教崇拜 |
(三)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平等对话 |
五、在道德伦理中实现社会团结 |
(一)特里林的道德现实主义 |
(二)罗蒂与玛莎·努斯鲍姆 |
(三)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罗蒂文学文化的时代之维——新实用主义 |
一、对古典实用主义承续与“反叛” |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来源 |
(二)杜威和詹姆斯的启示 |
(三)古典实用主义的式微与蜕变 |
二、后现代转向与欧陆思想的影响 |
(一)与尼采权力意志的勾连 |
(二)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强误读 |
(三)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寻找灵感 |
三、语言学转向与英美分析哲学的冲击 |
(一)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契合 |
(二)继承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 |
(三)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的同构 |
四、新实用主义中的文化立场 |
(一)在种族中心主义者与“文化左派”之间 |
(二)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文学文化观的价值 |
一、化解“非此即彼”的定势思维 |
二、承袭人文主义的批判智慧 |
三、区分公共和私人领域 |
四、罗蒂文学文化观的问题与局限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叙事与叙事学 |
第一节 叙事:叙与事的框架搭建 |
一、叙事构成基础 |
二、传统与非传统 |
三、虚构与非虚构 |
第二节 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理论 |
一、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 |
二、后经典——后结构主义叙事学 |
第三节 故事构成:叙事结构的解析 |
一、构成一——叙述视角 |
二、构成二——情节结构 |
三、构成三——人物塑造 |
四、构成四——叙事时空 |
第四节 改编:叙事演绎与媒介改写 |
一、叙事类型、叙事形态、叙事媒介 |
二、改编理念下的演绎改写 |
三、文学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
四、电影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
五、戏剧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插图与叙事 |
第一节 插图类型与表现形态 |
一、书中之图 |
二、书外之图 |
三、插图体绘画 |
四、多元之图 |
第二节 通向现实之窗:再现性叙事手法 |
一、空间上的维度转换 |
二、时间上的叙事延续 |
第三节 写实观的转向:表现性叙事手法 |
一、叙事性空间和时间的突破 |
二、装饰性和平面化的倾向 |
第四节 由外部到内部:意向性叙事手法 |
一、外部——绘画观点的彻底变革 |
二、内部——个人幻想和现实融合 |
第五节 走向多元之际:功能性叙事手法 |
一、改写与引用——观念上的叙事 |
二、组合与拼接——多素材的叙事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文学流派的叙事手法与插图表现 |
第一节 文学:文本叙事的特色体系 |
一、古代与中世纪的文学 |
二、十六至十九世纪的文学 |
三、二十世纪后的文学发展 |
第二节 意识流小说的叙事 |
一、意识流小说综述 |
二、主观真实论:自我认知向外界投射 |
三、不连贯时空:现在时间与记忆重叠 |
四、叙述的语调:有机整体的语言风格 |
五、拆分与重组:作家碎片式创作方法 |
第三节 新小说派的叙事 |
一、新小说派综述 |
二、反巴尔扎克:抽离情感的直接描述 |
三、物件与环境:重复意象与封闭时空 |
四、万花筒形态:电影小说的摹写模式 |
五、严密的结构:小说嵌套与绘画叙事 |
第四节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 |
一、魔幻现实主义综述 |
二、吸收与改写:为写作而写作的模仿 |
三、魔幻的置入:现实基调与虚构融合 |
四、环状式循环:首尾相接的轮回宿命 |
五、真实的传达:确切的在场叙述模式 |
本章小结 |
一、结论与分析 |
二、创作实例:“爱丽尔”系列插图 |
第四章 电影语言的叙述方式和插图表现 |
第一节 电影:影像叙事的技术性表现 |
一、早期摄影发展与电影技术 |
二、形式主义的剪辑与蒙太奇 |
三、现实主义的回归与长镜头 |
第二节 剧本构成的叙事力 |
一、剧本叙事与故事结构 |
二、结构一:时空交错式 |
三、结构二:多层套嵌式 |
四、结构三:视角分段式 |
五、结构四:环形叙述式 |
第三节 蒙太奇的碎片形态 |
一、蒙太奇与剪辑组接 |
二、图形匹配:镜头的拼接效应 |
三、节奏控制:时间段落的串连 |
四、空间切片:连接与拆解可能 |
五、情感联系:特定视点的组接 |
六、蒙太奇的转场 |
第四节 长镜头的连续组织 |
一、长镜头与场面调动 |
二、四维空间:镜头的透视力量 |
三、轴线关系:运动方向与位置 |
四、双重距离:视觉和心理连接 |
本章小结 |
一、结论与分析 |
二、创作实例:“轨迹”系列 |
第五章 戏剧艺术的形式语言与插图表现 |
第一节 戏剧:演绎叙事的地域性发展 |
一、西方传统戏剧的发源与延续 |
二、东方传统戏剧的发源与延续 |
三、现当代戏剧的全球化发展 |
第二节 剧场演绎结构与互动 |
一、作为剧场的整体视角 |
二、场所构造:舞台环绕与观看切面 |
三、三维布景:构图和错觉的人造性 |
四、特殊装置:意象置入和信息传达 |
五、氛围聚焦:灯光过滤与投影叠加 |
第三节 演员内部的知觉体验 |
一、作为演员的戏内视角 |
二、形体动作:哑剧姿态的衍生启发 |
三、放大细节:身体局部的叙事表现 |
四、移动轨迹:视觉效果的立体呈现 |
五、角色还原:服化与整体质感设计 |
第四节 观众外部的视角控制 |
一、作为观众的戏外视角 |
二、时间机制:分幕情节的推演设计 |
三、空间分割:区域构造与转换模式 |
四、审美距离:观察下的想象与幻觉 |
五、观演关系:集体体验的化学反应 |
本章小结 |
一、结论与分析 |
二、创作实例:“虚构集”系列插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追忆似水年华》的轻逸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导言 |
“轻逸”的内涵 |
第一章 轻逸的文本质感 |
第一节 轻逸的形象 |
第二节 感觉与情绪的细小微粒 |
第三节 持续变更的幻象 |
第二章 轻逸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记忆之轻与现实之重 |
一、反刍对象后的澄明 |
二、纵横双向的减负 |
第二节 轻逸灵动的表达方式 |
一、喻指与实像的张力 |
二、幽默的轻松瓦解沉重 |
三、心理景象的原子化 |
第三章 轻逸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唤醒生命的本真 |
第二节 对生活重负的反作用力 |
第三节 由虚无进入存在 |
一、通往过去的密道 |
二、爱与美的芬芳留存 |
三、时间催生的主观意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无言”和“言无” ——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作者之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贝克特及其三部曲简介 |
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3.研究的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
第1章 身体存在的苦难与消亡 |
1.1 身体与主体、语言的有机统一 |
1.2 残缺与变形的身体 |
1.3 被权力控制的身体 |
第2章 “无言”——表达主体的退化与空无 |
2.1 身份的迷失 |
2.2 自我追寻的失败 |
2.3 混沌的意识 |
第3章 “言无”——表达对象的悖论与游戏 |
3.1 语言与现实 |
3.2 重复与悖论式的语言游戏 |
3.3 表达的困境 |
第4章 三部曲中“作者之死”的后现代诗学之路 |
4.1 创作之源与“作者之死”的理论背景 |
4.2 “作者之死”的意义 |
4.3 “作者之死”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9)中西叙事理论中的作者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1.关于研究对象 |
2.关于研究意义 |
一、游移与恒定:作者的地位认知比较 |
(一)西方:多重身份的游移不定 |
1.从代神立言的传达者到摆脱神意的创造者 |
2.自我的表现者与现实情状的记录者 |
3.死亡的作者与被建构的作者 |
(二)中国:功能相对恒定的作者 |
1.从“制规立则”者到“述而不作”者 |
2.立言意识萌生的作者 |
二、探索与导引:作者的功能认知比较 |
(一)西方:叙事艺术的探索者 |
1.作为生活的记录者 |
2.作为学科融通的跨界者 |
3.作为内心意识的呈递者 |
(二)中国:理与情的导引者 |
1.作为伦理导引的作者 |
2.作为情理导引的作者 |
三、“隔”与“不隔”:作者与文本的关系认知比较 |
(一)西方:与文本相“隔”的作者 |
(二)中国:与文本“不隔”的作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价值定位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空间概念的整理 |
第一节 古希腊至近代欧洲空间概念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对近代以来几种主要空间观念的辨析 |
第三节 空间问题的引申 |
第二章 文学的空间 |
第一节 文学意象的空间性 |
第二节 多重意象的视域融合 |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身体性 |
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与“空间转向” |
第一节 文学研究空间转向的“理论”陷阱 |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的内在逻辑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空间转向的美学解读 |
第四章 从荷马到乔伊斯——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流变 |
第一节 古典式的空间 |
第二节 近代与早期现代文学的空间 |
第三节 现代主义空间 |
第五章 逝去的空间:《追忆似水年华》的空间解读 |
第一节 内心化的空间 |
第二节 衍生的空间 |
第三节 聚合的空间 |
第六章 混乱宇宙:《尤利西斯》的空间特点分析 |
第一节 陌生化的空间 |
第二节 碎片化的空间 |
第三节 主观化的空间 |
第七章 心与物的交融:伍尔夫小说的空间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互动 |
第二节 意象的空间内涵 |
第三节 意义关联的空间 |
第八章 为空间立法:卡夫卡小说的空间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现实与幻想的双重空间——以《一次战斗纪实》为例 |
第二节 难以跨越的空间——以《城堡》为例 |
第三节 自我的迷宫——以《地洞》为例 |
第九章 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及人物的关系 |
第一节 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主义小说空间与人物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普鲁斯特的文学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差异与联结:《星形广场》的互文策略[J]. 李英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时间之外的隐遁者——纪德论普鲁斯特[J]. 宋敏生. 人文新视野, 2021(01)
- [3]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研究[D]. 李瑞.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德勒兹文学机器思想研究[D]. 何晴.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D]. 季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D]. 郑琼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7]《追忆似水年华》的轻逸之维[D]. 袁姣. 青岛大学, 2020(02)
- [8]“无言”和“言无” ——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作者之死”研究[D]. 黄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9]中西叙事理论中的作者观比较研究[D]. 郁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10]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D]. 张明.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