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种分类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敏,曹凯,张子俊,王乐滢,韦振宇,梁庆丰[1](2022)在《近40年我国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变化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我国近40年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 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5个数据库。研究现场限定为以医院为基础, 人群不限, 文献发表时间为1980—2020年, 文献研究设计类型为横断面研究, 文献中英文不限。2名研究人员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检索、数据提取及参考针对"率"的方法学评分系统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Q检验和I2检验评估纳入文献的异质性, 并依据异质性决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率指标完成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篇原始研究文献, 共计50 046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入组。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 细菌性角膜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8%(95%CI:0.24~0.32)。培养阳性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占比分别为57%(95%CI:0.52~0.62)和32%(95%CI:0.28~0.37), 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球菌占比分别为8%(95%CI:0.06~0.10)和1%(95%CI:0.01~0.02)。近40年间, 我国细菌性角膜炎中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呈上升趋势, 革兰阴性杆菌比例逐渐下降。其中,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例最高, 占23%(95%CI:0.17~0.30), 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8%(95%CI:0.14~0.23)、肺炎链球菌占8%(95%CI:0.06~0.1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95%CI:0.04~0.08)、棒状杆菌占4%(95%CI:0.03~0.07)以及大肠杆菌占4%(95%CI:0.02~0.06)。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 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最敏感, 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最敏感。结论近40年间我国细菌性角膜炎中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呈上升趋势, 革兰阴性杆菌比例逐渐下降。目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我国细菌性角膜炎感染常见的致病菌, 各种菌属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均有下降趋势, 应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正确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吕丽霞[2](2021)在《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抗菌素、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病原学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将收集的所有标本分为两组,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的标本记作第1组,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的标本则记作第2组。结果:(1)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共送检2596份标本,两组细菌病原学阳性检出率比较,第2组阳性标本率较第1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P=0.001)。(2)菌种分布中革兰氏阴性菌(351株,89.31%)所占比例最大。两组对比,各细菌阳性分离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3)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72.26%),其次为血液、泌尿道,分别占9.67%、5.09%。两组对比,第2组中段尿分离率较第1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6,P<0.001),第2组腹水分离率较第1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余标本分离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4)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7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在38.71%~42.11%之间,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克肟耐药率均>90%。两组耐药情况对比,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49,P<0.001),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67,P<0.05),对粘菌素耐药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呋辛酯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90%,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60%。两组对比,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呋辛(P=0.009)、左氧氟沙星(χ2=10.940,P=0.001)耐药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复方新诺明(P=0.001)、氨曲南(χ2=5.494,P=0.019)、阿米卡星(χ2=6.537,P=0.011)、替加环素(P=0.047)耐药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粘质沙雷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耐药率均达100.00%。两组粘质沙雷菌的耐药率变化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酯耐药率均为100.00%,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20%。两组对比,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P=0.043)、复方新诺明(P=0.001)耐药率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为100%。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零。结论:(1)该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排名前6位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粘质沙雷菌。(2)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粘质沙雷菌均是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现象较严重,控制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继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尽早行标本病原学检测,从而根据药敏结果及早针对性使用抗生素,遏制感染进展。
陶兴罡[3](2021)在《上海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及其毒力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调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S O M)病原学的近阶段变化。2、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S O M)病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3、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方法: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S O M)的病原学鉴定:收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把培养阳性菌株置于梅里埃VITEC-Compact仪器鉴定。2、将所有鉴定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方案参考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C A R SS网)、药敏试验执行标准为CLSIM 100-29。3、毒力基因检测:采用P C R方法对经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携带的毒力基因进行分别检测。结果: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检出率为79.89°%。按照检出率的比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94°%,50/167)、丝状真菌(20.36%,3 4/1 6 7)、铜绿假单胞菌(7.19%,1 2/1 6 7)。2、病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显示: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77.7 8%)。革兰氏阴性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2 2.7 3%)。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中,H L a基因检出率最高,达100°%。铜绿假单胞囷的毒力基因中,T o x A的检出率最高,达100%。结论: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谱,与多年前致病菌比例己完全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多,真菌的检出比例增高,有2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也不在少数。2、未发现年龄与性别对C S O M的致病菌的分布有影响。3、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远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标准,应当暂停针对性的临床应用。红霉素和氨苄西林,应该向临床医务人员通报预警信息。革兰氏阴性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虽未达到用药预警,但仍需注意。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H L a基因和铜绿假单胞菌的T o x A基因检出率非常高,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5、定期总结本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的动态变化特征,作为科学依据,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为进一步推动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治疗,具有重大的医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孙世意[4](2021)在《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中葡萄球菌属耐药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性研究》文中指出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TI)是医院最常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还常伴有流感及流感样疾病的发生。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呼吸道感染成为了全球性问题。呼吸道最初被认为是无菌的,但是随着研究的发现,呼吸道中存在大量定植的共生微生物,且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人类处于正常生理状态时,呼吸道中的共生菌相互制约使其维持在某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对于新生儿,这种稳态受生产方式、喂养类型、抗生素等的影响,但是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引起呼吸道微生物的紊乱,进而诱发呼吸道感染等相关疾病。目前,临床上针对呼吸道感染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由于抗生素的长时间、不合理使用及滥用,导致一系列耐药菌的产生,使感染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和社会经济的负担。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对于治疗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能够减少耐药甚至死亡的发生。因此对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耐药菌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课题旨在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感染患者与非呼吸道感染人群下呼吸道中微生物的组成比较规律;从中分离培养病原菌,并挑选部分分离得到的葡萄球菌以探究其耐药性,明确耐药性分布。并对其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利用共培养的手段探究耐药基因的转移。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本实验选取21名新生儿,包括19名呼吸道感染新生儿患者和2名非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对其粪便及气管分泌物进行采集,基于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分析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本实验检测到在门的水平上以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Actinobacteria门为优势门。而在属的水平上看,各患者之间细菌属的分布差异较大。在所有粪便样本中,患病新生儿粪便样品显示主要属为Enterococcus和Achromobacter,其次是Lactobacillus和Pantoea;在所有气管分泌物样品中主要属为Achromobacter和Streptococcus,其次是为Pseudomonas、Rothia和Staphylococcus。通过分离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样品中分离培养得到116株分离株,其中包括53株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1株Staphylococcus aureus、4株Staphylococcus cohnii、9株Staphylococcus hominis、14株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1株Staphylococcus caprae、1株Staphylococcus warneri/pasteuri、2株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15株Streptococcus salivarius和3株Moraxella osloensis、10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Micrococcus yunnanensis和1株Micrococcus luteus。利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对挑选出的83株葡萄球菌分离株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83株葡萄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84.34%;其次是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57.83%;其它耐药率分别为:苯唑西林(8.43%),环丙沙星(13.00%),万古霉素(4.82%),氧氟沙星(14.46%),氯霉素(43.37%),卡那霉(38.85%)素,盐酸克林霉素(14.46%),头孢唑林(16.87%),利福平(8.43%)。挑选出77株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grl A耐药基因阳性检出率是最高的,其检出率为51.95%;其次是acc(6’)/aph(2’’)基因,其阳性检出率为(31.17%)。其它耐药基因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gyr A阳性检出率,为27.27%、mec A基因阳性率为(23.88%)、nor A基因阳性率为(16.88%)、erm C基因阳性率为(16.88%)。fem A(9.09%),erm A(7.79%)。但在这些分离株中并未检测出Van A和Van B基因。本实验还利用共培养的方法探究耐药基因的转移情况,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可以通过共培养的方式将耐药基因水平转移到同属葡萄球菌如科氏葡萄球菌细胞内,还可以水平转移至不同属如植物乳杆菌细胞内。
屈云[5](2021)在《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会出现产奶量下降,产出的牛乳质量下降,奶牛身体还会出现发烧、体重下降的情况,严重的病例还会引起奶牛的死亡。奶牛乳房炎常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一直制约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最常见的奶牛乳房炎病因是微生物感染,特别是葡萄球菌,一旦奶牛乳腺被病原菌感染会非常难治愈,且还可能出现交叉传染情况,给牧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还是依靠抗生素,由于兽药残留严重和耐药菌株的出现等问题,学者们正在积极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乳房炎奶牛乳汁、乳头、皮毛等部位,及牛圈、挤奶车间等环境进行样品进行采集。分离鉴定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并挑选具有代表性且最难治愈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然后利用其作为宿主菌,从奶牛养殖环境中分离出裂解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并深入探究噬菌体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菌能力和生物学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奶牛牧场共采集样品1000份,分离出细菌494株,总分离率为49.40%。分离菌株经过16S r DNA测序鉴定包括13种类别细菌,包括: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海氏肠球菌、棒状杆菌、克雷伯氏菌、浅绿气球菌、猪粪细菌、尿链球菌、格氏乳杆菌,其中葡萄球菌属又包括18个不同的种。(2)从上述葡萄球菌属中进一步鉴定出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所有分离菌株都携带有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共检出13种肠毒素基因、5种其他毒力基因、2种耐消毒剂基因和12种耐药基因。传统肠毒素只检测出sec,携带率为56.25%,12种新型肠毒素携带率在12.50%和87.50%之间;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nuc基因,携带率为75.00%,其中6株携带mec A基因(37.50%),所有nuc阳性菌株都同时携带hlα、hlβ基因(75.00%),tsst-1携带率为(68.75%),eta携带率为(12.50%);5种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结果中,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携带qac A/B及qac G基因(62.50%);共检出12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其中grl A携带率最高(87.50%),van A和msr A检出率最低(6.25%),其余耐药基因携带率在12.50%~81.25%之间。(3)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9种抗生素药物表现出耐受性,50.00%菌株为多重耐药菌(3-15耐),耐药谱最广达到15耐,12耐及以上菌株有6株。菌株对替考拉宁耐受性最强(75.00%),其次为青霉素(50.00%),也表现出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甲氧苄啶、诺氟沙星等其他抗生素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菌株对头孢他啶、苯唑西林、链霉素有不同大小的中介和敏感率,没有菌株表现出对以上三种抗生素耐受;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为宿主筛选得到一株肌尾科裂解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命名为SP-Cm Sa-11),其效价为:7.6×109PFU/m L;最佳MOI为:0.1;潜伏期为:60 min,爆发期为:40 min;裂解量约为:130 PFU/cell。该噬菌体的裂解谱包括13株乳房炎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人源MRSA、1株木糖葡萄球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粪肠球菌。p H耐受范围为4.0-10.0;在40℃温度下可以正常存活,50℃生长受到一定抑制,可以在60℃存活40min,70℃存活20 min;对氯仿及紫外不敏感。(5)SP-Cm Sa-11在LB培养基及巴氏杀菌乳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抑菌效果,在LB培养基中SP-Cm Sa-11可以在4小时左右完全裂解培养基质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巴氏杀菌乳中,相比于不加噬菌体的只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对照组,可以使巴氏灭菌乳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浓度降低106CFU/m L,持续抑菌时间可以达到36 h。
黄静[6](2021)在《基于单中心10年队列的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药性变化情况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改进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治疗经验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长期随访且资料完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收集所有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腹透液致病菌、抗生素耐药情况及治疗转归;(2)按照腹膜炎发生年段分为前5年组(2010-2014年)与后5年组(2015-2019年),对比分析两个时间段的腹膜炎发生率、细菌培养阳性率、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治疗转归。结果(1)共纳入382例腹膜炎患者,共发生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564例次,前5年组231例,后5年组333例。腹膜炎发生率的总体情况:在2010年至2019年期间,腹膜炎平均发病率为0.134次/病人年(1/89.75次·病人月)。整体腹膜炎发病率表现为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0.183次/病人年(1/65.7次·病人月)下降到2019年的0.103次/病人年(1/116.7次·病人月),并以较低水平趋于稳定。(2)致病菌谱分布:2010-2019年564例次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中100%行细菌培养,其中革兰氏阳性菌腹膜炎283例次(63.88%),革兰氏阴性菌腹膜炎145例次(32.73%),真菌性腹膜炎8例次(1.81%),混合感染7例次(1.58%),培养阴性腹膜炎121例次(21.45%)。前5年与后5年组培养阴性率分别为24.24%,19.52%(P=0.179),革兰氏阳性菌比例分别为65.14%、63.06%(P=0.655),革兰氏阴性菌致病率分别为31.43%、33.58%(P=0.637),其中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从14.86%显着升高至21.27%(P=0.030),其他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假单胞菌属等)及真菌、混合菌变化均无明显差异。(3)耐药性分析:2010-2019年期间,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替考拉宁、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均为0;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1.28%、66.23%、66.00%。与前5年组相比,后5年组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显着上升(54.39%VS78.26%,P=0.001),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由23.91%、29.82%、15.52%、8.70%上升至28.57%、33.64%、18.42%、13.33%,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2010-2019年期间,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分别为0%、0.76%、1.72%、3.28%;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高,均大于50%。与前5年组相比,后5年组革兰氏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显着上升(18.6%VS39.73%,P=0.018;21.62%VS41.02%,P=0.041),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率分别由12%、29.03%、30.23%、31.25%上升至19.28%、34.88%、45.21%、44.74%,但未有显着性差异。(4)治疗转归分析:2010-2019年腹膜炎总治愈率为90.6%,腹膜炎相关死亡率为4.26%,腹膜炎导致的技术失败率为5.14%。与前5年组相比,后5年组腹膜炎治愈率略上升(89.18%VS91.59%,P=0.334),腹膜炎相关死亡率下降(5.63%VS3.30%,P=0.205),技术失败率相近(5.19%VS5.11%,P=0.962)。结论(1)2010-2019年期间,我中心腹膜炎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并以较低水平趋于稳定,培养阴性率降低,但未达ISPD指南标准。(2)我中心仍以革兰氏阳性菌最常见,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常见菌种,其次为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菌种,且所占比例显着上升。(3)与前5年组相比,后5年组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革兰阳性菌属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耐药率上升,革兰阴性菌属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耐药率上升。(4)2010-2019年,我中心多数以一代头孢联合三代头孢作为经验性治疗方案,总体治愈率达到90.60%。与前5年组相比,后5年组腹膜炎治愈率略升高、退出率略下降,在各菌种治疗转归上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结果。
刘健康[7](2021)在《慢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培养与药敏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为探究分析新疆地区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腔鼻窦病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旨在为新疆地区CRS患者在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了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地区住院的184例CRS患者,在鼻内镜下,使用无菌棉拭子获取上颌窦口附近或中鼻道内的粘脓性分泌物后,立即常温下送检验科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分离和药敏鉴定。结果:共培养出细菌151株,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0.32%,革兰阳性菌占比77.48%,以表皮葡萄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革兰阴性菌占比18.54%,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较多见。药敏实验提示革兰阳性菌除了对青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氯霉素耐药率高外,革兰阴性菌除了对红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真菌共培养出7种,14株,以曲霉菌多见,因真菌自然界广泛存在,为避免抗生素滥用,以上菌株未行药敏实验。结论:对184例CRS的分泌物培养结果以革兰阳性菌较多,且以表皮葡萄菌多见,不同地域之间的CRS患者所培养出的细菌及得出的药敏实验结果存在差异性。因此,CRS患者在临床上抗生素的应用及选择需结合当地病原菌培养情况及药敏结果。
王兵兵[8](2020)在《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熊蜂(Bumblebee)属于最为常见的蜂类昆虫,因其具有摄取植物花蜜和花粉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野生植物(濒危植物)和农作物传粉,特别是在温室里的果菜类(例如茄科、豆科等)授粉效果最佳。运用于温室授粉的商业化熊蜂比野生性熊蜂更加容易受到病原物的感染和致病,致病病原有细菌、病毒、外部寄生螨、原生动物(微孢子虫)等,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就属于熊蜂的细菌性病原之一。CNS属于人畜共患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血液感染等疾病;也会引起奶牛的乳腺炎等。CNS还能产生各种致病因子,如脂肪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和肠毒素等,对人和动物均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常用其保守基因hsp60、gap、sod A、tuf和rpo B等对CNS进行种属的鉴定。本研究从新疆某养蜂场病死熊蜂幼虫无菌采取病料,对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生化鉴定、16S r RNA鉴定、gap基因生物学分析、溶血性测定、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为了分离导致熊蜂幼虫变黄、发黑、死亡的病原,从新疆石河子某养蜂场生病的熊蜂幼虫中无菌采集样本,对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生化鉴定、16s r RNA测序鉴定等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化鉴定及16s r RNA测序初步确定了导致熊蜂幼蜂发病的病原为缓慢葡萄球菌,属于CNS。2.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ga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以分离的缓慢葡萄球菌SHZXF1株为材料,对gap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分析其部分生物信息学特性。结果显示分离株gap基因序列933bp,共编码31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HZXF1株与缓慢葡萄球菌(S.lentus)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9%,且类聚同一分支;gap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分子质量为33.59 k Da,理论等电点为4.77;该蛋白无跨膜区,无信号肽,属于非分泌型蛋白。25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和1个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是混合型,其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最高,为37.62%。该结论为gap基因作为保守基因作为检测CNS的有力支撑。3.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了解新疆石河子某病死的熊蜂幼虫SHZXF1株的耐抗生素和致病性情况。本试验展开了药敏试验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SHZXF1株对庆大霉素、多西环素、青霉素、头孢唑啉、麦迪霉素、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等21种抗生素均呈高度敏感性;小鼠感染SHZXF1株存活时间为平均4.125天,LD50为106.86CFU。
高雯[9](2020)在《中国北方地区眼部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敏感性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眼部细菌感染是眼科常见病,与外伤、手术、隐形眼镜的佩戴、年龄、干眼状态、慢性鼻泪道阻塞、既往眼部感染等诸多危险因素相关,其预后轻重程度不等,严重者可危及视力。细菌感染可累及结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眼睑、泪道等各个眼部组织,在治疗此类感染时,必须确定致病菌才能确保适当的治疗。受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不同研究中眼部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可能不同。我们对中国北方地区疑似微生物感染的眼部标本细菌分离菌株进行了五年的回顾性研究,将细菌按照革兰氏染色法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以期得到更精确的病原菌分布结果。在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广谱抗生素通常是治疗眼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不合理使用,细菌对一些经常使用的抗生素的敏感性已经开始逐渐降低。局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可能会增强耐药性的进展,危及未来对眼部感染的抗菌治疗的有效性。也有观点认为大多数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全身系统治疗的结果,因此这种担忧不应该外推到局部使用的抗生素方面。抗生素的敏感性可随时间的迁移而不断变化,同样有必要定期进行总结评价。既往有关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PB,gram-positive bacteria)和革兰氏阴性菌(GNB,gram-negative bacteria)或者直接列出抗生素的敏感率,例如在美国纽约进行的一项对1664例眼部标本的回顾性研究中,研究结果中的病原菌分布将细菌分为GPB和GNB,而且各列举了 GPB和GNB中最常见的几种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的分析。在日本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42例眼部感染或外伤患者,研究结果中的病原菌分布以GPB和GNB的分类来体现,药敏结果中仅列出了各种眼部疾病分离出的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在印度进行的一项对235例眼部标本的回顾性研究中,研究结果直接列出了各部位的常见细菌分布,以及常见细菌对应的抗生素敏感率。在马来西亚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对1267个眼部细菌感染分离菌株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列出了十种常见菌属的分布,并以柱形图的形式体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在中国前期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737个眼部细菌感染分离菌株,病原菌分布结果中将细菌分为GPB和GNB,抗生素敏感性的分析按照不同眼部疾病的分类进行。所有以上研究中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均未使用统计学方法。是否将细菌根据革兰氏染色法分为四类,并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这一假设尚未得到证实。最低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仅能体现出一次药敏报告中抗生素敏感性的高低,而本研究拟通过大量的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的敏感率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从而找到针对不同类型病原体的更敏感的抗生素,帮助眼科医生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眼部细菌感染的决策。目的通过分析从疑似感染的眼部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的分布和抗生素敏感性,为抗生素在眼科的应用提供统计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经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由于其追溯性,知情同意的要求被放弃。所有的研究行为都依据《赫尔辛基宣言》原则进行,且本研究无任何商业利益。我们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北方地区一家三级眼科中心——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的所有眼部分离细菌菌株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临床标本取自住院部和门诊部患者的结膜、角膜、房水、玻璃体、睑缘、泪道、眶内容物等眼部部位。结膜囊标本的采集方法为:患者取坐位,嘱患眼向上注视,翻转下眼睑,用棉拭子蘸取生理盐水,然后轻轻扭转擦拭包括内眦部在内的下睑结膜囊,取材完毕后行细菌培养。角膜标本的采集方法为:患者取卧位,表面麻醉后,在显微镜下先刮取角膜溃疡表面的坏死组织,暴露角膜病变处,然后用眼科显微手术刀刮取尽可能多的病变明显处角膜组织并行细菌培养。睑缘标本采集方法为:患者取坐位,热敷并行睑板腺按摩后,用棉拭子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睑板腺排出的脂质分泌物并行细菌培养。房水、玻璃体、泪道、眶内容物等标本均来自术中取材。使用液体培养基(营养肉汤)和固体培养基(巧克力琼脂、血琼脂和麦康基琼脂)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并使用自动微生物学系统(即2016年之前,VITEK Ⅱ compact 30;2016 年之后,Microscan Walkaway 96)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分离菌株的分布和相应的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本研究仅包含经过药敏试验的非重复分离菌株,并不是所有的抗生素都针对每个分离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我们将细菌培养阳性结果输入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输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患者住院号/门诊号、患者年龄、采集日期、病房类型、采集地点、分离菌株和各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对少量不确定的数据如“术中标本”,会核对患者病历,确保采集部位准确。我们还获得了来自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五年抗生素敏感性统计报告。在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中,根据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四组,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抗生素的敏感率。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版;SPSS,Inc.,芝加哥,伊利诺伊州,美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来比较分类变量。在95%置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提交11530例疑似微生物感染的眼部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其中3625(31.44%)例标本有细菌生长,分离出细菌菌株3690株。2013~2017年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30.82%、35.26%、25.76%、25.88%和36.56%。细菌培养阳性率随年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747)。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男性1513例,女性2112例,男女比例为1:1.40。患者平均年龄49.65±22.21岁(年龄范围4d~102y)。3625例细菌标本中,结膜标本2849例(78.59%),角膜标本569例(15.70%),房水或玻璃体标本111例(3.06%),其余96例(2.65%)标本来自泪道、睑缘、眶内容物等。细菌培养共分离出3690株(32个菌属140个菌种)细菌菌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G+C,gram-positive cocci)3037 株(82.30%),革兰阴性杆菌(G-B,gram-negative bacilli)407 株(11.03%),革兰阳性杆菌(G+B,gram-positive bacilli)221 株(5.99%),革兰阴性球菌(G-C,gram-negative cocci)25 株(0.68%)。G+C 中最常见的菌属为葡萄球菌属(2706,73.33%),最常见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2007,54.39%);G+B中最常见菌属为棒状杆菌属(161,4.36%),最常见菌种为干燥棒杆菌(160,4.34%);G-C中最常见菌属为奈瑟菌属(19,0.51%),最常见菌种为粘液奈瑟菌(7,0.19%);G-B中最常见菌属为假单胞菌属(91,2.47%),最常见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77,2.09%)。分离出的主要细菌菌种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007,54.39%)、金黄色葡萄球菌(260,7.05%)、干燥棒杆菌(160,4.34%)、人葡萄球菌(125,3.39%)、溶血性葡萄球菌(115,3.12%)和铜绿假单胞菌(77,2.09%)。上述主要菌株比例的年度变化以及G+C、G+B、G-C、G-B比例的年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皮葡萄球菌在结膜、角膜、房水或玻璃体以及其他眼部部位均是最常见的菌种。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结膜、角膜、房水或玻璃体最常见的菌种之一。总体细菌菌株对加替沙星的敏感率为90.01%,且G+C、G+B、G-C、G-B对加替沙星均高度敏感。总体细菌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仅为51.91%,而G-B对其敏感率为83.66%,显着高于G+C、G+B和G-C(P<0.05)。GPB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97.92%(3112/3178),而GNB对其敏感率仅为68.97%(60/87),并且G+C和G+B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显着高于G-C和G-B(P<0.05)。GPB对夫西地酸的敏感率为88.91%(2702/3039),而GNB对其敏感率仅为32.00%(64/200),并且G+C对夫西地酸的敏感率显着高于G-C和G-B,G+B对夫西地酸的敏感率显着高于G-B(P<0.05)。GNB对头孢呋辛的敏感率为59.25%(269/454),其中G-B对头孢呋辛的敏感率为57.28%,G-C对头孢呋辛的敏感率为89.29%,显着高于G-B(P=0.001)。GPB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为80.28%(2121/2642),其中G+C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为81.21%,G+B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为32.00%,显着低于G+C(P=0.000)。夫西地酸和环丙沙星的抗生素敏感率逐年升高(Rs=0.900,P=0.037),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率随年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北方地区,表皮葡萄球菌是所有眼部细菌标本的主要分离菌种;加替沙星是广谱、高敏感性的抗生素,较左氧氟沙星更适合作为眼科围手术期局部用药;万古霉素和夫西地酸对GPB的作用均优于GNB。进一步对细菌进行分类,并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
庞梦圆[10](2020)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病原学特征及预后》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腹水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肝硬化患者的10%30%,病死率高达50%70%,因此明确影响SB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并给予有效的预防、及时的治疗是改善SBP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合并SBP的相关因素、病原学特征、临床抗菌药应用和预后,为早期预警、快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99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其中487例合并SBP的患者纳入试验组,812例非SBP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既往病史和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肝癌)、Child-Pugh分级、腹水蛋白、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oly morphonuclear,PMN)、腹水白细胞、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granulocytes in the center of blood,NE%)、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e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血清钠(Blood sodium,NA)、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对可能影响SBP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获得影响SBP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同时分析SBP患者腹水培养出的细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临床抗菌药应用及疾病预后。对于肝硬化合并SBP腹水中未培养出致病菌、腹水中培养出致病菌且临床抗菌药应用与药敏结果一致、腹水中培养出致病菌但临床抗菌药应用与药敏结果不一致的患者,根据疾病预后情况分为病情好转组和病情未愈或恶化组,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使用时间。结果: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既往有SBP病史、合并肝肾综合征、腹水白蛋白、ALB、ALP、CHE、PT、INR、PTA、WBC、NE%、BUN、C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既往SBP病史、PTA和Cr是肝硬化合并SBP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OR=12.731,0.992,1.002)。病原学特征:本文对487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患者进行研究,腹水中培养出病原菌的患者有268例。其中有56例感染2种及以上致病菌,G+菌复合感染28例、G-菌复合感染21例、同时G+菌和G-菌感染7例。共检出病原菌339株,G+菌为主要致病菌,占比71.1%(241/339),G-菌占比28.3%(96/339),真菌占比0.6%(2/339)。在培养出的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2.2%(109/339)和18.6%(63/339),肠杆菌、肠球菌和不动杆菌占比略低,分别为13.0%(44/339)、8.2%(28/339)和7.1%(24/339),铜绿假单胞菌占比为1.7%(6/339)。在G+致病菌中,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最多见,所占比例依次为45.2%(109/241)、26.1%(63/241)和11.6%(28/241),其中葡萄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为31.2%(34/10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比为8.3%(9/109)。G-致病菌中,肠杆菌最多见,所占比例为45.8%(44/96),其中45.5%(20/44)为大肠埃希菌,54.5%(24/44)为其他肠杆菌。多重耐药菌占所有致病菌比例为26.3%(89/33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肠杆菌、肠球菌、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依次为43.8%(39/89)、13.5%(12/89)、6.7%(6/89)、4.5%(4/89)、4.5%(4/89)和3.4%(3/89)。革兰氏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在葡萄球菌中占比最高,其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0.6%(13/32)和28.6%(6/21),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3.4%(1/29),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零耐药;链球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1%(4/56)、7.0%(4/57)、3.6%(2/56)和25.5%(13/51),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1.7%(1/58),对万古霉素零耐药;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8.6%(8/28),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7%(2/12)和12%(3/25),对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零耐药;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低耐药。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其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是58.8%(10/17)和9.5%(2/21),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6.3%(1/16),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41.2%,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零耐药;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是38.5%(5/13)和15.8%(3/19),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22.7%(5/22),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0%(1/5)和14.3%(3/21),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16.7%(1/6),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0.0%(1/10);其他肠杆菌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4.3%(1/23)和4.8%(1/2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4.5%(1/2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均零耐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对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其他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低耐药。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共有487例,其病情好转率为51.7%(252/487)。腹水中未培养出病原菌的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的患者有219例,其临床抗菌药治疗以经验性应用头孢吡肟、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甲肟、莫西沙星多见,其总病情好转率为53.4%(117/219),根据疾病预后分为病情好转组和病情未愈或恶化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外,病情好转组抗菌药应用时间大于病情未愈或恶化组。腹水中培养出病原菌并且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菌药的患者病情好转率为53.7%(72/134),根据疾病预后分为病情好转组和病情未愈或恶化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情好转组抗菌药应用时间大于病情未愈或恶化组。腹水中培养出致病菌但临床抗菌药应用与药敏结果不一致的患者病情好转率为36.6%(49/134),其临床抗菌药治疗以经验性应用头孢吡肟、头孢甲肟、莫西沙星和酶抑制剂多见,根据疾病预后分为病情好转组和病情未愈或恶化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情好转组与病情未愈或恶化组抗菌药的应用时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既往有SBP病史、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肌酐是肝硬化合并SBP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2、G+菌在SBP致病菌中的比例有明显升高趋势,本研究中G+菌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主要致病菌,G+菌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最多见,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在葡萄球菌中所占比例最高;G-菌中肠杆菌和不动杆菌最多见,其中大肠埃希菌在肠杆菌中所占比例最高。3、引起SBP发生的致病菌中葡萄球菌中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高耐药,对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低耐药;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低耐药。G-菌中的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高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低耐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对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其他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低耐药。4、腹水中未培养出致病菌仅经验性抗菌药治疗和腹水中培养出致病菌且临床抗菌药应用与药敏结果一致的SBP患者,两组患者病情好转组抗菌药应用时间大于病情未愈或恶化组且病情好转率较高。腹水中培养出致病菌但临床抗菌药应用与药敏结果不一致的患者,其病情好转组抗菌药应用时间与病情未愈或恶化组无显着差异,并且病情好转率较低。
二、12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种分类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种分类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菌种来源 |
1.2 主要试剂 |
1.3 检测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细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
2.2 菌种分布 |
2.3 标本来源 |
2.4 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
2.5 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上海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及其毒力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1.2 病原学 |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2.2 铜绿假单胞菌 |
1.2.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1.2.4 变形杆菌 |
1.2.5 厌氧菌 |
1.2.6 真菌 (Fungi) |
1.2.7 特别感染菌株 |
1.3 毒力基因 |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 |
1.3.2 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和实验耗材 |
2.1.4 PCR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 |
2.2.2 基因检测 |
2.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致病菌种类分布 |
3.2 致病菌的年龄分布 |
3.3 致病菌的性别分布 |
3.4 致病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 |
3.5 毒力基因 |
第4章 讨论 |
4.1 病原学特点 |
4.2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特点 |
4.3 毒力基因 |
4.4 地域特点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学和药敏试验及其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中葡萄球菌属耐药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TI)概述 |
1.1.1 呼吸道感染的危害 |
1.1.2 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组成 |
1.2 葡萄球菌 |
1.2.1 葡萄球菌简介 |
1.3 抗生素的种类和应用及其杀菌机制 |
1.3.1 抗生素的种类和应用 |
1.3.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1.3.1.2 喹诺酮类抗生素 |
1.3.1.3 糖肽类抗生素 |
1.3.1.4 氯霉素类抗生素 |
1.3.1.5 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
1.3.1.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1.3.1.7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1.3.2 抗生素抑菌的作用机制 |
1.4 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4.1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 |
1.4.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进展 |
1.4.2.1 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进展 |
1.4.2.2 溶血葡萄球菌 |
1.5 耐药性检测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7.1 下呼吸道样品高通量测序 |
1.7.2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离纯化 |
1.7.3 分离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
1.7.4 共培养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生儿下呼道感染患者粪便和气管分泌物细菌群落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样本采集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样品的采集 |
2.3.2 总DNA的提取 |
2.3.2.1 粪便DNA |
2.3.2.2 气管分泌物 |
2.3.3 16S rRNA基因扩增 |
2.3.4 数据预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序列信息及α多样性 |
2.4.2 呼吸道感染与非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粪便和气管分泌物的分类分析与比较 |
2.4.3 基于OTU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 |
2.4.4 PCA分析 |
2.4.5 对应分析(CORA) |
2.4.6 双胞胎新生儿细菌组成及聚类分析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三章 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气管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用试剂的配制 |
3.2.4 实验用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试验样品 |
3.3.2 呼吸道感染患者样品中病原菌分离 |
3.3.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3.2.2 菌种保藏 |
3.3.3 菌株鉴定 |
3.3.3.1 革兰氏染色 |
3.4 实验结果 |
3.4.1 菌株革兰氏染色结果 |
3.4.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进化树的构建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葡萄球菌耐药性检测及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0 药敏检测实验菌株 |
4.2.1 耐药菌株共培养实验菌株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2.4 实验用培养基 |
4.2.4.1 试剂配制 |
4.2.5 药敏纸片的制备 |
4.2.5.1 抗菌药物配制 |
4.2.5.2 药敏纸片的制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药敏试验步骤 |
4.3.2 MIC的测定 |
4.3.2.1 抗菌药物和MH肉汤培养基的制备 |
4.3.2.2 MIC板的制备 |
4.3.2.3 接种物的制备 |
4.3.2.4 结果判定 |
4.3.3 耐药基因检测 |
4.3.3.1 菌株活化 |
4.3.3.2 耐药基因引物设计 |
4.3.4 菌株共培养试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
4.4.2 MIC的测定结果 |
4.4.3 耐药基因检测 |
4.4.4 共培养结果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奶牛乳房炎概述 |
1.1.1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 |
1.1.2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
1.1.3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 |
1.1.4 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 |
1.2 噬菌体概述 |
1.2.1 噬菌体的分类 |
1.2.2 噬菌体与细菌的作用原理 |
1.2.3 噬菌体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
1.2.4 噬菌体的实际应用与发展趋势 |
1.3 本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引起奶牛乳房炎致病菌调查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菌株分离筛选及纯化 |
2.2.3 分离菌株DNA提取及16S rDNA序列测序 |
2.3 试验结果 |
2.3.1 样品采集及分菌结果 |
2.3.2 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征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3.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基因的检测 |
3.2.2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抗性基因的检测 |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3.2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抗性基因检测结果 |
3.3.3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性噬菌体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4.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噬菌体的分离 |
4.2.2 噬菌体的筛选 |
4.2.3 噬菌体的纯化 |
4.2.4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
4.2.5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的测定 |
4.2.6 高效价噬菌体的制备 |
4.2.7 噬菌体扩增与保存 |
4.2.8 噬菌体透射电镜观察 |
4.2.9 噬菌体基因组提取及测序分析 |
4.2.10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 |
4.2.11 噬菌体宿主范围的测定 |
4.3 试验结果 |
4.3.1 噬菌体分离纯化结果与效价的测定 |
4.3.2 噬菌体的电镜观察 |
4.3.3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的测定 |
4.3.4 噬菌体基因组测序结果及分析 |
4.3.5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
4.3.6 噬菌体宿主范围的测定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噬菌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抑菌效果评价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5.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噬菌体pH敏感性研究 |
5.2.2 噬菌体热稳定性研究 |
5.2.3 噬菌体紫外敏感性研究 |
5.2.4 噬菌体氯仿敏感性研究 |
5.2.5 噬菌体体外试管杀菌效力研究 |
5.2.6 噬菌体在牛奶中的杀菌效力研究 |
5.3 试验结果 |
5.3.1 噬菌体pH敏感性 |
5.3.2 噬菌体热稳定性 |
5.3.3 噬菌体紫外敏感性 |
5.3.4 噬菌体氯仿敏感性 |
5.3.5 噬菌体体外试管杀菌效力 |
5.3.6 噬菌体在牛奶中的杀菌效力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本研究主要结论 |
2.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基于单中心10年队列的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药性变化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病原菌、耐药性及诊治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7)慢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培养与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 标本的采集与培养分析 |
2.1 标本采集及运送 |
2.2 标本培养及药敏分析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鼻-鼻窦炎(CRS)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指导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熊蜂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研究进展 |
1 熊蜂概述 |
1.1 熊蜂的生物学 |
1.2 熊蜂的分类 |
1.3 熊蜂的地理分布 |
1.4 熊蜂在农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
2 熊蜂毒虫害的研究进展 |
2.1 原生动物 |
2.2 线虫 |
2.3 寄生螨 |
2.4 病毒 |
2.5 螺原体 |
2.6 细菌 |
2.7 真菌 |
2.8 寄虫蝇 |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
3.1 流行病学 |
3.2 致病性和致病因子 |
3.3 耐药性和耐药机制 |
3.4 检测和鉴定方法 |
3.5 预防与治疗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 |
1.1 病料及菌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病料的采集 |
2.2 细菌分离 |
2.3 生化鉴定 |
2.4 16SrRNA鉴定 |
3 结果 |
3.1 细菌的分离与染色镜检 |
3.2 生化鉴定 |
3.3 16SrRNA鉴定结果 |
4 讨论 |
试验二 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ga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材料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分离株的培养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PCR引物设计 |
2.3 PCR反应体系 |
2.4 gap基因片段的回收 |
2.5 DNA回收产物与pMD19-T载体连接 |
2.6 质粒制备及测序 |
2.7 序列分析 |
3 结果 |
3.1 PCR扩增及分析 |
3.2 序列同源性比对 |
3.3 系统进化树 |
3.4 结构和功能预测 |
4 讨论 |
试验三 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 |
1.1 菌株和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药敏纸片 |
2 方法 |
2.1 溶血试验 |
2.2 生长曲线测定 |
2.3 药敏试验 |
2.4 致病性实验 |
3 结果 |
3.1 溶血试验 |
3.2 生长曲线测定 |
3.3 药敏实验结果 |
3.4 致病性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全文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中国北方地区眼部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敏感性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 |
(10)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病原学特征及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SBP的病原学 |
2.2 SBP的发病机制 |
2.3 SBP的诊断 |
2.4 SBP的治疗进展 |
2.4.1 抗菌治疗 |
2.4.2 肝移植 |
2.5 SBP的预防 |
2.6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资料 |
3.1.1 诊断标准及定义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病情评估标准 |
3.2 数据收集及分组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SBP组与非SBP组的临床特征比较 |
4.1.1 单因素分析 |
4.1.2 多因素分析 |
4.2 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中致病菌的分布情况 |
4.3 肝硬化腹水合并SBP致病菌的耐药性 |
4.4 肝硬化合并SBP患者临床抗菌药应用情况及疾病预后 |
4.4.1 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中未培养出致病菌的患者临床经验性抗菌药应用及疾病预后 |
4.4.2 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腹水中培养出致病菌的患者临床抗菌药应用及疾病预后 |
第5章 讨论 |
5.1 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SBP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
5.2 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致病菌分布情况 |
5.3 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中致病菌的耐药性 |
5.4 肝硬化腹水合并 SBP 患者临床抗菌药应用情况及疾病预后 |
5.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12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种分类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近40年我国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变化Meta分析[J]. 刘佳敏,曹凯,张子俊,王乐滢,韦振宇,梁庆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02)
- [2]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吕丽霞.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3]上海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及其毒力基因研究[D]. 陶兴罡. 南昌大学, 2021(01)
- [4]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中葡萄球菌属耐药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性研究[D]. 孙世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 屈云.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6]基于单中心10年队列的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药性变化情况分析[D]. 黄静.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7]慢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培养与药敏分析[D]. 刘健康.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2)
- [8]熊蜂幼虫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兵兵. 石河子大学, 2020(01)
- [9]中国北方地区眼部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敏感性的回顾性研究[D]. 高雯. 山东大学, 2020(10)
- [10]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病原学特征及预后[D]. 庞梦圆.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葡萄球菌论文;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论文; 铜绿假单胞菌论文; 细菌培养论文; 敏感性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