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K-10B单斗挖掘机的滚轮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高怀曾[1](2014)在《20t挖掘机动臂斗杆连接销轴安全率提高的研究》文中指出工程机械设备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重作业相关工况,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其中2010年挖掘机总体销售量已从2008年7.8万台增长到近18万台。从作业工况看,挖掘机土、石方挖掘、装载作业量上升明显,部分施工现场完全由挖掘机实现装载作业(挖掘机和装载机保有量比重从2006年0.57:1提升至2009年的0.68:1)。在挖掘、装载作业,尤其是石方作业过程中,挖掘机工作装置连接销轴更是承受高工作负荷,其耐久性能直接影响挖掘机整机性能。本课题从市场不良问题出发,针对市场发生的多起销轴断裂故障,归纳出两种典型的销轴断裂模式,一是销轴热处理稳定性不足造成销轴自身性能缺陷导致销轴受力时从缺陷部位开始断裂,另一种是销轴热处理性能可以满足要求,但在高应力作用下发生早起疲劳断裂,造成市场上石方作业车辆多起销轴断裂。在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对当前国内外销轴材质及其实用表现等进行了了解,并对国内主流销轴材料的实际表现进行了调查,掌握了销轴材料及其性能以及其市场使用表现,同时,对国内外当前对挖掘机工作装置用销轴进行的学术研究进行了把握,了解了当前正在进行的研究方向及其成果,使得本课题作为学位论文在该研究方向的先进性逐步明确化,并最终被确定为论文课题。作为销轴断裂问题的对策研究,首先在对材质热处理性能现状把握的基础上,从热处理稳定性方面进行对应,取得了一定的改善效果。其次,从耐久寿命较低的根源出发,根据实际工况假设了销轴受力分析计算力学模型,经计算得出了实际强度数据,然后从提高销轴安全率的角度,系统分析了耐久寿命提高的可行性。并通过使用高强度销轴材料,使这种可行性得到了应用,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本课题作为学位论文,较现已发表的论文的特色之处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实践性。本课题直接来源于实际问题,是专项问题解决型课题,也是当前阶段挖掘机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第二:有效性。和以往发表的论文的技术成果局限于理论研究的范围不同,本课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一直在不停的将研究结果付诸实施,并且经过长期跟踪,取得了大量使用数据,从统计的角度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实的验证。第三:程序性。作为生产工厂来讲,处理各种业务均有其自身的特色,具体的业务流程等也有深深的企业文化特色,所以,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比较程序化,按部就班,层层推进,使投入的人力物力所取得的效果快速在产品上得到实现,确保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化,持续化。总之,本课题解决了市场20t挖掘机工作装置动臂斗杆连接销轴断裂的问题,出于企业技术保密的需要,对部分关键数据进行了处理,但其研究方法,以及针对故障问题的操作流程等,对于当前处于同类问题困扰之中的同行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周志明[2](2013)在《Wk-10挖掘机回转支承的失效分析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以鞍钢集团检修协力公司使用中的wk-10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对挖掘机回转支承装置进行失效分析及力学性能研究。矿用挖掘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回转支承装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回转支承平台承受载荷和旋转的功效。回转支承装置在采掘的过程中受力复杂,因此其可靠性对整机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从回转支承的应用角度出发,对实际工作中的回转支承进行失效分析,重点分析了其中关键的零件——滚子和轨道,包括滚子常见的失效形式,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和重要的改进方法;根据wk-10电铲实际工作情况,对其回转支承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回转支承装置承受最大载荷值时的典型工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回转支承装置的整体受力,求解回转支承承受电铲动臂、斗柄、铲斗、三角架、配重、物料等时的载荷值,并提供回转支承装置摩擦力矩的计算依据。在现有wk-10电铲回转支承二维图纸的基础上,进行三维模型建立,完成回转支承装置装配。将回转支承的滚子-轨道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利用Ansys workbench模块进行回转支承滚子-轨道应力和变形的分析,得到各个零部件受工作载荷后的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找出应力和位移的最大值,同时得出零件的边缘效应对零件的影响。对回转支承的滚子-轨道进行结构的改进,为减小或避免回转支承运动时圆柱滚子与轨道之间产生的速度差,将滚动体改为圆锥形,与其配合的轨道接触面也改为锥形表面。再对圆锥滚子-轨道进行应力和变形分析,求解其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并将该结果与改进前的支承进行对比,说明改进的效果和意义。
郝慧慧[3](2013)在《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总体和上料机构设计与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路面养护机械越来越重视。目前,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已进入预防性养护时期,因此日常性养护机械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将修复沥青路面的多种设备集于一车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研究国内外多功能养护车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确定了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的设计方案。该养护车主要由底盘、加热墙总成、旋转料仓总成、燃气系统、上料机构、乳化沥青和热沥青喷洒系统、压路机总成和液压系统等组成。确定了各总成的结构方案和设计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合理布置,完成了底盘选型和动力性能计算。论文着重设计了上料机构、燃气系统及液压系统。上料机构的传动方案是采用油缸带动链条运动,链条拉动料斗沿轨道上移,从而将沥青混合料倒入旋转料仓内。燃气系统是选用卧式圆筒形储罐充装液化石油气,经过两级调压阀将燃气的压力调定在加热墙和加热板的点火压力范围内,必要时可使用气化器对液化石油气进行强制气化。液压系统采用双泵双回路系统,八个执行元件每四个构成一个并联回路。应用Pro/E软件,建立了上料机构料斗卸料过程的三维模型,将模型导入ADAMS环境中,施加适当的约束和驱动后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分析表明:料斗能将沥青混合料准确、完整地倒入旋转料仓中。最后,对上料机构固定架各种工况的载荷做了分析和计算,得到各工况下的载荷。借助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固定架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了三种工况下固定架的应力和变形分布,分析得出固定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杜德军[4](2010)在《4m3电动挖掘机维修方案及维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4m3电动挖掘机是目前我国露天矿山的主力采掘设备之一,对其安全可靠性的要求很高,在露天采矿的整个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挖掘机行业的迅猛发展和挖掘机制造水平的提高,对挖掘机维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改进现有的维修管理和维修技术,保证挖掘机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是当前露天矿山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露天矿山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4m3电动挖掘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挖掘机技术发展演变历程、电动挖掘机结构原理的介绍和维修管理经验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常见故障维修改进方法和创新技术。将一些先进的管理和维修技术,如网络计划技术、总成互换技术、集中润滑技术、维修模型,在4m3电动挖掘机的实际维修工程中进行了应用,保障挖掘机的安全生产、可靠运行和经济维修。本课题研究在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矿业公司4m3电动挖掘机实际维修工作中进行了应用,能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并获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有些改进取得了零故障台时的佳绩。实践证明,这些研究成果在同类露天矿山企业具有非常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价值。总成互换技术和润滑技术作为前期学习与工作成果的同时,结合再制造和润滑自修复技术研究,将为下一步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及提高,提供有益基础。
陈晓琳[5](2008)在《小型液压挖掘机单杆操作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小型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城乡建设的工程机械。传统型的小型液压挖掘机的作业过程是多机构协调动作的过程,需要进行动臂、斗杆、铲斗的多杆复合操作,要求驾驶员有较丰富的操作经验,为了提高机器的操纵性,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使操作更简便、更好地完成工作的需要,针对小型液压挖掘机复杂的操作系统,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液压挖掘机单杆操作系统,对提高其整机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液压挖掘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液压挖掘机的机构及工作原理,研究了反铲工作装置结构组成和工作特点;分别对动臂、斗杆和铲斗三部分进行了固定坐标系下的运动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运动方程。在对小型液压挖掘机工作过程和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单杆操作系统。该控制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由液压系统、传感器部分、控制器部分等组成。硬件设计以单片机MSP430F149为控制核心,采用传感器采集控制所需信息,配以电液控制阀,实现单杆操作的挖掘方式,使操作简便省力并完成挖掘工作。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过程中,完成了液压系统回路设计分析及相关元件的确定、控制器、信号采集器件等的选择;电源模块的设计、最小系统的设计、外围信号采集、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并且对所有模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论述。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完成了控制系统的主控制算法的研究,确定了软件结构和组成;确定了采样周期、设计了主控制模块和辅助控制模块滤波模块;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稳性,提出了一些系统抗干扰的措施。本研究在将液压技术和单片机控制相结合,实现小型挖掘机单杆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创新。在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并对课题进行了展望。
李亚涛[6](2007)在《履带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车辆地面系统的研究及整机布局分析》文中指出小型甘蔗收割机械的研制对于改变我国甘蔗收获的落后局面、提高蔗农的收入水平,增强我国糖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型甘蔗收获机械是根据我国南方甘蔗产区的丘陵地形而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行走机构与土壤相互作用的研究,所以对车辆地面系统中的土壤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是设计出适合我国南方特定土壤环境的小型甘蔗收割机的前提。本文主要工作如下:一、通过实测数据和经验公式对行走机构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履带接地比压和接地平面核心域,并结合土壤的承压特性实验推导出的压力下陷公式分析了土壤特性参数及机器诸有关结构参数对履带下陷深度的综合影响。二、通过自行研制的便携式土壤承载刚度测量仪(已获专利)对广西主要甘蔗产区的土壤数据进行了采集,通过实验推导出了适合我国南方土壤的压力下陷公式,并通过土壤的剪切特性实验,对我国南方土壤的剪切特性进行了分析。三、结合土壤的剪切实验数据和车辆地面力学中的土壤性能参数分析了车辆在不同土壤上的下陷量及不同土壤特性参数对土壤下陷量的影响。结合第二章的重心和接地压力分布的分析对小型甘蔗收割机的重心在不同位置时的土壤下陷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ADAMS和ANSYS的接口,将土壤模型转到ADAMS中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四、文章对履带式小型甘蔗收割机断尾机构前置的形式进行了物流仿真和布局分析,通过物流仿真确定了耙轮、输送辊、喂入辊、剥叶装置、输出辊的相对合理位置,通过驾驶室和发动机的不同位置对比,分析了不同重心位置情况下的履带式小型甘蔗收割机的前倾角、后倾角和侧倾角。为整机的整体设计做了一定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物流仿真分析确定了物流通道的各个功能部件的功率消耗,结合其他部件的功率消耗初步估计出了整机的功率消耗,为动力装置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文斌,钟日红[7](2000)在《WK-10B单斗挖掘机的滚轮的改进》文中研究表明
王明和[8](1990)在《一千万吨级露天矿大型成套设备研制工作的重大成就》文中指出本文概述了我国一千万吨级露天矿大型成套设备研制的进展情况,分析评价了设备配套的使用的效果及其技术水平。最后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任务。
二、WK-10B单斗挖掘机的滚轮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K-10B单斗挖掘机的滚轮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20t挖掘机动臂斗杆连接销轴安全率提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挖掘机行业发展概述 |
1.1.1 世界各国挖掘机生产情况概述 |
1.1.2 我国挖掘机行业发展概况 |
1.2 挖掘机主要市场故障简介 |
1.3 国内外销轴相关研究成果 |
1.4 本论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两种典型销轴断裂失效模式 |
2.1 第一种典型销轴断裂模式 |
2.1.1 第1#、2#销轴断面分析 |
2.1.2 第1#、2#销轴组织及性能 |
2.1.3 第一种销轴断裂模式 |
2.2 第二种典型销轴断裂模式 |
2.2.1 第3#、4#销轴断面分析 |
2.2.2 第3#、4#销轴组织及性能 |
2.2.3 第二种销轴断裂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销轴负荷计算的力学模型 |
3.1 挖掘机一般作业时销轴力学模型 |
3.1.1 计算模型及其相关符号说明 |
3.1.2 计算公式 |
3.2 挖掘机整机平衡时销轴力学模型 |
3.2.1 计算符号说明 |
3.2.2 计算公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销轴强度计算模型 |
4.1 销轴应力计算 |
4.1.1 平均面压计算 |
4.1.2 弯曲应力计算 |
4.2 销轴安全系数 |
4.2.1 平均面压安全系数 |
4.2.2 弯曲应力安全系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销轴安全率提高的研究 |
5.1 现行销轴安全率 |
5.1.1 挖掘作业工况销轴安全率 |
5.1.2 整机平衡状态销轴安全率 |
5.2 热处理工序能力改善对销轴安全率的影响 |
5.2.1 采取的热处理改善措施 |
5.2.2 采取措施后取得的效果 |
5.3 材质变更对销轴安全率的影响 |
5.3.1 常用销轴材料 |
5.3.2 42CrMo和SCM440 |
5.3.3 销轴材质变更后安全率提高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课题总结 |
1.1 主要工作成果 |
1.2 主要创新点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Wk-10挖掘机回转支承的失效分析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机械式矿用挖掘机回转支承的发展概况 |
1.1.1 国内外矿用挖掘机的发展近况 |
1.1.2 回转支承在矿用挖掘机中的重要性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1.3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矿用挖掘机回转支承的失效分析 |
2.1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的分类 |
2.2 圆柱滚子回转支承的失效形式 |
2.2.1 过载压痕损伤 |
2.2.2 脆性断裂失效 |
2.2.3 疲劳断裂失效 |
2.2.4 磨损失效 |
2.2.5 疲劳点蚀 |
2.2.6 腐蚀失效 |
2.3 本章小结 |
3. 回转支承装置的结构及受力分析 |
3.1 回转支承的种类 |
3.2 滚子-轨道的接触形式 |
3.3 Wk-10 挖掘机回转支承的结构 |
3.4 圆柱滚子回转支承的特点 |
3.5 挖掘机外载荷的确定 |
3.5.1 挖掘阻力的计算 |
3.5.2 物料重量的计算 |
3.6 回转支承装置的受力分析 |
3.6.1 回转支承装置承受的载荷 |
3.7 wk-10 挖掘机回转支承的参数 |
3.8 基于回转支承实际受力选取典型工况 |
3.8.1 典型工况的选取 |
3.8.2 求解回转支承装置受载荷的最大值 |
3.9 回转支承摩擦力矩的确定 |
3.9.1 摩擦的种类 |
3.9.2 摩擦系数的选择 |
3.9.3 单个滚子摩擦力矩的求解 |
3.9.4 回转支承装置摩擦力矩的确定 |
3.10 本章小结 |
4. 回转支承装置的三维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
4.1 回转支承装置的三维建模 |
4.1.1 Solidworks 软件概述 |
4.1.2 Solidworks 软件的特点 |
4.1.3 Solidworks 软件的功能 |
4.1.4 回转支承装置三维建模 |
4.2 有限元理论及 ANSYS 软件介绍 |
4.2.1 有限元基本概念及特点 |
4.2.2 ANSYS 软件介绍 |
4.2.3 ANSYS 与 Solidworks 的接口技术 |
4.3 ANSYS Workbench 软件简介 |
4.3.1 ANSYS Workbench 分析的基本过程 |
4.4 回转支承的有限元分析 |
4.4.1 导入模型 |
4.4.2 划分网格 |
4.4.3 施加载荷 |
4.4.4 添加约束 |
4.4.5 求解 |
4.5 本章小结 |
5. 圆柱回转支承的结构改进分析 |
5.1 圆柱滚子-轨道的结构改进 |
5.1.1 改进后滚子-轨道结构特点 |
5.2 改进后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5.3 改进前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总体和上料机构设计与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2.3 总体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总体方案设计 |
2.1 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总体方案的确定 |
2.1.1 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的总体设计 |
2.1.2 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2.2 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底盘的选型及其动力性能的计算 |
2.2.1 底盘的选型 |
2.2.2 底盘动力性能的计算 |
2.3 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各总成的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
2.3.1 加热墙及其工作机构的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
2.3.2 旋转料仓及其加热保温系统的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
2.3.3 燃气系统的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
2.3.4 上料机构的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
2.3.5 乳化沥青及热沥青喷洒系统的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
2.3.6 压路机选型及其提升机构的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料机构、燃气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设计 |
3.1 上料机构的设计 |
3.1.1 上料机构的设计要求 |
3.1.2 上料机构的总体结构 |
3.1.3 上料机构的运动分析 |
3.1.4 上料机构各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
3.1.5 油缸的受力分析及其结构参数的确定 |
3.2 燃气系统的设计 |
3.2.1 燃气系统的设计要求 |
3.2.2 燃气的燃烧计算 |
3.2.3 液化气罐及其鞍座几何尺寸的确定 |
3.2.4 控制元件的选择 |
3.3 液压系统的设计 |
3.3.1 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
3.3.2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 |
3.3.3 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
3.3.4 液压元件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料机构运动分析与有限元分析 |
4.1 上料机构三维建模 |
4.2 上料机构卸料过程的运动分析 |
4.3 上料机构固定架的静力学分析 |
4.3.1 固定架的受力分析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网格划分 |
4.3.4 约束与载荷处理 |
4.3.5 结果处理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4m3电动挖掘机维修方案及维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挖掘机分类 |
1.2 挖掘机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电动挖掘机结构及存在问题 |
2.1 整机概述 |
2.2 工作部分 |
2.2.1 开斗机构 |
2.2.2 动臂 |
2.2.3 斗杆 |
2.2.4 推压机构 |
2.3 回转、卷扬部分 |
2.3.1 回转盘及A型架 |
2.3.2 提升机构 |
2.3.3 回转机构 |
2.4 行走部分 |
2.4.1 下座架及履带梁 |
2.4.2 行走机构 |
2.5 电气部分结构原理 |
3 电动挖掘机维修计划与维修决策 |
3.1 设备管理制度 |
3.2 设备维修方式 |
3.2.1 事后维修(BM) |
3.2.2 预防维修(PM) |
3.2.3 改善维修(CM) |
3.3 现代设备管理模型 |
3.3.1 后勤工程学(LE) |
3.3.2 综合工程学 |
3.3.3 全员生产维修(TPM) |
3.4 挖掘机维修模型 |
3.4.1 传统维修模型 |
3.4.2 传统维修形式 |
3.4.3 维修组织要求 |
3.4.4 维修决策模型 |
3.4.5 维修决策表 |
4 电动挖掘机维修方案与维修技术 |
4.1 网络计划技术在4m~3电动挖掘机大修项目上的应用 |
4.1.1 网络计划技术用于大修分析 |
4.1.2 大修工程项目内容及明细表 |
4.1.3 大修网络计划图及其优化 |
4.2 总成互换技术的应用 |
4.2.1 总成互换技术应用意义 |
4.2.2 总成备件的分级管理 |
4.2.3 总成备件通用化的改进 |
4.3 工作部分维修技术及结构改进 |
4.3.1 扶柄套间隙及推压大轴的调整技术 |
4.3.2 推压死抱闸的调整技术 |
4.3.3 推压电动机齿轮与死抱闸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技术 |
4.3.4 铲斗斗底和插销裤断裂的预防处理 |
4.3.5 斗杆折断的维修预防及整体变截面斗杆的应用 |
4.3.6 动臂的维修改进 |
4.3.7 推压齿轮断齿现象处理 |
4.3.8 A型架的改进 |
4.4 回转、卷扬部分维修技术 |
4.4.1 提升减速箱漏油的处理 |
4.4.2 卷扬部位修理质量标准 |
4.4.3 中心轴维修技术 |
4.4.4 转盘环轨的维修技术 |
4.5 行走部分维修技术 |
4.5.1 传动机构维修标准 |
4.5.2 "三轮一带"维修改进 |
4.5.3 履带松紧调整装置的技术改进 |
4.6 电气维修技术及其改进 |
4.6.1 直流电机的维护技术 |
4.6.2 其它电气技术改进 |
4.7 润滑技术升级 |
4.7.1 润滑升级的意义及部位 |
4.7.2 润滑油脂的升级改进 |
4.8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改造技术应用 |
4.8.1 干油集中润滑点分布点 |
4.8.2 系统泵站设计安装 |
4.8.3 给油器及管路的安装设计 |
4.8.4 零部件设计改进及系统调试运行 |
5 应用结论与工作展望 |
5.1 应用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小型液压挖掘机单杆操作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挖掘机的发展概况 |
1.1.1 国外挖掘机的发展和现状 |
1.1.2 国内挖掘机的发展和现状 |
1.2 挖掘机工作装置单杆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 |
1.2.1 挖掘机工作装置单杆控制系统基本组成 |
1.2.2 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
1.3 关于小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单杆控制系统的开发的应用前景 |
1.3.1 开发工作装置单杆控制系统的目的和可行性 |
1.3.2 工作装置单杆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研究的重点 |
1.4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小型液压挖掘机的工况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 小型液压挖掘机的工况 |
2.2 小型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液压挖掘机反铲工作装置运动分析 |
3.1 引言 |
3.2 液压挖掘机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
3.3 工作装置的运动分析 |
3.3.1 机构自身几何参数 |
3.3.2 动臂的运动 |
3.3.3 斗杆的运动 |
3.3.4 铲斗的运动 |
3.3.5 整机作业范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杆操作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总体方案的设计 |
4.1.1 系统控制器 |
4.1.2 信号采集输入元件 |
4.1.3 执行元件 |
4.2 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4.2.1 微控制器的选型 |
4.2.2 最小系统的开发 |
4.3 功能模块的设计 |
4.3.1 电源电路 |
4.3.2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
4.3.3 功率驱动电路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单杆操作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采样周期的选取 |
5.1.1 香农采样定理 |
5.1.2 采样周期T 的选择原则 |
5.1.3 采样周期的选取 |
5.2 软件的主控制模块 |
5.3 软件的编制 |
5.3.1 软件的组成 |
5.3.2 辅助程序滤波模块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抗干扰的设计 |
6.1 电磁干扰及其抑制 |
6.1.1 接地 |
6.1.2 屏蔽 |
6.2 程序抗干扰设计 |
6.2.1 设置运行监视系统 |
6.2.2 指令冗长技术 |
6.2.3 软件陷阱技术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履带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车辆地面系统的研究及整机布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任务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甘蔗收割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3.1 国外甘蔗收割机研发历史和现状 |
§1.3.2 国内甘蔗收割机研发历史和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履带参数的确定及接地比压分析 |
§2.1 履带式行走机构的设计 |
§2.2 履带接地比压和履带接地平面核心域 |
§2.2.1 履带接地比压 |
§2.2.2 履带接地平面区域 |
§2.2.3 履带接地比压与沉陷深度的关系 |
§2.3 地面土壤特性及机器诸有关结构参数对履带沉陷深度的综合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壤的承压特性与剪切特性实验 |
§3.1 土壤的承压特性实验 |
§3.1.1 实验设备的研制 |
§3.1.2 土壤参数的确定 |
§3.1.3 三类不同土质蔗田的压力下陷对比分析 |
§3.1.4 雨后同一块蔗田不同时间间隔下陷量的对比分析 |
§3.2 土壤的剪切实验 |
§3.2.1 土壤的强度理论 |
§3.2.2.直接剪切实验 |
§3.2.3 最大土壤推力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履带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行走性能的研究 |
§4.1 ANSYS软件介绍 |
§4.1.1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
§4.1.2 ANSYS软件介绍 |
§4.1.3 ANSYS软件能够提供的分析类型 |
§4.2 汽车地面力学中土的本构模型 |
§4.3 ANSYS导入到ADAMS的方法 |
§4.4 在ANSYS中进行小型甘蔗收割机静态情况下的压力下陷分析 |
§4.4.1 土壤特性参数 |
§4.4.2 不同土壤特性参数对土壤压力下陷的影响 |
§4.4.3 小型甘蔗收割机在不同粘性土壤上进行静力学分析 |
§4.4.4 小型甘蔗收割机的重心在不同位置时的下陷分析 |
§4.5 地面模型导入到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履带式小型甘蔗收割机物流仿真及布局分析 |
§5.1 ADAMS软件简介 |
§5.2 在ADAMS软件中进行装配 |
§5.3 甘蔗的物流仿真 |
§5.3.1 甘蔗和耙轮片的柔性化处理 |
§5.3.2 甘蔗和物流通道中各个部件间的约束的确定 |
§5.3.3 物流仿真分析 |
§5.4 布局分析 |
§5.5 物流通道各功能部件的功率消耗及整机的功率消耗 |
§5.5.1 物流通道各功能部件的功率消耗 |
§5.5.2 整机的功率消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情况 |
四、WK-10B单斗挖掘机的滚轮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20t挖掘机动臂斗杆连接销轴安全率提高的研究[D]. 高怀曾. 山东大学, 2014(04)
- [2]Wk-10挖掘机回转支承的失效分析及力学性能研究[D]. 周志明. 辽宁科技大学, 2013(07)
- [3]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总体和上料机构设计与结构分析[D]. 郝慧慧. 长安大学, 2013(05)
- [4]4m3电动挖掘机维修方案及维修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杜德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5]小型液压挖掘机单杆操作系统的研究[D]. 陈晓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6]履带式小型甘蔗收割机车辆地面系统的研究及整机布局分析[D]. 李亚涛. 广西大学, 2007(05)
- [7]WK-10B单斗挖掘机的滚轮的改进[J]. 王文斌,钟日红. 矿山机械, 2000(01)
- [8]一千万吨级露天矿大型成套设备研制工作的重大成就[J]. 王明和. 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 19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