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民航地面气象观测(论文文献综述)
张朝雨[1](2021)在《人为排放源对济南市PM2.5质量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PM2.5已经成为我国多数地区环境空气的首要污染物。济南市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大且相对集中,通风条件差,易发生大气污染。虽然近年来济南市PM2.5质量浓度有所降低,但污染问题依旧严重。为了给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不同天气形势下人为排放源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本文根据2015~2019年济南市PM2.5质量浓度数据和地面天气图,分析济南市PM2.5污染特征,对PM2.5重污染过程的天气系统进行分类;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PM2.5排放量,编制济南市2016年PM2.5源排放清单,分析排放特征,并利用蒙特卡洛法评价了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将所编制的排放清单与MEIC源清单结合,基于改良后的MEIC清单植入WRF-Chem,完成本地化空气质量模型的构建;针对济南市本地的人为排放源,定量评估不同天气形势下各类人为排放源对济南市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和减排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从年际变化来看,2015~2019年济南市PM2.5年均质量浓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PM2.5污染仍较为严重。从月际和季节变化来看,PM2.5月均质量浓度在全年中呈“U”型分布,PM2.5质量浓度冬季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其中,又以12月~次年1月最高。从逐日变化来看,PM2.5日均质量浓度冬季起伏最大,春秋次之,夏季起伏最小。PM2.5污染过程发生次数冬季最多,春秋次之,夏季最少。其中,PM2.5重污染易发生在秋冬季,尤其是冬季。济南市PM2.5重污染发生时的天气形势分为冷高压前型、均压场型及地面倒槽型三类。其中,均压场型出现最多,冷高压前型次之,地面倒槽型最少。(2)2016年济南市的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和扬尘源PM2.5排放贡献率分别为16.22%、36.82%、3.46%、4.78%和38.71%,扬尘源和工艺过程源贡献最多,固定燃烧源贡献率稍小一些,生物质燃烧源和移动源贡献都比较少。运用蒙特卡洛法计算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扬尘源的不确定度分别为±35.71%、±23.10%、±18.05%、±7.19%、±10.35%,各源类的不确定性范围均不大,该清单的结果较为可信。(3)构建本地化空气质量模型WRF-Chem,对比分析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四种气象要素及PM2.5质量浓度的观测值与模拟值,其相关系数和一致性指数基本都在0.80以上,模拟结果比较贴近地反映了模拟时段内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模拟比较准确。(4)3类天气形势下,济南市本地的人为排放源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率都在30%左右。均压场型和地面倒槽型天气形势下的本地人为排放源贡献率均高于冷高压前型,二者的贡献率均超过32%,而冷高压前型的贡献率仅27.20%。冷高压前型天气形势下,民用源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是最大的,农业源和工业源次之,电力源和交通源的贡献都很小。均压场型和地面倒槽型天气形势下,都是民用源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最大,工业源次之,农业源的贡献率较低,电力源和交通源的贡献都很小。一日之中,济南市本地人为排放源对PM2.5质量浓度逐时贡献率的数值和变化趋势普遍受民用源和工业源的贡献率影响较大,3类天气形势下,农业源、电力源和交通源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率都处在较低水平,且变化比较平稳,波动不大。(5)3类天气形势下,PM2.5质量浓度的降低比例都会随减排力度的加大而增加,但削减相同的排放量,冷高压前型天气形势下PM2.5质量浓度的下降幅度小于均压场型和地面倒槽型天气形势下的下降幅度,减排效果相对较差,而均压场型天气形势下的减排效果是最好的。由于济南市PM2.5质量浓度受外来源的影响很大,在进行减排时,要注重区域联合减排。此外,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天气形势,灵活制定减排方案。建议将减排重点放在民用和工业两个部门,部分行业可实施电能替代。
谢明金[2](2020)在《民用航空气象运行监控工作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对民航气象运行监控工作的部分环节进行分析,对其中应重点掌握和一定条件下可增加的工作程序进行探讨,并对案例设计(设备故障类)进行了举例分析,对监控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了提示。
台宏达[3](2020)在《能见度仪测试评价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面气象观测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等基本原则性要求。对能见度仪进行测试,就是要评价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当前,由于不同类型能见度仪的采样空间、测量原理和测量结果存在差异,不同类型能见度仪测量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难以评价。为了测试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评价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两种使用最为广泛的能见度仪——大气透射仪和前向散射仪的测量特点,研究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榆林机场在扬沙、浮尘和霾天气以及雾、雨雾和雪雾天气下,大气透射仪和前向散射仪对气象光学视程的测量结果,重点评价不同测量原理能见度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测量结果的比较性;本文利用在机场地面较小范围内装有多套能见度仪的布局特点,重点研究了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包括海拉尔机场、大连机场、天津机场、成都机场和重庆机场共5个机场连续100天,每天两个时次的能见度仪测量结果,并使用中值法、图形比例法和均值法对多套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将其与机场日常天气报告中的能见度值进行比较,评价能见度仪的测量结果的代表性。测量准确性是气象仪器测量结果评价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研究进展可知,能见度仪测量准确性评价的关键问题是确立能见度的测量参考基准值。因此,本文基于大气透射仪的测量原理,研究使用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测量并计算了大气透过率、消光系数和气象光学视程;研究并量化计算了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测量大气透过率和气象光学视程的误差,分析比较了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与大气透射式测量方法的测量误差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硬件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与传统大气透射式测量方法相比,使用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测量气象光学视程的相对误差明显较小。本文同时使用激光器、斩波器、导轨等部件实现了高精度多点移动式测量系统。为了缩短能见度仪的测试评价时间,本文建立了大气环境模拟舱,使用包括雾化气溶胶发生器、黑碳气溶胶发生器等多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在大气环境模拟舱内生成低能见度环境。在大气模拟舱模拟低能见度环境的过程中,舱内环境的均匀性始终是难于解决的问题,本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和基于消光系数水平分布的实验法两种方法评价舱内环境的均匀性,特别是舱内消光系数的水平分布均匀性。其中,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法得到了大气模拟舱内的流场和浓度场相对均匀的空间区域坐标;使用基于消光系数水平分布的实验方法得到了舱内纵向水平位置处的消光系数的分布及其测量结果的稳定度。本文最后在大气模拟舱内生成了低能见度环境,并进行了能见度仪的对比测试。首先记录了一次大气模拟舱内能见度变化过程中,气象光学视程和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使用气溶胶粒径谱仪记录并分析了模拟舱内不同能见度下,不同粒径的粒子浓度;在对模拟舱内的环境分析完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所设计的多点移动式测量系统,在模拟舱内多点测量了大气透过率,并使用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和大气透射式测量方法同时处理了所测量的大气透过率并计算得到了消光系数和气象光学视程;本文对两种方法所测的气象光学视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使用多点移动式测量系统与Skopograph II型大气透射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点移动式测量方法及系统较好的减小了测量的系统误差,测量结果波动性较小,能够更好的反映大气模拟舱内的能见度变化情况。
郎亚军[4](2020)在《基于双重频脉冲压缩技术的毫米波测云雷达数据分析》文中认为云是重要的气象要素,在大气科学研究中的各个领域均有重要地位。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对云状的观测主要依靠人工,人工观测存在诸多弊端,主观性大,观测结果的可靠性无法保障,自动化程度低等。由于毫米波波长接近云粒子的尺寸,频率很高的毫米波测云多普勒效应明显,适合于探测云粒子,因此,毫米波云雷达被广泛应用于云物理与降水物理研究中,为此,对毫米波测云雷达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对毫米波测云雷达基数据进行了解析,生成回波图像,设计可视化界面;分析了测云雷达技术,提出了基于余弦相似度的数据质量控制算法,解决了双重频脉冲压缩技术引起的距离旁瓣以及二次回波问题;利用测云雷达的回波数据,分析了云状特征参数,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云状识别算法,与人工观测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了基于测云雷达的风场模拟,给出了毫米波测云雷达的风场图像分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毫米波测云雷达基数据格式和各组成要素,对雷达基数据进行了二进制解码、数值计算、高度订正、坐标转换,生成了雷达回波图像。设计了雷达回波可视化界面,开发了回波图像显示软件,分别实现了对RHI、PPI、VOL、THI四种格式的回波图像读取,可用于毫米波雷达气象观测、云物理及降水物理研究领域。(2)分别分析了测云雷达脉冲压缩技术和双脉冲技术,提出了解决回波扩展、二次回波问题的余弦相似度方法,通过处理雷达回波数据,相似度超过50%即判定为存在二次回波、回波扩展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同时,指出了数据质量控制中需要考虑的衰减订正和Mile散射问题。(3)研究了云状识别的一般方法,分析了云状识别特征参数,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云状识别算法,选取反射率因子的平均强度(Zave)、椭圆长轴方向(θ)、云底高(CB)等八种参数作为模糊逻辑算法的识别参量并设置不同的权重,利用观测站点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实现了对云状的自动识别;并与人工观测进行了实验对比,识别准确率均超过了70%,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分析了基于RHI多普勒的风场特征,分别在风向不变风速随高度变化、风速不变风向随高度变化、风向风速均随高度变化三种情形下对风场进行了模拟,得出了毫米波测云雷达RHI多普勒速度的图像分布,说明了风场反演也是测云雷达应用的一个方面。
李永东[5](2020)在《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大气能见度在民航的气象领域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能见度的探测研究对保障机场航班按时运行以及飞机的安全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是影响雾霾天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大气能见度的探测,主要有大气透射仪、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和激光雷达能见度仪这三种器测方法。激光雷达能见度仪利用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原理探测能见度,以其采样面积大、灵活、轻便、易操作以及更适合探测斜程能见度等优点颇受欢迎。此前实验室研制的激光雷达能见度仪存在些许问题,包括盲区较大、几何重叠因子考虑不充分等,需要进行优化。同时,针对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空间不同高度上的分布测量较难这一问题,需要优化迭代算法,采用激光雷达和大气透射仪以及粒径谱仪进行联合探测。首先,根据伽利略望远镜和卡塞格林望远镜的基本原理,使用Zemax仿真软件重新设计系统光学结构,并根据所设计部分的参数进行系统几何重叠因子的求解。之后通过实验法求解几何重叠因子,进行两者的比较,从而达到优化光学结构的目的。然后,以嵌入式主板为控制核心,选择光子计数卡与其他合适器件,重新构建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系统,并编写控制与交互界面的软件。最后,优化选取边界值的迭代算法,联合激光雷达能见度仪和大气透射仪进行能见度的探测,提高消光系数和能见度的准确性,并且进一步以PM2.5为例进行颗粒物质量浓度廓线的反演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盲区减小,精确度提高。同时,联合探测反演得到的消光系数分布、能见度、大气透过率分布以及PM2.5质量浓度廓线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并体现了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的微物理变化特征。
沈璐[6](2020)在《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象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气象观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气象仪器服务于气象、环保、交通、国防等国家重要部门,在灾害预报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探空仪是高空气象探测中最主要的仪器,它被探空气球带上高空,利用无线电遥测和定位方法,综合探测从地面至高空30公里范围内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为气象部门天气分析提供依据,是气象综合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探空仪作为国防业务的重要仪器自然开始受到重视。我国探空仪的发展走的是“引进、仿制、自主研发”的道路,其中,59型探空仪和GTS1型探空仪的成功研制对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起着里程碑的作用。1963年,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59型转筒式电码探空仪通过生产定型,并在全国气象台站进行了装备,维持了我国三十多年的高空探测业务稳步发展。随着59型电码探空仪的广泛应用,我国建立了全新的、完整的高空探测系统,高空气象探测水平在国际上属于中高水准。2001年,由上海无线电23厂研制的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成功通过设计定型,这标志着我国高空探测体制跨过了一个新的里程碑。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采用了全电子传感器和副载波二进制数字代码遥测的方法,具有探测精度高、采样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实现了数字化、模块化,整体性能接近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同类先进水平。建国以来,我国探空仪的发展之路曲折又徘徊。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可以探讨探空仪的发展过程以及各时段的思想、技术、运作机制等综合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同时59型、GTS1型技探空仪的技术更新对气象探测学以及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59型转筒式探空仪和GTS1型数字探空仪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探空仪的发展背景、国内政治、经济需求等方面具体分析59型、GTS1型探空仪的立项经过、工程实施、技术难题以及探空仪的改型换代对气象探测学、气象服务行业产生的影响。
陈玉蓉[7](2019)在《四川盆地低能见度天气的变化分析及其对机场运行的影响》文中提出大雾引起的低能见度天气对机场航班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的能见度资料以及FNL全球再分析(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资料,使用天气诊断分析和中尺度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四川盆地特殊地形条件下的大雾天气,从高原—盆地间山谷风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对2016年12月22日四川盆地大雾天气日变化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以及大雾天气对机场运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大雾于2016年12月21日18时(世界协调时)开始形成,并于2016年12月22日06时(世界协调时)消散。此次大雾事件受水平气压梯度较弱、相对湿度较高的西南低压影响,呈现出典型的日变化。(2)WRF模式能够部分再现该大雾事件的主要特征。利用模拟的水平能见度和液态水含量对雾进行了表征,尽管模拟出的水平能见度和液态水含量均小于实际观测值,但是二者呈现出的日变化与实际观测相一致。WRF模式能够模拟由四川盆地周围地形引起的局地山谷风的日变化,模拟出的上坡气流的流速明显大于下坡气流的流速,相对湿度较高的下坡风有利于冷却后形成雾,而较强的上坡风和较低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雾的消散。(3)山谷风在大雾事件的日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雾与山谷风之间的正反馈机制有利于雾在夜间的形成和维持。白天,山谷风呈现由下坡风向上坡风的转变。水汽很容易从温暖且强烈的上坡风中蒸发,导致了白天雾的消散。由于抬升凝结高度较低,四川盆地周围的地形有利于对流层下部空气团的抬升和凝结。(4)四川盆地冬季大雾以辐射雾为主,受地形影响较为严重,一旦大雾于夜间开始形成,就不可避免的会对第二天机场航班的运行产生影响。在遭遇大雾天气时气象人员要做到准确预报,有条件的机场也可以采用人工消雾法,驱散机场上空的雾,改善航空器起降时的气象条件,以保障航空器正常起飞和着陆。
王雨歌[8](2019)在《低空风切变的激光雷达回波特征及识别方法初探》文中认为低空风切变因其突发性强、尺度小、生命期短和破坏性极强等特征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在飞机起飞以及降落阶段,激光测风雷达可以提供更加精细的三维风场信息,弥补了常规探空测风的时空密度不足,是低空风切变监测预警的有效探测设备,因此对激光雷达下低空风切变风场特征分析以及识别算法的研究是急迫和重要的工作。利用2018年46月、2017年12月2018年6月和2018年18月在我国攀枝花保安营机场、西宁曹家堡机场和昆明长水机场开展的激光测风雷达测风应用数据,将适用于天气雷达的最小二乘法拟合识别风切变的算法首次用于激光雷达的低空风切变识别,并使用“K-邻域频数法”进行噪声剔除和缺测填补。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现行的风切变强度标准验证不同强度风切变下的识别效果,并运用实例典型案例对低空风切变识别算法进行效果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激光雷达具有多种探测模式,利用PPI扫描,可以得到设备周边空中风分布演变特征,利用RHI扫描可以得到空中风沿某方位的垂直分布,利用起降通道扫描可以得到飞机起降通道的顺、逆风和侧风变化,为气象学研究动力作用和开展航空气象服务提供了有效手段。分析表明:激光测风雷达在晴空、多云以及阴天等稳定风场下探测范围广,低空风场的变化能被精确捕捉到,有利于低空风切变风场的分析。降水系统影响下,激光测风雷达受雨水衰减比较强,但从衰减造成的探测范围缩小可推断降水强度和移动位置。非降水系统影响下,地表热力作用在正午到午后时段达到最强,低层偶尔会出现大风,贴地湍流层向上拓展,受地形动力及热力作用影响,表现出山地迎风坡辐合,逆风坡辐散的流场形式,风切变出现频繁。(2)在进行激光雷达数据质量控制时,“K-邻域频数法”对噪声剔除以及缺测值填补十分有成效,通过多组对比试验进行调参,得到适用于该雷达的最优参数配置,并且通过试验,该算法下激光雷达径向速度的库间脉动性在进行噪声剔除以及缺测值填补后没有被改变。(3)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分别进行径向和方位切变值的计算,然后合成两种切变,这种算法在天气雷达中对识别低空风切变非常有效。本文将这种算法初次应用在激光测风雷达风切变识别,经过识别效果分析,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区别严重风切变、中度风切变以及轻度风切变的等级和强度值大小判定。(4)通过发生于西宁曹家堡机场20例真实低空风切变个例作为验证样本,依据不同天气类型,运用本文的识别算法进行低空风切变等级和强度值计算,并与航空器语音报告、自观设备数据作对比,经实例验证证明,低空风切变识别算法在识别晴空风切变时,识别到的风切变发生时间、水平落区以及切变强度都与自观设备观测资料、航空器空中语音报告以及真实风场数据分析结果吻合,体现了激光测风雷达晴空探测优势和算法的有效性。激光雷达在雷暴天气以及扬沙天气时激光衰减严重,探测能力显着减弱,探测范围缩小,导致算法对低空风切变的识别效果不稳定,这个事实提醒我们,这两类天气下算法的识别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赵志奇[9](2019)在《面向大气环境的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机场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而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促进机场节能减排逐渐成为航空领域的热点问题。机场运营期间产生的航空排放会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最直接的威胁与影响,因此,探究降低机场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优化方法对机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场停机位是机场运行组织的核心资源,本文将减少大气环境影响作为目标,探索性的将停机位分配作为切入点,开展面向大气环境的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首先,结合机场场面运行规则与机场航空排放污染物的特性,通过航空排放模型,以定性定量的角度确定了机场停机位分配与大气环境影响之间的相关性;其次,以场面实际运行特点为基础,提出了最小化航空器排放与最大化近机位利用率的多目标优化策略,实例验证表明,优化后的停机位分配方案可降低机场航空排放并兼顾提高旅客满意度;然后,考虑到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作用,提出运用AERMOD大气扩散模拟系统,将不同停机位分配方案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聚类与综合评价方法构建面向大气环境影响的停机位分区优先级评价体系,以获取停机位分区的优先级排序;最后,结合双层规划思想与多商品网络流模型,提出面向大气环境保护的停机位分配优化方法,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机场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而促进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机场建设。
栾淑英[10](2014)在《民航气象地面观测备份及应急手段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航事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在交通运输量剧增的形势下,我国的航空需求将空前旺盛。在这种大好的发展形势面前,民航部门的安全工作也必将引起高度重视。民航气象地面观测工作作为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飞行安全意义重大。地面观测工作包括诸多复杂的事项,需要配备专门的观测设备,当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时,如果不能采取应急手段,进行提前备份,将会影响观测的准确性,将无法给飞机的飞行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本文主要分析了民航气象地面观测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并提出了进行备份,采取应急手段的策略。
二、浅谈民航地面气象观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民航地面气象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1)人为排放源对济南市PM2.5质量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天气形势分型 |
1.2.2 排放清单建立及排放特征分析 |
1.2.3 人为排放源贡献及减排效果的数值模拟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3.1 自然地理概况 |
1.3.2 社会经济概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案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济南市PM_(2.5)污染特征分析及重污染过程天气分型 |
2.1 济南市PM_(2.5)污染特征 |
2.1.1 PM_(2.5)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
2.1.2 PM_(2.5)污染过程统计特征 |
2.1.3 PM_(2.5)重污染过程统计特征 |
2.2 济南市PM_(2.5)重污染过程天气分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人为源PM_(2.5)排放清单编制及排放特征分析 |
3.1 基础数据的获取 |
3.1.1 PM_(2.5)人为排放源的识别及活动水平的获取 |
3.1.2 PM_(2.5)人为排放源排放因子的获取 |
3.2 济南市PM_(2.5)人为源排放清单及排放特征分析 |
3.2.1 固定燃烧源排放情况 |
3.2.2 工艺过程源排放情况 |
3.2.3 移动源排放情况 |
3.2.4 生物质燃烧源排放情况 |
3.2.5 扬尘源排放情况 |
3.2.6 济南市人为源PM_(2.5)排放清单 |
3.3 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本地化空气质量模型构建及评估 |
4.1 WRF-Chem模式简介 |
4.2 清单植入与模式设置 |
4.3 模拟性能评估 |
4.3.1 气象要素模拟结果验证及分析 |
4.3.2 PM_(2.5)质量浓度模拟结果验证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为排放源贡献分析及减排效果评估 |
5.1 不同人为排放源对济南市PM_(2.5)质量浓度的贡献 |
5.1.1 情景模拟试验设计 |
5.1.2 不同部门人为排放源整体贡献分析 |
5.1.3 不同部门人为排放源贡献的空间分布 |
5.1.4 不同部门人为排放源贡献的日变化 |
5.2 人为排放源减排对济南市PM_(2.5)质量浓度的影响 |
5.2.1 排放情景设定 |
5.2.2 减排效果模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用航空气象运行监控工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气象中心运行监控室工作职责 |
3 部分监控工作环节分析 |
3.1 人员能力的要求及培训 |
3.2 人员相关监控 |
3.3 交接班 |
3.4 获取信息的渠道 |
3.5 值班员个人工作记录 |
4 通过气象运行监控实现对气象产品质量的部分控制功能 |
4.1 对设备运行的监控 |
4.2 对部分观测、预报产品质量的监控 |
5 建立气象运行监控资料库 |
6 气象运行监控岗人员技术档案 |
7 非典型故障情况(案例)设计举例 |
8 结语 |
(3)能见度仪测试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能见度及其观测 |
1.1.1 能见度的定义与分类 |
1.1.2 观测方式及其特点 |
1.2 能见度仪测试评价的意义 |
1.2.1 研究必要性及实际意义 |
1.2.2 能见度在民航运行中的应用范围 |
1.3 能见度仪测试评价的研究进展 |
1.3.1 外场对比观测进展 |
1.3.2 模拟环境下对比测试研究进展 |
1.3.3 参考基准值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能见度仪外场对比观测与多能见度仪组合观测 |
2.1 能见度仪的外场对比观测 |
2.1.1 扬沙、浮尘与霾天气下的对比观测 |
2.1.2 雾、雨雾、雪雾天气下的对比观测 |
2.1.3 外场对比观测的讨论与结论 |
2.2 主导能见度的多能见度仪组合观测 |
2.2.1 主导能见度的自动观测方法 |
2.2.2 数据整体概况与分析处理 |
2.2.3 讨论与结论 |
第3章 高精度大气透过率和消光系数测量方法与系统实现 |
3.1 多点移动测量方法 |
3.1.1 大气透过率的多点移动测量方法 |
3.1.2 基于多点移动测量的消光系数计算方法 |
3.1.3 基于多点移动测量的MOR计算方法 |
3.2 测量误差分析与比较 |
3.2.1 大气透射仪的测量误差分析 |
3.2.2 MVM方法测量大气透过率的相对误差分析与量化 |
3.2.3 MVM方法测量MOR的误差分析 |
3.3 高精度多点移动式测量系统实现 |
第4章 能见度仪测试模拟环境及其均匀性 |
4.1 能见度仪测试模拟环境系统构成 |
4.1.1 整体结构 |
4.1.2 气溶胶发生与供气循环子系统 |
4.1.3 其他辅助子系统 |
4.2 能见度仪测试模拟环境均匀性分析 |
4.2.1 基于流体力学模拟的均匀性分析 |
4.2.2 基于消光系数水平分布的均匀性分析 |
第5章 模拟环境下的能见度仪对比实验 |
5.1 大气模拟舱环境 |
5.1.1 实验环境条件 |
5.1.2 气溶胶粒子浓度及分布 |
5.2 舱内能见度的多点移动测量与计算 |
5.3 舱内能见度的测量对比分析 |
5.3.1 多点移动式与大气透射式测量方法对比 |
5.3.2 多点移动测量系统与大气透射仪测量对比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基于双重频脉冲压缩技术的毫米波测云雷达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毫米波测云雷达数据可视化 |
2.1 毫米波测云雷达 |
2.1.1 测云雷达的基本参数 |
2.1.2 测云雷达的极化方式 |
2.1.3 测云雷达的特点 |
2.2 雷达基数据处理 |
2.2.1 基数据格式分析 |
2.2.2 基数据预处理 |
2.2.3 基数据高度订正 |
2.2.4 雷达回波图像编程实现 |
2.3 雷达数据可视化 |
2.3.1 可视化界面设计 |
2.3.2 雷达数据可视化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云雷达数据质量控制 |
3.1 测云雷达数据质量控制 |
3.1.1 测云雷达脉冲压缩技术分析 |
3.1.2 测云雷达双脉冲技术分析 |
3.1.3 基于余弦相似度算法的数据质量控制 |
3.2 数据质量控制的其它考虑 |
3.2.1 衰减订正 |
3.2.2 Mile散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HI扫描方式的云状识别 |
4.1 云状识别的一般方法 |
4.2 基于模糊逻辑的云状识别算法 |
4.2.1 云状识别特征参数分析 |
4.2.2 云状识别算法 |
4.3 杭州、宁波观测站点的云状识别实验 |
4.4 与人工观测对比实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测云雷达的多普勒风场模拟 |
5.1 基于RHI多普勒的风场分析 |
5.2 基于RHI多普勒的风场模拟 |
5.2.1 风向不变、风速随高度变化 |
5.2.2 风速不变、风向随高度变化 |
5.2.3 风向、风速均随高度变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5)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框架 |
第二章 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测量原理 |
2.1.1 激光雷达探测大气能见度的基础理论 |
2.1.2 激光雷达大气能见度测量原理 |
2.2 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构成及功能 |
2.2.1 激光发射部分 |
2.2.2 光学接收部分 |
2.2.3 光电探测器 |
2.2.4 数据采集单元 |
2.2.5 控制及数据处理单元 |
2.2.6 门控电路 |
2.2.7 收发同步校准 |
2.3 能见度的基本方程 |
2.3.1 Koschmieder定律 |
2.3.2 Bouguer-lambert定律 |
2.4 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回波信号处理 |
2.4.1 激光雷达方程 |
2.4.2 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噪声分析及校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光雷达能见度仪光学系统的优化 |
3.1 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离轴系统的研究 |
3.1.1 发射望远镜 |
3.1.2 接收望远镜 |
3.2 离轴系统几何重叠因子的研究 |
3.2.1 影响几何重叠因子的主要因素研究 |
3.2.3 基于ZEMAX仿真的光学系统优化 |
3.2.4 实验法验证几何重叠因子仿真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光雷达探测能见度的研究 |
4.1 激光雷达方程大气消光系数的求解 |
4.1.1 Collis斜率法 |
4.1.2 Klett法 |
4.1.3 Fernald法 |
4.2 消光系数边界值的修正 |
4.3 联合探测的能见度反演研究 |
4.4 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探测研究 |
4.4.1 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影响因子分析 |
4.4.2 探测系统及原理 |
4.4.3 反演方法研究 |
4.4.4 探测结果与分析研究 |
4.4.5 PM_(2.5)质量浓度廓线的反演 |
4.4.6 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 |
(6)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学仪器史的发展 |
2.2 气象仪器的发展 |
2.3 探空仪的发展 |
3.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3.1 研究方法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4.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国以来气象仪器的发展 |
1.1 建国初气象仪器的初步发展 |
1.1.1 观测方法的统一 |
1.1.2 地面观测仪器 |
1.1.3 高空探测仪器 |
1.1.4 气象仪器的检定 |
1.2 改革开放后气象仪器的快速发展 |
1.2.1 地面观测仪器 |
1.2.2 高空探测仪器 |
1.3 探空仪的发展 |
1.3.1 探空仪简介 |
1.3.2 国外探空仪 |
1.3.3 中国探空仪 |
第二章 59型探空仪的研制 |
2.1 仿制苏式探空仪 |
2.1.1 背景 |
2.1.2 探空仪的型号选择 |
2.1.3 试制仿苏式P3-049探空仪 |
2.2 59型探空仪的研制 |
2.2.1 研制背景 |
2.2.2 59型探空仪的研发 |
2.2.3 59型探空仪的整顿与定型 |
2.2.4 59型探空仪与国外探空仪的比较 |
2.3 59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 |
2.4 小结 |
第三章 GTS1型探空仪——新世纪的改型换代 |
3.1 59型探空仪的落后 |
3.2 电子探空仪的研究 |
3.2.1 仿制PK3-1型电子探空仪 |
3.2.2 GZZ3型电子探空仪 |
3.2.3 GZZ3-1型改进 |
3.2.4 GZZ7型电子探空仪 |
3.3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诞生 |
3.3.1 国际通报 |
3.3.2 研讨与决策 |
3.3.3 选择与试验 |
3.4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
3.4.1 工作原理 |
3.4.2 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
3.4.3 探空仪的转换器和发射机 |
3.4.4 探空仪的技术指标 |
3.5 小结 |
第四章 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性能评估 |
4.1 性能评估方法 |
4.2 GTS1型、59型、RS80型探空仪误差对比 |
4.2.1 100hPa位势高度误差情况 |
4.2.2 100~30hPa厚度误差情况 |
4.3 GTS1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和影响 |
4.3.1 GTS1型探空仪的使用反馈 |
4.3.2 GTS1型探空仪对气象学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李吉明工程师访谈录 |
附录二 李敏娴老师访谈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四川盆地低能见度天气的变化分析及其对机场运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雾的识别和分类 |
1.2.2 雾的形成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 |
1.2.3 山谷风及数值模拟研究 |
1.2.4 大雾对机场运行的影响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WRF模式简介 |
2.2.2 WRF模式基本框架 |
2.2.3 WRF模式基本方程 |
2.2.4 WRF模式物理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盆地2016年12月22日典型大雾天气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2016年12月22日大雾事件介绍及观测 |
3.2.1 大雾事件介绍 |
3.2.2 雾区能见度分析 |
3.3 大雾事件的天气实况分析 |
3.3.1 200hPa西风急流带形势分析 |
3.3.2 500hPa天气形势的分析 |
3.3.3 MSL天气形势的分析 |
3.3.4 垂直结构分析 |
3.3.5 层结条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RF模式的2016年12月22日典型大雾天气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拟实验方案设计 |
4.2.1 模式嵌套区域设置 |
4.2.2 模式参数化方案选择 |
4.2.3 地形敏感性试验 |
4.3 WRF模式模拟雾的能力 |
4.3.1 WRF模式对能见度的模拟 |
4.3.2 WRF模式对液态水含量(LWC)的模拟 |
4.4 WRF模式在山谷风模拟中的性能 |
4.5 山谷风对雾日变化的可能影响 |
4.6 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
4.6.1 WRF模式对地面风和相对湿度的模拟 |
4.6.2 WRF模式对地面风和表面温度的模拟 |
4.6.3 WRF模式对液态水含量(LWC)的模拟 |
4.6.4 层结条件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雾天气对机场运行的影响分析 |
5.1 大雾天气对航班运行的影响分析 |
5.2 大雾期间的预报及飞行保障工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低空风切变的激光雷达回波特征及识别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激光测风雷达的研究进展 |
1.3 风切变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空风切变与激光测风雷达 |
2.1 低空风切变成因 |
2.2 低空风切变类型 |
2.3 激光测风雷达和探测性能 |
2.3.1 探测设备介绍 |
2.3.2 雷达探测模式及产品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光雷达下低空风切变风场特征分析 |
3.1 降水系统影响下风场特征分析 |
3.2 非降水系统影响下风场特征分析 |
3.2.1 晴空天气回波分析 |
3.2.2 多云天气回波分析 |
3.2.3 阴天天气回波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光雷达的低空风切变识别算法设计 |
4.1 识别算法概括 |
4.2 数据质量控制 |
4.2.1 K-邻域频数法 |
4.2.2 参数化方案选取 |
4.3 数据质量控制的作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空风切变识别效果分析 |
5.1 试验背景及资料 |
5.2 典型实例分析 |
5.2.1 局地雷暴天气 |
5.2.2 晴空天气 |
5.2.3 扬沙天气 |
5.2.4 其他天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9)面向大气环境的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 |
1.2.2 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问题研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机场停机位分配问题概述 |
2.1 机场运行 |
2.1.1 机场系统构成 |
2.1.2 场面运行过程 |
2.1.3 场面运行限制 |
2.2 停机位运行 |
2.2.1 停机位运行流程 |
2.2.2 航空器进出停机位方式 |
2.2.3 停机位冲突产生 |
2.3 停机位分配优化问题 |
2.3.1 停机位分配特点分析 |
2.3.2 停机位分配优化目标 |
2.3.3 停机位分配优化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场航空排放的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 |
3.1 机场航空排放 |
3.1.1 排放影响分析 |
3.1.2 排放计算模型 |
3.2 减少机场航空排放的停机位分配优化策略 |
3.2.1 优化模型构建 |
3.2.2 应用算法描述 |
3.3 实例与分析 |
3.3.1 实验设计 |
3.3.2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大气环境影响的停机位分区优先级评价研究 |
4.1 机场航空排放污染物扩散影响评估 |
4.1.1 评估方法 |
4.1.2 数据处理 |
4.1.3 参数设定 |
4.2 停机位分区优先级评价 |
4.2.1 优先级评价方法 |
4.2.2 基于层次聚类算法的停机位分区 |
4.2.3 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先级评价 |
4.3 实例与分析 |
4.3.1 实验设计 |
4.3.2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大气环境保护的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 |
5.1 降低大气环境影响的停机位分配优化策略 |
5.1.1 优化模型构建 |
5.1.2 应用算法描述 |
5.2 实例与分析 |
5.2.1 实验设计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停机位分区优先级评价结果 |
(10)民航气象地面观测备份及应急手段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民航气象地面观测的主要内容及备份和应急手段的重要性 |
2 民航地面气象观测备份及应急手段的应用基础 |
2.1 必须要正确认识气象地面观测的主用设备 |
2.2 必须要正确认识民航气象地面备份设备 |
2.3 必须要正确认识民航气象地面观测应急设备 |
3 采用备份及应急手段的可行性 |
3.1 地面风准确度对比 |
3.2 温度和湿度对比 |
4 民航气象地面观测采用备份及应急手段的具体策略 |
4.1 当主用设备出现传感器故障时采用备份设备 |
4.2 出现不可预测的突发性灾害时可采取的应急手段 |
4.3 长时间故障时的应急手段 |
5 结语 |
四、浅谈民航地面气象观测(论文参考文献)
- [1]人为排放源对济南市PM2.5质量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张朝雨.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民用航空气象运行监控工作初探[J]. 谢明金. 科技与创新, 2020(18)
- [3]能见度仪测试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 台宏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9)
- [4]基于双重频脉冲压缩技术的毫米波测云雷达数据分析[D]. 郎亚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优化设计[D]. 李永东.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6]中国59型、GTS1型探空仪的发展研究[D]. 沈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7]四川盆地低能见度天气的变化分析及其对机场运行的影响[D]. 陈玉蓉.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8]低空风切变的激光雷达回波特征及识别方法初探[D]. 王雨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9]面向大气环境的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D]. 赵志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10]民航气象地面观测备份及应急手段的探究[J]. 栾淑英. 农业与技术,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