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东部活动断裂的现代构造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张尚坤,罗文强,于学峰,田京祥,唐璐璐,陈军,杨斌,杜圣贤,刘凤臣,仵康林[1](2021)在《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文中研究表明为揭示沂沭断裂带深部结构及发生-发展过程,查清断裂切割深度及对岩石圈地幔的破坏,探讨沂沭断裂带的构造组合样式、运动方式、地壳稳定性及其对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研究团队于2019年在沂沭断裂带南段沂南-莒县附近布设了一条长约60 km的深反射地震剖面,系统采集了沂沭断裂带和两侧地块的地震数据,对沂沭断裂带深部岩石圈精细结构进行了解剖。结果显示,该区岩石圈结构在横向上表现为以沂沭断裂带为界的块状结构特征,地壳厚度约30.8~39.5 km;莫霍面总体呈西浅东深态势,并被西倾的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错断,垂直落差达10.5 km。与浅部"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组合样式不同的是,沂沭断裂带在深部剖面上表现为由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向上延伸与分叉散开的多条断裂组成"双枝状"构造组合样式。断裂带内被断层切割的界面反射波多呈向上的拱弧形,其构造形迹具有伸展、挤压和走滑并存的特征,推断这些界面为层间滑脱构造,它们指示了沂沭断裂带"多层滑移"构造运动方式。该断裂带不仅切穿了近地表、壳内地质界面,F2、F4断裂还向下切割莫霍面,深入岩石圈地幔,是深达地幔的深大断裂构造带,为地幔热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对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和内生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地震剖面西端的铜井金矿成矿与沿F2断裂上侵的铜井杂岩体关系密切;剖面东端的火山机构保存完整,没有明显构造破坏痕迹,据此认为沂沭断裂带左行走滑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青山期以前,其后水平滑移量应不大。从区域地质分布及地震反演结果看,昌邑-大店断裂(F4)明显将山东省分割为鲁西和鲁东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因此将其作为区域地质构造分界线是合理的。本项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沂沭断裂带深、浅部结构的认识,为分析研究沂沭断裂带的深部过程和浅部构造响应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资料约束。
柏道远,李彬,李银敏,陈迪,凌跃新[2](2021)在《湖南常德-安仁断裂印支期构造运动分段性:来自花岗岩的约束》文中研究指明常德-安仁断裂是湖南东部一条NW向大断裂。以大量的基础地质资料为基础,对该断裂的分段性特征进行了总结;基于断裂带印支期花岗岩成因及分布规律,提出其在中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主幕中的活动具有分段性。根据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构造特征以及出露地层和岩浆岩等方面的差异,将常德-安仁断裂分为安仁-衡山段(Ⅰ)、湘乡段(Ⅱ)、桃江段(Ⅲ)、常德-石门段(Ⅳ)4段,各段间以穿切深部地壳乃至地幔的NE向深大断裂为界。NE向深大断裂主要形成于加里东运动并具左行走滑,其将常德-安仁断裂切错为互不连通的多段,导致后者在中生代的构造运动具分段性。区域上晚三叠世花岗岩主要为后碰撞环境下深部地壳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常德-安仁断裂带上晚三叠世花岗岩的分布特征指示该断裂在印支运动主幕中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中三叠世印支运动主幕中断裂湘乡段深部发生剪切活动,在端部受限的条件下其运动幅度、剪切强度及相应的增温效应自该段中部向端部减小,导致晚三叠世的深部地壳减压熔融仅发生于湘乡段中段,相应的花岗岩体则出露于湘乡段中段和北段。这一构造-岩浆机制在安仁-衡山段和桃江段得到同样反映。常德-安仁断裂在印支期的分段运动,是先期贯通断裂被NE向深大断裂切错为多段后产生的"被动性"分段运动,有别于-般的多条小断裂发生、扩展并最终连接为一条大断裂的"主动性"断裂分段运动或分段生长。
王迎国,常宏,周卫健[3](2021)在《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渭河盆地渭河及其各支流演化历史与区域构造、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盆地内各河流阶地的成因和演化是研究渭河盆地环境演变的重要科学问题。河流阶地之上黄土的磁性地层学被普遍用来获得盆地内河流阶地形成的年龄。尽管粉尘物质在第四纪以来覆盖了盆地大范围区域,河流阶地形成与粉尘物质最终保存在阶地之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所以,尽管借鉴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区域对比,能够推断河流阶段的年代范围,仍需更多绝对年龄方法对其进行约束。本文通过渭河盆地内渭河不同支流河流阶地形成年代、拔河高度等的综合分析,结合大范围区域隆升过程及第四纪气候演化序列对比,发现并不是所有气候变化的重要节点就有相应的河流阶地形成,河流阶地年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提出渭河盆地河流演化与构造运动造成潜能及气候变化诱发这些潜能的释放密切相关。所以,渭河盆地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大范围的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的构造—气候旋回阶地。渭河盆地水系演化史的重建对全面认识黄河中游水系早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解决渭河、黄河贯通三门峡的争议,但还需要更多可靠的不同河流地质证据和多种分析数据的印证和约束。
耿爽[4](2021)在《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京西北盆岭构造区是山西地堑系的重要部分,位于山西地堑系北端,属于山西地震带与张渤地震带的交汇区,是一个以半地堑—地堑构造为主的拉张断陷区,发育多个地堑、半地堑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盆岭构造区。这些盆地的边缘大都受到了NE向活动断裂带的控制,将盆岭区划分形成了一系列的活动断块。上地幔软流圈熔融物质的上涌造成了盆岭区的整体拉张环境,是造成盆地断陷、断块掀斜的深部动力学原因。目前,有关该区域地震构造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对断块新构造运动的认识情况而言,目前只是笼统地将所有断块的构造运动归为掀斜运动,缺乏对各个断块掀斜变形细节的具体认识,尚未系统而准确地获取断块掀斜方向、掀斜角度等一些主要的变形量或相关定量参数,缺乏对断块尺度累积构造变形总量的准确厘定,同时欠缺对各个断块掀斜运动差异性的辨别,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整个断陷区构造应变空间非均一性特征的识别;其次,缺乏对盆岭区断块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断块整体结构的认识,对区域尺度断层系统总体性质的把握不足,断块与断块之间是通过怎样的协调机制而衔接组合在一起的?而断块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将各条孤立的断裂联系在一起的?如何评价断块整体结构的非均一性特征?等等。而上述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能够提供关于新生代以来区域地震构造总体活动水平与格局的关键信息,为约束区域地震构造背景提供重要参数与条件。因此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研究区内普遍发育了多级夷平面,而这些不同级次夷平面的发育为解决上述这些疑难的构造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契机。所谓夷平面,一般是指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时期,由于外力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削高补低,形成的向侵蚀基准面趋近的平缓起伏的、近似平坦的地形面。在后续构造活跃期内,由于断裂活动、断块运动,往往会对先期夷平面的水平形态造成影响,使原始的夷平面发生不同形式、程度的构造变形。因此,夷平面的构造变形可以指示地下更深层次的构造运动。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基于夷平面的这种特性来研究活动构造的变形、运动与演化过程。前人对研究区内的夷平面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和研究,目前认为在该区域保存着北台面、甸子梁面、唐县面三期山地夷平面。本论文以区域内最高一级夷平面的构造变形为主,对盆岭区构造断块新生代以来的三维变形与运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解决前面提到的研究区内仍然存在的一些构造问题。本论文基于最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地形数据,以及GIS平台先进的空间分析功能、算法,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测量,进行夷平面详细的遥感解译、精确的地形地貌分析,针对夷平面复杂的三维地貌形态,分析夷平面的三维构造变形特征并提取能够反映这种变形的定量参数,准确获取各个断块的构造变形量及相关参数,研究盆岭区内活动断块新生代以来的三维构造变形及运动,并基于断块运动与变形的差异性来揭示盆岭区断块整体结构及构造应变的非均一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一些初步的认识:(1)流域切割侵蚀程度与断块掀斜抬升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断块掀斜角度的增加,前山区域横跨断块掀斜抬升前缘的流域的下切侵蚀、溯源侵蚀的程度都相应增加,相应的主分水岭的后退程度越高;(2)NEE走向的六棱山断裂东段、中段内的各个断块总体上都呈现掀斜运动,个别断块内部发育次一级的断裂。各个断块的掀斜角度各不相同,这种掀斜差异可能被断块之间的一系列NW向的断层所调节;(3)从掀斜运动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六棱山断裂中段断块的掀斜角度及抬升量整体上高于东段,表现为中段断块前缘的掀斜速率整体上高于东段,中段的掀斜抬升速率范围约为1.22-1.55mm/a而东段的掀斜抬升速率范围约为0.45-0.71mm/a。(4)中段的两个块体之间形成了一个斜截与块体边界的近NE向构造带,斜向拉张环境可能产生了应变分配,同时形成了正断层与右旋走滑断层。1989-1999年期间,该段发生了一系列Ms≥5的中强地震,该强震序列的主要发震断层与这条右旋走滑断层密切相关。(5)盆岭区内的断块按照构造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掀斜式、地垒式、倾滑式三种。掀斜式地块属于半地堑构造断块,广泛地分布于盆岭区的西北部区域,块体之间表现为类似于多米诺骨牌式的排列组合形式,这些掀斜断块的下方很可能存在着滑脱面,总体上控制并协调了这些掀斜断块的运动与变形。地垒式断块以垂直隆升运动为主,集中地分布于盆岭区的东南部区域,往往是地形隆升相对较高的地方,分布于五台山地区、甸子梁地区以及小五台山地区等变质核杂岩出露的区域,可能反映了下方深部岩浆物质的强烈上涌。倾滑式断块集中地分布于盆岭区的东南缘,基本上沿着NE走向的太行山构造带发育和分布,它们紧邻北西侧的地垒式断块发育,往往表现为多个断块近平行地斜列式分布,构成阶梯状的样式。(6)以盆岭区所在的NE向构造条带为中心,断块掀斜角度向着盆岭区两侧外围逐渐衰减,从6°多逐渐减至不到1°。这表明断块掀斜运动程度从盆岭区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盆岭区内部拆离构造的发育、深部岩浆物质的上涌与活跃程度要明显强于外围区域。当然,本文的结论是基于现有的数据资料、技术方法暂时得到的一些新的认识,以后还有待于其他资料与手段的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冯琦[5](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多个构造域交汇的部位,地质构造特征复杂,其中又以西缘中南段最为典型。该地区已开发马家滩、大水坑等中生代油田。近年来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奥陶系、二叠系等多个地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显示其在多个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然而,该地区断裂构造特征极其复杂,已发现的油气藏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明显,且经历了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改造,加之前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探井较少,致使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的认识存疑较多,油气赋存、成藏主控因素仍不甚明确。本文以西缘中南段为主要研究对象,调研前人诸多研究成果,对新采集及重处理的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进行了精细剖析,结合野外露头调查,系统研究了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认识:研究区自西向东分别发育青铜峡—固原、青龙山—平凉、韦州—安国和惠安堡—沙井子四条分带断裂。在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东部的烟墩山—马家滩地区,以石炭—二叠系煤层及泥岩层为滑脱面,发育多组次级断裂。此外在天环向斜西部还发育多组与西缘构造演化相关的低序级断层。厘定了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并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区自北向南可划分为石沟驿—马家滩、惠安堡、沙井子三段,呈现南高北低的构造格局。其中,北部的韦州—石沟驿向斜与周边地层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分析认为该复向斜为由南向北滑覆形成,叠加在已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之上,分别以奥陶系顶风化剥蚀面、石炭—二叠系及刘家沟组、延安组的煤层及泥岩层和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滑脱面,并使二叠系砂岩发生脆—韧性变形,由南向北滑移,并在前缘及外缘形成推挤带,该构造形成时间在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沉积前。在上述成果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生长地层分析、平衡剖面恢复、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等研究,认为研究区演化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而现今构造格局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以来。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西缘中南段发生了强烈的自西向东逆冲挤压,并由于挤压强度的差异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格局,形成了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和叠加其上的拆离滑覆构造。而此后研究区及邻区又经历了早白垩世伸展、晚白垩世区域性隆升、始新世反转伸展断陷、中新世晚期差异升降,使断裂构造格局进一步复杂化。研究区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气藏赋存于多个层位、类型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有中生界构造油藏、上古生界构造—岩性油气藏、石炭系羊虎沟组致密气藏、中上奥陶统海相页岩气以及煤层气等。构造活动对油气藏赋存控制明显,如控制烃源岩的展布范围和热演化程度、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及演化,在改善储层物性、提供运移通道等方面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也会造成油气藏的重新调整再分配或破坏散失。
张哲[6](2021)在《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地貌形成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区域地貌的变形结果可以反映区域构造活动与演化历史。太行山南段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区域,处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新生带以来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等俯冲的双重影响,构造活动强烈,对地貌具有控制作用,区域形成大规模的断陷活动,形成多期次层状地貌,发育一系列NNE向断裂,并构成一条显着的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发生过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该地区长时间没有大震发生,缺少关注度,尤其是对第四纪以来太行山南段的隆升幅度、期次还有些争议,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研究还不充分。为了研究太行山南段构造地貌的差异,本文通过室内遥感解译以及GIS平台,利用多种地貌指数对该区域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探讨;通过宏观的地形参数(坡度及坡谱、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河流地貌参数(HI指数)以及条带状剖面分析了太行山南段的宏观构造地貌;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无人机遥感数据、野外的阶地调查以及前人研究资料对太行山南段沁河、丹河、漳河、露水河、淇河、淅水河、子房河和平甸河的河流阶地的发育级数、拔河高度和年龄进行了限定,建立了太行山南段阶地形成时代框架,探讨了太行山南段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飞行、DEM数据分析、野外的实地调查、钻孔信息以及前人的研究,对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1)太行山南段的坡度、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在太行山南段东侧呈现高值,高值区域与太行山东麓断裂走向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断裂对地貌的的控制作用;太行山南段流域HI值指示太行山南段地貌处于幼年-壮年发展阶段,整体构造处于活跃阶段。(2)太行山南段在1.7Ma至少发生了3期6个阶段的构造隆升事件,即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6个阶段分别为1.7Ma、0.8Ma、0.1Ma、0.07Ma、0.05Ma和0.03Ma。1.7Ma以来隆升速率逐步加快,2.6Ma以来太行山南段平均抬升了166~285m,最大不超过300m,因此,第四纪并不是太行山南段主要隆升阶段。(3)晋获断裂中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上新世以来断距约500m,活动速率为0.09mm/a,根据钻孔信息和断层剖面信息,断裂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减弱;晋获断裂南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早更新世活动剧烈,中晚更新世活动较弱。
赵峥[7](2021)在《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嘉黎断裂带是一条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大型走滑断裂,也是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最东端的一条断裂,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块体运动重要的调节断裂。断裂全长超500km,从平坦高原内部向SE方向延伸,经过南迦巴瓦构造结前缘,后转为SSE走向延伸出西藏,跨越三大类型的地貌单元。对嘉黎断裂带进行晚第四纪活动性的系统性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现今青藏高原的变形模式,对认识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是检验刚性块体模型和连续变形模式的关键构造。本文通过Google Earth影像解译、Aster30m分辨率的DEM分析以及高精度无人机航测的DEM分析处理,并结合野外细致调查,确定了断层的几何展布,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主要通过野外实地测量、无人机高精度DEM测量、剖面图绘制等工作,得到嘉黎断裂的走滑量及正断量,进行剖面清理、OSL及14C的样品测年工作,对嘉黎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嘉黎断裂带从高原内部以NW-NNW走向绕过东构造延伸出西藏,从遥感影像上可以清晰看到嘉黎断裂经过三大地貌单元,依次是平坦高原内部、U型河谷过渡带、V深切峡谷带,通过提取区域的地形起伏度、地表陡峭度、HI指数、条带状剖面的地貌指数,分析断裂带不同段的地貌及活动性差异,确定基本分段原则,即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和嘉黎-察隅段;根据前人地质工作及大地测量结果显示,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张扭性质,嘉黎-通麦段在东构造界北缘,受持续向北运动影响表现为压扭性质,通麦-察隅段推测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地貌特征也反应该性质的转换。(2)嘉黎断裂北西段那曲-林堤段整体走向NW-SE,倾向NE,倾角>60°,全长近55km,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明显,沿线冲沟均有明显位错,沿途可见一系列的反向陡坎和串珠状沼泽地,表明断裂除明显右旋走滑运动外,还有显着的正断特征。在克加村陡坎处,测得沼泽地宽度以及边坡坡度,通过假设断裂倾角可能值,计算得到断层倾向滑动量为31.7-41.7m之间,在该地区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年代为24.4±2.05ka,得到断裂1.30-1.71mm/a倾向滑动速率;断裂走滑使诺玛隆村处的不对称河流阶地发育,通过对阶地的恢复,得到110m二级阶地位错量和290m三级阶地位错量,依据前人在三级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定年结果,得到那曲断裂约6.1mm/a的走滑速率。(3)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清晰可辨的部分自克加村至克马尼亚,长度达30km,沿线有多处草皮撕裂,并根据新月形撕裂构造,测量得其单次水平位错量0.56m,垂直位错量0.42m,另外在断裂东端的桑地盆地西侧发育一条长500m的张性破裂,无明显水平和垂直位错,裂缝最大宽度10cm,根据高原草皮破坏恢复周期,推测地震发生在距今300a以内,根据破裂长度与震级关系,估计那曲断裂的发震震级区间约为5.2-6.6级;(4)那曲断裂两端发育两个小型三角形张性盆地,在盆地之间断裂行迹最为清晰,地表破裂带也主要在该段落上,而延伸出盆地之后活动性明显减弱。通过对盆地的剖面测量证实,位于断裂西端北西侧的克马尼亚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盆地东侧发育控盆正断裂,断裂活动形成眉脊;断裂东端东南侧的桑地盆地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降,而盆地西侧形成陡崖,推测盆地边缘发育控盆正断裂,因此提出那曲断裂的运动学模式,断裂北侧的羌塘块体快速向东运动,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运动,由于两侧盆地拉张吸收大部走滑量,导致盆地内外活动速率的差异性。(5)实地考察后对夏玛-嘉黎段断裂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由东向西依次为娘亚-帕多段、雀隆段、夏玛段。娘亚-帕多段断层走向279-291°,长度26km,从嘉黎县城西南隅娘亚基地内向NWW方向延伸到帕多村,线性特征明显,通过卫星影像判读,其西延部分似乎与当雄-嘉黎剪切带相接;雀隆段断层走向302°,长度约12km,因其较其他段的强活动性以及反常的断裂倾向,推测其为一条右行走滑阶区内的调节断裂;夏玛段断层走向275-280°,长度约30km,在夏玛盆地南北两侧进行了无人机航测和剖面清理工作,综合分析认为夏玛盆地南缘的断裂为主断裂,北侧的断裂应是被动分支断裂。在三段断层上均有倾向NNE的陡坎发育,因此推断断层性质都为右旋走滑兼正断。娘亚-帕多段断裂上一处基岩断错量达到15m,因基岩陡崖与区域三级阶地高程一致,取断裂正断活动开始的年代为三级阶地的形成最大年代,三级阶地的OSL定年结果为38±1.6ka,得到约0.4mm/a的倾向滑动速率。嘉黎县城西9km处的四级阶地上的冲沟位错揭示了断裂的走滑特征,冲沟最大位错量达96m,前人测得本区域四级阶地的定年结果为47.5±5.4ka,得到约2mm/a的走滑速率。那曲-嘉黎段断裂活动速率由西向东有明显降低趋势,推测是由于高原中部块体整体向东运动过程中,向东逐渐受东构造结向北推挤作用影响,致使嘉黎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速率降低,断裂的正断作用也相对减弱。(6)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那曲-嘉黎段表现为南侧抬升,而北侧下降的总体特征,结合地球物理、GPS研究结果,建立该段地球动力学模型:在印度块体持续向北东运动,断裂南侧拉萨块体抬升量明显高于北侧的羌塘块体,导致断裂北侧快速向东运动的同时,还有显着的向北倾滑运动。地质工作表明,班公怒江缝合线附近以南的广大区域内的走滑断层都具有正断特征;对青藏高原进行的三维GPS测量结果,揭示了高原上不同区域的抬升与沉降特征,印证了嘉黎断裂现今的正断特征;嘉黎断裂显示的张性特征可能来自于深部地壳挤压隆起、中部软弱层的存在引起的上部地壳的不均匀沉降。地球物理资料显示,92°E附近的印度地壳以高角度俯冲挤压高原下地壳,可能造成拉萨地体下地壳的隆起;壳内水平反射层的存在可能代表中地壳的软弱层存在。
张海涛[8](2021)在《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华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古岩溶十分发育,成为岩溶水储存和运移的主要场所与通道。目前,矿山对奥陶系岩溶研究多集中于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性,缺乏对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致使矿山开采过程中岩溶水患预测不准、岩溶水害时有发生。淮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为一 NWW展布的对冲式断褶构造带,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随着煤田逐渐向深部开采,奥陶系岩溶水害威胁程度日趋严重,古岩溶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因此,系统开展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不仅对淮南煤田及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矿区的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岩溶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进一步认识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古地理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室内实(试)验、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并对古岩溶发育程度进行了预测。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系统研究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发育特征、充填特征和分布特征:①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中主要发育有溶孔、裂缝、溶洞和岩溶陷落柱等四种古岩溶,且以裂缝和溶洞为主;②裂缝和大溶洞多为充填型,半充填和未充填型次之,小溶洞多为半充填型,其次是未充填型,全充填型最少;③裂缝、大溶洞和岩溶陷落柱主要沿着断层带分布,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2)确定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期次、形成时间、形成环境和侵蚀性流体来源:①沉积岩溶形成于早奥陶世到中奥陶世,主要发生在海平面附近,是海水和大气降水共同溶蚀作用的结果;②风化壳岩溶形成于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主要与大气降水的长期淋滤作用有关,在奥陶系地层顶部形成了风化壳孔缝洞系统,且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四带”结构,即地表残积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③压释水岩溶形成于中石炭世至早三叠世,发生在地下中高温、埋藏封闭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在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有机酸和酸性压释水有关;④热液岩溶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期间的地下高温、深埋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地下深部的岩浆热液活动有关;⑤混合岩溶形成于早白垩世至晚古近纪,发生在潘集和陈桥背斜的碳酸盐岩露头区的断裂带周围,其形成主要是大气淡水与深部地层水以及热液流体的混合溶蚀作用有关。(3)系统阐述了碳酸盐岩岩性、岩层结构、侵蚀性流体、断裂构造、古地貌与古水文、岩浆活动、以及岩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①溶蚀试验表明,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灰岩>角砾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②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发现,侵蚀性流体溶蚀能力主要受流体温度、酸性气体成分(包括CO2和H2S等)和压力、以及混合流体比例等控制;③多期构造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期的断裂构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区中部地区是拉张裂缝和古岩溶发育的最佳位置;④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古岩溶的垂向发育特征,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⑤岩浆活动和岩溶作用时间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和演化也起着重要作用。(4)以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圆台形顶板塌陷判据公式,模拟分析了岩溶陷落柱基底溶洞和顶板塌陷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热液溶蚀和混合溶蚀有关,印支期和早、晚燕山期形成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和碳酸盐岩半暴露区对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关键作用。(5)建立了 GIS-AHP耦合模型,预测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分布: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整体为中等~极强,仅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弱~弱,古岩溶发育强~极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矿区。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区内岩溶陷落柱、奥陶系含水层突(涌)水点实际揭露位置,验证了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正确性,为深部岩溶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图[106]表[36]参[327]
雒春雨[9](2021)在《武威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成藏史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北部坳陷位于武威盆地北部,武威盆地处河西走廊盆地群东南部,位于华北地块、祁连褶皱系、贺兰台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交汇部位。目前甚少有前人使用平衡剖面技术和盆地模拟技术对该地区各时期的构造演化及其成藏过程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制约了该地区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本文结合测井、地震、地化数据源等资料,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层岩性、古水深、古热流值等参数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和成藏模拟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演化和成藏史模拟。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有:(1)海西期裂陷发育阶段,由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海西晚期阿拉善地块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南部祁连海盆向陆壳下俯冲消失开始造山活动,北部坳陷地区发生裂陷作用,各级断裂控制着北东向展布的“单断式”箕状地堑和“双断式”地堑发育;(2)印支期抬升剥蚀阶段,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北祁连及河西走廊地区整体抬升,造成研究区三叠系沉积整体缺失;(3)燕山期二次裂陷发育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北部龙首山断裂右旋走滑、内部伸展拉张,断陷开始发育,研究区北东部为断陷中心,西部地区处于隆起区。晚侏罗世,研究区北部龙首山南部祁连山造山活动剧烈,研究区挤压隆升遭受剥蚀。早白垩世,受冈底斯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影响,祁连山区域发生隆升,区域持续受到北东-南西向挤压兼右旋走滑的作用影响,北东向断裂再次伸展,一系列北东向裂陷范围扩大,沉积范围扩大,开始形成统一的湖盆;(4)喜山期坳陷形成阶段,第三纪,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研究区再次处于右旋走滑构造背景下,造成北东向断裂再次右旋走滑伸展。该时期断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减弱,开始向坳陷阶段转变。第四纪,研究区南部遭受挤压,隆升剥蚀,该时期断裂活动极弱,整体处于坳陷阶段。油气成藏模拟结果表明:武威盆地北部坳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整体较高,石炭纪末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二叠纪末期石炭系烃源岩已经开始进入成熟阶段;自三叠纪末期后石炭系烃源岩开始进入高成熟阶段,现今坳陷中部石炭系烃源岩整体处于高成熟阶段。结合构造演化阶段以及成藏史模拟结果等综合分析,武威盆地北部坳陷可作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张则东[10](2021)在《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近年来的发展重心东移,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环境理论作为参考依据,因此对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古环境进行研究,将对该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气候地层学方法,辅以北京平原区已有的地层研究结果,首先对研究区目标钻孔ZK4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建立钻孔年代地层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钻孔沉积物进行孢粉、粒度、磁化率分析,重建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历史。其研究成果如下:(1)北京ZK4钻孔地层层序综合划分出5个单元,从下至上依次是:上新统天竺组(N2t)(400.5-308m);下更新统泥河湾组(Q1n)(308-116.6m);中更新统周口店组(Q2z)(116.6-72m);上更新统马兰组(Q3m)(72-22.6m);全新统(Q4)(22.6-0m)。(2)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植被重建从早到晚共划分出8个阶段:其中植被演替过程为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洼地→针叶林-草原→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对应的气候变化规律为寒冷干旱→温暖较湿→温凉偏湿→寒冷较干夹温暖偏湿→温凉湿润→寒冷偏干→温和略湿→温暖湿润。(3)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研究点的沉积环境变迁大致划分出12个主要的演变过程:从早到晚分别是河道→泛滥平原(夹河道)→河道(夹湖沼相与泛滥平原)→河道→泛滥平原→河道(夹泛滥平原与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湖沼相)→河道→泛滥平原→河道→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河道)。(4)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磁学特征共划分出9个阶段:从早到晚磁化率指示的古气候历程为主体温暖湿润,晚期突变为冷干→冷干与暖湿交替→温凉偏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早期暖湿,晚期冷干→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再过渡为冷干气候→早期由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晚期冷干与暖湿交替→冷干突变为温和偏湿→温和偏干,局部较湿。本文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地层学手段对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确定了各地层单元之间的界线,发现各种手段下的划分结果彼此间都具有很好的比对性,并且在多重地层比对分析的时候识别了磁性地层中布莱克极性亚时的存在。在此年代框架下,本文以孢粉反映的古气候为主,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为辅,对比发现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历程和孢粉反演的古气候演变规律基本一致,再结合粒度指示的沉积环境特征,定性描述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对比资料,更丰富了第四纪以来对于北京东部平原区中长时间尺度下的古环境研究,并促使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成果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还可为北京东部平原区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环境的建设发展作出需求导向,并为该地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以及提出比较合理的发展建议。
二、中国东部活动断裂的现代构造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东部活动断裂的现代构造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 |
2.1 地震剖面布设 |
2.2 数据采集 |
2.3 数据处理和剖面速度结构 |
3 深反射地震剖面的地震波组特征 |
3.1 地壳反射结构 |
3.2 莫霍面特征 |
3.3 岩石圈地幔的反射特征 |
4 讨论 |
5 结论 |
(2)湖南常德-安仁断裂印支期构造运动分段性:来自花岗岩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常德-安仁断裂总体特征 |
3 常德-安仁断裂分段地质特征 |
(1)安仁-衡山段(Ⅰ) |
(2)湘乡段(Ⅱ) |
(3)桃江段(Ⅲ) |
(4)常德-石门段(Ⅳ) |
4 常德-安仁断裂印支期构造运动的分段性及变形机制 |
4.1 NE向深大断裂及其构造分划性 |
4.1.1 NE向深大断裂特征 |
(1)茶陵-郴州断裂 |
(2)连云山-衡阳断裂 |
(3)公田-灰汤-新宁断裂 |
(4)城步-新化断裂 |
(5)溆浦-靖州断裂 |
4.1.2 NE向深大断裂形成与活动时代 |
4.1.3 NE向深大断裂的构造分划性 |
4.2 印支运动主幕构造体制及常德-安仁断裂构造运动 |
4.3 花岗岩对印支运动主幕中常德-安仁断裂运动分段性的约束 |
4.3.1 印支期花岗岩形成构造背景及成因 |
4.3.2 印支运动主幕中常德-安仁断裂运动的分段性及变形机制 |
5 结 论 |
(3)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渭河盆地河流阶地分布特征及时代划分 |
2.1 阶地分布特征 |
2.2 阶地形成时代划分 |
3 渭河盆地阶地成因探讨 |
3.1 气候成因 |
3.2 构造成因 |
4 渭河盆地东部边缘河湖演化争论 |
5 总结与展望 |
(4)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夷平面的概念 |
1.2.2 夷平面的构造变形 |
1.2.3 国内外夷平面研究概况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1.1 大地构造演化 |
2.1.2 大地构造分区 |
2.1.3 区域新构造分区 |
2.2 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 |
2.2.1 六棱山北麓断裂 |
2.2.2 口泉断裂 |
2.2.3 恒山北麓断裂 |
2.2.4 五台山北麓断裂 |
2.2.5 天镇—阳高盆地北缘断裂 |
2.2.6 太白—维山山前断裂 |
2.2.7 阳原盆地北缘断裂 |
2.2.8 怀安盆地南缘断裂 |
2.2.9 张家口断裂 |
2.3 研究区夷平面概况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 |
3.2.1 流域与水系的提取 |
3.2.2 流域单元的分区 |
3.2.3 构造地貌剖面的获取 |
第四章 六棱山断裂带断块变形与运动分析 |
4.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 |
4.2 断块三维形态分析 |
4.3 断块三维运动特征 |
4.4 断块累计变形量、运动学参数估算 |
4.5 历史强震解剖 |
第五章 盆岭区构造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
5.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 |
5.2 断块变形的提取与分析 |
5.3 盆岭区断块三维模型的建立 |
5.4 断块变形与运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西缘构造属性 |
1.2.2 西缘分段性 |
1.2.3 西缘及邻区构造演化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分布特点 |
2.2.1 中、上元古界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研究区地震地层特征 |
第三章 西缘中南段断裂构造特征 |
3.1 断裂特征 |
3.1.1 边界断裂 |
3.1.2 东西分带断裂 |
3.1.3 南北分段断裂 |
3.1.4 次级断裂 |
3.1.5 低序级断层 |
3.2 构造分段特征 |
3.2.1 马家滩段构造特征 |
3.2.2 甜水堡段构造特征 |
3.2.3 沙井子段构造特征 |
第四章 西缘中南段拆离滑覆构造的发现与厘定 |
4.1 拆离滑覆构造的定义 |
4.2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的确定依据 |
4.2.1 地震反射特征不协调 |
4.2.2 地层厚度与沉积特征不协调 |
4.2.3 构造特征不协调 |
4.3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特征 |
4.3.1 拆离滑覆构造的展布范围 |
4.3.2 拆离滑覆构造变形系统特征 |
4.4 拆离滑覆构造的滑移方向、距离与形成时间 |
4.4.1 滑移方向 |
4.4.2 滑移距离 |
4.4.3 形成时间 |
第五章 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 |
5.1 前中生代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背景 |
5.1.1 早古生代台地边缘阶段 |
5.1.2 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阶段 |
5.2 西缘中南段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1 三叠纪—中侏罗世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 |
5.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坳陷盆地 |
5.2.3 晚白垩世以来后期改造 |
5.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赋存的影响 |
6.1 研究区油气藏主要类型与分布特点 |
6.1.1 油气藏类型 |
6.1.2 油气藏分布 |
6.2 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赋存的影响 |
6.2.1 构造活动对烃源岩演化的控制 |
6.2.2 构造活动对圈闭形成的控制 |
6.2.3 构造活动对油气疏导运聚的控制 |
6.2.4 后期改造对原生油气藏的破坏与调整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河流阶地在构造隆升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太行山隆升的研究现状 |
1.2.3 晋获断裂中南段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太行山第四纪隆升研究 |
1.3.2 断裂活动特征 |
1.4 主要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2.1.2 气候水文概况 |
2.1.3 区域地貌特征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
2.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3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
第三章 宏观地貌与构造 |
3.1 地形地貌参数 |
3.2 河流面积-高程积分 |
3.3 区域条带状剖面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太行山南河流阶地序列及发育特征 |
4.1 太行山南段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
4.1.1 漳河阶地发育特征 |
4.1.2 丹河阶地 |
4.1.3 沁河阶地 |
4.1.4 露水河阶地 |
4.1.5 淇河和淅水河阶地 |
4.1.6 其他河流阶地 |
4.2 河流阶地年龄 |
4.3 河流阶地形成原因 |
4.4 阶地与南太行山隆升探讨 |
4.4.1 太行山南河流下切速率 |
4.4.2 南太行山隆升幅度分析 |
4.4.3 隆升原因的探讨 |
4.5 小结 |
第五章 晋获断裂中、南段活动特征 |
5.1 遥感数据的来源、处理及解译 |
5.2 长治断裂活动特征 |
5.2.1 遥感解译特征 |
5.2.2 地貌地质特征 |
5.2.3 活动性特征 |
5.3 晋城断裂 |
5.3.1 遥感影像特征 |
5.3.2 地貌地质特征 |
5.3.3 活动性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区域地震活动性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活动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4 现代地壳形变与构造应力场 |
2.5 区域地貌特征 |
第三章 嘉黎断裂几何结构 |
3.1 遥感影像解译及差分GPS测量 |
3.2 嘉黎断裂基础分段 |
3.2.1 地表粗糙度指数 |
3.2.2 地形起伏度指数 |
3.2.3 HI指数 |
3.2.4 条带状剖面 |
3.3 嘉黎断裂进一步分段 |
3.3.1 那曲-林堤段 |
3.3.2 夏玛-嘉黎段 |
3.3.3 嘉黎-察隅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那曲-嘉黎段活动性分段及速率 |
4.1 那曲-林堤段 |
4.2 夏玛-嘉黎段 |
4.2.1 娘亚-帕多段 |
4.2.2 雀隆段 |
4.2.3 夏玛段 |
4.3 嘉黎-察隅段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发现的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及参数确定 |
5.1 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 |
5.2 对那曲断裂正断特征的检验 |
5.3 与那曲断裂相邻的盆地 |
5.4 小结 |
第六章 那曲-嘉黎段断裂右旋正断性质与动力学机制讨论 |
6.1 区域断层活动性 |
6.2 区域GPS揭示的特征 |
6.3 嘉黎断裂张剪性质的深部成因 |
6.4 嘉黎断裂带的分段成因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8)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岩溶 |
1.2.2 古岩溶形成期次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古岩溶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古岩溶识别与预测研究现状 |
1.2.5 华北煤田古岩溶研究现状 |
1.2.6 淮南煤田岩溶研究现状 |
1.2.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与构造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含水层系统 |
2.3.1 新生界松散孔隙含(隔)水层系统 |
2.3.2 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系统 |
3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 |
3.1 奥陶系地层与岩性特征 |
3.1.1 地层厚度及结构 |
3.1.2 岩性特征 |
3.1.3 岩石矿物特征 |
3.2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类型及特征 |
3.2.1 溶孔 |
3.2.2 裂缝 |
3.2.3 溶洞 |
3.2.4 岩溶陷落柱 |
3.3 奥陶系古岩溶充填特征 |
3.3.1 充填物类型 |
3.3.2 充填特征 |
3.4 奥陶系古岩溶分布特征 |
3.4.1 平面分布特征 |
3.4.2 垂向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
4.1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背景 |
4.1.1 奥陶系地层沉积背景 |
4.1.2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
4.1.3 岩浆活动 |
4.2 古岩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2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
4.2.3 微量元素特征 |
4.3 古岩溶充填物形成环境分析 |
4.3.1 盐度-温度-深度计算 |
4.3.2 形成环境分析 |
4.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期次古岩溶形成环境与发育模式 |
5.1 沉积岩溶 |
5.1.1 地质背景 |
5.1.2 古气候 |
5.1.3 古水文 |
5.1.4 沉积岩溶发育模式 |
5.2 风化壳岩溶 |
5.2.1 地质背景 |
5.2.2 古气候 |
5.2.3 古地貌 |
5.2.4 古水文 |
5.2.5 风化壳岩溶发育模式 |
5.3 压释水岩溶 |
5.3.1 地质背景 |
5.3.2 古水文地质条件 |
5.3.3 压释水岩溶发育模式 |
5.4 热液岩溶 |
5.4.1 构造运动 |
5.4.2 岩浆活动 |
5.4.3 热液岩溶发育模式 |
5.5 混合岩溶 |
5.5.1 地质背景 |
5.5.2 古气候 |
5.5.3 古地貌 |
5.5.4 古水文 |
5.5.5 混合岩溶发育模式 |
5.6 奥陶系古岩溶演化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
6.1 地层岩性与结构 |
6.1.1 碳酸盐岩岩性 |
6.1.2 岩层结构 |
6.2 侵蚀性流体 |
6.2.1 大气淡水 |
6.2.2 地层压释水 |
6.2.3 热液流体 |
6.2.4 混合流体 |
6.3 断裂构造 |
6.3.1 构造分期 |
6.3.2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6.3.3 模拟结果分析 |
6.3.4 多期构造运动对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
6.4 古地貌与古水文 |
6.4.1 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 |
6.4.2 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 |
6.5 岩浆活动 |
6.6 岩溶作用时间 |
6.7 本章小结 |
7 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
7.1 基底溶洞形成过程分析 |
7.1.1 溶洞形成机理 |
7.1.2 溶洞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
7.2 顶板塌陷过程分析 |
7.2.1 顶板塌陷力学机制 |
7.2.2 顶板塌陷数值模拟 |
7.3 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
7.4 本章小结 |
8 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预测 |
8.1 预测方法 |
8.1.1 层次分析法 |
8.1.2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 |
8.2 预测模型建立 |
8.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8.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8.2.3 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
8.2.4 综合得分模型建立 |
8.3 预测结果分析 |
8.4 结果验证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武威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成藏史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区研究现状 |
1.2.2 平衡剖面技术现状 |
1.2.3 成藏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1.3 当前存在问题和发展状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与演化 |
2.3 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构造特征 |
3.1 构造单元划分 |
3.2 北部坳陷剖面构造特征 |
3.2.1 BY88-101 剖面构造特征 |
3.2.2 BY88-140 剖面构造特征 |
3.2.3 BY89-108 剖面构造特征 |
3.2.4 BY89-139 剖面构造特征 |
3.2.5 WW10-401 剖面构造特征 |
3.3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造演化 |
4.1 平衡剖面技术概念及原理 |
4.2 平衡剖面制作流程 |
4.3 平衡剖面地质意义 |
4.4 构造演化分析 |
4.4.1 海西期裂陷发育阶段 |
4.4.2 印支期抬升剥蚀阶段 |
4.4.3 燕山期断块发育阶段 |
4.4.4 喜山期坳陷形成阶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藏史模拟 |
5.1 模拟参数选择 |
5.1.1 地质年代参数 |
5.1.2 地层岩性参数 |
5.1.3 剥蚀厚度参数 |
5.1.4 古水深参数 |
5.1.5 古大地热流值参数 |
5.1.6 烃源岩评价标准 |
5.2 热演化史模拟 |
5.2.1 BY88-101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
5.2.2 BY88-140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
5.2.3 BY89-108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
5.2.4 BY89-139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
5.2.5 WW10-401 地震剖面热演化史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含油气系统及有利区预测 |
6.1 烃源岩 |
6.2 储层 |
6.3 盖层 |
6.4 圈闭 |
6.5 油气运聚模式 |
6.6 有利区预测 |
第七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10)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
1.2.2 第四纪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现状 |
1.2.3 北京平原区第四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特征 |
2.2.2 第四纪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3.1 ZK4钻孔样品采集 |
3.2 样品实验与分析方法 |
3.2.1 古地磁测试及分析 |
3.2.2 孢粉鉴定及分析 |
3.2.3 粒度测试及分析 |
3.2.4 磁化率测试及分析 |
第四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地层特征及年代序列 |
4.1 岩石地层 |
4.1.1 岩芯描述 |
4.1.2 岩石地层综合划分 |
4.2 磁性地层 |
4.2.1 古地磁测试结果 |
4.2.2 磁性地层综合划分 |
4.3 ZK4钻孔年代地层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孢粉分析与古气候重建 |
5.1 ZK4钻孔孢粉分析结果 |
5.2 孢粉组合带划分及其特征 |
5.3 中更新世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规律 |
5.3.1 中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2 晚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3 全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4 孢粉反映的古气候及其指示的气候地层 |
第六章 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
6.1 ZK4钻孔粒度分析 |
6.1.1 粒径组成特征 |
6.1.2 粒度参数特征 |
6.1.3 频率分布曲线特征 |
6.1.4 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6.2 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6.2.1 中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2 晚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3 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第七章 磁化率特征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 |
7.1 磁化率测试结果及其特征 |
7.2 磁化率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第八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1 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2 区域资料对比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中国东部活动断裂的现代构造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J]. 张尚坤,罗文强,于学峰,田京祥,唐璐璐,陈军,杨斌,杜圣贤,刘凤臣,仵康林. 地质学报, 2021(11)
- [2]湖南常德-安仁断裂印支期构造运动分段性:来自花岗岩的约束[J]. 柏道远,李彬,李银敏,陈迪,凌跃新.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5)
- [3]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J]. 王迎国,常宏,周卫健. 地质论评, 2021(04)
- [4]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D]. 耿爽.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5]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D]. 冯琦. 西北大学, 2021(12)
- [6]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D]. 张哲.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7]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D]. 赵峥.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8]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D]. 张海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9]武威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其成藏史模拟[D]. 雒春雨.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D]. 张则东.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