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夏雪[1](2021)在《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篇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之后开展了基础性的研究,概括介绍了新媒体、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形象管理的概念和意义,概括提炼了国外和国内部分知名学者在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及传播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本次研究的视角,对主流理论进行了提炼和论述。随着论文逐渐深入,笔者从现实维度出发,总结分析了目前借助新媒体传播大连城市文化形象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队伍相对薄弱、政府监管方式滞后、契合新媒体的软性疏导不足和新媒体管理缺少统一规范标准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管理队伍人才引进和培养不足、监管方式更新较慢、缺少与新媒体发展相匹配的舆论疏导模式和未形成常态化考评及保障机制等。同时,扩大了研究范围,选取了北京、哈尔滨和徐州三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可供大连市参考借鉴的做法和启示。最后,本研究分别从人才队伍建设、政府监管模式、舆论引导工作和激励保障机制四方面提出推动大连城市文化形象管理的对策建议,统筹全市新媒体背景下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这一路径。本文立足大连,侧重于优化建议的操作实用性和操作便捷性,在突出大连地区特色的同时,对其他城市的新媒体背景下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也有普适性的借鉴意义。
应敏[2](2020)在《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的功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上海市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被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多措并举加强上海特色文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上海书展是亚洲三大书展之一,在国内也是极富规模和影响力的书展节会,已然成为上海重要的“城市名片”。经过16年积累和发展,上海书展的功能逐渐丰富、日益强大,在图书展销、版权交易、文化交流、促进全民阅读,以及塑造城市形象等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作用。因此,在城市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从城市文化传播的角度研究上海书展如何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凸显上海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准公共产品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中“5W”模式为框架,搭建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的基本框架,进而对近几年上海书展发挥传播城市文化品牌功能中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现状进行梳理,结合公开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了解传播受众对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品牌的反馈,对传播主体过于单一,潜在主体二次传播意识弱;传播内容与上海文化品牌关联性低、三大文化不凸显;传播受众接受的宣传力度不够,潜在受众参与度不高;传播媒介开发创新不足,对受众吸引力不大;传播效果方面缺少文化资源融合,辐射效应不够充分五大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运用整合营销传播学相关理论针对五大问题进行对策研究,建议要遵循传播规律、鼓励人际传播,激发主体传播力;要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上海特色,提升品牌相关性;要加强功能宣传,优化观展体验,增加直接受众量;要运用新兴技术、增强感官冲击,突出文化识别度;创新融合机制、整合文化资源,丰富传播表达力。
张艺[3](2020)在《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文化本身,转化文化要素有效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搭建文化空间增强了城市凝聚力,助推城市发展提升了城市竞争力,成为了21世纪城市竞争中的重中之重。藏羌彝走廊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带状集聚区,其发展不仅依托于区域内城市的经济硬实力,更取决于文化软实力。本文以对有关理论作出整理为基础,选取藏羌彝走廊核心区域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先通过定性研究,分析走廊发展实际状况、样本城市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接着通过定量研究,秉持可操作性原则筛选出合适的17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科学命名一级指标,构建了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2016至2018年三年间的样本城市文化软实力进行相应的对比与分析,同时还针对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由研究结果中得出:(1)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主要由文化基础力、吸引力、传播力以及创新力四个方面组成。(2)藏羌彝走廊南部以及中部区域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总的来说较北部区域而言发展水平较高,其中一些城市文化软实力呈整体上升的态势。(3)提升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应该主要从文化资源的开发、旅游活力的增强、传播媒介的创新、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力、吸引力、传播力、创新力,进而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整体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刘梦茹[4](2020)在《社会学视域下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文中认为城市马拉松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势头正劲,城市马拉松文化也是迈向“健康中国”与体育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通知》,文件的颁发为马拉松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即挖掘体育文化内涵、促进以运动项目文化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建设,提升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然而长久以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城市马拉松“热”现象的背后依然存在诸多负面效应,这一方面也表明马拉松文化“冷”。基于此,本研究以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为主要调查对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梳理上海城市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历程,揭示上海城市马拉松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方面的具体呈现,对当前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文章主要以梳理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的具体呈现来分析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场地设施与环境、符号标志;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赛事口号、志愿者服务、赛事理念及媒体宣传;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赛事规则与组织管理;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行为环境。现在处于成熟稳定期的上海城市马拉松赛事呈井喷式发展,名额更是一票难求,但是其背后依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并没有真正的把城市马拉松文化内涵发挥到淋漓尽致。笔者认为影响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发展的因素有:1)赛事内容过度娱乐化致使马拉松文化发展空间萎缩;2)过度的功利性宣传阻碍着马拉松良好形象的树立;3)参赛规则意识淡薄掣肘着马拉松文化的有效传播;4)炫耀性行为认知腐蚀着马拉松文化健康形象的打造。因此,为深入促进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1)加强赛事软实力,进一步扩大上马赛事品牌影响力;2)坚持全面正确引导,进一步提升上马文化自信;3)完善监管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上马赛事环境;4)建立多元传播体系,进一步丰富上马赛事传播渠道。
张光钊[5](2020)在《体育节庆文化对城市营销的价值探索 ——以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文中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源远流长历史中淬炼出来的民族财富,经我国劳动人民群众传播,在中华大地广泛流传,并随着人们的迁徙、贸易、开拓走向了世界各地。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及其衍生的体育节庆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吸引游客和投资贸易的重要途径,并取得较为显着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本文对潍坊市开展国际风筝节办会模式以及城市形象和品牌化影响力营销手段、具体路径、办会方式、经贸思路以及与城市发展一致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探寻城市生态环境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展的有效途径、发展规律和成功经验,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开发提供借鉴。本质上来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区域同样也有别具一格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传统体育文化。各地体育文化充满了多样性、特色性,具有本地的文化特征和人文风情。就放风筝这一体育活动对于人们来说,具有陶冶情操、舒缓身心、促进社会和谐、丰富大众体育文化需求、期盼和平的作用,而放风筝这一娱乐生活方式自古至今更是被给予了太多的个人情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梳理潍坊市国际风筝节的发展历史、经济社会效益、在城市营销中的发展思路以及引发的启示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总结。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并发现在城市形象化、品牌化发展中的通病与制约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节庆活动的资源利用开发提供有益启示。本文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潍坊国际风筝节自办会以来,主要分四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提升知名阶段、完善规模阶段、形成产业阶段。(2)潍坊国际风筝节在发展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一般节庆活动的办会模式,即“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政府不过多干预市场的自主调控而是助力市场的自我循环,放权给企业,让经贸会的效益取得最大化,显然其模式可以很快的适应市场甚至引领市场。(3)潍坊国际风筝节在发展的始终,密切贴合城市的时代发展背景、紧跟主要参会人群的需求,通过电子传媒、广告、政策文件等手段加强风筝文化和潍坊市的联系,更是把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生态环境中去,这更保证了潍坊市城市文化独特性和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4)潍坊风筝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丰富多彩的风筝类型,使风筝文化得到当地政府与社会大众的重视发展,为潍坊国际风筝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动力。从传统体育活动的视角来看,丰富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填补了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的骨架。而潍坊市众望所归,成为了风筝的故乡,这对城市的对外开放、区域竞争具有显着提升的作用。
李良良[6](2020)在《可克达拉市城市形象塑造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吸引人才、集聚产业、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形象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这决定了城市的管理者和主要建设者——政府,不仅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也是塑造和发展城市形象的重要力量,政府作用发挥的如何,影响着城市形象塑造和发展的质量。可克达拉市作为新成立的城市,塑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人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以可克达拉市为研究对象,旨在推动可克达拉市城市形象的成功塑造,并为更多的兵团新建城市塑造城市形象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叙述了文章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方法等。第二部分首先对城市形象的概念、城市形象系统的组成及建设要素、城市形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然后论述了城市形象塑造主体,特别是政府在城市形象塑造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介绍了可克达拉市塑造和发展城市形象的基础和条件,分析了在职能、形态、经济和文化4个方面的形象,随后分析了政府在可克达拉市城市形象定位、协调、传播和维护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缺位”。第四部分主要根据国内其他城市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可克达拉市塑造城市形象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可克达拉市政府塑造城市形象的建议措施,主要建议有:健全管理机构,注重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城市形象;强化履职能力,发挥协调作用,塑造提升城市形象;加强议程设置,加大传播力度,营销传播城市形象;完善管理体制,补齐缺失环节,维护发展城市形象。
蒋和平[7](2020)在《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市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越加的密切,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愈发的激烈,各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可此续发展。为了城市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城市政府需要把握好机遇以及做好对风险的防范,整合城市资源,发挥城市自身的优势,培养城市管理发展的人才,吸引本地和外来的投资商,加强城市的竞争力。城市管理者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挖掘发展,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品牌,传播城市的良好形象,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马拉松赛事起源于西方,在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几年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势头迅猛,马拉松赛事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最热爱、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城市马拉松赛事由于参赛人数众多,来自于世界各地,对赛事场地、所需器材的要求不高,为城市传播城市形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各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也正是看到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的影响力。一个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特别是举办马拉松赛事对促进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显着的作用,更多的城市通过举办城市马拉松赛事的方式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丰富城市的层次性,提高城市的文化、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竞争性。通过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凭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让更多的人欣赏城市的人文景观以及城市的各项职能,促进城市形象的传播。本论文首先对马拉松赛事、城市形象概念进行界定,介绍泉城(济南)马拉松赛事的基本情况,对济南市城市现状进行分析,运用CIS(企业形象识别战略)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就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城市形象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赛事对城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城市视觉形象的影响有:促进了市容环境的改善、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了城市环境卫生保障设施、增加了游客对城市标志物的认识、提高了城市市民的交通意识、促进了城市体育设施的改善。2、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城市行为形象的影响有:提高了政府的组织管理水平、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提升了政府窗口行业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提高了企业赞助商广告宣传力度、提高了企业赞助商的知名度、提高了企业赞助商的企业规范性、促进了市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了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市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3、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城市理念形象的影响有:增加了游客对城市的风俗习惯的了解与认同的机会、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礼貌、提高了居民的社会公德、丰富了城市的文化。通过对泉城马拉松赛事的研究,泉城(济南)马拉松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存在的不足有:赛事媒体宣传力度不够、马拉松项目单一、志愿者服务水平不高、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针对不足提出的对策:丰富赛事的宣传方式、完善马拉松比赛项目、加强对志愿者服务的培训、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对市民生活的干扰、加强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城市营销的水平、建立赛事发展的长效机制。
苗粟[8](2020)在《政务微博中的成都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微成都”微博平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建设的核心逐渐从改善基础设施扩展到城市形象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中,中国城市建设的内涵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如今的城市竞争,不仅仅体现在规模和经济的竞争,更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环境与人民生活质量的竞争,实质就是城市形象的竞争。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有利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良好的城市形象的建构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城市的对外交流,是城市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因此,城市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新浪微博作为发布信息、受众互动的新媒体平台之一走进了城市管理者的视野,纷纷开通政务微博进行城市形象相关内容的发布,加速城市形象的建构。基于此,本文选择成都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政务微博“@微成都”新浪微博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微成都”平台的总编辑的访谈,笔者对其创立背景、受众定位、内容定位以及功能定位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深入的探析。“@微成都”在坚持“在成都、爱成都”的立场和“小微有速度、小微有温度、小微有态度”的原则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内容的发布,建构了全面立体的成都城市形象。其次,在2018年10月-2019年9月为期12个月中,笔者每隔8天抽取一天的微博作为样本,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微成都”平台在城市政府形象、城市经济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城市市民形象以及城市环境形象这五个方面的建构和呈现以及框架特点。同时,结合叙事学理论,以定性的方式,结合具体微博文本探讨平台微博样本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话语上的排兵布阵和基本原理,从而提炼出“@微成都”在叙事背后对成都城市形象的心理建构与空间建构。接着,笔者通过对微博样本的转发、点赞、评论的量化分析以及六位“@微成都”粉丝代表的访谈,对受众视角的反馈进行初步窥探,探析他们通过“@微成都”的内容发布所建构的成都形象及感兴趣相关内容和城市形象建构效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笔者提炼出“@微成都”平台的优点,同时也总结出了“@微成都”平台成都相关议题内容原创率较低、影响力多来自于非成都相关议题内容以及“城市中心主义”倾向明显、评论区舆情监控不到位的不足之处。通过对不足之处的整理,笔者认为政务微博平台在城市形象建构中首先应当明确城市政务微博定位,多说“正事儿”,增强对城市市辖区、下辖市县等信息的挖掘,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讲好成都故事,丰富城市形象内容。其次,政务微博在运营中应当加大原创力度,强化运营团队专业素养,在挖掘热点同时,跟随受众信息接受习惯的变化,从内容编辑、话语风格、互动等方面形成独有的风格,提高用户粘性。接着,平台需加强对下辖市县受众的关注,在发挥城市中心效应和优势的同时,扩大平台在下辖市县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此外,充分挖掘城市资源,加强受众互动深度和质量,不仅要通过微博热点与受众形成互动,也应当更好地、更多地结合成都内容,加深与受众互动的深度,从而了解受众对平台和城市的态度。最后,政务微博应当有系统性的程序管理,及时把握平台舆情态势走向,承担“传播即责任”的使命。
于力群[9](2019)在《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评价研究 ——以天津等9个开埠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迈入新阶段,其发展目标和重点从强调物质空间的规划和建设逐步转变为塑造城市文化和精神,城市因经济而兴盛,因文化而积淀内涵,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逐步成为评估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性因素。本研究是开埠城市系列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城市文化氛围为视角,尝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公众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其本身的文化需求多个角度探讨影响城市文化氛围的因素。目前我国学者对城市文化氛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更注重理论研究,缺少对整个城市系统化的评价与研究,在实证研究层面以天津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在厘清国内外文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本次研究内容明确城市文化氛围的概念,并依据这一概念提出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概念模型,结合前人量化评价研究的成果,系统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城市文化氛围评价指标体系,这既是本文的创新点亦是本文的重难点。选取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产业发展、文化设施、历史积淀和风景名胜、文化活动这五项二级指标分别在四项一级指标中占有较大权重,是影响城市文化氛围各方面的关键因素,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将确定权重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天津等9个开埠城市进行实证评估,通过总体分析、分项指标分析与差异分析,将这9个开埠城市的文化发展阶段归纳为3个层级,其中,上海为较为成熟阶段,杭州、广州、重庆为快速发展阶段,天津、南京、武汉、厦门、青岛为起步探索阶段。实证结果表明,天津在四项一级指标排名中均不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在产业发展、文化设施、风景名胜、文化活动这四项权重较大的二级指标中均表现不理想,这些指标是制约天津整体文化氛围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城市规划的手段,通过空间分析解释天津实证分析结果产生的内在原因,探索天津文化特征与现存文化问题,最后,在文化空间、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绿化景观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天津市文化氛围的规划策略。
王迪[10](2019)在《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研究 ——以厦门马拉松赛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经济水平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文化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景观体育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景观与体育紧密结合,不但可以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展示城市的迷人风光,塑造特色城市形象,而且可以推动经济快速提升,促进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可以增加城市文化资本,使城市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弓引力。目前我国在景观体育的开展方面还处于一个上升发展的时期,作为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构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厦门马拉松赛已经走过17个年头,其对于厦门市整体城市形象建构和城市文化发展,作用不容小觑。厦门马拉松赛展现的理念和内涵与厦门市城市定位高度匹配,并使厦门市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有了新的路径,城市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多样化、互动性、注重“需求导向”的品牌营销,因而从政府、企业、市民、游客四个层面对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现状进行梳理,以厦门马拉松赛为主要例证,依据城市定位论、城市营销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通过对不同的对象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的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与城市定位形象匹配度较高2.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具有重复性和滞后性3.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善于扬长避短二、建议1.全局分析:明确城市定位,尊重城市实际2.亮点打造:遵循塑造原则,突出城市特色3.组合营销:加强合作交流,改善文化氛围
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外与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概念解析 |
1.3.1 新媒体 |
1.3.2 城市文化形象 |
1.3.3 城市形象管理 |
1.3.4 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公共管理理论 |
1.4.2 新城市主义理论 |
1.4.3 理论依据对本研究支撑的具体体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新媒体背景下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的必要性及特点 |
2.1 新媒体背景下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的必要性 |
2.1.1 多主体特性导致管理方式更新 |
2.1.2 多渠道传播促使管理模式改变 |
2.1.3 文化多元性推动监督管理革新 |
2.2 新媒体背景下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的特点 |
2.2.1 管理角色:政府由硬性管理向“主导+引导”立体化管理过渡 |
2.2.2 管理内容:固定范围管理向灵活化管理转变 |
2.2.3 管理方式:基础性管理向数字化管理新方式发展 |
3 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大连市主要做法及成效 |
3.1.1 制度层面:出台政策法规,力争有据可循 |
3.1.2 意识层面:强化城市文化重要性,压实管理责任 |
3.1.3 加强舆论引导:官方组织特色活动,树立正向舆论氛围 |
3.1.4 常态化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公示抽查结果 |
3.2 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调查问卷样本反馈结果分析 |
3.2.3 研究小结 |
3.3 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管理队伍相对薄弱 |
3.3.2 政府监管方式滞后 |
3.3.3 契合新媒体的软性疏导不足 |
3.3.4 新媒体管理缺少统一规范标准 |
3.4 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3.4.1 管理队伍人才引进和培养不足 |
3.4.2 监管方式更新较慢 |
3.4.3 缺少与新媒体发展相匹配的舆论疏导模式 |
3.4.4 未形成常态化考评及保障机制 |
4 国内其他地区经验及启示 |
4.1 国内其他城市管理经验及特点 |
4.1.1 北京:强化网络媒体延伸性,深度融合增强联动能力 |
4.1.2 哈尔滨:正向舆论引导,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
4.1.3 徐州:分支式新媒体矩阵,打造政民沟通良性互动 |
4.2 国内其他城市管理启示 |
4.2.1 政府积极承担主体责任 |
4.2.2 科学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
4.2.3 加强媒体融合势在必行 |
5 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管理的优化策略 |
5.1 强化人才力量,打造优秀管理队伍 |
5.1.1 加强人才引进,守牢专业阵地 |
5.1.2 开展多类别培训,严格验收标准 |
5.1.3 维护专业人才队伍稳定性 |
5.2 与时俱进,优化政府监管模式 |
5.2.1 夯实管理基础,打造良好网络氛围 |
5.2.2 多元共同参与,创新互动管理机制 |
5.2.3 加强新媒体融合发展 |
5.3 结合新媒体发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
5.3.1 加强政府舆论引导责任意识 |
5.3.2 释放新媒体意见领袖的舆情引导能力 |
5.3.3 健全新媒体管理舆情危机预警机制 |
5.4 形成长效激励制度,建立保障机制 |
5.4.1 完善考核激励制度,“精神+物质”并行 |
5.4.2 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 |
5.4.3 建立新媒体管理平台考核机制,统一管理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媒体对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满意度调查 |
致谢 |
(2)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的功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准公共产品属性的研究 |
(二)书展文化传播功能研究 |
(三)传播城市文化的意义和路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城市文化 |
(二)城市文化传播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传播学的“5W”模式 |
(三)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第三章 基于“5W”模式的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现状分析 |
一、上海书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关系 |
(一)上海是中国出版业的发祥地 |
(二)上海书展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见证 |
二、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过程中的“5W”分析 |
(一)传播主体分析 |
(二)传播内容分析 |
(三)传播媒介分析 |
(四)传播受众分析 |
(五)传播效果分析 |
三、上海书展城市文化传播功能的具体体现 |
(一)上海书展是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
(二)上海书展是全国出版界交流展示的专业舞台 |
(三)上海书展是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的文化名片 |
第四章 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 |
一、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现状的实证分析 |
二、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中遇到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一)传播主体过于单一,潜在主体二次传播意识弱 |
(二)传播内容与三大文化品牌关联性不够、上海特色不凸显 |
(三)传播受众接受的宣传力度不够,存在大量潜在受众 |
(四)传播媒介开发创新不足,对受众吸引力不大 |
(五)传播效果方面缺少文化资源融合,辐射效应不够充分 |
第五章 进一步优化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功能的思路 |
一、遵循传播规律、鼓励人际传播,激发主体传播力 |
二、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上海特色,提升品牌相关性 |
三、加强功能宣传、优化观展体验,增加直接受众量 |
四、运用新兴技术、增强感官冲击,突出文化识别度 |
五、创新融合机制、整合文化资源,丰富传播表达力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一、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情况的访谈记录表 |
二、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情况的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关键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界定 |
2.1.2 城市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 |
2.1.3 城市文化软实力重要性 |
2.2 城市文化软实力理论基础 |
2.2.1 软实力理论 |
2.2.2 城市竞争力理论 |
2.2.3 文化治理理论 |
3 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
3.1 藏羌彝走廊现状分析 |
3.2 藏羌彝走廊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
3.3 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优势和劣势 |
4 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评价方法 |
4.4 数据分析 |
4.4.1 2016年数据分析 |
4.4.2 2017年数据分析 |
4.4.3 2018年数据分析 |
5 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结果分析 |
5.1 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总体评价分析 |
5.2 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分项指标评析 |
5.2.1 文化基础力 |
5.2.2 文化吸引力 |
5.2.3 文化传播力 |
5.2.4 文化创新力 |
5.3 藏羌彝走廊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评析 |
5.3.1 藏羌彝走廊南部区域城市文化软实力分析 |
5.3.2 藏羌彝走廊中部区域城市文化软实力分析 |
5.3.3 藏羌彝走廊北部区域城市文化软实力分析 |
6 提升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
6.1 开发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基础力 |
6.2 增强旅游活力,提升文化吸引力 |
6.3 以社交媒体为媒介,提升文化传播力 |
6.4 培养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提升文化创新力 |
6.5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整体提升文化软实力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2: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社会学视域下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兼容并包的体育文化——时代中国的选择 |
1.1.2 积极向上的马拉松赛事——城市发展的载体 |
1.1.3 良莠不齐的马拉松文化——马拉松运动发展的掣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城市文化的研究 |
1.3.2 关于体育文化的研究 |
1.3.3 关于马拉松运动研究 |
1.3.4 关于马拉松文化的研究 |
1.3.5 综述小结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重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实地观察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文化缘起:上海城市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历程 |
3.1.1 初生萌芽期(1949年之前):呈现无序化、阶段性发展态势 |
3.1.2 复苏成长期(1949-1996年):初具规范化、行政化发展格局 |
3.1.3 快速崛起期(1996-2010年):展露大众化、娱乐化发展样态 |
3.1.4 成熟稳定期(2010年至今):步入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轨道 |
3.2 全景呈现: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的现状分析 |
3.2.1 城市马拉松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
3.2.2 物质文化 |
3.2.3 精神文化 |
3.2.4 制度文化 |
3.2.5 行为文化 |
3.3 问题探索:影响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3.3.1 赛事内容过度娱乐化致使马拉松文化发展空间萎缩 |
3.3.2 过度的功利性宣传阻碍着马拉松良好形象的树立 |
3.3.3 参赛规则意识淡薄掣肘着马拉松文化的有效传播 |
3.3.4 炫耀性行为认知腐蚀着马拉松文化健康形象的打造 |
3.4 解决之策: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发展的对策 |
3.4.1 加强赛事软实力,进一步扩大上马赛事品牌影响力 |
3.4.2 坚持全面正确引导,进一步提升上马文化自信 |
3.4.3 完善监管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上马赛事环境 |
3.4.4 建立多元传播体系,进一步丰富上马赛事传播渠道 |
4.结论 |
5.致谢 |
6.参考文献 |
7.附件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8.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5)体育节庆文化对城市营销的价值探索 ——以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依据及意义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有关风筝概念及其研究 |
1.2.3 潍坊风筝与潍坊国际风筝节的研究 |
1.2.4 潍坊国际风筝节社会功能的研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潍坊风筝文化形成历史概况 |
3.1.1 潍坊风筝的历史 |
3.1.2 潍坊运用风筝运动进行城市营销的形成概况 |
3.2 山东潍坊风筝自然与社会环境分析 |
3.3 潍坊国际风筝节的发展历程 |
3.3.1 创建起始阶段(1984年4月1日第一届) |
3.3.2 提升发展阶段(1985年第二届—1989年第六届) |
3.3.3 品牌建构阶段(1990年第七届—2013年第三十届) |
3.3.4 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第三十一届至今) |
3.4 潍坊国际风筝节对城市产生的综合效益分析 |
3.4.1 潍坊国际风筝节对城市产生的社会功能 |
3.4.2 潍坊国际风筝节对城市产生的文化功能 |
3.4.3 潍坊国际风筝节对城市产生的经济功能 |
3.5 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在城市营销中的定位和发展思路 |
3.5.1 潍坊城市营销的发展定位 |
3.5.2 促进城市的综合影响力 |
3.5.3 通过体育进行城市营销的体系框架 |
3.5.4 潍坊风筝节与潍坊城市营销发展的耦合 |
3.6 潍坊风筝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6.1 政府重视方向的偏移 |
3.6.2 政府资金有限,企业赞助积极性不高 |
3.6.3 节庆活动过于繁多 |
3.6.4 西方体育对我国民俗文化的冲击 |
3.7 潍坊国际风筝节引发的启示 |
3.7.1 民族体育赛事现代传播与国际推广 |
3.7.2 民族体育赛事对城市营销的战略选择 |
3.7.3 创新发展战略 |
3.7.4 体育旅游发展战略 |
3.7.5 国际体育传播战略 |
3.7.6 市场化与社会化协同发展战略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加大政府对风筝文化关注力度 |
4.2.2 创新开发风筝运动的文化潜力 |
4.2.3 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 |
4.2.4 提炼文化内涵,打造更多精品 |
4.2.5 重视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6)可克达拉市城市形象塑造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要突破的难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市形象与政府作用概述 |
2.1 城市形象概述 |
2.1.1 城市形象概念 |
2.1.2 城市形象的特征 |
2.1.3 城市形象的塑造内容 |
2.2 城市形象塑造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概述 |
2.2.1 政府是城市形象塑造的主要主体 |
2.2.2 政府塑造城市形象的必要性 |
2.2.3 政府主导城市形象塑造的理论基础 |
2.2.4 城市形象塑造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2.3 小结 |
第3章 可克达拉在发挥政府作用塑造城市形象实践中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3.1 可克达拉市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历史沿革 |
3.1.3 经济发展 |
3.1.4 文化特色 |
3.2 可克达拉市城市形象现状 |
3.3 可克达拉发挥政府作用塑造和发展城市形象的实践及问题 |
3.3.1 城市形象定位缺少配套政策 |
3.3.2 政府协调作用发挥不平衡不充分 |
3.3.3 城市形象传播效果欠佳 |
3.3.4 城市形象塑造的环节没有形成闭环 |
3.4 政府“缺位”——影响可克达拉市城市形象的原因剖析 |
3.4.1 城市形象定位缺少管理机构统筹规划 |
3.4.2 政府履职能力欠缺影响协调作用发挥 |
3.4.3 城市形象传播力度有待加大 |
3.4.4 城市形象塑造和发展的管理体制不规范 |
3.5 小结 |
第4章 强化政府作用提升可克达拉市城市形象的对策及建议 |
4.1 健全管理机构,注重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城市形象 |
4.2 强化履职能力,发挥协调作用,塑造提升城市形象 |
4.3 加强议程设置,加大传播力度,营销传播城市形象 |
4.4 完善管理体制,补齐缺失环节,维护发展城市形象 |
4.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可克达拉城市形象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市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马拉松赛事的研究 |
2.2 关于城市形象的研究 |
2.3 关于马拉松赛事影响城市形象的研究 |
3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3.1 研究理论基础 |
3.1.1 CIS理论 |
3.1.2 城市营销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城市马拉松赛事 |
3.2.2 城市形象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逻辑分析法 |
4.2.4 实地调查法 |
5 研究结果 |
5.1 泉城(济南)马拉松赛赛事概况 |
5.1.1 发展背景与举办主题 |
5.1.2 比赛项目时间和路线 |
5.1.3 安全保障情况 |
5.1.4 媒体的宣传 |
5.2 民众对济南市形象的理解与评价 |
5.3 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市城市视觉形象影响 |
5.3.1 城市环境 |
5.3.2 城市标志物 |
5.3.3 体育设施 |
5.4 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市城市行为形象影响 |
5.4.1 政府行为 |
5.4.2 企业行为 |
5.4.3 居民行为 |
5.5 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市城市理念形象影响 |
5.5.1 社会风气 |
5.5.2 城市文化 |
5.6 泉城(济南)马拉松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
5.6.1 泉城(济南)马拉松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存在的不足 |
5.6.2 利用泉城(济南)马拉松提升城市形象的对策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调查问卷(居民用) |
附件2 调查问卷(参赛选手用) |
致谢 |
(8)政务微博中的成都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微成都”微博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政务微博中的城市形象研究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 |
1.1 城市形象概念梳理 |
1.2 城市形象特征 |
1.3 城市形象构成要素 |
1.4 政务微博与城市形象 |
1.5 研究指导理论概述 |
1.5.1 框架理论 |
1.5.2 叙事学理论 |
第2章 “@微成都”新浪微博平台概况 |
2.1 访谈对象与设计 |
2.2 “@微成都”平台访谈结果 |
2.2.1 新媒体语境下的“@微成都” |
2.2.2 “@微成都”的媒介定位分析 |
2.2.3 “@微成都”的平台运营——摸索中的与时俱进 |
第3章 “@微成都”中的成都城市形象及内容框架 |
3.1 “@微成都”微博构成 |
3.2 “@微成都”微博外部形态分析 |
3.2.1 “@微成都”微博内容来源 |
3.2.2 “@微成都”微博形态 |
3.3 “@微成都”微博内容分析 |
3.3.1 “@微成都”微博内容所涉地域 |
3.3.2 “@微成都”微博内容性质 |
3.3.3 “@微成都”微博内容议题 |
3.4 “@微成都”中成都城市形象的建构 |
3.4.1 城市政府形象 |
3.4.2 城市经济形象 |
3.4.3 城市文化形象 |
3.4.4 城市市民形象 |
3.4.5 城市环境形象 |
3.5 “@微成都”平台城市形象建构框架特点 |
3.5.1 “为民服务”的内容及形式框架 |
3.5.2 以成都及其市辖区为主体的报道框架 |
3.5.3 信息来源的权威与可信赖性 |
3.5.4 中性与正面报道为主的内容基调框架 |
3.5.5 以成都文化形象、市民形象为主的内容议题框架 |
第4章 “@微成都”中成都城市形象的叙事建构 |
4.1 叙事视角:多重视角透视城市全景 |
4.2 叙事结构:稳定且灵活的微博话题框架 |
4.3 叙事话语:结合民间话语风格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
4.4 叙事背后 |
4.4.1 城市形象的心理建构 |
4.4.2 城市形象的空间建构 |
第5章 “@微成都”中成都城市形象的建构效果 |
5.1 微博转发量分析 |
5.2 微博评论量分析 |
5.3 微博点赞量分析 |
5.4 微博评论分析 |
5.4.1 微博评论聚集样态 |
5.4.2 微博热门评论中的情绪化表达 |
5.5 粉丝代表访谈结果 |
5.5.1 粉丝代表基本情况 |
5.5.2 访谈结果整理 |
第6章 “@微成都”城市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6.1 “@微成都”平台城市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 |
6.1.1 成都相关内容比例低微博内容多是“二传手” |
6.1.2 微博影响力主要来自非成都相关议题 |
6.1.3 城市形象建构中“城市中心主义”倾向明显 |
6.1.4 评论区舆情监控不到位 |
6.2 政务微博平台城市形象建构的建议 |
6.2.1 明确城市政务微博定位多说“正事儿” |
6.2.2 加大原创力度强化运营团队专业素养 |
6.2.3 加强对下辖市县受众的关注 |
6.2.4 充分挖掘城市资源加强受众互动深度 |
6.2.5 政务微博应当有系统性程序管理把握舆情态势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与“@微成都”总编辑的访谈记录 |
附录2: 与“@微成都”粉丝代表的访谈记录 |
附录3: “@微成都”微博样本编码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评价研究 ——以天津等9个开埠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文化 |
1.3.2 城市文化氛围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城市文化的研究 |
2.1.1 国外 |
2.1.2 国内 |
2.2 城市文化量化的研究 |
2.2.1 国外 |
2.2.2 国内 |
2.3 城市文化的比较研究 |
2.4 城市文化氛围的研究 |
2.4.1 城市文化氛围 |
2.4.2 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氛围与城市规划 |
2.4.3 本论文研究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评价分析 |
3.1 量化评价的原则与步骤 |
3.1.1 评价形式的选择 |
3.1.2 指标构建原则 |
3.1.3 量化评价步骤 |
3.2 城市文化氛围量化概念模型 |
3.2.1 城市文化氛围基本框架构建 |
3.2.2 城市文化氛围量化概念模型构建 |
3.3 城市文化氛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城市文化氛围的影响因素 |
3.3.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筛选 |
3.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4 评价指标的内涵阐释 |
3.4 评价方法选取与评价步骤 |
3.4.1 评价方法选取 |
3.4.2 评价步骤 |
3.5 城市文化氛围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划效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文化氛围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评估 |
4.1 对比城市的选取原则 |
4.2 评价指标赋权结果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评价指标赋权结果 |
4.2.3 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 |
4.3 实证分析评估 |
4.3.1 总体分析 |
4.3.2 分项指标分析 |
4.3.3 差异分析 |
4.3.4 文化发展阶段总结 |
4.3.5 天津市文化氛围的地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市文化氛围评价分析 |
5.1 天津市文化发展现状 |
5.1.1 天津城市发展概述 |
5.1.2 天津市文化氛围现状 |
5.1.3 研究范围 |
5.2 天津市文化氛围评价分析 |
5.2.1 经济基础 |
5.2.2 社会发展 |
5.2.3 自然历史 |
5.2.4 文化需求 |
5.3 天津市文化特征与现存问题 |
5.3.1 文化空间特征 |
5.3.2 现存文化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天津市文化氛围提升策略 |
6.1 提升原则与优化方向 |
6.1.1 文化定位 |
6.1.2 文化空间结构 |
6.1.3 文化片区 |
6.2 规划导向的文化提升策略 |
6.2.1 文化空间结构的交融 |
6.2.2 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
6.2.3 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与提升 |
6.2.4 绿地景观的打造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三级指标筛选过程表 |
附录B 代表性研究成果具体指标内容 |
附录C 民国时期大陆开埠城市汇总 |
附录D 熵值法计算代码 |
附录E 天津近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研究 ——以厦门马拉松赛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中央政府为城市发展“把脉”、“开药方” |
1.1.2 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生命力 |
1.1.3 景观体育是现代化城市文化塑造的重要助推器之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景观体育研究 |
1.3.2 体育与城市文化 |
1.3.3 厦门市体育与城市文化 |
1.3.4 综述总评 |
1.4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文化 |
2.1.2 景观体育 |
2.1.3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及其分类 |
2.1.4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探讨与界定 |
2.2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定位论 |
2.2.2 城市营销理论 |
2.2.3 区域创新理论 |
2.3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主客体 |
2.3.1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主体 |
2.3.2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客体 |
2.4 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的原则 |
2.4.1 以人为本原则 |
2.4.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4.3 独特性原则 |
2.4.4 品牌化原则 |
第三章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环境及现状分析 |
3.1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环境 |
3.1.1 自然生态 |
3.1.2 政治环境 |
3.1.3 经济状况 |
3.1.4 文化习俗 |
3.1.5 体育资源存量 |
3.2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现状 |
第四章 厦门马拉松赛事文化塑造分析 |
4.1 厦门马拉松赛概况 |
4.1.1 厦门马拉松赛发展历程 |
4.1.2 厦门马拉松赛文化元素分析 |
4.2 厦门马拉松赛事文化塑造现状 |
4.2.1 政府层面 |
4.2.2 企业层面 |
4.2.3 市民层面 |
4.2.4 游客层面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与城市定位形象匹配度较高 |
5.1.2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具有重复性和滞后性 |
5.1.3 厦门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善于扬长避短 |
5.2 建议 |
5.2.1 全局分析:明确城市定位,尊重城市实际 |
5.2.2 亮点打造:遵循塑造原则,突出城市特色 |
5.2.3 组合营销:加强合作交流,改善文化氛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科研成果 |
四、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背景下大连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管理研究[D]. 夏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的功能优化研究[D]. 应敏.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0(07)
- [3]藏羌彝走廊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D]. 张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社会学视域下上海城市马拉松文化的发展与变迁[D]. 刘梦茹.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体育节庆文化对城市营销的价值探索 ——以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D]. 张光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可克达拉市城市形象塑造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李良良. 新疆大学, 2020(07)
- [7]泉城(济南)马拉松对济南市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D]. 蒋和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政务微博中的成都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微成都”微博平台为例[D]. 苗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评价研究 ——以天津等9个开埠城市为例[D]. 于力群.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城市景观体育文化塑造研究 ——以厦门马拉松赛事为例[D]. 王迪.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