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与无症状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佘颖姗[1](2020)在《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早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二尖瓣成形术(MVP)在退行性病变中临床疗效优于二尖瓣置换术(MVR)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公认,然而二尖瓣成形术是否适用风湿性病变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单中心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的早期及中期临床结果。[方法]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云南省心血管病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MVP)共108例,患者年龄在44.26±9.57岁,范围为21-62岁,男性25例(23.1%),女性83例(76.6%)。所有患者经胸骨正中切口,根据术中探查二尖瓣病变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技术进行MVP,修复完成后进行注水试验,检测二尖瓣功能。心脏复跳停机后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估二尖瓣成形即时疗效,二尖瓣功能达标者结束手术,功能不达标根据患者术中具体情况,再次行MVP或二尖瓣置换术(MVR)。根据成形成功的78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匹配收集同期行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80例患者,然后分为成形和置换两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两组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及门诊等方法随访患者术后3月、1年、2年、3年的生存、症状、心功能改变及心脏彩超结果。收集心脏彩超相关数据,比较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的心功能、不良事件、再次手术及生存率。[结果]早期成形成功共78例,2例患者术后1周因反流加重再次手术,早期修复率为72.2%。收集同期MVR共80例。随访全组无死亡,2例失访。随访时间为3-48月,MVP组平均随访时间12.7±3.52月,MVR组平均随访时间10.15±4.66月。两组3年生存率100%。MVP组在随访期间4例接受了再次手术,1年、2年、3年免于再次手术率分别为93.5%、93.1%和92.3%,MVP组1例患者术后生育。统计学分析显示在不同时间的二尖瓣平均压差(MPG)、二尖瓣反流(M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LV)、左心房(LA)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多变量分析中,年龄>50岁可能为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后出现二尖瓣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MVP组与MVR组相比,MVP组再次手术的风险增加(P<0.05)。MVP组和MVR组的生存率、死亡率及心功能恢复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事件MVR组的发生率高于MVP组(P<0.05)。[结论]本组风湿性MVP和MVR早期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中期随访中,MVP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MVR组,MVP组的生活质量优于MVR组,但MVP的再手术率高于MVR组。两组中期生存率暂无差别,远期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我们建议谨慎选择合适的风湿性二尖瓣病例进行成形,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抗凝监测、年轻人及育龄妇女等人群。
方明[2](2017)在《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测定指导PBMV扩张终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LAP)变化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理想扩张终点的关系,为准确判断PBMV扩张终点、安全有效完成PBMV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2例适宜行PBMV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右室起搏组。对照组采用球囊直径计算、心脏杂音听诊、球囊形态观察及动态观察左房压力变化确定PBMV是否到达扩张终点。右室起搏指导组于术前常规行右室快速起搏,而后按对照组方法选择扩张终点并完成PBMV。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心功能指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通过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的方法,分析2组患者在PBMV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的改变,探讨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变化与PBMV的理想扩张终点的关系,为安全有效完成PBMV提供更多实验依据。结果:与PBMV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左房平均压力mLAP下降、二尖瓣瓣口面积MVA增大;术后一周6分钟步行距离(6MWT)增加,左心房内径LAD缩小;心功能评级(NYHA)提升。2组患者术后二尖瓣口面积、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压力、二尖瓣跨瓣压力差、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及NYHA心功能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二尖瓣返流无明显差异。结论:PBMV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异常明显纠正,运动耐量显着提升。其中,右室起搏组排除了不同心率及节律影响,扩张终点选择更为科学精准,扩张后效果更佳。
曲一歌[3](2017)在《急性多发性微小脑梗死:43例临床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多发性脑梗死(AMBI)是指一次脑卒中事件中,经影像学检查发现2处或2处以上不连续的新发梗死灶,弥散加权成像(DWI)能在发病最初几小时能够检出缺血灶,能检测到原来CT难以发现的微小梗死,能容易地区别新发缺血灶、陈旧灶或非特异性白质高信号,并且能够证实多发性梗死是同时发生的。目前,将直径≤2厘米大小的梗死认作是微小梗死,包括腔隙性梗死和近期皮质下小梗死,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可能包括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等多种发病机制。同时发生的多发性微小梗死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我们假设可能存在不同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机制。方法:本研究连续收集了 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多发性微小梗死梗塞患者43例,根据多发性微小梗死的分布类型分为一侧前循环梗死、双侧前循环支配区梗死、单纯后循环梗死、同时前循环和后循环梗死等4组,对其年龄、性别、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量表)、影像学资料(包括CT、CTA、MRI、DWI、MRA)、短期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31例,女12例,20~89岁,平均67.7±13.8岁。从出现症状至住院的时间为1.5小时至30天,平均5.9±7.7天。主要首发症状为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和发作性症状,占79.0%。基线NIHSS评分为平均4.0±4.99分,轻度(0-6分)33例(76.7%),本组患者以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主。43例中,一侧前循环梗死17例,双侧前循环梗死15例,同时前循环和后循环梗死9例,单纯后循环梗死2例。43例患者的病灶数目3~203个,平均病灶数目25.8±33.2个。按改良TOAST脑卒中亚型分类标准,本组43例患者中,符合大动脉粥样硬化(LAA)8例、心源性栓塞(CE)17例、不明原因的卒中(SUE)14例、其它原因的卒中(SOE)4例,本组没有符合小动脉疾病(SAD)的病例。本组43例患者中,预后相对良好者(mRS≤2分)32例,占74.4%,预后不良者(mRS≥3分)11例,占25.6%。没有死亡病例。本组43例中,单一支配区梗死19例(44.2%),多个支配区梗死24例(55.8%)。本研究对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既往卒中史、冠心病史、心脏疾病、心电图图异常、心律失常、周身恶性肿瘤、脑动脉狭窄、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mRS评分、脑梗死灶的数量、脑卒中亚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单一支配区梗死组与多个支配区梗死组在脑动脉狭窄/闭塞、梗死灶数量>10个以及TOAST分型这3项指标的上有统计学显着差异性。结论:急性多发性微小梗死临床不少见,主要是由心脏或大动脉粥样斑的栓子引起,以肢体运动障碍和言语障碍为主要表现,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主,四分之三患者预后良好。
李楠[4](2015)在《心源性脑梗死的影像学与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特点,探讨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像学及临床相关因素,提高心源性脑梗死的诊断水平。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天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入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东芝APLL050SSA-700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使用PHILIPS Achieva 1.5T MR扫描仪并16通道相控阵头颈联合线圈,采集T1WI、T2WI、DWI、ADC和3D TOF MRA、FLAIR序列,行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将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同时满足TOAST-心源性脑梗死分型标准并具有高度和或中度心脏危险因素者纳入心源性脑梗死组,合计58例,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49-91岁,平均年龄73.72±10.12岁。其余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非心源性脑梗死组,合计51例,男36例,女性15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67.53±10.36岁。记录心源性脑梗死的大小、数目、发病部位并与非心源性脑梗死做组间比较,以确定心源性脑梗死的空间分布特征。依据MRA数据将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一步分为责任血管闭塞亚组和责任血管未闭塞亚组。依据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将患者分类为治疗有效、无效和恶化三个亚组。比较责任血管闭塞、病灶面积、不同循环受累对心源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影响。对部分病例进行随访,分析脑梗死复发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1.心源性脑梗死组大面积梗死患者(33/58例,56.90%)多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18/51例,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脑梗死组多发病灶(43/58例,74.14%)与非心源性脑梗死(44/51例,86.27%)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类型与病灶大小有统计学相关性,与病灶数目无统计学相关性。2.心源性脑梗死多发生于前循环(39/58例,67.24%),且以单血管供血区梗死(33/58例,56.90%)最常见。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比较,病灶在跨血管分布(25例43.1%vs.28例54.9%)、跨循环分布(13例22.42%vs.13例25.49%)、跨大脑半球分布(5例12.82%vs.3例8.57%)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单侧前循环受累患者均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最多见,且心源性梗死组多于非心源性梗死组(29/34例85.29%vs.17/32例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MCA供血区受累的心源性脑梗死以皮质-皮质下梗死最多见(21/33例,63.64%),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比较(10/28例,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RA显示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责任血管未闭塞者47例,责任血管闭塞者11例。在心源性脑梗死组中责任血管有无闭塞与梗死面积的大小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在血管闭塞亚组中,治疗有效4例(36.36%),无效2例(18.18%),恶化5例(45.45%);在血管未闭塞亚组中治疗有效29例(61.70%),无效15例(31.91%),恶化3例(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血管未闭塞的心源性脑梗死治疗有效率高,责任血管闭塞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恶化率高。大面积梗死灶治疗有效14例(42.42%),无效13例(39.39%),恶化6例(18.18%);(小面积+腔隙性)梗死灶治疗有效19例(76.00%),无效4例(16.00%),恶化2例(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心源性脑梗死大面积梗死治疗有效率低于小面积和腔隙性梗死。分布于不同循环脑区的心源性脑梗死对治疗的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心源性脑梗死多见于前循环脑区,常为多发梗死,病灶在跨血管、跨循环、跨大脑半球等空间分布特征上与非心源性脑梗死相似。2.心源性脑梗死通常为大面积梗死。发生于MCA供血区的皮层-皮层下大面积梗死对心源性脑梗死有一定提示作用。3.心源性脑梗死的大面积梗死治疗有效率低于小面积和腔隙性梗死。4.责任血管闭塞对梗死灶大小无预测意义,但有助于预测治疗效果,责任血管闭塞者通常治疗效果不良。
孙涌津[5](2012)在《单侧颈内动脉狭窄侧枝循环的DS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技术研究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途径和程度,并观察侧支循环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6例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证实的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并设同期脑血管DSA检查结果正常,无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其颅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进行分析。按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为症状组(脑梗死、TIA组)、无症状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记录颈内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侧支循环、Wills环开放情况等。并对发生脑梗死及有影像学改变的患者分析其梗死的发生与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实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计数资料实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实用方差分析。其中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6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中,轻度颈内动脉狭窄9例(16.1%),中度颈内动脉狭窄15例(26.8%),重度颈内动脉狭窄32(57.1%)。2、前交通动脉开放26例,后交通动脉开放18例,前软脑膜吻合支开放16例,后软脑膜吻合支开放22例,眼动脉开放5例,穿支动脉开放3例,其他3例。3、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侧支循环开放率(81.2%)较高,较正常对照组侧支循环开放率(15.0%),有显着差异(P<0.001);轻、中度狭窄组侧支开放率较低,分别为22.2%,,20.0%,与正常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676,P=0.551)。4、初级侧支循环的开放比例中,症状组明显小于无症状组,有显着差异(P=0.042);次级侧支循环开放的比例中,症状组大于无症状组,有显着差异(P=0.022)。5、前交通开放比例中,症状组大于无症状组,有显着差异(P=0.038);后交通动脉开放比例中,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无显着差异(P=0.382)。6、轻度狭窄组患者行头部MRI平扫+DWI证实发生脑梗死2例,梗死率22.2%,中度狭窄组患者行头部MRI平扫+DWI证实发生脑梗死5例,梗死率33.3%,重度狭窄组患者行头部MRI平扫+DWI证实发生脑梗死24例,梗死率75.0%。经卡方检验,重度狭窄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组,有显着差异。结论:1、颈内动脉狭窄时可引起颅内各种侧支循环的开放,并随狭窄程度的增加侧支循环的开放率也随之增加,其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率明显增加。2、初级侧支循环是主要的颅内侧支循环代偿方式,次级侧支循环在初级侧支循环发育不良、不能充分代偿供血时发挥重要的侧支循环代偿作用,其出现标志着颅内缺血程度较严重。3、前交通动脉的开放程度决定脑梗死的发生率,其开放程度越高,其相应部位的脑梗死发生率就越低;后交通动脉的开放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4、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对颅内血管侧支循环情况的分析、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杨新宇[6](2009)在《中医心隐症基础理论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心隐症”的提出,起源于临床实际,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部分患者,在一定致病因子作用下,体内已经出现病理改变,但无明显相应症状体征,只有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包括各种仪器检查及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物理和化学的检查)才能发现异常。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从基础理论和流行病学两方面展开研究。本文选取《内经》以来的历代中医文献中有关“心”的生理病理的主要论述,从基础理论角度,对“心”的概念,范畴加以阐释,提出在传统文献中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脏腑之心,二是神明之心,三是与心相关的心系概念。依据历代医家论述和病案记载,可以从脏腑辨证角度探讨“心隐症”的病因病机,经归纳分析得出,生理和病理上“心”的概念是以阳气为主,阴血为辅的,其主血脉与主神志的功能可以用来认识心隐症。导致本病症发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阳气不足,心阳虚衰,病情日重则可导致气血阴阳失调,及寒、痰、瘀、浊的阻滞。因此,中医关于阳气及气化作用的理论,在本研究中是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本研究依据“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理论,选择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例、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心电图、心脏超声、X光检查、B型超声、血管超声、Holter为代表的相关指标以及心血管病家族史、膳食搭配、体力活动情况等进行调查,广泛的选取社区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总共入选观察对象753例,结果发现,心隐症(312)例,非心隐症(441)例。通过相关分析,在专业知识可解释的情况下,结合SAS软件输出结果,选入9个可分析病因因素: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不良饮食习惯、居处情况、四季分明、饮茶习惯、BMI、心血管病家族史,并试从医学角度加以分析。结论:通过上述理论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了“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科学内涵,人之“血脉”由“心”所主、与“阳气”相关,以“阴血”为辅。阳气虚衰,血脉运行失常是导致心隐症发病的前提,也是临床防治本病的切入点。从“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理论出发治疗心血管病可取得满意疗效。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中医从宏观立论、整体论治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弥补中医微观辨证之不足,才能使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自我更新与完善,并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胡楝,钟志敏,钟焕清,谢翠贤,刘超,余观水,邓元子,林世廷[7](2009)在《心脏粘液瘤患者38例诊断和治疗经验总结》文中提出目的总结38例心脏粘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8例心脏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38例患者均为超声心动图确诊。2例未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有1例在手术前晚出现脑栓塞死亡,1例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脑栓塞死亡。3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无死亡,手术成功率100%(36/36)。术后1例合并脑梗死,34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未见瘤体复发和远处种植转移,心功能恢复到NYHA心功能Ⅰ级~Ⅱ级。结论心脏粘液瘤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心脏粘液瘤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极佳,手术的关键是保持瘤体完整,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张浩文[8](2009)在《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经颅多普勒及脑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及脑微栓子监测来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病人颅内外血管功能状态与临床的关系,进而揭示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和发病机制,为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和二级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依据TCD检查结果,并结合颈部彩超将240例经影像学证实初次发病的LI患者分为四个亚组:A组(112例):无脑血管狭窄、B组:颅内血管狭窄组、C组:颅外血管狭窄组、D组:颅内颅外合并狭窄组。选择6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E组).所有LI患者均按卒中单元要求给与规范化治疗。记录各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前瞻性地对各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和发病72小时内微栓子检测。对发病后当日和14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NIHSS评分,比较分析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的差异。对入选者随访观察半年,记录其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例数,对各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脑血管狭窄发生率、微栓子的阳性率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结果:1)腔隙性脑梗死组(LI)/正常对照组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脑动脉粥样硬化与狭窄因素方面有差异(p<0.05),但在饮酒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LI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I发病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粥样硬化与狭窄、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与LI关系(表3)。各亚组影像学检查结果见表4。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尿酸血症、脑动脉粥样硬化与狭窄。A组(即未发现颅内动脉及颅外狭窄者)114例,占47.5%:颅内动脉狭窄组52例,占21.7%:颅外动脉狭窄组42例,占17.5%:颅内颅外合并狭窄组32例,占13.3%。颅内狭窄组中约70%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而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前大动脉狭窄约占10%;30%的患者合并对侧或同侧非梗死灶区的血管狭窄,包括对侧的MCA、ACA、PCA及VA、BA等。颅外动脉狭窄组中30例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4例为颈总动脉狭窄,6例椎动脉狭窄,2例多处狭窄。颅内颅外合并狭窄组均为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基底动脉合并颅内MCA、ACA、PCA、BA狭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占所有狭窄组的41.26%,而单纯颅外血管狭窄者占33.33%。正常对照组脑血管狭窄的阳性率为5%,而腔隙性脑梗死组脑血管狭窄的阳性率为52.5%(126/240)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有较高的脑底动脉病变发生率,说明LI的血管病变基础绝非仅仅是微动样硬化与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大的脑动脉病变亦不能忽视。A组患者MES阳性率为1.7%(2/114),与E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的低于具有脑血管狭窄组(χ2=13.92,χ2=7.378,χ2=13.93:P<0.05).但MES阳性率在B组、C组、D组三组血管狭窄组之间无显着差别(χ2=0.08,χ2=0.672,χ2=0.028,P>0.05)(表5)MSE阳性组半年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5.5%,MSE阴性组为17.45%。经χ2检验发现两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差别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χ2=8.07,P=0.005)。见表6.在半年的随访中,正常对照组中有1例发生TIA,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率为1.7%,而腔隙性脑梗死组再发缺血型脑血管的比例为7.1-41.3%。具有脑动脉狭窄基础组卒中或TIA的复发率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性(P≤0.05)。无脑血管狭窄的腔隙性脑梗死组(A组)再发缺血型脑血管病的比例低于B组和D组(χ2=27.88:χ2=15.33,P≤0.05)。而C组与A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05)。各血管狭窄组比较:B组与C组、C组与D组间有显着性差异(χ2=4.975,P=0.02;χ2=3.278,P=0.05)。而B组与D组之间无差异(χ2=0.114,P>0.05)。(见表7).各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体见表8。A组(无血管狭窄组):NIHSS评分第1日为3.35±1.08分,14天为2.86±1.25分;B组:颅内狭窄组为4.13±1.54分和2.50±1.30分:C组:颅外狭窄组为3.47±1.23分和2.61±1.03分:颅内颅外合并狭窄组为4.93±1.27分和3.69±2.16分。经t检验,A组、B组、C组在1日与14日比较,NIHSS评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D组在两时点NIHS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内科保守治疗对颅内外狭窄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不明显,患者获益较少。更易发生进展性卒中。考虑与动脉狭窄的广泛性,侧支循环代偿不充分有关。结论:1.脑动脉狭窄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为腔隙性梗塞的危险因素。而饮酒与腔隙性梗塞发病无关,可能与地区饮酒习惯有关。2.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推测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狭窄是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病因。对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应重视检测可能存在的颅内、外脑动脉的狭窄,3.有颅内和/或外脑动脉狭窄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有颅内外脑动脉均狭窄和颅内狭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高并且预后差。4.对有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给予微栓子检测,了解微栓子情况和系统治疗,做好二级预防,可以改善预后。
高建国[9](2009)在《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本文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住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青年脑卒中患者102例,年龄为18-45岁;青年对照组102例,年龄为18-45岁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完整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血糖、血脂、血生化、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免疫学检查;动态血压、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脏、颈动脉);头颅CT、头颅MRI,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青年脑卒中的发病以男性多见,占61.76%;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增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占总病例数的63.0%;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分别占50.98%、49.01%。2.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有:高血压病43例,占42.15%,动脉粥样硬化12例(16.67%)、心源性疾病8例(7.84%)、颅内血管发育异常(脑动脉瘤、脑动脉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12例(11.76%)、继发性高血压5例、此外还有AIDS、系统性红斑狼疮、烟雾病各1例、未明确病因10例。3.危险因素有:高血压48例,占47.05%,高脂血症29例(28.43%)、吸烟40例(39.21%)、饮酒35例(32.31%)、卒中家族史18例(17.64%),此外还有高尿酸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偏头痛。4.青年脑卒中是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致病。结论:1.青年脑卒中的发病以缺血性卒中稍多于出血性卒中,并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联系;2.青年脑卒中的病因主要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心源性疾病等。3.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卒中家族史、高脂血症、吸烟、饮酒、。4.青年脑卒中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致病。
张炳新[10](2006)在《心源性脑栓塞100例分析》文中指出
二、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与无症状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与无症状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早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的外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测定指导PBMV扩张终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选择 |
2.1.2 分组及方法 |
2.2 手术方法 |
2.2.1 临时起搏器械植入(右室起搏组) |
2.2.2 心导管检查 |
2.2.3 PBMV |
2.3 超声心动图检查 |
2.4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
2.5 相关参数指标 |
2.5.1 心脏超声指标 |
2.5.2 心导管测量指标 |
2.5.3 6MWT(6-minute walking test) |
2.5.4 心功能评分(NYHA) |
2.5.5 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 |
2.6 术后评价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整体疗效 |
3.2 组间资料对比 |
3.3 并发症 |
第4章 讨论 |
4.1 PBMV适应症的探讨 |
4.1.1 老年患者的PBMV |
4.1.2 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PBMV |
4.1.3 伴有左心房血栓患者的PBMV |
4.1.4 存在二尖瓣返流患者的PBMV |
4.2 并发症 |
4.3 关于扩张终点的选择 |
4.4 PBMV术后疗效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研究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急性多发性微小脑梗死:43例临床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分组 |
二、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临床症状和体征 |
2.1 首发症状 |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3. 心血管检查 |
3.1 心电图检查 |
3.2 颈部动脉超声 |
3.3 经胸心脏超声 |
4. 神经影像学 |
4.1 梗死灶的分布 |
4.2 梗死的数目 |
4.3 MRA检查 |
5. 脑卒中分型 |
6. 短期预后分析 |
6. 单一支配区与多支配区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
讨论 |
1. 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分型或分类 |
2. 急性多发性梗死的发生率 |
3. 梗死灶分布特征与卒中亚型的相关性 |
4. 多发性微小梗死的临床意义 |
5.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微小梗死的新认识 |
2. 微小梗死的好发部位 |
2.1 皮质的小梗死(small cortical infarcts) |
2.2 皮质下的小梗死(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 SSI) |
2.3 分水岭区的小梗死 |
2.4 小脑的小梗死 |
3. 急性多发性微小梗死 |
3.1 发生率 |
3.2 临床表现 |
3.3 发病机制 |
3.4 微小梗死的病因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心源性脑梗死的影像学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心源性脑梗死影像学与临床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心源性脑梗死组 |
1.1.2 非心源性脑梗死组 |
1.2 研究方法 |
1.2.1 检查方法 |
1.2.2 血管分析 |
1.2.3 病灶分析 |
1.2.4 疗效判断 |
1.2.5 再发病例诊断标准 |
1.2.6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2.1 颅内影像学特点 |
2.2 主要并发症 |
2.3 心源性脑梗死NIHSS评分与预后 |
2.4 心源性脑梗死的复发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图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单侧颈内动脉狭窄侧枝循环的DS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颈内动脉狭窄侧支循环代偿的研究进展 |
一 、侧支循环的解剖及病理学基础 |
二、颅内动脉侧支循环的分类及其作用 |
三 、颅内的血管结构与侧支循环代偿 |
四 、 脑血管狭窄与侧支方式 |
五 、 侧支循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六、侧支循环评价方法 |
七 、 侧支循环代偿水平的评价 |
八 、 侧支循环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第4章 结果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医心隐症基础理论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1.中文 |
2.英文 |
二、英文缩略词 |
三、前言 |
四、文献综述 |
1.中医诊法与中医隐症研究进展 |
2.中医心隐症研究综述 |
五、理论研究 |
绪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心的概念 |
一、《黄帝内经》中"心"的概念 |
(一) 《黄帝内经·素问》中"心"的概念 |
(二) 《黄帝内经·灵枢》中"心"的概念 |
(三) 《黄帝内经》中"心"的内涵 |
二、《扁鹊难经》心脏形象 |
三、《伤寒论》心病辨证 |
四、《金匮要略》 |
五、《中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
六、晋·王叔和《脉经》 |
七、晋·王叔和《脉诀》心脏歌 |
八、《肘后备急方》卒心痛方、卒患胸痹痛方 |
九、《诸病源候论》久痛侯及心痛区分 |
十、《千金方》心脏脉论、虚实寒热病症,胸痹证 |
十一、《小儿药证直诀》开五脏辨证先河 |
十二、张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
十三、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十四、元·李杲《脾胃论》 |
十五、明·李梴《医学入门》:心脏 |
十六、明·章潢《图书编》心脏说、养心、治心要法 |
十七、明·赵献可《医贯》心主论 |
十八、明·彭用光《体仁汇编》心脏药性 |
十九、清·喻昌《医门法律卷一·先哲格言》 |
二十、清·李潆《身经通考》心脏得病虚实横逆 |
二十一、清·王清任撰《医林改错》瘀血诸症 |
二十二、《保生秘要》 |
第二部分 古今名医心病医案研究 |
一、许叔微病案 |
二、曹颖甫医案 |
三、丁甘仁医案 |
四、胡希恕医案 |
五、蒲辅周医案 |
六、张学文医案 |
七、贾秀林医案 |
八、陈瑞春医案 |
第三部分 现代心病研究概况 |
一、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一) 基础研究进展 |
1.缺血性心血管病 |
2.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病 |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易损斑块 |
4.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研究 |
(二) 临床研究进展 |
1.急性冠脉综合征 |
2.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3.梗死后存活心肌的意义 |
4.心房颤动的治疗新概念 |
5.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
6.脑血管病影像学检查进展 |
7.血脂异常 |
8.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卒中预防作用 |
9.糖尿病与缺血性卒中 |
二、心隐症研究简况 |
(一) 隐匿性心肌缺血 |
(二) 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
(三) 无症状性脑卒中 |
(四)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
第四部分 传统与现代医学的区别 |
一、行为及心理因素与情志致病因素的比较 |
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与"心主血脉" |
三、心、脑疾病隐匿性发作与藏象之"心" |
参考文献 |
六、临床研究 |
中医心隐症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方法 |
四、结果与分析 |
(一) 基本情况 |
(二) 主要相关因素与心隐症的关系 |
1.心隐症与年龄: |
2.心隐症与性别 |
3.心隐症与教育程度 |
4.饮食习惯 |
5.心血管病家族史 |
6.BMI |
7.饮茶 |
8.心隐症的空间分布 |
9.职业与心隐症 |
五、讨论 |
七、小结 |
八、附录:中医心隐症调查表 |
九、个人简历 |
十、致谢 |
(7)心脏粘液瘤患者38例诊断和治疗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术前检查 |
1.3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8)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经颅多普勒及脑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图 |
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9)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论文中文摘要 |
2 论文英文摘要 |
3 论文正文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 综述 |
5 发表文章 |
6 致谢 |
(10)心源性脑栓塞10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与无症状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早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佘颖姗.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2]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测定指导PBMV扩张终点的研究[D]. 方明. 南昌大学, 2017(04)
- [3]急性多发性微小脑梗死:43例临床影像学研究[D]. 曲一歌.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1)
- [4]心源性脑梗死的影像学与临床分析[D]. 李楠.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4)
- [5]单侧颈内动脉狭窄侧枝循环的DSA分析[D]. 孙涌津. 吉林大学, 2012(09)
- [6]中医心隐症基础理论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D]. 杨新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7]心脏粘液瘤患者38例诊断和治疗经验总结[J]. 胡楝,钟志敏,钟焕清,谢翠贤,刘超,余观水,邓元子,林世廷.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02)
- [8]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经颅多普勒及脑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D]. 张浩文. 青岛大学, 2009(10)
- [9]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D]. 高建国. 昆明医学院, 2009(10)
- [10]心源性脑栓塞100例分析[J]. 张炳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07)
标签:脑梗死论文; 二尖瓣论文;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论文; 侧支循环论文; 颈内动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