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全解析美格珑第三代(论文文献综述)
王松玲[1](2021)在《基于2-(1,2,4-三唑基)-异烟酸的三种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有机配体被发现具有积极的抗癌治疗作用,大量的金属配合物被合成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过渡金属Co?Cu?Fe?Zn?Mn?Ni?Cr等是人体所必需的的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必要。在选择合成配合物的金属时,过渡金属因其对人体的特殊性成为被优先选择的元素。而配合物因其不同的配位模式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所以配体的选择对最终的配合物抗癌活性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2-(1,2,4三唑基)-异烟酸具有丰富的配位点及良好的配位能力,且氮唑基具有生物活性良好等特点,故选择其为配体。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Ⅱ)?Cu(Ⅱ)?Zn(Ⅱ)三种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采用水热法合成三种配合物(1-3),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收集数据后进行结构解析,借助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仪验证配合物结构及物质纯度。二?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配合物1-3与CT-DNA的结合方式,三种配合物与CT-DNA的键合常数Kb值是通过紫外实验上机测试并计算得到的结果,两种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3均以插入方式与DNA进行作用。通过凝胶电泳法检测配合物切割p BR322质粒DNA的能力。三?采用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配合物1-3对He La细胞的凋亡比例,比较配合物对He La细胞的诱导凋亡能力的强弱。借助荧光倒置显微镜通过Annexin-PI双染法观察细胞的形变状态比较配合物1-3对He La细胞的凋亡效果。以上结果表明,铜配合物对He La的诱导凋亡最强。
孙姗姗[2](2021)在《Mycobacterium sp. WY10和Rhodococcus sp. WB9的PAHs降解机制及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多环芳烃(PAHs)是在环境中广泛分布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具有毒性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特性,危及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微生物降解是修复环境中PAHs污染最具应用潜力的途径之一,全面深入地解析PAHs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对环境中PAHs的微生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PAHs模型化合物菲和芘为研究目标,通过基因组学和代谢途径解析等研究手段对筛选获得的PAHs高效降解菌Mycobacterium sp.WY10和Rhodococcus sp.WB9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解析其PAHs高效降解机制;利用两株降解菌构建了一个具有协同代谢作用的共培养体系,解析其协同代谢机制;以及将降解菌应用到PAH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中,探究其修复效果及修复机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邻苯二甲酸和水杨酸途径在Mycobacterium sp.WY10菲和芘降解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p H 6.5、28°C最佳降解条件下,PAHs高效降解菌Mycobacterium sp.WY10能够在60 h内几乎完全降解100 mg L-1菲和在72 h内降解83.2%的50 mg L-1芘。WY10降解菲的主要途径是初始双加氧酶作用于菲C-3,4位点,间位裂解产生1-羟基-2-萘甲酸并经过邻苯二甲酸途径进入三羧酸循环;芘降解过程中初始双加氧酶的作用位点是C-4,5,产物4,5-二羟基芘邻位裂解后脱羧基、氧化形成3,4-二羟基菲,汇入菲的代谢途径,但是邻苯二甲酸途径和水杨酸途径在芘降解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全基因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WY10基因组中含有由52个降解基因组成的“PAHs主要降解功能区”,这些降解基因编码了菲和芘通过邻苯二甲酸途径降解进入三羧酸循环所需的所有酶簇反应;此外,编码水杨酸合成酶的开放阅读框BOH72_19755亦可能参与了水杨酸代谢途径。(2)胞外1-羟基-2-萘甲酸的积累限制了Rhodococcus sp.WB9对菲的矿化Rhodococcus sp.WB9不能降解芘,但在p H 7.5、28°C最佳条件下培养4 d能够几乎完全降解100 mg L-1菲。WB9菲降解产物中有5种不同的单羟基菲化合物,表明初始单加氧酶攻击菲位点的多样性;初始双加氧酶能够作用于菲C-1,2和C-3,4位点,并分支形成复杂的初始代谢途径。实验中发现约有80.7%的菲转化形成1-羟基-2-萘甲酸并积累在培养基中,说明菲C-3,4氧化产生的3,4-二羟基菲间位裂解形成1-羟基-2-萘甲酸是菌株WB9菲降解最主要的代谢途径。菌株WB9基因组含有131个与芳香化合物降解相关的功能基因,其中功能基因编码的水杨酸1-单加氧酶能够氧化1-羟基-2-萘甲酸形成1,2-二羟基萘。1,2-二羟基萘环裂解分别产生了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菌株WB9含有的功能基因能够编码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降解进入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促反应。代谢和基因组分析表明,菌株WB9能够降解胞内1-羟基-2-萘甲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但是积累在胞外的1-羟基-2-萘甲酸难以进入胞内继续降解,从而限制了WB9对菲的矿化。(3)交互代谢网络促进了菌株WY10和WB9共培养体系中菲的降解和矿化在p H 6.5、28°C最佳降解条件下,Mycobacterium sp.WY10和Rhodococcus sp.WB9构建的共培养体系能够在36 h内几乎完全降解100 mg L-1菲。共培养体系中,菌株WY10在菲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菌株WB9菲降解过程产生的1-羟基-2-萘甲酸通过外排蛋白外排到胞外,由于菌株WB9缺少编码1-羟基-2-萘甲酸转运蛋白的基因而无法吸收胞外1-羟基-2-萘甲酸,但菌株WY10可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胞外1-羟基-2-萘甲酸并作为生长底物利用,进而促进了菌株WY10的生长和共培养体系中菲的降解。菌株WY10在胞内降解菲和1-羟基-2-萘甲酸产生了邻苯二甲酸和原儿茶酸,并通过外排蛋白外排到胞外。WY10能够完全降解胞内的邻苯二甲酸,但由于缺少编码邻苯二甲酸转运蛋白的基因而无法吸收胞外邻苯二甲酸,从而限制了其对邻苯二甲酸的降解。共培养体系中,菌株WB9通过转运蛋白吸收了培养基中积累的邻苯二甲酸和原儿茶酸并完全降解。因此,共培养体系中菌株WY10和WB9之间的交互代谢网络促进了菲的降解和矿化。(4)菌株WY10和WB9对PAHs污染土壤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修复机制不同Mycobacterium sp.WY10和Rhodococcus sp.WB9及二者的共培养体系对某钢铁厂周边高浓度PAHs污染(546-1704 mg kg-1)土壤均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可同时促进土壤中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PAHs的降解;添加降解菌培养28 d后土壤中∑16 PAHs降解率为17.8-45.3%,但添加降解菌的不同处理中PAHs降解差异不显着,28-56 d培养期的土壤中PAHs降解趋缓。添加降解菌WY10、WY10+WB9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关键菌属Myc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和nid A基因绝对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而且PAHs的降解量与nid A基因绝对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携带nid A基因的Mycobacterium sp.WY10在PAHs降解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添加降解菌WB9处理中,Rhodococcus相对丰度和RHDα-GN基因绝对含量高于其它处理,且RHDα-GN基因绝对含量随着PAHs的降解而升高;在培养0-28 d内,Rhodococcus与土着微生物中包括Mycobacterium在内的数十个菌属具有正相关关系,且显着促进了革兰氏阴性降解菌Rhodoplanes、Sphingomonas的增殖,说明Rhodococcus sp.WB9与土着微生物中革兰氏阴性降解菌的协同作用促进了PAHs的降解。但在添加降解菌WY10+WB9处理中,土壤微生物关联性低于单菌处理且未发现显着增加的PAHs降解菌,因此该处理未表现出优于单菌的PAHs修复效果。此外,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接种降解菌WY10和WB9对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并无显着影响,说明它们是修复土壤PAHs污染高效且次生污染小的环境友好型生物材料。综上,Mycobacterium sp.WY10和Rhodococcus sp.WB9对菲、芘的高效降解能力以及两株降解菌形成的交互代谢网络对菲降解和矿化的促进作用,在后续相关修复应用的研究中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滕希望[3](2020)在《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诸多文化类别都是在交流、碰撞中实现融合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即是文化融合的典型现象。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载体,其以多种形式存在、发展,呈现拳种繁多、地域分布广泛的特征,与中华文明同源同步,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样态。武术拳种呈现出地域特征的同时,也与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融合。为了探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起源与形成,推进武术历史与文化研究,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并选择兼具地方民俗特色和武术特征的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进行研究。海阳大秧歌是典型的武术与民俗活动融合的文化样式,但已有研究侧重其舞蹈、娱乐、表演功能及其在族群交往中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忽略了对海阳大秧歌中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学术探寻,而这种文化溯源,可提供武术文化的形成历史和学术依据。海阳大秧歌既属于民俗同时也具有武术活动的典型特征,其中“斗秧歌”是其武术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斗秧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主要动因就是武术技术的融入。研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现象,对于揭示武术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武术文化起源和多元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均具有学术价值。本文是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及仪式展演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志报告。本研究从仪式展演入手,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口述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身体动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海阳大秧歌中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现象进行文化人类学的考察。具体而言,主要从海阳大秧歌中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历史、拳坊在其中的作用、斗秧歌仪式三个方面对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问题进行探究,以寻求武术融入民俗文化活动的原因与价值,并由此提出文化人类学解释,为武术文化形成提供学理依据。本文通过深度调研海阳大秧歌中的武舞融合与巫术祭祀仪式,证实海阳大秧歌是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具体表现为武舞融合与巫术的交融样态,其本质上是具有巫术祭祀功能的武舞。从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两个维度发现,海阳大秧歌的巫术祭祀仪式由祭祖与祭海仪式组成,武舞融合则包括对军事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融合两部分。其中,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象征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民间下移,即推广礼乐以教化百姓、民间演武以保境安民。其一方面源于国家层面的“祀”与“戎”向下的强力推行,另一方面是民间地方对“祀”与“戎”的主动模仿,形成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武舞融合是武术与其他文化形态如巫术交融的重要形式,也是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延至当代仍是武术的活态文化样式。拳坊是海阳地区特有的地域武术文化景观,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海阳地域武术拳种如螳螂拳等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场所,具有行业兼商业双重属性。以流传于海阳乡间的俗语“不喝两冬油,不能唱秧歌”为线索,研究发现,拳坊是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是武术文化转换的结果,从融合机制来看,是一种文化的涵化现象。拳坊具有一定的权力表征,带有权力的隐喻。根据“权力——知识”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权力——武术知识”的框架来解释师徒关系中的权力内容。拳坊的权力隐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货卖帝王家:向国家权力的主动依附;二是游离于庙堂与江湖:民间权力的在野;三是侠以武犯禁:压迫与反抗权力的隐喻。拳坊的权力隐喻也映射进海阳大秧歌中,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角色赋予的权力、制胜对方的权力、权力的复利效应。对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进行考察,通过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的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古代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如螳螂拳、八卦掌等拳种的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同时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斗秧歌表现出由野蛮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即由斗秧歌必动武到不动武的变化;偶发的冲突仅限于集体情绪的宣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避免了肢体的暴力对抗。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对当代武术传承的启示:第一,民俗活动是武术展演的平台,是武术民间与社会传播的路径。民俗文化活动展演的现场直接展示武术文化,可以使观众近距离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在仪式性节日庆典中,民间武术不断呈现于观众面前,强化了武术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象。这种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互动的关系,推动了二者彼此的交相辉映。第二,乡土社会是武术孕育的文化生境,是武术文化保护的基点。文化生境是一种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海阳大秧歌就是在多重文化要素作用下的文化生境中形成的。以武术基本功为表演秧歌前提的规定,强调了武术与海阳大秧歌的密切关系。海阳乡土社会是二者融合的土壤,也是武术孕育的土壤和文化生境。第三,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是武术文化的显着特点,诸多传统文化事象从武术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养分,造就其艺术风格。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也是武术与多元文化共生及融合的典型。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诠释,可揭示武术的多元价值与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了解民间武术在乡土社会的真实生存状态,也可为地域武术及村落武术研究等提供借鉴,并丰富武术文化理论体系。总之,深挖武术的民俗文化根源,将民俗武术活动展演作为弘扬武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对武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若瑜[4](2020)在《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外汉语教学是中国教师面向外国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学习者异质性的文化背景和多样化的语言需求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要在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理论指导,对外汉语的教学设计未能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文化异质性,导致对外汉语课堂活动流于形式、教学实践偏离教学预设。活动理论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理论秉赋,对文化情境的关注以及对活动系统的结构分析,非常契合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文化情境的特性,为重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和思想资源。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将教学重心由“教”转变为“学”,实现了向“汉语学习活动设计”的转型。从设计理念上看,学习活动就是活动主体借助于中介工具作用于活动客体的过程。学习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对作为“潜在客体”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不断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随着活动客体的转化和改变,随着从一个学习活动进入到下一个学习活动,学习者将在互动中实现拓展性学习,从而有效地推动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为了促进拓展性学习的发生和深化,对外汉语教学设计要重点关注汉语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造性转化。在设计框架上,应该将活动系统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按照活动系统的基本模型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构。具体而言,要实现从布置交际任务向建构活动客体、从个体语言学习向共同体语言学习、从采取教学措施向提供中介工具的转变。此外,教学设计者要对文化情境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进行深入分析,将文化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改进依据。活动客体是主体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活动系统的标识。但是,只有学习者意识到客体的存在并在行动上对客体产生作用时,学习活动的客体才能够真正形成。活动客体的设计要遵循可持续性、与动机相整合以及横向拓展等三个原则。具体到汉语学习活动中,首先,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体现为语言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汉语学习活动具有动态性,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要经历从模糊到具体、从一个活动向另一个活动的转化过程。其次,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与外国人的学习动机相整合。为了做到这一点,汉语学习有必要实现从课程标准到语言需求、从教材话题到交际话题、从课堂空间到现实语境的转变。再次,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在语言交际中进行横向拓展。通过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审美品质等方面的拓展,使汉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汉语。需要注意的是,横向拓展并非漫无边界的随意扩散,而是要符合汉语学习的原则。学习是共同体的学习,汉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共同体。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应当构建“菌根式”的学习共同体,着力开发和利用对外汉语领域学生和教师多元化的特点。为了促进“菌根式”汉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应当在跨文化交际中建构“共享客体”,采用多重合作模式促使汉语学习者跨越文化障碍。同时,还应当采取“拓展性互动设计”的方法,吸纳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工作之中。为了使汉语学习共同体在拓展和转型中保持生命力,有必要推动其在跨越边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包括根据文化情境调整合作模式、借助话语分析重构合作框架、利用社会交往吸纳外部成员等。中介工具是由教学设计者提供的具有模糊性的物品,经活动主体加工和改造后进行使用。中介工具的设计和使用应当采取“形成性干预”的原则,在不断拓展中介工具来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调整。在汉语学习中,中介工具的主要来源包括承载汉语知识的语言文本、源于言语交际的个体经验和历史演进中的各类模型。在使用中介工具时,应当用“镜像材料”认识语言问题,用多维模型分析语言问题,用系列工具解决语言问题。在完成汉语学习活动基本框架的设计之后,教学设计要进一步关注和设计汉语学习活动的推进过程。根据拓展性学习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学习行动,教学设计要促进拓展性学习循环的发展和实现。为了促进拓展性学习的发生,要将矛盾视为学习的动力而非障碍。通过对活动系统内外不同层级的矛盾进行分析,利用这些矛盾关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同时,有必要加强活动系统与活动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网络的建立,促进汉语能力的综合发展。总之,以改进对外汉语教学为目的、将活动系统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围绕活动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设计汉语学习活动,可以在方法论层面重构对外汉语的教学设计体系,更好地根据学习者和学习进程的特点来牵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
刘宇航[5](2020)在《珠江口古菌分布和活性以及新类群的发现》文中研究说明珠江口位于海陆交互带且受人类活动影响,是研究海洋古菌生态过程及适应性的典型环境。但当前对于海洋古菌在河口沿环境因子梯度的分布和活性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以珠江口和临近深圳湾海域的古菌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古菌群落组成、分布、丰度和活性特征的影响。基于引物扩增的SSU r RNA基因序列的短读长测序已被广泛用于发现海洋微生物的新类群。但这种方法会受到引物偏好性和序列信息覆盖度不足的影响等问题,难以发现大量引物所不能扩增的微生物新类群。本研究针对这一瓶颈问题,通过poly(A)加尾技术和Pac Bio SMRT测序技术的结合,开发了免引物扩增的全长核糖体SSU r RNA基因序列测序技术。研究表明,免引物的全长16S r RNA测序方法能够发现新的微生物物种。应用这一方法对珠江口海水样品进行检测,在过去已经被充分研究的海洋MGI古菌(奇古菌)中,依然首次发现了新的种与株(第三章)。通过采集珠江口水体和深圳湾水体及沉积物样品,对细菌和古菌的16S r RNA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计算和比较了珠江口和深圳湾海洋古菌和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研究表明,深圳湾水体古菌的Alpha多样性高于珠江口水体古菌的Alpha多样性,且深圳湾水体古菌和深圳湾沉积物古菌的Alpha多样性较为相近。珠江口水体DNA样本测得的古菌Alpha多样性高于珠江口水体RNA样本测得的古菌多样性,说明珠江口古菌细胞中有很大一部分活性并不高。珠江口水体和深圳湾水体在古菌群落结构上没有显着差异(Beta多样性分析),反映两者是相互连通的临近水体。深圳湾水体与沉积物群落结构差异显着。珠江口水体和深圳湾水体古菌群落主要由奇古菌门海洋古菌I-MGI和广古菌门海洋古菌II-MGII组成,且两者在污染较大的环境中丰度较高。说明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氮排放污染对古菌分布有一定影响,且对水体古菌的影响大于对沉积物中古菌的影响。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和宏转录组丰度分析,研究了珠江口水体中MGII沿盐度梯度的分布和生理活性规律。从所检测的站位来看,珠江口MGII古菌的转录组比例随水体盐度增加而增加,说明在盐度高的水体环境中MGII基因表达更为活跃。本研究为厘清浮游海洋古菌与珠江口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其中免引物测序将为揭示海洋古菌种群结构和生态功能多样性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卢玉辉[6](2020)在《香草硫缩病醚在好氧土壤中的降解研究》文中提出香草硫缩病醚是由贵州大学成功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农药新品种,为了确保环境与农产品的安全,实现香草硫缩病醚的产业化及商品化应用,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中好氧培养条件下的行为与归趋研究亟待开展。本论文利用能反映香草硫缩病醚分子特征的不同位置14C-香草硫缩病醚标记化合物A和B为示踪剂,选取4种典型土壤为供试土壤,综合运用同位素示踪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从质量守恒角度系统研究了好氧条件下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与归趋,阐明了可提取残留(Extractable residue,ER)、结合残留(Bound residue,BR)、矿化等不同赋存形态的动态转化规律,揭示了该农药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与消减规律,同时利用微生物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价了香草硫缩病醚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旨在评估香草硫缩病醚的环境安全性,为其科学合理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质量守恒:香草硫缩病醚在五种土壤(黄松土、灭菌黄松土、红砂土、潮土、黑钙土)中可提取残留、结合残留和矿化的总放射性回收率分别为85.7-112.1%、92.9-111.9%、92.2-103.4%、83.7-103.6%、95.2-102.7%,表明本研究符合较好的14C质量守恒规律。(2)ER、BR和矿化规律:1)培养周期内,14C-香草硫缩病醚在五种土壤中可提取残留量分别为9.9%(黄松土)、24.5%(灭菌黄松土)、28.3%(红砂土)、13.4%(潮土)和31.8%(黑钙土),其中黄松土、潮土中A和B的可提取残留含量差异不显着,而红砂土和黑钙土分别在培养12 d、10 d后可提取残留存在显着差异。灭菌土壤可提取残留始终显着高于未灭菌土壤;2)土壤中结合残留分别为52.9%(黄松土)、38.4%(灭菌黄松土)、32.3%(红砂土)、33.3%(潮土)、63.8%(黑钙土)。结合残留量大小依次为黑钙土>黄松土>灭菌黄松土>潮土>红砂土;3)不同土壤之间香草硫缩病醚矿化量存在差异,红砂土、潮土和黑钙土中不同标记位置矿化量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黄松土和灭菌黄松土中矿化量无显着影响。在培养末期,二者的矿化量变化顺序依次为黄松土(45.9%-46.0%)>潮土(38.2%-41.7%)>红砂土(25.0%-36.1%)>灭菌黄松土(20.4%-21.5%)>黑钙土(1.55%-1.77%)。(3)母体降解与代谢产物动态:研究表明香草硫缩病醚在供试土壤中的好氧降解以生物降解为主,其在黄松土、红砂土、潮土、黑钙土中降解半减期分别为2.68 d、1.01 d、4.44 d、12.10 d,降解速率大小呈现红砂土>黄松土>潮土>黑钙土的规律。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测》,该农药属于易降解农药;LC-LSC结果表明,香草硫缩病醚在黄松土与潮土中形成的代谢产物组成种类相同,有5种代谢产物;红砂土中有5种代谢产物;黑钙土中有4种代谢产物。A形成的代谢产物比B更丰富。M3、M4、M5为香草硫缩病醚的主要产物,根据放射性峰特征及质谱信息,推测M3为4-((4-氯苄基)氧基)-3-甲氧基苯甲酸,M4为4-((4-氯苄基)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M5为2-(4-((4-氯苄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1,3-氧杂硫杂环戊烷。(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发现供试土壤共有的主要真菌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四种土壤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土壤中,施加香草硫缩病醚,对真菌多样性没有显着影响;供试土壤共有的细菌主要包括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六核杆菌门(Rokubacteria),施药后各土壤中细菌丰富度存在暂时性差异,潮土、黑钙土施药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分亦存在暂时性差异。
曹晋彰[7](2019)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已经完成了概念启蒙和边界探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对基本问题的追索和基础理论的构建却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产业研究在学术合法性上仍然潜伏着深刻的危机。除了实践与操作层面的“怎么做”,文化产业研究还应更加关注历史与逻辑层面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价值与合法性层面的“为什么”问题。文化生产理论构成了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首先,文化产业是人类文化生产的一个历史阶段和一种特殊形态,因此对于文化生产的探究更具普遍性和基础性;其次,二十世纪西方对于文化生产问题的诸多理论探索,为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学术资源。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系统研究,可以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提供一个契入点,将有助于强化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合法性、推动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所谓“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是指,那些主要产生或流行于西欧和北美的有关文化生产问题的各种理论资源和话语形式。其外延在时间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在空间上则涉及德法英美等多个理论传统,因此很难确定一条清晰的边界。即便如此仍然可以通过几个标志性事件把握其轮廓,第一是二三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诞生,第二是五六十年代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化主义”的兴盛,第三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与“后现代”的到来。在内涵方面,“文化生产”既可以指“文化的生产”,也可以指“文化性的生产”。传统人文社会学科多将“文化”当作一个“实体”,因而所谓文化生产就指“文化的生产”;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的文化理论则将“文化”当成一个观念,因而文化生产主要指“文化性的生产”,包含所有产生“意义”的行为和过程。严格来说,“文化的生产”是“文化性的生产”的一个特例。另外,文化生产还代表了一种与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观念相对立的文化观察方式,即“从生产视角来看文化”。“文化生产”或“以生产视角看文化”,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传统论题和重要标志。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多具有“碎片”性质,并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理论”,但是他们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研究,却开启了对于文化之“生产性”问题的严肃经济学讨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将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成熟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贯彻到文化问题上,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却是二十世纪西方诸多文化生产理论的共同方法源头,如何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文化问题仍然是一个极具张力的课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生产理论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任务便是对文化之自主性的反驳。有必要通过对文化的观念史反思,去揭示文化自主性神话的历史性,从而为文化祛魅,为构建文化生产理论扫清障碍。然而,文化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艺术自律性”观念,艺术是现代文化概念的核心对象和重要原型,“艺术”的历史实际上构成了文化的“史前史”。主流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仍将艺术当成一个自然之物,对艺术概念不加反思、不加批判地使用,已经成为理解艺术的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先对艺术展开一番观念史反思,从而把握艺术自律性的历史形成原理及其影响。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取得了独立,其次在启蒙运动背景下诞生了古典美学,最后随着浪漫主义运动和唯美主义运动艺术逐渐走向神话,从而奠定了我们当前的艺术观念。当然,艺术的神话在二十世纪也不断遭到攻击和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艺术实践上的先锋派和艺术理论上的分析美学。文化的观念史远比艺术更为复杂。现代文化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自反性。现代文化概念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现代文化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一空间框架之中形成的,尤其与现代性和民族主义密切相关。文化还是为了应对宗教衰落而发起的各种现代神话制造运动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现代神话,体现了人类深处对于神话的需求和依赖。以卡西尔为代表的对于人类神话的哲学反思,为理解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视角;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术”以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等,则将这种神话思维转化为了一种文化观察方法,为破解文化神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文化概念本身即是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之理论反思的结果。文化观念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文化的理论”以及“文化理论”的历史。总体来看,二十世纪的文化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萌芽期(1900-1950)、发展期(1950-1980)和拓展期(1980-2000)。1950年前后开始的有意识的文化理论系统构建,包含三股重要的思想潮流,分别是来源于德国哲学和美学传统的批判理论、脱胎于英国文化主义文学批评传统的文化研究以及混合了中欧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符号学和法国人类学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联系三股潮流的重要纽带,也是贯穿文化理论发展始终一种主线。三股潮流在1980年代之后趋于融合,共同消解于“后现代主义”的新情境之中。文化理论开始被运用于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文化”开始逐渐占据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中心位置。在此过程中,“生产”也逐渐从文化理论的一种边缘视角,转变成为了一种具有颠覆性的理论方法取向。文化生产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伴随着整个文化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凸显出来。当前对于文化生产的研究或者说以生产视角进行的文化研究,包含了四个学科传统或四条主要路径,即社会学路径、历史学路径、传播学路径以及经济学路径。像哲学—美学、文学批评—艺术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至二十世纪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学术传统;虽然它们都对文化问题有所讨论、也为文化理论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是文化却几乎总是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文化要么被纯化为代表古老神圣价值的抽象标签,要么被泛化为囊括所有“人造物”的巨大口袋,要么被简化为经济基础或政治基础之上无足轻重的附属物。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理论的拓展为传统人文社会学科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涌现出了诸多以文化为中心的新研究。不同于各种人文主义或经济主义式的传统文化研究,新的文化研究以“生产视角”和“历史视角”来严肃地看待文化。1900年前后的大约一百年是人类文化生产急剧产业化的阶段,文化生产在技术形态、传播媒介、市场受众、产业组织以及权力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性变革。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某种程度上正是对这个剧烈变革转型的回应。在二十世纪的诸多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家之中,尤以瓦尔特·本雅明、雷蒙德·威廉斯、埃德加·莫兰和皮埃尔·布尔迪厄四位最为重要,他们分别代表了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即技术视角、大众视角、组织视角和权力视角。其中,本雅明的切入点是生产技术,可实现高效生产的机械复制技术成为主导,这是文化生产转向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条件,构成了现代文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威廉斯的切入点是逐渐主导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文化形态——大众文化,这是由文化生产方式变革所引起的重要文化变革,是现代文化生产的主要呈现形式;莫兰的切入点则是产业组织,伴随着市场框架内日益加强的专业化、资本化和组织化,生产与创造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生产创造的辩证法成为现代文化生产的核心矛盾;布尔迪厄关注的是人类文化—象征实践背后的权力关系,通过文化生产场模型的构建以及对象征炼金术的揭露,布尔迪厄致力于构建一种关于文化生产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方法源头、观念前提、理论语境以及文化生产研究的四种路径和四重视角的系统梳理,可以得出: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文化生产理论的重要方法基础,也应是人们观察文化的基本视角;第二,文化生产理论的核心原理,在于文化生产与文化神话的矛盾关系;第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视角,可以对文化之历史进行重述,并为西方文化生产的历史演进制定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第四,现代文化产业既是文化生产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也是一种高效的神话制造机制;最后,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可为当前的文化产业研究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徐加强[8](2014)在《上海光源光束线站的屏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由15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3.5GeV增强器、3.5GeV电子储存环以及沿环外侧分布的同步辐射光束线站组成。光束线站首期项目的7条光束线站已稳定运行并向用户供光;属于梦之线项目和蛋白质5线6站项目的6条新线站目前正在调试阶段;上海光源Ⅱ期线站项目也于2013年进入可研阶段,将建设16条线站;未来上海光源的建设目标是拥有60多条光束线站。光束线站的辐射屏蔽设计是线站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辐射屏蔽设备,包容同步辐射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辐射,使线站工作人员受到照射剂量合理可行并尽可能的低。本论文通过研究上海光源光束线站的主要辐射源项,根据上海光源光束线站的结构和布局,建立射线追迹,采用蒙特卡罗方法(MC方法)模拟计算,对上海光源的典型线站进行了辐射屏蔽设计,对已有的Ⅰ期代表性线站的屏蔽设施进行了回顾性评价,计算并实验测量研究了的典型线站的辐射剂量场,归纳总结了应用于光束线站屏蔽设计和辐射水平评价的方法和数据。本论文共有七章,其中:第一、二章简述了国外同步辐射光源光束线站在辐射源项、屏蔽设计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总结了线站上的主要三类辐射源项:储存环内电子与真空管内残余气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气体轫致辐射;储存环内束流损失电子与器件作用产生的轫致辐射;以及光束线站引出的同步光辐射。分别概述了三类辐射源项的产生机理,其中气体轫致辐射是中高能加速器光源线站屏蔽的主要对象。在第三章介绍了现有的上海光源光束线站的结构和布局。从辐射防护角度介绍了超高分辨宽能段光电子束线(BL09U)、蛋白质微晶结构束线(BL18U)和X射线成像及医学应用束线(BL13W)等几个典型光束线站的结构特点、关键器件和主要参数,分析归纳光束线站主要的屏蔽设计问题。在第四章中针对典型的光束线站,建立了用于模拟上海光源光束线站气体轫致辐射的计算模型,介绍了用于同步辐射计算的方法和参数,提出基于射线追迹建模开展辐射剂量分布模拟计算的屏蔽设计方法。在第五章,给出模拟计算得到的轫致辐射源项所产生的伽马和光中子的能谱与角度分布、辐射剂量率的大小。模拟计算研究了代表性的上海光源线站I期线站X射线成像及医学应用束线(BL13W)的辐射剂量场,回顾性评价了此线站的屏蔽设计。利用基于射线追迹的屏蔽模拟计算的方法进行了超高分辨宽能段光电子线站(BL09U)和蛋白质微晶结构线站(BL18U)屏蔽设计。论文的第六章描述了为研究轫致辐射和光核反应中子的剂量分布所进行的测量实验。这包括采用热释光剂量片和电子式个人剂量计所进行的轫致辐射剂量的测量。用高灵敏度的光子和中子探测器在蛋白质微晶结构线站(BL18U)和超高分辨宽能段光电子线站(BL09U)进行的剂量分布测量。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模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最后第七章中总结了光束线站的辐射场的分布特点,总结了此研究中所应用的线站屏蔽设计的方法。展望了上海光源后续光束线站的屏蔽设计,以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有关线站辐射屏蔽的研究。
韩向东[9](2011)在《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 ——兼论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及现实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自由主义运动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储安平受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初露锋芒,尤其是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为新月派领袖徐志摩、梁实秋所看重,被当时文学界称之为“新月派后起之秀”。1936年后,储安平开始从文学创作转向对政治问题的关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国内局势的大变动局面。当时除少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参政组党外,绝大多数自由主义者选择了文人论政的方式参与政治建国运动,储安平是其中最有影响力、政论最为激进的人物之一。本文以储安平早期的文学作品和他创办的《客观》、《观察》两个周刊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上是从1928年他进入光华大学读书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从他早期文学创作入手分析其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对其政治自由主义的影响,探究储安平激进自由主义政论过程和发展脉络,揭示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储安平对自己自由主义政治理想的形成、修正、追求和幻灭的心路历程,并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及其在当下的价值进行了论述。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内容,对自由主义的基本概念、本源和发展历史进行界定和描述,将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的自由主义本源和近数百年的演变过程,做出论者的认定和划分,把作为“相似体家族”的西方自由主义历史简化为三个阶段,即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并对本论题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论述。第二章,对储安平早期文学作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心世界表达到对社会的批判和他的理想追求过程和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的变化。指出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新月派”自由主义风格。论述储安平在光华大学和新月社时期受到的个性解放、民主自由教育及在胡适、徐志摩等着名自由主义思想家的熏陶和影响下,他自由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指出他的文学思想是他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揭示出文学创作对他这样一个自由主义政论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他从对社会生活直接感受的文学性表现,到自由主义政论理性观念与思想表达之间发展的必然性。第三章,探索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形成的来源。本章明确地将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来源表述为西方新自由主义,尤其是以英国拉斯基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作为主要学理来源和自严复以来的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传统的影响两个方面。另外,也指出了受法国大革命的自由主义启蒙心态的影响,也是其政论激进化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第四章,对储安平的新闻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的“小字辈”,他的自由主义活动,主要集中在从三十年代抗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阶段,其新闻活动主要分为“《客观》时期的储安平”和“《观察》时期的储安平”两个部分,描述和分析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发展沿革和对国民党、共产党、美国、苏联政治态度的转变过程及对学生运动的支持。第五章,对储安平自由主义激进思想进行评析。本章对其政治自由主义激进化特征做了五个方面的评析阐述。第一,是自由主义思想与民主政治观念的冲突。第二,是传统文化的缺失造成了建构论唯理主义的激进色彩。第三,是认同危机和身份意识的变迁,成为其激进主义形成的一个现实基础。时代背景原因有二:第一个是从自由主义传入动机上看,是一个被动寻求强国富民的武器;从工具论角度看,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必然是近代激进主义的趋势的原因。第二个是自由主义学理内部的冲突,即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时空错位造成的激进因素。本章通过对储安平激进主义思想的反思,从传统文化中有无自由主义传统及在中国能否有演进论的理性自由主义产生的可能性的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阐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文化价值及社会意义。最后结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总的发展趋势具有激进主义的特征,无论是在思想文化还是在政治经济方面都有其突出的表征。其原因不外乎三个,一个是中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演进的因素,另一个就是西方自由主义传入中国的时空错位因素,同时也有着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自身的局限性因素。储安平的激进主义的退场,标志着中国世纪性激进化思想潮流的完结。激进主义给近代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后果是复杂的。纵观以“破”字当头的批判和否定的激进主义的革命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这种激进的政治救国运动想走“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这种启蒙心态是缺少建设性和积极意义的。坚持温和、合理的选择演进论的理性主义态度,才能使西方自由主义为代表的人类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和解融合。
薛建明[10](2007)在《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体现着科学技术的作用和意义。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曾在科技上有过光辉成就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经过80多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思想,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学科齐全、独立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科技水平的差距;而且在某些科技领域的年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科技政策、科研体制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甚至严重制约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了实现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在科技进步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并为下一阶段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和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要尽快赶上世界发达国家,依靠科技发展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必须有正确的科技思想来指导科技实践。系统研究建党以来党的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过程,并比较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科技思想的异同,评价其成败得失;以历史为明鉴,以现实为考量,对新世纪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主要政策措施等提出参考性建议。因此本选题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关于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问题,学术界多侧重于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而对科技思想尤其是对党的科技思想研究很不够。而且,对党的科技思想研究一般仅限于对党的领导人在某个历史时段的个体研究,鲜有人对建党以来党的领导集体科技思想及实践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因此本选题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时段,以马克思科技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科技思想演进发展为主线,以党带领全国人民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实践为依托;重点探讨某些重大决策出台的历史背景、现实原因、指导思想、主要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对其得失成败、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最后,结合新世纪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提出对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研究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形成及其与实践的初步结合。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分析西方文明的传入对中国当时社会的冲击,来探寻党的科技思想产生的背景渊源;其次,对建党前后党的创始人的科学思想进行梳理,探讨其对党的科技思想形成产生的理论影响;第三,对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同的历史阶段党的科技思想初创、形成和科技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时期党采取的发展科学技术为革命战争服务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并研究其对建国初期的影响。第二章研究了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党的科技思想曲折发展及其对实践的影响。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确立了“科学为人民大众”的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发出了“向科学进军”号召,制定了国家科技远景规划;带领全国人民迅速改变了中国科学技术“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并在国防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在本章的三、四节着重研究了党的“技术革命”思想,客观分析了从反右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曲折发展的历程,评述了科学政治化思潮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和危害。第三章研究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党的科技思想发展深化及其对实践的指导。这一时期党的科技思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成功与失误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它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核心,在完成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申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阐明科学技术现代化对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作用;倡导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强调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意义;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以此为基点构建了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体系,指导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技实践活动。第四章研究跨世纪党的科技思想深化创新及其对实践的引领。这一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党的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深刻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的新特点,将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组织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并将科技创新提升到民族兴衰的高度;形成了跨世纪党的科技思想及其实践体系,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飞速发展。第五章对党的主要领导人科技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在按照历史的轨迹对建党以来党的科技思想及其实践进行了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在本章将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科技思想产生的历史境遇、对科技本质功能的认识、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科技发展的动力认识等方面进行横向、客观地比较,探寻党的科技思想演进规律。第六章是历史启事与现实考量。联系中国科技发展的需要,回顾历史并从中寻求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是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和价值所在。历史研究表明,党的科技思想的演进历程是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曲折经历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本章结合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科技发展取向、科技发展理念、科技发展路径与科技价值指归四个方面,来反思前人所走过的弯路、探讨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我党明晰制定未来科技发展战略及其政策和措施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1、在科学和民主精神感召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与科学技术有着不解之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产生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并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状态下开展一系列科技实践活动。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虽然党的科技思想经历了曲折,但党的科技思想始终在正确轨道上不断发展、深化和创新,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指导着科技实践活动,出现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三个“黄金期”,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3、尽管党的主要领导人由于历史背景不同,但他们的科技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追求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其价值取向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努力探索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时代特征。因此,他们的科技思想是承前启后,一脉相传的有机整体,是立足于马克思的科技观并与时俱进的产物。4、以史为鉴,实现21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健康和持续的发展。首先,要保持科学技术稳定发展的政治环境,重视“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以利于科学技术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其次,应将科学技术的进步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第四,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科技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以实现科技价值的最终指归。5、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产生、演进和发展,离不开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因此,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建国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党的科技思想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支配和影响了中国科技现代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实际进程。
二、完全解析美格珑第三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全解析美格珑第三代(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2-(1,2,4-三唑基)-异烟酸的三种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 |
1.1.1 第一代铂族抗癌药 |
1.1.2 第二代铂族抗癌药 |
1.1.3 第三代铂族抗癌药 |
1.1.4 其他类型的抗癌药物 |
1.2 配合物在抗癌方面的应用 |
1.2.1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2 稀土金属在抗癌方面的研究热点 |
1.2.3 主族配合物在抗癌方面的应用 |
1.2.4 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抗癌方面的研究状况 |
1.3 Co(Ⅱ)?Cu(Ⅱ)?锌配合物的药用价值 |
1.3.1 钴配合物的优异性 |
1.3.2 铜配合物的优异性 |
1.3.3 锌配合物的优异性 |
1.4 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
1.4.1 DNA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意义 |
1.4.2 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模式 |
1.5 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 |
1.5.1 荧光光谱法 |
1.5.2 紫外-可见光谱法 |
1.5.3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
1.6 细胞凋亡的研究 |
1.7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配合物1-3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三种配合物的合成 |
2.2.1 铜配合物的合成 |
2.2.2 钴配合物的合成 |
2.2.3 锌配合物的合成 |
2.3 三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数据及XRD |
2.3.1 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数据及XRD |
2.3.2 钴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数据及XRD |
2.3.3 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数据及XRD |
2.4 配体及三种配合物的红外特征 |
第三章 配合物1-3与DNA作用的研究 |
3.1 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 |
3.2.1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
3.3.1 紫外吸收光谱测试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金属配合物对DNA的切割作用与机理研究 |
3.4.1 琼脂凝胶电泳测试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配合物生物分子对接性质的研究 |
第四章 配合物1-3对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 |
4.1 试剂和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流式细胞法分析细胞凋亡 |
4.2.1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分析 |
4.3.1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2)Mycobacterium sp. WY10和Rhodococcus sp. WB9的PAHs降解机制及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环境中的多环芳烃 |
1.1.1 多环芳烃的来源及迁移 |
1.1.2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现状 |
1.1.3 多环芳烃健康风险 |
1.2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机制 |
1.2.1 常见的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 |
1.2.2 多环芳烃的降解途径 |
1.2.3 多环芳烃的降解基因 |
1.3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
1.3.1 微生物降解土壤多环芳烃 |
1.3.2 微生物修复的协同作用 |
1.3.3 环境中多环芳烃降解基因的研究 |
1.4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Mycobacterium sp.WY10 对菲和芘的高效降解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2 代谢产物的定性分析 |
2.1.3 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 |
2.1.4 PAHs功能基因解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菲和芘代谢产物的鉴定和代谢途径的推导 |
2.2.2 菲和芘降解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动力学曲线 |
2.2.3 降解菌全基因中PAHs降解功能基因的解析 |
2.3 小结 |
3 Rhodococcus sp.WB9 对菲的高效降解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2 环境条件对菌株WB9 降解菲的影响 |
3.1.3 代谢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3.1.4 PAHs功能基因解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环境条件对菌株 WB9 降解菲的影响 |
3.2.2 菲代谢产物鉴定和代谢途径的推导 |
3.2.3 胞内和胞外代谢产物的动力学曲线 |
3.2.4 降解菌全基因中芳香化合物降解功能基因的解析 |
3.3 小结 |
4 Mycobacterium sp. WY10和Rhodococcus sp. WB9 对菲的协同降解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2 菲的降解和细菌生长 |
4.1.3 菲代谢产物的降解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菲的降解和细菌生长 |
4.2.2 单菌培养体系中代谢产物的动力学曲线 |
4.2.3 共培养体系中代谢产物的动力学曲线 |
4.2.4 降解菌全基因中编码转运蛋白功能基因的解析 |
4.2.5 菌株WY10 和WB9 对菲的协同降解作用 |
4.3 小结 |
5 Mycobacterium sp. WY10和Rhodococcus sp. WB9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土壤 |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1.3 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 |
5.1.4 土壤中PAHs的提取和测定 |
5.1.5 土壤总D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5.1.6 高通量测序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土壤中PAHs的降解 |
5.2.2 土壤中16S r RNA基因和功能基因的绝对含量 |
5.2.3 修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5.3 小结 |
6 研究结论、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Mycobacterium sp.WY10 对菲和芘的高效降解机制 |
6.1.2 Rhodococcus sp.WB9 对菲的降解机制 |
6.1.3 Mycobacterium sp. WY10和Rhodococcus sp. WB9 对菲的协同降解机制 |
6.1.4 Mycobacterium sp. WY10和Rhodococcus sp. WB9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3)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海阳大秧歌研究 |
(二)民俗武术研究 |
(三)人类学与武术文化研究 |
(四)文化融合研究 |
四、研究对象、方法与说明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民族志报告与田野调查说明 |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海阳大秧歌的文化生境 |
第一节 海阳大秧歌的历史人文背景 |
一、海阳的历史文化追溯 |
二、海阳的传统文化习俗 |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的自然地理背景 |
一、海阳市自然地理环境 |
二、田野调查村落的背景 |
第三节 海阳大秧歌的武舞文化土壤 |
一、祭祀乐舞 |
二、民间武术 |
小结 |
第二章 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 |
第一节 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田野调查记录 |
一、没有秧歌不叫年 |
二、春节邂逅大秧歌 |
三、逗秧歌展演 |
四、海阳大秧歌的身体动作分析 |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
一、武舞与巫术交融: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文化解读 |
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民间下移: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与武舞融合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
小结 |
第三章 拳坊: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 |
第一节 拳坊的地域武术文化阐释 |
一、拳坊的历史变迁 |
二、拳坊是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 |
第二节 拳坊的权力隐喻及其在海阳大秧歌中的映射 |
一、权力理论分析 |
二、权力——知识结构中的武术 |
三、拳坊的权力隐喻 |
四、拳坊的权力隐喻在海阳大秧歌中的映射 |
小结 |
第四章 斗秧歌:武术仪式展演的民俗舞台 |
第一节 从文斗到武斗:礼法约束下斗秧歌的逻辑阐释 |
一、斗秧歌之文斗:兵法谋虑运用的民间舞台 |
二、斗秧歌之武斗:礼法制约下的克制性交手 |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地方性知识:斗秧歌的民俗语境解读 |
一、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 |
二、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 |
三、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 |
四、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 |
第三节 由野蛮走向文明:时代变迁中的斗秧歌叙事 |
一、斗秧歌必动武:关于斗秧歌的历史记忆 |
二、斗秧歌不动武: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趋向 |
三、集体情绪宣泄:斗秧歌中的限制性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对民间武术发展启示 |
一、民俗活动是武术展演的平台,是武术民间与社会传播的路径 |
二、乡土社会是武术孕育的文化生境,是武术文化保护的切入点 |
三、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致谢 |
(4)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课堂活动: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
二、偏离预设: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实践困境 |
三、活动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重构视角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活动理论 |
二、学习活动 |
三、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活动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二、活动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三、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根据活动结构设计论文研究思路 |
二、通过案例分析解读教学设计原理 |
三、使用比较研究凸显理论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理念 |
第一节 拓展性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向 |
一、为汉语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而设计 |
二、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造性转化而设计 |
三、为汉语学习活动的形成和演化而设计 |
第二节 活动系统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 |
一、从布置交际任务到建构活动客体 |
二、从个体语言学习到共同体语言学习 |
三、从采取教学措施到提供中介工具 |
第三节 文化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改进依据 |
一、语言学习的文化情境 |
二、汉语学习情境的文化异质性 |
三、教学设计改进的文化情境理据 |
第三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设计 |
第一节 促进语言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活动客体 |
一、基于“行为表现区”的客体设计理念 |
二、从模糊到具体的客体形成过程 |
三、在改造中不断演进的客体转化过程 |
第二节 与外国人学习动机相整合的活动客体 |
一、从课程标准到语言需求 |
二、从教材话题到交际话题 |
三、从课堂空间到现实语境 |
第三节 在言语交际中横向拓展的活动客体 |
一、横向拓展的知识学习机制 |
二、汉语知识横向拓展的路径 |
三、汉语知识横向拓展的边界 |
第四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 |
第一节 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认识学习共同体 |
一、生产方式变革与学习主体的演化 |
二、多元化的外国学生与汉语教师 |
三、“菌根式”的汉语学习共同体 |
第二节 在“共同构造”的过程中建构学习共同体 |
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建构“共享客体” |
二、以多重合作模式跨越文化障碍 |
三、以“拓展性互动设计”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
第三节 在“跨越边界”的过程中发展学习共同体 |
一、根据文化情境调整合作模式 |
二、借助话语分析重构合作框架 |
三、利用社会交往吸纳外部成员 |
第五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中介工具设计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设计理念 |
一、“双重刺激法”的学习机制 |
二、“形成性干预”的使用原则 |
三、从中介语向中介工具的转化 |
第二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主要来源 |
一、承载汉语知识的语言文本 |
二、源于言语交际的个体经验 |
三、历史演进中的各类模型 |
第三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使用方式 |
一、用“镜像材料”认识语言问题 |
二、用多维模型分析语言问题 |
三、用系列工具解决语言问题 |
第六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推进过程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活动的循环机制 |
一、拓展性学习的外显行动 |
二、拓展性学习的理想循环 |
三、汉语学习活动的循环过程 |
第二节 以矛盾关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 |
一、认识矛盾:从学习障碍到学习动力 |
二、分析矛盾:汉语学习活动系统中的关系层级 |
三、利用矛盾: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 |
第三节 以活动网络促进语言能力的融合 |
一、从个体间到系统间的“共享客体” |
二、从单项语言能力到综合语言能力 |
三、汉语学习活动网络的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参照表 |
附录二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案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珠江口古菌分布和活性以及新类群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环境微生物测序分析技术 |
1.2.1 核糖体RNA的研究意义 |
1.2.2 核糖体RNA的主要检测分析技术 |
1.2.3 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测序技术 |
1.3 测序技术在海洋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第一代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1.3.2 第二代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1.3.3 第三代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1.4 珠江口研究区域概况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本采集及环境参数测定 |
2.2 模式菌株培养 |
2.3 RNA提取 |
2.4 基因组和核糖体RNA的反转录 |
2.5 16S rRNA序列扩增及Illumina测序 |
2.6 宏转录组测序 |
2.7 珠江口和深圳湾微生物16S rRNA序列Illumina测序结果分析 |
2.8 珠江口MGII古菌宏转录丰度分析 |
第3章 核糖体RNA无引物偏差测序技术的开发 |
3.1 核糖体RNA无引物偏差测序技术的简介 |
3.2 核糖体RNA无引物偏差测序技术的流程 |
3.3 核糖体RNA无引物偏差测序技术加尾效率评估 |
3.4 珠江口古菌RNA加尾 |
3.5 PacBio SMRT测序结果中MGI古菌序列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珠江口和深圳湾古菌种群结构和代谢活性分析 |
4.1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结果 |
4.2 16SrRNA基因引物扩增测序结果 |
4.3 珠江口和深圳湾古菌和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4.4 珠江口和深圳湾古菌和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
4.5 门水平物种组成和活性分析 |
4.6 高丰度OTU分布和活性分析 |
4.7 基于宏转录组数据的MGII古菌活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香草硫缩病醚在好氧土壤中的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术语与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 我国创制农药的发展 |
1.1 国内外农药的创制模式 |
1.2 国内创制农药的作用机理及现状 |
1.3 农药创制的特点和机遇挑战 |
2 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
2.1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
2.2 农药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 |
2.3 矿化作用 |
3 土壤中农药残留代谢检测鉴定技术概述 |
3.1 同位素示踪技术 |
3.2 色谱技术 |
3.3 核磁共振技术(NMR) |
4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1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分类及影响因素 |
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4.3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 香草硫缩病醚的研究进展 |
5.1 防治植物病毒病害农药的研究概况 |
5.2 香草硫缩病醚的研究现状 |
6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香草硫缩病醚在好氧土壤中的降解研究 |
1 材料和仪器 |
1.1 标记化合物 |
1.2 试剂 |
1.3 供试土壤 |
1.4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土壤的培养与施药 |
2.2 可提取残留的分析 |
2.3 结合残留的研究 |
2.4 矿化测定 |
2.5 母体及代谢产物降解动态研究 |
2.6 HPLC分析、HPLC-MS/MS分析条件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香草硫缩病醚在好氧土壤中的质量平衡 |
3.2 香草硫缩病醚在好氧土壤中可提取残留的动态规律 |
3.3 香草硫缩病醚在好氧土壤中结合残留的动态规律 |
3.4 香草硫缩病醚在好氧土壤中的矿化规律 |
3.5 香草硫缩病醚好氧土壤中的消减动态 |
3.6 香草硫缩病醚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草硫缩病醚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标记化合物 |
1.2 实验材料 |
1.3 供试土壤 |
2 实验方法 |
2.1 DNA提取与PCR扩增 |
2.2 Pooling及切胶纯化 |
2.3 建库及测序 |
3 结果分析 |
3.1 香草硫缩病醚对好氧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3.2 香草硫缩病醚对好氧土壤中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7)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方法源头: 马克思的思想遗产 |
第一节 否定性的“文化生产” |
第二节 神话化的“文化生产” |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观念前提: 艺术的观念史反思 |
第一节 作为概念的艺术 |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艺术家的独立 |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美学的诞生 |
第四节 浪漫—唯美—先锋: 艺术的神话 |
小结 |
第三章 观念前提: 文化的观念史反思 |
第一节 现代文化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时空框架中的文化 |
第三节 现代神话与神话观念 |
第四节 文化的神话透视 |
小结 |
第四章 理论语境: 文化理论与文化转向 |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起 |
第二节 文化理论的脉络 |
第三节 后现代与文化转向 |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条路径 |
第一节 社会学路径 |
第二节 历史学路径 |
第三节 传播学路径 |
第四节 经济学路径 |
小结 |
第六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 |
第一节 技术视角: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 |
第二节 大众视角: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 |
第三节 组织视角: 莫兰的生产—创造辩证法 |
第四节 权力视角: 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已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上海光源光束线站的屏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同步辐射光源及光束线站 |
1.2 线站辐射防护的相关研究 |
1.2.1 线站辐射防护的研究进展 |
1.2.2 线站屏蔽设计方法的发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辐射源项 |
2.1 储存环内电子的束流损失 |
2.2 轫致辐射 |
2.3 光核反应中子 |
2.4 同步辐射 |
2.5 本章小结 |
3 上海光源光束线站及其特点 |
3.1 上海光源的光束线站 |
3.1.1 光束线站分类 |
3.1.2 光束线站的基本构成 |
3.2 几个典型的光束线站 |
3.2.1 典型的波荡器线站 |
3.2.2 典型的扭摆器线站 |
3.3 线站辐射屏蔽的主要问题 |
4 光束线站的屏蔽计算模型和方法 |
4.1 气体轫致辐射的源项和屏蔽参数 |
4.1.1 轫致辐射屏蔽计算的建模 |
4.1.2 次级轫致辐射的计算模型 |
4.1.3 模拟计算光核反应中子计算模型 |
4.2 同步辐射的屏蔽计算 |
4.2.1 同步辐射计算软件-STAC0836 |
4.2.2 同步辐射屏蔽计算所需参数 |
4.3 线站屏蔽设计的方法 |
4.3.1 射线追迹 |
4.3.2 辐射场分布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屏蔽设计与结果讨论 |
5.1 轫致辐射的计算结果与讨论 |
5.1.1 初级轫致辐射屏蔽计算结果 |
5.1.2 次级轫致辐射的计算结果与讨论 |
5.2 同步辐射屏蔽 |
5.3 上海光源线站 I 期代表性线站的回顾性评价 |
5.3.1 医学成像光束线站的辐射场研究 |
5.3.2 医学成像线站的屏蔽效果评价 |
5.4 典型线站的屏蔽设计 |
5.4.1 梦之线的屏蔽设计 |
5.4.2 BL18U 蛋白质微晶线屏蔽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测量 |
6.1 实验测量的目的 |
6.2 轫致辐射的剂量测量实验 |
6.3 线站辐射棚屋外的剂量测量实验——BL18U |
6.3.2 剂量率的模拟计算 |
6.3.3 剂量率的测量 |
6.3.4 结果比较 |
6.4 光核反应中子分布测量实验 |
6.4.1 光中子剂量率分布的模拟计算 |
6.4.2 光中子的剂量测量 |
6.4.3 结果比较和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已发表文章 |
附录 2 MC 模拟计算使用文件 |
致谢 |
(9)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 ——兼论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及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自由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价值取向 |
(一) 古典自由主义时期 |
(二) 新自由主义时期 |
(三) 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储安平的早期文学创作与自由主义思想的发生 |
一、早期文学作品分析 |
(一) 自我内心情感和理想的忠实表达 |
(二) 对社会黑暗现实的讽刺和批判 |
(三) 储安平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
二、自由主义思想的萌芽 |
(一) 光华大学自由主义观念熏陶 |
(二) 新月社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 |
三、储安平文艺观念评析 |
第三章 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的社会和历史渊源 |
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发展 |
(一) 甲午战争后自由主义的发展 |
(二)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 |
(三) 俄国革命对中国自由主义发展的影响 |
(四) 第三条道路:40 年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失败的政治实践 |
(五) 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 |
二、对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继承和演变 |
三、英国拉斯基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法国启蒙主义的影响 |
第四章 储安平的新闻活动 |
一、《客观》:自由主义思想的成熟时期 |
(一) 对国民党的批评和对共产党的评价 |
(二) 对美苏对华政策的态度 |
(三) 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批评 |
(四) 对自由的阐释和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看法 |
二、《观察》:自由主义论政高潮时期 |
(一) 创刊的过程和背景 |
(二) 《观察》的撰稿人分析 |
(三) 储安平《观察》时期的政论 |
第五章 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的评价与反思 |
一、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评价 |
(一) 第三代自由主义学人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
(二) 自由主义理想与民主主义观念的冲突 |
(三) 第三代自由主义者传统文化的缺失 |
(四) 身份意识的转变与认同危机的发生 |
二、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反思 |
(一) 中国有无自由主义文化传统 |
(二)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自由主义因子 |
(三) 20 世纪以来中国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形成 |
(四)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文化价值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10)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科技思想形成及其与实践的初步结合(1921—1949) |
第一节 党的科技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
一、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
二、洋货对国内经济社会的冲击 |
三、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
四、马列主义科技思想的传入 |
第二节 “五四”前后党的科技思想萌生 |
一、科学是一种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
二、要以科学方法认识自然和社会 |
三、以唯物史观反对玄学 |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党的科技思想初创 |
一、发展科技事业的指导思想 |
二、发展科技事业的措施和成就 |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科技思想形成 |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科技指导思想 |
二、提出“科学大众化”方针 |
三、团结、重视科技人才 |
四、科学技术同经济生产和抗战事业结合 |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科技思想实践 |
一、强调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 |
二、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 |
三、积极发展科技教育 |
四、科技实践对建国初期党的科技政策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党的科技思想曲折发展及其对实践的影响(1949—1976) |
第一节 科学为人民大众服务 |
一、“人民科学观”的确立 |
二、“人民科学观”的初步实践 |
第二节 “向科学进军” |
一、“向科学进军”的提出 |
二、明确科技人才的历史地位 |
三、建立国家规划科学的模式 |
四、提出“百家争鸣”科技发展方针 |
第三节 技术革命 |
一、技术革命思想的形成 |
二、技术革命实施的步骤与途径 |
三、技术革命的得与失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曲折 |
一、反右与大跃进对科技思想的冲击 |
二、科技思想的恢复和调整 |
三、“文革”时期科技思想的扭曲 |
四、“文革”时期党内健康力量的努力纠偏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党的科技思想发展深化及其对实践的指导(1976—1989)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转折 |
一、党的科技思想转折的背景 |
二、科技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
三、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奠定 |
第二节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 |
一、科学技术关键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
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与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 |
第三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的必然性 |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内涵 |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意义 |
第四节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
一、科技体制改革提出的背景 |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理论创新 |
三、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历程 |
第五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历史回顾 |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意义 |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深化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党的科技思想深化创新及其对实践的引领(1989—2002) |
第一节 科学技术优先发展论 |
一、科学技术优先发展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意义 |
三、科学技术优先发展思想的实践拓展 |
第二节 科教兴国战略与实践 |
一、科教兴国的历史沿革与背景 |
二、科教兴国提出的理论基础 |
三、科教兴国的理论内涵 |
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途径 |
第三节 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 |
一、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关系的提出 |
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内涵 |
三、实现高科技产业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战略重点 |
四、以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创新 |
一、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 |
二、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三、科技创新的内涵 |
四、科技创新思想的实现途径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科技思想比较 |
第一节 科技思想产生的不同历史境遇 |
一、毛泽东:基于“一穷二白”的中国现实 |
二、邓小平: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宽广视野 |
三、江泽民: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功能认识比较 |
一、毛泽东: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 |
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江泽民: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
第三节 科技发展战略思路对比 |
一、毛泽东:以发展重工业和国防科技为标志的“赶超”战略 |
二、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依靠”和“面向”战略 |
三、江泽民:以提升综合国力为核心的“科教兴国”战略 |
第四节 科技发展动力理论比照 |
一、毛泽东:人民—科技发展的基本动力 |
二、邓小平: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三、江泽民:创新—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六章 历史启示与现实考量 |
第一节 科技发展取向:尊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
一、营造支持科学技术稳定发展的政治环境 |
二、重视“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 |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构建新型科技伦理观 |
第二节 科技发展理念:服务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
一、科学技术滥用对人与自然僭越恶果的反思 |
二、新世纪科技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
三、构建绿色科技观,走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之路” |
第三节 科技发展路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 |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引进的历程及其得失 |
二、自主创新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意义 |
三、自主创新战略与技术引进策略关系的辩证思考 |
第四节 科技价值指归:科技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一、手段与目的:科技发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
二、需求与动力:人的发展需要推动科技进步 |
三、历史活动与终极目标:在科技进步中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完全解析美格珑第三代(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2-(1,2,4-三唑基)-异烟酸的三种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王松玲.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Mycobacterium sp. WY10和Rhodococcus sp. WB9的PAHs降解机制及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D]. 孙姗姗. 浙江大学, 2021
- [3]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D]. 滕希望.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D]. 高若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珠江口古菌分布和活性以及新类群的发现[D]. 刘宇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6]香草硫缩病醚在好氧土壤中的降解研究[D]. 卢玉辉. 浙江大学, 2020(07)
- [7]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D]. 曹晋彰. 山东大学, 2019(02)
- [8]上海光源光束线站的屏蔽设计研究[D]. 徐加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4(10)
- [9]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 ——兼论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及现实意义[D]. 韩向东. 吉林大学, 2011(05)
- [10]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薛建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