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溶液和微乳液中结晶紫与AOT的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琪,唐雁飞[1](2021)在《在微乳介质中结晶紫-磷钒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OP/正戊醇/正庚烷/水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中结晶紫-磷钒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磷的方法。确定了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稳定时间10~60min,硫酸用量1.3mL,钼钒混合液9mL,微乳液2mL和结晶紫2mL,得到磷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6.5μg/25mL,反应的物质的量吸光系数为1.1×105L·mol·cm-1,该法灵敏度高,干扰小。用于钢样中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赵丽红[2](2017)在《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文中提出浊点系统通常可以用来萃取中性有机化合物。然而,离子化合物处于分子态时也可以通过浊点萃取被萃取到凝聚相中,并且调节pH值使其转变成离子态从中反萃取出来。但是,许多极性相对较弱的离子态化合物也能溶解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中。因此,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中分离这类离子化合物成为一大挑战。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溶剂能够代替水介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浊点系统。本文研究了离子液体类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和含水量不同对离子液体水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影响,观察到在离子液体浓度相对高的条件下出现最低浊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水三元体系的相图显示:在离子液体浓度高的部分可以分相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富集的水溶液相和离子液体富集的水溶液相,因此这被称为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将离子染料作为模型化合物,对其在常规浊点系统和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中的分配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有机化合物,特别是阴离子化合物通过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可以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中转移到富含离子液体的水溶液相中。因此,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提供了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中回收阴离子化合物的新颖策略。红曲霉菌红色素由于氨基酸残基和周围环境(例如pH)不同,可以是阳离子,分子和阴离子态的化合物。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中进行萃取发酵时,过量的谷氨酸钠作为唯一的氮源会产生几种红曲霉菌红色素。发酵液进行浊点萃取时,实验pH值范围内色素大部分聚集在凝聚相中。使用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可以使红曲霉菌红色素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凝聚相转移到离子液体富集的水溶液相。因此,萃取发酵的下游处理,即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回收红曲霉菌红色素转化为红曲霉菌红色素和水溶性离子液体之间相对容易的分离。由于水溶性离子液体在水-氯仿两相系统中倾向于分配到水相,所以水-氯仿两相系统可以用来从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回收红曲霉菌红色素。蒸发水溶液(pH=7)并再次加入酸性水(pH=1),回收的色素发生沉淀,进一步纯化色素。结果还表明,萃取发酵在使用过量的谷氨酸作为唯一的氮源时生成的红曲霉菌红色素为混合物。
刘伟[3](2016)在《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协助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机理和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泡沫分离最显着的优势是能够高效分离水溶液中的微量组分,正因为这个优势,近些年泡沫分离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泡沫分离是以气泡作为分离介质,表现出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所分离物系具有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研究了不同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协助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分离机理,开发了一系列的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工艺。首先,以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大豆异黄酮为目的产物,研究了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协助泡沫分离从泡沫稳定性强且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和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体系中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机理,确定了大豆乳清蛋白和大豆异黄酮之间的络合作用机制,开发了二级泡沫分离大豆异黄酮工艺。在最适操作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4.05和87.72%。其次,以番茄加工废水中的番茄红素为目的产物,研究了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协助泡沫分离从泡沫稳定性弱但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和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体系中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机理,基于表面活性物质复配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以鼠李糖脂作为稳泡剂,确定了在界面共吸附状态下连续泡沫分离番茄红素的工艺。在最适操作条件下,番茄红素的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3.81和78.16%。再次,以葛根中葛根素为目的产物,研究了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与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下,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协助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机理。以修饰β-环糊精铜离子络合物为介质,确定了山药粘液质协助泡沫分离葛根素的工艺。基于修饰β-环糊精铜离子络合物与葛根素的包合作用,葛根素的提取率提高了80.12%。在最适操作条件下,泡沫分离葛根素的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4.32和82.34%。随后,开发了泡沫分离、酸水解及固液吸附的集成技术,并将此集成技术应用于从二级泡沫分离大豆异黄酮工艺的消泡液中回收大豆异黄酮苷元。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温度和pH,泡沫分离能够从消泡液中去除大豆乳清蛋白;对残液进行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的平均水解率为96.00%;以交联壳聚糖微球作为吸附剂,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回收率高达89.65%。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及吸附传质原理对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吸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在泡沫相中的穿透曲线方程。在实验范围内,模型能够很好地与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对有效传质区高度进行评价,确定了连续操作的进料位置。为泡沫分离从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吸附分离目的产物提供依据。综上所述,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协助泡沫分离能够实现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高效分离。本文旨在为泡沫分离应用于生物非表面活性物的分离及纯化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从而促进泡沫分离的工业化应用。
郝志国[4](2015)在《电导率法研究微乳液的电导渗漏现象和两个SN1水解反应在临界二元溶液中的异常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电导率法分别研究了 AOT/H2O/异辛烷微乳液以及在其中添加聚合物的电导渗漏过程和卤代烃在临界二元溶液中的SNI水解反应,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测量了ω= 22.2的AOT/H20/异辛烷微乳液以及在其中添加四种聚合物(PEG、PEI、PVP和PBD)的温度诱导电导渗漏曲线,通过SBE方程拟合得到了曲线的渗漏温度TP。发现添加PEG和PBD均有利于渗漏过程的发生,添加PEI则阻碍此过程,而添加一定量的PVP并未观察到对渗漏过程的影响。使用“相分离模型”计算了微乳液渗漏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用我们提出的渗漏热力学模型,结合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得到的液滴间两粒子焓的相互作用参数-△Hφ,计算了两个密接触液滴的缔合摩尔焓变△Hclc0。我们从添加剂改变液滴界面的流动性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2)使用电导法测量了不同温度下叔戊基氯在异丁酸+水临界二元溶液一相区、叔丁基溴在三乙胺+水临界二元溶液—相区的SN1水解反应速率。发现这两个SNI水解反应在非临界区域时均可用阿龙尼乌斯公式进行很好地描述,而在临界点附近均观察到了临界慢化现象。我们的实验结论与文献(J.Phys.Chem.A 2003,107,8435-8443)所报道的并不一致。在重新分析文献的数据后,我们发现当使用了合适的阿龙尼乌斯公式作为背景值时,无论在一相区还是两相区,这两个SN1水解反应的临界效应均为慢化而不是加快。我们用一个简单跨接模型拟合了不同文献来源的实验数据,得到的临界慢化指数为0.04,表明这些SN1水解反应体系在临界点附近只表现出动力学方面的慢化影响,这是由于SN1水解反应在逆反应方向上既不是一级反应也不是假一级反应,而且实验测量过程是在远离反应平衡时进行的。
潘涛[5](2013)在《浊点系统在三苯基甲烷染料微生物脱色中的探索与应用》文中指出三苯基甲烷类染料属于化学合成类染料,结构稳定,难以降解,具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的危险。研究三苯基甲烷染料的生物脱色降解对于染料治理和人类健康都意义重大。但目前,三苯基甲烷染料的生物脱色受到底物抑制,产物毒性大等因素限制难以大规模应用。因此,如何在染料生物脱色的同时,有效的脱毒,是染料生物处理中需要克服的重大难题。浊点系统(Cloud point system,CPS)是指在一定温度或添加物的存在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分相形成的两相系统。其中,表面活性剂聚集的一相为凝聚层相或表面活性剂富相(Coacervate phase,or surfactant-rich phase),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一相为水相或稀相(Water phase,or dilute phase)。相分离温度称为浊点(Cloud point)。本文探索了浊点系统中三苯基甲烷染料的萃取微生物脱色,以期达到同时脱色并脱毒的目的。这是浊点系统中染料萃取生物脱色的首例报道。本文针对浊点系统中染料萃取生物脱色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从脱色菌Aeromonas hydrophila DN322p的染料脱色机理,三苯基甲烷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机理,浊点系统的生物相容性和脱毒能力,以及后期表面活性剂的回收等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基本结论如下:1、实验选取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作为模式三苯基甲烷染料来研究脱色菌A. hydrophila DN322p的脱色特性,发现菌体可大量吸附染料并同时脱色。脱色初始的0.5小时,菌体吸附大量的结晶紫,离心后细胞沉淀颜色很深而上清液几乎无色。并且,随着脱色时间的延长,细胞的颜色逐渐变浅。通过全波长扫描可知,上清液和菌体的二氯甲烷萃取液都有结晶紫(590nm)和隐性结晶紫(Leuco-crystal violet,LCV)(260nm)的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菌体对这两种染料都有吸附能力。在30°C和结晶紫浓度为50mg/L的震荡培养条件下,染料脱色率达到99%(w/w)。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结果分析,结晶紫主要被转化为隐性结晶紫。死细胞的染料吸附能力与活细胞大体相当。菌体密度(OD600)为1.0的死菌体,能够吸附约90%的结晶紫(50mg/L)。2、研究了四种三苯基甲烷染料,结晶紫、乙基紫(Ethyl violet,EV)、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和灿烂绿(Brilliant green,BG),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14形成的浊点浊点系统中的分配规律。四种染料都会或多或少的增加体系的浊点。其浓度越高,浊点越高。在浊点系统中,染料主要分配在凝聚层相,水相颜色较浅。萃取效率随温度、Triton X-114浓度和盐(NaCl和CaCl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通过二氯甲烷萃取的方法,可有效去除稀相中的表面活性剂。本文用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四种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行为并根据温度计算了吸附平衡常数m和n。结果显示,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作用不仅与疏水性常数(log P)有关,同时受其结构影响。3、在明确了脱色菌A. hydrophila DN322p的脱色特性和三苯基甲烷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规律基础上,研究了结晶紫在浊点系统中的萃取微生物脱色。根据浊点系统的生物相容性及染料脱色率的结果,实验选取等质量的Brij30和Tergitol TMN-3(20g/L)组成浊点系统。脱色完成后,浊点系统中细胞量更高。通过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检测得知,残留的结晶紫和产生的隐性结晶紫分配在凝聚层相,水相中检测不到染料。因此,浊点系统中的染料萃取微生物脱色完成了水相的脱毒,保证了排水时不会形成染料污染。实验进一步检测了其他三种三苯基甲烷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萃取微生物脱色。孔雀石绿和灿烂绿的脱色效果与结晶紫类似。乙基紫效果不好,其原因可能是脱色菌A. hydrophila DN322p无法将其转化为隐性产物。本研究为三苯基甲烷染料的生物处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4、本研究通过在浊点系统的凝聚层相中添加室温离子液体[BMIM]PF6(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成功回收了表面活性剂TritonX-114。实验研究了室温条件下(25°C)Triton X-114/水/[BMIM]PF6的三元相图。在两相区,选取5个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5°C和65°C下观察溶液的相行为。发现在高温下,水相中的表面活性剂会转移到离子液体相。在五种染料(蒽醌染料-茜素(Alizarin,AL),偶氮染料-苋菜红(amaranth,AM)和甲基橙(methyl orange,MO),三苯基甲烷染料-结晶紫和孔雀石绿)的Trtion X-114形成的浊点系统中,移除水相并在凝聚层相中添加等质量的[BMIM]PF6。常温下混匀后分相发现,茜素、结晶紫和孔雀石绿三种染料分配到了离子液体相,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留在了水相。说明成功回收了表面活性剂。随后,又通过pH调节的方法分离了茜素并回收了[BMIM]PF6。
杜中玉[6](2013)在《微乳液及临界溶液中的若干化学反应》文中提出本文以微乳液和临界溶液为介质,通过微量热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若干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不同水与AOT的摩尔比(R)、不同的油相、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下饱和了二氧化碳的水/AOT/烷烃微乳液中硝酸钙和磷酸钠的反应。通过红外吸收、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发现产物为钠和碳酸根取代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通过测量AOT/正十二烷胶束的溶胀焓以及微乳液中的反应焓发现,在R约小于7时水/AOT/正十二烷微乳液水池中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热动力学研究发现该反应速率随着R值增加而减小,但是几乎不受AOT浓度和烷烃性质的影响。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AOT+PEG400D)/环己烷体系中以蓖麻油为底物假丝酵母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实验发现在水/AOT/环己烷微乳液体系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后,酶的活性有很大的提高。本文还在保持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中PEG400D摩尔分数、温度、pH值、R值及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3.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微量热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临界2-正丁氧基乙醇+水溶液中结晶紫的碱性褪色反应,两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当远离临界点时,表观反应速率符合阿伦尼乌斯公式;在临界点附近,两种方法均观察到了临界慢化现象。用简单的跨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临界慢化指数p,发现p受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两方面影响。紫外法和微量热法得到的p分别为0.158±0.013和0.133±0.012,其中紫外法得到的p值与理论值0.151相吻合。微量热法得到的p值略低于紫外法得到的值,其原因可能是微量热仪中的搅拌弱化了扩散系数的临界衰减。4.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临界2-正丁氧基乙醇+水溶液中酚酞的碱性褪色反应进行了研究。不但观察到了反应速率的临界慢化现象,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的临界慢化指数p=0.156±0.014,与理论预测一致;而且也观察到了化学平衡常数在临界点附近的奇异性,实验结果支持与化学反应平衡相关的临界指数g=0.11,具有弱发散特征,与理论预测一致。5.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临界水/AOT/正癸烷微乳液中过硫酸钾氧化碘化钾的反应,得到反应速率常数和中间体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根据临界区的实验值和背景值与温度的关系,得到R=35.0和40.8的微乳液滴中的临界慢化指数分别为0.187±0.023和0.193±0.032,与理论预测值0.207一致。该指数反映了中间体平衡常数对温度的偏导数在临界点附近为强发散。
毛世艳[7](2012)在《微乳液和胶束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文中研究表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酚酞(PN)在水溶液中的光谱性质。通过吸光度与H+浓度关系式得到了反应的平衡常数及显色离子L2-的摩尔吸光系数。由朗伯比尔定律得到了无色离子LOH3-的摩尔吸光系数。通过监测体系中酚酞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在水/AOT(丁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sodium bis(2-ethylhexyl)sulfosuccinate)/异辛烷微乳液中酚酞碱性褪色反应,并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微乳液中的反应平衡常数和正反应速率常数比其在水溶液中大;除在水与AOT摩尔比(ω)很低的情况外,速率常数均随ω的增大而降低。通过分析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了反应的活化能、活化焓和活化熵;结果显示酚酞碱性褪色反应在不同ω的微乳液中存在等动力学和共同机理关系。在水/AOT/异辛烷微乳液中,当反应时间足够长时可发现酚酞碱性褪色反应与AOT水解反应相互竞争。通过监测体系中酚酞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在水/AOT/异辛烷微乳液中AOT碱性水解反应动力学,得到了表观一级速率常数kobs,发现其与ω和温度有关。通过建立假相模型分析了不同ω下的kobs,得到不同温度下AOT在界面水解的真实水解速率常数ki岛和OH-在水相和界面相的分配平衡常数Kwi的值;其中Kwi与温度和ω无关。通过分析速率常数(kobs和ki)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了反应活化能Ea、活化焓△H#和活化熵△S#;结果表明OH-在水相和界面相的分配增加了界面反应的△S#,并没有对Ea和△H#作出贡献。考察了体系中AOT整体浓度对速率常数的影响,发现其是可以忽略的。此结果与Garcia-Rio等报道的不同,但证实了发生在表面活性剂界面的AOT水解反应是一级反应。还研究了在水/AOT/异辛烷微乳液中AOT水解对结晶紫或酚酞碱性褪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要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晶紫或酚酞碱性褪色动力学结果,需用AOT水解动数据对其进行校正。研究了五氨合氯化钴离子和六氰合铁离子在由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和T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polyoxyethylene tert-octylphenyl ether)组成的混合胶束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得到了在不同浓度下各个胶束体系中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结合假相模型与外层电子转移机理分析实验结果,得到了形成母体型络合物的平衡常数KIP、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et以及相平衡常数KCo的值,并讨论了这些参数与胶束浓度的关系。
卫俊杰[8](2012)在《含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构建和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液体以其低挥发性、高热稳定性和可设计性等优点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新型溶剂。将离子液体引入到微乳液,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微乳液的性质、扩大其应用范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离子液体的应用领域。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以离子液体为极性相的非水微乳液的性质,构建了以离子液体和极性溶剂为混合极性相的非水微乳液体系,研究了离子液体对传统含水微乳液体系性质的影响。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以离子液体为极性相的非水微乳液的性质。首先,考察了离子液体在叔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系列)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中的增溶量。结果表明,离子液体阴离子氢键碱性越强、阳离子链长越短、体系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离子液体增溶。在此基础上,选取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CH3COO),研究了25℃下emimCH3COO、表面活性剂TX-45以及环已烷三元体系的相行为。用电导法划分出emimCH3COO/环已烷(IL/O)、双连续以及环已烷/emimCH3COO (O/IL)三种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区域。粒径实验证实了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形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实验,以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为探针,研究了IL/O微乳液的微观极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微观极性随emimCH3CO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离子液体池形成以后,微乳液极性保持不变。另外,光谱实验也表明IL/O微乳液可以增溶金属盐COCl2、 CuCl2和生物分子核黄素。对IL/O微乳液的电导渗透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体系活化能较低,不出现温度渗透现象。但体系具有体积渗透现象,加入金属盐CuCl2和聚合物聚乙二醇400有利于体积渗透。2.构建了以离子液体和极性溶剂为混合极性相的非水微乳液,拓展了离子液体的选择范围。研究了25℃下离子液体bmimCl与极性溶剂(甲酰胺或乙二醇)、表面活性剂TX-100以及环已烷体系的相行为。通过电导研究发现该类微乳液也具有三种不同的微观结构区域。以bmimCl和极性溶剂为混合内相的微乳液的粒径与混合内相和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呈线性关系,证实了这类离子液体微乳液的形成。红外光谱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TX-100与混合内相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该作用有利于微乳液的形成。这类微乳液的微观极性随混合内相含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大,这与单以离子液体为内相的微乳液不同。微乳液极性只与混合内相和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有关,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无关。光谱实验表明金属盐CoCl2和生物分子核黄素都能增溶到微乳液的混合内相中。3.考察了离子液体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含水微乳液性质的影响。研究了25℃下两种离子液体bmimBF4和bmimCl对TX-100形成的含水微乳液极性、电导、粘度和粒径等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使微乳液极性增大,同时使微乳液极性达到最大所需的水量减少。微乳液电导率随水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并出现体积渗透现象,渗透水量随离子液体浓度增加而减小。离子液体的存在会增加微乳液的粘度。bmimBF4对微乳液以上性质的影响均大于bmimCl.粒径的数据表明,bmimBF4基本增溶到了微乳液内核,而bmimCl只有部分增溶到微乳液中,以此解释两种离子液体对微乳液性质影响的差异。4.研究了离子液体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OT形成的含水微乳液电导渗透行为和增溶水量的影响。AOT含水微乳液具有明显的温度渗透现象,微乳液渗透温度(Tp)随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离子液体阳离子链长、取代数和末端基团对渗透温度影响较大,而阴离子的影响较小。微乳液粒径和粘度均随离子液体的加入而降低。体系粒径、渗透温度和粘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粒径越小,其粘度也越小,渗透温度则越高。离子液体推迟了微乳液的体积渗透,提高了微乳液的渗透体积分率(Φp)。Φp随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较高的离子液体浓度下,由于微乳液增溶水量较小,无法观察到渗透现象。离子液体链长对Φp影响较大。微乳液增溶水量随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出现最大值。离子液体链长越长,达到最大增溶水量所需离子液体含量越低。同时,在较低离子液体浓度下,增溶水量随离子液体链长的增加而增大。
杨曦东[9](2010)在《反向微乳液萃取分离稀溶液中Mo(Ⅵ)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微乳液的形成理论、结构和性质、研究手段以及微乳液技术的应用领域。本文首先对4种微乳液体系,采用电导率法,研究了每种微乳液体系的As/s,最大溶水量,以及拟三元相图。实验结果表明:以OP-10和TX-100为表面活性剂,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煤油为油相的两种W/O型微乳液体系,当内水相NaOH浓度为0.04 mol/L时具有最大的溶水量,适宜用作微乳液萃取。其次,利用上述两种微乳液体系进行了萃取稀溶液中Mo(Ⅵ)的研究,考察了外水相中NaCl用量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萃取时间和萃取平衡的关系,以及外水相HCl浓度、内水相NaOH浓度、载体浓度对Mo(Ⅵ)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外水相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以使微乳液膜稳定性增加,在萃取过程中避免出现溶胀或渗漏现象;和传统萃取相比,微乳液萃取平衡时间很短;Mo(Ⅵ)萃取率随HCl、NaOH和载体浓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在最佳条件下两种微乳液体系都能很好的实现Mo(Ⅵ)的萃取。最后,本文研究了利用OP-10/异戊醇/煤油/NaOH微乳液体系分别从含磷、砷、硅和伴生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中萃取分离Mo(Ⅵ)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萃取时间和HCl浓度,就能较好的实现Mo(Ⅵ)与磷、砷、硅的分离;HCl浓度对阳离子萃取率的影响很小,在萃取Mo(Ⅵ)的最佳条件下,阳离子的萃取率均很低,可以实现Mo(Ⅵ)与伴生阳离子的分离。
吕辉鸿[10](2010)在《离子液体微乳体系的物理化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方法分别研究新型的离子液体微乳体系的一些基本性质、微结构及其应用。采用热力学的方法研究了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相平衡和临界现象。采用“折射率法”测定了室温离子液体含水微乳体系(水-[bmim][BF4]/AOT/正癸烷和离子液体微乳体系([bmim][BF4]/Triton X100/环己烷)在不同温度下液-液平衡两相的折射率,并绘制温度-折射率(T,n)共存曲线,由标准曲线将其转化为温度-体积分数(T,φ)和温度-有效体积分数(T,ψ)共存曲线,推导出临界指数β,指前因子B,Wegner校正项B1及共存曲线直径ρd。分别研究不同浓度离子液体对含水微乳体系临界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液滴尺寸对离子液体微乳体系的临界行为的影响,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水-[bmim][BF4]/AOT/正癸烷体系具有低临界温度,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临界温度升高;而[bmim][BF4]/Triton X100/环己烷体系具有高临界温度,临界温度均随分散液滴尺寸的增加而升高。(2)水-[bmim][BF4]/AOT/正癸烷体系的临界组成略小于水/AOT/正癸烷体系;而[bmim][BF4]/Triton X100/环己烷体系的临界组成随分散液滴尺寸的增加而增大。(3)所研究的两种微乳液体系的临界指数β在温度接近临界温度时,均趋近于3D-Ising模型的理论值0.3265。本论文采用动力学的方法首次研究了在含离子液体的微乳液(水+[bmim][BF4])/AOT/:异辛烷)中进行的Diels-Alder反应(N-乙基马来酰亚胺与2,3-二甲基-1,3-丁二烯)动力学。该Diels-Alder反应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通过分光光度法获得。各种影响该Diels-Alder反应速率的因素被研究和解释。实验结果表明,在含离子液体的微乳液中进行的该反应速率大于在纯异辛烷和不含离子液体的微乳液中进行的反应速率,并且其速率常数随ω和AOT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实验结果显示,高温促进该反应,并且活化能Ea随ω增加而增大
二、水溶液和微乳液中结晶紫与AOT的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溶液和微乳液中结晶紫与AOT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在微乳介质中结晶紫-磷钒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2 稳定时间的确定 |
2.3 溶液酸度的确定 |
2.4 钼钒混合液的确定 |
2.5 微乳液加入量的确定 |
2.6 结晶紫加入量的确定 |
2.7 工作曲线 |
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9 试样分析 |
2.9.1 样品前处理[1] |
2.9.2 样品测定 |
3 结论 |
(2)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浊点萃取 |
1.1 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 |
1.2 浊点萃取 |
2.微生物萃取发酵 |
2.1 萃取发酵 |
2.2 萃取发酵红曲霉菌红色素 |
3.表面活性剂与化合物的分离 |
3.1 微乳液 |
3.2 离子液体 |
4.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4.1 主要内容 |
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相系统萃取阴离子化合物 |
1实验仪器和材料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3 三元相图的制备 |
2.4 染料分配的测定 |
3.结果与讨论 |
3.1 含水量对浊点的影响 |
3.2 标准曲线 |
3.3 两相系统的相图 |
3.4 阴离子有机染料的萃取 |
4.讨论与总结 |
第三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中分离萃取发酵产物离子化红曲霉菌红色素 |
1.实验仪器和材料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剂 |
1.3 展开剂 |
1.4 菌株与培养基 |
1.5 HPLC和 UPLC-Q-TOF-MS检测条件 |
2.实验方法 |
2.1 三元相图的制备 |
2.2 红曲霉菌红色素的萃取发酵 |
2.3 浊点萃取 |
2.4 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转移色素 |
2.5 [Bmim]Cl在水-氯仿两相系统中的分配 |
2.6 离子液体水溶液-氯仿两相萃取 |
2.7 Winsor Ⅱ微乳液萃取 |
2.8 红曲霉菌红色素的制备 |
3.结果 |
3.1 萃取发酵后的浊点萃取 |
3.2 [Bmim]Cl-Triton X-100 双水相系统 |
3.3 [Bmim]Cl在水-氯仿两相系统中的分配 |
3.4 从离子液体中分离红色红曲霉色素 |
3.5 组份B的鉴定 |
4.讨论与总结 |
第四章 结束语 |
1.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1 主要工作 |
1.2 创新点 |
2.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3)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协助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机理和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泡沫分离非表面活性物质的基本原理 |
1.2.1 液相吸附 |
1.2.2 泡沫相排液 |
1.3 影响非表面活性物质分离效果的因素 |
1.3.1 表面活性物质类型 |
1.3.2 操作条件 |
1.3.3 设备参数 |
1.3.4 操作模式及分离工艺 |
1.4 泡沫分离非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1.4.1 泡沫分离金属离子和染料 |
1.4.2 泡沫分离悬浮颗粒和微生物 |
1.4.3 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 |
1.5 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难题 |
1.5.1 络合作用机制的确定 |
1.5.2 泡沫性能的强化 |
1.5.3 新型络合作用的建立 |
1.5.4 络合物中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分离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1 机理研究 |
1.6.2 工艺开发 |
第二章 大豆乳清蛋白协助泡沫分离大豆异黄酮的机理和工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大豆异黄酮与大豆乳清蛋白络合作用机制 |
2.3.2 泡沫分离大豆异黄酮的影响因素 |
2.3.3 二级泡沫分离工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鼠李糖脂协助泡沫分离番茄红素的机理和工艺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鼠李糖脂浓度对番茄加工废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
3.3.2 鼠李糖脂浓度对番茄加工废水泡沫高度及泡沫半衰期的影响 |
3.3.3 鼠李糖脂浓度对鼠李糖脂和番茄红素表面过剩的影响 |
3.3.4 鼠李糖脂浓度对番茄红素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5 气体分布器孔径对番茄红素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6 进料流率对番茄红素分离效率的影响 |
3.3.7 进料位置对番茄红素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8 pH对泡沫分离番茄红素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山药粘液质协助泡沫分离葛根素的机理和工艺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装置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修饰β-环糊精及其铜离子络合物的表征 |
4.3.2 葛根素荧光增敏实验 |
4.3.3 修饰β-环糊精铜离子络合物用于超声法水提葛根素 |
4.3.4 山药粘液质溶液的流动性能及泡沫性能 |
4.3.5 山药粘液质协助泡沫分离技术分离葛根素的工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消泡液中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分离机理和工艺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材料 |
5.2.3 实验装置 |
5.2.4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制备蛋白质粉末中大豆异黄酮的成分分析 |
5.3.2 批式解离实验 |
5.3.3 泡沫分离技术分离大豆乳清蛋白的工艺 |
5.3.4 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的工艺研究 |
5.3.5 固液吸附技术分离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工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吸附动力学 |
6.1 引言 |
6.2 理论部分 |
6.2.1 吸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6.2.2 吸附过程有效吸附传质区高度 |
6.3 材料与方法 |
6.3.1 实验试剂 |
6.3.2 实验装置 |
6.3.3 实验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大豆苷元单组分系统的吸附分离 |
6.4.2 大豆苷元与大豆苷双组分系统的吸附分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电导率法研究微乳液的电导渗漏现象和两个SN1水解反应在临界二元溶液中的异常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乳液概述 |
1.1.1 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和分类 |
1.1.2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
1.1.3 表面活性剂AOT形成的油包水微乳液结构 |
1.2 W/O型微乳液的导电行为 |
1.2.1 电导渗漏现象 |
1.2.2 电导渗漏的机理 |
1.2.3 影响电导渗漏的因素 |
1.3 临界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
1.3.1 相变现象和临界指数 |
1.3.2 临界点附近的化学反应 |
1.4 选题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 |
2.1 电导率仪 |
2.1.1 电导率仪测量原理 |
2.1.2 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
2.2 电导率法研究电导渗漏的原理 |
2.3 电导率法研究临界溶液动力学的原理 |
2.4 温度的控制及测量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合物的添加对微乳液电导渗漏过程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样品配制 |
3.2.1 试剂 |
3.2.2 微乳液配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温度诱导电导渗漏曲线 |
3.3.2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3.3.3 渗漏的热力学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N1水解反应在二元溶液近临界区的动力学研究 |
4.1 理论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临界组成和临界温度的确定 |
4.2.3 样品的准备 |
4.2.4 动力学的测量 |
4.3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ω=22.2的AOT/H_2O/异辛烷以及在其中添加聚合物的微乳液体系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的实验数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加的基金项目 |
致谢 |
(5)浊点系统在三苯基甲烷染料微生物脱色中的探索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染料污染概述 |
1.1.1 三苯基甲烷染料污染的现状 |
1.1.2 染料污染的物理化学治理方法 |
1.1.3 染料污染的微生物治理方法 |
1.1.4 三苯基甲烷染料的生物降解产物 |
1.2 浊点系统 |
1.2.1 浊点系统的基本性质 |
1.2.2 有机溶剂对微生物毒性的 log P 规则 |
1.2.3 浊点系统中物质分配的 log P 准则 |
1.2.4 表面活性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1.2.5 浊点系统中的萃取微生物转化 |
1.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回收 |
1.3.1 当前表面活性剂的回收方法 |
1.3.2 Winsor 微乳液回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 |
1.3.3 表面活性剂与室温离子液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
1.4 选题的意义,关键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案及创新之处 |
1.4.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2 关键的科学问题 |
1.4.3 研究方案及路线 |
1.4.4 创新点 |
第二章 脱色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DN322p 的染料脱色机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培养条件 |
2.2.4 脱色实验 |
2.2.5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CR 鉴定复筛菌株 |
2.3.2 细胞沉淀与上清液的颜色变化 |
2.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染料脱色过程 |
2.3.4 薄层色谱初步分析脱色产物 |
2.3.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脱色产物 |
2.3.6 质量平衡 |
2.3.7 活菌体和死菌体的吸附能力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浊点系统中三苯基甲烷染料的分配规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浊点萃取实验 |
3.2.3 实验操作条件 |
3.2.4 表面活性剂与染料浓度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染料浓度对浊点萃取的影响 |
3.3.2 染料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操作温度对染料分配行为的影响 |
3.3.3 凝聚层相体积的改变 |
3.3.4 电解质的影响 |
3.3.5 稀相的溶剂萃取 |
3.3.6 增溶平衡计算 |
3.3.7 三苯基甲烷染料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浊点系统中三苯基甲烷的萃取微生物脱色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及培养基 |
4.2.2 染料的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4.3.2 混合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
4.3.3 浊点系统中的细胞生长曲线与染料脱色曲线 |
4.3.4 染料及其代谢产物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 |
4.3.5 四种三苯基甲烷染料在浊点系统的萃取生物脱色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回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确定表面活性剂-水-离子液体三元微乳液两相区边界 |
5.2.2 电导法测定单相区微乳液类型 |
5.2.3 分析方法 |
5.2.4 建立标准曲线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离子液体的筛选 |
5.3.2 表面活性剂-水-离子液体三元微乳液的建立 |
5.3.3 温度调节的 Segregation 相分离和 Association 相分离 |
5.3.4 Segregation 相分离回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5.3.5 离子液体的回收 |
5.3.6 离子液体回收混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尝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附录 |
研究所用试剂 |
主要仪器设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6)微乳液及临界溶液中的若干化学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微乳液概述 |
1.1.1 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和分类 |
1.1.2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
1.1.3 微乳液中水池融合的动力学行为 |
1.1.4 微乳液的应用 |
1.2 表面活性剂AOT以及其形成的微乳液 |
1.3 AOT形成的微乳液为介质的化学反应 |
1.4 临界现象和临界指数 |
1.5 近临界区的化学反应和理论 |
1.5.1 化学反应速率的临界奇异性 |
1.5.2 Griffths-Wheeler理论应用 |
1.5.3 临界点附近化学反应的理论背景 |
1.6 选题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1 Agilent 8453E紫外分光光度计 |
2.2 三波长法校正 |
2.3 TAM-2277微量热计 |
2.3.1 仪器的外观与结构 |
2.3.2 仪器的测量方式 |
2.4 蔗糖稀释热的测量 |
2.4.1 实验原理 |
2.4.2 实验仪器 |
2.4.3 实验试剂 |
2.4.4 溶液配制 |
2.4.5 实验步骤 |
2.4.6 蔗糖稀释热的实验结果 |
2.5 等温滴定法研究18-冠-6冠醚与BaCl_2络合反应 |
2.5.1 实验试剂 |
2.5.2 溶液配制 |
2.5.3 实验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微量热法研究硝酸钙和磷酸钠在饱和二氧化碳的微乳液中的反应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样品的配制 |
3.2.1 磷酸钠和硝酸钙水溶液的配制 |
3.2.2 微乳液的配制 |
3.2.3 AO/正十二烷胶束的配制 |
3.3 微量热测量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产品分析 |
3.4.2 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焓的分析 |
3.4.3 水在AOT/正十二烷反胶束体系中的溶胀焓 |
3.4.4 反应的摩尔焓变 |
3.4.5 反应动力学研究 |
3.4.6 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油相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AOT/PEG400D混合微乳液体系中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蓖麻油水解反应的研究 |
4.1 实验仪器 |
4.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原理 |
4.4 实验方法 |
4.4.1 溶液的配制 |
4.4.2 实验过程 |
4.5 微乳液中酶催化动力学分析 |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1 标准曲线的测定 |
4.6.2 反应进程曲线的测定 |
4.6.3 PEG400D含量对酶活性的影响 |
4.6.4 反应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的活化能 |
4.6.5 水池大小对酶活性的影响 |
4.6.6 水相中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
4.6.7 水池中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4.6.8 体系中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4.6.9 酶的稳定性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晶紫碱性褪色反应在二元体系近临界区的动力学研究 |
5.1 理论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样品配置 |
5.2.4 体系临界组成以及临界温度的测量 |
5.2.5 动力学测量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酚酞碱性褪色反应在二元体系近临界区的动力学研究 |
6.1 理论部分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试剂 |
6.2.3 体系临界组成以及临界温度的测量 |
6.2.4 样品配置 |
6.2.5 动力学测量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水/AOT/正癸烷微乳液体系近临界区Ⅰ~-+S_2O_8~(2-)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7.1 理论背景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仪器 |
7.2.2 实验试剂 |
7.2.3 样品配置 |
7.2.4 体系临界组成以及临界温度的测量 |
7.2.5 动力学测量 |
7.2.6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讨论 |
7.4 副反应对反应热量的影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微乳液和胶束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
1.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应用 |
1.1.3 表面活性剂的胶团化作用 |
1.1.3.1 胶束的结构 |
1.1.3.2 胶束内核 |
1.1.3.3 胶束内核中的渗入水 |
1.1.3.4 胶束-水“界面” |
1.1.3.5 扩散双电层部分 |
1.1.4 胶束的形状与大小 |
1.1.5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 |
1.1.5.1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
1.1.5.2 非离子/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
1.2 微乳液 |
1.2.1 微乳液的结构类型 |
1.2.2 微乳液的相行为 |
1.2.3 微乳液的性质 |
1.2.4 微乳液的形成 |
1.2.5 微乳液的应用 |
1.2.5.1 微乳液物理性质的应用 |
1.2.5.2 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的应用 |
1.2.6 表面活性剂AOT以及其形成的微乳液 |
1.3 AOT形成的微乳液及其作为介质的化学反应 |
1.4 酸碱指示剂酚酞 |
1.5 电子转移反应 |
1.5.1 电子转移反应介绍 |
1.5.2 电子转移机理 |
1.5.3 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_(et)的简单理论介绍 |
1.5.4 平衡常数K_(IP)的简单理论介绍 |
1.5.5 SDS胶束对电子转移反应的影响 |
1.5.5.1 假相胶束模型 |
1.5.5.2 Bronsted方程 |
1.6 选题思想与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仪器 |
2.1 Agilent 8453E紫外分光光度计 |
2.2 温度控制和测量 |
2.3 pH计 |
第三章 碱性水溶液中酚酞光谱性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化学试剂 |
3.2.3 溶液的配置 |
3.2.4 pH和吸光度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光度A与[H~+]的数学关系 |
3.3.2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
3.3.3 LOH~(3-)摩尔吸光系数的确定 |
3.3.4 不同pH下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3.4 误差分析 |
3.4.1 标准偏差 |
3.4.2 误差传递 |
3.4.2.1 系统误差的传递 |
3.4.2.2 随机误差的传递 |
3.4.3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AOT/异辛烷微乳液中酚酞碱性褪色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化学试剂 |
4.2.3 溶液的配置 |
4.2.4 实验测定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现象和机理 |
4.3.2 动力学数据分析 |
4.3.3 活化参数 |
4.4 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以酚酞为指示剂研究AOT在水/AOT/异辛烷微乳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化学试剂 |
5.2.3 溶液的配置 |
5.2.4 动力学测定 |
5.2.5 紫外可见全波长光谱图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现象和机理 |
5.3.2 数据分析 |
5.3.3 ω的影响 |
5.3.4 温度的影响 |
5.3.5 AOT浓度的影响 |
5.3.6 AOT水解对结晶紫碱性褪色反应的影响 |
5.3.7 AOT水解对酚酞碱性褪色反应的影响 |
5.4 x代替x_e的误差计算 |
5.5 计算[Fe(CN)_5(OH_2)]~(3-)与[Fe(CN)_5NO_2]~(4-)的平衡浓度比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混合胶束对电子转移反应[Fe(CN)_6]~(4-)+[CoCl(NH_3)_5]~(2+)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化学试剂 |
6.2.3 CoCl(NH_3)_5]Cl_2的制备 |
6.2.4 动力学测定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动力学数据分析 |
6.3.2 在水溶液、SDS胶束溶液、TX100胶束溶液以及TX100/SDS混合胶束溶液中电子转移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 |
6.3.3 胶束对电子转移反应各参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含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构建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微乳液 |
1.2.1 微乳液的性质 |
1.2.2 微乳液的分类 |
1.2.3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
1.2.4 微乳液的应用 |
1.3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3.2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3.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4 离子液体参与的微乳液 |
1.4.1 离子液体取代水 |
1.4.1.1 相行为与结构研究 |
1.4.1.2 极性研究 |
1.4.1.3 增溶性研究 |
1.4.1.4 其他研究 |
1.4.2 离子液体取代油 |
1.4.3 离子液体作为表面活性剂 |
1.4.4 离子液体作为助表面活性剂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以离子液体为极性相的微乳液性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3.1 离子液体增溶量测定 |
2.2.3.2 微乳液相行为及微观区域划分 |
2.2.3.3 微乳液粒径测定 |
2.2.3.4 微乳液紫外-可见光谱实验 |
2.2.3.5 微乳液渗透电导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离子液体在微乳液中的增溶量 |
2.3.2 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相行为和微观区域 |
2.3.3 IL/O微乳液的粒径 |
2.3.4 IL/O微乳液的微环境 |
2.3.4.1 甲基橙为探针 |
2.3.4.2 亚甲基蓝为探针 |
2.3.5 IL/O微乳液增溶生物分子和金属盐 |
2.3.5.1 增溶生物分子 |
2.3.5.2 增溶金属盐 |
2.3.6 IL/O微乳液的渗透电导行为 |
2.3.6.1 温度渗透 |
2.3.6.2 体积渗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以离子液体和极性溶剂为极性相的微乳液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3.1 以离子液体与极性溶剂为极性相的相图测定 |
3.2.3.2 bmimCl+极性溶剂/TX-100/环己烷微乳液的微观区域划分 |
3.2.3.3 微乳液粒径测定 |
3.2.3.4 微乳液红外光谱测定 |
3.2.3.5 微乳液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以离子液体与极性溶剂为极性相的相图 |
3.3.2 bmimCl+极性溶剂/TX-100/环己烷微乳液的相行为和微观区域 |
3.3.3 以bmimCl+极性溶剂为极性内相的微乳液粒径 |
3.3.4 以bmimCl+FA为极性内相的微乳液红外光谱 |
3.3.5 bmimCl+极性溶剂为极性内相的微乳液微环境 |
3.3.5.1 甲基橙为探针 |
3.3.5.2 亚甲基蓝为探针 |
3.3.6 微乳液增溶生物分子和金属盐 |
3.3.6.1 增溶生物分子 |
3.3.6.2 增溶金属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离子液体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水微乳液性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3.1 微乳液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4.2.3.2 微乳液电导率测定 |
4.2.3.3 微乳液粘度测定 |
4.2.3.4 微乳液粒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乳液体系选择 |
4.3.2 离子液体对微乳液极性的影响 |
4.3.3 离子液体对微乳液电导性质的影响 |
4 3.4 离子液体对微乳液粘度的影响 |
4.3.5 离子液体对微乳液粒径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离子液体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水微乳液性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3.1 微乳液温度渗透实验 |
5.2.3.2 微乳液体积渗透实验 |
5.2.3.3 微乳液增溶水量实验 |
5.2.3.4 微乳液粘度实验 |
5.2.3.5 微乳液粒径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离子液体对微乳液温度渗透的影响 |
5.3.1.1 微乳液体系选择及渗透温度的求法 |
5.3.1.2 离子液体浓度的影响 |
5.3.1.3 离子液体阳离子链长的影响 |
5.3.1.4 离子液体阳离子取代数的影响 |
5.3.1.5 离子液体阳离子末端的影响 |
5.3.1.6 离子液体阴离子的影响 |
5.3.2 离子液体对微乳液粘度的影响 |
5.3.3 离子液体对微乳液粒径的影响 |
5.3.4 离子液体对微乳液体积渗透的影响 |
5.3.5 离子液体对微乳液增溶水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反向微乳液萃取分离稀溶液中Mo(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微乳液技术 |
1.2.1 微乳液形成理论 |
1.2.2 微乳液结构和性质 |
1.2.3 微乳液的研究手段 |
1.3 微乳液的应用 |
1.3.1 微乳液在合成材料方面的应用 |
1.3.2 微乳液在萃取中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W/O)型微乳液体系性质的研究 |
2.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
2.1.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 |
2.1.2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 |
2.2 微乳液各组分的初步选择 |
2.2.1 表面活性剂的初步选择 |
2.2.2 助表面活性剂的初步选择 |
2.2.3 油的初步选择 |
2.3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质量比 |
2.5.2 微乳液的最大溶水量 |
2.5.3 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乳液萃取钼(Ⅵ)的研究 |
3.1 萃取剂的性质 |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微乳液萃取钼的原理 |
3.3.2 钼含量的测量方法—苯芴酮分光光度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苯芴酮分光光度法测钼的标准曲线 |
3.4.2 外水相中NaCl 含量对微乳液液膜稳定性的影响 |
3.4.3 萃取时间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
3.4.4 外水相中HCl 浓度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
3.4.5 膜相中TOA 浓度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
3.4.6 内水相中NaOH 浓度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钼与伴生杂质离子的分离研究 |
4.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微乳液法分别萃取磷、砷、硅 |
4.2.2 微乳液法从含磷、砷、硅杂质的溶液中萃取钼 |
4.2.3 微乳液法对阳离子的萃取 |
4.2.4 磷、砷、硅的测试方法 |
4.2.5 阳离子的测试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磷、砷、硅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2 振荡时间对磷、砷、硅萃取率的影响 |
4.3.3 HCl 浓度对磷、砷、硅萃取率的影响 |
4.3.4 振荡时间对同时萃取钼和磷、砷、硅的影响 |
4.3.5 HCl 浓度对同时萃取钼和磷、砷、硅的影响 |
4.3.6 HCl 浓度对钼和伴生阳离子分离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离子液体微乳体系的物理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离子液体概述 |
1.1.1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1.2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1.1.3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2 微乳液概述 |
1.2.1 传统微乳液的分类 |
1.2.2 离子液体微乳液 |
1.2.3 微乳液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
1.2.4 微乳液的结构与性质 |
1.2.5 微乳液在生产中的应用 |
1.3 微乳液相平衡与临界现象研究 |
1.3.1 相变及临界现象 |
1.3.2 临界态理论 |
1.3.3 微乳液相平衡与临界现象的实验研究 |
1.4 微乳液中化学反应的研究 |
1.4.1 研究微乳液性质的模型反应 |
1.4.2 微乳液中的优化反应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意义和内容 |
1.5.1 选题思想和意义 |
1.5.2 选题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相平衡与临界现象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临界组成和临界温度的确定 |
2.1.2 最小偏差法测定折射率的基本原理 |
2.1.3 控温和测温 |
2.1.4 最小偏差法测定折射率的实验装置与步骤 |
2.1.5 试剂和样品的配制 |
2.1.6 折射率的测定与共存曲线(T,n)的绘制 |
2.1.7 临界温度T_c的校正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数据的处理及其依据 |
2.2.2 水/AOT/正癸烷/[bmim][BF_4]微乳液的相平衡与临界现象 |
2.2.3 [Bmim][BF_4]/T-X100/环己烷微乳液的相平衡与临界现象 |
2.3 结论 |
2.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离子液体微乳液中Diels-Alder反应动力学 |
3.1 基本原理 |
3.1.1 Diels-Alder反应 |
3.1.2 构建DAR在离子液体微乳液中的模型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试剂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介质中N-乙基马来酰亚胺的吸收光谱 |
3.3.2 [AOT]和ω对IL-微乳液中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_2的影响 |
3.3.3 温度对离子液体微乳液中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_2的影响 |
3.3.4 活化能E_a及其[AOT]的影响 |
3.3.5 离子液体对k_2的影响 |
3.3.6 离子液体对不同微乳液的影响 |
3.4 结论 |
3.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相平衡与临界现象研究数据 |
附录2 离子液体微乳液中的Diels-Alder反应动力学研究数据 |
附录3 在学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水溶液和微乳液中结晶紫与AOT的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微乳介质中结晶紫-磷钒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磷[J]. 张莹琪,唐雁飞. 天津化工, 2021(04)
- [2]离子液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系统[D]. 赵丽红.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3]生物型表面活性物质协助泡沫分离生物非表面活性物质的机理和工艺研究[D]. 刘伟.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4]电导率法研究微乳液的电导渗漏现象和两个SN1水解反应在临界二元溶液中的异常行为[D]. 郝志国. 兰州大学, 2015(04)
- [5]浊点系统在三苯基甲烷染料微生物脱色中的探索与应用[D]. 潘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6]微乳液及临界溶液中的若干化学反应[D]. 杜中玉. 兰州大学, 2013(05)
- [7]微乳液和胶束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D]. 毛世艳. 兰州大学, 2012(09)
- [8]含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构建和性质研究[D]. 卫俊杰. 浙江大学, 2012(11)
- [9]反向微乳液萃取分离稀溶液中Mo(Ⅵ)的研究[D]. 杨曦东. 燕山大学, 2010(02)
- [10]离子液体微乳体系的物理化学研究[D]. 吕辉鸿. 兰州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