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台州市气候环境对柑橘品质影响评价

1999年台州市气候环境对柑橘品质影响评价

一、台州市1999年气候环境对柑橘品质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徐晛[1](2021)在《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节庆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

熊桃[2](2021)在《柑橘间座壳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和有性生殖研究》文中提出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是我国柑橘上的一种优势间座壳属病原真菌,由其引起的柑橘黑点病在我国柑橘产区广泛分布,可为害所有柑橘栽培品种,导致果实的外观品质下降和销售受阻,进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我国柑橘上最为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为了明确柑橘间座壳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和有性生殖情况,从而为柑橘黑点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筛选了14个具有多态性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位点,从我国福建省、贵州省、江西省、浙江省和湖南省共收集了368株柑橘间座壳菌。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柑橘间座壳菌在地域、果园和单株树空间尺度上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同时根据交配型基因确定了柑橘间座壳菌的有性生殖方式,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上柑橘间座壳菌的交配型分布情况和生殖模式以及两种交配型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柑橘间座壳菌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地域、果园和单株树空间尺度上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409、0.348和0.363,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0.787、0.684和0.681。5个省份中,福建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浙江亚群体次之,二者的Nei’s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638和0.569,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252和1.132。湖南、江西和贵州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接近,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介于0.403~0.424和0.839~0.874。2.AMOVA(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分析表明,柑橘间座壳菌在不同省份间(P=0.001)及同一地区不同果园间(P=0.001)具有显着的遗传差异,而在同一果园内不同果树间不存在显着遗传差异(P=0.240)。Phi PT值,PCA(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及MSN(Minimun spanning network)分析表明,5个省份柑橘间座壳菌亚群体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0.082≤Phi PT≤0.440,P<0.001),被分为两大遗传组群,其中湖南、江西和贵州亚群体属于一个组群,福建和浙江亚群体属于另一个组群。STUCTURE分析发现5个省份的柑橘间座壳菌中共有两个遗传类群(Genetic cluster)(K=2),且两个类群不均匀地分布于各省中。类群1主要分布于福建省,类群2主要分布于湖南省、贵州省和江西省中,两个类群在浙江省的分布比例接近。因此,5个省份亚群体间存在着不频繁的基因流,其中贵州、江西和湖南亚群体间的基因流较强,但它们与福建和浙江亚群体间的基因流较弱。3.AMOVA分析表明,分布于地理亚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显着高于寄主亚群体间。MSN结果表明,柑橘间座壳不存在显着的寄主相关性遗传分化现象,但可按照地理来源形成不同的遗传聚类。Mantel分析表明,柑橘间座壳菌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地域尺度:r=0.7228,P=0.001;果园尺度:r=0.124,P=0.003)。因此,柑橘间座壳菌的遗传变异受寄主影响很小,而地理隔离导致的基因流阻断可能是影响柑橘间座壳菌群体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4.柑橘间座壳菌是异宗配合真菌。不同省份、单个果园、单棵树上均同时存在两种交配型,且分布比例接近1:1;单张叶片和单个果实上也同时存在两种交配型菌株;不同空间尺度上分别有4个省份,3个果园和4个果树亚群体可以接受连锁平衡零假设;两种交配型亚群体具有较高且相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群体间不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同一果园中不同橘树间不存在共享MLG(Multilocus genotypes),同一叶片和同一果实上存在大量不同的MLG。由此,我们推测果园中柑橘间座菌的有性生殖频繁发生,子囊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一芳[3](2021)在《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历史的最佳见证。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的传统村落是传统观念、习俗、社会和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基本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破坏传统空间肌理与传统风貌的现象屡见不鲜。传统村落正处于经济发展层面与传统保护层面相互抗衡的阶段,本研究试图从景观肌理演变层面寻找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的突破。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传统村落景观肌理保护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突出的国情,把浙江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延续建立在省内不同地域特征的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上。在对浙江省内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态肌理类型的整体把握下,依据名单权威性、典型代表性、完整独立性和信息可获取性原则筛选出浙江省三个地形地貌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建设程度不同的传统村落作为深入研究对象,从古至今、由表及里的对三个典型传统村落的历史景观肌理进行具体探究。浙江省三个典型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根据1964年、2000年和2020年三个时期传统村落的历史影像资料,利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景观格局以及建筑、交通、水体、植被和耕地五大景观类型进行景观指数分析,得出村落整体与各类型景观在面积、密度、形态、聚散度和多样性上的演变差异。其二,通过村志、县志、宗谱、古舆图等历史资料的辩证梳理和归纳,推演得出三个传统村落从建村以来的景观肌理演变进程。二者定性、定量相互补充,完善基础理论研究。根据以上三个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的过程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三个传统村落在布局、建筑、交通、水体、植被和耕地上各具特色,同时存在共性特点。三个传统村落建筑内在结构形式相同,具有分明的等级次序;道路平面形态丰富多变,包括棋盘状、放射状和鱼骨状;水肌理具有点、线、面三种形态;竹、桃、梅是三个传统村落共有的历史植物种类;耕作发展态势一致,皆呈现面积缩小、类型增多、形态趋向规整的规律。整体上,三个村的景观空间形态皆向规则化发展,诸葛村和横樟村的景观空间密度增大,而走马塘村则趋向分散发展。走马塘村和诸葛村景观要素空间变化丰富,异质性攀升,而横樟村的景观类型较为单一,多样性不足。其二,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主要受自然环境、文化宗教、经济水平和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影响。自然环境在传统村落早期的影响尤为明显,根据各时期文化宗教内涵和程度的不同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具有差异特征,政治制度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在当代更为突出。各类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变化,形成传统村落动态演进的过程。其三,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与延续主要有保护意识偏差、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规划实施滞后、经济发展制约五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根据所列问题提出对应保护与延续策略:(1)尊重自然基底,识别传统肌理。(2)根植传统文化,弘扬宗族精神。(3)把握历史脉络,传承传统技艺。(4)建立信息集存,加强监督机制。(5)发展特色经济,推动活力再生。

韩帅帅[4](2020)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成为社会和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而空间结构调整成为城市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口的过度集聚会造成交通拥堵、生态空间锐减、污染集中排放和热岛效应等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人口的无序分散也可能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强调人口高密度集中的单中心结构和强调人口去中心化的多中心结构,哪一个具有更高的生态绩效?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关注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并不会直接影响生态,但是人口的分布可以通过影响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城市生态。工业企业占据城市大量不透水面,是城市主要的污染源和热源,工业企业空间分布在其中承担的机制作用,是本文的第二个关注点。空间结构对空间尺度具有敏感性,例如,一个城市从市辖区尺度来看呈现人口单中心分布,但在市域尺度上观察可能会变成多中心格局,这会直接影响到对城市生态绩效的判断。因此,本文的第三个关注点是比较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的差异性。鉴于以往研究中并未形成统一的城市生态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减污、增绿、防灾”三位一体的城市生态内涵框架,分别从市辖区和市域尺度研究了人口单中心和多中心结构对于空气污染、绿色空间和热岛效应的影响,并检验了工业企业空间分布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对于空气污染,市辖区尺度的人口单中心结构有利于降低PM2.5排放量,市域尺度的多中心人口分布有利于降低PM2.5排放量。机制分析发现,在尺度较小的市辖区中,单中心将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中心;而在尺度较大的市域中,多中心将工业企业分散到副中心。由此可能导致,集中在市辖区中心的工业企业,通过知识溢出提高技术水平,邻近性可以共享环保设施,加之受到较高的环境规制从而降低了PM2.5排放量;而分散在市域的工业企业,将节省的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用于环保投入,且集聚在市域副中心的工业企业也会受集聚经济的影响,从而减少对外围地区的污染。第二,对于城市绿色空间,无论是在市辖区还是市域尺度,多中心的人口分布结构不仅有利于增加绿色空间的面积占比,还提高绿色空间的可达性。从机制实证看,人口多中心结构带来了市辖区和市域工业企业的去中心化。这可能产生两方面结果,一方面,城市中心(主中心)的不透水面会转化为绿色空间,而郊区(副中心)因为企业的集聚而经济增长,更有资金建设绿色空间,这都会促进绿色空间面积的增加。另一方面,多中心半径变得更小,加之密度的下降会提升交通效率,因此绿色空间的可达性也同时提高。第三,对于热岛效应,无论是在市辖区还是市域尺度,多中心的人口分布结构都有利于降低热岛强度。机制研究发现,多中心的人口结构将主要热源——工业企业从城市中心(主中心)转移到郊区(副中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市辖区和市域空间内中心和外围的温度差,进而降低热岛强度。总之,从城市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多尺度性看,并不存在单一的空间结构具有绝对高的生态绩效。在市域尺度上,多中心具有城市生态的整体最优绩效,而在市辖区尺度,单中心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物排放,多中心有利于提升绿色空间绩效,并降低热岛强度。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规划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框架上,区别于以往仅仅关注城市生态的某一要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内涵框架,能够代表城市生态的典型性和整体性,提供了对城市生态绩效研究的完整认知;在研究结果上,发现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空间结构能够统一地提高所有城市生态要素的绩效,要根据空间尺度和具体的生态问题选择合适的空间规划策略;在作用机制上,不同于以往文献关注交通的中介作用、以及定性的研究范式,本文聚焦于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并实证了其在空间结构和城市生态之间的机制传导。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城市空间治理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政策实践意义。中国的城市正在大范围地推广新城新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城市的绿色空间绩效,同时降低热岛强度,但是对于市辖区尺度而言,单中心的人口结构更有利于提升空气质量。因此,“一刀切”地实施多中心规划具有生态风险,并不存在“包治百病”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案。在城市生态实践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生态问题、不同的空间尺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空间结构方案,以达到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绩效的目的。

郑舒煜[5](2020)在《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城市生态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居住区构建体系和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在当今我国城市建设的大跨步前进的背景下,建设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居住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明确生态居住区理论、类型、相关理论等基础问题入手,通过对生态居住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将近几年国内国外对于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居住区理论和项目实践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出了生态居住区的特点、遵循的原则等;随后对建设较成功的北潞春生态居住区等三则案例调查分析得出一些借鉴意义;探讨了影响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因素,设计策略及设计方法;总结提出了生态居住区景观环境评价体系,最后依据总结出来的方法和体系进行设计验证。本文主要成果有以下四点:(1)生态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评价体系主要依据七个准则层和24个指标层建立,按照占比重要顺序分别是生态绿地系统、水环境系统、能源系统、住区生态规划、废弃物处理、声环境系统和智能化系统。(2)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有八个影响因素分别是建筑总体设计、道路总体设计、植物景观总体设计、水系总体设计、噪音控制总体设计、景观设施总体设计、新环保材料的运用和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回收。(3)打造出了集健康跑道,具有标志性、归属感、小憩空间和邻里等候区的入户空间,功能性休息空间为一体的“休闲健康体系统”。通过项目实践认证了生态居住区理论体系和景观评价体系的价值,并且得到了良好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吴军娟[6](2020)在《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当下国内的乡村旅游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在乡村旅游的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产物—休闲观光农业,倍受人们的垂青。研究发现,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具有生产作用,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和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竞争也日益激烈,城乡居民都渴望多元化的放松方式,尤其是希望能到恬静、舒适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观光橘园作为休闲观光农业重要的开发模式之一,人们在栽种、采摘、观赏的休闲活动中,享受到走进自然、回归田园、愉悦身心的乐趣,在旅游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将观光橘园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帮助人们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柑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老百姓最受追捧的水果之一,最早起源于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柑橘栽培史。柑橘果营养丰富,色泽芳香,医用价值很高,能降低患肝癌、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风险,还具有抗癌作用。历史上,皇帝和官员一直对它青睐有加,每年都作为献给朝廷的贡品。从古至今,很多文人雅士都不遗余力地借橘言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册上散发着淡淡的橘香。柑橘的栽培技艺、文学艺术、审美价值、药用和食用等价值曾被一些国内外学者在诸多场合中都谈及过,但是关于柑橘文化方面的信息却无人系统地收集、整理过。重庆忠县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种植柑橘的历史久远、技术先进,是全市柑橘产业的核心区和示范区,柑橘产业已成为忠县人民的支柱产业。本文以重庆忠县的柑橘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翻阅文献、收集资料、现场考察,了解到了重庆市忠县柑橘产业和忠县柑橘文化旅游的发展近况,根据问题提出研究方案,同时突显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其次,结合忠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半城文化”的新城市理念以及重庆忠县概况与忠县柑橘产业目前发展的状况,通过分析梳理忠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橘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采用调查问卷分析和SWOT分析,总结出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最后,在相关信息与数据的讨论分析中,对忠县柑橘文化旅游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通过资料采集、实地考察,市场调查和相关数据解析,挖掘出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发展的潜力,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柑橘文化旅游的研究情况,探索出适合于忠县柑橘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结合忠县柑橘生产情况和柑橘文化旅游的发展情况,提出能有效改善、促进忠县柑橘业和柑橘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起到一个推动和优化的作用;柑橘产业已发展成为忠县农业的主导产业,该县已建成多个柑橘生产加工基地,力争保证忠县柑橘产业呈现出高产、优质、高效且生态的现代柑橘产业局势,也为忠县地方政府和果农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创新发展柑橘文化,推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具有高瞻远瞩的创新发展柑橘文化旅游的对策和建议,创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为满足市场需求而不断产生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柑橘文化旅游业,真正地帮助人们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王思成[7](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巫木旺[8](2020)在《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场所,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是传统营造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濒危传统技法的拯救,有利于传统村落景观原始风貌的修复,有利于传统技法的改良创新。因此,为了研究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浙江16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实地调研后,系统总结了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与生态技法的概况,为后续的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奠定扎实的数据、资料基础。(2)从景观要素的角度总结了包括地形、理水、植物、建筑与铺装各景观要素在内的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同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每种生态技法的施工步骤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生态技法在当代的应用打下了基础。(3)以浙江临海市黄石坦村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观建设为例,详细地讲解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应用,为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在当代的传承指明了方向。以上的研究对浙江传统村落原始景观风貌的修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较为有效地缓解了浙江传统村落景观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类城市化、千村一面或保护性破坏的问题。文中虽然总结了较多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中的生态技法,但因为调研的数据、时间、精力与学识有限,浙江的大地上依然存在着许多濒临失传的生态技法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希望感兴趣的学者可以沿着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道路做更多的研究,为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在当代的传承与应用贡献力量。

黄振东,胡秀荣,蒲占湑,吴文明,陈国庆,金国强,李红叶[9](2019)在《不同品种柑橘对黑点病的敏感性及套袋处理的影响》文中认为在黄岩橘区,分别开展品种对比试验和套袋试验。其中,品种对比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椪柑、温州蜜柑、本地早;套袋试验以温州蜜柑为材料,分设套袋和未套袋处理。结果显示,椪柑果实对柑橘黑点病最为敏感,发病最重,显着高于其他2个品种。温州蜜柑叶片对柑橘黑点病最为敏感,发病最重。对温州蜜柑套袋后,反而加重了其黑点病的发生。

李乘[10](2019)在《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现实选择。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和反思,提出在新型建设模式指引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浙西南山区的实践为实践案例基础,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城乡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进行充分研究,将“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及“历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成环境是包含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对“新陈代谢”、“有机更新”、“城市复兴”与“同源设计”等的研究,总结出城乡属性的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理论框架,其中包含整体性策略,综合系统规划体系,开放式工作程序与循序渐渐的工作方法,以此补齐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短板。在更新策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关小城镇实践案例,总结出从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人为创造要素主导与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两类更新策略,以及从区域集群到个体到片区到片段到节点到细部的多尺度细分可持续更新策略。提出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的环形实践体系,并选取浙江西南山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分析法对各层级选取的案例进行计算,各方面反馈均较好,但在绿色节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更切实的更新策略。

二、台州市1999年气候环境对柑橘品质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州市1999年气候环境对柑橘品质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柑橘间座壳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和有性生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柑橘间座壳菌
        1.1 柑橘间座壳菌的分类地位及培养性状
        1.2 柑橘间座壳菌的危害性
        1.3 柑橘黑点病的症状及其危害
        1.4 柑橘黑点病的病害循环
        1.5 柑橘黑点病的发病因素
        1.6 柑橘黑点病的防治
    2.植物病原真菌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2.1 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意义
        2.2 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内容
        2.3 应用于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分子标记
    3.真菌的有性生殖
        3.1 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及意义
        3.2 有性生殖的方式
        3.3 交配基因座结构
        3.4 有性生殖的研究方法
    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柑橘间座壳菌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柑橘黑点病材料的收集以及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2 柑橘间座壳菌的鉴定
        2.3 SSR位点的筛选及引物的合成
        2.4 SSR位点的扩增
        2.5 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收集与群体建立
        3.2 SSR位点的筛选
        3.3 14 个SSR位点的多态性
        3.4 柑橘间座壳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3.5 柑橘间座壳菌的群体遗传结构与遗传分化
        3.6 柑橘间座壳菌群体的遗传分化与寄主和地理的相关性
    4.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柑橘间座壳菌的有性生殖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柑橘间座壳菌的全基因组测序、拼接与注释
        2.2 柑橘间座壳菌交配型基因座结构的确定
        2.3 柑橘间座菌菌株的交配型鉴定
        2.4 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柑橘间座壳菌的有性生殖方式及交配型基因结构
        3.2 不同空间尺度上两种交配型的分布比例
        3.3 不同空间尺度上群体的连锁不平衡和重组情况
        3.4 两个遗传类群的交配型比例及连锁不平衡和重组情况
        3.5 两种交配型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4.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待研究的问题
    1.全文总结
    2.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3)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和古村落概念辨析
        1.3.2 村落景观肌理概念解析
        1.3.2.1 肌理与景观肌理
        1.3.2.2 城市肌理与村落肌理
        1.3.3 景观格局与景观肌理的相互关系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1.1 形态肌理相关研究
        1.4.1.2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复兴研究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2.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4.2.2 传统村落肌理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浙江省传统村落概况及案例选择
    2.1 浙江省区域环境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人口和社会经济
    2.2 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2.2.1 区域分布特征
        2.2.2 海拔分布特征
    2.3 浙江省传统村落肌理分类
        2.3.1 平原型
        2.3.2 丘陵型
        2.3.3 山地型
    2.4 浙江省传统村落案例选择
3 浙江省典型传统村落景观肌理
    3.1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1.1 村级景观分类方法
        3.1.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1.3 不同时期斑块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3.1.3.1 面积变化
        3.1.3.2 密度变化
        3.1.3.3 形状变化
        3.1.3.4 聚散度变化
        3.1.4 不同时期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3.1.4.1 面积变化
        3.1.4.2 密度变化
        3.1.4.3 形状变化
        3.1.4.4 聚散度变化
        3.1.4.5 多样性变化
    3.2 平原型:走马塘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3.2.1 走马塘村概况
        3.2.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3.2.1.2 历史沿革
        3.2.2 建筑景观
        3.2.2.1 建筑类型变化
        3.2.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3.2.2.3 建筑高度变化
        3.2.2.4 建筑细部肌理
        3.2.3 交通景观
        3.2.3.1 交通结构变化
        3.2.3.2 街巷细部肌理变化
        3.2.4 水体景观
        3.2.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3.2.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3.2.5 植被景观
        3.2.5.1 植物种类变化
        3.2.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3.2.6 耕地景观
        3.2.6.1 耕作种类变化
        3.2.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3.3 丘陵型: 诸葛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3.3.1 诸葛村概况
        3.3.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3.3.1.2 历史沿革
        3.3.2 建筑景观
        3.3.2.1 建筑类型变化
        3.3.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3.3.2.3 建筑高度变化
        3.3.2.4 建筑细部肌理
        3.3.3 交通景观
        3.3.3.1 交通结构变化
        3.3.3.2 交通细部肌理变化
        3.3.4 水体景观
        3.3.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3.3.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3.3.5 植被景观
        3.3.5.1 植物种类变化
        3.3.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3.3.6 耕地景观
        3.3.6.1 耕作种类变化
        3.3.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3.4 山地型: 横樟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3.4.1 横樟村概况
        3.4.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3.4.1.2 历史沿革
        3.4.2 建筑景观
        3.4.2.1 建筑类型变化
        3.4.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3.4.2.3 建筑高度演变
        3.4.2.4 建筑细部肌理
        3.4.3 交通景观
        3.4.3.1 交通结构变化
        3.4.3.2 交通细部肌理变化
        3.4.4 水体景观
        3.4.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3.4.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3.4.5 植被景观
        3.4.5.1 植物种类变化
        3.4.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3.4.6 耕地景观
        3.4.6.1 耕作种类变化
        3.4.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3.5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对比分析
        3.5.1 布局对比分析
        3.5.2 建筑对比分析
        3.5.3 交通对比分析
        3.5.4 水体对比分析
        3.5.5 植被对比分析
        3.5.6 耕地对比分析
    3.6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
        3.6.1 自然环境
        3.6.2 文化宗教
        3.6.3 经济水平
        3.6.4 政策制度
    3.7 本章小结
4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的保护与延续
    4.1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保护存在的问题
        4.1.1 保护意识偏差
        4.1.2 传统文化流失
        4.1.3 乡土特征淡化
        4.1.4 规划实施滞后
        4.1.5 经济发展制约
    4.2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的保护与延续策略
        4.2.1 尊重自然基底,识别传统肌理
        4.2.2 根植传统文化,弘扬宗族精神
        4.2.3 把握历史脉络,传承传统技艺
        4.2.4 建立信息集存,加强监督机制
        4.2.5 发展特色经济,推动活力再生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附录A 走马塘村植物名录
附录B 诸葛村植物名录
附录C 横樟村植物名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历
致谢

(4)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问题
        1.1.1 现实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一:城市生态绩效评价的内容
        1.2.2 研究思路二: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态研究的概念框架
        1.2.3 文章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与贡献
第二章 文献评述与理论框架
    2.1 文献评述:基于理论视角
        2.1.1 空间结构相关经典理论回顾
        2.1.2 空间结构对工业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
        2.1.3 工业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
        2.1.4 工业企业空间分布作为影响机制的必然性
    2.2 文献评述:基于实证视角
        2.2.1 空间结构对空气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研究不足
        2.2.2 空间结构对绿色空间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研究不足
        2.2.3 空间结构对热岛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研究不足
    2.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2.3.1 理论框架
        2.3.2 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假说
        2.3.3 机制研究假说
    2.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空间结构的特征与基本事实
    3.1 空间结构的概念辨析与特征
        3.1.1 空间结构的概念辨析
        3.1.2 空间结构的特征
    3.2 空间结构的研究单元与数据
        3.2.1 研究单元:市辖区与市域
        3.2.2 研究的子单元
        3.2.3 数据来源
    3.3 空间结构的测度
        3.3.1 市辖区尺度
        3.3.2 市域尺度
    3.4 空间结构的基本事实描述
        3.4.1 市辖区空间结构现状与演化
        3.4.2 市域空间结构现状与演化
    3.5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 空间结构与空气污染
    4.1 引言
    4.2 空气污染的时空演变
        4.2.1 空气污染物的数据介绍
        4.2.2 空气污染的基础事实描述
        4.2.3 空间结构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4.3 模型、变量与估计结果
        4.3.1 模型介绍与变量说明
        4.3.2 基本结果
        4.3.3 稳健检验
        4.3.4 机制检验
    4.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空间结构与绿色空间
    5.1 引言
    5.2 绿色空间的时空演变
        5.2.1 绿色空间的数据来源与指标设计
        5.2.2 绿色空间的基础事实
        5.2.3 空间结构与绿色空间的关系
    5.3 变量与模型结果
        5.3.1 变量选取
        5.3.2 基本结果与稳健检验
        5.3.3 机制检验
    5.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空间结构与热岛效应
    6.1 引言
    6.2 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
        6.2.1 热岛效应的空间尺度性
        6.2.2 热岛强度计算的数据来源
        6.2.3 热岛强度的基础事实
        6.2.4 空间结构与热岛强度的关系
    6.3 变量与模型结果
        6.3.1 变量选取
        6.3.2 基本结果与稳健检验
        6.3.3 机制检验
    6.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城市生态绩效综合分析
    7.2 研究结论
    7.3 政策启示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Citespace中英文文献分析设定
附录2 市辖区和市域的样本城市
附录3 集中指数、集聚指数的计算方法说明
附录4 空间结构对水污染的影响
附录5 空间结构对平均温度的影响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发展状况
        1.3.2 国外发展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范围、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
    2.1 概念
        2.1.1 居住区
        2.1.2 生态景观
        2.1.3 生态居住区
    2.2 理论支撑
        2.2.1 人居环境科学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生态设计学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生态型居住区相关案例分析
    3.1 北京市北潞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3.1.1 项目概况
        3.1.2 特色分析
        3.1.3 借鉴意义
    3.2 九江市满庭春MOMΛ生态居住区
        3.2.1 项目简介
        3.2.2 特色分析
        3.2.3 借鉴意义
    3.3 乡愁设计–低成本回迁社区生态景观营造
        3.3.1 项目简介
        3.3.2 特色分析
        3.3.3 借鉴意义
    3.4 本章小结
4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4.1 生态型居住区的规划要求
        4.1.1 生态居住区规划基本原则
        4.1.2 生态居住区规划基本规范标准
    4.2 生态系统的构建
        4.2.1 水体生态系统
        4.2.2 绿地生态系统
        4.2.3 道路生态系统
        4.2.4 景观设施系统
    4.3 生态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
        4.3.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3.2 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本节总结
    4.4 生态居住区总体设计
        4.4.1 建筑总体设计
        4.4.2 道路总体设计
        4.4.3 植物景观总体设计
        4.4.4 水系总体设计
        4.4.5 噪音控制总体设计
        4.4.6 景观设施总体设计
        4.4.7 运用新环保材料
        4.4.8 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回收
    4.5 本章小结
5 台州天长路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
    5.1 项目基本情况
        5.1.1 上位规划
        5.1.2 区位分析
        5.1.3 场地现状分析
        5.1.4 用地条件分析
        5.1.5 生态情况分析
    5.2 总体设计
        5.2.1 设计定位
        5.2.2 设计主导思想
        5.2.3 总平面布局
        5.2.4 景观结构
        5.2.5 功能分区
        5.2.6 道路规划
        5.2.7 生态设计措施
        5.2.8 噪声污染处理
        5.2.9 休闲健身系统
    5.3 景观节点设计
        5.3.1 迎宾入口广场区
        5.3.2 中心阳光大草坪区
        5.3.3 悠然研学科普区(微型农园)
        5.3.4 全龄段儿童活动区
        5.3.5 老年人活动区
        5.3.6 晴雨花园(旱溪)
    5.4 植物种植设计
6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生态居住区景观环境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确立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致谢

(6)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二章 柑橘文化概念及发展历程
    一、柑橘文化概念
    二、柑橘文化的发展进程
        (一)博大精深的古代柑橘文化
        (二)风华正茂的现代柑橘文化
第三章 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一、重庆忠县柑橘种植情况
        (一)重庆忠县概况
        (二)重庆忠县柑橘种植情况
    二、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价值分析
        (一)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价值分类
        (二)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价值评价
    三、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观光柑橘园
        (二)柑橘文化旅游节
        (三)柑橘文化时空馆
第四章 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开发SWOT分析
    一、重庆忠县橘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Strengths)
        (一)忠县政府高度重视,实施柑橘文化旅游战略
        (二)忠县柑橘产业的市场潜力大
        (三)忠县柑橘产业发展条件优越
        (四)忠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五)忠县具备柑橘研发和种植的科技资源与人力资源
        (六)忠县柑橘文化积淀深厚
    二、重庆忠县橘文化旅游开发的劣势(Weaknesses)
        (一)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柑橘文化影响力不够
        (二)柑橘文化和民俗活动结合得不够紧密
        (三)柑橘文化节层次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
        (四)产品深加工能力低,产业化链条不完整。
        (五)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营销机制也不健全
        (六)文化旅游产品单一,文化旅游内涵挖掘不足
    三、重庆忠县橘文化旅游开发的机遇(Opportunities)
        (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重视是为柑橘文化旅游业开发的大环境背景
        (二)新农村的建设需求是柑橘文化旅游的开发的基础条件
        (三)旅游消费结构的转变是柑橘文化旅游发展的客源基础
        (四)高校助推柑橘产业升级发展
    四、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开发的挑战(Threats)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二)市场竞争激烈,客源开发难度较大
        (三)政府的统一规划与农户的分散经营存在矛盾
        (四)柑橘品种和柑橘文化旅游产品升级加快,客户偏好变化较快
第五章 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及满意度分析
    一、调研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设计
        (三)调查取样
        (四)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可信度分析
        (二)数据描述性分析
        (三)重要性-满意度分析
    三、调查结果总结
        (一)存在问题
        (二)发展趋势
第六章 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一、丰富柑橘品种,不断满足游客偏好
    二、补充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处处彰显柑橘文化特色
    三、引进科技人才,加强柑橘采后深加工能力,完善产业化链条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并需持久发力,同时注意完善市场营销机制
    五、挖掘和发展柑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
        (一)深度挖掘柑橘文化内涵,紧密结合当地民俗文化
        (二)丰富旅游活动形式,提升游客体验度
        (三)注意保持乡土本色
        (四)不断发展橘文化
        (五)开发柑橘文化旅游线路
    六、提升人文素质,增强柑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七、加快推进忠县高铁建设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重庆市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开发调查问卷
致谢

(7)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几个概念的解析
        1.2.1 村落
        1.2.2 传统村落
        1.2.3 生态技法
        1.2.4 传统村落生态技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1.6 国内外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1.6.1 国外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1.6.2 国内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1.6.3 小结
2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与生态技法概况
    2.1 浙江地理环境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条件
        2.1.3 历史文化
    2.2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概况
        2.2.1 传统村落发展概况
        2.2.2 传统村落景观调研
        2.2.3 传统村落景观现状
    2.3 浙江传统景观生态技法概况
        2.3.1 宏观层次生态技法
        2.3.2 中观层次生态技法
        2.3.3 微观层次生态技法
3 浙江传统村落各景观要素生态技法
    3.1 地形类生态技法
        3.1.1 概况
        3.1.2 分类
        3.1.3 做法
    3.2 理水类生态技法
        3.2.1 河塘营造生态技法
        3.2.2 沟渠营造生态技法
        3.2.3 水井营造生态技法
    3.3 植物类生态技法
        3.3.1 植物选择技法
        3.3.2 植物配植技法
        3.3.3 植物施工技法
        3.3.4 植物管理技法
    3.4 建筑类生态技法
        3.4.1 建筑砌砖技法
        3.4.2 建筑砌石技法
        3.4.3 建筑夯土技法
        3.4.4 建筑木构技法
        3.4.5 山石围墙技法
    3.5 铺装类生态技法
        3.5.1 青砖铺装技法
        3.5.2 卵石铺装技法
        3.5.3 石板铺装技法
        3.5.4 夯土铺装技法
4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应用——以浙江临海市黄石坦村为例
    4.1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概况
        4.1.1 黄石坦村项目背景
        4.1.2 黄石坦村景观风貌现状
        4.1.3 黄石坦村现存生态技法
    4.2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原则
        4.2.1 风貌协调性原则
        4.2.2 形态美观性原则
        4.2.3 景观持久性原则
    4.3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选用
        4.3.1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筛选
        4.3.2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
    4.4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结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浙江传统村落生态技法调研表
附录B 浙江传统村落常用植物名录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不同品种柑橘对黑点病的敏感性及套袋处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调查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柑橘品种对柑橘黑点病的敏感性
    2.2 套袋对柑橘果实黑点病发病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10)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和意义
        1.1.1 小城镇更新建设的现状
        1.1.2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研究动因
        1.1.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挑战
        1.1.4 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意义
    1.2 篇章结构组成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研究的背景、历史与概念
    2.1 经济社会背景
    2.2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2.3 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解析
        2.3.1 建成环境概念和外延发展
        2.3.2 国外建成环境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2.3.3 国内建成环境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2.4 小城镇建成环境概念阐释
        2.4.1 “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概念辨析
    2.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理论框架
        2.5.1 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框架及其重要性
        2.5.2 建成环境的多重维度
    2.6 小城镇作为研究载体的逻辑选择
        2.6.1 小城镇相关概念对比分析
        2.6.2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2.6.3 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2.6.4 小城镇建设问题累积叠加
    2.7 小城镇建成环境特征与更新模式的分类
        2.7.1 小城镇建成环境总体特征
        2.7.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模式
    2.8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建构研究
    3.1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
        3.1.1 建成环境研究方法形成
        3.1.2 扎根理论的定义和演变
    3.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3.2.1 城乡双重属性下的小城镇建成环境分类研究
        3.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动力和演化机制
        3.2.3 小城镇乡村属性更新渐进研究
    3.3 基于建成环境理论的新型建设模式的思考
        3.3.1 新型建成环境更新模式的出现
        3.3.2 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方式特点
        3.3.3 新型建设模式在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探索
        3.3.4 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3.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理论体系探索
        3.4.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构建
        3.4.2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阐释
    3.5 本章小结
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模型研究
    4.1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技术原则
        4.1.1 总体原则:同源、更新、再生
        4.1.2 技术原则:表现、协调、秩序
    4.2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更新策略
        4.2.1 人为创造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2.2 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3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地域性实施策略
        4.3.1 小城镇更新策略地域性本土营造
        4.3.2 地域性建筑风格传承的多尺度分级研究
    4.4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空间尺度划分更新研究
        4.4.1 区域-集群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2 集群-个体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3 个体-片区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4 片区-节点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5 细节-微整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过程探索
        4.5.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4.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一般流程
        4.5.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更新策略的关系
        4.5.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方法选择
        4.5.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研究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更新的案例研究
    5.1 土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建设背景
        5.1.1 浙江省小城镇建成环境宏观分类研究
        5.1.2 庆元县小城镇更新建设背景
    5.2 庆元县域内小城镇更新策略关键信息整合分析
        5.2.1 宏观区域小城镇建成环境信息整合
        5.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整体更新策略对比
    5.3 单体小城镇地域性实施策略对比实践
        5.3.1 自然资源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3.2 人为开发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4 建成环境多层级分级更新策略案例研究
        5.4.1 片区到片段层级分类更新策略
        5.4.2 小城镇片段到节点层级更新策略
        5.4.3 小城镇节点到微观层级更新策略
    5.5 乡土营造技艺在建成环境更新中的应用
        5.5.1 木--传统精神现代传承
        5.5.2 石--匠心石乡挖掘应用
        5.5.3 泥--残墙文化景观复兴
        5.5.4 竹--篾匠技艺再次创新
    5.6 本章小结
6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6.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1.2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6.1.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计算
    6.2 AHP确定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6.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模糊评价举例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6.3.2 FCEM基本步骤
        6.3.3 分层选取及概述评价对象
    6.4 统计与分析各类参与者调查问卷
    6.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6.5.1 各独立指标隶属度计算
        6.5.2 上层非独立指标隶属度确定
        6.5.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成果值的隶属度的确定
    6.6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1 附录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补充介绍
    9.2 附录二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9.3 附录三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9.4 附录四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10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台州市1999年气候环境对柑橘品质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节庆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徐晛.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2]柑橘间座壳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和有性生殖研究[D]. 熊桃. 浙江大学, 2021(01)
  • [3]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D]. 李一芳.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研究[D]. 韩帅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5]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 郑舒煜.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6]重庆忠县柑橘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吴军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8]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D]. 巫木旺.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9]不同品种柑橘对黑点病的敏感性及套袋处理的影响[J]. 黄振东,胡秀荣,蒲占湑,吴文明,陈国庆,金国强,李红叶. 浙江农业科学, 2019(12)
  • [10]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D]. 李乘. 浙江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1999年台州市气候环境对柑橘品质影响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