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种子杂种优势的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曲思泛[1](2021)在《玉米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机理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子活力主要表现在发芽率、出苗率、干物质量以及对逆境的抵抗能力等多个方面。高活力种子具有苗强、苗壮、生长快速整齐的特性,培育高活力杂交种对于应对未来环境问题造成的生长期胁迫,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研究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对于正反交组合中高活力种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试验共选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自交系,以塘四平头群中的5个自交系为主要亲本设计正反交组合,测定正反交组合的种子活力,对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存在差异的组合的生理特性以及遗传特性进行分析,探究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种子活力存在显着的正反交效应以及母本效应。本试验对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进行测定发现,65%~75%的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存在显着差异。同时,由杂种优势群间自交系所组配的组合中72%~81%的正反交种子活力存在显着差异。且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及其各相关性状均呈现出极显着的母本效应。2.通过对三亚和泰安两地的正反交组合的种子活力、百粒重、籽粒化学成分以及物质总转化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指数与单株苗干重、发芽指数以及总转化率成极显着正相关。单株苗干重与百粒重、蛋白质绝对含量、脂类绝对含量以及淀粉绝对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3.玉米正反交组合的单株苗干重与种胚干重间存在密切关系。对玉米正反交组合单株苗干重与籽粒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得出,正反交组合单株苗干重与种胚干重存在密切关系,种胚干重存在差异的组合其单株苗干重存在显着差异,且种胚干重越高,其单株苗干重越高。4.种胚干重的差异与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水解酶活性的差异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正反交组合种胚中α-淀粉酶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进行测定发现,种胚干重存在差异的组合,其种胚中两种水解酶的活性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其α-AMY以及CCP1的相对表达量也存在显着差异。5.产量结果分析表明,正反交组合产量在F0.01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通过正反交组合单株苗干重与其产量进行比较后发现,正反交组合中单株苗干重较高的种子其产量也较高。因而,生产正反交组合中单株苗干重较高的杂交种子,有利于高产稳产。
徐舶[2](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丁亚慧[3](2020)在《利用三套玉米杂交群体对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及遗传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杂种优势是常见的遗传学现象,研究杂种优势作用机制可以促进遗传育种进程。前期关于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受群体类型、群体大小以及分子标记密度的影响,构建的遗传图谱分辨率低,定位到的杂种优势QTL区间范围大,鉴定到的杂种优势位点的位置不够精确,因此不能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关键的杂种优势位点以及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使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杂交组合Zheng58×Chang7-2、B73×Mo17和C428×C434作为研究材料,构建了群体总量为5360株的F2代杂种优势群体。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对每个单株进行全基因组低丰度测序,获得具有高度多态性的SNP位点,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同时,对三套杂种优势群体的亲本、F1和F2单株进行表型鉴定,获得19个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鉴定控制表型性状的QTL位点。在三套杂种优势群体中总共发现了628个关键的QTLs位点(三套群体分别鉴定到256、214、158个QTLs)。结合基因组数据以及表型数据进行QTL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发现绝大部分位点表现为完全-不完全显性,其次是超显性。通过进一步的QTL等位基因贡献率分析我们发现来自于父母亲本的有利的杂种优势等位基因比例相似,分别占50%左右。通过628个杂种优势关键QTLs位点,我们筛选到了17个与杂种优势形成密切相关的主效QTLs位点,为了验证随机误差对主效位点的遗传效应估计值是否存在影响,我们在环境条件不同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了二次重复实验。选取Zheng58×Chang7-2群体的2225个F2单株进行农艺性状表型统计与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两个不同环境条件下得到的杂种优势主效QTLs位点的遗传效应总体上一致,具有稳定性。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关键的主效QTL位点KY4q19进行深度解析,发现该位点内存在一个功能已知的玉米基因ub3,该基因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和玉米产量,与水稻杂种优势基因IPA1同源。通过对比亲本和杂交种基因序列发现,ub3基因的编码区不存在差异,而启动子区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导致了该基因在双亲和子代中表达量的不同。以上这些结果表明,在玉米亲本和杂交种之间可能存在部分共有的功能基因和不同的调控节点共同决定了作物中的杂种优势,为玉米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胡丹丹[4](2019)在《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甘蓝型油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油料作物,然而它同时也是一个年轻的异源四倍体物种,其驯化和栽培历史较短,遗传多样性有限。为了拓宽其遗传基础并创造出可用于油菜遗传育种的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种间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74份埃塞俄比亚芥(埃芥)品种的Cc基因组成分和122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Ar基因组成分大规模地导入至甘蓝型油菜中,培育了包含数百个系谱各异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群体,并引入显性核不育性状开展轮回选择,获得了由数千个体组成的遗传变异丰富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RS群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开展对该群体的性状改良及改良效果和遗传多样性评估、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亚基因组间杂种的杂种优势分析和预测,以期获得性状优良具有强杂种优势潜力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育种群,为油菜的新型种质资源创建和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源源不断的育种材料。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分以下七个方面总结:1.对RS群体进行第五轮的群体改良,从第一、三、五轮轮回选择过程中收获的单株中各随机选取80个单株,对群体改良的效果进行评估。5轮选择后,RS群体的硫苷、芥酸含量分别降低了40.6%和89.4%,油酸含量增加了19.2%,但种子含油量的增加缓慢。千粒重、结角密度和角果粒数等农艺性状也都有提高。三个世代的新型甘蓝型油菜都表现出了丰富的表型变异,其中不乏具有优异性状的材料,如大粒、高含油量、结籽密等性状。2.对包括55份白菜型油菜、55份埃芥、56份常规甘蓝型油菜、160份第三轮RS群体株系和160份第五轮RS群体株系在内的486份材料进行了82对SSR和Indel标记的检测。聚类分析表明RS群体与常规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距离较远,遗传差异大。新型甘蓝型油菜中检测到147位点,其中有59个位点检测到了白菜或埃芥的特异性等位基因的导入,其中还包括10个埃芥B基因组等位基因的导入。此外,我们还检测到8个可能的新的等位基因。较高的杂合度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之间发生了充分的杂交,进而可能产生丰富的重组。3.从RS群体收获的材料中通过筛选、自交和小孢子培养,获得了近千份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和双单倍体(DH)系。对5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DH系及原始亲本华双3号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共检测到50,222个高质量标记。通过与华双3号比较,发现新型甘蓝型油菜DH系平均52%的基因组与其原始亲本华双3号产生了不同,还检测到了140个明显的B基因组信号,但这些B基因组的导入片段较小,仅有一个为160 kb的相对较大的区段。4.对6个常规甘蓝型油菜、6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及二者杂交得到的363个亚基因组间杂种进行了三个环境10个性状的考察,分析发现,种子产量表现出了很强的杂种优势,并从中筛选出了15个显着超过当地商业对照的强优势组合。5.对67个测配亲本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共获得了48,602个标记。通过对中亲优势的遗传变异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显性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最大,占到了29%-41%。通过关联分析在跨环境、武汉、襄阳和景泰分别检测到了33、47、18和24个显着的杂种优势位点,其中武汉和襄阳环境下各有一个位点为白菜特异性标记。此外,在武汉环境下检测到有10个埃芥Cc特异性标记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标记的加显上位性互作效应和41个白菜Ar/埃芥Cc特异性标记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标记的显显上位性互作效应,表明外源基因组成分的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对杂种优势有贡献。6.通过利用包含不同遗传效应的基因组选择模型对中亲优势进行预测,发现仅考虑显性效应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0.446-0.637),与同时考虑了显性效应和三种上位性互作效应的模型的差距仅为0.02-0.08,再次证明了显性效应在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中的重要性。包含了更多材料类型的武汉环境的预测准确率最低,而整合了三个环境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的基因组预测效率最高,表明材料类型和环境数能够提高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
朱世杨[5](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李雪[6](2019)在《不同密度下玉米Reid种质DH系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玉米Reid种质在国内外的玉米育种及生产应用具有巨大潜力,农艺性状优良,果穗、株型较好,一般配合力高等特点。为此,本试验以Reid群重要种质J1491、J1492、J1493、J1495、J1498和核心种质PH6WC为材料,构建基础群体,通过DH育种技术,育成并筛选出6DH6、6DH7、6DH9、6DH10、6DH12;以这些育成的DH系为母本,以Non-Reid群重要种质J1673、J1584、J9D207、J1628、J1674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5×5)25个杂交组合,在6万株/公顷、7.5万株/公顷、9万株/公顷3个密度下,对产量及各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中亲优势结果表明,6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117.94%;7.5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121.63%;9.0万株/公顷密度下,仍以组合6DH7/J1628最高为120.57%。超标优势结果有同样趋势,6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53.20%;7.5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30.79%;9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34.78%。综合杂种优势分析结果,3个密度下,25个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优势最好的组合为6DH7/J1628。2、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6万株/公顷、7.5万株/公顷、9万株/公顷3个密度下,小区产量效应值最高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J1628;穗重最高的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J1628;百粒重最高的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J1628;穗长最高的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是J1628。综合分析结果,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是J1628最好。3、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6万株/公顷、7.5万株/公顷、9万株/公顷3个密度下,小区产量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均为6DH7×J1628。穗长、穗重、百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3个密度下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的组合均为6DH7×J1628。综合分析结果,组合6DH7×J1628最优。4、综合3个密度下遗传方差分析结果,穗长、轴粗等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穗重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冷益丰[7](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指出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王雅菲[8](2019)在《玉米突变体ehd1基因的功能解析及籽粒性状杂种优势位点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籽粒是玉米产量的最终载体,克隆籽粒性状关键基因并解析其调控机理是深入了解籽粒发育机制、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玉米籽粒产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且存在杂种优势,明确数量性状位点并解析其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对玉米新品种选育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杂种优势的利用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课题组在田间育种选系过程中发现一个籽粒自然突变体,本研究发现该突变体表现出籽粒发育缺陷,百粒重降低(仅为正常籽粒的33%),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是由单隐性基因Zm EHD1控制。通过图位克隆与功能解析,明确了该基因在玉米籽粒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同时,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lx9801为背景的昌7-2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材料,分别与郑58和浚9058构建了两套测交群体,通过两年两点数据分析,获得了控制籽粒性状的QTLs及杂种优势位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观察ehd1突变体生长状况发现其营养生长与籽粒发育都受到严重影响。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生长缓慢,胚小且发育延缓,胚乳细胞排列疏松,籽粒空瘪,初生根短,侧根数目少,发芽率仅3%,百粒重为野生型的33%。2.利用包含53000个单株的F3群体将候选基因精细定位于玉米第4号染色体的一段6Kb的物理区间内,该区间有两个蛋白编码基因(GRMZM2G052740和GRMZM2G052720)。对两个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GRMZM2G052740基因在编码区有3个非同义SNP,利用CRISPR/Cas9构建GRMZM2G052740基因敲除突变株表现出与ehd1相似的生长表型;等位测验结果显示突变的GRMZM2G052740不能互补ehd1突变体表型,证实GRMZM2G052740是ehd1突变体的候选基因。3.GRMZM2G052740编码一种含有EHD结构域的蛋白,亚细胞定位显示Zm EHD1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而Zm EHD1mut在细胞膜和其它部位中均表达。该基因为组成型表达,胚乳中表达量较高,且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野生型。4.用FM4-64处理ehd1突变体、野生型、Zm EHD1敲除载体的转基因阳性植株及其对照,发现突变体与敲除植株的内吞作用延迟;用BFA处理结果表明Zm EHD1参与内吞过程中囊泡的运输。Bi FC、酵母双杂和Pull down实验证实Zm EHD1与Zm AP2σ(Adaptor Protein Complex 2)亚基互作。5.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Zm EHD1基因突变影响生长素合成、运输等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对野生型与突变体授粉后15天的籽粒进行生长素含量的UPLC-MS/MS分析,发现突变体中的生长素含量较野生型下降了30%,中胚轴-胚芽鞘重力性反应延迟,根中DR5信号较野生型明显减弱,PIN1a的分布更加分散。对ehd1突变体和Zm EHD1基因敲除突变体植株施加不同浓度的外源1-NAA,发现低浓度的1-NAA能够提高ehd1突变体和敲除株系籽粒的发芽率。以上结果表明Zm EHD1基因的突变影响了玉米植株中生长素的体内平衡。6.CSSL群体与郑58、浚9058构建的两个测交群体在两个环境中共鉴定到56个籽粒性状QTL和120个HL(Heterotic Locus)位点,但仅有4个QTL和HL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片段上;在CSSLs×郑58群体和CSSLs×浚9058群体中,分别鉴定了63个和57个籽粒性状相关的HL,其中两个群体在两个地点同时检测到的HL分别有9个和6个。两个测试群体共同检测到21个HL,暗示籽粒性状相关的HL在不同的测试群体中存在差异,但Reid×唐四平头杂种优势群中相同的HL可以用于玉米杂交育种中杂种性能的预测。
程昕昕,谢宏,何松,周毅,郑甲成,余海兵[9](2017)在《超甜玉米种子萌发物质利用性状杂种优势及亲子回归关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阐明超甜玉米(Zea mays L.var.saccharata Bailey)亲本对F1种子物质利用性状遗传效应,研究了19份自交系和其测配的10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及亲子回归关系。结果表明,超甜玉米自交系及F1种子的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种子物质动用量和种子物质利用率差异较大,10个杂交组合中亲本和F1种子的淀粉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均存在显着差异。F1种子淀粉含量和百粒重均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即近高亲本遗传;而F1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种子物质动用量和种子物质利用率为近低亲本遗传。聚类分析和杂种优势分析表明,性状差异较大的FH14、Q26、GT22、GT2等亲本测配的杂交组合在种子百粒重或种子物质利用率等性状上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回归分析表明,母本对F1种子的淀粉含量、百粒重有负效应,对种子物质动用量和种子物质利用率有正效应;父本对种子淀粉含量有负效应,对种子物质利用率有正效应。
代金英[10](2017)在《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文中指出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品质的有效的措施之一,已广泛用于禾本科,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三系”配套育成一批杂交大豆品种,但是由于大豆杂种种子生产效率低,不能产业化,所以未能推广应用。黄淮地区是我国主要大豆种植地区,需要进一步筛选该地区的强优势组合和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用于杂交大豆产业化,最终要通过转育等技术实现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方法,所以需要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影响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内容之一,分别选取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各两组核心推广品种(共计42个优良亲本品系),2009-2013年在山东济宁和河南周口按NCⅡ设计一共配制了150个杂交组合。首先,对杂交组合的优势进行分析,筛选出优异组合。其次,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最后,对优异组合进行改良。本研究内容之二,选取5个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Cytoplasm-nuclear male-sterile lines,CMS)与其相应的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2011-2014年在江苏南京和山西太原,研究开放环境下的大豆不育系繁殖和杂交种子生产的影响因子。具体结果如下:1.大豆产量优势表现及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大豆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优势不明显。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30.03%,有106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71%;平均超亲优势率为27.71%,有77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66%;平均超标优势率为31.14%,有102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51%。优选出20个优异杂交组合,即中黄13×晋豆23、豫豆22×高丰1号、豫豆22×晋豆23、山宁16×菏豆18、豫豆22×晋大53、菏豆19×冀豆17、菏豆19×徐0801、菏豆19× Williams82、山宁14×冀豆17、菏豆19×潍豆267、周豆13×MN413、周豆11×周豆16号、周豆13 ×周豆17、周豆13 ×郑9805、豫豆22×周豆16、徐0705×汾豆79、徐0705× Willimas82、冀豆17×周豆19、皖豆28×汾豆79和中黄37×Willimas82。这些高产高优势组合的平均超亲优势率为54.74%;超亲优势率为49.15%。2.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定位通过RAD-seq(基于限制性位点相关DNA的测序)等方法获得SNPLDB(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利用 PLSRCGA(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combin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一共检测到57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这些QTL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其中N和D2连锁群上的QTL最多,分别有7个。其次F(6)、J(5)、C1(5)、B2(4)、C2(3)、M(3)、E(3)、Dla(3)、D1b(3)、K(3),其他是1~2个。第一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3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0个连锁群上。这13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4.08%。第二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2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1个连锁群上。这22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80.31%。第三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3个连锁群上。这2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6.14%。第四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9个连锁群上。这1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9.13%。四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仅有1个(qHy-07-02);三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3个(qHy-03-03、qHy-14-03和qHy-15-03);两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9个(qHy-02-01、qHy-03-02、qHy-03-03、qHy-06-01、qHy-07-01、qHy-13-01、qHy-14-02、qHy-1 4-04 和qHy-16-02)。3.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效应分析在四组NCⅡ试验中,对QTL-等位变异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进行估计。四组NCⅡ试验加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变异分别有qHy-14-03-A2、qHy-01-03-A1、qHy-06-01-A5和qHy-16-05-A7。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亲本有中黄13、晋大53、晋豆23、菏豆19、冀豆17、山宁16、周豆13和阜97211-76等等。四组NCⅡ试验组合显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异分别有qHy-13-06-A1/A2、qHy-17-05-A1/A2、qHy-09-03-A1/A2 和qHy-07-01-A2/A3。4.大豆F1杂种产量的遗传基础利用PLSRCGA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不同标记位点等位变异的显性度进行了估计,推测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可能同时包括加性效应、部分显性效应、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优异杂交组合等位变异中,杂合位点数高于纯合位点数;杂合位点中均为增效数;超显性效应频率78.93%。F1遗传效应构成中,杂合位点的超显性效应是大豆杂种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加性效应也是其组成部分。超显性效应是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5.大豆产量的亲本配合力分析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的表型配合力分析,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亲本:豫豆22、中黄13、晋豆23、周豆13、徐0705、汾豆79、周豆19、Willimas82等等;筛选出一批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中黄13 ×晋豆23、山宁14×冀豆17、周豆13×MN413、和徐 0705×Willimas82 等等。四组NCⅡ试验基于产量表型的配合力分析结果均显示特殊配合力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在产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可用表型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表型配合力和基因型配合力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相关(P<0.01)。基因型配合力可以像表型配合力一样用来预测杂种优势。6.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产量的自然昆虫群体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观察发现,田间访大豆花的自然昆虫群体包括六个目,11个科。大豆田间主要有8种蜂利于大豆异花传粉,且均为膜翅目,包括蜜蜂科的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熊蜂,切叶蜂科的北方切叶蜂、细切叶蜂和黄鳞切叶蜂,以及遂蜂科的玉米毛带蜂和拟绒毛淡脉隧蜂。其中访花昆虫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华蜜蜂,其次是意大利蜜蜂和北方切叶蜂,并且它们在一天中的12:00~13:00数量最多。7.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生物学因子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保持系和恢复系在无露水环境下,花粉能够释放良好,可以为不育系异交提供更多有效的外源性花粉。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开放环境下这些蜂类活动能够提高CMS系的结荚率和结实率,与不放蜂网室相比,开放环境中CMS的结荚率提高了 45.2%,可以达到网室放蜂的效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在放蜂网室和开放环境下,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从不到10.0%到99.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利用自然昆虫群体做传粉媒介,高蜜量不育系异交率高达 1 00.0%。
二、玉米种子杂种优势的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种子杂种优势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机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正反交组合性状的差异 |
1.1.1 正反交组合产量以及植株性状差异 |
1.1.2 正反交组合籽粒性状差异 |
1.1.3 正反交组合籽粒萌发性状差异 |
1.2 正反交组合不同性状产生差异的原因 |
1.3 种子萌发过程的物质动员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种子化学成分测定 |
2.3 种子活力测定 |
2.3.1 标准发芽实验 |
2.3.2 干旱胁迫发芽试验 |
2.3.3 低温发芽试验 |
2.3.4 田间种子萌发指标测定 |
2.4 种胚发芽试验 |
2.4.1 种胚的剥离 |
2.4.2 种胚发芽试验 |
2.5 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测定 |
2.6 种子萌发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测定 |
2.7 荧光定量PCR |
2.7.1 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
2.7.2 cDNA合成 |
2.7.3 荧光定量PCR扩增 |
2.8 正反交组合植株性状及产量测定 |
2.8.1 正反交组合植株形态测定 |
2.8.2 穗位叶SPAD值测定 |
2.8.3 产量相关性状测定 |
2.8.4 产量测定 |
2.9 统计分析与作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性比较 |
3.1.1 不同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性比较 |
3.1.2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及其相关性状的母本效应 |
3.1.3 正反交组合逆境萌发单株苗干重分析 |
3.1.4 正反交组合田间活力指标分析 |
3.2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指数与各相关性状的相关关系 |
3.3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机理解析 |
3.3.1 单株苗干重与籽粒性状正反交组合间差异性的相关关系 |
3.3.2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期间相关酶活性分析 |
3.3.2.1 正反交组合酶活测定材料筛选 |
3.3.2.2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分析 |
3.3.2.3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分析 |
3.3.3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期间α-淀粉酶基因表达分析 |
3.3.4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期间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分析 |
3.4 正反交组合植株形态性状及产量分析 |
3.4.1 正反交组合植株形态性状分析 |
3.4.2 正反交组合产量性状分析 |
3.4.3 正反交组合产量与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相关关系 |
4 讨论 |
4.1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性比较 |
4.2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产生差异的原因 |
4.3 正反交组合单株苗干重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 |
4.4 正反交组合α-淀粉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
4.5 单株苗干重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以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关系 |
4.6 正反交单株苗干重与产量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
1.2 单倍体的鉴定 |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鉴定法 |
1.5.2 细胞学鉴定法 |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药品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
2.2.4 炼苗移栽 |
2.2.5 花粉育性鉴定 |
2.2.6 自交结实率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
2.5 讨论 |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
2.6 小结 |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药品来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
3.5 讨论 |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
3.6 小结 |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物候期观测 |
4.2.2 人工杂交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物候期 |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
4.6 小结 |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5.2.2 SRAP引物 |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5.2.4 PCR产物检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5.5 讨论 |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全文讨论 |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
8 结论 |
9 本研究创新 |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利用三套玉米杂交群体对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及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
1.2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3 杂种优势遗传理论基础研究 |
1.3.1 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 |
1.3.2 超显性假说(Overdominance hypothesis) |
1.3.3 上位性假说(Epistasis hypothesis) |
1.3.4 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
1.3.5 基因差异性表达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
1.4 杂种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 |
1.4.1 基因组学研究 |
1.4.2 表观遗传学研究 |
1.4.2.1 DNA甲基化 |
1.4.2.2 染色质重塑 |
1.4.2.3 小分子RNA调控基因表达 |
1.4.2.4 组蛋白修饰 |
1.4.3 转录组学研究与杂种优势 |
1.4.4 蛋白质组学研究与杂种优势 |
1.4.5 代谢组学研究与杂种优势 |
1.5 杂种优势研究技术的发展 |
1.5.1 QTL定位 |
1.5.2 分子标记开发 |
1.5.3 基因组测序 |
1.5.4 转录组测序 |
1.5.5 蛋白质组测序 |
1.5.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6 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酶和试剂 |
2.1.3 实验引物 |
2.1.4 引物合成与基因测序 |
2.2 实验方法 |
2.2.1 玉米材料种植与生长环境 |
2.2.2 研究技术路线 |
2.2.3 玉米植株表型和果穗表型鉴定 |
2.2.4 玉米基因组DNA提取 |
2.2.5 全基因组测序 |
2.2.6 群体基因型分型 |
2.2.7 邻接进化树分析 |
2.2.8 构建Bin Map遗传图谱 |
2.2.9 表型性状QTL分析 |
2.2.10 候选基因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表型 |
3.2 杂种优势群体亲本的遗传进化树分析 |
3.3 杂种优势群体的多态性SNP位点鉴定 |
3.4 杂种优势F2 群体基因组测序 |
3.4.1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分析 |
3.4.2 遗传重组率分析 |
3.4.3 基因型分离比统计分析 |
3.5 玉米植株与果穗农艺性状的鉴定与分析 |
3.5.1 农艺性状的田间统计与数据分析 |
3.5.2 农艺性状的正态分布 |
3.5.3 农艺性状的中亲杂种优势与优亲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6 杂种优势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
3.7 群体的Overlap QTL分析 |
3.8 QTL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 |
3.9 杂种优势的等位基因效应 |
3.10 环境效应对杂种优势位点的影响 |
3.11 杂种优势的关键候选基因分析 |
4 讨论 |
4.1 杂种优势作用机制的研究 |
4.2 杂种优势群体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4.3 表型数据的QTL效应与杂种优势作用模式之间的关系 |
4.4 亲本杂种优势等位基因的贡献 |
4.5 杂种优势关键候选基因的作用机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4)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芸薹属及其相关种质资源在甘蓝型油菜改良中的利用 |
1.1.1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二倍体基本种杂交 |
1.1.2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四倍体物种杂交 |
1.1.3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以外物种杂交 |
1.1.4 种间杂交从头合成甘蓝型油菜 |
1.2 新型甘蓝型油菜的创建及其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 |
1.2.1 第一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1)创建 |
1.2.2 第二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2)创建 |
1.2.3 第三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3)创建 |
1.3 轮回选择在群体改良中的应用 |
1.3.1 常用轮回选择方法 |
1.3.2 利用不育系在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中开展轮回选择 |
1.4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 |
1.4.1 杂种优势假说 |
1.4.2 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1.4.3 油菜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5 基因组选择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5.1 基因组选择原理 |
1.5.2 基因组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5.3 基因组选择在油菜中的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改良和评估 |
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田间试验与表型测定 |
2.2.3 轮回选择群体基因型检测 |
2.2.4 简化基因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第五轮选择 |
2.3.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三个世代的表型评估 |
2.3.3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评估 |
2.3.4 新型甘蓝型油菜优良自交系和DH系的选育及其全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分析 |
2.4 讨论 |
2.4.1 不同性状基于轮回选择的群体改良效果 |
2.4.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变异 |
2.5 总结与展望 |
3 新型甘蓝型油菜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分析 |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田间试验 |
3.2.3 表型统计分析 |
3.2.4 基因型检测 |
3.2.5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的基因组预测 |
3.2.6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遗传效应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7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位点的全基因组扫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个环境下亚基因组间杂种及其亲本产量试验的表型分析 |
3.3.2 种子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3.3.3 杂种亲本的基因型分析及遗传距离 |
3.3.4 种子产量中亲优势的遗传结构分析及基因组预测 |
3.3.5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位点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 讨论 |
3.4.1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表现 |
3.4.2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3.4.3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基因组预测 |
3.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附表与附图 |
附录Ⅱ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阶段发表成果 |
致谢 |
(5)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
1.1.1 花椰菜的起源 |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性状调查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2.3 讨论 |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SSR引物 |
3.1.4 PCR扩增 |
3.1.5 电泳检测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性状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性状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
5.2.2 联合方差分析 |
5.2.3 配合力分析 |
5.2.4 杂种优势分析 |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
5.3 讨论 |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不同密度下玉米Reid种质DH系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的来源发展及重要地位 |
1.2 国内外玉米育种概况 |
1.3 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
1.4 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
1.5 玉米种质资源 |
1.6 美国Reid种质的遗传改良 |
1.7 配合力 |
1.8 玉米DH系及单倍体育种 |
1.9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亲本材料及所属类群 |
2.2 试验设计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2 联合方差分析 |
3.3 配合力分析 |
3.4 遗传参数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1 配合力的概念 |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DNA样品制备 |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
2.1.4 SNP基因型鉴定 |
2.1.5 SNP统计分析 |
2.1.6 亲缘关系评估 |
2.1.7 群体结构分析 |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
2.2.5 SNP特征分析 |
2.2.6 Kinship分析 |
2.2.7 群体结构分析 |
2.2.8 主成分分析 |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杂交组合配制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
3.1.9 杂种优势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
4.1.3 基因型鉴定 |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玉米突变体ehd1基因的功能解析及籽粒性状杂种优势位点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玉米籽粒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
1.2 内吞作用 |
1.3 生长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
1.3.1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
1.3.2 生长素运输途径 |
1.3.3 生长素信号转导 |
1.3.4 激素对内吞作用的调节 |
1.4 杂种优势研究概述 |
1.5 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玉米ehd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及载体 |
2.2 实验方法 |
2.2.1 常用实验试剂配制 |
2.2.2 材料种植 |
2.2.3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2.2.4 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切片观察 |
2.2.5 植物DNA的提取 |
2.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2.2.7 植物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2.2.8 大肠杆菌转化 |
2.2.9 CRISPR/Cas9载体构建 |
2.2.10 电击法农杆菌转化 |
2.2.11 玉米遗传转化 |
2.2.12 化学药品处理 |
2.2.13 烟草瞬时表达 |
2.2.14 质粒提取 |
2.2.15 载体构建 |
2.2.16 花序浸染法侵染拟南芥 |
2.2.17 利用潮霉素筛抗性筛选纯合系 |
2.2.18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2.2.19 BiFC实验 |
2.2.20 Dual系统膜蛋白酵母双杂 |
2.2.21 Pull down实验 |
2.2.22 玉米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 |
2.2.23 转录组文库构建及测序 |
2.2.24 IAA的测定 |
2.2.25 激素处理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ehd1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2.3.2 遗传分析 |
2.3.3 ZmEHD1基因的图位克隆 |
2.3.4 ZmEHD1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2.3.5 CRISPR/Cas9转基因等位验证 |
2.3.6 ZmEHD1参与植物的内吞作用 |
2.3.7 ZmEHD1的亚细胞定位 |
2.3.8 Zm EHD1与ZmAP2σ相互作用 |
2.3.9 ehd1突变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2.3.10 ZmEHD1影响玉米生长素体内平衡 |
2.3.11 外源施加1-NAA可以提高ehd1突变体的发芽率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ehd1突变体表现出多种发育缺陷表型 |
2.4.2 ZmEHD1基因的图位克隆 |
2.4.3 ehd1突变使玉米体内吞过程受到抑制 |
2.4.4 ZmEHD1影响玉米生长素体内平衡 |
第三章 玉米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田间试验 |
3.2.2 表型测量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群体籽粒性状的表现及其中亲杂种优势 |
3.3.2 四个籽粒性状表型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3.3.3 CSSL群体四个籽粒性状的QTL分析 |
3.3.4 CSSLs×郑58测交群体籽粒性状杂种优势位点的分析 |
3.3.5 CSSLs×浚9058测交群体中籽粒性状杂种优势位点分析 |
3.3.6 两个测交群体杂种优势位点的比较 |
3.4 讨论与展望 |
3.4.1 利用CSSLs测交群体进行杂种优势位点鉴定的优势 |
3.4.2 杂种优势位点与QTL的差异 |
3.4.3 玉米籽粒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超甜玉米种子萌发物质利用性状杂种优势及亲子回归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亲本对F1籽粒营养成分的影响 |
2.2 亲本对F1种子贮藏物质利用性状的影响 |
2.3 种子贮藏物质利用率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2.4 种子萌发物质利用率性状的回归分析 |
3 讨论 |
(10)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机制 |
1.1 作物杂种优势的概述 |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度量 |
1.3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2 作物杂种优势的亲本选配与亲本配合力 |
2.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遗传交配设计 |
2.2 亲本配合力 |
3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分析方法 |
3.1 位点组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2 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3 基于遗传算法变量选择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4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与杂种优势 |
4.1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定位 |
4.2 分子设计育种 |
5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杂种种子生产途径 |
5.1 “三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2 “两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3 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 |
6 大豆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利用 |
6.1 大豆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研究进展 |
6.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
6.3 大豆杂交种选育 |
7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研究及制种技术 |
7.1 大豆的制种技术概况 |
7.2 大豆父母本的异交性能 |
7.3 大豆异交结实的传粉媒介 |
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鲁西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一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一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二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二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鲁西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鲁西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鲁西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三章 豫东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三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三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四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豫东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豫东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豫东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四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内容 |
2.4 花粉萌发率的调查 |
2.5 田间露水情况的调查 |
2.6 散粉情况的观察 |
2.7 田间昆虫访问的调查 |
2.8 花泌蜜量的调查 |
2.9 花蜜腺形态的观察 |
2.10 结实调查 |
2.11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源的分析 |
3.1.1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活性的调查 |
3.1.2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有效性的调查 |
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的调查 |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花泌蜜量与昆虫访问之间的关系 |
3.4 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结实差异 |
3.4.1 太原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2 南京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产量 |
4 讨论 |
4.1 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 |
4.2 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 |
4.3 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 |
第五章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讨论 |
1.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分析 |
1.2 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和亲本改良 |
1.3 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杂种制种的生物学因子 |
2 全文主要结论 |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玉米种子杂种优势的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机理解析[D]. 曲思泛.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3]利用三套玉米杂交群体对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及遗传解析[D]. 丁亚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4]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D]. 胡丹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6]不同密度下玉米Reid种质DH系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研究[D]. 李雪.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8]玉米突变体ehd1基因的功能解析及籽粒性状杂种优势位点鉴定[D]. 王雅菲.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9]超甜玉米种子萌发物质利用性状杂种优势及亲子回归关系分析[J]. 程昕昕,谢宏,何松,周毅,郑甲成,余海兵.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05)
- [10]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D]. 代金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